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健美操社团活动

大学健美操社团活动

时间:2022-03-07 21:1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健美操社团活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健美操社团活动

第1篇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有的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明确阻碍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个案分析对我校课外体育社团的运作方式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社团作为大学体育课外活动的主要载体,其多种组建方式为体育社团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建立“竞赛-社团-竞赛”模式,更有利于课外体育社团的发展,也是“体教结合”的新尝试。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社团 运行模式

当今,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特别是 “健康第一”、“阳光体育”指导思想的提出,传统体育教育正在向多元化体育、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发展。大学体育社团作为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体育锻炼手段,已经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通过俱乐部、体育协会等课外体育社团组织,广泛开展有益健康的各类活动和竞赛,不仅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还进一步协同完成了高校体育的教育任务,成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

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涌现出一大批由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体育社团,据调查,现有篮球协会,排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武术协会、健美操协会、桥牌协会等社团。这些体育社团虽然发展迅速,对学校体育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社团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制约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一是体育社团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松散,缺少体育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二是活动经费不足,缺少活动场所;三是社团活动内容单一,缺乏竞赛机制,学生活动参与率低。因而,建立更加合理的学生体育社团发展模式,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外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

(一)我校课外体育社团的组成

当前,我校体育社团都是以协会的形式存在,相对成熟的体育社团有:篮球协会、足球协会、排球协会、网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健美操协会、游泳协会、轮滑协会、桥牌协会、体育舞蹈协会、武术协会、街舞协会等体育类社团,从这些社团的名称来看,这些社团大多数都是所开设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延伸,个别社团是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而自发组成的。

我校各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有三个来源:会员入会交纳少量的会费;社团举行较大活动时学院的拨款;个别受欢迎的社团还会得到商家的赞助。但由于体育社团会员所交纳的会费有限,学院对社团的资助也不多,商家的赞助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经费问题是课外体育社团发展的一大障碍。

场地设施是社团活动的基本条件。目前,我校各种场馆设施基本健全,但缺乏统筹管理,不能合理安排和利用场地开展社团活动,体育部可以为每个社团提供每周一次的固定活动时间,免费提供体育器材设备,对社团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其活动内容。

体育社团的管理在社团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大多数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的,高校一般会把它们纳入团委的管理范畴,只进行宏观的指导,而不干预社团具体的活动。大多数社团组织者都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但少部分学生因为功利心的支配,积极成立或加入社团的目的是让自己头上多一顶桂冠,从而满足其虚荣心。正是由于他们缺乏服务意识,很容易导致社团出现组织涣散、失去凝聚力的结果。另外,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也会导致社团成员的流失。

体育竞赛是体育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催化剂,能否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积极的走入社团,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和竞赛来实现。但目前我校课外体育社团在开展活动上缺乏创新意识,所开展的活动,往往都是针对社团成员进行技能性的培训,缺乏社团内部或社团间的竞赛、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了体育社团活动的片面性和单一性。

二、我校课外体育社团“竞赛-社团-竞赛”新模式的构建

(一)整合校内外的资源,保障课外体育社团的活动

项目指导教师和体育场馆是体育社团运行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缺少教师指导的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和社团活动处于松散状态;没有体育场馆保证,体育社团活动更无法开展。我校采取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整合的办法,解决对体育社团的技术指导和体育场地的问题。内部资源是发挥体育辅导员的内部优势,为体育社团指派教练和协调体育场馆活动时间,解决体育社团的发展规划、活动安排、比赛组织、裁判工作和活动场地问题。外部资源是通过开发社会资源,从而满足体育社团活动的需要。

(二)掌握运动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社团竞赛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活动,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同时,还养成了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比如健美操社团2年内有 45 人次通过国家健美操6级考核,游泳社团有21人通过救生T资格考试,使普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专业体验”。

(三)建立社团交流平台,增强学生兴趣,促进社团发展

体育社团不仅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机会,还为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组织体育社团活动,给校内不同社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创造了沟通的机会,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体育活动并与社会团体进行体育交流,扩大了体育社团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

(四)构建课外体育社团“竞赛-社团-竞赛”新模式,增强学生体质

“竞赛-社团-竞赛”的体育社团构建模式,是将社团活动用体育竞赛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社团间的交流与互动,激发更多学生加入并参与课外体育社团的活动中来。随机抽取我校体育社团男女学生各120名与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情况比较,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的肺活量、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m/1000m跑等多数指标均超过非体育社团的学生和全国5部委(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测试的结果。

(五)构建课外体育社团“竞赛-社团-竞赛”新模式,丰富校园文化

通过招新活动、迎新比赛、欢送比赛、联赛等多种形式,让课外体育社团经常开展各类活动和竞赛。每学期还要对全校所有社团进行评比,评选出“明星社团”的负责人和成员,体育部也根据体育社团参与和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对其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通过以上举措,社团成员不仅缓解了学习压力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疲劳,还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还提高了运动能力, 陶冶了情操, 增进了身心健康, 获得真挚的友谊。因此,“竞赛-社团-竞赛”的社团构建模式,丰富了校园文化, 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三、小结

社团能否持续良好的发展,取决于社团成员能否自觉自愿的持续参加社团的各项活动。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更有利于提高社员的参与程度,因此构建“竞赛-社团-竞赛”的体育社团模式不仅拓宽了体育社团的活动空间,给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我校课外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理论依据。

⒖嘉南祝

[1] 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2] 李兵.积极推进“阳光工程”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论坛[J].中国学校体育.2008(6):12-13.

[3] 谢霞.审视和谐社会下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困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6):13-15.

[4] 陈小蓉.深圳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模式的构建[R].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精选.2004:21-22

[5] 王旭光.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6] 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1):1-7

[7] 冯寿海.试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运作方式与管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1)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健身

身体健康是个体从事任何行业的基础,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定性的运动兴趣和良好的健身习惯,健身现状不佳。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是社会团体的重要类别,也是对体育活动的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1〕。高校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体育活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其具有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发挥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实施素质教育等功能〔3〕。开展好高校体育社团,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促进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健身习惯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院校、山东工业职业学院4所淄博市高等院校的在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健身现状的结果与分析

2.1.1大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现状

调查表明(表1):总体来看,仅有1620%的高校学生经常参加健身,3120%的学生偶尔参加健身,4120%的学生很少参加健身,1597%的学生几乎没有参加健身。这说明,高校学生参与健身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够很好地达到体育健身、增强体质的目的。

体育社团大学生和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的健身现状比较来看:体育社团大学生经常参加健身的人数比例高达7639%,偶尔健身的占1389%,很少参加健身的占972%,几乎不参加健身则为0;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经常参加健身的仅有802%,偶尔参见健身的有2972%,而很少参加健身的和几乎没有参加健身的所占比例高达6226%。由此可见,体育社团大学生健身现状要比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的健身积极性高出很多,这说明:体育社团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健身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2.1.2大学生对健身活动促进身体健康的看法

调查表明(表2):体育社团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都认为健身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有9167%的体育社团大学生认为健身非常重要,556%的社团大学生认为健身重要,仅有很少一部分认为健身不重要;非体育社团大学生也是同样认为健身非常重要,认为健身在重要以上的占5201%。

2.1.3影响大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

进行深入调查(表3)得出:无喜爱的运动、缺乏兴趣和缺乏锻炼伙伴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健身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体育社团的发展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运动机能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淄博高校学生都能认识到体育健身对身体的益处,但是很大一部分同学虽然认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却不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健身中来,健身现状存在一定问题。

2.2淄博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结果与分析

2.2.1淄博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

结果显示(表4):山东理工大学有20个以上的体育社团,集中举办体育节并且分散举行各种体育社团活动,每年大约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在50次以上,有4000多人次参加过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相对比来看,其他几个院校的体育社团发展滞后,体育社团个数,开展活动次数,累计参与人数较少。

调查结果表明(表5):淄博高校学生对所在学校的体育社团开展现状满意程度总体不高,这表示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淄博高校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体育社团在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健身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体育社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2.2.2高校体育社团开展存在的问题

表6的调查结果说明,经费不足、场地有限、管理不完善、缺乏专业指导都是导致淄博高校体育社团开展所遇到的主要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专业技术指导、社团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制定完善的场地管理规章制度〔4〕。

调查结果(表7)说明,淄博市高校体育社团在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仅有334%的学生认为不能解决。可以主要从领导的重视程度、经费的投入、体育社团的管理等方面来着手来解决社团开展多遇到的问题,切实解决体育社团的问题,大力发展体育社团,使其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发挥其积极作用。

2.3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健身活动的影响

大学生健身源自本我的个体需要,影响个体积极主动参与健身的因素又来自于各个方面:大学生个体所处高校的体育健身环境、自身的运动爱好与兴趣以及自身的运动技能等。

2.3.1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健身环境的影响

健身环境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基础上产生,并以人类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活动空间领域及与其相关性的事物境况〔5〕。健身环境存在于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氛围,它具有促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健身的功能。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6〕,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大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展现才华、陶冶情操,充分运用体育知识去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实践平台〔7〕,例如,山东理工大学健美操协会每年举办的全校性的健美操大赛都会受到全校学生的高度关注,直接带动了众多的学生喜爱上了健美操这项运动,积极地参与到健身的行列。

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是高校学生参与运动健身的基础所在,表8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认为体育社团能够促进体育健身环境的建设。体育社团主要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和团活动来传播校园体育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带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健身。

2.3.2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健身兴趣的影响

调查表明(表9):体育社团大学生对健身非常有兴趣的占7639%,对健身感兴趣的占1389%,一般的占833%,对健身没有兴趣的人数为0;非体育社团大学生对健身非常感兴趣的占1248%,对健身感兴趣的占2333,一般的占3447%,对健身没兴趣的占2972%。

由此可见:体育社团大学生和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相比,体育社团大学生对健身的兴趣要远远高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对健身的兴趣。即体育社团在培养学生健身兴趣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促进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健身锻炼。

2.3.3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健身习惯的影响

调查表明(表10):(1)体育社团大学生有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的人数占972%,没有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的人数仅占278%;非体育社团大学生大学生有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的人数占6686%,没有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的人数占3314%。(2)体育社团大学生有9028%的人掌握了一种或几种体育运动技能,仅有972%的学生没有掌握任何一项运动技能;非体育社团大学生没有掌握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人数高达5394%,仅有4606%的人会一种或几种体育运动技能。

调查表明(表11):高校学生个体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都是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健身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体育社团大学生不论是在喜爱体育运动方面还是在掌握运动技能方面比例都远远高出非体育社团大学生。这说明,体育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促进大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方面有着潜移默化地促进作用,它能够促使高校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某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增加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高校学生的健身现状存不佳,主要在于学生缺乏健身意识,无喜好的运动技能,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高校体育社团在大学生健身活动方面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团开展存在的问题较多,社团数量少、开展活动传统、单一,经费、场地、组织管理和专业指导等都阻碍体育社团良性发展。

3.2建议

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健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体育社团的开展力度,加强、完善学校对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管理、组织制度建设;满足更多大学生的需求,使其真正发挥到传播校园体育文化,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健身环境;(2)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社团活动,让高校学生对某一种或几种体育运动产生好感,进而去学习、模仿,增多高校学生选择参与体育健身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简单的、枯燥的体育运动。(3)利用体育社团,引导、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积极地参与健身。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体育科研,1996,17(1):1-7

〔2〕马新东,高前进,周越等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27-228,233

〔3〕吴敏,王东升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82-86

〔4〕常颖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研究——以温州市高校体育社团为个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7):91-93

〔5〕田里,王玉芬论健身环境〔J〕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报《体育科学》1996,16(6):47

第3篇

摘 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参考。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赣州市3所高校600名大学生,分析赣州市大学校园街舞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赣州市大学校园街舞以各种方式开展,受到学生的喜爱,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影响街舞运动开展的因素有开展的硬件和校园街舞社团的氛围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校园街舞 社团

一、问题提出

街舞以主张自我个性、展示青春活力和它所具有的良好健身、娱乐作用而深受年轻人的追捧。街舞以街头文化又称为“嘻哈文化”为主,是黑人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已成为美国文化非常主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为了减轻生活压力、学习、工作方面的压力,很多人都会去寻找一种更狂暴激情的减压方式,街舞就逐渐成了人们喜欢的一种方式,人们在满足精神需要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完全符合了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健康、快乐学习”。通过对赣州市高校校园街舞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为街舞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并为丰富校园文化和完善街舞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二、大学校园街舞运动开展现状分析

(一)校园街舞课开展情况

调查可知,校园街舞运动较时尚,受到学生的欢迎,有85%开设校园街舞的必要性。同时,对校园街舞课的教学方法及成绩评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街舞课首先是教师安排学生做一些最基本的律动练习,让学生可以慢慢的运动状态,从而慢慢进入其中街舞的学习中;然后开始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不断的模仿和自我练习,强调在音乐伴奏下舞动嘻哈文化;最后是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本节课的成果展示,学生则根据自我风格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整体上说,方法符合体育运动的要求,但方法较单一。

(二)校园街舞社团情况

调查得知,街舞运动学习场地设施相对来说并不是特别好,街舞课的场地是去健美操馆上课,这为学生学习街舞制造了一些麻烦;其它街舞器材平时也很少对外开放,只在上课时间才可以使用,街舞社团活动时只有利用校园内的室外场地。这种因素对学生学习街舞的热情有一定的削弱性,所以场地器材的缺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街舞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影响大学校园街舞运动开展的因素

街舞课开设的资源匮乏。调查可知,高校没有专业的街舞老师,学校街舞社团也并没有专业的街舞老师来给社团成员进行专业的组织和指导,缺乏教师的带领,社团组织的无纪律性,使得街舞运动的发展一直受阻。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只是单单的结合自身的街舞经验,没有任何的参考教材。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教材的参考,依靠老师自己的经验安排课程计划没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街舞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并不高,可还是需要一定的场地器材,从调查可知,赣州高校街舞场地还是不够理想,街舞上课基本上在健美操馆,器材只在上课时被允许实用,平时是不对外开放的,这种现象滞缓了街舞的发展。

街舞运动的氛围不够。调查可知,街舞社团的制度化管理不够,合理的制度是一个机构顺利进行下去的保障。学校街舞社团的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运行管理的,因此在管理上因为经验的缺乏会导致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街舞在校园生活中也总是有着一些影响力的,然而学校没有加强重视对街舞课程的开展,也没有加强对街舞的宣传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街舞课程在常规教学中的发展。

(四)大学生街舞课开展措施

加强硬件建设。加强对街舞老师引进和授课老师的培训。积极引进街舞的老师,对学校授课的街舞老师进行更加专业和多方面培训,让他们在已有的街舞的基础上再更上一层楼,这将为街舞的开展提供很大的帮助。编写规范化的街舞教材。规范的街舞教材能够指出街舞的发展方向和为街舞的学习提供巨大的帮助。加强对场地设施的配置,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些保障,为我校街舞运动的开展提供帮助。

构建街舞运动氛围。任何团体要想发展的更好更稳定,都离不开这个团体的组织管理方式。学校街舞社团的训练方式和教学方法因为没有专业老师的参与显现出了许多不科学的地方,也因为组织管理不到位,让很多成员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学习或者训练的。所以学校要实行统一管理,让社团制定更加规范、行之有效的计划,提高街舞的质量化。加强街舞的宣传力度。

三、结语

大学校园街舞以各种形式的方式在校园里开展,受到学生的喜爱,校园街舞以多种方式进入校园,影响校园街舞开展的因素有硬件和街舞社团因素。为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校园街舞运动。

参考文献:

[1] 杨晓艳.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4):59-60.

[2] 丁世勇,吴延年.对街舞运动的分类及其主要动作特点的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44-46.

[3] 汪波.影响街舞的舞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09(09):24-27.

[4] 刘怿.街舞的渊源、流变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展望[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1):44-46.

第4篇

1、取得的成绩由于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贯彻实施,我国各项教育活动都取得了不小成绩,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1)课程设置多样化。开展终身体育教育以来,我国的各个大学都设置了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爱好。除传统的乒兵球、羽毛球、长跑等体育项目以外,又增设了武术、健美操、韵律操、台球等体育项目。

(2)自主的教学方式。大学的体育教育采用学生自选科目进行体育锻炼的教学方式,积极适应学生的体育爱好。使得有相同兴趣的学生们积聚在一起,进行彼此喜欢的体育项目锻炼,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也明显增强了授课的效率,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3)社团多样化。现在的大学积极鼓励学生们自创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培养自身的兴趣和能力,体育社团更是多种多样。跆拳道、拳击、滑板、街舞等,极大的丰富了学生们的体育活动,通过参加各种体育社团,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

2、存在的问题虽然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取得了不小成绩,可是毕竟时间较短,依然有不少问题存在。

(1)意识不强。指的是终身体育教育意识不强。一方面是从事大学体育教学的老师,教授体育课程依然只是进行相关的体育技巧教学,对于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没有重视,导致学生们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则是学生,一些学生上体育课完全是出于一种“玩”的心态,没有把体育课当做正规课程来上,只是走马观花,瞎玩一通。

(2)基础设施不全。由于办学资金的影响,导致一些大学院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全,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体育教学要求,使得部分体育课程难以开展,导致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得不到全面的贯彻落实。

(3)考核制度不健全。由于看待体育的传统观念存在,认为体育不是什么主要知识课程,导致体考核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应有的技能考核体系,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技能掌握。

二、发展大学体育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针对大学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素质教育和人才战略的要求,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作出改进。

1、增强意识增强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意识应该从两方面来做。

(1)体育老师。从事大学教学的体育老师应该重视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思想,把这种思想带到自身的工作中去。积极做好示范动作,并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传达,让学生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学生。体育老师不仅要进行体育知识、体育技巧的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纠正学生错误的体育观,并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通过意识的增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潜移默化进行习惯的培养。

2、做好教育项目专项资金申请学校领导要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交流,做好体育教育专项资金申请,利用专项资金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第5篇

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总的指导思想:围绕着人才培养工程。全方位做好学生工作。

(一)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把它当做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目标。为此,人文学院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有:一者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以提高他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时事政策水平;二者以先进的文化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并通过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协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三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优争先”活动,评选、惩办各种层面上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典范的作用来带动青年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由于我院的努力,一年来,人文学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有:院团总支获得全省优秀团总支,也是本年度陶瓷学院获得的唯一一个全省优秀团总支的奖项;院学生会当选-度校优秀学生分会;班当选我校先进团总支1名同学获得全省优秀团员称号;名同学获得校优秀党员、名学生获得校优秀团员的光荣称号;其他政治思想方面的奖项

效果显然二)大力开展学风建设。

长抓不懈。为此,人文学院始终把学风建设当做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和重点。院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学风建设制度和措施,行政口、教学口、学生口齐抓共管,相互配合。一年来,院的学风和以往相比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学生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主要有:

1学位率和等级通过率

届毕业生学位率达到%以上;公事、法学专业学生四级累计通过率73.16%六级累计通过率25.36%英语专业学生专四累计通过率66.66%六级累计通过率77.91%体育专业学生三级累计通过率80%四级累计通过率2.08%全院学生计算机一级累计通过率达到96.75%

2学生校外专业参赛及获奖

院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各种层面上的大学生专业竞赛活动,本年度。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果,为我校争取了荣誉。主要有:英语专业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赛区决赛,其中1人获得英语演讲竞赛一等奖及综合能力二等奖,2人获得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英语专业学生参与省笔译大赛,其中1人获得三等奖;日语专业学生参与“江玲杯”省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其中1人获得三等奖,1人获得优秀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代表参与省运会,收获一枚金牌、两枚银牌,四枚铜牌,取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效果并获得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五位学生代表我校参与全省唱响电视大赛,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3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参赛及获奖

院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一年来。也取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有1人次获得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1人次获得省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

(三)积极开展学生文体、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

院学生积极活跃在学校文体和社会实践等舞台,一年来。展现了良好的素质能力和精神面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为人文学院争取了荣誉。主要效果有:

获得团体总分第七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红五月系列活动中,今年的第三十三届校运动会中。获得争辩赛第一名和团旗接力赛第一名;院社会实践队获得校级优秀实践队称号,其中13人获得先进个人称号;院健美队在校健美操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以及最具活力奖;社团活动方面,英语俱乐部获得校十佳社团称号,绿色服务团在运动会服务过程中获得道德风尚奖以及十佳社团称号;另有很多同学在校文体方面获得多项个人奖项。

(四)全力做好毕业生工作。

院全力做好届毕业生的各项工作,一年来。尤其是重点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能平安文明离校和顺利就业。院严格依照学校制定的毕业生就业目标计划开展就业工作,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各种优良服务。本年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数据一直位于学校前列,较好地支撑了学校的就业工作。

二、年度学生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进一步抓学风建设和改善学风

(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平安稳定工作

第6篇

年终工作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社团活动工作个人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社团活动工作总结报告1三里岗中心学校社团活动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社团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去年的基础上,本学期进一步细化社团活动。首先,本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让活动有章可寻。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校师资力量,确定适宜的社团。本学期我校成立了书法,美术,武术,葫芦丝,篮球,科普,手工制作,摄影摄像,英语口语,乒乓球,花样跳绳,呼拉圈,健美操,腰鼓,棋类共15个社团.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组织和耐心指导,因此,我们选拔一些有特长,认真负责的老师来指导社团活动,并在开学之际召集指导老师开好社团活动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以便有效的开展活动。

其次,做好社团活动的常规管理工作。细化社团活动纪律,强化社团活动责任。在社团活动之初集中六七八年级学生宣讲社团活动纪律,并将活动纪律打印出来,在教室张贴。明确社团活动指导老师的责任,打印出来,分发给各个指导老师。每周三开展活动时,各指导老师必须上、下课时都清点学生人数,并由专人作好载。每周三开展社团活动都有专人督察。我和唐艳老师在社团活动开展的两节课时间在各个社团巡察,监督社团纪律,维护活动安全,并及时处理各种偶发事件。

社团活动工作总结报告2在过去的一年里,电子竞技社在研院团委,和研院学生会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兄弟社团的积极配合下,在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取的了不菲的成绩,其成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内部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突破

(1)DOTA比赛的组织,调剂,报名,招人;

(2)社团邮箱、QQ群等信息交流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不断的优化;(3)社员档案、活动策划书等社团活动资料的整理和管理;

(4)社员们在寝室文化节、女生节等活动中,加强了社员之间的交流沟通;这些活动的举行,都极大的提升了,社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和团结心。

2、电子竞技知识学习和实践,专业竞赛的积极参加,取到了突破性的进展

(1)“电子竞技”和“比赛”等培训,让全体社员对电子竞技等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2)11年23月初,在社长的带领下,组织了寝室文化节DOTA电子竞技大赛。

当然,在这一年中我们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需要加强:

1、社团活动创新还需加强

社团因为刚成立有些经验不足,仍然需要加强,社团品牌活动的创新性突破。

2、社团的人才培育机制还须进一步的完善

通过对电子竞技学习来加强对社员综合能力的锻炼,是我社的立社之本。然而,由于城市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社团本身的软件和硬件基础的限制,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加强科学化、人性化和差异化的建设,培养力度有待加强,培养方式有待创新。

3、社团活动的品牌宣传必须形成品牌化、系统化和立体化

社团活动只有通过网络、户外媒体和纸媒及口碑宣传,才能取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才能赢得全校师生和兄弟组织社团的积极配合,才能塑造和提升社团的品牌形象,扩大社团的品牌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善于总结,才能长于学习,快于成长。最后,我代表电子竞技社全体成员向以后的全体社员提出以下期望:坚决要加强,和院团委、院学生会和指导老师及全体社员的交流,充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大学路上,电子竞技社和我们一路同行!青春途中,我们与电子竞技社共同成长!我的工作总结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社团活动工作总结报告3校园中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为我们带给了展示自我潜力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不但能开阔眼界,增加人生阅历,还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度的社团活动还是我们大学生业余生活的“调味剂”与“剂”。不但能够起到放松情绪舒缓压力的作用,

而且很多学生在加入社团后,明显的感觉到自我的沟通潜力、组织潜力、表达潜力、处事潜力等都有很大进步,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乐观了。

我院在9月中旬的时候,随着我们大一新生军训的结束,院里各大社团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招生纳新工作,而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也成为我们大一新生生活的第一课。在进入大学以后,我们不少的大一新生都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参加了社团,同时也是想在这个环境中发挥个人特长,施展自我的才华,锻炼个人的潜力,拓展人际关系,更加能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

我也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选取了自我喜爱的社团,有幸成为我院篮球俱乐部的一员。但是我加入社团的时光并不长,之前从未深入的了解社团的内部工作。在我心目中,社团是学院中不可缺少的组织机构,社团活动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它就是以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而创立的。但是,直到我真正的深入了社团内部,从一个单纯的社团活动的参与者逐步走向一个社团活动的举办者的时候,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举办社团活动的真正好处。虽然在筹备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大的小的困难。但是当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一一把困难解决了,再次回首的时候,我们收获的不仅仅仅是心中那一份单纯的喜悦,更多的是满足感与成就感。

前不久,我们篮球俱乐部举办了一场面向全院学生的“对”争霸赛,由于我进入社团的时光不长,也并未参加过什么大型活动,所以在起初筹备活动的工作中,我感到很茫然,不明白该从哪里入手,不知该从何处开始准备。好在社团中还有大二的学哥学姐们在一旁指导。记得我的首次任务便是为本次大赛的开幕式写一个流程,在此之前我从未接触过类似的工作,当我接到任务的时候,我感到一丝恐慌,我不明白流程中到底该有些什么程序,是什么样的精细程度,但是我也不想刚刚接手工作就被困难所打倒。于是,我开始向社团中大二的学哥学姐询问、学习,向班里的同学征求好的意见、推荐。最后,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最后成功的举办了一场开幕式,我参与了这一活动创办的过程,成功的吸引部分同学参与我感到很欣慰。但是我悬着的心并未落下,我从中发现了很多细节的问题并不是处理得很好,于是我吸取了这一次的经验教训。在举办闭幕式的过程中,我就已经能对工作得心应手了,能够独自完成工作并成功的举办了闭幕式。

在别人看来,这或许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活动,但是当我们真正的参与到里面,从始至终的体会了这一举办的过程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是一种享受,一个能够体现自我潜力,增强自信心的过程。

社团本就是服务于我们学院同学的,加入社团让我感受到实践出真知,长才干,参与服务活动有利于激发我们追求进步、崇尚礼貌、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热情,有利于培养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职责感,增强团队意识和群众荣誉感。社团服务活动的有效实施也能使我们服务主体的组织潜力、协调潜力、表达潜力,人格、心理等都得到不一样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从而更易于成为角全面发展的个体,自身也更加和谐。

社团活动工作总结报告4回顾一年的社团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为了今后社团活动搞得更好特对本学期的社团活动总结如下。

一、确立社团活动目标

围绕“把社团活动打造成为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这一总目标提出了艺术体育类社团,力争在运动会、各球类棋类比赛;其他社团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潜能,张扬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的具体目标,并为每一个社团拟定了合适的目标。

二、开发社团校本教材

在社团活动师生情况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社团活动持积极态度,参与的__较高,他们希望社团是一个民主、温暖的立体场,好玩、有趣的快乐园。社团的开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材。根据我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学校拟定开设文学类、艺术类、益智类等六个大类近20个社团,根据教师的辅导意向,初步安排各社团的辅导老师。

学校社团要求教师编制一本适合具有校本特色的社团教材,本学期开学后组织了社团教材专项评比。在社团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老中青教师各显才能,无论是体例编排,还是内容选择,都力求精益求精,一本本精美的社团教材的出炉,赢得了工作检查组的赞誉。

三、加强社团过程管理

为确保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逐步规范社团的管理。本学期开设的社团涉及文学类、艺术类、体育类、手工类、益智类等__个类别,共____个社团。由各社团指导老师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主选择心仪的社团。在日常的社团教学管理中我们坚持实行备课审核制和行政巡课制,努力提高每一节社团课的效率。

社团活动工作总结报告5为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长期成立了以文体活动为主的各类学生社团10多个,包括篮球、田径、音乐、舞蹈、信息技术、科技制作、书画等方面内容。通过参加课外社团活动,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一批批特长生不断涌现。社团活动,为许多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又一个平台,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来,我校社团活动始终坚持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因势利导,活动经常化、多样化,学校体育、艺术2+1活动蓬勃开展。如小歌手比赛、校园集体舞展示、田径运动会、科技节、书画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自我展示的机会。而一年一度的庆六一“嘉年华”活动,涉及项目多达30来个,更是成了许多社团成员脱颖而出的舞台。在众多的社团中,篮球、制作、舞蹈社团是相对突出的3个。

一、玩转篮球,让学生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篮球是我校传统社团项目之一,苗子的选拔,梯队的建构,训练的落实,我们都有一系列专门的制度予以保障和实施。成熟的培养机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校多名体育教师地辛勤付出。特别是俞益军和郑伟飞老师这两名体育教师,为创建学校篮球强队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俞益军老师已经被借调到教体局工作,但他和郑伟飞老师一起多年的篮球执教经验已在我校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在历次嵊州市中小学篮球比赛中,我校篮球队,尤其是我校女篮队员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在每年的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多次挺进前三强,如在去年的联赛中,我校女子篮球队就取得了女子甲组第二名的好成绩。以篮球社团为龙头,我校其它体育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在全市体育工作条例检查和大课间活动检查中,我校的工作都被当作典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20____年,我校被评为“绍兴市群体工作先进集体”。

二、科技制作,开启孩子智慧的又一扇门。

以小制作、小发明为主题的实践创新活动又是我校的科技特色社团活动之一。组建这一特色社团,主要基于我校有一个较为有利的师资条件,即我校的美术教师陈敏柯老

师,他不仅有这个方面的特长,而且具有广泛的兴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股肯钻研会创新的韧劲,因此,在他的指导下,我校学生的创作才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在比赛中,航模、海模,小制作、小创造、小发明,均在绍兴市一级获得了较好的名次。陈敏柯老师也曾被评为绍兴市科技制作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获团体优胜奖。由于我校在科技、制作方面的诸多亮点,嵊州市电视台《教育在线》栏目还专门以“小制作中我成长”为主题来我校制作了一期节目。为鼓励师生多创新,多突破,学校方面也给予

了有力的经费保障。如在20____年的元宵节灯展中,陈敏柯老师设计了两盏大型彩灯《脸谱》和《化蝶》,构思巧妙,意蕴深刻,但制作这两盏灯的预算也大概需要五、六千元钱,学校二话没说,专门拨出专项资金支持该项活动。最终这两件作品都获得了市一等奖,学校也荣获团体优胜奖。

由于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出色成绩,20____年,学校被嵊州市教育体育局、嵊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特色网络学校。

三、群舞蹁跹,捕捉百花园中舞蹈的精灵。

第7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模式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中国的高等院校青年学生素质教育工程也面临着不断变换的崭新形式和日趋成熟的工作机遇,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张,学生数量的骤然激增,后勤社会化的不断加快,高校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弹性学时的出现,使得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固定的班籍管理制不断弱化,高校学生思想多元化及自主发展意识的愈发明晰,社会与时展对青年人才塑造方面的需求质变等等使学校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大的背景下,学生自律组织一学生社团的日趋成熟和发展,使得加强青年学生社团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局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基于此背景,我们认为加强对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特别是体育社团的研究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1 河南省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

1.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在分类学中的意义

为了整体上把握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组织的概貌,了解学生体育社团所处的位置,我们有必要对社团组织进行类型划分。在本次课题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各高校对学生社团的分类大多不相同,没有一个公认和接受的分类标准及分类体系。调查中发现,凡是社团管理和组织中较规范的学校,一般都会对本校社团进行大致的分类,但是却有着一个共性:即分类很随意,分类标准不单一,缺乏分类的科学性,不能做到互斥性和穷尽性的要求[1]。从目前高校存在的主要社团来看,比较集中的是这样几个领域:一是体育类,二是文学类,三是艺术类,四是学术学科类,另外还有少量的如社会公益类,实践类。根据功能划分,并结合素质教育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高校学生社团的分类体系,即将为学生社团大改分如下五类:一是学术学科类,此类社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二是体育类,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三是文艺类,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四是公益实践类,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以及劳动能力;五是其他类(不易归入上述四者的可归此类)。

1.2 河南省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几个调查指标分析

1.2.1关于学生体育社团的数量问题

引言中我们提到,了解和掌握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准确资料,需要作一次全面的普查,而这种普查需借助行政力量才有可能完成,重要的一点是,当学生体育社团所容纳的信息在经常变动的情况下,普查将变得既无必要也无意义[2]。调研发现,河南省各高校的学生社团的数量大致界于10-50之间(二级社团无法登记),其中体育类社团的数量大致界于3-10之间,借助抽样原理,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总数估计大致界于300-400之间。加入学生社团的学生人数就更难以确定,目前大部分院校本着学生完全自愿加入、退出的原则,社团成员有着较大的流动性和自由,每学年注册时的人数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从获取的部分数据来看,各个校级学生体育社团的人数大多在50-100之间。但从问卷调查来看,有效问卷中约96%的学生均有社团经历,其中42%的学生参加过各级各类的体育社团。这使得我们产生迷惑,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学生参加过体育社团,另一方面,校级体育社团的人数又不算很多。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各个学校院系二级社团容纳了大量会员,而二级社团并未在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备案和登记,使得我们无法获取更为准确的第一手数据。

1.2.2关于年级、性别、专业、生源等因素与体育社团关系的分析

研究发现,在这些因素中,“年级”变量的影响度最高,目前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中,最主要的成员是由一、二年级的学生构成,三年级比例较低,四年级只有少数,其中这高年级的学生留在社团主要作为负责人或骨干在做传、帮、带的工作。“性别”和“专业”变量显得没有什么规律性,主要因社团的性质而异,其中同场竞技类项目,棋类社团男生居多,而健美操、体育舞蹈类社团女生居多。综合性院校中体育专业学生多参加本人体育专项所及的社团。除此之外,大多数社团成员的性别和专业无特殊规律。“生源”因素很难获得准确资料,从访谈所获信息来看,城市来的学生更热衷于社团活动,农村来的学生稍逊一些,其中原因不难分析。

2. 河南省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和管理

2.1 两种组织管理模式

2.1.1学生(体育)社团——学生社团部——学生会——团委

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高校主要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管理条例或方法,再结合本校实际制定,颁布适用于本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或条例。以郑州大学为例,它对几个合并院校原有学生社团进行整合后制定了新的社团管理条例,共七章四十一条,该条例对学生社团的定义及分类,组建社团的条件及程序、社团章程、社团管理、社团公告、经费管理以及奖惩制度等等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说明。这使得学生社团从组建到活动直至解散,取消整个过程都显得有“章”可循,置于相关机构的监管之下。其他各校在大的原则、制度和取向上与其相似,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各校间还是有一定差异性。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还是有其效率和生命力的,因此,它的存在也将是长期的。

2.1.2学生(体育)社团——学生社团联合会——团委

第8篇

总的指导思想:围绕着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全方位做好学生工作。

(一)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人文学院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它当做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目标。为此,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有:一者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时事政策水平;二者以先进的文化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并通过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三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优争先”活动,评选、表彰各种层面上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榜样的作用来带动青年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由于我院的努力,一年来,人文学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有:我院团总支获得全省优秀团总支,也是本年度陶瓷学院获得的唯一一个全省优秀团总支的奖项; 我院学生会当选2009-2010年度校优秀学生分会;

班当选我校先进团总支?;1名同学获得全省优秀团员称号; 名同学获得校优秀党员、 名学生获得校优秀团员的光荣称号;其他政治思想方面的奖项?

(二)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效果显然

人文学院始终把学风建设当做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和重点,长抓不懈。为此,我院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学风建设制度和措施,行政口、教学口、学生口齐抓共管,相互配合。一年来,我院的学风和以往相比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学生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有:

1、学位率和等级通过率

2010届毕业生学位率达到90%以上;公事、法学专业学生四级累计通过率73.16%,六级累计通过率25.36%;英语专业学生专四累计通过率66.66%,六级累计通过率77.91%;体育专业学生三级累计通过率80%,四级累计通过率2.08%;全院学生计算机一级累计通过率达到96.75%;

2、学生校外专业参赛及获奖

本年度,我院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各种层面上的大学生专业竞赛活动,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为我校争取了荣誉。主要有: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江西赛区决赛,其中1人获得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及综合能力二等奖,2人获得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英语专业学生参加江西省笔译大赛,其中1人获得三等奖;日语专业学生参加“江玲杯”江西省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其中1人获得三等奖,1人获得优秀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代表景德镇参加省运会,收获一枚金牌、两枚银牌,四枚铜牌,取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获得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五位学生代表我校参加全省唱响鄱湖电视大赛,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3、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参赛及获奖

一年来,我院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也取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1人次获得江西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1人次获得江西省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

(三)积极开展学生文体、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年来,我院学生积极活跃在学校文体和社会实践等舞台,展现了良好的素质能力和精神面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为人文学院争取了荣誉。主要成绩有:

在今年的第三十三届校运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七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在红五月系列活动中,获得辩论赛第一名和团旗接力赛第一名;我院社会实践队获得校级优秀实践队称号,其中13人获得先进个人称号;我院健美队在校健美操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以及最具活力奖;在社团活动方面,英语俱乐部获得校十佳社团称号,绿色服务团在运动会服务过程中获得道德风尚奖以及十佳社团称号;另有很多同学在校文体方面获得多项个人奖项。

(四)全力做好毕业生工作,为毕业生就业和安全文明离校提供优良服务

一年来,我院全力做好2010届毕业生的各项工作,尤其是重点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能安全文明离校和顺利就业。我院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毕业生就业目标计划开展就业工作,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各种优良服务。本年度,我院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数据一直位于学校前列,较好地支撑了学校的就业工作。

二、2011年度学生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进一步抓学风建设和改善学风

(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

(四)大力抓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力争我院学生在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五)进一步做好2011届毕业生的各项工作,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安全文明离校。

附:一年来我院参加校外比赛学生获奖详情:

1、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江西赛区决赛

(1)07英语3班雷珊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及综合能力二等奖

(2)07英语3班同学和08法学易钧栎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

2、07英语2班颜芦红同学获得江西省笔译大赛三等奖

3、参加省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

(1)08日语张寻同学获得“江玲杯”江西省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三等奖

(2)08日语易亮同学获得“江玲杯”江西省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优秀奖

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代表景德镇参加省运会,收获一枚金牌、两枚银牌,四枚铜牌,并取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和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好成绩。

(1)跆拳道62公斤级获金牌,84公斤级和62公斤级共获两枚银牌,58公斤级、63公斤级、78公斤级、72公斤级共获四枚铜牌,另有一人获54公斤级第五名。

(2)团体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另有周德兴同学获个人体育道德风尚奖。

(3)获得女子跳高获第四名。

(4)获男子4* 100米接力赛第五名。

(6)获男子一万米第八名。

(7)获男子1500米第七名。

(8)张奇同学获得精神文明运动员称号。

5、五位同学代表我校参加全省唱响鄱湖电视大赛,取得三等奖的成绩

09英语2班邹梦霞同学、陈鲸颖同学;09日语邱楠同学;08法学揭琴同学。

6、二人在江西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获奖

第9篇

【关键词】上海 学生 体育生活方式 研究

1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该校学生参与锻炼动机现状情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9种动机类型选项中“强身健体”占据第一位,在对769名学生问卷调查中有706名学生对此项进行了选择,达到91.8%之多。其次是促进交往、丰富生活、运动娱乐、形体健美、培养技能和磨练意志等等。说明该校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明显高于其他高校,参与锻炼的意义不仅是学业所需必修课程,更是学生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形式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该校学生参与锻炼形式个体与群体、校内与校外不同角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该校学生的锻炼形式明显表现出相对的集中,占86.5%的学生参与锻炼时,大多表现出其集体属性,同班、同学院一起结伴而出、一起锻炼,一起享受快乐的体育生活。这一属性充分说明当前学生把锻炼当作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同学交流、沟通的感情平台。另占近13.5%的学生在锻炼中也表现出其独立性,该独立性反映出该部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项目特点有直接联系。占95.2%的学生集中在校内进行锻炼活动,与该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关,同学们在学校内就可以参与丰富多彩的各项体育项目活动。既方便实际、又收效盛大。另外在学校周边、社区周围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其良好的环境也吸引了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到校外参与锻炼,说明这部分学生很好的突破了传统锻炼的时空限制,很好的把学校体育内延向外延延伸,这对后学生时代参与身体健康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观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该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内容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校学生参与锻炼在内容选择上显示出项目的多样性,多样性的选择充分尊重了学生不同性别、年龄的兴趣上。占前6位的体育项目内容分别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跆拳道、健美操。男女学生在项目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别,男同学更多表现出对参加篮球、足球等喜欢,此类技术性强、活动量较大。女同学则主要参加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等非身体接触运动项目。

3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男生每周参与锻炼次数明显高于女生,一周锻炼次数2-4次占到83.6%;女生则集中在0-3次占89.5%。以上研究数据显示该校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每周练习的次数数量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不足。有34.1%的女学生每周平均活动次数只有1次,说明这一部分学生(一、二年级学生)一周内仅仅上体育课时锻炼,三、四年级学生学校没有上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要求,就完全忽视了锻炼对其的重要性。对此类学生学校体育部门、各学院辅导员老师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共同协作努力培养提高学生锻炼兴趣习惯同时积极鼓励培养他们参与锻炼参与的次数和时间。

4 该校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该校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调查问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校学生体育消费金额的高低与学生对体育运动喜爱程度和所在家庭生活条件、经济能力有关。体育消费支出的主要方面是用于:①购买运动服装;②添置运动装备;③观看体育赛事购买入场券支出。另我们也可以看出400元以下的体育消费支出的学生占到60%之多。

5 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因素

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主要的原因是1.课业压力大;2.缺乏场地;3.缺少体育活动器材;4.没有锻炼时间;5.缺乏体育专业教师的指导占据了主要方面。以上因素显示出在参与身体锻炼除内部因素以外,外部环境不足也是制约和影响该校学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人平均体育场地、器材迅速下降,学校体育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拥挤。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政府和学校相关部门应根据学生数,加大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减轻学生学习课业负担,完善校园锻炼环境;其次加强对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思想教育,帮助当前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健康观念;再次是从制度加以保障,完善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最后是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为广大学生参与锻炼提供时间、物质和组织上的有力保证。

第10篇

一、倡导品德教育中的诚信文化

“诚信”是现代道德体系的基石。学校可以探索将“诚信”纳入校训的思想体系,将“诚实做人、守信做事”作为育人目标和做人的原则,倡导“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道德精神。探索以石刻、版画等为主要载体的物质文化形式,着力营造“诚信”文化的校园氛围,努力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桥一碑都发出诚信的呼唤。“诚信文化”在教师文化中的体现就在于“用真诚的目光审视教育,用求真的态度追寻教育”;“诚信文化”在学生文化中的重点研究应放在德育工作的课程化、课程形式的体验化,分年级分阶段开发以“诚信”为教育目标的德育校本活动课程,努力使德育工作课程化、制度化,如开辟“诚信超市”、“诚信考场”,开展“真诚待人、诚实做人”系列活动,评选“感动校园诚信模范”等。同时,研究和确立师生诚信评价体系,让师生在自评、互评、他评的过程中,加强自主自尊自律,使学生“敢说真话,学做真人”。

二、创造课程教学中的生活文化

课程原本就是基于教育过程的一种“文化创造”,而教材不是师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师生的教材,因此应牢固树立“课程因生活而生动、生活因课程而精彩”的课程观和教学观,让课程和教学回归生活,努力创造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文化,创造教学中的生活之美。用生活的钥匙开启师生心灵和智慧,用生活的情境为师生自主发展提供现实的支点,用生活的需要为师生追求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不论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课程建设和实施,都应走进生活、追求生活。学科的教学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都应立足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将生活作为课程创新的源泉。在生活文化中建设对话文化、探究文化,努力实现课程文化的重建。从情景预设到活动设计,从研究型学习到校本课程的开发,都应来源于生活,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洋溢着时代的旋律和生活的气息,让学生带着先前生活的感悟和未来生活的渴望投身学习。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应重拾“STS教育”的话题,加强“生态课堂”建设,研制国家课标下各学科校本教学要求,使“STS教育”和“生态课堂”建设和评价都能有据可依。

三、倡导校本课程中的博雅文化

“雅”与“博”乃是一种人生境界和人生态度,“雅”即向内的修身养性,依靠儒雅自尊的品格,获得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博”即向外的登高望远,依靠好学攀登的作风,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面对当今教育现状,建设校园博雅文化,应着重追求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广博的知识视野,二是儒雅的人文素养,三是务实的攀登精神,而博雅文化的建设重点主要在课程研发和实施上。

通过校本课程布设台阶,引领学生登高望远,步入广“博”境界。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人文、艺术”三大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提供丰富广博的知识空间,同时要积极探索以社团文化为载体的活动课程,倡导“自由”、“自主”的文化精神,学校定期举办学生社团活动成果交流和汇演,尝试“社团进社区”的活动机制,努力促进学生社团活动上规模、上台阶,使之如春笋萌生、生机勃发,使之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校园文化风景。重新规划和建构社会实践基地,使之形成门类齐全、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合理的课程实践体系,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使之成为学生走进生活、走向时代的桥梁,让学生与社会、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探究实验室”、“创新设计室”和“机器人工作室”等,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建设开放型图书馆、开放型实验室、开放型校园网,为培养开放型思维、开放型人才提供开放型的知识窗口;开辟国际国内教育交流平台,加强构建与国内外等友好学校的交流活动机制,为培养学生的博学多才、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技能,提供必备的渠道。

通过艺术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儒“雅”品格。艺术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完善品格、发展心智以及提高审美素质,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以美育德、以美立美,因此要巩固和发展学校的艺美教育特色。特别是江苏省艺术教育试点学校,要充分利用艺术教育的雄厚基础和良好传统,进一步加强学校艺美中心建设,壮大艺术师资队伍,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注重学科之间的综合,增设艺术选修科目的门类,如健美操、舞蹈、器乐、书法、素描、烙画、剪纸等。积极推进“名著、名曲、名画、名家”的“四名工程”,让学生与古今经典对话交流,让学生与中外名家为友为伴,使学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敞亮的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情怀、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于寄宿制学校,要结合寄宿制校园亲情文化建设,构建“‘模拟家庭’才艺展评大舞台”活动体系,继承和光大学校的文化艺术节、纪念“12・9”合唱比赛等多年的传统项目,歌唱艺术之美,抒发儒雅之兴,奏响时代强音,展示精彩技能。

四、创建校园生活中的亲情文化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疏远,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留守儿童的增加,一大批寄宿制学校的兴办,学校怎样真正成为学生的“家园”,这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更有必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学校的优势和不足,扬长补短,为学生营造精神乐园。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在于拓展了教育的时空,拓宽了课程的范围,增强了教育的影响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精神和生活技能。而寄宿制学校的不足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亲情文化的弱化,人际间发自灵魂深处的人性关怀减少,因此如何扬长补短,实施全时空、全方位的优质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第11篇

一.高校体育社团的定义

体育社团概念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有不同的解释,其中比较有权威性的定义有:《论中国体育社团》一文中卢元镇认为“社团就是有共同特征的人聚在一起的互利组织,体育社团就是爱好体育,以体育为目的聚在一起的社会团体”[1]。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强调了社团的非营利性。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得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高校体育社团是指高校中具有相同体育爱好,自发组织、发展与管理的非盈利的互利组织。

二.高校体育社团的作用

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教育要素之一。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落实国家的政策方针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一个体育社团的组织者都会有目的的制定一定的训练计划与比赛计划。例如:安排晨跑、组织练习和组织几次社团内部或者社团之间的比赛。这些计划很好的促进了社团成员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也是对国家颁布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积极响应[2]。

2.高校体育社团能够增强社团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能够释放学习的压力,驱散一定的不良情绪,满足社团成员的心理需求,给社团成员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提高社团成员的自信心。

3.高校体育社团能够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社团成员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学院,所学的专业也各不相同。体育绝大部分是一个集体项目,注重配合与交流。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个体育社团有利于学科之间思想的交融,为学术的创新创造有利的条件。

4.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有利于高校体育改革,加速学校体育到社会体育的过度,为实现国家所提倡体育社会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有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该计划重点实施对象是“青少年与儿童”。由此可以看出重点在学校,而高校是该计划重点中的重点,高校是学校体育到社会体育的重要过渡期,这一期间对个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抓好了高校体育也就等于抓好了社会体育,也将带来体育人口的大量增加[3]。

三.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1.高校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与潜在参与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参加了高校体育社团的高校学生占了所调查人数的22.3%,其中男生占了75.5%,女生仅为24.5%。且绝大部分女生参加的是一些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之类的体育社团。对另外77.7%未参与体育社团的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74.3%的学生表示有打算参加体育社团,由此可见高校体育社团的潜力是很大的。如何让这些潜在参与者加入高校体育社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高校体育社团的参与途径

通过对上述22.3%已经参加了体育社团的高校学校进行了解,他们参加体育社团的途径依次是:第一是同学朋友介绍,占了40.5%、第二是社团设点招新,占了30.3%、第三是宣传单与网络,占了15.6%、其他途径占了13.6%。由此可以看出高校体育社团的招新途径主要还是依靠同学朋友之间的口头宣传与社团招新日的设点招新,可见高校体育社团的宣传方式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3.参与动机

动机是引起高校学生参与高校体育社团,并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对高校学生参与高校体育社团具有指向作用、激发作用、调节作用、维持作用和评价作用等,因此动机对高校学生参与高校体育社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高校体育社团已参与者的动机进行调查,得出以下数据,依次是:第一,丰富业余生活(33.3%)、第二,强身健体(29.8%)、第三,认识朋友,扩大交际面(18.4%)、第四,学习技能(15.5%)、第五,展现自我(3%)。可见学生参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的目的是丰富业余生活与强身健体,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4.未参加体育社团的原因

通过对未参与体育社团的学生进行调查,学生未参加体育社团的原因是多样的依次是:第一,对体育没兴趣(28.9%)、第二,没有时间(20.4%)、第三,不知道怎么加入(15.5%)、

第四,体育社团没吸引力(13.4%)、第五,会费过高(11.8%)第五,认为没有必要参加(7.6%)第六,其他原因(2.4%)。可见未参加的高校体育社团的原因有主观也是有客观,主观主要是对体育没兴趣与认为没的必要参加。客观主要是没时间、找不到加入途径、体育社团自身不足没吸引力与会费过高。因此加强高校体育社团自身建设,加大宣传,适当降低会费的同时加大对体育文化、体育思想的宣传培养高校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5.社团负责人与管理团队的产生情况

社团负责人与管理团队对社团的发展有这深远的影响,决定了一个社团的兴衰。通过对21个高校体育社团负责人的走访发现社团负责人的产生通常有3个情况:1.社团的最初创立者即为负责人,2.社团成员选举产生,3.上一届负责人任命。社团管理团队的组成也有3种情况:1.最早加入社团的成员即为管理团队成员,2.负责人任命,3.社团成员选举产生。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社团负责人与管理团队的产生并不是十分民主,所以对其在社团的威望和社团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社团的发展。

6.高校体育社团场地情况

高校体育社团对场地的要求很高,通常都是依靠学校的体育场地与设施来组织活动,因此场地是否充足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作用。通过调查发现60%的体育社团认为体育场地严重不足,30.5%的体育社团认为体育场地勉强够用,仅有9.5%的体育社团对场地数量很满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1.高校体育场地本身不足。2.高校对体育场地的开放度不够,不能实现很好的资源共享。3.高校体育社团的盲目扩展等。导致了高校体育社团很多活动不能顺利开展。

7.高校体育社团的经费来源

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的组织需要足够的经费来运转,通过调查了解到经费来源来源依次是:第一,会费、第二,商家的赞助、第三,学校的扶植、第四,负责人自掏腰包。其中会费占了经费来源的80%以上,这样就导致了很多体育社团为了增加会费收入盲目扩大自己招收会员的计划,直接导致了体育场地的不足与管理的难度增加。

8.高校体育社团指导人员配备情况

作为一个体育社团,指导人员的配备为社团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有指导人员配备的体育社团占了所调查体育社团数的60.5%,指导人员的组成主要是由体育院校学生、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与社会上的专职体育指导所组成,其中体育院校学生占了其中的70.4%,说明一部分体育社团能有意识的利用高校自身的体育人力资源,但是还有一部分体育社团对指导人员配备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社团成员体育技能水平上升慢,甚至让错误技能动作在社团内传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体育社团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体育社团的参与率低,仅有22.3%,其中女生的参与度更低,仅占参与人数的24.5%,但是还存在74.3%的潜在参与者,说明体育社团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2.负责人与管理团队的产生缺乏民主性。导致负责人与管理团队威信降低,活动组织的难度增加。

3.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手段比较传统。有15.5%的潜在参与者不知道高校体育社团的加入途径。

4.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场地不足。调查显示60%的高校体育社团对场地的数量很不满意,造成场地不足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有:高校体育场地本身不足、2.高校对体育场地的开放度不够,不能实现很好的资源共享、高校体育社团的盲目扩展等。

5.缺乏经费。高校体育社团经费来源主要是会费、商家赞助与学校扶植,但是其中有80%是来自于会费,显然资金是不足的。

6.指导人员的配备率低。仅有60.5%的高校体育社团配备了指导人员,且绝大部分为体育院校的学生。

根据以上问题,故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提升学生高校体育社团的参与度。

2.加强高校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手段。可以多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对体育社团进行宣传,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一个所有自己的网站,用来一些活动照片、成员名单、经费流向等。

3.合理的利用体育资源,体育资源又可以分为场地资源与体育人力资源。要充分、科学、的利用场地资源,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会员的数量。每所高校都有体育部门,还有一部分高校有体育专业与高水平运动员,这都是可以利用的体育人力资源。

第12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社团 私营企业 互利共赢 可持续发展

北京奥运会后国内经济界众多专家对后奥运时代体育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平均每年为全世界带来超过4000亿美元的收入,并且仍在以每年20%的速度不断增长。在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占国民生产总值2%左右,在美国是汽车制造业总收入的两倍,是其十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我国体育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还不高,对GDP的贡献不足0.5%,因此,体育产业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具有潜在、巨大的和长期的消费能力。因此,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和体育消费习惯对当前,以及今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高校体育社团是大学生主要的体育活动机构。但是,从当前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来看,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经费的缺乏大大影响了和限制了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在后奥运时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体育社团与私营企业进行合作具有广泛前景,而对两者合作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能促进两者更好的互利共赢和长期发展。

一、高校体育社团与私营企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1.大学生是最具潜力和最具长远性的消费群体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体育市场开发也取得明显成效,教育市场发展也有很大突破,私营企业向这两个市场的投入迅猛增加,面向大学生开发的市场不断扩大。每年1900 多万在校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最具活力和朝气的消费群体,许多地方高校建在哪就能带动附近经济发展的这一现象就是很好的说明。另外,这一高素质群体每年有总人数五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更新率,使社会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在递增,这一群体对产品,特别是对产品文化的理解更加透彻,对各种新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比较敏感,对高科技产品、新潮、时尚的产品具有接受快的特点,如果企业能在这一群体中建立企业或品牌的影响力,其潜在的消费市场和潜在的广告市场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高校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同时高校大学生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而高校社团作为完成上述任务的较好载体而逐渐繁荣壮大起来,其中的体育社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关调查显示,体育运动是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体育社团也是大学生最喜欢的社团之一,而且越来越受到学校各级职能部门的重视。因此,高校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高校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能吸引非常多的学生观众,甚至社会群体,这样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潜在消费群体,这为私营企业与体育社团合作打下了资源基础。

3.高校体育引入市场化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以弥补高校体育社团经费的不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体育引入市场化机制是必然和必须的。高校体育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体育运动发展的特有规律,利用高校现有的人才资源和场地器材等资产资源,积极参与到体育有关的经济活动,同时高校体育要利用各种优势吸引大中小企业与高校体育、包括体育社团合作,以此促进共赢。私营企业的资助对高校体育社团来说能弥补活动经费不足。据有关调查统计:我国完全由学校财政拨款来保障体育经费的高校达66.7%,仅有7.26%的高校靠学校财政拨款和与其他单位合作得到少量经费。一般学校财政划拨出来的体育经费每年仅15万左右,这些经费既要保证正常高校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又要用于课余体育训练等显然是不够的,而投入到社团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体育社团利用自身优势走向社会,寻求私营企业的资助,并形成互利共赢是很好的出路和方法。

二、高校体育社团与私营企业互动合作的案例分析

以景德镇市所在的三所高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高专、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查,这三所高校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健美、跆拳道八个体育社团,其与私营企业合作情况(2003年~2007年)见表1和表2。

1.高校体育社团情况

从(表1)来看,篮球、足球社团与私营企业合作的次数列第一、二位,这不是偶然的,分析其原因可以得到答案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园运动氛围

篮球运动是我国商业化运作较好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特别是中国篮球明星加盟NBA,并在NBA中取得一定地位后,为中国篮球运动掀起了世纪热潮。而随着被称为世纪绝唱的CUBA篮球联赛的举办,更激起了大学生对篮球的喜爱与渴望,这为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和氛围。另外,足球运动深受大学生喜爱,特别是随着全国大学生“飞利浦”足球联赛的举办,使高校本已火热的足球运动频频加温。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是导致学生最喜爱篮球、足球运动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两个项目均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强、参与人数众多的特点,各高校每年至少两次的比赛都能吸引庞大的学生人群甚至校外的人观看,这些都为与企业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健全的机构、规范的管理

从调研来看,篮球和足球两个社团都有健全的机构和规范的管理,社团各机构分工明确,工作统一协调,有明确的活动计划,定期举办全院性、有一定规模的各种竞赛活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市场。此外都有一个明确的宗旨:社团都是为活跃和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为繁荣和完善校园文化,缔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服务,促进学生健康向上、身心健康为目的。这样得到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认可与支持,从而使他们的活动可以得到良好支持与发展。这些也深深地获得了私营企业的信任,为其投资和获得效益提供了信心,并能促使其长期投资。

2.私营企业合作获利情况

从表2可以得知有87.3%的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获利,12.7%的未获利。通过调查,了解到获利的企业主要是与位次排在前五位的社团进行合作,更多的是篮球和足球。分析其原因是这些体育社团的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活动参与者多,观看的人数也很多;活动的场所更有利于为企业实现其资助目标采用最佳实用的回报措施,而其他社团相对来说处于弱势。问及是否愿意继续合作时,有91.6%的企业表示愿意,其中95.1%的是获利企业,4.6%的是未获利企业。可见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能否获利决定着他们是否继续合作。

三、高校体育社团与私营企业合作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高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和重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高校相关领导部门观念的转变和支持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他们应建立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推进高校体育资源的商品化和社会化,为社团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学校职能部门和社团负责人才能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以此实现综合效益的实现和提高。

2.加强体育社团的内部管理,提升知名度

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形成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健全规章制度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同时高校体育社团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以此形成具有规模的“市场”。一个规章制度健全、知名度高、内部管理规范、干部敬业精神强、有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的社团,才能得到校领导的认可,才能更好地开展各种有规模的体育活动,才能赢得私有企业的信任,并由此获得资助。

3.科学开发体育资源产品,营造良好氛围

高校体育社团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调研企业的合作意向开发各种体育资源和赛事,从经验上看、应重点对参与人数多、具有良好观赏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推广,并加强管理,形成长期与企业的合作的机制。同时要在校园内营造各种赛事和活动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和投入到各种赛事和活动中来,以此形成广阔的潜在市场。因为任何投资者对其投资对象都是有选择的,没有好的项目和人气是吸引不了企业参与和赞助的。

4.坚持以大学生体育服务绿色营销理论为指导

大学生体育服务绿色营销就是在大学生体育服务营销过程中,不具有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因素的营销活动,也就是大学生人性化体育服务营销。“绿色”表示合乎科学性、规范性,对人类没有危害的,能保证永久地畅通无阻的营销行为,这对高校来说是其能否实现长期市场化的根本所在,因为对高校而言,学生的身心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需要绿色,并享用一个完整的绿色,否则是不可能长期发展的。因而体育社团在与私营企业合作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营销理论,积极开展有利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社团活动,从而保证高校体育社团与私营企业合作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

5.坚持体育社团与私营企业合作的互利双赢

赞助是一种由企业和公益事业单位之间以支持和回报的“等价交换”为中心,平等合作、共同获益的营销沟通手段。高校体育社团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其市场化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以此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实现。在此基础上,一定要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并能获得经济、社会效益。因此,高校体育社团在接受私营企业资助的同时,应为私营企业实现其资助的目标采取赛事冠名、场地广告、广播广告等回报措施,并做到最贴切和最有效果。互利共赢是体育社团与私营企业合作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四、结束语

景德镇市的经济水平并不发达,高校的知名度也并不是很高,但高校体育社团在此方面做得还是较为成功,这为国内其他具有相对优势的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高校体育社团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完全是可行的,也具有长期发展潜力。高校体育社团可以通过合作获得较多的经费,以此促进各项活动有序和良好的开展,并促进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和商品化发展,从而最终促进高校体育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为我国教育事业服务;私营企业通过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推销其产品,从而获得利润;大型企业通过在高校的长期投资,有可能使自己的产品形象深深植入大学生这一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消费群体中,使其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也能继续使用或推广企业的产品。而高校体育社团与私营企业的成功合作也必将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明正:对高校体育社团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4:49~41

[2]王福杰:论文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4):197~198

[3]徐 川:高校体育市场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8

[4]夏会国:加快我国高校体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