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树木调查报告

树木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18 06:52: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树木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树木调查报告

第1篇

——题记

爷爷说过,我的太公的爷爷生活在美丽的二十一世纪,那儿有着一望无际的树木,被人们称为森林。还有大草地,小花……我一直向往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去看看被人称为森林的地方。

我叫张小森,就读太空一小六A班,作为23世纪初的人,我很骄傲这个世纪的人们能方便地穿梭在太空之间,把火星变成了第二个地球,但遗憾的是,这个世纪已经是一个没有绿色的世纪,中国唯一一棵树木,在天安门广场被围得密密的。我曾去看过一眼,这种清新舒畅的感觉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今天要进修的是科技课,我们的老师是个机器人,它发给我们每个人一个时空转换器,这次的课程很简单,到以前或者未来去进行探察,在2个小时后回来,填好调查报告。班上19个人都选择去了未来,去看看自己的将来是如何的,只有我去了以前,二十一世纪。

我按了按钮,输入了2010年,身体轻飘飘的,瞬间,我跌落在了一条小路边,当我张开眼睛,刹那间被眼前的情景给惊呆了。这是一条蜿蜒的小路,旁边就是绿茵茵的草地,随处可以闻到泥土和草地的芳香。再旁边就是小河。我惊讶的半天没说出话来。多么美妙,神奇的景色,这么多绿色,这么多生机……我无法形容心里的兴奋,我一直向前冲去。

前面有块木版,上面写着:森林。森林,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吗?我怀了激动的心情,向前走去。哦,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是的,比一百万棵天安门前的树还要壮观。我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如此神奇的情景。树木,到处都是树木,看的让人眼花缭乱,头上有飞鸟,地下有小动物,甚至还有小雨伞一样的植物……在我如痴如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砍伐的声音,有树倒的声音,那时候就有人们在破坏着它们,造成以后那没有生机没有绿色的生活。我想阻止他们,但时间已经到了,在隐约中,我听到了哭泣声,那是森林发出来的……没等我想完,我已坐在了学校里,我拿着调查报告,久久动不下笔。

那天晚上,我收到了机器人老师发来的M.D(2200年的通信工具),那有段文字:在2088年一月,一位自然学者曾说过,森林即将毁灭,难道人没有良知吗?每一个湖泊都是森林的眼泪,森林它在哭泣啊!

我合上电脑,想了很久很久。这时我看见了社区里的小湖泊。我望着天空,呆呆地问:那边的小湖泊,是不是森林的眼泪?

第2篇

据了解,限制当地居民帮助别人自杀的议寨是由瑞士保守党的联邦民主联盟党提出的,如果投票通过,今后只有在苏黎世行政区域内居住满一年的人,才可以寻求他人帮助实行合法的安乐死。

报道称,瑞士对“安乐死”的规定比英国、法国和德国相对宽松,只要不以牟利为目的,最后致命步骤由病人自己动手完成,那么帮助别人进行“安乐死”的人就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但瑞士人对这项规定也有颇多争议。近几年来,因为人们的反对,帮助别人自杀的瑞士组织――“尊严”不得不多次迁徙,但是仍然不断受到当地官方和居民的指责。

据“尊严”的档案记载,截至2010年底,他们已经帮助1138名游客“安乐死”,其中大多数是外国游客。“尊严”称,他们与开出终结生命处方药的医生合作,陪伴身患不治之症的人,从“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无奈”走向“有尊严的、无痛苦”的生命终点。

92岁老太完成马拉松创纪录

美国女子格拉迪丝伯里尔92岁时跑完一场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最年长的马拉松选手。

伯里尔去年12月12日在夏威夷参加比赛,耗时9小时53分抵达终点。当时,她压根没想到自己会创纪录。吉尼斯世界纪录评审委员会本月2日认定她是跑完马拉松全程的世界最年长选手。夏威夷州众议院本月4日向她颁发证书并献上花环。

伯里尔曾经驾驶飞机、登山、徒步穿越沙漠,2004年86岁时首次参加马拉松长跑。她7次报名参加夏威夷州马拉松比赛,5次跑完全程。她说,自己长期坚持散步,“长寿的秘方,是要保持积极态度”。

树木因禁烟遭殃 王方

今年1月西班牙实施欧洲最严厉的《禁烟法》后,烟民只能将吸烟地点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明显增多的室外烟蒂却让树木因此遭殃。

据西班牙《先锋报》报道,西班牙一份环境调查报告称,由于烟客在室外吸烟,因此都将烟蒂丢八埋有树根的泥土上,有些马路清扫工为了赶速度干脆将烟蒂直接扫进树下的泥土。

因此,大街上凡是有树木的地方总是散落许多烟蒂,不仅不雅观,而且还出现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烟蒂经过雨水的冲刷后,其尼古丁等有毒成分随雨水进入泥土中导致树木中毒,西班牙许多城市的树木已经出现大小不同的中毒症状。

报告称,如果不能及时阻止乱丢烟蒂现象,后果不堪设想。西班牙政府目前正在研究出台“禁止丢烟蒂”的法规,一些植物专家也在设法寻找为树木“解毒”的办法。

调查王后父亲“纳粹身份” 侯涛

瑞典宫廷近日表示,德国出生的希尔维亚王后及其家族成员已经委托相关人员查,以查明王后已故父亲是否在二战时从事纳粹活动。

第3篇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南边沿,全境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面积为13968平方千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市生态环境问题已十分严峻。为此我调查了关于我市城镇绿化的情况。80—90年代,我市各县均加强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管理。实施以“点”、“线”、“面”结合,乔、灌、草规范化布置的绿化措施。

盐湖区1985年市区绿化面积为77万平方米,覆盖率为8.6%。1990年建成渠堤公园长2.8公里,面积22400平方米,1991年建东郊公园,面积55361平方米,1997年城市大道绿化,栽植绿化树木21万株,植草坪32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3%以上。XX年建市中心南风广场,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绿地面积占40%。

永济市栽植绿化树木15万株,草坪绿化带23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26%。

河津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0%,新建河津龙门广场占地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0%。

万荣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15%,飞云公园绿化面积40%。

稷山县、新绛县均进行街道、街心花园绿化。

闻喜县1958年建成6万平方米西湖公园,后对城市街道学校实施绿化。

绛县、平陆、芮城县城街道、机关、学校进行了绿化,芮城城区绿化面积近30万平方米。

垣曲县城街道、街心公园绿化良好,新建舜王广场面积1.7万多平方米,城市绿地22.5万余平方米。另外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机关绿化面积达8万余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达到23%,人均绿地面积2.6余平方米。(资料来源:《运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五 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我市的城镇绿化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应该我们保护身边的每一朵小花,每一棵小树,每一片绿地;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自己不做破坏环境的事,还与污染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第4篇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话我们美好的彩色梦。绿色环境是健康自然的一种象征。绿色能带给我们生机、带给我们活力,而绿色校园现代化的教学楼,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争奇斗艳的花卉,会使你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所以,我们就应该让校园中的绿色永存。

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斓。雨天,让雨点亲吻面颊;雪天,让雪花栖挂眉梢;喂蚂蚁美餐,浇花草甘露;问候晨曦“你好”,道别月色“晚安”。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是人类自我的本真。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和能量,是人类存在和延续的基础。雨果曾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人类由于对环境不够珍惜,随心所欲,滥伐林木,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向我们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如果只顾盲目地吮吸自然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战斗,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自己。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从孩子开始进行环保教育,共建绿色校园。我校自5月20日环保科普知识进校园暨我的“彩色梦”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以来,积极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关心、支持和爱护绿化,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家人做起;

2、爱护花草树木,倡导、使用绿色设施;

3、克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

4、厉行节约,节水、节电;自觉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和少使用塑料袋;

5、倡导绿色文明意识,积极参加爱绿护绿行动;组织了污水处理和乔店水源探查环保活动,撰写了调查报告。

第5篇

关键词:大旱;森林;损失

大旱之年,森林生长、生存情况调查报告

红河州石岩寨林场隶属红河州林业局的下属事业单位,管护面积14.6万亩,包括个旧市、开远市、建水县三市县。设置石岩寨、攀枝花、老黑地、坡头、松子树5个林区,现职工86人。

一、石岩寨林场自然环境状况

1、地理位置、石岩寨林场所处位置:

位于北纬2.26′-24.25′;东经101.46′-104.46′之间;

2、土壤类型:黄壤、红壤、黄棕壤和紫色土,还有燥红土;

其中,红壤分布最广,黄壤、黄棕壤三县市都有。

紫色土包括建水县、开远市;

燥土仅分布在个旧市。

海拔(1500-2400)米,最低为个旧的石岩寨林区1500米,最高为普雄松子树林区2400米。

3、气候:为红河流域干热河谷,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左右,为少雨区,春早几乎年年都发生,干燥地为1.69-1.81,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为9.9℃-24.2℃。

4、森林结构

我场由1956年建成至今,初期种植为华山松、云南松、杉木,至80年代后期,开始种植桉树、墨西哥柏、加勒比松等,至今树种组成为60%桉树,20%墨西哥柏,15%松树,其余为杉木竹子等土生树种组成。

二、社会经济概括

石岩寨林场乡镇所在辖区总人口5.12万,其中农业人口为5.07万,乡镇农民收入为8152元。

三、大旱之年森林所遭受的损失

自2010年以来,云南大旱,我场已身受其害,在我们经营面积所处的乡镇,农民青壮年大量往外省打工,尽管全国人民已捐款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想尽一切办法抗旱救灾,可是在自然灾害面前,尤其是森林,所遭受的灾害是人为因素难以抗拒的,本地区本就是干热河谷。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没有水渠、水库可以灌溉,完全就是靠天降雨,如果旱年,森林生长、生存受到严峻的挑战。造成了防火工作的难度和强度,由于持续久旱,造成了灌木林和植被较早干枯,使原本要发生火灾,一般3-5月的规律被打破,1-2月就会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提前了两三个月,使林场提前投入了人力和物力,增加了防火经费,这还是其次,火灾毁林直接成国家财产损失。

2007年12月-2009年4月 13次 2150亩

2009年12月-2012年4月 33次 52165亩

2、造林保存率低

由于石岩寨林场为半干旱的地区,且为干热河谷,所以造林规律3-4月打好塘,待6-7月份雨透地,马上植树,基本苗木成活率为95%以上,但由连年大旱,苗木成活率为85%,过几个月仍会零星死亡,过一年后苗木保存率仅为75%以上。

3、现有林木枯死

由于接连三年大旱,原本已成林的树木因为缺水而死亡,死亡率最高的为松树,其次为墨西哥柏,最后为桉树,并且形成恶性循环,死亡树使森林郁闭度降低。使干躁的林地暴露在烈日十,更不保水,在此情况下,又形成林木更缺水而死亡。

4、林木生长缓慢

林木由于干旱而使机体缺水,严重影响它的生长发育规律,在除缺水枯死的外,林木也是相对不干旱时,明显生长放缓,尤其正处于生长高峰区的适龄树,使树呈现树叶黄等特征。如果再继续干旱,形式更进一步加剧了,还会有更多的树死亡。

5、存在问题

越旱越死和林火频发,且不易扑灭,而造林更困难,不易成活。这一系列条件制约着森林的生存和发展,导致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但同时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林业工作者,无计可施,望“天”兴叹,我一再思考,怎么才能干好本职工作,使国家财产尽量减少损失。

第6篇

关键词: 《园林树木》课程 考试改革 高职教育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等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着力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然而作为教学改革重要一环的考试模式改革明显滞后于整体改革进程,沿袭传统的“知识本位”考试模式,与高职园艺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相适应。《园林树木》课程作为园艺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开展与教学改革同步的《园林树木》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学促教的作用,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高职园艺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林树木》课程传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学生综合能力无法体现。

在大多数考试中,考试内容多以记忆性的理论知识为主,而对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及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核很少,这种考试无法体现出考核学生技能与能力水平的功能,使教学改革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未在考试中难以体现,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2.重终结性考试,轻过程性考试。

目前,《园林树木》课程考试以终结性的期末考试为主,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检验和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在教学实施中很少有过程性考试,即便有,其占的学期成绩总评中比例极小。这种考试使学生在平时学习放松,期末时临时突击也能得到高分,导致学业成绩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3.考试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

现在大多数《园林树木》课程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而专业技能考核、口试、分散性考试、能力和素质考核等很少。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不能准确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无法检测出学生真实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且与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悖。

4.评价体系单一,缺乏完善的考试制度。

考试一般在学校内进行,考试时多为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评价,未能实现教考分离,或者题库抽题,任课教师评价;技能考试的一般只有任课教师自己评价,缺少严格的评分标准,评价体系过于单一,违背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原则。考试管理不严格,单一的考试形式、记忆性的考试内容造成学生考试态度不端正,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过程考核较为随意。终结性考试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未能得到及时反馈,考试结果分析不认真,流于形式。

二、《园林树木》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树立“能力本位”的考试观。

树立科学的高职考试观,为考试改革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要将过去 “知识本位”的传统考试观念改变为“能力本位”的现代考试观念,由以知识考核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同时注重职业素质的评价。以便发挥考试功能,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2.打破考试时间的集中性,注重过程性考试。

打破传统考试过于集中在期末,做到期末的终结性考试与过程性考试相结合。结合园林树木年生长周期的规律变化,建立以“过程性考试+期末终结性考试”的《园林树木》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将总成绩分为过程性考试成绩和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两部分,三者权重之比为7∶3。过程性考试则结合各教学项目的特点,按照知识点、技能点多次、多样化的分段进行,每次考试成绩按比例纳入过程性考试成绩,过程性考核可以是小测验、项目考核、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在过程考核中,要做好考核结果的反馈与沟通,使考核的导学促教功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期末终结性考试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采取各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调整考试内容,加大技能考试比重。

以“能力本位”的现代考试观为指导,调整考试内容,减小理论部分的考试比重,加大技能考试比重,考试内容从考核知识素质向考核能力素质转变。试卷中减少纯理论性德考题,把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考试内容更加贴近高职教育宗旨,突出职业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要求,由考核书本内容上升到操作层面、应用层面,面向职业岗位,重点考查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以此考核并督促学生提升相应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同时加大园林树木识别、应用等方面技能考核比重,提高技能考试成绩比例至60%,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4.丰富考试形式。

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打破单一考试模式,确定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多样化、针对性、有效性而紧密集合的灵活考试形式。

(1)闭卷考试:在期末考试和小测试中采用,重点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实践综合分析应用能力等。

(2)口试:在过程性考试、技能考试中应用,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等。主要考核学生对园林树木的识别及综合应用。

(3)技能操作:在过程性考试和期末终结性考试中应用,根据各个教学项目的安排采取随学随考,以及期末考试综合考试,重点考查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以此强化能力培养。

(4)调研报告:于过程性考试应用,学生需要认真准备,通过网络、图书馆、现场调查等手段,获取各种资料,做好多媒体演示,面对全体同学作约5min 的报告,然后根据报告的科学性, 阐述、演示质量和现场效果评价,按比例计入课程成绩总分。考查了学生获取专业信息、人际交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和创新等能力。

5.完善考试制度,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严肃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抓好命题、监考、阅卷、评价等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理论考试采取课程题库抽题,实行教考分离;合理安排过程性考试的时间与次数,减轻学生负担,突出考试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组建以任课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项目组长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并采取组内组间互评、任课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评价的方式,使考试更能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和职业素质状况。

三、考试改革的效果

通过几届的学生成绩分析、调查问卷、学生座谈、学生评教等多种途径与方法,调查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效果。新的考试模式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岗位性,使教与学的质量全面提高。第一,考试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相关,促进学生对课程及岗位工作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的考试形式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其指导实际生产工作。第三,不同形式的考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有所增强,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四,充分发挥考试的促教作用,通过过程性考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玉霞,朱丽丽,刘忠巍等.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改革的背景及现状分析[J].考试周刊,2011,(43):9-10.

[2]张晓磊,王倩.近十年我国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研究综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07-109.

[3]王淑梅,王玉家,马爱民.农业类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4-25.

第7篇

引言:

岱山县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部,是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人口约20万,是一个祥和而又热闹的小城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几年来,岱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我们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对岱山的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环境的状况,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一、调查人员:宓则含、刘珂铭

二、调查的对象、时间和方式

20xx年8月11日至17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一星期的实地调查,其中调查的对象有:水资源、白色污染和噪音污染。

三、调查的内容概况:

(一)水库

我们先观察了长河路的水,长河路的水呈黑绿色,河水正在消毒,冒出了许多泡泡,象一个隐形人在河里洗泡泡浴,虽然它能映出周围的树木,但是上面有一些纸、塑料袋等垃圾。而海水就更脏了。海水是泥黄色的,海水里也有一些木头、饮料瓶和纸头。我们还实地观察了摩星山水库、枫树水库和洛沙湾水库,水库都还有一半多的水,水都很清,没有漂着什么东西,但我们下来时顺便看了与枫树水库相连的长河以及与摩星山相连的长河,长河两边虽然都绿化了,但河面上还是漂了些白色塑料袋以及一些杂物,还有很多人在长河里洗东西、钓鱼等。

(二)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最严重,不自觉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多,自从有了限塑令后人门还是不会自觉地用环保袋,还是以塑料袋为主。我们到小菜场门口去调查了一下,数了30人,每个人都拎着好几个塑料袋,没有一个人带篮子。因为菜场还在供应塑料袋。我们又到三江超市调查一下,观察了其中两个收银台,共统计了二十个人,十三个年轻人,四个学生,三个老年人。其中十一个年轻人和二个学生购买了塑料袋,另二个学生没有装塑料袋,直接用手拿走了,其他的几位都是带了袋子,但只有二人带环保袋。

(三)噪音

我们岱山的噪音污染还是比较小,白天主要是在建设工地工作的机器的噪音,在新区的建设工地上,来回拉石头的汽车发出的喇叭声,挖土机的声音,打桩机的声音很响。在城区道路改造的机器也有很多声音,来回汽车鸣喇叭的声音也很响。晚上比较安静,但空调机发出的声音和来回汽车的喇叭声还是有些吵人。

四、实地调查后的发现:

我们调查后发现,环境污染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工厂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排放。

2、生活污水的排放。

3、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

4、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五、调查后的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是社会的主人,保护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2、不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3、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减少白色污染。

4、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第8篇

转眼间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也结束了。还记得当时,还天天盼望着实习结束的一天,而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自己才发现,虽然是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可是自己早已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这个环境,融入了这个集体,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这个集体里的一份子。想到自己要离开了,是那么的不舍。看到自己相处了两个月的学生和老师,想到今后就不能再见面了,真的不想走。突然间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好亲切,自己的学生都万分可爱。看到他们一个个不舍的眼神真的很想留下来。时间过得真快,两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回想起在这短暂的两个月内所发生的和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真的学会了很多。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京郊的一所乡村学校。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这段时间我对自己的实习自我鉴定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五份,试讲次数为五次,上课节数为五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观摩课。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

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

这次实习体验使我受益颇多,也对自己做了一场绝好的检验。作为一名老师,基础知识要扎实,知识面要宽广,平时要做有心人,多多细心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事情,并将他们灵活的运用渗透于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班主任,耐心和毅力,理解和尊重,是处理学生工作时非常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哪一个角色,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其实,学生也是我的老师,我们一起成长成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习生活虽然结束了,但我的教师生涯才刚刚开始,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会时刻不忘超越自己,面对教育事业,我将带着满腔热情,不断前行。要说实习的遗憾也是有的,主要还是角色定位问题,有时候会忽略掉自己是实习老师的身份,而把自己设定为一个观察者,多了旁观少了融入参与以及指导。此外,实习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充实,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因。作为一名实习生主动性欠缺,还有就是之前的准备工作欠到位。两个月的实习,有付出,有收获,有反思,也有感恩。最后还是要特别感谢我的慈爱的指导老师样凯老师,和那一群亲切可爱的学生们。

第9篇

一:调查原因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每一寸的色彩都需要水的滋养。假如生活中没有水,我们将无法生存下去。虽然我们重庆市并不是一个用水紧张的城市,但是水污染却还是处处存在。我家门前的龙宝河就是这水污染的最好见证。原来这条小河很美丽,河水清澈见底,河底的静卧的鹅卵石和悠闲嬉戏的鱼儿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一些小朋友在河边嬉戏、打闹。河岸上杨柳依依,倒映在宁静的河面上,为清幽的小河又增添了许多生趣,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景色人见人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美丽极了。可现在呢,她已经被污染的不成样子,河边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变成了一条黑乎乎、臭烘烘、人见人厌的臭水沟了。失去了原有美丽的容颜,被人们强迫的换上了一副丑恶的外表。不仅如此这样,它直接威胁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必须关注与解决它的现状。因此,我利用今年的寒假来龙宝河好好的调查一下。

二,调查过程

访问久居在此的当地人有关龙宝河的情况,对龙宝河进行实地调查,讨论。

三:水污染的原因:

1:据我组调查所知,在龙宝河的上游有两个工厂,他们把大量的废水不经过专业的处理,直接排入这条河,污染了水资源;

2:在龙宝河的上游有个养鸭场,他们把鸭粪便也直接倒入河中,只是为了自己方便省事;

3:附近的居民往往为了图省事,把垃圾随手丢在小河里,致使水变脏、变臭,也就因此成为了现在的臭水沟。

我们继续沿着河流而上,发现上游河水依旧清澈,特别是有个地方,很适合洗衣服,我们问了当地的居民,他们说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人来这里洗衣服。可见,养鸭场和工厂是下游河水污染的最直接原因。 四:调查分析。

我们认为水污染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河水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虫,容易传播疾病;河水散发阵阵恶臭,严重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

五:解决方法

1:为了改善河道环境,相关部门应尽快开展对河水、河岸等全方位的治理工作。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和养鸭场等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的现象,应先采取集中处理,再排入河中,避免其对河水的污染。然后,将河里的脏水进行打捞处理、清除,将河岸的垃圾及时处理并多栽一些植被和树木。

2:相关部门加快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对沿岸居民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对河流的保护,主要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识,加大环保宣传,让我们大家自觉保护河道,保护环境。只有这样才会让我们的龙宝河容光焕发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六:结论

第10篇

关键词:公共设施;座椅;遮阳挡雨设施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76-2

丽阳门公园地处丽阳街、中山街、城东路交汇处。其周围都是住宅区,人流量很大,土地利用率也很高。公共设施的设置,既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品质,也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艺术魅力。换而言之,公共设施设计的好坏对人们评价公园的优次起了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对丽阳门公园的公共设施(如:座椅、绿廊、垃圾桶、公共厕所、照明灯等)进行了调查,并询问了使用者的感受和意见。

1 座椅

整个丽阳门公园的座椅形式有四种,且以木质背靠座椅为主。其他3种分别为石质条凳、固定在花坛上的座椅、为保护树木而设置在树木周围的座椅。座椅的放置对私密性的考虑欠周到,一般都放置在园林两侧或在广场周围。虽然便利但缺乏独处空间。12%的使用者对其评价为:形式简单,没有美感,马马虎虎……一般木材的质感好,触感也较为舒适,基本不受气温影响。但是木材的耐久性较差,当表层因老化而脱离后,遇到雨雪天气,容易蓄水而潮湿。又因为后期管理没有到位,所以有33%的使用者抱怨下雨后需要晴天好长时间才能坐,因而更倾向于石质座椅。不仅干的快,而且还便于清洁。从其分布和数量上看,座椅的分布较均匀,可以满足游人的需要。由于丽阳门公园环境的特殊性――居民常常在公园里打牌,受访者反映桌子太少,因此现在出现了居民自己创造打牌的环境。有自带小桌子的,也有利用置石的(如将原本水景真的石头当桌子和座椅)。其实这就是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中的潜在功能的发挥和利用,100%的居民们强烈要求增加可以打牌的桌子。 2 遮阳挡雨设施

公园里有3个这样的设施,2个靠近城东路(廊架和亭子),1个靠近丽阳街(亭子)。100%的居民指出廊架的设置不是很理想。第一有漏水现象,第二在蓝色棚顶下使用者极不舒服,感觉很晕很眩,气氛太压抑,第三暖色吸温导致晴天廊内比廊外的温度高,下雨天遮雨范围不够大。棚顶是蓝色塑料材质,高度为3m,宽度为3m。总之,现有的遮阳挡雨设施几乎没能发挥作用。使用者的建议是增加遮阳挡雨设施,且最好在四周都设置,分布均匀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百姓的效果。

3 垃圾桶

在整洁的环境中,垃圾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路口放置木质的敞开式垃圾桶,在道路旁放置黄色的一般垃圾桶。木质的敞开式垃圾桶容量虽然较大,但因其是敞开式,垃圾能直接看到,气味易发散出来。此外,其实垃圾桶其实本身没那么脏,但因为使用者已经有了对其认知,从而也会影响了使用者的心情。使用者还提出黄色垃圾桶容量太小的问题,并且建议把颜色改成绿色。

4 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外型上,均会影响该风景区内的自然景观。100%的使用者都认为丽阳门公园中唯一还行的是厕所环境,女厕的蹲位容量足够满足居民的使用,不会出现长时间排队等候的现象。但公共厕所设有无障碍通道,洗手台的设置没有考虑到残疾人和儿童,没有设置残疾人或儿童的专用洗手台。

5 路灯

设计要求是在门柱、走廊、亭舍、水边、草地、花坛、塑像、道路的交叉点、阶梯段、丛林、以及主要建筑物及干路等处,均设置路灯。30%的使用者认为路灯分布不均匀,出现这边多,那边少的现象。40%的使用者表示路灯损坏有点严重,导致照明效果不是很好。30%的使用者则认为绿地灯设置的太少,只有少数的地方有,影响了晚上的景观观赏。

6 儿童游乐设施

现有的游乐设施还是比较完整和全面的。在地坪硬度方面应用了富有弹性的橡胶材料来避免儿童从器械上坠落跌伤。100%的家长对这个设施印象还是不错的。不但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便利,而且周围还设置了一些让家长休息的场所。唯一的缺点是橡胶材料铺装范围不够广。由于秋千下地面呈凹势,易积水。儿童在下雨之后在此玩耍,常常将整个儿童游乐场所弄得脏脏的。很多家长觉得有必要在秋千下面铺设橡胶网垫等铺件从而达到防积水的目的,确保孩子们能够在雨后马上使用秋千。

7 小结

这些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虽然都在细节上,但多了也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景观布局设计中,不仅要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的行为和心理特点,还要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求,从而落实在休息区、座椅尺度、专用人行道、坡道、盲文标识、专用公厕等细部设施的规划设计中,使小型公园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游憩场所。所以我们在园林建设的时候,应该多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真正给老百姓提供便利。

第11篇

【正 文】

环境史是在战后现代环保运动推动下所产生的历史学的一个新的次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以自然为中介的各种社会关系。由于研究对象非常复杂,环境史的兴起,就为从事跨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传统上,人文社会科学以人和社会为研究对象,而自然科学则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环境史的出现,则为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融合,也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合作搭建了桥梁。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就成为环境史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一、复杂的研究对象

对环境史这一领域而言,跨学科研究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需。其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人与自然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环境史学之所以要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首先是由于环境史学研究对象的两大组成部分——人与自然——都非常复杂。

环境史学中的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生活,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作为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他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而生活。但人又具有社会属性,他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对自然进行改造,使自然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人对自然的干预和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决不能恣意妄为,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既然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人对自然的态度,人围绕利用自然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那么,环境史研究必然就要大量借鉴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政治学、法学等研究领域的成果。免费论文

环境史学所谓的自然,并非是指整个宇宙和银河系,也不是指包括地核和地壳在内的整个地球,而只是指对人类有意义、与人类直接发生关系的地球表面。按照詹姆斯的定义,“地球表面是指从地面向下人类能够穿透,和从地面向上人类通常能够达到的一个圈带”(注: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页。)。地球表面通常被人们划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这几个圈层相互交接,彼此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物质、能量的交换并不是简单的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又会复合出大量新的物质。既然环境史学家要把自然重新写入历史,那么,他们要认识和了解自然,就应该涉猎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气象科学、水文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尽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自然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对局部的人为干预往往会牵一动百,其后果人类根本无法预料。在对待野生动物方面,美国就留下过惨痛的教训。在1870年前后,白人的猎杀使野牛在大平原基本灭绝,而狼则开始以牛羊等家畜为捕食对象,人们则采用投毒的方式毒杀狼群,甚至在国家公园里也没有了狼的踪影。只有在失去之后,人们才懂得珍惜,人们渐渐发现了狼的存在对于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可贵。狼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捕杀比它们大得多的草食动物,而且捕杀的往往是老幼病残的动物。对公园的研究表明,“冬季遭狼伤害的鹿中,有58%是6岁或年龄更大的鹿,而这个年龄组的鹿只占鹿的总数10%。这个事实说明了,狼所要消灭的正是应该消灭的部分。这些鹿大都已经老了,病残了,丧失繁殖能力了,它们的作用只是消耗更多的植物资源。消灭它们在客观上就是强壮了鹿的种群和保护了鹿的食物资源,对其他的草食动物也是如此”。此外,狼在食取猎物时,总会剩下骨头等残渣剩屑。而这些也都不会浪费,会成为狐狸、秃鹫、鹰、乌鸦等的食物。没有狼以后,这些动物就很难度过冬天。所以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黄石公园若没有重要的肉食动物,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除此以外,狼的灭绝也导致野牛大量繁殖,“目前在黄石公园内的野牛,数目就约有3500头,数量已经有点过剩”,它们“经常跑出公园骚扰私人牧场,不仅破坏牧场的围篱,牧场主人更担心野牛身上带有的‘布鲁斯杆菌’影响牲畜的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公园管理部门于20世纪90年代以每只20多万美元的价格从加拿大引进了一批灰狼,通过自然的食物链,来达到控制野牛数量的目的(注:理查德·福特斯:《美国国家公园》,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环境史学所以要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是由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那些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对自然的了解支离破碎,对人类行为的后果缺乏整体认识有直接关系。人类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往往一叶障目,顾此失彼。美国著名环境问题专家埃克霍姆就提到,“在阅读经济学家、林学家、工程师、农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分析报告时,有时很难相信他们所谈的竟是同一个国家。专家们的行动往往都体现出缺乏相互了解和一致的看法。工程师们接二连三地修建水坝,但却很少注意上游地区的耕作习惯和滥伐林木的情况,而这些会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决定水坝的寿命。农业经济学家利用精细的计算机化的模式去设计远期的地区性粮食生产方案,却没有注意到作为根基的土壤质量的不断恶化和被毁从而频频发生水灾等问题。水源专家在沙漠边缘开凿水井而没有作出安排去控制附近的畜群规模,造成过度放牧,并产生一片片新的沙漠。那些必须在农村的家畜和打柴人中植树护林的林业管理员,只受过植物学和造林学方面的训练,而没有在农村社会学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种上才几个星期的树苗便被牛、山羊和打柴人所破坏。”(注:E. P. 埃克霍姆:《土地在丧失——环境压力和世界粮食前景》,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自然、社会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往往缺乏认识,这与条块分割的学术体系有很大关系。恩格斯指出:“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观察,因此,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注: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360页。)而100年以后,英国学者斯诺则提到,西方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文化,它们分别以人文学者和自然科学家为代表,这两种文化的分裂和对立将人类置于危险的境地,社会在飞速前进,但不知会将人类带往何方。人类内心的困惑、迷茫与紧张就恰如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的一段话所言:“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直接上天堂,我们直接下地狱。”(注:狄更斯:《双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人类在战后遭遇的一大困境就是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多重性和多层性的特征”(注:金玲、肖平:《关于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科技导报》1994年第3期,第40页。)。环境危机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使任何单一的传统学科在危机面前都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这就使跨学科研究成为必需。恰如有学者指出,“环境问题显然不属于社会科学任何学科独有的研究领域,没有哪一门学科足以为探讨人和自然的全面接触交往提供一种恰当的、独一无二的认识论;也没有哪一门学科可以宣称它专以环境问题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事实是,存在着一个无形的学院,它超出和包括多门传统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法学、行政学和地理学。其中每一门都能为某些特点的课题提供线索,此外更有许多广泛的范围,需要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和对话。”(注:萨利·M. 麦吉尔:《环境问题与人文地理》,《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1987年第3期,第27页。)

自战后以来,对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集中体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发起的一系列跨学科、跨国界的环境研究与教育计划。国际生物学规划(IBP, International Bio Program)于1964年开始执行,它重在研究各类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与开发利用。人与生物圈计划(MAP, 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1年起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大型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它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着重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的影响,为改善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其目的在于通过全球性的科学研究、培训及信息交流,为生物圈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各国自然资源的管理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此外,大型的环境跨学科合作项目还包括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 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和“全球环境变迁中的人文因素研究计划”(HDGEC,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前者由国际科学联盟委员会(ICSU)于1984年正式提出,1991年开始执行,旨在探明全球环境变迁的物理和生化方面的原因及其后果,后者则力求了解全球环境变迁的人文原因及人文后果。

二、相关学科的影响

环境史既然以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跨学科研究方法就不可或缺。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对环境史的影响就可以等量齐观。相对而言,生态学、地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对环境史的影响就更深刻明显。

生态学作为环境史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其影响自不待言。而在美国以外,环境史多脱胎于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至于环境科学对环境史的影响,则散见于一些著作和文章之中。环境史与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的联系,可以参阅梅雪芹等学者的文章。梅雪芹曾经撰文指出,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史虽然都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侧重点及研究角度则存在差异,这几个学科的关键要素分别是“空间地域”、“生态适应”、“环境质量”和“人类文明”,这种区分“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把握各自所应承担的学科任务”(注:梅雪芹:《环境史学论纲》,《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环境史学》,载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侯文蕙:《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高国荣:《什么是环境史?》,《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笔者也比较认同上述见解。考虑到学界已有的成果,这里仅简单介绍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对环境史的影响。

环境史之所以要借鉴经济学的成果,主要是因为“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经济学的双重命题就是稀缺和效率”(注:韩德强:《经济学是什么?》,《读书》2001年第2期,第34—35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要是通过生产、交换及消费同自然发生联系,并以生产和分配为基础形成种种社会关系。围绕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恰恰是环境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这就使环境史和经济学联系起来。

环境史和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还在于经济学和生态学有相通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从词源上看,经济学和生态学具有共同的希腊语词根oikos,该词根都与“家”有关系,所以二者都是研究家园的科学,生态学侧重于家园内部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经济学则处理“家庭中的家务及其日常的活动和管理”(注: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34页。)。从历史上看,经济学,尤其是古典经济学,一贯强调资源的稀缺和总量有限,这与生态学家的主张不谋而合。在18世纪法国的重农学派那里,“农业是财富唯一可靠的来源”(注:麦克迈克尔:《危险的地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而马尔萨斯强调人口对食品供应的无情压力;李嘉图提到土地和地租吸收剩余价值而导致的“停止状态”;杰文斯则担忧燃料耗尽,“在那个时代,经济学曾经有一个绰号,叫‘阴郁科学’”(注:戴维·S. 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731页。)。从经济学发展的新动向来看,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环境经济学,已经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赫尔曼·戴利认为,人类经济系统是自然经济的一个子系统,所以经济的规模必定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恰如自然系统演化不断趋于稳定,经济的稳定状态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注:赫尔曼·E. 戴利和肯尼思·N. 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页。)。

但经济学与生态学对待人类—环境系统的态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经济学总是倾向于把“物质财富当作人类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人类征服自然就是实现了人类的使命”,而生态学强调“极限而不是不断增长,强调稳定而不是不断开发”;在时间尺度上,经济学“注重资本的周转,而生态学则要考虑生态系统和有机体的演化”(注:陈静生、蔡运龙、王学军:《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4页。);从世界观来说,经济学家往往比较乐观,而生态学家则往往比较悲观。经济学家乐观的理由就在于他们相信市场和科技的力量,他们相信市场会自主调节资源分配,而科技能够不断发现新的可以利用的替代资源,因此增长没有极限。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西蒙,他曾经写过一本题为《没有极限的增长》的著作。而生态学家则立足于自然提供资源的生产能力和化解污染的自净能力的有限性,认为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

在有关科技作用的现实争论中,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的观点往往针锋相对。在《自然不可改良》一书中,“巴西环保运动之父”卢岑贝格就大量介绍了他所耳闻目睹的一些争论。他的一位朋友(物理学专家)曾在和一位经济学家谈话时说到:“如果我们科学家必须告诉你们,我们不能简单地发明出你们所要的技术时,您会怎样?”他的言下之意是指,人的能力总是有限度的,与发明并生的还可能有负面问题。但这位经济学家却认为金钱和市场万能,他说:“我会付给您双薪。”还有一次,卢岑贝格在参加有关能源危机的会议时,一位工程师批评环保主义者“对于市场巨大威力一无所知”,这位工程师同时声称,“如果可以卖得好价钱,石油是可以从我们的烟囱和汽车排气管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中生产出来的。”(注:何塞·卢岑贝格:《自然不可改良》,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4页。)

迄今为止,经济学家往往在和生态学家的争论中胜出,尽管政府和公众接受了生态学家的一些建议,但前提是不能在经济上付出太大代价。经济增长依然被作为判断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经济学家受到更多拥护的理由还在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是眼前的,而它所强加的代价则主要是未来的”(注:小约翰·B. 科布:《论经济学和生态学之间的张力》,《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环保工作在未来是否能够顺利推进,与公众环境意识的有无与强弱有直接关系。在传播和弘扬环境意识方面,在说服公众自觉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来规范言行方面,环境史学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环境史受社会学的影响也很明显。这首先是由于历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都涉及整个社会和一切人类行为,从这一点看它们必然是知识的伙伴。我们可以视社会学为研究整个社会的科学,着重概括社会结构;历史学是研究不同时期人类社会的科学,着重探讨其间的差异以及各个时期社会的变迁。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变迁寓于结构;结构包含变迁”(注:彼特·勃克:《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渊源》,《国外社会科学情况》(南京)1990年第5期,第26页。)。社会学注重社会调查,较多地依靠社会调查这种手段获取大量的、第一手的研究信息,在此基础上,探寻一般规律,提出理论分析模式。这恰恰可以为历史学取长补短。

其次,环境史与社会学的联系,还在于社会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一般地讲,“社会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对现实进行宏观(结构的)及微观(社会心理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社会的一切体制作出综合性分析。为了对社会诸关系进行整体考察,社会学家必然要对人类取得生活资料的方式,以及社会及其赖以生存的资源之间相互关系提出许多问题”。但社会学的人类中心倾向,又使社会学家往往相信人与自然之间具有良好的调节和适应机制。社会学对这一传统观点的突破,部分体现在社会学内部衍生出的一个新分支,即环境社会学。在环境社会学家看来,至少在当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已经趋向于失衡,经济扩张引起的生态破坏还在加剧,解决环境危机,需要人们改变对环境的传统观点(注:弗雷德里克·H. 巴特尔:《社会学与环境问题:人类生态学发展的曲折道路》,《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7年第3期,第5、18页。)。

再次,社会学对环境史的影响,还表现在城市环境问题、环境正义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美国环境史的主要内容。社会学家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撰写了有关这方面的大量社会调查报告,比如“理科逊在1974年曾对100多家工厂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已经实施污水控制法的企业对环境问题的态度;莫洛奇曾详细考察过巴巴拉纳地区官员和居民对当地石油溢出事件的反应,重点研究许多居民由此产生的‘激进化’倾向”(注:《环境社会学研究纵横谈》,《中国环境报》1988年9月15日。)。而且许多研究报告显示,“种族、民族以及经济地位总是与社区的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与白人相比,有色人种、少数族群和低收入者承受着不成比例的环境风险”(注:洪大用:《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观点》,《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第67页。)。可以说,这些调查报告的公布与发表,对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城市环境、环境正义进入环境史学家的视野之后,阶级、种族、性别等分析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环境史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采用,并带来了环境史和社会史的融合。

环境史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也异常密切。这一点已经为沃斯特、怀特等许多环境史学者所指出(注:唐纳德·沃斯特:《作为自然史的历史:理论与方法》(Donald Worster, " History as Natural History: An Essay on Theory and Method" ),《太平洋历史评论》(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第53卷,第1期(1984年2月);理查德·怀特:《土著印第安人与环境》(Richard White, " Native Americans and the Environment" ),载W. R. 斯瓦格蒂:《学者与印第安人的经历》(W. R. Swagerty, ed. , Scholars and the Indian Experience),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理查德·怀特:《环境保护主义和印第安人》(Richard White, " Environmentalism and Indian Peoples" ),载康韦、凯尼斯顿、马克斯:《土地、空气、火和水:对环境的人文研究》(Jill Ker Conway, Kenneth Keniston, and Leo Marx, eds. , Earth, Air, Fire, and Water: Humanistic Studies of the Environment),马萨诸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克雷希、麦克尼尔、麦茜特:《世界环境史百科全书》(Shepard Krech Ⅲ, J. R. McNeill, Carolyn Merchant, eds. , Encyclopedia of World Environmental History),纽约2003年版,引言,第xiv页。)。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自身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注:梁钊韬:《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中国人类学学会编:《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依照这两部分研究内容,它又可以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支。其中,文化人类学又衍生出考古学、民族学、生态人类学等次分支学科。“人类学从其形成到现在,经历了以研究进化为主到以研究行为及习俗为主的重心转移”(注:周大鸣:《现代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在19世纪人类学的形成时期,许多人类学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地理、环境和气候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决定性和限制性的作用。受进化论的影响,人类学长期研究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始社会。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人类学逐渐对较复杂的乡民社会产生兴趣”,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学的视野也开始转向对都市的研究”(注:周大鸣:《我们从历史走来》,周大鸣编:《二十一世纪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在人类学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决定论逐渐被或然论所取代,后者强调人类与环境的稳定的或动态的关系。这一观点被斯图尔特表达得最为充分。在他看来,环境和文化不是分离的,而是包含着“辩证的相互作用……或谓反馈或互为因果性”,“环境和文化皆非‘既定的’,而是互相界定的”,“环境在人类事物中的作用是积极的,而不仅仅是限制或选择”,同时,“在反馈关系中环境和文化的相对影响是不同等的”,“有时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时环境又占上风”(注:唐纳德·L. 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对环境和文化关系的一贯重视,及其或然论主张,使人类学与环境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类学对美国环境史的发展功不可没。首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环境与文化的研究,主要是由人类学家推动的。尽管美国西部史学家韦布和马林已经开始从环境、生态角度分析历史问题,但这一传统没有能够在美国历史学家中继续下去。沃斯特曾著文指出,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维塞勒(Clark Wissler)、朱利安·斯图尔特(Julian Steward)、罗伊·拉帕波特(Roy Rappaport)和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在发展和完善从生态角度解释文化进化的理论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认为环境史学家应该向人类学家学习。其次,人类学流派众多,其宽广的研究视野对环境史学也有较多的启发。文化生态学强调环境与技术的相互作用,着重研究技术、人口、能源和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生态人类学家则将生态系统、生境、栖息地、适应等生态学概念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分析。历史生态学则通过景观变化来重建过去的生态。而人类考古学则非常有益于了解世界范围内人对古代环境的影响,对火的使用、动植物的驯化、城市化、集约化生产、传染病、气候波动和火山爆发的影响等许多问题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社会和文化生态学对环境史的贡献则在于人种学和历史分析,它研究的问题包括土著的自然观、自然的文化建构、人类影响的第二自然、长期适应和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环境政治和环境正义等许多方面(注:克雷希、麦克尼尔、麦茜特:《世界环境史百科全书》,引言,第xiii-xiv页。)。最后,人类学对扩展美国环境史的研究领域也很有帮助。尽管环境史以历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环境史一直局限于对资源保护和荒野保护的研究,这与真正的环境史还距离遥远。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学著作,对环境史学家开阔思路而言,应该有很多帮助。另外,在印第安人与环境这一研究领域,尤以人类学家的贡献最多。

政治学与环境史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环境政治史得以充分体现。美国几乎所有的环境史学家都认为,环境政治史是美国环境史最重要的研究层面之一。在美国环境史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政治史、环境思想史、自然生态史一直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政治史之所以受到特别的关注,首先是由于,环境史是在现代环保运动的推动下直接产生的,所以环保运动本身,以及环保运动的前身,包括自然保护和资源保护运动,一直是美国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环保运动对环境史的影响,还表现在环境保护主义使环境史具有比较强烈的政治与伦理诉求,使环境史具有比较明显的文化批判意识。其次,环境政治史受到重视,还在于自然环境与政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个政权要得以稳定,就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基础。如果一个国家自然资源长期急剧恶化,人民衣食无着,那么就很难维系政局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的民主自由也恐怕很难实现。在历史上,因为自然环境急剧恶化而导致政权和文明毁灭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环境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危,对国际局势的稳定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近年来,环境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再次,环境政治史受到重视,还因为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不再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国家职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国家服务职能的强化。在环境保护领域,国家通过颁布各种政策法令,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以缓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暴力冲突新根源的形势面前,在环境外交领域,民族国家在捍卫自身环境权益方面将发挥主要作用。因此,环境运动、环境政策、环境法令、环境外交都特别容易受到环境史学家的关注。

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环境史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学的包容性,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历史学是一种历时性研究。环境史研究历史上的人类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内部因素或主要部分的变化,“可能进行得极其缓慢,甚至难以察觉,但有时又相当突然,会在几年、几个月、几小时或几分钟内发生”。这种突然变化往往很少出自单个的事件,在更多的情况下它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因此,环境问题研究如果不借助于历史,就不可能深入。正如有学者指出:“求助历史研究才可能作出贡献……因为各个系统都处于演变之中,人们对它们的观察便不能只从时间的某一点上着眼,哪怕关于某一系统的演变的大量数据只能在某一特定时刻收集到。只有联系过去的情况,才能对变化进行研究;对于缓慢的演变过程,或其生态系统中的后果要在几个月到几个世纪以后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要想认识到其影响,就必须从历史着手……研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但是如果要获得成果,就不能不用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即研究历史。”(注:哈罗德·布鲁克菲尔德:《论人与生态系统》,《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年第4期,第12—13页。)

三、史料利用范围

环境史的跨学科研究特点也可以从它所利用的各种各样的史料反映出来。所谓史料,是指“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注:李良玉:《史料学片论》,《福建论坛》2000年第5期,第55页。)。依据其表现形式,史料主要可以分为文字与实物两大类。此外,口传史料也是史料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在民间流传的口头传说和史诗。在美国环境史研究中,利用较多的是文字与实物两类史料。这些史料大大拓宽了传统史料的范畴,反映了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

美国环境史学家纳什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讲授环境史时,他就认为,景观是一部历史文献,它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所以他鼓励学生到野外进行考察(注:纳什:《环境史概况》(Roderick Nash, " The Stat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载赫伯特·巴斯:《美国史研究概况》(Herbert Bass, ed. , The State of American History),芝加哥1970年版,第249页。)。沃斯特提到:要理解“在历史上发挥最根本作用的那些力量”,“我们必须经常走出议院、育婴室和工厂,出门在田野、森林和开阔地带漫步”(注:唐纳德·沃斯特:《研究环境史》(Donald Worster, " Do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 ),载唐纳德·沃斯特:《地球的终结:关于现代环境史的一些看法》(Donald Worster, ed. , The Ends of the Earth: Perspectives on Modern Environmental History),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9页。)。沃斯特最近还提到:“我总是告诉我的研究生去选择一块地方……然后发掘它的环境历史……去认识它的地质、植被、土壤、气候的类型以及人类到来后的影响。”(注:沃斯特:《为什么我们需要环境史?》,《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第11页。)这两位权威学者都意识到,田野调查、实地考察对环境史研究的重要性,中国有一句谚语,所谓“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每一个地方,每一处景观,都或多或少地保留着过去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地的环境变迁史。在环境变迁研究中,“断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各种环境变化过程和环境事件,只有将其置于时间标尺之上才有确切意义,也才能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注:黄春长:《环境变迁》,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在实际工作中,树木年轮、孢子花粉是环境史学家从事断代分析最常用的一些史料。

树木年轮学创立于20世纪上半叶,通过树木年轮的宽窄来观察较长时期内影响树木生长的外界因子的变化。年轮是树木生长的“年谱”,“它不只记录了树木自身的年龄,还记载下环境和气候等综合外界因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如光照、水分、温度、土壤条件及生物之间的作用等。现在研究还表明,树木年轮可记录环境污染及大气成分变化、地震、火山爆发等”(注:刘宏颀:《树木年轮——环境气候的档案》,《植物杂志》1993年第4期,第38页。)。因此,树木年轮通常被人们称为过去环境变化的“记录器”(注:马利荣、卜春林:《树木的历史“档案”——年轮》,《科学世界》1994年第7期,第23页。)。

树木年轮分析的成果在环境史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利用。比如,美国学者通过对巨松的年轮进行分析,发现了美国大平原地区干旱周期和雨季周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循环交替,每隔35.7年,这里就会出现持续时间不少于5年的干旱;大约每隔55.6年,就会再次发生持续时间不少于10年的大旱(注:道格拉斯·赫特:《尘暴:农业和社会史》(Douglas Hurt, The Dust Bowl: An Agricultural and Social History),芝加哥1984年版,第3页。)。又比如通过分析树木的年轮和过火后树木上疤痕的位置,就有可能知晓历史上该地发生林火的具体年份。另外,树木的形态也能反映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树冠特别巨大的古树,它所在之处以前应该是草原或比较开阔的地方;而分布在林区的树木,一般树冠较小,而且集中在树的顶部;那些长出丛丛新枝的树木,就表明它周期性地被人采伐(注:戈登·惠特尼:《1500年以来北美中部的环境变迁史》(Gordon G. Whitney, From Coastal Wilderness to Fruited Plain: 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emperate North America from 1500 to the Present),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孢粉分析是研究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孢粉。孢粉与植物的繁殖有关,每一种植物的孢粉都不一样。由于孢粉外壁坚固,能耐高温高压和强酸强碱,因而孢粉在地层中能完好地保存亿万年之久。同时它体轻量大,在几乎所有地层中都有保存,因此,通过孢粉分析,就可能恢复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古地理和古生态(注:王宪曾:《孢粉学的应用纵横谈》,《地球》1985年第6期,第16页。),重现自然的沧桑巨变。孢粉分析已经在考古学中被广泛应用,用于“确定考古遗址各文化层及地层的年代;了解古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历史,人类社会发展与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发展状况,如农作物起源及其扩散”(注:姜钦华:《花粉分析与植硅石分析的结合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94年第4期,第372页。)。

迄今为止,运用孢粉分析已经取得许多成果。孢粉学为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并表明“在侏罗纪以前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仍然一体相连……两大陆块自侏罗纪以后才开始开裂和漂移”,“而印度和欧亚大陆在地质历史上长期分离,直到早第三纪印度板块才与欧亚板块相碰在一起”(注:王宪曾:《孢粉学的应用纵横谈》,《地球》1985年第6期,第17页。)。此外,在发掘美国贝科斯河(Pecos)新墨西哥萨勒堡垒南约24公里处遗址时,考古学家通过花粉分析,断定该遗址的“年代是公元900—1250年。花粉分析结果发现,以藜科和苋属花粉占优势,禾本科花粉在文化层上部显著增加,并在几个层位中发现很多玉米花粉,证明在公元1200年后当地居民由原来的狩猎生活逐步转变为栽培种植的经济”(注:周昆叔、严富华、叶永英:《花粉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1975年第1期,第67页。)。

除实物史料外,环境史学家利用更多的还是文字史料。文字史料之卷帙浩繁,足令研究者望洋兴叹。美国学者惠特尼将历史生态学的史料分为文献资料、图表资料、统计数据系列、手稿四大类,他列举的资料对环境史学者说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注:戈登·惠特尼:《1500年以来北美中部的环境变迁史》,第10页。)。

关于美国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记载大量散见于有关的探险日记、移民自述、移民指南、地区手册等文献资料。由于这些资料比较分散,不容易收集,利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从战后以来,美国学者开始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编目(注:罗伯特·唐斯:《美国印象:新大陆的海外来客》(Robert B. Downs, Images of America: Travelers from Abroad in the New World),伊利洛伊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加罗德·科尔:《美国漫游:从航海发现到现在,报刊游记文章汇编》(Garold Cole, Travels in America: From the Voyages of Discovery to the Present,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Travel Articles in Periodicals),俄克拉何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约翰·杰克勒:《俄亥俄山谷观感:1740—1860》(John A. Jakle, Images of the Ohio Valley: A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ravel, 1740 to 1860),牛津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弗兰克·弗赖德尔:《哈佛美国历史指南》(Frank Freidel, Harvard Guide to American History),哈佛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奥拉尔·科德:《游记里的新泽西:1524—1971》(Oral Summer Coad, New Jersey in Travelers' Accounts, 1524-1971, A Descriptive Bibliography),新泽西州梅塔钦1972年版;罗伯特·休巴赫:《早期游客叙说美国中西部》(Robert Hubach, Early Midwestern Travel Narratives,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1634-1850),底特律1961年版;R. 韦尔:《来自旧边疆的声音》(R. W. G. Vail, The Voice of the Old Frontier),费城1949年版。),为使用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便利。

探险日记、旅行自述非常有益于我们了解过去的景观,但在利用时,却不能不仔细甄别。因为这些文献有一些缺点:许多叙述相互矛盾,掺杂着大量对自然的偏见。许多新大陆的宣传手册渲染北美大陆的富饶,以吸引移民前来开发北美大陆。许多西去的移民是沿着已经开辟的路线前进,他们沿途所写并不能准确地反映途经地区的全貌。一些来自欧洲开阔地带的移民则夸大了森林的面积。另外,一些人提到草原野火和森林飓风,但他们究竟是有感于难得一见或是触目皆是,现在则不得而知。

在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博物学者和生态学家留下了许多科学考察报告。早期的博物学者如德雷克(Daniel Drake)、希尔德雷斯(Samuel Hildreth)、柯特兰(Jared Kirtland)、拉帕姆(Increase Lapham)已经意识并记录了拓殖带来的生态变化。在19世纪末生态学出现以后,许多生态学家力争在开发之前将保存尚好的景观记录下来。这些资料对从事美国环境史研究的学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注:要了解早期的科学考察报告,可以参阅马克斯·迈泽尔:《美国自然史书目:开拓世纪,1769—1865》(Max Meisel, Bibliography of American Natural History: The Pioneer Century, 1769-1865),纽约1967年版。有关美国各区域和部分州的早期生态,则可参考埃玛·布朗:《美国东部的落叶林》(Emma L. Braun, Deciduous Forests of Eastern North America),费城1950年版;埃塞尔·米勒:《俄亥俄湾植物生态学书目指南》(Ethel M. Miller, Bibliography of Ohio Botany),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1932年版;霍默·豪斯:《纽约州植物生态学书目指南》(Homer D. House, Bibliography of the Botany of New York State, 1751-1940),奥尔巴尼1941-1942年版;C. 达林顿:《栽培植物染色体图册》(C. D. Darlington, Chromosome Atlas of Cultivated Plants),伦敦1945年版;H. 格林、J. 柯蒂斯:《威斯康星植被:书目指南》(H. C. Greene and J. T. Curtis, Bibliography of Wisconsin Vegetation),纽约1955年版;保罗·里泽:《伊利洛伊植被:书目指南》(Paul G. Risser, Bibliography of Illinois Vegetation),伊利洛伊州尚佩恩1984年版;马文·罗伯特、罗纳德·斯塔基:《俄亥俄高校有关该州植被的研究生论文题录》(Marvin L. Roberts and Ronald L. Stuckey, Bibliograph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n Ohio Floristic and Vegetation in Ohi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

在统计数据系列中,《美国联邦人口统计》是美国环境史研究常用的资料。美国人口普查始于1790年,此后每隔10年进行一次。1840年美国第6次人口普查还对各地方县的农林产品输出进行了统计。而从1850年起,人口普查表格还统计了单个农场的熟田、荒地、庄稼和家畜的数量。这些资料大都由各州图书馆、档案馆和历史协会保存。从1925年开始,人口普查的间隔由10年缩减至5年,由此就能够提供更加详细丰富的信息。此外,从1928年开始,美国林业局周期性地对美国林业资源进行统计,并不断更新。这些数据已经被用来绘制以县为基础的全国树种分布图。

还应该提及的是,美国还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气象资料。19世纪早期,美国军队军医处就开始记录许多军事据点的气象情况,此后,美国军队管理局开始建立气象站。自1891年以来,美国气象局及后来取代它的联邦海洋与大气监测局,负责搜集全国的气象资料,并逐月发表《气象数据》(Climatological Data)。这些信息为环境史学家重新审视过去提供了参考(注:戈登·惠特尼:《1500年以来北美中部的环境变迁史》,第16页。)。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 园林植物课程 立

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81-02

园林植物课程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是学习后续课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设计等的重要基础,为培养学生绿化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岗位职业能力奠定基础。随着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教与学的需要。本文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教学队伍的立体化、教材的立体化、教学方法的立体化以及教学评价的立体化等方面对高职园林植物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教师队伍的立体化

(一)建立职称和学历层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可持续发展及日常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是教师梯队合理。园林植物教学团队职称层次为:教授1名、副教授5名、讲师2名、助理讲师1名。学历层次为: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生3名。教学团队年龄梯队合理,职称和学历层次合理。

(二)合理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合理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和青年教师队伍等四支教师队伍,以保障园林植物课程的理论教学水平与实践教学水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升取决于教师的能力水平。园林植物教学团队有“双师型”教师6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6名,青年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都是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考评员。青年教师在“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带动下,经常进入到教学苗圃、教学实验林场和柳州市赛特植物组培研究中心以及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参加生产实践,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建立优秀的科研团队。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特色,组建以校内外专家以及科研骨干为首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团队。通过科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科研能力,服务教学、服务企业。近年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团队主持或参与的教科研项目近40项,获得各种奖项40多项。其中,课题“高职林科类专业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合格成果。

二、教材立体化建设

所谓立体化教材,就是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和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专业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形成一个能够让师生自主教学和学习的教学环境。它既包括传统的平面纸质教材,又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

(一)园林植物立体化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体现高职特色。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和实训配套等方面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针对行业企业相关职业岗位和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需要,明确以园林植物识别和应用能力作为教材的核心能力目标。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组织编写校本教材作为补充,还由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编写课程实训教材。

2.以“典型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立体化教材中,课程的内容设计是以“典型任务”为驱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布置明确的工作任务,最后提交整个任务完成的报告书,还要在课堂上以多媒体形式演示给全体同学和老师。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查找资料、分析和讨论任务,制定出方案,有步骤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生还能体会展示任务成果的幸福感、能力提高的满足感。与传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相比较,以“典型任务”为驱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与时俱进,凸显时代特色。园林植物立体化教材建设,应紧随时代的发展,符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增加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新的学生评价方式等,使学生能够掌握适应时展、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能。随着新的植物种类的应用和新的园林理念的产生,园林植物纸介质内容要跟上园林的发展,随之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手段也会随之产生,园林植物的内容有很强的直观性,更应该增强网络平台的立体化教材。

(二)园林植物立体化教材内容建设。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单纯的纸质教材已很难适应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教材立体化内容而言,立体化教材主要包括主教材《园林树木》与《园林花卉》、自编教材《校园树木志》、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习题集、试题库等。就其形式而言,主要包括纸介质教材、电视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

1.园林植物主教材。主教材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教材,主要介绍课程主体知识,是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把行业的需要、职业技能的需要以及学生素质不断提高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选取与整合依据,原有的两本书内容整合成6个模块,园林植物形态与应用基础知识、园林植物的系统分类、观花植物识别与应用、观叶植物识别与应用、观果植物识别与应用、观形植物识别与应用、芳香植物识别与应用、植物专题应用,项目安排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基础到综合。

针对本专业技能与岗位群的需要,每个项目又以典型学习性工作任务形式呈现。典型工作任务的设计为:由教师在上一个任务结束时,提出下一个任务的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能力目标提前收集资料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以芳香植物的应用为例,芳香植物的能力目标是:(1)学会正确选择芳香植物的方法。(2)能正确选择出本地区常见芳香植物,并理解其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根据教师提出的芳香植物应用的能力目标,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期间进行芳香植物识别,同时采集植物标本,返回理论课程,总结本地区常见芳香植物种类、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

2.电子网络教材。园林植物课程网络教材主要有四大部分组成:(1)园林植物课程的素材展示部分,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和学习指导书、园林植物图片库。(2)学习资源部分,包括各种电子教学文件(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实践指导、理论与实践练习题库等)、课件、网络课程视频、教学案例。(3)相关资源部分:有关园林植物期刊、相关教材、校内外实训基地、各种园林网络链接。(4)师生交流部分:BBS留言板、电子邮件和在线答疑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立体化

(一)学生说课法。说课就是对课程的理解、解说和反思;可以说一门课程或说一个教学单元或说一次课。说课往往是指教师说课,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但本文指的是学生说课。在每一教学单元先抽出5分钟由学生说明这个单元教学设计,然后由老师和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在下一堂课之前进行预习,查资料分析出重点和难点。在学生说课和教师授课过程中,全体学生会精力集中对照自己说课内容,找到本堂课真正的重点和难点,比较快地消化它。采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二)“头脑风暴”植入式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园林植物系统分类识别的实践教学,通过短时间反复强迫性记忆,让学生记忆大量的植物形态信息,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采用头脑风暴法,集中几天的实践教学可使学生掌握接近300种园林植物,为后面园林植物应用方面的各个模块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阶段性考核法。主要应用于园林植物系统分类教学中,通过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学生快速集中地掌握接近300种园林植物的识别特征,为了巩固记忆300种植物,在本课程的授课期间会不定期地进行植物识别的口头考核。采用这种方法,能巩固学生园林植物识别的基础知识,有效避开学生短时间强迫记忆的弊端。

(四)作业展示法。园林植物课程有三个大作业:植物标本、园林植物应用总结报告、植物专题调查报告。

1.植物标本的展示。每次植物识别结束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标本压制,压制的标本在授课期间会不定时检查,要求在课堂展示,进行小组之间的对比,目的是使学生对所识别植物的特征反复观察,巩固记忆。

2.园林植物应用的总结报告的展示。首先由教师列出园林植物应用的类型,学生分组进行园林植物应用的调查,各个小组间所调查的应用类型不同。此次作业包括书面报告与多媒体课件两方面。多媒体课件中要求有具体植物的图片、植物应用的图片以及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照片。

3.植物专题调查报告的展示。植物专题调查分为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以及道路绿地三种类型。班级学生分为六组,每种绿地类型派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去本市同一类型的绿地但选取不同的地方。植物专题报告也包括书面报告与多媒体课件两方面。多媒体课件中要求有植物图片、绿地类型图片以及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照片。

作业展示法与传统的书面作业相比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雷同作业的出现,既可以防止部分懒惰学生的不参与,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对待每次作业。

四、教学评价的立体化

建立侧重过程评价的评价方法。课程总成绩100分,过程评价占60分,包括学习态度10分、课堂表现与互动效果10分、阶段性考核10分和3次作业的成果30分。结果评价占40分,是指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综合笔试。

侧重过程评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平时考核(阶段识别考核)与平时作业(植物标本、园林植物各应用总结报告、植物专题调查报告),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使学生更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而不单纯集中精力应付最后的期考。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自2007年实行立体化教学模式以来,学生的植物识别与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后续课程老师的好评。经过5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刚刚毕业的两届学生,在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方面较之前面几届学生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吴班.土壤环境学立体化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2]安利平.“管理信息系统”立体化教材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7(17)

[3]周玉泉.对高职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11)

[4]杨银平.谈高职院校教师“说课”[J].教育与职业,2012(2)

【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