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时间:2022-07-24 09:31: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桃花源记中的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第1篇

关键词:《桃花源记》 人物 结构 语言

唐代画家张彦远在谈画画技法时说:“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俱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论画体》)也就是说画画时要“以少胜多”,以点带面,切忌全面而细密。看来《桃花源记》是深谙此道,不愧精品。

一.精美的构图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桃花源记》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这样一个有头胡尾、情节完整的故事,时空转换之大,让人惊叹。全文通过五幅图画,将全文连接起来。第一幅:桃林美景图。这是渔人偶然发现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第二幅:怡然自乐图。作者通过渔人眼光看到了桃花源中的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三幅:民风淳朴图。这里的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第四幅:探访桃源图。“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第五幅:高士未果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五幅图构成一个整体,第一幅图是自然景物的素描。第二幅图是景与人的和谐,大处泼墨,小处点染。第三幅图写人的细节,用了特写。第四幅图写太守和渔人,用了速写。第五幅图,写高尚人士,用了定格。五幅图中,人是主体。渔人是线索,他贯穿文章始终,串连画面。桃花源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桃花源外,有太守,有刘子骥。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独特。这五幅图,构思精美,缺一不可。

二.精确的人物

1.群体桃花源人。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陶渊明写人,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就传神表现出了人物的形象,简洁含蓄而有韵味。特别是桃花源中的人。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这里是“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桃花源诗》),“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怡静、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桃源人是作者精神的芙蓉,但作者惜墨如金,以占带面,留白自然,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补充。

2.个体世上人。

①高尚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晋书》中说刘子骥,好游山泽。并且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人志趣相同,经常相约游山玩水。刘子骥探访桃源未果寻病终,这件事是作者虚构的,增加了故事中桃花源的神秘性,使人们只能凭空想像它、羡慕它的存在。目的是说明了作者对当世的失望,想找一个心中的桃花源,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苦恼。

②贪婪是太守。作者写太守用了一个字“即”,不置褒贬。但透过纸背,似乎能看到太守发现“桃花源人”的惊喜,能补收赋税的激动,扩大人口的果断,毫不犹豫,马上行动。

③俗人是渔夫。武陵渔人是渔夫,但是他又不同于一般的渔夫。我国在古诗词中,常把渔夫喻为世外高人,超然物外,与清风为伴,与明月为伍。如王维“宛是野人也,时从渔夫鱼”中的渔夫,陶醉于山水之间,自在闲适;元结“谁能嗳乃,嗳乃感人情”中渔夫,远离尘嚣,得道超然。而《桃花源记》中渔夫,没有超凡脱俗的品性,处处充满了世俗。他迷路身处美景,而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他被某种强烈的欲望所主宰,不顾危险,依然故我。到了桃花源后被桃花源人盛情款待,理应知恩图报,但他一出来就处处都做了记号。心机缜密。对桃花源人对他说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置若罔闻。便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背信弃义。可见,渔夫固执、虚伪、贪婪。其行为与桃花源与淳朴、善良的桃花源人形成鲜明对比。

三.精巧的结构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运用迭起的悬念把文章串连起来,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四.精当的语言

本文语言精当,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写景用“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神秘色彩,暗示将出现“奇境”,为渔夫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景物作了铺垫。“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写渔夫说了桃花源人不知而世人皆知的事,联系上下文就可以推知,渔夫说的大概是秦末以来的战乱历史。所以桃花源听过后,为外边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一个“世”,含义无穷。桃花源中的人,不知道现在是秦始皇的多少“世”,更不知道后来的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使人感觉到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世界,也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世界,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鸡犬相闻、阡陌交通、黄发垂髫、落英缤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世隔绝、不足为外人道、屋舍俨然、别有洞天、无人问津”等后来都演变成了成语

第2篇

关键词训诂学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067-01

训诂学是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门类,它是研究训诂实践的方法和条例,进而探讨语言发展演变的内部规律的科学。对于从事古籍整理和研究的人来说,训诂学的作用之直接和巨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并掌握训诂学知识,有很大的用处。学习训诂学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可以提高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作品内容的能力

例如:(引用)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捨船,从口入(《桃花源记》)。选文中的“落”字,一般的教材都没有作注解。如果按现代一般字典的义项,只能解释为“落下”或“凋败”。但如果是“凋落”的意思,则上文所述应该是桃花凋落满地的衰败景象。然而,既然满地落花,岂能有“芳草鲜美”的景色可见?又怎能使“渔人甚异之”而“欲穷其林”呢?况且花落地上,又怎能得之“缤纷”呢?上文的“捨”字,大多注解为“捨弃”,但是,如果渔人将船“捨弃”而入桃花源,为什么后文又说“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呢?

考察训诂专注《尔雅》,原来“落”字有“始”义,“落英”者,始放之鲜花。《离骚》“西餐秋菊之落英”,其“落英”意义同此。其证据有二:第一,虽然凋谢,但仍存留枝上不会掉落在地上;第二,屈原借花明志,绝不会言食掉落地上的污秽之物来表明自己志向高洁。桃花盛开,故言“落英缤纷”;“中无杂树”,不见一片枯叶,故可见“芳草鲜美”。试想:数百步中,桃花绯红绿草如茵,渔人怎能不感新奇而流连忘返?再查新版《辞源》“捨”字下注:“舍可止,引申之,为凡止之称。”即是说,“舍”与“捨”在古文中通用,“舍”的本义是客舍,其引申义为停止的意思。因此,“捨船”可训为“停船”。停船入山,出山后复“得其船”,岂不合情合理?

二、训诂学还可以增强我们辨别工具书正误的能力

不少《成语词典》都把“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中的“僵”字解释为“僵硬”。但是,只要认真思考一下,便会感到殊有不妥。姑且不论虫豸之死有无僵硬的可能,问题的关键在于:虫豸死后僵硬与否?跟“百足”有何必然联系?《说文》:“僵,僵也。”段注:“僵谓仰倒。”《广韵》:“僵,仆也。”“僵,死不朽也。”

不难看出,“僵”在古代汉语中是“仰倒”或“倒下”的意思,“僵硬”是它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如果“僵硬”是指“不朽”的话,那也只能用“殭”而不是“僵”。

这条成语出自曹魏时曹冏的《六代论》,原文是“故语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曹魏时代,“僵”字肯定还没有“僵硬”的意思;第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原因在于“扶之者众”,正是指“百足”而言,足多使其虫死而不会倒下,这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上述例子说明使用字典辞书也需要具有训诂知识才不至于盲从而致误。

三、训诂学还可以帮助我们直接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知识

古代文献记录着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等文化知识。前人的训诂对这些古代文化知识的解释,是我们直接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知识的途径之一。训诂的作用当然不止这些。但从这几点作用来看,训诂学常识对于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其他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99. 

第3篇

初中文言文是初中学生刚接触到的,如果教者一开始就把文言文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会有不小的阅读难度,他们会视文言文阅读为畏途,进而失去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兴趣属非智力因素,却是学习初中文言文的先决条件。至少在一节课开始时,为学生心理上注入一些催化剂,对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认识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我教初中文言文时,十分重视开端这一环节的作用,煞费心思,创设情趣,以架起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激趣的方法很多,我开讲或以“新”引趣。因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是中学生重要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家研究实验证明,认知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派生出来的。学生的这种心理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认知内驱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开讲激发了兴趣,才会使教师发出的知识“信息”与学生大脑的“接收系统”产生联系,成为课堂思维的主体,才会排除其他信号的干扰,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先借助多媒体投影,一轮圆月升起,月光溶溶,一片宁静而祥和,这时背景音乐贝多芬的《月光曲》缓缓响起,我问:

“古往今来,月光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大家想一想,古诗中还有哪些写月的名句?它们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时,整个教室仿佛浸在月光里,学生抢着举手。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思乡之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美好的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真挚的祝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对朋友的思念。

我顺势引导说:“一缕月光能勾起文人对亲人的思念,一轮月光更能引起文人们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为什么平凡的月光竟有如此的魅力牵动着那么多人的情肠?”

学生抢着说:“人的雅兴。”

我说:“不错,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也是写人的雅兴,什么雅兴呢?”

接着,引出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二、曲问引趣法

根据调查,讨厌文言文的学生,37%的学生怨背诵多、默写多,50%左右的学生因老师提问方式太直接,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那句话如何翻译?”这种“是不是”、“对不对”式的反复提问,简单机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尝生自然感到索然寡味。

文言文教学必须记忆,这是由文言文特点所决定的,如何叫学生由被动记忆转到主动记忆上来,怎样激起学生听讲文言文的兴趣?除了运用一些传统方法之外,我觉得曲问引趣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曲问,即拐个弯儿提问。凡曲问,常常改换角度,着意引趣。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妻子”一词的意思,我没有直接译出,而是故意设问:“桃花源中人的祖先来到桃花源时,带来哪些人?”“妻子”、“邑人”。“嗯,那他们没有带子女吗?为什么不一同带来呢?”学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后,说:“有,‘妻子’中的‘子’是指‘子女’的意思。”“对,文言文中的妻子是两个词,‘妻’指‘妻子’,‘子’则为‘子女’的意思,所以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将他们一家人都带来了。”由于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采用曲问引趣的方法,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乐于表达的习惯,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4篇

关键词:开发利用;本地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17-02

一、应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1.开发和利用本地的文物古迹作为特色语文课程资源。如语文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的《桃花源记》,在备课时发现文中注释提到“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武陵”是指今湖南常德一带,因此,正好可以利用我们家乡本地优势—常德桃源县的桃花源引入课堂教学,于是在课前,我动员学生把曾在桃花源拍摄的风景图片和抄写的桃花源诗歌、传说,经整理后编入了教案和课件中,通过我的穿插讲授让学生在学习这篇古文时身临其境,兴趣大增,也为自己身在桃花源故里深感自豪,结果在课堂吟诵比赛时更是争先恐后,气氛热烈。吃惊的是,一堂课下来,已有多数同学基本能够背诵全文。

2.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作为特色语文课程资源。又如讲授语文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乡愁》,备课时我发现作者余光中的晚年经历与我们家乡常德竟然有不少渊源。作为“惟楚有才”的楚国领地,我们常德以市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自1991年开始历时10年修建大型文化工程——中国常德诗墙。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载入世界文化工程史册。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首次来常德,惊叹后称其为“诗国长城”“半部中国文学史”。余光中第二次来常德是参加中国常德石门茶文化节活动,他彻底感受了来自桃花源故里的禅茶文化的魅力,并欣然题诗留念。我于是根据这些资料图片整理成一个专题《余光中的常德解愁之旅》写入教案,并编入课件中。在讲授这首诗时,我有意加入了这段课程资源,顿时让整堂课耳目一新,拉近了学生与这位台湾爱国诗人的心理距离,尤其是我还加入了当前的时事材料,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连战、宋楚瑜的破冰之旅,大陆与台湾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样的乡愁将会越来越淡,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望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既能促进课本与生活的融合,更能拉近语文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应开发和利用适合本校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本身和课堂学习的范围上,还要在学习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整合,以体现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1.开发课程资源可从课堂走向家庭,争取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如在语文版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教师节的特殊礼物”中,学生需要自己制作礼物。由于我校是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每个班级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体,也是各学生家长定期培训学习提高的基地,是家长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老师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互动。如果能利用这一学校优势特色,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贺卡礼物,这既是一种亲子教育,也是一种感恩教育,于是我动员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此项活动,结果“献给教师节的特殊礼物”活动得到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很多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亲自参与了祝福贺卡的制作,最后一张张美轮美奂而又寓意深刻的贺卡作品展现在班级的文化墙上,成为鲜活的极富教育意义的语文课程资源。又如在学校开展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感受”征文活动中,我校语文教师也充分利用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征文,评出优秀作品,在学校文学刊物和网站上刊登发表,这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以说,让家长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来,和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搜集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能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和参与热情,无形中又收获一笔丰厚的语文课程资源。

2.开发课程资源可从课堂内走向校园内,拓展语文课程的容量和空间。如我校在2004年曾发动所有语文教师编了一套校本教材《德育》,其中的“文化篇”涵盖了我们语文版教材《语文》中熟知的成语典故,分别从出处、释义、感悟三个方面再加工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每年进行班级或年级识记诵读比赛,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反过来,这套校本教材又成为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知识的新途径和窗口,成为具有我们十一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受到广大师生、家长们的欢迎。又如语文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属于新闻单元,其中的篇目《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别了,“不列颠尼亚”》等按新闻时效性来看,明显过时,学生已毫无兴趣。当时正值我校每年一届的体育艺术节,于是我动员学生按照新闻的写法,以体育艺术节为内容自行编写此单元教材篇目,同学们竟然真的仿写出了较高质量的消息、特写、人物通讯,自然又形成了具有我们十一色的语文单元课程资源。

其实,全国各地区都各有特点和优势,也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有强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形成和运用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就能逐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

一、师生对话,设疑激趣

在新课标的教学指导下,课堂教学要注重“以生为本”,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阅历相对少,其对新鲜事物仍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先将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一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个简短的视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花林中,走来一位诗人,他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于是他只能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并引发学生根据播放的内容联想出一个成语――世外桃源,然后我说:“下面让我们循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看看世外桃源的美好,去亲身感悟美好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具体描绘桃花源的美好的?作者为什么创设了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有什么寓意呢?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学生带着问题与好奇进行课文的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下,不仅学生对课文阅读的积极性会得到大大提高,阅读课文时会加倍认真努力,还会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将自己的疑惑解开,并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擦出更多的火花,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层次。从而有效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与质量,激发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理解,分析体验

要对阅读的内容有深刻理解,就要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好处,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而不思则罔,在阅读时如果只是一味地为了读而读,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作用。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带着目的去读书,而不是像熊瞎子掰棒子一样,掰一个掉一个,将之前读过的内容忘掉。要在阅读并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形成一种阅读的模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在学习《海燕》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领会这篇文章的内容,我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将课文分成了三幅不同的画面:第一幅为风卷云集,海燕在空中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为暴风雨迫近,海燕勇敢地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为暴风雨降临,海燕呼唤暴风雨。这三幅场景是以时间的顺序,以暴风雨逐渐逼近为线索,按照海面上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分层梳理,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层次,并通过逐步的递进,体验到暴风雨来临时海燕的迫切心情。另外,海燕的行为与海鸥、海鸭、企鹅等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突出,并让学生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逐步分析与体验,能逐渐培养自己贴近作品的能力,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及阅读能力。

三、鉴赏阅读,感情升华

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优美、形象、生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认真思考,并展开想象,感受作者的写作意蕴,使学生将自身的活动经历和生活所见融入作品的境界之中,同作者的心灵进行交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比如,在讲授《背影》这篇课文时,在学生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后,我让学生再认真仔细地读几遍课文,并对重点的句子进行分析,说出自己的见解。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一系列的事情,如,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等,父亲却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学生在仔细地鉴赏与分析后,能够理解父爱的无私与伟大,并通过这些具体的小事,联想到父亲默默无闻地为自己所做的那些事,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真切体会到父爱的无私,更能深刻地理解文章中的父子深情。通过鉴赏阅读,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提升。

另外,进行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诵咏吟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意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积累阅读素材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阅读素质。

第6篇

1. 让导语成为课堂上的一盏灯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出场,未见其人,先其声。好戏还未上演,已扣人心弦。这使我联想到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场锣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所以每次备课,我都把新课导入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1)情景导入法。

我校的学生是十三四岁的农村少年,知识面狭窄,见闻较少,对一些陌生的情景无法了解。这时,教师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在不知不觉间走进文中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古诗《使至塞上》时,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倾听老师描述的情景,听了以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公元737年,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上,有一辆马车正孤独地前进,车主只带了几个随从,他要去的是那遥远的边塞。眼前没有山,没有树,在苍茫的沙漠上,远处独自升起一股炊烟,只有那横贯沙漠的长河,和长河之上圆圆的落日……”学生一说感受,便是“苍茫”、“苍凉”、“空旷”等等。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便基本领会了。

(2)知识型激趣法。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至关重要,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识型激趣法就是用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在上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师生同唱一首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为什么小燕子每年春天都要来?因为春天温暖,春天美丽。

再比如,在上《卧看牵牛织女星》一课时,我同样用一首儿歌导入:“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儿歌本易激起学生的兴趣,里面蕴含的知识与课文内容有关。所以,课堂上出现的便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热烈活泼的教学场景。

(3)设悬法。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紧扣文章内容,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导入新课《桃花源记》时,教师可用以下话语作导语:

有个地方叫桃花源,同学们知不知道它在哪里?它和成语“世外桃源”有关。一个长满桃花的地方肯定是非常美丽的,怎么会在世外呢?

老师以疑惑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学生迅速走进课文中的意境。而且学生一开始就注意到课文的难点-作者为什么要虚构桃花源。

2. 让教师的智慧在问题中闪光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如何在问题教学中运用好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彰显教师的智慧呢?

(1)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思考的力度。

进入课堂教学视野的问题,仅仅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更应该是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情绪在或亢奋或沉静中积极思考。

有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在上《伟大的悲剧》时,我提出第一个问题:悲剧体现在什么地方?用“ 之悲”的句式说话。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归纳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教师又提问:悲剧是结局悲惨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斯科特一行探索自然奥秘,挑战人类极限,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因此,教师提出有思考兴趣的问题应该做到“切”,即切合学生的情感状况,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2)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跟进。

课堂教学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问题连续跟进的过程。问题与问题之间应该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促进销售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上《愚公移山》时,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峙:生甲:“移山”主张太愚蠢、太盲目。生乙:是聪明的。师:那这山能移走吗?生甲:不能移走。课文说“太行王屋二山,方千百里,高万仞。愚公年且九十。”生乙:能移走。愚公虽老,但“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样水滴石穿,就一定能移掉这座大山。更何况“山不加增”呢师:生乙分析得有道理。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大山”,我们该如何面对呢?(教师又跟进了问题。)

可见,在学生力所不及时跟进问题,提出的问题千万别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跟进的问题要让学生步步上台阶。

(3)教师要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核心问题上展开。

问题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还缺少“核心问题”的意识,不懂得解决主要问题、主要矛盾,或把握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常常把课堂时间耗费在缺乏深度,不能涵盖文本教学价值的问题。

所谓“核心问题”,就是课堂诸多问题中最能揭示文本教育教学价值的问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势必要求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上。教师的智慧就表现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并寻求突破,让学生的思维在核心问题上碰撞,以求得文本的透彻理解。在《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愚不愚”就很有教学价值。

因此,教学过程一定要确立重点问题,求精-教师应用问题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能用偏了精力,也不能对所有的问题平均用力,浅尝辄止,否则,就容易流于形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就成为空话,就势必出现课堂上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的问题。

3. 要让教师的语言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按照教师所用的语言形式来学习领会知识和思想的。教师的语言不仅反映了他的能力和水平,也影响或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师是语言教师,又是文学教师,他们的语言影具有规范性、灵活性和情趣性等特点。

(1)语言的规范性。

规范是高尚典雅气质与素养的表现,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努力说好普通话。其次,是指语言表达自然流利,干净利落。再次,态势语言要自然恰当。

(2)语言的灵活性。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对象,需要灵活多变的调换语言,以体现语言的变化美。主要有三点:一是风格多变。二是语气多变。三是句式多变。

(3)语言的情趣性。

语文学科具有怡情励志的情感因素。情感是文章的主旨。因此,要求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具有情感,要把情感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苏联教育学家贺姆林斯基说:“孩子们不仅用理智,而其用心灵感知世界,他们深深感到词语的感彩,词语似乎变成了点燃思维火药的火花。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富于情趣的,应该在语言中凝结着自己对教材的深刻体会。”

第7篇

(一)在兴趣激发中提高课堂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带着兴趣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被动的学习也会变成主动。课未始,趣先行,课已行,趣穿插,这能让学生乐学不倦。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有意地穿插一些成语故事、哲理故事、谚语、谜语、寓言、童话、笑话、美文、图画、视频、游戏、竞赛、表演等,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收获教学实效。如上《愚公移山》时穿插分角色表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愚公妻和智叟的语言对比及效果;上《捕蛇者说》时可有选择性地穿插“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等成语故事,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封建残酷统治对百姓的毒害,加深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上《人琴俱亡》时穿插成语“高山流水”的故事,加深学生对情义的认识,这些切合主题的穿插都能让学生在兴趣中学有所获。

(二)在眼界开阔中丰富学生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课堂,它强调知识的整合和学科的渗透,体现学科间的共融性。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穿插学科外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和丰富知识。如在上《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文时,穿插贝聿铭的建筑绝妙之作,既可以让学生为国人骄傲,提升民族优越感、荣誉感,又能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空间想象思维;上《松鼠》时简单穿插其他鼠类习性与松鼠进行对比,既突出了松鼠的特点和价值,又丰富了学生的生物知识;上《桃花源记》时让学生画桃花源环境和位置,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之“美”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桃源之“隐蔽”;上“描写人物要抓住特点”的作文课时,让同学上前做模特,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把握人物形与神,这几个绘画活动的穿插都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又能锻炼学生绘画能力;上《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时穿插和南沙群岛相关新闻,可以丰富学生的时政知识。

(三)在共鸣产生中突破重点难点

把握作者情感是很多课文特别是散文的重难点。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如果产生共鸣,就会在认知、情感、心理等方面共同产生满足、快意和值得咀嚼回味的轻松情绪,出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教师穿插自己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体验、感悟,或让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容易引起心与心的共鸣和情与情的共振。这种共鸣会让学生与教师的思路和情感相近相似,这将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突破重点。如在上《我的老师》时穿插让学生讲述与老师发生的有趣的动人故事;上《我的母亲》时教师穿插自己体验母爱的真实故事;上《给我的孩子们》穿插播放所收集的学生幼年、童年图片、视频的环节,或播放教师自己小孩的动画和图片,这些或娓娓动听的语言或的温暖人心的画面,都能起到引起学生共鸣的效果,同时又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厚感情。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情感、主旨,还丰富了自身的情感,升华了学生过往生活中很多没有去在意,没有去感悟的人生宝贵经历,真可谓一举两得,真正做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起到了良好的情育德育效果。

(四)在旁征博引中激发学生想象力

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不囿于边界的,而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征引更多的语句和范例,既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又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李煜的《相见欢》中,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人的愁绪,教师可以穿插其他的把愁物化的诗词。如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书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秦观《浣溪沙》中“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进行了积极的思维,产生了对诗人以化无形为有形手法所表达出来的“物”和“意”的联想,加深了对作品意境的理解,“愁”变得形象可感了。这种穿插,无形之中激起了学生对古代灿烂文化的遐想,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还展示了文学以及教师自身的底蕴和魅力。

二、使用穿插须注意的几个注意问题

穿插是“集中”下的些许“分散”,是“紧张”中的片刻“轻松”,教师在运用时须注意一些原则,才能真正做到为课堂锦上添花。

(一)穿插要适时适量

穿插不可过多,要适时适量。如在学生注意力整体不集中时,体育课后或午餐前学生精神状态不佳时,学生遇上生偏疑难时,学生思维发散不开来时教师可适时适当穿插。教师不能不分时间、不分情形的无节制穿插,毕竟穿插只是为了衬托主题的“次要情节”,否则主次颠倒,不仅会破坏课堂教学的目标性,还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流畅性。

(二)穿插要精简

既然是题外话,就要点到为止,要在精简繁复上做到恰到好处,能起到旁敲侧击的作用即可,如果过分“旁逸斜出”,容易让人耳繁目杂,效果适得其反。

第8篇

关键词: 汉语成语 超额翻译 欠额翻译

一、引言

汉语成语是汉语民族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而提炼、总结出来的思想结晶和语言精华,是中华民族历史,社会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文化的传承、记载和反映。汉语成语一般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含义精辟、形象生动,具有完整性和固定性的特点。完整性是指成语的含义并不是各个词义的简单叠加,而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可分割,不能被孤立地分开、截取使用,因此我们在使用成语的时候不能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固定性是指成语的形式和结构都是固定的,不能被更改、替换,即使是同义词替换也不行。另一方面,由于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因此成语折射出汉语民族所特有的历史地域、民俗典故、宗教心理、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使成语本身蕴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汉语成语的过程中要想准确完整地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这样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便成了汉语成语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拟从语义信息和文化背景的角度,探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的理解表达及超额欠额现象。

二、汉语成语翻译中的超额和欠额现象

超额翻译(over-loaded translation)通常是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大于原文的信息量,增加了原文没有的内容;而欠额翻译(under-loaded translation)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少于原文的信息量,即译文没有完全、充分地传达原文内容。这种信息的超出或缺失在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因为许多成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色彩,文化上的差异在所难免地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可能超出或丢失某些东西,造成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

1.语义信息的超译和欠译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将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除了表示逻辑、认知和外延的理性意义,作为语序、强调手段的主题意义和表达说话人态度的情感意义之外,Leech还区分了和语言运用社会环境有关的社会意义,以及与其它语言成分共现时所产生的内涵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这些意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在翻译中很难把握,通常是造成超译或欠译的原因,如成语“望子成龙”,一般意译成hold high hopes for one’s child,但汉语中“龙”的意义就没有充分表达出来。因为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象征着吉祥,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龙马精神”、“龙凤呈祥”、“乘龙快婿”、“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口中喷火的动物,令人感到恐怖,通常代表邪恶。因此在这里,我们没法将这个“龙”转译成dragon,造成反映意义的欠译。

又如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但其实这里汉语中的“天”和英文中的“God”是不能等同的:“天”指中国人信奉的天神,有时候又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泛指万物的主宰者,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神仙;而“God”是基督教中的上帝――世界唯一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和“天”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译文“Man proposes,God disposes.”里,一方面丢掉了中文“天”的含义,造成欠译,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西方基督教文明里God的内涵,造成超译。

“世外桃源”(Shangri-la)也是如此,Shangri-la一词源出James Holton小说Lost Horizon中假想的喜马拉雅山山谷名,那是一个偏僻怡人的理想乐园;而“世外桃源”则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与世隔绝、不受战祸的安乐美好之地。因此将“世外桃源”翻译成Shangri-la,造成其源语内涵意义欠译的同时,也导致译语内涵意义的超译。

再如成语“红运当头”(have a spate of good luck),中华民族崇尚红色,用红色象征喜庆、欢乐和吉祥。因此,包含“红”字的词语一般都有繁荣昌盛、受欢迎之意,如“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红光满面”等,而英文red却不具备此意,所以在翻译时也只好采取意译的方式,形成欠译。

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例子如“鱼米之乡”(a land of milk and honey)、“未雨绸缪”(cast an anchor to windward)、“害群之马”(black sheep)、“掌上明珠”(the apple of somebody’s eye)、“守口如瓶”(as close as an oyster)、“繁文缛节”(red tape)等,都由于词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反映意义或搭配意义的不同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超译与欠译。

2.文化背景的超译和欠译

英国人类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集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在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包含广泛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自身独特的文化渊源,尤其是汉语成语,要想在翻译时将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实地、恰到好处地传译出来,绝非易事,欠额或超额翻译在所难免。

比如成语“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说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东施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着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所以“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因此,不管是将其意译成imitate awkwardly,还是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杨宪益译),无疑都会要么丢失原文背后的文化典故,要么使译文晦涩难懂。而如果采取地道的英文表达法,将其全部道来: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 Shi’s ugly neighbor,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David Hawkes译),则又如讲述一段故事,损坏了“东施效颦”作为汉语四字成语的结构特点和概括力,是典型的欠额翻译。

“名落孙山”(fall behind Sun Shan――fail in an exam or a competition)也是如此,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范公《过庭录》:宋朝孙山考了末一名回家,有人向他打听自己儿子考中没有,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婉言应考不中。fall behind Sun Shan――fail in an exam or a competition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式,但在源语的风格、文化背景和民族色彩方面都有所欠缺。一些包含有典故的成语如“三顾茅庐”(make three calls at the thatched cottage――repeatedly request sb.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叶公好龙”(Lord Ye professed to love dragons;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退避三舍”(give way to sb.to avoid a conflict);“请君入瓮”(make a person suffer from his own scheme),“愚公移山”(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 and the courage to surmount every difficulty);“塞翁失马,焉知非福”(Misfortune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邯郸学步(learn the Handan walk――lose the ability one already has in trying to acquire a new trick; attempt to walk like a swan)等,它们都存在同样的欠额翻译情况。

还有一些成语采取归化的译法,就是以译入语的文化为归宿,尽量依照译入语的文化习惯来处理汉语成语的翻译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比如“致命要害”(Achilles’ heel),“画蛇添足”(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说曹操,曹操到”(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comes),“足智多谋”(as wise as Solomon),“不辞而别”(take a French leave)等都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其优点在于以英文中现成的形象和比喻来转达汉语成语中相同或相似的喻义,通顺简练易懂,但它们都存在欠额与超额同时并存的现象:欠缺的是源语的文化背景,超出的是译入语的文化背景。

三、结语

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的汉语成语恰到好处地翻译为英语绝非易事,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欠译或超译现象。综上所述,为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传达成语及词汇本身概念之外各种不同的联想意义,译者首先应充分理解成语的内涵,尤其是文化内涵,其次通过大量翻译练习和实践,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根据不同情境、具体的上下文及读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风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原文的忠实,同时也增强译文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杰弗里・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第9篇

【关键词】兴趣;积累运用;提高水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传承了中华5000年以来的悠久文明,而成语则是汉民族语言的结晶,是中国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它在写作和说话中所起的一语中的和画龙点睛作用,内涵丰富、言简意赅,更能让我们对中国的文字文化心悦诚服,所以教授学生学习成语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学生积累运用成语更能让人体会到其中的很大好处。

新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照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提高学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是学生通往知识殿堂、走向科学巅峰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根基。特别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以积累和运用汉语成语为抓手,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让他们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来,让他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接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熏陶,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显得尤其重要。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有孕育中华几千年文明的儒家民本理念;以孝治天下的完善道德伦理体系;以善为本的睿智宗教思想;称之为世界瑰宝的辉煌文学艺术成就;散文、诗、赋、词、曲、戏剧等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包罗万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华民族在古代形成的传统精神和中华民族在近代形成的革命精神,无一不在滋润着历代人民大众,在历史发展中融合而成了一个56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伊甸园,也结晶了汉语的精华,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有一段精辟的话:“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读古人的书能承受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现代的书,能与同时代人做精神上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受到人类优秀文化的哺育”,而成语则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富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结晶。

一、成语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汉语成语富有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音乐美,其构词方法灵活多样,词汇丰富,能够反映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巨大的文化,它们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通常四个字就可以表达出完整的意思,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跟习用语、谚语相近,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明快的节奏感,这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引发他们巨大的兴趣,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处处留心,拓宽学习语言渠道

一般的成语都是由一些故事引经据典而来的,或者是历史事实,或者是人文典故,所以要讲解成语都会涉及到一些故事,在这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故事进行了解,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又会自然而然地锻炼到学生的想象力,因为他们需要在脑海里形成概念,之后区分,然后理解,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是给予与消化相结合的产物,而激发想象力则是对学生思维附带的一种益处,所以这种一举两得的行为一定要在教学中推广。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经常使用,并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一种结构比较稳固的短语。它结构紧密,文字简练,是汉语言中的精品,在汉语言的写作和交流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是学习语言、积累成语的重要阶段,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而又有丰富的积累呢?我以为可依据成语的特点,进行归纳学习和积累。

(一)从课内语境中学习积累成语。小学十二册课本中的现代文,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标本,每篇课文都有运用得体的成语,老师只要注意引导,让学生留心积累,常读常记就能掌握,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课文语境中出现的成语就是运用成语的示范,在练习中模仿课文进行成语运用积累,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古诗文中学习成语。如学习《论学六则》,中的“温故知新”;《游山西村》中的“柳暗花明”;《木兰辞》中的“扑朔迷离”;《卖油翁》中的“熟能生巧”;《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晏子两则》中的“挥汗成雨”;《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卖柑者言》中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等等,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就可以记住其中运用精当的成语。

(三)从讲成语故事中学习积累成语。在成语中有好多属于寓言、历史故事题目,让学生了解了这些故事,就可记住这些成语,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班门弄斧”、“惊弓之鸟”、“杯弓蛇影”、“悬梁刺股”、“纸上谈兵”、“完璧归赵”、“讳疾忌医”、“毛遂自荐”、“叶公好龙”、“黔驴技穷”、“指鹿为马”、“负荆请罪”、“望梅止渴”、“闻鸡起舞”、“卧薪尝胆”、等,由于这些成语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学生记忆就会自然根深蒂固。

(四)根据小学生普遍喜欢动物的特点,运用动物接龙的方式学习成语,是一种不错的积累成语的好方法。如:“贼眉鼠眼、抱头鼠窜、过街老鼠、对牛弹琴、九牛一毛、汗牛充栋、虎背熊腰、虎头虎脑、虎头蛇、守株待兔、兔死狗烹、动如脱兔、马到成功一马当先、老马识途、鸡鸣狗盗、狗急跳墙、狗仗人势”,学生在接龙游戏中即记住了成语,又增添了学习的乐趣,老师又何乐不为呢?

(五)读名著,积累成语,即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几大的丰富了学生语言,这不失为一举多得。如读《三国演义》,积累“三顾茅庐、乐不思蜀、万事俱备、只见东风、望梅止渴、、赔了夫人又折兵、身在曹营心在汉。”读《水浒传》,积累“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林冲上梁山――。”读《西游记》:倒打一耙、白骨精给唐僧送饭――虚情假意”等。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渗透

高中语文课程指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总之,语文教学情感的渗透,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素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渗透?

一、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培养渗透情感态度

课堂教学应是培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渠道。我们可以从激发兴趣、体验感悟、语言积累、阅读背诵等方面来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发展。

(一)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感教育。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以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对学生而言,如果能够体会到读书、作文、演讲、讨论等是一桩桩快乐的事,有着强烈浓厚的兴趣,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轻松、愉快,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就是在培养学生兴趣,形成良好的情感感悟。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充分利用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学资源,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融入书中,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员,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样,既让他们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广泛吸收人类文化,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又让他们丰富阅读积累、知识储备,领略到读书的无穷乐趣,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受益终身。引导学生看一些诗歌、散文、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等艺术性、思想性都较高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编演课本剧,诗歌朗诵等形式,促使他们把阅读与运用自觉地结合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培养学生表达兴趣。

(1)口头表达。我经常组织开展一些学生特别喜欢的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会、情境小表演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乐于口头表达的兴趣。(2) 书面表达(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生活,缺乏体验,感到无话可说。写作文往往就是为完成任务而绞尽脑汁地凭空编造,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既不真实,又不自然,读起来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怎能不怕写作文呢?因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必须首先突破他们作文无话可说关。为此,我就有计划的组织安排“听”(听一场演讲,听一个故事,听一首歌)、“看”(看一部电影,看一场比赛,看一个人,看一个场面,看一处景物)、“做”(制作一个小玩具,煮一次饭,洗一次衣服,帮助一个有困难的人,参加一些项目的比赛活动)等方面的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体验、感悟,获取并积累写作的素材,写出内容具体形象,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二) 在生活体验中升华感悟情感。

语文教学要以生活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审美、情感体验,激发和指导学生主动感受、主动体验、乐于交流。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明辨是非、善与恶、美与丑,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继承现代人类文明成果,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例如《桃花源记》一文,“你是怎样看待陶渊明的思想的?你认可吗?为什么?”这是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他们从理想、处世、文学、影响等角度作了评价,有人说陶渊明是消极避世的隐士,宣扬人生无常,乐知天命的人生态度,不可取;有人说《归园田居》中他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是积极的,这种理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志士仁人所向往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有人说桃花源是陶渊明对现实不满的精神寄托——这是多么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思想。弱水三千,哪怕只取一瓢,也可自得。

(三)语言积累是情感培养的基础。

学生要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必须积累一定的字、词、句、段、篇,即要牢固掌握常见的三四千个汉字,做到能正确读写,了解其含义;掌握较丰富的词汇,如熟语、成语、歇后语等;学会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积累大量的名言、格言、警句以及谚语;背诵相当数量的经典诗文。我们要教会学生积累语言,并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汉语所负载的人文内涵,积淀丰厚的人类文化,以形成基本的文化情感体验。

1、让学生明白该积累些什么

a.积累字、词、短语;b.积累名句、名诗、名词、名段、名篇以及一些谚语、歇后语、双关语、谜语、名联、歌谣、美妙的比喻等等;c.积累学校或家庭生活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以及电视、报刊等媒体中的一些突出事例;d.积累大自然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小常识等;e.积累学习实践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f.养成、积累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行为习惯。

第11篇

一、文献回顾

Hymes(1972)首次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所指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法知识,还包括可行性和恰当性,这些属于语言使用范畴的概念。首次提出交际策略概念的是Selinker(1972)。他认为交际策略是一种语言使用策略,是学习者在对第二语言或外语掌握有限的情况下,为达到交际目的,弥补其语法或词汇的贫乏而采用的方法。Tarone(1981)对于交际策略进行了分类。Canale和Swain(1983)的交际能力理论指的是,人们在实际交际活动中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他们的能力理论涉及4个方面:语言、社会、语篇、策略。其中策略能力即交际策略能力。Faerch和Kasper(1992)把交际策略分为两大类:如果学习者绕开障碍回避困难,他使用的就是减缩策略;如果他寻找办法解决问题,那么采用的就是成就策略。成就策略包括以第二语言为基础的替代(substitution)、直 译 (literaltranslation)和 转 述(paraphrase)以及非语言(mime)等策略。减缩策略是交际者放弃交际目标而采取的策略,例如回避策略。Faerch和Kasper对减缩策略的界定与Tarone对回避策略的界定大致相同,而Faerch和Kasper对成就策略的具体描述实际上是在Canale和Swain理论基础上对Tarone模式做的进一步解析。但有研究者对Faerch和Kasper的理论提出了异议,认为交际策略的话语功能是使本族语使用者能帮助外语学习者正确表达他所想的内容,所有的交际策略都能起到扩充语言手段的作用(束定芳,1996)。实际上,一个英语为非母语的学习者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时都会适时分别使用交际策略,以补救交际的失败或提高交际的有效性。具有较强的策略能力能使语言交际更少地受交流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一个外语学习者口语水平跟交际策略的使用有密切关系(Dornyei)(Cohen,1998)。基于以上理论及其未涉及的空白,本文将探讨交际策略与公共旅游英语教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及作用,提出在公共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交际策略的学习,促使学生在语言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途径克服交际中的障碍,发展语言技能。本文认为,用交际策略的概念来生成和促进学生的公共旅游英语学习,是比较客观的,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二、交际策略与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

旅游专业学生大多从事酒店对外接待与服务、涉外导游以及旅游市场的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他们的学习内容是英语加上旅游专业知识,即公共旅游英语。公共旅游英语学习的目标直接指向旅游服务行业,训练内容偏重口语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掌握英语交际策略以提高交际能力,从而符合旅游服务行业的要求。

三、交际策略的学习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评价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有明确的交谈目的,内容清晰,积极回应,紧扣主题以及目光的交流和身势语的恰当使用。本文认为,结合旅游行业进行有针对性且具体化的交际策略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即可以根据交际策略的概念和分类,以学习交际策略为桥梁,构建学生的旅游专业英语知识体系,逐步生成符合旅游行业特点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关于回应探讨交谈时,根据对方的话语作出积极的回应,这是交谈的礼貌。在训练学生酒店前厅服务用语时以完成得体、礼貌的接待任务为学习内容。为客人预订房间、入住登记、结账,接受客人的咨询和投诉,学生学习使用各种停顿词、感叹词,以表示在注意倾听对方,并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实现有效的和谐的交际,提升服务质量。用“Yeah”、“Great”等表示同意、附和;用“Pardon?”请求对方重复;确定自己完全理解对方的话语则用“Youmean……?”,“Soyouaresay-ingthat……?”等句型。

(二)关于转述探讨Bialystok(1983)就“何人何时使用何种策略,效果如何”的课题展开了调查。实验的重点在于弄清学习者在缺乏词汇时采用何种策略,经数据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最有效的是以第二语言为基础的策略,善于将第二语言水平与灵活地选择策略的能力结合起来的学习者为最佳策略使用者。Hasstrup等人(1997)的研究成果证实了Bialystok的结论,他们认为,转述是最成功的策略[1]。转述策略是建立在学习者外语水平之上的一项成就策略,是积极的英语交际方法。它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储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通过解释和举例将意思正确清楚地表达,从而避免语言的错误,使交际正常进行。显然,转述策略在提高语言的流利性和意义阐释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进行导游训练的过程中,交际策略中转述策略的学习应成为重点。1.释义众所周知,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无法在两种语言中找到一一对应的词,或者在我们的语言环境下有些词无法直接翻译,那么使用释义的方法把想要说的意思表达出来不失为很好的选择。在导游服务中,对成语和古诗词的翻译就可以使用转述策略进行释义,尽量把诗词和成语的神彩和韵味传递出来。在英语导游中,常常提到唐朝王之涣的这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文重意合,强调依靠悟性来达到理解的高度,英语重形合,用逻辑严密的语言结构来表达意义。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采用这个翻译:Gofurtheruponeflightofstairs,andyou’llwidenyourviewathousandLi.译语按照因果关系,把原文的顺序进行了调换,通过释义的手段对古词进行处理,很好地反映了中文的本意。还有,我国各地都有讲求吉利的习惯,大家熟悉的“开门红”这个用语不能按照字面意思译成英语,应释义为tobeginwell,tomakeagoodstart,表示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释义使外国游客也能理解“开门红”的真正含义。2.替代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借用一些词语或惯用语来翻译替代一些专有名词。湖南省常德市西部有个古郡叫“武陵”,境内一风景区因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而得名桃花源,“武陵”实为桃花源,将其替代为“PeachBlossomStream”既具体,又可以增加上下文对美的遐想[2]。2006年,桂林市政府向全国征译“桂林山水甲天下”一 语,英 译 状 元 广 东 吴 伟 雄 的 译 文 为Eastorwest,Guilinlandscapeisbest,这是借用了英语俚语Eastorwest,homeisbest,曾任的翻译唐闻生归纳道,译文既能准确表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涵义,也易于英语受众传颂和流传,这样翻译,宣传旅游比较合适。这种通过采用交际策略,解释涵义或借用他词而让游客接受并理解导游解说词的学习能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拓展语言的思维空间,丰富语言储备,克服交流障碍。

(三)关于直译探讨旅游活动涉及到的很多地名或菜名都糅合了文化、历史事件、人名轶事等,对于那些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尤其是需要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的词语,最好采用逐字地按照母语翻译的直译方法;另外,旅游翻译以口译为主,往往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字斟句酌”,直译直接传递语言的意义。例如闽系名菜佛跳墙就用拼音译成Fotiaoqiang,这道菜不仅和一个故事有关,还涉及到宗教的内容,要让外国游客理解我们宗教的传统,需要进行更详细的介绍。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原汁原味地表现了我们的语言,还能提供相应的文化参考信息,促进文化的传递和交流。实际上,旅游活动中英语交际的实质内容之一就是采用我们文化所特有的形式直接而迅速地表达,直译的概念就是立足于这种文化交际的理念之上。

(四)关于回避探讨就理论而言,采用成就策略就是采取不回避措施的学习行为,这比采用减缩策略即回避困难的学习要好,因为采用转述、直译、替代等表达方法能传递更多的语言信息,丰富语言交际。但是在导游实务中,往往不得不采取回避的策略,以避免给游客带来不必要的理解障碍和困惑。据说,当年岳阳楼修起后,在三楼木壁上发现三个隐约可见的字:“一”、“虫”、“二”。人们不解其意,以为是仙迹。一日,李白来游,有人向他请教,李白一看,说:“这是一副对联。‘一’字是水天一色;‘虫’字和‘二’字是風月无边的意思。‘風’字没有边,只剩下‘虫’字,‘月’字没有边,只剩下‘二’字”。人们恍然大悟[3]。这个典故对于岳阳楼的旅游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不懂汉语的国外游客来说理解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要完整地表达这个典故,那就要详细介绍汉字的字形笔画结构。我赞成有些人的主张,对于这种具有中国特定文化意义的词语,外语只能解释它的意思,即使做了解释,游客也未必明白,对此,我们只能略而不译。事实上,文化因素时时刻刻在交际中参与着,只不过在什么阶段、什么层次、什么场合以何种方式参与交际而已。采用回避策略,只是考虑到在旅游活动中,游客的目的是休闲和了解异域文化,这有别于考古、科研等讲求探究到底的学术活动,采用这种交际策略恰好是顺应了在旅游活动背景下所形成的特有的语言使用环境。

(五)关于形体语言探讨在语言交际中,交谈的双方不仅通过语言得到对方的反应,还有很多的信息是通过点头、微笑甚至耸肩等非语言手段来传递的。表情、动作、手势时时刻刻都在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成功的语言交际离不开传情达意的形体语言,而形体语言往往也能弥补语言上的不足。人们常用搓手表示为难,双手拍脑袋表示后悔,还有伸出两手指做“V”字状表示胜利以及表示OK的手势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表示吃饱了的动作就是平铺手掌在喉咙或胸部示意一下,“看,都到这了”,说明已经不再需要食物了。形体语言除了有一定的通用性,又有它的特殊性。不同的形体语言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往往又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中国我们可以用手指点地向朋友介绍遇到的熟人,然而,俄罗斯人则认为用手指点人是极不礼貌的。可见,在利用形体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注意民族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差异。正确使用形体语言能够给英语交际带来很好的辅助作用,也能给旅游活动增色不少。

第12篇

一、同义推导法。文言文中常有同义词连用的现象,只要我们知其一,也就能推知其二了。

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⑵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例⑴中的“崩殂”是同义词连用,既然“崩”是“死亡”的意思,那么“殂”也可以解释为“死亡”了。例⑵中的“扶将”也是同义词连用,两词都可以释为“搀扶、扶着”。

二、同中求异法。有些词语尽管意义相同或相近,但也有细微差别。这就要分析它们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⑶目似瞑,意暇甚。(《狼》)

⑷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同上)

如果我们笼统地将“瞑”和“寐”都译为“闭上眼睛”,这显然是不准确的。“瞑”是闭上眼睛,“寐”则是睡觉,而且程度深得多。

三、反义推导法。文言文中,一般句式整齐、意思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对应的词的词性相同而词义相反。如果不知道其中的一个词的词性和含义,则可以根据与之相对应的词的词性和含义来推导。

⑸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例⑸两个分句意思相反。如果不知道“倾颓”的含义,则可以根据与之相对应的“兴隆”来推导:“兴隆”义为“昌盛”,那么“倾颓”则义为“衰败”。

四、以形推义法。汉字是表意文字(以形表意),许多字的字形和字义具有密切的联系。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根据有些字的字形来推导字义(词义)。

⑹北山愚公长息曰。(《愚公移山》)

⑺恶少年愠其诞,其夜归。(《越巫》)

例⑹“息”,从“心”从“自”(鼻子)来看,古人以为气是由心里产生,再从鼻孔呼出,由此可推断它是“呼吸”“生气”的意思。“长息”就是长长地出一口气。例⑺中的“ ”,形旁是“目”,从“目”的字与“眼睛”有关,由此可推断它有“看”的意思。

五、古今联系法。古今汉语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很大的差别。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相当一部分古汉语词的意义发生了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在认真揣摩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古今联系。

如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或少用,但在方言口语中和一些固定词语中依然保留。

⑻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例⑻中的“汤”,如果我们理解成“菜汤”,那显然是不合情理的。若联系“赴汤蹈火”这个成语,我们就会理解到“汤”是“热水”的意思。

又如,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仍然沿用古代汉语里的意思,我们便可以通过联系现代汉语中的词或短语进行理解。

⑼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例⑼中“徐”字,可联系“徐徐降落”这个短语,“徐”的意义便可迎刃而解。

六、分合分析法。文言文中,单音词多。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就必须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和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的对应关系简单化。而应该根据文言文中的单音词为主的特点,把它们分开来解释。

⑽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⑾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例⑽的“妻子”不能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妻子”,要分开来理解,“妻”是指妻子,“子”是指子女。例⑾的“可以”也是一样的,“可”是“可以”的意思,“以”是“凭借”之意。

另一方面,也不能把所有的双音词(包括多音词)都分开来理解,该合的还得合起来理解。

⑿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上句中的“参差”就只能合起来理解为“参差不齐”。

七、语境分析法。一个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其意义的。我们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根据本句内容和上下文意去分析它的含义。特别是多义词,在理解其含义时,更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⒀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这句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亡,可见它决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会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意思则“同样”。

八、词性推导法。在古代汉语中,某一个词属于某一个词类或其他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只要知道这几个词的词性,就可以大致了解到这个词的使用规律,从而掌握它的含义。

⒁若为佣耕。(《陈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