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27 02:30:15

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

提升职业素养,重塑教师形象

时间

2018年9月5日(星期三 下午)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地 点

多媒体电教室

组织部门

教导处

主讲

熊跃农

主持人

一、教师的职业特征

1.职业角色

2.职业特点

二、教师的幸福人生

1.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价值感

2.教师的幸福:教育幸福——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

3.幸福感从何而来:职业崇高、双倍收获、境界提升、仁爱输出、

精神享受、心灵塑造、人生引导

三、教师的职业修为

1.准确定位

2.仁爱之心

3.提升境界

4.努力学习

5.听课评课

6.不断进取

7.抓住契机

8.精心设计

9.坚持到底

10.不求完美

9月5日,我有幸听了熊跃农老师的《提升自身修为,享受幸福教育》讲座,还是感触良多。正如熊老师老师讲座中说的:生活是老师和学生一生都要追求的一门大学问。教师,在肩负责任的情况下请一定要活得更优雅,这是你自身的需要,更是教育对你提出的要求。

而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中,升学的压力,社会的舆论等方面的因素却常常让老师们感到焦虑,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每当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吵闹时,我会很生气,快要期末考试时,我想给学生多夯实知识,学生不能理解或者无动于衷,我会很焦虑。这些不仅仅会影响我一时的心情,甚至会影响我一段时间的心情。我记得江本胜教授在《水知道答案》这本书中提到,人的情绪会影响水结晶的形成,喜悦的情绪会让水结出漂亮的水晶,反之,则会结出不完整的结晶。我想,情绪之于人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熊老师告诉我们:修为。

熊老师告诉我们教师职业修为的四重境界: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让自己心安的老师;让学校骄傲的老师;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们要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个位,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而修为,最重要的是读书,读书可以让人明理、辨事。在书中寻找相似的人生,可以舒缓焦虑的情绪。修为不是一日可修成,熊老师也提到:坚持!能风雨无阻的坚持一件事,一定是毅力非凡的人。修炼出如此毅力的人,一定能自如应对教育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也一定可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我深知我的一举一动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努力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德高身正,为人师表。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享受着自己的幸福。

本人签名:

学校评价

教导处评价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第2篇

教师。

骨干教师是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一般把骨干教师定义为在教师群体中师德修养、职业素质相对优异,有一定知名度、被大家公认的、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了较重的工作量,对教育研究方面有一定兴趣和较为突出的能力,取得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对一般教师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能够支撑所在地区或学校的学段或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的优秀教师代表。骨干教师培训,一直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骨干教师培训中,增强骨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能力,对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而言都是新的挑战。

一、把师德建设放在骨干教师培训的首位

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转化落地的要求,是党的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素养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中,几乎都融入了道德元素,例如“学会学习”中的“信息意识”,要求学生具有网络伦理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健康生活”中的“健全人格”,要求学生自信自爱,坚韧

乐观。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工作中呈现什么样的态度,表现什么样的道德品行,会直接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在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这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要把师德作为遴选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的首要条件。严格制定遴选条件,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考核骨干教师的首要条件;严格遴选工作程序,通过个人自荐、专家举荐和区县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申报,综合考虑专家和区县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师德评价;最后,入选教师与培训机构签订师德承诺书,才能正式成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

要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对师德的认识。在培训课程中设置师德专项模块,以提高师德认识为目标,深入学习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使骨干教师明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明白高尚的师德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意义。

要把师德考核作为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制定骨干教师师德考核标准,由指导专家、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同事等人从多个角度对参训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促使骨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对于评价不合格者,不予发放培训结业

证书。

二、重塑骨干教师的学生观

李希贵校长说过:“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素养应该以人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广大骨干教师必须重新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观,以适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

需要。

学生是核心素养的主体,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建立新型学生观的关键在于促进骨干教师全面理解学生核心素养。要全面理解核心素养,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完善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

体系。

培训机构通过组织集中面授、高校深造和自主研修等培训项目,帮助骨干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核心素养,重塑学生观。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聘请专家、学者、一线名师,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研发,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封闭式学习,安排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加强与专家面对面的深层次交流与对话;在全国范围内为骨干教师精选高等院校、学科专家、学科专业课程,分批组织学员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专家的系统学科专业培训,学习学科高端理论,接受学科学术陶冶,与学科顶尖专家建立高端师承关系;为骨干教师精选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书目,以阅读任务为驱动,将自主学习、自觉实践和自我反思有C融合,调动学员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丰厚理论功底,促进学员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养成自主学习的

习惯。

三、重构骨干教师的课程观

核心素养不只是课程目标,还是一种崭新的课程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过程的不同阶段新发展。钟启泉教授指出,“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校教育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的信号,标志着我国学校的课程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核心素养体系下,学会学科知识本身不再是教育目的的全部,形成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任务的能力与价值态度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未来的学生需要的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与素养。

以跨学科学习为特征的课程统整改革,是改变传统分科教学只注重学科知识、强调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跨学科教学为基础,打破学科内容、学习时空和教师间的边界,重构新型的课程形态。骨干教师专项培训,集合了各个学段和学科的骨干教师,组织骨干教师打破学科壁垒,开发基于主题的跨学科的课程,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一边完善,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重新建构自己的课程观。

首先,要在培训中培养骨干教师的课程统整意识,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理念,设置相关培训内容,帮助教师体验、理解、掌握课程统整的运行机制和操作方法,确保骨干教师能有效进行课程开发;其次,提升骨干教师的学科素养,聚焦本学科目标,在自己的学科内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统整;最后,积极在培训中安排专门的时间和场所,创建网络研修社区,为骨干教师提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环境,加大教师合作的力度,帮助骨干教师在跨学科的合作中,共同对各学科的目标进行研究,以某一主题为切入,进行跨学科的课程

整合。

此外,适时引导骨干教师将课程统整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组织专家进行课题研究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培训机构对课题研究进行统筹管理,负责选题指导、开题论证、过程监控、结题评审验收等具体工作,形成研究成果。

四、改善骨干教师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具体而言,需要体现三个着力点:一是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二是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中心”,三是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在这个原则下,鼓励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系列研究,开发更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模式。例如,针对课程整合开发的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展基于主题的跨学科教学,打造多学科教师参与开发课堂模式等,都需要骨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实践和反思。

培训机构在本省市遴选一批热心支持骨干教师培训、在素质教育中取得显著成效的中小学校作为骨干教师的实践研修基地,以导师带教的方式开展实践研修活动,观摩常态课,参与基地学校的备课、教研、说课、做课、评课、磨课等各项教学活动,与指导教师探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在全国范围内联系一批在核心素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的优秀特色学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教育考察,帮助骨干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促进学员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学员发展核心素养的能力,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在感悟中提升完善。

让骨干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对日常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制订改进计划,实施改进行为,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提炼有效的教学方式及其理论依据,形成核心素养的实践经验和智慧。

五、依托学习共同体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而建立的,而非基于学科知识体系建立。W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仅靠一个学科就能够培养的,而是需要借助多学科、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把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各个学科根据核心素养体系和本学科特点,研制学科核心素养,并把它贯彻到学科教学当中。

骨干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不仅在学校工作中具有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还影响着区域教师队伍的优质均衡发展。培训机构应积极推进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既有基于课程统整的骨干教师团队,也有基于骨干教师工作室的青年教师团队,为学习共同体安排指导专家,通过开展主题沙龙、课例评析、案例会诊等活动,共同带领所在学校和所在区域教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改变了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突出强调在获取知识后形成的关键能力和人格发展,一定会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也在同步改革,培训先行是课改顺利推进的保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目标、培训模式、评价方式等,都是新一轮课改来临时教师培训机构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一体化” 教师综合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89-03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了改变过去学科体系为框架的教学模式出现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偏离的弊端,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以项目驱动教学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的取向,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一体化”教师。本文拟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为例,探讨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培养问题。

一、培养“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一体化”课程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产物,是根据课程教学培养目标要求把相关专业理论课程的知识与实践技术整合为一体的课程。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必须有“一体化”教师团队。“一体化”教师是指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下,根据教学项目的要求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和企业生产管理集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的“一体化”课程的指导教师。“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效果如何,取决于“一体化”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一体化”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一体化”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高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是指人对职业的态度在工作中所养成的行为习惯、工作作风,体现出对职业与社会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素养依靠良好的态度在职业中不断地培养才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是通过学习积累不断提高来实现的,过去所掌握的知识因时代的发展会老化,必须靠不断地学习去吸取新的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实现的。所以,“一体化”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文化与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再潜移默化地移传给学生,才能不打折扣地完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师资现状剖析

纵观一些职业教育发展较快、较有成效的国家和地区,对专业课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带学生做实训项目,直接服务于企业,毕业生到企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国内个别知名高职院校,在项目驱动教学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出色完成“一体化”课程教学任务,培养出优秀的技能人才,,然而,目前相当部分高职院校存在“一体化”课程教学师资综合素质不高的状况,课改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体现如下:

(一)“一体化”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多方面了解可知,目前高职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部分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低,动手能力差。这类教师一般是刚大学毕业,没有实践经验,教学中只会把书本的知识点用粉笔、黑板或屏幕展示给学生。这样的教师教出的学生也是脱离实践的。这些青年教师,只要加以引导,并给予安排到基层锻炼与培训的机会,就能很快提高其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成为合格或优秀的教师。

第二,部分教师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动手能力,但知识面窄。这类教师一般是来自工厂的工人或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师,他们较高的操作技能,常让学生惊叹,但只能教学生学会机械的操作,没有足够的理论传授给学生。教出的学生缺乏理论知识与创意创新意识。这些教师应通过学习培训提高理论与专业知识,才能符合“一体化”教师的要求。

第三,部分教师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缺乏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没有为学校领导分忧意识。在教学中不能尽职尽责地教好学生,而是偷工减料地应付任务,为了迎合学生追求高分心理不屑弄虚作假。这些教师教出的学生很难适应企业管理要求,甚至给企业制造麻烦,起“负债”作用。如果这些教师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学习提高职业道德与素养,提升工作态度,将不能继续胜任教师资格。

(二)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不统一

“一体化”课程教学中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不统一,体现在教学团队的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教师很少往来与沟通,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不能达成共识,造成理论实践相脱节,虽然把一些课程改头换面称“一体化”课程,但只是表面上称“一体化”,实质上理论和实践没有真正地整合,原来上理论课的教师,还在照着教材枯燥无味地照本宣科,脱离实践;原来上实训课的教师,只管讲操作技巧,忽略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出的学生综合能力差,就业后适应性差,缺乏创意。

(三)教师教学观念、知识、技术老化

担任“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部分教师教学观念、知识、技术老化,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原因有二:一是领导对教师学习提高重视度不够,部分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二是有的教师只顾埋头于教学,很少关注企业方面技术发展状况,不想去研究新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毕业生面对的是新理念、新技术有较高要求的业界,我们的教师用过去的知识、老一套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于适应社会需要。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效果。高职院校实行项目驱动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给教师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以便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三、“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路

(一)建立教师准入制度与培养机制

1.教师准入制度的建立。根据教师职业的要求,建立教师准入制度,对确保引进的教师有良好的品德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极为必要。尤其“一体化”教师的引进应更加严格按条件考核,否则引进的可能是与岗位需求不相符的低素质的教师。近年来学院引进歪才的例子不少,在于我们没有健全的准入制度,或相关部门领导不按制度执行,才造成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现象应予杜绝。

2.教师培养机制的建立。教师素质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永久性工程,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培养机制,促使团队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有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的成长如同树木的成长一样要经过培育,树木要成才靠养分继续供给,而刚从事教师工作的人要成长为合格或优秀的教师要经过规定的培训、继续学习来培养。一方面,教师素质培养应从新上岗的教师抓起,通过综合考察,基本能力与素养达到教师要求方可任教。另一方面,对教师知识与能力应长期实时跟踪考核,促进教师整体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师资培养机制的完善尤为重要,学校领导与人事管理部门应制定可行的制度,基层部门要配合人事管理部门把教师培训与考核落实于行动,使师资队伍茁壮成长。

(二)确定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方向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具有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师,其综合能力与素养应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联系起来。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培养。

1.师德与职业素养的培养。良好的师德,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做好教出好的学生(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份内事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教师在工作中只有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以对学生爱戴、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开展教学与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对待教育事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高水平发展。这是对广大教师的师德与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

2.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一体化”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教育成果反映其教学与教育能力的高低。衡量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在于他在课堂上把准备好的教案讲得多么完整,而在于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受益多少,学生的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培养目标。衡量一名教师的教育能力,不是看其所教学生各门功课成绩有多高,而是看其所教的学生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多强。所以,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就是强化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灵活地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

3.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要使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学生受社会与企业的接纳,应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与设备,通过教师或学生,为社会与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使企业感受到高职高专学院具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能力,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为此,要求“一体化”教师具备对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能力,并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教师承担对企业职工开展技能培训的工作,使学校实实在在地为社会与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了解企业技术发展的前沿,提高自身能力,为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的零距离对接创造条件。所以高职院校加强教师服务社会的意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提高为社会与企业服务的能力尤为重要。

(三)构建“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针对“一体化”教师师德与职业素养、教育教学技能、服务社会等能力的要求,如何构建系统的“一体化”教师素质培训模式,以确保“一体化”教师团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是高职院校要解决的问题。提高“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学院及地区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形式,避免出现以培训为幌子、旅游为目的开展会议或出国考察等现象。为此,建立能够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学习,并能实时监督考核学习效果的“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主要问题。

四、“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经历了规模上的蓬勃发展后,部分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方面已开始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实践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将其做法作为经验予以借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从如下方面构建了“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首先,完善“一体化”教师长效的培训机制,促使“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高素质化。每学期或学年举办教师职业素养短训班,每位教师必须参加,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与相关部门、机构联合,定期举办专业教师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培训班,教师通过培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培训后必须完成培训总结与学习经验交流,实现以点带面、资源共享,使“一体化”课程教师团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其次,促进“一体化”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建立“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要求“一体化”教师必须有相应工作的高级工技能以上证书,鼓励教师往技师等级以上培训提高,既具有讲师专业资格,又有技师以上技能等级的“双师”型教师占相当份额,使“一体化”教师更具实践经验。例如,经过几年的培训提高,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教学团队中“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占团队教师人数的50%,打造了一个以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的数控教学团队,并获得了数控技术省级教学团队、国家核心教学团队称号。

再次,完善“一体化”教师企业挂职制度,提高教师服务能力,使其树立社会责任感。完善现有的教师企业挂职制度,一方面,让教师带项目进入企业,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实现校企合作,既服务企业,又提高教师的能力。另一方面,让教师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挂职结束,教师撰写挂职总结,由企业对挂职教师进行考核评定,起着企业监督作用。通过挂职锻炼,教师提高了生产管理、专业技术及操作技能,增强了企业文化意识,树立了为企业培养有用人才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建立教师岗位竞聘与转换机制,保持“一体化”教学团队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和工作激情与教学能力。一方面,完善教学监控与教学效果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由学校与企业组成的教学效果考评小组,以多种形式对每位授课教师进行考评,采取教师交叉互评互检、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相结合;通过毕业生回访反馈、企业评价等方式考评教师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采取竞聘上岗制度,改革过去大部分教师固定的教学工作岗位制。“一体化”教学团队教师,没有绝对固定的教学工作岗位,只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工作岗位,对不适应某岗位的教师、在团队内不能团结协作的教师、教学评价结果较差的教师,给予转岗或待岗学习,以保持团队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和工作激情,保证团队教师的高素质状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学生代表参加广西或全国各类技能竞赛均取得可喜的成绩,其中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具一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项目取得团体第一名;2010年全国高职学生3D大赛工业与工程方向总决赛上,2008级学生荣获工业与工程方向二等奖;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2009级学生获得高职学生组四轴加工中心操作技能项目个人第十二名。然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功只是教学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与走在改革前列的院校相比尚存在差距,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总之,高职“一体化”教学改革得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体化”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它关系到学院培养的技能人才能否被企业接受,关系到学院的发展问题i、因此,寻求提高“一体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创造条件,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1年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2011JGB222)

第4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 融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CHEN Qibing

(Jiangsu Yangzhou Business Vocational School, Yangzhou, Jiangsu 225002)

Abstract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of t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across all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s as a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integration

1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素质教育的现状

1.1 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师对教育理论掌握和运用欠缺,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不足

担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技工学校优秀毕业生和高校理工科毕业生。前者的特点是专业技能较高,文化底蕴相对较弱,二者共同的特点是没有在师范院校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入学校担任专业技能教学,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研究较多,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较少。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专业技能实训课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理解不够,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不足。

1.2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影响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在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前,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他们不仅文化素质较低,其他方面的素质也相应较低。由于学生素质较低,专业技能实训课的教师以完成技能实训为教学目标,对素质的培养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学生较低的先天素质,影响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1.3 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环节复杂,分散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力和时间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不同于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老师不但要讲,还要做演示,学生素质高,会认真观看教师的操作演示,学生素质低,教师技能操作演示的时间,就是他们放任自由的时间。教师技能操作演示完成后,会安排学生进行技能操作练习,教学环节复杂,实训原材料的分发,实习过程的安全监察、技术指导,实训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实训室的卫生清扫,这些都是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活动必需的环节,繁重的任务,分散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力和时间。

1.4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重技能学习、轻视素质培养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

职业教育没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然而技术至上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一技行天下,把技术训练看成职业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不少专业技能实训课老师认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是班主任的工作,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文化课老师的任务,实训课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技术,专业实训课程重技能学习、轻视素质培养的传统理念,使得教师在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活动中,常常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2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融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1 是现代企业需求高素质员工的需要

现代企业要求员工不再简单地掌握一门技术,而是人格、知识、能力、修养和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要求。专业技能实训课是仿真教学,与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素质就是今后在工作岗位中表现出的素质,因此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融入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员工。

2.2 对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即从技能为本位到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技能为本位的传统理念,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专业技能实训课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不重视素质教育理念,不以素质教育来指导教学活动,会影响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2.3 是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专业实训课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大,时间多,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使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成为有效教学,但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成为(下转第65页)(上接第39页)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要表现出一定的素质,否则实训课教学学生自主活动空间大,时间多的特点会使学生自由随意,指导老师把时间用于维持教学秩序而不是技能的训练,从而使专业实训课程有效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只有融入素质教育,才能保证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成为有效教学。

3 专业实训课程融入素质教育的对策

3.1 强化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任课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师需要系统地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职教老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责无旁贷。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老师,面对时展,职校老师除了要提高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教师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来武装自己,成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3.2 制定专业实训课程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标准,强化过程管理,取得素质教育的实效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没有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会收效甚微。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要结合课程计划制定本课程素质培养的目标和标准,全面渗透素质要求,强化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的素质表现,也使学生知道专业实训课不但有素质的要求,而且有培养的目标,更有检查对比的标准,使不良表现逐渐减少,好的行为逐渐养成,最后升华为内在的素质,取得专业实训课程素质教育的实效。

3.3 教师在专业实训课教学活动中,用高素质的言行身传言教,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由于职业学习的特点,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授课老师受到学生的关注度较大,因此专业老师的高素质言行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较大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言行要表现出高素质,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术,而且使学生受到高素质影响。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实现自我超越,在教与学两方面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3.4 以职业素养的提高为抓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到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的有机统一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以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为抓手,学生容易接受,如安全卫生、原料节约,吃苦耐劳,技术规范,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实习的过程,要适时进行思想和人文引导。市场和企业需要的是综合素养高的人才。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能能力为重点,它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凡是就业后有发展、可塑料强的人才都是综合职业能力较高的学生。

第5篇

教师素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要求,很多地方在招收教师时笔试部分包含通识和学科能力测试,面试往往也主要考核这两方面。高中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不仅仅包含广义上的教师基本素质要求,还应有所任教学科的素养。高中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不是固定的,应该是一个生命系统,需要不断成长,不断提升,笔者觉得当前提升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素养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巧妙安排,多途径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时下,我们不难见到多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均安排适当的时间,比较常见的是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层次和形式的培训。但我们发现教师对此类培训不是很感兴趣,甚至很排斥,其原因是培训的方式比较单一、内容陈旧,教师自身觉得没有意义,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培训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觉得在组织培训时应该更多地倾听教师的声音,掌握他们的需求,对大多数和极少数问题均有所体现,选择的培训方式也应该多元化,更好地体现互动性。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暑期培训安排非常科学合理,教师按照学科被分成若干培训班,针对骨干教师面对面实训,更多的主要在网上进行,由教研员任班长,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各种业务培训。培训者在培训前首先填写培训调查问卷,主要了解培训需求,班长组织大家在集中的一周内及时参与听课、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典型课例教案等,在论坛发帖将自己的所得和大家分享,为每位组员的表现打分。最后从培训考勤、互动积极度、培训反思质量等方面综合评选出优秀学员。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参加培训,既不耽误事情,更可以提高培训效率,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会大大得到增强。除了教育局安排的暑期培训,笔者所在的学校还组织了一些校本化的培训,按照教师的选择邀请知名专家来我们学校讲学,使每一位教师可以从更高的高度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通过备课组备课活动是笔者所在学校的传统做法,备课组内的每位组员按照次序在集体备课时将自己的思考说出来,大家集体讨论,每周安排数名教师上公开课,全备课组参与课堂教学研究。这种培训形式贯穿学期始终,同时新进校教师和新上一个年级的教师均有老教师传、帮、带,全面提升每一位教师的学科素养。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校长还会安排教师论坛,每次安排一名教师就某一个话题谈自己的反思,有教学的策略,还有班级管理的所得等,校长及时点评,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教师培训效果甚佳。

二、教师自身应主动参与学习,尽自己所能提升自我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其实,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均十分重视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这不仅仅是教育形势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教师自身钻研可以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内化,以适应教师自身的特点,高中数学学科目前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更需要教师能够加强研究和学习。笔者每次备课前除了积极参与集体研讨,更会静心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之上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到课堂中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做最好的预案,避免出现卡壳现象。虽然教材相同,但我们面对的学生可能存在差异,即使教学内容大致相同,但新授课和复习课也存在显著差异,笔者总喜欢在备课笔记后面将一节课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其实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提升。

加强自身提升还应该更多地阅读,笔者酷爱读书,一有机会就主动去查阅学校订的《高中生数理化》、《数理化学习》等学科教学方面的报纸杂志,自己也经常购买与教学相关的书籍,在网上下载电子书和视频,及时掌握最新学科动态信息,做好阅读反思笔记。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强化和同行的交流,如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教学研讨活动、QQ群沙龙活动、教育教学论坛等形式将自己的所得和同行们进行交流,更多的碰撞一定会产生耀眼的思维火花。多次的学习和思考后一定会使得教师自我的学科素养得到稳定地提升,但绝不可以就此停止,因为素养的提升是伴随教育要求不断变化的,只有不断以更高的要求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教育背景下的要求。

三、教师要主动改变思路,转变角色,向学生学习

由于教师总喜欢按照传统思维定位自己,其实,若教师能够转变角色,不妨向学生学习。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学生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安排学生自主讲课,教师给予适当指导。笔者就多次通过这种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很惊喜地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关键知识点的讲解甚至要比教师巧妙,对部分习题的解法更为独到,这不是教师的能力问题,只是教师囿于思考角度和思维惯性未必能够对重点知识有更加全面、系统的思考。由于高中数学内容要求相对较高,很多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若教师能主动转变角色,多形式地组织课堂教学,向学生学习,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一定会收获更多的喜悦!

第6篇

一、面临教师双语能力提高与需求满足的能力性困境 从根本上来说,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问题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更是教师工作胜任力问题。比如,“新疆的小学教育与内地发达省市相比还比较落后,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还亟待提高。”当然,这些学历不是依据教师第一学历(或初始学历)统计的结果,较多的教师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提升了自己的学历水平,但与全日制大专学历水平还是有明显的差距。亦即这组数据是宽口径统计的结果,如果按照双语教师的第一学历状况来看,情况会更加不理想。而这些能力的缺陷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双语教师只有掌握了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双语课堂教学能力,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双语课堂教学,保证教育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当然,双语教育的语言能力也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研究者通过对青海、、新疆不同县区的调查了解到,藏、维聚居区“双语型”教师队伍建设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双语型师资严重短缺,比如新疆疏附县缺双语教师900名、青海同仁县缺双语教师400名、同仁县多福顿中学有专任教师52名,学过汉语文专业的教师一个没有;双语师资合格率低,尤其是比较边远的贫困县,双语教师合格率不到10%;教师教学任务太重,缺乏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藏、维民族聚居区基本上都是牧区和边远山区,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许多学校一个教学班只有十多个学生、甚至几个学生,在民族聚居区,从未学习过汉语、又从未参加过汉语培训的教师占68.1%;教学方法欠妥,除了阅读课文外,90%的教师使用民族语教《汉语》。《汉语》课上成了识字课、翻译课。2004年4月,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ETs)发表的《教师质量是教育的基础》对教师的质量作出如下界定:“优秀的教师培训优秀的学生。这既是教学的基本目的,又是评价教师的基础……有效的教学需要四种类型的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学术技能、所教学科的内容知识完全、普通的和内容具体的教育学知识、面对面的教学技能。”的确,“在双语教育系统中期望学生在学习终了时在任何场合都能使用两种语言,该系统最终应该能够造就出能够这样做的教师。” 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具备足够的“双语能力”。而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双语教师所区别于其他普通教师的双语教育的职业素养,是双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心理素质、学术水平、从事双语教育工作的能力等多方面素养的综合,也是教师职业素养、学科专业素养、专业态度素养、专业精神素养以及教育专业素养等的“合金”。在美国,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突出表现为崇高的双语教育职业理想和正确的双语教育价值观、独特的双语教育知识结构、较高的双语教育学术水平、灵活的双语教育教学机智等方面。这些素养和价值倾向正是构成教师能力性困境的根本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些素养,如同冰山一样,深埋在水面之下。一名教师的双语能力表现出的职业资质、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都与深埋在水面之下的隐性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等素养密切相关(图3)。因此,双语教师培训需要解决两个非常关键的、影响双语能力的核心问题,一是第二语言能力问题———这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教师工作胜任力问题———这是当好老师的根本,也是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的保证。 二、我国民汉双语教师培训的突围 显然,民汉双语教师培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也影响了担任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正如困在笼子里的老虎一样,必须冲破牢笼才得以回归大自然,双语教师培训只有挣脱束缚双语教育的枷锁,才能够突出重围,获得新生。纵观我国民汉双语教师培训的实践经验和相关政策发现,进行双语教师培训的体制机制变革是民汉双语教师培训突围的重要抓手,也是化危为机的契机。 (一)建立多元化“双语人”培养机制从前文可以看出,生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师,其民族成分多为少数民族教师,从小深受本民族文化的熏染,其思维方式、语言、地域文化、风俗习惯、饮食结构等都镌刻着本民族文化的烙印。他们不仅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有丰富而又深厚的民族情感。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更多地将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而对汉文化中的价值、理念、习俗等了解甚少,对民汉两种文化的共性方面的东西挖掘不够。这使得“双语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他们”的语言的感受,且这里的“他们”与“我们”是对立的,语言的学习目标是功利性。也正基于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的不理解、不认同等问题便成为“双语人”在学习双语过程中的阻碍,甚至会产生文化的“冲突”。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母语者的句法加工机制存在本质差异,第二语言的熟练度以及语言迁移对民汉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有显著的影响。针对这样的问题,改变以往单一的双语师资的培养机制,一方面,积极鼓励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接纳汉文化,加强双语教学的力度,办好“内地班”;另一方面,双语民族语言和文字也可以作为汉族学生修读的第二语言,并通过一定的专业培养,了解和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强化双语师资的培养和双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可以加强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融合与对话,更有助于工作和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同胞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文化融入。另外,还可以通过移民(包括教师长期流动)、经济刺激等政策,带动双语师资的培养培训的质量提升与发展。 (二)建立大学专业引导下的职前职后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机制就民汉双语教师的培养而言,有民族地区高等师范教育毕业生直接就业成为当地的师资力量和国家专门设立的为民族地区培养双语师资的中心,如“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等;就双语师资的培训而言,培训层次主要有国家级培训、省(区)培训、州县培训、校本培训等,培训时间有短期培训、中期培训、长期培训,培训内容有学历提升、汉语言考试、新课程培训、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就实践基地培训而言,主要通过大学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教师教育实践基地,以“顶岗实习”和在职教师进修的方式提高双语师资水平是一种以培养培训为一体的新机制。这些举措对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然难以突破双语师资短缺和质量不高的瓶颈。要破解双语教师培训中的发展性困境,就要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机制。依托师范院校、教育行政、教研、教师培训机构以及学校自身力量,通过政策、专业、技术以及教学四个方面的支持,构建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培训机制,提升“双语教育”的质量与效率。比如,在政策支持方面,高等师范院校发挥教育咨询的功能,教育行政部门发挥教育领导的职能,为民汉双语师资培养培训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在专业支持方面,高等师范院校通过自身教师培养方式的变革积极与中小学联合,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关系,通过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协作的导师团队、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指导等,加强职前教师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也为职后教师培训提供专业支持;在技术支持方面,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中的电教部门、师范院校的资源优势,加快信息技术建设与资源优势整合,提高双语教师远程培训资源的建设与使用能力;在教学支持方面,立足中小学基地学校建设,通过导师团队、校本教研中的听说评课等活动,加强职前职后教师培养与培训能力建设,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 (三)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双语教师培训协同创新机制从国外双语师资的培养培训机制来看,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实施双语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他们都强调高质量的双语教育取决于高质量的双语师资。为此,美国通过政府和大学共建的“在职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开展双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通过州和学区共建的“在职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开展双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通过州和学区举办的“短期讲习班”、“现场研讨班”开展双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通过社区和学校共建的“在职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开展双语教师校本培训。加拿大通过举办专门的“双语教育研讨会”培训在职双语教师;通过大学举办的“浸入式双语教师进修班”培训双语教师;通过“参观其他学校计划”的方式培训在职双语教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师资培养培训体制的弊端是“条块分割”、“各自为阵”。这种体制缺乏地方政府与大学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使双语师资培养培训的管理部门和培养培训机构之间壁垒森严,互不联系。这种体制不仅不能很好地发挥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优势,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当地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应充分发挥地方与师范院校之间的合作,打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缺失协作的现状,冲破现有师资培训与培养上的枷锁,提高双语师资之间的有效性。 (四)建立中小学为基础的双语教师实训基地中小学是双语师资生活和成长的天然土壤,也是双语师资实践的重要基地。以中小学为基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为依托建立民汉双语教师培训中心,建立和健全双语师资培训基地,将汉族的教师或少数民族的教师引入该基地进行双语教育的培训,尤其是加强他们在实践性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等方面,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英国对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以中小学为基地,以BEd(“教育学士学位”BachelorofEducation,简称BEd)课程和PGCE(“研究生教育证书”PostgraduateCertificateofEducation,简称PGCE)课程为主体的教师培训模式,积极促进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我国进行民汉双语教师培训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因此,与高等师范院校对接,建设双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建立职前职后双语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可以协调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强强联合,与地方政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民汉双语师资培养培训的新模式,还可以加强高师院校在民汉双语教师教育方面的培养与培训能力建设,而且将这些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养培训提供永久、开放、便捷服务的高层次专家支持平台、实践创新平台和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三、由困境与突围引发的思考 就民汉双语教师培训面临的“四大基本”困境而言,它们之间是密切相连的一个系统,四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场’”,这个文化“场”在特定的文化场域中正在发挥着一系列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被民族文化层层包裹的“保护之墙”、“文化之盾”,将“双语人”紧紧“包裹”和“保护”起来,里面的“人”走不出来,接受不了异文化的熏染,而外边的“人”被拒斥于本文化之外。这也正是民汉双语师资培训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是影响双语师资培训的根本,更是孕育双语教育问题和产生双语师资培训低效性的关键(图4)。显然,民汉双语教师培训困境与突围的问题实质上是“矛”与“盾”的关系问题,解决中国本土的民汉双语教师培训问题,就需要用体制机制创新之“矛”来刺穿文化保护之“盾”,以破解双语教师培训中遇到的难题,突破双语教师培训的瓶颈。第一,文化性困境是根本性的困境,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其他困境的严重程度。因此,需要建立多元化“双语人”培养的创新机制,立足多元一体的培养模式,通过不断濡化的方式制定新的教师培养培训政策,从整体上突破教师培训的瓶颈,可系统解决文化性困境问题。第二,发展性困境是导向性的困境,具有直观、直接和现实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行政部门和双语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因此,建立职前职后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机制,加强职前教师培养的实践能力和双语水平,连接职后教育,通过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以双语教师需求为基点,变革教师教育体制。第三,变革性困境是基础性的困境,具有基础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与水平,影响着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认知取向。因此,建立以中小学为基础的双语教师实训基地,使接受培训的教师不要远离本土,扎根在课堂之中进行全方面的培训,一方面接受理念的洗礼,另一方面接受实践的熏陶,使教师的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方法的知识以及教学情境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活化。第四,能力性困境是针对教师对培训的现实性的认识而来的,也是导向性的困境,但与发展性困境相比,具有间接、隐蔽和思辨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育行政部门和双语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更影响着双语教师培训的投入程度与发展能力。因此,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双语教师培训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发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教育领导职能,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建设与教师双语能力建设。 作者:李泽林 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第7篇

关键词: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

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素质,具有现代平面设计实践技能,能够从事广告设计、品牌推广、企业形象设计及各类会展策划、展示活动的设计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要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高职院校要保证就业率,就必须提高毕业生的“含金量”,让其成为用人单位心目中的合适人选。建设好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亲身实践无疑是提高其自身“含金量”最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行业企业,缩短“磨合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在实践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方向更加明确,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到实训基地锻炼,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在生产、管理第一线有利于获取各种最新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将这些新知识应用于教学,既可以保证知识的更新,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提高实训室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要按学校的实际需求制订,根据专业及课程的需求建设,实训设备的购置必须适合专业实践教学组织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按照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尽可能地做到“真题真做”,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同时,实训室建设还要考虑到能体现现有行业中的高技术含量,体现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在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的设置上,要满足本地区、行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要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需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围绕“一个基地、两个中心、若干实训室”的构建模式进行建设,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9个实训室。

一个基地。即校内创新性会展综合实训基地,包含“会展技能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会展技能实训中心——依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能力实训的需要,建设有图形设计实训室、绘画基础实训室、会展综合实训室、展览展示实训室,着重培养学生美术基础、会展策划、会展视觉设计、展台搭建、模型制作、平面广告设计等能力。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依据创新创业实训能力实训的需要,我们建设有广告设计实训室、摄影实训室,结合学院创业园的建设,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技能,提高未来发展潜力,拓展就业渠道。

在现有的校内会展专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要求,遵循行业操作流程,扩建和新建会展材料展示室(会展展览新品展示中心)、会议模拟实训室、会展管理模拟实训室、会展活动策划实训室、会展设计工作室,精准定位培养学生的会展设计,会展策划与执行、展示设计与搭建等核心能力,发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符合会展行业发展的会展人才,直接将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职业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于一体,体现工学结合的,面向社会进行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认证与鉴定及提供技术服务的综合性会展服务实训教学基地、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基地、实训项目开发基地、校企合作研究基地、行业技能鉴定和科研(技术)服务中心,努力打造成省内一流的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2011年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被确立为“绍兴市高校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优势专业建设项目”。

2.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功能,增强实训室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通用性。在设备、软件、师资、人员等方面要考虑到各专业能够相互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要以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为基础并覆盖相关专业群专业。要将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和社会技术服务和培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

除为本校服务外,也要为其他院校服务。除为教育系统服务外,还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使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桥梁。与知名会展企业合作,成立浙江省会展行业新材料体验与中心,定期展示企业新品,吸引省内会展行业,特别是会展高职院校学习和交流。通过近三年的建设,结合会展项目,定期培养省内会展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使教师得到真实的实际工作锻炼,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供更加便捷的场所,将其建设成为省内会展行业从业人员和师资的培训基地。

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通用性,在设备、软件、师资、人员等方面考虑到各专业能够相互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要以骨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为基础并覆盖相关专业群专业。要将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和社会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提供优良的实训条件,实现资源共享,资源优化。

基地努力整合资源,为相关专业提供基地设备共用性、软件实用互通性、师资力量交流性、人员安排合理性等方面的共享,建立覆盖会展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专业群,通过网络实训教育中心下设的网络案例资源库、新品资源演示库等资源库建立网络实训资源。建设由校内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同时,创建由线下到线上的网络学习平台,集“教学、服务、技术研发”为一体的会展网络实训教育体验中心,多元化地共建会展专业实训基地,努力使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成为实践教学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的“三中心”综合性基地,力争成为浙江省会展专业首批网络实训教育中心。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

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围绕“立足地方”的区位优势和“服务行业”的发展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我校近年来已经与浙江展览馆、常州灵通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国际会展中心、上海施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绍兴市新纪元展览有限公司、绍兴柯桥轻纺城国际展会中心、余姚国际塑料展会中心等多家行业企业建立“定向培养、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共同考核,校企资源共享,结合一线的工作流程和任务,设计专业教学项目任务,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和行业规范融入培养全过程,参与企业的活动、校园中引入企业的元素,渗透企业的文化,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工学结合等方面的功能,利用“企业项目引入课堂、课程教学搬入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等职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校内基础实训——校外企业实训——校外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为行业、企业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2.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队伍建设。

建立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不但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就业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骨干教师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企业兼职教师建设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精干高效、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双师素质”和专、兼职教师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聘请企业会展专家和业务骨干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环节指导,并承担专业实践实训课程教学学时数达到50%以上,形成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2)专业带头人建设。校内选拔2名及以上具有副高职称、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其中1人主要从事会展设计方向教学和研究,另1人主要从事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的教学研究。再在行业企业选聘2名专家,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制。安排专业带头人到著名会展企业、会展院校进行访问、研讨和学习,使其具有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带领教学团队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能力。

(3)骨干教师建设。在现有的教学团队中培养3—4名骨干教师,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学习先进的课程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支持骨干教师到知名院校和企业进行访问学习,更新知识结构,进行专业交流。安排骨干教师到省内知名会展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承接企业项目,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使他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4)青年教师培养。四年内主要通过下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与经营活动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3人。开展“教师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能力提升实施计划”,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引进青年教师(硕士学历以上)2人,首先挂职锻炼半年以上,然后通过进修教育理论,逐步走上职教岗位。

(5)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建设。通过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3:1以上。聘请校企合作企业业务骨干、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和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另外聘请创业成功人士等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建立集教学、科研、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等多元化的兼职教师队伍。

总之,建立好优质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培养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翟艳.新时期高校管理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

[2]史金联.高校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讨[J].陕西教育,2009.

[4]王秀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第8篇

关键词 中职师资;培养目标;价值诉求;政策文本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7-0047-05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4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

政策文本“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中建构的意识形态文本,解构的任务应始于对那个语境的认知”[1]。史蒂芬・博尔和理查德・保尔等将政策语境分为影响的语境、文本生产语境、实践语境[2]。对政策文本的分析,最终要走出文本,走出文本的过程就是从具体中抽象出一般的过程,是对文本的微观分析与文本所处历史脉络的宏大叙事相结合的过程[3]。本文在分析“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对培养目标演变的动因、进程、价值诉求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并对“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目标进行展望。

一、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动因

(一)社会目标由提升生产力转向关注民生

政策的出台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千丝万缕的关系[4]。中职师资培养政策的出台必定会服从一定的政治目的,师资培养的目标也会相应贯彻落实政治指导思想。中职师资培养的政策文本,在“十五”期间提出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在“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均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质量为主,尊重和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协调和分配资源与财富。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能力为本,以综合素质教育作为目标追求,注重职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中处境不利群体有着密切关联。相比于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更依赖于学校教师的关爱。中职师资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起主要作用。“十五”至“十二五”期间,扩大中职师资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育公平等政策目标,均能体现当期的政治目标。

(二)经济发展由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

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演变,也是社会宏观经济变革的反映。为了推进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1世纪后,新型工业化、西部大开发、城镇化战略等纷纷出台。在对重大教育政策起着导向作用的政策文本中,都体现出以经济话语作为政策制定论据的语义模式。“十五”至“十二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都强调,推动经济要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等。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的使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职师资素质的提高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2010年之后,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继出台了“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新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职教师资的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十五”至“十二五”期间,师资培养政策的目标,强调注重提高师资的素质。

(三)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由就业导向转向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由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向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能力转变。“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在中职师Y培养目标的演变中得到体现。国发[2002]16号文指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十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的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需要中职教师在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国发[2005]35号文提出:“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终生学习需要。”“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的办学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需要中职教师整体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国发[2014]19号文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中职师资培养需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解决实践中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进程

(一)总体目标由推进素质教育到高素质专业化

中职师资培养的总体目标是继承发展、从宽泛到聚焦,不断渐进提高。“十五”至“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01]10号)《“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07]2号)《“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号)。规模、素质、结构在“十五”至“十二五”期间的中职师资培养目标中都得到体现。教职成[2001]10号文的表述为“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职成[2007]2号文的表述为“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教职成[2011]17号文的表述为“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对人才高质量、多样化的需求,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标的重点,从培养骨干教师到提高实践能力,再到后来发展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中职师资培养最终标准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到“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发展到“高素质专业化”。

(二)规模目标由满足发展到结构量化

师资规模的建设目标是满足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需求,师资队伍不断扩大。一项政策目标的提出,不能够脱离其政策目标的发展变化。了解中职师资培养的目标,还需要关注其历史基础。“八五”期间,中职师资从单纯地重视教师个体,发展到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体系。这为“十五”至“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历史基础。“十五”期间,师资规模的建设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做出具体的数量规定。教师数量是“满足发展,补充完善”。“十一五”期间,师资规模建设目标具体化,对师资总量、兼职教师的比例、生师比都作出了具体规定。教职成[2007]2号文提出,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规模达到130万人,其中兼教师占教师队伍总量的比例达到30%,生师比逐步达到16∶1左右。“十二五”期间,师资规模建设目标是在“十一五”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教职成[2011]17号文提出,到2015年,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比例占到30%以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量达到135万人左右。

(三)素质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明确

师资素质的培养目标是继承发展,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内涵更加具体、明确和多元化,也逐渐可操作化。中职师资的素质主要由学历达标率、“双师型”占比等指标来测度。“双师型”概念在“六五”期间就被提出。“八五”期间,强调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成为高素质中职师资的代名词。此时,“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内涵尚未明晰。“十五”期间,提出学历水平达标、“双师型”的教学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但对具备上述素质的教师所占比例没有具体量化。“十一五”期间,对“双师型”教师高度关注。师德水平、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等,作为中职师资素质的组成部分,在中职师资培养目标中得到体现。“十一五”期间,量化了学历达标率,明晰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内涵。“十二五”期间,“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质量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师资素质的目标提出“进一步优化”,规定学历达标率超过9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

三、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价值诉求

(一)决策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政府是各种重大政策问题的提出者,在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发展进程中,政府部门主要领导,对教育政策制定往往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社会观念和历史原因,中职师资培养存在很多问题。教育政策的主观认定,不能取代教育问题的客观性。为了消减政府领导主观价值偏好的影响,教育政策认定,需要听取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中职师资培养的政策,在“十五”期间提出“依法治教”,在“十一五”期间提出“让人民群众满意”,在“十二五”期间提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相当复杂,不仅受到政府内部因素,也受到政府外部的利益团体、研究机构和大众民意等因素的制约。“十五”至“十二五”期间,实现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保障措施,从凸显“依法保障教师和学校双方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到“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体现了决策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价值诉求。

(二)政策目标体现时代价值内涵

中职师资培养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繁多,但是要成为能够引起公众和政府关注的议题,进一步进入政策议程,最终成为政策还需要时间进行论证。问题的性质、广度、严重性与代价等是影响教育政策问题认定的关键性因素[5]。中职师资培养政策的聚焦,在“十五”期间是“教师学历合格率”,在“十一五”期间是“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在“十二五”期间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新型职业人才不仅仅需要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更需要情感、职业个性、职业人格、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和风格。“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经历了由关注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素质本位的转换。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提高中职教师素质等不同角度,考虑了多方利益主体的权益需求。这体现了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不断完善,决策不断科学化、民主化,政策目标能够符合公众基本利益的价值诉求。

(三)中职教育由区域差异发展到均衡发展

政策的制定是一个过程,是对一个既定政策探索、争论、发展、应用和评价的过程[7]。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可以理解为政策的形成,是从问题界定到议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在经过问题认定、决策之后,通过相关行政部门审批,各地区、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使得中职师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中职师资培养政策的主旨,在“十五”期间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吸引优秀教师”,在“十一五”期间为“各地区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优秀教师”,在“十二五”期间为“加大对不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培养力度”。这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由区域差异发展逐步转向“均衡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凭借其经济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和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桥梁,而职业教育自身的均衡发展也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8]。“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由区域经济主导下的发展,发展到强调“加大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中职师资培养的力度”,体现了通过宏观调控达到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价值诉求。

四、实现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路径

(一)逐步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中职师资培训体系是从“初步建立”到“不断完善”。“七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是充分利用现有培养力量,补充中职师资来源。专业课师资的培养,主要由高等专科学校负担。理论课师资,主要依靠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解决。“九五”至“十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体系更加多元化、灵活度更高。“九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处于建设培训基地的初级阶段,主要依托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进行师资基地建设,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十五”期间,培训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建设350个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其中重点建设50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同时,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被提出。中职师资培养,从依靠学校,到与企业合作,体现了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能力提升

“十一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规划得以完善,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具体细节得以明确。中职师资培训体系是“进一步完善”,对50个国家级基地的培训能力着重建设,并重点开发80个专业的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十一五”期间,中职师资培训体系,从要求数量向符合职教师资培训需求转变,从培养方案、课程、教材等方面进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完善。这时期,中职师资培训体系的建设目标,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构建满足师资培养需求的细化指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需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在中职师资培养培训中的作用需得到进一步重视。

(三)逐步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制度

“十二五”期间,提出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建设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扩大规模,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师资培养政策提出以“校企合作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全面建立”为工作重点。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推进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9]。培训中职教师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具体对象、组织形式、教授内容等均作出具体规定。“十二五”期间,全面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开展中职师资培养培训,基本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通过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中职师资培养政策,鼓励师范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共同参与中职教师培养工作,扩大教师队伍的来源。进一步推进高校在中职师资培养培训中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五、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展望

(一)政策目标更加契合相关利益主体的诉求

在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各方利益进行平衡协商的过程[10]。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多方听取来自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不仅要考虑教育本身,还要联系经济、社会、民生。“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将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将基本建成,人权将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将得到有效保护。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要更加民主、科学,要多方听取来自地方政府、社会、学校等的声音。“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将更加全面地协调各方利益,培养目标将更加满足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

(二)注重中职教师全面发展的权益

依据宏观背景语境,中职师Y培养政策的目标是继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不断提高中职师资的各项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关注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差距明显。平等和公正,是“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所要重视的问题。保障人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需要更加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投入、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使中职教师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三)树立创新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十三五”期间,创新将是引领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创新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反映。“十三五”期间,将丰富职教师资培养目标的内涵,扩大职教师资培训的范围,推动职教师资理念更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将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将创新贯穿于职教师资培养全过程,让创新成为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理念。强化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创新型领军培训基地,支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健康发展。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新型产业的企业建设一批中职师资实习实训中心,形成若干具有新型产业服务能力的创新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区域中心。

(四)完善卓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在“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以“双师型”为标准。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已经具体明晰,政策工具已经可操作化。职教师资的培养需要关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提高教育实践质量,需要符合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经历了以上的历史发展后,为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教育部2014年颁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提出了中职师资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中等职业学校卓越教师。2014年12月,教育部确定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目标,将是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构建协同培养机制,探索“卓越中职教师”培养模式,完善“卓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参 考 文 献

[1]Godd J.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Document[J]. Journal of Eduncation Policy, 1983(3):235-247.

[2]Stephen Boale, Richard Paul.A Reforming Education and Changing Schools: Case Studies in Policy Sociology[M]. London: Routledge, 1992(3):20-22.

[3]涂端午. 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及其应用[J]. 复旦教育论坛,2009(5):22-27.

[4]彭彩霞. 基于政策语境视角的课程政策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12(2):26-29.

[5]黄敬忠. 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之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21-24.

[6]黄亚妮. 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定位[J]. 教育发展研究,2003(11):68-70.

[7]沈伟.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分析:渐进调适的视角――以代课教师清退政策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2010(2):87-91.

[8]林克松,全.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 教育研究,2012(11):102-107.

第9篇

论文摘要:教师职业技能是师范生今后从事教师职业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技巧和能力。这种职业技能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对高师生加强训练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师院校在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中还存在诸多不足。要保证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分析其存在不足的原因和探索其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其未来职业的特定性决定了它应具备教师职业技能的特殊性。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是指就读师范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为今后从事和胜任教师职业所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技巧和能力。这种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是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和各类教育工作者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项目,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加强这种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及其意义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是语言文字技能,即师范生应具备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规范正确的文字表述能力。它以教师口语(含普通话和外语口语)和“三笔字”为主要内容,这是对师范生语言文字基本功最起码、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二是计算机运用技能,即师范生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和运用能力。这是21世纪教育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条件下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三是教学工作技能,即师范生应具备开展教学组织等工作的技巧和能力。主要包括课前的备课技能、课堂的上课技能、课后的辅导技能等三个方面。四是班主任工作技能,即师范生应具备开展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工作的技巧和能力。主要包括集体教育的技能,个别教育的技能,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的技能,制定、实施、检查和评价班主任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学生操评的技能等四个方面。五是其它工作技能,即师范生应具备的其它有关的教师工作的技巧和能力。如文艺技能,体育技能,教研技能(课题申报、实验研究、社会调查、论文撰写等技能)。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意义

从师范生个人角度看,它是提高师范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迎接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师范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很多,教师职业技能是其应具备的专业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但技能是一种掌握和运用专业技术的技巧和能力,它必须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过系统地加以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师范生只有接受系统地锻炼和培养,才能把这种技能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同时,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亚待解决教师的适应问题,教师能否适应与教师的教育素养、学科素养等因素息息相关,而教师教育教学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正是教师教育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师范生在校期间只有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才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好基础。另外,近年来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作为一名“准教师臂的师范毕业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中找到位置,就必须具备过硬的能力和素质,而这一切又离不开其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从师范院校角度看,它是体现师范院校办学特点、促进师范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师范院校的办学特点主要体现为以塑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和其它各类教育工作者为中心任务,而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谓是教育基础中的基础。不论是体现师范院校的办学特点还是促进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都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从国家和社会角度看,它是培养大批新型的合格教师的必然要求。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的合格教师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新型的合格教师必须是一名德才兼备的教育教学能手,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武装「自己,具备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要培养这种新型的合格教师,必须让其在大学阶段系统地接受师范教育,进行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技能培训。这就要求高师院校以高度责任感的战略眼光来认识提高师范生素质的重要性和突出师范特点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必然性。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并没有完全引起学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在具体实施培养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重学科专业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导致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不够系统、规范和完整,强化训练软弱无力以致出现相当部分师范毕业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二是重理论学习轻实践锻炼,导致师范生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脱节,出现了师范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如有的师范毕业生在校时专业学习成绩优秀,但走上教师岗位后却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教学,出现了忙于课前写教案、课上背教案、课后理教案,以及教态不自然、板书不规范、提问无目的、点评不到位、表达无条理、多媒体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等教学技巧和能力问题。三是重应试考试轻技能自主训练。专业学习和测试与技能训练对师范生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但受到“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师范生还认为只要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以致平时只重视应付考试而不注重技能的自主训练,使之难以培养出良好的职业技能。四是重个性发展轻技能的全面培养。有些学生过于注重培养自己的个性,若有一技之长就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忽视其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总之,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师范生得不到系统、规范和完整地职业技能培养,给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带来了困难,也给促进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合格人才带来了阻碍。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培养目标体系相对模糊。这可以从许多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还没有制定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完整的具体实施技能培养目标体系和实施细则而得到说明。正因如此,导致许多院校在技能培养中存在缺乏依据和标准,出现技能培养不够系统、规范和连贯以及主观性、随意性的现象。二是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许多院校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为开展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制度体系。如《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证书制度》还未出台,《教师口语和“三笔字’训练与考核制度》《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与考核制度》《微格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制度》《演讲与口才、体育裁判知识等文体特长项目的技能训练与考核制度》《计算机培训与考核制度》《教育见习和实习制度》《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或创作)制度》等都还不够健全、规范和完善。三是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就目前高师院校主要担负师范生技能培养重任的“中教法”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而言,普遍存在着教师学历学位偏低、职称偏低、科研成果偏少,以及教师积极性不高、学校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技能培养的质量。四是经费支持相对不足。以我校师范生教育实习为例,学校按每生一定比例将经费专项划拨至学院,学院再将经费统筹用于实习点联系几实习学校指导,实习生住宿,来回车票,制作实习简报、板报、材料等有关实习活动。由于经费不足,有些活动并不能很好地落实,而几年前实施的与中学实行“教育实习基地”定点挂牌制度,也因经费问题使该项制度的运行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承担教育实习重任的教师纵然有责任、能力和信心搞好教育实习工作,也会因经费问题而力不从心。 三、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明确技能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高师院校应根据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确定技能培养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在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培养模式、经费支持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实施,形成一个明确而又科学的技能培养目标体系,保证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实践教学角度看,要保证目标的实现必须积极构建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来说,一是基础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公益劳动、英语实践、计算机实践等;二是专业实践环节,包括语言文字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等;三是综合实践环节,包括文体实践活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或创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四是创新实践环节,包括课外科技立项、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挑战杯赛、学生科研论文、科技小发明等。在构建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以下建设。一是“一个基地”,即教育见习和实习基地。搞好与中学的定点挂靠或共建基地建设,为师范生提供岗前技能实践的锻炼平台,把师范生所学的知识“带出去”和中学的教学经验、教改实践“引进来”。二是“两个中心”,即中学学科教育及信息资料研究中心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测试中心。建设好这两个中心,能为师范生了解和把握中学学科教育和教改的基本情况和规律,为师范生技能培养提供信息资源和组织上的保障。三是“三个教室”,即微格教室、CAI课件制作室及中学理科实验室。搞好“三室建设”,能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技能训练、教学课件研制、中学相关实验操作和研究等条件,为师范生将来从教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健全完善制度,组织措施得力

高师院校应根据教育部《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这是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基本保障。当前,在师范学科专业教育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考核制度,保证了专业教育的顺利进行。然而,与之相比,在师范生技能培养方面却显得重视不够,如课时不足、训练不系统、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师范生技能培养急需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来保障实施。如建立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证书制度,制定一系列内容具体、标准统一、便于操作、执行有效的技能培训量化标准和实施细则,详细规定师范生每一年应达到的技能水平,并进行相应的严格培训和考核,向通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师范生颁发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书或等级证书,从而促进师范生自觉训练,保证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有从制度上做出规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技能培养存在的不足。当然,由于师范生技能培养不像专业课那样便于操作和考核,所以,学校务必考虑这种技能培养的特殊性,要专门成立院校领导班子、安排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并通过建立健全校、院、系等各级组织以保证这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实效化。

(三)优化教师结构,保证经费到位

师范生技能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技能培养始终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实施,教师是“传授知识、解释疑惑之人”,对师范生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技能培养中,学校务必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根据师范专业和学科特点,制订出相应的师资培养和引进计划,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教育资源整合等手段和途径,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一支思想端正、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为保证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学校还必须根据师范专业和学科特点的情况,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所形成的那一套教师的评价标准与考核制度,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此外,学校还应根据师范生技能培养的需要,设立专项教学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师范生技能培训与考核等相关费用。只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才能确保技能培训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

第10篇

1、观念的改变是根本。

过去,生活教师,在一般领导者的眼里被看作是清洁工、勤杂工、生活保姆。而生活教师也基本上认同,把自己看作是服侍人的“小工”。我们学校的领导者们高瞻远瞩,更新观念,他们认为生活教师,应该属于教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靠生活教师的培养和教育。而生活教师队伍的素质又直接影响到生活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如何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素质精良的生活教师队伍,就显得十分重要。

可是,在现实中并没有因为领导观念的改变,生活教师就认可自己是生活教师了。如何帮助生活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呢?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提高待遇,重视价值,把生活教师纳入教师队伍进行管理。原来生活教师实行的是固定工资,且比较低。为了调动生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尽量拉近生活教师与文化课教师的工资距离。生活教师的工资结构与文化课教师一样实行基本工资、工作量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质优酬,多劳多得。

第二、加强教育,帮助生活教师提高认识。过去,把生活教师看成是服侍人的“小工”,认为从事的是以服务为主的工作,即便是管理,也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里有问题就去那里处理,实际上只起了个维持会长的作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其实,这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教师。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育人,是在管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育养(培养教育),在育养的过程中塑造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灵,让学生成为能终身发展的现代人。

对生活教师的认识观念改变了,则生活教师的职能也随之发生改变。过去的职能是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现在的职能是对学生进行服务—管理—教育—育养(培育养成)—塑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服务到管理是一个进步,从管理到教育又是一个进步,这里实现了一个飞跃。从教育到育养,进而塑造,这是实现的第二个飞跃。

2、制度的健全是保障。

为了使生活教师成为合格、称职、优秀的生活教师,必须有规范、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学生生活管理处先后制定了《学生生活管理处部门职责》《生活老师职责》《生活教师一日工作流程》《生活教师业务培训计划》《北师大株洲附属学校生活教师考核方案》等。这些制度,使生活教师明确其职责是育人,手段是育养,不是去教室上课。而对学生育养,如同教师上课一样必须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其中,教师培训制度是保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考核制度,则是对生活教师育养职责的检查和评定,是激励机制。因此,通过健全各种制度,能更好地做到科学管理,科学育人。

3、培养提高是关键。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各种条件的制约,生活教师自身的水平一般都较低。而生活教师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生活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我们通过实施培训计划,来提高生活教师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

我们对生活教师的培训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集中培训,就是在每学年开学前集中生活老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介绍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进行校风、教风、教育方法等培训,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生活教师岗位职责》、生活教师业务流程等。新学期开学后又有每周一次的文化理论素质培训和每天一次岗位技能素质培训。文化理论素质的培训由生活管理处根据培训计划每周负责组织生活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有:《偶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知识讲座》《教育方法培训》《教师规范用语培训》《教师心理辅导讲座》《学生心理沟通艺术》《卫生知识讲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等。每天一次的岗位技能培训,则由生活主管根据工作情况在每天早上上班前组织所属生活教师进行培训。

另外,我们还坚持开展岗位练兵训练,即在生活教师中开展内务评比和教育案例分析探讨活动。通过相互观摩、交流,互相切磋、探讨,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把管理变成塑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我们十分重视生活中的德育教育,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方面,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活动本身积极的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一般的学校都是把学生的生活方面交给政教部门和总务部门进行管理。政教处重在管教违纪违规的学生,总务处负责提供食宿保障。由于这种管理形式只注重了管理功能,忽略了教育功能,结果是学生不服管,越管事越多,越管越难管。

如何使学生生活教育管理专业化,上档次?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明确教育宗旨,把管理变成塑造,把生活场所变成育人场所,使生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从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日常行为习惯入手来育人,为学生立身、处世、发展,奠定学会做人的基础;为学生成长、成功、成才,奠定身心健康、善于合作、勇于创造的综合素质基础。

在生活教育中,我们力求塑造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灵,让学生成为以下十种人,即:

文明的人:言行举止文明,有礼貌,讲卫生;

好学的人:好读书,好观察,好思考,有创造性;

守纪的人:讲秩序,守纪律;

谦让的人:谦虚、忍让,温和、热情、大方;

助人的人:帮助他人,以助人为乐,特别是帮助弱者、帮助有困难的人;

勤劳的人: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简朴的人:节约、俭朴、不浪费;

健康的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会工作、会休息、会娱乐、会健体,能适应社会;

合作的人:合作精神强,团队精神强,善于与人合作共事;

自觉的人:严格要求自己,有自制力,能向既定目标不懈的努力。

三、五级目标形成体系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阶段性学生生活育养目标,并通过相关途径落实和实施。这种育养的特点在于从小处入手,坚持不断;这种育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量的积累的过程,也是不停歇地从低往高的过程。

小学一、二年级:

以全面照顾为主,对学生的衣、食、住、行、身心全面照顾,并对生活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通过常规训练,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学三、四年级:

以指导性帮助为主,指导学生学会生活技能,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身习惯,有生活爱好、生活情趣,并有正确的生活观念。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

小学五、六年级:

以引导性教育为主,通过训练,基本形成自主生活能力,学会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文明、守纪、学会学习。

初中学生:

以引导性教育为主,通过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文明、好学、守纪,助人为乐。

高中学生:

以指点性教育为主,通过训练,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够自理、自律,具有良好的生活情趣以及健康的生活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人、合作的人、健康的人、好学的人、文明的人。

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坚持从小学抓起,各级培养目标明确,且环环相扣,达到习以养成的目的。

四、多种形式强调坚持

1、通过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完成“五、四、三、一”生活教育工程。即:

培养五种工作作风——进取的精神、勤奋的态度、严格的规范、合理的方法、良好的习惯;

加强四个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提高三种能力——自理能力、自律能力、自学能力;

发展一个特长。

2、寓思想教育于生活管理之中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开展生活区创“文明寝室”活动。在进行寝室常规管理时,我们教育学生要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

(2)生活区创“文明学生”活动;例如:在学生的交往活动中,我们坚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

(3)学生内务评比活动。在整理内务时我们教育学生学会劳动、学会生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寝室文化建设评比。寝室就是学生的新家,我们充分调动每个“新家”的成员,出谋划策,共同创造一种温馨、和谐、文明、健康的寝室文化氛围。

3、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一定的体力、手工劳动、自自我服务劳动以及社会公益劳动。

4、建立一个整洁、温馨、文明、快乐的家园

为学生营造一个家园,环境布置突出家庭情调,体现整洁、温馨、文明、快乐的氛围。我们学校在公寓门口设有各种提示牌:“学生能自理,家长请止步”“慢步轻声,文明就寝”“生活教师风采栏”等;楼道有“地面潮湿,脚下留神”“安全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轻轻地告诉你,不要随便扔垃圾”“拾起一片纸屑,美了校园也美了你”“寝室是我家,温馨和谐靠大家”“比天空更广阔的是胸怀,请不要为小事斤斤计较”“礼貌使你变得高雅,助人使你得到快乐,谦让能使你增添美德”“在家我是好孩子,在校我是好学生”等提示语。内务整理要求做到:被子四角分明,床整,洗漱用具整齐划一,毛巾、鞋子摆放一条线,地面光洁明亮。学生公寓无论什么时候都像宾馆一样,让学生学得安心,玩得开心,住得舒心。

5、把更多的关爱与更高的要求结合起来

在生活管理中,我们坚持“爱”“严”结合。“爱”是基础,“严”是形式,即通过严格的管理把教师的“爱”传授给学生。在禁止学生不吃除水果、牛奶以外的零食时,教育学生要学会生活,因为有些零食中含有色素和添加剂,对人体有害;生活教师力求将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对所有学生我们建立成长记录,对违反寝室纪律的学生力求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让学生认识到在严格管理中,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是在为他们的成长奠基。我校二00八年考入清华大学的罗雪娟同学,在领取学校10万元奖学金时激动地说:衷心感谢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对我的耐心辅导,衷心感谢生活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教育,是这些辛勤的园丁才使我能够顺利地考上清华大学。

五、形成网络增强效果

学生生活管理处是学校的一个直属部门,直接负责学生生活的教育管理。为了增强管理的效果,我们实行了垂直式管理和辐射式管理相结合的多维管理网络。所谓“垂直式”管理,就是由德育副校长—生活管理处—生活主管—生活教师—寝室长—学生的管理网络;所谓“辐射式”是指在教育学生时,生活管理处又与学部政教部门、班主任以及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实行共同教育,从而达到最佳教育效果。例如,学生在公寓发生的一般性违纪,则由生活管理处组织生活教师自行教育处理。如果学生在公寓内发生大的违纪事件或生理异常等情况,则由生活管理处会同学部政教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共同制定教育方案,进行教育处理。这样通过建立教育网络,教育效果明显增强,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第11篇

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提高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为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教育信息化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容量大,信息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大大改变,如何在浩如烟海、漫无边际的信息中获取所需的有用信息,如何对有用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教与学,成为对教师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信息化时代,自身必须有着较高的信息素养。教师集体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热情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为了全面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作了如下探讨。

一、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时展的需要

人类已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方兴未艾。高度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大地加快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令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提供的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直至生活方式。有理由认为信息处理能力将是21世纪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听、说、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和信息量极剧增加的时代,终生学习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处理能力是实现终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2.素质教育的要求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逐渐萎缩,创新意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消磨殆尽,严重地制约了他们作为未来建设者必备才能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能力,其中学会求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信息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先天素质,健康自由地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完成这一使命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来承担,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教育资源极其丰富,教育打破了国别和地区的限制,为所有受教育者服务,逐渐实现了平等教育。教育形式也一改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通畅和广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今天教师更重要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面对丰富多采的内容和形式,为尽快地汲取营养,使自己进步更快,要求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将成为探索新型教学结构和模式的有力技术支撑,它将影响教学改革的方向。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显得尤其重要。

二、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1.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理论学习是为了解决观念和认识问题。观念和认识不仅是教师认同、接纳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更重要的是,现代教育需要教师用全新的知识观、人才观和教学观去重新审视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因为信息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在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有所不同,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并促进教育的信息化,观念的变革必须先行。当前一些学校更重视技术培训而忽视观念建设的作法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只有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才能实现观念转变推动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提高促进观念转变的良性发展。

2.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

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工程,在实施培训中必须注意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提高信息素质是对全社会教师的要求,只有面向全体,才能从根本上使整个教师队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全员参与。但是必须承认,教师队伍中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技术水平有高低,认识到位有先有后。因此在全员培训的同时,有必要先期发展一批教学思想先进、信息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通过骨干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去带动周围的教师,为其他教师的提高积累经验,进而促进大面积的提高。

3.校本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

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技能培训需要加强组织、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进行集中统一培训。如果学校利用空暇时间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等这样的校本培训,那是再好不过的。通过实践证明校本培训是最具活力和效力的师资培训活动。但由于人数众多,涉及设备、师资等各方面问题,又多是在职培训形式,因此有组织的集中培训只能解决工作面上的问题,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技术上,都只能是一种入门引导。要真正使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进行自我培训。主要包括:阅读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相关资料;与他人交流经验,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引导教师将加强信息素质的培养作为自已终身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4.专题培训与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

通常的教师培训是专题培训形式,如组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技术操练等。实践证明,这些作法对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确实是一种经济、简便、快捷的方式,但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使培训流于形式,也有可能把应试教育模式搬到师资培训中来。因此,必须把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与他们自身的学科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应用、研究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质,同时把自身的信息素质整合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整合”课程的开发,通过网络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性学习组织完成某一项课题的研究等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的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

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实施策略

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素养,包括现代教育观念,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整合能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不仅要注重信息技术培训,更要注重教学实践,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信息时代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很有现实意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反思、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入手:

1.在教学设计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在突出学科特点与教材重点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启发学生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关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除了应该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外,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关注学习资源的丰富和呈现方式的新颖

教学媒体设计要注意:(1)内容适切性,(2)目标达成性,(3)实施高效性。在教学策略设计中要关注情境创设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在教学流程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理解为基本目标的,这种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学习形态。这种学习形态注重学习过程的设计。整合过程的设计实际是知识探究过程、问题解决过程。在教学过程设计中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使教学流程设计合理、流畅,过程架构简洁、新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实现知识的探究、问题的解决,师生的信息素养都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提高。

3.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教学反思是指对教学经验的回忆、反馈、思考、评价的活动过程,同时又是作出新行动、新决策的依据。教学反思注重总结教师的实践知识和经验,并上升为理性认识,以建构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智能结构,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探索教学反思的方法途径,发挥教学反思的最佳功能,把信息技术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观念中,使信息技术自然地应用到日常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4.在课堂评价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第12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心理素质 劳动素质 艺术审美 文化科学

一、体育教学的品质培养与素质教育

教学生求善、求德、做事、做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要求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帮助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做好事的同时也做好人,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将问题解决,教育中学生树立起见义勇为的精神,培养中学生甘于奉献的思想,使其养成愿意为他人作出贡献的行为。教育中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使其养成助人为乐、正直善良的品德。

在体育课上应培养学生爱护弱者、尊师重道的行为作风,教育学生为人和善、言行一致、做事公正、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等良好的行为,使其不做损人利己和投机取巧之事,培养学生敢做接班人的精神。

大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体育教导员应搞好师生合作工作,开展工作时应积极与学生合作,只有将学生的团结意识提升上来,使学生感受到团队的温暖,才能使团队更具凝聚力。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关心集体的思想意识,使学生热爱团队,为团队发展而努力。教育学生互相交往,真诚对待集体内的每一位同学;教学生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使学生养成善于和团队同学交流的好习惯,促使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老师之间成为朋友。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集体当中生活才能更好地培养自身素养,提升自身能力,将优异的成绩创造出来。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提升学生主动性,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身体训练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大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培育能力,使学生在自我培育中找到最适合自身素质发展的方法,逐渐慢进行自我完善,从而达到提升成绩的目的。

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智能培训

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其主要应通过讲述基本知识、技能使学生形成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形成一种听训模式。同时,进一步讲述知识和技能,开展智能教育,大力培养学生会学习、求真、想象、创造、创新的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好学精神。中学生体育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囊括了很多文化内涵因此,应通过变通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上来,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身体锻炼的要领,使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同时,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修养。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体育课上,应该让学生自己设计出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使学生编制出体操训练方式、训练场地设计方式以及训练器材设计方式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合理得当,直接关系到学生素养的形成情况。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方式时,应考虑到引导作用,充分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提升上来,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学生的思维引领教学形式。

促进学生智能进步。在田径教学中,短跑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爆发力,篮球投篮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准确度和运动兴趣,健美操可以提升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心肺功能。因此,在主体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示范法、对比法和观察法促进学生想象力和记忆力的发展,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和教学比赛,潜移默化地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升上来。

三、身体锻炼和素质教育的培养

强化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力度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需求,同时也是深化体育改革必然要走得道路。新时期下社会所需人才不仅应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应充分将体育教学方式的独特性运用起来,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力度。通过组织各类体育教学活动,将学生心理品质和坚强意志培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促使学生正常的发育和生长,将学生身体活性提升上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体脑结合,将学生的素养和状态调整到最佳。培养学生进行健身锻炼和心理健康训练,通过适当的组织体育活动和思想教育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各项素养,比如像武术、健美操、体操、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以及卫生宣传活动、思想提升集训班等素养培训形式,从而帮助学生打下终身受用的良好基础。

四、总结

综合上文内容,在体育课教学中,强化学生素质培养力度关系到教育质量,同时也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认真负责,综合考虑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身体素质过硬,思想品质良好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汪学玲,张建平,李志敏.如何在心理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2]张庆伦.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和知识结构及其提高[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