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化治理交流材料

商业化治理交流材料

时间:2023-02-21 23:3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化治理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业化治理交流材料

第1篇

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8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农作物种业综合实力、保障农业供种安全为目标,突出种子企业培育壮大、良种基地建设和市场监督管理等重点环节,加快种子企业改革,推进机制创新,整合种业资源,加强政策扶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农业供种保障能力。

(二)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种子商业化育种中心,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建成一批与生产需求相适应的标准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龙头企业,培育2-3个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种业企业和品牌,建成1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工厂化育苗中心,选育综合性状达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5个,推动1家以上种业企业进入省级、5家以上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基本形成分工合理、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种子研发新机制,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

二、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活力

(一)坚持体制创新,建立现代种业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快国有种子企业改革步伐,抓好企业社会股本融合,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建立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种业企业或企业集团,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二)坚持产学研结合,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建立基础性研究以公益性科研教学单位为主体、商业化育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科研新机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农业主管部门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要尽快实现“事企脱钩”。重点开展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基础性研究,立足市场需求,搞好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应用研究。鼓励支持种业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密切协作,引导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业企业流动,逐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市农科院小麦、玉米、食用菌等国家重点区试站的作用,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业科研新成果,建立符合生产需求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在商业化育种中的主体地位,多形式推进企业商业化育种,培育在国内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三)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打造企业和品种品牌。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化道路,积极进行企业和品种品牌打造。通过自主研发,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发,出资购买品种使用权、开发权等形式培育自己的新品种。坚持以质取胜,强化种子质量、包装、信息、服务工作力度,提升信誉,树立形象,打造现代农作物种子品种品牌。积极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创新服务理念,完善销售、信息和服务网络建设,打造企业自身品牌。

(四)坚持扶优扶强,增强龙头辐射带动能力。加大企业尤其是市内500万元以上注资种业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力度,大力推进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步伐。加大对科研及公益性研究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育种能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典型,切实提高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引导和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建立稳定的现代化种子生产基地,形成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的现代种业生产基地新格局。积极推广企业自主创新品种,推动企业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力拓展省内外杂交玉米、小麦、蔬菜园艺等种子市场。

三、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现代农作物种业企业

(一)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市、县两级要加大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扶持,重点支持公益性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创新、共享,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商业化育种平台建设,改善种子管理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种业领域,加大种业科研和产业发展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按规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自行开展农作物种子生产保险试点,逐步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业风险分散机制。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种业发展中长期信贷的支持,逐步提高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健全完善种子生产收储政策,鼓励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种子收储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优先列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二)加快建立商业化育种和服务推广体系。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机制,强化种业企业在商业化育种中的主导地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基础性研究部分,要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优化人员结构,强化公益性、基础性研究;从事商业化育种部分,要加快转换机制,推进科企嫁接,鼓励整建制并入种业企业。鼓励新品种的选育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建立专家顾问互动机制,为专家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种子鉴定提供各类保障。

(三)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现代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力度,建设种业人才高地。专项扶持引进省内外高层次种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培育种业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鼓励引进国内领先的种业科技创新团队。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种业学科建设,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种业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建立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种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率领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企业家队伍。激励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种质等科技创新资源向市内种业企业集聚,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资金和服务等生产要素,通过合伙、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分配,保护其合法收入。充分发挥阳光培训工程的平台作用,把企业员工、固定繁种基地的人员纳入阳光培训计划,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

(四)扶持优势种业生产基地建设。科学规划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加强种子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要向种子生产基地倾斜,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田间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快速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建立市农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国资委、质监局、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密切合作的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全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管理。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快制定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强化市、县两级农业主管部门种业管理职能,严格种子行政许可管理,加强种子执法能力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和事企脱钩,建立健全种子种苗管理体系。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实验室配套,积极开展计量认证。各县(市、区)政府要将种子种苗执法管理、市场抽检、质量鉴定、试验示范等公益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二)发挥农作物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对现代种业行业协会的支持、指导和服务,健全完善行业协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组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对种业企业的服务。引导行业协会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探索建立企业维权协助机制。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国内建筑领域一直在研究地域性,形成了所谓的“地域主义”。其实,地域性是建筑本身固有的属性,它是研究建筑历史的不可缺少的线索,但是人们都将其忽略,这是目前我国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在很多从事研究建筑地域性的学者都在追溯其起源,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来进一步论证建筑地域性研究的价值。

1.阐述建筑地域性的相关内容

1.1什么是地域性

如果要对建筑地域性进行研究,就要了解地域性的含义。回首世界建筑的历史,会发现地域性是贯穿该域历史的主要线索。从深层的角度来讲,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地发展的五彩缤纷,就是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影响的。而对于建筑的发展而言,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从人类的出现开始,地域因素就限定了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由于不同地区的天气、原材料、风俗文化的影响,也就出现了以地域性为基本特征的建筑群。

1.2小议建筑地域性所产生的影响力

自从产生地域性的建筑后,由于各个地域不同建筑文化的相互作用和融合,这给建筑历史带来一次次的重大改革。例如,在我国唐朝时期,文化发展空前鼎盛,唐朝很重视与边界国家文化的交流,这让中原文化不断地渗入西域文化、波斯文化等的因素,这给我国建筑设计者们积累了大量的创作思路,间接地促进国内建筑体系的发展。世界建筑体系受到外来地域文化影响的例子举不胜数,如古罗马的建筑也是古希腊与古意大利文化交融所产生的建筑群。这些典型的建筑一旦成型,给周围领域的国家带来了影响,比如日本的建筑就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建筑的元素,日本由于与中国有文化和贸易的往来,建筑的创作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不断地挖掘现存的记载建筑的古物中,也证明了此理论的真实性。现在很多学者就地域主义展开了大量的讨论,其实地域主义它并不是简单的地理气候概念的理论,它还包括着文化习俗、宗教思想、政治理论等诸多因素,这些都代表着浓厚的地域文化。正是这些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性,才能让建筑设计者找到创作的灵感,对于研究古时代的历史文化,也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的。

1.3研究建筑地域性的必要性

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御寒与居住的工具,而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部分。传统的地域文化是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进而也决定了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影响到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由此可见,地域性因素是决定早期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科技革命开始,世界已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时代。随着高科技工具的产生,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地域性的影响逐渐地被削弱,建筑也失去了自身的的特性,建筑领域也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不再因为地域性因素而存在具有特色的建筑群。同时,人们意识到在世界各处都能看到自己国家独有的建筑,这才发觉研究建筑地域性的必要性。所以要不断地总结古代建筑的精髓,要适应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进行建筑创作,这样才能有创新之处。否则,随着全球的建筑逐渐类似化,世界建筑史的发展也将停滞不前,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2.多层次地分析建筑地域性研究与创作

社会在高速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创作时,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思路进行。应研究地域性应考虑多种因素,首先应考虑到该时代的特性:信息高速发达,在这样发展迅速的社会中,怎样才能保持地域的独特性是一个难题。其次是现在城市的发展模式较快,需要将建筑模式与其稳合。在这样的文化和背景下,怎样来解决这些难题,就需要多层次地进行建筑地域性研究与创作。

建筑地域性研究与创作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展开,一是微观层面,建筑自身地域性的表现;二是中观层面,城市建筑群所形成的空间地域性表现;三是宏观层面,建筑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地域性顺延的表现。这三个层面都是相互有联系的,微观层面所研究的是建筑的形态、材料等细节上的特征,而中观层面所研究的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组合等。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城市充斥着商业化元素,怎样让城市地域性不受到商业化元素的影响,并保持城市原有的特性,这是地域性研究的关键所在。在此层面上,城市公共空间取代建筑个体是研究的热点。而在宏观层面来看,主要让建筑与城市呈现和谐。现在对城市的地域性研究要上升一个层次,研究不仅停留在实质性的建筑本体,而是要重塑城市文化,这是研究的重点。其实研究地域性就是为了拓展建筑创作的多元化,在微观层次就已经探讨了建筑的外形设计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其他的两个层次却没有进展,因为这涉及到了建筑学以外的知识。

3.浅谈地域性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每个地域性建筑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这是和当地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我们已经论述到,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建筑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建筑的要求,应该通过进行深层次地研究建筑地域性,来探索建筑地域性创作的最佳途径。由于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1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进行适应地调整战略

传统的地域性建筑都富含该地的人文特色,如果没有这些特色,该建筑将毫无内涵可言。现在的建筑技术足以使建筑脱离地形的束缚,建立纯人工的自然环境,使建筑地域性的特征逐渐在消失,现在的一些建筑属于娱乐、商业、旅游附带的产物,文化特征对建筑的影响力也在减少。所以,现在进行建筑创作时,不能只依赖传统建筑学的理论,要深层的剖析当今人们生活的文化模式,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去建设新的建筑创作原则,这样就可以赋予地域性新的内涵,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映出当地的人文状态。

3.2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体系

任何城市与建筑的地域特征都是经过长期地历史发展所沉淀下来的,建筑都经过萌发、发展、衰退等过程,所以新的时代也将出现新的建筑,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自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不断地加强城市建设,这直接打破了原有城市的格局,由于发展速度过快,虽然有利于现代化的发展,但是使得原有的地域性特征丧失,使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逐步湮没。为此,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理念,营造从建筑单体特色到城乡空间多元的地域环境,建立一系列良性的准则。所以对建筑的研究应转向文化与生态方面,这样可以在发展现代建筑的同时,同时保留自己的地域性特征。

4.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的经济、文化日益交流频繁,建筑的地域性特征逐渐丧失。因此,研究建筑地域性的课题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不但可以将该地域原有的历史文化精神得到保留与延续,而且能够让传统建筑转变为现代的建筑,最终促进人类社会建筑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纲.当代西班牙建筑地域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第3篇

[关键词1世界城市;演进;北京;策略

[中图分类号]D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0)04-0099-05

一、世界城市的内涵与演进

世界城市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大诗人歌德,1889年,他用“Welstadt”一词(德语“世界城市”)来描述罗马和巴黎在文化上的世界影响力。在英语学术文献中,“world city”直到1915年才由“城镇规划之父"Geddes在其巨著《城市的演化》一书中提出。1966年,英国规划大师Hall出版了名为《世界城市》的著作,书中将世界城市的特点界定为:政治权力中心、商业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高端职业活动中心、信息交换和生产中心、奢侈品消费中心以及艺术文化娱乐中心。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John Friedmann等人敏锐地“将城市化进程与全球经济发展联系了起来”,他认为世界城市”被全球资本视作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空间‘基点”’,因此,出现极化也就不可避免(Friedmann and Wolff,1982;Friedmann,1986)。结合wallerstein的“核心、、边缘”世界系统理论(Wallerstein,1984),Friedmann构想了世界城市的层级体系,包括:(1)位于核心国家的主要世界城市。含伦敦、巴黎、鹿特丹、纽约、东京等;(2)位于核心国家的次级世界城市,含米兰、维也纳、马德里、多伦多等;(3)位于国家的主要世界城市,含圣保罗和新加坡;(4)位于国家的次级世界城市,含香港、墨西哥城、曼谷等。自此,世界城市的概念开始在城市研究领域得到普遍承认与运用。

1991年出版的《G1obal City》一书是世界城市研究领域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Sassen在书中辨析了“全球城市”与“世界城市”这一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世界城市概念没有突出时间上的特征。而全球城市的概念则暗示着一个独特历史阶段的社会――空间关系(Sassen,2001,p.349)”。简而言之,全球城市被视作:(1)世界经济中的关键控制点;(2)当前先导性行业(金融财务和各类专门的行业)的集聚地和市场所在地;(3)这些行业进行生产活动(包括生产创意)的主要场所。

Castells将世界城市的兴起归因于经济的大转型,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从商品生产形态转换到知识信息形态,大多数劳动者进入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不再直接从事物质性生产。2000年,CasteUs进一步将新经济的特点总结为:信息化、全球化与网络化。在信息时代,世界性的生产、消费、流通商业网络构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宏观框架,在这一框架内,各类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原材料以及相关的管理技术知识)的跨国流动更加频繁、迅捷,而世界城市的出现正是此类要素流动在空间组织上的必然结果。

可见,这一宏观商业网络框架在空间上可以解构为包含两大类要素的系统,这两类要素就是日趋网络化的各种“流”以及引导、汇聚、控制这些“流”的战略性节点。因而,那些在全球经济中对企业及其财务运作有着强大控制力量的节点就可以被界定为“世界城市”(Hall,1966;Ffiedmann and Wolff,1982;Sassen,1991)。观察整个世界城市体系,可以发现,少数几个城市对全世界的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领域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命令和控制”作用,集聚着大量的重要机构、组织及人员(中央政府、跨国公司总部等),而这些机构则高屋建瓴地指挥、控制着全世界商品的流动以及信息的传递。这些属性使得世界城市占据了世界城市体系中的支配性地位,影响广泛而深远。

纵观世界城市的演进,以下几条规律始终不变:首先,世界城市始终站在最先进经济形态与商业模式的核心地位,能够对世界范围的科技创新、要素流动、价格形成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其次,世界城市并非孤峰兀起,而是群山连绵中的最高峰,世界城市的根基在于其所处的国家与区域的发达程度及合理分工。

二、世界城市的主要特点

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合西方发达国家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可将世界城市的特点归纳如下:

1.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枢纽

按照传统的城市布局理论,城市是克里斯泰勒所称的“中心地”,也就是某一区域内商品及服务的交易点。然而,全球化促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导致“世界经济通过城市并围绕城市来进行组织”(Clark,1996),区域通过与中心城市的合理分工与联系而被纳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因而,城市成为特定区域和国家内商品、服务、人员、信息与整个外部世界进行沟通的枢纽。纵观西方发达国家世界城市的成长历程,无一不是伴随着所在国家和周边区域的崛起从而逐步具备了世界城市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城市并非是城市本身的称谓,而是代表了所在区域乃至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全球化程度。

2.全球市场体系的控制中心

国外大量研究文献将世界城市置于全球控制系统的顶点(Feagin,1985;Pacione,276)。随着各类经济活动特别是投资活动的流动性日益增强,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NGOS)以及各类国际组织(IGOS)的“命令和控制”能力也不断得以提升,而世界城市也成为这些重要组织和机构的集聚地(Peter JohnMarcotullio,2003)。跨国公司总部和高端生产业(金融、会计、广告、法律等)的聚集引发高收入国际精英的集聚(Knox,1995;Yeoh,1999;Hilland Kim,2000),在此过程中,金融企业、生产业的快速增加以及高收入职业群体的汇聚共同导致了写字楼以及住宅市场的快速发展(Sassen1991,185),世界城市也因此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投资中心。

3.创新引擎和信息集散中心

经济学新增长理论认为,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超越投资边际效益递减,保证产业效率的持续提升。在产品价值链条中,研发设计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通过垂直分工体系,世界城市往往集聚大量的研发、设计、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和组织形成城市创新体系,源源不断地为下游的生产制造环节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今天,创新能力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最为宝贵的竞争力。此外。

世界城市还是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机构(报纸、杂志、出版社)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如时装、艺术、设计、电影)的汇聚地(Hall,1966;Kong andYeoh,2003),从而成为全球信息交换和传播的中心。

4.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相应的治理模式

在以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下,高端人力资源便成为第一位的生产要素,为了吸引、集聚此类人才,各世界城市都经历了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型。从工业化时代各类要素围绕商品生产,忽视负外部性影响,转而注意优化城市环境,通过工业外迁、整治河流水系、改造旧城等措施以吸引高端职业从业人员,典型城市如芝加哥、伦敦等都经历了这一历程。此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软”环境,如社会稳定、管理上的国际惯例、大都市风格与氛围以及文化个性等。

5,社会结构存在分隔与极化的倾向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高端生产业行业的成长往往也伴随着低收入、一般性工作的扩散,因此社会经济层面的极化现象日渐突出并最终导致居住空间的空间分异(Robinson,2002;Smith,2003)。其中,纽约、伦敦一类城市以金融保险等行业为主导,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本地的制造业及中间收入阶层萎缩,就业结构的一端是从事高技术专业性行业的高薪人员,另一端则是低技术人员,主要为专业人士提供各类生活服务。这一结构更加剧了社会分隔与极化的压力。

萨森还从生产模式变迁的角度分析了世界城市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的原因,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前是制造业主导,相应的生产模式是大规模标准化福特式生产,制造业乘数效应明显。继而带来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张及消费市场的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加剧了资本的国际竞争,同时福特主义生产模式衰退。新经济的到来以及相应的产业组织模式逐步瓦解了产业工人阶层的工会组织及其福利谈判能力,世界城市中由此出现高端职业人群以及大量的无保障、临时性工作。

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照西方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发展中的若干特点,可以发现当前背景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若干问题与挑战。

1.与高层级世界城市相比,产业规模与效率的差距皆非常明显

产业规模是城市总体实力的表现。而产业效率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

从经济规模上看,北京毫无疑问已经跻身第二层级世界城市的水平,与香港、大阪接近,并超越了新加坡与圣保罗,但与第一层级的水平差距尚十分明显。2005年纽约、东京GDP分别为9536亿美元、7755亿美元,2006年巴黎大区(法兰西岛)GDP为6427亿美元,而2009年北京GDP为1738亿美元,仅为第一层级世界城市的1/5到1/3水平。

效率方面,2009年北京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达10075美元,然而距世界城市的公认标准尚有明显差距,横向来看,2005年纽约、东京人均GDP分别为49695美元、40159美元,2006年巴黎大区(法兰西岛)人均GDP为55652美元,第二层级世界城市香港2007年人均GDP为29991美元、新加坡2009年人均GDP为35515美元。北京效率水平相当于第一层级世界城市的1/5到1/4,相当于第二层级世界城市的约1/3,效率差距较规模差距而言更为明显。

因此,北京要想超越第二层级、进入第一层级世界城市行列,必须在提高效率上狠下功夫。

2.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偏弱。周边环绕大规模贫困带

长期以来,北京发展呈单兵突进的态势,与周边区域发展联系薄弱,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甚至在环境、资源、劳动力等方面持续“吸附”周边地区。亚洲开发银行2005年8月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指出:“环京津地区目前存在大规模的贫困带”,京津市域周边环绕着3798个贫困村、32个贫困县,272.6万贫困人口,这种现象在国际化大都市周边是极为罕见的。时任北京市市长的也在考察张(家口)承(德)地区后指出:北京的发展,如果没有北京周边地区的发展,北京就是一片孤岛,它的长期、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3.多项国际化功能存在不足。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

总体上看,北京影响力还主要局限于国内,与高层级世界城市相比,北京在国际化功能上的差距还相当明显:(1)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在北京的集聚多为大型国企及国有商业化银行总部,如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工商银行等,国际市场参与广泛、影响力大的高端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度较低。金融账面资产规模虽然异常庞大,但缺乏能够影响国际市场的金融交易市场及产品。(2)目前北京的国际组织总部只有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上海合作组织等少数几个,缺少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机构,举行的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也较少。(3)世界城市应当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汇聚之地,按照目前国际上的认识,一个学校拥有10%以上的国际学生才能够被认定是国际化学校。目前北京外国留学生进行学历教育的规模与这一标准尚有差距。(4)以北京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及丰富旅游资源来看,国际入境游规模偏小。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每年的入境游客都以千万计,而目前北京年入境游客数仅为400万人次左右。(5)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升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视。首都传播媒体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仍旧难以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老牌跨国传媒集团相提并论。

4.双重二元结构难题加剧,社会治理模式呼唤变革

当前,北京的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中除了要考虑本地人口外,还要考虑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双重二元结构”难题,即城乡二元结构、本地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二元结构。如何正确处理外来流动人口及本地人口在就业、住房、户籍、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如何进行科学管理,维持良好社会秩序,防止出现社会极化与群体对立,都是北京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世界城市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5.古都风貌保护压力加大,文化身份危机日益浮现

世界城市除了要具备国际化高端控制以外。也需要具备文化上的个性。纽约、伦敦、东京、大阪等世界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都十分重视体现地方特色。如大阪市基本构想及施政策略就提出:作为亚洲交流圈的基地、充满城市活力的大阪;人们集聚和成长、创造新事物的大阪;可以安居乐业、备受游客青睐、充满魅力的大阪等建设目标。

北京坐拥6项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闻名的古都。然而,近年来古都风貌不断遭遇侵蚀,旧城四合院传统建筑风貌区逐步被商业化的氛围包裹,北京的古都风貌和文化气质渐渐模糊。在后工业化的语境中,这种文化身份本应成为北京树立独特形象、吸引高端人才、推进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依托,其价值将

会不断显现。事实上,全球化与本地化并不矛盾,只有坚守个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各类高端资源融汇于此。笔者参与的"2009年北京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意向调查”显示,居民心目中最能代表北京城市形象的场所依次是:故宫、天安门广场、奥运场馆、胡同与四合院、天坛。可见,在北京城市形象的构成中,传统历史文化形象仍占据着首要地位。

未来,文化身份的模糊会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造成愈加明显的制约。四、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策略与路径

1.区分问题层次。合理规划建设路径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然而,这些问题与挑战并非同等重要,因而就需要合理区分问题的层次,抓主要矛盾,找准现实突破点,合理规划建设路径与建设模式。

首先,北京推进世界城市建设,必须深刻把握国家的战略意图,并融入到具体的建设目标之中:其次,要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建设模式和建设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北京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采取市场主导、政府规划的建设模式,加强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带动区域发展;最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具体路径应当是:制造业中心――区域生产业中心(服务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中心――综合型世界城市。

2.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先进合理的产业体系

综观国外世界城市的崛起模式,本文认为北京应当借鉴东京的产业发展经验,东京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同时生产业发达、国际化程度高,这些特点符合北京的发展特点。东京的经验主要是:以实体经济特别是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稳步推进产业升级;推动本国跨国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并吸引国内大企业总部人驻;通过与周边区域的合理分工与联系,与周边制造业、生产业、科技资源、人才等形成一个巨大的复合体,借此带动整个都市圈的量能提升。

3.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市域协调发展

通过制度创新突破行政体制障碍,通过建立高位、高效的合作机构和机制。扩展北京的空间影响力与控制力,提升京津冀的战略协同,促进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与有序布局,进而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引导人口的有序流动,最终把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成为世界级都市圈。

在市域内部,要继续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抓好重点功能区建设、做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规划,加强城乡接合部、新城和小城镇规划,促进城乡一体,为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相适应的宏观空间框架。

4.坚持深化改革,完善相关国际化功能

针对当前国际化功能的不足,要坚持深化改革,争取在某几项功能上表现突出,进而带动整体国际功能的提升。主要工作有:(1)提升相关基础设施和商务服务水平,加大对世界500强总部及研发中心的引进力度;(2)适应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宏观态势,紧跟国际相关事务的演变,重点争取新设立国际组织落地北京;(3)增强软实力,举办高层次的重大国际文化、体育活动及国际会议。

5.延续古都文脉。革新城市治理模式

第4篇

一、大众文化的特征及社会影响

大众文化是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以网络媒介为载体、以大众为主要受众、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使消费者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被许多学者概括为“商品化、标准化、市场化、世俗化、平面化、形象化、消费化、批量复制”等。

从消极意义上讲,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助长了享乐主义。大众文化的最终目的离不开商业利益的诉求,有效需求论是大众文化所遵循的规则,它要求文化产品具有流行性、娱乐性、世俗性。人们在接受大众文化时往往仅关注它的娱乐性内容,长此以往,有些人会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而忽略了作为社会人应该承担的社会使命。

大众文化的数量性、复制性助长了工具理性。巨大数量的大众文化产品反复出现、渗透使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大众媒体的控制和左右,人们在大众文化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压抑了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自由发挥,导致人们形成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消解了对文化审美、思想深度的追求。

二、大众文化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大众文化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大众文化涉及的知识领域相当广泛,为学生带来许多新知识和新观念,从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大众文化所依赖的网络,可以使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主动寻找教育资源,增加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另外,大众文化还具有信息传播和更新速度快以及资源共享等特点,从而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渠道。

2.大众文化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教育手段。

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异常丰富。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大众文化表现形式,为学生所广泛接受。曾有一项测试表明,“如果学习者学会调动全部感官来学习,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提高”。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合理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拓展多样化教育形式,使教育更加形象、生动和直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和平台,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大众文化增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大众文化注重文化的表层娱乐功能,如果加以正面引导,适度地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就能使学生在愉快地接受教育的同时触发心灵的感悟。《易经・责卦》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成天下。”也就是特别强调文化在人伦教化中的重要功能。例如,通过在学生中举办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相声小品表演等活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生机和活力。

三、大众文化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大众文化所倡导的非主流文化形态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号召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大众文化产品的商业化特征使它在传播过程中充斥着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倾向,强化了学生的物质欲望,使其热衷于追求金钱、享乐和高消费。个别“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当生活享受、以‘出格’赢得关注、以‘毒舌’和‘恶搞’吸引眼球”的“网络红人”倍受部分学生追捧,说明这些学生的理想信念越来越淡化,大众文化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

2.大众文化传播的即时性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疲于应对。

大众文化依托高度发达的全球化信息传播媒介,极大地削弱甚至是剥夺了教育者的话语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在传统途径之外也能获取即时的、大量的、思想性参差不齐的信息。另外,学生们也愿意主动接受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向学生传输的内容符合他们的生活趣味,与他们的现有认识水平相当。多媒体信息化时代,如何将学生从“电子化”世界中拉回来,让他们认真听课、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3.大众文化的多元性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大众文化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大众文化的巨大数量性和强烈渗透性对学生的影响无所不在,但其内容往往良窳并存、多元复杂,给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树立了多种价值尺度,甚至对同一事物也存在多种价值评判准则,使学生难以进行价值判断,导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混乱。

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众文化影响的对策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原则。

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大众文化不仅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能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动而鲜活的材料,而且,大众文化有舆论导向功能,人们往往会因为大众传媒的宣传、报道而引起对某件事的关注。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大众文化的内容,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答他们的所思所问,从而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

教育内容的生活性。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榜样示范,希望学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形成良好品德。然而,大众文化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平民化、生活化的状态,反映的是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之大,关键在于其深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表达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借鉴大众文化的日常生活性,利用来自社会生活实践的教育材料,让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避免脱离实际的空泛说教。

教育内容的引导性。学生盲目追求大众文化中的庸俗潮流,有可能形成重个人得失的思想观念及重文化形式、轻社会内容的审美倾向。为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决抵制商业媚俗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倡导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学生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正确地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大众文化,避免消极大众文化的侵蚀。同时,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道德判断能力及审美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构建主体性文化人格,使其主动适应和能动改造大众文化,自主地、有分辨力地选择和接受种种文化信息,并将正确的文化信息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为。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低俗之风之所以掀起,除了有着“物欲社会”的土壤之外,更主要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固守一成不变的、单一的教育内容体系,才让低俗文化攻城掠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网络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丰富教育内容,将人类思想中的一切文明成果加以借鉴、吸收,从大众文化中汲取养料,将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艺术等内容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对大众文化进行系统开发,把大众文化改造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角度方法。

采取预警防范措施。在大众文化影响下,引起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因素增多了,为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就必须采取预警防范措施。首先是调查研究。把关注点前移,做好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信息调研工作,对这类信息进行科学分析、超前预测。其次是信息反馈。利用现代传媒及传统方法,对获取到的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信息,通过科学分析,及时高效地传达到教育者那里。最后是制定对策。通过超前预测、信息反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对教育过程的调控和再决策产生影响,真正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利用大众传媒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阵地。除了开展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外,还要建立一批宣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专题网站,主动进行正面教育,用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阵地。在校园网上开辟“学习园地”、“创作园地”等栏目,把青少年德育、法律知识竞赛等经常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搬”到网上来,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征文、答题、动画制作等活动;在校园网上开通“校长信箱”、“教师信箱”、“聊天室”等,学生通过“写博客”、“聊QQ”、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和教师互动,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还可在网上开展心理咨询,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心理学教师交流、谈心。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学生对社会思想政治的了解和认识,已越来越多地通过大众传媒渠道来获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就应采用多样化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改变单纯的灌输教育方法,借助大众文化,如动漫、歌舞、戏剧、文学、游戏等形式,讲述思想政治理论,评述刚刚发生的新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化,深化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第5篇

徽州古村落目前仍有许多居民在其中生活,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然的生活状态和生产系统,使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从本质上无法分割。这也是这类空间存在持续活力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线索进行保护、修缮、改建和扩建,有利于在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维系空间活力,强化场所意义和可识别性,使文化遗产不仅能被理解和认同,更重要的是,由于空间活力的维系,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居住质量也能够得到改善,从而使古村落的发展被纳入一个有机的延续过程,提升空间品质,而不是简单的文物式保护(所谓“空间活力”在有关城市空间设计的评论文本中被广泛地谈及,通常是指人的行为与空间之间互动关系的活跃程度,强调人处于空间中的感受和体验,既是空间性能的重要量度,也是场所价值的体现。因此,空间要素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与人的活动紧密相关。对应到古村落保护更新的实践,强调“空间活力”的意义在于,使空间中各要素有序运行并有机协调,形成有意义的场所和氛围,从而使社会不同的人群共享文化遗产空间)。从本质上看,以空间为切入点的意义在于,空间是一种多重性的观念系统,作为容纳人和人的活动的空间,交织着人、自然、社会之间多重复杂的关系。空间本身的构成机制暗示着社会文化层面的内在关系和社会心理特征。〔2〕在徽州传统村落中,社群活动和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态共同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主体的文化活动与空间环境产生了关联:村落中的建筑和空间组织秩序在主体活动中被持续附着无形的文化价值。因此,从空间活力的角度看待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既不单从技术层面单独思考建筑保护与修缮原则;也不将非物质的文化从其根植的物质环境中剥离,单就文化本身做讨论。而是从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入手,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摸索主体与空间的联系,寻求主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一方面,从物质空间环境来看,其空间活力的获得需要文化因素使空间和空间中的发生的事件产生联系。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物质空间环境中的文化活动事件构成了意识中的线索,通过这条线索,古村落空间和空间中的事件被组织在一起,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对空间整体的集体记忆和经验,历史的氛围得以代入现实的场景。〔3〕但在诸多保护实践中,往往孤立考虑文物建筑本身的物质层面,忽略了空间的组织结构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被赋予的意义。比如在旧城区改造中,屯溪柏树老街被规划为商贸休闲中心,成片徽派古民宅被拆毁,仅余程氏三宅和程大位纪念馆两个孤立的古迹,自成一体。又如在一些散处在徽州山区尚未列入“百村千幢”保护范围的徽州古村落里的民居建筑被拆除搬迁到集中保护点中。这无疑使维护原有古村落历史文化元素和传统风貌更加困难。更重要的不止是物质上传统风貌的消失,而是如何延续这些民居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何使这些脱离了原有文化环境的建筑融入新的背景,重构成有组织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因为宗祠和民居这种类型化的建筑群是在村落居民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活动中被赋予意义,从而形成具有活力和可识别性的空间场域。只有在这个场域中,空间组织秩序和这个空间所承载的文化才得到认同和强化。而由于未以连续的方式去连接各个空间要素,徒具其形的孤立物质遗存脱离了原有的系统,无法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感,也缺失了原有的场所意义和空间活力。另一方面,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依赖于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存在基础,无法从其根植的物质环境中剥离。在徽州古村落中进行的民俗文化活动之所以保持了原生态性,没有被娱乐化为模拟的舞台表演,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这些文化活动是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发展出的稳定模式,依赖于村落空间的特定的地点和自然物候特定的时间。如上古芦溪傩舞是徽州土著居民为了驱逐鬼疫,在腊月进行一种原始祭仪。到了明清时期芦溪傩更为盛行,并增添了祈求丰年和祷告平安的内容,在时间上也由腊月发展到立春、上元和端午。这种文化活动使参与活动的主体获得有关场所意义的认知。空间环境与参与其中的人相辅相成,互为必要。空间要素构成了场所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人们行为活动网络的聚集点。〔4〕比如徽州村落中的宗祠、街道、广场或公共设施等。主体对特定空间秩序的认知以心理和行为活动为参照标准,无法体现于孤立的空间环境或孤立的文化表演之中。主体对空间差异的经验和感受,构筑起主体与空间之间的开放性联系。由此可见,一个传统空间之所以能在当下仍具有活力,原因在于人对空间的使用将空间要素串联在一起,这些有意味的文化活动积淀在空间组合秩序和建筑形制中,并在不同层次上赋予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形成一个层级明确的空间关系系统。主体在这个真实的场所中展开文化活动,意味着将无形的文化作为线索亲身体验历史遗存的物质环境,并在参与中重构历史文脉和集体记忆。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徽州古村落的变迁与演进机制是对自然地理条件、民风习俗、建筑文化的协调和综合的结果,直至今天仍保持着活力。徽州古村落及其徽派建筑表现出内在的调和渗透以及整体的统一境界。人、建筑空间和周围自然景观被作为整体处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观念:比如徽州传统聚落在选址布局、环境营建、民居建造时非常讲究风水因素。村落通常都依据“枕山环水,负阴抱阳”的选址模式,选择在山间谷地依山傍水,因势而建。因此,徽州传统聚落所处的生态自然环境都十分理想,外有青山绿水,内有小桥人家。同时,由于这个空间所承载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根植于农业社会,所以农耕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确立了传统民俗文化与自然时令秩序、自然地理条件的耦合关系。徽州的岁时节日习俗与节气直接关联,主要集中在上元节、小年、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不同的节庆有各自的民俗活动,元宵节的节庆活动多为遍巡衢巷的戏曲舞蹈,清明节、中元节则多进行傩舞之类祭祀类活动。可见在徽州人试图去规整和解析人与自然环境潜在规律的过程中,自然被赋予人文内涵。于是,自然环境已经超越了仅仅对其自身的理解和认知,而不自觉地和社会相观照,成为了一个沉淀着多层次涵义的复合概念。与此同时,自然本性被尊崇,空间整体环境的营造和民俗文化的发展实则创造着自然和人、外在世界和内在精神的协调合一,进而形成一种情感空间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客观存在。宗法伦理观念是徽州古村落构成的内在凝聚力。徽州古村落远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如受良渚文化影响的歙县新州遗址等以及干栏式建筑雏形。古时的山越人性情剽悍、鲜知礼节、豪放尚武。至隋唐宋元时期,中原百姓的大量迁徙,聚族而居。凭借文化优势,中原大族很快成为当地望族,加之徽州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条件,开始形成相应的宗族观念和宗族文化,于是在选址与建村模式上强调防御特征和宗族秩序。〔5〕后受新安理学影响,特别是“理”———封建伦理纲常的教化作用,徽州宗族多聚族而居,严于上下之别。据《徽州府志》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虽数世而不改,宵小不敢肆焉。”这保证了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同时也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着理学的地位,村落中严谨的空间组合秩序正是这种宗法伦理关系的物化表现。而宗族力量在古徽州节庆和祭祀活动中同样居于主导性地位,因为古徽州的民俗活动往往由宗族的力量进行组织。比如徽州人每届清明即还乡祭拜祖先。由族长率领子孙呈上祭品,逐一祭扫。入晚,全族成员在祠堂内动用公共祠产共进酒食,并清理一年的祠产收支。歙县瞻淇村元宵节嬉鱼灯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宋朝汪氏先人。汪氏先人认为“汪”字为“水”字旁,有鱼则水肥,因此在元宵节扎大鱼灯祈愿宗族兴旺。鱼灯游行到宗祠门口,都要朝宗祠拜三次,意味着对祖先的崇敬和祭拜。这种宗族观念迁延至今,比如按照族规叶村叠罗汉只有叶村洪姓人才能参加。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扩展到洪姓以外的村民,但即便如此仍不接受外村人的加入。明清时期古徽州文风日盛,优化了徽州发展的文化基因,而徽商的雄厚财力则为其兴盛奠定了经济基础。商贾官宦纷纷返乡修住宅、办书院、立牌坊、建园林、扩祠堂,力求恢弘精美。黟县西递、歙县唐模、雄村、呈坎等乡村聚落,均建有书院、社祠、牌坊、文阁、园林等,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徽州古村落空间环境的构成。而徽商商业行为不免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亦有影响。比如早年徽州商人多以茶叶经销为主要贸易。而清明时节正是采茶收茶的季节,因此绩溪商人往往提早一个月回乡举行清明祭扫,以便错开时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农业经济状况下,古徽州处于一种封闭、稳定、连续的状态。徽州古村落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和当地无形的文化因素密不可分,并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共同发展成一个独立与完整的体系。在特定时令,自然环境、物化的村落和人的活动被联系到一起,参与到整体文化场所的构建。在以理学为价值取向的徽州古村落中,对自然的肯定和崇宗敬祖的观念构成了村民意识的内核。这一精神内核清晰地外化在规划布局、建筑形制以及行为活动中,比如形成以宗祠等礼制建筑为核心的村落整体空间布局;或形成以宗祠为集聚中心的节庆仪式。反过来村民的意识又因为这个空间场域的持续作用被不断地强化。通过每日的起居行为,民居、田地、水系、街巷等空间要素被组织在一起,同时主体对空间脉络的经验性认知逐渐形成。在此基础上,主体潜移默化地对所生存环境的文化价值形成认同感。例如在每日生活用水的使用中,水系承载着大量的村民活动,同时被赋予实用和堪舆的双重内涵。例如黟县宏村在村中引入泉水挖掘“月沼”,形成九曲十弯的人工水系;唐模古村中檀干溪穿流而过,解决了生活用水需求,随着季节变化调节温度,并形成了清丽优美的自然景观要素。同时水系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形态所蕴含的“保瑞避邪”的风水观点,随着日复一日的劳作渗透到村民朴素的天人合一理念中。又如古民居院落以天井为中心,厅堂和厢房向内围合,主次分明,而外立面则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以这样的空间秩序组织日常生活,能够清晰地获得空间所传递的信息:秩序感强烈的内部平面布局和空间尺度体现着徽州理学观念所强调的尊卑伦常,而高耸与围合的外墙轮廓则形成了一种对外的私密性,同时反映出家族的整体性和内向封闭的心理特征。在这种特定的建筑空间中展开的人的活动保存了社会生活实态,形成具有符号意味的整体记忆以及有机延续的场所。然而,徽州古村落空间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场所。反观目前其文化遗产的留存现状,当这种传统空间注入当代生活模式时,生产生活方式如何与传统的空间构成相适应成为一个难解的困境。也就是说,代表着时代进程的现代生活方式,与徽州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始终处于难以调和的状态中:居民的生活渗入现代化方式或建立旅游新业态,虽然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某种活动模式以激发空间的活力,但同时就更有丧失地域文化特征的危险,甚至破坏有机的社会生活形态;〔6〕反过来,对古村落的地域特色风貌一味强调,却又难以使传统空间焕发的活力,解决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需求。不难看出,这个问题之所以困扰难解的关键在于,在关于如何保护徽州文化遗产的实践中,规整与维护徽派建筑群的物态文化遗存始终处于主导性的地位,虽然古村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日益得到重视,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态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关联的研究却没有前两者深入。这种内在关联意味着自然物候、村落空间和人的活动三者相互作用。同时,由于原有村落空间的活力是建立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依赖于人们对场所和文化认同,所以原本的互动关系一旦被割裂,即使徽州古村落的特色风貌得以再现,空间活力也难免逐渐被消解。事实上,许多有价值的徽州民俗活动和仪式是村落古迹不可剥离的一部分。然而这些活动对于节气时令的依附性来自于农耕文化的渗透力和稳定性。当农耕的生产方式出现了现代化的转变后,许多过去被视为神圣崇高的仪式因为失去了存在基础而娱乐化和庸俗化。同样,随着传统宗族观念的弱化,在宗族活动中被赋予意义的古村落空间及建筑难免流于物质形式上的保护,难以维系无形的文化价值和意义。〔7〕此外,虽然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能够为保护地域建筑和文化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促进对历史遗产的保护意识,但是过度的旅游包装和商业化破坏了徽州古村落的地域文化语境,以及原本自然的发展演进过程,使传统建筑空间和文化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错位。某些以传统建筑形式出现的新建筑,似乎传承着地域文化的内涵,但在似是而非的表象之下,强调的是以伪传统形式为卖点的经济收益。仿明清徽派民居群新建的一些建筑、街道,断章取义地模仿了一些符号化的细节,不仅误读了传统建筑与聚落所意指的社会内涵和美学涵义,更主观臆造了很多形式,和整体统一的传统聚落空间的格格不入,于是在建筑文化层面传达着一种模糊和错误的信息。另外,过度密集的游客严重超过了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浓厚的商业气息破坏了古村落空间的文化意境;原住居民出于各种原因不断外迁;原本宁静而有序的传统生活氛围逐渐被稀释;文化的延续和弘扬更无从谈起。事实上,即使立足于旅游包装的商业化观点,迎合浅显的审美趣味也并非一种良好的长期发展思路。因此,可以将古村落的物质遗存置于日常生活行为、节庆祭祀活动及传统手工艺制作等社会文化脉络中去理解和考量。由于受到上文所述的生活方式和旅游开发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外在活动表现还是内在观念意识都存在着当代转型,所以各种空间要素的组织方式和辐射力一直处于自我调整的动态过程中。而基于空间活力的观点作为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思路,有助于我们寻找自然、村落、人之间关联因素的动态变化。比如过度的旅游开发直接导致游客量超过空间的承载能力,随之而来的过度商业活动在原住居民原有生活场所上叠加,必然产生负向消极效应,空间环境的应用价值被严重破坏,加速空间环境走向衰败。这时空间活力可以作为限制性的警示,通过检视关联因素的动态变化将对物态空间和无形文化的开发和更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在宗族观念日渐褪去的今天,这种世代传承的民间自发性活动仍具备完整清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者。叠罗汉活动最初是为了祭祀帮助乡人脱难的解元寺惠安法师,同时祈佑平安,驱邪纳福。产生伊始在每逢闰年的元宵节举行,后扩展至每年的元宵节。不过闰年为大年,活动内容多,持续时间长,旅外族人要尽可能回村参与;非闰年为小年,活动套路略减,旅外族人不一定回村。叠罗汉系列活动的过程,限于篇幅,简述如下:正月初六,罗汉头在鸣锣放炮后带领众罗汉去解元寺请老郎牌位。此后直至初十开始按照传统程式排练。正月十五,罗汉和元宵灯会队伍正式开始游行,游村结束后,村民的集中活动被引入村中心的古戏台。在进行完供奉牌位、焚香化纸、罗汉走台等仪式后,晚间叠罗汉表演正式开始。其中有四个罗汉的“一柱牌坊”到十九个罗汉的“六柱牌坊”表演,也表现出当地“棠樾牌坊群”等物质环境风貌反过来对民俗文化的直接影响力。由此可看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关联对于延续徽州古村落空间活力的意义:一是,徽州古村落的空间活力是由物质建筑空间及其所承载的人类文化活动双向建构的。类似叶村叠罗汉的民俗文化活动,比如跳钟馗、芦溪傩、嬉鱼灯等;或类似三雕工艺、徽墨歙砚制作技艺、茶叶制作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都较完整地保存了古朴的原生态特征。在民俗节庆文化活动中,参与的演员都是当地村民,有的甚至限定为本族村民,由村民自发组织,自愿捐助筹集经费,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节庆时间内全村人参与到相应的民俗节庆祭祀活动内,形成各个层面的人群共同参与和村落空间的共享。正是由于在特有的地域空间中,原生态的文化活动与物质空间环境不可分离,所以这些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使自然环境、村落建筑、民俗技艺在不同层次上得到综合,同时增强了主体的文化体验和传统空间的活力。二是,通过文化活动,空间组织秩序和与其相关联的历史观念之间建立了匹配关系。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民俗活动内涵和人们的意识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由于文化活动本身具备相对稳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再通过类似节庆祭祀等活动的定期演练,历史场景和空间要素相吻合。比如在叶村叠罗汉活动中,行进路线把宗祠、广场、民居、戏台等空间要素进行了一次文化意义上的串联,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获得特定的象征内涵。由于传统信仰观念对当地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够与当地人心定且共有的价值观吻合,唤起当地人的集体记忆;同时也使非本村村民的空间使用者通过亲身参与节日文化活动获得文化认同感。从而形成功能明确、内涵丰富的场所,使空间活力显著增强。三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是提升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关联增强了空间中交往节点的意义,增强了村落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富有人情味的邻里关系、产生停留愿望、领域感和场所的可识别性。庙宇、祠堂、戏台、井台等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休息、聚会、交流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在日常生活中加深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又通过民俗节庆活动这种文化遗产类型被赋予历史和文化意义。比如在叶村叠罗汉活动中,解元寺、古戏台作为节日活动的空间节点被注入了地域特有的信仰观念,于是这些空间被人的交往活动激活了凝聚力。另外,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活动传承了传统的原材料和制作工序,贯穿在古村落特定的场所中,形成重要的空间节点和极具地域特色和传统风貌的文化遗存,使其依托的空间要素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空间吸引力。四是,立足于类似节庆活动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中庙宇、宗祠等公共空间设施由于节庆活动定期的使用,有针对性地修缮和管理成为可能。而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活动也使相应的场所和设施得到有目的的改善和维护。同时,对季节时令的依附性使得节庆文化活动在相应的物候环境中展开,人的体验、自然景观、建筑环境构成互动性的联系,有助于综合治理与修复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有机的、延续和传承,从而带动所在居民人居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虽然我国尚未形成整体保护的相关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但是应当在当前的徽州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保护基础上,挖掘与整理古村落内的民俗活动、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它们的延续基础和存在意义;并以其为线索增强古村落建筑空间的场所感知,以及各个空间要素的辐射力;从而使徽派建筑群的物态文化遗存和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文化活动氛围中被体验、分享和认同;最终在古村落环境保护与更新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空间活力,提升空间品质。

作者:方睿 陈刚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园林管理

实际上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是通过园林管理建设的基础上慢慢形成的,随着园林绿化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对园林进行长期养护的管理以有效保持城市园林的绿化效果,进而有效减少政府对后期补植重建的投资。城市园林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将对强化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进行研究分析。

1.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的现状

1.1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对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对比较低,城市园林的建设不仅仅是需要科学、合理的园林设计、园林施工,更需要的是对园林进行管理和养护[2]。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相关政府机构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城市园林养护与管理的认识度不足,致使城市园林的养护与管理的相关配套设施以及资源匮乏,导致园林得不到应有的养护与管理。

1.2缺乏健全的养护与管理制度

园林养护与管理缺乏健全的实施方案,比如缺乏不同季节、不同植被该如何进行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等管理实施方案,致使园林的养护工作不能切实的落实到位,从而达不到应有的绿化效果[3]。此外,随意破坏园林植被的情况时有发生,要针对以下几种情况建立健全的管理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交通肇事损坏园林绿化设施;人为损坏,随意践踏草坪、超近路踩踏花池,倾倒垃圾污水等;未经批准擅自砍伐、修剪园林植物;因管理不善等各种因素导致出现的缺株死亡等。

1.3专业人员、设备紧缺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养护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相对比较短缺,且大部门在岗人员多为散工,其所具备的养护管理技能和知识相对比较滞后,专业的全职人员十分短缺。此外,现有的园林养护管理设备并不能满足当前的绿化管理需求。

1.4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资金匮乏

由于养护管理工作具有长久周期性的特点,使得有效进行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的经济花费相当大,加之,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相对比较低,致使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资金匮乏,导致整个绿化建设工作成效相当不理想,甚至存在部分管理与养护达不到国家的绿化质量标准。相关的养护管理工作缺乏系统、具体的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2.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城市绿化观念,重视园林绿化养护和管理

转变城市绿化观念,把园林绿化养护和管理与绿化建设并重,一方面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以及政府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自上而下地把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宣传普及相应的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以效调动全体社会的园林绿化保护意识,以有效做到园林绿化人人有责,充分树立全民绿化养护管理意识,促使全民参与绿色行动、支持绿色行动。另一方面,将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基建及管理纳入到城市建设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当中,同时强化监督管理水平,以保证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2.2健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制度

有效强化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制度,促使养护管理能有章可循,通过强化绿化规章制度,促使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绿化法规中的绿化指标以及相关的绿化管理制度展开工作,进一步对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进行技术规程的制订和完善,以便养护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效的提高园林养护工作的质量,以显著提高绿化地的保有率、完好率以及绿化带的养护质量。另外可以参考省、市相关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以有效组建一支专业的养护管理工人,并参考相关的环卫管理模式,以实现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同时健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实施方案,比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包括开堰、浇水、修剪、打药等。在开堰时注意开堰的宽度和浇水的量;道路绿化浇水时水流要缓慢,水量要足,要根据树木的种类、季节、气温以及绿化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灌溉,可以以季节为参考对排水量进行调控,但是在雨水季节时尽量减少水量[5]。在城市绿化整形修剪方面:修剪主要是对树木进行形状修整,其中要注意的是把树木主干以下的部分全部剪去,以免影响交通安全。同时要注重进行相应的病虫防治措施,尤其是对修剪过后的树木,由于树木经过锯截、移栽、伤口多,萌发的树叶嫩,树体抵抗力弱,容易遭病虫危害,如不注意防范,易使树体死亡。因此要定期进行防治,用甲基托布津、氧化乐果或除虫菊酯等喷洒叶面防治病虫害。加强绿化区病虫预防是养护的最主要的工作,要根据绿化区的植被种类根据生长阶段进行药物喷洒,可以定期进行病虫治理,预防病虫灾害,提高绿化区植被的生长率。

2.3加强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绿化设备条件

一是加强管理机构人员的配备,录用专业的园林养护与管理人员,提高整体部门的综合素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研发,进一步发展城市绿化养护管理,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维护城市环境的绿化效果[4]。二是组建专业的一线养护管理工人,三是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多组织实操培训。对养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职业培训,有效提高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促使养护管理人员更加专业化,有效促进养护管理工作有效、有序进行。比如,请社会相关的专业领域的专家对养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分析城市绿化主要使用的植被,植被季节性养护措施如何开展,不同植被的修技艺等方面,以提升、养护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业知识。此外增添新型的绿化养护设备,采用新型设备,利用新技术进行绿化管理,以长远利益上,有效节省绿化养护管理的开销。

2.4加大资金投入并有效管理经费

通过多园林绿化植被以及种类等养护管理属性进行分析统计,建立相应的养护管理经费预算,对每个季度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制定相应的方案,科学预算所要经费,以有效确保各个阶段的养护工作有效有序进行。对养护管理工作中所使用到的机械进行合理的养护,比如起苗机、除草机等,园林养护设备、灌溉用水车、施肥材料、防治病虫的药物等,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保证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要求,以有效开源节流。

2.5针对城市园林绿化设施损坏严重的不同情况给出相关防范补救措施

2.5.1处罚教育、媒体宣传与监督等手段对城市绿化养护工作进行大力宣传,有效引起社会的关注,提高人民群众的城市绿化意识。比如,可以设置相关标语,加大宣传力度,并相应的建立奖惩制度,同时推行相应的绿化补偿金以及相应的绿补制度,以推动全民支持、参与绿化的社会氛围。对于严重的破坏城市绿化的情况处以不同程度处罚,呼吁社会共同关注、爱护我们生活的城市。

2.5.2每年定期开展补植补造工作,绿篱小苗与草坪,乔木的补植,比如香樟最佳种植成活时间为4-6月份,根据实地统计,制定不同的补植补造方案,以保障在进行养护工作时,能掌握最佳的植被养植时期,有效提高植被存活率,有效控制植被养护管理的经济成本,有效减少成本损耗和后期补种的成本,以显著提高劳动效率。同时采取科学技术进行绿化播种,比如采用野花播撒等方式,以有效推广新科技和新技术的应用。

2.6强化城市园林执法管理

完善相关的城市园林绿化法律法规,是有效确保城市园林系统能够依法建设绿化管理,对城市园林绿化相关的设备设施进行加强监控,以利于相关养护管理人员及时依法将擅自砍伐、移值、损坏园林绿化植物及侵占绿化用地、毁坏园林绿化设施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因此要加强整体市民的城市绿化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园林绿化植被的修剪和灌溉等工作,完善相应的植被种植养护管理方案,实现园林绿化养护长效管理,以显著减少植被养护经济成本损耗。对相关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提高整体的养护管理素质,以有效提高养护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对相应的养护管理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同时加强绿化执法管理力度,加强城市绿化的巡查力度,以有效降低绿化带上搞建设,胡乱侵占绿化带、胡乱毁坏绿化带等破坏性现象发生。因此,加大相关园林绿化养护材料的管理力度,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绿化意识,保证养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郑盛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5,27(2):79-80.

[3]张凤英.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5,21(2):84-85.

[3]王鹏.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4(1):128.

[4]付丽娜.谈市政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46.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规划、规模发展、基地带动、注重品牌、扶持重点、突出特色、拓展市场、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管理和资金支持,大力实施二十个示范乡、一百个重点村的蔬菜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工程,全面提升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特色化水平,把蔬菜产业培育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目标

到年,个重点乡(镇)蔬菜播种面积在年基础上平均年增长,其中设施蔬菜在新增面积中不低于;蔬菜产业总收入在年基础上平均年增长以上,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在以上。到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万亩,其中设施蔬菜万亩,总产万吨,实现总产值亿元以上。到年,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万亩,其中设施蔬菜万亩,总产万吨以上,实现总产值亿元以上。达到一年四季蔬菜均衡上市,蔬菜业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以上,构筑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新格局。

三、具体措施

(一)科学规划,调优蔬菜产业布局

全市蔬菜产业要按照“优势区域更加集中、特色更加显著、方向更加明确、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的原则,突出三大优势带建设:一是冬春棚室蔬菜优势带,在国道沿线,包括,以日光温室生产为主,增强冬春蔬菜生产供应能力,实现蔬菜周年均衡供应;二是春秋大棚蔬菜优势带,在沿线,包括以春提前、秋延后蔬菜生产为主,重点发展大中棚设施蔬菜生产;三是半地下棚室蔬菜优势带,主要包括运东地区黄骅、盐山、孟村等县市。采用半地下式棚室,避碱、增温,实现蔬菜生产多样化和特色化。各县(市、区)及二十乡一百村都要按照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发展现代蔬菜产业的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制定本区域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二)抓住重点,带动全局,推进蔬菜产业升级。

全市在抓好省级示范县基础上重点抓好个示范乡和个重点村的建设,以此为抓手,带动全局。

1、发挥区位优势,实行规模化生产。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配套统一、管理规范的要求,抓好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每个重点乡至少建设个亩以上,采取先进设施的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以露地特色产品生产为主的基地面积要达到亩以上。重点村要建立亩以上的标准园区。

2、以发展设施蔬菜作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设施结构,创新设施模式,扩大设施生产规模,提高设施抗灾能力和生产能力。大力实施设施优化改造工程,采用新材料,推广新技术,改旧式,建新型,使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有机结合,使全市设施蔬菜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有一个新的跨越。采取因地制宜,土洋结合,大、中、小结合,高、中、低档结合的办法,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满足品种多层次需求。今后,示范乡和重点村新增蔬菜播种面积中设施菜面积要达到总面积的以上。

3、提高科技含量。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增效作用;抓好集约化育苗厂建设,推广穴盘育苗;加快滴微灌节水、膜下灌溉节水、微生物土壤活化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和无公害生产高新技术的推广步伐,提高蔬菜标准化生产能力。

4、加强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着眼点和切入点,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统一入社程序、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进行标准化生产、统一生产计划,统一品牌包装销售”五统一,大幅度提高蔬菜生产标准化程度、管理水平和市场综合竞争力,搭建起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平台。重点村每村建立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到年吸纳蔬菜种植户以上。

5、培植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采取市场运作、招标选定、政府扶持的方式,积极招商引资,培育引进一批蔬菜加工配送龙头企业,加强加工车间、恒温储藏和冷藏运输等设施建设,尽快形成比较完备的物流配送能力。支持“二十乡一百村”重点区域新建、扩建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导龙头企业与“二十乡一百村”生产基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固的产销衔接关系,与京津等大中城市中高端市场主体建立稳定的配送直销渠道,实现商品化、品牌化、规模化配送销售。

6、加强产地环评认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未达标的土地不准种植蔬菜。建立健全县、乡、村、基地、市场检测网络,实施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购置配套仪器设备,在合作组织标准化基地建立农药残留速测站,开展农产品自检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加快产品认证步伐,把创立品牌与做强品牌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有机结合起来,尽快形成一批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蔬菜品牌。

(三)加大对示范乡重点村的支持力度

1、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从2011年起,三年内每年对每个蔬菜产业示范乡(镇)安排专项资金万元,全市共安排专项资金万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各安排万元,专项用于支持示范乡基地建设和重点村标准园区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蔬菜产业发展,原则上投放到以下方向:

--扶持蔬菜担保公司发展。鼓励成立蔬菜专业担保公司或以蔬菜为工作重点的农业担保公司,为农民从事蔬菜生产提供信贷担保。财政专项资金可作为启动资金,或以股权方式注入担保公司,引导、扶持担保公司顺利发展。原则上财政资金占公司股份不低于20%。鼓励担保公司在县、乡设立分支机构,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扶持农民互助担保机构发展。为破解农民抵押担保难题,引导、鼓励农民成立互助担保机构,大力发展农民互助担保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商业化运作,正式注册、民主管理、自负盈亏。对每个担保合作社,按不低于农民入股总额5%的标准予以补贴。

--设立信贷风险基金。在相关金融机构设立适宜规模的信贷风险基金,支持金融机构对蔬菜产业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规模。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县(市、区)要加快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改革进程,扩大农民有效担保物范围,解决蔬菜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示范乡所在县要以蔬菜产业发展为契机,率先突破,尽快实现农民承包土地确权和房产确权。各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降低门槛,每年从信贷规模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蔬菜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农户小额信贷、中长期贷款方面给予扶持。同时,保监部门要组织保险公司开展适合蔬菜生产的保险产品,特别是棚室骨架、棚膜保险,扩大蔬菜保险的覆盖面,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县级财政对农户入保要给予一定补贴。

3、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农业产业化、农合组织、农业开发、扶贫开发、土地综合治理、农业标准化、农业科技等主管部门要在项目资金上向蔬菜产业予以倾斜。各县(市、区)要以县为主体和平台,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加大对“二十乡一百村”建设工程的支持力度。并在项目储备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吸收工商资本、社会资本、个体资本的投入,引导项目投资向蔬菜产业倾斜。各县(市、区)要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土地置换和流转步伐,为蔬菜规模化种植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要围绕重点蔬菜生产基地、重点蔬菜生产标准园建设,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蔬菜生产基本条件。对重点生产基地和园区内的道路工程、水源工程、电力工程予以适当补贴。交通、水务、电力部门要积极支持基地和园区搞好道路、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政策、价格上予以倾斜。

5、加大培训和科技服务力度。各级要认真搞好培训工作,组织示范乡、重点村开展培训和观摩交流活动,互相学习促进,推动各地提高蔬菜工作水平;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为每个重点村明确一名技术人员,负责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组织广大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广大菜农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第8篇

关键词 科学数据共享 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 共享研究

分类号 G250.7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cientific data sharing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data sharing, including the resource elements,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elements, the shared schema elements, sharing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elements. Further more, it presents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Data Service Platform, analyzes its data resources, protec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haring mode, service contents, and browsing method.

Keywords Scientific data sharing.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data service platform. Research of the Sharing.

科学数据是指在科技活动(实验、观测、检测、调查、研究等)中或通过其它的方式所获取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特征、变化规律等的原始基本数据,以及根据不同科技活动需要,进行系统加工整理的各类数据集[1]。科学数据集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于一体,并对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科学数据资源具有准确性、可靠性、非排它性、可无限复制等特点。这些特点和其重要性使科学数据的共享成为必然,只有让科学数据得到共享,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又通过科学数据的共享这一过程,发展出更高层次的科学数据,这是一个逐级递进的过程,最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现状

1.1 国外科学数据共享现状

20世纪40年代,国外的科学数据共享方面的研究开始起步,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发展,在欧洲、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瑞典等国家非常重视数据管理与共享,美国是科学数据共享的倡导者。1975年,美国开发了177个大型数据库,主要服务目标是政府决策和政府启动的重大科研项目[2]。欧盟数据库法律保护指令、英国布加勒斯特宣言和《信息自由法》等,在科学数据的产权归属、共享管理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规定,以保障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有序开展。

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CODATA)于1966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科技数据国际学术组织,其宗旨是推动科技数据应用、发展数据科学、促进科学研究、造福人类社会[3]。美国建立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分布式最活跃数据档案中心群(DAACs);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科学数据公开数据库拥有70个主题数据库,全部数据库通过网络提供免费服务,服务于科研机构,也服务于一般工业企业[4]。2007 年3 月,英国了研究报告《发展英国科研与创新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出数据资源数字化长期保存与共享建设规划,重点要建立大规模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5]。

1.2 国内科学数据共享现状

我国的科学数据共享工作起步比较晚,2001年底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启动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在资源环境、农业、人口与健康、基础与前沿等领域共24个部门开展了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已经启动了9个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开展了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的调研工作。先后完成了23项具体标准的编制以及一批管理办法;整合共享了跨部门跨领域超过250亿元国家投入产生的数据资源,建立了若干数据库;积极开展数据共享服务,为科学研究、政府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成效显著[6]。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起来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有:科学数据共享意识不强,目前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试点的共享数据多为国家经费资助下科技活动形成的数据,各科研单位主动积极共享意识不强;相关的科学数据共享标准及技术规范没有统一的规定;科学数据类型集中于海洋、地理等少数学科领域。

2 科学数据共享基本要素分析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要求申请资金超过50万美元的项目必须提供数据共享计划或者说明不共享的理由。并且,NIH通过分级方式共享数据,包括可公开获取的数据、通过协议获取的数据和限制使用的“冷冻数据”[7]。据调查显示,科研人员共享电子数据和使用他人数据的意愿都不高,主要因素有:没时间、没资金、没权利、缺标准以及资助者无要求等[8]。科学数据的共享最基本的是要有相关的科学数据,也即资源的来源,而共享工作的开展必然要面对科学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共享模式来开展共享活动,共享活动的有序、稳定的开展需要相对应的共享管理机制的保障,所以资源来源、知识产权保护、共享模式以及共享管理机制这四大要素构成了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2.1 资源来源

科学数据指在科技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所以资源的来源就是科研活动过程,资源的内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本单位或机构内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二是收集其他单位或研究机构的科研数据。本机构的科学数据,主要是来自于本机构研究人员的自愿自主提交以及数据服务人员提供咨询帮助,如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科学数据来自于国内卫星通讯系统、全球通信系统收集的全球和国内各类实时和非实时的气象观探测资料[9];第二种主要是与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高校等部门合作,提供途径鼓励这些机构的研究人员同意将他们的相关数据整合到数据中心共享.如基础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整合中国科学院在物理、化学、天文、空间与生物领域20多个研究所长期以来的基础数据,同时,重点整合国防科工委下属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核物理与原子分子物理方面基础数据,整合国家林业局所属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在青海湖区域监测与观测数据[10]。

2.2 知识产权保护

数据的共享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科学数据共享中的知识产权主要体现为科学数据的版权,版权就是著作权, 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 包括财产权、人身权[11]。科学数据凝聚了数据开发人的智力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同样受版权法保护,具有重大的价值。实施科学数据共享是我国面对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开展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12]。刘闯认为通过数据库共享服务平台进行有偿数据服务而获得的收益,在数据库制作者和相关数据创造者之间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分配,如无合同约定的自行协商解决[13]。

《全球变化研究数据管理政策声明》提出“联邦政府资助的科学数据,即公共性、基础性的国有数据,必须在没有歧视的基础上以不超过复制和发行成本的费用无限制地使用”[14]。科学数据的开发与获得需要责任人付出巨大的努力,包括精力、时间、金钱上的,不仅仅是数据开发人,还有相关的单位等等,他们对于科学数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科学数据自然地成为各个单位的财产,受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学数据的自由共享。所以笔者认为,科学数据的共享需要国家相关法律的许可和一定的限制,对于那些在国家或是地方政府经费等非营利性机构支持下开发的科学数据,采用一定的奖金或是其它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开发人,如果不危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则完全向公众开放或是使用时加以标注,以尊重劳动者的成果,但不能用于商业用途;对于那些由单位自筹经费或是个人、企业自行开发研究的不危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的科学数据,则要协调好利益的平衡,一般是采用收取一定的费用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权利;对于那些对科学数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的更深一层次的数据及提供的相关服务活动,收取一定的成本。

2.3 共享模式

科学数据共享为科学数据的使用提供了一条更为畅通的道路。科学数据具有无法估量的潜在价值,前人为科学数据的探索与创造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传承与共享这些科学数据是对于他们的努力的最大尊重与认可。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科学数据共享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国际组织协作共建共享模式、政策驱动型共建共享模式、主题合作共建共享模式和地域协作共建共享模式。

2.3.1 国际组织协作共建共享模式

顾名思义,国际组织协作共建共享模式是指在某种约定或是条约的约束下,国际组织就某一研究方向或是研究主题,共同制定相关的共享策略的一种共享模式,该共享策略包括共享的范围、方式及相关的政策,可以促进同一领域内数据的交流与共享。国际组织协作方式包括国际政府间的合作和国际非政府间的合作,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共享的宗旨,为共同的约定所约束,以促进数据在全球的共享,提高各成员国的科技水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是由30个市场经济国际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15]。

2.3.2 政策驱动共建共享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强制驱动下推进科学数据的共建共享。美国是这一模式的最早试验者。美国的《信息自由法》和《版权法》是这一模式的法律基础。并在1991年了以“完全与开放”科学数据共享政策为核心的“全球变化研究数据管理政策”,通过这一政策来促进科学数据共享,从而为美国的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条件,确保其在21世纪国家发展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3.3 主题合作共建共享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主题的不同来进行共建共享科学数据,建立专题科学数据库。如印度科学和产业研究中心(Center for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CSIR)及肯尼亚的医学信息共享。肯尼亚医学研究机构(Kenya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KEMR I)通过编制肯尼亚医学机构研究和使用的数据和目录来实现彼此联系,共享资源[16]。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承担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所,国内地学领域的知名高校共40多家单位,世界数据中心(WDC)和国际山地中心(ICIMOD),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参与本平台建设与运行服务[17]。

2.3.4 地域协作共建共享模式

该模式把那些参与到共建共享科学数据的单位限定在某一个地理范围内,与国际间组织协调共建共享模式相似,前者范围相对小一些,一般限定在某个地区或是某国内,将共享资源集中存储在某一特定的地点,并在相关单位的共同管理和共同资助下运转共同建设。2004年,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整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经费”“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经费”“科技文献信息专项经费”三个专项经费,统一用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18]。

2.4 共享管理机制

科学数据具有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易于复制传播和共享等特点,不同的科学数据由于其属性或是归属性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机制来开展共享工作。目前,国际上采用的共享管理机制有三种:保密性管理机制、公益性共享机制和商业化管理机制。

2.4.1 保密性管理机制

顾名思义,该机制对于科学数据的共享采取不公开的方式。一般这种机制设计到的科学数据是有关国家安全、个人隐私的数据信息,公开这些信息对于国家的安全、人民的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参与这些数据信息的开发和管理人员都必须与单位签订保密协议,以进一步确保信息的不泄露,国家情报部门与各个单位安全主管负责检查科学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执行情况,同时严格和明确地规定这些数据信息的保密管理。

2.4.2 公益性共享机制

此种机制是采用完全开放的方式来共享科学数据,其中的数据是指除了上述属于保密性管理机制数据之外的政府所拥有的信息和科学数据,包括标准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等。这些数据都应该依法“公之于众”,采用网站或是其它的方式来向社会完全开放,让公众获取,用户无需支付相关费用或是仅仅支付低廉的复制成本费用。像美国的海洋大气局、国立卫生研究院等联邦政府拥有和生产的数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产生的地球科学数据,整合、集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学家个人通过科研活动所产生的分散科学数据。

2.4.3 商业化管理机制

对于那些完全是为了盈利而投资生产的科学数据,则采用商业化管理机制,对于此类科学数据的共享收取一定的费用。例如, 美国政府批准了空间影像和数字地球两家企业从事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获取和业务, 然后采取鼓励平等竞争的政策, 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降低数据价格, 达到促进数据应用的目的, 并同时通过税收进行调节和控制[19]。

3 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分析

“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见图1)(以下简称“平台”)启建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并运行维护,面向中国科学院及国家的科学研究需求,逐渐引进当今国际上不同领域内的国际数据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集成,最终实现数据的集中式公开服务。在保护国家安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秉承完全开放的共享理念,尽可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服务,包括在线数据浏览、数据搜索、数据访问与下载、软件工具及文档资料共享等通用数据服务,以及数据预定、委托查询、数据传递通道、在线模型计算、数据使用咨询等特色数据服务。

3.1 数据资源

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收集的数据资源主要集中于地学、遥感、大气海洋等领域,引进了LANDSAT数据、MODIS数据、MODIS_L1B 数据、EO_1数据、DEM数据、NCAR数据等国际原始数据资源,采用国内外权威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科学数据中心自行研发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于上述数据开展了深度加工和数据模型的开发,形成了它们独具特色的一系列全国甚至全球领域的特色数据产品,面向多领域科研需求,基于通用的数据模型,充分利用本站超级计算资源,为用户提供可定制的数据产品加工,用户通过在线定制便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数据产品。

该平台期望能满足多领域的科研需求,但是资源集中在少数学科领域,深度加工的数据模型目前只限于少数几个,对于平台的宗旨来说有待发展。

3.2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共享工作的开展中被首先考虑到,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的数据资源在进行镜像之前都和数据所有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通过协议、合作或其他方式取得了对应数据的镜像权限,用户可以放心使用。用户复制使用平台中的数据,平台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在“完全与开放”的服务宗旨下,一方面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和数据服务提供者的权益,要求数据使用者在发表成果时注明数据生产者及数据来源(国际科学数据共享平台http:///),未经网站允许,用户不能有偿或无偿转让在该平台获取的数据;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动数据共享,凡使用“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数据的用户,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将数据所支撑的项目或论文产生的相关成果材料提交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数据中心”,并允许平台部分可公开成果。通过这样的“交换”方式来提供更深层次的科学数据给用户,一方面也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3.3 服务内容

科学数据的共享离不开数据的再利用,该平台充分考虑到不同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各种服务需求,除了提供通用的数据服务,像在线数据浏览、数据搜索等外,还提供数据预定、数据传递通道、数据申请等人性化的特色服务,切实地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

3.3.1 数据预订

用户通过网站对应入口预定可以查询,但是不能在线下载数据,数据服务人员将会根据用户的数据预定清单提供服务。目前,该平台开放“数据预定”功能的只有Landsat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列表或者数据搜索功能,产生数据预定清单,并直接通过网站入口提交给系统。用户数据预定的所有历史记录以及当前预定的处理状态和下载链接都可以从“用户空间”内查询。

3.3.2 数据申请

这种服务是针对用户不能通过网站直接查询、下载数据,或因数据量巨大,用户不方便通过网站查询、下载的情况,该平台支持用户提出相应申请,数据服务人员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一般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数据的需求选择在线数据申请或离线数据申请。

3.3.3 数据传递通道

该服务属于高级数据服务方式,是该平台为大宗数据用户或特殊数据用户开通的,指对于因为各种原因不方便通过网站直接下载数据的用户(比如网络连接受限,数据量过大,或者用户有其他特殊要求等),可以直接通过网站提供的联系方式提出“数据传递通道”的需求,审核通过后将会为用户开通特殊数据传递通道(比如用户特殊授权,光盘邮寄、硬盘直接拷贝等),以便用户及时获取所需数据。

3.4 共享方式

第9篇

《》:作为一家中俄口岸上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行满洲里市分行的发展引起了各个方面的关注。请您介绍一下大体的情况是怎样的?

尹光磊:满洲里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近年来我行依托口岸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特点,更新理念,调整策略,加快业务转型,推进了业务经营快速有效发展,不断提升了市场地位。我行是一个只有250多人、所辖四个支行、实施市分行本部经营的二级分行,目前人民币的存贷规模是40个亿,2007年国际业务结算量在12亿美元以上,中间业务收入近4000万元,经营利润1个亿,人均创利超过了全国农行系统的平均水平,所辖口岸支行人均创利达到了80万元。2007年10月底,五项主要经营指标在当地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存款余额占38%,贷款规模占56%,中间业务收入占38%,国际业务结算量占45%,利润额占56%。四年间我行累放人民币贷款和国际贸易融资折合人民币已累计达到120多亿元,国际汇款业务及进口开证手续费收入、外汇买卖收入保持连年递增,国际业务结算量连续多年都占到农行系统的一半以上。我行的资产利润率、成本收入比和经济资本回报率等主要指标已达到银监会监管核心指标要求。我行的不良贷款率在未股改划拨的情况下为5.09%,而且这些不良贷款大都是历史遗留的划转的贷款。

我行已连续三年在农行内蒙古分行系统的业务综合考评中排在首位,在全国农行系统二级分行等级行排名中位列第十六名。在当地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排名中,我行的存款余额、贷款规模、中间业务收入、国际业务结算量和经营利润等五项主要经营指标连续三年保持同业第一,在业务增长的幅度上也同样保持领先地位。。

就当前来讲,我行更加关注的是农行股改这一变革,特别要树立公司化治理运作方式和监管约束等新理念,加快业务有效发展,强化风险控制,更加关注的是以岗位、绩效和薪酬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源改革,这关系到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农行的长远发展。

画延长线

《银行家》:您上任之初为用了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对自己做了一个定位:自己是来画延长线的。当时您对满洲里农行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是怎么看的?对时下如何“面向三农”和进行“商业运作”又有哪些认识呢?

尹光磊:我是在2004年初从包头市分行调到满洲里市分行工作的。在就职大会上我是讲过这么一句话:不搞“一个师公一道法”,我是来画延长线的。这是因为对满洲里而言,口岸经济是最大的特点,这是满洲里的基础,是满洲里的基本市情。近年来,满洲里的过货量、上缴关税及代征税等各项指标一直都居全国沿边口岸之首。我们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必须要围绕这一特点开展工作,必须大力发展国际业务这一特色业务,这是我行过去在业务经营比较中发现、培育和打造的特色。这一点我们必须“一以贯之”,这是我行的优势所在。

当然了,画延长线并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需要画出新的色彩。所以,强化优势,放大特色,实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均衡发展,努力扩大经济增加值的增长幅度,这是我行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做出的又一战略选择,也是新形势下农行满洲里市分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目标。这与当地政府以外贸为龙头带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也是一致的。自2003年以来,在满洲里除了边贸、旅游业外,工业经济、房地产业以及木材加工的小企业也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经济走势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找准自己的卖点、定位和市场,为此就要支持大项目、房地产业务和国际贸易融资,同时求大不拒小,支持小企业发展,把自身的发展融入整个地方经济建设当中。

对于如何“面向三农”和进行“商业化运作”,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农业银行系统必须要做好的文章。农总行项俊波行长对此讲过这么一句话:“农行拥有两个市场,实行城乡联动是农行独特的优势。”这个讲得太好了,澄清了许多模糊的认识,也解决了一些不必要的争论。从满洲里市分行来讲,作为城市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城市业务,一如既往的服务好高端客户和人群,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同时还要发挥好城市业务对城郊、矿区业务的联动和带动作用,着力支持小企业助推口岸经济,着力支持涉农优质客户和项目。这样做既支持了“三农”,又能充分发挥城市业务对全行效益的贡献度。作为直接服务“三农”的商业银行,我们更应该深入研究,发掘孕育于农村市场的商业机会。实际上农行的作为还是在服务农村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中。

做实经营

《》:在有了清晰的战略意图并且找准了自己的卖点、定位和市场之后,您对具体的业务经营又是怎样把握的?

尹光磊:我行提出了一个核心,即“培育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三个理性”,即理性对待市场,强调因势而变、随需应变;理性对待同业,要“对自己竞争,与同业合作”;理性对待自己,就是要在防险控险的前提下,加快有效发展。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以利润为最终目标的,我行的工作必须要围绕着所面向的市场和客户展开。这就要把握市场机会,根据客户的需要,重视客户的体验,努力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最佳的产品。与此同时,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经营机制和加强资金营运。

我行坚持服务创造价值、伴客户共同成长理念。现在我行口岸支行的国际汇款业务、兴华支行的夜市银行和站区分理处的24小时营业等都已成为我行精心打造的特色品牌。我行大力营销机构性、系统类客户,与海关、商检、国地税、劳动局、财政局、国土局、自来水公司、医院、电视台、供热公司等20多个单位建立起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其中与国地税的合作已达到垄断的地位,还有财险、寿险、农信社等同业业务,使得我行的机构事业类、系统性大客户在当地的覆盖率已达86%以上,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大的行业和系统,确保了存款这一核心业务的领先地位,实现的中间业务收入也大幅领先同业。在资产业务上,我行坚持激情营销、审慎准入、均衡发展、精心管理,努力追求风险控制和信贷业务增长的最佳均衡点,抓住了重点工业项目、优质房贷业务和成熟及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大有效投放,实现了资产业务的快速增长。机场扩建、热电联产和扎煤公司技改项目等都是我行支持的,共投放贷款4.82亿元;房地产开发和按揭业务农行已占到当地市场份额的60%,碧桂园、庆宇、兰德、口岸等公司都是农行的客户;对小企业贷款今年就发放了一亿多。从而使我行的客户结构、品种结构和行业结构均得到了明显的优化。

在发展国际业务上,选择有实力的俄罗斯商业银行建立账户行关系,增加了办理汇款业务网点,提高信贷审批速度,加强外币清算业务,增设大堂经理,改善了营业环境。贸易融资业务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贸易背景下,金融机构运用自身的信用、资金、专业技术等,承担贸易风险,融通资金,获取利润。根据货物进出口方向及融资对象,可将贸易融资业务分为进口融资、出口融资及综合类服务产品。在我行主要涉及进口贸易融资类产品,如减免保证金开证、假远期信用证、提货担保、进口押汇等均已开办;出口融资产品主要是打包贷款。我行具体做法是:一是提供差别化服务。在T/T项下账户行直通业务上,突破“同质化的服务模式”,为外贸公司设立小型办公区,办理结算业务时客户与业务人员面对面实行开放式沟通。二是培养客户忠诚度,建立稳固的客户资源。通过走访、座谈和联谊等形式与大客户进行有效沟通。除了当地的客户,与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的大客户,还有通辽霍煤集团等也进行了良好的合作。当地前十名的外贸进出口企业大都与农行开展了业务合作。客户的支持、认可是我行取得较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进行服务创新和新业务推广。我行设计了可为客户提供准确、全面的汇款信息且可自动生成要素齐全、按序排列的“汇款业务登记簿”的汇款程序,该程序的启用在实际操作中可大大减少客户填写汇款材料的时间,也省去了业务人员每天手工填写“汇款登记簿”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在新业务的推广上,2007年开出了四笔备用信用证,金额为277万美元。在满洲里地区我行首家实现了人民币境外支付,疏通了中俄边贸结算的瓶颈。四是推行“服务营销”。每一个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业务员在这一环节都能做出热情、耐心的答疑和交流。推出了代客填写各类英语申请书、代客翻译英文文件等服务。客户经理能够坚持为开证客户提供进出口商品信息和市场行情,靠真诚服务赢得客户。通过发展国际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努力构建多元收入结构。现在我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的19.76%,中间业务收入形成的利润可弥补支出的24.21%。

为了使全行上下真正树立市场意识,我们在考核激励机制上做文章,制定的考核办法由经营目标责任制和业绩计价两部分组成,突出了主体核心存款业务和引导性新业务。对本部推行《产品营销定价计量考核办法》,对12项可以计价的业务进行产品营销定价计量考核,在局域网上建立“个人营销考核系统”。设立了面向全辖的行长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增存、清收、内控和科技创新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我行的五个基层行部情况不同,各有特色,对此需要找准区别点,认识特殊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对各行部实行差别经营,以每个支行的优势业务为主,采用不同的指标进行重点考核。实行了分层考核,对支行领导班子的效益工资与存款、中间业务收入、利润和内控管理挂钩。对网点以营销品种和经营收入为依据,按实际完成情况、业务量和客户满意度进行综合考核。对相关人员根据业务种类不同,统一折算标准业务量,通过考核系统产生每位员工的业务量,将考核工资按一定比例与业务量挂钩,超出部分另行奖励。

强化财务管理和资金营运是搞活经营的内在要求。过去我行的财务亏损挂账、抵债资产处置损失和待核销的呆账利息等吞噬了我行的一部分经营成果。由于业务经营的改善,到了2004年末所辖各行部看账面利润均没有一盏红灯了。近年间我行扣除准备金、清算资金和汇差资金后上存的可用资金每年都在15亿左右。现在实际贷款利率执行与上存资金平均利率相比,即使扣除呆账准备金和扣税,加权相差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说能放贷不上存。同时对上存资金也应加强期限结构管理的问题,除固定部分要灵活调剂。对系统内部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资金的专项配置深入研究,主要是贴现和个人住房贷款的专项借款还有三年期系统内专项票据认购。这里边有个“利率减点”的政策。既不占用上存资金,又减少经济资本占用,需要强化类似的这种内部营运核算管理。

重在执行

《》:在农行满洲里市分行除了全行的核心经营理念外,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理念牌,每位员工都有岗位责任牌,包括行长室和副行长室都有,您对工作抓得紧,注重督查,请您谈一下对执行力的认识和为此所作的努力。

尹光磊:我的办公室挂着的是“战略•营销•执行力”的理念牌,实际上这也是我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战略和营销前面已经谈到了。谈到执行力,我的理解是企业的生命力往往取决于企业的执行力,有句话叫三分战略七分执行。经营战略和执行力的关系就好像思想和行动的关系,好的经营思想同样需要落实在好的行动上,才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执行力就是如何把确立的战略和计划加以落实和实现的能力。因此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就是领导者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就是风险控制的能力,就是充分依靠大家的力量,群策群力。

严明工作纪律,讲求工作效率,这是一个好的团队最起码的工作要求。对人的管理需要明确制度规范,安排的每一件事也要明确办结时间。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效率。在我行分东西大厅设有在线服务区、个人贷款区、VIP贵宾室、理财区、客户休息区。在西大厅设有经理室,现场审批效率大不一样。

处理协调好内外部关系,创建和谐企业。沟通是协调的重要方法。作为商业银行的行长所需要的沟通大体上包含这么几个层次:一种是社会性的沟通,就是利用大众媒体,让社会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银行,你有哪些营销的金融产品等;另一种是全行的沟通,对广大员工都应该了解都应该分享的情况,进行通报和沟通,行务公开;还有就是与个人的沟通,包括与上级行、地方领导和班子成员以及下属的沟通。

“发展是第一要务,控险是第一责任”。搞商业银行必须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我的办公室有两幅字,一幅为“启功体”的《静观》;另一幅为晚唐诗人杜荀鹤的《径溪》,诗云:“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我行始终坚持“制度先于业务,程序先于操作,强化内控检查,刚性控制风险”。将银监会13条和上级行内控工作要求,解码细化为制度建设、业务管理、员工行为等八个方面若干工作标准。我们提出“刚性控制风险”,所谓“刚性”,就是不搞“弹性”,没有灵活度。必须摒弃“不踩红线就不能发展”的错误观念,始终坚持以“合规、控险、制度执行力”为重点,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市分行专门成立了监督检查部(内控办),主要负责突击查账、查库;对一些分支机构进行整体接管和全面审计;配合上级行的审计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在市行本部和四个支行,实行内控责任制。采取分片包干,分别负责的措施,每个行部都确定一名行领导、审计人员、会计监管员,风险经理为内控责任人,并实行内控风险金制度。从严治贷,有进有退,做强做精信贷业务。加强了对风险资产的管理,并纳入业绩考核。重点管理“关注类”贷款,谨防滑向不良。对国际业务坚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展市场和办理业务,掌握节奏,“舍”与“得”并行,使信用证这一或有资产业务平稳发展。客户风险是外汇业务最前沿的风险,管住了客户的信用风险就管住了外汇业务的风险源头,为此,必须“优选客户”。我行为每个开证的大客户进行“画像”,看其经营和财务情况,更要考察其信用积累的情况。

第10篇

对未来投资、营业收入、对其它行业的衍生效应、对人们生活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改变是在选择战略性技术的过程中所考量的具体因素,由此总结了十大战略性技术。

1,光伏发电技术

太阳能发电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作为光伏发电整条产业链的核心,太阳能电池目前主要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及以非晶硅为代表的薄膜技术三种。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将由出口导向型逐步走向国内应用。2008年以前,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主要用于出口,在国内的应用非常少,主要原因在于发电成本高昂,加之国内缺少对于光伏产业的强力扶持政策。光伏发电的成本在4元/度左右,远远高于火力发电成本。原材料供给量增多、大企业规模优势形成及技术进步将使光伏发电成本降低。洛阳中硅、四川峨眉、四川新光硅、特变电工多晶硅项目在建并将相继投产,其年产能均超过1000吨,而2007年全国多晶硅实际产量不到1000吨。

众多机构及龙头企业预测,未来3~5年,光伏发电的成本有望降低到1元/度。未来几年,在成本大幅下降的基础上,政府支持将极大促进光伏产业的商业化应用。国家能源规划中指出,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光伏发电政策扶持与补贴措施。

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应用将对中国光伏企业、产业及国家能源结构带来巨大影响。光伏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巨大投资,并将产生巨大收入。2008年12月,昆明石林166MWP并网光伏电站试验示范项目开工,总投资90亿元。江西赛维LDK新获批的三个太阳能多晶硅项目的总投资超过2.81亿美元,预计2009年收入将达到28亿至30亿美元。随着众多企业进军产业链上游――多晶硅原材料生产领域,中国光伏产业链得到完善,多晶硅过度依赖国外的局面将得到改善,有利于硅材料价格下降。光伏产业呈“金字塔”式结构,以前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光伏产业链中下游。光伏产业发展可带动中国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2,高速列车

中国铁路以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为基础,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与外方进行共同研发及联合技术改进。2005年7月,为配合第六次铁路提速,铁道部举行了第六次铁路提速项目招标,引进并共同研发时速200公里客车动车组。招标原则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招标采购主体是国内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外方作为国内企业的合作伙伴,转让先进技术并提供相关支持。

通过几年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上对高速铁路技术的跟踪与积累,中国掌握了多项高速铁路技术,中国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整体实力大幅度提升。中国已掌握高速列车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控制、牵引变压、牵引电机、列车网络控制、制动系统等9项关键技术和10项主要配套技术。整车国产化率超过75%。中国已成为继日、法、德之后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的国家之一,铁路装备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07年12月,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和谐号”动车组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线。2008年4月,国产时速350公里CRCH3“和谐号”动车组在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下线。对于尚不能制造的三种部件――车轮、车轴和IDBC芯片,中国也在努力进行技术攻关。目前,铁道部正与马鞍山的生产厂家合作,争取用两年时间生产出200公里/小时级别的车轮,用四年的时间生产出400公里/小时级别的车轮。另外,铁道部正和生产炮管的军工企业合作攻关车轴技术。

高速列车的巨大投资将会给中国铁路建设和机车生产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并将深刻改变人们生活。2009年及2010年,中国将分别批准新建铁路里程1万公里左右、投资规模1万亿元,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到2010年,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规模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包括京沪高速铁路、北京至石家庄、石家庄至武汉、武汉至广州、哈尔滨至大连等项目。2009、2010两年将计划安排机车车辆购置投资3000亿元左右。

作为机车生产龙头企业,长客股份、南车四方通过引进、吸收、联合改进,最终实现自主研发,逐步实现国产化。通过联合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成功解决外方动车组技术与中国铁路“水土不服”的问题,使引进的动车组核心技术“中国化”。

3,GPS

GPS在中国有两个概念。狭义的GPS指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广义的还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北斗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由三颗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中国已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了用于“北斗”系统的36个卫星轨位,北斗二号系统在2009年前后将发射12颗卫星上天,2010年即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基本服务。GPS投资数额巨大,北斗定位系统投资几十亿元,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的基本投资在32到36亿欧元之间,而美国的GPS定位系统总共投资120亿美元。

GPS最传统的应用在于车辆和其他交通工具的导航定位。GPS在水利水电、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气象测报、军事、现代物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00年到2006年,市场规模扩大了54倍。物流企业通过GPS系统,全面跟踪货运车辆与货物的运输情况,随时了解车辆与货物的位置与状态,对资源合理配置、调度,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GPS导航系统运用于手机、照相机,形成了独特的细分市场,吸引了大批有特定需求的客户。

GPS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GPS从多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GPS导航系统增加了汽车附加值,提升了驾驶乐趣;导航手机大大方便了人们查询酒店、商店等信息,以及在户外的定位。

行业标准将统一整合。目前中国GPS行业尚缺乏统一标准,处于各自为政、零打碎敲的散乱状态,没有统一的平台支持。北京出租车采用的GPS系统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系统不能互通,难以升级。不同公司的GPS产品及运营系统不能通用、兼容、联网,产品的可靠性、一

致性及质量标准方面存在着问题。随着北斗二号系统的发射及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标准的出台指日可待。

4,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方向是电动车,混合动力是其过渡技术。随着油价的不断上升,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面临着新能源汽车的战略选择,主要面临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三种选择。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昂贵,不利于近期推广;替代燃料技术和清洁柴油技术不利于大量使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最终将是纯电动汽车,因为纯电动车成本低,能量转换率高,而混合动力车系统复杂,省油不省钱,成本昂贵。

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庞大,将作为带动经济的火车头。中国汽车市场2007年产销879万辆,预计2010年将达到1000万辆,即使只占5%的市场份额,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也是非常可观的。对于汽车制造者来说,大大降低了汽车制造成本,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占用更少的资金。相比传统汽车的内燃汽油发动机动力系统,电动机和控制器的成本更低,电动车少去了油箱、发动机、变速器、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对于汽车使用者来说,大大降低了汽车使用成本,可以节约大量的交通支出。按比亚迪F3e纯电动车公布的数据,百公里行驶耗电12度,按现在O.5元/度的价格计算,百公里使用成本才6元。而其原型F3汽油车百公里耗油7.6升,按现在6.2元/升的价格计算,成本为46.5元,为电动车使用成本的7倍多。

新能源汽车带动了机械、电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与传统汽柴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已大不一样,对零部件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制造零部件的机械行业来说是一场新的变革。混合动力和纯动力汽车的核心是电池技术,电动车电池的产业化带动了电池行业的新一轮发展。充电站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庞大的就业机会。北京、杭州等地已经建立了快速充电站,在电池维护、管理和快速更换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2009年会稳步推进充电站建设。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普及,充电站数目也会随之增多,相应的服务人员需求也会不断提高。

新能源汽车将改变中国能源供应结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引导人民采取资源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新能源汽车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优先的位置,它的普及有助于解决资源减少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问题。

行业标准竞争激烈,将统一整合。中国参考丰田的标准制定了混合动力的国家标准,电池和电动汽车的相关标准尚未出台,企业间竞争力度较大。目前发改委正在行业内部对电动汽车国家标准进行征求意见。同时对二甲醚汽车国家标准进行征求意见,上汽向发改委提交了其中的三个标准,均已列入了发改委的征求意见稿。

5,大飞机

大飞机项目在国家经济和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大飞机项目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并且与“核反应堆”一起属于国务院直接负责的项目。整个大飞机项目的研发投入大概在600亿元,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费用大概为400亿元,用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费用约为200亿元。

项目第一步喷气支线客机制造已实现,中国航空业也开始为项目进行重组和大规模投资。大飞机项目分三步:支线飞机制造,与国外合作研制150座级干线飞机,实现自行设计、制造大飞机。2008年第一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支线客机ARJ21已试飞成功;截至2008年11月底,ARJ21已经拿到了国内外订单208架。ARJ21巡航速度与大型飞机一致,航程可达到3000~4000千米,有望打破“枢纽――支线”的传统模式,实现城市间点对点直飞。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航空工业布局分散、不合理,且存在大量重复建设,大飞机项目带动行业进行整合,航空工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望提高。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的重组标志着大飞机制造进入第二阶段。根据在大飞机项目中的分工不同,全国各地已经展开针对大飞机的投资。2008年12月,“南京市大型商用飞机发动机项目推进工作小组”成立。2008年10月,成都大飞机研制生产条件建设项目开工,该项目计划建立飞机机头专业化基地,干线、支线飞机还有各类大飞机前机身专业化生产中心。

中国的大飞机需求增长迅速,具有一定市场潜力。近年,中国大型民用飞机(LCA)需求量迅速增加,但全部依赖进口――美国出口中国的LCA占出口LCA总额的比例从1997年的8%上升到2006年的15.2%。波音公司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需要购买民用客机2400余架,价值高达1970亿美元,而主力机型就是大飞机。未来亚太地区将新建许多适合大飞机的机场,亚太地区将成为大飞机需求主要拉动力。空客集团预测,到2026年,全球最大的20个大飞机机场中12个都将位于亚太地区,未来10年内亚太地区的超大飞机(400座以上的飞机,如A380)采购量将占全球采购量的56%。

大飞机项目将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并加强跨国企业间的合作。大飞机的研制和生产不仅是多种高端技术、产品的来源,还涉及系统整合、组织管理等多种非技术知识。波音777的研制利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激光准直、计算机辅助三维绘图等技术。上世纪90年代,在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中,飞机和航空器制造业是R&D密度最高的行业。飞机制造业的需求将直接带动电子、锻造、冶金、复合材料、电气、机床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并且飞机制造业向其它行业的技术扩散率也很高。有研究表明,飞机制造业使用的技术65%来自于自身R&D,而其产生的技术75%都被利用在了其它行业,如国防、运输、机械、汽车等,甚至石油、金融行业。我国大飞机项目制造零部件中50%以上需要对外招标,大飞机项目有意全球觅伴,共担投资与风险,这种模式对跨国企业而言也是一个机遇。

6,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个平台概念,是未来IT重要趋势。云计算将实现服务、软件、IT基础架构、存储、硬件等IT相关资源在互联网上的自动搜集、承载和分配。多种原因使得云计算成为未来IT趋势:海量数据应用的增加、数据中心逐渐复杂、网络普及和处理能力增强、能源成本增加、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信息分享增多等。IDC对企业主管、CIO和其他业务领导的调查表明,到2012年全球企业在IT云服务上的开支将达到420亿美元。

中国云计算的市场潜力不可忽视,云计算相关活动开始在中国展开。云计算得到普遍应用的条件之一是大规模的用户网络和信息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网络市场之一,并且拥有众多中小企业,云计算的市场潜力很大。跨国巨头从2008年起纷纷在中国开展云计算的相关活动,国内企业也开始有所行动。2008年初,IBM参与建设了无锡软件园

云计算中心,开始云计算在中国的商业应用,6月,IBM又在北京建立了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2008年7月,世纪互联推出首款基于云计算的弹性主机(EPS)租用服务。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将在东莞松山湖投资2亿元建立国内第一个“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强调规模效应,需要大规模投资和众多企业参与。试图成为云计算运营商的企业开始建立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建立耗资巨大。IBM将投资4亿美元改造在北卡罗来纳州和日本东京的云计算数据中心。2008年5月,惠普以139亿美元收购了IT服务供应商EDS,拥有EDS的数据中心服务能力,为云计算做准备。云计算要将软件开发商、硬件提供商等都整合到一个云中,通过一个标准的模式向用户提供各项服务,因此需要大量资金和IT产业链上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欧盟为IBM与17个欧洲组织合作开展的“云计算”项目提供了1.7亿欧元资金。

云计算将影响终端软、硬件行业,并加强终端设备间的融合,改变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由于许多终端的功能将被放置在云中,终端市场呈现“瘦”趋势――功能减少,以上网为主,同时由于各种终端能够共享资源,各种终端设备间的融合也因此加快。以上网为主要功能、其它配置简单的华硕EeePC大获成功。微软云战略产品之一Live Mesh可实现PC、手机、电视、Xbox等设备的同步管理。

云计算将使得IT商业模式开始向“终端+网络”转变,从而改变了企业IT管理模式,降低硬件支出,提高效率。西门子试图通过VMware云计算基础架构把客户服务器的利用率从20%提高到60%。微软称旗下所有软件都将推出在线版。借用云的存储和处理信息能力,消费者和企业能够更为便利地获得更多的资源,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但同时云也对隐私保护和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7,OLED显示技术

OLED,(英文名Organic Light Emitting)中文译作有机发光二极管,通常被称为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在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上具备优势,将取代LCD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具有自身发光的特性,与LCD相比较,具有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宽、色彩还原能力强、功耗低、重量轻、尺寸薄、可弯曲等技术优势。在制造工艺上,OLED所需材料少,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量产成本比LCD至少低20%。

OLED不仅将成为下一代大尺寸显示设备的主要面板,未来其它应用也十分广泛。由于具备可弯曲的特性,OLED可制成便于携带的卷曲显示器,如电子书等。它的单个像素尺寸可以相当小,适合应用在今后高速发展的微显示设备中。OLED适于各种恶劣的使用环境:工作温度范围宽、耐冲击、抗震动。OLED器件可用于照明,与其他光源相比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

OLED市场增长迅速,正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前夜。Display Search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OLED全球销售收入为1.41亿美金,同比增长60%。目前,OLED主要应用于手机、MP4等中小尺寸电子产品,未来OLED将进军大尺寸电视市场。继诺基亚、iPiver等厂商将OLED应用于其产品后,苹果也在与供应商合作研究将OLED应用于iPhone。Display Search预计在未来七年内,OLED电视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可能高达126%。

各国厂商纷纷投入OLED产业竞争,目前市场已高度集中。2008年第三季度,铼宝、三星等前四家领导厂商的市场份额之和已达到91%。目前,全球加入OLED市场竞争的厂商合计有100家以上,包括三星、索尼等IT行业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奇晶、铼宝等台湾厂商。核心技术还主要掌握在柯达、通用显示公司、剑桥显示技术公司等三家欧美公司手中。

中国大力发展OLED产业,希望摆脱在LCD时代技术落后的情况。四川虹视、维信诺、信利电子等均开展了研究并已实现PMOLED[OLED依驱动方式分为被动式(passive matrix,即PMOLED)与主动式(active matrix,即AMOLED)两类]量产。四川虹视、广东中显也开始启动AMOLED产业化项目;清华大学、上海大学、长春应化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香港晶门科技、中颖电子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OLED驱动Ic开发商。

中国OLED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目前世界OLED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量产真正对LCD构成威胁的AMOLED器件。在技术方面,中国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世界各国企业在消化柯达、剑桥CDT专利技术方面的进度大致相同。OLED投资门槛和风险相对较低,投资规模约数千万至数亿美元。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是显示产业终端制造和消费大国,可为OLED产业的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

8,SNS社会化网络技术

SNS是Social Network Software的缩写,是依据六度分割理论[六度关系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SNS商业价值备受主流肯定,知名SNS网站成为投资焦点。SNS具有私密性,符合大众社交心理需求,能产生用户黏性,其商业价值越来越得到主流的认同。国内外知名SNS网站及相关软件提供商获得大额投资。2007年,Facebook获得微软2.省略投资1200万美元。2008年,SNS的融资额度继续增加,4月份,软银向校内网投资4亿美元;5月份,HeySpace获2500万美元PE投资;7月份,巨人网络向投资2500万美元。

SNS的商业应用非常广泛,能够给企业带来营销和管理的变革,亦有助于个人拓展人脉。企业通过SNS可以和用户交流,对目标客户进行精确营销,培养用户产品忠诚度,还可以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实时追踪,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赢得市场先机。改变企业内部的交流管理平台,更好地满足内部员工需求,激发创新动力。IBM着力架构创新治理平台,并利用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通过IT手段提升竞争力的契机,加大在华重点区域的投资,加速web2,0的网络平台的建立。商务SNS网站坚持用户实名制,且对用户学习背景和工作背景的真实度要求高,方便用户寻找志同道合者,积聚有效人脉。以“联络家”为例,已吸纳的近3万名专业人士中包括3000位以上的高级主管。

SNS对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SNS网络化管理同学、同事关系,拉近了彼此距离,人脉扩

张也变得便捷。8NS上朋友对产品的口碑推荐效果影响个人的购买决策,从而引导消费变革。手机SNS的兴起使得普通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展示自我,进行社交。到2007年底,中国5亿手机用户中已有5040万人以手机为终端进入互联网。中移动、联通也纷纷推出自己的SNS业务,中国最大的手机交友网“天下网”拥有活跃用户1360万。

鉴于SNS的重要性,未来围绕SNS事业的市场、标准之争将愈演愈烈。国内外网站纷纷投入对中国SNS市场的角逐。日本最大的社交网站Mixi已经进入中国市场,Xing网、Myspace也已先后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市场频传Facebook、Linkedln即将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很多创业型公司计划从网页游戏、手机通讯录领域切入SNS;传统门户雅虎正式推出名为“关系”的SNS服务,腾讯、新浪、搜狐和网易等也在加强SNS功能。得标准者得天下,国内外厂商对SNS平台的标准之争已在激烈进行中。2008年,Facebook宣布开放其平台的源代码;微软开放Windows Live Contact API;Google提出OpenSocial规范,并公布了预览版的Google Friend Connect,中国康盛创想开发出Ucenter Home软件,并推出Manyou开放平台。

9,手机电视

中国广电、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巨额投资手机电视,形成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中国移动于2004年开始向全球通GPRS用户提供手机电视业务。中国联通已经把手机电视定位为增值业务的工作重点,和12个电视频道达成协议。中央电视台在2006年,正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IPTV、手机电视、网络电视全业务运营牌照,联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通讯运营商启动CCTV手机电视业务。

手机电视市场的巨大利润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着国内国外的通讯巨头。手机电视已被认为是继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之后的第5媒体形式,亦是电讯商、手机商的未来新利润增长点。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手机电视市场规模为8亿美元,2008年为12亿美元,而2012年全球手机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48亿美元。

手机电视借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获得大量观众,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渐渐被改变。奥运会开幕十天,已经有超过100万人通过手机观看奥运视频。晚上8~10时为传统电视的收视高峰期,但使用手机电视,内容供应商可将电视节目数码化,手机用户可在任意时段将节目下载至手机上观看。传统电视的用户在节目选择方面处于“被迫接受资讯”的状态,手机电视可以储备多种电视节目并根据用户的选择而播放,完全可以做到个性化服务。

手机电视的发展引起业内的标准大战。国内手机电视标准处于群雄争霸的阶段,主要的标准包括:广电的CMMB,中移动的TD-MBMS,北京新岸线的TMMB,华为的CMB,凌汛科技的DMB-TH,中国标准化协会的CDMB。目前来看走在前面的是广电版的CMMB和电信版的TMMB。2008年6月24日,TMMB标准被正式认定为我国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国家标准。2008年7月18日,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出通知,宣布将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完成CMMB终端的入网检测工作,这意味着,CMMB是以合法身份服务奥运会的。

手机生产商和手机芯片制造商也已聚焦手机电视市场展开激烈价格战。2008年7月10日,联想了一款带有CMMB制式的数字电视手机;中国移动启动了40000部具备CMMB功能的TD手机招标,中兴、联想以及三星等公司均向中国移动提供相关终端进行测试;国产爱国者、天语、中兴、宇龙酷派等厂商先后推出CMMB手机,有些手机已经低至650元;以色列的Siano公司迅速推出支持CMMB标准的SIP芯片,比国内占领市场的创毅公司推出的芯片报价下降5美元,成为创毅强有力的竞争者。

10,食品检测

2008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焦点问题之一。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敲响食品安全警钟,中国于2008年9月17日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地沟油、苏丹红、劣质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中国食品的安全不仅影Ⅱ向中国,也影响着诸多的进口国。

中国政府开始加强食品监管的各项标准并拨专款建设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国家药监局着手研究和实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项目总投资88亿元,中央政府投资63亿元,地方政府投资25亿元。2008年9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最新颁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开始正式施行。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食品跟踪检验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RFID食品跟踪技术,已经列入国家“金卡”工程。RFID具有无线即时读取技术,给每一个市场中流通的食品贴上身份标签,当食品出问题时,可以追溯每一个环节的处理信息,轻易追查到问题源头。2008年奥运会已经启用奥运食品安全系统,奥运食品一律加贴RFID电子标签,确保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跟踪食品的安全。奥运之后,RFID食品跟踪技术着手民用推广。

第11篇

关键词:动态能力;创新能力;形成机理;装备制造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志码:A

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已经从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转向持续地获取一系列暂时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Teece等最初提出了改变能力的能力即动态能力的概念,并把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构建、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动态能力是企业融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与市场的动态性紧密联系,遵循变革的战略逻辑,认为企业当前及过去的优势并不一定能够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即与过去环境相适应的资源并不一定能满足新的环境要求。企业通过创造性地协调、整合和重构资源或能力营造新的竞争优势,表现出组织的高度柔性对环境的及时反应和灵活的产品创新等,才能在快变的环境中获得优势发展。

动态能力的实质可以高度概括为是通过外部环境机会和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动态契合,以实现企业在发展历程中获得价值增值。企业动态能力是使组织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相匹配的一种高级能力,是一种变革导向型的能力,它使企业能力的形式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从而使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要求,与环境相匹配。

装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积极地不断扩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不仅要具有创新思维,更要培育和发展创新能力。从动态能力的视角来考察企业创新能力,即从长期动态开放的视角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活动的本质特征和潜在机理进行重新审视,探讨装备制造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能力发展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装备制造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问题。

1.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创新能力的界定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个概念化过程,简单的说可以认为是对原有的事物所进行的覆盖或代替。创新的存在形式,即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实现企业的发展及获取竞争优势,一方面体现企业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或改变游戏规则以及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够快速识别和分解新产品、新知识以及适应新游戏规则的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企业适应环境动态变化,快速整合与重组创新团队、知识及组织结构,完善工作流程等,能够持续地为客户提供其需求的新产品的能力。

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了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使能力的构建、运用和更新成为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创新能力的获取与提升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的升级发展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动态能力的特质使其能有效改变企业逐渐形成的惯性,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即对贬值甚至失效的战略资源、企业惯例与职能能力进行改进、更新、重构,能够导向企业创造新资源、能力与核心能力的行为。企业实施创新必须具有良好的基础,除了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之外,企业还要具备主动的适应力才能胜任创新活动。

装备制造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为实现转变需要持续关注竞争对手以及市场、技术的变化,并且主动进行标杆学习,才有可能先于对手达成创新要素的开发和应用。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协调、整合和重构使企业内外的环境相适应,这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宗旨所在,企业的创新发展就是保持与环境的良好互动。动态能力的协调、整合和重构则是实现企业与环境良好互动的有利方式,也是企业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有利手段。因此,可以说创新能力是动态能力的精髓所在,代表着企业能动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动态能力下的企业创新能力的本质是企业基于可持续发展,强调企业内外部之间创新资源、知识流动、企业间合作方式的创新,以及企业协调、整合应用内外各种创新要素的能力。

2.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在动态竞争中,装备制造企业要创造出高于同行业的价值,就要不断创新,能够形成创新能力。深入理解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才能对创新能力的形成问题进行探索:

2.1资源要素

创新的本质是基于创新资源应用与开发。创新资源搜寻的深度与广度、资源跨越企业边界流动的路径、创新得利的获取与分享、创新活动实现的方式与过程等,以新资源的应用或开发作为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而不论这些资源来源于何处,比如,企业内部资源的开发、外部资源的应用、购买等都是企业新资源的来源。企业为了高效率地进行各种创新活动,就会以开放的姿态,广泛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因此,企业动态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得新资源,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资源基础。

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推动着创新资源的全球性分散与流动,创新被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运用以实现更大的价值。王雎,曾涛(2011)认为开放式创新的本质是基于创新资源流动与交换而嵌入在企业间层面的价值创新,不仅包含着开放式的价值创造,还涉及初期的价值识别与最终的价值获取,建立起一个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认知性框架。这个认知性框架使我们对创新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认为新资源和知识的获取或产生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而不论这些新资源和知识来源,使装备制造企业认识到创新资源和知识来源的多源性,避免陷入内部创新的思维陷阱。比如,装备制造企业内部的研发、与外部的合作开发、对外部技术知识的集成等都是企业新资源和知识的来源。为了高效率地进行创新活动,应以开放的思维,广泛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满足创新活动的需要。毋庸置疑创新资源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的基础。

2.2知识要素

动态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创新,通过新旧知识整合来改进组织常规能力和提高效率。新知识的获取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新知识和企业原有知识融合是改进现有常规能力的关键。创新能力能促进知识创新,知识吸收也会帮助企业运用现有知识消化并创造新的知识。创新能力既可以以现有知识为基础创造新知识,也可以通过对原有知识的整合集成得到新知识。动态能力实现跨越组织边界获取知识,吸收并有效地整合企业原有的知识和新获得的知识。

在个体和企业间的互动过程中,装备制造企业内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集内部意识、内部反应、外部意识和外部反应,才能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而参与创新活动,在不同组织之间知识流动而形成的知识链顺畅地运转时,资源才能够高效率地形成企业商业价值。装备制造企业学习是通过个体与集体互动和交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储存在企业记忆中,并通过企业的信息机制来进行储存、传播和开发,最终实现企业知识的创造、扩散、应用和再创造的循环应用。可见,知识学习促进多层次要素的集成与发展。例如,在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内部和外部的联系被确定为挖掘资源的价值,业务单元的强链接和知识共享网络的社会链接都能使得流程更有效率。装备制造企业学习促成了参与和融入到企业知识共享、协调和重组资源或流程的规范和规则,在企业内各部门所需做的事情达成共识,集中企业员工对关键信息的强化共识。因此,知识学习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2.3流程要素

创新表现为惯例的变化或改进的过程,但创新并不是完全改变所有的现存惯例,而可能仅是对现有惯例进行的重新排列组合。流程创新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创新有助于企业高效地实施知识流程再造,科学合理地设计知识活动的逻辑顺序,流程创新能促进实现的知识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规划知识的流动,从而促进企业内外部的知识交流,提高企业的知识应用及对知识的创新。

能力是要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在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中创新能力才得以形成。解决企业创新问题的过程中,装备制造企业各层面相互交织、个人技能转化为更高层次的功能集,这一过程可概括为企业流程。流程是个人技能和企业各层面的复合链,资源配置和再配置,重构现有资源和获取新资源的速度,建立新的资源结构等,这都要求装备制造企业对其内部的一系列相关组织流程做出调整,这些行为不论是局部的变动,还是系统性的变革,都要求装备制造企业在动态复杂环境下,要对企业内外有机整体做出一致性行动措施,如表1所示。创新能力是创新问题定义和解决创新问题过程中的直接产物,因此,流程也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2.4结构要素

企业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创新活动之间存在匹配关系,从创新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构建组织结构,才能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把握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和系统性,既可以有效地指导管理者对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进行选择,对组织协作方式进行调整;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站在更高层面上观察企业组织结构,既要关注创新活动本身,还要关注涉及创新成果实现相关等一系列重要的组织问题。

可见资源和知识学习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是必要但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有流程和结构这2个要素,资源是基础,知识学习是认知和创新内动力,流程是平衡和工具,结构是角色和责任,四个要素相互链接形成的复合体即创新能力,摆脱了局限于单一片面影响因素,才能发挥创新能力的作用,才能说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

创新资源——是创新能力的最为基础的构成要素,应用和拓展创新资源潜能及实现价值;

知识学习——个体与企业间的知识共识与共享,既包括行为规范和价值认知,也包括技能和经验交流,知识学习在个人和企业各层面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能力的驱动要素。

创新流程——是创新能力实现要素,是个人的技能和企业解决问题的创新路径的复合链,决策资源配置及企业内个体间的互动或者企业与外部合作者和客户的互动活动;

创新结构——是创新能力的保障要素,是创新活动的角色互动,创新资源、企业知识学习与创新流程的连接;

企业的资源、知识、流程与结构都与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装备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影响着企业的创新,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也促进动态能力的提升。动态能力控制企业常规能力的变化,侧重更新已有战略、组织能力的能力,强调高层活动和管理感知,是企业抓住机会、管理风险、整合和重组配置专有和共有资产,以满足变化的需求,并维持、放大及演化匹配,不断打破均衡,获取长期价值的能力。因此,本文认为创新能力来源于装备制造企业拥有及所能控制的创新要素的协调整合重构的创新活动中,实现的是与环境的互动和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3.基于动态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并不是创新活动过程为终点,而是以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及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装备制造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需持续地将知识和创意转换为新产品、流程或体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价值增值的能力。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动态能力等内生能力显著正相关。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各创新主体及其相互之问的联系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创新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联系方式及运行规则交织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企业创新活动中各种创新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在联系组成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与外界环境动态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创新能力的形成不单是一个装备制造企业内部的事情,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需要外部环境的创新动力激发,如果没有足够的创新动力激发起企业的创新热情,仅短视地追求盈利的企业不可能持续有效地进行创新活动。企业的创新动力,可积极地促进企业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重视有效地解决创新活动进行中的一系列问题。创新要素如人力、知识、信息等也在不断的变化与更新中,使企业创新要素的数量及质量不断变化,同时各要素主体间的联系和关系也在随着企业创新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

创新能力形成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活动所涉及的主导创新要素的变化以及创新活动所处层次的迁移所决定。涉及同质性创新要素的创新活动,通常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初步形成阶段,该阶段创新能力发展是“量”的增长;一种创新要素从一个创新活动再应用于其他创新活动的过程,既包括创新能力的一般化发展也包括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发展,一般化发展是创新能力架构中的共性创新要素收敛,而差异化发展是创新能力架构中的差异性创新要素分化。一般化与差异性创新结果是形成具有层次性、多样性的非均衡发展的几个“创新集束”,推动组织创新从创新要素层次向创新要素架构层次跃迁,而创新活动实现层次间迁移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结构性突变,是“质”的变革。所以,创新要素的创新及创新要素的架构创新,推动着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从“量”的渐进性动态调整发展,最后实现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化。

动态能力下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可抽象概括为是:环境分析一定义新的创新机遇一制定响应新机遇的战略一确定完成战略的创新活动一有效执行创新活动一创新经验总结开展新一轮的创新能力发展活动。

3.1创新战略

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战略是企业家通过权衡利弊对企业创新可能性做出的建构,实质上是企业家以新的创新要素或创新要素的新应用为背景,“寻找”一种新的架构的可能性,并把它变为现实的策略总体。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战略制定以轨道为基础,在轨道约束范围内进行,技术轨道是指装备制造企业基于技术范式的“常规”问题的解决模式;制度轨道本身指装备制造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基本规则或规范;管理轨道是指针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主体组织形式的一般性管理方法。

新产品从构思到市场化、商业化的实现,都离不开企业创新战略。在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创新战略是装备制造企业开发创新能力的基准,决定着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方向。通过创新来积极适应新的变化则是装备制造企业保持快速成长的关键。首先,装备制造企业成长需要建立广泛的渠道和合作关系以获得充分的人力、资本以及其他相关资源,需要开拓广阔市场空间来支撑,发展相关业务、改造业务流程以及培养专业化技能来提升运营效率。通过创新战略实现企业经营结构的创新,包括产品结构、内部业务结构以及外部业务关系的变革。同时,装备制造企业面临创新活动的管理问题,即从非正式管理向程式化、制度化的管理体制转变,关键是形成有效支撑创新发展的管理和组织体制。

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战略是创新活动的开端。企业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主要是通过创新战略进入企业创新系统,进而形成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装备制造企业R&D人员在创新战略的指导下开展创新工作。装备制造企业管理者通过企业创新战略对企业创新资源进行配置,同时通过知识、人才、服务等对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支撑。

3.2创新活动

装备制造企业要实现创新战略需要展开多种创新活动。管理者的任务是集中协调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交易成本,增加企业创新性活动,更有效率地协调加强内部治理。通过追踪装备制造企业在创新要素之间及其架构过程中开展实施的创新活动,以“集成解决问题方式”,特别是以创新惯例的形成过程为脉络,从创新要素人手,循着在不同创新要素之间以及创新活动所处层次之间架构的创新活动脉络,总结出“创新要素获取—创新要素内部架构——内外创新要素架构”。首先,协调、整合流程转换成一个创新关系的过程。其次,确定创新合作所需进行的创新活动。再次,不是所有的流程都能影响创新活动,因此,必须对每个流程进行评估,支持企业的战略发展的创新活动流程是必须要建立的。最后,在实践中,通过创新活动产生额外租金,随着跨域时间的连续作用,在装备制造企业巩固优化创新活动产生了这些创新绩效,装备制造企业之间开展的创新活动的演化过程和特异性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创新程度以及创新能力。

3.3创新经验总结

创新资源是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物质基础,最初将创新资源成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经验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起点,一般经历巩固、一般化、差异化与新要素交互作用/互换等,形成一个发展周期。在这个过程中,某次创新活动成功经验,基于创新扩张的要求而进行经验复制,而由一般化与差异化过程进行“创新经验”推广,最后,将分散的“创新集束”整合成一种综合性的、具有系统性指导未来企业创新挑战的组织程序或惯例。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创新要素不断交互作用/互换获得新条件,包括创新机会把握以及手段,企业创新能力得以动态有效发展。

第12篇

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清醒的戏剧人不断揭开繁荣外衣,让我们看到话剧面临的诸多尴尬:剧目、人才、资本――作为演艺市场三要素,上海话剧大体都捉襟见肘,发展后劲不足;商业戏剧奔逸绝尘,经典话剧、实验话剧步履蹒跚;话剧更多地“沦落”为小资们时尚快速消费品的一种,类似于隔靴搔痒的“心理按摩”……面对市场的诱惑和文化体制的改革,重获新生的话剧如何找准方位,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夜幕降临,霓虹初上,熙攘的人群中,总有那么一拨人从上海的各个方向汇集到剧场。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电视、电影、KTV等各种娱乐方式边缘化而萎缩没落的舞台艺术中,话剧率先突围,以其特有的魅力,重新唤回了一批固定观众。

“去年从公共财政投入上来讲,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只占了五分之一,但票房收入是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淮剧五大剧种的票房总和。如果再加上话剧艺术中心之外的民营剧团以及来自海外、来自全国各地到上海演出的话剧,话剧票房总量在上海的剧场艺术里应该占一定份额。如果把剧场艺术分成10份的话,话剧最起码有3份天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告诉笔者,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近几年上海的话剧演出呈现较大的增幅,是目前舞台剧各剧种演出中,剧目演出数量最多、新创排演和样式最丰富的一个剧种。话剧剧目演出近年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近两年每年都超过了80余部,话剧演出大约在千场左右。今年即便有世博会2万台免费演出,上半年话剧演出依然有将近40台,从7月到年底,已经有38台同时在卖票。”上海现代人剧社团长张余笑着说出一串数字。

从全国来看,上海的话剧市场被公认为最规范有序,虽然在演出的数量上、投资上不如北京,但市场虚火成分更少一些。就买票来说,上海观众大体已经形成了自发购票的习惯,而在北京,赠票、团体票却屡见不鲜。对此,有着“票房蜜糖”之称的青年导演何念也是深有体会,每次去北京演出,飞机刚落地,手机一打开,十几条短信全是问他要票的。

2006年,上海话剧演出估测仅有30%的话剧能够收回投资,而今大约有70%的话剧能收回成本。上海话剧市场的繁荣与健康,引得海内外众多制作团体、公司进驻上海,包括孟京辉、赖声川、林奕华等来自北京、台湾和香港的知名导演也纷纷“扎堆”来沪并惊喜连连。众多的剧团也带来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最主要是探索性戏剧,哲理和艺术风格多样化探索很多,九十年代话剧总体规模缩小,大戏变成小戏,最近十年又扩张了,形式又多样化了,出了不少的类型戏:‘工程剧’、白领剧、推理剧、惊悚剧、财经剧等等,好几种类型一定程度上打出了品牌,都有了相当一部分的忠实观众,虽还算不上‘百花齐放’,但‘十花齐放’应该有的,类型戏的格局逐渐形成,总体上是健康的。”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评价道,“其中,喜剧成了气候,符合老百姓的需求。去年我们办了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届喜剧节,北京有陈佩斯,上海有何念,都有了相当数量的戏,喜剧的氛围相对成熟。以后每年我们都会办一次喜剧节。”

在很多戏剧人的记忆中,还存着惨不忍睹的景象:十几年前,台下的观众比台上的演员还少,不得已之下,满大街请人去看戏,但是今天一些戏已经“一票难求”。 当人们还在感叹上海文化重镇地位的失落,电影、电视、文学等领域的沉寂时,近几年话剧市场的复苏、繁荣,给了上海人信心,至少作为中国话剧发源地的上海,仍然捍卫了其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此中,“国字号”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发挥着巨大的引领作用,老牌的现代人剧社等民营剧团功不可没。2009年,静安区政府率先建立了上海戏剧谷,在政府主导并扶持下,运用公司化操作模式,形成了首家新型戏剧经济园区,现在已初现规模效应。提及现在上海话剧市场的景气,上海的话剧人是自豪的,这与他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同时话剧市场的日渐繁荣并没有移走这些理性的话剧人曾有过的焦虑情绪,在采访中,他们更多谈到的是面临着的诸多尴尬与隐忧。

近日,上海市剧协等单位联合为“80后”青年导演何念召开了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对这位短短7年创作了17部话剧作品、票房总收入高达3400万元的后起之秀给予了肯定,但同时在“深刻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念现象”实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话剧的现状:商业戏剧锣鼓喧天,而主流戏剧、实验戏剧显得过于静悄悄。

“上海、北京的话剧市场其实还只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戏剧观念保守,文化体制僵化,作品视野不开阔,剧场里更多充斥着的是过于通俗化,甚至低俗化的作品,剧场失去了应有的思考功能等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如是说。同时在他的眼里,“中国话剧从来就没有辉煌过,以前的星火闪现与现在的虚假繁荣也只是在特定的时期或是跟其他的剧种相比较而言,若与其他的戏剧大国相比,不管是题材样式探索创新,还是经营管理产业运作,都存在很大差距,就城市戏剧环境而言,近的不如首尔、东京,远的不如纽约、伦敦。”

几十年前,很多省的省会城市、地级市都有话剧团,但是现在萎缩了,全国只剩下100多个话剧团,而这100多个中,真正常年演出的、话剧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一部分的只有北京和上海,其他地方都是间歇性演出,需要等待节庆等契机。在全国其他省市的话剧市场还处于垦荒期的生态下,上海、北京的各占“半壁江山”的地位无疑显得有些尴尬。

“我们现在发展速度很快,如同开在高速公路上,但我觉得要建立忧患意识,提醒自己是否要在休息站加加油,喝杯茶,打个盹。”杨绍林说。即便如今“看话剧去安福路”已经成为时尚,这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统帅”依然忧心忡忡:“院团责任人要跳出自我天地,对今天、明天、未来世界的发展变化看明白,想明白。开放格局下的多元文化,供求不平衡,恶性竞争条件下,如何发挥文化市场中的主体作用?剧场表演艺术个性与未来定位在哪里?人们为什么一定要买票进剧场?――因其鲜活、互动、现场参与性之魅力吸引观众。没有观众参与的戏剧表演艺术,体现在资本投入上就是负债与亏损。即使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暂时得到部分的政策保护,也要梳理清楚其真正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要清醒认识到,一切没有文化内涵的外在形式在社会变革及发展过程中,都会因为生存环境的变化决定其必须创新和改革。否则,逃避不了‘生存或毁灭’的选择。”

娱乐要有娱乐道德

上世纪九十年代,话剧步入低谷,让观众重新进入剧场成为拯救话剧于水火的首要一步。然而进入全民消费时代,要与好莱坞大片、KTV等五光十色的娱乐方式竞争,话剧不得不放下身段,以休闲的姿态挤入娱乐大阵营,更多地满足平民化市场的诉求。2000年开始,上海话剧市场也正是以浅显易懂、贴近生活的“白领话剧”作“诱饵”,吸引一批又一批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而原本指代实验性先锋性的话剧演出的“小剧场话剧”也被“拿来”转了型,成为只表明物理空间的“小剧场的话剧”。时至今日,看话剧已经成为上海一大批年轻人日程表上的固有项,辛苦工作了一天想要放松一下,去看无厘头搞笑喜剧;太孤独了想要找点共鸣,去看描写都市人心情的白领剧;无聊了想让脑子做做智力体操,去看推理悬念剧……观众开始“看单点菜”,话剧制作团队则不得不铆足劲儿去吸引人眼球,于是《朝九晚无》、《我的老板我的班》、《糖生要娶白骨精》、《如果我不是我》、《天生我才有没有用》、《疯人院飞了》、《不骗你骗谁》等扎人眼球的剧目横生。曾背负着政治情怀与沉重哲思的话剧,开始体态轻盈,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轻浮粗糙之作。“小剧场话剧成了都市文化的时尚,赢得很多独立制作人的青睐。但是,它在投入与产出上的高性价比,使得一些具有猎奇心态的人跑到小剧场来凑热闹,造成今年小剧场上演的戏剧总体水平不高,出现很多‘叫座不叫好’的作品。长此下去,必将挫伤观众来看戏的热情。‘叫座’也只是暂时的状况。随后小剧场话剧又走进了另外一个怪圈:谁能拉到钱就可玩一把。短平快的‘急就章’纷纷出现,把小剧场话剧变成了粗糙的流行快餐。小剧场戏剧现在的缺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只有量,没有质’。”张余说。

早在20世纪后半叶,尼尔・波兹曼曾发出过“娱乐至死”的慨叹。如今娱乐主义愈加蔓延,泛娱乐化的话剧市场成为艺术家们的心病。“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需要排解,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许多爆笑喜剧,减压戏剧,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戏剧人本身来说,真的表现了当下生活吗?今天的生活有时就是一些幻象,我们在用另一个幻象来表达这些幻象的时候,是完全没有根的,今天的观众看了觉得还是蛮能反映今天的,可能十年后,观众就会觉得很奇怪。让各个时代的人都觉得好看才是经典的。但是现在从剧本开始,我们大部分的编剧都不会真正地沉入到生活中,去了解、体验、反映现实人的困顿,而只是简单截取生活的表象。现在不少创作只是抓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在网上搜索所有人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拿出来拼贴在一起。”可・当代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青年导演周可感慨道。

当话剧人只给观众一个“速食汉堡”,就不可能让他们像吃饕餮大餐那样咀嚼品味。如果只是“快餐食品”也就罢了,就怕有“苏丹红”。这不是危言耸听。“当娱乐是不道德的时候,跟问题奶粉一样,对于民众的伤害是长远的,甚至构成对一代人的伤害。”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激动地说道,“生活中有时可以开玩笑,捉弄人,但是需要有一个底线,不能伤害别人。我以前批评过一个话剧《索马里海盗》,演出的时候,碰巧现实中中国船员碰到索马里海盗而生死未卜,那么即便话剧内容与事件无关,在这个阶段演出也是不合适的,话剧里对弱势群体的作弄搞笑缺少对船员们的同情心,被逗笑的人也有一丝残忍在里面。所以在娱乐消费层面是有道德的,在鼓励娱乐性东西的同时需要讲娱乐道德。什么是真正的减压,真正的轻松快乐,什么是无聊,什么是俗不可耐,这是需要区分讲究的。有了娱乐道德,传递的生活态度才是明亮的,批评视角才是积极的。”在王晓鹰看来,何念喜剧作品的娱乐就有着娱乐道德,不论是表达美好的愿望,还是对现实的批评,引起的笑是一种健康的笑。何念表示:“我之前做的很多戏是先让观众进来,我们让你开心,让你感动,但也一定会在后面等着你。每部戏都必须找到一个灵魂,我们不能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故事让观众体会到。”周可认为:“作为文化产业,观众媒体赋予我们某种特权,当我们被赋予特权以后,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滥用特权,哪怕是做娱乐,也不能忘了我们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因为如果传播好的思想,会带来非常好的影响,否则将会带来祸害。”

经典文化尚需补课

有人辩解,全球已经进入一个娱乐时代、消费型时代,文化更多成了娱乐品,中国也是不甘落后,与世界同步。不过王晓鹰认为:“西方的文化是充分经历了经典化后才进入所谓的后现代,他们的大众娱乐有一个经典化的文化背景。举个例子,在西方有大量解构莎士比亚戏剧的作品,但那是在非常充分地理解经典是什么的基础上解构的,西方观众了解经典是什么,他们知道新的作品是不同年代对一个经典不同角度的各种延伸,而如果没有看过经典的人,就会产生这么个印象:原来被西方奉为戏剧圣经的莎士比亚是这样的,就会有误解。现在我们进入一个所谓后现代的娱乐化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典文化的那一部分真的需要被消解放弃,因为我们没有经典化背景。就好像我们已经跟上了后工业时代的步伐,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工业化的程度就够了,还是需要花很大力气发展工业化,同时防止工业化的弊端。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世界文化已经进入了消费时代、娱乐时代,就认为我们国家大规模做娱乐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的经典文化部分与西方相比还差很多,我们跟随全球化脚步走进大众娱乐,同时需要有意识地去补课式做经典文化。而这方面的责任很大一部分在我们这代导演身上,因为我们是从那样的时代过来的,比我们更年轻的导演也可能做,但有他们自己的文化视角态度,所以如果说我们这代导演做得不够商业,不够大众口味,要请社会原谅我们。”但王晓鹰也坦言,现在有这样自觉想法的导演也不多,社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市场、票房去要求这个层面的艺术家。

《雷雨》《茶馆》《于无声处》……话剧曾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轮子,现今此作用已经消减,但仍可以成为查找社会病根的X光镜,可是现在上海的话剧舞台上多是夜夜笙歌,少有给予社会提醒的、有现实批判意识的严肃之作。然而,事实上,不给观众提供更多的选项,如何让他们选择?前不久,话剧《怀疑》上演,因为涉及严肃的社会问题,起初制作人已经做好了舍本的准备,不料却吸引了大量观众。“现在上海话剧市场化运作方面已很成熟,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有了观众基础,我觉得在这个基础上需要的是加大精英文化、经典文化那部分内容,因为白领阶层可上可下的幅度是很大的,把欣赏口味往精英文化上去引领的时候,对城市整个文化气质都会有影响。”作为北京的同行,王晓鹰对于上海话剧如此建议。

此外,如何巧妙地引领观众,也考量着创作者的功力。喻荣军说:“跟观众的关系对我来说就像一场战争,既不能不考虑观众,也不能跟着观众走,要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必要的时候要引领观众,而不能盲从。”著名导演陈薪依认为:“文化是需要输出的,要强制输出,但是你不能把观众的脑袋砸开灌进去,而是要给他美的享受,是像‘冰凉的小手’的艺术性。融进去这种思想,它就是一种陶冶。”

先锋实验遁迹,发展堪忧

“话剧作为一门虽然古老却从来不缺鲜活生命力的艺术门类,两千五百多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机制,在于‘实验、主流、商业 ’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的关系上。如果把戏剧艺术的发展机制比喻为一支时间之箭,那么实验戏剧就是锋利的箭头,主流戏剧则是长而坚实的箭杆,商业戏剧是随之前行的宽宽的箭羽。”王晓鹰说道,“如果一千个实验中有三种能触动内在的兴奋点,慢慢被受众接受,它们就会成为主流戏剧的一部分,而新的实验又会出现,戏剧本身就发展了,同时观众也在发展。戏剧与消费者之间是互动的,影响也是非常强大的,戏剧作为文化艺术的商品,对人的艺术鉴赏力、文化人格有一种塑造。例如,现在这么多戏剧演出形态中,处处有荒诞派的影子,但是荒诞派刚出来的时候是反戏剧的,被大众拒绝接受,但当它渐渐能反映生活感受,直指人的心灵的时候,戏剧被接受了,也意味着观众的审美提升了。”

那么,现今代表发展箭头的实验戏剧如何呢?孟京辉、林奕华历来自称扛着实验先锋大旗,但其实验先锋性已被镀上过浓的商业色彩,“先锋实验”已经成为了票房号召的招牌,亦或是标榜另类的时髦语。张余认为:“实验剧有时成了最大的商业剧。商业剧一般包含了三个要素:反复演出,最豪华的剧场,比较大的投资和制作。而实验剧通常在简陋的场地,只是被小众接受。但是现在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一年在上海演七次,而且是在商业化程度很高的豪华剧场里演,已经完全不是先锋戏剧。而林奕华,被称为香港最具有实验性的导演,他的戏也被演出经纪公司包装成了最富有商业性的戏。比如他的一部戏,原来3个小时,出于商业剧考虑,硬被肢解到2个小时。还有所谓的先锋戏剧,舞台上堆满了黄沙石子,演员扮演的工人在骂越来越膨胀的资产者,但是表演场地恰恰是在最豪华的剧场里,本身就跟现实形成了一种讽刺。”

王晓鹰告诉笔者,当他与何念同龄时,才刚推出第一部戏《魔方》,当时打破了传统话剧的表演模式,非常实验。回到北京后,戏剧界的权威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这怎么叫戏剧?也有领导认为其内容扭曲了当下生活。当年王晓鹰面临的文化生态极其艰难。但在王晓鹰看来,实验戏剧作为戏剧艺术发展的创新动力,最应该出现在年轻戏剧人的创作中。“面对市场具体情况,年轻人比我们更快适应这个发展潮流,更多无所顾忌地投入市场。我们有一部分年轻戏剧人常常致力于在剧场里制造浅显甚至是廉价的娱乐效果,这可能有社会大氛围中‘文化消费主义’甚至‘泛娱乐化’影响的原因,也可能有我国缺乏对实验性艺术创作扶持政策的原因。但无论什么原因,如果制造剧场中的表面娱乐效果成了趋之若鹜的时尚主流,青年戏剧最具本质特性的‘实验精神’就会从根本上被消解。原本应该成为箭头的‘实验戏剧’直接与‘商业戏剧’这个箭羽相粘连,一支向前飞奔的箭就会变成原地打转的圆环,戏剧艺术的发展将会出现影响久远的危机。我这不是杞人忧天,中国戏剧近年来在‘实验戏剧’层面已经很难与国际戏剧对话交流,这是越来越令人尴尬的不争事实。”

在上海,虽然下河迷仓、上戏小剧场等地还做着先锋实验剧的探索,但规模很小,比北京更缺乏实验艺术的氛围,发展堪忧。“现在上海民间的青年戏剧力量比以前壮大一点,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喜欢而一直坚持创新,但他们的生存环境是很艰难的,如果政府的文化体系、政策法规和资金配置等没有给他们提供很好的平台的话,他们在艺术创新实践探索方面的力量就会减弱,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发展。”喻荣军说。

话剧人才短缺,原创力薄弱

人才储备与未来发展休戚相关,然而话剧人才库明显呈现短缺的现状。演员方面,老一批的戏骨逐渐隐退,而新一批更多地奔向影视的“康庄大道”,以至于大批观众不知众多影视明星的单位其实是话剧团。“有领导说,你们剧团那么多明星,你弄一台全是明星的话剧。好是好,但是你把这些明星组织到一块是难上加难。这个有空了,那个没档期,老是锣齐鼓不齐,而且人家已经在戏上,过来赶场,从创作的角度看,必然分散精力。当然也可以把团内人招回来效力,但是一部影视剧的片酬起码几十上百万,而排一部话剧,排练费、演出费加起来没几个钱,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戏,也不想挡谁的财路。”上影演员剧团团长崔杰有些无奈地说。

不过,近几年,随着话剧市场的逐渐景气,不少影视明星主动回流话剧,“老鸟回巢”者有之,“新雏习飞”者有之。然舞台功力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国外及早期国内的话剧演员都是在保证话剧舞台演出的情况下,偶尔去拍拍影视剧,而现在话剧团的大腕们则是在忙着打“飞的”赶剧组之余抽空回来搞搞本职,非扎根耕耘,底气也就明显不足。于是,“明星话剧”被人们诟病。

也有人反驳,明星起码吸引了一大批观众涌进剧场,延续了票房的神话。但是,吸引观众的,到底是舞台的魅力,还是“明星+炒作”的手段?这个问题值得探究。“事实表明,明星演出话剧并没有扩大话剧基本观众群体,因为,明星演出话剧只是短短的一周热闹,而不能成为话剧的常规演出,仅仅成为一批追星族像参加演唱会那样的一次娱乐活动。”张余如是说。

此外,一边厢,院团在叹人才流失严重;一边厢,大量的家长在骂:我们是送孩子来做明星的,结果工作都找不到,连跑龙套也没份。孙惠柱告诉笔者:“现在出现了不少学校,也在模仿我们的教学模式,希望培养明星,全国这个情况非常普遍。国家级艺术类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成为艺术工作者,但是其他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做不到,那么他们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呢?在美国有一千好几百个大学戏剧系,每年大批专业学生毕业,最多3的人能在所谓的本行里工作,其他人转行,他们可以首先找到工作生存,业余时间搞艺术,适应性很强,因为美国的戏剧专业大学生,文史哲数理化都学。我从美国留学回国11年来,提出了一个新的领域叫社会表演学,即把戏剧表演的模式扩大到全社会。其实很多行业需要表演的才能,比如律师、医生、教师等,跟人交流很重要。如果能让戏剧专业的学生找到一定程度上用到表演才能的职务,同时业余时间做艺术,就能缓解大量人才流失的状况。”如今上海戏剧学院办了一个艺术教育的本科班,专门培养将来的中小学、少年宫等地的戏剧教师,并为社区所需要的文艺活动提供服务。

现今明星回流的话剧舞台是“人才济济”还是“人才挤挤”,这个值得商榷。而严重的是,在上海,有影响力的编剧和导演屈指可数,甚至乏善可陈。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话剧基础的编剧,在资深编剧喻荣军看来,“青黄不接”这个词已经不能形容现在其严峻的状态,“全国现在专业的编剧已经很少了,尤其是年轻人非常少,所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很严峻的一件事情,可能话剧方面还好一些,传统戏曲方面更为严重。剧本,一剧之本,连最基本的都很难保证,何来更多的拓展,创新?相比较而言,我们话剧中心是非常注重原创剧目的推广的,我们做了很多有关剧本创作方面的活动,就是让更多的人与话剧创作发生关系,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剧本创作中来,但是我觉得要解决编剧的问题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前,很多电影剧本都是首先来自于话剧,是在话剧舞台上立足以后改成电影的,然而这已是过去时了,现在很多剧院导演由于手上没有优秀的原创话剧文本,只能不停地做“搬运工”,搬演外国名剧,复排名家经典,或改编一些畅销小说。

不过,原创力量薄弱,除了创作人员自身不足外,在周可看来,还有其他客观原因,“国内的导演更艰苦一些,自主性更差一些,在题材、演员、资金、创作时间上的限制更多一些。比如题材上,在国外,宗教的、政治的、体制的、种族歧视的、女权主义的、移民现象的、同性恋的,种种都可以表达,像美国911事件后,涌出了很多反映此事件的戏。但是在我们国内相当部分剧目是不能演的,最好只演演古装,谈谈恋爱,说说婆媳关系。国外的导演、编剧,创作的时候都是有感而发,感受到什么就可以表达出来,但是到我们这里就会有问题,我们的创作人从一开始就会被局限住,这个是不能写的,那个是通不过的,所能选择的东西很少;那很少以后,如果再考虑满足大众需要,之后出来的作品深刻性就大大下降了。中国戏曲有上千年历史,我们的话剧有100多年,在观念上、创作上与国外比还有很大差距。”

“国字号”负担太重,民营举步维艰

“1997年,我在跟全国院团负责人谈制作人制的时候,他们听不懂,像在看外星人的感觉,但是今天谈,他们都理解了。”杨绍林笑着回忆。从1995年开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制作人责任制”,在十多年的运作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随着市场逐渐壮大,针对机制的弱点,2009年又实施了一个全新的机制“项目运作人制”,完全按照市场规律,严格成本核算,由项目制作人策划项目,审核、批准和投资,然后搭建临时班子,组织派遣和市场营销。“我觉得改革的目的是在于激发广大话剧工作者的创造性积极性。如何激发,让做事的人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拥有施展才华的平台?我觉得最合适的方式是制作人制,项目管理。我们打破院团过去传统意义的方式,采取项目管理的机制,可以解决产权明晰问题,法人治理结构,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譬如新推出的话剧《资本・论》,社会资本投入达220万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若评估,值几个亿的资产,成本太高,让民营资本怎么跟你合作?但是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就可以进行融资,直接成本可以做到产权明晰,而且每个人的绩效及时展现出来,一目了然。”杨绍林介绍道。这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当家人的一套改革言谈,在企业家们听来就是ABC,但对于不少话剧院团负责人而言却是革命性的。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国有文艺演出院团转企只是时间问题,“向改革要生产力”已经成为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响亮口号。与不少吃惯了“皇粮”的剧团毫无准备、惶恐不安相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无疑有着卓识的远见,大胆的魄力,在市场不活跃的时候,率先“下海”,去培育话剧市场,激活一潭死水;在市场复苏后,果断利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大法宝――项目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事业转企”改革的平稳过渡打下了基础。每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都会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剧团的考察和学习。

如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已经达到70%的自给率,即70%是票房和物业等收入,30%是国家的拨款。然而,面对这个可喜的数字,杨绍林却面露忧虑之色:“70%表明资金链已经是很紧张的状态,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在国外,表演艺术院团的自给率一般是40%到60%。”每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获得的政府投入不到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两者资本的五分之一,在话剧中心财政收入递增的情况下,政府还撤资了100万元。巨大的经济压力,让杨绍林有一种被挤压感。当笔者质疑话剧中心实验先锋戏剧上演数量时,杨绍林立马回应:“谁来为之买单?”从市场上索取的越多,对其依赖度也就越强,有人调侃话剧中心内做戏的都是一群商人,此话有失偏颇,但话剧中心无法回避为了挣钱养活自己不得不受经济制约的无奈。杨绍林告诉笔者,当话剧中心的《商鞅》入选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发短信给了此戏的合作者,这位合作者因为投资《商鞅》亏了,被公司免了职,但是最终戏成功了。

虽然有着种种客观限制,但是作为上海唯一一家国家级专业话剧团体,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对于上海戏剧文化建设的责任实在太重大了,于是充分发挥上海人“螺丝壳里做道场”的本领,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为话剧人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年轻人脱颖而出的平台;建立会员制,加强对年轻观众的培育,做大量的戏剧教育工作;改善营销服务,建立一整套信息网络服务系统等等。同时,在剧目上搭建四个平台:主流经典的平台,创新实验的平台,上海人文的平台,对外交流的平台 。“我们尽力做到各方面的平衡,因为如果我们不去做的话,就是某一方面的短缺,而当大家都去做阿加莎悬疑剧的时候,我们可能就选择撤出来。我们在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各种观众需要的多层次的环境,处理好数量质量的关系。”杨绍林说道。他还告诉笔者这么个插曲:“我记得,有一次我送去法国培训学习艺术管理的人,他回来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能不能告诉我,如果让我来搞管理的话,是追求公益目标还是追求商业目标、金钱目标,这两个目标我究竟要哪一个?’我当时回答说:‘我两个都要。’他说:‘两个都要?怎么干?没法干,这事!怎么可以又要钱又要精神,这两者是需要分开来做的事。’我说:‘我们今天就在做一件看起来必须分割,但操作上必须把它统一的事情。你们忘了?我们剧院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如果这两者有矛盾的话,还是要首先服从社会效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所以说,我只能回答说两者都要。说‘这两者都要’是一件没办法干的事,那我们今天就是在干一件没有办法干、还必须得干的事。”在社会环境不配套的情况下,为了妥善处理艺术与商业的关系,杨绍林与他的同事经常忍受着欲望与克制、理想与现实追逐过程中的精神煎熬,努力承担起有些过于沉重的责任与压力。

在上海,除了一家国家级专业话剧团体,还有二十余个民间话剧制作体,而这二十余个中,能做到有演出计划、有剧目整体策划和保持以演出季方式进行运作的,仅有现代人剧社在实施,这也说明民营话剧在整体上仍未形成规模,只是个性化在运作。1993年,上海现代人剧社成立,是中国文艺体制改革后组建的第一家以制作人为中心的实验性剧团,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没有国家拨款而能生存17年的民间剧团,该剧团近年每年公演新排话剧12部,约250场左右,10年前70%资金靠拉赞助,现今70%靠票房。无疑,当很多院团面临市场化而举足无措时,一穷二白的现代人剧社已经在充满崎岖的道路上前行,走着一条独特的道路。现代人剧社的当家人张余,同时也从事话剧评论和理论研究。每天晚上,他都会在自己电脑特别安装的票务系统上查看各剧的票务情况,哪些戏卖得好,哪些戏卖得不好,哪些是零售票,哪些是团体票。而市场研究统计成果则直接运用于现代人剧社的话剧创作,这个先天优势也使得现代人剧社经常领跑上海的话剧市场,从最早做时尚话剧到财经话剧、职场话剧、爆笑喜剧、悬疑话剧,今年计划推出心理剧,让话剧走出剧场走进楼宇。同时,为了培育固定的悬疑剧观众群,张余与上影合作构建了首家专卖式的新光悬疑剧场。

2005年,还是上戏教师的周可获得机会去美国学习、考察戏剧半年。在美国,她经常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演员,合租一个房,白天打工,晚上就直奔各个工作坊。她还碰到两个用自己的房产作抵押换取演出基地的戏剧艺术家,他们对戏剧的狂热深深震撼了周可。回国后,周可毅然决定停薪留职,怀着六个月的身孕到处奔波,倾其积蓄与两位朋友合办了可・当代艺术中心。然而,艺术中心的成立只是一连串艰难的开始。周可一直想把艺术中心一楼500多平方米的空间做成一个小剧场,把那些被其他豪华剧场拒绝的不同类型的戏搬上舞台,让更多刚毕业的怀着一腔热情的戏剧专业学生有上台的机会,以相对低的票价吸引更多观众,并进行戏剧的普及。然而,文化政策成为了第一头拦路虎,“2007年时,没有条款规定这个地方可以办剧场,可・当代所属的长宁区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剧场的报批,而且文化解释权很难由区的文化局来解释,还牵涉到工商、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区政府也只能跟我们一起探索政策上的问题。”整整两年时间,周可不断投入资金,空守着500多平方米的巨大空间,却要带着自己导的戏见缝插针地去别的剧场打游击。2009年8月,周可终于拿到了许可证,可以对外经营演出了,但须以项目的名义,演一次申请一次。同时,作为上海唯一一家纯民营的剧场,周可扛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包括按办公楼的标准设定的昂贵的房租。谈及未来,周可皱了皱眉头,她不知可・当代艺术中心能走多久,但是她相信会有其他纯民营剧场不断冒出来,这是大势所趋。

“民营话剧模式较大的问题是,现在多数是运营商而不是制造商,也就是说现在民营话剧剧团很少,多数是民营文化演出公司,在运作上以为主。这样民营资金流入的方向仍然是演出经纪而非演出制作。在民营话剧的模式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较弱和值得培育的是民营话剧剧团的发展,目前民营资本介入话剧,主要是因为话剧市场较好,但如果在民营话剧这块,多数是中介机构而不是戏剧产品制造商,那么民营话剧的原创力和规模就无法增强,因此上海民营话剧群体的扩大,应是培育更多的民营话剧剧团,只有产生三四十家民营话剧剧团,同时民营演出公司来积极民营话剧剧团的剧目,那么上海话剧才能真正拥有肥沃的成长土壤。”张余说。

今年9月9日―26日,上影演员剧团在新光悬疑剧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演出,公演阿加莎经典推理剧《蜘蛛网》,这是多年来上影演员剧团的首次整体亮相。事实上,作为国家级剧团,上影演员剧团有着深厚的话剧积淀,过去,上海话剧界的话剧皇帝皇后,赵丹、秦怡、张瑞芳、孙道临等几乎都在此剧团。现今,上影演员剧团重返话剧界,无疑是一股新的力量。但即便如此,无论是国营还是民营,话剧院团的数量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戏剧业态很不相称。在院团的数量上,北京远远超过上海。北京话剧向来有着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两大支柱,有全总文工团、总政话剧团等十几家话剧院团,还有不少大规模的商业制作公司,很多小规模的民营剧团等。在这样的境况下,北京在创作上的活跃,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可以在商业、经典、先锋等方面各司其职,形成相互之间一定的平衡和竞争。那么,上海在不太可能增加“国字号”大树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培养各种形态的次生林、灌木丛甚至小草,即培育更多不同规模的民营话剧剧团,鼓励戏剧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应是可行之路。正如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认为的,当下中国最有活力的文化产业都跟民间的年轻人有关,他们在文化方面的活力、创意、空间是最大的,所以,文化产业怎么做,不能由行政官员来定,只有民间的自由创意、自我创新,才是文化产业真正的活力和出路所在。但是民间组织也依然需要扶持。孙惠柱表示:“我曾经建议过,对于民营剧团应该学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由文化发展基金会择优给予补贴。虽然现在话剧也可以申请补助,但是是以单个剧本的形式申报,费时又费力。我以为,可以考虑像企业免检的方式,对一些两三年内有着比较好的经营艺术记录的团体,进行团体补助。”

票房还是艺术的两难问题

“泛娱乐化、原创力薄弱等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本配置上出现了问题。”杨绍林习惯跳出细节从整体上看问题:“‘三俗’怎么来的,就是资本配错了地方,是一个系统出了问题,过度把文化艺术承担灵魂工程师的责任削弱了。我们知道,艺术管理区别于工商管理的是,工商管理以追求赢利为目的,而艺术管理以追求构架艺术与观众的桥梁为目的。当艺术方面追求剩余价值这种欲望无限膨胀的时候,如果不加以引导,肯定会出现一种病态,对人类是一种伤害,这是政府需要考虑的。公共资源进行配置的时候要做出引导,不要百分之一百让给市场,让资本去做引导。”

“有些概念不是很清楚,要面对市场,并不是要求作品本身娱乐化去面对大众口味,而是要求在作品和受众之间建立起一个通道,通过更好地宣传推广和销售,让作品更多面对大众,建立精品跟受众之间的连接。”王晓鹰说。

孙惠柱认为:“现在的宣传策略和不少‘工程剧’的作法其实有些自相矛盾。政府有关部门一边要求剧团搞产业化,一边又在抓最不产业化的工程剧。而国营剧团要产业化,事实上也并不是真正的产业化,因为戏剧从总体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它的劳动力又是高成本的,所以不可能完全自负盈亏。国营剧团应该是文化事业,虽然也要走市场,但是并不否定国家补贴,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靠走市场的方式求得经济效应的最大化。现在太多的宣传一边倒,要产业化。但其实很多宣传产业化的说法是误导的,以为产业化就是自负盈亏,把剧团并成公司,这是不可取的。最权威的中央精神,文化事业是放在文化产业前面的。”

“去年我们有两三千万元的票房收入,但是是用六七千万元投入换来的。”杨绍林自爆家底。话剧始终是一个非商业化的剧种,在商业化市场化程度比我们高的欧美话剧界,话剧也是非商业性艺术的代表。“美国在营利戏剧和非营利戏剧这块划分得非常清楚,而且不同的剧团对社会、对艺术发展所承担的文化责任也是很明确的。美国法律规定,非营利性戏剧可以向纽约市、州和联邦三级文化艺术委员会申请政府的文化投入,也可以向各种基金会、企业申请资助,还可以向社区民众谋求个人捐助。同时,实验戏剧是违背大众审美口味的,为了拓宽新的疆界,肯定跟商业是背道而驰的。换句话说,必定不是迎合接受者,更不要说大众,所以实验艺术是在没有市场压力的情况下出现的。在美国,政府文化艺术委员会,包括社会基金会最看重最支持的也是这方面的戏剧。”王晓鹰继续介绍道,“有一次我去美国考察,大众剧院是我考察的剧院里面运营情况最好的,那个年度自己挣的钱占所有运营成本的47%,这里面除了票房外,还有其他延伸产品。实际上,百老汇戏剧在美国就是最典型的商业戏剧,现在我们的视野、宣传,更多盯着百老汇,那实际上是一个旅游项目。真正在纽约,更广大的民众看戏不在百老汇,而是遍布社区的大大小小的非营利性剧团。”

“美国纽约非营利性表演艺术组织2006年至2007年度营业收入的总额,与营利性表演艺术组织营业收入总额相比,基本持平。实际情况是,在纽约注册的商业营利性运作的文化娱乐公司不过六七十家,其大部分主要是以项目管理的营运模式投资音乐剧和表演秀,其代表性经营商为:家族拥有纽约百老汇区域七八家剧院的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而注册的非营利性剧院剧团却有四百多家,其代表性剧院如:纽约著名的林肯艺术中心。美国的专业研究人士认为:正是纽约众多数量的非营利剧院和十余万演艺工作者的参与,才把纽约缔造成为世界文化中心;同时,其艺术表演创意成果孵化器平台的作用,也支撑了商业营利性剧院的繁荣。”杨绍林说,“因此我的理解是:国家实行‘软实力’战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在营利与非营利政策之间找到相互存在的均衡。”

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国内尚没有明确的营利、非营利的区分。杨绍林说:“表演艺术产品在社会与经济两个效益、精神与商业两种属性共生共存于一个主体、难以分割的情况下,如果用简单的公益与经营分类方式指导国有表演艺术院团改革,我认为考虑尚不够全面,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我担心今天定位为公益类的表演艺术院团,在优厚的公共财政支撑保护下,如果其忽略构筑观众与艺术的桥梁工作,在经营管理上缺乏激励机制,在艺术上缺乏创新意识,未来在市场环境中有可能会逐渐失去生命活力;而定性为经营类的表演艺术院团,我担心在市场无情竞争条件下,要么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走向毁灭,要么在利益的驱动下失去人类应有的文化立场和艺术精神,在泛娱乐化中狂舞。相比较而言,采用非营利定位和非营利政策的配套改革,则更有利于未来表演艺术生产力的激发和事业的健康、永续发展。因此,我认为未来国有表演艺术院团发展的定位,依据承担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恰当的选择应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体现主流精典品格,非营利性定位与面向市场互动、互补、均衡发展。国有艺术表演院团未来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与任务即应该是:在艺术家的评判价值、社会主流的认可价值、市场观众的接受价值、资本营运链的良性循环等四者之间追求维持表演艺术创造性的活力与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