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1 13:16: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教师帮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为目标,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
帮扶活动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可开展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联谊、结对,捐赠等形式多样的结对交流、帮扶活动。通过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水平。同时,以农村幼儿教师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朴素的作风影响城市幼儿教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具体目标:
1.改善办园条件。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农村乡镇幼儿园提高有关幼儿生活、学习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物品,改善农村乡镇幼儿园硬件设施条件。
2.提高管理水平。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通过派员深入农村乡镇幼儿园指导、交流,或接纳农村乡镇幼儿园派员挂职锻炼学习等方式,帮助农村乡镇幼儿园全面了解示范园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农村乡镇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提供参加学习的机会,形式有观摩、听课、说课、跟班学习,做配班教师等,时间可长可短。同时,要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骨干教师深入乡镇幼儿园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的队伍素质。
4.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通过互赠书画、参观等形式,加强城乡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三、工作措施
学前文秘站乡结对帮扶工作,要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各项交流互助活动为载体,以点带面,区域推进,全面提高我市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1.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学前文秘站乡结对帮扶工作指导小组” (以下简称指导小组),负责统筹本县(市、区)城乡结对帮扶工作的整体部署、组织和实施工作。
2.组成结对帮扶小组。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辖区内每所省级、市级和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对应帮扶1-2所农村乡镇幼儿园。
3.结对帮扶方式。
以各县(市、区)教育局为主导,搭建交流与推广平台。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教研部门要积极为各结对园所创设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定期组织区域内专题讲座、优秀活动展示等交流活动,总结和推广帮扶成果与经验,不断推动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以省、市、县级示范幼儿园为骨干,多形式开展互助帮扶活动。各示范园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基地,要在县(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园长、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互助交流、教科研课题实施、优质教育活动展示、专题讲座为形式,与结对园所开展交流互助活动,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4.时间安排。
结对帮扶工作,一般以一学年为一期,两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结束后,由县(市、区)教育局对结对帮扶小组进行调整。具体的交流帮扶时间,可根据结对帮扶幼儿园和帮扶内容的需要,按周、月、学期、学年灵活确定。
5.考核与评价。
市教育局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市通报,同时将督查结果作为幼儿园参与晋级、复评、表彰的重要依据。每一周期(两年)帮扶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将通过经验总结和展示交流等形式,推广结对帮扶工作成果,并对结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相关要求
1.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帮扶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1.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低、身份不明确、工作环境差
河北省农村幼儿园公立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私立幼儿园,入园孩子交费极低,在维持基本运营的基础上,对于教师工资的发放并不按时、按量,很多农村幼儿园存在教师工资缓发、扣发的情况,五险一金的基本职工福利待遇保障更是无从谈起。因为上世纪50年代末实行的户籍制度,使我国人为的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二元结构的特殊社会体系。在城市与农村特殊的二元结构体系下,教育也在这两个地方形成了极大的落差。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学前教育相对城市被无形的边缘化,而从事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更是处于河北省教育事业的最边缘。职业地位的低下,使农村幼儿教师身份处于模糊地带,虽然有着教师的专业资格证书,却丧失了应有的社会身份。河北省绝大的多数的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简陋,民房、仓库等改建而成的“幼儿园”比比皆是;教学设备、书籍少之又少,大型幼儿益智设备更是奇缺;因为经济发展的制约,这些农村幼儿园教学信息闭塞,根本起不到学前教育应有的作用;教师宿舍简陋,很多路途较远的教师晚上只能凑合住在幼儿上课的教室里。
2.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入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缺失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通过学前教育可以为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潜移默化的树立幼儿的世界观、人生观,而这些都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教育得以实现。从事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有不到总数的10%,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占20%左右,剩下的所谓“教师”很多都是一些农村闲散人员,她们都没有相关教师资格证书,对幼儿抚育、教育知识仅凭经验。教师水平有限的同时,教师素质相对低下,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河北省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幼儿园对于教师的入职前培训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层次,个别重视入职培训的幼儿园会在教师入职前组织教师学习一周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等相关课程,学习后组织考试,但考试也大多流于形式。河北省农村幼儿园基本没有针对教师的入职前培训,因为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甚至有些幼儿园园长仅有小学或初中学历,对于入职培训从未听说过。个别农村幼儿园存在所谓的入职前培训也仅停留在口头告知几条幼儿园自创的“教师须知”而已。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就是教师入职后的继续教育。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在这一重要环节明显缺失。在河北省经济发达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很少每年定期开展。有后续继续教育的幼儿园,一方面参加的培训的教师一般人数有限,不能实现全体教工参与其中;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形式单一,除了听主管单位领导讲座、高校专业教师讲座,就是单纯学习统一下发的资料,理论说教居多,实践操作少之又少,针对开办特色幼儿园的教师继续培训内容几乎没有。这些现状都与现代农村学前教育教学理念脱节。
3.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缺乏职业自豪感、幸福感,教师流失情况严重
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相对工作时间长、责任大、但工资待遇低,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更是如此。工作上“身心俱疲”,工资待遇少的可怜,在物价飞涨的今天让农村幼儿教师深深的感受到“同工不同酬”一词的含义。职业地位低下、工资待遇低下,农村幼儿教师无形中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在一成不变的超负荷工作重压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被不停的消磨,应该树立在农村幼儿教师心中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荡然无存。河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因为重中现状的存在而变得极其不稳定,偶有学历稍高一些的教师在任教一个学期后得因为各种原因离职。工作环境简陋,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的农村幼儿园同一班级每月都会更换教师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抱有职业理想的学前教育毕业生在入职农村幼儿园后纷纷转行,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难以提高。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1.探索多元投资模式改善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境遇
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资。我们要从根本改变单纯依靠政府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思想。政府经费有限,政府的投入可以用于农村幼儿教师工资的补贴,有效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相关劳动福利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统筹等,彻底使工作在农村教育边缘的幼儿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另外对于公立农村幼儿园没有正式编制的教师落实聘任制度,根据工作业绩评定职称,私立农村幼儿园也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保证教师工资境遇,使教师辛苦工作的同时逐步提升自我认同感和社会地位。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名列全国前茅,但是也有很多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可以牵头这些成功企业、成功个人,单独大企业投资,或者多个小企业联合投资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学环境。我们可以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接受企业投资,也可以利用企业废弃场所改建、扩建现有幼儿园环境。多渠道、多形式的合办农村幼儿园是有效改善当前河北省农村幼儿园办学环境的途径。鼓励发展河北省经济发达城市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结成“手拉手”幼儿园,有效形成城乡对口支援、对流的长效机制。城市幼儿园的教学教具、图书可以在使用之后无偿赠与农村幼儿园。城市幼儿园教师可以轮岗志愿帮扶农村幼儿园,城市幼儿园教师帮扶时间长则一个学期短则一个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把手的教给农村幼儿园教师,这是单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给农村幼儿园教师随时注入新鲜血液。
2.重视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入职培训与职业个性化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幼儿教师入职培训相比其他行业入职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面对的天真无邪的孩子,幼小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幼儿教师的引领去刻画自己的未来。河北农村幼儿园大多录用的是刚刚毕业于艺术院校的毕业生,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在学校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知识,在实习期间也没有去过幼儿园,不仅缺乏幼教专业理论,更没有幼教工作经验。为了工作一个单纯的艺术类毕业生一夜之间转化为幼儿教师,如果没有入职前培训将是多么可怕。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应重视教师入职前培训,在教师上岗之前要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入职培训,首先要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综合课程理论考试,尤其针对艺术专业入职教师更要加大理论课程学习的力度;其次对刚入职教师假定多命题课程,让其自行设计教案、使用教具、编排课程,经过反复多次试讲才能正式上岗。新任幼儿教师试用期不能过短,一周或一个月都是极不可取的,幼儿教师是极富耐心与责任心的工作,建议在一年的试用期里考察新任幼儿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
建立科学、有效的入职后继续教育制度是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发展的关键。没有任何一种工作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的工作更是如此。农村幼儿教师本身处于各种知识匮乏、信息闭塞的落后地区,入职后的继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逐步改善农村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首先要增加参与继续教育教师的名额,继续教育不是针对某个老师开展的,而是针对所有在职、在岗的所有农村幼儿教师;将继续教育作为一项普及工作开展,使农村幼儿教师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将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纳入工资绩效考核标准,培训后不能流于形式,要以笔试或实践教学的方式考察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其次农村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不能只停留理论层面或是被动接受上级下达的任务。我们要提倡聘请城市幼儿园专家讲座与到城市幼儿园互动学习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让农村幼儿教师多参与教师技能训练、音乐、舞蹈、手工制作训练等,方便日后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性教学;有条件的农村幼儿园还可以引进城市幼儿园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学习通过多媒体软件开展教学的工作方法;第三农村幼儿园可以聘请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为外聘教师,长期从事本园教师理论学习方面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河北省有着众多师范类高校,我们鼓励师范生来农村幼儿园进行实习支教。高校首先与农村幼儿园结成帮扶对象,农村幼儿园就是高校师范生实习基地,组织高校高年级学前专业师范生到农村幼儿园开展实习支教活动,在解决农村幼儿园师资不足,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的同时,更可以随时开展对农村幼儿教师的理论培训工作。高校学前教育师范生也通过实践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实战工作能力,对于高校和农村幼儿园来说是双赢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3.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面提高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教学理念,在不断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的同时更要树立正确的幼儿教师应有的教学观念。幼儿教师不是幼教课程的主体,幼儿才是幼教课程的主体,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并掌握基本生活技能,例如通过游戏学会自己系扣子,拿筷子,通过游戏互动学会与小朋友如何相处等等。幼儿教师应该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农村幼儿教师职业素养。
三、总结
为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富政函〔20*〕178号)精神,加快*街道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的目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好入园、入好园”的需求,为推进“和谐新城区、魅力新*”建设战略,特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一)确定学前教育发展目标。“20*年—2*7年”*街道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是:继续拓展思维,解放思想,根据街道发展趋势,在原有基础上制定符合街道发展需求的学前教育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把学前教育规划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实现全街道学前教育发展优质化、均衡化、多元化;确保全街道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学前三年教育,并继续开展0-5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培训,受训率达到85%以上,基本形成0-5岁学前教育体系。
(二)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市教育局和上级有关有关部门精神,制定*街道“20*年—2*7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明确于2009年撤并和整改现有民办个私幼儿园,新建*中心幼儿园,并创建杭州市农村示范中心幼儿园。同时完成杭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街道)创建目标,切实落实政府责任,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含外来人员子女)均能就近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二、加大财政投入,解决“有钱办事”问题
(三)落实学前教育事业经费。根据上级人民政府文件精神,公办幼儿园的事业经费,由街道财政统筹安排。在街道级教育事业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同时,每年安排足够的配套经费,用于举办和改善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条件。
(四)落实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在学前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幼儿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并逐年增长,2009年达到生均200元。
(五)落实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帮扶资金。建立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教育资助券制度,其资助金额不低于同等级公办幼儿园保育费的50%,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券专项资金。
(六)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街道财政每年从教育专项经费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公办幼儿园建设,奖励学前教育先进幼儿园。专项经费通过考核,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全街道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加快幼儿园建设,解决“有房办事”问题
(七)加快幼儿园建设。依据村庄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幼儿园,2009年,完成*中心幼儿园上里分园的整改和创杭州市农村规范幼儿园工作;小荧星分园要优先利用撤并后的驯雉校区的空闲校舍改建幼儿园,并通过规范幼儿园验收,街道财政给予一定补助。2*0年,根据*街道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扩展*中心幼儿园本部招生规模,撤并小荧星分园,将小荧星分园生源分解至富春一幼新桃源分园和中心幼儿园本部。之后,随着新区推进,根据规划,逐步新建*二幼和*三幼,使*学前教育上规模、上等级。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有人办事”问题
(八)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和人员。根据公办幼儿园的办学规模和定编标准,积极与市教育局、人事局、编办联系,合理确定幼儿园教师编制,确保公办幼儿园教师逐年配备到位。
(九)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待遇,稳定教职工队伍。街道办事处要安排预算经费,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无拖欠现象;保证非公办教师工资高于*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20%以上,并逐步帮助实现幼儿园专任教师,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幼儿园公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60%的目标,且逐年提高,具有教师资格证、正式聘用的幼儿园教师逐步落实人事制,享受事业保险;保证非专任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落实聘用合同和社会保险。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奖和评优等方面,享有中小学教师的同等待遇。
(十)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要把幼儿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幼儿园教师培训。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幼儿园园长上岗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的幼儿园保健和保育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培训率达到100%。同时,重视名园长和名幼师的培养,鼓励幼儿园教师取得高一级学历。力争到2*0年,全街道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幼儿园教师持证(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
五、改革创新办园模式,解决“城乡均衡”问题
(十一)主动接轨名园,享受集团化办园模式成果。引进富春一幼、富春二幼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组成结对帮扶关系,借枝开花,合作办学,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办园质量。到2*0年,全街道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十二)推行以公办为主体的办园模式。中心幼儿园为全民事业单位,采用财政补助的预算形式,承担本辖区学前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的职能。公办中心幼儿园实行“六统一”(即经费统一管理、教师统一调配、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教师工作统一考核、教玩具统一配置、办学质量统一评估)运行模式。
六、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十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街道所属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和创新,严禁举办各种违背学前教育规律的实验班和兴趣班活动,尤其要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符合幼儿园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全街道学前教育质量和办园水平。
(十四)积极构建0—2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体系。建立中心幼儿园为依托的亲子早教中心,定期向0—2岁未入托儿童开放园舍、开展亲子活动、送教上门、咨询讲座等服务;逐步建立并完善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教服务网络,本着“家庭为主、机构辅助,看护人培训与未入托儿童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使适龄儿童的家长接受科学育儿知识指导,使0—2岁婴幼儿普遍受到科学的养育,全面实施“托幼一体化工程”。
七、继续加强领导,促进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十五)增强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真正把学前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全街道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范畴,切实解决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学前教育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让幼儿公平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22―01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示范幼儿园教师到边远农村、艰苦地区基层幼儿园支教帮扶工作,目的是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优质教师资源跨区、跨园共享,促进幼儿园均衡和持续发展。笔者通过近年来对示范幼儿园支教帮扶工作的情况了解和分析,进一步认识到教师支教帮扶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建立系统规范的常态机制以及制定相关管理跟进制度,才能实现双赢,促进幼儿园长远发展。
一、影响教师支教帮扶效果的因素
1. 教师自身原因。就教师自身而言,存在着对支教帮扶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个人身体心理素质弱、专业能力素质有限、队伍不稳定等原因。如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这就是一种示范园教师必经的短期轮岗,存在着应付差事的思想,缺乏自主性和责任感;有的教师教育理念陈旧,专业技能单一,结果是走过场了事;有的教师身体和心理素质弱,存在着职业倦怠,不能完成和胜任工作任务;有的基层帮扶园教师学历低,有的还没有教师资格,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较弱,对新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吸收不了;有的基层帮扶园存在未按编配备教师,人员紧张,加上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帮扶质量难以持久、持续。
2. 实施过程原因。在计划上存在着主管部门主导多,示范园与帮扶园之间无太多话语权,双向选择少;在安排上因时间短,人员紧,存在着支教帮扶与跟班见学活动同时进行的情况,实际变成了换岗;在人员上因怕影响示范园自身工作,存在着所派教师并非帮扶所需的情况,加上示范园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有支教帮扶经历,也存在着组织硬性安排,教师被动派遣;在内容上存在着结合支教教师自身特长多而关注园情、地域所需不足,教育教学经验传授多而科学规范的教研及管理方法传授不足,大众化拼盘式内容多而个性化针对性指导不足。
3. 制度设计原因。在经费上缺少保障制度。涉及教师食宿、交通以及教学活动和环境创设等材料的所需投入,缺乏补贴、津贴和资金等专项经费保障制度;在组织上还不够重视。主管单位、幼儿园思想上缺乏重视,认为这就是一项常规业务交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在考核上虽要求帮扶园对教师、示范园进行组织鉴定,但碍于情面存在着没功劳有苦劳思想,考核结果缺乏全面性和真实性;在管理上虽每年派人,因教师来自不同示范园,各自为阵,帮扶工作围绕着完成短期任务进行,缺乏连续性系统化设计和统筹规划。
二、促进教师支教帮扶工作的对策
1. 建立专项经费保障制度。经费是开展支教帮扶工作的基本物质条件,应根据任务要求,将各项补助经费单列并进一步细化。一是可以设立支教专项补助,用于支教中教师、幼儿图书等教学资料购买和食宿费用补助等。二是在切实落实交通、伙食、差旅费补贴基础上,可结合帮扶单位所处的地域、经济和艰苦状况,设立不同等级标准的支教岗位补助津贴,在岗则得,离岗则无。切实关注和解决教师支教中的现实困难。
一、依托课题研究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认真组织我省幼教学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推荐优秀、有价值的课题参加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对通过立项的课题进行分类分片,注重不同类别、不同片区课题的过程指导。
二、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推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指导各地按照下发的《江西省乡镇中心幼儿建设基本标准》要求建设或改建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快乡镇幼儿园的建设。
2.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全省第三届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
3.继续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做好省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进行推广,让全省农村幼儿能享受优质教育。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提升办园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1.开展2011年度教师案例和论文评选工作,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学习和贯彻《纲要》实践经验征文评选”活动。
2.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优秀省级示范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和复评工作。
3.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第五届幼儿教师技能技巧竞赛活动。
4.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幼教行政干部和省级示范园园长的培训工作,推进幼教队伍建设工程。
5.组织开展《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与培训,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的指导。
6.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继续开展以公办省级示范幼儿园为依托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试点工作。
7.继续协助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做好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重新统计、新会员发展和会费的足额收取工作。
四、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规范全省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已经规定,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之所以大多数幼儿园仍然背道而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小学化,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原因:
——迎合家长要求。家长要求幼儿园教授小学知识,一是虚荣心作祟,看到其他小孩能认识多少汉字,记住多少英语单词,背诵多少篇古文诗词,会做加减法等羡慕不已,为了让小孩比别人优秀,把重任交给幼儿园;二是望子成龙心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把幼儿园当成救世主;三是幼教知识的缺乏,他们不知道3~6岁小孩需要接受哪方面教育,应该怎么进行培养,也不清楚幼教小学化会对小孩造成危害,片面把知识传授的多少作为择园的标准。
——教师能力局限。民办幼儿园的教师中,不少是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只经过短期的业务学习与培训就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没有正确的幼教理念,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开展优质保教工作是空谈。民办幼儿园师资力量先天不足,后天不补,举办者出于短期利益考虑,本来就在极力压低教师待遇,不会主动安排资金对教师进行再培训。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也不强,主要是幼儿园与教师一般不签订劳动合同,教师的工作没有保障,而且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等方面无法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同等权利,教师缺乏终身从教意愿,跳槽、换岗情况屡见不鲜。
——经济利益驱动。由于市场需求的推动,加上政策的漏洞和监管的盲区,似乎人人可以办幼儿园,幼儿园可以自由发展。一些举办者不懂幼儿教育,一切以赚钱为目的,办园理念不正确,教学工作自然偏离正确方向。一是教育场所受局限。绝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是由租用的普通民房或门店改建而成,没有与规模相适应的活动场所,只能开展一些课堂教学。二是玩教具、游戏设施上投入不足。在一些幼儿园,除了一个蹦蹦床、一个滑滑梯,再加上几只木马外,很难找到像样的游戏设施,缺乏正常开展幼教活动的物质基础。三是班额普遍偏大。除少数特色幼儿园,举办者为了缩减开支,班级规模远远大于国家的规定,教师管理上力不从心,教学活动也不能有效开展。
——教育督导不力。民办幼儿园的审批与管理,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纵观各地教育局,真正设立“幼教股”的不多,幼儿教育归并其他科室兼管,其负责人往往身兼数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多起校车安全事故和幼儿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让大家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幼儿园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搞好幼儿园安全工作不遗余力,但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重安全,轻教学"的倾向。一是对幼儿园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少,放任教学“小学化”倾向;二是没有建立科学的幼儿园教学工作评价机制,指导幼儿园教学工作上经验不足,方法欠缺。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也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端正办园思想。民办幼儿园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文件,充分认识办好幼儿园的重大意义与社会责任,切实转变办园观念,变“家业”为“事业”,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放在工作首位,摆脱“保姆式”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弘扬科学育儿方法,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幼儿园综合工作评估细则,并把教学工作纳入其中,对幼儿园进行动态的等级评估,评估结果通过门户网站、电视和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社会公布,为家长理性择园提供参考依据,促使幼儿园端正办园思想,不断改进教育教学。
2.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懂教育、专业素质高的幼教工作队伍是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关键。要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全县教师培训体系当中,开展幼儿园教师的全员培训和园长培训,定期组织教研、观摩交流和师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鼓励和资助民办幼儿园教师通过函授、电大或自学考试等方式,提高学历层次,获取幼教资格证书,最终实现人人持证上岗。充分发挥县级以上示范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结对帮扶,“送活动入园”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搭建教师学习平台,特别是借助网络资源,培养幼儿教师自主培训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此外,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要督促民办幼儿园与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把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工龄计算等方面的政策和待遇落到实处,稳定幼儿园教师队伍。
3.争取家长支持。要想杜绝幼教小学化倾向这种现象,必须带领家长走出误区,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
一是要向家长传授学前教育相关知识,并辅之以一些实例,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爬楼梯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这个例子能让家长明白知识传授不是越早越好,急功近利的、揠苗助长的培养方式绝对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二是通过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在情感、态度、习惯、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
一、普惠性民办园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亟待提升的成因
普惠性民办园教师专业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教师自身缺乏专业发展的目标追求,再就是政府和主管部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因素。
(一)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低,对自身专业发展价值取向不明。
重庆90%民办园教师既要全天带班,又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备课、准备教具、自制各种玩具,工作任务繁重,而工资大多在1200元左右。因此,普遍感觉工作压力大但收入偏低。同时,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照看孩子,照顾孩子一日生活,谁都可以胜任,没有专业性可言,也就没有社会地位。繁重琐碎的工作、较低的工资待遇及社会声望,导致民办园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低,经常有人离职或转做其他工作,因此学习意识淡漠,极少有提高自身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行动。
(二)幼儿园管理者业务水平,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目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大部分都是由举办者自己负责。纵观这支管理队伍,不难发现她们的学历、业务能力整体水平相对偏低。虽然,有部分普惠性民办园园长按照规定参加了任职资格培训,学习过幼教政策法规、教育学、卫生保健知识,由于在职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偏少,业务能力进步较慢,在专业发展上无法引领本园教师共同成长。
(三)在职培训问题较多,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国家和社会逐步重视学前教育的今天,各级部门免费给普惠性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但民办园业主常常为了避免耽误教师的上班时间,节约办园成本,极少会真正派送一线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同时,各项培训又存在诸多问题,如培训内容一刀切,缺乏针对问题的分层次培训;培训形式单一、实践性环节,学习时间安排不当,重视学历教育,忽视专业成长教育等。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阻碍了普惠性民办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普惠性民办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要解决普惠性民办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在重视发展学前教育的同时,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普惠性民办园的举办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教师自身更应从自我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规划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方法和路径。
(一)政府和主管部门加强监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1.严格实行普惠性幼儿园园长、教师准入制度。
防止素质低劣人员进入普惠性民办园,是提高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把普惠性民办园园长、教师的准入关。园长必须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取得园长资格证,教师必须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普惠性民办园招聘的中专、高中、初中毕业生,必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经过短期培训,专业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专业合格证,凭证上岗。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把园长、教师持证上岗作为评定普惠性幼儿园的重要指标。只有园长、教师不断专业化,才能规范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有效实施。
2.以发放政府岗位津贴、实施社会化保险等方式,稳定教师队伍。
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发展学前教育之本。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普惠性民办园招聘的教师纳入当地教师的管理系列,对其学历水平、业务能力等实行统一要求管理,统一发放政府岗位津贴,让她们既受雇于民办园业主,也受雇于政府。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普惠性民办园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做出规定,并督促幼儿园举办者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对发行较差或拒不履行者,给予降低幼儿园等级及直至取消普惠园资格等处罚。总之,应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普惠性民办园教师队伍,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3. 规范普惠性幼儿园补助资金用途,保障教师专业成长必需的经费。
在普惠性民办园管理中,明确规定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经费比例,实行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制度,确保经费真正用于教职工培训、教研、学习之用,并将此项检查作为评定、继续认定普惠性幼儿园的条件之一。
(二)构建“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共同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以行政区域或等级标准划分发展共同体,以普惠性幼儿园队伍中的优质资源为依托,本着“互助共建、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采取“核心园+成员园”的方式,(核心园主要由优秀的公办园担任),通过“资源共享、保教帮扶、教研互学”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核心园园长定期组织发展共同体中的民办园园长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将优秀的管理办法,教科研方法进行展示和推广,同时组织业务学习和实践交流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搭建普惠性民办与公办园、先进地区园学习、交流的平台,有效提高园长的专业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
2.民办园教师与核心园中的优秀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核心园的“师傅”教师在环境创设、日常保教工作、集中教育活动组织、家长工作等方面对成员园的“徒弟”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实践跟踪指导。成员园的教师轮流派驻到核心园,进班跟师实践学习,帮助其专业成长和发展。
3.建立发展共同体联动的园本教研机制。
核心园提供教研现场,各成员园教师轮流参加,在加强实践能力培训的同时,着眼于观念转变和理念更新,可每期组织2~3次;同时,各成员园也轮流唱主角提供教研现场,核心园园长或骨干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成员园全体教师参加,其余成员园教师轮流参与,以强化实践教育能力的培训为主,可每月组织一次。
(三)合理策划组织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加大投入培训经费,是保障普惠性民办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基础。政府要逐步增加对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专项经费,并加强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其次,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工作期间时间紧,保教任务重,应尽量将培训安排在不占用幼儿正常入园的时间,达到上岗和培训兼顾。
按照“省定标准、以奖代补,市级统筹、布局规划,以县为主、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制定出台相关标准及政策。通过新建、改扩建、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推动县、乡公办幼儿园建设,在原有1所县级园的基础上再建1所标准化县级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建成18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建设6所村级幼儿园,使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形成学前教育县、乡镇两级骨干体系和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在公办幼儿园建设和民办园整顿过程中,有富余校舍和师资的小学可附设学前班作为过渡,以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完成800名教师和40名园长的培训任务;基本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到2013年底,全县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
全县规划定点公办幼儿园需改扩建17所,新建8所,建筑总面积74966平方米(加固改造20431平方米,新建54535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8490.81万元。其中,享受省上以奖代补资金约800万元,剩余资金缺口市上按7:3比例与县级财政分担,县级财政需筹资约6000万元。根据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县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的通知》(市编办发〔〕58号)精神,我县公办幼儿园共需增配教职工1104人,其中专任教师828人。
二、年度任务
(一)年工作任务
1.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建设公办幼儿园20所,分别是:第二幼儿园、甘亭中心幼儿园、五竹中心幼儿园、玉蝉中心幼儿园、天桥中心幼儿园、余下中心幼儿园、石井中心幼儿园、庞光中心幼儿园、草堂中心幼儿园、苍游中心幼儿园、秦渡中心幼儿园、大王中心幼儿园、渭丰中心幼儿园、涝店中心幼儿园、甘河中心幼儿园、蒋村中心幼儿园、祖庵中心幼儿园、太平中心幼儿园、涝峪中心幼儿园、大王镇康王幼儿园。共需投入建设资金15341.55万元。
2.推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逐步实现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规模不足设置幼儿园的住宅区或零星插建住宅,建设单位和开发商在开工建设前要向建设主管部门缴纳相应的教育设施建设补偿金,由县政府统筹安排幼儿园建设工作。支持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城镇小区、行政村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全县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
3.启动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从年9月起,公办(包括教育部门办、集体办、其他部门办)幼儿园免收入园保教费,民办幼儿园按照省市相关文件执行。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足配齐公办幼儿教师,并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及时予以调整。根据编制定员和工作需要,积极做好公办幼儿园新任教师的配置。充分利用省、市、县(区)三级教师培训网络,对300名教师、20名园长进行培训。拓宽幼儿教师培养渠道,加强县教师进修学校幼教专业建设,为普及学前教育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教师。
5.积极发展早期教育。扩大0-3岁早期教育试点范围。开展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全县选择1所幼儿园,建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康复资源中心,开展对特殊儿童及家长的教育指导。
6.规范管理。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强化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工作,配备专职安保人员,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按照全面排查、分类治理的原则,逐步清理整顿无证办园。积极推进幼儿园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
(二)年工作任务
1.继续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完成3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分别是:庞光新寨幼儿园、余下东屯幼儿园、蒋村青阳幼儿园。共需投入建设资金1666.78万元。
2.加强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检查。继续支持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城镇小区、行政村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全县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
3.继续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完善政策措施,稳定保障水平。
4.进一步加强幼教队伍建设。在编制定员以内,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岗位。完成300名教师、10名园长的培训任务。
5.积极发展早期教育。认真抓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加强特殊儿童康复资源中心建设,开展对特殊儿童及家长的教育指导。
6.严格规范管理。坚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的原则,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加大清理整顿力度,逐步清理整顿无证办园,符合国家标准的幼儿园达到全县幼儿园总数的85%。推进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完善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和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开展省级示范园的对口帮扶活动。
(三)2013年工作任务
1.完成建设任务。再建2所公办幼儿园,分别是:涝店张家幼儿园、秦镇父慈幼儿园。共需投入建设资金1482.48万元。
2.继续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支持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办好普惠性幼儿园。幼儿园覆盖全部城镇小区和行政村。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
3.继续全面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进一步完善政策和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4.提升幼教队伍建设水平。在编制定员以内,补足补齐幼儿园教师。加强培训,完成200名教师、10名园长的培训任务。
5.加强对0-3岁早期教育机构的审批和管理,形成科学的早期教育指导方案。继续抓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总结、交流和推广经验。
6.进一步规范管理。继续坚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的原则,使“小学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加强幼儿园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管,努力消除安全隐患。继续通过分类治理、改造提升和督促整改的方式,全面排查、清理整顿,消除无证办园,全县幼儿园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推广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试点成果。开展幼儿园信息管理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和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展示帮扶成果。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组织领导
将学前教育设施建设纳入到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中,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发改、教育、财政、规划建设、国土、监察、环保、卫生等部门及各乡镇政府(旅游区管委会)为成员的学前教育发展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起政府主体、教育先行、部门联动、上下齐抓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教育局局长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落实学前教育投入政策,从年起县财政预算每年要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学前教育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争取国家和省市学前教育项目。三是做好开发性金融合作,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四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驻县企业和社会各界援助。
(三)规范办园行为,优化民办学前教育
一是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幼儿园的办园标准负责审批民办园,建立民办园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监管。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二是积极扶持引导,实现民办幼儿园标准化。三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标准化的民办园提供普惠。四是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所建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四)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要结合《关于印发市区县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的通知》(市编办发〔〕58号)要求和我县实际,合理确定师生比,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拓宽幼儿园教职工来源渠道,采取让有幼教资格而又未在幼教岗位的教师归岗、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转岗、公开招聘具备资质的幼教毕业生补岗等措施,不断加强幼教队伍建设。每年公开招考一定数量的幼儿教师。加大幼儿园园长、教职工培训力度,落实幼儿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提高园长、教职工业务水平,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快幼教队伍建设和发展。
(五)创新管理机制,提高保教质量
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管理,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保姆式”倾向。建立幼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创造良好环境,全力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一般地,教师的教育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主要反映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的基本看法,具体体现在教师劳动中。教师劳动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性劳动,具有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必须掌握较全而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必须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学前教师也应具有相应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
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教育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和结合。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学前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身处特定的教育情境,而对变化而生动的教育对象,要用心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运用《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幼儿加以积极引导,从而将学前教师的知识能力积累,积极转化为实践智慧和情景性知识。教育智慧还表现在对教育过程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
人文素养。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较高,提高学前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做好学前教育的前提基础。学前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关怀、接纳、尊重的心态,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位幼儿,并平等、融洽地与他们相处,使每一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每天都充满欢乐,进而健康发展。学前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人文行为。
合作和反思能力。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合作和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前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拥有较强的合作能力,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受教主体幼儿和施教主体教师开展合作,而且还要能够与家长以及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以便争取到更多更好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提高教学质量。学前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具有较强的反思意识,拥有良好的反思氛围和较多的反思实践机会。学前教师要善于反思、总结,发现个人或集体的优缺点,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向教育行为转化。学前教师的反思能力,主导着学前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
欠发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师资分布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相比较,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学前教育师资相对匮乏《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对学前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了明确规定。学前教师应是师范学校毕业生,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应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任教。从贵州地区的调研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已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但学历偏低,以中师和大专为主,而且大部分教师的大专学历还是通过成人自学考试获得的。此外,专业不对口,大部分教师是转岗教师,以前从事小学各学科教学,获得的是小教职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学前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
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多为民办教育性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够重视。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现象。例如有的师范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占的比重较大,超过三分之二,而实践课占的比重较小,不足三分之一。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相对滞后,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基地,在某些地方即便有,也只是由师范学院的继续教育学院承担。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获得职后培训的次数少,培训的级别较低,多为省级以下的培训,而且培训的机会不均等,参加培训的多为幼儿园园长、骨干幼儿教师,年轻教师相对较少。学前教师职后培训缺少专门的培训计划,培训对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西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幼儿园设施简陋,硬件、软件建设,达不到国家对幼儿园的相关规定标准,幼儿园教师的数量、质量均与国家相关标准相距甚远。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幼儿教育呈现出小学化的倾向,办学理念落后。单靠幼儿园的力量,显然不足以引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的认知相对简单,概念模糊,有进一步培训提高的迫切需要。在这些幼儿教师中,有的通常仅把语文、数学等知识性学习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偏离了幼儿阶段教育内容应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教育方向;有的教师把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仅仅看成是对幼儿园的装饰,对其综合功效认识不够,缺乏环境布置会影响幼儿的形象思维发展以及幼儿安全保障的认识;有的教师只把保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认为幼儿园教师就是看孩子有的教师则仅把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忽视幼儿保育。
由于受欠发达农村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而的影响,以及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家长普遍对学前教育缺乏清晰的认识,在理解上存在误区,观念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而: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就有人照管孩子,没有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幼儿一生发展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小学,才能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上幼儿园算不上正规教育,上不上幼儿园无关紧要,于是将子女放养在家中。由于大多数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就由爷爷、奶奶等老人在家中抚养。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前教师数量少,师资严重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幼儿教师缺口约为80万。在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师资更显短缺,学前教师供需矛盾问题更显突出。在国家政策的保障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各级各类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构软硬件建设跟不上招生规模扩张速度,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不合格教师比缺乏教师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必须严格实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国务院于2012年9月10日颁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全而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教育部于2013年8月15日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在全国实行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幼儿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国历来以师范教育培养师资,极大地保证了学前教师的专业训练。在欠发达地区,应积极申请国家绿色通道政策,实施学前教育专业合格毕业生直接申请资格认证制度。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直接通过资格认证,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对师范院校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则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其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以获取幼儿教师资格。
随着幼儿教师招生规模的扩大,应加大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可加大技能训练,强调基本功;对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开出40-60门专业课程,提供专业实验室、手工室、玩具体验室、音体关专用教室,保证学生的理论化、实践化。如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其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有8个专业方向、120门专业课程,拥有100余人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在重视职前培养的同时,应加大在职和职后培训。努力加大国培力度,扩大农村幼儿教师进修培训覆盖而,使更多的农村幼儿教师获得进一步的进修培训,全而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园长 培训规划 培训方式 实践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213-01
近两年,教育部、财政部加大了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从“国培计划”到“省培计划”,对幼儿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国家的一系列举措,极大的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化问题也受到了普遍关注。1996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对幼儿园园长的任职条件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继出台,不仅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方向,对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化发展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幼儿园园长的培训提高是重中之重。因此,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也逐步纳入到各级培训之中。如何使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更有针对性?什么样的培训形式更有利于农村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如何选择培训内容?怎样能够确定考核评价的标准?要想使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1.为农村幼儿园园长制定培养发展规划
幼儿园园长在教育领导者当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与中小学校长有着极大的区别。尤其在农村,民办幼儿园园长占大多数。要想对其进行培养培训,首先就要了解农村幼儿园园长工作现状及发展需求,将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分层分类。再此基础上,为农村幼儿园园长制定连续的、系列的、循序渐进的培训规划,或是主题式培训,或是综合性培训,或是实践性培训,或是理论性培训,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既要让农村幼儿园园长提高理论认识,又要能够解决园长在工作实践中的问题。例如,对于新任园长培训的目标要以迅速掌握履行园长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园长的政治素质、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为重点,具体包括通过研修,使园长熟悉科学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明确办园方向。熟悉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具有依法治园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研修,夯实新任园长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了解幼儿教育科学新知识,掌握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方法,树立终身学习观,开拓知识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研修,使园长了解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幼儿园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科学管理幼儿园的水平。对于骨干园长来说,培训就要以更新办园理念,形成办园特色为重点,以培养专家型园长、完善领导艺术为目标,提高园长的业务指导能力和示范引领能力。
2.为农村幼儿园园长设计多样化培训方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充分考虑园长需求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积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园长边学边用,学用结合。每门课程注重结合幼儿园教育和管理案例施教,保证一定的时间用于问题讨论、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教学评价和反馈,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保证效果。例如,专题报告,围绕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与热点专题,通过内容精当、观点鲜明、素材翔实、表达生动的讲座,辅以生动鲜活的案例,让学员最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理念和知识,倡导报告中的现场对话;案例教学,精选幼儿园管理中的典型案例,突出实践性资源与案例,通过文本与视频两种载体呈现,突出案例中的问题特征与方法价值,引导学员在广泛充分的参与体验中收获提升,倡导评析中的思想交锋;教育实践,走进幼儿园,通过现场观摩、讨论交流、跟岗实践,让学员在现场的参与体验中丰富感性认识,链接教学实践,帮助学员深化对学前儿童和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了解,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转化为实际的管理能力,倡导实践中的双向互动;互动研讨,瞄准学员普遍关注的疑难问题,在理论或实践导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以专题研讨,提高学员参与的广泛度和问题研讨的精细度,并通过小组间论辩的方式把研讨引向深入,倡导研讨中的;交流分享,对研修过程中,尤其是在教育实践中的观察与体验、感悟与收获,在小组与班集体中加以交流,相互启发,优势互补,倡导分享中的个性经验;参与式学习,授课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员积极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教师与学员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倡导参与中的能力发展。
3.为农村幼儿园园长创设实践培训模式
3.1“帮扶结对”的模式
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作用,将示范园中的园长或副园长与农村幼儿园园长进行结对,定期到农村幼儿园进行幼儿园管理指导和业务工作指导。并对帮扶指导时间、指导内容、指导方式等制定统一的规定或实施细则,设定最低帮扶标准和考核标准,对结对双方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帮扶工作的质量。将帮扶结对工作作为考察示范园的硬性指标。
第一步:换脑子――提升理论水平,奠定研究基础
在课题开展初期,嘉裕幼儿园对开展课题研究存在很多困惑,感觉无从下手。新景幼儿园首先帮助嘉裕幼儿园开展课题剖析,梳理具体的研究问题。向老师发放问卷,收集老师们的困惑,如“什么是低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从哪里来”“如何收集,如何使用”“如何规划区角”“什么是高低结构材料”“什么样的高低结构材料配比,更适合幼儿的发展”等等。接下来开展园本培训,在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础上,逐步厘清本课题中“高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合理配置”等核心概念的定义,以此为突破口,对课题研究方向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然后,结合幼儿园自身特点,确定研究的切入角度。课题的开展需要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所以幼儿园先选定大中小的段长班级为试点班,初步展开研究。经过这个过程,到课题正式启动时研究团队已经做到目标清晰、分工明确,课题组成员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研究兴趣认领了具体任务。
第二步:引路子――加强示范引领,步入研究正轨
课题开展以来,根据各个园所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要,我们将公办园新景幼儿园、集体办园欣高林幼儿园、民办园嘉裕幼儿园三所不同性质的幼儿园组织起来,成立了学习共同体,通过出点子、引路子、做示范,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开展课题过程中,老师们发现低结构材料的玩法具有多样性,与之相关的教育目标也呈现多样性。但是,由于老师本身对材料的多种目标没有做任何思考,就出现了区角游戏玩法单一、孩子的游戏水平缺少递进性等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摆弄一会儿就不想玩了,区域活动无法延续开展。又如,中班年段的孩子收集来牛奶盒,孩子们只会将牛奶盒用来垒高,游戏水平没有进步,孩子兴趣不浓,牛奶盒变成一堆垃圾……这时新景幼儿园首先起到公办园的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向片区开放区域活动,通过事先分发区域观察记录表,引导参与研讨的老师们学习观察材料如何体现各年龄段各区域的活动目标,如何针对孩子的个别差异创设有层次性的材料、分阶段投放材料等等,然后组织研讨,让民办园教师对区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入。在这样手把手出点子、引路子、做示范的带领下,欣高林幼儿园、嘉裕幼儿园从模仿到思考,逐步走上开展课题研究的正轨。
第三步:架梯子――搭建学习平台,做实研究过程
公办园新景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开放,让民办园老师们感触很大,对区域游戏有了全新的认识。接着新景幼儿园和新高林幼儿园到嘉裕幼儿园分班详细指导,并实地研讨,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嘉裕幼儿园的班级空间场地小,建构区、表演区放在班上不合适,建议嘉裕幼儿园开发公共空间,利用走廊、小楼道、大厅、寝室,把空间还给孩子;有些区域,如桌面的操作拥挤,孩子会互相干扰,建议充分利用地面、柜面、墙面操作,把空间扩大,便于区域活动合理有序地开展,使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最大化。紧接着嘉裕幼儿园参与到新高林幼儿园的区域观摩研讨中,回来后,嘉裕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如投放的材料目标性太强,为操作而操作,忽略了材料的游戏性,这种材料带给幼儿的是被动的、机械的操作,使得幼儿没有自主活动意识。针对问题,三家园马上开展了低结构材料不同玩法的研讨。思考“如何根据幼儿最近发展区调整材料”“大班科学区材料如何投放”“美工区材料的规范调整”等问题。通过研讨找出对策,幼儿园实践出许多好的案例,如“低结构材料的多种玩法”“瓶盖的多种玩法”“扑克牌的多种玩法”“同种材料的递进性玩法”“一次性筷子的递进性玩法”“高结构材料的游戏性玩法”“扔骰子说数字”等等,投入到日常的区域游戏中去。就这样,幼儿园经常“架梯子”,通过手把手帮扶,输送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活动案例,不断做实研究过程、提升研究水平。
第四步:结对子――结对帮扶模式,产生乘数效应
新景幼儿园每周定期到嘉裕幼儿园,针对幼儿园的区域环境、材料投放与主题整合、园公共区的创设上加强指导,并通过跟班蹲点,一对一帮扶,分年段进行研讨、评价、交流等,及时解决研究困惑。主要做了几大调整:一是走廊的充分利用。原来班级走廊是空的,看不到孩子玩耍,班级里又显得拥挤。调整后,三楼大班走廊创设操作性强的剌绣坊、编织坊、绕线坊、木工坊,很受孩子喜欢;二楼小班走廊创设了适合小班操作的墙面,如“来来往往”、小超市、扣扭排序等。二是格局调整。二楼中厅原来是彩绘吧和阅读吧,经指导,把阅读吧调整到班级,中厅全部布置为巧手彩绘吧,整体协调性更强,区域之间互不干扰,保证幼儿在合理的环境下进行区域活动。三楼中厅是梦剧场,原来只提供几把椅子,让孩子坐着看表演,孩子们无事可做,嬉闹不停,游戏无法进展。经过调整,大厅把剧场后台呈现了出来,孩子们可在剧场的不同区域自主设计服装、选择服装、化妆、选择饰品等。当台上孩子开始表演,台下孩子可以利用道具打节奏,很受孩子的欢迎。通过一次次的研讨与调整,区域活釉实稳步地向前推进着,幼儿园保教质量得到稳步发展,进步显著。
第五步:摘果子――分享收获喜悦,释放催化效应
课题开展至今,老师们在一次次开放观摩、研讨学习、比赛和实践中,大大提升了业务能力。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自主发现,专注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家长们在参与中,体会到区域活动带给孩子们的是快乐和发展。在新景幼儿园的引领下,嘉裕幼儿园充分挖掘了有利空间,创设了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区,幼儿园充满了生机,为幼儿提供了多元化的活动场所,办园品质提高了。
一、多方运作,抓实园舍建设
针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自2010年起乳山市委、市政府牵头协调各部门切实加大对镇中心园升级改造力度,投资4000多万,以实施“威海市学前教育示范镇”创建工程为抓手,按照“一镇一园”的原则,以省级示范园的标准,先后对14个镇的中心园进行了新建拓建,解决了农村孩子“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促进了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镇中心园已成为各镇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中心、师资培训中心、保教研究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家教服务中心和儿童活动基地,为农村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投入,优化办园条件
在园舍按期竣工后,乘势而上,快马加鞭,乳山市将注意力投放到教育设施的配备上。
(一)是立足实用,优化功能室设置。入驻新园伊始,各园立足于“山东省示范园标准”,按照“功能明确,方便保教”的原则,对园内各功能室进行了优化设置:设立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寝室、科学发现室、图书阅览室、教研室、教具资料室等教育活动用室;设立卫生保健室、晨检室、隔离室等卫生保健用室,及厨房和餐厅等餐饮室;设立了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及警务室等行政安全用室。
(二)是立足便利,优化保教设施。每个班级均配备教育活动室、寝室和洗漱间,三室配套。活动室配备钢琴、电脑、电视、VCD、照相机、消毒柜、饮水机、空调、幼儿桌椅及桌面插塑玩具、智力玩具等,方便幼儿的生活和游戏;寝室内配有单人小床,床上用品齐全,便于幼儿休息。在室外设立大型玩具区、活动区、种植区、养殖区、沙水区等各种活动区域,让幼儿能够在户外开心玩耍。
(三)是立足自立,优化园舍环境。在设施配置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做到自力更生,经济实用。室内外环境提倡大部分由教师利用乡土资源自行设计并制作,创建具有特色的园本文化,对于原幼儿园的物资,也做到 “宜用尽用”,从而有效节省经费,体现经济办园。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
首先,为镇中心园找“老师”。
针对农村幼教队伍临时人员过多、素养不高、队伍不稳的状况,乳山市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农村幼儿教师公办化。从现有中小学干部中,选择专业对口、业务素质高、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干部到镇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并将园长职级与小学校长同级;通过采取选聘和人员调整等方式,将一批专业能力较高、具有较强责任心的中小学教师充转岗到幼儿园一线教学岗位,并且明确规定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职教师和1名保育员,有条件的幼儿园配备三名专职教师。目前,全市乡镇幼儿教师已全面实行了公办化,并按规定配足教师。
第二,为镇中心园请“师傅”。
为充分发挥省、市级示范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乡镇幼儿园保教水平,乳山市开展了城乡幼儿园“结对子”活动,市区四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分别与十四个镇中心幼儿园结成帮扶共建对子,通过采取送优质课下去,请农村幼儿教师上来培训等形式,促进乡镇幼教水平不断提升。
第三,为镇中心园来“培训”。
幼儿园教师是个很特殊的职业,应该也是个很特殊的专业,因为这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是一个与有不同需要、不同能力的幼儿积极互动的职业。这个职业充满着情景性、不确定性和多元性,要求教师负有责任,富有理性和情感,充满创造性和灵活性,因此教研中心根据乡镇中心园为转岗教师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培训:
(一)园长岗位培训
从幼儿园管理的意义上说,“园长是一个幼儿园的灵魂” ;一个幼儿园园长的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近几年,乳山市教育局分批次对新上岗的幼儿园园长实施岗位培训,园长实行“持证上岗”。让园长走出去,先后组织各镇中心园园长到烟台机关幼儿园、青岛实验幼儿园进行实地参观、挂职学习等,参加威海市教育局组织的南京师范大学参加学前教育短期培训班等,一系列高效的培训活动让园长迅速成长起来,熟悉并能掌握一定的管理技能。
(二)新岗教师培训
每学期,市教研中心都会组织优秀的有经验的幼儿教师为新上岗的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幼儿园小、中、大班五大领域课程特点及区别分析,通过理论学习、列举案例、互动研讨的学习方式使新上岗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学科领域特点、课程形式及特点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有了很大帮助。(三)基本功培训
教师适应课堂与实践的能力、教师基本功的强弱直接制约着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高与低,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乳山教研中心每学年都组织开展幼儿教师大练基本功活动。整个培训活动分集中培训与幼儿园全员培训两个阶段进行,集中培训阶段,学前教育法规政策、教育活动技能、舞蹈、键盘、声乐、绘画、手工制作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进行,聘请专业教师给各园骨干教师进行一级培训,再由参与培训的骨干教师负责本乡镇(园)二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