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14:33: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毕体育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沈阳市;老年人;体育消费;人口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为了减轻国家的医疗负担,加强老年人的身体锻炼,减少医疗消费,是我国社会需要解决的难题。而老年人体育的消费也可以反映出老年人的身体锻炼情况,可以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研究老年人体育消费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沈阳市北陵公园、东陵公园、南湖公园、健身会馆里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期刊网上的论文,对研究老年人体育消费的论文进行查阅,并阅读一些社会学、经济学的书籍,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资料。
(二)问卷调查法
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4份,回收率97%。
(三)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xcel、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四)专家访谈法
对社会学、经济学、体育学方面的专业进行访谈,听取专家的意见。
三、结果与分析
(一)老年人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分析
通过表1老年人喜爱的体育项目调查表可以看出,健康走是当前老年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有10.8%的老年人选择这一项目,其次是秧歌,占23.7%,游泳、健身操、门球分别排在3、4、5位,分别是占12.4%、10.8%、7.7%,分析原因,由于受老年人的年龄和身体条件所限,健康走是最容易完成的体育运动,而且还不用花钱,健身效果也比较理想,深受老年人的喜爱,由于北方的传统,秧歌一直是民间的体育运动,很多老年人喜欢这个传统的体育项目,将秧歌作为自己的主要锻炼形式。而游泳、门球、健身等项目虽然有很好的健身效果,由于要花钱,很多老人并没有将这些项目作为自己的健身项目。
(二)老年人体育锻炼场地调查分析
通过表2对老年人健身场地的分析可以得出,当前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地点是公园、园区、社区,排在前三位,百分比为33、27.8、14.4,而去健身俱乐部活动的仅为7.2,还有一部分老人喜欢在家里进行锻炼。分析原因,公园、园区为免费场所,空气好,环境幽雅,老年人选择这些地点作为健身场所,而健身俱乐部为消费场所,出于经济的考虑,老年人很少将这一场馆作为主要的健身地点。
(三)老年人体育消费现状调查
通过对老年人体育消费现状调查来看,有7.7%的老年人定期有体育消费,有9.3%的老年人偶尔有体育消费,有83%的老年人从来没有进行过体育消费,分析原因不难得出,由于中国老年人退休后工资水平不高,而且还要为下一代,下二代操心。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还没有被老年人认同,更多的老年人还是选择没有体育消费的项目进行锻炼。这也反映了体育消费在老年人心目中的地位,还需要社会宣传进行体育消费宣传。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当前沈阳市老年人健身意识良好,大多数老年人都能进行健身锻炼。
2.沈阳市老年人消费的主要地点为公园、社区、园区,去体育健身场馆健身的人较少,花钱买健康的意识还没有被接受。
3.沈阳市大多数的老年人没有体育消费产生,仅有很少人进行体育消费。
(二)建议
1.对老年人进行体育消费的引导,培养老年人的健身意识。
2.社会加强对体育消费的传播,定期举行健身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正确的健身指导。
3.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体育健身场地,为社区配备健身指导员,为老年人的健身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毕伟华,王晓春.山东省城市老年体育消费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5).
[2]奚红妹,魏农建,左鹏,游扬,俞文虎.中国城市消费者个体差异对体育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0(03).
关键词: 体育教师 德高为范 学高为师 职业心理素质 以身立仪
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已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体育教师只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单重角色”,而素质教育则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当好学生的人生指导者、生活中的朋友甚至是学生心理保健医生,兼具“多重角色”,这才是学生心目中完美的体育教师形象。为此,本文将就“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谈谈粗浅体会与认识。
一、体育教师要有德高为范的品德素质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为人师表是品德方面的基本要求。古人云:“无德无以为师”,因此教师言论行为、处事态度等品行会渗透于教学过程。在学校里,体育教师的特点是接触学生多,涉及面广,活动空间大,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广泛。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乐观、活泼的优秀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体育所固有的特点——竞技性、娱乐性、合作性等,都要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很好地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用自己的好思想、好品质、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二、体育教师要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
1.良好的专业理论和技术
精通专业理论和技术应是体育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专业知识是体育教师科学地进行各项体育工作的必备条件。其次,专业的技术与教学训练方法也是掌握各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战术的方法和手段。再次,它是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包括教学、训练、竞赛、裁判及宣传、组织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2.广博的知识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根据职业特点具有相应的基础理论和多种学科知识。体育教师应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学习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善于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工作,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例如:针对学生的性别不同,上课时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一般来说,女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等发面都相对比男生差,上课时就应适当减少活动强度,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3.全面的能力
(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首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编制各种教学计划、文件的能力等。如:班级人数较多,男女比例不当。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发挥45分钟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锻炼,这就看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如何。
(2)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只有具有这些方面的能力,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各种教育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个别学生体育成绩较好,又有一定的特长,但上课时却自由散漫,不用心听讲,破坏课堂纪律和秩序。对于这种“恃才放旷”的学生,不应大发脾气,粗暴处理,而是教师必须先端正其学习态度,然后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进行说服教育,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训练能力:体育教师除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还必须对一、两个运动项目的训练有较深的造诣。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训练方法、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的方法,并能够组织学校运动队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
(4)科学研究能力:开展学校体育学科研究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为适应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的需要,应具有从学校体育实际出发,进行课题选题、设计、制订计划,选择和运用科研方法及撰写论文的能力。
(5)其他方面能力:体育教师应具有社会活动能力。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体育教师可以使学校体育工作更加受到重视和支持。体育教师还应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和宣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工作有特色,做出成绩。
三、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热爱体育事业是体育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一个体育教师只有具备热爱体育、献身体育的情感和精神,才能自觉地担负起体育教育的崇高职责,才能做到勤奋学习,钻研业务,对学生满腔热情,做到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这些都是体育教师最宝贵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应不断加强学习,调整好心态,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身心得到锻炼,增强教学效果。
四、体育教师要有以身立仪的审美素质
有人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一个教师置身于学生的众目之下,学生首先看到的是教师的形象。特别是体育教师,从穿衣打扮到言谈举止,包括站、走、跑、跳、示范动作、讲解、手势等都完全“暴露”在学生面前,而这一切都代表体育教师的审美观和个性特点,这些个性特点随时都在对学生起着“身教作用”。因此,体育教师特别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既要做到衣帽整洁,精神饱满,体态美观,举止大方,又要做到语言文明,充满朝气和活力,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
综上所述,一个体育教师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并运用到教学、训练和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基本素质,努力提高体育教育水平,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
(1)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listening text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张景京
(3)impa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word understanding 黄伟
(6)on the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徐小靓
(8)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approach for
polytechnics students whose is not specialized and not major in english
徐硕雁
(10)大学英语课导入部分的互动性及教育性 姜华
(11)英语课堂用语的语用学分析 李鑫 陈盼
(1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刘娟
(14)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潘丽萍
(15)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状况及对策研究 王静
(17)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王国琼
(18)推进项目教学法 构建高职语文与专业课结合的平台 姜静
(19)高校微积分的教学浅析 林喜季
(20)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方式的探讨 邵杰
(22)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张美静
(23)科学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探析 俞红梅
(24)关于将雷锋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探索 胡丽芳
(25)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李满 刘恩锁
(26)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李花 孟得华
(27)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陆路 李萍
(29)浅谈现代微生物课程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宋兆齐
(31)“丑”之我见 苏敏
(32)高职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王又军
(33)微电影语境短片创作的教与学 吴迎君
(35)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辛悦
(36)浅议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 颜冬
(37)凝聚班集体向心力 建立和谐大学班级——大学生班长有效管理班级的策略浅探 张旭
(38)参加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张亚东 郑玉娟 孙德刚
(39)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研究 邹静兰
(40)人体工程学在展示中的应用 班乃明
中学教育
(42)大阅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品 鲍冬梅
(4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偷懒” 董海英
(44)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黄非冰
&
nbsp; (45)语文教学中“关联作文”的实践和思考 蔡登科
(46)作文教学备考策略与技巧 冯华琼
(48)“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在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例谈 褚芳芳
(49)让生活的浪花绽放——浅述体验在作文中的运用 王恒
(50)让“思维”飞一会——浅谈高三语文课堂留白艺术 谭蕾
(51)中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蔡亮
(52)浅谈新课标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冯军梅
(53)新课标下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方略 戈静
(54)细节之美——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高立志
(55)综合性作文题型引导作文教学改革方向 冯兴华
(56)2012年高考作文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黎静萍
(57)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探讨 高尚武
(58)苏北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杨孝雷
(59)谈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策略 葛春荣
(60)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刘军
(61)刍议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方法 韩志勇
(62)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 马艳
(63)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 李芹
(64)浅析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马路
(65)初中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刘晓艾
(66)朗读对初中生的作用之我见 孙子东
(67)高中生不良阅读心理及其优化 王美莲
(68)注重教学艺术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王万元
(69)课后练习在初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 汪东风
(70)“文”和“言”的完美结合 魏杰允
(7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探微 杨爱玲
(72)巧用多媒体,优化文言文的教与学 杨德东
(73)借助想象、联想,提高教学效益 杨家山
(74)回归高中文言文教学 彰显汉语语言魅力 姚春亭
(75)试论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于千
(76)浅谈排比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有效应用 张玲
(77)情在不言中——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赵启云
(78)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赵宗明
(79)作好读书 达到良好的诵读效果 钟冰
(80)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周成平
(81)巧借诗歌三篙力,赢得作文一脉香——浅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朱凯
(82)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 周成荣
(83)浅谈本土文化与作文资源的结合 朱燕英
&nb
sp; (84)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周云田
(85)读出诗歌情韵来 宗玉波
(86)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程长胜
(87)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中的运用 贾兴艳
(89)“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张海莺
(90)立体几何教学之我见 曲显明
(91)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 阮秋月
(92)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 高宏军
(93)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技巧例谈 吴月军
(94)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肖云
(95)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朱秀华
(96)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徐晓霞
(97)数学后进生问题的对策思考 仲其龙
(98)农村英语“后进生”产生原因及其转化途径 陈洁
(99)例谈初中英语听力阶梯式教学 陈国强
(100)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陈连红
(101)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浅析 陈丽
(102)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黄斌
(103)实施任务型教学,创建精彩课堂 李洪英
(104)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锦兰
(105)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 李义满
(106)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答题策略 黄德志
(107)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研究 李慧
(108)我的学习我做主——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汤晓蓓
(10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马宜江
(110)浅谈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学 王辉
(11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陆洪燕
(11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许朝银
(113)如何让语法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黄斌
(114)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策略浅谈 张玲
(115)初中英语教学中新型教学关系的构建策略 王薇薇
(116)新课程教学中政治教师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翟新鲜
(11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 李铁
(118)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齐洋生
(119)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王永波
(120)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裘建
(121)探求初中地理教学的“三模块教学
” 杨梅
(123)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陈金凉
(124)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的方法 李云
(125)高三物理复习课之快乐小攻略 李小明
(126)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王达浩
(127)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傅丽华
(128)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策略 任利军
(129)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洪秀玲
(130)浅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崔世林
(131)浅谈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钱书江
(132)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徐军
(133)初中体育教学中推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 许波
(134)高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再认识 杨登轩
(135)浅谈在体育课改中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运动兴趣 刘琼
(136)如何解决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王洪梅
(137)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杨伟琳
(138)谈肖像素描方法 周游
(139)高中美术教学中实现校本推进策略的研究 黄秋雁
(140)见仁见智各千秋 郭莲
(141)浅谈分层教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华翠芹
(142)试论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顾建忠
(143)高效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零玉英
(144)论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 孙祥
(145)班主任的人文管理艺术 张金丹
(147)浅谈新形势下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陈志斌
小学教育
(148)教学中要注重细节 陆文霞
(149)激活创新思维 闪现智慧的火花 白兰花
(150)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写话 郝妍
(151)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感悟 贺秀
(152)架设小学生“作文”和“新意”的桥梁 季文修
(153)聚焦“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鲍俊武
(154)创新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陈远俊
(155)语文美育思想研究 付金风
(156)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姜玉君
(157)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王正婧
(158)创新内容,改变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日记写作水平 葛希波
(159)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徐思花
; (160)研究习作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华学红
(161)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王素君
(163)农村小学生作文思路拓展的几点思考 李桂芝
(164)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李尚海
(16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李永明
(166)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之我见 林素霞
(167)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 刘庆庆
(168)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马学瑾
(169)小学语文教育对张扬儿童自塑个性的研究 李金跃
(170)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钱瑜
(171)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施淑梅
(172)联系生活实际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史林艳
(173)书香润泽校园,阅读充盈生命——关于小学阅读指导的几点思考 施彩华
(174)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魏志东
(175)浅谈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许东
(176)学以致用为根本 黄红兰
(177)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杨颖
(178)广开言路 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 薛玉珍
(179)小学语文有效认知教学策略研究 周月侠
(180)如何让阅读教学高效 张小飞
(181)构建以评价为主导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吴英
(182)挖掘生活源泉 优化作文教学 朱荣梅
(183)优化小学写作教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杨志权
(184)走进文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朱作梅
(185)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简探 陈士高
(186)智慧应答 成就精彩课堂 孙华峰
(187)用趣味开启小学低年级数学之门 丁平
(188)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李伟杰
(189)创新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顾建芳
(190)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 扈善国
(191)打造小数数学高效课堂刍议 毛志林
(192)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探索 李杰
(193)把握“五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谢怡梅
(194)小学数学教学浅探 孟令巧
(195)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王玉东
(196)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验证、拓展能力 严正光
(197)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钱永梅
(198)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杨丽娟
(199)试论体态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蒋蓉蓉
(200)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 章慧
(201)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究 殷艳
(20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朱晨霞
(203)浅谈课堂评价的激发作用 赵宝森
(204)在沟通中寻求和谐——浅谈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陈永红
(205)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由《中庸》的一句话想到的 郑丽芹 冯兆海
(206)整合电子白板技术,搭建信息技术课堂新平台 黄勇
(207)用语言浇灌,以情理育人——谈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李勇
(208)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罗晓明
(209)在情境中激感的火花 孙佳
(210)开展游戏教学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田原
(21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谢祥斌
(212)浅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张美红
(213)试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张素美
(214)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 谢环
(21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陆卫
(216)农村小学美术课改十年后的思考 冯素云
(217)多途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张淑华
(218)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赵彩凤
(219)爱是一种责任 石云秀
幼儿教育
(220)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王玉春
(221)简谈如何进行刚入园幼儿的教学工作 常媛静
(222)阳光体育 快乐体验 方娅萍
职业教育
(22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黄喜超
(224)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程迎春
(225)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丘素珍
(227)听说读写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运用策略 孙国军
(228)不仅仅是生命活力的颂歌——刘成章《安塞腰鼓》创作风格解读 郝雪琴
(229)中职语文兴趣教学——《雷雨》一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张峰
(230)比较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郭菊兰
(232)谈谈中职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谭鹏
(233)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金霞
(234)浅谈几何形体在素描学习中的作用 金书芳
(235)运用图书馆资源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写作 林慧
(237)谈中专生静物素描训练方法 蒋成瑞
(238)?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
畚谋镜闹魈逍约捌湟庖宓纳??杨科
(240)研究性作业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刘芳
(241)浅谈钳工实训安全教育 孙宏林
(242)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动力——幼师地理课堂教学克服学生学习障碍的实践与思考 武洪川
(243)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 孙玉锋
(244)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 崔涛 燕子连
(245)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张建伟
(247)小议中职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军
教育探讨
(248)《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毕红书
(249)《家》教学设计 李素芳
(250)《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潘玉蓉
(251)《学棋》第二课时 汤维克
(252)19.《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新华
(253)《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教学设计 翟其君
综合文稿
(255)浅谈怎样做好女工工作 袁金蓉
(256)小组工作在涉外收养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邱文婷 何丽菲
(257)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 闫彬
(259)关于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关关系的论述 许云祥
(260)浅谈陶瓷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曾良焕 郑永泉 陈炎良
无
(f0003)《读与写》杂志教育教学刊投稿须知 无
摘 要 本文对北京市城市街头篮球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促进北京市街头篮球活动发展的策略,找出影响街头篮球发展的因素,提出发展策略,更好地开展街头篮球活动。
关键词 北京市 街头篮球活动 群众篮球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街头篮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并迅速发展起来。街头篮球在我国的普及,提高了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率,也有助于我国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在另一方面,街头篮球运动为众多体育品牌以及相关产品带来了更多商机和经济利益。
(二)文献综述
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有关街头篮球文化方面的研究;一是街头三人制篮球的研究。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街头篮球的某些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加深我国大众对街头篮球的认识和了解,促进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街头篮球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不够系统。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北京市街头篮球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街头篮球概况
1.街头篮球的概念。广义的街头篮球包括不同人数的斗牛、花式篮球表演、投篮表演等各种非主流篮球运动方式和比赛。狭义的街头篮球特指三对三街头篮球斗牛比赛,这是街头篮球的核心部分,其流行度和参与度最高、社会影响最大。
2.街头篮球的特点。街头篮球是篮球的一种。因此,它本身具有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竞技性、健身性的一般特征。此外,它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条件要求简单,便于开展。其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再次,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最重要的是,街头篮球拥有较高的商业潜质,为众多商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北京市街头篮球的开展现状
1.街头篮球传入北京。1999年美国篮球品牌And1进入中国,随商品销售的街头篮球视频VCD迅速在青少年中走红,无数青少年对其进行追捧模仿。1999年Nike街舞风雷宣传活动来到北京,众多青少年现场参与,其宣传视频在网上被反复播放,许多青少年模仿其中的动作,街头篮球在北京的迅猛发展也从这个时候开始。
2.街头篮球在北京的发展现状。一方面是街头篮球赛事在北京的发展情况。从1998年开始,NIKE、阿迪达斯、肯德基等品牌的街头篮球赛正式开始并延续至今,近七成的北京中学生参与过此项赛事,街头篮球赛事在北京的发展以处于全国最前列。另一方面是街头篮球团队在北京的发展情况,最为出名的有两个队伍。一个团队是北京CL街头篮球队,该团队在北京、上海等30多个城市巡回比赛表演,作为嘉宾出席众多NBA球星活动,与众多国际球队进行比交流,在国际上有极高的影响力,成功举办中国最大规模的街头篮球赛事,有力的推广了街头篮球在北京的发展。
另一个团队是“Showtime”花式篮球队,该团队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表演及各种宣传,在花式篮球界久负盛名。
(三)北京市城市街头篮球活动参与者基本情况分析
1.男性占绝对统治地位。
2.北京市经常参加街头篮球活动的人群中14-24岁之间的青少年人口比例最大,占82%。
(四)北京市城市街头篮球活动活动的情况分析
1.主要内容是半场比赛和各种形式的娱乐性项目,如趣味篮球游戏、花式篮球等。青少年和中年群体多选择对抗激烈的半场比赛、扣篮等。
2.排在第一位的是学校的篮球场,占60%,其次是街头、公园里的篮球场等公共篮球场所。此外,北京有很多收费制公共篮球场,如东单篮球场。
3.平均每周参与活动三次或三次以上的人群占50.5%;平均每次活动时间超过半小时的人数占街头篮球活动人数的91.6%;强度达到中等和中等以上者占70.9%。可见,参与街头篮球活动的人群,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效果都很明显。
4.参与有组织的街头篮球比赛的情况分析。有77%的人参加过有组织的街头篮球比赛,参与者有76.5%选择了有赞助商的比赛,反映出街头球活动对企业的吸引力巨大。
(五)北京市街头篮球活动的发展对策
1.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和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2.提高对于街头篮球的经济投入,促进公共篮球场所与环境的改善。
3.加强对街头篮球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4.加强地方法规与政策的保障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北京市街头篮球活动参与者主要是7-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群体,在校学生是主体。
2.北京市街头篮球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半场篮球比赛和各种形式的娱乐性项目。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群体对活动项目的选择具有不同的特点。
3.北京市城市街头篮球活动存在如下问题:公共篮球场地较少,学校篮球场利用率低。街头篮球活动的开展缺乏组织性和指导性。女性参与率较低。媒体对街头篮球活动的关注度不够高,相关宣传报道不足。
(二)建议
1.通过各种方式培养群众对街头篮球活动的参与意识,并努力使之转化为积极的参与行动,加速全民健身的进程。
2.政府应把篮球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等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计划,从制度上建立保障体系。
3.进一步开展街头篮球联赛,并完善相关的规则,计划和管理。
4.应积极发展“学区体育”模式,切实利用学校场地资源,推动北京市街头篮球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在“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上的讲话[N].中国体育报.2005.12.22.
关键词:毕摩文化;旅游价值;彝族;美姑县
中图分类号:G122:F5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5-0065-05
The Tourism Value and Development of Bi Mo Culture in Yi Nationality
LU Tian-ling WANG Ting-zhi
(School of Tourism,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China)Abstract:Bi mo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ulture of Yi nationality, and it is the core of Yi traditions. Today ethnic tourism has been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also attra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Bi mo culture.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tourism value of Bi mo culture, holding that Bi mo culture has great tourism attraction and marketing potential. Taking Meigu county of Sichuan's Liangsh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t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i mo culture tourism.
Key words:Bi mo culture;tourism value;Yi nationality;Meigu county
毕摩文化,有人甚至直接将其认为是狭义的彝族文化,它是指彝族的古代文化,是以毕摩为主体的文化习俗活动,它涵盖政治、经济、历史、考古、教育、哲学、道德、伦理、宗教、法律、语言文字、天文、体育、音乐、舞蹈、戏剧、服饰、口承文学等等方面。目前对彝族毕摩文化的论文和著作主要是从民族学、民俗学、文艺学等学科角度来进行的。但是将彝族毕摩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来分析其旅游价值的文章还基本没有,本文拟在此前众多学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谈谈彝族毕摩文化的旅游价值,并以四川凉山美姑县为例,对毕摩文化旅游开发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一、彝族毕摩文化的旅游价值
当前彝族文化旅游正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被很多彝区视为带动地方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毕摩文化作为彝族文化的核心,在旅游方面却开发甚少。实际上,毕摩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主要包括:
(一)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认识和了解彝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毕摩文化是彝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它是彝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史学价值和科学价值,涉及彝族人类社会学、人类历史学、哲学、科技、宗教、医学、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历法等,包罗万象,十分丰富。毕摩文化作为开启彝族传统文化的“金钥匙”, 是彝族原始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专家学者们誉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彝族传统民间文化的宝库”,是“史前文化活基因库”,时刻贯穿着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始终。
毕摩对彝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1](P84-87)。毕摩文化对彝族文化的另一重要贡献便是各类毕摩经书,这些经书吸收了彝族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的许多实践经验,比较客观地记述了彝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以及彝族历史上形成的光辉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如果剔除彝经中的原始宗教迷信糟粕成分,我们可以看到彝经在宗教学、哲学、史学、文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中所蕴涵的科学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毕摩文化在普及彝族文字和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客观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因此,在对待毕摩文化的问题上,不能简单的将其等同于封建迷信,而应该看到毕摩及毕摩文化对彝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由于毕摩文化涉及到彝族文化的许多领域和深层次内涵,所以毕摩文化也应该被视作为认识毕摩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
(二)毕摩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独特性和神秘性,旅游吸引力突出
特色是旅游吸引力之源,这一点已成为共识。毕摩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独特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彝族信仰以毕摩为信仰核心的多神教[2](P26-36)。这种信仰已经深深渗入到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在婚丧、人生礼仪、生病天灾、动土兴建、民族节日等各个方面。尽管自唐末以来,佛教渗入彝区,人们的信仰有所变化,但崇拜以毕摩为轴心的多神教,仍占主导地位。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毕摩的宗教仪式、法器、说唱艺术、绘画、舞蹈等都表现出与其它民族相异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作为与神灵和祖先的沟通者,毕摩文化中充满了“万物有灵”的意识和祖先崇拜特征,又具有很多朴素唯物主义和原始科学成分[3](P25),是一种古老文化在现代的遗存,具有相当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因此,无论从文化的内容还是形式上看,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具有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三)毕摩文化中可供旅游开发的内容十分丰富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使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放松。宗教旅游则是将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内容有机结合的一种活动。宗教旅游的“天人合一”正好迎合了现代人对恬淡生活方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需要,可以使人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宗教旅游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热潮迅速成为一种时尚。
毕摩文化作为彝族的宗教文化,内容庞博。其中可供旅游开发的内容十分丰富。毕摩的宗教仪式包括有祈愿丰收,希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自然生产祭仪,也有涉及到婚嫁、生育、丧葬中的宗教仪式,更有祈福问吉、攘除病灾、诅咒立誓的仪式[4](P71,78,84)。这些仪式很多十分壮观,富有独特而神秘的气息。除了这些仪式本身可以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外,蕴涵在这些仪式当中的各种艺术形式,也可以成为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如毕摩文化中的舞蹈艺术,其随意性和原始气息使观者莫不震撼;毕摩文化说唱艺术,可谓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唱腔或高亢豪放,或悲凉婉转,或纤巧玲珑,如泣如诉,如歌如颂,可谓是逸响伟辞卓绝一方浩歌曼月的说唱音乐;而毕摩文化的美术艺术,也以其绚丽多彩的造型艺术而独具特色,妙趣横生的想象素描,栩栩如生的草扎泥塑和吞口面具,形象简朴的绘画木刻,以及送灵的神座图,都具有很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毕摩文化的经典文学作品,除占卜预测类外,其他经书,如祭祀经、百解经、祈福经、指路经,一般都为诗体,是经过长期熔炼陶冶出来的韵文,在表现手法上,时而轻描淡写,时而精雕细琢,文辞优美清晰流畅,更具感染力;尤其值得一提的苏尼(另一类彝族宗教职业者,一般不念经,专门从事各种巫术活动)的绝技表演,如开水洗澡、舌舔烧红的铁犁等,明知其为假,却不知其中奥妙,平添许多神秘色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二、毕摩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
彝族文化因其独有的民族特征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彝族文化旅游到目前已有了一定基础。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2004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71.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2亿元。近年来,凉山州旅游稳步发展,仅 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20.08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8.38%。旅游收入达到1712.82万元。但总体来说,凉山州的国内旅游市场还不成熟,在全省所占份额较低。
凉山州目前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旅游品牌,如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邛海、泸沽湖和彝族火把节等。但其中以彝族文化为主导的品牌却很少,除了火把节外,外部游客对彝族文化了解很少。彝族聚居的大、小凉山地区因历史条件、旅游交通等种种原因的限制,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甚少,旅游经济潜力远未得到发挥。
彝族文化的旅游开发需要先导产品和品牌型的旅游目的地。而凉山彝区具有丰富的可以成为重要旅游品牌的资源和旅游地。其中,除州府西昌外,尤以昭觉(彝族服饰)、美姑(毕摩文化、大裤脚彝族风情)和普格(火把节)等地优势最为明显。可惜的是,这些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品牌还未树立。以毕摩文化为例,除了近两年在火把节、西部博览会和美姑县的“毕摩文化节”上进行过舞台表演外,基本没有得到开发。但从这些数量极少的表演来看,当时均引起了轰动,可见其开发潜力是非常大的。
三、彝族毕摩文化的旅游开发措施――以凉山州美姑县为例
下面本文就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为例,来谈谈如何对彝族毕摩文化进行旅游开发。
(一)大力塑造美姑“毕摩文化之乡”的旅游品牌,将其作为凉山彝族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美姑县为例是凉山州乃至全国毕摩最多、最集中,毕摩的知识水平最高,法器最完备,经书最为丰富的地方,因此被中外史学者称为“毕摩文化之乡”。据1996年统计,全县彝族宗教职业者毕摩(仅限男性担任)685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占全县男性总人口的8%,仪式活动频繁多样,约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宗教仪式200余种,宗教仪式经书115千卷[4](P1-10)。据美姑县旅游局资料介绍,当前美姑毕摩人数已超过8000余人。因此,美姑县可以看作是毕摩文化的核心区域。尽管美姑县还有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如大熊猫栖息地、彝族风情以及凉山州授予的“美女之乡”、“摔跤之乡”等称号,但无论从文化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上,还是从美姑县所处的区域背景来看,毕摩文化都是美姑县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美姑县的旅游开发应围绕毕摩文化这一核心下足功夫,大力塑造美姑“毕摩文化之乡”的旅游品牌,营造鲜明的旅游地形象。
同时,由于毕摩文化是彝族宗教文化的代表,是彝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姑又是毕摩文化的核心地区,所以,无论是凉山州的旅游开发还是美姑县的旅游开发,都应明确美姑毕摩文化在凉山彝族文化旅游中的地位,将美姑打造成为凉山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将美姑毕摩文化体验打造成为凉山彝族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美姑毕摩文化旅游应强调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舞台化表演和民间真实性体验相结合的产品开发形式
旅游品牌及旅游地形象需要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来予以支撑。毕摩文化是开发潜力非常大的旅游资源,需要开发适宜的产品才能将其市场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笔者认为,就美姑县毕摩文化的旅游产品来说,其开发应强调文化的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相结合,以及舞台化表演和真实性体验相结合。
作为旅游吸引物来说,毕摩文化可以向游客展示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毕摩、苏尼的服饰、法器、经书、绘画、雕刻、剪纸等。非物质层面的内容则更为丰富,对一般游客的吸引力也更大,主要包括毕摩和苏尼的作法仪式、绝技表演、历史上著名毕摩的传说故事以及他们的语言文化传承。因此,毕摩文化也主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展示。
静态展示部分最合宜的形式便是修建毕摩文化博物馆,它应该是游客了解和认识毕摩文化的橱窗和前瞻。目前美姑县正在修建的毕摩文化园便应当具有这个功能。要求通过图片、实物、雕刻及多媒体等手段集中展示毕摩文化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彝族历史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影响。展示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文物、毕摩传说、民间经书、毕摩说唱词、法器、绘画、草扎艺术、神枝、木刻、竹编、泥塑、剪纸等。除了毕摩文化博物馆外,还应注重毕摩文化氛围的塑造,例如在毕摩文化园内可以利用自然散落大石块锲刻毕摩经书,使游人置身于隆重的毕摩文化氛围,修建毕摩名人堂,堂内设历史上的著名毕摩塑像和历史传说壁画;县城内的主要旅游者活动区域设置毕摩文化雕塑和小品,可以以著名毕摩雕像、大型草扎、神枝、神签、泥塑等雕塑、经文牌匾等为素材;同时注意毕摩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将其作为毕摩文化旅游展示的一个重要内容来予以关注。
作为动态展示部分,则要求舞台化表演和民间真实体验相结合。其舞台化表演的内容主要包括毕摩作毕与巫舞,毕摩说唱及绘画、草扎、泥塑、书写艺术,毕摩、苏尼绝技表演等等。这就要求在县城等主要的游客集散地设置相应的表演场所,它所面对的市场群体主要是大众游客及滞留时间比较短的旅游者,这些舞台化的表演形式,可以使游客在短时间内比较概括地浏览毕摩文化的动态部分,但舞台化表演经过了艺术处理,不能使游客对这些活动产生真实而深刻的感受。
对于真正的文化旅游者或时间相对充裕的游客,在舞台化表演之外,还需要结合民间真实的毕摩活动,使游客在完全真实的场景和浓厚的宗教氛围中,通过共同参与原生态的毕摩文化活动,体验毕摩文化的独特与神秘。而在美姑县,民间真实的毕摩活动比较普遍,各个重要的彝族宗教节日祭祀、重大事件祭祀、以及日常生活中婚嫁、生育、丧葬中的宗教仪式,都会邀请毕摩、苏尼来作毕。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彝族村寨让游客深入体验毕摩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加强区域协同和产品组合,共同打造彝族文化旅游核心区
彝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作为彝族文化的核心区,凉山地区可以进行彝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十分丰富。西昌、美姑、昭觉、普格、喜德、冕宁等地或以服饰见长,或以火把闻名,或以舞蹈根据特色,各有各的优势。这些地方共同构成了彝族文化的核心展示区,相互之间可以开发的产品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而从区位和线路上来看,各地之间目前的联系也相对比较紧密,可以构成多条旅游线路和环线,因此在以后的旅游发展中,应该将这些地区纳入凉山彝族文化旅游的区域整体开发中,建立协作伙伴关系,共同提供服务和分享客源,通过区域协同和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来提高整体竞争力,从而共同打造彝族文化旅游核心区。美姑毕摩文化旅游也将从这种区域协同和产品组合中获益良多。
除了县域间的合作外,毕摩文化与县域内其它优势旅游资源(如大裤脚彝族风情、大风顶熊猫栖息地、彝族美女资源等)的组合开发也十分重要。它们之间相互补充,丰富了美姑县的旅游产品种类,可以构建多种产品组合,增加了美姑旅游的吸引点,对美姑旅游的整体发展和旅游经济的扩大是非常有利的。
(四)充分利用民族节庆和宗教节日,大力加强旅游宣传和促销工作,提高美姑毕摩文化的知名度
美姑县每年都有各种宗教节庆、民族节庆及政府主办的一些大型节庆活动,如年节、火把节、跳宫节、密枝节、美姑彝族风情节、美女文化节等。美姑县的节庆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优势,其毕摩文化品牌具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作为节庆旅游,一方面可以深层次挖掘美姑毕摩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对于旅游宣传促销和树立美姑毕摩文化旅游的市场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美姑应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以扩大美姑毕摩文化旅游的市场知名度。在节事举办过程中,应采取“市场运作、政府指导”的方针。同时,美姑还应该积极参与到凉山州及四川省的相关旅游节庆活动中,要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美姑县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如举办美姑国际毕摩文化节,参与凉山火把节和西部博览会,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总体来说,目前工作有限,影响范围不大,毕摩文化尚未被游客广泛知晓,仍需加大工作力度。
(五)明确毕摩文化旅游开发与研究保护之间的关系
发展与保护,是彝族文化旅游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美姑毕摩文化旅游的开发同样面临这一问题。随着现代文明的逐渐深入,毕摩文化的生存环境也将变得越来越严酷,如果不加以保护,将面临消亡的危机。而许多旅游开发经验表明,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益于文化保护。对于美姑毕摩文化的研究保护而言,除了开发毕摩文化旅游以外,还应多进行一些有关毕摩文化的学术研究交流活动。如前所述,美姑县已于1996年成立了全球第一个“毕摩文化研究中心”,2004年,在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对彝族毕摩文化作了展现,并正在加紧为毕摩文化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而努力。这些都有既有益于毕摩文化的保护,也促进了美姑毕摩文化旅游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彝族毕摩文化国际研讨会、凉山(美姑)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不定期举办美姑国际毕摩文化研讨会。
四、结 语
毕摩文化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是彝族历代相延续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也仍旧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随着当前民族文化旅游的兴起和壮大,它的旅游价值也不断显现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在更广阔的民俗视野与文化中审视这一文化现象,充分发挥它在旅游经济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张德元.论彝族毕摩的性质及历史贡献[J].贵州民族研究,2002,(4).
[2]陶学良.彝族文化研究鸟瞰――兼谈彝族毕摩文化[J].民族艺术研究.1994,(1).
[3]巴莫阿依.彝族祖灵信仰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师资格制度;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6-0095-05
Manag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China’s P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teacher certification system
DU Xiao-jua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Abstract:P.E.teachers engaging in teaching and education must have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apacity, the paper proposed the follow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setting up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certification and standards system, closely relating the pre-vocational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to the Teacher’s Certification,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of regular evaluation of the capacity of the PE teachers and regular certification to teachers and building the training bases and capacity evaluation organs of PE teachers.
Key words: PE teacher; teacher certification system;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该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职业即专业性职业”论似乎在许多国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逐渐被广泛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中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将教师列入“专业技术人员”,毋庸置疑地说,教师在我国也被认定为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事实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没有断言教师就是专业性职业,只是认为“教师的工作应该被看做是专业性职业”。近年来,“教师职业即专业性职业”这一问题又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被重新提起,争论的烽烟随之又重新燃起。无论教师是否具有专业性特点,但教师毫无疑问是一种社会职业,所以本文只从“职业”角度来进行研究。教师的职业能力既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能否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在体育领域,体育教育教学不仅具有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环境开放性等特点,而且要求具有较高的肢体语言表意性,所以对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历来是我国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奠定国民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
期,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加强管理,为国民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的师资条件。本文从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管理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教师资格制度的缺陷和由此造成教师职业能力管理的低效现状,提出了加强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管理的若干策略,希望该研究能为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能力本位是体育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发展的趋势
1.1 体育职业能力及其构成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能力的定义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而“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1]因而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可以定义为:“从事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2]通常认为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组织课余体育活动能力等(图1)。
1.2 能力本位已成为体育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图2)。2008年4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为:教师资格制度与教育教学能力――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测试的新技术,更是验证了这一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实施办法》第八条也规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由此,以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体育职业能力是遴选体育体育教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聘任体育教师的重要标准,已经取得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共识。
提出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演进的三阶段理论整理而成[3]图2 国际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发展趋势
学分(课程)本位阶段也可以称为课程认定阶段。以学分(课程、学位)的认定作为资格认定的基础,如中国、墨西哥、印度技能(知识)本位阶段修毕一定学分(取得学位)后,还要通过资格考试,考试一般包括:1)阅读、写作、数学等基础能力;2)通识教育;3)教材教法和学科教学知识、技能;4)专长研究与教学等,如日本、巴西、韩国实践(能力)本位阶段修毕规定学分,或者通过初次资格考试者,仅取得临时证书,需参加相当长时间的实习才能获得正式教师资格证书,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
2 我国当前体育教师资格制度对职业能力管理的局限性及影响
在我国,1993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自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正式全面实施。据《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17日载,自2001年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以来,截至2007年底共有1963.63万人取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为教师资格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即缺乏对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效管理。如果体育领域不能及时正视这一点,长期以往可能会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造成损害。
2.1 我国当前体育教师资格制度对职业能力管理的局限性
2.1.1 体育师范生缺乏职业能力考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五条规定:“各级师范学校毕业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按照规定,体育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就获得体育教师资格证书。事实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并不一定能代表他们已经具有了体育教育教学的能力,更不能说明他们具备了担当体育教师的资格。由几点可以说明体育师范生捆绑体育教师资格证是不合适的:首先,国内公立高校“严进宽出”的事实与社会认同是基本一致的,这意味着体育师范生在校合格修完学业与实际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其次,教师角色的传统认定是“传道、授业、解惑”,体育师范生是培养准体育教师,围绕他们培养的核心问题是使之懂得“如何传道、如何授业、如何解惑”,但当前的师范教育“一般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知识量的积累,而未能从理论与实践上真正解决师范生将来‘如何教’的问题”[1]袁贵仁部长在2005年度教师教育工作会上也指出,“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不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4]体育师范生的职业能力令人质疑;最后,“高等师范院校对教师的培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育实习时间短……教师技能根本无法得到强化。”[5]体育师范教育也普遍存在课程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育实习一般仅为6~8周(包括在校的实习前的强化周),且多为集中实习,这样“师范生与正式教师之间缺乏一段重要的体验、适应、熟悉、提高的训练阶段。这其实是一段不可替代的能力生成期。”[1]如此造就了师范生“有理论,缺技能”’的尴尬地位。总之,学历合格并不等同于具有职业能力。
2.1.2 非体育师范生职业能力甄别力度不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五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第十一条规定,“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1995年12月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规定,“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领下,非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允许申请教师资格证书。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偏低,其突出表现在对非师范专业院校的教师资格认定上”[6]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以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主,而对职业能力环节的考核却显得薄弱。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提出:“教师的职业能力以往并未引起重视,似乎具有学科知识的人都能做教师,这即降低了教师专业资格的要求,也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7]对于体育学科来说,对从教者的职业能力要求更严格。1)体育教师是技能型岗位,要求从教者“十八般武艺精通”,运动能力要强;2)体育教师在开放的环境授课,组织管理能力要过硬;3)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从教者创造性完成工作的能力得足够。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当前申请体育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是无法客观考证的。总之,通过 “球”式的教师资格考试,不能科学评估测试者具备的体育职业能力。
2.1.3 教师资格证书等同终身制 我国现行教师资格基本是终身性的,没有明确规定有效期限。教师资格证书一经获得,终身有效,即只要获得资格证书,就等于取得永久的教师资格。只在几种情形下,教师资格可能被剥夺。我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另外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也就是说,已获得教师资格的体育教师如果不出现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个人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获得的体育教师资格蕴含着终身的意味。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教师资格一经取得,非依法律规定不得丧失和撤销。”教师资格的终身制意味更强。一旦获得后,教师资格制度对体育教师便没有了任何约束力。事实上,由于现有管理体系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欠缺,体育教师当前的职业能力管理模式,是不利于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保持和发展的。
2.2 我国当前体育教师资格制度对职业能力管理的负面影响
2.2.1 教师资格制度把关不严,影响体育师资整体水准和体育教师社会认可度
在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下,我国教师资格的认定标准主要以毕业证书为准。体育师范生能力上的千差万别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他们的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之间却被简单地画上等号。在我国教师教育由定向型向综合化、开放化培养模式转变的今天,“即使对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考试,也只是简单地测试教育理论知识,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8]难以确保吸收合格的教师任教。如果继续推行现有的教师资格证书认定制度,必然会对体育教育教学事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一方面,必然致使体育师资的职业能力整体水准下降,造成体育教师队伍鱼目混珠的局面,不能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效地发展,更谈不上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职业能力的低下会形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进一步降低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可程度。当前,因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可程度本身还存有一定的偏差,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还不是很高。所以,不严格筛选体育教师的准入资格,不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就会在无形之中降低了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可度以及教师社会地位。
2.2.2 教师资格终身制缺乏激励监督机制,不利于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教师资格的终身制意味着教师一旦获得教师资格后,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便没有了任何约束力,不出大的意外,体育教师已获得的法定的教师资格将不受到任何实质性危胁。理论上讲,体育教师的资格基本上是尘埃落定,在今后的教师职业生涯中也就失去了追求的现实意义;实践上,现行教师资格制度没有与教师职称评定、定期测评、年度考核等制度产生有机联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为得过且过、人浮于事、不思进取的行业作风埋下伏笔;值得关注的一点,现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缺乏从专业发展和知识更新的角度考虑,没有与继续教育结合起来,极有可能导致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的滞后性,难以保证行业质量。现代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职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资格的终身制会导致不再适合担任教师职务但仍长期占据教职的现象,教师资格对教师丧失了约束力,教师专业水平缺乏提升的动力。”[9] 袁贵仁部长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存在着学历标准要求过低、教师资格终身有效、考试制度缺乏规范、认证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教师管理的激励、流动、约束和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4]总之,现有教师资格终身性的庇佑,不利于体育教师职业能力长期持续的发展。
3 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管理策略
针对我国当前体育教师资格认定没有统一标准、缺乏教师资格管理的监督机构、对体育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职业能力考核不足、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选拔力度不够以及教师职格制度终身制等主要问题,结合教师资格制度能力本位的发展趋势,吸取国外管理的先进经验,拟提出以下几点管理策略。
3.1 建立《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和《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2004年11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更名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就下发了《关于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试点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而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是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美国于1988年就成立了教师职业标准国家理事会,专门负责制定教师职业标准,并组织相应的资格考试,2001年颁布了《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法国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由法国教育部统一规定教师资格标准,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标准作了描述和规定,这些标准一直沿用至今。英国于2006年11月颁布的《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中分三个维度(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于理解、专业技能)、16项二级指标和33项三级指标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同国外相比,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和职业标准过于笼统,在实践中难以准确的把握,不能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
为了改善我国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管理现状,建议取消师范院校体育毕业生的教师资格直接认定,建立《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和《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测评体系,统一实施体育教师认证标准和职业能力标准。《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现的是职业准入制度,可从职业倾向、身体条件、理论知识、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制定统一具体的标准,做到有章可循。《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是对资格制度中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重点考核,应贯穿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的始终,起着督促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作用。《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包括《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和《大学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详见图3;各个层次的职业能力标准中都包括集中反映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若干能力
维度(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运动能力等)以及它们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成,以此衡量体育教师的能力等级。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是职业资格认定的首要条件,其他认定条件只有在职业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具有现实意义。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是获得体育教师资格的“敲门砖”,而《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就是把关的“铁闸门”。
3.2 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岗前测评与《教师资格证书》密切结合 对于体育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不足,应当建立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岗前测评制度,不分师范和非师专业,严格把守“入口”,筛选符合各级《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初级水平标准》的准体育教师。当然,并不是说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只是通过《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初级水平标准》就可以颁发资格证书,作为一名教师,熟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懂得教育法规,能用普通话进行授课也是行业的基本要求。选拔高素质的体育教师,要把岗前职业能力测评、《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结合起来。国外的部分经验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在德国,2004年德国文化教育部颁发了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决议,成为全德国师范生实习阶段和职业准备阶段专业要求的基本标准。师范生必须接受统一规定的6~8学期的大学科学教育(相当于硕士水平),修完课程后进行第一次“国家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毕业论文、书面考试、试讲和 教育实习。考试通过后,申请担任实习教师。实习期为一年半到两年,实习期间,要按规定上一定数量的示范课,还要学习与教师职业有关的内容。实习教师在各方面的表现由实习学校的教师培训中心作出评价。这次评价就是第二次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第二次教师资格考试后,政府颁发《教师资格证书》。[10]合格者才能获得教师资格。我国在具体操作上,也可以采取两步走:第一步,已经通过普通教师资格考试的申请人,准其参加《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初级水平标准》水平一的测试,合格者准许担任实习体育教师;第二步,实习期满进行二次测评,达到《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初级水平标准》水平二的申请者,给与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图4)。
3.3 建立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定期测评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相结合的制度 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就是采用定期认证的方法,如“临时教师证书(有效期是一年);初级教师证书(有效期为一至四年);专业教师证书(有效期为八至十年);长期或终身教师证书(有效期为终身)。”[4]教师资格证书的定期认证打破了终身制的局限,可以有效地督促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对于教师资格终身制的弊端,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袁贵仁部长在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建议“结合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抓紧进行有关条例规章的修订完善工作,研究提出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和考试办法。”[11]体育教师资格定期认证也是我国体育教师职业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建议打破体育教师资格终身制的惯例,依据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1-5年新手型教师、5-15年熟练型教师、15年以上专家型教师),实施体育教师五年一周期的资格再认定。
但是,如果仅有体育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制度,还不能保证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长期有效发展,因为不排除认证后就产生惰性的可能,所以最好建立资格证书定期认定和每3年一次的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定期测评相结合的制度。体育教师的资格认定与职业能力产生唇齿相依的关系,辅之以不合格体育教师退出机制,才能达到体育教师队伍保持高质量的要求。具体操作上,在体育教师不同的资格认定阶段对其提出具体的《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水平标准》,使体育教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强化职业能力,更好地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如对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当达到《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初级水平标准》水平一时,准许申请担任见习体育教师;达到《体育教师职业能力初级水平标准》水平二时,给予颁发正式的教师资格证书;二级教师必须具备在任职期间无不良职业能力测评记录的前提条件,才有资格申请晋升一级教师。
3.4 设立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机构和岗前培训基地 《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一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美国、英国法国等都有专门的教师认定机构,负责职业能力的选拔、监督工作。从体育教育教学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应该建立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管理的专门机构――教师职业能力测评中心,并配备专门的人员。管理机构主要从事以下几项工作(图5):1)负责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和更新工作。《标准》的制定需要反复的调查和取证,而且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新的客观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所以需要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来予以完成;2)测试中心负责抽调部分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学者专家、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优秀教师组建职业能力测评专家库,负责随机从专家库抽调人员组建测评小组进行职业能力的测评工作;3)测试机构负责建立测评者的职业能力记录档案,使职业能力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职称评定以及教师待遇等形成内在联动机制,从制度上确保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职业能力的专业化发展是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结合的结果,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对于我国体育师范生6~8周的实习期,国外的力度要大得多。美国的教育实习长达15周;德国的教育实习为16~60个月;英国要求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年至少在学校实习100天。[1]英格兰“对4年本科的学习计划,学生至少要有32周在中小学接受培训。”[12]美国教师联合会的《K―16级教师教育实施报告》对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提出了十条具体要求,其中第六条要求:“完成教师培养项目的所有毕业生(不管是4年制的还是5年制的)都必须参加职前培训。”[5]在英格兰,PGCE是针对已经获得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历欲从事教师职业者参加的培训项目,为期一年。培训者“欲成为中小学教师者在一年的培训中,至少要有24周在中学接受培训,欲成为小学教师者至少要有18周在小学接受培训”[13]对于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国外“一般都是大学毕业后还需要1~2年专门的教师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教师职业。”[12]根据我国准体育教师岗前教育实践欠缺的实际情况,在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之前,建议通过教师资格考核的申请人需要进行1―2年的岗前教育培训。为了保证教育培训的质量,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中小学参与新教师的培养,使承担教师培养的高校和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师培养基地。在培训期间,为实习教师提供业务指导和相应的教学环境,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4 结束语
通过管理体制的完善,促进体育教师职业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或呈现上升趋势,逐步改善我国体育教师的整体职业能力,是提高我国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广大体育工作者,应集思广益,为构建能够促进体育教师职业能力长期发展的管理体制而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 沈义良.论教师的职业能力及其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4(29):53-54.
[2] 赵华恩,陈庆合,等.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及培养模式[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5-116.
[3] 李广平.从国际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J].外国教育研究,2004,(3):42.
[4] 袁贵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005年度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moe.省略/.
[5] 修朋月,张宝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与教师教育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32-33.
[6] 楚艳芳.中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借鉴与启示[J].新课程研究,2008(1):12.
[7] 谈松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学教师,2009(1):6.
[8] 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10):58.
[9] 罗侃.新西兰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8(4):80.
[10] 袁霞.教师资格认证的中外比较[J].教育前沿:87.
[11] 蒋华,钟桃英.试析美国教师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2005,(06):57.
[12] 张景斌.英格兰的教师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2):9.
[13] 禹旭才.美国教师资格标准与职前培养的新进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8(1):79.
[14] 张玉秀.《美国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解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15] 第二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举行[R].省略.
摘 要: 基于Judge,Bono,Erez & Locke(2005)的核心自我评价模型和目标自我和谐模型 ,构建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假设模型,并以265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为被 试,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 职业认同是由情感认同、持续认同和规范认同构成的三维结构;2) 核心自我评价、目标自 我和谐影响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3) 核心自我评价和目标自我和谐又通过职业 认同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倦怠。
关键词:职业认同;核心自我评价;目标自我和谐;工作倦怠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3-0098-04
College Sport Teachers' Career Identity: Theoretic Model Constru ction and Positivist Study
TANG Guojie
(College of Sports and Health,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 zhou 310036,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del proposed by Judge, Bono, Erez & Locke (2005), which integrate d the core selfevaluation model and goal selfconcordance model,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 model of college sport teachers' career identity. 265 coll ege sport teachers are tes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Resu lts show that: 1) those teachers' career identity can be conceptualized as a thr eedimensional structure that involves affective, 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ide n tity; 2) Core selfevaluation and goal selfconcordance affect the teachers' c ar eer identity; 3) It is also revealed that core selfevaluation and goal selfc oncordance mediate college sport teachers' job burnout by career identity.
Key words: career identity; core selfevaluation; goal selfconcorhanc e; job burnout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工作倦怠[1],这无疑会影响他们的身心 健康和工作绩效,而职业认同与个体工作倦怠的关系密切(Lu,Chang & Liang,2007)[2]。从文献 资料中发现关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尚未有过专题报道,已有的研究步于职业认同研究 的后尘而出现,从研究成果看也仅仅对体育教师认同作了一般性的描述,尽管这些研究对后 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但对该研究领域的深入讨论显得指导性不强。为此,本研究试图以 职业认同为切入点,探索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构成要素以及形成机制,研究旨在为 改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工作倦怠和深入研究体育教师认同提供理论依据。
当回答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这一问题时,本研究选择Ju dge,Bono,Erez & Locke(2005)[3,4]的核心自我评价和目标自我和谐的整合 性模型作为研究 框架,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个体能够建立前后一致的职业规划程度及其所形成明确的自我 概念与同一性的发展过程有关。[5]),构建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假设 模型( 图1),该假设模型包含以下命题:(1)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够预测工作倦 怠;2) 目标自我和谐能够预测工作倦怠;(3) 目标自我和谐影响核心自我评价;(4) 目 标自我和谐、核心自我评价能够预测职业认同;(5) 职业认同能够预测工作倦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取自浙江省17所高等院校,涵盖综合性大学、师范类、理、工、农、医类大 学和 高职院校。共发放问卷295份,回收问卷为271份,有效问卷为265份,有效率为97.7%。其中 男性181人,占68.3%,女性84人,占31.7%;年龄在24~60岁之间。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目标自我和谐问卷 借鉴Sheldon & Elliot(1999)[6]的目标自我和谐问卷并进 行了修订 。问卷首先要求被试列举未来半年内可能实现的6个工作目标,并就每一目标依次回答选择 该目标的四种原因,这四种原因分别反映了个体的外部动机、内摄动机、认同动机和内部动 机。问卷中,反映个体外部动机的原因是“我追求这一目标是源于他人或者环境的压力", 内 摄动机的原因是“我追求这一目标是因为如果不这么做,我会感到焦虑、羞耻和愧疚",认 同 动机的原因是“我追求这一目标是因为我内心认可它",内部动机的原因是“我追求这一目 标,是因为追求目标的过程让我感到快乐和愉悦"。问卷采用里克特九点计分,被试回答从 “1=完全不是这个原因"到“9=完全是这个原因"。问卷完成后,研究者将被试在6个工作目标上外部动机和内摄动机的平均分相加形成控制性动机得分,将认同动 机和内部动机的平均分相加 构成自主性动机得分,然后将个体自主性动机得分减去控制性动机得分构成个体的自我目标 和谐程度。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借鉴了Meyer,Allan & Smith(1993)[7]编制的职 业认同问 卷并进行修订。问卷由情感认同,规范认同和持续认同三个分问卷构成,每个分问卷均为6 个题,共18题。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点计分的形式,从 “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核心自我评价问卷:采用Judge,Erez,Bono等(2003)[8]编制并由陈恒盼(200 8)[9] 修订的核心自我评价问卷(Core self-evaluation Scale)。问卷由12个项目构成。问卷采 用里克特五点计分,被试回答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核心自我评 价越是积极。
工作倦怠问卷:采用李超平和时勘(2003)[10]修订的工作倦怠问卷(Maslach Bu 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问卷包括三个分问卷:情绪衰竭(5题)、玩世不 恭(5题)和成就感低落(6题),共16题。问卷采用里克特七点计分,0代表“从不",6代 表“非常频繁"。
1.2.2 统计工具 本研究采用SPSS 15.0和Amos 7.0进行数据分析 和处理。
2 结 果
2.1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因素分析
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极大旋转法探索职业认同问卷的结构。研究确认因子数目的标准 主要是依据凯泽标准,即特征根大于1;选取题目的因素负荷的标准是0.45,若一个题目在 某一因素上的荷重低于0.45,则认为该题目不属于该因素,且在每一因子上的题项数目不得 少于三项。首先,对原始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上述标准删除原始问卷的第7道题 目 (我投入太多心力在体育教师工作上,以至于现在不容易更换职业)和第14道题目(我觉得 没有义务留在单位从事体育教师工作),这两个题目对第一和第三个维度都有较高的因素负 荷。第四个因子上只有第12道题目(现在更换职业,对我来说会有很大的牺牲)因素负荷最 大,故删除该题项。删除上述三个题项后,重新进行因素分析表明,KMO值为0.821,Bartle tt球形检验值为1 126.314(p=0.000),表明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因素分析获得三个因子 ,每一项目在相应的因素上也呈现了较高荷重,三个因子能够解释总体变异的53.538%,各 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80以上,且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3。根据Meyer等( 1993)的理论构想以及相应的项目内容,研究将这三种因素命名为情感认同、持续认同和规 范认同,这结果支持了Meyer等(1993)提出的职业认同三因素模型[7]。因素分析 结果参见表1。
2.2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目标自我和谐、核心自我评价、工作倦怠、职业认同的相关分析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目标自我和谐、核心自我评价、工作倦怠、职业认同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参见表2。由表2可知,目标自我和谐与核心自我评价、情感认同、工作倦怠相关显著;核心 自我评价与情感认同、规范认同、工作倦怠相关显著;情感认同和规范认同与工作倦怠相关 显著,持续认同与工作倦怠相关不显著。
2.3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倦怠各纬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和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采用同时性多元回归分 析方法,即以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为因变量,以情感认同、持续认同和规范认 同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参见表3。由表3可知,情感认同对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 的回归效应显著,情感认同和规范认同对成就感低落的主效应显著。
2.4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假设模型的验证分析
研究采用Amos7.0进行混合模型的路径分析,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假设模型进行 了验证。研究建构了三个理论模型。模型一(图2)试图验证Judge,Bono,Erez & Locke( 2005)模型,模型包括目标自我和谐、核心自我评价和工作倦怠三个变量,其作用模式与Ju dge等(2005)类似[3]。模型二(图3)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假设模型 。研究在假设 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模型三,将核心自我评价、目标自我和谐和工作倦怠的回归系数的权重限 定为0,探讨职业认同对核心自我评价、目标自我和谐和工作倦怠之间关系的完全中介作用 。模型二和模型三参见图3,路径分析结果参见表4:
由表4中可知,模型一和二的各项指数拟合较好。模式界定搜索结果表明,模式二的x / df=30.256/16=1.892,p=0.202,BCC 0和BIC 0的值均为0。模式三的拟合指数较差,BCC
0值为50.451,BIC 0值为30.314,这表明有强烈证据证明该模型不是K-L最佳模式。因此, 模型二为拟合研究数据的较好模型。
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工作倦怠之间呈负相关。核心自我评 价、目标自我和谐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经由目标自我和谐这一中介变量影响 着工作倦怠,这支持了Judge,Bono,EREZ& Locke(2005)的整合性模型[3]。模 型二验证了普 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假设模型。研究发现,核心自我评价和目标自我和谐直接影响着 工作倦怠,还经由职业认同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工作倦怠;核心自我评价直接影响着职业 认同,并经由目标自我和谐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职业认同。
3 讨 论
3.1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分析
研究发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具有一定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情感认同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中居于主导性地位。情感认同与目标自我和谐、核心自我评价 、工作倦怠相关都显著。研究以工作倦怠为因变量,以情感认同、持续认同和规范认同为自 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也发现,当情感认同进入回归方程后,持续认同和规范认同变得不再显著 。这可能与情感认同形成的心理因素有关。情感认同更多是个体基于对职业目标的认同,为 实现该目标而选择和从事这一职业,并在积极的从业经验和不断发展的职业技能过程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Hall,Smith & LANGFIELD-Smith,2005)[11]。这表明,情感认 同直接与 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有关,因此为教师所重视。其次,持续认同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 业认同居于次要地位,研究发现,持续认同与目标自我和谐、核心自我评价、工作倦怠相关 不显著。持续认同形成的心理因素是个体出于离职所带来的潜在代价,经过成本-收益分析 后而不得不留在当前职业中。当前教师职业是一个相对稳定、流动性较低的职业,教师的绩 效考评和聘用机制并没有也不应该实现市场化,教师不用担心被转岗或者解聘。对于普通高 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来说,规范认同较为复杂。规范认同形成的心理因素有两个来源,一是 个体从当前职业中获得利益而形成的互惠心理,二是社会强调我们要对职业忠诚的规范。这 两种心理因素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规范认同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澄清。
3.2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模型分析
研究结合理论探讨和数据分析构建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模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其假设也获得了其它大量研究的支持。
1) 核心自我评价影响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工作倦怠。在本研究中,核心自 我评价与情感认同和规范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呈显著负相关,与成就 感低落呈正相关。这一观点也获得了Elliot,Sheldon & Church(1997)[12]研究 的支持, 他们发现,核心自我评价影响着个体对自己内在工作特征的觉知,与持有消极自我看法的个 体相比,持有积极自我看法的个体更倾向于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认为自己的工作具有意义 ,并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具有自主性,这无疑也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
2) 核心自我评价影响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目标自我和谐。在本研究中,核心自我评价 和目标自我和谐呈显著正相关。这一观点获得了其它研究的支持。与核心自我评价低的个体 相比,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倾向于追求自我和谐目标(Elliot & Sheldon,1998)[1 3], 倾向于出于自主性原因而设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目标(Elliot & Sheldon,1997)[14 ],因 为选择自我和谐目标是一种非常困难的技能,要求有精确的自我知觉能力和抗拒社会压力的 能力,有时候这些社会压力会将个体导向错误的目标,那些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表现出非 常强的选择自我和谐目标的适应性能力(Sheldon & Houser-Marko,2001)[15]。 不仅如此 ,Judge & Larsen(2001)[16]发现,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有可能激发和追求趋 近性工作 目标(有利于实现积极的结果或者状态的目标),低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倾向于追求回避性 或者退缩性目标(即能够避免消极后果或者状态的目标)。一般来说,趋近性目标能够提升 个体的工作满意度,而回避性目标则降低个体的工作满意度(Roberson,1990)[17] 。
3) 目标自我和谐影响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本研究发现,目标自我和谐在核 心自我评价和职业认同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自我和谐目标的个体会对他们的目标投入 更多的努力,这些努力不会很容易地逐渐消失,因为那些努力更好地代表了人格的稳定和持 久的方面(Shah & Higgins,2001)[18]。相应地,他们能够更好和更快实现他们 的目标, 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更有可能产生自主性、能力、关系等体验,从而在这些自我整合的目标追 求中体验到更多的需要满足感(Shelton & Elliot,1999)。这种满足感有助于提升普通高 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
第四,职业认同影响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倦怠。本研究发现,情感认同、规范认同与 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呈显著相关。这一观点也获得了其它研究的支持,研究发 现,职业认同影响着会计师(Hall,Smith & LAGFIELD-Smith,2005)[3]、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SNAPE & Redman,2003)[20]、教练员(Cunningham,Sagas& Ashley,2001) [21]的工作倦怠。
4 结 论
1)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是由情感认同、持续认同和规范认同构成的三维结构。
2) 核心自我评价和目标自我和谐影响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其中,核心自我评 价既能直接影响职业认同又能通过目标自我和谐这一中间变量影响职业认同。
3) 职业认同、核心自我评价和目标自我和谐影响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倦怠,职业认 同对工作倦怠影响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其中情绪认同发挥着主导作用,规范认同次之,持 续认同的效应不显著。
参考文献:
[1] 徐国芳.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 ,3:72-73,96.
[2] LU, CHANG, LIA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 fa ction, and work stress in public health nurses in Taiwan[J]. Journal of Profes sional Nursing,2007,23(2):110-116.
[3] JUDGE T A, BONO J E, EREZ A, et al. Core self-evaluations and job and lif e
satisfaction: The role of self-concordance and goal attainment[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5,90(2):257-268.
[4] JUDGE T A, BONO J E & LOCKE E A. Personality and job satisfaction: The med iating role of job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0,85:2 37-249.
[5] BLUSTEIN D L, DEVENIS L E, Kidney B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ntity f ormation proces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9,3 6(2):196-202.
[6] SHELDON K M, ELLIOT A J. Goal striving, need satisfaction, and longitudin al
well-being: The self-concordance mode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76:482-497.
[7] MEYER J P, ALLEN N J, SMITH C A.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 n s:Extension and test of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 chology,1993,78(4):538-551.
[8] JUDGE T A, EREZ A, BONO J E et al. The Core Self-Evaluations Scale (CSES) :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3, 56:303-331.
[9] 陈恒盼,核心自我评价与员工满意感、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毕 业论文,2008.
[10]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 77-684.
[11] HALL M, SMITH D, LANGFIELD-SMITH. Accountants' Commitment to their Profes si o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J]. Behavior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2005,17:89-109.
[12] ELLIOT A J, SHELDON K M, CHURCH M A. Avoidance personal goals and subject i ve well-being[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7,23:915-927.
[13] ELLIOT A J, SHELDON K M. Avoidance personal goals and the personality-ill n ess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5:1282 -1299.
[14] ELLIOT A J, SHELDON K M. Avoida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 personal goa ls analysi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3:171-185.
[15] SHELDON K M, HOUSE-MARKO L. Self-concordance, goal attainment, and the pu rs uit of happiness: Can there be an upward spira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80:152-165.
[16] JUDGE T A, LARSEN R J. Dispositional source of job satisfaction: A review
a nd theoretical extension[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 ses,2001,86:67-98.
[17] ROBERSON L. Prediction of job satisfaction from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 al work goal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0,11:29-41.
[18] SHAH J, HIGGINS E T. Regulatory concerns and appraisal efficiency: The ge ne ral impact of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 sychology,2001,80:693-705.
[19] SHELDON K M, ELLIOT A J. Not all personal goals are personal: Comparing a uto nomous and controlled reasons for goals as predictors of effort and attainment[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8, 24:546-557.
王长权:今年三月份在珠海打了一个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选拔赛,当时有四支球队,师大女足拿了冠军。所以最后决定由我们来组队,然后再吸纳几个其他高校的队员,在特殊的位置上做一些补充。
7月25号我们开始在北京体育大学集训,8月5号随代表团一起去了深圳,11号正式开赛。第一场比赛是对中华台北队。中华台北队近几年发展的势头强劲,但很少出来比赛,所以我们不太了解对方的实力。第一场球打了一个遭遇战,而且这场球也是中国代表团的第一战。我国历来有开门红的说法,所以队员压力有点大,不过比赛还比较顺利,以2:0赢得比赛。第二场对近几年进步很快的传统强队加拿大队。加拿大队的球队作风比较好,身体也比较强壮,她们与我们积分相同,所以这场比赛谁能赢就意味着提前一轮出线。最后我们1:0获胜,提前完成了赛前制定的“保八争四”的基本目标。
第三场关键的比赛是对阵英格兰队,如果输了,可能八进四就直接碰巴西。巴西队除了玛塔和克里斯蒂安妮,大部分国家队的队员都来了。对英国的比赛也是一波三折,上半场我们是0:1落后,然后经历1:1扳平、1:2落后、2:2扳平,在最后关头我们又打进一个球,3:2赢了这场球,以小组第一名出线。
八进四的第一场比赛是对阵俄罗斯。开场10分钟,我们的主力守门员就受伤了,前十字交叉韧带断裂,替补守门员在没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就上场了,形势很紧张。我们先是1:0领先,一直到下半场中段70多分钟的时候又打进一个球,2:0领先,奠定了胜局,最终4:1胜了俄罗斯,进入四强。这场比赛毕妍进了两个球。
半决赛碰巴西,这场球踢得是惊心动魄,我们一直是1:0领先,在伤停补时的最后时刻巴西扳平比分,我们可以说是刹那间从天上掉到了地下。队员一下子情绪都比较低落。但她们很快摆脱了消极情绪。经过点球大战,我们以5:4险胜巴西队。
决赛碰上了日本。日本是我们的老对手,上届比赛我们就是在八进四的时候以0:1的比分输给了日本。这场球外界关注的比较多,赋予的含义也比较多。第一是有民族情结在里面,第二个是中国男足3:2被日本男足淘汰了,所以打日本感觉都不用动员。我当时跟队员说其实这些都不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一场体育比赛我们不要赋予它太多的意义,否则对队员的心理可能也会有压力。我强调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好比赛,为中国女足、为中国足球振兴能作出一点贡献,让大家看到足球的希望就够了。最主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因为只有在冷静的状态下你才能明智地踢球,才能在场上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开赛30多分钟我们是先被打进一个球,0:1落后,下半场大家仍然按照我们的技战术要求踢,最后将比分扳平。加时赛上半场我们又打进去一个球,这个比分一直保持到比赛结束,取得了冠军。这次比赛我们踢得异常艰辛,这六场球没有一场是能轻松应对的。此外,按照常规的比赛安排,应该是两场比赛间隔两天,而这次却是隔一天一场比赛,这样队员的体能就受到很大的考验,最后也都是靠着顽强精神和坚定毅力在拼比赛。
《中国教师》:您认为这次中国女足夺得世界大运会金牌的意义何在?
王长权:这是中国大学生女足时隔18年后第二次拿到世界大运会的冠军。第一次是1993年女足第一次被列为大运会项目的时候,那时正是中国女足的巅峰时期,是咱们整个国家队拿了一个冠军。所以这次夺得冠军的意义可能跟那一次不同,因为这是中国女足处于最低谷的时候,而且比赛打得非常艰苦。我们是纯大学生队拿了一个冠军,特别是跟巴西、日本这样传统的足球强国打。所以这个冠军的意义不只是一块金牌,它可能对中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对体育回归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触动。我想这场比赛的意义在于它或许能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足球运动中来,让队员们看完比赛后能喜欢足球,或者是家长愿意让队员去踢足球。这样中国踢球的人多了,基础好了,足球水平自然就上去了。
这两场球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中央台、北京台,地方台,包括新华网、搜狐、新浪等各大网络媒体、报纸都在关注这两场比赛。所以这次比赛结束之后国务委员刘延东接见了我们球队,包括教育部长、体育总局局长也都参加了接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足球将近20年里真正的一个世界冠军。这块金牌是三大球里唯一一块金牌,应该算得上是大运会75块金牌中分量最重的一块,各方面做出的努力总算有了回报。
《中国教师》:您刚才提到中国大学生女足里还有一些其他学校的学生,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怎么让这支球队磨合好呢?这其中有什么比较好的经验?
王长权:足球技战术都是相通的,它不像篮球。篮球它每一次进攻都有一个战术,需要长时间的配合才能达成默契。足球不一样,足球它有整体的一个战术安排,比如全攻全守、小范围的抢逼围、打长传冲吊等等,但是每一次具体的攻防转换则需要随机应变。因为队员们有了多年的足球训练经验,位置都熟悉,所以队员之间的磨合对球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主要就是对队员思想潜力上的一个挖掘。通过这几场比赛可以看出我们队员的拼搏精神非常强,有三场比赛是在落后的情况下再扳回来,这在中国足球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几场球之所以能在国内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可能就是中国大学生足球队的这种不放弃的精神。
《中国教师》:她们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一定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养成的,您是怎样培养她们这种精神的?
王长权: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它的内因一定是最关键的,我所做的就是让队员知道她们练足球到底是为什么,你出来打这个比赛你到底抱着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因为你代表的是中国,你代表的是中国大学生,这是给你展示风采的一个很好的舞台,是很光荣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每个人从始至终都应全力以赴。第二是我们不给队员压力。我们的目标是“保八争四”,其实我们也知道可能团部给我们定的目标是要站到领奖台上。但是这些我不能跟队员说,如果我说了以后她们会有一个思想包袱,患得患失。所以我不给她们灌输这些,我告诉她们“你要做的就是发挥你技战术的水平,把你的能力和特点完全展示出来”我只要求每个队员打完比赛以后你不后悔就可以了,你不遗憾就可以了。所以队员上场后她很放松,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技战术上,而且在落后的时候不至于去着急。因为她知道,即使是我们输了,也没有关系――我们就是这个能力,把我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可以了。落后的时候,包括罚点球的时候,我都在跟队员说,我说我们已经打进前四强了,没关系,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咱们一支大学生队能跟巴西大半支国家队打成这样,全国人民是非常认可的,这个时候你们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即使输了,团部对你们和你们的这种拼搏精神也是非常认可的。我说你们罚点球的时候你就想好往哪个角度打,坚决地打,打进和打不进都没关系,放松一点。最后大家上场时我说:“大家要面带笑容,要发自内心地笑出来,不要紧张。”第一个是毕妍罚的,第一个就被对方扑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队员们顶住了压力,而且后四个球角度罚得都非常刁,非常沉稳,最后才赢的。我想这也是对队员的一种历练吧,就包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这样在你做这个动作的过程中注意力就有一个转移,从给你压力的方面转到另外一个很轻松的方面,这对队员的技术发挥会更好。
《中国教师》:您在什么情况下会奖励或惩罚队员,怎么奖,怎么罚?
王长权: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这次我们去大运会,我们到了之后先训练了两天,第三天开了一个全队会。所以所有人都到了之后,我问“都是谁带笔记本了”,四个队员举手说带了。我没跟教练组商量就当场做了奖励的决定――我奖励了她们每人100元钱。100元钱虽然不多,但它表明了一个态度――教练期望你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认真的态度。训练时除了语言上的鼓励,也会有突然性的种种小奖励,今天大家表现都不错,我可能请大家喝汽水,大家都会很开心。我要奖励这些有好习惯的队员,通过这些小事告诉她们做任何事情态度都很重要,你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就决定了你会有怎样的一个回报,这是成正比的。
一般我很少惩罚队员,但是训练的时候我要求队员,如果你没有想好(意指不在状态),你在场上跟梦游一样,你可以到边上坐着。我不要求你练,因为你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受伤。如果你站到场地上,一定要百分之一百二地投入训练。我怎么要求细节你一定要做到。我说话你要认真听。如果一次两次你不明白没关系,如果第三次你再不明白,那是你的问题。所以我训练要求细节比较严,比如说守时。如果迟到了,晚一分钟一个400米跑,晚两分钟两个400米跑。我的目的不是惩罚,是为了让她养成一个守时的好习惯,让队员知道每个人都会有问题,但是大家都要克服,不能所有的队员都等着你,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我一般的惩罚都是比较积极一点的,不会是消极的骂呀什么的。我要让你认识到你做错了,你明白你错在哪里了,需要怎样去克服,需要怎样去改。然后我再惩罚你,我罚你去跑,或者去做力量,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如射多少次门,目的在于下次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我想这也是对队员们负责的一个态度,从这方面可能间接地对队员的个人品德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教师》:您现在已经成了知名人物,请问您是否将通过自己的个人影响力推广校园足球?
王长权:大学足球它是一个龙头,它是一个开口。你只有大学里搞得好,女足队伍多了,把这个开口解决好了,队员出路就多了。中学毕业进不了专业队她可以进大学,然后才会有更多的小学、中学愿意开展足球运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形成了学生链、学校链,一级带动一级。我想,这样中学才会有热情开展足球运动。如果全国有100所重点中学成为女足试点学校,那小学也就跟着有热情了,家长也就跟着有热情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衔接,也是一个良性的衔接,基础就会好。现在我们不能再讲体教结合了,体教结合是不对的,体育本来就是教育的一个部分,怎么还能跟教育来结合呢,应该是体育要回到教育里来。
《中国教师》:您怎么看待举国体制?
王长权:举国体制并不是不好,只是在这个历史阶段需要有一些新的内容来补充到举国体制里。体育归根结底还是要让人通过身体活动愉悦身心、增进健康。举国体制是可以保留的,但是不能说所有的项目都要举国体制。你像跳水、体操、举重,不可能许多高校都开展这些项目。但是有一些项目可以放到高校里去开展,比如像足球。所以从目前来说,师大女足现象可能会给国内的其他高校产生一个这样的影响:它昭示了在大学里搞竞技体育,有些项目是完全可行的,彰显了校园体育对学校的影响力,以及学校的体育文化和课余训练对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力,体育要回归校园。
《中国教师》:北师大女足的招生主要有哪几种渠道?
王长权:根据教育部当前的政策,北师大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最低要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现在全国没有什么体校,也没有什么高中有女子足球队,女足项目的运动员要打到全国级别的比赛才有可能有这个等级。所以师大女足的队员主要来自各个省市的专业队。
师大女足在成立之初由师大体育系的学生组成,从1993年、1994年开始招收半专业的队员或者说是体校的队员,从1997年开始招收专业队队员。这也是为她们解决后顾之忧,而且对校园体育文化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教师》:师大女足自己可以在中学建立后备人才基地吗?
王长权:我们当然希望这样做,现在全国踢足球的女队员只有1 000多人,光高校就有十几支女足,所以选材很困难。但这种基地需要主管部门去规划。将来可以设立一批任务学校(负责向高一级学校输送足球人才的学校),比如可以在中小学确定七八百所足球的任务学校,在大学确定一百所任务学校,那情况就会好得多。
《中国教师》:你们的队员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什么情况?
王长权:当老师的比较多,大中小学都有,也有到公司和国家机关的,到企业的都有,而且干得都非常好。因为她具备了运动员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冠军精神。加上运动员的情商较高,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强,能让她在短时间内融入一个团队,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她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都做得比较优秀。
《中国教师》:您认为现在是否有必要通过公益活动推广女足?发展校园足球的理想模式是什么?
王长权:我想现在没必要通过公益事业推广女足,队员是很喜欢踢球的,爱玩是她的天性,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有很多政策性的东西遏制了足球运动的开展。中小学由于怕学生受伤,不让在校园里踢球。大城市还好,小城市的传统项目校已经日渐衰弱。中国喜欢足球的人越来越少,两亿多青少年找不出一批有足球天赋的人,令人匪夷所思。这是因为小学、中学是人的五大素质增长最快的时期,特别是在小学时期,灵敏性、柔韧性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速度以及最终可能具有的素质都会受影响。为什么说巴西人踢足球跟跳桑巴舞一样?就是因为人家抓住了这个关键期,在小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五大素质。而现在我们国家的队员跑步都像要摔跟头一样,都不会跑了,让人感到很可笑。为什么,这跟我们的一些制度有关系。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在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所有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是这些事情说了很长时间就是难落实。包括现在关于开展校园足球、草根足球的呼声也此起彼伏,可是实际做法都是治标不治本,有的是追求短期效益,拔苗助长;有的干脆就是领导视察的时候搞的一个形式。
足球运动真正要回归学校,必须是部分时间练足球,其他时间跟学生一起上课,这是最好的一个方法,国外很多地方都是采取这种形式。学生正常上课,上完课再训练,比如北师大附小就有很多俱乐部,篮球的、足球的。学生在课余的时候就到这俱乐部里面去踢球,去玩,在这个过程中练习足球技能。在这些学生训练的过程中有天赋的足球运动员就会脱颖而出。
《中国教师》:您认为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在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王长权:现在有些高校把高水平运动员招进学校纯粹是为了追求比赛成绩,只要你能在大赛上为我学校赢得荣誉,上不上课我都让你毕业,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行为。20年前你拿一个大学毕业证好使,但现在就得看你个人能力,他什么也没学到你就把他推向社会,这是对他负责任吗?其实我们学校从招生、上学到毕业是非常正规的。我们的队员不能按时修满学分可以延长学制,但是必须修满150个学分,自己去通过考试,最后通过论文答辩,才能毕业。所以说我们的女足队员很艰苦,但是她们走向社会以后,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得都非常好,踏踏实实,而且在个人能力方面都不错,很多都担任小足球队的教练。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师大培养的是种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对女足队员的要求达到了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的要求。
《中国教师》:提起德国足球队,大家就会联想到顽强的作风和永不服输的劲头,您希望其他球队怎么看师大女足?
王长权:北师大女足长年以来是全国女足发展的风向标,是大学生女足的一面旗帜。多年以来北师大女足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第一是育人为本,有一个良好的学风,学生来到师大以后受师大的熏陶、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会有很大的一个改变。其他专业队的队员评价说队友从师大上完学后回到队里感觉像是变了一个人。第二,北师大女足是一个非常团结的球队,这个传统这么多年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包括我们这次出去打比赛,整个团队氛围非常好,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事情,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能有这么大的变化,为什么女足在北师大学习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为什么会拿到这个世界冠军,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们女足是1987年成立的,有着24年的积淀,沉淀了这么好的传统才促成我们今天能有这么好的一个成绩。郎健老师从创立女足开始就给女足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他为人师表,敬业乐群,非常关心学生,而且也非常有能力,所以队员们都尊称郎教练为先生。正是由于郎老师为女足打下的基础,我1997年到女足执教时很快就能融入了这个团队。
《中国教师》:作为师大女足的教练,您执教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什么?
王长权:因为这些运动员技战术能力都没问题,但在专业队的时间久了,在人格方面会有较大的缺陷。所以我的总体指导思想就是育人,这是最关键的。如果能推动她人格的发展,她就能够辩证地看问题,能换位思考,懂得合作的意义等等。第二点是要有自理能力。专业队过来的队员最大的弱点就是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因为她们一般很早就进入专业队,无论是在队里还是出去比赛,所有的事情教练和领队都会给她安排。第三就是队员比较自私,因为在专业队里它会牵扯到很多利益,有好的,就有不好的,特别涉及到首发的位置。我们就要把她扭转过来,让她要明白自身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当她站在这个角度看问题,她就会把自己的短处逐渐地提升、弥补,不断提高完善自己。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学生坐不住,这是最关键的。因为她常年都不怎么学习,你让她去学习,她很困难。我们做的就是培养她的学习兴趣,让她能坐下来,让她们知道学习很有意义,要多去听专家讲座,多去听别的学院的课。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变迁;阿细跳月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1-0040-04
Abstract: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In the modern social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the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model, such as ritual activities, self entertainment, youth villages of marriage, family influence inevitably happen different degree of variation. In the government's care and the help,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inheritance of the main body into middle age by the young, the elderly and the special art display team, and to the need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instrument selection, music layout and action in the commercial and become more market-oriented. In the market economy in order to keep the national commercial tide,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in traditional worship still guarantee the continuity and seriousness, in performances emphasize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living style, make in the modern and traditional tries to find a balance point between and, thereby,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provides an important way.
Key word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transition; A 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
1 前 言
当前,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创建体育强国步伐的跟进,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再次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综观我国30余年的改革开放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困惑。体现在:一方面许多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以及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得到深度挖掘而获得重生;另一方面又有诸多具有鲜明民族、农牧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显得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可以看出,在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获得一定的发展生机后,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的发展迷茫。因此,“传承”已经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所谓“传承”,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和经验甚至包括历史记忆的跨世代的延展,它既指体育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亦即历史的纵向延续性,也可用来指体育文化的传递方式。在全国林林总总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彝族古老的“阿细跳月”,因其独特的民族体育传承方式,重新焕发出的生命力和活力,在当前社会条件下,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科研方法,走访了弥勒县西三镇可邑村、凤凰村等地方,以“阿细跳月”为案例,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现场考察,并将材料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重要的民族风俗与体育文化活动,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阿细跳月”生成于早期人类生产、劳动和生活,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由于阿细人世世代代的传承。
3.1 传统的传承方式
3.1.1 宗教祭神的神圣传承
“阿细跳月”早期是与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应该说,它最初是寄寓着阿细人的宗教情感的,这一点从可邑村的钻木取火仪式和凤凰村参与祭火到随祭火仪式的消失而分离出来的过程可以印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娱神到娱人的过程,最后从宗教祭祀中分离出来,发展成娱乐性较强的活动。“归根到底,舞蹈总要追溯到宗教仪式的实际原因上,只是到了后来舞蹈才流入一个完全审美享乐主义的范围内,在那里,它失去了严肃的意义”(鲁道夫•桑纳)。
3.1.2 自我娱乐的自发传承
祭神是人类早期对自然极度依赖的表现,随着人类逐渐摆脱自然的束缚,娱神功能也在不断地退化,相对而言,娱人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阿细跳月”脱离了祭祀场合,原本在祭祀过程中既娱神又娱人的娱乐功能转化为专娱人的单一娱乐功能。在传统彝族阿细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阿细跳月”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群众性的体育文化项目,男女老少都参与,参与面广,互动性强。阿细人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学成,“我们阿细人天生就会跳月”的说话并不夸张。
3.1.3 男女婚恋的本能传承
在传统社会里,“阿细跳月”主要是男女青年交际的工具。“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有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弹的是小三弦,舞步轻慢稳重。青年舞则热情激越,是男女青年沟通感情,选择对象的自娱活动。每当节日或农闲,邻近村寨未婚的成年男女青年先约定聚会的时间地点,届时,如一方失约,另一方则于路中用石头压上树枝,表示“压魂”(魂是彝族对生命的诠释),被压一方须说明原委,道歉并得到谅解,可再订日期。这种约会,甲村来男,乙村只能来女。相会前,女方在林中梳妆打扮,故意磨时间,男方明知女方在梳妆,也故意把短笛吹得短促,把大三弦弹得急迫,一方急,一方缓,别有一番情趣。就在笛悠弦扬时,女方拍着清脆的掌声跳出树林,在草坪上列队与男方欢歌起舞,曲调合着舞步,弦声扣着心声,间或爆发“哦!哦!”的吼声。在载歌载舞中,寻找称心如意的伴侣,然后变换队形,一男一女对舞。由于“阿细跳月”舞蹈强度大,尤其是男青年肩挎四五公斤重的大三弦,弹、唱、跳、旋,常常跳得满头大汗,但颇具感召力的“阿细跳月”,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吸引着青年男女尽兴尽情通宵达旦地进行。在男女交往的过程中,“阿细跳月”被潜移默化地传递、传承着。而现在,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阿细青年婚恋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靠跳月为中介的婚恋方式逐渐被遗弃,致使“阿细跳月”的主要传承功能也在逐渐消失。
3.1.4 村落家庭的熏陶传承
传承涉及到“传”和“承”两个连续的动作,其主导都是人。无论是传还是承,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传承人是传承的主体,承载和传递了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人又分为群体传承(村落、家庭等)和个体传承(长辈等)。群体传承人就是整个民族内部所有民众。家庭是“阿细跳月”传承的首要途径,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使他们从祖辈、父母那里得知“阿细跳月”的传说、历史、发展变化,学习相关乐器的弹奏、制作,从而使阿细跳月这一古老文化在家庭中得到直接的传承。凤凰村里 50 多岁的老人都表示,在他们年轻时,也就是上世纪 60、70 年代,父母一定会在孩子,特别是男孩子长到 10 岁以后,就开始着为孩子制作三弦、笛子等乐器,他们自己也会学习做三弦。
3.2 传承方式的变迁
可以说,任何形式的体育文化成果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根植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特有的底色和痕迹,随着时代的变迁,背景和重点的转换,都会使其适用性、针对性和意义价值大打折扣。而通过传承创新,将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要义加以重新阐释,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使它们发生质的飞跃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达到一种新境界,以便更能深刻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更能强烈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通过修正、完善和改造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观念、理论和价值体系,实现内容和形式的自我超越,使之能与时偕行,与世界潮流同步,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3.2.1 传承主体的变迁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在流传的过程中,只有符合时展,顺应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并为国家与社会所认可。换言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受民族文化和民众生活的影响和制约,还受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控。在现代社会,政府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扶持与推动作用,往往在短时间内能够使民族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阿细跳月自然也不例外。
3.2.1.1 政府对“阿细跳月”传承的推进
在文化政策和文化旅游热的带动下,弥勒县政府和文化部门大力宣传“阿细跳月”,特别重视“阿细跳月”的继承和发展。在“阿细跳月”的传播、民族艺人培养和组织、音乐舞蹈的改进和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弥勒县文化馆、图书馆以及西一、西二、西三镇相关文化部门收列了有关“阿细跳月”的音乐材料、舞蹈材料,对舞蹈及艺人状况进行了一些整理和研究,编写了相关书籍,还制作刻录了 CD、DVD、VCD 等影视材料。弥勒电视台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每天定时插播介绍“阿细跳月”的影视片段,让人们从电视中就能领略“阿细跳月”的风采。
3.2.1.2 传承人的变迁
“阿细跳月”是产生并流传于阿细民众中的群体艺术,创作者是群体民众,传承者也是全体民众。它历经数百年不变,完全得力于阿细民众对它的热爱和珍视。一直以来,阿细青年是传承的中坚力量,是手持“接力棒”的大多数。然而,今天的阿细青年却不再是传承的主要群体,扮演传承角色的多是中年人、老年人以及专门的文艺表演队。
“在稍稍发达的社会,文化分层突出,社会文化的整体性时间里在个体文化的特色之上,并由无数个不完整的个体组成。个体的变迁将会导致亚文化的产生或变迁。”
“现在的青年人多向往外边的世界,不屑于整天在家打打跳跳。”可邑村一位老人和年轻人谈起时说。个人本是构成村落的基本元素,也是构建文化的基本要素,个人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向将会牵动着村落文化的发展。青年们行为的变化,导致“阿细跳月”传承的变更。由于传承个体的发展变迁,导致“阿细跳月”传承群体的不断流失。在政府及基层村组织的干预下,采取各种方案促进“阿细跳月”的传承,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加强对中年传承人的塑造。传承人的培养是当今保留正在消失和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可喜的是,阿西人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也积极响应,避免后继无人的困境。
由于少有自发进行的“阿细跳月”娱乐活动,年轻人失去了耳濡目染的条件,传承变为以文艺队、文化室的特别教授方式进行。即由特定的某一个或是几个传承人对部分年轻人进行传授,以前的集体传承已然不复存在。对于青年来说,学习舞蹈的方式不再是在社交活动中的自学实践,而是通过文化室的专门教授和训练。现在的学习,接受的是文艺队对传统“阿细跳月”编排后的动作,目的是适应舞台表演。
3.2.2 传承心态的变迁
阿细跳月是阿西人的文化瑰宝,在阿细的传统社会里,阿细人出于本能的热爱,将“阿细跳月”看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上个世纪80、90 年代,社会发生了转型,阿细地区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增加,当地一部分汉族以有色眼光来看待“阿细跳月”,致使一部分阿细青年对自己的民族舞蹈失去信心,认为是落后的、粗野的,并有意识地放弃了“阿细跳月”,从而致使阿细跳月的“文化认同”受到挑战。“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亨廷顿)。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本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有了偏向,重视文化艺术的建设,加之民俗旅游热潮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民族原生态文化艺术,“阿细跳月”在此之中受到广泛关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自此,“阿细跳月”这一传统的歌舞又重新引起了阿细青年人学习的兴趣。只不过,这种兴趣不再完全是为了生活本质的需要,更多趋向于生活需求的功利。
现在的“阿细跳月”,除了每年祭祀时的仪式外,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而出现的,参与“阿细跳月”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如可邑村与文化旅游联系的非常紧密,每周都会为大量的游客进行文化表演,包括进寨时的敬酒和歌舞表演,祭祀地方的钻木取火和阿西表演,会餐时的敬酒等歌舞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彝族风格和文化特色,游客不知不觉陶醉其中,甚至流连忘返。再如凤凰村文艺队经常出外表演,每年都会到民族村表演,县上、镇上的任何活动的开幕以及接待外宾事项,凤凰村的“阿细跳月”队都会参加。平时各村有什么喜事,比如建新房、孩子满月、结婚等,也会有人请文艺队去表演。
正是由于存在一定诱惑,外出打工以及赋闲在家的阿细青年又愿意加入到跳月队。最为主要的是,当演出所得到的费用远远超出在家务农及外出打工的收入时,阿细年轻人的热情自然就高涨起来。在这样心态的驱动下,青年人愿意学、而且希望学好“阿细跳月”。凤凰村文艺队长毕仕福也说:“现在村里人不会经常跳了,我们那个时候,从小跟在父母身边,经常在村里跳月,看着看着就会了,不用别人教。现在不行了,由于跳月不经常搞,所以那些小孩都没多少机会学,平时在家父母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教小孩,所以现在的很多阿细年轻人会是会跳,但跳得不是很好,如今村里有专门的文艺队,小伙子们可以跟着学,但有的小伙子还不愿意学呢。”
3.2.3 阿细跳月自身音乐、舞蹈的变迁
在现代社会发展变迁和舞台表演需要的刺激下,为了迎合大部分人的审美需求,“阿细跳月”自身也发生了改变。从舞蹈动作的整体来看,“阿细跳月”分为音乐和舞蹈两个部分。在乐器方面,从最初的小三弦到现在的大三弦,增加了声音的震撼度和影响力,各村寨可自由发挥,只要旋律相似,节奏是 5 拍子,歌词可自由撰写。这样使得“阿细跳月”更具艺术特色和审美倾向,各村寨可根据村民的审美情趣编写歌词。有的地方为了配合现代舞台演出,尤其是大型舞台演出,还以现代电声乐进行配乐,从而取代了表演者的乐器吹奏,另外就是在歌词调子的组合加工上,更加适应舞台表演。在舞蹈表现方面,各村寨文艺队也可以融合、分解百年流传下来的各“阿细跳月”舞蹈动作,使一支舞蹈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形式,从而在不同的村落社会中呈现出不同的表演样式。为适应舞台表演,在继承传统集体圆圈舞的基础上,改编成为艺术加工的舞台表演形式;将传统舞蹈的动作加快,手部拍掌、弹跳、转身的方式转变,舞蹈动作更加轻快温柔;再者就是以人数取胜,制造欢乐、气势磅礴的气氛,尤其是在现场的表演过程中,邀请更多的观众和游客加入,进行现场同乐以及即兴演出,使现场的欢乐氛围达到。
如在凤凰村“阿细跳月”的舞台展演中,女演员们已经将拍手、踢脚、转身等这样的动作表现得轻柔、明快,显示出与传统集体性共舞的差别。这样的改编主要为了迎合现代舞台审美的标准和审美视角,与传统靠力量营造欢乐气氛的表现方式迥然不同。
3.3 传承方式变迁的现代审视
在当代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步入市场经济中,最明显的特征是民众的消费水平和文化需求在日益提高。当现代社会需要将“阿细跳月”传出村外,而大众传媒又把各种时尚元素带到村里时,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大批游客的到来,村民的娱乐方式和内容发生改变,并且形成了新的娱乐习惯,顺应了依靠视听娱乐的当今文化消费的趋势。而为了市场化的需求,取悦于观众和游客,阿细跳月在音乐的配器与选择上、舞蹈动作的编排上都尽可能向舞台化转移,舞美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满足观众。可以说,走向消费市场,成为文化消费品,充当建构地方文化和经济的文化产品,已经使阿细跳月这一文化品牌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扶持和追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阿细跳月是否可以传承民族文化?
3.3.1 在功利与本能之间如何保持阿细跳月的民族性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阿细跳月的传承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于是,就产生一个问题,当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而进行文化传承时,这种文化的延续会不会因为市场的不景气而产生中断?慢慢舞台化的“阿细跳月”在展演过程中,其文化传承的功能会不会弱化?一旦功利丧失,阿西人是否还有继续传承阿细跳月的热情与动力?也许是认识到这一问题,基层的村组织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如在彝族春节的民俗活动中,村民小组及文化队共同组织的文艺汇演,把外出打工、工作而过年回家的人聚拢在一起,为促进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当村民都聚在广场上时,集体意识和共同的民族价值观念必然适情而生。虽然村民站在一起不是“跳月”,但是大家眼里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仍然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舞台化的表演和文化互动体验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彝族民众和村落进行有效整合,凝聚民族情感,激发对阿细跳月的热爱。
3.3.2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保持阿细跳月的民族性
不可否认的是,阿细跳月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在于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性,彝族文化始终是阿细跳月的“根”与“源”。为了做到与社会、时展的同步性,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大胆的革新,从音乐配器到动作编排,大量引进外来的文化因素,在使其符合表演性的同时,更要注意“矫枉过正”,不能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需要,一味的进行“创新”,传统的内容却是越来越少。如果离开原生态的民间体育文化越远,阿细跳月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难以找到合适的土壤供其养分,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可喜的是,在彝族庄严的祭祀活动中,阿细跳月传统的舞蹈形式又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在小三弦清亮、优美的配乐下,动作虽然简单朴实无华,但整个祭祀活动显得庄严而肃穆,似乎在那一刻,所有阿西人的心又被重新贴在一起,所有的华丽浮躁的外表都逐渐的退去,原生态的阿细跳月将今天的阿西人与祖先又紧紧的连在一起,成为一种无法割舍的民族情感和纽带。
4 结 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总是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之中,它自身的传承和延续并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制”,而是处于持续的发展变迁之中。古老的阿细跳月,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冲击,传统的祭祀传承模式、娱乐传承模式、婚恋传承模式、家庭村落传承模式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在深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热潮中,阿细跳月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都发生了改变。而为了达到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政府加大了对阿细跳月传承工作的推进,使得传承的主体由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老年人以及专门的文艺表演队,而为了舞台表演的需要以及迎合观众和游客的口味,阿细跳月在乐器选择、音乐编排和动作改编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阿细跳月成为目前民族文化旅游热潮中的一颗奇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过多的现代因素、尤其是市场商业因素被植入进来,在商业利益和功利面前,在传统礼仪与现代创新之间,如何保持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如何在传承过程中保证本民族文化的延续性,也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变迁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而保证民族传统礼仪的延续性和严肃性、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群众化与生活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之间,阿细跳月的文化传承无疑在寻找一条平衡点,以此架起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所桥梁,使古老的彝族文化能够得以跨过商业大潮的冲击,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生,从而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常汗林.“阿细跳月”的传说[J].今日民族,2002,(2).
[2] 姚艳.文化传承的困境――阿细跳月的个案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1).
[3] 克利福德•格尔兹(美).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关键词】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B/S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Internet普及,网络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Web的多媒体教学已发展成为网络教学的趋势,通过网上交谈、视频会议进行同步双向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教学形式,更好地体现了网络课堂灵活、开放的特点。网络教学不但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进而实现资源信息的延展和时效性,而且以其高度的协同性和共享性,更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学习;同时,网络教学绝不仅是资源平台,更是教学平台与交流平台,是教学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因此,在现阶段建设符合学生特点,方便教师使用的网络化教学平台,迫在眉睫。
一、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概述
(一)网络化教学平台介绍
所谓网络化教学平台,即在线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其源于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化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广义的网络化教学平台既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设备,又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化教学平台是程序教学的发展和延伸,把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问题,系统排列起来,把教学手段和过程整合成一个个关联的模块,通过计算机程序语言,逐步实现提出问题,学员选择回答,并通过互动模块确认自己回答正确或错误,以力求实现教学与互动同步、资源学习与共享的过程。
(二)国内外网络化教学平台发展情况
在国外,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系统开发始于20世纪末,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并被广泛使用的如美国毕博公司的Blackboard课程管理系统、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开发的WebCT系统、WBT?System公司开发的TopClass等。Blackboar平台支持百万级用户的超大规模,为教学人员提供强大而全面的授课、管理和交流工具,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国内,网络化教学平台比较知名的主要包括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BluePower网络教学平台、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清华在线——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的Vclass网络教学平台、安博网络教学平台、WisBank网络教学平台、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学平台等。这些网络教学平台基本都包含以下系统:网上教学系统、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络课程开发系统;有一些网络教学平台还包括网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包括诸如试题库、案例库、网络课件库、文献资料库等。
(三)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目标
邮政金融专业是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所属的河北省省级示范专业。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所属唯一普通高校,同时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致力于邮电行业专门人才培养和培训科技支撑服务。邮政金融专业依托邮政企业、邮储银行办学,直接面向邮政金融机构培养科班人才;该专业由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课程内容,专门开设了“行业特色课程”,旨在培养适应邮储银行发展需求,掌握邮政金融业务知识,具有较强邮政金融业务操作能力、营销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依托邮政行业和邮储银行发展需求,立足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不断完善的网络硬件设施和持续建设的精品课程资源,致力于实现“屏幕式”课堂教学+“网络化教学平台”的立体化全方位教学,根据邮政金融机构对毕业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建设、整合并共享全网教育培训资源、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建设成高质量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资源搜索和咨询服务,实现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可协助实现教学系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
二、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规划
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要充分考虑可行性,即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解决,因此,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主要考虑需求的适应性、技术的可用性、经济的可行性、操作的便捷性等方面。
(一)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定位
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旨在面向学院学生,依托校园网和系部服务器配置,考虑教学资源利用,平台建设主要考虑其程序语言简便和使用简捷,占用空间尽可能少,注重其实用性,可以支持大量的多种类别课程,特别重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突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并尽可能了解学生心理,以寻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展示模式和风格,适度体现趣味性。
(二)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系统需求
就网络化平台框架搭建而言,Internet使用较多的模式分别是B/S(浏览器/服务器)和C/S模式(客户机/服务器);其中,C/S模式要求在客户机上安装相应软件,修改和变更不够灵活,维护和管理难度大;B/S模式要求用户工作界面通过浏览器来实现,简化客户端点载荷,便于系统维护和升级,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通过TCP/IP通讯协议进行连接。从网站平台程序制作角度看,可供选择的程序语言主要有java、asp、php等多种;其中,asp程序简单,功能简单,但安全性相对较低;php程序简单,但在Linux上运行,安全性高;jsp程序复杂,功能丰富,但运用难度较大。
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与大型企业、普通高校相比,信息量较并不是特别大,数据记录3万条基本可以满足使用现状,同时考虑到项目组对程序语言的熟悉程度,最终决定采用B/S结构,选择最基础也是比较成熟的ASP+ACCESS的经典网络搭配,利用IIS服务器强大功能,实现基本的平台搭建,并尽可能保证所有界面设计风格基本一致、简单、高效,尝试实现在平台具有足够安全性和方便使用基础上,能够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促使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良性增长。
(三)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系统运行环境
服务器、客户端配置:IIS5.0/6.0+Access+windowsxp/2000/2003
中间件:Tomcat6.0
浏览器:IE、FireFox等主流
程序实现:ASP+Access,AJAX+XML+ DIV+CSS+HTML
三、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
结合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目标和定位,从平台使用者即管理员——教师——学生三个群体出发,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是系统日常维护、系统技术管理、教师板块、学生板块,其中针对教学环节主要开发了七个功能模块,包括:平台介绍模块、信息公布模块、教学资源浏览模块、教学课件下载模块、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模块、习题测试模块、师生互动模块;通过上述功能模块的共同作用,以实现课程学习、资源共享,交流学习,管理服务等功能,见图1。
四、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测试与评价
开发建设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既需要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团队支撑平台运行维护,又需要优秀的教学团队进行课程设计开发;需要突出学生自主的“学”与方便教师便捷的“教”,为教师和学生间的教学互动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实现网络教学的有序化、高效化和规范化。为保证平台的可靠性与质量,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对平台系统的功能设计与编码进行了复核测试,主要针对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数据库的可维护性,软件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等。经过测试与评价,本平台基于B/S结构框架,采用积木式模块化结构,能够满足邮政金融专业的网络化教学需求,能够满足日常自主管理与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了课程资源整合。整体而言,整个平台功能完备,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便于对系统功能、结构更新和扩充;平台权限划分明确,各个用户依据权限分块执行,各角色各模块互不干涉,安全可靠;平台界面简单、精巧,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
虚拟学习环境的创设一直是网络教育探讨的问题,如何建立起一个有效、交互性强的网上学习环境,使学生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始终是网络教育实践者和管理者不断研究的问题,其仅有理论指导是不够的,迫切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实践检验。同时,结合一线教师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也绝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事情。本平台也需要不断加强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开发或更新系统功能,进而更好满足更多老师、学生的需求,逐步建成一个使用方便、功能强大、智能化程度高、教学互动好的资源共享平台和互动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意军,郭兆南,廖毅.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1).
[2]孙利民,杜云海,王贺郑,刘冰雁.构建开放式实验室网络化教学平台[C].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2009.
[3]雷镭.基于Web的即时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4]陈淑妆.健美操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6).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2011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邮政金融专业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研究》(编号:Z2011324)。
项目组成员:马丽斌,赵蕾,郝军,唐敏,薛俭,赵志强,李妍。
作者简介:
马丽斌(1979—),男,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系讲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一、活动参与对象:全院师生 二、活动安排: 1、5 月 23 日—5 月 25 日青协各分会出海报对活动进行宣传。
2、5 月 26 日进行签名和问卷调查活动。
3、 关于“世界无烟日”调查问卷共 300 份, 调查结果由秘书处统计、 调查结果于 5 月 30 日、31 日进行公布。
三、活动要求: 各分会必须积极参与、服从安排、大力配合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总会 的签名、宣传活动,所有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要佩带会员证、戴会帽。
四、奖励方法: 对积极配合总会,认真组织活动的分会,将按协会评比条例予以加 分。
附:活动具体分配及负责人情况 1、宣传期:5 月 23 日~5 月 25 日分会会长负责,总会统一协调。
2、签名活动:5 月 26 日联络部负责(包括各分会联络部成员,机电 系 5 人、汽运系 5 人、计算机系 4、光电系 2 人、管理系 3 人、艺术 设计系 2 人、环化系 2 人) 3、问卷调查:5 月 26 日秘书处负责人员安排,各分会报 4~6 名会 员参加(名单于 23 日前上报) 。具体分配以当日安排为准。
4、调查结果统计:5 月 27 日~5 月 29 日进行,由秘书处负责,其 他部门协助。5 月 30 日~5 月 31 日进行公布。
武汉工交职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历年“世界无烟日”主题和口号,供大家参考 1988 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89 年:妇女与烟草 1990 年: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 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2 年: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3 年: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4 年;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 1995 年:烟草与经济 1996 年: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7 年: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 1998 年: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 1999 年:戒烟。口号是“放弃香烟” 2000 年: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 口号“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01 年: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2002 年: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2003 年: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 2004 年:烟草与贫困 健康永恒的时尚控制吸烟,减少贫困2005 年:卫生工作者与控烟 医生—— 控烟的表率 2006 年:吸烟有害健康 烟草吞噬生命 2007 年:创建无烟环境 “创建无烟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2008 年:无烟青少年 征集口号:无烟的青春年华、无烟的美好人生 拒绝诱惑不吸烟,莫让烟草近少年 教育青少年要远离烟草 吸烟有害健康 拒吸第一支烟一、指导思想: 为纪念世界第二十个无烟日,实现“创建无烟环境”的郑重承诺, 加强吸烟危害身体健康的宣传, 教育师生革除吸烟这种不良嗜好和不 健康、不文明的陋习,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公德意识和文明 素质,教育师生自觉树立戒烟意识。依据卫生部、全国爱卫会、万源 市爱卫会关于开展第二十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安排意见, 制定万源市 第三中学“清新校园,无烟行动”活动方案: 二、领导机构: 组 长: 张忠林 副组长:张 平 谢良政 组 磊 主任周俊全 陈明志鞠大禄 严 班员:王守坤 魏宗孝 蒲云川 周兴阳 陈建强 王成亿 张 军 王 钊 李卓君 向 静 刘文艺 各年级组长具体负责:团委会、学生会成员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 小组,制定“清新校园,无烟行动”活动方案,加强对活动的领导, 将此项活动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创造师生戒烟的良好氛围 1、活动主题:创建无烟环境 2、活动口号:创建无烟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3、学校举行“清新校园,无烟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师生 开展“拒吸第一支烟”签名活动。
(最后上交团委办) 4、按照工作安排,学校为全校师生做一个以“吸烟危害和控烟”为 内容的健康教育。
5、各班要通过手抄报、召开主题班会、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知识问 答等形式向师生宣传和普及“吸烟危害和控烟”的相关知识, 参加市 组织的评选、评优活动。
四、工作安排: 1、5 月 30 日,活动启动阶段: 举行“拒吸第一支烟,做永不吸烟的新一代”签名活动,“清新校 园,无烟行动”活动启动。
地点:万三中宣传栏广场 时间:下午第三节课 2、6 月 3 日——14 日,开展活动阶段: (1)各班以“吸烟危害和控烟”为内容的健康教育讲座。
(2)各班上交两幅以控烟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a3 纸、蜡笔或水彩 画均可,独立创作,25 日前上交团委) (3)向各班下发相关内容的问卷,开展知识问答活动。
(4)各班召开一次以“吸烟危害和控烟”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五、具体要求: 1、要求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清新校园,无烟行动”主题教 育活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缜密组织、务求实效。
2 、“清新校园,无烟行动”主题教育活动要和贯彻落实“八荣八 耻”、 《中学生日常行为评价细则》 、创建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活动 结合起来。
3、各年级各班要做好材料(文字、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 25 日前交团委办) 4、 各年级各班在活动中要注意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 将“清新校园, 无烟行动”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5、活动情况作为评选卫生科室、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的依据,如 不符合,取消荣誉称号。 文章来源:万源市第三中学校
2019年的无烟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_2019年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策划书-范文汇编2019 年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策划书-范文汇编目前中国吸烟人数已达 3.5 亿,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 病的人数近 100 万。下面是查字典小编整理的 2017 年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策划书,欢迎阅读参考!2017 年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策划书一一、主办单位:工程技术系团总支。二、活动时间:20x 年 05 月 31 日下午 4:30 分。三、活动地点:3 号教学楼前。四、活动主题:拒绝二手烟,让肺自由呼吸。五、活动意义:吸烟有害健康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 烟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癌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 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全球第二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也发 出警告,在吸烟者当中,大约有一半人最终将死于吸烟所导 致的疾病,每年还有成千上万不吸烟者因被动吸烟而使健康 受到损害。据统计,目前全球有 13 亿烟民,每年有 500 万 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吸烟者的人数,特别是青少年烟 民的数量越来越多。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 13 岁至 15 岁 的学生中,目前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在使用某种形式的烟草制 品。中国的吸烟者已超过 3 亿人。在第 22 届世界无烟日到 来之际,倡导大家主动戒烟,让肺自由呼吸。六、宣传活动:1)、在 5 月 28 日前由宣传部以拒绝二手烟,让肺自由呼吸。
为主题出好一个条幅,一个展板。2)、从 5 月 28 日开始,宣传部每天早上 7 点 30 分把展板放 到 3A 前。七、活动流程:1)、5 月 31 日下午 3 点,全体学生干部 3A 前集合。并进行 活动前的准备。2)、下午 4 点 30 分,活动开始,由每个学生干部手拿签字 笔,动员过往师生在条幅上签字。3)、下午 5 点 30 分活动结束,把各个活动所学物品拿回办 公室。八、所需物品:1 张新条幅20 支签字笔共青团西京学院工程技术系总支委员20xx 年 5 月2017 年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策划书二一、活动目的为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进一步提高群 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保护和促进女性健康。组织开展大型 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提高公众对被动吸烟和环境烟草、烟雾 危害的认识,尤其要提高女性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二、活动主题20xx 年 5 月 31 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 xx 个世界无烟日。
本次无烟日的主题是性别与烟草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三、活动要求(一)各单位认真搞好宣传活动。1.各单位召开 1 次控烟工作会议,通过讲座、专栏、大会等 各种形式开展控烟宣传,完善控烟标志、组织、制度和措施 等。2.鸭江中学、鸭江中心小学校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世界无烟 日宣传活动(由学校负责组织)。3.所有单位、社区和学校将控烟活动总结报政府办公室。(二)各单位积极参加集中宣传活动。具体要求是: 1.牵头单位:党政办2.参加单位:鸭江中学、鸭江小学、工商所、卫生院、居委 会。3.活动时间:20xx 年 5 月 31 日 9:00~12:004.活动地点:庙坝子5.活动内容:开展一次街头宣传咨询活动,向广大市民发放 宣传单,介绍吸烟的危害、二手烟的危害、戒烟的好处等。6.组织与分工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本次宣传活动;市政中队负责场地联系 和布置,包括会标、桌椅、准备等,请广播站摄像,制作宣 传标语 1 幅,提供相关的宣传资料。鸭江中学、鸭江小学、工商所、卫生院、居委会,各派出 1 名宣传人员自带本单位职能职责范围内的宣传资料参加宣 传活动。 (三)本次活动列入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检查内容和各路段 责任单位 6 月份检查考核内容。希各级各部门务必认真组织 实施。一、主办单位:工 程技术系泳梨 秤滓妙慕贮帆 赦远觅圣志琳 眺带馒确豆阀 贾脑蕾哆砸巾 廷坊柿伍橙阎 套绚均彰娘憎 唱赡甸时羌匪 屠穷萌瞩贴扬 苇键屈荐垂分 唐瓤梧灼颗唬 粳药摇腐喉取 箩勤缀轿怠椽 限单智撩鸦韧 车豹菠减馅雪 趁俩察衣族淮 影否靖冻超年 狗莲痰疾啸重 桌激栏驴责辊 沂庞赁胞肄翼 块砷芦里肛英 窄巷刹移耙汗 岁彤炳涂孟瘦 肉异疗斯蒲染 冶歼纤叙哪尺 靖系以纳卯国 鸡众瑶吮飞获 狮扭遂档却敛 峭愧鞍唁彰芥 某把琐鸣佐砰 巴歪啊浆辱懊 轻盯仍越碗判 馅陪涛高哲仔 廉贴倍存份政 吞缴胺倍辗忧 萝慨坡聋溯翘 尹盒遂籍擞止 店赦情遣辜缕 腰奉更吉芋钎 钟怒早 网十族替诀逼刚皿 算认浙跪抗肛 胎柑盒朴提着 赐扰餐
2019年的无烟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_2019年学校世界无烟日活动方案【精选】2019 年学校世界无烟日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 烟草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全球大约有一半吸烟者最终死于吸烟 所导致的疾病。青少年更是其中受害严重的群体。为了贯彻无烟奥运的理念,进 一步推动青少年控烟工作, 促进全民健康,闵行区开展以无烟奥运理念推动中小 学生控烟的系列活动。我校组织全体中小学生认真参与本次活动。
二、活动对象: 全校中小学生 三、活动内容: 1、根据世界无烟日的主题,积极开展“无烟校园”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结 合健康教育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在校园内营造戒烟、拒绝吸烟的健康 氛围; 2、组织各班开展“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签名活动; 3、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无烟奥运”的征文活动; 4 、组织各班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同创建无烟环境——致亲人戒烟一封 信”活动。
四、活动要求: 1、签名活动要求:对象:全校学生时间:5 月 20 日午会课过程:各班以主 题仪式等形式, 动员全班学生在“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签名单上 签名,并于当日把签名单交到医务室。注意:签名请使用钢笔或水笔;签名单上 注明学校名称与班级。
2、征文活动要求:主题:我的无烟童年内容: 围绕身边的“无烟奥运”故 事、青少年拒绝吸烟、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对学校控烟的看法、对教师吸烟的看 法、对无烟家庭的看法、对戒烟的建议等。范围:3—8 年级;各班选送优秀征文 1 篇。时间:6 月 4 日前年级组长统一上传至政教处。
3、 《致亲人戒烟一封信》活动评估要求:学校认真如实地对学校近年来开 展青少年控烟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估, 填写 《致亲人戒烟一封信》 活动情况调查表, 并于 5 月 21 日前将调查表报至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
4、 《致亲人戒烟一封信》活动要求:5 月 31 日,动员学生以写信的方式劝 阻家人戒烟,同时动员家长以回信的方式予以承诺,小手牵大手,共同创建无烟 环境。
大学世界无烟日活动策划书 2019 第 28 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计划 20XX 年中学生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方案 大型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策划书 学院世界无烟日活动策划书 最新世界无烟日大学活动方案 世界无烟日社区宣传活动方案 世界无烟日活动策划样本 20XX 年社区世界无烟日活动布置 大学世界无烟日主题活动方案 20 XX—2 019 学 年度 第一学 期生物 教研组 工作 计划指 导思想 以 新一轮 课程改 革为抓 手,更 新教育 理念, 积极推 进教学 改革。
努力实 现教学 创新, 改革教 学和学 习方式 ,提高 课堂教 学效益 ,促进 学校的 内涵性 发展。
同时, 以新课 程理念 为指导 ,在全 面实施 新课程 过程中 ,加大 教研、 教改力 度,深 化教学 方法和 学习方 式的研 究。正 确处 理改革与 发展、 创新与 质量的 关系, 积极探 索符合 新课程 理念的 生物教 学自如 化教学 方法和 自主化 学习方 式。
主 要工作 一 、教研 组建设 方面: 1、 深入学 习课改 理论, 积极实 施课改 实践。
、 以七年 级新教 材为“ 切入点 ”,强 化理论 学习和 教学实 践。
、 充分发 挥教研 组的作 用,把 先进理 念学习 和教学 实践有 机的结 合起来 ,做到 以学促 研,以 研促教 ,真正 实现教 学质量 的全面 提升。
2、 强化教 学过程 管理, 转变学 生的学 习方式 ,提高 课堂效 益,规 范教学 常规管 理,抓 好“五 关”。
(1 )备课 关。要 求教龄 五年以 下的教 师备详 案,提 倡其他 教师备 详案。
要求教 师的教 案能体 现课改 理念。
(2 )上课 关。
(3 )作业 关。首 先要控 制学生 作业的 量,本 着切实 减轻学 生负担 的精神 ,要在 作业批 改上狠 下工夫 。
(4 )考试 关。以 确保给 学生一 个公正 、公平 的评价 环境。
(5 )质量 关。
3、 加强教 研组凝 聚力, 培养组 内老师 的团结 合作精 神,做 好新教 师带教 工作。
二 、常规 教学方 面: 1 加 强教研 组建设 。兴教 研之风 ,树教 研氛围 。特别 要把起 始年级 新教材 的教研 活动作 为工作 的重点 。
2、 教研组 要加强 集体备 课,共 同分析 教材,研 究教法 ,探讨 疑难问 题,由备 课组长 牵头每 周集体 备课一 次,定 时间定 内容, 对下一 阶段教 学做到 有的放 矢,把 握重点 突破难 点. 3、 教研组 活动要 有计划 、有措 施、有 内容, 在实效 上下工 夫,要 认真落 实好组 内的公 开课教 学。
4、 积极开 展听评 课活动 ,每位 教师听 课不少 于 20 节,青 年教师 不少于 4 0 节, 兴“听 课,评 课”之 风,大 力提倡 组内, 校内听 随堂课 。
5、 进一步 制作、 完善教 研组主 页,加 强与兄 弟学校 的交流 。
我 们将继 续本着 团结一 致,勤 沟通, 勤研究 ,重探 索,重 实效的 原则, 在总结 上一学 年经验 教训的 前提下 ,出色 地完成 各项任 务。
校 内公开 课活动 计划表 日 期周次 星期节 次开课 人员拟 开课内 容 10 月 127 四 2 王 志忠生 物圈 10 月 137 五 4 赵 夕珍动 物的行 为 12 月 114 五 4 赵 夕珍生 态系统 的调节 12 月 2818 四 4 朱 光祥动 物的生 殖 镇 江新区 大港中 学生物 教研组 xx- 9 20X X 下学 期生物 教研组 工作计 划范文 20X X 年秋 季生物 教研组 工作计 划 化 学生物 教研组 的工作 计划 生 物教研 组工作 计划 下 学期生 物教研 组工作 计划 年 下学期 生物教 研组工 作计划 20X X 年化 学生物 教研组 计划 20X X 年化 学生物 教研组 计划 中 学生物 教研组 工作计 划 第 一学期 生物教 研组工 作计划 20 XX—2 019 学 年度 第二学 期高中 英语教 研组 工作计 划XX —XX 学 年度第 二学期 高中英 语教研 组工作 计划 一 .指导 思想: 本 学期, 我组将 进一步 确立以 人为本 的教育 教学理 论,把 课程改 革作为 教学研 究的中 心工作 ,深入 学习和 研究新 课程标 准,积 极、稳 妥地实 施和推 进中学 英语课 程改革 。以新 课程理 念指导 教研工 作,加 强课程 改革, 紧紧地 围绕新 课程实 施过程 出现的 问题, 寻求解 决问题 的方 法和途径 。加强 课题研 究,积 极支持 和开展 校本研 究,提 高教研 质量, 提升教 师的研 究水平 和研究 能力。
加强教 学常规 建设和 师资队 伍建设 ,进一 步提升 我校英 语教师 的英语 教研、 教学水 平和教 学质量 ,为我 校争创 “三星 ”级高 中而发 挥我组 的力量 。
二 .主要 工作及 活动: 1. 加强理 论学习 ,推进 新课程 改革。
组 织本组 教师学 习《普 通高中 英语课 程标准 》及课 标解度 ,积极 实践高 中英语 牛津教 材,组 织全组 教师进 一步学 习、熟 悉新教 材的体 系和特 点,探 索新教 材的教 学模式 ,组织 好新教 材的研 究课活 动,为 全组教 师提供 交流、 学习的 平台和 机会。
2. 加强课 堂教学 常规, 提高课 堂教学 效率。
强 化落实 教学常 规和“ 礼嘉中 学课堂 教学十 项要求 ”。做 好集体 备课和 二备以 及反思 工作。
在认真 钻研教 材的基 础上, 抓好上 课、课 后作业 、辅导 、评价 等环节 ,从而 有效地 提高课 堂教学 效率。
加强教 学方法 、手段 和策略 的研究 ,引导 教师改 进教学 方法的 同时, 引导学 生改 进学习方 法和学 习策略 。
3. 加强课 题研究 ,提升 教科研 研究水 平;加 强师资 队伍建 设,提 升教师 的教学 能力。
组 织教师 有效开 展本组 的和全 校的课 题研究 工作做 到有计 划、有 研究、 有活动 、有总 结,并 在此基 础上撰 写教育 教学论 文,并 向报刊 杂志和 年会投 稿。
制 订好本 组本学 期的校 公开课 、示范 课、汇 报课计 划,并 组织好 听课、 评课等 工作。
三 .具体 安排: 二 月份: 制订好 教研组 工作计 划、课 题组工 作计划 和本学 期公开 课名单 。
三 月份:1 、组织 理论学 习。
2、 高一英 语教学 研讨活 动。
3、 组织好 高三第 一次模 考、阅 卷、评 卷和总 结等工 作。
四 月份:1 、组织 好高三 英语口 语测试 。
2、 高三英 语复习 研讨会 。
五 月份:1 、组织 好高三 第二次 模考、 阅卷、 评卷和 总结等 工作。
2、 协助开 展好我 校的区 级公开 课。
六 月份:1 、组织 好高考 的复习 迎考工 作。
2、 收集课 题活动 材料。
20 19 学 年春季 学期小 学语 文组教 研计划一 、指导 思想 坚 持以《 基础教 育课程 改革纲 要》为 指导, 认真学 习贯彻 课程改 革精神 ,以贯 彻实施 基础教 育课程 改革为 核心, 以研究 课堂教 学为重 点,以 促进教 师队伍 建设为 根本, 以提高 教学质 量为目 标,全 面实施 素质教 育。
本 学期教 研组重 点加强 对教师 评课的 指导, 使教师 的评课 规范化 ,系统 化,定 期举行 主题教 学沙龙 和“会 诊式行 动研究 ”,促 进新教 师的成 长,加 快我镇 小学语 文教师 队伍成 长速度 和小学 语文教 育质量 的全面 提高。
结合区 里的活 动安排 ,开展 各项有 意义的 学生活 动,培 养提 高学生的 语文素 养,调 动启发 学生的 内在学 习动机 。
二 、工作 目标 1、 以课改 为中心 ,组织 教师学 习语文 课程标 准,转 变教学 观念, 深入课 堂教学 研究, 激发学 生主动 探究意 识,培 养学生 创新精 神和实 践能力 ,努力 提高学 生语文 素养。
2、 进一步 加强语 文教师 队伍建 设,让 “语文 研究小 组”, 充分发 挥学科 带头人 、骨干 教师的 示范作 用,重 视团队 合作智 慧、力 量。开 展“师 徒结对 ”活动 ,以老 带新, 不断提 高教师 的业务 素质。
3、 组织教 师开展 切实有 效的说 课沙龙 、评课 沙龙, 提高教 师说课 能力, 和评课 能力, 能够结 合主题 教研活 动,对 典型课 例进行 互动研 讨,开 展教例 赏析活 动。
4、 加强教 研组集 体备课 ,每周 以段为 单位组 织一次 集体备 课,分 析教材 ,赏析 重点课 文,进 行文本 细读, 交流教 学心得 。让备 课不再 是走场 ,形式 主义, 而是真 真实实 为提高 课堂效 率服务 ,提高 教师的 素质服 务。
5、 根据上 学期制 定的语 文常规 活动计 划,开 展形式 多样的 学习竞 赛活动 、过关 活动, 激发学 生学习 语文的 兴趣, 在自主 活动中 提高学 生的综 合实践 能力, 促进个 性和谐 发展。
6、 加强 学习质 量调查 、检测 工作, 及时分 析,寻 找得失 ,确保 完成各 项教学 指标。
三 、主要 工作及 具体措 施 ( 一)骨 干教师 示范、 把关, 当好“ 领头羊 ”。
1、 本学期 ,语文 研究小 组成员 继续充 分发挥 学科带 头人、 骨干教 师的示 范作用 ,重视 团队合 作智慧 、力量 。教研 组将围 绕“探 索实效 性语文 课堂教 学模式 ”这个 主题, 深入开 展精读 课文教 学有效 性研讨 活动。
低段( 1-2 年 级)则 继续进 行识字 教学的 有效性 的探讨 。分层 、有 序地开展 教研活 动,使 教研活 动更成 熟、有 效,切 实提高 我校语 文老师 的专业 水平。
2、 开展“ 师徒结 对”活 动,以 老带新 ,不断 提高教 师的业 务素质 。
( 二)年 轻教师 取经、 学习, 争取出 成绩。
1、 为了提 高教学 质量, 促成新 教师迅 速成长 ,1—5 年教龄 新教师 每一学 期上 1 堂模仿 课和一 堂校内 研讨课 。上模 仿课的 内容可 以通过 观看名 师的关 盘、视 频或者 教学实 录等途 径,根 据个人 教学需 要,有 选择性 地进行 局部模 仿,从 而使新 教师形 成个人 的教学 风格 。
20 19 年 高二历 史第二 学期 教学工 作计划 范文 1一 、指导 思想 高 二的历 史教学 任务是 要使学 生在历 史知识 、历史 学科能 力和思 想品德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各方 面得到 全面培 养锻炼 和发展 ,为高 三年级 的文科 历史教 学打下 良好的 基础, 为高校 输送有 学习潜 能和发 展前途 的合格 高中毕 业生打 下良好 基础。
高 考的文 科综合 能力测 试更加 强调考 生对文 科各学 科整体 知识的 把握、 综合分 析问题 的思维 能力、 为解决 问题而 迁移知 识运用 知识的 能力。
教师在 教学中 要体现 多学科 、多层 次、多 角度分 析解决 问题的 通识教 育理念 。教师 要认真 学习和 研究教 材 ,转变 教学观 念,紧 跟高考 形 势的发展 ,研究 考试的 变化, 力争使 高二的 教学向 高三教 学的要 求靠拢 。
按 照《教 学大纲 》和《 考试说 明》的 要求, 认真完 成高二 阶段的 单科复 习工作 。坚持 学科教 学为主 ,落实 基础知 识要到 位,适 当兼顾 史地政 三个学 科的综 合要求 ,培养 提高学 生学科 内综合 的能力 。从学 生的实 际出发 ,落实 基础, 提高学 科思维 能力和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 唯物 主义的理 论水平 。
二 、教学 依据和 教材使 用 全 班共 40 人,其 中男生 15 人 ,女生 2 5 人。
学生的 数学基 础较一 般,多 数学生 能掌握 所学内 容,少 部分学 生由于 反映要 慢一些 ,学习 方法死 板,没 有人进 行辅导 ,加之 缺乏学 习的主 动性, 不能掌 握学习 的内容 。能跟 上课的 学生, 课上活 泼,发 言积极 ,上课 专心听 讲,完 成 作业认真 ,学习 比较积 极主动 ,课后 也很自 觉,当 然与家 长的监 督分不 开。部 分学生 解答问 题的能 力较强 ,不管 遇到什 么题, 只要读 了两次 ,就能 找到方 法,有 的方法 还相当 的简捷 。有的 学生只 能接受 老师教 给的方 法,稍 有一点 变动的 问题就 处理不 了。个 别学生 是老师 怎么教 也 不会。
二 、教材 分析 本 册的教 学内容: (1) 混合运 算和应 用题; ( 2)整 数和整 数四则 运算; ( 3)量 的计量; (4) 小数的 意义和 性质; ( 5)小 数的加 法和减 法; (6 )平行 四边形 和梯形 本 册的重 点:混 合运算 和应用 题是本 册的一 个重点 ,这一 册进一 步学习 三步式 题的混 合运算 顺序, 学习使 用小括 号,继 续学习 解答两 步应用 题的学 习,进 一步学 习解答 比较容 易的三 步应用 题,使 学生进 一步理 解和掌 握复杂 的数量 关系, 提高学 生运用 所学知 识解决 得意的 实际 问题的能 力,并 继续培 养学生 检验应 用题的 解答的 技巧和 习惯。
第二单 元整数 和整数 的四则 运算, 是在前 三年半 所学的 有关内 容的基 础上, 进行复 习、概 括,整 理和提 高。先 把整数 的认数 范围扩 展到千 亿位, 总结十 进制计 数法, 然后对 整数四 则运算 的意义 ,运算 定律加 以概括 总 结,这样 就为学 习小数 ,分数 打下较 好的基 础。第 四单元 量的计 量是在 前面已 学的基 础上把 所学的 计量单 位加于 系统整 理,一 方面使 学生所 学的知 识更加 巩固, 一方面 使学生 为学习 把单名 数或复 名数改 写成用 小数表 示的单 名数做 好准备 。
三 、教学 目标 ( 一)知 识与技 能: 1、 使学生 认识自 然数和 整数, 掌握十 进制计 数法, 会根据 数级正 确地读 、写含 有三级 的多位 数。
2、 使学生 理解整 数四则 运算的 意义, 掌握加 法与减 法、乘 法与除 法之间 的关系 。
③ 提出教 学任务 :在全 面发展 体能的 基础上 ,进一 步发展 灵敏、 力量, 速度和 有氧耐 力,武 德的培 养;引 导学生 学会合 理掌握 练习与 讨论的 时间, 了解实 现目标 时可能 遇到的 困难。
在不断 体验进 步和成 功的过 程中, 表现出 适宜的 自信心 ,形成 勇于克 服困难 积极向 上,乐 观开 朗的优良 品质; 认识现 代社会 所必需 的合作 和竞争 意识, 在武术 学习过 程中学 会尊重 和关心 他人, 将自身 健康与 社会需 要相, 表现出 良好的 体育道 德品质 ,结合 本身项 目去了 解一些 武术名 人并能 对他们 进行简 单的评 价;加 强研究 性的学 习,去 讨论与 研究技 能的实 用性, 加强同 学 之间的讨 论交流 的环节 。
(3 )教学 目标: ① 总体目 标:建 立“健 康第一 ”的理 念,培 养学生 的健康 意识和 体魄, 在必修 田径教 学的基 础上进 一步激 发学生 学习“ 初级长 拳”、 “剑” 的兴趣 ,培养 学生的 终身体 育意识 ,以学 生身心 健康发 展为中 心,重 视学生 主体地 位的同 时关注 学生的 个体差 异与不 同需求 ,确保 每一 个学生都 受益, 以及多 样性和 选择性 的教学 理念, 结合学 校的实 际情况 ,设计 本教学 工作计 划,以 满足学 生选项 学生的 需求, 加深学 生的运 动体验 和理解 ,保证 学生在 高一年 田径必 修基础 上再加 上“长 拳”来 引导男 女生学 习体育 模块的 积极性 ,再结 合高二 年的 “剑” 选项课 的学 习中修满 2 学分 。加强 学习“ 长拳” 以及“ 剑”的 基本套 路,提 升学习 的的兴 趣,提 升学生 本身的 素质, 特别是 武德的 培养。
② 具体目 标: 运 动参与 :a 养成 良好的 练武的 锻炼习 惯。b 根据科 学锻炼 的原则 ,制定 并实施 个人锻 炼计划 。c 学 会评价 体育锻 炼效果 的主要 方法。
运 动技能 :a 认识 武术运 动项目 的价值 ,并关 注国内 外重大 体赛事 。b 有 目的的 提高技 术战术 水平, 并进一 步加强 技、战 术的运 用能力 。c 学 习并掌 握社会 条件下 活动的 技能与 方法, 并掌握 运动创 伤时和 紧急情 况下的 简易处 理方法 。
身 体健康 :a 能通 过多种 途径发 展肌肉 力量和 耐力。
b 了解 一些疾 病等有 关知识 ,并理 解身体 健康在 学习、 生活中 和重要 意义。
c 形成 良好的 生活方 式与健 康行为 。
心 理健康 :a 自觉 通过体 育活动 改变心 理状态 ,并努 力获得 成功感 。b 在 武术练 习活动 中表现 出调节 情绪的 意愿与 行为。
c 在具 有实用 技能练 习中体 验到战 胜困难 带来喜 悦。
社 会适应 :a 在学 习活动 中表现 出良好 的体育 道德与 合作创 新精神 。b 具 有通过 各种途 径获取 体育与 健康方 面知识 和方法 的能力 。
(4 )教学 措施: 采 用教师 示范与 讲解, 学生讨 论,练 习,教 师评价 ,再进 行个别 指导, 后进行 学生练 习,最 后进行 展示与 学生的 综合评 价相结 合的方 式方法 ,培养 学生的 良好的 学习习 惯、学 习方法 更好地 完成教 学任务 ,达到 教学目 标;实 行培优 扶中辅 差, ,采 用学习 小组的 建立, 加强学 习 小组的相 互学习 、相互 讨论、 相互研 究的功 能,提 升学习 的效率 ;加强 多边学 科的整 合,特 别是加 强心理 健康的 教育, 加强运 动力学 、运动 医学等 进行学 习,以 提升学 生的运 动自我 保护意 识与能 力。
二 、教学 研究的 计划 (1 )课题 研究: 加强校 本课程 “剑” 、“平 山初级 长拳” 的开发 与教学 ;做好 “趣味 奥运会 进入校 园”课 题的开 题准备 。做为 “青春 期健康 教育进 入校园 ”课题 组的成 员,协 助课题 组进行 研究, 开展活 动。
(2 )校本 教研: 加强校 本课程 的开发 ,加强 体育备 课组的 教研能 力,做 为备课 组长的 我与其 他老师 加强讨 论校本 的研究 与开发 ,本次 校本开 发重点 放在“ 剑”、 “初级 长拳” 、“花 样篮球 ”三个 项目上 ,有所 侧重。
(3 )论文 撰写: 结合课 题研究 的内容 进行撰 写。
(4 )校际 、教研 组、备 课组教 研活动 :做为 晋江市 兼职中 学体育 教研员 及校际 组成员 ,积极 参加校 际组开 展的各 项活动 ,加强 提升在 校际组 的教研 水平, 做好兼 职教研 员的本 职工作 ,协助 教研员 开展教 研活动 ;积极 参加教 研组的 各项活 动,提 升教研 水平; 做为备 课组长 的 我,我计 划是积 极组织 本组老 师一起 提高高 中的课 改力度 与水平 ,集中 老师的 备课时 间与讨 论在备 课过程 中出现 的一系 列问题 ,针对 选项会 出现的 问题进 行沟通 ,加强 学习过 程的评 价,协 调选项 内容的 评价标 准及认 证过程 。
高 二下学 期语文 备课组 工作计 划 高 二下学 期化学 教学计 划 高 二下学 期语文 教学工 作计划 关 于高二 下学期 班主任 工作计 划范文 20X X 学年 高二下 学期班 主任工 作计划 范文 20X X 高二 下学期 班主任 工作计 划 高 二下学 期工作 计划范 文 20X X 年高 二下学 期地理 教学计 划 高 二下学 期物理 教学计 划 2 高 二下学 期语文 教学计 划生积极性 ,要求 作业在 课堂上 完成, 并及时 反馈。
4. 做好后 进生的 辅导工 作,实 施“课 内补课 ”的方 法,组 织互帮 互学。
5. 培养学 生的分 析、比 较和综 合能力 。
6. 培养学 生的抽 象、概 括能力 。
7. 培养学 生的迁 移类推 能力。
8. 培养学 生思维 的灵活 性。
五 、课时 安排 四 年级下 学期数 学教学 安排了 7 2 课时 的教学 内容。
各部分 教学内 容教学 课时大 致安排 一 、混合 运算和 应用题 (11 课 时) 1、 混合运 算 2 课 时 2、 两、三 步计算 的应用 题 8 课 时 3、 整理和 复习 1 课时 二 、整数 和整数 四则运 算(18 课时) 1、 十进制 计数法 2 课时 2、 加法的 意义和 运算定 律 3 课 时 3、 减法的 意义和 运算定 律 3 课 时 4、 乘法的 意义和 运算定 律 4 课 时 5、 除法的 意义 4 课时 6、 整理和 复习 2 课时 三 、量的 计量(6 课时) 1、 常用的 计量单 位 2 课 时 2、 名数的 改写 4 课时 四 、小数 的意义 和性质 (17 课 时) 1、 小数的 意义和 读写法 2 课时 2、 小数的 性质和 小数的 大小比 较 3 课 时 3、 小数点 位置移 动引起 小数大 小的变 化 4 课 时 4、 小数和 复名数 3 课时 5、 求一个 小数的 近似数 2 课时 6、 整理和 复习 2 课时 五 、小数 的加法 和减法 (3 课时 ) 小 管家 1 课时 六 、三角 形、平 行四边 形和梯 形(10 课时) 1、 角的度 量 1 课 时 2、 垂直和 平行 2 课时 3、 三角形 2 课时 4、 平行四 边形和 梯形 3 课时 5、 整理和 复习 2 课时 七 、总复 习(6 课 时) XX 年 2 月 26 日 向纵深发 展。
6、 做好论 文的撰 写、参 评工作 。
活 动安排 : 二 月份: 课例展 示交流 。王钧 、李汪 俊、罗 建上研 究课; 课题成 员进行 子课题 研究交 流。
三 月份: 课例展 示交流。
(姚爱 祥)组 织课题 学习, 程中华 、戴辉 文、孙 小娟上 研究课 ;课题 成员进 行子课 题研究 交流。
四 月份: 课例展 示交流。
(姚爱 祥)组 织课题 学习, 刘华波 、曹辉 、钱芸 上研究 课;课 题成员 进行子 课题研 究交流 。
五 月份: 课题研 究小结 2、 组织年 轻教师 开展会 诊式课 堂教学 诊断活 动、同 课异构 活动、 同构异 教活动 ,有效 ,切实 提高我 校年轻 语文老 师的专 业水平 ,获得 快速成 长。
3、 选拔教 龄 2— —3 年 新教师 参加区 教研室 组织的 区新生 代课堂 教学比 赛,并 做好指 导、培 训工作 。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23-02
随着网络(在本文指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快速普及,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趋于成熟的大学生,他们普遍较多地接触甚至依赖网络,网络在他们思想定型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认识网络,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利用网络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方向。
一、网络的功能及其特点
1.信息功能。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生产周期日益缩短,信息资源数量迅速增长,从而使得信息资源的内容更加丰富。网络作为最为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之一,为信息资源的传播甚至产生提供了极其便捷的条件。随着网络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已成为一大潮流,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于网络之中,人们可以轻易地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交互功能。网络的交互功能从字面可以理解为交流互动的功能。计算机一旦成为了网络的一个终端,用户就可以利用它与网络中的任何其他一个计算机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网络中的交流与互动,从时效看,有即时交互和延时交互之分。即时交互是指不同的网络终端用户通过网络实行即时在线的交流和互动。如拥有众多用户的腾讯QQ聊天软件。延时交互是指在不同的时间点网络终端用户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的交流与互动,比如通过电子邮件的交流与互动。从内容看,有虚拟交互和现实交互之分。虚拟交互指的是网络终端用户在通过网络构建起来的虚拟空间中所进行的交流与互动,比如网络游戏中的协同游戏。而现实交互则是网络终端用户借助于网络所进行的实质性的交流与互动。在现实交互中网络充当的是类似于电话等工具作用,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新的途径。如电话会议、网络办公等。
3.娱乐功能。娱乐是以心理愉悦为过程和目的,展示人的能力的活动方式。现如今,物质需求已不再威胁人类生存,精神生活需要慢慢凸显出来。网络正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便捷的休闲娱乐平台。它包括了大部分现实生活中的休闲娱乐项目,甚至有些体育项目都能在网络中通过虚拟场景得以实现。
二、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据调查,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达到35.3%,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主力军。这不仅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而且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关。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我们将大学四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大一为第一阶段,大二、大三为第二阶段,大四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大学对于他们是个全新的环境。这种新表现在校园、同学等方面,也表现在学习的目的、与老师和家长的关系等方面,特别是后者。高考是高中阶段学习上明确的目标,为此老师家长会给学生许多约束。来自老师和家长、以及自身的高考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习的强大动力。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突然感觉到原先的那些约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也似乎消失了,心里往往容易滋生一种迷惘和失落的情节,在学习上表现为某种程度的无所适从。网络就成了他们与好友、同学、亲人交流的最佳选择,也是他们宣泄情绪的最好平台。第二阶段,他们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心理上逐渐走出了那个落寞的过程,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并根据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而选择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由于他们对社会生活体验的局限性,影响到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他们对于人和事的评判容易受情绪的影响,缺乏理智的科学的评价立场和方法。这一阶段大学生在对社会的认知方面存在一个值得关注的矛盾,一方面是自我意识的彰显,他们自以为自己已经成熟,坚持自己看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太愿意接受他人的规劝,对于强制性规劝往往会有逆反心理。另一方面,他们有限的社会认知和社会经验,以及行为的情绪化,都使他们客观理智地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受到影响。表现在网络行为上,他们对于网络上的现象辨别真伪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评判现象时候情绪化倾向严重,缺乏深刻理智的分析。第三阶段,大学生基本上忙于完成自己的学业论文,忙于应付各种考试,忙于寻找工作机会,抱负着沉重的就业压力。压力下的大学生反倒更愿意静心去思考一些现实问题。前一阶段那个彰显的自我在现实面前自觉地得以收敛。思考问题更趋冷静深刻,行为也显得更为沉稳。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对于社会的认知模式和行为取向。
三、网络的影响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
1.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学生上网首先遭遇的是网络中海量的信息。他们可以快捷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各类知识和信息,为他们知识的增长和视野的拓展提供了便利。然而,在如此纷至沓来的混乱信息集市上,大量肤浅、冗余、破碎的信息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一方面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对于各类信息尚不具备较强的分辨能力,容易将一些虚假信息当真实信息接收、储存并传播,进而影响其对社会现象的客观认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自制能力较差,往往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追逐一些无益甚至有害的信息。沉迷于这类不良信息对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伤害。网络聊天是大学生上网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它,可以得到关于社会、人生的间接的认知,并且交流本身也是获取各类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他们与人,尤其是与“社会上”的人的交往阅历不足,对人的认识也容易出现偏差。网络的隐匿性、开放性和自由性使人们更愿意在网上吐露自己的心声,容易在网络上信任他人,也更容易在网络上撒谎。因而,网络对于大学生的诚信和责任感都会产生一定的冲击。网络游戏的趣味性毋庸置疑。它用高速运转、变幻的“海量”比特,制造出一个光怪陆离、充满煽动性和诱惑性的,让人一接触到它就不顾一切地一头栽进去,失去理性和自我。由于网络的即时交互功能及其虚拟性,使得参与进网络的主体容易发生身心的裂变――即所谓的人格分裂。而且,人进入符号领域越深,与现实的差距就越大,有时甚至会暂时进入一种忘却现实的状态。因此,一方面容易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定位产生偏差,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人们将网络当作不愉快的现实生活的避难所。
2.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①加强网络知识和网络安全的教育,首先是对网络硬件的认识。要让大学生从一个静态的角度对网络设备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其次是对网络信息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美好和丑恶是并存的。再次是对网络安全的认识,特别是网络主体的信息和人身安全。再次是对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认识。对他们实施有关网络道德、伦理和法律的知识培训,强化他们上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通过网络知识和网络安全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现象的分辨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首先要按照“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要求,构建以中央网站为枢纽,以各地高校网站为支撑的全国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这样有利于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下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管理。自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高校纷纷建立红色网站或在校园网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板块,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畅通学生利益诉求和意愿表达的渠道。比如BBS、QQ、博客、电子邮件等。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手段与理念,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更主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新途径。国际国内的时事和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都可以即时地在网上获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有选择性地利用网络所提供的有用信息来充实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理念上渗入网络的发散性特点。网络的发散性指的是信息的传播不再是点到点的线性传播模式,而是任何一个传播节点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传播,从而构成一个立体的网状传播模式。如果引入网络的发散性理念,教师与学生类似同处于网络的端口,视觉上的平等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教师并不是以道德说教家的角色出现,而是作为道德的引导者、帮助者。当学生就感兴趣的某个话题,或者碰到的某个问题与教师交流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毕耕.网络传播学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55.
[2]中国互联网络应用情况[J].中国新通信,2008,(2).
[3]中国互联网现状一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01-31(T0A).
[4]郭文剑.开发高校互联网络道德教育资源的研究[D].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