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投资建厂

投资建厂

时间:2022-08-22 13:3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投资建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投资建厂

第1篇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地址:

(三).建设性质:新建。

(四).投资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左右,其中厂房修建万,生产设备配置万,其他投入万。

(五、经济效益分析:

1、生产规模预测

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项目从2013年月开始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左右,成功投产后实现年产工艺品个的规模。整个项目建设期为(时间自己填),计划从2014年月开始投产,因为项目的技术及生产工艺本身已经发展成熟,预计在2014年当年就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2、成本预测分析

(1)原材料及辅料采购费:本项目主要原材料及辅料采购费按消耗定额和预测市场价格确定,到达设计生产能力后预计年原材料及辅料采购费用为万元。(2)燃料及动力消耗费:本项目主要燃料动力为柴油和电力消耗。燃料和动力消耗费用根据达到生产能力后的消耗定额及现行价格计算预计达产年燃料动力采购费用为万元。

(3)人工工资及福利费用:本项目人员配置主要分为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年福利费用按工资总额的10%计算。预计达到计划生产能力后员工合计数为人,预计年工资福利总额为万元。

(4)其他各项费用:其他各项费用参考同行业相关企业的费用水平进行测算。一是制造费用和修理费用。预计达到计划生产能力后年制造费用和修理费用为万元。二是管理费用。工会活动经费和职工教育培训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3%和2%分别估算,预计一年共需万元。三是项目内研发费。按年销售收入的3%估算,年费用为万元。四是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按年销售收入的3%估算,预计一年需花费万元。

3、经济效益预测:该项目达到计划生产能力后,年生产工艺品将达到个,按国内平均售价元/个计算,项目建成后,国内销售收入将达2000万元.按产品的20%左右出口每个售价美元计算,出口产值达300万美元。

二、项目背景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市鼎冠工艺有限公司拟建于省市市镇村,其前身是厦门冠明轩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金属、纸质漆线、纯金纯银神明头冠及佛像配件、法器、刺绣类产品,刺绣产品主要为平绣、凸绣:八仙彩、龙袍、(佛披)桌围、令旗等民俗用品,可承制特大型神帽及法器。公司的主要市场为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华人聚居区。公司产品是以妈祖信仰、关公、保生大帝、福德正神文化产品为主导,迎合了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精神信仰和心理需求,传递着和平、友爱、公平正义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符合大陆与台湾两岸及其他邻国文化交流的大方向和大趋势。

(二)、相关有利条件

一是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机动零散型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市为省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赣北偏西,长江中游南岸,北襟长江“黄金水道”,东邻,南接德安、武宁,西界湖北阳新,北与湖北武穴市隔江相望,历史悠久,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史有“通衢”之称。全市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全市辖2个街道、8个镇、8个乡,分别为湓城街道、桂林街道、码头镇、白杨镇、南义镇、横港镇、范镇、肇陈镇、高丰镇、夏畈镇、武蛟镇、乐园乡、洪一乡、花园乡、洪下乡、横立山乡、黄金乡、南阳乡;以及赛湖农场、青山林场、大德山林场。共有33个居委会、157个行政村。目前,由于人口数量较多而耕地面积较少,加之我市地处山区,年降雨时间偏多和降水量均偏多,农业耕作条件较差,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产生。根据市就业局的调查统计表明,我市农村青壮年就业状况为主要是男劳动力在外务工经商挣钱养家,女劳动力主要在家带小孩读书兼照顾老人,不具备去工厂上常班的条件。在家的女劳动力主要采取到其它工厂、公司拿材料到家里来代为组装或加工,赚取手工费补贴家用。据调查,目前农村女劳动力实行非上常班的代工的薪资收入与到厂内长上常班相比相差较大。本公司成立以后,因为生产方式要求高,生产工艺经简单培训就能轻松掌握,就业方式灵活(既可上长班也可拿料加工),上班时间机动(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保证按时交货即可),因收入实行计件制,到厂里长上常班与拿料代为加工的薪资收入悬殊较小。本项目的顺利投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切实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促进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调整。本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而且可以带动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提升相关产品的质量和产业层次,同时大量外来人员的进入,也能刺激当地餐饮、娱乐、宾馆、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发展领域。该项目有利于将传统的简单材料通过新技术新工艺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带动全市工艺品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增强本区域在本产业上的竞争力。

总之,本项目与区域及所在地互适性较强,其顺利建设投产对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促进人员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国内该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是典型的香火成神。妈祖文化,也是妈祖信仰,而妈祖信仰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开始于宋代,形成发展于元代,兴盛于明代和清代,繁荣于近现代。到了当代,福建与台湾之间进行了妈祖文化交流之后,妈祖文化又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历史上宋代派遣使者出使高丽、元代大兴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郑成功和平定台湾,这一切都体现了海洋文化的特征。妈祖文化的内涵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其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同时也为海洋人文发展,体现了福建、海南、台湾及马来西亚等地风格鲜明的地方文化形态与特征。

在二十年前,妈祖文化相关的工艺生产制造行业只有在台湾才有数量很少的生产厂家。近年来,随着大陆与台湾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台湾妈祖文化工艺品产业开始了逐渐外移。到了九零年代末期,与台湾邻近的一些沿海省份如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一带开始逐渐有一些国内的公司开始小规模的涉足生产。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公司仍然比较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内也只有在广东的佛山和福建的厦门,有两家稍具规模的公司,其生产的产品品种也不够齐全,产品的工艺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工荒潮的出现,沿海城市那些以外来流动人口作为主要劳动力的厂家也已经在逐渐失去了市场优势。本项目建成后,将以品种齐全和工艺精湛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卖点,并将以优厚的薪资待遇招纳业内优秀人才的加盟,以人性化的管理吸纳本地劳动力的进入。

四、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妈祖文化在我国的沿海相关省份及日本、香港特别特别行政区和马来西亚、印尼等邻国都有很多信众,妈祖文化相关的用品和工艺品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消费人群也以中老年人为主,项目的建设蕴藏着极其巨大的商机。

台湾省现有人口2300万,光妈祖庙约500多座。还有土地公(福德正神)庙,达到几乎每个村庄最少便有一座神庙的地步。台湾的妈祖信仰是社会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信徒达千万以上。在台湾,民众纵使有其它信仰,也都对妈祖存有敬畏之心。在香港,已经建好的妈祖庙也有50多座,妈祖的信徒达到上百万。日本的神户、长崎及很多岛上都建有妈祖庙,信仰妈祖的人数也达到百万之多,并且还成立了信仰组织“妈祖会”。在马来西亚,华人有近3000多万,信仰妈祖的人数也数以万计,境内修建的妈祖庙有30多座。在相关的国家和地区,每年都会举办专门的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对相关用品和工艺品的需求量都十分惊人。目前,全世界的四大著名宗教活动,台湾的“妈祖绕境”名列其中。

近年来,在我国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海南以及东北三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群众都在自发大力发展信仰传承文化,因为妈祖文化代表着善良、无私和舍己为人及保佑平安等人民的美好精神需求,目前在一些地方其信众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现在,在每一年的每个月都有大城市在举办佛事用品展会,并以此为契机,用信仰文化搭台,筑巢引凤,带动招商引资和当地旅游业的兴盛。我们省的庐山东林寺以世界第一大佛驰名中外,一直都有络绎不绝的外地旅客前来游玩朝拜。此次正准备于九月份开张的佛具用品市场,更是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客商,为当地带来了无限的人气和商机。

五、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鼎冠工艺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厦门冠明轩工艺品有限公司。由何忠辉先生创建于2005年,历经几年的沉淀和积累,公司业绩已跻身于同行业前列。2010年,何忠辉先生本着回乡创业,回报乡梓的心理,开始将部分工艺流程和一些小型的工艺品,转移至生产。由于受场地限制,除了在市区杨林大道179号租赁有经营场地外,另外在高丰、洪下、大德、及县涌泉等地也同时设立了加工点。目前厂内就业工人为50人左右。外加工人数为80人左右。由加工和经营场地分隔开来,缺乏统筹安排和有效管理,对生产经营的效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次新建设的鼎冠工艺有限公司,计划用地十亩,修建三层办公楼,办公面积为1200平方米左右,设计建设可容纳500人以上的标准钢构厂房1500平方米,新建员工宿舍500平方米。公司将以一流的办公条件和优良的生产环境提高本项目在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来先声夺人的效果。

六、生产设备

1.进口电脑绣花机十台。(80万元台)

2.丝印设备一套。(60万套)

3.保力龙成型设备一套。(50万元)

4.锌合金压铸设备一套。(120万元套)

5.冲压成型高备一套。点(10万元套)

6.点焊机械20套(10000元套)

7.电平车缝合设备20套(5000元套)

七.主要生产材料

布匹、马口铁、锌合金、铜板、不锈钢板、人造钻石玛瑙等。

八、工艺流程

刺绣产品生产流程:

1.设计制版布匹载剪电脑绣花机绣花或手工绣花手工造型(用保力龙或用棉花作为填充物做出龙凤、花鸟、人物或其它图案造型饰品点缀平车组合包装检验。

2.金属产品流生产程:

制版打样丝网印刷刻蚀剪切冲压成型(含锌合金压铸成型)焊接造型表面处理镶钻点辍包装检验。

九、环境能耗

1.原物料全部从外地专业生产厂家购入、且所用材料均为环保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成分。

2、机械设备皆为最新面市产品,噪音小,不会对周围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所属行业属轻工工艺品种类,体积小、物理人工成型多,水、电能耗较少。

十、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该产品材料成本低,产量高,一年总产量可达件,利润率在15%到25%之间,年总产值2500万元左右。

2、社会效益分析:

该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门槛较低,从业人员年龄要求不高(18至60周岁身体健康都能胜任),因此许多没有技术特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城乡人员稍加培训即可上岗。本项目产品加工劳动强底较小,主要是手工活,没有较多的体力劳动。如本市洪下迪畲村的部分女劳动力,年纪都在50岁左右,但其每月务工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且她们上班、种菜、看小孩、做家务都能兼顾。由此可以判断,该项目的顺利修建投产,将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民展带来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剩余劳动力有了挣钱的渠道和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也对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产生了正面的推进作用。

3、文化效益分析:

(1)手工立体刺绣及头盔制作,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工刺绣技术渐将失传,传承此技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延续。

第2篇

武钢:弃“工”从“农”?

武钢在巴西建厂,曾被寄予“我国钢铁业向海外转移产能”的希望,这个投资50亿美元,中国迄今在巴西最大一笔投资项目运作近三年,被武钢近日宣告放弃,中国海外兴建的最大规模钢厂泡汤了。而就在去年3月份,武钢还不惜重金斥资390亿元“种菜养猪”备受关注与争议,此次又要放弃在巴西建厂,武钢到底是“不务正业,突发奇想”还是真的另辟蹊径,谋求转型?武钢突然放弃在巴西建厂,究竟又是唱的哪出戏呢?

项目不是拿来玩的

随着国内钢铁业产能过剩,向海外转移过剩产能似乎成了武钢“走出去战略”的一张宣传片,好不容易捱了近三年时间,原定2012年7月的武钢巴西钢厂开工建设,现在武钢说不干就不干。据悉,武钢现有三大主业,即钢铁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贸易。钢铁产品主要有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彩涂钢板、高速线材等几百个品种。

如此声势浩大的项目现在居然搁浅,还斥资养起猪,不免让人有种无法理解和不可思议的感觉。对于武钢巴西建厂失败的原因,外界只用物流、焦煤、市场归结,而武钢则有内部人士说:“此次项目搁浅,幸运的是,武钢避免了后续的损失。”这话似乎是话中有话,好像现在失败反倒是件好事,不过也对,当初武钢也只是表示:“试试看”。既然知道风险巨大,当初为何还声势浩大要在巴西建厂,是不是项目失败反正有政府买单,拿百姓的钱开涮,想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反正没人管得着。

现在武钢还不是照样不惜重金砸下390亿元发展非钢产业,养起猪来,的确一公斤钢铁抵不过4两猪肉,弃钢养猪也情有可原,但是不是以后养鸡赚钱又开始养鸡呢?

放弃巴西建厂

当初武钢涉险出海,就存在很大忧虑,仅仅一个“试试看”就一试三年,众人都以为钢厂一旦建成,将成为中国在海外兴建的最大规模钢厂,可是梦想却没能如人愿。如今,武钢在巴西建厂说放弃就放弃,对那些想靠武钢此项目发一笔横财的相关企业来说啥都成泡影了。众人皆知,一个大型项目的投资,对相关产业会有拉动作用,甚至有些工业品企业是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希望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如今武钢说放弃就放弃,这让那些相关产业和在巴西的投资者情何以堪?

的确,在“内忧外患”情况下,当初武钢进军巴西不仅可以获得巴西丰富铁矿石资源,还能缓解产能过剩,但武钢却忽略了另一大炼钢资源――焦煤,没有焦煤,再多的铁矿石也是白搭。

其实,“前车之鉴”在武钢身上并没有得以适用,据悉,全球最先进的钢铁集团蒂森克虏伯进军巴西都屡遭挫折,苦磨了十年目前还要以兜售巴西CSA钢厂来搭救自己。武钢难道不知“走出去”战略,每走一步都有着不可预知的风险,一个不小心便会粉身碎骨。难道武钢不知道,还是只为了把此项目当做玩具一样玩玩,玩腻了就可以随便丢。

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海外建厂或许是一种不错的策略,既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还能趁机获得更多铁矿石资源。但建一个钢厂动辄数十亿美金,资金密集、风险巨大,一不小心过剩产能没销出去还赔了老本。不过,此次武钢这一项目失败或许给国内钢铁行业一个警示与反思。

第3篇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为国家经济快速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决策层由父子共同担纲的企业为数众多。这样的企业组织形态,在确保企业决策机制畅通,把握市场商业机会,企业快速成长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本期起,《新财经》推出《商界父子兵》栏目,将报道视角深入到商界父子这个独特的人群,通过系列专访,将民营企业“商界父子兵”们还不为人知的商业智慧、决策故事和发展谋略等展现给读者。我们期望,在将他们宝贵的智慧财富奉现给读者朋友的同时,也把我国经济发展史上,这些独特而具传奇色彩的商业形态记录下来,弘扬光大,留存于史。

烟台宝源是一家民营企业,创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父亲于泽攸,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儿子于自强,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让老于想不到的是,儿子小于自担任公司总经理以来,与自己在企业重大投资决策上屡屡发生分歧和争吵,有时甚至是言辞激烈,情绪对抗。令人不解的是,于氏的父子之争,不但对企业发展没有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使企业驶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就是这对父子,让烟台宝源在一个不起眼的空气过滤器小行业里做出了大文章。

深圳建厂,租地不买地

2003年初,“非典”肆虐广东。就在那“说典色变”的时刻,老于却决定南下深圳进行投资考察。不是老于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他凭着多年的商业经验和敏锐直觉,感觉到那里也许出现了自己企业发展的难得机会。“非典”疫情还未结束,老于就完成了对深圳的细致考察回到公司。他决定在深圳买地建厂,开设分公司。

董事会上,老于说出了自己要在深圳买地建厂的想法。他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却是自己的儿子。老于在企业行使了二十二年的拍板权,突然遭到儿子挑战,这让老于很吃惊,也让绝大多数股东感到吃惊。小于对老于的决策,提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

股东们看到父子之间产生了重大分歧,一个个悄然退席,各忙各的去了,董事会不欢而散。但父子俩的争执,并未因董事会的散场停下来,还升了级。从开始时你一言我一语,到老于拍案而起;从起初的音调平和,到言辞火暴,谁也不让谁。最后,父子俩不欢而散,各自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争吵发生之后,父子俩几天谁也不理谁,但却在私下各自行动起来。

老于找到各位股东,向他们详细说明了南下的考察情况――深圳是电子、半导体、医药、房地产等行业的聚集区,拥有大量公司产品的潜在客户。深圳人的消费观念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高于内地城市,民用市场也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更重要的一点是,突发的“非典”疫情使深圳地价一再走低。此时,在深圳买地建厂,当是最佳时机。

那几天,小于不声不响,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写出了自己的投资方案。董事会再次召开,小于一上来就先发制人,把准备好的资料、可行性报告和实施方案发到每位股东手中。方案细致、严谨、可行性强,得到了在座股东的一致认同。老于据理力争,无奈大势已去。

就这样,老于谋划好的在深圳“买地建厂”,变成了儿子坚持的“租地建厂”。

事过多年,老于对那次争执依然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遭遇部下的反对,反对者还是自己的儿子。为此,我难受了有一年时间。后来看到租地建厂确实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情绪才舒展开来。”

“他的那次决策,以小成本、小风险的租地投入,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流动资金。后来,这1500万资金全部用在了研发创新和生产销售上,宝源产品很快就站稳了深圳市场,同时还规避了添置不动产可能引发的企业现金流风险。”

事实证明,老于的放弃和小于的坚持,是绝对正确的。虽然他们错过了以1500万元低价购买深圳土地的时机,可这1500万换来的,是企业每年几千万元的销售额。目前,深圳宝源的业绩仍在快速递增,而租房付出的代价,每年却只有几十万元。

海外投资,买房不租房

宝源生产的空气过滤器,销售具有外向性。企业生产规模做大后,就会考虑进入国际市场。到美国去买房建厂,成为小于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的优先考虑。因为那里的市场更广阔、更成熟,也更遵守商业游戏规则。

当小于向老于提出宝源国际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设想时,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可当他把海外投资的第一目标锁定在美国时,老于却带头提出了反对意见,并得到了很多股东的支持。对老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美国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资本主义国家,当他们在作投资选择时,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再说,把厂子建到美国,远隔万里重洋,看不见摸不着。老于觉得很虚幻,心里感到不踏实。

小于看出了老于的心思,这次他没有和父亲发生正面冲突,而是私下找到父亲,讲了自己的设想和计划。他向父亲提供了详尽的投资资料,还把自己对美国市场的了解情况向父亲做了详细的介绍。

小于理解父亲的顾虑,他对父亲说:“其实,您的想法和一些美国人是一样的,他们也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放心。还有,就是美国的厂房租金要比国内贵得多,如果是租的话,宝源每年要支付一笔不小的开支。反过来,如果咱们在美国购买厂房,就会给美国的合作伙伴、经销商和客户充足的信心,他们就会诚心、踏实地和我们合作。在美国投资买厂房,对宝源打开美国市场,在美国站住脚,为以后再渗透到其他海外市场会大有帮助。”

小于的这番话,无疑打动了老于的心。听了儿子的介绍,老于先是沉默,之后,提出要去美国进行实地市场考察。在小于的陪同下,父子俩到美国费城和洛杉矶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市场调研。美国之行,打消了老于心中的顾虑。

这一次,老于心情舒畅地在公司文件上签了字:投资80万美元,在美国开设分公司。

于氏的父子之争,演变为公司的又一次正确决策。

让父亲欣慰的是,宝源在美国开设的分公司不但很快在美国站住了脚,还在投资当年,就实现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盈利。

于泽攸简历

1980年创建烟台市净化设备厂(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前身)。

经过二十六年发展,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现已成为注册资金2000万元,占地76000平方米,固定资产8500万元,年销售额1亿元的烟台市重点民营企业。在深圳、西安和北美设有分公司,成为国际、国内领先的空气过滤器专业制造商。

于泽攸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终身待遇)。1995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出任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自强简历

于泽攸之子。1993~1997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热能工程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7~2000年,就职于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0~2002年,赴英国利兹城市大学留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2002年2月~8月,就职于英国利兹大学约圣学院。

第4篇

格力:稳扎稳打地“走出去”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走出去”的策略,格力奉行的是“先有市场后投资建厂”、“贸易先行”的自主品牌“走出去”策略。

对于这种策略,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创造最多的财富和利润,是否能持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在有市场需求的情况再考虑投资建厂,是稳健而明智的做法。

1998年,格力电器对南美市场的进行全面考察后,决定选择巴西作为其投资南美的起点。凭着产品的优异质量和品种规格齐全的优势,格力空调器很快就受到巴西消费者的欢迎,当年仅两个半月就在巴西实现销售额300多万美元。当时的巴西是南美最发达的国家,国内购买力强,空调器市场处于上升阶段,而且能与中国形成销售市场的互补。基于巴西的良好投资环境和南美市场的广阔前景,格力电器动了在巴西投资建厂的念头。1999年,格力决定把在巴西建厂作为格力向国际化迈进的试金石,2001年工厂顺利投产。2004年,巴西基地首次实现盈利2500万元,此后连续三年保持每年10%的利润增长,骄人的成绩引起了格力电器其他国家经销商的注目,他们均以优惠的条件纷纷邀请格力电器前去投资建厂。

在众多热情的邀请和赞誉中,格力还是婉拒了各方的盛情。董明珠说,“我们每走一步,都不玩炒作,如印度、土耳其等许多国家,都要求我们去设厂,而且他们都有现成的厂房,我们没去,我跟他们说这样做有风险,而且是我无法控制住的风险。所以我们宁可在印度等国家,从珠海生产出口到那里去卖,直至我们觉得这个市场需要时才去设厂。必须要先有市场,市场达到一定的份额有一定的实力时我们才可以在那里建厂。”

诚然,“海外建厂”是一个迅速提高自有品牌比例的有效途径,但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建厂,要吸取的经验教训有很多。格力为降低“海外建厂”的投资风险,转变了巴西“亲自投资建厂”的方式。在越南和巴基斯坦建设的新厂,都是通过“格力输出管理、技术人员,采用格力技术标准”的方式,与当地的空调企业合作建厂,实现互利共赢。

企业的国际化,其实是技术的国际领先,是品质的国际领先。在格力,科研的投入不是按“销售收入的百分之几”来预算的,而是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按需分配”,是中国家电业科研投入最高的企业。格力除了设有常规的空调技术研发部门,还成立了业内独一无二的三个基础性研究院――制冷技术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和家电技术研究院,专门从事空调未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格力在国内外拥有技术专利14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00多项,先后打破了美日企业在数码一拖多、离心式大型中央空调、正弦波直流变频技术等多领域的技术垄断,并在某些技术领域如超低温制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珠江钢琴:寻求各方利益的汇合点

1999年,珠江集团开始在美国布局首个海外市场。面对世界名牌钢琴强手林立、寸土必争的美国市场,珠江钢琴美国分公司从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做起,按当地“游戏规则”和现代营销方式去推进市场。珠江钢琴摒弃了外派高管的常规做法,直接聘请了销售经验丰富的美国人艾尔・里奇任公司总经理。此外,除了四名中国高管外,其他职位均聘用熟悉市场的当地人。仅三年时间,全美的销售网络被迅速打通。这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里,是一个难得的具有开放意识的举动。

在销售策略上,为吸引国际市场对珠江钢琴品牌的关注,珠江钢琴采用了“高质量和适中价格”的打法。2000年,珠江牌钢琴在美国的售价只有雅玛哈钢琴的三分之一。珠江钢琴董事长童志成说:“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先让顾客把琴带回家,有质量做后盾,钱我们可以慢慢赚。”正是这一尝试,使Pearl Piano成为全球经济型钢琴市场的主力。

由于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品牌认知等原因,欧洲人对本地乐器品牌较为信赖,中国的民族品牌在欧洲很难打开市场。1999年,珠江钢琴毅然收购了原欧洲十大钢琴品牌之一的德国“里特米勒”钢琴品牌商标专用权及技术图纸和技术参数,接受了知识产权的转让。通过主推“里特米勒”钢琴品牌,带动珠江品牌的影响力,打开欧洲市场。欧美社会是讲求信用的社会,没有信用的企业和个人就寸步难行。童志成认为,变,是商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守则拙,变则通,只要博奕双方恪守游戏规则,以“诚”取“信”,那么“万变不离其宗”。因此,珠江钢琴海外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遵守当地的法律,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和质量行为,精心营造服务平台,为了增强消费者的信心,钢琴产品保修期长达10年,执行欧美本土的销售商无条件退货惯例,确保“品牌承诺”就是“信用的保证”。

近年来,珠江钢琴始终坚持“灵活多变,主动出击,以一变应万变”的市场策略,跟着市场走,看着市场做。面对海外广阔的市场,珠江钢琴灵活应变,美国和欧洲公司都采取由总部负责协调操控,分区域销售的形式。区域与区域之间,总部与区域之间严格按“游戏规则”办事,零售商直接面向客户,总部仅予协调和支持,并对市场变化数据收集分析,及时调整市场营销计划,确保营销计划基本上与市场需求变化一致。同时,借助国外发达的通信网络和完备的销售渠道,使客户能通过网页上或其他渠道了解到所需要的乐器销售信息及相关资料。利用欧美商业社会完备的物流资源,降低海外运营成本。成品仓委托专业公司管理,只要仓储管理部门收到零售商发出的货单,便可以直接运送至顾客家中,盘点仓储量也是由专业公司负责,这既有效地降低运送成本,又争取短期内完成交易,提高效率和减少周转期间可能出现的货损情况。

在短短几年时间,凭借产品的品质与品牌,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形象,凭借着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珠江钢琴公司完成了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珠江钢琴代表着民族品牌形象在世界发达国家乐器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2002 年,珠江钢琴产量从世界第二的交椅,超过了日本雅马哈钢琴,成为“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

华为:永不止步的创新模式

实现国际化是华为1995年就制订的一项长期战略。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时,由于世界部分国家对中国的误解较多,特别是前些年我国的一些低质低价产品给各国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为此,在国际品牌战略上,华为决定先树中国国家品牌,再做企业品牌。为了让各国客户能认识到中国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华为创造性地开辟了“新丝绸之路”。即邀请客户到中国,先参观香港与和记电信样板点,再到华为深圳总部参观,然后是华为上海研究所,北京研究所。通过展示华为公司本身的实力和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的新面貌,来树立客户对中国品牌和华为品牌的信心。“新丝绸之路”获得了极大成功,许多顾客因此行而对中国、对华为有了全新的认识。

海外市场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经验可以借鉴,惟一能确定的是,只有针对客户需求制定差异化解决方案才能制胜。海外的大客户,多是西方电信公司传统势力范围。大客户采购量大,市场的突破对公司品牌提升很大,但其议价能力强,采购流程苛刻,竞争十分激烈。2006年来,华为及时调整公司政策,采取了田忌赛马的策略,加强了对中型客户的市场拓展和融资扶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6年新增的近400个中型客户为公司带来了超过50%的收益。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华为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方案的定制。如华为在东欧为客户定制CDMA410频段的设备,2006年销售已经超过五亿元人民币。另外,华为还发挥国内软件人才富足的优势,大规模在海外推广对中型客户的软件类产品定制,注重培养当地人才,帮助运营商提高管理水平。不仅带来了良好的济经济效益,也巩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在经营方面,华为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采取设备参投的方式参与电信业务运营。如收入分成、业务运营、宽带合营,BTO、BOT等,与客户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目前,华为在阿尔及利亚、巴西、科特迪瓦等已经建设了10多个电信合资公司,这将为华为带来持续收益。在海外融资方面,华为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在亚太地区推行的大米易货,在非洲推行的矿产和烟草易货,在拉美、独联体推行的石油易货,这灵活的融资方式让华为捕获了许多市场机会。

第5篇

投资甲方:公司

技术乙方:**国际控股集团**市**机电能源研究所

按照国家的公司法、合同法精神,**国际控股集团以****机电能源研究所的技术项目作为核心支柱,决定改变过去的技术入股为集团战略运作,以图在国内外全面实施开发**所有项目,双方已认可**的“对等公平、险利均担、平等占股、年度许可”和《经济技术合作规则》内容,双方合作建厂或有限公司,经过协商,达成合作协议条款如下:

1、已确认合作项目:双方已了解并决定在范围内接产普通实施项目。计划年产规模。

2、经济技术相互平衡的投资方式:由甲方负责投入自有资金和部份急需之房地,乙方负责投入自有独立产权的单项技术。甲方衡量经济与技术价值的平衡匹配和项目规模的必需额而投入总资金万元,以后一律不得继续投入,其中先投启动资金万元.另投自购土地亩(包括地上的厂房平米).任何方的经济技术一但投入即为双方共有集体财产,仅双方组成的董事会有安排处理权,若发生抽退或借口独占把持则一律按侵占公共财物处理。

3、注册资金;基地或项目工厂、公司的注册资金采取现金注册方式,有多少资金就注册多少资金,不必与总投资额匹配。凡知识产权无论有价无价,一律不抵占注册资金。

4、利益均享,风险均担;凡作为控股集团子公司,双方在投资数额上已按平等平衡原则作了调整,适应对半投入,故一律风险共担,利润均分;共产共管,无论各方投入多少,一律各占股份50%(控股方可占51%)。由甲方向外推广的乙方项目,可从乙方所得额中获取十分之一利润。(另外商议的特定条件下,或投资超巨额(数亿)或超规模,技术价值无法匹配的,技术方也可只占股35%,)。

5、生产方式:合作厂为共同生产经营模式,但在具体分工负责上,乙方主要负责技术,以及负责关键部件生产和承包小试、必要时还可指导建厂。甲方主要负责生产经营并办理一切手续。

6、关于产权;合作厂或公司产权属双方平均共有,凭股份分担,按股分红。合作资产是从老厂划分出的,合作产权仅指划出的部份)。

7、组织形式;项目合作工厂或公司可以成立董事会,由方任董事长法人代表,乙方任副职,董事成员各半。成立集团子企业“**厂(或有限责任公司)”。凡董事不领工资,一律实行年月补贴制。董事另任有职务的,再按职务等级另加计酬。

8、子企业享受优惠:凡独资或合资成立的各公司和工厂,均是集团下属相对独立的法人子企业,子企业可以享受所合作的项目不断创新改进而无需再另交入门费的待遇,以及有后备项目防市场风险的优惠(也可以不需要优惠待遇而成为独立企业而不隶属于集团子企业)。

9、关于专利权:双方约定,基地所有的项目中,凡甲方投资实施了的项目一般为普通实施,具备一定条件者也可为市排他实施,但专利权、技术后续改进权、同类或类似产品项目,(包括与项目有关的附属品)专利申报权一律属技术方。

10、合作程序;先选中项目签意向书,确认项目(来源:文秘站 )正式签约(可网络签约同样有效有效)同时,属于甲方的垫资人按投资额的10%,一次暂垫付技术保险金或科技资助费(代替入门费)万元支付(可汇付)给技术项目权利人(可经集团和研究所代收转),待启动资金入帐后从共同资金中全额一次性赔还垫资人。(此费可以在双方财产中列支,实为甲乙双方共同支付),技术方全额收到费用时可当场签发钢印《授权书》,十天内启动资金到帐时必须向投资人交付图纸技术资料作技术交底。签约起10天内,启动资金万元必须到合作帐户,并按董事会资金概算安排,着手建厂、购置设备、聘用人员和办理其它有关手续,开始试验性生产(小试样机)以作为规模投产的决策(若需培训操作人员的,培训费按有关规定由合作公司支付)待生产资金到位即开始规模性生产。建厂与基地建设同步进行。合作企业启动日(或筹建日)以钢印授权书签发日为准。

11、法律责任;按合同法和专利法规定;若投资方按技术方图纸或资料小试未成功,双方必须查清责任,若属技术有假,必须如数退还技术保险金或科技资助费(入门费),若不属于技术原因或因投资方生产条件或工艺差等原因,则技术方可以协助解决,无论反复或出动多少次,历时多长,都不得厌烦和反悔,直到成功为止。出动费等所需经费按规定由合作公司支付。任何方若反悔则按入门费额的双倍至十倍以上罚赔被反悔方。

12、时效制;由于**所有技术项目均属快上高利润率项目,投产期不会超过半年,由于市场变幻太快,机会稍纵即逝,为保证双方权益,双方必需努力在签约一个月内启动实施,一般项目半年内必须见效并作首次分庆功利,以表示合作成功。若半年未启动实施的,一律中止作废,所支付部份不退。授权书每年签证一次,凡未签过期一律作废。

13、合作期限和解体分配:合作期限一律二十年,期满双方认为必要时再续定。因期满不续定或中途因何种原因合作失败解体时,属于共同产权的合作厂财产按原股份利润分配比例清分。原进行之项目、技术、商标、名称等均无条件停止。

14、非原创禁止法;,双方均有责任保护知识产权,应严防雇员有意无意扩散、转移技术或他人以试用、考察、合作为名侦察。严禁他人参观合作厂基地或生产线。工厂产品必须批发出厂,严禁出售样品。

凡曾经合作过的项目无论合作成功与否,除技术原创方以外,与合作有关联、接触的他方用此类技术申报专利的,一律按窃取和诈骗论。

15、违约;未按本协议实行即视为违约 ,未违约方可以自动解除协约不退已支付额,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16、本协议为总协议,均按国家根本法制定,其中无论是按国法或企业规则制定条款,又属双方确认,均具法律效率,其中具体事项可以本协议为基础另行签定具体协议或《实施细则》。未尽事宜可以另行补充修定。

本协议自签定之日起生效执行。

技术乙方代表签章:投资甲方代表签章:

20年月日20年月日

使用协议书样事项:

第6篇

如果你到国外的商场购物,“Made in China”商标的商品随处可见。“中国制造”为全世界消费者贡献了价格实惠的产品,同时,拉动了近些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庞大的就业大军。

然而现在中国制造企业自身却经历着艰难时世:不仅要面对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部分产能过剩、原材料短缺以及环保等方面的内在压力,还要面对外需市场持续低迷、贸易摩擦案件增加等外在挑战,发展前景堪忧。中国制造该何去何从?

不久前,世界银行向中国提议,中国应将更多的制造业向非洲转移。据英国《金融时报》有关报道说,世界银行正在与中国政府就在非洲建工业区和低成本工厂展开讨论。

可以说,非洲市场是中国制造的理想市场。非洲除了具备低廉的劳动力外,本身就是一个诱人的大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电视机、纺织品等中国制造产品,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正成为畅销产品。为了吸引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非洲国家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招商的优惠政策。相比简单地从非洲进口原材料、出口中国产品,投资非洲本地的做法,也更容易得到非洲国家的好感。

当然,不利因素同样不容忽视。首先,从大环境来讲,非洲的社会治安状况不稳定,投资环境相对比较薄弱,随时可能遇到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也正是不少欧美跨国公司宁愿选择在墨西哥、越南等地建厂,而对在非洲建厂很慎重的原因;其次,将劳工政策、工作习惯等综合因素考虑进去,投资非洲的综合成本不一定低多少。

尽管存有风险,也不能否认在非洲投资建厂,是中国企业转移过剩产能、拓展当地市场的一条出路。老牌IT企业浪潮在一年前宣布退出国内电脑市场,而把在国内缺乏竞争力的电脑产品的生产销售转移到非洲和南美等欠发达地区,据浪潮相关负责人说:“销路很不错!”。这正是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把目光瞄准非洲市场的原因。如果单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本土化的“产销一体”模式开拓非洲市场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探索,而如果从整个国家角度来谈转移“中国制造”目前并不现实―关键的问题不是“能不能转”、“转向何处”的问题,而是“转移之后,我们自己怎么办”的问题。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创造了GDP总量的三分之一,贡献出口总额约90%。大多数为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了最多的劳动力。如果我们把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这些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几年前,欧美跨国企业纷纷把工厂和服务机构转移到中国、印度等地,虽然他们把高端的研发、销售和制造留在了本国,但还是引起了国内劳工组织和一些国会议员的反对。相比之下,我国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造和服务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现在谈制造业的转移缺乏“根基”和可行性。

然而,水往低处流,从全球一体化进程来看,全球资金总是在寻找正在上升势头的市场,产业分工和转移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中国制造无法回避的事实。实际上,随着中国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一些外资在重新考虑是否将制造业设在中国,而后崛起的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国家,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资建厂。这些跨国企业转移制造的迹象,使得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遭遇挑战,这更是中国制造所不容忽视的。

第7篇

记者:余经理,贵公司研发的生物醇油,具体是一种什么产品?

余:我们山西生物研究院威旺生物醇油开发中心是一家专业研发新能源及生产高效能、环保产品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中心2012年最新研发的新型生物醇油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燃料,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火力强劲,耗油省。集实用性、安全性、节能性于一身,为广大饭店用户提供效益更佳的燃料,为创富者提供更加接地气的致富项目。目前在全国许多省份,如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天津等省和直辖市生物醇油在饭店、宾馆的普及率都很高。主要得益于这样几个原因:一是甲醇燃料本身性能好,二是使用方便、安全,三是经济实惠。

记者:产品的市场前景如何,能赚钱吗?

余:我们研发的生物醇油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燃料,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储存、运输、使用,无需高压钢瓶存储,只需使用普通塑料容器存储。生物醇油的主要成分甲醇,本身就含有50%的氧,燃烧后的废气排放比柴油和液化气少,具有燃烧充分的优势,因此被视为是清洁燃料。因而无爆炸危险,无名火不燃烧,着火后用水泼洒稀释即可灭火。热值可高达8600-10000大卡,与石油液化气的热值相当。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火力强劲,耗油省。配制原料在各地化工市场均可购置。该燃料用途广泛,尤其适合销往饭店、学校食堂、工厂食堂、工业窑炉和锅炉场所,市场十分广阔,是替代煤气天然气体的最佳绿色燃料。

自己建厂生产生物醇油,投资规模可大可小,一万左右就可以投资建厂。生物醇油的生产成本约为零售价一半左右,吨利润可达千元以上。零售给饭店后的使用成本约为液化气费用的八成左右,节省燃火费用。一般规模的饭店月用量1-4吨,一般县级城市饭店不下数百家,只要做十来家饭店,其销售规模每月就可以达到二三十吨,月利润上万。 收入十分可观。

记者:有没有详细的数据可以证明贵公司产品的优势呢? ?

余:当然,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都是真实可靠的数据,我们来算一笔账:当前北方地区甲醇燃料零售价大都在3500元/吨。而液化气的零售价是6000元/吨,柴油8000元/吨,相比之下生物醇油的经济性是十分明显的。如果按照当前市场精醇大概2650元一顿左右计算的话,那么:1吨精醇(2650元)+各种添加剂水溶液270升(150元)+杂费(200元)=生产成本(3000元),可以生产出成品油1.27吨。每吨成品生物醇油的成本为2360元。而一吨成品生物醇油有1100多升,没升的零售价在3元左右,则相当于每吨成品油的售价可以达到3300元。那么纯利润可以达到(3300元-2360元=)940元左右。

记者:那么这个技术学起来难吗,学不会怎么办啊?

余:制作生物醇油的技术非常简单,生产方法基本上是调配法。通常做法是采用联醇生产的粗甲醇,含甲醇65%~86%。为了提高甲醇的热值和稳定性,再加入几种微量的添加剂,工艺简单,一般三天左右就能够完全掌握。在加盟服务方面,规范化、标准化、专业细致的服务流程是我们对投资者的保证。我们山西生物研究院威旺生物醇油开发中心自有一家生产工厂,实业生产和销售生物醇油,开发的数十家饭店用户一直在使用本燃料,因此本中心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全程操作经验。我们欢迎投资者来太原实地考察,免费参观我们的生产基地、测试燃烧效果,还可以到正在使用的饭店进行考察;也可以自己到市场上购买原料,当场试验,核算成本。来人有质疑可以随便提问,我中心实际生产、实际销售都可以验证,满意后再交费学习即可!本中心本着为学员负责的态度做好完善的售后服务,全程指导学员在建厂中、生产中、推广销售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和难题。

现在我们山西临汾、青海西宁、以及陕西西安的加盟商都开始正式投入生产了,虽然做的时间都还不长,但是他们都能够稳扎稳打,起步都是十分不错的,基本上每个加盟商都有了几个稳定的客户。

学费8600元(含生物醇油的配制方法和配方、建厂指导、用户销售和设备安装指导)包教包会。全流程服务,扶客户上马,扶客户直到做成功,欢迎学员现场考察、学习。

郑重声明:为了使投资者考察得放心、学得安心,山西生物研究院威旺生物醇油开发中心郑重声明:学员咨询项目后,可把培训费用8600元先交到杂志社,由杂志社代为中介保管,待读者到本中心实地考察放心满意,与本中心当面签订培训合同后,再通知杂志社付款给本中心,读者就可以进行本项目的培训了。

单 位:山西生物研究院威旺生物醇油开发中心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建设南路162号

第8篇

关键词:选址;企业存续性

生产制造型企业必然要在一定的地理场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厂址选择成为企业存续性,即生产制造型企业投资、建设和维持生产运营的首要基础。企业选址就是确定在何处建厂或者建立服务设施。这一物理安置决定了投资建设成本,影响提品和服务的成本。选择在什么地方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根据什么要素来评估和决策,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对于企业存续和发展带来有利影响。本文作者以曾经供职过的某英国消费品包装生产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为案例(以下称R企业),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浅析。

第一部分:厂址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战略是先导因素

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地方建立生产场所开展经营,企业的类型多种,结合企业的战略导向的不同,对物理场所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出口外向型的企业会偏向于沿海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设厂。OEM企业则更倾向于首先考虑制造成本较低的地区。R企业是一家全球性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企业的全球总部设在英国,拟在华投资建立中国及亚太区工厂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主营业务为生产消费品包装产品。结合总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充分利用海外生产基地优势来优化市场与资源、提升竞争力。同时消费品包装企业与客户企业需要保持紧密的业务联系,甚至将工厂设置在距离客户最近的地方,来实现更好的研发、研发和提供服务。

从R公司的战略角度出发。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好的消费品包装生产公司。本案发生时,公司的全球综合业绩排名第二。拟在中国投资建立起辐射亚太地区的生产、管理和研发基地,即亚太区工厂。生产产品为化妆品包装、医药护理包装以及食品饮品容器盖。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的化妆品、医药食品、饮品企业。

从整体商业环境来看。第一,R企业的客户企业大多在中国设有工厂或者是将中国作为全球采购供应链的重要战略地。R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首先要考虑客户的地理分布情况。在这些客户群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也采取全球化战略,并将其在中国的工厂作为全球生产和采购的重要环节。基于消费品包装产品的特性,R企业更倾向于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更好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发展状况,最快的传递信息给价值链创造环节,而非单纯的销售产品。即满足客户需求,通过产品研发提品附加价值,以主动的方式进一步拉动客户的需求。对于促进企业价值链塑造、产品销售、客户维系等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基于这些方面的考量,将工厂设置在离主要客户近的地方,相对能更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与R企业有业务来往的客户分布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尤以上海和江浙地区居多。粗略的罗列,在上海有15家,江苏5家,天津1家,广州2家。

第二,除了考虑对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例如货品物流、残次品的返工)外。作为全球生产企业的一部分,要结合公司全球化战略来优化资源配置。本案发生时,总公司在英国、印尼有生产工厂,在法国和美国有区域分销中心。亚太区工厂也需要对全球经销战略提品支持。所以对于拟建的亚太区工厂所在地的对外出口和航运能力要求也相当高。着眼点再次落到上海和江浙地区。

第三,从原材料获取的角度。消费品包装的生产,需要采购大量的原材料,优质的供应商和原材料供应充足是保障生产和满足客户订单的重要环节。本案中R企业的供应商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尤其以上海、昆山和苏州等地居多。而且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

第四,在考虑各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分布情况。R企业所在的行业内,生产提供同类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主要有8家。其中在行业内排名前列的主要竞争对手公司也均是跨国公司,且在华已有生产工厂和对应的销售渠道。其中在上海有2家,苏州3家。消费品包装行业并非高附加值利润丰厚的行业,对于R企业建立亚太区工厂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性投资,避免激烈的正面交锋,寻找自身优势的突破才是比较可行的途径。

从战略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考量的后,R企业初步把工厂的选址范围锁定上海和江苏。本案发生时间在2011至2012年,本文作者后来查阅过《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一书。根据书中报告研究结果表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也一直保持着领头地位。在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以及开放程度等多项评比指标上,综合评比位列全国35个主要城市前列。

接下来如何细化评估,找到一个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地方,就需要结合宏观因素和实际内外部条件做进一步剖析。

二、结合宏观因素的分析

从前面分析企业战略的角度,初看起来如果选择落户在上海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各方面的配套条件能很好地满足和实现企业战略。但是上海准入门槛也相对较高。不仅在上海投资建厂的成本相对较高,上海政府对入住企业的要求条件也高。上海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新进产业要求十分严格。本案中的R企业为传统的生产制造行业,产品生产工艺上会带来一定的污染。要么企业需要需在拟建工厂内配套相应的循环处理设施,要么改进工艺技术来消除污染,或者放弃该部分生产工艺环节寻求外包。这对于企业的投资成本带来极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也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产业升级压力。以太湖周边城市为例,由于过去生产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太湖水质污染严重,周边城市的政府逐步对于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整顿、搬迁,同时对于新进入企业,要求不能有带有污染的工艺环节。

其次,从软实力配套上来看,上海周边的城市同样具有竞争力,在政府服务、社会环境、政策优惠条件、投资运营成本上,对外商企业的吸引力也较强。对于吸引外商投资仍然保留一定的优惠条件。例如昆山高新区,吴江经济开发区等,可以向外商独资企业提供一定财年的税收返还优惠。对于投资建厂这么大的项目开销来说,势必可以对企业的资本支出起到缓解。

再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对第二产业的工业行业分析,上海和江苏的工业相似系数为0.9136,上海和浙江为0.7070,江苏和浙江为0.8429。工业中制造业与工业相似系数结果很接近,上海和江苏制造业相似系数为0.9122,上海和浙江为0.6964,江苏和浙江为0.8449。(注:数据引用至周荣荣《长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分析》一文,2012年5月29号发表于中国信息报)所以R企业选择落户长三角地区所获得的优势协同效应是差不多的。

再次,由于基础设施套配建设的完善,使得城市之间的距离相对拉近。例如离上海一小时经济圈里的城市就有苏州、昆山、吴江等地。不仅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吸引力强。同时由于紧邻上海,对外出口运输也比较便利,物流成本也相对较小。周边还配套有太仓港、江阴港和张家港等。

此外,在经济基础上带来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企业投资建厂就需要买地,上海的工业用地价格远高于周边城市。而且由于上海工业发展饱和程度较高,工业用地的出让权一直居高不下,配套比较成熟的工业区内少有适合的土地。另外一个影响生产制造型企业的重要因素就是生产成本,就单列举人员和工人工资一项,上海的员工成本也高过周边城市。其它成本,比如工业用电,也将算到运营成本里进而影响到生产成本。

在此基础上,R企业内部开展了数据收集和分析,把影响企业生产运营的关键因素进行量化对比,包括生产运营成本、人员工资和社会保险成本、政策激励等。就成本节约一项,以昆山、常州两地为例,分别可以节省投资运营成本一千三百万元和一千一百万元人民币。得出结论是,相对于上海而言,苏州、昆山、吴江、常州等地更有利于R企业的发展。

三、内外部条件分析

在明确了大环境之后,还需要从企业内部情况分析,结合自身优劣势来定位最终的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生产规模、投资额预算、工厂设计、原材料采购、客户维护成本、对劳动力供应的需求等。在厂址选择的过程中需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就R企业来看:

1.投资预算。整个项目的投资预算在3亿人民币,其需涵盖购买土地、修建厂房、购置设备和建立生产流水线以及保障初始运营资金。R企业首先考虑上海以外土地出让金相对较低,且能够提供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的地区。

2.工厂设计和生产规模。该企业生产为中等规模,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工业城市,缺少吸引力。相对转投入上海周边的二三线城市,更能够获得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对于一些生产配套设施的特殊要求也比较容易得到满足。比方说,由于生产工艺带来的用电需求,需要政府提供专线支持。

3.原材料采购和供应商。目前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集群完全能够满足R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需求。原材料供应商选择范围较大,原材料供应量、品质等都有一定保障。对于减少污染带来的产品线改良,也相对比较容易找到替代技术或者外包供应商。

4.客户维系成本。如上所述,有业务往来的主要客户也多分布于长三角地区。有利于企业与客户的紧密联系。

5.劳动力需求。R企业工厂生产工艺对于熟练工人的需求较大。长三角地区由于类似的产业集群比较发达,熟练工人来源也比较充足。

当然,也有一些潜在的不利因素,R企业对此不能忽视,并且要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1.未来仍有可能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需要淘汰相对落后的设备和工艺,会对R企业带来成本影响。对于工厂需要处理的工业废渣和废液,是不能直接排放的,需要投资建设一定的处理设施。同时还需要结合厂址所在地的环保要求,需要对于部分的处理工艺进行调整,将高污染的生产工艺从产品工艺线剔除。对此可以寻求外包途径。也可以投入资金进行替代技术研发。

2.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集群带来竞争对手相对聚集,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和产品销售带来一定威胁。适时地优化价值链,寻求创新突破,重视产品技术研发,将是必要的途径。

3.面对人员工资成本上涨。沿海地区的人员工资上涨压力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较快。2011年上海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120元,当年4月1日后调整为1280元,而周边城市同期每月平均工资为1140元。

4.其它因素。比如客户产业的调整对企业的影响。

所以这样看来,并非找到一个地理上的生产运营场所后,企业的厂址选择就宣告结束了。由于潜在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企业在该地区无法持续稳定的生产经营。对此还需要对变量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

四、风险控制与企业存续性

尽管R企业最后选定亚太区工厂所在地,是基于以上各方面的因素,作出相对理性的决定。但是这些因素并非都是定量,也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改变。而且还有未纳入到分析考虑中的其它因素存在。而这种变量会实时的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变量影响的叠加效果甚至有可能会迫使工厂面临搬迁或者倒闭等问题。

比方说经济形势。经济形势好时,生产企业会适当提高原材料及成本库存,有甚至需要临时外租用仓库存放货品材料。选址所在区域是否是可以及时的找到配套的仓管设施;同时还必须考量与本厂之前的物流运输和管理成本。当经济形势下行、通货膨胀和物价的提高时,工厂的原材料供应情况受到影响,采购成本上升,迫使生产企业要去考虑减少原材料的积压,半成品和库存等对仓库的占用。需要尽快地成品发货给客户。通常工厂的交货周期留有一定的缓冲时间,例如60天内交货,可以压缩提前至50天。以达到缩短在产品和库存成本的目的。

又比如政策改变。不可忽视的是,在中国政策环境对于企业的强制影响力将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一直面临比较大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退二进三的趋势较强。一些生产工艺或者产业滞后的企业会面临迁出目前所在区域,调整产业甚至关闭等后果。前面提到R企业的工艺有一定污染,虽然通过外包等途径实现调整。当未来面临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时,这些外包服务供应商也有可能被强制搬迁甚至关闭。那届时R企业又该如何调整维持自身的生产需求。所以产业升级趋势会迫使企业进行工艺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

对此R企业提出了‘商业存续计划’,即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提出应对措施。一旦情况发生时,该‘商业存续计划’随即启动,提供减缓措施和被选方案,并在各个部门预先选出应对小组的成员,应对处理突发事件避免和减少损失。虽说这并非什么新颖的方式,有很多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风险应急方案,可能叫法上不一样。但是本文是建议在工厂选址的同时就提出相应的企业存续计划。并随着实际开展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断的充实优化,保障企业能在生产经营地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五、方法过程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R企业经历厂址选择过程的梳理,来总结出一套方法,方便其他的生产经营性公司或者企业在面临选择生产经营场所的时候借鉴。采用类似的线性推导方法。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四步:透过企业战略分析,找到自身企业定位,锁定战略区域;宏观因素综合分析,筛选出比较符合条件的选项;结合企业内外部条件和需求,收集数据资料,进行实际评估评,确定最后选址;分析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建立起对应的商业存续性计划,以避免或减少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

当然本案中除了以上的定性分析,还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例如SWOT(即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分析。把作为首要考虑的城市选项,列出关键因素进行权重打分。关键因素包括地理优势、交通条件、城市影响、优惠鼓励政策、人力资源及招聘、劳动力成本、工业环境等一共17项指标。对进入到最后阶段考虑比较的两个城市进行综合评比,综合评分比结果分别为863分和755分,从而最终敲定落户的城市。

(作者单位:亚洲城市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 Three River Press,New York.The Profit Zone C How Strategic Business Design Will Lead You to Tomorrow’s Profits.Adrian J.Slywotzky,and David J.Morrison with Bob Andelman.

第9篇

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海尔在全球建立了30多个冰箱生产基地,TCL先后将两家彩电和手机企业纳入囊中,雅戈尔集团收购“新马”,浙江华鼎300万欧元拿下意大利整个毛纺工厂……。随着一系列企业成功“走出去”案例屡屡见诸报端,让不少企业怦然心动。

近两年来,在浙江流行这样一句话:“浙江每三个老板在一起聊企业发展时,必谈‘走出去’。”这不仅是企业压抑不住“走出去”冲动的表现,更是其背后无奈的特写。

“去国外发展有很多的未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浙江天宙纺织公司的董事长张云生告诉记者,企业一直都为欧洲供应纺织服装,也在去年有过“搬家”的考虑。

他表示,“搬家”是一种无奈。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贸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企业订单骤减,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急剧萎缩,竞争日益激烈。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证国内就业率,不断对中国出口设置重重障碍,以致企业出口减少。“技术壁垒、碳排放、安全检测等一系列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单单检验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相比其它国家,中国一直以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不断消失。“两三年前,一个工人的工资也就600多元钱,而现在一个熟练工的工资大概在1800元左右。”张云生认为,即使这样,每年还会闹“民工荒”,到处都在喊“招工难”。如今,企业利润已经承受不起工人工资的上涨,但工人却对工资仍有诸多不满。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产能过剩的现实让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市场和订单的争夺硝烟弥漫。然而,中国的出口商品往往集中于低端,过度的竞争每次总会沦为价格上的较量,企业利润顿时没有了保障。“很多企业宁愿没有利润白干也希望拿到订单,而外商也是精明的货比三家。”张云生认为,仅仅这一点,就完全能够反映出整个外贸企业的生存状态。

“走出去,天地宽。”这是乐观人士的说法,但也得到了很多外贸企业的认同。在企业看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张云生表示,经常和一些本地企业家出来聚会。在他们讨论“走出去”战略的同时,总是会为企业最好的落脚地展开争论,并不厌其烦的计算风险、计算成本、计算利润。

政府助推

对政府来说,提倡企业“走出去”是一项有效减少顺差的途径,并能够一举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为此,商务部、财政部及地方政府都对企业“走出去”不断提供政策上的便利。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刘作章表示,近两年来,商务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同时规范企业海外经营,引导企业遵守国际规则,坚持公平竞争,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促进“走出去”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走出去,从2006年起,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开始出版《中国对外投资促进国别/地区系列报告》,针对国外投资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刘作章介绍,该局已出版四批共30个投资报告,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国别和地区。内容包括目标国家的社会人文环境、宏观经济状况、优势产业、法律法规、税收政策、投资风险与防范、外企进入和设立程序,与投资有关的要素成本等方面。

有最新消息称,鉴于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扶持政策比较零散,商务部、财政部、外交部等多个部委都正在各地展开密集调研,了解企业海外发展的市场和政策环境,近期可能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社科院政治与经济所教授沈冀如表示,“走出去”目前是中国外贸发展的一大战略。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还能过有效的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地位。

还有专家认为,“走出去”就是一个企业学习过程。中国目前虽然是外贸第一大国,但并不是外贸强国。无论是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都无法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一次谋求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更是一次向竞争对手学习的机会。

浙江样本

对于“走出去”群体来说,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八呢?答案是浙江企业家。那么,哪一个省“走出去”的企业最多呢?答案仍是浙江企业家。

可以说,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后,每一个角落都难免会有浙商的身影。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150多万浙江人在海外经商,已经有近4000家企业去国外投资,覆盖了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的境内主体数和境外企业数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在海外建厂收购海外企业,兼并重组都是常事了。”一位浙江某大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在国外不少地方,浙江人的经营之道都非常出名。

据了解,由于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东盟在浙江企业的“出海”中也备受青睐。近日,宁波外贸“龙头”申洲针织集团有限公司斥资3000多万美元在柬埔寨建立了日产20余万件服装的纺织工厂,产品从该国直接出口美国市场,规避了欧美对中国内地纺织出口的配额限制。巨鹰集团、新明达针织等外贸纺织服装企业也在东盟设立生产基地。

“其实,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独自在国外建厂风险太大。很多浙江企业正在试图尝试‘抱团出海’的模式,并希望借机能从单一企业的落地转化为打造一个大的产业集群。”上述总经理向记者透露,目前在国家商务部首批8个经济贸易合作区中,验收合格的只有6家,而其中就有两家是浙江企业投资的――浙江华立集团泰国罗勇工业园区和康奈集团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

“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正在加入到海外收购的浪潮中。”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并购成为了近期温企“走出去”的现实选择,海外并购已成为温企接下来的一个方向。

专家认为,目前不少优势企业将生产基地转到海外,主要是改变贸易环境和成本因素两方面的考虑。以纺织行业为例,目前到越南、柬埔寨等地投资建厂的中国纺织企业已近干家,到孟加拉国投资的也有百余家。这些企业通过加快国际化布局和跨国资源配置来规避贸易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因为这些国家对欧美出口不受配额限制,能享受最惠国待遇。因此,对于当前中国企业而言,走出去不仅仅是建厂或设立销售公司,最为关键的是通过走出去的主动策略,解决一些国家对于中国进口的高关税等贸易壁垒,借助第三方国家的生产基地,建立起对其它市场的再出口,进一步增强中国产品对全球市场的渗透率。

风险犹存

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实来看,成功的案例不少,但失败案例更多。记者曾在两年以前采访过某位纺织企业的老总。当时,该老总对企

业海外战略非常有兴趣,也有意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然而,两年之后,记者无意中获知该老总已将越南的工厂转让,回国闭口不谈“海外战略”,问其原因,仅以“水土不服”四个字搪塞。

该企业的另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老总在投资越南之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到位,导致了海外建厂的失败。

据了解,越南当时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给该企业海外建厂开出了很好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土地使用部分费用、贷款融资等。

“当时按照预想规划,投资没有预期大,况且越南劳动力成本不高,与国内相比要划算很多。”该负责人说,“当时一时冲动就决定了,但实际情况却与理想预期偏差的太远。”

负责人告诉记者,越南工厂投产以后,生产却很难完成指标。首先,工厂配套设施差,容易停电停水,非常影响企业生产。“甚至有一周连续三天都没有电。”

对于越南的工人而言,虽然工资相比国内要低一些,但是却不能够承受中国工人的压力。工作的熟练度不高,赶工期间不能承受长时间的加班,这些让越南工人丧失了对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意义。

该负责人表示,在国内,一个员工在生产赶工期间,有时会一天加班工作到16个小时,生产熟练度有保障,但是在越南,却完全与之相反,时常还会有员工斥责中国企业的冷血无情。“老总曾经考虑从大陆带一些工人过来,却遭到了当地政府的极力反对。无奈之下,建起没多久的工厂就在一个合适的机会下转手了。”

其实,上述企业的经历仅是大量“出海折戟”企业中的一例。由于中国企业对“走出去”目的地的情况了解有限,或多或少的会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

目前,有消息称宁波一家公司和浙江华立集团在泰国投资的泰中罗勇工业园签下协议,经过近1年对东南亚几个国家考察,这家企业最终决定在泰国建立生产基地。而众所周知,泰国政治的局势不稳定会直接导致投资风险剧增,如何规避风险都是需要企业提前做的功课,否则,冒然“走出去”最后受伤的还是企业。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宋泓认为,企业若耍成功“走出去”,就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可以预见的风险做准备。包括对外国市场环境的调研、行业盈利前景的预测、相关法律手续的了解以及对当地政府、媒体的公关等。

第10篇

最热门 东南亚

大家都承认,东南亚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除新加坡以外,东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还均处于发展阶段。同时,它也还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受中国等国家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影响,东南亚各国政府也加大了对汽车产业的推广力度。惟其如此,近年来汽车企业在这里的竞争变得格外激烈,企业们各出其招。

大众IN 印度尼西亚 投资新厂产能或达5万

花费:1.4亿

印尼总统苏西洛刚刚访问了德国,并同大众汽车的高管们进行了会谈,双方确认了将在印尼投资建厂的计划。大众早在2012年便表达了在印尼进行投资的意向,声称希望在当地斥资1.4亿美元开设一座工厂,汽车产能约为5万辆/年。大众将同印尼第二大汽车经销商进行合作,该国第一大汽车经销商为阿斯特拉国际公司。希达悦称大众此次投资也将为印尼的财政做出贡献。

通用IN印度因西亚重启勿加西

花费:1.5亿

自2005年终止生产运营后,通用汽车位于印尼勿加西的汽车工厂近日重新启动,将投产雪佛兰Spin MPV。

勿加西工厂建筑面积达5.8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11公顷,目前拥有550名员工,通用汽车计划到今年12月将该工厂的员工总数扩充至800人。为了重启勿加西工厂,通用汽车投入了1.5亿美元的资金。

马自达IN马来西亚组装节能车

花费:3200万

马自达计划斥资1亿林吉特(约合3200万美元)在马来西亚居林市建造一座新工厂,用于组装节能型汽车。马来西亚汽车研究所CEO前日表示,马自达居林工厂投入运营后,将为马来西亚地区组装配备创驰蓝天技术的节能型轿车。

最稳健 金砖国

要说在过去的20年里,汽车企业最青睐谁,还当数大名鼎鼎的金砖四国。而经过了时间考验之后,面对几乎稳赚不赔的投资,汽车厂家对金砖国家的投资,也市场分析家们看作稳健之举。

大众IN中国 再添7座工厂

在年报会上,大众公司总裁马丁·文德恩发表讲话,透漏说,未来数年内,大众将在全球至少兴建10座新工厂,而中国将占其中的7座。产能将提高至每年400万辆。

2013年大众位于乌鲁木齐、佛山和宁波的工厂将开始投产,其中乌鲁木齐工厂是公司首次在中国西部建厂。另外大众还将在长春和佛山开张零部件工厂,到2014年大众天津变速箱工厂将投入运行。作为新的发展内容,大众监事会决定在中国再兴建一座整车厂,产能将达到300,000辆/年,预计2016年初投产。不过文德恩并未给出建厂地点,只是表示将按照目标将在华产能扩充至400万辆/年以上。

通用IN巴西 拟建新工厂

追加2.5亿投资

在过去五年中,通用汽车累计向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智利等国家)投入了25亿美元的资金。而通用汽车南美公司总裁则对媒体表示,如果巴西车市在未来三年中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该公司可能将在当地新建一座汽车工厂。

通用目前正在扩建其位于圣保罗大都市区的南圣卡埃塔诺工厂,计划将该工厂的汽车产能扩充至6万辆/年,其生产的车型包括过去15个月中上市的Cobalt及Spin车型。

PSA IN俄罗斯合作生产商用车

法国PSA公司日前确认了《俄罗斯商业日报》的报道,表示他确实正与俄罗斯吉尔汽车(ZIL)协商联合生产轻型商用车。报道称,吉尔汽车可能将与标致雪铁龙签署协议,在俄罗斯共同生产轻型商用车。而PSA发言人让一巴普蒂斯特·托马斯3月2日表示:“我们正在商谈在俄罗斯投产轻型商用车,吉尔属于谈判对象之一。不过这只是众多谈判对象中的一家,目前尚未作任何决定。”

日产IN 南非 推出新车

投资1.13亿

日产汽车2月25日对外宣布,计划到2014年年底在南非推出一款新型达特桑品牌乘用车。

日产2012年在南非的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4万辆与5万辆,该公司去年曾表示将向南非投资1.13亿美元的资金,计划到2016年将其在当地工厂的汽车产能翻倍。

自1981年退出市场以来,达特桑品牌也被尘封30余年,日产汽车于2012年3月份宣布将复活达特桑品牌,并计划于2014年起在印度、印尼、俄罗斯及南非四个新兴市场推出该品牌车型。

最无奈 老欧洲

2012年,在汽车企业的全球版图上,“最衰”的区域恐怕当数欧洲。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不论是东道主型的PSA、菲亚特,还是外来户型的通用、丰田,在2012年居然没有一家在欧洲取得优异成绩。然而,欧洲毕竟是拥有73100万人口并且凝聚了这世界上2/3发达国家的区域。很多汽车企业都抱着“继续投资怕赔,放弃投资怕被边缘化”的心情在考量他们今后几年对欧洲的投资计划,他们做出的投资决定,通常也都透着那么一点无奈。

捷豹路虎IN英国 加持发动机厂

金额可达7.54亿

捷豹路虎CEO拉尔夫·斯佩恩近日表示,准备增加对英国发动机厂的投资。金额可能达到达到7.54亿美元。由于近两年来捷豹路虎的市场销量持续增长,相应地发动机数量也要满足需求,因此,捷豹路虎决定扩大对该发动机厂的投资。

丰田IN西班牙投产第四代RAV4

丰田将在欧洲投产其第四代RAV4小型SUV。丰田欧洲产品部负责人近日表示:“第四代RAV4车型或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进行投产,当然这将基于该车近期在欧洲市场的表现。”

目前,丰田在欧洲出售的所有汽车中约有66%在欧洲生产,而丰田希望将该数字提升至75%。

第11篇

“公司前不久开了一个动员大会,动员大家去印度。中国去的员工待遇不会印度化,甚至比中国还高,当然也会有不错的位置。即使这样优厚的条件,大家还是不愿去印度,不仅生活条件不如中国,更重要的是,那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7月20日,富士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接受笔者采访时描述正在富士康正在进行的大动作。他表示:尽管很少有员工去印度,但公司还是想尽办法说服中国员工去印度工作,目标是培训印度本地工人,支撑印度工厂。

过去三十年,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中国制造”的最大受益者:迄今为止,其在中国深圳、河北廊坊、河南郑州、四川成都、山西太原等地建工厂。除廊坊外,上述工厂员工均超过10万人,全中国员工超过120万人。

小米科技副总裁魏来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公司产品销售全球化,小米公司其他资源也会进行全球化资源配置,至于制造资源的分布,就近市场是最重要的原则,因为这样能压缩运输成本,散件进口关税也远低于整机。

印度扎堆

最近,华为从印度政府处获得“准许在印度开展手持设备制造业务”批文的消息引起大家关注。

富士康7月15日了相关消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专业制造商富士康表示,将大规模扩大在印度的发展,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前在印度最多新建12座工厂,并最多雇佣100万当地工人,传言其投资额将达200亿美元。

上述富士康高管肯定了富士康将印度设立生产线的事情。

富士康是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私营业雇主,同时也是苹果iPhone和iPad设备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代工商,其在中国大陆运营了10余家大型工厂,中国达120万人,占其全球员工的绝大多数,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贡献了很大一部分力量。

富士康除了为苹果代工外,还为小米代工。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苹果排名第二,小米排名第五。除此,富士康还为联想、戴尔、惠普等PC厂商代工。富士康奔走印度,被解读出了两层含义,一是富士康全球布局资源,去中国化;二是包括智能手机、PC等IT制造资源全球化,“中国制造”的印记将越来越模糊。

除了富士康之外,华为这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四的手机厂商也将在印度建厂。

笔者就去中国化、IT制造全球分部采访了其他代工厂商,包括英华达、华硕、纬创等相关负责人。他们一方面强调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优势地位,比如产业工人成熟度,供应链的地理分布,同时也表示公司目前尚无这方面的计划。

制造资源全球化分布,第一站为什么是印度?上述富士康人员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印度市场的巨大想象空间,印度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人口大国,按照人口增长速度,未来可能超过中国。根据数据,2014年印度移动手机出货量2.75亿部,占全球市场的14%,是全球第二大移动手机市场。不过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仅8100万部,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仅为30%。相对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日趋饱和,印度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按就近市场原则,品牌厂商也愿意把工厂放在印度。

中国则相反,目前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超过90%。中国手机市场在2015年第一季度出现六年来的首次萎缩。

目前华为、小米、联想、中兴、vivo、OPPO、金立、一加等手机已经开始在印度出售。小米、华为、联想摩托罗拉、华硕等公司,都已经在印度推出了大量定价在150美元的安卓手机,在电商网站销量排名靠前。

华为印度消费事业部总裁Allen Wang曾表示:“印度是华为在海外的重要市场。我们希望在三年内成为印度排名前三的手机品牌。”

在全球IT资源的争夺上,这是第二次“龙象之争”:第一发生在2000年之后,全球软件产业兴起,印度因为语言等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产业外包承接地。中国试图切入这一领域,重点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甚至全国各地都建立起了软件园,比如北京、大连、西安、成都等,包括东软、华信、海辉等都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经予软件外包各种十分优惠的产业政策。最后的结果是印度成为赢家,中国未能从印度手中抢走“世界办公室”的位置。

这次则有所不同,是后起的印度向领先的中国制造发起进攻;另一个不同则是,中国又处于产业转型之中,对制造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印度则在积极争取之中。结果会如何?上述富士康高管认为:目前还很难下结论。

全球布局

上述富士康高管透露:除了印度之外,富士康在越南两个省建了两个工厂,同时已经决定在巴西建厂,初期决定投资20亿美元,预计就业员工超过10万人。巴西总统亲自接见郭台铭,邀富士康去巴西建厂,给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

该高管表示:把手机从中国运到巴西,至少有10元成本,高的时候是30元的成本,在巴西的手机售价一般在500元人民币左右,这样高的运输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占了相当比例,极大的压缩了利润空间。在巴西建厂解决了这一问题。

另外出口品牌手机整机到巴西有关税保护,而在印度建厂,则可以减掉关税成本,因为拉动就业,政府还会有各种政策补贴。

三星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最大的手机厂商,也在全球布局自己的制造资源。去年年底,越南政府表示,三星电子在该国的30亿美元投资建厂计划已经正式获批,未来三星在越南的总投资将追加到110亿美元。

越南当地媒体的预估是:截止2015年,越南将负责生产超过40%的三星手机。

除三星之外,过去数年,英特尔、微软、韩国LG和日本松下等公司的手机制造部门也都已经延伸至越南。根据越南的官方数据,越南几年前十个月出口了价值192亿美元的手机及其附件产品,与前年同期相比增长8%。越南的手机及其附件产品出口已经超过其服装和纺织品出口额,该项出口占到越南总出口额的16%。

上述富士康高管认为,富士康在中国之外的地方建厂,是几大趋势合力的结果,首先是两个大趋势,一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的地位正在被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等取代;二是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原来是劳动力成本最低,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国家,现在劳动力成本已经远高于其他国家,比如印度、越南、印尼也很有想象空间。

就劳动力成本论,印度、越南的成本不过中国的四分之一,巴西工人月薪也不过800元。在中国,工厂员工的工资至少得3000元以上。更麻烦的是,随着其他产业的兴起,比如服务业,制造工厂很难招到工人,因为其他行业收入更高,比如快递月收入8000,甚至过万不是难事,建筑工人收入则更高。自2008年之后,用工荒就困扰着富士康等制造企业。

其次是两个小趋势:一是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全球布局,包括小米、联想、华为、中兴在内的中国厂商都已经开始市场全球化,接下来则是制造、甚至研发的全球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渗透当地市场;二是智能手机行业已经由“拼创新”过渡到了“拼效率”的阶段,作为一个产品形态已经成熟的产品,实现“毛巾拧水”的管理能力更为重要。

第12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控制

1 影响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① 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建设项目标准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其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具体内容应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而定。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项目投资、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在制订建设标准时,应紧紧把握住标准水平这个核心,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的建设标准能使项目投资大幅度降低。

② 建设地区的选择。选择建设地区,实际上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需要以及各地社会经济资源条件等,从广泛的地理范围内选择拟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区,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而且还影响着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状况及经济效益。建设地区的选择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工业规模适当聚集原则。

③ 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厂址选择的主要任务是:在已选定的建厂地区,具体确定工厂的建筑地段、坐落位置和东、西、南、北四邻。建设地点选择最根本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从保证建设直接经济效益出发,要满足该厂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的要求,二是保证间接的、社会的效益出发,要求厂址的布局有利于所在城镇和工业小区总体规划的实现。

④ 工艺评选。所谓工艺,就是拟建厂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及制造方法等。评定采用的工艺是否可行,主要有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两项标准。

⑤ 设备的选用。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要尽选用国产设备;要注意引进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合问题;在注意引进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引进技术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① 可行性研究的含义。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要求,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在社会上是否创造效益,在环境是否允许,在建造能力上是否具备等各方面进行全系统的分析、论证,提出研究结果,进行方案优选。从而提出拟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和怎样建设的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般来说,项目可行性研究要力求解答下述问题: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拟建项目在财务上是否盈利,有多大的盈利;建设项目需要多少投资;这些投资通过哪些渠道来筹集,怎样使用,何时偿还,怎样偿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它建成;项目在建设中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需哪些资源,怎样获得;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有哪些影响,影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