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0 13:57: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英语学期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相关理论和研究
(1)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
罗立胜等人(2001)在折中主义教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综合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并不是一种非常具体的、单一的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模式试图融合目前外语界主要采用的语法翻译法、结构教学法和交际法等教学方法之长,避其所短。从他们的综合教学模式设计看,这种教学模式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师讲授阶段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巩固和总结阶段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实践阶段以学生为中心。但是,设计者没有论述三个阶段的活动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安排等课堂教学要素。本文将尝试性地对此做出论述。
(2)自主学习能力
Holec(1981)认为自主性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提出学校应该设立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和交际技能;二是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即学会如何学习。徐锦芬等(2004)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特点,指出自主学习应该涵盖五方面内容:①了解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②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③有效使用学习策略;④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⑤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
2.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的实践
(1)学生实践阶段(以学生为中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我每次上课都安排两名同学做口语练习,每位同学每学期可做一次,持续三个学期。第一学期以情景对话为主,两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规定情景下的对话,如初次见面、买东西、问路等,时间约为5分钟。第二学期为主题演讲,每位同学事先经过确定题目、找资料、撰写和修改讲稿等准备,在班上进行约3分钟的演讲和约2分钟的双向问答。必要时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某一位同学演讲的长处和不足。第三学期为组织全班同学做辩论。每次两位同学先找背景资料并共同确定一个可辩的题目,并提前告知全班,教师也可参与并引导辩论。时间约为10分钟。由于教师鼓励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课上讨论或辩论的气氛热烈,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2)教师讲授阶段(以教师为中心)
在这一阶段,由教师决定教材、课程进度、组织课堂活动等。但是,我认为,以教师为中心并不意味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仍然要将几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对于读写课,我采用“精讲多练”的原则。谢邦秀(2002)提出并论证了“精讲多练六环节”:学生预习―课前热身活动―预习情况抽查―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语音语调)―教师精讲课文的重点、难点―课后深层讨论与分析。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的使用效果较好,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每两周进行1学时的视听说课,采用“介绍策略+听说练习”的方法。课上以介绍听力理解策略和口语策略为主,课后安排学生完成听力理解作业,如反复听上传到学校局域网的听力材料并誊写下全文。这种听写作业,刚开始时大多数同学觉得有困难,就安排一些简单的语速较慢的听力材料并逐步加大难度。完成几次后,多数同学觉得收益很大。
(3)课堂巩固和总结阶段(以学生为中心)
每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借鉴王初明教授(2000)设计的“写长法”或“以写促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长作文,题目自定。鼓励学生学习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英文资料,在此基础之上确立观点、组织文章结构并表达出来,写出更类似论文或报告的作业,越长越好。学生写完一稿后,需请两位同学修改并签字,然后写出改后稿。交作业时,每位同学需交出原稿和改后稿。教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语言错误不改或少改,但会对文章结构提出改进意见。在课堂上教师只点评佳作。每学期学生至少交出8篇这样的作业,在自主学习中加大语言的输入并优化书面和将来可能的口头输出,以写促学,使语言学习处于良性循环中。
3.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于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的效果,我试图从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验证。我于2010年10月和2011年6月对所任教的4个教学小班的134名学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目的是在经历了综合教学模式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问卷内容按照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所涉及的五个方面设计。问卷主体由量化选择题构成,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此外,问卷还设有1个问答题,调查对象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发表个人对整个大学英语课程的评价。
在经历了综合教学模式后,受试在涉及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四个方面均有显著提高。由此证明,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是积极的。同时,此次问卷调查结果启示我,在今后教学中是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的能力。
对于主观问答题:“你对过去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有何评价?”93.40%的同学给予了正面评价。例如:“由于要做presentation,我必须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询资料,做了大量的阅读,提高了自己资料搜寻能力和自学能力。”“课上的口语练习让我有机会用英语,也锻炼了自己在人前讲话的能力。”“网络英语听说学习系统挺有意思的,我收获很大。”“写长作文时,我先要要找相关资料,然后考虑如何表达观点和布局谋篇,当完成论文时我有种成就感。”
总之,本次实践研究证明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期待本研究对我们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1981.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91-01
笔者在高校从事该课程教学工作已有几个年头,对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特作此文,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教育部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应当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英语听说能力,在其就业之路上提供其发展的基础,即所谓的“宽基础”,以能力为平台,为其日后发展打下坚定基石,而教师的作用应该是调动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其专业道路上提供有益的指导,就目前学生和教师在高职院中的大学英语的课堂表现而言,似乎还有些不足。
1 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有以下问题
1.1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但学习进程阻力很大
毋庸讳言是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语言的实践操作均以母语作为载体,这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而历经改革开放数十年之后,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态不同于以往,
在课堂上学生很乐于去表现自我,在课堂上敢于开口,这不同于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目前的学生个性十足,在英语表达上不羞涩,但基础的薄弱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受到很大阻力,一时的热情难以为继,会严重影响到下一步的英语学习。
1.2 教学内容侧重读写能力,对口语听力要求不高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参加的主要英语测试中,均以书面试卷为主,考察的重点是语言知识考核,却忽视了听说能力的检验。以国家级规划教材《希望英语Hope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小贞主编)为例,该教材对听说能力有较高的重视,并且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要占到一定的比例,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在课堂上占据主体的是每单元的Reading A的篇章,老师限于课时的安排,无法将听说内容在课堂上突出演练,不得不应付考试中重点要求的读写内容。
1.3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未能体现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在很多院校的课程安排上,大学英语课一周四个课时,每学期共52个学时,开设两个学期,而听说课只有专业英语才开设,口语训练更是一笔带过,形同虚设。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没有足够多的实践和空间带领学生的口语和听力练习,在每个单元课后练习中出现的口语和听力使得学生认为这只是在英语练习中才会有的一种考核形式,而并非是一种能力,学生自然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课堂上更是提不起劲来进行听说实践了。
2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措施
2.1 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
在课堂上,听说教学方法必须以交际交流为主,边听边说,与学生积极互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短对话主题,将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景列出,利用人物、角色、语境、话题开展教学。根据对话和语境,让学生以个人经历或有关话题围绕学习内容进行对话或小组讨论、课堂发言乃至角色扮演,由于生活中有很多具体的语言场景,这样就能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语言交际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英文小品、辩论等形式加入英语课堂,再带入有探讨空间的话题(topic),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融入课堂的意愿。
2.2 教师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扩充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老师,应该加强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努力提高自身。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开展课外教学活动。笔者所在学院目前有两个英文社团(SOL-SPEAK OUT LOUDLY和英美之音),英语教师可以在社团中对英文活动进行指导,把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巩固、落实,并使之深化和个性化,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进行英语专题讲座、组织英语竞赛、开办英语角、观看英文视频等等,学生亦可以在课堂外与教师形成更多的互动,进而促进课堂的英文学习效果。
2.3 课程进行针对性改革,切不可停留于表面,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改革的目标和过程中的主线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专业或课程改革均大力推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这对于英语教学改革不失为一次契机,英语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最佳切入点就是听说教学,不过听说教学的涉及面应该有何要求这是我院教改过程中的一个桎梏,目前我院大学英语教学将学习情境分为13个情境,分别隶属于文化知识(运动,食物,音乐,广告)、情感话题(家庭,快乐,焦虑,爱情)、社会热点(大学,职业女性,生存与死亡,生活方式,健康)三大模块,这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3 结语
语言学习是一个人类进程中非常复杂的学习过程,英语学习同样如是。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愈深入愈有探索可能的领域,只要付出大量时间与辛苦的努力就会有成果。笔者结合在目前任教的高职院和其他高职院的大体情况,探讨了英语教学方法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以后的专业发展之路带来扩展,并为同业提高些许参考,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在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 (12):19-21.
[2] 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228-230.
[3] 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140-147.
[4] 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两个新的突破[J].中国外语,2004(1):17-20.
[5] 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4.
[6] 石鸥.教学病理学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实用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手段、测试方式、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为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学生虽具备比较好的英语语言基础,但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却较弱,英语教学实用性较差。如何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英语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构建实用性英语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场悄然到来并席卷全球的英语冲击波。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推动着英语由一种使用广泛的语言变成无处不在的技术符号系统,由人际交往的话语工具变成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标准中的标准,由过去升学的敲门砖变成进入跨国公司、现代企业及其卫星企业就业的职业附加能力。尽管你感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伟大,尽管你有种种理由排斥各种外来语言,然而,这个开放的世界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种种“毁灭性的创造”在推平这个世界。在“开放原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等一系列形成巨大就业机会的新鲜事物面前,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不得不认真考虑我们的英语教学,充分体现应用性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高等职业院校实用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用性较差,不适应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要,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导致英语实用性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难以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英语语言环境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实用性。离开了语言环境,离开了语言交际,英语的实用性无从谈起。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教与用、学与用脱离,课内与课外、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英语学习与校园生活剥离,使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应该说英语课外应用是课内英语学习的一种延伸、一种教学支撑。学以致用,用学并举。课内听听、说说、记记、练练,课外读读、议议、讲讲、写写。多用才能学得深,多说才能讲得自然,多写才能写得优美。英语学习应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英语学习应融进校园生活,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的意义,生活使英语学得轻松。课内与课外、英语与专业、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融合是提高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2、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偏差严重影响着英语教与学的实用性。多年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其说是语言教学,还不如说是学科教学,没有建立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模式。作为学科教学,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侧重的是英语词汇、知识和语法结构,强调的是记忆和机械操练。而在教学中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交际性、工具性和人本性。恰恰英语的交际性、工具性和人本性与实用性直接相关。学科教学和语言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种不同的观念。学科教学注重教师“授业”,而语言教学关注课堂师生互动,关注语言交际,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关注学生的语言和个性发展。过分强调英语学科知识结构常常使教学中英语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师资建设相对滞后影响着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蓬勃发展,不少中等学校纷纷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注重量的扩张,忽视内涵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教师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单一,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应用,依然是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调,影响了英语教与学的质量提高。
4、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材体系不能适应英语教学实用性的要求。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有所脱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实用性的发展。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材由于文理通用,偏重于语言基础,专业性、交际性不强,适应性较差。脱离了实用性,教材便失去生命力。
三、高职院校构建实用性英语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
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是区别“中职”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构建实用性的英语教学体系是一场涉及全校的教学改革。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改革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实用性为主要特征的英语教学体系框架:在时间上打通学期限制,分阶段递进,实现从高中阶段到未来就业之间5学期不间断学习;在空间上推平教室围栏,全方位组织,营造弥漫整个校园的英语学习环境;在内容上超越单纯语言学习思维,与专业技术和工作实务相结合,增强英语学习的实效性;在形式上突破课堂局限,多种方式并举,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在学习评价上,坚持过级标准和鼓励竞赛相结合,把被动学习的压力转变成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实施教学中,根据需要构建新的秩序,学生分层教学,教师分类指导,院、系、处、室分工协作,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
为此,我们全面规划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整合课程要素资源、加强管理保障质量,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英语教学团队
我们学校英语教学团队是一个比较庞大的队伍。我院以英语专业教师为骨干组建了三个大学英语教研室,依托应用外语系领导,承担每年200多个班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以学生辅导员为督导力量,除了他们中间一部分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承担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之外,全体辅导员都要负责组织学生英语早读和英语过级考试的强化训练;专业课教师要在自己的专业课中进行双语教学,把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有一支队伍就是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担任“小先生”,负责每个班的早读辅导,与学习后进的学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在各种课外英语活动中是核心成员,如民政系就组织了18名英语成绩好的学生组成的英语学习辅导团,共辅导学生500人次。
2、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方位整合教学资源,努力营造弥漫整个校园的英语自主学习环境
英语学习对条件和环境的依赖很强,我院一直重视环境和条件建设。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学校有了投资1000多万元、校内主干速率达1000M,到桌面速率100M、拥有3000多个站点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座位达到每100学生85座、教学用计算机达到每100学生85座,为包括英语教学在内的整个教学搭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基础平台,现在大学英语课程实现了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过程中,我们还将投入1000万元以上建设更加先进的数字化校园。
环境建设是一个软性工程,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了英语早读制度,每个班级在学生辅导员组织下,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第一节课之前,都开展英语早读活动,任课教师也到教室巡回指导,这个制度推行几天不难,但长期坚持并不容易,为此,学生管理线加强了领导,各教学系制订了相关管理措施。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各系都由外教和英语教师辅导的英语角,由应用外语系组织全校学生参加英语演讲、竞赛等活动,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全校每年用于这方面的经费达30多万元。三是建立大型英语听力学习教室,将英语教学软件和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在校园网上共享,根据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提供网络资源,学生可以自制听说平台、英语学习网站、口语学习网页、BBS等,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四是建立英语广播电台,早晚播出英语教学节目,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资源。五是直接开展与英语地区高校间师生交流,近5年来,民政系、社会工作系、殡仪系等系与香港理工大学、城市大学等高校之间的交流近20次,参加交流的师生多达300余人次。
3、建设持续递进的课程体系,实现全过程英语教学,确保学生三年英语学习不间断
我们的英语教学,不只是开设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我们从实用性原则出发,建立了以高中英语为基础,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到职业实用英语学习,连续5个学期的递进课程体系,确保学生不间断地学习英语。
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是重点,由应用外语系三个大学英语教研室组织教学,总课时约为300学时。课程分三个学期实施,第一和二学期开设4节综合、2节听说,第三学期2节综合、2节专业基础外语、2节听说。实施过程中对专业群按年级进行分层教学,进度快的可以在第二学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后期课程可以增加专业基础和听说内容,进度慢的在第三学期参加过级考试。
专业实用英语学习是应用能力培养的继续延伸,同时又是保证学生三年英语学习不间断和连接就业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总结过去各系在后期专业课中进行专业实用英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院于2006年2月颁发了《关于推行“双语”教学的意见》,目的是让学生尽早接触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文化、理念,正确理解其背景、内涵,达到比较熟悉掌握先进技术、国际标准,拓展就业市场空间,增强就业竞争力。
我们注重应用能力培养与专业实用英语学习之间的协调,要求承担各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主动与各专业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衔接,要求这些教师到相关专业听专业课,了解专业对英语的特殊要求。我们还连续几年利用暑假期间,组织了三次教师英语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教师累计达157人次。
4、制定标准,强化执行,建立系部为主学校职能部门配合的管理机制,完善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实用性英语教学体系,在时间上贯穿整个系统,空间上遍及全校每个角落,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必须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否则就只能是一个空架子。为此,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
首先是制订标准。早在2000年,我们就开始试行英语和计算机过级制度,用国家考试代替学校考试,要求学生在毕业时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英语专业要求过大学英语四级)和计算机操作考试。在2004年学院颁发的《关于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决定》中,我们把英语、计算机过级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一起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就是说,我们的学生毕业必须在所有课程学习合格基础上,还必须通过英语和计算机“两证”过级,还必须获得一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这是我们对毕业生要求的质量标准,这个标准也列入了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其次是严格执行。我们认为,执行标准不是简单地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用“标准”去卡学生,而是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贯彻标准。为此,我们建立了考核机制,两证过级和职业资格证书都列入到学校对系部的教学工作考核体系中,让我们的系主任每天都能想起这件事情,系部也把这些标准纳入他们对教研室和辅导员的考核中,教研室又把责任落实到教师身上,这样层层督促,层层分解,使很难的事情变得相对容易。我们还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和总结分析制度,把抓学生两证过级作为一个战役来对待。
最后是分工负责。建立运行良好的执行体系:学校教务处统筹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课双语教学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与管理;学生处督促辅导员跟班管理、统筹各种学生课外英语学习活动;外语系领导三个大学英语教研室,具体实施大学英语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的提供及师生互动;各系部组织实施双语教学,英语过级指标落实到系部。
经过多年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实用性英语教学体系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全校三年制学生毕业当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累计合格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2002年87.5%,2003年88.6%,2004年86.9%,2005年91.7%,2006年92%。我校学生近两年参加省级以上英语竞赛获奖130人次,其中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2人、一等奖8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实用知识已经变成了他们的职业附加能力。近几年,我们的毕业生拿着职业资格证书和英语、计算机两个过级证书,在就业中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在已经就业的学生中,英语好的学生发展很快,印度TATA集团招聘就是到国外工作,有的一到单位就被派往国外培养,大批的在工作一线的学生都能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贾方.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1).
〔4〕成尚荣.教育科研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文摘周报,2001,(14).
〔5〕林新事.影响高职大学英语实用性的原因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
〔6〕John C.Renard.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M].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US,1994.
【关键词】体裁-过程写作教学法 生态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90-02
一、生态教育学概论
生态学概念是在1866年由德国科学家提出来的,可理解为“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008:241)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学院院长Lawence Cremin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他认为:教育受到多种结构和因子制约。把教育教学环境作为动态的生态环境来考察,运用生态规律指导教学,探究适合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在生物因子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彼此给养反馈,循环往复的复杂过程。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生物因子体现各不相同。从宏观角度可以阐释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前者包括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学校因子,文化因子,课程因子,后者主要有心理因子,教师因子和学生因子等。生态因子可以归为几类:
(一)教学目标因子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大学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三个层次,一般要求(basic requirement):完成一般性写作,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以及事件发生,能写常见应用文,就一般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写出120词的短文,用词恰当,语意连贯,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而较高要求(intermediate requirement):要求学生具备基本表达观点的能力,能撰写英语小论文。(2006:137)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设定学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学生已有语言基础设定阶段性目标,从词汇p句法p段章来考察学生的写作目标是否实现。
(二)教材因子
从近年外研社p高教社等选用率较高的近多本流行大学英语写作类教材来看,教材的结构编排经历了语法式写作―句段落语篇写作―主题式读写写作―创新思辨写作几个阶段,更加注重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加入英语文体知识和语用知识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在有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内容上,新编教材还加入了如学术写作,四六级写作等模块。体现了写作的实践特征。但多数教材未配课件,使得课堂互动活动相对单一,不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及优化。
三、教学原则和课程设计
(一)体裁-过程写作教学法(P-G)
在总结了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的基础上,英国斯特灵大学Richard Badger和Goodith White提出了体裁-过程教学法,强调写作情境的设置和写作准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其教学方法主要分为范文讲解;模仿写作;独立写作;编辑修订;终稿五个阶段。
(二)课程设计
依据大学外语写作教学的合作原则和适度原则,本文提出可行性课程大纲,供两学期使用。主要分为写作技能和拓展写作两部分。第一阶段,读写结合,分为时态p人称,语态改写段落,仿写段落,段落赏析和听写练习;阶段二,拓展为看图说话,关键词p无关键词作文,续写,故事新编;阶段三,为专题写作,微微小品,母亲情深,热题,新闻调查,环游记,网购,影视论坛等主题进行写作活动。
第一阶段主要通过半机械式操练环节使学生熟悉英语的语言规则,把握英语句段的整体性,通过不同方法使学生熟悉英语句段套路。通过模写段落和范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语法知识体系,在文稿和范文的对比中,了解英汉句子结构性差异,逐渐纠正错误造句思维,明确英语段落中的衔接连贯等现象。第二阶段,以单个图片或一组图片为媒介,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叙事为作文角度完成图片解析―内容确定―关键词作文―无关键词作文并讲评。第三阶段主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重点,要求学生搜集素材―组内讨论―列出提纲―主题式作文―范文鉴赏。
四、总结
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学习基础上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着重培养提高的语言输出技能,在有限的写作课堂里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投身英语写作,掌握英语文法,喜爱英语创作,让不同的教学和师生生态因子相互流动,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势,同时,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利用学生角色的转换,激发写作热情,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习有所获。
参考文献:
[1]牛翠娟,娄安如,孙濡泳,李庆芳.基础生态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付华桦,吴雁华,曲利娟.生态学原理与应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邓丽君.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专业基础写作教学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4(10)
[4]孙丹,殷际文,李舰君.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愈显重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英语作为其交际方式的工具,其口头表达能力在交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的发展对英语的应用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听、说上面。然而,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写作一直占有很强势的比例,而口语、听力在教学中相对比较薄弱,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片面性。根据“学以致用,实用为主”的高职教育标准,许多职业院校开始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口语教学比例,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本文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怎样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1.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其在社会发展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的重要筹码。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不断进行改革摸索,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一直都是改革力度、范围都比较大的对象。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心就是突出口语交际能力。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能看不能说的英语只能算是“半身不遂的英语”。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环境使得大部分学生能看不能说,“哑巴英语”导致他们容易厌倦、忘记,不能学以致用。为了彻底改变英语学习的命运,不但在观念上要实行转变,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也要彻底实行改革。根据笔者对某些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开课情况进行的调查,一般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学期为2-3个学期,每个星期是2次或者3次课。这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一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二是长期不训练,容易忘记,这就会前功尽弃。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生毕业实习之前每个学期都开设大学英语课是完全有必要的。其次是分层次小班教学。众所周知,语言学习特别是口语学习要根据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来对症下药,学习的人数也不能太多,否则很难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据笔者了解,由于教师师资力量有限,不少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人数比较多,有的班达到100人次,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实际困难。因此,除了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将他们分成A、B、C三个层次班以外,各班人数最好控制在40人以内。否则,口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最后,在授课过程中,口语教学比例最少要达到70%以上,只有将大量时间用于听、说,才能真正做到教与学的互动,才能更顺利的开展口语教学。
2.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前形势下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2.1 心理偱导
长久以来的教学模式已经让学生们成为了被动的语言接受者,他们对于过量的输入却没有多少“输出”的学习形式也已麻木。实践环节的忽略使许多学生不敢开口,因此语言教学也很难有新的发展和突破。面对这种情况,在授课伊始时,就要通过营造愉悦气氛、提出学习要求、讲明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开口等方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敢于开口说英语。另外,教师的随和大度、善解人意、耐心教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2.2 改变教学模式
我们必须把过去的教学模式从语言输入改为语言大量输出。只有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才能大胆、大声、大量地说英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唱独台戏的时代已经过去,角色的转换需要教师做一个好的引导者。为了完成一堂精彩的口语教学课,教师必须从提出主题、布置任务、组织课堂、进行展示、作出总结等各个环节来指挥带动大家。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配合,一堂生动活波、井然有序的课堂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2.3 改革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积极学习的兴趣,一切困难迎刃而解。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的授课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可以通过增添各种课外知识和利用一些辅助材料来提高课堂趣味性,比如英美国家节日庆典、中西文化差异、名人传记、时事热点、电影对白选段等等。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这些内容通过辩论赛、角色扮演、演讲等形式让学生积极热情的参与进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传授书本知识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感到乏味,因此教师要学会适时的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剂课堂气氛,比如针对课文提问的时候可以使用跟平常不一样的语调来说英语,一下就会吸引学生,让他们很快回到主题上来。或者在讲到某个西方的节日的时候,比如万圣节,可以叫学生来讲解它的由来、庆祝方式、饮食风俗等等。甚至还可以让他们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小情节作为辅助材料,比如南瓜灯、特制服装等。
2.4 纠音及课后训练
语言练习中出现错误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不怕犯错。因为只有不断纠正错误,语言学习才能走向完美。每个学生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难免在表达上有失误的地方,比如音标发音不准确,单词拼读错误,句子连读不顺畅,表达不地道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与这个单词或句子相关的小笑话或故事来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者通过汉语、英语的学习对比来进行解说,既帮助他们纠正了发音,又可以让他们记得比较牢固。通过总结学生易犯错误的原因,给出一些练习让学生们课后进行反复训练。对于口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给出一些难度大的练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指导,或者把收集的一些材料放到指定网站上,方便同学们进行自我学习。
总之,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们采用科学合理、大胆创新的方式来完成。口语教学的改革是对学校、教师的全新的挑战,老师们需要从观念、行动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变。同时,它也是对学生们的一种挑战。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才能真正满足时代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孟冬梅,胡华芳. 语言输出假说与口语教学模式探析[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2].
[4]Tricia Hed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1].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早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让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也给教学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由于生源分布广,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致使教学难度加大。2007 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在这一大背景下,结合艺术院校的特色,探讨针对艺术生的分级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 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Krashen,1981)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的i﹢1 输入理论为探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i﹢1理论告诉我们,是否向学生提供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外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 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就是指学习者学习的语言知识要在学习者可理解的基础之上,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因此,我们要把握语言输入的难度,慢慢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学习者只有对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进行吸收、加工,才会很自然地提高语言的输出能力(杨劲松等,2008)。
分级教学的另一理论依据来自于建构主义心理学。该心理学特别强调个人自身已有的认知水平对未来学习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不断在已有知识或技能基础上不断建构新的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只有建立在学习者以往学习成果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Cameron,2001)。根据这一理论,只有进行分级教学,才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并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
作为教育者,众所周知,学生的原有基础和认知结构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导致学生英语成绩方面的巨大差异。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在工艺美院,不同专业的学生进校时的外语水平也是大相径庭。高考招生时,艺术设计学、包装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英语分数线是70 分,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英语分数线是50 分,表演专业则不设英语分数线。就入校的实际来看,英语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相差近100分。所以,学校应从每位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于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二、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
1.制定各个级别的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供各级各类高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达到。此《课程要求》并没有对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具体要求,而艺术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要达到一般要求,很大一部分学生也是存在困难的。因此,我校结合此《课程要求》,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大学英语本、专科教学大纲及教改方案,确立院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为此,针对艺术院校的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我们对我校各个级别的学生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制订了相应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A 级: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最低要求,即一般要求。B 级的具体要求是:(1)听力理解能力:基本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10 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理解正确。(2)口语表达能力:经准备后能就所熟悉的话题做简短发言,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 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80 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和寻读。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等,理解基本正确。(4)书面表达能力: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在半小时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00 词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清楚。(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译汉速度为每小时约260 词,汉译英速度为每小时约200 个汉字。译文基本正确,通畅达意。(6)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3400 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 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 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
2.如何分级
首先在学生开课前对入学新生进行入学水平测试,根据测试成绩结合高考英语成绩和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为A、B 两级。
其中A 级为加强班,学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30%,是全校同年级学生中的优秀学习者。教学中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加大学习任务,加深授课难度,加快教学进度,给予学生特殊指导,以达到《要求》中的一般要求。B 级学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70%,其授课程度适中,课程从《大学体验英语》基础教程学起,扎实系统地进行学习,与高中的基础知识进行简单衔接,夯实语法基础和基本词汇,然后再逐步展开大学英语知识体系,最终达到学校制定的要求。在第一学期期末可按照学生考试成绩和教师推荐实行“微调”,即A 级学生成绩不及格者转入B级,B 级学生成绩高于指定分数线者升入A 级学习。这样,我们为不同起点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菜单,确定不同的教学进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平台。
3.课程设置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构建了符合各专业学生实际的新形势下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方案,它包括基础英语课程、扩展英语课程和校本英语课程三大部分。 转贴于
基础英语课程为必修课程,以语言讲解和训练为主线,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英语扩展课程为指定选修课,主要包括三个模块:语言文化修养模块(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英语演讲名篇赏析等)、专门用途模块(实用英语写作、实用就业英语)和综合应用模块(英语视听说、英汉翻译等),着重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这些课程在大学英语学习的第四个学期开设。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校本课程是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考虑到我校学生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主要由外语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比如艺术英语阅读、艺术英语翻译等。英语校本课程是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自主选择。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引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4.教学内容和教材
教学内容以“材、各有侧重”为指导思想,根据不级别学生的英语水平来确定,A 级学生的起点相对较高,除课本任务外,增加词汇量、课下习题量和课后辅导量,推动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的发展,客观上激发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愿望。另外,设定通过四、六级的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B 级从教学起点上可以接受相应难度,逐渐改变其以往因失去兴趣而产生的厌学情绪,改变其对英语学习的抵制态度,诱发其学习的动力,从而巩固其英语学习动机。
《大学体验英语》依托网络和信息技术,用音、像、图等手段把这个世界拉到学生眼前,使之能立体地感受到这个语言环境,接受多种感官的刺激。同时,这种立体教材也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和凭借不同媒介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形式和学习渠道,有利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卞树荣,2005)。考虑到《大学体验英语》立体化教材在各方面的优势,我校将继续采用这一教材。A 级的学生在前三个学期学完《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的第一、二、三册,B级的学生在前三个学期学完《大学体验英语》基础教程和《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的第一、二册。
5.教学评价
测试是检测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对同一年级的学生,考试的目标要求不能统一规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每学期期末考试应严格实行级别测试,充分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由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期末考试实行单独命题,考试难度不同。A级的学生的考试内容可侧重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B 级学生的考试内容则是以课本为主,以综合运用能力为辅,从而达到不同的测试效果。最终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等)。
分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它实践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承认了学生学习能力及基础上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但由于我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分级更科学?课程怎样设置更合理?教学评价怎样做到公正?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不断地完善,并最终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Krashen,Stephen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1981.
[3]杨劲松等.大学英语传统分级教学与网络分级教学模式对比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7):58-60.
关键词:独立学院 网络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 立体动态管理的教学方式 无纸化测试评估体系
国家教育部从2008年开始逐步在全国高等学校推行四、六级网络化考试,从而较大地颠覆了以往纸质卷考的考试形式和重点设置。国家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改革,充分地向各高校传达了一个有效的变革信息,即: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要实现教学方式和测试评估体系的适应性改革势在必行。
高等学校当前多采用的是传统方式的大学英语教学, 其单一的教法导致单一的测试方法。测试评估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方法多为学期教学后一次性对整体学生进行纸质卷考,在这种评估体系下,学生的成绩就是典型性应试教育的产物,学生作弊现象严重,考试内容滞后呆板,一次考试定成绩的测试体系不能全面客观体现学生的整体英语语言英语能力及其语言的综合素质。诚然,传统的测试评估方式曾为我国的英语教学起过不小的积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测试显得评价标准失真,互动性较低,片面性强,不能真正体现学生英语语言应用的真正能魅力。基于这样的现状,面临国家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方式的转变的政策影响下,各高校必须从测试体系入手,改革传统考试,导入立交式立体、动态测试评估体系,使测试对教学有良好的反拔作用,促使学生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的同步提高,促进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这是由于语言从来不是僵死的,它永远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因此语言测试也不应固守一个模式,而应以动态、立体、交互的形式反映应试者对处在动态中的语言的掌握程度。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基于大学英语的改革大背景,率先做出改革行动,引进并使用蓝鸽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网络系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硬件支持和可靠数据。通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作为该校英语教师,研究总结其测试评估体系从卷考到网考的巨大转变及实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测试评估体系的改革,应当从重视语言要素转向语言实际能力的运用。其测试目的从重视共性转向个性,从关注考试结果转向语言学习本身。提倡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价双重评估体系并重,评价方法和测试手段应当多样化,评价标准也应当多元化,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考试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蓝鸽网络作业系统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专门设了评估模块,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可据此次作业做出相应评估。测试评估内容也由以往卷考客观性试题居多转向以主观综合素质题型为主,客观性评估为辅的试题。学生完成主观性试题的过程就是转向语言学习本身的过程,也是从本能应试语言学习向兴趣能力语言学习转变的过程。在此互评评估过程中,教师设置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任务,师生顺利转变角色,这种多层次评估体系使得学生在对他人的进行互评的过程中,完成多方面自我缺失知识的补充。同时也提高了测试评估任务的特征和目标语言使用任务特征的一致性。
二、运用构建主义理论,构建多极化的英语水平测试体系。建构主义对学习和教学做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学生、教师、教材、媒体构成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成分,在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于教学中时,网络能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获得更大信息量的语言资料,以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多种形式提供给学生进行选择。淡化统考在评价英语教学和认定语言能力方面的独一无二的地位,从根本上破除应试教育的根基。依据蓝鸽语言学习系统,河北联合大学大学英语多极化测试的多样化水平测试体系系统分为三大体系:
1. 网络作业测试体系。此体系依托蓝鸽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训练基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从“了解”到“掌握”再到“会用”的转变。传统的作业为单元内容学习完成后,课本自带作业,这种终结性评估型的作业不能全面有效地分析学生的英语语言掌握能力。依托蓝鸽系统网络支持,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进行自编作业,灵活掌握学生语言掌握动态,形成有效的自编型的形成性评估体系。
2. 考试测试体系。众所周知,完成从卷考到网考的根本性变革在于测试评估体系的彻底转变。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形式的转变,较大的颠覆了传统教学下的期末考试形式。大学英语测试评估体系的转变在两年的网络化考试实践改革中,经历了三次主要的改变:系统抽题;课外自编;课外自编和课内知识各占比例形成独有模块。通过实践证明:自编试题的测试形式可以使测试内容更丰富,形式更个性化,贴近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际状况。
3. 个人测评体系。传统教学评估体系的最大空白就是没有个人测评体系,造成学生不知道自己在整个语言环境中的真实能力,学生自身英语运用能力较低。测试评估体系转变的最大创新,就是采用网络个人自主学习和自我测评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意识到自己的英语知识的缺失的具体原因,有效地自我改正英语学习策略。
三、实现全方位立体动态管理的教学和无纸化测试评估体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多元评价;电子档案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064―03
一 研究背景
教学评估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非常重要。随着对教育评价目标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评价对教学的反馈促进作用逐渐得到重视。人们开始注意到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互影响, 并利用评价的结果来诊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影响教、学导向。评价开始从只关注学习效果,转而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和情感态度,以及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关注促进学生发展。
2007年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作了界定,开始突出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在评价上应关注学习者的成长过程,强调应使评价从学生学习效果的衡量工具转变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双向发展的工具。倾向于“过程”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是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基础。
利用网络进行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具体指导下,各高等学校已普遍采用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近几年,国内外基于多媒体及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层出不穷,大部分研究的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模式设计与成效问题,另有部分研究涉及到网络教学的评估问题。这些研究指出现有的评价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概念过于狭小,评价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过于统一,评价内容重知识轻能力等(田晓蕾[1],2010),开始关注形成性评价(王华,2006;周娉娣,2005),以及关注多元化评价(党少兵,2010)。
多元智能理论是多元化评价的理论基础。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及心理学家加德纳[2](2003)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开发潜能,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八种智能,而不同的人的组成因素不一样,个体差异的存在不是智力高低的表现,只是不同智力组合的结果。基于该理论,无论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学生的评估都应突出多元化和个性化。多元化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以及评价形式的多元化。顺应多元化评价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英语学习评价现状的不足,有需要建立和发展优化整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的多元化评价系统。
二 多元化评价系统构建思路和研究方法
1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现状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了简单的综合评价方式。课程成绩由平时测验、口语考试、课堂参与和网络自主学习、期末考试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占一定的比重,其中通常期末考试成绩占到总成绩的60%,口语考试占10%,课堂参与和网络自主学共占20%。口语考试、期末考试通常在学期末阶段进行,本质上属于终结性评价,它们占了绝对的权重。
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教学导向是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引导和发挥,从而网络自主学习的效果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2 多元化评价系统构建思路
大量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大学英语多元评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技术基础。多元评价系统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支持大学英语多元评价的实施。鉴于各高校已广泛应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多元评价系统适宜整合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之中。实现方式可以是对现有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功能扩充,而通过版本更新重新构建带多元评价功能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则更佳。
本研究设想及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以电子档案袋为基础的评价系统,通过分阶段试验,在该评价系统的应用基础上,制定一个更有效的大学英语学习的评价标准(方法),以改革现行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本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初建阶段。综合文献研究及对大学英语学习现状的实际分析,建立试行的评价体系,开发具有电子档案袋功能的评价系统,设计“个人信息”、“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协作学习”等模块,支持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以及教师收集评价信息。在此阶段,学生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使用及评价系统,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充实个人的档案袋。课题组将通过观察,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调查学生对此评价系统的反映。
第二阶段:整合系统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整合传统的教学过程记录以及传统评价结果。此阶段,研究各种不同媒介或平台的契合方式。观察各种评价结果之间的相关度,比如四、六级水平测试成绩与网络自主学习成绩的相关度,并将此作为调整网络自主学习占总成绩的权重的依据之一。
第三阶段:修改完善阶段。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修改完善系统,多方位地测试评价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推出一个具体使用的大学英语的多元化评价标准(方法)。
第四阶段:运用并总结阶段。将最后完善后的系统投入运用,测试并总结系统特点。应用多元化评价标准(方法)及评价系统于大学英语教学。
三 研究实施情况及阶段结果
1 实施情况
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研究选择了由项目组的4名教师分别指导的4个快班共396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快班不分专业,共涉及文理学科共26个专业。
针对当前应用的外语教育和研究等出版社开发的自主学习系统存在对多元评价支持不足且不能进行二次开发的情况,经过了多轮需求分析和设计,历时3个月,项目组设计开发了新的自主学习系统,在该自主学习系统中集成了多元评价功能模块,也就是说,在自主学习系统上构建了一个多元评价系统。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采用.NET 2.0平台技术开发,考虑大学英语在线学习系统的用户数量较多,以及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成本等实际情况,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经测试,系统在Windows 2003 Server和IIS环境下运行正常。
系统支持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准备了十五个单元的听力、阅读、写作练习相关视听学习资源之外,还安排了听力、阅读、写作的学习策略学习、填写学习计划和学习反思、开展写作互评及听力协作等学习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多评价对象、多评价主体、多评价方法等的多元化评价。网络自主学习采用任务驱动,学习任务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16个教学周内,定时布置相应任务及开放相关学习资源,以体现学习的过程性。
最早采用档案袋评价法(portfolio assessment)的教育研究实践事例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零点项目(project zero)”。这种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已广受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重视。一般档案袋主要收集能反映学生学习进步、创新精神和知识技能的成果,包括计划、中间过程的草稿、最终的成果、以及教师的评价、相关的资料等。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而电子学习档案袋则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了信息技术支持档案袋内信息的自动收集、组织和展示。本评价系统具备电子档案袋的功能,系统自动记载了整个学习阶段不同单元学习时间学生访问系统的记录、发帖留言的记录、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反思、协作学习、(听力、写作、阅读)练习及测试成绩记录,通过分类用户管理支持学生和教师了解学习过程及成果,以便于开展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及教师评价。
系统提供扩展接口支持导入口试及期末笔试等成绩,按照重新制定的评价标准体系,综合各种评价数据,输出评价结果,并可通过相关页面让学生进行查询以即时反馈评价结果给学生。新制定的评价标准降低口试及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权重至50%。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的4位教师对整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对引导和监控学生网络学习,评价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2 系统应用部分结果及分析
系统应用了1个学期。以下是收集评价系统内电子档案袋内的记录(其中包括评价系统内置网络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课题组按计划通过观察、访谈方式调查学生对此评价系统的反映得到的部分数据:
根据对实验学生和老师的观察和访谈,被调查者对评价系统、多元化评价方式以及新评价标准体系普遍表示接受和欢迎,但同时也表示,担心多元评价增加工作量,不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参与。这说明多元评价系统是否高效率及评价活动的合理安排将直接影响它的应用和被接受。多元化评价的组织以及过程性评价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虽然借助信息技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了很多工作,但学生和教师的任务还是有增无减。因此,需要适当控制学生的学习任务以及适当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待遇,以提高学生学习及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和教师能始终坚持贯彻下去。
根据用户使用记录数据显示,在1学期内总共有1176人次登录系统。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仅有53.5%的实验学生使用了系统。网络自主学习是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英语多元化评价内容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多元化评价系统开展多元化评价及获取评价所需的用户各类活动过程记录的基础。
关于“你喜欢怎样的网络学习方式?”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64%选择协作学习方式,36%选择个别学习方式。但实际参与协作学习各活动的学生人数不多。在使用了在线学习系统的学生中仅有15.6%的人参与了写作评价活动,22.2%的人参与了听力协作活动,18.4%的人参与了BBS论坛。
以上数据说明,在学习风格方面,学生目前在网络自主学习选择方面已表现出差异性,而这种差异对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多元化评价系统应用也已经产生了影响。对此,一方面,说明网络自主学习方式还需要继续发展完善,现阶段对于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监督和引导,多元评价系统还需要坚持发挥让教师和学生都重视学习过程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就多元化评价方案制定本身而言,也需要用多元的思维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
多元化评价系统应用还受到其它一些因素影响。关于“你对现有的网络学习环境是否满意”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60%表示满意,40%表示不满意。网络学习环境对网络学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网络服务器服务性能及上机条件是否灵活便利,是学生们普遍关注的。另外,有的网络学习平台仍然局限于校园网,这给居住校外的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实施过程评价造成困难。这些说明,持续投入网络学习基础设施建设以维系和创建更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是必要的。至于学生因为学业任务多而不愿意投入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评价系统在今后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重点考虑。
四 结束语
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开展多元化评价是大势所趋。本研究对开展英语学习多元化评价的进行了实践探索。多元化评价系统第一版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我们将继续完成后续阶段的研究工作。在当前信息化教学环境继续发展的良好条件下,大学英语课程的新教学模式其它学科课程可以借鉴,其多元化评价方法在其它学科课程中也可以借鉴。希望本文能够对后来的研究有所启示,同时也欢迎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田晓蕾,庞岚.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分析研究[J].新西部,2010,(11):208.
[2] [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0.
[3] 王华,富长洪.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6,(4):67-72.
[4] 周娉娣,秦秀白.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5):9-13.
[5] 党少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多元评价综述[J].海外英语,2010,(11):559.
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 of College English Study based on E-portfolio
LI Xin-ping1ZHANG Hong-mei2
(1.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partment, Hubei University, Wuhan,Hubei 430062,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Hubei 43007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 development, process evaluation and multiple evaluation will gradually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single summative evaluation. The massive web construction and the already extended college English self-directed teaching mode have require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multiple evaluation, and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it as well. This article forwards a plan to extend English multiple evaluation by designing an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e-portfolio. It also introduces the present outcome of this plan, the problems it faces and the inspiration we may achieve from those problems.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multiple evaluation; e-portfolio
关键词: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协同学习理论多媒体技术
1.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的比例逐年增长,人数猛增,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长期以来的英语小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师资缺乏变得不再可能,英语大班课教学成为必然趋势。如何面对大班教学已成为高校非英语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加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广泛推行,使得英语课堂变得更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也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充满挑战。
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为了在新情况下适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近年来,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与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已为大家广泛接受,并融入中国英语教学实践。然而,笔者在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大班多媒体教学时遇到了各小组意见不一致、分歧太多、小集体主义倾向及教师无法控制全局等不良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协同学习(Synergistic Learning),期望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问题。
2.协同学习理论
协同学习(Synergistic Learning)与德国科学家H・哈肯创立的协同学(Synergistics)紧密相关。“作为一种学习技术系统的新框架,它是指在教室环境下,学习者以小组等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为获得个体与群体的学习绩效而进行互动、互补的学习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的新学习资源环境中,协同学习强调“人―机―环境系统”的高度协同,强调创建协同作用的“学习场”,即学习资源环境与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个体及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多重协同作用的学习组织形式,使得群体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学习的时候,形成个体间互补、合作的协同效应。
协同学习的核心是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伴间竞争、沟通、协调和合作下逐渐形成的。协同学习由协同学习模式、协同学习平台、协同学习工具、协同学习资源、协同学习伙伴五个方面组成。这五个因素构成一个有机的、自组织的学习系统。协同学习阶段通常包括建立学习共同体、创设问题情境和拟定共同愿景、学生增权、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四个步骤。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协同学习有助于大学英语在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进行。
3.协同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协同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协同化的小组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很适合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新型教学形式:在协同学习形式下,教师由传统的权威者变成了教学策划者、学习的启发者、学生的指导者和协作者,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增进学习,激发创造力,适宜于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辅助的英语大班教学。
笔者按照协同学习的阶段性步骤,将协同学习的五个基本要素融入其中,进行了为期四学期的教学实验。首先把所教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班和对比班。在实验班中,采取协同学习这种方法,而在对比班中采取常规的教学方法。最终,将两个班在该学期的英语学习情况以课堂观察、课下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具体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1)在实验班中,划分协同小组。实验班中,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等综合因素建立协同学习小组,而对比班仍维持传统教学方式。
(2)在协同学习小组中选组长及界定学习目标。实验班中民主选举一个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组长主持协同学习活动。根据教材内容,由教师界定协同学习目标。
(3)在实验班中创设活跃放松的协同学习氛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信赖学生,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善于发现协同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4)在实验班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协同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如何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认知内驱力的发端。在实验班中笔者通过采取较为灵活多样的协同学习活动方式(如放音乐、猜歌词、做游戏等),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等方式引导、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寻各种与每单元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让学生出于个人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
(5)在实验班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协同学习。协同学习以任务为基点,以网络为资源,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平等参与、互为启发,协同完成任务。学生进行小组化的协同学习时,笔者针对每单元学习的中心内容,提出多个与正在学习单元相关联的问题,分派给协同学习小组,要求小组针对具体问题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回答,并最终做出书面陈述,呈交笔者;然后笔者在下一次课前针对小组所作的回答和上次课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各小组讨论、总结,深化学生的理解。
(6)组织学习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协同学习小组进行交互活动等过程性的评价。评价不再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单项评定,而是包含学生自身及学生之间的评价,包括对协同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总体评价。协同学习成果的评价可以借助小组书面报告、小组结论、小考及多媒体课件讲解等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在采取协同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采用协同学习模式的学生由刚开始的不适应逐渐变为自主、自发地学习,并且在课堂上对于课文的关注度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升;而同期采取常规教学方式的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变化不大,教学效果也无太大起伏。课下访谈中,实验班学生课下开始采用听广播、上网查资料及同学互助学习等方式学习英语,对英语的关注度大为提升,而对比班学生课下对英语的关注度变化不大。
4.结论
笔者认为此次阶段性调查表明,协同学习教学模式与大班教学相结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先进的、科学的手段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从调查过程和结果来看,明显感觉到实验班学生与对比班相比,在英语学习热情、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及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强的表现。
但是目前,协同学习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由于时间、人力、物力的局限,笔者只针对所教班级进行了四个学期的调查,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4.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江卫华.增进课堂协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49-53.
[4]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4):5-9.
[5]方展画.罗杰斯,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6]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微博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作用 建议
一、引言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十年发展历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切实得到了提高,但仍需加强改革。[1]P1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棘手的环节,写作教学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清晰流畅地表达思想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版)》对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逐渐上升到专业化、学术化的层面。同时还明确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因特网的普及,中外书面交流日益频繁,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迫在眉睫。
二、微博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秦朝霞在分析国内大学英语写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时,重点调查了2000年至2007年间国内八家外语类核心期刊刊载的大学英语写作研究论文,研究发现:(1)大学英语写作研究整体呈上扬趋势;(2)内容涉及写作教学、写作结果、写作语境、读者反馈、写作过程、评估、评分与测试、研究回顾七大主题;(3)研究主题以写作教学、写作结果与写作语境因素为主,并逐渐向多元化发展。[2]P196-199尽管当前写作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即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手段以达到辅助或改进写作教学之目的,但是利用微博进行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微博,近年来作为网络互动平台的新生力量,吸引了大量用户,它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以其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粉丝,其在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Twitter、微博近几年开始为大众熟知并使用,国内外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分析微博中的语言现象并探讨其教育应用价值,尤其是在ESL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例如,Aline M.Marques和Rafael Krejci等人通力对博客和微博中的话语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3]P1Lara Lomicka和Gillian Lord[4]P48探讨了Twitter在法语课堂的作用等。但是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实证研究更加稀少。同样,我国关于微博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集中于近三年,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微博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优势、效应分析、第二课堂表现模式等,微博应用于ESL教学的实证研究同样门可罗雀。周云提出一种基于微博英语班级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可有效增进师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因素,提升学生交际能力。[5]P79因此,为了充分挖掘微博的教育价值,本研究利用微博开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通过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英语学习微博群,为学生创设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实际需求的情境,从而形成一个课内外学习有机联动、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运用紧密结合的师生、生生多元互动平台;同时就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试图为今后的微博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三、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笔者在江苏省某医学类本科院校尝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微博互动结合展开英语教学。以新浪微博为平台,建立私密的英语写作微群,群主是教师,对该群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还课外学习的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评论,并且及时给予反馈。群里的一切发言都是英文,成功地营造了全英的互动环境。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写作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这证明了微博在第二课堂写作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文字篇幅短小,提高写作积极性。
一直以来,英语写作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个棘手的环节,因为大学英语教学课时较少,分给写作的时间就更少。这种费时耗力、短时期内训练却收效甚微的技能同样也令学生头疼。长此以往,师生双方对写作都望而生畏,因而学生写作能力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而微博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师生免受长篇大论的困扰,缓解了学生对写作任务的畏惧心理,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批阅负担。在微博教学期间,群内成员发言达到658条,私信45条,发言普及率达到100%。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发言热情也很高涨,写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即时抒发思想,免受时空限制。
传统的写作教学流程是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课后完成,教师批阅并给予反馈,学生阅读反馈。这种教学过程可能存在的缺陷是教师的反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够及时,且师生缺乏相应的交流。微博的应用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学生可随时随地思想或写作任务,教师也可及时批阅、给予评价反馈,学生还可根据教师的反馈与教师进一步交流。最重要的是,微博群中的帖子是群内成员可见的,因此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教师给自己的反馈,而且可以看到教师对其他学生的反馈,从中可以学习别人习作中的精华,同时也可避免犯类似的语言错误等(见图一、二)。
(图一)
(图二)
(三)轻松互动平台,促进师生感情。
师生之间不仅有正式的教育关系,还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理关系。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偶尔参与为辅,课后师生的交流几乎为零。微博——这种新型沟通方式更为时尚,其轻松的氛围使师生沟通更放松,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传统的师生关系华丽转身。而且通过课外访谈,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通过这种方式与老师交流。
四、微博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然而,在微博课外教学尝试中也暴露出学生写作薄弱点及试验设计方面的问题。
(一)发言内容形式单一。
学生倾向将网络上的名人名言、美文短句复制到微群,占发言总数25%,原因可以归结为畏惧犯错心理、写作功底薄弱、性格较为内向等,教师可通过布置段落写作任务,如描写校园一角或一个令我难忘的人,限制选择范围,从而解决学生的选择性困难。同时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会辨别网络中所谓的“美文”中的语法错误及不地道的表达。例如,在学生发言中发现下列两例:A.Like the sun because it’s warm,warm heart went to unknown pain.(喜欢阳光是因为它很暖、暖到了心底、暖去了不知名的疼痛。)B. People will lie to you,for you to learn that sometimes,the one who you can always believe in is yourself.(人们常常会欺骗你,是为了让你明白,有时候,你唯一应该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这两个例子犯了共同的错误,就是将汉语逐字翻译,标点使用不当,不合语法规则。
(二)发言内容句式单一。
原创内容大多句式简单,复杂句、较为高级的句型较为少见,由此可见学生将平时学习的高级词汇、句型运用到实际写作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可鼓励学生尽量选取本学期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造句、段落写作、篇章写作等(见图三)。
(图三)
(三)发言时间不够充裕。
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加上学校有期中、期末各类考试,学生往往在课余时间投入专业课学习,将英语放在与政治同等的地位。只有教师明确说明微博发言质量与数量影响学生平时成绩,学生才会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进行英语写作的锻炼。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组织英语游戏、趣味学习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再布置适量的写作任务,及时给予修改意见,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为了今后更为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写作微博教学,笔者总结以下教学建议:布置趣味性任务(如故事接龙、段落写作等),提醒学生识别微博语言正误;鼓励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词汇进行写作,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充分给予学生微博发言时间,激发学习动机。以上三点教学建议若真正得到落实,学生的写作热情及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五、结语
Brown认为,在这个极度需要变革的世界中,语言教师是这些变革的人(agent for change)。[6]P442英语教师应该是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可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们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创设了优越的数字环境,使学习更容易发生,学习的手段和学习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2]秦朝霞.国内大学英语写作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外语,2009(5):195-220.
[3]Marques,A.M.,et al..Structuring the discourse on social networks for learning:case studies on blogs and microblog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http:///10.1016/j.chb.2012.03.001(accessed 19/04/2013).
[4]Lomicka,L.,G.Lord.A tale of tweets:Analyzing microblogging among language learners[J].System,2012(40):48-63.
[5]周云.微博英语班级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79-84.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青年教师 专业成长途径
一、引言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师团队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1],他们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来自教学、科研任务和个人生活的压力,少数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这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他们的职业倦怠就很容易产生,这将严重影响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从而不利于高校外语教育的长远发展。为了解决自身的专业成长问题,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需要在教学和科研发展道路上走有效的专业成长途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他们的专业成长途径,以期给这一重要的教师群体提供思路,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二、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四大途径
(一)教学反思
很多研究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途径[2]。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也不例外,开展教学反思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他们可以通过弘扬教学优点和改善教学缺点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和基本的内容,作为教师,他们如果没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就很难在教学岗位上立足,这必将影响专业成长的顺利进行。因此,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主动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以此促进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
每次上课结束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应该利用一段时间回忆自己上课中的教学活动,并最好将自己的回忆和反思写成反思日记[3]。通过这一方式,他们将自己的教学细节记录下来,直观地掌握自己教学活动的完成质量,对于好的部分可以继续保留并加以弘扬,而对于不好的部分可以通过尝试改进加强提升,从而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除此之外,教学反思也可以让学生参与,通过学生的反馈加快教师的教学反思。如果条件允许,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每学期特定的时间提交英语学习反思性总结,并就教学效果作相应的评价;如果条件不允许,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就可以选择在每学期结束后,给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调查问卷,也可以找学生参与访谈,这两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从学生身上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通过学生的反馈提高教学能力。
(二)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是帮助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又一促进力量。教学比赛一般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英语功底和很精细的课程设计,为了达到教学比赛的要求,参赛教师都必须在英语功底和课程设计上下功夫,通过提高自己的英语功底和不断打磨课程设计,他们会对高质量的英语课堂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教学比赛,可以更直观和强烈地体会到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对教师技能的要求,并通过提升各方面技能提高综合教学能力。另外,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与其他参赛同行一起交流,同时他们的教学效果可以得到诸多比赛评委的检验和建议,这无疑为他们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指导。笔者曾参加外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比赛,在教学技能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这一教学比赛,笔者经历了从对微课与翻转课堂知之甚少到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微课和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这些变化就是其教学能力提升的直观体现。因此,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应该积极抓住各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比赛的机会,通过比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合作
教合作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4],对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借助合作填补这些方面的空缺。通过与其他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年长而又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或者科研的合作,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关专业成长的经验。
在开展教师合作时,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寻求帮助,比如说多听他们的课或者邀请他们听自己的课,通过听课后的互相交流可以产生很多教学改进方面的好想法,从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另外,科研同样是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上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科研上也应该寻求与其他教师的合作。这里所指的“其他教师”,不但包括大学英语学科的其他教师,而且包括非大学英语的其他学科领域的其他教师,因为通过跨学科的教师合作同样可以增强科研能力。只要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能够在科研上提供必要的帮助,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就应该抓住每一次教师合作的机会。为了提高科研能力,他们可以参与其他教师比较成熟的科研团队或者科研项目,通过在团队或项目中与其他教师开展科研合作学习他们的科研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实力。
在科研领域的教师合作形式上,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还可采用与非大学院校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合作。中小学英语教师长年奋斗在英语基础教育的一线,他们是英语教学的实践者,也可以是英语教学研究的参与者,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改进教学活动,以强化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合作形式可能在操作上比较难执行,但是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旦形成,对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和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就是相当有益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英语教学问题,通过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开展合作,就这些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可以指导他们解决这些教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有更深入的认识,不但可以扩大自己的科研范围,而且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四)专业研修
除了自身的教W反思、参加教学比赛和开展教师合作外,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还应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专业研修的学习机会不断给自己充电,做到在这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中不断接收新的知识,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良性发展[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专业研修已不仅仅停留在面对面的课程授课方式上,还有很多网络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而学习时间不足的难题,因为网络课程的研修在时间安排上是很方便的,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各大外语类的出版社都有线上的研修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外语教学和科研的各个层面,给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开展终身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除了网络课程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还可以参加面授式的研修课。通过研修,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从课程中得到更多有关教学和科研方面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效解决自己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从而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应该多关注自己所在院校或者其他院校的学术会议和讲座活动,通过参加相关领域专家的学术讲座进行专业研修。这种研修虽然是短期的,但是通过听取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不但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理论指导作用,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就较为长期的专业研修来说,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申请出国交流的机会,通过在英语国家的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英语基本功、文化内涵和科研能力,这对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无疑是一种促进。除此之外,就还未取得博士学位的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可以在得到所在院校领导的支持下进行博士学位的攻读,进行长期的专业研修。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有更多加强学习科研方法的机会和平台,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科研项目,这对他们科研实力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专业成长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甚至影响整个外语教育的发展进程。为了保证大学英语教学和外语教育的长远良性发展,他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比赛、教师合作和专业研修的四大途径促进强自身的专业成长。
从整体上看,这四大专业成长途径其实是有机联系的。就教学反思而言,除了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开展外,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进行教学比赛、教师合作和专业研修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开展,通过反思促进教学技能的全面提升;在参加教学比赛的过程中,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需要通过教师合作来获得其他教师对于改进教学设计的宝贵建议,同样需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反思不断使教学设计精细化,而通过专业研修也可以提升教学比赛实力;在参与教师合作时,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就教学反思能力、教学比赛经验和专业研修方式等向其他教师取经,从而更多地储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专业研修,大学英语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比赛和教师合作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在这四大专业成长途径的联合指引下得到专业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爽.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32-34.
[2]姜宜敏.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面临的压力和发展途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4):56-58.
[3]于昕.促进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策略[J].黑河学刊,2009(5):90-91.
关键词: 高职英语 形成性评估 评估模式
一、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以及基于课堂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试点改革的成功,形式性评估,作为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监控、及时反馈作用的一种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方式, 越来越受到重视。形成性评估的概念最初是由哲学家斯克里芬(M.Scriven)在1967年论及课程改革时提出的,指的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尚在进行、发展中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以调节教学活动过程,保证一定的教学目标实现。Kohonen (1999)将形成性评估系统的发展视为教学模式转变的一部分。其教学内容和手段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作用。[1]英语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形成性评估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形成性评估,从重视语言知识转向语言实际能力的运用,从重视结果转向过程,可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英语培养综合人才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形成性评估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课程评价体系都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基本上都是终结性评估占主导地位。例如笔者所在学院,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的比例为3:7,即30%是平时成绩,由任课老师来决定,70%是期末考试来决定。而且由于条件、人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听说能力考试缺乏实施的条件,还是以测试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及读写译能力的笔试为主,主要还是以一次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样的评估方式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评估目的、评估策略和评估手段的多元化,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且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积累内化的过程,一次考试很难公正合理地评价个体的学习成果,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再者30%的平时成绩由于缺乏一定的标准,主观任意性很大。这些造成了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因此很有必要加大形成性评估比重及对评估体系的规范化。
再者,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有普高生、三校生及“3+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学习的自主性相对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课,下课更不会去积极地自主学习,部分学生平时经常旷课,在期末考试中往往临时突击,甚至通过作弊等手段达到通过考核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真实性,使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再者,由于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缺乏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而且,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应只重视试卷上的考试成绩,更多的是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注重教学最终结果,忽略了教学和学习过程这一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及教师的教学缺乏一定的促进和监控作用,很难真实及时地反馈信息,教学双方都很疲惫,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英语教学的灵活性。形成性评估作为教学和学习过程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情感发展得到促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班授课的难题,而且教师也可在形成性评估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
由于高职院校试行的是“2+1”教学模式, 使得公共英语的教学课时十分有限,学生在其他课程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仅凭课堂的这点时间,很难提高其英语水平。值得庆幸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契机。随着网络的日趋发达,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网络英语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环境的改善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引起了教学观念、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革,这种新的教育手段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加强,而且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自主学习、个性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力的环境和条件。在强调“以生为本”的形势下,传统的、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估已难以对网络教学过程中一些学习要素进行客观而科学的评估。例如,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学习策略等学习因素都很难运用定量方法予以一次性的评估,因为这样的评估会导致信度和效度上出现偏差,不能对高职公共英语网络教学产生良性后效作用。[2]改革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加强形成性评估,在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和迫切。
三、课程评估模式的设计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评估中,对学生考核可采取形成性评估(占总评50%)与终结性评估(占总评50%)相结合的办法。具体如下表:
终结性评估主要来自期末考试,以书面形式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占学期总评的50%。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如果口试实施的条件有限的话,也可以把它分解到学期中实施的形成性评估中如课堂讨论、课前演说等活动进行。
形成性评估不仅是为了评价教学阶段性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在于监控学习,促进教学。设计可以从任务目标、评估手段和原则以及反馈等方面等入手, 强调评估手段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以立体的教学模式鼓励,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主要有表现型评估、观察评估、活动评估等。[3]评估手段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等,评估信息可以通过学习档案记录(出勤、作业, 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课堂活动记录、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等获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在开课初,先确立英语学习的长期目标,介绍课程采取的评估体系,然后告诉学生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要求和教学进度,根据情况设定具体的短期目标和任务并制定周计划或单元计划,在计划中安排好学习时间和本周或单元学习目标。在任务完成时间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任务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点评并作记录。这样有助于学生查看自己的学习进程,以及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下一个学习模块、任务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既能培养学习方法,又能培养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评价手段中,教师评价在评估学生学习过程占重要地位,教师通过观察和测验的方式进行。在观察中,有效地利用学生平时的表现给予他们正确的评价,同时引导他们学习。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或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例如观察他们在各种形式的参与活动是以何种态度对待的,是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已学的知识的。教师还可以以访谈、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思想、自主学习情况等进行观察和了解,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另外,要取得可靠的、足够的评估信息,只依靠观察是不够的,必须选择恰当时机和进行必要的测试,进行形成性或诊断性评估,反映阶段性的教学状况,可以以教师自编的小测验或问卷来进行,其形式要求灵活性强,客观题和主观题可以交替出现,设计要注意信度和效度的结合,内容有针对性,这样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4]
在形成性评估中加入自评与互评的内容,改变了过去的评估由教师一个人定论、学生处于被评估的被动地位的评估形式。学生自评、互评可依据个人发展评估表和对平时作业及表现的记录,个人发展评估表可以按照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学生英语能力《自评表》和《互评表》及《高专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来设计。通过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同时还能相互找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使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并培养正确评估自我的能力;在互评过程中还会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最后我们还要重视反馈在公共英语教学评估中的作用。如果缺乏有效的反馈,不仅使评估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通过反馈,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自身的差距,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发展变化上,得到启示和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改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
四、结语
总之, 作为监控手段之一的教学评估,不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科学的评估体系的建立对于实现课程目标极为重要。高等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对学生个体能力的评价时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当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注重语言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估,结合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估,构建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不但能体现英语学科知识体系、而且全面反映学生语言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评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相群,俞艳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估探讨,2007,(6).
[2]周娉娣,秦秀白.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5):9-10.
[3]程小川.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模式实验研究[J].新世纪论丛,2006,(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