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工地标语

建筑工地标语

时间:2022-11-03 08:44:12

建筑工地标语

第1篇

1、生命至高无尚,安全责任为天。

2、安全是效益的保障,安全是幸福的源泉。

3、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4、广泛动员,强化监督,责任到位,常抓不懈。

5、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6、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稳步促进安全形式好转。

7、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松懈。

8、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

9、依法监管,公正执法,确保安全。

10、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11、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争做遵章守纪职工。

12、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13、居安思危除隐患,预防为主保安全。

14、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15、广泛开展安全活动,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

16、开展安全月活动,深入贯彻安全法。

17、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18、广泛动员,狠抓落实,群防群控。

19、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20、安全在心中,生命在手中。

21、留一生安全给自己,送一份平安给家人。

22、见了违章严批评,道是无情却有情。

23、现场施工讲文明,周围居民得安宁。

24、建筑“三宝”配备好,保障生命安全方有效。

25、人人遵守《建筑法》,安全生产靠大家。

26、杜绝违章,珍惜生命。

27、多一份小心,少一份担心。

28、隐患不除根,事故根连根。

29、造高楼靠打基础,保安全靠抓班组。

30、“四口”好比老虎洞,不加防护把命送。

31、严格落实安全标准化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32、确保安全防治措施落实,加强专项整治重点监管。

33、落实省建设厅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34、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

35、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障安全。

36、创一流施工业绩,树文明施工新风。

37、"再提高、上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8、精心设计是工程质量的灵魂,规范施工

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严格监理是工程质量的

关键,政府监督是工程质量的保证。

39、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

40、强化质量监督,严把质量关口。

41、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

42、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

43、安全是幸福的源泉安全是效益的保障

44、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安全生产法》

45、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46、掀起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的高潮

47、把握安全拥有明天

48、广泛开展安全月活动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

49、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50、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51、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52、安全伴君一生生命只有一次

53、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54、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55、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56、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57、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58、安全生产违法必究

第2篇

1、平日用心做得好,企业提升跟着跑。

2、同心协力创佳绩,敬业乐群齐参与。

3、没有最好只是更好。

4、全员参与,持这以恒。

5、推行ISO9000不走样,企业生存发展有希望。

6、顾客满意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宗旨。

7、要想行的通,练好质量功。

8、居安思危,提高责任感,坚持不懈抓产品质量。

9、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创效益,凭服务树立形象。

10、精益求精,铸造品质的典范。

11、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全员素质。

12、贯标认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

13、要想产品销得好,产品质量最重要。

14、等待是失败的源头,行动是成功的开始。

15、产品好象一朵花,枝繁叶茂靠大家。

16、力臻完善,永不摆休。

17、不转机制就转岗,不换观念就换人。

18、严师出高徒,精工出细活。

19、提倡巧干不甘落后苦干,鼓励做好不是做了。

20、你的任务就是唤醒你沉睡的智慧。

21、品质一马当先,业绩遥遥领先。

22、老兄!品管不是空想,而是起而行的工作。

23、要想效益好,就要质量高。

24、建立质量体系,重在务求实效。

25、信誉来源于质量,质量不源于素质。

26、要把质量保,管理不能少;要想质量高,管理要更好。

27、该说说到,说到做到,做到有效。

28、全民讲质量,质量利全民。

29、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效益,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质量靠全体员工去保证。

30、加强质量意识,端正质量态度,规范质量行为,树立质量风气。

31、同心协力,提高品质。

32、时时讲质量,树立生命观。

33、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对人才、产品、服务三项品质的支持。

34、生产再忙,莫忘质量。

35、提高质量,从我做起。

36、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37、重视产品质量,加强企业管理。

38、明天,会是质量日。

39、深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40、创质量第一,让顾客满意。

41、团结、开拓、务实、求精。

42、质量不仅由生产者决定,更应由顾客决定。

43、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基,需人人来扶持。

44、讲求实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质,增创效益。

45、质量做的好,错漏自然少。

46、质量第一,从我做起。

47、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48、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49、工作是要“做好”而不是“做了”

50、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优势。

51、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的余地。

52、要想企业不衰老,建立体系须趁早。

53、ISO9000不只是目标,而是坚守的原则。

54、改善既改革,改革先革心。

55、一流的质量来源于一流的管理。

56、优质精神,上下一心。

57、品质最重要,每个环节要做到。

58、用对我自己的永远不满意,来换取顾客的永远满意。

59、品质观念须放眼于大局,着手于微小。

60、坚持一流管理,生产一流产品,提供一泫服务,创建一流企业。

61、齐心协力,共创优质境界。

62、百分之一的失误,百分之百的损失。

63、提供一流的服务,树立一流的品质意识。

64、质量靠大家,情系你我他。

65、质量创郊率,效率出效益。

66、创名牌、夺优质,全厂员工齐努力。

67、企业兴旺,从我做起。()

68、21世纪是质量世纪。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创造世界级质量的产品而不懈努力。

69、以精立业,以质取胜。

70、产品质量好,全靠工作质量保。

71、以精立业,满足用户需要;以质取胜,制做可靠产品;以诚相待,提供优质服务。

72、产品质量无缺陷,顾客服务无抱怨。

73、“上帝”在您心中,质量在您手中。

74、ISO9000不是口号,是实际的付出,行动的配合。

75、事事落到实处,安全有备无患。

76、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籍口。

77、企业要兴旺,质量是保证。

78、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之。

79、质量来自精心操作。

80、质量放松,劳而无功。

81、9000推行无难事,同心协力好办事。

第3篇

【关键词】职业用途英语 建筑工程专业英语 复合型建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46-02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我国企业逐渐拓展海外市场,加强对外投资和合作,展现出了一定的贸易成效。其中,各大建筑施工企业也承揽了一些国际建筑工程,从最初的辅助建设到现在的全权承建,从最初的发展中国家逐渐扩展到发达国家的工程项目,大量的海外工程急需大量的建筑人才。而海外工程的建筑人员除了要精通必备的专业知识外,掌握相关的建筑英语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EOP模式下,如何从建筑英语的教学角度来培养复合型建筑人才,更好地为海外工程服务,是本文的探讨主题。

一 建筑行业海外工程的现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10年时间里,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跟着时代的节拍走出国门,建设了一项又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经典工程,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展示国家形象的平台,树起了一座又一座具有时代意义的里程碑,留下了华丽的背影。如2006年的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工程;2008年的安哥拉社会住房工程;2009年的非盟会议中心工程等都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传统友谊和战略友好合作的象征。

根据为建筑业提供法律咨询的国际律师事务所“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公布的数据,2002年,中国公司承包了亚洲地区17.5%的建筑工程项目,承揽了中东地区9.5%的项目和非洲地区7.4%的项目。

另外,美国权威的专业杂志《工程新闻记录》每年要为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建筑公司进行排名,根据该周刊所提供的数据,2008年,中国在世界各地区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公司数量及其份额分布情况见下表:

正如表中所示,当时欧洲、北美、拉美地区的建筑市场被欧美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中国的建筑公司未有涉足。

而随着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和海外市场的成功拓展,建筑行业的承包工程的区域也扩大了范围。如2009年3月,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改造工程是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上取得重要突破的工程;2011年2月,中国企业在加勒比地区建造的地产工程——Bahamar工程也打开了中国建筑行业在中美洲的市场。当然,中国的建筑企业所承建的海外工程主要还是集中在亚非两洲。正如8月29日发表的《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3)》白皮书中说,2012年中国企业在非洲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408.3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45%,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总额的35.02%。非洲已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

由此可见,中国建筑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工程项目逐年增多,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必须在高标准要求下培养复合型建筑人才,不仅要精通建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建筑英语技能。因此,建筑英语教学就成了培养复合型建筑人才的关键。

二 EOP模式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

外语界专家认为: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1.EOP的含义

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职业用途英语)是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情景分析为前提,重在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环境(职场)中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与某种特定的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强调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的融合,ESP教学侧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将会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ESP是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目前,普遍为人们接受的是Jordan的“二分法”,依据语言学习的不同目的和使用环境来进行如下分类:

ESP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我国,在推介的基础上逐步开展的需求分析、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相关研究呈逐步发展之势。但关于EOP的研究较少,由它的名称可以看出,EOP教学注重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职业性,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所以,如何成功地将EOP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2.EOP模式下的建筑专业英语教学

200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明确指出,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那么,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为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服务。也就是说,在EOP模式下开展高职英语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并满足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

以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因依托上海建工集团办学,在专业设置上就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每隔一届会开设一个海外现场项目工程师班,为上海建工集团的海外建筑工程输送一批既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又擅长应用专业英语的毕业生。

在入学分班方面,因为这些学生的就业方向是面向海外建筑工程的,所以每次在“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给排水” 等专业分班中都是通过学生报名、面试择优录取,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当然,还要看单科英语成绩是否合格,为的就是确保这些学生拥有较好的外语基础,便于学校进行更深层次的EOP教学。

在课程设置方面,在保证所在专业原有课程不变的情况下,语言课程则开设了大学英语、英语听说两门基础课程,每周12课时(除去6周实践性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建筑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每周12课时。此外,为了保证专业外语学习的连续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期间,每天增加2节专业外语课,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清楚描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活动的能力。这样做就是让EOP教学融入到EGP教学中,相互结合,融会贯通,做到同时培养学生的一般英语技能和行业英语能力。

在教材选择方面,因为EOP教学模式引进的时间较晚,近些年才有专业英语阶段的教材出版,为了给海外现场项目工程师班选择更符合课程目标、学习规律和师生需求的教材,本专业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建工海外部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多方调研和比较后,最终选用的是一本实用性和体系性较强的教材——《建筑工程专业英语》。该教材以建筑工程为主线,按照项目的建造顺序,由浅入深,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工程测量、建筑材料、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绿色节能技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以及项目管理桥梁施工技术等内容,突出英文技术文件的应用。每篇课文后配有课后阅读材料,以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安排有科技英语翻译和写作指南,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翻译和写作的能力和技巧;另外插入了施工现场实用英语来突出专业英语口语的训练。有这样的教材作为EOP教学资源,对培养复合型建筑人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教学手段方面,EOP以情境分析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海外现场项目工程师班一直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与专业英语相结合。在每学期18周的教学时间中,学校为学生安排了6周的实践性教学(即综合施工实训),占总课时1/3,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技能,以胜任海外工程现场项目工程师的目标要求。在6周的施工实训中,每天8∶00~15∶00实习,15∶00~17∶00加设专业英语课。专业英语教师在施工实训中全程陪同,根据每天实习内容编制专业外语讲义和PPT演示课件,并于当天下午15∶00实习结束后,召集全体学生到教室再学习2小时的英语,强化专业英语的学习。由于这样的专业英语课反映的是当天学生实习的内容,教学针对性很强,所以学生接受得快,从而促进了EOP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 复合型建筑人才的培养

为了给海外工程项目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建筑人才,EOP模式下的教学中更要体现“做中学”的理念,在培养这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有必要依托地方、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等的建设,为学生谋求更多的实训机会。

如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依托建工、融入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与世界建筑业50强之一的上海建工集团合作办学,以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开展合作:(1)合作单位为学院提供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合作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安排学生实习,缩短适应期,增强就业技能;(2)学院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讲师或客座教授,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带教或指导;(3)学院与企业共同组建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学院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企业对学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上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和就业岗位;(4)学院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

海外现场项目工程师班是建工集团海外部和学院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产物。该班的学生在经考试合格后,最后一学年里将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由海外部通过集团人事处安排到集团在沪相关工程项经部轮岗实习,尽可能使这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方面的技术工作,以便将来能胜任海外建设工程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工作。毕业后,这些学生由上海建工集团海外部负责录用,服务于集团的海外建筑工程项目。

四 结束语

EOP教学模式将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集“教、做、学”于一体,有助于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EOP模式下进行建筑专业英语教学,并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复合型建筑人才的必然途径,也是满足海外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Str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A].In Tickoo M(ed.). ESP: State of the Art[C]. 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Centre,1988:1~13

[3]安晓灿、周龙.与时俱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4):4~7

[4]高嘉璟.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9(6):84~90

[5]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6]宁顺青.高等职业教育EOP英语教学模式的理据和路径——以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12(7):63~66

[7]倪宇红.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外语界,2013(4):90~96

第4篇

关键词:职业用途英语;课程设计;建筑专业英语

一中国建筑企业海外工程现状

由于国内建筑市场的日趋饱和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中国建筑企业逐渐走出国门,纷纷成立国际工程事业部,经营领域包括基础设施、高档酒店、住宅项目、体育馆、写字楼、机场等,业务范围主要有经援项目、国际工程承包、劳务输出三个板块,承建或参建了埃塞俄比亚特克泽水电站工程、土耳其高速铁路工程、俄罗斯联邦大厦工程、波罗的海明珠工程、毛里求斯拉姆古兰国际机场和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项目等大型海外工程项目,地域涉及俄罗斯、中东欧、中美及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市场,对海外工程建筑人才、市场营销和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增。

二EOP理论指导对高职建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重要意义

职业用途英语(EOP)(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职业用途英语更注重专业英语的特定职业用途,更能满足了行业企业对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的要求,是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工程事业部承担着中国建筑企业海外市场开拓、海外项目实施以及海外业务综合管理的职责。随着中国建筑企业的海外承建参建项目的增多,对海外工程建筑人才、市场营销和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大。因此,在职业用途英语EOP理论的指导下培养特定职业用途的海外工程建筑人才,高职建筑专业英语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三EOP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建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一)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职建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教学内容与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主体主要是高职院校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本科教材难度大且实用性不强,适用于高职学生的教材可选择性太小;双师型教师匮乏,英语专业教师和建筑类专业教师无法顺利对接;教学评价主体和形式单一,以笔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不能很好地选拔复合型专业人才;教学内容陈旧,过于强调理论和语言学习,严重缺乏实用性;教学模式单一,局限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理论教学。

(二)解决方案

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高职建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职业性这一特点,在职业用途英语EOP理论的指导下,从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教学内容与模式等方面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对传统的课程设计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1.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时设置中,必修课只有《大学英语》(基础英语),选修课也多是《英语视听说》、《英文影视欣赏》、《英语四六级考级》等兴趣类英语课程,职业英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首先应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时设置的意见修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邀请亲身参加过大型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的毕业生到校讲座,使得建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时设置具有更强的行业特色和职业针对性。

2.教材开发。无论是本科教材还是高职教材,其内容板块主要是是建筑设计和工程专业内容,教材内容单一,实用性差。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研室应组织英语专业、建筑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一起编写适合本职业院校学生水平和需求的校本教材并试用一年后出版,每次再版前必须进行不少于20%的内容修改。教材应突出行业英语口语的训练,在每个单元插入施工现场实用英语口语,介绍在国际工程中常用的短语和句子,增加国际工程招标投标、物资采购、安全与环保、分包与劳务、工期、质量和费用管理、索赔与争端等方面的信函写作。教材附录应附有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常用的各类文件范例,如投标函、建筑投标合同、各类保函等,并给出3-5个国际工程合同管理案例以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在职教师队伍建设,高职建筑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真正的“双师”,教师不仅要熟悉建筑专业知识,掌握建筑专业职业岗位的操作技能,还必须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因此,要整合英语教师和建筑专业教师的优势,实施一课双师制度,即英语教师和建筑专业教师合作教学,根据上课内容进行主讲教师和助教的身份确认,实现英语教师和建筑专业教师的资源优势互补。同时,引入有建筑行业工作经历背景的外教进入课堂,加大英语源语言的输入。同时,引入建筑类行业企业人员,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学质量。一方面,邀请海外建筑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另一方面,邀请亲身参加过大型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的毕业生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互动交谈,为学生答疑解惑。

4.教学评价。首先,实现考核内容职业用途化。以建筑行业企业工作任务为内容,增加职业能力考核,改变传统的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卷面考试形式,将考核内容细分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都设计成听说读写译五部分,进行考核。其次,实现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不再以卷面考试作为考核的唯一形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平时作业网络提交,在规定期限内学生在网络上互评,每份作业由至少5位同学进行打分,最后由教师在网络上公布答案。另外,加大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考核,通过小组讨论、做报告、案例分析、谈判和PPT演示等形式,由外教、中教和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再次,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增加第三方机构为考核评价主体,制作标准统一的评价表,可以将期末考核的地点通过互联网的与海外工地联系起来,由行业企业专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估,再结合英语教师、建筑专业教师、外教以及学生自评、互评的综合评分进行最终学期成绩的认定,形成英语教师、建筑专业教师、外教、行业企业专家、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第三方机构等共同组成的考核主体体系。

5.教学内容与模式。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阅读,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注重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写三种能力的培养。听说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施工现场实用英语口语和国际工程合同管理案例的小组讨论,写作训练主要是国际工程招标投标、物资采购、安全与环保、分包与劳务、工期、质量和费用管理、索赔与争端等方面的信函写作以及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常用的各类文件写作,如投标函、建筑投标合同和各类保函等。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利用校内外师资力量,构建数字化的高职建筑专业英语资源库,拓展学生的课外自学资源库。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入仿真的职场环境,利用项目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例如建筑工程合约商务谈判教学中,将学生分为3-5人的小组,每两个小组进行承包方和发包方的谈判仿真练习。教师将谈判背景资料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进行工程管理和合约法规等知识的搜集和整理,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合作,在谈判前对技术合理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和策划,分析谈判重、难点和谈判双方的优劣势,拟定谈判初步方案,合理利用各种谈判技巧,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取得谈判的成功。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考核打分,小组间进行互评,综合教师和学生互评的结果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四结语

高职教育的成功,是依靠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高职建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海外工程建筑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成为当今高职院校建筑专业教研室的高难课题,笔者认为EOP职业用途英语理论的指导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应从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教学内容与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实现高职建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宇红.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外语界,2013(4).

[2]顾婧.EOP模式下建筑英语教学与海外工程建筑人才培养[J].学园,2013(25).

[3]蒋春霞.建筑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4]刘晓毅.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路径构建[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5]陈柯妮.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理论探讨与实践[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0).

第5篇

关键词:武汉高校;建筑;英语标识;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52-02

一、现状分析

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不同文化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高校内英语标识能展示一个校园群体积极建设,传承和传播本校园自身的文化的意识。从传承角度而言,挖掘建筑名称的历史由来及其内涵寓意,掀起一场传承校园文化的风暴,使全校师生更深刻地理解校园各建筑的文化内涵;从传播角度而言,英文建筑标识为校园内外的留学生及国际友人提供个性鲜明且极具人文气息的英文指示标,方便其出行的同时也达到传播校园文化的目的。本论文以武汉理工大学为样本,并选定以校园内最醒目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的名称为具体研究对象,研究出一套系统完善、具有特色的建筑物英语标识语,并将此研究精神和方法推广到更多高校。本次论文将会切实地为武汉理工大学的文化建设和传播带来益处,并惠及更多的大学校园。同时这一研究过程也将丰富英语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为翻译理论的实践运用提供机会。

二、翻译策略

本论文中我们使用到的主要翻译理论有归化法、异化法、音译法、形译法等等,具体优缺点如下所示:

归化法(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法(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顾名思义,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多用于专有名词、民族特有事物名词以及无对应词的翻译。音译法受到了广泛的使用,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使翻译具有异国情调,简洁明了,起到填空补缺、限定和扩大已有术语,使音译词语义更加准确等作用。与此同时,一些译音不统一、译音不准确,致使错误联想等不规范的现象也是其弊端。

形译法(Figure translation):用英语常用字母的形象来为形状相似的物体定名。该翻译方法可以省略很多复杂的诠释过程,使译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更易于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根据本校建筑的风格及特点,将表面矛盾而实质互补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相结合,辅以音译法、形译法和意译法等翻译方法,将五种翻译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初步得出我校12个代表性建筑的英语标识语。

三、研究结论

以下列举三个具体翻译实例加以阐述各种翻译方法的使用:

1.鉴湖广场。鉴主广场名字源于其所在的位置――本校鉴主大楼正前方。鉴湖校区内有鉴主、鉴2、鉴3等教学楼,由此可见,“主”字是为使鉴湖校区各教学楼之间相互区分之便利而用。但实际上整个鉴湖校区的湖泊和广场都分别只有一个,即我们可以直接称鉴主广场为鉴湖广场,如此一来减少了翻译的障碍又不损该广场的所指实际意义。至于鉴湖一词,其意指湖面平静如镜,可照鉴湖边山水、游人和建筑,使人在游湖时犹如在画中游览。“鉴”即为映照,由于“鉴湖”含义丰富,所以需要翔实的文字解说才使观赏者明晰,而名称翻译最忌拖沓冗长,兼之鉴湖作为本校知名景点,其中文名字因简洁而广为人知,外国学生也习惯称其为“Jian Lake”,所以此处我们对“鉴”字采用音译法,取其音“jian”以同时方便中外学生。因此鉴主广场的最终英文名称为“Jian Lake Square”。(对于鉴湖名称含义的解说,本研究建议校方在鉴湖景点处设立中英文双语解说的石碑以使中外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命名内涵。)

2.风味食堂。此处对于“食堂”我们选用cafeteria,简称café,它一方面指自助式餐厅,另一方面指可在露天餐饮闲聊的地方。而canteen指较为嘈杂的食堂。针对风味食堂二楼为自助餐或称菜的用餐形式,且在门口建了露天用餐的阳台,cafeteria更适合这样轻松随意的用餐情调。另外,此食堂“风味”二字表达了此食堂食物有当地风味当地特色的含义,若使用归化法或音译法,则不如此处选择的异化法表达其丰富内涵,帮助外国留学生理解其含义。因此我们将风味食堂的英文译名定为Local Flavor Cafeteria.最终采用的异化法翻译。

3.鉴主大楼。鉴主大楼是一座形似英文字母I的建筑,留学生广用I-Building指代这座大楼。又由于鉴主大楼是我校计算机实验室集中地,使用以字母I开头的IT一词,既表明了其信息技术的功能特征又符合其外部特征。此翻译使大楼名称的形与意达到完美结合。因此我们采用了形译法和意译法将鉴主大楼译为IT-Building。

四、结语

建筑的英语标识的翻译工作,看似是小事,其实直接关系到一个校园、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校园内规范优美的标识语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因此更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但英语标识的翻译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翻译,其社会性较强,要做好其翻译,除了要提高译者的水平,翻译得专业准确、富有人文关怀,还要形成完备统一的建筑标识翻译体系。为此,本研究也将在该方面不断深化认识。未来,我们期待一套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处处皆英语的环境成长,让外国友人来华工作学习旅游都不再迷失方向,让每个中国人提起都引以为傲的建筑英语标识系统,也愿意为它的到来不懈地付出我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Bassbett-McGuire,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8.

[2]Schulte,R. & J.Biguenet.Theories of Translation.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3]马秉义.汉译英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英语特征;建筑英语翻译;译者修养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92-02

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筑英语翻译在中国的建筑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在引进外国建筑艺术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英语是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的一个分支,专业性强在许多方面有别于日常英语、文学英语等语体。

一、建筑英语语言特征

根据文体学理论,言语事件发生的语境不同,人们使用的语言也不同,为适应特定语境而使用的不同的语言特征系列构成语言的不同功能变体(语体) 。语言的功能变体可分为方言和语域,方言与语言使用者有关,语域与语言使用场合相连。语域包括语场( field) 、语式(mode )和语旨( tenor ) 。根据语场的不同,话语可分为非文学文体和文学文体;按语式区分,话语可分为口语体和书面体;按语旨划分,话语可分为正式体和非正式体[1]。语域反映人类社会的交际过程,是动态的,变化较快,随着情景的变化而转移。交际过程与情景语境密切相关,交际者所使用的语言可根据语场、语式和语旨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话语的产生同时受到这三个因素的制约,它们之中任何一个有意义的变化都会引起语域的变化[2]。

结合上述文体学知识,建筑英语专业性强,有自己的专业词汇,不受情绪、文化等主观因素影响的语言。由于其内容、专业领域的特殊性, 也由于工作者长期以来的语言使用习惯, 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如“tongue”在日常生活中是“舌头”的意思,而在建筑领域中为“公肋”,“雄榫”的意思;“boring”为“钻孔”而非日常所说的“厌烦的”意思。

(一) 专业词汇的表达准确

建筑专业术语和词汇多。建筑专业词汇指的是那些在建筑领域中具有专门意义的词汇,通常这些词汇在还具有常用意义。这类术语使用面窄,专业性强,必须准确、恰当地表达特定概念。除上述例子外,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词汇,如“tender”(应译为“标书”而非温柔的),再如招标程序中的词汇“performance security”不是“性能保证”而是“银行履约保函”。根据不同的语域,在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时,要注意根据语域来选用词汇。如在国际招标文件中,用manufacture代替produce,用commence代替begin,用terminate代替end,waive代替give up等等。

(二)多名词化结构

建筑英语多采用合成名词或者名词化的名词(动词后加ing,ment,tion等等的形式),以及用逻辑关联词连接或者相关符号连接的名词化短语。

合成名词是科技英语的积木块( building block) 。这种积木块构句能力强,语言简练,信息量大, 且语义单一, 能客观准确地传递信息。[3]所以,建筑英语中使用十分频繁。例如:

(1)light weight partition wall 轻质隔墙

(2)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钢筋混凝土结构

(3)channel steel expansion ring 槽钢胀圈

合成名词从形式上看似乎非常简单、口语化。其实不然,它是一种缩略形式,内部关联复杂,属正式文体。普通英语中,人们在未能准确把握合成名词各个名词间的关系之前,一般不轻易使用,而是借助于适当的介词或者形容词表达相应的内容。尽管合成名词内部关系复杂多样,但通常把它们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比用介词短语对其中的中心词进行层层限定简洁了许多,且其内涵并未改变。

名词化的运用,把动词或形容词变成名词,使之具有名词功能,又保留动词或形容词的某些特征,有些动词本身也为同义名词,如research ,conduct ,survey 等。

(5)pressure alarm device and accidental exhausting device

压力报警装置,以及事故排风装置

(6)Pressure difference display device with sound-light alarm should be provided in the area with air pressure grads.

有压差梯度的区域应安装压差显示装置,并有声光报警。

用逻辑关联词连接或者相关符号连接的名词化短语,如:

(7)Dew-proofing of the service pipelines should be noticed and the sealing between vertical pipes and floor board must be noticed.

实验室内部的给水管道要注意夏季结露问题,通过实验室的各种立管应注意穿楼板的密封问题。

(8)管道上的三通或四通,均为45°三通或四通、90°斜三通或斜四通。

All the T-branch pipe and four-way pipe should be 45°three-way pipe and four-way pipe or 90°skew-T and skew four-way pipe.

(三)句子特点:长句多,多陈述被动句,且多为一般现在时和完成时

Hydrological studies comprise the identification of existing hydrological features at the project site and its surroundings, the calculation, modeling and proposal of solutions for handling external storm water and site-generated runoff, the dimensioning of modified or new hydrological features.

水文调查包括识别项目所在地及其周边现有水文特征,计算,建模,处理外部雨水的方案和现场集中排水方案,调节后的水文特征(新的水文特征)。

According to the master plan of Nanjing Lukou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e long term development target is to design the building scheme for the new passenger terminal area according to a total annual passenger handling capacity of the airport of 70 million passenger, and to put forth a near-term implementation plan that can satisfy the need of an annual passenger handling capacity of 30 million passenger and a plan for implementation by 2020.

根据南京路口国际机场的总平面图,长期目标是根据年旅客吞吐量7千万而设计出新的候机楼的方案,并且提出一个近期执行计划,这个计划需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千万,然后再提出一个2020年能完成的计划。

总之, 建筑英语以客观事物为中心, 它在用词上讲究准确明晰, 论述上讲究逻辑严密, 表述上则力求客观, 行文上追求简洁通畅, 修辞以平实为范, 辞格用得很少, 句式显得单一少变, 语篇中有许多专业词汇和术语, 句子长而不乱。

二、建筑英语的翻译

要做好建筑英语的翻译工作, 译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建筑学涉及内容广泛,包括资格预审,招投标,标书,建筑设计与施工,质量评审,技术资料和相关规范等等。因而译者学习相关建筑知识对翻译很有必要。使自己成为半个专家。

(二) 准确翻译术语和专业词汇

术语和专业词汇的翻译是建筑英语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准确翻译好工程类文章, 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翻译建筑类文章, 图纸,可以不理解工程专业, 不理解原理, 但是一定要准确翻译术语和专业词汇。如“轻钢龙骨”“light steel keel ”;“terminal building”航站楼,“coat”在工程英语中为“涂层,表层”的意思等等。

(三)准确理解词义

建筑翻译不仅要勤查专业词典, 而且更要结合一个词的上下文来确定其真实含义。如果有图的话可结合图纸分析,还可以利用Internet网络帮助理解。例如“transformation”一词有“改造,转变”之意,the transformation of X airport 到底是X机场的改造还是转变,就要根据后文内容来确定。

(四)仔细分析长句

工程英语中有大量长句, 这些长句中往往又含有若干分句和许多短语及其它修饰限定成分,这给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翻译时首先必须对长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先理清主干、再层层明确各成份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逻辑关系, 然后根据情况, 选择采用顺译、逆译或综合译法。表达时一定要将意义的准确性和明晰性放在首位, 该断句就断句, 该增益就增益, 不可死扣原文形式。例如:

Major structural work has been found to be needed at such locations. In at least one building, the Rialto Project, Melbourne, the structural engineer found it necessary to vertically pre-stress the lower height columns so as to reconcile the differential deflections of columns in close proximiy with the post-tensioning of the shorter column simulating the weight to be added on to adjacent, higher columns.

主要的结构工作都集中在布置中。在Melbourne的Rialto项目中,结构工程师发现至少有一幢建筑,很有必要垂直预压低高度的柱子,以便使柱不均匀的变形差得以调解,调解的方法近似于后拉伸法,即较短的柱转移重量到较高的邻柱上。

(五)分析掌握构词法

(1)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一个新词,或者取词的部分组成新词。 如hot-rolled deformed bar 热轧带肋钢筋 lift―slab structure 升板结构。

(reinforced bar=rebar (钢筋), waterstops 止水片等。

(2) 简写,由组中的几个主要词的首字母合起来组成新词。如AC可是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电的简写,或air conditioner 空调的简写,以及HVAC 为heating, ventilating, air-conditioning的简写,HV,ELV分别是high voltage强电和extra low voltage弱电的简写。

三、译者的修养

(一)语言功底扎实,不仅对于语言本身,还应对其内在的文化有所了解,语言和文化是不分家的。用翻译大师杨莉藜的话讲,“翻译是双语内部转换和语际转换的综合”。而语言永远都承载着文化,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因而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

(二)建筑专业的翻译,必须对于建筑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工程对象及人员特点,做到翻译严谨明确。如“建筑红线”若直译为“red line of architecture”,让国外的人就很难理解,应为各国的建筑参照规范不一样,个别说法及要求也会不一样。国内大多数建筑设计单位参照的规范都是中国规范,当业主要求使用欧美规范时,翻译的精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想翻译出来的东西能够使别人明白首先自己就要明白自己所译的究竟是什么。(根据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有了这样的专业知识背景,“建筑红线”译为“boundary line”似乎更容易理解。

(三)对于某些约定束成的说法一定要准确,尽量做到专业。如“人行横道”可以译为“crosswalk”,但国外大多采用“pedestrian”。再如“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不能译为“construction area”和“use area”,常规的应该为“gross area”和“net area”。

(四)积累

成功的译者背后是无限的努力和艰辛的积累。在巩固自己的语言功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的时候,积累对于译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任何质变都来源于量变的积累,如华罗庚所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建筑英语翻译做好做精,译者要有一个良好的积累习得。

四、结语

在翻译实践中,除了需要译者具备良好的英汉两种语言的水平之外,还需要具备更加广博的知识等综合素质。建筑英语的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明白无误,译者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建筑英语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おげ慰嘉南祝

[1]徐有志. 现代英语文体学[M ].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16 - 30.

[2]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M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269.

[3]张梅岗.科技英语修辞.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9.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 问题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84-01

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是指对于建筑质量的最低限度要求,任何建筑工程的质量都不应当低于这个标准。该文正是根据此类相关标准和要求,对于那些不符合设计规范和标准以及在工程质量上存在欠缺的问题作出的相应建议。

1 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相关问题

1.1 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质量是否允许吃设计余量

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明确提出,在经过相关检测后发现达不到相应设计标准,可是在经过原设计单位核算过后仍然能够满足结构安全以及使用需求时,该检验批可以予以验收。大多数条件下,虽然规范中对于安全以及使用功能给出了最低标准限度,但是设计环节上在此类标准中往往还有可供考量的余地。不满足设计要求与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但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质量时,很多时候都会去考虑到吃设计留有的余量。并且这种情况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延续下去。但是国家相关部门不应当放任这种情况继续进行和发展下去,而是要严把吃余量的关口。并且对于“两者并不矛盾”的说法也应当予以重新探讨。严格意义上来讲,二者之间确实存在矛盾。但是国家在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上对于这种矛盾却没有指明,而且虽然在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规定了最低限度的要求,但是对于那些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作为国家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凭据,最终的工程验收不仅要遵循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同时还要符合合约上的要求。

1.2 造成永久性缺陷工程的验收

与此同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还指出:“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以及分部工程,虽然外形以及尺寸上发生变化,但是仍然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性能时,可以按照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这点意见和标准也是存在较大问题的,许多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建筑工程都能够通过加固处理来达到安全性能方面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使用功能上无疑将大打折扣,令使用者的权益遭到损害。这条标准的设定实质上是为不符合标准的建筑工程找到了一条合法的通路,对于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消极影响。所以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对质量标准进行严格限定,严格要求国家规范标准就是一个最低要求的限度,所有质量在限度以上的建筑工程为符合标准要求的,而在限度以下的则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并且针对于那些质量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工程,不允许再通过其他方法来予以处理。

1.3 语言不一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

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存在许多这样的情况,由于语言使用不一使得很难在具体地实施过程中予以掌握和理解。例如,在“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与“满足安全使用”的相关条文上,先后出现过多次不一的语言,并且彼此之间存在一定区别,这就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对于他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在主要功能与次要功能方面的条文上,虽然对于主次功能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但是在现实的验收过程中对于主次功能却并没有予以明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主次功能混乱的问题。

2 关于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问题的相关建议

对于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应当予以积极解决,为此做出如下建议。

(1)杜绝为不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以余地。当前我国实行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已经较低,如果在此基础上在进行降低将会严重威胁到我国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限制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同时,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也将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为此,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和规范的质量不应当留有出路,在验收标准上只提要求,不讲条件。

(2)鉴于现行标准和规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匹配的,因此在标准和规范中的语言运用上也要尽量做到一致,避免造成二者衔接不当的问题。

(3)与此同时,我国的建筑标准规范还应当充分吸收借鉴国际化因素,争取做到与国际接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走出国门,也将有更多的外资建筑企业进入我国。在这样的条件下,考虑将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同国际接轨显得势在必行。

(4)此外,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制定还应尽量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但拿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为不符合标准和规范开口子为例,这种做法不仅无法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为质量不符合规范的建筑工程提供“合法”出口,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业主们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在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应当充分将各方的利益需求考虑进来,最大限度的去完善验收标准。

3 结语

简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要不断按照应有的制度体系来进行完善和填充,面对这样一个系统、复杂性较高的标准体系,一定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和人们的现实需要来加以改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内容也将随之调整,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殷许鹏,潘文,宋廷苏,等.建筑隔震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研究[J].施工技术,2013(9):61-63.

[2] 丰淑玉.议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几个问题[J].新疆有色金属,2013(5):101-102,104.

第8篇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 25岁(1986年1月2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8个月]

公 司:XX建筑有限公司

行 业:建筑/建材/工程

职 位:工程经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土木工程

学 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自我评价

本人土木工程本科毕业,非常热爱建筑工程这一行业,对房屋建筑中的现场管理,施工以及放样等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年来参与现场施工过程,使自己掌握了不少现场实际的管理和工作经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乐于助人。对工作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勤于实践,善于创新。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建筑/建材/工程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工程经理

工作经验

2011/8—至今:XX建筑有限公司 [ 1年8个月 ]

所属行业: 建筑/建材/工程

工程部 工程经理

1、负责前期工程相关报建工作;

2、负责相关参建单位的协调工作;

3、负责项目的综合管理工作;

4、负责相关配套工程的协调工作;

5、负责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规划、绿化、人 防、环保、环卫、消防、白蚁、安质监、档案馆等)的沟通协调工作;

6、负责决算的审计工作;负责工程竣工验收相关工作;负责物业进场交接工作。---------------------------------------------------------------------

2009 /7—2011 /7: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2年]

所属行业: 房地产开发

工程部 结构/土木/土建工程师

1、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项目部的周报、月报、季报的PPT汇报工作,及项目部日常管理工作;

2、负责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实时控制与监督,主要负责土建施工的监督与管理;

3、协调与施工总包、各分包、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对参与工程项目各方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与协调、督促工作,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目标的实现;

4、负责土建图纸的审核,督促设计单位按要求对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

5、负责招标工作,配合集团成本部、材料部等进行标底和投标邀请书的编制,整理招标工程图纸答疑,审核投标文件,参与施工、监理单位等供方考察,负责整理考察报告,提出合理建议。负责整理评标、决标报告。草拟土建专业相关合同条款;

6、审核施工单位的相关施工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交底等,并编制甲供材料、设备采购清单及进场计划,并跟踪计划执行情况;

7、审核土建专业的工程变更,处理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联系单的签证工作,并按程序进行批审落实。经办施工进度款,出具工程结算核定意见,办理结算单和竣工结算等。

教育经历

2005 /9--2009 /6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本科

证书

2007/6 大学英语六级

2006/12 大学英语四级

第9篇

关键词: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建筑工程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078

1 引言

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是我国对建筑工程质量经过实际调查并根据一定原理制定出的工程质量的最低要求, 因此,建设的每一个工程都必须满足该项标准的要求。事实上,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验收标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那么对整个建筑行业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首先是相互之间的信息不畅通,其次是相互之间标准的不统一导致的市场混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没有一个统一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时候,那么参差不齐的状况就会很容易出现。

2 基本要求

验收标准必须被严格执行,否则标准的权威性与科学性将受到严重的质疑,尤其是绝对不能给不合规范与标准的工程开方便之门。

事实而言,当前施行的验收标准是比较低的,和国际要求的标准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如果再降低这个验收的标准与水平,这将会极大的几率影响我国的施工质量,对我国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提高造成巨大的损害,一定程度上同时也会使我国的施工质量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被国际标准甩的越来越远。

因此验收标准语言及其数据必须规范严谨。标准里只能够提要求,不能给工程偷工减料开方便之门。同时,语言的标准规范不准要和国内相关企业和事业的现状接轨,也不能忽略了国际市场的存在,也要与国外的企业竞争,允许国外的企业进入,因此,我们的标准规范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又要遵从行业实际。工程的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也是建筑企业的发展基本点所在,只有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够使得企业的声誉提高与工程量的增长,因此对于质量的守则是无疑的,也是应该号召从业者学习,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向前跟进,既繁荣了国内的建筑业,又走向了国际市场,既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演进,又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简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要不断按照应有的制度体系来进行完善和填充,面对这样一个系统、复杂性较高的标准体系,一定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和人们的现实需要来加以改进[1]。

3 现行标准相关问题与建议

现行标准之下,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比较突出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是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质量是否允许吃设计余量;第二是成永久性缺陷工程的验收;第三是语言不一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

在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可以找到有以下规定:在经过相关检测后发现达不到相应设计标准,可是在经过原设计单位核算过后仍然能够满足结构安全以及使用需求时,该检验批可以予以验收。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即使规范提出了对于安全和使用的最低限度的考量,但往往此类标准在设计环节上留有一定可以探讨的余地,就比如说不满足设计要求并不代表就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该项情况进行严格的把关,必须严格把控好吃余量的关口,严格意义而言,虽然在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规定了最低限度的要求,但是对于那些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作为国家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最重要的依据,最终的工程验收一方面要遵循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则要满足业主与工程主双方的合约标准要求。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存在由于语言使用不一导致在具体地实施过程中出现沟通与理解的困难。例如,在“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与“满足安全使用”的相关条文规定上,先后出现过多次对该条文不一致的解释,并且彼此之间并不是相同的,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区别,因此,这就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对于他的认知程度[2]。另外一点更重要的是,在区分主要功能与次要功能方面的条文上,虽然对于主次功能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但是在现实的验收过程中对于主次功能却并没有予以明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主次功能混乱的问题[3] 。

本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经过缜密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标准要实现达到和国际接轨的水平,因此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来适当提升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其次,对不符合质量的工程采取坚决的处理措施,坚持杜绝为不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工程留有余地,要知道我国推行的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距离其他国家的基本标准以及国际的基本标准是较远的,如果施工质量比这一标准还要低的话,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所以一方面要逐渐提高施工和验收水平的同时,另一方面要加强该领域的合作与行业的提升。

4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工作至关重要,因此,质量的验收标准规范作为风向标就需要严格的被重视,作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或者学习者,我们都应在学习或者工作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从而带动整体行业的向前进步与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也需要进步,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实际工作进行规范地分析与总结,形成相关新的经验,运用到实际中。

参考文献:

[1]赵伟洲.论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262-262.

第10篇

数字化技术为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便利,同时由于数字化技术本身的应用特征,以及民族建筑数字化保护的传承保护而带来的仿真、鉴别等多重功能需求,决定了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信息采集和存储工作,而是多种工作的统筹协作。简单而言,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需要从信息要求、数字化功能、数字化标准、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来全面推进。

关键词:

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

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遗产可谓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建筑信息复杂,建筑数据标准不一,相应地,民族文化遗产的信息管理和维护工作就较为复杂繁琐。另外,民族建筑遗产不仅是民族建筑技术要素的传承,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全面真实是其内容信息的基本要求。各种原因使得近年来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迟滞不前,发展缓慢,难以适应社会对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迫切需求。数字化技术具有快捷、便利、超大容量、互动等多种功能,它不仅使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海量信息的搜集和存储具有了可行性,同时也使得民族文化遗产在数据资料整理、分析、及时更新和互动等方面更加便利,因此,在现代测绘与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化技术逐渐应用于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并成为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趋势。随着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时代的开启,学术领域开始讨论数字化技术在民族文化遗产方面传承保护中的应用,但是对于数字化保护问题还缺乏整体的分析和梳理,本文便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和分析,明确数字化保护思路,推进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良性发展。

一、全面真实是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基本要求

建筑与民众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多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民族建筑,且伴随着民族社会的发展,民族建筑也在不断改造创新,不同建筑中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信息。[1]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包括建筑要素、文化内涵、历史信息、基本信息等多方面内容。但是由于技术条件有限,之前的民族建筑研究多采取文字记载和图片记录的方式来进行,在有限的空间内和缺乏技术支撑的情况下,有关民族建筑的保护性研究往往集中于不同视角下民族建筑要素、建筑变迁等方面的信息记载,这使得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做到真实全面,制约民族建筑文化信息的原汁原味和全面地传承下来,影响了民族建筑的信息保存和信息开发利用。民族建筑是少数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全面真实地记录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信息是数字化保护的基本要求。根据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信息指向不同,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即基础层面、技术层面、意识层面、发展层面,每个层面所对应的内容各有不同。首先是基础层面。少数民族分布于国内的不同地区,如西北少数民族、东北少数民族、西南少数民族等,在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所居住的环境条件各有不同,或高原,或草原,或山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对应着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自然环境为建筑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各有不同,因此,少数民族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对于建筑的认知必然不能脱离其地理环境来进行。其次是技术层面。由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民族建筑也在互相借鉴,但是在整体上,少数民族建筑在大体上仍然保持一定的民族特征,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建筑布局、建筑构件等方面各有不同,这些建筑要素也是民族建筑的主体要素,在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中,必须对以上各种建筑要素进行详细统计和整理,这也是民族建筑和其他建筑形式在外观方面的区别所在。再次是意识层面。民族建筑是民族民众的创造,是民众的意识产物,和民族生活密切相关,在民族建筑中蕴含着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观等意识文化,并和民族民众的生存方式和行为习惯保持一致,如由于对火的崇拜,怒江傈僳族民居中必然有火塘,且火塘周围不许放置不洁净之物,民族建筑深厚的文化内涵意味着其在数字化保护中必然要把其中的文化因素一并包括在内。最后,在民族物质基础的发展上,以及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民族建筑也在不断发展,不同时期的民族建筑有不同的特征,特定时期的民族建筑具有当时历史时期的烙印,民族建筑的发展和变革也是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时,不能忽略了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变革记录。[2]

二、功能多样是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特定需求

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保留现有的建筑历史文化信息,使其不至于因城市规划建设而消失,使其作为历史的见证代代传承下去;另一方面,由于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可利用性,民族建筑可以提供历史信息以供历史研究之用,同时,民族建筑可以为现代建筑提供借鉴等等。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多种可利用价值意味着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并不是把众多信息储存于数据库中束之高阁,而需要根据各种现实需求在数字化路径下,进行功能的多样化设定。[3]从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现实利用来看,分类存储、信息检索提取、分析、虚拟、交互等功能都是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功能。从分类存储来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建筑,由于功能划分不同,多数民族的建筑不仅仅限定于同一种形式,如民居建筑和公共文化建筑等,因此,在数字化路径中,首先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使得各种建筑文化信息各归其位,只有这样,庞大的信息量才不至于杂乱无章。从信息检索提取来看,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信息的数字化保护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资源基础,同时也可以为民族或历史研究提供有效支持。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据库也是有兴趣于民族文化的民族民众了解民族的一扇窗口,出于各种目的,对相关文化信息的检索必不可少,由此,数字化保护必然要提供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才能满足以上需求。从数据分析来看,建筑中蕴含力学、美学等文化信息,不同民族建筑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是由内在的不同数据所带来的,要从横向上对各种民族建筑进行类比,或者是对同一民族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就需要数字化建设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横向的多方向数据整合分析。[4]从虚拟方面来看,少数民族地处偏远,且地理条件较为不便,这些客观条件制约了更多人前去了解民族建筑。另外,由于民族地区的区域规划和建设,民族建筑也在不断消亡,因此,基于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民族建筑文化遗产在数字化空间内虚拟呈现,加强民众的感官真实体验。从交互功能来看,单纯的静态的展示并不能完全满足受众对数据库建设的需求,只有互动才能调动个体对民族建筑的兴趣,因此,增加互动功能,可以使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满足更多方面的需求。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实际是民族建筑在虚拟空间的数字呈现,数字化建设不仅要克服实际空间内民族建筑对各方面需求的不能满足问题,同时还要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更多功能,以便使数字化保护的路径更加便利和实际。结合以上问题,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就需要结合各种功能需求进行功能多样化设定。

三、统一标准是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前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建筑的相关信息包括多个方面,在基础信息和历史变革等方面都有相对应的历史记录和行政区划为依据,因此,在这些方面的信息往往不会产生误解或分歧,但是对于民族建筑的建筑要素来说,在这一方面并无可靠的标准为依据。从建筑本身来看,不同民族的建筑各有不同的特色,吊脚楼、风雨楼、清真寺、蒙古包、土掌房等等各种民族建筑在功能、形状、材质各有差异,其中的建筑构件也多有不同,此民族建筑的建筑构件在其他民族建筑上可能没有对应的构件,另外,也有相同建筑构件在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各种差异和特色使得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在信息描述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数字化技术而言,要对庞大的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信息在同一个系统内进行输入管理,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标准,以统一的信息格式来进行描述,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输入和整理时有一个可靠的依据,避免信息的误解或者信息描述的含糊不清。从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信息特点及数字化特征来看,相关文化信息数字化的统一标准主要是指统一的计量单位、统一的信息格式、建筑构件的统一化称呼、统一的语言等。统一的计量单位是指民族建筑的各种长度或数据计量采用统一的单位,避免各种数据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互相换算带来的信息混淆。虽然每个民族在进行建筑活动时,其设计方案、尺寸度量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是在文化遗产信息测量或扫描时,需要以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计量,以便于数字化系统的整体管理。从统一的信息格式来看,从各民族不同风格的建筑来看,多数民族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差别极大,因此,在建筑结构的横向或纵向剖析上,便存在着不同建筑的信息并不对等或一致,但是从数字化技术本身的特性而言,只有采取统一的信息格式,才能实现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因此,在对建筑进行信息描述时,需要采取统一的信息格式才能满足数据语言的整合需求。从建筑构件的统一化称呼来说,由于不同地区的语言习惯不同,每个地区对于建筑的不同构件的称呼也各有不同,这样较为杂乱的称呼往往会使数据信息难以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也不利于受众的理解,因此,在对不同民族建筑构件进行描述时,要尽量按照统一化的名称来进行称呼,以便受众理解。其次,在统一语言方面,多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因此,按照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建筑信息也顺理成章,但是从利用角度来看,民族语言多为民族民众所理解,外部民众对于众多的民族语言并不能完全理解。从推广的角度来看,对于民族建筑信息的输入适合以统一的语言来进行输入整理,统一语言描述、民族语言注解的模式可以解决数字化建设中的语言隔阂问题。

四、科学管理是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有效保障

从民族建筑信息本身来看,民族众多,民族建筑式样各异,建筑本身可以分为民居建筑、公共建筑,不同建筑有着不同的历史变迁,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各自蕴含着不同的时代信息。从建筑本身的信息情况来看,每种民族建筑都有不同的结构和布局,不同建筑的描述都包含着极大的信息量,实测数据、模型数据、属性数据、图片数据等来自各方面的建筑信息数据形成了浩若烟海的信息量。从数字化本身来看,数字化建设包括信息的采集、压缩、更新、整理和分析等过程,在功能设定上有数据管理和查询功能,还可以通过网络管理权限,进行数据维护。虽然每个环节看似简单,但是由于每个环节面对的都是庞大的信息量,因此,数字化的数据追加、提取或分析等每个环节都是极为繁重的工作量。[5]要使众多的信息在数字化空间内有序管理,并使数字化复杂的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支持,民族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科学管理便尤为必要。从管理方向来看,主要分为内容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模块,从信息内容上来看,涉及到历史、民族、民俗多个领域,对于信息内容的整理完善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因此,根据数字化化建设的工作分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也要从这两个方面来着手。技术方向的管理则主要是指硬件管理及应用系统的管理。从管理对象来看,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分为人员管理和系统管理两个模块。人员职责分工、权限划分、工作监督是人员管理的主要方向,系统管理主要指系统维护、更新、升级等问题,信息处理、技术支持、人员职责分工等诸多事宜意味着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需要进行科学管理,对于相关管理工作的展开需要基于以上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向的综合来进行。首先是科学的思维。民族建筑遗产和数字化技术的结合是在先进技术手段支持下进行的传承保护活动,不仅需要考虑到现实推进中的资金来源、系统设置等问题,还需要从长远视角来看,使数字化保护具有发展思维,使现阶段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尽可能满足未来的各项发展需求,因此,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展开需要科学的清醒的思维,这是科学管理的前提。其次是科学的分工。民族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牵涉到多个民族、多个学科、多种工作,因此,对于相关工作的合理分工,是具体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最后是科学的制度。民族建筑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一方面需要对信息内容进行管理,信息内容的管理包括采集、整理、输入、分析等多个环节,工作繁杂;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技术发展对技术方面进行更新,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各个方面的工作环环相扣,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制度化管理才能为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五、结语

数字化技术为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民族建筑信息的采集、管理、存储及其他问题的解决都有很好的帮助,数字化保护的实现将有效推进民族建筑的研究、保护、修复、鉴别等工作。另外,数字化技术的参与也意味着民族建筑遗产保护需要面对因数字化结合而衍生的系统运作、人员分工、信息维护等各种问题,因此,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可谓是前景广阔、任重道远,只有对相关工作的全面推进才能使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促进民族建筑遗产的传承保护。

参考文献:

[1]刘亚美.乡土建筑保护理论的梳理和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

[2]郭凌,王志章.空间生产语境下的城市文化景观失忆及重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2).

[3]屠飞鹏.探析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黔东南苗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2).

[4]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行业英语教学 问题分析 教学探索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此体现出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对于现今高职院校建筑行业人才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录取门槛普遍较低,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英语根基普遍不扎实,起点较低,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有效结合,较难激发学生较为持久的学习动力。

一 高职院校建筑行业英语现状及问题分析

行业英语承接公共英语开设,是公共英语在学生各专业领域的延伸课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以普通基础英语为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教材缺乏专业性,与学生职业需求相脱节,无法较好地体现行业特色,培养的学生文化素质不高。但在现有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仍面临着以下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僵化

高职院校建筑行业英语教学目前普遍沿用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导,重视以“翻译+阅读”为重点的技能培养,较少考虑学生实际行业英语运用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学生参与度较差。

2.建筑行业英语教材选择面较窄,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已有建筑行业英语教材内容往往选材零散而不系统,没有体现建筑类的专业特点,部分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

课程设置缺乏深度和广度,教学知识点分布往往停留在单纯的阅读和词汇练习上。高职院校由教师自编行业英语教学教材存在困难,英语教师较缺乏行业背景知识,而建筑行业专业教师较缺乏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较弱。

3.教学手段单一化

高职院校建筑行业英语的教学仍以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后翻译为主要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对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效果不明显,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转贴于 二 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定位

在建筑行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应当始终坚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大方向,以英语教学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为背景,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在完成基础英语的学习后,经过专业英语学习及英语技能的培养,掌握一定的建筑工程类英语基础知识和实用交流技能,扩展专业英语词汇量,让其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从而借助词典顺利阅读和翻译有关建筑类英语业务资料、专业刊物,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使英语成为专业工作中的得力工具。

三 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探索思考

1.坚持将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相结合

在基础英语前期教学中,授课教师应根据讲授对象专业的特色和岗位特点,侧重从各自的实际生活领域和职业岗位中选取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及时补充所涉及行业的背景知识或相关专业词汇引入,因材施教。在建筑专业英语课程讲授中,既要包括基础英语教学,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又要包括一定的建筑工程行业英语,以满足学生将来走向一线工作岗位时对行业英语的需求,不能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完全脱离。

2.教学方式多样化、互动化

成功的专业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 实践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对话演示法、教学片演示、案例教学等应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要善于打破常规,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师资应基本固定,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建筑行业英语教学,面临着两大问题,由于基础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对于建筑行业知识涉猎较少,没有行业实践背景,因此,对所教授学生未来目标岗位群需求知识也知之甚少;而建筑行业专业课教师虽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却无法驾驭英语课堂教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从事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应努力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针对所授对象,积极与行业类专业教师配合,使专业理论和英语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中职;建筑人才;教材;教师

一、 当前中职建筑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英语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近几年来,由于本科学校和大中专院校不断扩招,使得处于两者夹缝中生存的各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源质量逐渐降低,这些学生大部分在之前的学习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足,学习习惯不良,英语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二)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部分学生在上中职学校之前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甚至有学生连最基本的英语音标都记不全,之前掌握的单词量少得可怜,基本听不懂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甚至觉得与大学本科学生相比低人一等,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不看好,觉得自己的前途渺茫,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三)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仍然多是采用"教材 + 板书 + 录音机"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很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英语教材落后,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

现阶段大部分中职学校采用的英语教材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材中的课文与当今"90 后"学生的生活脱钩,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些教材对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价值定位不明确,各个不同的专业学的是同一本教材,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中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中职英语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 培养有英语素养的中职建筑人才的途径

(一)编写符合中职建筑专业的英语教材

按照建筑专业目标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开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针对性和职业实用性,为就业作准备,使学生的英语技能适应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即使在英语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就业岗位开展语言教学改革,这就要求有合适的教材,以职业为导向,使英语学习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和职业趋向,使学生在校英语学习和就业岗位不脱节,彰显专业特色。建筑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将来从事的岗位多是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造价员、材料员、测量员、招投标、资料员等,要求学生掌握绘图识图、操作使用测量仪器、工程算量等基本技能,熟悉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技术。因此教材就要选取这些重要专业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既学英语又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两者相辅相成。教材的编写考虑到中专生英语基础差,不能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和太深的专业知识,因此选编内容尽量浅显易懂,把专业英语词汇融人到日常生活工作的对话中。

在unit5 The weather at the work site的一段对话就很好地体现了"实用为主,够用就行"的原则。

A: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B:It's sunny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today will be18℃.

A:It's so warm.The weather is suitable for our work.

B:But it will get older tomorrow.

A:If it rains, we couldn't continue the outdoor work.

B:The temperature will drop to -5℃in three days.

A:That's too bad! Som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prevent from freezing.

这个对话复习了表达天气的英语句型,也与工地的工作联系起来,"下雨不能进行户外作业(outdoor work)",降温要采取"防冻措施"(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from freezing)。这段对话从日常英语逐步过渡到工作英语难度有所增加,仍是学生稍加努力即可掌握的专业英语。这考虑到了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又使学生在跳一跳就能摘掉苹果,打消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畏难情绪,增加了学好专业英语的自信。

(二)开展情景教学,巩固英语专业知识

每个单元均以一个话题为主,先切入简单的日常口语对话,再引入建筑行业的相关情景,加入简单常用的专业词汇展开对话训练。如unit4 shopping中在section A中的对话内容为买水果,先复习解决on sale(打折)和I'll take it(我买了)等常用词组和句型的意义和操练。在section B中用刚学习到的购物句型来练习购买建筑材料,引入了如cement(水泥)、steel (钢材)、brick(砖)、paint(油漆)等新单词,新增的专业词汇不多,难度不大,却很快与建筑专业对接起来,将学生置身职业岗位的情景,这样的语言学习让他们兴趣盎然。

这些专业词汇和术语采取螺旋递进式知识学习体系,在其他单元多次重复出现。在unit 17 Inquiry of Building Materials(建材询价)中再次出现了专业性更强、更深,对话更长、更真实的情景对话-建筑公司采购员在国外购买建材时的询价与报价,对话难度有所提高。在替换练习中给出了一些复杂的分类建筑材料的专业词汇以供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满足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的需求。在写作部分提供了建材的询价信函和报价信函供学生翻译,熟悉这类信函的格式和措辞,供学习较好的同学模拟仿写,提高专业英语的翻译和写作能力。

(三)合理划分学习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当前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很差、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因此,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来解决这一难题。实施分层次教学,可以在新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能力的考试和测评,按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合理地将他们分成快班、中班和慢班三个层次。教师授课时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协助他们订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梯度要求,从而使优等生进一步提高,中等生得到发展,后进生得到帮助,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水平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当把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着重进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和锻炼。同时,学校可以积极引进教学能力强、业务素质扎实的英语教师来充实本校的师资队伍,重视对青年英语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另一方面,每个学校都应为英语教师提供再学习和不断深造的机会,加大培养高素质英语教学人才,对于这些教师设置专项的奖励,鼓励英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历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