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企采购工作计划

国企采购工作计划

时间:2022-03-22 16:0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企采购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企采购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企业;物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企业物资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对企业物资进行有效规划

企业物资管理首要内容就是对企业物资展开有效的规划,这是现阶段企业内部物资管理人员进行采购与生成的主要依据,很多企业的物资部门都会对企业各个不同分管部门所需要的物资等进行整理、统计,然后根据需要的情况进行采购,不同的部门要对企业内部的物资进行全面的有效的规划。例如,企业内部市场部就需要及时的了解市场信息。物资生成部门要了解各个部门所需要的物资情况,并给予全面有效的规划,财务部门则需要对企业购买物资所需要的资金进行规划、控制,保证其资金在最低的范围内流动。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讲,展开行之有效的规划非常重要。

1.2企业内部物资的采购

采购部门在采购物资时一定要将货比三家,争取在最低的价位内采购到最好的产品,更好的进行成本管理进而控制。

2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物资采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物资批量采购的效能作用。二是主观意识不强,对物资管理的重要性了解不够。物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企业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对各项制度执行不力,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意识淡薄,甚至存在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等腐败现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三是物资供应和采购计划不到位。有些单位没有根据生产任务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盲目采购,物资或积压或短缺。四是管理意识不到位,事后算账。有些领导则认为,成本管理完全是财务部门的职能。企业成本管理意识的不到位直接导致成本控制职责不清。五是物资储备过大,占用资金过多,资金利用率较低。六是库存管理工作薄弱,清仓利库工作滞后,致使库存物资积压和浪费严重。

3加强物资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加强物资计划管理,思想上高度重视

领导是物资管理的组织者、指挥者。领导对物资管理工作重视,才能让员工对物资管理工作重视,上下才能协调起来,共同做好物资管理。应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要,对企业所需各种物资做好预算,在计划、采购、管理、技术等部门专业审查后,编制出物资采购计划。

3.2在预算管理上实行事前控制

制定物资采购预算就是要在具体实施物资采购行为之前对采购成本进行事前控制,解决花钱的人和算账的人之间的矛盾,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预算管理不仅可以安排工作计划,还可以制定经济合理的采购计划。在采购实施过程中随时进行预算调整和控制,确保预算指标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有效控制采购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目的。

3.3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规范物资管理

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就会直接的影响物资的管理,让一些损害企业利益的现象发生,在企业内部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为员工讲述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落实好物资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力,还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管理好企业物资需要全企业内部员工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意识,企业上级领导干部要学习更多的物资管理知识,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设立专门的物资管理机构,进行企业物资的管理、保存、统计、数量清查等,物资管理部门还需要依照物资类型的差异性展开不同形式的存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3.4要将采购工作落实到位

企业内部还应该严格落实好采购工作,实现批量采购,企业内部与某一个固定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标志认证的公司签订采购合同,统一定价,企业内部上级领导要对详细了解这些产品价位,采购部在一个统一的机构内采购就能够有效的减少一些讲人情、托关系采购的现象,采购部门的人员分工要到位,明确职责,落到人头,并制定出科学详细的采购方案,对于需要采购的物资详细列入清单,并根据需要恰到好处的采购,尽量减少库存,对于采购部人员还可以实施奖惩制,例如,在低于市场价格上采购到相关物资的,企业内部在年底均统一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促进采购工作的开展。

3.5严把物资使用管理关

在企业内部严把物资使用管理关,能够监督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消耗定额,还能够推进企业内各个项目工作的完成力度,严把物资使用管理关在推进企业稳步发展中非常重要,不仅能够让企业的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还能够避免企业内部工作人员随意的挥霍浪费,对企业内的工作人员进行物资把关,能够确保物资合理使用,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6加强物资储备管理,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物资储备管理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物资储备管理走向条理化、规范化要做到:一是在物资验收入库时必须严格按采购计划,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都要严格检查,对质量不合格的物资坚决予以退货。二是在物资储存过程中要采取良好的保养手段,以科学的方法做好物资保养工作。对仓库中的物资要根据物理性能、化学成分、体积大小等进行分类,分别加以妥善保管,还必须配备相应的保管养护手段,确保在库物资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三是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完善物资进出库手续,并定期进行盘点,保证仓库中的物资种类与数量和账目上的相符。四是确定物资储备定额,保持合理的物资储备量。应确定合理的储存时间、合理的储存空间。合理的物资储备不仅要求总量合理,还要求结构合理。要合理选择物资储存地点,通过合理摆放,有效地利用仓储空间。同时,还要根据时间条件的变化,不断完善、修订物资消耗定额。调整库存结构,降低库存储备,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对储备资金的占用。

3.7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资科学管理

由于物资管理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繁琐性,所包含的物资种类众多,要使物资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把物资计划、采购、仓储、配送、供应商等管理纳入网络管理中,有效地利用共享信息资源,改善企业管理环节,实施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快速疏通企业内部管理信息渠道。还应建立起与外部市场相通的信息网络,使内部物资信息网络与外部市场信息有机衔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市场竞争力。

结束语

总之,只有加强物资管理,从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仓储和使用管理等各环节入手使物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健全,才能降低物资采购与使用成本,有效保证企业正常的安全生产,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l]李宇.物资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J.企业研究.2011(10)

第2篇

【关键词】:ERP 企业资源计划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的英文缩写。其概念是由 Gartner Group(加特纳集团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ERP是在MRPⅡ(制造资源计划)的基础上,融入了最新的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扩展了管理的功能与范围,基于“优化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将企业的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管理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

公司开发ERP的背景

当前国内铁塔制造企业普遍缺乏一个较为明确的企业创新战略,进步缓慢并且很盲目。随着WTO的加入,我国企业不断与国际接轨,一些有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开始越来越多的承揽一些较大的国际项目。国内铁塔制造企业应该树立一种危机意识,应该不断增加企业实力,大力开展创新工作,不单从放样技术着手,还要从企业业务流程入手。国内现有铁塔制造企业间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差别很大。绝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物流、销售、人力资源等工作并没有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集成化系统。企业内部运行体制虽有完善的管理体制,但各部门间绝大部分是靠人来协调的。部门与部门间的信息传递也几乎全部依靠人工进行处理后进行的。

目前,国内并没有针对铁塔制造行业开发的ERP软件,由于铁塔产品的特殊性,流程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只有自行参与流程再造和系统构架,才能开发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需求的ERP软件。基于上述原因,公司提出自行开发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构想。

ERP的目标与内容

2.1 ERP的目标

对于一家机械制造企业来说,ERP系统能解决多个现实问题:

解决多变的市场和均衡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有关库存管理的难题。

保证对客户的供货承诺。

改变企业的本位观。

2.2 ERP的内容

开发的ERP系统涵盖了铁塔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

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技术管理、任务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应收应付、资金管理、总账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支持、协同办公。

ERP的开发过程和技术路线

3.1 ERP的开发过程

(1)实施准备

进行充分的项目前期培训和功能讨论,使企业所有参与人员理解项目实施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收益和好处,从而获得公司全范围内的支持。

进行详尽的企业调研和业务需求分析,详细描述企业当前运作流程,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充分讨论,确定管理流程重组方案和软件修改调整方案。

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总经理任组长,项目主管副总任副组长,所有部门经理任组员。所有基层管理人员及系统使用人员为实施小组成员,由所属部门经理直接领导。选定系统管理员。

确定项目实施的范围、阶段目标和实施方法,制定项目实施工作计划,确定项目实施所需的各项资源的配备安排。准备项目实施所需硬件,进行网络建设和系统集成。

进行基础工作规范,对工作过程中使用各项原始单证、表格进行规范整理,保证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及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制定相关的基础编码规范文件,指定专人进行基础编码管理和检查。

(2)实施过程

根据系统初始化数据准备表要求的内容及时限,指定相关人员准备标准编码和起始数据,对起始数据进行导入(录入)和核对。

对各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一对一操作培训,数据录入人员重点在单证的录入操作上,补入系统建立后的所有原始单证。管理人员重点在管理查询上,要了解管理工作所需资料和状况在什么位置查询、如何查询。仓库账目人机并存一个月。

启动各工作流程关联跟踪关系,进行工作切换,实现系统上线运转。规范各环节工作流程和内容,强调各环节配合关系。检查系统运转过程中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新工作规范和流程的执行力度。

根据操作使用人员及管理人员再次提出的适应性修改建议,经过双方项目实施小组讨论和确认,进行软件调整修改及二次开发。定期举行双方项目小组协调讨论会,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沟通,排定后续工作计划。

反复进行第三、四步,经过两到三个月磨合,使企业运转工作逐步从手工模式转移到计算机网络平台上,使各岗位工作从日常的繁琐、忙乱状态过度到简单、流畅,从而达到项目实施目的。

3.2 技术路线

系统网络技术方案

(1)系统配置方案

ERP的研发成果

4.1 成果内容

申请并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4.2 成果应用

目前盛达铁塔制造ERP已经在盛达铁塔、盛达江东铁塔、欣达电力钢管三个厂正常使用, ERP项目的实施是根据公司的企业结构和需求规格,实现采购、供销、生产、质量、人力资源等各项管理的数据集中和实时管理的系统模式,达到整体运作管理的实时和流畅。提高生产能力及工作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库存从原来的3万吨减少到目前的2.4万吨,下降了20%;采购提前期由原来的60天减少到现在的45天,缩短25%;由原来的年产量8万吨提高至9万吨,生产能力提高了12.5%。

第3篇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法务部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根据今年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要求展开2018年上半年工作,以资金安全、疑难账款的强力收回为工作核心;以应收账款的催收,公司重大事务的协助配合,新签合同、补充协议、法务催款函的起草、审核把关等几大方向为工作重点;对内协助支持公司客户管理部、财务部、采购部、办公室、综合管理部等部门的工作,对外以催款,商业谈判等为法务部的工作拓展,下面将对法务部上半年具体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展开计划。

2018年工作总结

一、合同管理

(一)审查、起草新签合同数量

截止2018年6月31日,法务部共审查、修改合同260份,其中销售合同86份,原材料采购合同55份;车辆配件、车辆维修、车辆辅助用油、机械设备、基建类合同53份;设备租赁合同(泵车、罐车、铲车租赁合同)35份;其他合同(办公用品采购、软件维护、清理外包、皮带外包等)31份。(合同台账见附件1)

(二)重大合同(标的额100万以上)履行情况分析

1、2018年新签重大销售合同履行情况分下(详见附件2)

2、原材料采购合同履行情况分析

    为缓解中心资金紧张,并降低采购成本,2018年上半年中心以商承方式采购水泥,商承到期如未进行付款届时将面临巨大资金压力与诉讼风险。为防范风险,法务部一方面将配合销售部门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另一方面配合采购部与水泥厂家进行洽谈,必要时达成还款协议延长付款期限。

3、顺义搅拌站机组改造合同履行情况分析

(1)合同履行阶段:

顺义搅拌站机组改造目前正在进行基建工程,因地质原因导致基建施工中增加打桩降水工程量,加之一带一路、降水天气等不可抗因素的影响,机组改造工程工期延误较长时间。

(2)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数额较低,逾期一天按照合同金额的1‰支付违约金,最高不超过3%。对方违约成本较低,对其约束力不强,导致工期一再延误;

二是总承包方对基建分包方监督力度小,致使分包方施工进度慢,时工期延误的重要因素。

(3)应对工期延误采取的措施:一是发工作联系函、律师函要求总承包方严格履行合同义务,否则追究其违约责任;二是要求总承包方派驻工程监理人员,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监督管理;三是要求总承包方更换基建队伍,抢抓工期。

(三)合同审查签订、履行中存在的风险

1、合同审查中的不足

(1)合同审批部门将拟签订合同报法务部审核时,因合同相对方提供材料不齐全的原因,相关部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按照合同管理办法的要求提交证明对方合同履行能力情况的文件和人的授权委托书。因此,在合同审查中,法务部仅通过网上查询合同主体资质等情况对主体的合法性做初步判断,对相关情况的真实性、对方资信等无法确信,有可能因为相对方不具有主体资格、人为无权、越权、缺乏履行能力等情形,从而影响合同的效力和履行。

(2)审查合同时遇格式合同文本、或权利义务内容简单、风险较小的合同,仅是口头告知合同经办人需修改的地方或在拟签订的合同中直接修改,而未出具书面的法律意见书,使合同审核阶段出现漏洞。

(3)审核新类型的合同或涉及专业领域合同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等,存在一些专业条款理解不到位、合同双方权利义务、违约条款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合同履行中难以限定对方违约行为,无法追究对方违约责任。

2、合同签订时的问题

合同订立因存在一方先签字盖章,另一方再签字盖章的情况,此种情况下往往对方通过邮寄的方式将盖章合同送达合同主管部门,合同上缺少对方的签字及日期。合同中往往约定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或因越缺少签字而使合同未生效,或因缺少签字盖章日期,而无法确定合同生效日期。因合同未生效,无合同履行及违约的限定,可能给守约方造成损失而无法弥补。

3、合同履行中的问题

(1)合同相对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付款义务,经催告,对方同意及时付款或出具还款协议,但常借故拖延付款或签订还款协议,最终因无书面付款协议而成功拖延付款。

(2)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中付款条款常与结构封顶、办理完毕结算有关,如工程结构封顶,办理完毕最终结算后三个月内付清余款。合同中因未约定结构封顶时间、结构封顶后办理完结算时间,对方常因此而拖延办理结算,从而拖延付款。

(四)合同管理中的工作改进

1、合同审查时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交相关审查资料;仔细审查每一份合同,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2、遇新领域合同有疑问时,一方面要自学,查找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向上级法务、顾问律师请教,切不可闭门造车。

3、合同盖章时,要求经办人签字、写明日期;如对方未签字的,告知经办人员通知对方补齐签字、合同签订日期。

4、还款承诺、协议严格落实到书面上;对合同条款仔细斟酌、约定办理结算、付清尾款的期限,保障条款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二、诉讼案件

(一)2018年诉讼案件情况(详见附件3)

截止到2018年6月31日,法务部接收债权共计23167047.93元,已通过诉讼和非诉相结合方式回收债权18571184.5元,其中诉讼案件为建工“润世中心二期工程”、建工“动力增容工程”、通利达“百子湾公租房一标工程”,共回收债权18151022元;非诉案件中铁遂“地铁7号线3标”工程通过多次与对方洽商,结清债权420162.5元。

未结涉诉案件金额为5421995.93元,分别为:中建六局“奥林匹克花园二期(A)地块工程”、大洋“A区地下车库”、城建四“第五广场”、总参四部“益泰恒生”。

(二)诉讼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诉讼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1)立案时因对诉的合并情况理解不到位,而被裁定不予立案,造成时间耽搁。将合同相对方一致的两个独立的买卖合同作为一个诉讼案件申请立案,被告知两个案件应分别立案。上述情况属于诉的客体合并的情形,应当分别立案,法官视情况可以合并审理、分别判决。

(2)诉讼程序战,时间长,效率低。开庭前,被告为拖延开庭,于答辩期最后一天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作出驳回裁定后,对方又提起上诉至二审法院作出裁定之日一般为3个月时间,此段时间不计入审限,此种情况下简易案件审结完毕至少半年以上。一审判决后,对方亦可能提起上诉,自立案至判决生效至少3个月至6个月。一个案件从一审到二审可能要经历一年时间,这就体现出以诉讼方式收回债权效率之低。

(3)证据保全意识低。接收以及发出函件没有保留快递单号,无法查询邮寄、送达时间,难以证明诉讼中对方或是法院程序上是否违法。

(4)获得胜诉判决后,执行难。一般情况下,如对方有履行能力,仅为拖延付款的,立案后开庭前或开庭时双方便能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对方亦能按照和解、调解协议履行付款义务。如对方确实无履行能力,即便获得生效的胜诉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对方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也无法执行回欠款。

2、应对措施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立案前,做好充分的论证,对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详尽分析,对从立案到案件审结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演并制定出应对措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如对方准备程序战,一是尽可能通过己方诉讼行为在程序上缩短时间,比如收到对方管辖权异议申请书后立即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可以节省5天时间;收到对方上诉状立即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可以节省15天。虽然这些时间微不足道,但应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早日获得胜诉判决。二是加强与书记员、法官沟通,尽快安排开庭审理。三是加强与对方沟通,尽可能达成和解,在一定期限内支付欠款,申请撤诉。

(3)提高证据保全意识,将合同履行过程中、诉讼过程中来往函件挂号、邮寄、电报、电话记录和邮寄凭证等单据都要整理入档。

(4)为保障债权的实现,及时采取诉讼保障措施,如诉前保全(采取诉前保全后30天内向法院起诉)、诉讼中保全及判决生效后进入执行前的诉讼后保全(应当在生效判决确定的履行期届满后5天内申请强制执行)。

三、其他工作

1、业务风险评估与规避、往来函件解读与回复。

截止6月31日,法务部共协助客户管理部、综合管理部出具律师函5份,工作联系函10余份。发函后对方积极还款或签订还款协议,通知回函的期限内未回函的法务人员则采取诉讼手段维护中心合法权益。

2、加强制度建设,并严格落实。

(1)为加强法治国企建设,促进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提升,法务部依据集团“七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及实业公司的“七五普法”工作实施细则,制定了商混中心的“七五”普法实施细则并严格贯彻落实细则要求。

(2)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及销售、采购、债权转移等不同类型合同的具体实施细则,有效的规范了合同管理工作,健全了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

(3)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将法律培训纳入企业培训内容,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2018年3月9日,通过组织法律知识考试的方式对中心各系统合同签订及管理人员40余人进行培训,2018年5月9日,商混中心邀请实业法律合约部经理张忆南对中心领导职工进行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培训,两次培训不仅调动了各岗位人员学法的积极性,提高了相关人员合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有利于加强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2018年法务部工作虽然较2016年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法务人员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强学习。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学会运用到企业治理中,践行依法治企。

 

2019年工作计划

一、提质增效把好合同关

1、巩固和完善合同及法律文件的审核机制,不断完善完善中心合同管理办法及授权制度,严格依照制度进行评审,加强合同审核的有效性。

2、深入调研,根据商混行业的行业规范和商业习惯以及业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合同范本的修改和制作,使其更符合实际操作和公司利益。

3、保证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的审批速度,并提出相应的书面法律意见和相应的修改。

4、加强合同履行中的全方位管控,对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并制定可行的解决办法,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依据。

二、攻坚克难降低应收账款 

1、协助业务部门对中心债权进行清理和催收,对存在风险的工程进行跟踪。落实中心“三色预警”制度,对债权进行直观分类并提出建议。 

2、建立健全的诉讼管理制度。一是做好已发生的案件统计工作,建立大案台账、分析研究机制;二是在面临可能发生的纠纷时,应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应对;三是建立纠纷化解机制,做好诉讼前与对方当事人的协调谈判工作,争取双赢;四是坚持诉前案件尽职调查、法律纠纷案件诉前、诉中法律论证、诉讼调解机制等诉讼管理机制;五是定期对已发生案件进行总结,把握案件发生规律和诉讼技巧。

3、对中心老债权(北京城建四集团第五广场项目、总参四部、天津滨海新区案)进行持续跟踪,探究可行性解决方案寻找新的突破点。加强与法院沟通协调,采取多种途径推进历史积案解决。

三、宣贯落实“七五”普法工作,推进法治国企建设

1、强化依法合规,完善制度建设。结合中心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中心的制度体系,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做到依法治企。

2、主动适应发展,提升法律管理水平。做好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切实将法律风险管理 “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面全程深入参与企业改制改革、业务谈判、重大经营事项决策、投资融资、合同审核、纠纷案件、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充分发挥法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解决”的重要作用。

3、丰富普法载体,加大普法力度。深入学习宣传法治国企建设系列文件和要求,推进企业完善法人治理;丰富普法载体,创新普法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普法工作的热情,调动全体员工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把法治教育纳入职工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将法律法规与职业技能、安全生产等培训相结合,促进各项工作依法合规进行。

四、提高自身素质 

第4篇

[关键词]创新 成本管理 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是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并波及到中国企业的特殊时期,成本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例如对成本的计划、分析、核算没有从生产过程拓展到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了事后管理,而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没有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核算、分析的管理体系等等。这些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急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成本管理的创新。

一、树立成本管理战略观

企业的成本管理应打破传统的以企业自身角度为出发的管理理念,必须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成本管理要以企业全局为对象,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综合分析包括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行业在内的整个价值链;要注重于长远的降低成本,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不要追求短期效益;着眼于外部环境,涉及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各个环节;要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上,帮助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是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市场中,能否及时把握信息、抓住机遇,是企业能否驾驭市场的关键。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有效地实现对集团企业和子公司的业绩考核、有效规避与化解经营风险、提升收入及节约成本。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例如成立成本控制工作小组以制定成本控制工作总体规划;汇总各部门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认各部门成本控制人员;制定成本管理员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对各部门成本控制员进行业务指导;制定年度成本管理各项费用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定期举行成本控制工作会议,协调各项成本控制工作等。

三、寻找能够降低成本的成本项目

控制成本必须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能盲目地控制产品的全部成本。假如某制造业企业,材料费用、刀具消耗和机物料消耗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高,占有较高的份额的话,那么最好先从高比例成本项目入手加强控制,这样才能使公司成本控制目标顺利实现。以材料采购环节为例,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成本,如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供应商档案及准入制度、价格档案及价格评价体系;开展集中采购或批量采购,增强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开展招标采购,可以有效地选取对企业最为适用并且物美价廉的材料;采取实时监控,对主要材料的价格变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预警并做出反映。

四、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控制

由于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人员和全部生产过程,因此,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这一成本管理体系应包括企业的全体员工和生产的全过程,能够将成本指标分解到每个部门、车间、班组和员工,形成成本管理网络。通过实行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形成人人关心成本、处处关注成本的局面。将费用量化到每一个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再层层分解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有考核指标,并与其个人绩效挂钩,实行奖惩机制,调动全员节约成本的积极性,使职工体会到为企业创效益就是为自己创收入,让每一个参与者学会算账,建立“成本”、“效益”意识。因此,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控制,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保障。

五、全方位创新成本管理意识

降低产品成本需要有创新意识,企业只有从创新入手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从技术创新上来降低原料用量或寻找新型替代材料;从工艺创新上来提高工艺水平和设备利用率;从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创新上来进行全过程优化,减少各类浪费;从营销方式创新上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满意率;从存货管理创新上来降低存货占有量,减少资金占用;从应收账款管理创新上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占用成本;从薪酬制度上创新以激活每个岗位的工作热情、形成全员创新的局面。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激励创新,才能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六、正确处理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企业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造成的成本增加,因此要树立提高质量即是降低成本的观念。通过生产设备技术改造使产品的质量提高, 降低废品率和返修的费用,从而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全力推进精益生产,提高员工操作水平,降低废品率,提高质量改善意识,把员工培训与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有机结合,提高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全力推进精益生产,严格工作流程和标准,严控各项费用支出,坚决杜绝浪费。

七、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在生产力这一系统中,人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一是企业可通过教育、学习、训练的途径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开发劳动者的智慧,为技术革新献计献策。据日本研究,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一个年级,技术革新者的比例平均增加6%;工人提出技术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5%,而科技人员的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10~15%,特别是受良好教育的管理人员推广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和技术,可降低成本高达30%以上。二是加大经营者激励约束力度。通过股票期权等激励措施,鼓励经营者注重长期的降本增效,通过加大外部审计力度,确保报表内成本费用数据真实准确。

参考文献:

[1]王炳荣.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费用[J].经济师,2006,(3).

[2]陈新.浅谈企业成本费用控制[J].经济师,2007,(1).

第5篇

(一)责任成本会计的含义

责任成本是指由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它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部门。主要采取分权管理的模式。

(二)责任成本会计的内容

责任成本会计的内容主要是:于企业内部管理中赋予相应部门比较独立的经济权利。将这些相应部门作为责任中心,独立的去完成他们的工作目标。而这些部门作为责任中心所制定的工作计划和责任目标需经过企业财务部门和高管的审核与批准方可执行。并在期末的时候对其完成状况进行相应考核、评估及其对应的奖惩。

(三)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会计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状态下企业管理的要求。而其所具有的明确的责权划分制度更使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大大增强。在为员工提供自主工作空间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另一方面,由于其考核制度严谨,使责任中心责任目标的完成一目了然,不仅有利于责任目标的完成,对企业其他经济决策、企业发展与预测具有更加深层的影响。

二、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自责任成本会计引入我国以来,经过长期的摸索与探究,终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以格力集团责任成本会计在国内的应用发展为例说明。本世纪初,格力集团提出了对SUB系统建设的概念。并将这一系统损益表的操作程序也一并提了出来。这套会计系统的目标精确地定位了集团内部每人每一天所用的费用、投入和其产品的信息。这样一来,集团的每个具体责任中心或者个人都会以这样的方式知晓集团的整体经营目标,进而达到带动整个集团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根据格力集团的例子不难看出,在此之前,格力集团分为传统的采购、销售和财务部门。而在实施了这一系统之后,使得这些部门打破了传统的分散格局合并而成为独立的责任单位,实行集团内部统一管理。提高了采购、营销和结算方式的效率。优化了市场与管理资源的配置。这种使成本核算计划变得更加细化、具体的做法,就成功的优化了绩效考核,提高了企业效率。

在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责任成本会计也起到了其独有的重要促进作用。它通过将其责任成本精准到每一名企业员工的个人身上,利用明确责任划分,在提高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更因为其员工提供相对自主的工作空间而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创造性。促进了员工整体观念的更新。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传统企业中负责采购的采购员,在责任成本会计中一跃而成为一个责任中心,必须承担作为责任中心的责任。不仅是采购工作,也对其经营成绩负有责任。这就使得员工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单纯负责采购进价的思维模式与观念,更要考虑到很多综合成本的问题。比如运费、损耗费和涉及到的相关管理费用等等。因此应用责任成本会计可以使我们节约更多的成本,并使企业中每一个分子都着眼于整体利益的促进,更加有利于长期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赢得优势。

以格力集团为例不难看出,公司的高层管理部门对责任成本会计在本企业中的实施还是很看好的。并有意利用此核算方式来管理公司的经营成本。在此同时,企业内部管理者也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完善,改变观念,优化企业文化。这无疑是我国在应用责任成本会计系统进行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成功典型。

(二)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经验总结

1.完善理论基础建设,提升成本会计水平。摸索出一套适应我国企业发展现状的责任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必须结合具体实践,突破以往传统管理观念,解放思想。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开拓思路。秉持严谨工作态度,调动主观能动性,尽快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转变为生产力。提高责任成本会计应用水平。

2.充分发挥责任成本会计的职能。优化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更新责任成本会计人员的观念,及时树立他们关于成本效益和成本回避的思想。责任成本会计体系未引入之前,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人员将问题着眼于关注单纯的产品成本的多少上,而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发现,企业需要更加全面和整体的考虑才能反映出真实的成本数据。在企业内部普及这一理念有利于综合、全面的把握企业成本,便于各责任中心对成本在具体细节上进行充分、准确的分析。进而科学有效地调控整个企业成本。

3.责任成本会计的技术支持。责任成本会计电算化实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为企业提供信息和服务已是大势所趋。成本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供办理业务的能力,精确核算数据,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对于提高决策成功率有积极作用。

4.参考和借鉴其他国家责任成本会计的先进经验。西方成本会计学科历史悠久,运用领域广,技术方法先进,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将我国国情与借鉴国外经验相结合,对发展我国责任成本会计大有裨益。

第6篇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建立宗旨

内部审计作为会计体系之外的独立稽核系统,与财务管理体系相辅相成,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财务管理体制是内部控制体制的核心,但不是内部控制的全部,内部控制体制的完善,还需要其他非财务评价体系的补充。笔者认为,企业内部审计的建立宗旨在于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自我修复功能一个健康的公司,应有适应公司发展目标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思想保证,合理的分权与有效的监督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作为制度保证,从而一方面从思想上使员工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结合起来,努力为公司目标奋斗;另一方面从制度上保证员工的个人利益的实现并通过授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加强监督。国资委颁布并实施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应在董事会下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要求国有企业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对本企业及子企业(单位)财务收支、财务预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以及建设项目或者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

完善自我修复功能,主要是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然后通过整改措施纠正各种差错、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起到防止、发现和纠正问题的作用,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自我完善和修复。一个体制或制度,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极具变化的局面,这也是内部审计存在的根本内因。集团建立跨国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目标已经确立,这对于集团的体制建设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金融行业的一个特点就是资金量大、风险大,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及时解决,都有可能导致无法承受的损失,而且仅用流程控制和人员管理,无法解决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问题,必须建立独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督体系。

(二)发挥内部审计对错误与舞弊行为的威慑作用,避免损失的发生由于内部审计的存在,被审计对象不得不尽量减少差错以期在审计中表现良好,而且定期、严格的内部审计对企图舞弊者是一种有效的拦阻。现阶段,查处错误及舞弊已经得到集团的高度重视,但相关的预防机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实际上,查处是一种反馈控制与补救措施,要逐步将当前以查处错误及舞弊为重点的反馈控制提升到以定期的、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重点的有效阻拦式的事前反馈控制,并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纠偏做到防微杜渐,力争防患于未然。查处错误及舞弊固然重要,但损失已经出现,集团已经受到损失,有效阻拦可尽量避免损失,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纠偏可从根本上铲除。因此,抓好事前反馈控制应逐渐成为以后审计工作的侧重点,即通过定期的、严格的内部审计防止错误及舞弊发生。

(三)建立合适的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财务数据必须经过审计才能采用,这在西方已经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习惯,已经成为进行任何财务评价的基础,而在国内,这种观念还远未深入人心,这也是当前造假者往往能够通过造假得以获利的原因之一。结合自身实际,要真正做到准确考评,并通过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就要未雨绸缪,树立“只有经过审计后的财务数据才能作为评价的基础”的观念,从源头上防止虚报、瞒报现象发生。

(四)做好财务管理体系的外部稽核,充分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核心作用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关注以下几点来实现对预算的监督:一是预算的编制、考核必须与工作计划相结合,如果不与工作计划相结合,单纯从数量差异来分析,很容易得出费用节约的结论,只有与工作计划相结合,才能发现真正的费用超支;二是预算的编制和考核应具有可核查性,编制时,各部门的费用预算应有费用支出明细清单,生产部门的成本预算和采购现金预算必须附有产品生产备料清单、生产进度预测、产品采购清单和招标采购制度,以保证预算编制以及考核的真实性和可控性;三是预算的定期检查和分析应当立足于为业务的发展服务,既要有严肃性又要有科学性,例外事件的分析和预算的调整应当立足于为业务的发展服务,而不能牺牲发展来满足原有预算的执行。通过审计的外部监督,一方面,预算的编制和调整将会更加贴近实际,另一方面,预算的执行和考核将会更加严肃、科学,这将有利于预算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反过来,它也将推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及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往往会随着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成熟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刚导入的预算管理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对财务经理负责,协助其完善预算编制流程的监督;在比较成熟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对预算委员会(财务总监)负责,负责监督预算的编制与考核流程;在成熟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对总经理负责,负责监督预算委员会的工作流程并对流程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在整个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以后,在董事会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由其领导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内部审计部门来监督整个管理层。内部审计作为最有效的内部监督手段之一,已经在西方200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最终成型、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必须设立审计委员会以监督整个管理层,以及公司架构中审计部门必须自成体系以保持相对独立,这已经成为管理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共识。

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有效地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离不开重要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7篇

【关键词】零库存;物资;准时制;启示

一、零库存概述

(一)零库存的涵义

库存是指企业组织中存储的各种物品与资源的总和,是企业在生产和物流渠道中各仓库点堆积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等的总称。库存指的是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其是为了解决供应与需求之间不协调的一种措施。零库存指物料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零库存管理是指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按照准时制组织物资供应,使整个过程库存最小化的管理方式的总称。

零库存最初出现在日本丰田公司。此后零库存逐渐超出生产企业的范围,扩展到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在涉及生产情况下,延伸到例如原材料的供应与配送、半成品与成品的销售。同时范围的扩展使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得到了极大使用与推广,使库存管理演变为对库存信息的管理。“信息替代管理”等于零库存的的概念被提出,同时被众多企业进行着实践。

二、零库存的两个成功案例

(一)丰田公司的JIT生产方式

二十世纪后半期,全球汽车市场进入了需求多样化的阶段,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以往的批量生产很可能导致人财物的浪费,汽车制造商面临如何有效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的新课题。鉴于此,丰田公司于1953年提出了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混合生产条件的生产方式,该方式结合了单件生产与批量生产特点,即准时制(Just in Time,简称JIT)生产方式,又被翻译成“恰好来得及”管理方式。丰田公司能平安度过第一次能源危机,则归功于这种生产方式,因此引来其他国家生产企业竞相效仿,使这种方式逐步推行。如今,JIT己不单是一种生产方式,而被视为一种物流模式在世界物流领域得到推广。

JIT是“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将所需要的零件、以所需要的数量、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其基本思想是生产的计划与控制以及对库存的控制管理,目的在于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无效劳动,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高经济效益。JIT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在各方面合理配合下才能实现。它以准时生产为起点,以此可发现生产过程中生产过量及其他方面的浪费,然后对设备人员调整及淘汰,以简化计划、降低成本、加强控制。

丰田式零库存管理的基本框架流程如下:(1)流程工程,尽量减少物料的停滞,让物料无凝地流转下去;(2)平准化,使生产的品种及数量完全一致。(3)标准作业化,有效的组合机械、人、物,以快速安全的方式进行工作,保持生产流程畅通,使工作计划能够如期实现;(4)自动化,这里的自动化指的是设备的机械自动化以及员工的工作主动化,不是单纯指设备的自动化,而是包括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的自动化,员工包括企业全部员工之总和;(5)目视管理,告示板及警示灯就是目视管理的工具,为将工作场所发生的异常情况彻底解决,每个员工都必须时刻关注告示板及警示灯上反应的问题所在,并及时予以解决。

丰田公司通过采取JIT生产方式,以订单计划为驱动,通过看板管理,采用拉动生产方式将供、产、销紧密地连接起来,使废品量达到最低、准备时间、生产提前期缩短、减少了零部件的搬运量,使库存量实现最低,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为丰田公司及日本汽车工业腾飞做出了贡献。

(二)戴尔直销模式与供应商管理库存

美国戴尔公司在电子商务领域成功地实现了直销模式,其“零库存”与“低价格”的优势让惠普、宏基和联想等电脑生产商竞相模仿。该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直销计算机的独特经营方式——戴尔直销。这种模式通常有两种订购方法,一是网上订购,二是电话订购。顾客可通过电话或网站订购,选择自己喜欢机型,按戴尔订单流程提交并确认,支付费用后,会收到戴尔公司邮寄的电脑。它的理念是按照客户要求去制造计算机,最有效明确地了解客户需求,然后迅速做出回应向客户直接发货。由于Dell只有在接到一批订货时才要求供应商及时提供计算机零部件,使零部件的库存降到了最低水平,从而使公司最大限度地减少成品库存。

戴尔公司曾经历过1989年第一个重大挫折。当时戴尔公司是买进市场上所有可能买得到的存储器,在市场达到最高峰时,买进的存储器远超过实际需求量,然而却遇到了存储器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加上存储器容量几乎在一夜之间从256K提升到1MB,这使得他们购买的存储器被套牢。这次存货危机,直接引导戴尔确立“摒弃存货”原则理念,一方面充分利用供应商库存,降低自身的库存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与供应商合作关系,利用充分的信息沟通降低存货风险。

通过信息平台的联通,戴尔和供应商构成了虚拟的企业。这样部分供应商的供应商也会进入系统,由此使整个供应链实现全局沟通,最大地实现集约化。基于此系统,戴尔在中国的几十位采购员通过信息平台,完成从订单、生产、运输甚至进入第三方公共仓库的对供应商的整体业务。戴尔的供应商管理要求其余供应商互相忠诚,系统信息的共享会使双方同时达到成本最低的目的,业务监督方面会使戴尔派出驻厂工程师进驻供应商工厂,并且戴尔设置专门团队进行所有供应商的质量监督,并形成报告;为了公平,戴尔新产品研发会让供应商介入,参与其研发,互相监督,形成机制。戴尔的供应商管理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供应商数目的少量,同时密切配合帮助供应商,实现链式互助发展,主要表现是将供应商数目维持在少量水平,考虑风险分担情况下,实现成本最低化,并且在商品质量和工艺水平上提供供应商培训服务,帮助供应商对自身内部流程进行优化和改善,同时提供管理工具给供应商,使供应商实现自我管理和提高。另外,戴尔对供应商定期考核,实现优胜劣汰,通过适当竞争提高供应商提升水平,实现戴尔为核心的整体供应链的水平提高。

三、启示

首先,零库存不是指库存数绝对数为零,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库存概念,它实际上是指在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库存进行合理地计算以及高效的控制,使库存量实现最小化。其意义就是在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过程中能够系统的将现代物流管理的技术渗透进去,最终实现的合理库存。

其次,将JIT应用于物流领域,能够实现按需刚好送货、减少在制品库存的目的。将JIT进一步借鉴引用到建筑企业物流领域中,如办公用品、零配件、其他材料等物资可以通过采取这种方式,在需要的时候再采购,由供应商即时配送,材料进场后就可直接使用,从而达到减少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建筑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所涉及的设备很多,几乎将工业、民用以及公用工程中所有设备都囊括了进来,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主要是就电气、采暖、通风、给排水、消防、通信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进行安装。

一、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

1、施工的周期相对较长,通常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和竣工验收以及后来的正常运行等所用的时间。

2、牵涉面相当广,通常包括机械设备、电气、电子、自动化、消防、管道、仪表、环保等工程。

3、对安装技术及其精度的要求相当高,现代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进行施工时,通常会进行多种新兴技术的使用,无论是安装技术的规模还是精度以及检测所需的技术等方面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

4、由于现代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涉及面相当广,因此,势必需要不同专业间进行相互的协调以及配合工作,因而对协调管理等工作的要求也就提高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的实施更加顺利,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二、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的要点

1、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

为了更好的实现对项目施工的管理以及进度目标的控制,应当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的总目标进行科学地分解。大型建筑的机电安装项目中,项目施工的管理过程相当复杂,进行施工管理时,不仅需要和土建主体以及装饰装修等的施工相互配合,还要保证机电安装自身的施工进度。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项目经理作为责任主体,生产副经理、专业工长、预算部负责人、分包负责人以及作业班组长等共同参于的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体系,以确保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

2、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由于工程的最终质量是由项目的工序以及分部工程等的质量所决定,且其最终质量为一次性,无法进行更改。所以,机电安装项目进行质量管理时,应当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安装工程的实体形成阶段、施工流程、工艺、方法及其人员的素质、施工的设备及环境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全面的策划以及控制。所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以项目经理为主,生产的副经理、各职能部门相关的负责人、项目的总工程师、工长及分包的各个负责人等参与组成。

3、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的成本节超不仅是项目管理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更是各项项目管理工作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检验标准。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通常是“项目管理承包合同”所要求的责任成本,为确保此目标的实现,应当建立一套项目成本的控制体系,同时,成立一个合同预算部门,专门进行成本控制以及索赔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实施。为实现项目成本的控制目标,项目部应当重点进行如下工作:①将制定的成本计划根据工程部位以及成本项目等进行分解,同时寻找各种降低成本的措施,进行计划目标成本的明细表及其控制措施表的详细编制,然后将此计划落实到各个岗位的责任人身上,并不断检验和完善相关的成本控制措施和方法;②根据工程部位以及成本项目等进行各成本费用等的收支明细表的制定,进行施工时各项成本费用的逐项记录,然后每月进行一次结算并同制定的计划目标成本作对比及分析,然后进行评价;③针对所制定的目标成本的控制计划,确保提前7-30天将所需人员、材料以及设备等进行计划和安排,项目部需统一进行各生产要素的调度和策划,务必尽量做到各要素的最佳的配置、使用以及管理,防止出现计划不周所导致的停工、积压、浪费或是效率不高等的问题发生。

4、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为了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控制工作,不仅需要确保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应从如下方面着手进行控制:①组织机构的建设。项目部应当建立全方位、全过程以及全员参加的一个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人,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作为直接负责人,横向涵盖各个职能部门,而纵向又包括从项目经理至操作工人的各个人员,确保做到人人有责及人人负责的一个安全机构。②安全管理的策划。项目部应当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组织并进行项目的安全施工组织总设计、专项或分部工程等的安全施工组织的设计以及较关键冷冻机房、冷却塔室、水泵房、发电机房及高低压配电室等相关安全技术的方案以及措施的编制,以制度、人员、设备、技术、材料、资金以及施工环境等相关方面进行策划及安排,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5、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

通常都是在竣工验收时,通过建设单位进行竣工结算报告的编制,并将实物数量以及货币指标作为结算的计量单位,对项目自筹建至竣工为止所有的建设费及其成果与财务等的情况进行总结性文件的编制,同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进行竣工结算报表的填写。项目实施时,还需进行工程的材料、设备、作业、技术档案资料及回访保修等方面的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项目管理需要对大量数据及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势必需要进行计算机系统以及数据库的建立,以实现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

6、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

鉴于现代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时新型安装工艺及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人员新型创新工法等的实施,因而需建立一个以项目经理为主,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以及安装技术员等参与的项目技术管理体系,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和论证,并进行其使用效果所创造的效益等的评价,进一步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实现提高效益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我国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若干建议

我国企业的项目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①规范项目管理作为企业从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的一个关键的环节,但是我国企业此方面的观念相对落后,有些企业仅做足表面功夫,因此,使得企业的项目管理相当无序,而管理问题则日益增多;②企业核算项目成本时不够科学合理,不少企业甚至没有科学的方法,常根据经验进行成本的估算,因此,无法有效地控制项目的成本。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1、做好施工准备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

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对于整个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此阶段应针对项目的特点进行施工准备各项工作计划的编制,对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和有步骤的实施。此外,应注意对责任制进行严格的执行,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能够落实到人或部门。

2、选拔优秀的项目管理人才

项目经理需以德才兼备作为原则进行选拔,还应对其进行职业化管理。另外,应建立一支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高效的领导班子,确保项目的高效运转。

第9篇

关键词:国际;EPC;项目;设计管理;市场开发阶段;互利共赢

EPC为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缩写,在这种合同承包模式下,承包商不但要承担项目的施工工作,还要承担设计、采购、试运营等工作。这种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石油化工行业,后来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并在电力、矿业、水处理设施等工业项目和公用设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20世纪我国由于经济管理体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诸多原因,EPC总承包模式在水利水电建筑行业发展推广较慢。近些年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工程日益增多。建设部先后颁布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自此,我国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设计为依托的总承包模式被大家所认同,EPC总承包成为我国目前倡导的承包管理模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2]近些年国内水电施工企业推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EPC总承包是国际工程通行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之一。由于我国EPC承包模式起步相对较晚,我国企业与国际承包商相比项目管理经验较少,目前,处于探索发展积累经验阶段。在项目前期市场开发阶段,设计在EPC总承包中起到龙头的作用,设计管理起到关键作用。笔者通过本文剖析,旨在分析EPC总承包单位在EPC项目市场开发阶段,对前期设计工作及设计合作方的管理,以提高EPC项目承包方的设计管理能力,进而实现市场开发阶段EPC项目的中标率,达到各方合作的互利共赢。设计是EPC项目的关键环节,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设计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占主导地位。而设计成果又是指导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依据,因此,设计管理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国际EPC项目,设计方案大都由承包方在投标时提供。据统计,在初步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对工程总体造价的影响程度约为75%~9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对工程总造价的影响程度约为35%~75%;而到施工阶段,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仅为总造价的5%~10%。由此可见,投标前期阶段设计方案的选定,直接影响项目后期的运作实施。本文以市场开发阶段设计管理为切入点,阐述设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市场开发阶段设计管理现状

1.1合作模式松散,驱动力不足

目前,以施工方为主体的EPC合作模式,设计方参与市场开发需自费配合承总包方进行现场考察、调查当地经济社会状况和法律法规、熟悉相关技术标准、确定项目设计方案、配合编制商务报价和项目建议书。同时,由于市场开发阶段项目的不确定性,设计方需要同时跟踪多个项目,与国内项目相比国际EPC项目的前期设计更复杂,且没有合适的激励目标,致使设计方积极投入精力配合前期投标工作的动力不足。

1.2基础资料及数据不足,初设方案确定难度大

国际项目一般在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政局动荡,政府部门更迭频繁,收集资料难度大,各种资料零碎分散,可用资料少。其次,国际工程惯用欧美技术标准和欧美工程师,造成设计标准及设计习惯的差异。再次,市场开发阶段出于成本及投标进度考虑,地质勘察深度不够,难以获取详尽资料。以上基础资料数据对整个设计方案的影响重大,造成投标设计方案精度降低,甚至会存在漏洞及缺陷,影响投标效果,造成详细设计阶段项目计划成本超标,需要临时更改设计方案或重新进行勘测,对工程项目进度及经济效益都造成较大影响。

1.3EPC+F模式下,对设计要求更高

常规的工程总承包(EPC)项目,业主委托专业的咨询公司和管理公司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业主根据可行性研究成果选择工程项目总承包商,将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及施工等工作全部委托一家承包商进行总包,目的是方便将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及施工进行有机结合,避免出现设计与施工脱节。目前越来越多的项目,已由单纯的EPC模式演变为EPC+F模式(即融资模式)。总承包商的工作除进行设计、采购和施工外,还包括项目前期策划和可行性研究,总承包方的市场开发工作,不断的向项目开发链条上游延伸。这种模式下,设计方的任务就不仅是根据业主提供的项目资料,细化地质勘查资料,然后编制初步设计方案,更多的是要根据业主要求,配合总承包方的市场开发策略,进行技术方面配合。某些需要总承包方参与前期策划及可行性研究的项目,总承包方目的是为了在业主缺乏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尽快促成项目实施,达到获取项目总承包的目标,设计方的工作就从单纯的进行设计,变为配合总承包方进行项目策划,进行可行性研究,促成项目尽早实施。

2投标阶段设计管理的具体措施

同一个项目,不同的设计单位、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因为设计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使得总包方既对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难以掌控,又对设计的进度无法有效控制。如何能在投标阶段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最终促成中标签约,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2.1选择合适的设计团队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设计与施工分离的模式,使得国内企业在进入国际EPC项目市场时较为被动。在市场开发阶段,设计院易忽略同行业发展趋势、最新专利技术、特定市场需求特点等的调研和系统了解各地区设计理念的不同,设计方案缺乏新颖性、创新性、针对性。有时甚至背离国际同类项目造价水平,使得方案设计难以被工程师和业主接受。此情况,引入优秀设计合作方显得更为重要。首先,应选择综合实力强的设计院,同时关注设计院在这一行业的优势,特别是近些年来同类项目业绩及是否参与过项目所在地相关项目的建设及经验,还需了解设计院对该行业最新技术的运用情况。其次,对设计院的选择过程中,还应对其在本项目投入的设计力量有所要求。选择有实力、有业绩的设计团队。应要求设计院提供委派人员相应履历,考察其专业能力及设计经验是否满足本项目在市场开发阶段的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人员应不予录用。

2.2加强日常数据收集,建库分类管理

日常工作中,公司需建立合作单位资源库,并对合作单位按不同业务进行分类管理,一般可分为4类:项目管理咨询公司、专业设计单位、具备相应资质施工单位、运行维护单位。在EPC项目前期,结合项目工作内容、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标准、项目类型、国别环境等,由公司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市场部门按照程序在资源库中初选设计咨询合作单位,报公司审批。

2.3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在与设计院合作良好的前提下,建立了彼此的信任,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可考虑与合作单位进行长期合作计划,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展开全面合作,达到双方合作的延续和深化,实现互利双赢。在得到项目信息后,优先将对方作为合作对象,亦可在各行业项目的EPC总承包承揽项目时双方成立联合承揽投标小组,共同开发市场。对于这种合作模式,将加快公司转型发展,向高端市场挺进,为双方的合作拓宽生存发展空间。

2.4与设计院建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

本着“公平、诚信、共赢”的原则与设计院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中对边界条件和技术规范标准、合同履约、职责划分、利益分配等明确,以此对设计院进行约束。同时制定详细的设计工作计划,并在执行中不断强化与设计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理念,通过适度转嫁风险和分配利益来制衡和管理合作单位,并保证风险与利益对等,使合作单位始终与总包商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在协议中要科学制定设计节点,以设计成果提交时间节点,设计质量和相关过程资料为标准,拟定激励措施,并以奖金的形式予以兑现。在协议中约定,项目中标后,优先选用该配合设计单位。若更换设计单位,总承包方可根据市场开发过程设计方的配合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

2.5加强对设计咨询单位的考核评价

在合作过程中,引用专家评审机制,以合同时间节点、提交物质量等对设计单位进行考核,设立考核打分制度,并将结果记录在案,作为设计单位考核表现档案,供以后选择设计单位时参考。[3]对合作过程中多次出现违反协议及违规,不能正常履约的单位,记录在案,报公司相关部门列入黑名单,后期不与合作。

2.6注重过程控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设计单位在市场开发阶段配合公司现场考察、负责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技术方案、配合商务报价过程中,规定设计各阶段的接口关系、分工和沟通方式,并按照工程设计进度要求,及时沟通。设计进度符合项目市场开发进度要求,充分考虑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勘察、环境评价、经济评价的进度协调。制定设计进度月报表制度。市场开发负责人定期组织检查项目设计与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进度偏差,制定改进措施。项目设计实施计划应满足招标文件约定的质量规定和标准,同时配合总承包方的投标策略。

3结语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中最关键的阶段,而市场开发阶段的设计方案选取,对整个工程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环保控制有重大影响。对于国际EPC项目,市场开发阶段的设计管理,是项目设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整个项目管理的重心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水波,陈勇强.国际工程总承包EPC交钥匙合同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前言.

[2]陈楹泓.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控制及工程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2016(19):61.

第10篇

关键词:财务 ERP 定位 作用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在1993年首先提出的,作为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在体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决方案。笔者所在的德国蒂森克虏伯电梯(TKE)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有近50家分公司,业务范围包括电梯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目前使用的是产于德国的SAP business one系统,随着中国区电梯业务的蓬勃发展,B1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董事会决定实施新的ERP方案。考虑到数据的延续性和SAP企业文化的相似,ERP上线选择了SAP R3系统。在ERP准备阶段的头脑风暴中,高层管理者尤其是CEO和CFO均表示了对变革的决心和信心,与小企业财务人员发挥主导作用不同,TKE选择与各部门联系紧密的商务部牵头,销售部、安装部、售后服务部、质量部、安全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配合的架构,而财务部是与各部门均有关联的重要部门,上线过程中发挥着串联和支持的作用。 公司对财务人员的职责要求为:核算、监督、咨询、内部控制、为决策者提供信息等 ,财务人员应在ERP上线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发挥如上功能,发挥财务人员的专长。

一、在组织阶段尤为重要的业务流程重组和变革管理中,财务人员应寻找合理的定位和发挥专业作用

(一)业务流程重组阶段

在ERP上线前,业务流程的执行不力在到达财务部之前,多数是被忽略和容忍的。实际工作中,业务部门对流程执行力度的关注,多数是在合同条款约定不清晰影响了发票开具,付款资料交到财务部因不合规被退回,AR已经计提坏账影响了EBT等,而业务流程标准化是会计核算标准化的基础,原始信息的缺失和滞后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

ERP上线的目的之一是使流程更加通畅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业务流程重组非常重要,身为成立时间超过15年的一级分公司的财务经理,在此阶段应将财务人员定位为:按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协助业务部门梳理业务流程,拟定各部门标准化的岗位职责,按合规要求对流程进行财务范围内的内部控制,对新业务的特殊情况进行咨询并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例如:

安装部需要备件,采购标准流程中提交采购订单、签订合同、确认收货、支付货款、领用备件必须由不同的部门完成。采购申请单由安装部经理签字后提交商务部;商务部按采购申请单拟定合同,财务部按按会计准则、税法规定和公司规定,超过1000元的备件需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务部按《合同授权签署政策》的签字权限签署合同;售后部按采购申请签收备件并入库,保证品种和数量一致;财务按商务提交的按《支付权限》签署的用款申请,附件包括采购申请单、合同、售后部的签收记录和入库单,发票等支付货款;入库后安装部到售后部填写领用申请经安装部经理、售后部经理签字后领用备件。

按流程设计先后进程,不能跨越性执行;基于最小化授权原则,用户在ERP中的操作权限将不超过业务职权范畴,同时也满足了职责分离要求。一些财务人员认为,财务就是见申请付款,流程跟财务没有关系,那就只体现了财务的核算功能,而监督、咨询和内部控制功能,财务在ERP中Key user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二)变革管理阶段

ERP上线意味着工作方式、岗位职责、甚至整个组织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方案与技术实施的质量,更取决于人们对改变的接受程度。有业务部门认为:ERP是把财务的工作分到了业务部门,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让财务去操作ERP就可以了。没有人希望被轻易改变,但没有人会拒绝改变带来的好处。

在公司召集的公司高层、分公司业务和财务、咨询公司参加的变革研讨会上,公司高层开展变革动员,以达成公司各层面对ERP的广泛理解和充分支持。财务部应在会上引导受到这个项目影响最深的部门积极思考ERP对于公司与自身的益处和拓展,ERP上线不是要业务分摊财务的工作,而是将原来只能由财务在财务软件上查询的信息共享,减少业务在业务系统中手工录入工作量,以及为管理者提供与财务系统一致的信息,而不是提供业务系统的信息,又去对比两个系统的差异。例如:

业务按合同付款比率申请设备发票,现采用纸制申请单(注明电梯号和比率),开票后业务将发票复印存档并登记发票明细;收款后业务通过EXCLE表格确认款项内容;财务核销后AR后在下月初将AR余额明细交给业务。如果出现业务人员更换、档案管理不齐的情况,所有的信息都需从财务处查询,影响业务执行进度。ERP上线后,从发票申请、发票扫描件、收款确认、AR余额明细都从ERP 系统可以查询,只需录入项目名称就可查询到此项目的所有信息,节约了人力物力。而对AR的管理功能也将增加,收款后可及时查询AR的明细和账龄,为下月的工作计划提供支持,而目前只能在财务结账后提供报表才能查询信息。业务在此流程中的变化仅在于:开票申请从纸制变为系统录入;收款确认从EXCEL变为系统录入;减少了扫描发票、归档和登记的工作。而财务的支持将转移为预开发票管理,AR资金息的计算,公司现金流的掌控,这也体现在ERP系统标准化进程中财务从核算的主要功能过渡到以核算为基础,监督和控制为主线的功能,而归档管理这类内部控制工作也实现了共享。

二、在实施阶段的数据整理迁移阶段和项目管理阶段,财务人员要发挥专业特长为业务流程与系统流程的无缝连接,提供专业支持

(一)数据整理迁移阶段

对于理念不同的两个系统,加上需整合业务现有的系统,除了财务上常规的清理和调整外,还包括产品、零部件、客户、供应商等按ERP的标准进行收集和整理,以旧系统的数据去适应新系统上线后的管理,追溯整理数据将是很大的工程。比如:

SAP B1系统AR的管理是以项目为主数据的,项目的信息只有合同约定的项目名称;应收模块与收款模块独立,仅将发生额整合在总账明细账中,即在应收模块能看见有AR收回,看不见哪笔AR已收回;在收款模块能看见收回和未收的AR是多少,而收款模块的核销也是手工编制的分录。发票装订在凭证中,如需查询,只有去开票系统中查询发票,业务也只能用发票复印件归档。SAP R3系统AR的管理是以客户为主数据的,客户的信息不仅包括该客户名下所有合同约定的项目名称,还包括该客户的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号码和客户名称,上述新增资料由业务提供。而SAP系统的财务模块将改进为应收模块和收款模块无缝连接,开票系统与AR模块的无缝连接,在AR模块中发票信息与收款信息按梯台列示,可生成发票和收款明细报表;开票系统的发票信息在AR模块以PDF形式存档。B1系统AR不为0的项目需进行整理迁移,这就需要财务利用专业知识整理应收与收款模块的明细,将手工生成新系统能完成的发票和收款明细报表。数据整理的成功与否同时也向业务部门展示了ERP上线财务人员为业务执行的支持力度。

(二)项目管理阶段

B1系统对项目财务管理主要表现在发票和收款,AR账龄分析及提示坏账计提,也有财务人员认为项目管理是业务部门的事情。SAP系统标准流程化后,这一系列工作只是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利用系统生成的报表进行分析,实现监督和控制职能才是ERP系统赋予财务人员的新使命。在实施阶段,要发挥key user的作用,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分析。比如:

超过100台电梯的轨道交通销售和安装合同,执行期超过3年,财务在其中要发挥监督职能,了解项目执行情况。将每台梯的AR报表导出,包括开票明细、收款明细和AR余额的组成:梯号、比率、金额和账龄。将报表交给业务核对,并请业务写出项目情况和未来1-3月、3-6月收款计划。财务人员不应只关注AR余额,因为业务申请的发票可能有遗漏,未开票不会形成AR,这是财务管理容易疏忽的地方。将开票与项目情况和合同约定结合分析,可以比对出应开未开发票。应开未开发票应提交业务部门备忘,及时申请发票,过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ERP上线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场全新的技术和思想上的变革,财务人员应抓住机遇体现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在公司管理中的管理职能,有变革才会有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特色亮点

一是全力完成收入任务,力争实现收支平衡。截至11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547万元,同比增长23.8%;预计全年能完成人代会批准的目标任务49230万元。到11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支出180350万元,同比增长1.9%;预计全年完成支出189000万元,较上年增加15260万元。通过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努力实现全年收支平衡。

全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8329万元,同比增加9522万元,增长108.1%。

二是优化结构,推动平稳运转。坚持“过紧日子、过好日子”,预计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0%以上,民生支出占比超过一般公共预算的70%;我县“六保”“六稳”工作有序推进,财政运行良好。

三是全力保障,确保扶贫成效。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规划和目标任务,聚集“两不愁、三保障”,科学规划安排扶贫项目资金。截至11月底,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投入6891万元,比2019年增加3884万元,增长130.9%,其中,县级配套资金3181万元,比2019年增加1166万元,增长57.62%,形成财政扶贫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扶贫投入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相适应,有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

四是主动作为,抓好重点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保障重点工作投入,投入肺炎疫情防控资金3344.1万元;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资金3989.96万元;乡村振兴12532.44万元;脱贫攻坚县级配套资金3281万元;助力企业发展3463.17万元;入股四川银行5005万元;解决金糖司等企业安置资金1954.5万元;四好公路建设和乡村公路建设资金4199万元;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875万元;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活动经费和西瑶镇布衣三寨国家AAA级风景区建设资金487.1万元;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项目资金5271.71万元;安排体育广场、法治广场、公租房一期历史遗留问题资金4764.43万元;机关幼儿园等三个幼儿园建设资金4415万元,卫计妇幼中心建设1102万元,扎实推进全县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优化程序,严格投资评审。坚决做到从政府项目预算资料的审查接收、评审人员的安排、评审过程、结论复核,全部通过评审管理程序规范运行,确保整个评审环节的合法合规。截至11月底,共评审项目200个,送审140121.4万元,审定133434.8万元,审减6686.6万元,审减率4.8%。

六是形成合力,常态化资金监管。对我县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及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全面掌握我县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及使用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11月底,我县财政直达资金及特别抗疫国债共分配资金26628.25万元,实际支付24049.5万元,支出进度为90.32%。

七是大力清理,盘活闲置资产。对全县139户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及闲置资产进行清查,共计清查出经营性及闲置资产203处,总价值1.49亿元。并将其中产权明晰、价值1414.58万元的22宗资产,移交农文旅司和国资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二)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补短补差工作。共规划实施脱贫攻坚补短补差项目137个,其中安全住房及住房功能改造项目12个,解决建卡户242户615人居住条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安全饮水等项目55个,受益人口1374户6052人(其中贫困户636户2801人);实施基础设施项目50个,计划完成通组路、产业路、入户路164.9公里,解决3580户17900余人(其中贫困户1124户5704人)产业发展、交通运输行路难问题;开展公共服务设施、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巾帼行动计划”、“扶贫保”、贫困户公益岗位等项目20个,受益贫困户3544户15748人,扶贫成效显著。

二是持续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积极配合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争取上级投入,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安排资金2569万元支持产业发展。

三是切实加强民生保障。截至目前,代缴1.6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金额404万元;代缴1.7326万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额173.26万元;安排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1696.06万元。

四是建章立制,加大盘活力度。在存量资金季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存量资金管理,实行动态清理和盘活机制。截至11月底,收回存量资金11156.47万元,按原用途保留3034.49万元,统筹使用8121.98万元。

五是扎实有效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评价广度、深度和质量,充分挖掘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最大潜能。2020年选取支出绩效评价项目77个,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资金总额5.258亿元。

六是全力推动PPP项目。继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第一期)项目。同时,推动黑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乡村振兴(PPP)项目(第一期)规划,争取今年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全力争取明年动工实施。

七是及时兑付惠民惠农补贴。2020年1-11月通过“一卡通”发放监管系统,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共41项,发放金额12915.90万元,占到位资金的92.45%。

八是圆满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按照省州关于开展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要求,由财政局牵头,协调组织部、档案馆和城南城北社区等部门,于10月底圆满完成15户国有企业560名退休人员(其中:82名退休党员)的总体移交和接收任务。

九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织对县属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分类制定我县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总体规划,提出理顺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深化国有企业专项发展具体方案;整合重组农文旅司、南丝路集团和银鸿丝业,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投资设立金沙建设投资公司,公司运行良好,已实现利润总额721万元;投资设立宁兴人力资源公司和众诚保安公司,深挖行业发展潜力。

十是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截至2020年11月,我县公务卡刷卡消费达到1955万元,同比增加526万元,增长36.81%。增长额及增长率均属全州前列。

(三)存在的问题及短板

一是财政支出规模小,财政保障水平低。我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2016-2018年均为15亿元左右,2019年提高到17亿元;但仍是全州倒数第一,且是全州唯一一个低于20亿元的县。由于支出规模小,县级可用财力非常有限,2020年预计全县可用财力11.94亿元,其中“三保”支出占据了10.51亿元,可用于发展的资金非常少。

二是财政增收乏力。我县的蚕桑、烤烟发展等支柱产业已到达极限,新的稳定的财源未建立,亟需补充。

三是国有企业规模小,融资还本付息压力大,资产分布零散,经营业务单一,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1-9月增亏企业6户,盈转亏企业2户;减少盈利企业6户;银鸿丝业全年累计借款35615万元,支付利息1544万元难度大。

四是国库对外借款20630万元,全部借给国资公司用于发展县域经济或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无法消化。

五是自2019年四季度以来,400万以下工程纳入政府采购致使我县政府采购工作量剧增,同时采购机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更是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难度。

六是上级部门安排工作和下达资金时要求地方财政安排或配套资金,导致地方财政压力过大。

二、2021年工作计划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紧紧围绕收入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税收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严格依法征收;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收缴入库,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预计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20年增长6%。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快支出进度,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切实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和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和资金支出量;严格实行直接支付制度,推动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保证财政支出稳步推进,确保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具体举措

一是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同时,指导、督促各预算单位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对前期规划不实、资金对接不精准、实施有困难的扶贫项目,县财政将调剂闲置项目资金用于其他建设进度快、资金需求急的项目。

二是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抢抓贫困县2020年全面脱贫摘帽契机,协助扶贫、民宗等扶贫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机制,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三是认真分析研判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以盘活农村集体土地为基础,围绕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支持创建省级、国家级园区,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助推乡村振兴。

四是加大政府性资产清查评估力度,做大做强国资公司,力争新增资产20亿以上,增强国资担保能力,为社会发展奠定投融资基础。

五是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促进中学分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建设和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加快推进黑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乡村振兴(PPP)项目(第一期)实施,力争年内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2021年3月前挂网招标。

七是精研政策争取项目。重视政策分析研究,细化完善项目储备,加强中央、省、州政策的收集研究,找准新出台的政策对号入座,抓住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导等领域包装一批有规模、上档次、后劲足的上报项目,力争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扶持范围。

八是积极对接争取资金。最大力度争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三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城市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支持,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九是积极支持烤烟、蚕桑主要支柱产业发展,稳步转变财政支持发展方式,大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省州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政策,抓好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等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过好日子”思想,严格遵照“六保”“六稳”的保障序列安排预算支出,足额预算各项民生和政策性支出,增加对脱贫攻坚、民生、“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入,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增长。

(二)工作建议

第12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要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就必须要对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所以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对经营成本的管理,能够让有效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各个部门业绩的考核来完成,利用责任成本会计知识来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从而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基础。本文将在责任成本会计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责任成本会计;企业;应用

一、前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不仅将一些企业从市场经济中淘汰,也让一些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更大的优势,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就必须要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在企业不断改善自身经营结构的过程中,成本的控制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其必须要是用责任成本会计方法来完成对经营成本的整体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其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加强对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二、责任成本会计概述

1.责任成本会计的概念

所谓的责任成本,就是特定责任中心产生的耗费。产品成本和责任成本存在很多的差异,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紧密的联系。首先,对产品成本和责任成本进行核算的原始成本信息具有一致性,但是加工整理的主体存在差异;其次,责任成本控制的效果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成本的消耗水平,在两者的控制角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其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最后,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没有不可控成本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产品的成本和责任成本的总额是相同的。责任成本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其指向的主体是特定的责任中心,其主要目的就是对特定责任中心的耗费进行核算,并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责任将其落实到每个责任中心。其中还需要对责任中心的耗费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且将分析结果与其责任相对应,完成对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换言之,责任成本会计就是在核算各级责任成本的基础上,明确各个责任中心的任务,其与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2.责任成本会计的内容

对于责任成本会计而言,其主要是将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经济权利赋予相应部门,并将这些部门作为责任中心,让其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而作为责任中心的这些部门在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的时候,必须要经过企业管理者以及财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之后才能按照预定计划完成相关工作。在责任中心制定的工作计划期限末端,要对各个责任中心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对其进行评价,予以相应的奖惩。

3.责任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相对于传统的核算方法,责任成本会计在核算目的、原则和经济原则及归集对象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对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正确核算是责任成本会计的目的,而传统成本会计的目的则是对产品的成本进行正确计算;责任成本会计将可控性作为原则,而传统成本会计则以合理合法性为原则;对于经济原则,传统成本会计使用的是受益者即承担者的原则,而责任成本会计则是负责人及时责任承担人的原则;传统成本会计将产品或成本核算作为归集对象,而责任成本会计的对象是责任中心。

三、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1.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根据责任成本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情况来看,其在被引入我国之后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以海尔集团为例,其在上世纪就提出了建设SUB系统的概念,并提出这种系统的损益表操作程序。在使用这一系统的情况下,其将集团内部的每个人每天消耗的成本价格都确定下来。这样就能让集团内部所有的责任中心或个人对整体运营目标有明确的认识,从而促进整个集团的工作积极性。而根据海尔集团之前的情况来看,其主要是使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在集团内部设有传统的采购、销售和财务部门。而在引进新的系统后,其有效地将这些分开运营的部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独立的责任单位。而在集团内部的统一管理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并让市场和管理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升企业运行的效率,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还能让员工的创造性得到提升以及思想观念的更新。而通过责任成本会计的应用,让企业中各个部门的责任得到明确,能够有效控制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成本,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益。

2.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1)存在不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内部转移价格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责任中心在进行中间产品转移是所需的几家结算依据,其实责任会计核算的基础数据。而对于企业内部的责任中心而言,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其经济利益,从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在转移价格不合理的情况下,不仅会导致交易费用上升,还会提升责任中心之间的交易难度,使其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在我国实施责任成本会计的企业中,一般是采用企业总部制定的内部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但是这样的价格与外部市场的价格差异较大,不能让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得到如实反映,并且不能让责任中心的实际支出水平得到体现,导致一些应该承担的费用被忽视,从而影响责任中心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企业的产品成本控制,从而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不能得到提升。

(2)没有健全的考评体系。根据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来看,责任会计的可控性原则很难落实,如很多企业的员工数量超过其实际需要,存在典型的隐性失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难以控制,而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些机械设备的使用量较小,生产也不能达到企业设计的能力。这样就导致企业的导致企业的固有成本消耗较大,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极为不利,从而对责任中心的经营目标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责任会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单一的成本评价指标,生产部门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等问题普遍存在,而这些问题都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益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3)权责未得到统一。对于责任会计而言,其发挥应有作用的基础是责任、权力和利益得到有机统一。但我国很多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责权利中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其中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比较明显。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中各个员工之间的收入分配逐渐拉开距离,这样的现象对责任成本会计的实施有很大的帮助。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收入的差距还不够大,其中主要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承担的责任与其得到的报酬存在严重的不匹配现象,这样会影响企业中各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对以责权利统一为基础的责任会计的实施造成不良影响。

(4)没有系统性的责任成本会计理论。责任成本会计被我国企业引进之后,其实际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要让责任成本会计在我国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完善责任成本会计相关理论,通过对理论的深入研究来不断提升成本会计的水平。而在对理论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其中首先是要冲破传统会计凡是的思想,从而做到创新和拓展。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不断进行深入的实践,对实践案例总结并吸取其中的经验,从而不断完善责任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

(5)没有完全实现电算化的责任成本会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对其进行了及时的更新。而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让会计的计算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对数据的计算会更加准确,还能在预测和企业决策制定上提供一定的支持。但是根据我国应用责任成本会计的企业来看其中有很多企业都没有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导致企业的运行效率实际上十分低下,并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责任成本会计的发展

1.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逐渐趋于合理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中首先是成本中心之间的产品或劳务提供以及成本转账,都要按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其次是要在涉及到成本中心利润的情况下都要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价格制定的基础,其中市场价格的依据是市场中产品供求关系的供应价格。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以市场价格进行内部价格制定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由于市场价格能够真实反映责任中心产品或劳务获取利益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并且很容易及时获取,所以能够对责任中心的经营管理改善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利润空间。同时,在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时候,能够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2.考评制度趋于科学合理对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是责任会计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责任会计实施奖励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综合各种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完成考核和评价,并且要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其中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也有相应的原则。其中首先是不能讲责任中心短期内的经营成果作为评价标准,而要考虑其成果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其次,要将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结合在一起,避免考核结果存在片面性;另外,要将非价值指标和价值指标结合在一起开展考核,公平对待所有的责任中心;最后,要以可控性原则为基础开展考核,将责任中心不能控制的因素排除开来,只对其可以控制的因素进行考核。

3.激励机制趋于完善对于责任成本会计而言,在没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其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使企业制定了完善的计划,并通过严密的控制和精确的核算来保证其有效性,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责任成本会计的应用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企业势必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并且在企业内部采用统一对待的方式将其落实。其中主要是将责任中心的任务与其奖励挂钩,在责任中心完成经营目标的情况下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不仅能让责任中心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还能让责任中心更加主动地寻求与其他责任中心的合作,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五、结语

责任成本会计的实施能够让企业的内部管理更加高效地开展,并且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让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提升。根据我国企业对责任成本会计的应用来看,其中有很多企业还没有完全掌握其要点,并且一些企业的实际情况与责任成本会计应用的条件还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以责任成本会计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何嘉兴.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230.

[2]徐剑.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商贸,2014,03:58-59.

[3]王玉满.企业加强责任成本会计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6:158-159.

[4]陈丽.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4,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