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季羡林的故事

季羡林的故事

时间:2022-07-21 03:23: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季羡林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季羡林的故事

第1篇

7月11日上午9点20分,我第一时间听说季羡林老师去世了,当即便打通了301医院朋友的电话,在得到确切消息后,我的脑子沉甸甸的,泪水不由地流出。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屈指可算,再过20多天就是季羡林老师的98岁生日。我和季羡林老师约好了,等我写好文章带着鲜花来看他,给他祝寿。可是,这一切都变成了一个悲痛的现实,季羡林老师走了,走得是那样轻盈和安详。

我深深地陷入一种仿佛凝固的悲伤之中,泪水伴着一段段往事涌入眼前。再一次唤起我对季羡林老师的思念……

那还是在1986年,季羡林老师在北大教学之余经常写些短小散文,文风潇洒而又富有哲理,是我追求敬仰的。那一年,天津的《散文》月刊上同一期非常巧合地有季羡林老师和我的文章,这让我兴奋不已。季羡林老师每次在北大对外讲课或学术交流,我只要知道,总是千方百计参加,也就成为季羡林老师的一名忠实的学生。季羡林老师知道我是山东聊城的,总是高兴地不止一次对我说:“我是山东临清的,咱们是一个地区的,是老乡!”

他那带有一丝山东纯朴的口音,每次听他给我讲课时,心里总是甜甜的,有一种家乡人亲切的满足。季羡林老师记忆力非凡,只要在任何场合任何地方见过一面的人,哪怕说过一句话,多少年后他都不会忘,并且能说出对方在何处相见,叫什么名字。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事。作为一名著名的国学大家,无论是对待什么人,他都平易近人,而且是非常平易近人。这种事发生在学生当中也常见。有一毛,一名新生入学,手里提着行李在办手续。看见一个穿着朴实的老头在门口,便让他帮着看行李,可是开学典礼那一天,那名新生才惊讶地发现,那个替他看了几个小时行李的老头,竟然坐在主席台上,是副校长季羡林。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心中无私,装满了“和善”的平凡的老人。我知道,在近十年里,季羡林老师几乎不接受任何新闻单位的采访,凡是一听是新闻单位的人,秘书都谢绝。我也同样遭遇这种谢绝,那天我刚和秘书说是报几个字,秘书就打断道:“对不起,季老不接受记者采访!”

生怕秘书把电话挂了,我连忙更正说:“我是的沉石,季老师听课的学生,不是采访。”

季羡林老师在医院里正在和博士生交流,当听到我的名字时,连忙对秘书说:“快让他进来!”

那一刻,我已经在电话机里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有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我进到病房见到季羡林老师,第一个动作就是向老师深深鞠一躬,季羡林老师急忙说:“快起来!不用这样!”

我的突然到来打断了他的时间安排,季羡林老师让博士生离去,又一次和我讲起敦煌。秘书走到我身后小声提醒一句:“就半个小时,季老要休息!”

我点点头后,把准备好的关于敦煌的问题受逐个请教老师。

早些年,季羡林老师在北大常讲敦煌学,在校的学生和社会上的一些知名人士也慕名来校聆听。我记得1999年的夏天,敦煌要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一个实物与美术造型相结合的展览,国内一些敦煌专家学者,包括日本的学者,来到北大红楼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听季羡林老师谈了许多关于敦煌的故事和学术观点。那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几次聆听季羡林老师谈敦煌,并面对面采访了他。季羡林老师讲述的敦煌仿佛把我带入到一种文化的境界之中。我沿着那条漫长的古道戈壁不断去叩拜敦煌的遗迹,倾听黄沙尘世间的那一曲曲悠远的驼铃声。我在寻觅中产生过犹豫,也疑生过一串串反问,何为敦煌文化之魂?

我永远记得,那天上午,天气格外好,季羡林老师坐在椅子上,扶着小桌听我提到敦煌文化,他显得格外兴奋,将近百岁的老人,他思路非常敏捷,而且谈起敦煌来,仿佛一下子融入到天国之中,有说不完的话。我知道,长期以来,季羡林老师每天都写东西,读书,使脑子思维灵活。在季羡林老师97岁那年,总理去看他,通过与季老谈话,发现他思维敏捷,逻辑清楚,让总理都感到惊讶,询问季老是不是与长期动脑有关?季老说,人老了,就要勤动脑,多读书就能保持思维敏捷。

“季老,您还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到敦煌的印象吗?”敦煌学是季羡林老师毕生研究的课题。我问得很小心。

那一刻,季羡林老师的眼睛亮起来,说话的声音也很大。他带着山东口音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见到敦煌之前,有关敦煌的文字和图片早已深入人心,几十年梦寐以求的敦煌看在眼里很是激动。那里并没有崇山峻岭,黄沙坡前有几棵千年老榆,虽说四处荒凉,但金碧辉煌的牌楼周围还开着黄花、红花,很是纯洁,像是来到了世外桃源。尽管如此,可通往敦煌的道路很难走,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严重缺水,就连我们吃的水,都是部队的官兵从几十里外用车运过来的。可以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得以保护,是部队的军用汽车不断地运水,才使保护敦煌的几十位工作人员有了生活保障。说到这里,季羡林老师带着深厚的感情回忆道:我很敬佩守在敦煌40多年的常书鸿同志和他的爱人李承仙同志,他们在那个偏僻的荒漠里忍受各种困难,住在低矮的小房子里,办公室、图书室、卧室、餐厅都在那里,为的就是保护敦煌文化和研究敦煌文化。门前院子里有棵梨树,承仙同志说这棵树是他们40年前栽下的小树苗,如今已是粗壮的大树了,而且树枝茂盛,果实累累。

季羡林老师在感叹常书鸿和李承仙为守护敦煌文化付出青春的同时,流露出对敦煌文化的思索与怀念,反复讲到敦煌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内涵。我记得很清楚,季羡林老师在《一生的远行》中有一段话――至于千佛洞本身,那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五光十色,云蒸霞蔚。无论用多么繁缛华丽的语言文字,不管这样的语言文字有多少,也是无法描绘,无法形容的。这里用得上一句老话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洞子共有四百多个,大的大到像一座宫殿,小的小到像一个佛龛。几乎每一个洞子里都画着千佛的像。洞子不论大小,墙壁不论宽窄,无不满满地画上壁画。

说到那里的壁画、佛洞,季羡林老师很激动,似乎变得年轻了许多。季羡林老师说:“40000多平方米的壁画,绘画的时间绵延了1000多年,内容包括了天堂、净土、人间、地狱等等无所不有。我仿佛漫游了天堂、净土,漫游了阴司、地狱,漫游了古代世界,漫游了神话世界,走遍了三千大千世界,攀登神山须弥山。我脑海里堆满了色彩缤纷的众生相,错综重叠,一时理不出头绪来。我置身到壁画和佛像前,一些非常抽象的东西,变得非常具体了。这包括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族、宗教、语言、历史等等领域。”

我曾读过不少季羡林老师的文章,听过他的课,但如今在他的病房里面对面再次聆听他讲敦煌时,我似乎有种潜意识的沟通,灵魂之门仿佛一下子打开了,精神的那种意念也随之在寻找着什么?那一刻,我说不清楚。我望着季羡林老师那充满睿智的目光,联想到他写下的许多文章,还有他与释迦牟尼、玄奘的对话,我真的飘逸到了千佛洞壁画之中了。

那年夏天,我不止一次在佛洞的黄沙古道前寻找那棵菩提树,并且望着蓝色的天空想听到什么?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但谁也不愿意说明白。

净土,还是那片净土。我试图在敦煌的文化符号里寻觅那片净土,然而,让我心境难以平静的则是错综复杂的众生相,还有那来自城市里的喧嚣。敦煌深处是否有净土?黄沙古墙上是否有尘封的净土?我困惑不已,在那一幅幅千年的壁画中想拉回一个时空的答案。望着壁画中的商人、农民、和尚、官僚等等千姿百态的人物,我真希望他们能从壁画中走下来,还原于他们本真的那份世界。我问过季羡林老师,天堂与人间,净土与地狱在敦煌中的文化内涵。季羡林老师告诉我,他在许多文章中都写到,只有心静时才能读得明白,才能去感受那里的文化之意。人的内心之和谐,要能从敦煌和佛教中获得一个“空”是很不容易,把自己的一切私欲置之度外,寻觅一份精神,这便是境界。我似乎理解了许多,又一次想起了季羡林老师那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深刻意味。

这使我想到季羡林老师写过的一段小故事,这是季羡林老师站在壁画前的一种奇妙的感悟。文字这样写道:“最使我吃惊的是一件小事:在这富丽堂皇的极乐世界中,在巍峨雄伟的楼台殿阁里,却忽然出现了一只小小的老鼠,鼓着眼睛,尖着尾巴,用警惕狡诈的目光向四下里搜寻窥视,好像见了^要逃窜的样子。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艺术家偏偏在这个庄严神圣的净土里画上一只老鼠。难道他们认为,即使在净土中,四害也是难免的吗?难道他们有意给这万人向往的净土开上一个小小的玩笑吗?难道他们有意表示即使是净土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纯洁吗?”

读过季羡林老师的每一个字,我又回味他对我说过的话,我渐渐体会到了敦煌中沉淀着超人的文化智慧,尤其是那一幅幅活生生的壁画意境。我寻觅中,已经有一扇文化之门在开启,他不是宗教,又来自宗教;他不是壁画,则相印在壁画。这一切都缘之于“敦煌”,古代的与现代的交融,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净土之外的那些故事。我好像不是从季羡林老师的书中读的,而是从季羡林老师的眼神里读到的,是从交织的灵魂中读到的。

季羡林老师说:“在那些洞子里的壁画上,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中国境内各个民族的人民,而且可以看到沿丝绸之路的各国人民,甚至离开丝绸之路很远的一些国家的人民。比如我在上面讲到如来佛涅以后,许多人站在那里痛哭,这些人有的是深目高鼻,有的是颧骨高而眼睛小,他们的衣着也完全不同。艺术家可能是有意表现不同的人民。当年的新疆、甘肃一带,从蒙昧的远古起,就是世界各大民族汇合的地方。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希腊的文化在这里汇流了。世界几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这里汇流了。世界的许多语言,不管是属于印欧语系,还是属于其他语系也在这里汇流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学、艺术、音乐,也在这里汇流了,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在洞子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第2篇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在语言学、佛教学、印度学、文化学、历史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有很深厚的造诣,研究翻译了大量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2006年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一、季羡林的成就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10岁时开始正式学习英文,高中开始学习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时在省立济南高中求学,其国学老师,翻译家与教育家董秋芳的指教决定了季羡林一生的写作活动。1930年进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是德文。向吴宓、叶公超学习东西诗比较、英文,同时选修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等,在此期间对梵文产生了深厚的兴趣。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至哥廷根大学学习。在长期的学习研究中,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巨大,1936年决定选择梵文,对中印文化关系进行彻底的研究。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期间主修印度学,学习梵文及巴利文。同时选修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加学南斯拉夫文。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同时也是他唯一的听课者。1941年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斯拉夫语言、印度学、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同年成为语言学家艾密尔西克的入室弟子研究吐火罗语。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并继续研究佛教及梵语,在德国期间季羡林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获得了高度评价,奠定了其在国际东方学和印度学界的地位。因战争归国无路的季羡林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经瑞士辗转取道东归,经恩师陈寅恪推荐于1946年进入北京大学任教至1983年,创建东方语言文学并一直担任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北大是我国最早成立东方语文系的大学,培养出了大量东方学的专业人才。1956年季羡林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期间历经磨难受尽屈辱。结束后于1978年复出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因病辞世[1]50。

二、季羡林与外国文学的翻译

季羡林在佛典语言、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作颇多,著作等身,他还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同时还是世界上精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羡林曾评价自己是杂家,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季羡林一生著述颇丰,著作书目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糖史》等,大都被收集入24卷的《季羡林文集》中。其中翻译方面的著作包括有译自德文的马克思所著《论印度》、《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译自英文的《家庭中的泰戈乐》等;译自梵文的印度古代长篇史诗《罗摩衍那》、印度著名剧作家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和五幕诗剧《优哩婆湿》、反映印度民间故事的《五卷书》等等,涵盖了印度古代语言、佛经、梵语、吐火罗语、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等内容。《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被奉为印度叙事诗的典范,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对整个南亚地区和宗教都产生过深远广泛的影响。在中饱受折磨,被下放看门的季羡林在创作与研究都不能进行的困境中,继续坚持翻译方面的工作,并选中了这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巨篇《罗摩衍那》,由于历史环境的限制,季羡林只能偷偷地进行翻译,由于《罗摩衍那》是以诗体的形式写就,季羡林坚持译文也应是诗体,要将每首三十二音节的颂译成四行汉诗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何况还要考虑到八万行诗的押韵,常常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而失魂落魄,在四年时间里,七篇的《罗摩衍那》译了还不到三篇。结束后,季羡林的翻译工作才光明正大地进行,终于在1983年2月将《罗摩衍那》翻译完毕,这是除英译本之外世界上仅有的外文全译本。十年风雨、十载心血,方铸就了这部长达两万颂,译文达九万行,五千余页的巨著。《罗摩衍那》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中印的文化交流铸起了一座丰碑,季羡林因此被印度指定为印度和亚洲文学会分会主席,被印度文学院授予名誉院士,2008年印度更是首次将印度公民荣誉奖授予当时已97岁高龄的季羡林[2]101。季羡林在梵文翻译上的成就众所周知,而在吐火罗文的译述上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本已经失传的语言,仅凭着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的一些残卷而重新面世。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曾经师从艾密尔西克对吐火罗文进行过学习与研究。1974年时,在新疆又出土了44页88面残卷,当时全世界只有不到二十个人懂这种语言,而整个中国只有季羡林懂这些文字,时年63岁的季羡林经过17年的研究,终于破译了全部残卷,并译著出《弥勒会见记》,那时候他已经是80岁高龄的老人了。《弥勒会见记》的译释,对佛教传入中国的经历,佛教在中亚的传播史等的研究都提供了新的依据。季羡林多年从事各种文字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中国翻译协会2006年将首次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给予了季羡林,是对他为中国翻译事业所作贡献的一种肯定。

三、季羡林的翻译思想

季羡林一生所获荣誉与头衔非常多,但他自己乐于接受并承认的只有两个,一是教授,一是翻译家。很长一段时间内季羡林谢绝所有聘任,唯独在2004年欣然出任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其目的竟是为了便于为翻译工作提意见。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从未枯竭的原因是因为不停地有新思想注入,而最大的两次思想注入,一次是来自印度,一次是来自西方。这两次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因此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与他在清华的恩师之一吴宓一样,赞同严复在翻译上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他认为信是忠于原著,达是忠于读者,雅则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即译者需要同时忠于作品、作者和语言。同时做到这三个字,就是上等,可以说是尽翻译之能事了。若是能信而达雅不足,则是中等,而不信不达不雅则为下等。他认为信是翻译的基础,如果不能做到忠实于原文,就不叫翻译。

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原则。这点在他翻译《罗摩衍那》这部印度原始的诗时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将原文的诗体译成中国的诗体,他决定采用顺口溜似的民歌体。同时将原文分两行写的32个章节的颂译成四行,每行的字数基本整齐,并且押大体上能够上口的韵,季羡林可谓用心良苦。译至第六篇《战斗篇》下半部时,季羡林更为严格地将每行定为七言绝句,间或也有五言,从而更接近于民歌体。除了译文更加简洁精练,保留了原文的节奏,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季羡林在翻译中不但忠实保留了原诗的信息,还尽量押大致上口的韵,在忠实原著的前提下追求文体之雅[3]133。在音韵上以偶数行押韵,韵脚灵活,音韵协调上口,译文达到了信与美的效果。

季羡林的翻译思想还体现在《罗摩衍那》的音译上。为了保持忠实于原文,能准确地选择译音,他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实践与翻译文化,基本上使用过去中国和外国和尚翻译经文时使用的对音方法,尽量符合印度的原音。季羡林所主张的直译,在信的基础上,还在汉语习惯以及文法允许的范围之内,适当引进一些外国语法中比较周密的表达方式,使汉语表达方式更加丰富,从而更适应需要。这与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直译观颇有相似之处。但与鲁迅不同的是,季羡林反对重译,即不通过原文而对某国译文进行的二次翻译。他认为科学与哲学类必要时可以进行重译,文学作品则不行,并用淮南之桔淮北之枳来形容重译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季羡林认为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思想就无法沟通、文化无法交流、人类社会就难以前进。正因为翻译的重要性,季羡林十分重视翻译职业的道德,主张翻译行业的工作者,应该多学几门外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改革大学外语学法,大力培养职业翻译家,建立保证翻译质量机制,并再三公开请设国家翻译奖,足见他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关切与注重。

第3篇

关键词:作业;减负;心理负担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96-01

一、学习有兴趣,越负越有趣。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来不缺刻苦学习,不以为苦的故事。明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小学语文课文《一定要争气》中写道“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这些人,学习的压力绝不会比现在的学生少,然而他们并不以此为苦,甚至以此为乐,只因为他们知道要学习,以学习为乐,以学习为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说“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的,你将会从此得到成功。相对来说,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

所以说,减负要让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当他们不厌恶学习时,我们的减负就获得了成功。这时,那重重的书包不再是压力,而是享受。

二、不求一致,多点宽容,因材施教是兴趣的根基

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中写道。“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首当其冲,各行各业,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模式的通病在学校中表现则是,看统考成绩判断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而成材的模式并非是一样的,只有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发挥。发现他们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才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觉得学习有兴趣,学习是享受。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撰写《季羡林的学生时代》中披露在济南第一师范小学读书期间,季羡林是颇让老师头疼的孩子,用小刀在课桌上刻画,在课本上画小人头,那对他来说还都是小事。在读小学的时候,季羡林居然还成功地做了几次小买卖,他怎么做的呢?他把婶婶给他的一些零花钱攒起来,在上学的路上,看见有卖花生的一个铺子,就买一大包花生,然后把它分装成小包,到学校里加价卖给自己的同学,赚了点钱。 读小学时候的季羡林还经常打架,当时他因为年龄小,个子也小,经常被人欺负,但是他一直要把欺负他的人,打服了为止。而且,他还主动去欺负别人,他自己也承认。他打架的时候是抱着双拳,闭着眼睛,一副滑稽的样子。受武侠小说的影响,季羡林一直梦想着当个绿林好汉,在家里用大口袋装满了黄豆和绿豆,苦练打拳。他也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的,说你只要把手指,在米缸里经常这么插,时间一长,你把那个米换成沙子,你接着再插,到最后可以练成铁砂掌,而到了这个境界,你只要用手指一戳,一棵树都可以戳倒。季羡林信以为真,结果一直练到指头出血,铁砂掌依然遥不可及。这也让季羡林先生死心塌地相信,自己成不了武林高手,武的不行,他才一门心思改练文的了。1930年,季羡林参加高考时,数学仅考取了4分。如果强求一致,我想季羡林也就考不上大学,成不了大师。

不强求致,才可以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能按自己的喜好去学习,才会觉得学习是快乐而不是恶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做一下加减便解决了问题。想要让学生不以书包为重,还是要先让学生不以书包为苦而以书包为乐。让学生从心里上喜欢学习,则书包之负,不再为重。

参考文献

第4篇

人生--- 一个充满了希望和美好憧憬的主题。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美好的向往和期待。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定位、价值观……最后形成的人生坐标也许各不相同,所以造成的每个人的最大期望值与其现实人生就必然形成了很大的出入。

自从读了季羡林老爷爷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一文后,我真实的懂得了人生的真正含义。是啊!人生不如意,常有十之八九。可是,如果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态,胸怀一个美丽心情。那么,你的人生每一天,都将是朝霞满天。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爸爸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老婆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卖布鞋,一个儿子卖雨伞。每当下雨的时候,她总会担心卖布鞋的儿子没生意;一旦天晴了,她又会担心卖雨伞的儿子没生意。这就是她的人生,一个充满忧愁,苦恼和烦恼的生活。后来,有一位智者让她试着转换心态:在天晴的时候,让她想着为卖布鞋的儿子喝彩;在下雨的时候,让她想着为卖雨伞的儿子高兴。从此,那位老婆婆的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春光明媚。”

再回头细品每个人的人生,就像季羡林老爷爷文中描述的那样,看古代帝王将相,而今的大腕名人,他们又有几个真正拥有一个完满的人生呢?再反观我辈平头百姓,尽管是庸庸碌碌,早出晚归,但真正只要是合家团聚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将是笑容满面。是的,作为一个平凡的劳动者、自然人,人生道路上也许到处充满了坎坎坷坷,但在他们共享天伦,安享太平的时候,你能说他们的人生不完美吗?

再说社会就像一个万花筒,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才形成了我们现在这姹紫嫣红的真实世界。就因为我们的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所以,这世界才充满了精彩……。

第5篇

怀着困惑、不安、忐忑的情绪,一字一句阅读书上的那些散碎的故事。在其中,华丽冠冕的光环之下,我震惊地看到了大师的另一个侧面:孤僻、倔强、自闭,近乎有着禁欲主义的理想主义者。学术上,大师严谨自律、精益求精,好像一个圣徒般虔诚而执著。就像一张唱片的A面,弘扬着励志奋斗的主旋律,是所有人都应该效仿和景仰的国学泰斗。而在唱片的另一面,面对生活,季先生又像一个懵懂怯弱、不谙世事的幼子。

虽然有妻子,可是,很早他就同她分离,即便后来有团聚,亦分室而居。凡夫俗子相濡以沫的情愫,季先生可能一生都未曾领略到那种好,他更多的时间,交给了书籍和文字。

虽然有儿子,可是,他从来没有亲过或者拉过儿子的手,甚至偶尔一次摸了孩子的头之后,立即去水缸里盛了一瓢水冲手。天伦之乐,似乎让季先生也很是惧怕,所以,他选择了疏离。

虽然有母亲,可是,季先生在母亲的暮年,和她的关系一直剑拔弩张。

一个故事又一个故事地叙述下来,内心的敬仰其实依然在,但我的内心,更多涌动的却是一种悲恸和怜悯。

学术的丰盈能够永远愉悦一个圣人的灵魂吗?我不相信,因为,圣人亦是血肉之躯。作为儿子,季承对父亲有怨言,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在理解的同时,我又怅然,这个世界,有谁能真正体会季先生内心的苦?

那个孤独的老人,在漫长的黑暗中挣扎、涅,那些沉默和宁静的背后,是怎样的负累和忧伤?

一个很真实的例子。某省有一个天才儿童,13岁升入科技大学,曾轰动一时。当初,作为成功育子的典型,天才的妈妈曾做过演讲。她声称自己从小到大就要儿子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当一个科学家。为了这个目标,孩子什么都不用管,甚至吃饭,都要妈妈递到手里。小天才终于长大了,学业优异,毕业之后,却无法找到工作。因为,饮食起居,他一窍不通;待人接物,他更是一无所知。甚至,他无法恋爱,因为妈妈从小就告诉他,女人是老虎。

在外人听来如同笑话的事实,那个天才却信以为真。这样的人,真正从象牙塔步入社会,怎会适应?纠结痛苦中,他选择了自杀。所幸最后遇到恩师,一点一滴重新引导、培养他的生活能力。最后,这个天才慢慢和生活接轨,但是,对母亲的痛恨,却一直横亘在心上。他说:“是她,毁了我的人生。”

人生是一张AB面的唱片,应该弘扬上进和勤奋,但是,无论A面多么功利和激动人心,我们也不要疏忽B面的婉转和清丽。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不仅在于有高山险峻,更依赖于有低谷苍翠幽深。世间万物最忌讳的,不是平凡和弱小,而是内容的单一和乏味。术业专攻如此,耽于安乐亦如此。

这篇文章即将结束的时候,网上蹿红了一条新闻:微软公司大中华地区副总裁、开发合作部总经理柏尚杰,辞掉了微软的工作,带着两个女儿和妻子,搬迁到贵阳黔南州惠水县白鸟河村,开办了一所盲校,专为视障者开展高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完整的学历教育。

第6篇

“周末人物”专栏,创办至今,已近20年,曾四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名专栏或优秀专栏称号,十次获得山东省新闻奖名专栏称号。是目前全国党报中唯一个坚持长久的人物栏目。

“周末人物”创办之初,大众日报编辑部就定下了“三高”的编辑思想,就是,“思想意识高品位、选择稿件高标准、文字风格高个性化”,稿件要求体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蕴涵人文精神,多年来,这已成为“周末人物”的不懈追求和特色。

“周末人物”栏目已发表人物报道近千个,大多是国内文化界、科技界、经济界热点名人。报道这些热点名人,从新闻的角度说,是为着捕捉时代思潮,聚焦社会热点,从人文的角度说,是通过名人的成功故事、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来启迪读者的心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精神上都处在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阅读文化名人,就是汲取他们的人生智慧,来涵养我们的心性,开阔我们的胸襟,提升我们的素养。

除了报道这些文化名人,“周末人物”还报道一些普通人物,这些普通人物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身上都蕴涵着人性美的特质。而这些人性的美好,往往会通过我们栏目的传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我们报道过的人物,2009年11月27日的“周末人物”程秀明。程秀明是山东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师,有着30年的水文地质职业生涯,大众日报社为创刊地沂水县云头峪村打井多次,因地质构造复杂,没找到水源,于是请来了“找水王牌”程秀明。程秀明到老区考察时发现,大众日报社对老区人民有着深厚的情义,多年来为老区人民修公路、建水窖,办了很多实事。感动之下,他下决心一定要找到水源。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战争年代,老区人民甚至将新婚的新房让给大众日报社印刷厂,现在,大众报业集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回报云头峪!说明报社没有忘记老区人民,……我能来为老区人民找水定井,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我坚信这将是我职业生涯中一部优秀的‘作品’。”

程秀明的报道,不仅感动了读者,感动了老区人民,也感动了他单位的同事和领导,山东省地矿局领导亲自去老区考察后决定,云头峪打井成功后,要继续为老区其他村打井,让更多的老区人吃上干净的水。现在,大众报业集团和山东省地矿局已联手投资800多万元,为老区打井四眼。这项工作还在继续。

都说新闻是易碎品,今天见报的,明天就失去意义。但是,我觉得,新闻纸上的人物,应该是有灵魂的,有生命力的,即便是延时阅读,也一样会在读者心灵上引起震动,产生影响。

我想起“周末人物”专栏报道过的另一个人物,韩齐丽,一个梁山的孤儿。1996年,她考上了大学,却因无钱交学费而不能入学。山东省妇联宣传部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我,我当时所在的部门编辑部,决定救助这个孤儿,那个时候,通过媒体救助弱者的事情还很少见。我们部门的同仁都捐了钱,主任又派我去梁山看望和采访这个女孩。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因为这个女孩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一句话都没说,只是不停地流眼泪。她的父母早逝,她跟着80岁的奶奶,靠亲戚帮忙过活。她的奶奶甚至上街拣垃圾来维持她们的生活。

当我把这个女孩儿揽在怀里安慰她时,发现她的身体在发抖,她的手冰凉。

我把这个女孩的故事发表在了这年9月14日的“周末人物”专栏,很快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资助。甚至,一个在牢中的犯人,也寄来了10块钱。这个犯人在给我的信中说:请代我捐出这10元钱,尽管我是犯人,但这钱是干净的,这是我省下来的津贴。希望韩齐丽能够继续读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后来,济南一对退休老人将韩齐丽认做闺女,一直供她读完大学,找到工作。这个梁山孤儿,在众人的帮助下,成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韩齐丽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媒体的影响,看到了文字的力量。也让我明白,面对读者,你不要居高临下去说教,而应该用一种人性的温暖去感染他们。

一个名专栏的打造,不可能只靠一两个人的努力。它是一个团队集体力量的成果。在“周末人物”专栏的背后,就有着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这个团队一起为栏目出谋划策,奉献才能。特别是,有一批采写作风扎实、勤恳敬业的记者。采访那些热点文化名人,难度都很大,但我们的记者总是能想方设法达到目的。文化学者于丹到济南演讲,时间紧不能接受单独采访,我们的记者便利用去机场接机回来的路上,完成了采访。以高校改革闻名全国的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因住院回绝我们采访的要求,我们的记者没有罢休,而是赶到武汉,买了鲜花,到医院看望他,老人大受感动,说,我真拧不过你们山东人。就在病床上侃侃而谈。季羡林逝世,我们的记者在北大校园季羡林灵堂外,苦等了一天,终于等到了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完成了独家采访。如果记者稍稍懒一点,都会与这些人物失之交臂。

采访名人,我们的采访方式与写作形式都在不断创新,或对话,或故事,力求与被采访者面对面,获取第一手素材,以生动贴近的内容让名人走近读者。

现在的媒体,处于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个记者,就该信奉“现场为王”,只有到了基层,到了现场,才能获得鲜活的新闻,才能见到鲜活的人物。眼下新闻界正在落实和践行“走转改”,我们很多采编人员,已经把贴近基层读者,走到新闻现场,作为一种自觉化的职业要求,化入了日常的采编行为当中。大众报业集团能够一年获得7项中国新闻奖、6年获得8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觉得,正是因为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了基层。只有根深,才会叶茂。

第7篇

关键词:宗教;首饰设计;创作命题

1.佛典中的“黑”与“白”

《佛教对于宋学的影响之一例》中有一则小故事,里面讲到朱子教人用白豆黑豆来“系念”,起一善念,则投白豆一粒于器中:起一恶念,则投黑豆。这也是作者举了《贤愚经》卷十三的一个例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的理学不但在大的思想方面受了佛教的影响,连许多人们平常不注意的末节也受到其影响。

接下来又有一些例子来稍加诠释,并引申来谈一谈佛典中的“黑”与“白”。

《摩诃僧律》卷十三:

羯磨已,此比丘应作二种色筹:一者黑,二者白。不应唱言:非法者捉黑筹,如法者捉白筹。应如是唱:如是语者取黑筹,如是语者取白筹。(《大正新修大藏经》,22,344b)

《十诵律》卷三十五:

若比丘已作行筹人,随僧多少应作二种筹:一分长,一分短;一分白,一分黑。说如法者,为做长筹;说非法者,为作短筹。说如法者,为做白筹;说非法者,为作黑筹。

所谓“筹”,是小竹片。这里讲的是用投筹的办法来裁决和尚中的争端。在这里,黑筹与白筹和善恶念头无关。可是黑仍然表示反面的近乎恶的东西,而白则表示正面的近乎善的东西,东西不同,含义不同,含义则一。关键不在东西在颜色。

白黑象征善恶,还表现再其他场合:

刍当知,若纯黑业得纯黑异熟。若纯白业得纯白异熟。若黑白杂业得杂异熟。是故刍应离纯黑及黑白杂业,当勤修学纯白之业。

佛教中的黑与白象征了善与恶。更加抽象一点就是指的两个极端,一个好的极端一个坏的极端。而有极端就会有转化,这正好契合了佛教的因果业报的思想。

2.周易、道教与道家中的“黑”与“白”

2.1《周易》

道教和道家起初都是受《周易》思想的影响。《周易》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中没有明确的提及黑白概念,但其中的易挂系统确有类似的定义。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

2.2道家

首先说明一下“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道家是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

《老子》:

“知白守黑”,这是《老子》中的一句成语,白指对是非明白清楚,黑是指沉默。意指知道事情的对错,但不轻易发表看法,这是古代道家的处事哲学态度。我国还有“黑白分明”之说,比喻好坏区分得很清楚。我国的阴阳五行说中,黑色象征龟蛇、北方、冬天、寒气、水、水星。白色象征虎、秋天、风、金属、金星。可见在我国,有关黑与白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

2.3道教

道教继承了《周易》中阴阳图案。其黑白造型,这是有其符号含义的。

阴,古作“稹保或加表示虚拟实体的“阜”作“阴”;阳,古作“[”,或加表示虚拟实体的“阜”作“阳”。“稹弊执咏翊釉疲意为“正在旋转团聚的雾气”。“[”意为“发散气体”。可见古人是从物质世界的本质。――“气体”和气体的“运动”这两个角度定义“阴阳”的。古人不称“阳阴”而称“阴阳”,这与古人的世界起源逻辑有关。其世界创生次序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即天地)“黑”与“白”也正是象征“阴阳”。

《周易》、道家以及道教中“黑”与“白”所指的含义我们大体可以理解为阴阳的概念。与佛教中的黑白概念最大的区别为:佛教的是有好坏之分的极端,而阴阳学说中的极端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3.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中的“黑”与“白”

在基督教中,白色是上帝的颜色,圣母玛利亚就身穿白色上衣。古希腊之神穿的也是白色衣服。在许多教义中,白色带着浓厚的令人向往的神圣的色彩。而黑色则代表庄重。黑色与黑暗是同义词,这与罪和审判相关。这里也有别于佛教中的善恶,道教中的阴阳。这里的黑白并不是一个两极化的概念,而只是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已。

在伊斯兰教中,白色是圣洁的象征,在著名的麦加朝觐中,伊斯兰教徒不论地位高低,一律身披白布,以表明他们崇高的和忘我的牺牲精神;而黑色则有隐秘的含义,就如伊斯兰地区的女子大都身着黑色长裙黑色的面纱。在我们看来是神秘的意义,实则不然。其实这与他们的教义有关。教义指出少女的身体是不可露给外人(男)看的。如果发生了这是一种对自己、对自己的信仰乃至对自己信仰神的大不敬。

4.创作命题上的启发

(1)直接以“黑与白”为命题进行创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宗教文化中的独特的符号为元素为依托,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其中黑白的独特韵味。这类命题的创作主要是体现不同文化中对黑白的一般理解,也就是传统设计;

(2)借由不同的宗教中对黑白的理解,重新赋予其含义进行创作。比如道教的黑与白象征着阴阳。我们则不光以材料或表面处理的方式来表现,可以进一步可以改变结构。用完整的结构和镂空等不完整的结构来表现阴阳的意味。属于结构较复杂的设计;

(3)将黑白主题上升到其哲学意义,赋予每一件作品深层含义。这些作品可以是单件的,也可以是一系列的。借此来表达作品内涵的丰富性与形态的多变。这类型的创作可以多用现代首饰的制作手法,尽可能在现代简约的风格里面呈现原有的文化符号。(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谈佛[M].北京:季羡林研究所,2007.44

第8篇

——读于丹《〈论语〉心得》

 

 

美国出版的《心灵鸡汤》系列是世界上最畅销的读物之一,丛书通过一个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将爱与感动传至世界各地,引起全球热烈回响,并引发了各种版本的《心灵鸡汤》,后“心灵鸡汤”便泛指所有励志类读物。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是多么需要得到心灵、头脑和灵魂的滋养,找到精神的归宿,渴望得到提升。而于丹对《论语》经典的解读,我认为更是未名为“心灵鸡汤”的心灵鸡汤,她带领我们沐浴经典的光芒,探讨古代圣贤欲告知世人的人生、天地大道,寻求“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感觉自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急切地寻觅着渴求的养分,下面是从心得中撷取的对自身触动最深的思想感悟。

 

《〈论语〉心得》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7个方面来对《论语》进行了解读、感悟。

《论语》尤其强调人的内心力量的强大,其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孔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这种对于人内心力量的强调贯穿在孔子的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中:

何为君子?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仁者不忧”,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得失,内心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这个社会应该如何,要求别人应该怎样都要重要。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而在这从容之前,其实是要经历千锤百炼的。

 

这里,我非常欣赏于丹在谈到“知天命”时所举的金庸武侠小说中写到的“独孤求败”的境界:练武之人出道之初,通常需要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等到武艺精进,成为某一门派的掌门人,持的反而可能是一把钝剑,等到成为扬名江湖的大侠,武功超越了一个个流派并出于其上的时候,可能他只持一木棍,而到他达到至高的境界,也就是独孤求败的境界——求一败而不可得的时候,他的手中却是没有兵器的,他双手一出就能挥出剑气,所有的武艺都融会贯通在他的内心里,已到了“无招”的境界,因为“无招”故对手不能破解,从而不能和他对招。融会贯通的境界,这也是中国文化所崇尚的最高境界,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道理,经过内心的感悟与熔铸,最后达到了一种融会和提升,当所有的规矩大道被你融会贯通的时候,就能做到从心所欲。

这是个何等精妙的举例!好一个“独孤求败”——融会贯通的境界,其实这样的境界难道不是我们在求学、做学问、处世成就整个人生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吗?!读到这里,我头脑中不禁会想到一些大家:

季羡林是受人敬仰的学术巨擘,靠着皓首穷经的奋斗精神,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然而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清心傲骨不染尘,生命达观大智慧”,从不摆什么架子,季先生“总是很安静”,安静是他的性格,是他的心境,亦是他的坚守,语不惊人、貌不压众的他经常会被人看成是学校里的老工人,不止一次会被来报到的新学生叫住,替他们看行李,有时候会一看两小时,自然,这些学生两三天以后就会在北大的迎新会上看见“朴素如老农”的季羡林坐在主席台上。季先生在《病榻杂记》中庄重宣布:请辞“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三顶桂冠。他认为名不副实,受之有愧。季先生的高尚品德和风格,在喧嚷浮嚣的世风中,散发出陈酿的芬芳和人格的魅力,一位哲人说“伟大出自平凡”,这句话在季羡林先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平凡,并安于平凡,他伟大,并因此不需要任何装饰。贤哲已逝,风骨长存,季羡林先生首先是一位人格大师,是我们可以亲近的文化老人;

钱钟书,一位风华绝代的博学鸿儒,也是一位踏踏实实的中国作家、学者,一生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甘于寂寞,不求闻达,没有叱咤风云的权势,也没有惊险神奇的经历,甚至没有“大师”、“权威”的气势与派头,有的只是“叫驴拉磨”般的读书精神、学问修养,独来独往在人生的舞台;还有钱钟书的夫人杨降先生,杨降先生有几个“不”:不当嘉宾,不当评委,不坐主席台,不接受电视采访,不签名售书,不给人题词等等。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并无可非议,但杨先生坚持这样做,从中表明了她拒绝张扬的决心是多么的强烈,而从2000年起,杨先生把钱钟书和她两人的稿酬版税,都捐献给了母校清华大学用作奖学金,并坚持不用他们夫妇的名字来命名,而只取名为“好读书”奖学金。

 

我想说的是,这些大家和孔子之道是如此的契合,他们即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样的人,内心非常强大而外表从容淡定,早已摒弃了外在的“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他们都是静静的人。如果没有人格内心的完善强大何以能做到如此的操守,他们的大师风范、人格魅力使我们仰望不已,我们就像站在一座座巍峨的大山面前,潜移默化中我们的心灵境界得到了提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联想自己,何尝不曾因工作、际遇的不顺抱怨世道的不公,怨天尤人,而我懂得向内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倾听自己,从而涵养自己吗?自己的心足够清静、通透吗?如心中存有保全的、潜藏不露的大光明、大境界,保有一颗平常心,我还会计较、纠缠于一些得失起伏吗?!从现在开始,我还是安安静静地去安顿、修养、完善自己的内心吧!放下更多的计较、更多的喧嚣和更多的急功近利,不慌乱,不迷茫,本着内心的宽容,不与世争,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安详走过自己人生余下的流光。

 

 

 

 

 

 

第9篇

上帝的叙说

亚当是我——耶和华创造的第一生灵,我给了他所要的一切,一切,包括女人。我们

之间惟一的契约是:不能吃善恶树上的果!开始,他答应了!他守着诚信,于是他生活得很好很美满,可是……无奈,漂亮的蛇让他的女人背弃了诚信,他的女人又让他背弃了诚信,除了诚信,他还能拥有什么呢?当然,他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

上帝的陈述还在回荡着。荡了百年、千年。西方人恪守着它的同时我又听到了:

东方的寓言

很要好的两个朋友,亲密无间的像一家子。一日,一朋友要出远门让另一个替他保存那几罐子金币,朋友满口答应了。然而,数月之后,保管金币的朋友却对风尘仆仆归来的挚友矢口否认。于是,朋友化为敌人。对那个不守诚信的朋友,他用同样的方法对付了他,藏起他们宝贝儿子,也矢口否认……

寓言的结局是,他用金币换回儿子,同时少了一个挚友,丢弃了半生的荣誉,只缘丢弃了———诚信。于是,我又想起了一个:

学者的故事

一位学子在经历七月的洗礼后成功地步入北京大学的校门。面对花花绿绿、高楼林立的校园,学子一头茫然,弄不清去向。于是,他向一位老人问路,最后老人欣然为他照看行李,学子谢了谢老人,去寻找自己的宿舍。从上午到中午,学子终于找到了!这时他才想起那堆行李,那位老者。当他急匆匆地跑到那时,老人仍然眺望着他,学子很惊喜。更令其惊喜的是,次日他得知,那位老者是——季羡林老先生。这么一位大名鼎鼎的学者也守着——诚信。

我想,我想人生应当舍谁弃何,是先人的古训早已规定了的。诚信,是你生命的支柱。不管如何,你始终还要做一个人啊!“人”字一撇又一捺,两笔很简单,然而弃了它———诚信,再写起来恐怕很难吧!

朋友,请别弃了它——诚信,生命因它而精彩而辉煌!朋友!请!

第10篇

人格才是最高的追求

2001年9月10日第十七个教师节――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听过这个故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一个人最高的境界,最高的追求。

其实这种故事现在已不再那么神圣,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就在咱们每天歌于斯舞于斯的校园,不就经常看见弯腰拾起那飘飞的碎纸和食品袋的老校长吗?咱们的教师、职工时时处处,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人身上最优秀的品格:进取、探索、追求、奉献,爱岗敬业的主旋律谱成了最浑厚的交响;专心、爱心、耐心、细心,一心育人的最强音汇成了辉煌的绝响。感人的事迹说来一件件。动人的名字讲来一串串,他们就是太行山上镶嵌的群雕,他们就是红旗渠畔的山魂。就在9月10日发生的学生食物中毒事件中,救援场面我没亲见。但我想象得出那是怎样的感天地、泣鬼神。

最美丽的语言都难以将他们的朴实完整地表达!

最鲜艳的色彩也难以将他们的心灵挥洒成图画!

这就是人格啊!也许很多人心里原本就没有想过这个词。只是说,做人吗,就应该这样。人而有格。并非怪事。处事交往讲规格,文学创作讲风格,立身万物之灵,岂能无格?

脚踏一方神奇的土地。头顶一片美丽的蓝天,我们生存于这几十亩地之间,就要沐浴阳光的灼热与温暖。就要接受风雪的洗礼与摧残。不管过去多么轻易地抛弃了应有的珍惜,不管今天又失落了再也找不回的记忆。一切如过眼云烟,消失在昨日的梦中,重要的是醒来后,能够抓牢今天,又何必在乎它是方的圆的,是苦涩的是甘甜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看,这儿的星空不也是一样的灿烂,这儿头顶的月亮不也是一样的照人间吗?

实实在在的生活,总给人沉甸甸的感觉,好容易过节了,我也想借此潇洒一回。现附拙诗一首。只增笑耳:

亚林,我永远的亚林

曾记得,六年前那个心跳的日子。

我带着我的青春

我的梦想

我的憧憬,

别夫离子。我奔向了你,

你象是在等我,等我,

等我望星斗,披朝月,

伏案头,沥心血。

站讲台,扶花朵,

诲人语,说不绝。

我就是紫藤上的花一朵

愿为校园添春色

我就是操场上那株挺拔的旗杆啊,

伴你升旗台前展笑靥:

我就是大门左边那一扇门啊

一年四季为你开开合合。

任凭前途其漫漫,

任凭人生路坎坷。

我青春无悔

我无悔我的选择,

兰清幽啊,松高洁,

我是嫦娥栖明月,

耐住清贫与寂寞,

彩练飞舞舒天袖

亚林长寿我长寿

亚林不朽我不朽,

我伴亚林共风流,

第11篇

关键词:灰姑娘 蒙族 汉族 形象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大家知道,灰姑娘的故事是一种世界大扩布型民间故事,也是在我们蒙汉两个民族中有着较广泛传播的一种故事。在中国一千年前,就出现了关于它的记载,并且是在情节上相当忠于当时民间传承的记录。①

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地的学者们用不同的方法分析灰姑娘故事类型起源、变异、传承以及它流行不衰的原因。灰姑娘也借助现代科技的技术不断发展,扩大了灰姑娘故事影响范围。同时灰姑娘的形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渐渐地不再是一个单薄的女孩,而是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身份的象征。

灰姑娘的故事研究中常常忽略“灰姑娘”的主体研究,笔者试着从蒙汉两个民族出发研究灰姑娘故事中灰姑娘的主体形象,期望寻找到跨民族之间灰姑娘形象的共性和差异性。

蒙汉灰姑娘故事的主要情节

蒙族的灰姑娘故事:《灰姑娘》②、《垃圾姑娘成了皇妃》③、《灰尘姑娘》④以上三个故事中均讲生母死后化身一棵树,帮助女儿渡过难关,战胜后母的百般虐待,最终与国王成亲,成了皇妃,也从此改变了她卑微的地位和命运。

汉族的灰姑娘故事:《白女和黑女》⑤、《阿花和阿喳》⑥、《牛奶娘》⑦。《白女和黑女》讲白女在老牛的帮助下摆脱后母的控制,嫁给太子;《阿花和阿喳》里女仆阿喳长期受到财主女儿阿花的欺压,然而在牛的帮助下,她和书生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牛奶娘》讲述大女在牛的帮助下,摆脱后母的虐待,嫁给秀才,或者是牛死后幻化成毒蛇将后母毒死。

本文讨论的灰姑娘故事是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⑧510A的灰姑娘,落脚于蒙汉灰姑娘形象的比较。灰姑娘形象在蒙汉灰姑娘故事中体现为:

从以上分析图可以看出,蒙汉故事中灰姑娘所处的世俗社会和神圣社会。世俗社会指的是灰姑娘在失去生母后所处的悲惨境遇,她独自一个人忍受生活和精神上的压力,在神奇助手的帮助下逃离现在所处的社会到她所向往的社会,这是蒙汉故事中均有的灰姑娘特性。

注释

① 季羡林:《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86页。

② 东日布扎木苏译《灰姑娘》,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67-86页。

③ 吉儒木图译:《呼伦贝尔民间故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4年,136-139页。

④ 澈・萨日娜:《奔驰的黑骏马》(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476-478。

⑤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第569页,讲述者:合水县张道花,采录者:刘金虎,高仲选,中国ISBN2001年版。

⑥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第604页,讲述者:北流市季婆婆,采录者:李伯雄,中国ISBN2001年版。

第12篇

诺贝尔文学奖的表彰对象是“创造出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我认为,《红楼梦》这部作品满足这一标准。不说其中美的境界,不说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创作艰辛,单从“理想倾向”的角度评价,曹雪芹当得这一称号。曹雪芹的理想正是人类共同的倾向:乐。应当知道物质享受不能带来思想的快乐,所有快乐都是心灵超脱了物欲枷锁的一瞬所产生的感受。而在这个尘世中,这一种超脱也是不可达到的,所以人类的理想就在于对于超脱多种方面的倾向与追求――正如一块落人凡俗的补天石对灵性的不断追求。这就是理想倾向,而作品中人物无一例外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理想的不可得。

曹公和《红楼梦》 杭玉婷

“开卷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白话文小说的里程碑,它巧妙的布局、华丽的语言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中国古典白话文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曹雪芹不但代表了《红楼梦》,更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看到新社会黎明曙光的人。

曹雪芹代表着一个时代。《红楼梦》浓缩了中国那个时代的背影。它将那个时代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再单纯写事,曹老书写了其中几百号人的命运。

曹雪芹代表着一个社会。他解释了封建统治必然衰败的不争事实。他的《红楼梦》,寓意深刻、光芒万丈。

曹雪芹,一个看到新社会黎明曙光的人。从独特的视角观察,他以超凡的想象力洞悉整个社会,望穿封建社会的残骸。他嗅到了新社会即将到来,看见了第一缕曙光。他与但丁相似,力争改变社会性质,期盼人们自由、平等。他将一腔热血化为“激昂”的文字,使人民清醒,不再沉沦。

我不知该怎么形容《红楼梦》,它占据着我心中首要的位置;我不知该怎样形容曹雪芹,他让我感知了每一次心跳。

这个奖我一定颁给曹雪芹 杨禧妍

一看到这个话题,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要把这个奖项颁发给曹雪芹。

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就是《红楼梦》。可他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蕴藏深刻的涵义,久久难摸透,给人一种高尚的境界,“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这是曹雪芹的酒友敦诚对他的称赞。同时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他笔下的石头可是出了名的,有不少人会纳闷:“为什么曹雪芹这么喜欢画石头呢?”我也曾这样疑惑过,我想只有真正读懂曹雪芹的书面诗的人才知道吧。当然,曹雪芹一生最大的贡献还在于《红楼梦》。它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创造,我想他这一生最后悔的就是没能将《红楼梦》写完,后四十回是别人写的,虽说写得精彩但总感到有些不对劲儿,情感思想多多少少有差别,也不知曹老先生是否满意。不能否认《红楼梦》这部巨作是曹雪芹一生的骄傲和自豪,可以说,《红楼梦》因曹雪芹而生,曹雪芹因《红楼梦》而活。

人性超越文化的障碍 吴苇航

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我会想到一个人――路遥。

在中国走过青少年时代的人们都知道《平凡的世界》。少安少平两兄弟,在出身于贫苦的命运中,保持着农民的质朴善良,甘于冒险追求更远大的梦想,走出自己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二十多年来的青少年。路遥的作品描绘的是拼搏向上的精神,从我的父母到我,不同时代的青少年,受到的激励是永恒的。能够给人们,尤其是少年们未来的希望,带来积极的思考,这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

路遥被评价为“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不拘于条件,不拘于短暂的成功,不是为了生活而写作,是为了写作而生活,这样的精神才是最高境界。

诺贝尔文学奖是要得到世界认可的。在路遥的作品中,无论是《人生》的高加林还是《平凡的世界》的孙少平,体现最多的都是积极进取的人性美。人性的美可以超越种族、抛开政治,引起人类灵魂深处的共鸣。文化有吸引人之处亦有难以理解之处,国与国之间难免会不了解。诺贝尔奖需要突破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隔膜。如果路遥在世,他无疑是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条件的。他与许多文豪一样“被世界埋没”。或许以诺贝尔奖来衡量一个作家的能力太功利,但是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沟通的障碍。莫言获奖,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能够走向世界。如果中国文学能够敞开大门,避开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将更多的著作主动分享给世界,相信人类的认知将会迈出一大步。

假如我来颁奖 韩林峰

我会把这个奖颁给鲁迅先生。

有人说他的文章有太多的冷峻,少了些饱满的温情。我认为,他以理性与智慧面对一个民族的种种问题,那是忧国忧民的深沉。他看到国民素质的低下,看到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下的中国人,看到革命的艰难,为此忧虑。他选择了以笔为武器,引领、探索“新希望之路”。他的那些经典文章,便是革命历程中的累累果实。他的文章揭示旧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反映一个时代里不同人的不同生存形态,体现出社会的晦明两面,富于理智。他以他的力量,推动着革命的进程,引领着新文化的发展。

他花自己的钱印书让青年人阅读,并且夜以继日地工作,写文章,回青年的信。他对新青年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

他献身文学与革命,他用文学,用他精神的力量,影响了无数后辈,引领他们向前,无所畏惧地向前。他对文学的诠释是深刻的。若他在世,我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我心目中伟大的鲁迅先生。

选鲁迅的理由 孙兴

1.鲁迅一生作品丰富,包括杂文、白话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2.他对“”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4.他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完美地结合了白话文与文言文。

5.他通过杂文,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

6.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网上查的资料)

7.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8.他的作品很多被收入在中学课本中,中学里把他的作品与写作文和文言文一同提名,显现出他的作品在中学学生及老师眼中十分重要。

应该给罗贯中 潘政焘

我想把它颁发给罗贯中,他的著作《三国演义》语言连贯,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我非常喜欢他的书籍,从书中,我看出了罗贯中超人的智慧和丰富的实践,他主张国家统一,痛恨奸诈邪恶,他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所以我推荐罗贯中。

为鲁迅颁奖,对不起,办不到 郑凌风

如果我是诺奖评委,鲁迅,你很优秀,但是对不起,我不会给你颁奖。

我认为,鲁迅的文章很多时候都包含着强烈的感彩,多半是尖锐的,对社会黑暗的愤慨,是直面刺向人心的利刃,他的文章往往革命性强过文学性,他的文章是做T精美的利器,是用于鞭挞的,是用痛在唤醒麻木的国民――无论再怎么精美,最终都是利刃。后代人在评论鲁迅时大多看到了其中的文学价值,而教育侧重的也是鲁迅文章的文学价值,忽略了鲁迅因何而写文章,忽略了鲁迅拿起笔杆当武器的目的――救国。

相比之下,莫言的文章是文学,没有锋利的刀锋,也无严厉的措辞,就如诺奖评委会主席所说:“莫言的作品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美大文豪马尔克斯,联想到他是在模仿马尔克斯的作品。但实际上,莫言不是模仿马尔克斯,莫言对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在结合幻想和现实方面他甚至超越了马尔克斯。”莫言的作品是真正的文学,他的作品不像鲁迅的文章那样让人痛心,他在隐喻着新的时代的黑暗,给人更多的是无奈与叹息。

所以,鲁迅的文章是武器,莫言的文章是文学作品。这是我为何不给鲁迅颁奖的理由。

最终的投票 汪佳茵

相比鲁迅,老舍的文字显得更通俗所以更受大众欢迎。早在上世纪就已经被翻译成英文,而且保留住了神韵,这突破了中国文学与世界交流的一大瓶颈。各国读者都被语言中包含的情感所打动。浪漫之都的姑娘们以前想不到,她们竟能从这质朴的文字中看到祥子对虎妞之死的悲痛,这比直白的心理活动更真实。早期被外国人认同的“俄式抒情”渐渐被更为含蓄的大段人物神态、动作描写取代了。后起之辈纷纷效仿中国作家,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虽然许多当代的作家已经与国外接轨,但他们笔下的现代都市并不能吸引大众。随着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占领全球,对古朴悠久的文化的怀念占据了人们的心。老舍先生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老北京的胡同、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这些都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了。

然而,大众的取向并不能影响到委员会的成员,他们自有一把严厉的标尺。他们的眼睛最犀利,他们看重的是“文学”“思想”,而不是瑞宣的矛盾和王掌柜的无奈。一些新生之辈并不能理解战争带来的,自然就不会明白老舍对整个民族未来命运的担忧,也不会欣赏他的作品。白天会议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舍予的作品中的人物是很生动,京味十足,为现代文写作做出了贡献。贵国的写作特点和手法我们也认同,但是缺乏艺术震撼力,对人性的认识和刻画,从文学艺术角度评价的话,显得有些单纯。”大家心知肚明,作为左翼作家的文章风格,并不符合传统的文学审美观点。但是他们不知道,那一段历史给中国人留下太多的烙印,捧起他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忧虑。

老舍若能活到今天 陈季寅

老舍先生更打动我们的还是他作品背后的“平民情怀”。祥子,晓荷,瑞宣,王利发……最鲜活的人物交织出最动感、最动人的社会现实。旧社会的中国的确显出的尽是弊端,可老舍却同样找到了社会最底层氤氲的“人情味儿”。这人情味儿或许就在你、在我、在全世界读者面前徘徊已久。莫言的超现实魔幻,写的是乡土、历史与当代那样跳跃性的内容;而老舍先生的作品既有民生,民情,又有世间百态,还关乎国家命运。这些作品在内容上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与逻辑性,同时也彰显出一个中国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舍予有幸长存,则必开中国诺贝尔奖之先河!

日已落,光无尽 白鸽 冯欣

他思绪飞扬;挥毫泼墨,笔锋处流露坚定。他的作品有很强的说服力,长篇作品论证严密,短文则一针见血。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寓言故事》之类的,因为他的作品不好理解。长大以后,我喜欢上了《野草》,里面的景色描绘十分优美,把雪、树、花等一些常见的事物,描绘得让我感到陌生了,原来,这些平凡的事物里也有未被发现的美,美得让你可以嗅到它们特有的芳香。

现在,我理解了《彷徨》中的沉博绝丽;体会了《呐喊》中的匕首投枪;看透了《朝花夕拾》中的笔底烟花;了解了《故事新编》里的笔酣墨饱。对他的作品,我不仅仅赞赏,而是升华到由衷的敬佩。

苏轼是不可超越的 陆欣雨 颁奖词:

他,披荆斩棘,开辟了宋词豪放派的必经发展之路。他,持一支秃笔,轻描淡写几笔,在文学长空上引出了几颗亮丽的明星。他就是苏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他的文学作品,是一座丰碑――不可超越的丰碑。

他就是苏轼,在华夏无数文人墨客中,他的豪情,是一种力量,推动着时代前进。

他的《水调歌头》带给远在他乡的游子们心灵的慰藉。

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三国时的尘封历史再次熠熠生辉。

庄子 吴禧辰

也许你会问,庄子不是思想家吗?在我看来,庄子可以说是中国最特别的作家了。他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庄子的《逍遥游》,可谓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加入了庄子本身的思想――否认一切事物是绝对的,反对是非之争,反对人为约束。虽然看起来艰涩难懂,但其实思想深邃玄远,文章奇诡玄幻。读了庄子的著作,你会真的懂得什么叫追求自然,超脱功利和名声、逍遥与自由,也就是“无己”“无功”“无名”“无我”的最高境界。

庄子不仅仅是文学家,其实更是个杰出的哲学家,这正是我想把奖颁给他的原因。

我一定会选李白 吴菲凡

李白大家都不陌生,从小大家就阅读他的名篇,他被誉为“诗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歌行体和七绝都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不管是诗歌创作还是个人生活,都很有新意,所以他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将唐诗文化带向了新的繁荣局面。

《将进酒》、《行路难》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足以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精髓。他的文风没有人能与之相媲美,当这些磅礴之作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顶峰之时,所有中华同胞一定会为之鼓掌。

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评委,我一定会选李白,因为他的浪漫主义格调、与众不同的文风需要让更多的人知晓并传承。

烟雨中的红颜――李清照 陈惠敏

我会将奖项颁给她――李清照。

小学课本里早就有李清照的诗和词,我至今仍能背诵,因为她的词深入我心。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宋词是一朵情花》。书里提及李清照,让我对这位女词人的了解更多,感受也更深。她的一生坎坷多变,也曾有过令人惊羡的爱情,可最后弦断曲终。她是坚强的女人,虽然她会为国亡而悲,也会为夫走而痛。

李清照独特的经历造就了她独特的诗词。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论名气、文笔,苏轼、辛弃疾都在她之上。但人生有不少伤痛,借词托怨,美丽精致。李清照将词的雅致发挥到了极高的境界,无人能及。

她,是烟雨中的红颜,烟雨中的才人。

世界如水一般――张晓风 吴颖铭

通过那篇课文――《行道树》,我认识了她,这位美丽的女作家――张晓风。

与莫言的魔幻主义、乡村风情不同,张晓风的散文更贴近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张晓风善于从平凡的琐碎小事中看出深隐其中的含义。在她的眼中,世界如水一般,表面上平如镜,水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她的散文作品都如水一般,平如镜,清澈见底,又令人想深入水底,寻找张晓风深藏在水底的“宝藏”。

张晓风的作品总是那么耐人寻味。对于我来说,她的作品好像被一层白雾围绕,缥缥缈缈,虚虚实实。每次读她的作品,朦朦胧胧,好像探到了中心,却无法言语。张晓风看透了水底下的东西,在作品中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这些隐藏其中的哲理,让读者慢慢挖掘,细细品味。这便是我推荐张晓风的原因。

张晓风说过:“水,永远是第一张书笺。”

流浪,只是流浪 李思洁

迅哥儿是自愿放弃,自是不能再选;从文和老舍,都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那么就让它保留遗憾吧。杨绛和刘震云曾是我心中首选,直到我想起了流浪。

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官方产物,它能在世界上获得如此高的地位,大概因为它需要放荡不羁的灵魂吧。我想起了在撒哈拉大沙漠里拳着腿,坐在台阶上,仰望夕阳的三毛。

她的确长得不甚好看,大眼睛,大嘴,但她让全世界都沉迷于她的不虚假,沉迷于她率真的个性,沉迷在她那散发出无尽魅力的散文之中。

她建起一座矗立在撒哈拉的小屋。凡是读过《撒哈拉的故事》的人,不由得都想去瞧瞧三毛笔下那座美丽的小房子。

她的文字带着点儿可爱的小俏皮,带着质朴、干净,却有一股使人沉陷的力量。她是最尽兴的歌者,是夕阳下最辉煌的舞者。她笔下的荷西,让我们对爱情有了向往和期盼。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然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

梁羽生评论三毛:“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头衔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地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丰富,但是我们深知:她没有逃避命运,勇敢面对人生。尽管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自杀。

诺贝尔文学奖给三毛的颁奖词应该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女作家,用生命照亮了遥远的撒哈拉大沙漠,用中国式的叙述给世界留下一道倩影,俏皮的文字从现实中开辟了一方桃源……”

跟着她一起去流浪,流浪,去撒哈拉沙漠,拳着腿,看夕阳。

我心目中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冰心 郑紫薇 翁惠佳

若问谁是我心中的一代文豪,那就是冰心。

“四时缓缓的过去――

百花互相耳语说

‘我们都只是弱者!’

甜香的梦

轮流着做罢

憔悴的杯

也轮流着饮罢

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

这是她的诗,也许算不上诗,只是一些“零碎的思想”!这首诗,处处都是悲伤!冰心就是一个看着时间渐渐逝去,自己只能惋惜不已的人。为何要“憔悴”?又为何有“甜香”?为什么“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先甜后苦,苦是“憔悴”,甜是“甜香”,从“轮流着做罢”“也轮流着饮罢”,我看懂了她细腻的心思。

都说她母爱纯真,可是,又有谁能了解她的苦痛,还有她的憔悴。谁又会真正知道她的想法?可能无人可知,但是,她毕竟给我们留下了多少能够回味她那半生的幸福,半生的坎坷的篇章。

“冰雪里的梅花呵!

你占了春先了

看遍地的小花

随着你零星开放!”

我想,冰心就是那朵冰雪里的梅花,占了先,使零星的小花,随她一同开放,可见,她是不服输的。若是一个服输的人,又岂会自比寒梅?

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爱她的丈夫和子女们。她毕业于好的学校,得过国际大奖。可是,在她自己的心中,又有谁真正懂得她?

冰心写过一首宝塔诗:“马/香丁/羽毛纱/性样都差,傻姑爷进家脱起真是笑话/教育原来在清华”。这其中有几个小典故:吴文藻(冰心的丈夫)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儿把“萨其马”叫成“马”,进了点心店就向售货员买“马”。有一次,冰心与婆婆等人在院子里赏花,被从书房里叫出来的吴先生应酬似的问:“这是什么花?”冰心看着丁香说:“这是香丁。”他竞点点头说:“啊,香丁。”周围的人忍不住笑起来。为送父亲一件双丝葛夹袍,吴文藻受命去东升祥,居然要买一丈“习习毛纱”。幸亏售货员与冰心熟悉,打电话问过才弄明白。冰心父亲说:“姑爷可不是我替你挑的。”父女相视而笑。

可见冰心是多么调皮、多么活泼啊!这是她的另一面。这样的一面,也只有亲人才知道吧!

诺贝尔文学奖,非她莫属!

我心中的诺奖人选――李清照 游心钰 李炎

李清照,一朵出类拔萃的女儿花。她用女性独有的细腻与不输于男儿的智慧给词坛带来别样的风情。如果我是诺贝尔奖的评委,我会毫不犹豫地将文学奖颁给这位“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里有儿女情长,更有爱国情操。她的词里有真切的情,无论是对早期生活的喜爱之情,与丈夫赵明诚的相爱之情,丈夫死后的怀念之情,还是背井离乡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国家沦陷后的爱国之情,都是浓浓的、令人动容的真情。

李清照是爱国女性的典范,她在诗词的造诣不容忽视。她是我心中最佳的诺贝尔文学奖人选。

我最欣赏季羡林 陈依 王丽明

我最欣赏季羡林。

小学时我曾读过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我的小学和中学》、《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以及《季羡林自传》。从这几部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他的文字散发出的深厚的文学涵养和底蕴。

季羡林说过:“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从儿时的困苦生活到长大后到德国留学,季羡林的人生历程可谓曲折又丰富多彩。

他曾选择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最终在学术界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在文学界的贡献和成就很少有人能超越,所以成千上万的人尊敬他。假如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评委,我一定将这个奖颁发给学界泰斗――季羡林。

我推荐安妮宝贝 邱丽蓉

安妮宝贝(励婕)是曾被流言蜚语击中的写作者。

“下半身写作”这样的诋毁、诬蔑,只能说是曲解本意与找替罪羊。而“荼毒青少年心灵”更是生硬不堪,胡扯一通。那段时间口诛笔伐,但她从不回应。后来《莲花》获大奖了,所有的罪状顿时消失了,彼时的侮辱谩骂,一朝化乌有。甚至许多小资的口头禅是:“安妮宝贝说……”但她依然宠辱不惊。

父亲去世前,她的写作主旨是阐述女童不可消解的幻觉,情爱是素材,风格颓废悲观。那时的安妮宝贝,和《八月未央》里的大多数女子一样,挤一个小时公交车,上班,加班,因为不想煮饭就在外面吃快餐,回家,写作到凌晨,再睡去,很早又醒来,再去挤公交……心底有幻觉,执著地握着这病态的意象写作。频繁跳槽又忙碌无为的生活让她很不开心。这不开心,是她早期的魂。

父亲去世后,风格转变,显著体现在《蔷薇岛屿》上。她开始创作关于一个女子的真实生活,而不是幻觉。文风倾向简洁与清醒,逐渐收放自如。这时候,安妮宝贝已经辞职,专职写作。从夜晚到次日黄昏。写,写,写。方块字已经占领了她的生活和头脑。

后期开始描写洁净,譬如《莲花》、《月棠记》,不再只是描述过分的爱情与扭曲的亲情,而是尝试男女之间纯净的友情与干净的成人世界的童话。而《春宴》是最近的一本书,笔锋重新指向人性阴暗。但始终有几缕单纯贯彻全文,语言更加简练独特,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异国人难以品鉴唯美的汉字。但作品中洋溢的情感、思想、希冀,是跨越种族的。

最具魔力的文笔 王文君 李炎

她的文字自然而不造作,道尽人间复杂的情感。她善于勾起你的回忆,让你回忆起你最想留住却留不下,最想忘记却深深埋在心里的往事。她,就是林海音。

如果你读过《城南旧事》,你会为她生动的叙述倾倒,发生在北京城南那一桩桩普通却深入人心的事如旧电影镜头从眼前一一闪过,留下的,只有深深的眷恋。古老的小巷,幽静的庭院,热闹的大街,各色人物,都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叹,这是一段摄人心魄、富有魔力的故事。不得不对作者的童年充,满好奇,对作者的善良与坚强的品格感到敬佩。

林海音,一位伟大的作家,以富有魔力的文笔,征服了所有人。她恢复了旧中国的面貌,让绚丽多彩的画卷铺展开来。我愿意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她。

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代表世界文学最高成就的奖项颁给她 陈晓璇

我第一眼看到她的笔名――安意如,就坠入了她编织的一张网,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意,意如,安意如,如意安康,对于这个笔名的含义,我是这样想的。它可能是一种对于自身的祈祷,可能是对生活的期盼,或是自己心灵的诠释,对那些淹没于历史长河中的人的真诚祝福。

翻看她的书,我有种将其吞入腹中,或制成芯片植入大脑的冲动,她的文字美到令我窒息!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代表世界文学最高成就的奖项颁给她,因为她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充满古韵的感性的文字,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都是当代文学的一大创新。

安意如的《思无邪》是我的挚爱,这是一本似散文随笔的《诗经》赏析。而对于诗经,我向来是头疼的,读起来都“举步维艰”,更何况理解意思。然而安的这本书使我对《诗经》产生了兴趣。安说:“《诗经》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它也许是我们在一起唱过的歌谣,《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听她这般亲切地比喻《诗经》,我仿佛听到她在我面前一边翻阅一边诉说的声音。安在《思无邪》里解释内容的同时还阐述了内心感受,使拗口的四字诗句不再遥远。

安意如的才华惊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乏现代气息,像穿越千年而来的诗人,又像身边知己,与每位喜爱古诗词的读者分享自己的点点体会。她的书既似古籍校注,又似随意的散文,陶冶人们的情操,安抚躁动的情绪,洗濯着布满尘埃的心灵,传达着先人或悲或喜的缕缕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