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0 23:14: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审计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划审计工作在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审计单位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外部运作环境和内部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审计工作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制定详尽的审计计划,是审计项目顺利完成的前提,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保证审计业务的质量,成功实现审计委托人的诉求。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程序缺失
作为审计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审计常常被忽视或草率为之,在承接审计业务之前,调查评估不充分,导致审计业务无法顺利实施。审计计划粗放,缺少具体细节,脱离实际,不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缺少可操作性。在一些审计行为中,存在会计师根据审计业务的实施过程,倒推审计计划,将计划工作流于形式的现象,完全失去了计划审计的指导和监控作用。
(二)人员配置不合理
计划审计需要注册会计师具有很强的专业水准和沟通能力,需要敏锐洞察客户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作情况,了解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行为风格,协调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定。目前的计划审计工作中,存在人员短缺,人力资源运用不充分的情况,一些会计师在沟通能力、信息调查能力、灵活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才能适应计划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另外,在计划审计工作中还存在部门间独立作战,信息不能共享,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监控程序不到位
审计计划工作需要严格的指导、监督、复核。但实际情况是,对于比较复杂的项目或领域较新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往往难以及时扩大监督指导的范围。因此,当计划制定存在疏漏和瑕疵时,不能被及时纠正,如果单个项目组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不过硬,则会增加出现重大错误的风险。
(四)信息的客观公正性受到挑战
在目前的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存在过度依赖审计单位提供的信息、调查不充分不全面的现象,难以体现所调查信息的全面、客观和公正。随着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有些媒体借助网络披露的信息缺乏真实性,经不起考证,但是难辨真伪,如果审计调查人员稍有疏忽,则会出现错用信息的情况。由于计划审计属于审计的前期工作,信息采集工作难免会有粗枝大叶的现象,这种“粗放”的工作方式使得信息的客观公正性受到挑战。
二、原因分析
(一)对于计划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基于传统的审计工作习惯,一些注册会计师认为计划审计工作程序繁琐,费时费力,增加审计底稿的工作量,没有认识到计划审计工作对于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意义,导致了计划审计环节的形式主义,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隐患。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层和基层单位在审计前期对于审计项目不够重视,不愿意花时间与审计单位进行有效沟通,造成了计划审计工作的信息不全,影响计划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专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经济制度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作为经济、金融领域重要环节的审计工作,需要具有专业素质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同时,作为低层次单项审计工作的基层人员,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最新的金融体系和会计行业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最新的办公自动化和网络系统的软件,具有良好的部门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总而言之,审计部门的专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审计人员需要全面掌握企业内部信息以及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外部环境信息。
(三)审计工作脱离计划
由于计划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及人员安排的欠合理,审计计划往往难于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始终,导致了注册会计师不能够对审计工作按照计划程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必要的指导工作。
(四)缺少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
由于各个行业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需要以及科技发展的限制,目前我国尚未大规模使用金融领域的税收、信贷等信息共享平台,审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获取企业内部数据信息、外部信息、以及同行业的信息资料等。在资本市场收集到的行业信息,已经过企业的包装,由于存在产品、业务、组织和经营管理模式等各方面的差异,信息的可比性较差,导致会计师难以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严格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计划审计工作,使审计业务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因此,计划审计工作应在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得到足够的重视。审计计划工作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二个部分,不能忽略任何一个部分尤其是具体审计计划,不能以总体审计策略代替具体审计计划,使计划审计工作真正起到指导审计工作,降低审计风险的作用。
(二)优化计划审计工作人力资源的配置
1.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根据项目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高端的复合型人才。
2.采用开放式的审计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战略。有效利用审计系统以外的专家、学者资源,建立审计工作人才库,采用不拘一格的方式,适时利用外部资源。3.增强各部门的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工作需要,打破科室和部门间的局限,在必要的时候统一调配审计人员,以确保审计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提高审计计划的可操作性
在计划审计工作中,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 号———计划审计工作》的要求,严格执行每一个步骤和程序,包括风险评估、被审计单位及环境调查、审计方向制定、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等环节。按照上述《准则》的要求,仔细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以保证审计计划的可操作性,并制定相应的监控系统和措施,及时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复核。另外,《准则》中提到了某些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计划审计工作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行业背景差异,保持计划的灵活性。尤其要重视委托单位及管理层的意见和要求,其次要关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对于审计工作的影响,以及被审计单位的行业发展状况、行业立法及变化、外部法律环境的发展变化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
(四)拓宽信息来源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市审计工作会议和县委三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二三三发展思路和工作大局开展审计工作;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的重大事项,突出重点,求真务实,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财政资金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项目建设措施的落实和完善;促进依法履行职责和廉政建设。
二、审计工作安排
1、围绕推进依法行政,继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促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和效果。全面安排对乡、镇、场财政财务决算的审计,关注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状况。促进规范财务决算、会计核算、开支审批管理等工作,推动完善乡财县管制度。
2、围绕加强项目建设,继续加强投资项目工程审计。促进完善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投资效益,完善投资审计制度。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考核和审验,确保招商引资的真实性,促进我县项目建设进展加快。
3、围绕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民生工程的审计。为促进民生工程扎实有效的进行,审计机关要主动监督好,服务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项资金安全有效,重点加强对农业、民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涉及群众利益的审计监督。今年重点是做好“普九”债务审计锁定,民政底保和抗冻救灾资金的审计调查。
4、围绕加强和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任中审计为主,促进依法履行职责和廉政建设。今年审计要重点对各乡镇场考核主要指标的审验工作,还将安排由县审计局培训指导,由各乡镇财政所、纪检室组成审计组对村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为村二委换届创造条件。
5、围绕扩大审计覆盖面,更好维护财经秩序。完成省、市审计机关委托或授权的对省、市驻县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审计工作
1、加大审计工作创新力度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审计理念,进一步提高审计能力和水平。通过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法制建设,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局创新创优方案,实行岗位责任百分考核制,实现在省市考核中争先进前位。
2、加大自身建设的推进力度
一是抓好县审计局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依法、程序、质量、文明”的八字审计方针,严守工作纪律、审计纪律、保密纪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审计为发展服务”的科学理念,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审计工作推进教育发展、推进依法行政、推进制度创新的作用。
二、工作重点
(一)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认真执行《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做到凡“离”必审。同时加强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使审计关口前移,变审计发现型为预防型。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尝试实行经济责任审计预告制、工作联系制、情况报告制、跟踪落实制、结果公告制等。
(二)继续深入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实施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努力深化审计内容,不断改进审计方法。积极开展食堂、房屋出租等情况的审计,逐步规范核算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操作规程,搞好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
(四)认真抓好跟踪审计。以审计意见、建议的落实和审计成果的运用为重点,实行跟踪审计回访制度。督促检查单位自觉执行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主要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审的原则。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努力学习《审计法》、《会计法》、《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等法律、法规和审计业务知识,继续发扬“依法、求真、严谨、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
2.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做到认识到位;强化管理、夯实基础、质量到位;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成果到位。开展文明审计树立公开、公正、文明、廉洁的审计形象。
20XX年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紧密围绕公司“大连接”战略及“一体两翼”发展策略,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审计流程,提升建设项目审计效率及质量,促进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和风险防范。
1、造价审计严控公司投资风险
通过预算、结算、竣工决算三类建设项目审计,防范投资风险,并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促进建设部门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20XX年1至10月,建设部门送审项目共xx个,送审金额XX亿元。审定项目XXXX个,审定金额XX亿元,平均审减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设部门送审XX个投资项目,投资金额XX亿元,年内全部完成并竣工决算审计报告;开展XXX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总金额XX亿元,提出审计事项XX个,均获得业务部门认可并纳入整改计划。
2、多管齐下实现审计提质增效
一是加大协同,积极配合工程线条超长项目清理,持续缩短造价审计时长。截至20XX年11月,现场勘查XX次、三方对数XX次、四方会议XX次,XXX个长期未定案项目审定时长比往年提速18.49%。
二是通过嵌入式风险防控机制及后评估项目,持续提升造价审计质量。截至20XX年11月,组织造价审计机构签署廉政承诺书XX份,廉洁风险关键职位每季度开展面谈9次;通过后评估项目,对20XX年4月-20XX年9月审结的XXX个建设项目进行检查(抽检占比6.94%),涵盖基建工程、通信工程、网络维护以及物业维修项目,涉及XX个造价审计中介机构。
二、存在的短板与困难
1、省公司建设项目审计新系统将于20XX年1月正式使用,目前待办工单目录未呈现流程环节、影响按优先顺序及时处理,报表数据输出等功能有待完善,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2、20XX年省公司集中管理成本类送审项目后不再划拨内审线条成本类审计费,部分归属历史审计合同的长期未定案项目,审定后需支付成本类审计费,存在超管控金额风险。
3、集团公司工程管理攻坚行动对审计时效性要求高,送审资料完整性、单价和工作量核定存在争议,建设部门对审计时长、流程环节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审计服务满意度。
三、20XX年计划
新的一年,我们将抓住投资审计服务转型机遇,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支撑手段,开展大数据分析监测,同时强化嵌入式风险防控,为建设部门做好服务支撑,有效防范公司运营风险。
1、立足投资审计服务转型,做好建设项目服务支撑
对外加强与省公司内审部关于建设项目审计管理新系统专项沟通,在后续系统功能与优化中,重点解决待办工作分类、部分审计环节并行、报表数据输出等难题。对内借鉴省公司及其他地市公司先进经验,推动建设部门整合建设项目,合理压缩送审项目数量;开发送审排队系统,优化资料交接流程,缩短等待时长,更好的支撑建设部门项目送审。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审计工作中实行跟踪审计,跟踪审计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企业审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投资者和经营者对审计工作的信赖。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其自身审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审计的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应用跟踪审计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然而,目前跟踪审计在电力审计工作中应用的范围并不是非常的广泛,仍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扩大其应用范围与应用效果。
关键词:
跟踪审计;电力审计;应用
一、跟踪审计概述
跟踪审计是指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把企业中的各种信息都输入电脑,设置固定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信息进行随时随地的审计,企业的管理者随时都能够得到当前最新的审计报告。跟踪审计的审计报告具有很强的及时性,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更好的掌握企业的经营信息,同时还能让外界投资者增加对企业信息的信赖程度,随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动态。
二、电力企业实行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对计算机的应用。如果电力企业不能及时的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那么企业很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在现代社会,能够掌握及时有效的信息对决策者来说非常重要,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企业经营中的各种信息通过数据的形式传入计算机,然后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这不但提高了企业信息的使用范围,还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信息的传播成本,对企业的日常经营非常有帮助。电力企业实行跟踪审计就是充分的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它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审计的工作效率,还能节省审计成本,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以及外界投资者对企业审计的需求。
三、跟踪审计在电力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在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开展审计工作,而这种审计方法主要是针对企业日后事项进行审计,即使最终审计的质量高也不能挽回企业已经形成的损失。跟踪审计是对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动态的审计,它能随时随地的对各种信息进行审计,让企业的经营者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跟踪审计具有传统审计无法替代的优势。然而,跟踪审计的动态性也决定了它的风险性,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防范风险,对于跟踪审计的应用非常的慎重。我国的法律对于跟踪审计的各方面情况都缺乏严格的规定。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有效的降低使用跟踪审计的风险成为了阻碍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审计工作中应用的最大绊脚石,它严重的阻碍了电力企业对跟踪审计的应用。
(二)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跟踪审计想要在电力企业广泛应用需要有配套的计算机技术做支撑。然而,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不是非常普遍,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即使应用了跟踪审计也不能充分的发挥跟踪审计的效果。电力企业应用跟踪审计后,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做为保证,那么企业就不能很好的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审计结果的质量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企业运用跟踪审计的目的就不能达到了。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不但影响了企业对跟踪审计的应用效率还影响了跟踪审计的应用质量。
(三)应用跟踪审计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跟踪审计在我国应用的时间比较短,我国企业在审计工作中应用跟踪审计的技术水平不是非常的高。我国有的电力企业应用了跟踪审计后,由于审计技术不到位,审计的水平不是非常的高,审计报告的数据不准确,跟踪审计的作用不但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管理人员运用了错误的审计报告数据,很可能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错误决策。电力企业想要通过跟踪审计来提升审计效率,不断提高企业的审计水平必须要高度重视审计技术的重要性。
四、如何进一步提高跟踪审计在电力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来规范跟踪审计的行为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的审计风险,我国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不断的规范跟踪审计的行为,保证企业实行跟踪审计的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审计风险。我国的电力企业大部分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政府为了有效加强电力企业的审计水平,应该不断提升审计的质量,不断强化对电力企业的审计管理,应该加强对法律的规范,通过健全的法律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企业的审计活动,降低电力企业运用跟踪审计的风险。各地区额政府部门要根据各地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法规和相关制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把跟踪审计应用到实处,提高电力审计的工作效率与审计质量,帮助电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加大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企业想要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连续审计工作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的关系非常紧密。如果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高,企业跟踪审计的效率能够得到非常快速的提高,同时企业的审计工作的质量还能得到可靠的保证。因此,作为电力企业应该积极的加强对信息化的建设。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积极的宣传信息化的重要性,让每个员工都有信息化的意识,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能积极的配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电力企业应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购买最新的信息化设备,利用优质的信息化设备保证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再次,电力企业应该重视对审计人员信息技术的培养,保证企业的审计人员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来施行跟踪审计,以此来加大电力企业对跟踪审计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
(三)加大对跟踪审计技术的研究开发电力企业在拥有了完善的信息系统后,还需要具备先进的跟踪审计技术。目前我国跟踪审计的技术还不是非常的成熟,阻碍了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因此,作为电力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跟踪审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出来适合自身企业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审计技术水平的审计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来加强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的效果。首先,电力企业应该研究与跟踪审计相关的软件,通过审计软件降低审计人员对于跟踪审计的应用难度,提高跟踪审计的应用范围。其次,电力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部门来开发审计技术,通过提高审计技术水平提高跟踪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实行效果。再次,加大对跟踪审计技术研究人员的重视,在电力企业日常的经营中,发现优秀的跟踪审计技术人员要重点培养,通过薪资和休假等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奖励,提高审计人员研究和应用跟踪审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电力企业对跟踪审计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
五、总结
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的审计工作中是势在必行的,作为电力企业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勇于迎接外界带来的各种挑战,从多方面改善企业应用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跟踪审计能够更好、更快的应用到电力企业,提高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少灵.企业IT审计的框架[J].中国审计,2012(01):58-60.
[2]郝晓玲.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框架初探[J].上海管理科学,2013(04):41-43.
一、进一步提高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认识
审计监督是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推动民主法治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确保审计揭示的问题纠正到位,是认真贯彻《审计法》,推进民主法治,实行依法理财的重要举措。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否得到彻底整改,关系到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各镇、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审计整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审计决定,认真采纳审计建议,扎实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
(一)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县审计局负责每年向县政府报告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并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县政府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审计整改工作。被审计单位要在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县审计局报送审计整改工作方案;在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90日内,向县审计局报送审计整改结果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执行情况、审计要求自行纠正事项情况、审计建议采纳情况、对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尚未整改到位问题的原因及限期整改和处理的措施等。县审计局每年向县政府报告审计整改结果,并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健全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查办问责制度。县审计局负责将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审计查出的重大问题形成审计报告,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整改;对有领导批示的综合性审计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进行专项督促整改。被审计单位经审计局督促仍未彻底整改到位的,由县政府督查室进行重点督办。严重违纪违规、屡审屡犯、拒绝和拖延整改,并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单位,由县监察局按照相关规定查处。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三)建立审计整改联动制度。县政府成立由审计牵头,财政、监察、检察、政府督查室等部门配合,组织、人社、发改、公产、税务、工商等部门参与的审计整改联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审计局,负责审计整改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办工作。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审计查出的重大问题,研究解决审计整改工作的难点,落实审计整改工作责任。县审计局要建立完善审计移送事项处理制度,对审计查出的重大问题,需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依纪进行处理的,应及时移送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审计整改工作,迅速完成审计移送事项的处理工作,并将审计移送事项处理结果第一时间书面反馈县审计局。对审计局依法提请暂停拨付的与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有关的款项,以及应清收和解缴国库的罚没款等各种非税收入,县财政局要及时停止相关资金拨付,并扣减、清收应当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款项;对审计局依法作出的需要清理、调整或暂停的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款项,县发改局、财政局应及时清理、调整或停止有关支付;对审计局依法作出的被审计单位补缴税款的决定,税务部门要依法足额征收;对审计局依法作出的关于被审计单位损害国有资产行为的审计决定,县公产局应及时督促落实整改,并依法作出处理。对审计局依法移送纪检监察部门的事项,纪检监察部门应及时查办;对审计局移送的违法犯罪案件,县检察机关应及时立案查处;对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违规资金需要冻结的,县审计局向县法院提出申请后,县法院应及时办理冻结手续;对重要事项的审计调查需县工商局支持的,县工商局要积极配合。
(四)强化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县审计局要在规定时限内,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重点督促检查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处理处罚决定、自行纠正事项、采纳审计建议、审计移送事项处理的情况;要建立台账,实行“销号制”,对积极整改到位、真正解决问题的,予以销号,切实增强被审计单位和部门的整改主动性、时效性;对被审计单位不执行审计决定,或整改不彻底的,要查明原因,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审计整改联动委员会研究解决,必要时由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重点督查;重大项目的审计结果及跟踪检查和督促落实情况,要及时向县政府报告。涉及经济责任审计的事项,要同时向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五)推行审计整改公告和通报制度。按照政务公开要求,推行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公告制度。县审计局每年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及审计整改情况,除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外,凡是符合公告条件的,应通过政府网站、审计局网站向社会公告。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审计整改工作典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不积极整改、整改不到位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予以通报;对拒不整改或屡审屡犯、屡禁不止的,要通过媒体对被审计单位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曝光并从严问责,促进其整改,提高审计整改效果。
三、进一步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镇、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及时安排部署整改工作,了解掌握整改进程,指导、协调、督办有关审计整改事宜,做到态度坚决、责任明确、措施得力、整改到位、反馈及时,确保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章立制,注重长效。各镇、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机制体制入手,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建立完善加强单位管理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
(三)依法审计,督促整改。县审计局要坚持依法、文明审计,严格按程序审深查透,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建议可行;要深入细致地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确保提出的审计意见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及时到被审计单位跟踪回访审计整改情况,必要时进行后续审计,督促做好有关问题的纠正工作;要认真研究评估被审计单位整改措施的科学性、可行性及整改的实际效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院;审计工作;对策
医院的性质是属于公益服务类,身上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它的整体管理模式决定医院能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的医院规模都比较大,其中的管理流程众多,想要对医院进行更科学的管理就要使用监督手段。审计自身就带有监督机制,所以在医院的管理中利用审计工作是最好的选择。首先医院要对审计工作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深入了解医院的经营管理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审计措施。
一、审计工作的目的
审计工作目的不是单纯地发现医院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在发现问题后积极有针对性地解决,促使各项制度达到完善。长此以往,医院内部发生问题的概率就会很大程度地降低。这样才能保证医院稳定而健康地发展,以赢得社会的良好口碑。
二、审计工作的具体内容
审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就是使医院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审计工作要对医院负责、对医院管理者负责、使医院能够正常运行。审计工作的内容细致而广泛,比如日常的财务收支,药品的审计等。因为医院的性质与企业不同,所以在审计工作上也带有独特性。
三、审计工作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意义
医院和企业不同,它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盈利,更是为了人们群众的健康得到保障。作为一个服务性的机构,它自身的纯洁性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所以在医院进行审计是有必要的。生活中贪污受贿的例子屡见不鲜,再加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化,如果让这种现象任其发展,必然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降低医院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四、当前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专业性较低
现今的医院审计人员大多数是由其他科室调配过来,本身就不是正式的审计人员,所以他们的自身专业素质会比较低。他们的工作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财务结算上面,不了解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使审计工作的成果不明显,影响了正常审计工作的进行。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医院的领导者对审计工作的不重视。
(二)审计方法落后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而一些医院在审计工作中仍在使用老套的计算方法,使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旧式的审计方法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的要求。比如在审计人员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老套的审计方法消耗人力和物力,而且取得的效果却不明显,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度。
(三)审计考核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医院开始进行审计工作,但由于对审计工作的认知不够,没有对其建立考核制度。医院的各科室之间都会有联系,这就使考核制度的建立比较困难,还有的审计人员身兼数职,考核制度落实的不到位,使积极工作的员工不能得到奖励,偷懒的员工不能得到处罚,使这些审计人员都享受一样的待遇,从而打击了职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整个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医院的建设大多数都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但医院的自身情况与实际不符,这样就会造成很多的部门没有实际意义。有的部门是由其他人员拼凑而成。其中审计工作尤为明显,审计工作在医院中严重缺少独立性,审计人员大多数都不是专业的,而是其他部门的人员代为兼职,这对审计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使得在实际的工作中,审计人员并没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在审计工作中,最后令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如何做好医院审计工作
(一)结合实际,设立审计部门
医院在设立审计部门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特性。在医院的领导之下,去进行审计工作,同时挑选一些自身能力强,工作态度认真的人员去参与审计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医院要配备专项经费,审计部门应于纪检部门学习,努力做好审计工作,不能应付了事做面子工程,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为医院做好审计工作。
(二)加强审计人员素质
要想将审计工作做好,就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只有一支由专业能力强,工作态度认真的人员组成的队伍,才能为审计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一定要强,仅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审计人员只有拥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有更敏锐的直觉,所以医院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训的过程中积极的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为在医院中的审计工作中打好基础。审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大脑,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名综合能力强的人才,符合审计工作的需要。
(三)利用新型的审计方法
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审计工作中,也要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审计系统与医院系统相连接,这样可以显著的增加工作效率,还能避免数据上的遗漏,一举两得。在进行日常的例行检查中也会更加便捷,不必再搬运大量的纸质材料,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操作的过程中,要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充分的注意对数据的保密工作,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四)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
医院的领导者应该充分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在医院范围内对审计工作大力宣传,使工作人员都明白审计工作的内容和作用。只有医院领导者充分的重视审计工作,才能对审计工作大力支持,从而提升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即使部分审计人员有消极的工作态度,对于这种情况,医院就应采取鼓励的方式,刺激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医院的领导者要充分的认识到,对审计工作的重视是会收获意想不到成果的。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随之医院也在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医院要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去进行医疗改革。在医院的管理中,审计工作占有很大的比重,审计工作很好的完成,对医院的整体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简单论述了如何做好医院审计工作,希望医院能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审计工作,因为只有适合自身的审计工作,才能更好的为医院服务。最后希望医院在审计工作做好的同时,自身竞争力也能显著提高,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促使医院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消防部队 审计工作 现状
新时期,社会环境日新月异,消防部队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也在不断的改变,不管在内部的结构体制上,还是在基本的工作方式上,都在于社会接轨,在不断的满足社会需求。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是对消防部队财务运用情况的监督和监管,更是消防部队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指导和保证。正是因为如此,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始终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现状也是成绩和问题并存。
一、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
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当前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现状的重要体现,由于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消防部队内部的不断优化和改进,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系统化趋势在不断增强。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当前国家财政对于消防部队的支持在逐渐增加,这为消防部队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为此,审计工作的内容也就变得更为复杂,这就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审计工作不进行改变,仍然只是不同工作的叠加,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消防部队的实际需求,为此,消防部队的相关审计人员开始进行进行审计工作的系统化建设,将不同的审计工作有机的结合,实现不同审计工作、不同审计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保证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更是应对当前消防部队复杂的审计内容的重要途径。所以说,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系统化趋势在不断增强是当前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取得的一项重要的成绩,也是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现状的体现之一。
其次,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专业人才在逐渐增多。专业的审计人才是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载体,近年来,随着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专业审计人才开始关注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并成为其中一员,这就丰富了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人员组成,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完成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更有效的解决新出现的审计问题,消防部队内部对已有的审计人员也进行了相关培训,这也提高了消防部队现有审计人员的能力。总之,在消防部队内部,专业的审计人员在逐渐增多,这有利于消防部队更好的提升审计质量,解决审计困难,是当前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发展中取得的重要成绩。
二、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事实上,以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消防部队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样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审计人员的技术流不足
可以说,审计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法律、管理、计算机等等,对于任何一个审计人员而言,想要熟练的掌握所有的相关知识几乎都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不同审计人员要适时的进行技术流,交换彼此的经验,解决彼此的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正逐步实现系统化,但是当前的系统化更多的是工作内容的系统化,是不同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而关于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内容则涉及的很少,也就是说,审计人员技术流不足已经成为当前消防部队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降低了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审计人员的技术流是关键。一方面,可以组织相关的技术流会议来增加不同审计审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消防部队内部也应该鼓励审计人员利用工作之余进行技术性问题的探讨,以此实现互相学习。
(二)信息化审计工作不到位
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已然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信息技术也是不同行业发展中的宠儿,而对审计工作而言,信息化同样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消防部队审计工作中,信息化审计工作还是很不到位的。利用电脑完成基本的审计工作,包括统计基础数据,制作审计底稿,制作审计报告等,这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对于提高审计的准确度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信息化审计工作还可以实现从最初的工作预案到最终的结果考评的全套系统化记录管理,这对于消防部队审计工作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但当前消防部队信息化审计不到位问题的存在,则直接影响了当前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最终效果。所以说,本文认为,加快消防部队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信息化审计工作尤为重要。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点以外,当前消防部队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审计理念有待创新,审计信息公开不到位等,这都是未来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1法律地位比较低
对于我国的国家审计工作来说,法律方面已经发展的比较健全,而且其法律地位也得到了明确。尽管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属于基础审计的组成部分,但是其所具有的法律地位还比较低,相关的法律条款规定还不健全。因此,在实施财务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从而阻碍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
1.2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比较差
对于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来说,特殊性比较强,这使其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作为合格的农村财务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但是,与城市的发展相比,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受此影响,审计人员所具备的素质也比较低,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农村的会计并不是专业的会计人员,多数由村里的报账员担任,在进行财务审计时,多是依据自身的经验进行,缺乏规范性;第二,由村委会主任来担任财务审批工作,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导致审批工作的质量比较差;第三,审计人员比较少,即使有,所具备的素质也比较低。
1.3执行力度不足
在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的同时,也要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就是一种监督制约机制,但是对于农村现行的审计工作来说,规章制度发展不健全,监督职能也无从发挥。对于审计报告,缺乏真实性,导致无法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且,对于审计结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缺乏强劲的执行力,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进而造成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
1.4工作缺乏规范性
对于财务审计工作来说,有其严格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必须按照审计程序来进行,然而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审计程序来开展,从而导致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审计的结果准确性比较差。
2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改进策略
2.1树立财务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保证审计工作落到实处。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改革,根据其改革方向,农村的经营管理工作应向行政管理的方向发展,基于此,必须树立起农村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将审计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依赖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培训和管理。通过培训,使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管理,充分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在进行培训时,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审计工作的知识和技能、会计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保证管理的动态性及人性化,使审计人员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
2.3加强审计监管力度
对于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来说,为了将其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同时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审计工作及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监督作用,为了有效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就需要加大审计监管的力度,保证审计工作得到落实,进而准确地反映出农村经济及农村财务管理的状况。另外,还要加强财务审计工作的民主监督,所谓民主监督,就是指让农民亲自监督财务审计工作,具体的做法是将民主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度相结合,使农民对村里的财务状况有所了解,通过民主监督,使财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得到有效的保证。
2.4规范审计行为
当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法律地位还比较低,为了提升其法律地位,就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优化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款,使其与目前的财务审计工作相配套。另外,还要完善审计取证、报告等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来规范审计行为。
3结论
[关键词]企业审计工作;要点;完善;创新;风险规避;素质提升
[DOI]10.13939/ki.zgsc.2015.06.035
企业审计工作主要是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作为审计对象,按照相关法律政策中的规定,由专门的审计机构以及具有相应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与分析活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经济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进入21世纪后,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技术的革新也都冲击着传统的审计工作,所以为了实现企业的高水平管理以及利益最大化,必须正视先进企业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并对这些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才能保证企业的审计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
1 审计制度完善的问题
审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一直是审计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虚假审计的问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我国审计工作开始的较晚,所以存在一些审计环节与审计程序不完善或不相适应的情况。二是我国自从改革开放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社会经济处于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所以就造成了一些企业在审计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或由于制度漏洞存在而出现了一些如审计工作效率低、审计效果不理想、审计结果存在虚假不实等情况。当然,随着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综合发展的关注,很多管理者认识到只有保证企业审计工作的透明、准确、科学、有效才能为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具体而言,我国的现行企业审计制度存在着独立性不高、透明度低、工作重点与计划模糊、审计监督手段缺乏等具体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制度问题还必须深化制度改革,企业可以从自己具体的实际问题着手。例如,就审计工作缺乏监管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群众与小组监督等多种方式,为审计工作提出一些意见与具体建议,这样不仅使企业的审计工作小组能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严格认真要求自己还能促进审计工作的公开与透明,使得企业中的员工都能正确看待审计工作。当然设置合理的审计监督对企业和审计工作人员都是好事,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把握制度改革的力度,切不可给审计工作人员造成战战兢兢的工作环境。又如审计工作重点与计划模糊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可以督促帮助审计小组制订月计划、季度计划以及年度计划,这些计划的制订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切不可假大高空、不切实际。
2 审计工作方法创新问题
企业审计工作是否正常开展直接关系到相关债权人、投资人的利益,以及企业正常运转,所以必须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审计工作,保障企业的顺利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其他经济利益体的冲击,审计工作呈现了部门缺乏独立性、审计范围受限等问题,审计存在被动性等情况,例如,传统企业审计模式是事后审计,要想实现审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加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工作,不断完善审计的模式。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审计工作中的这些被动局面,必须从根本上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并从实践入手,积极创新工作办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首先是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随着数据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所以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确立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观念。其次是从具体工作上入手,包括提高审计技术以及完善审计内容等。例如,提高审计技术,进入大数据后,面对海量的爆炸式数据时,现行审计工作的进行大部分依靠计算机网络与系统完成,许多审计信息和数据以及具体信息之间的联系都需要网络系统进行分析、处理。这样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还能够大大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企业在审计的技术创新上可以涵盖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信息的传输以及审计信息的处理等各个环节。这样就使审计工作在打破了一定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分析的高效、准确,但是在运用网络技术时,还应该注意审计数据的安全。又如完善审计内容中,要重视企业内部的各要素与各环节,注重风险管理,要重视企业的审计工作与审计监督,尽最大可能不断完善审计工作,促进企业全面的、科学的管理。
3 审计风险规避的问题
当前审计行业中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审计风险规避的问题,随着企业数量与类型的日益增多,企业审计受到来自外界各方面的影响日益剧增。而这些风险因为可能会误导企业的管理者与决策者,严重影响企业利益,所以必须认识企业审计工作风险来自何处、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规避等问题。笔者认为审计风险是客观、普遍存在的,但又是潜在的、可控的。之所以出现这些风险,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相关法律不健全以及一些具体审计方法落后等原因。例如,一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就会造成董事会及相关企业领导对企业的财政状况重视程度不够,缺少专业的财政人员招聘和培训制度,容易产生企业财政风险。另外,“由于制度分离不够彻底,常常出现包庇等的行为,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隐患。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带来审计风险。”又如因为审计方法与模式落后导致的审计工作中存在风险的问题,这与我国审计工作起步晚有很大关系,因为起步相对较晚,一些工作程序和操作程序都比较简洁,很少考虑风险的问题,容易出现认为错误和数据准确性的问题,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虽然造成审计风险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不断建立健全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建立专业指导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引进学习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以及建立审计监督机制、合理选择审计单位等方法来尽可能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4 人员素质提升问题
因为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与能动性,所以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审计工作永远的重中之重。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由于一些不合格审计人员的错误操作影响了正常审计活动的开展,导致了企业利益的损失。所以为了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审计人员,企业必须要付出大量的努力。第一,要重视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培养审计人员正确的价值观,无论是新入职的审计人员还是一直工作在审计工作一线的同志,我们都要加强引导与教育,才能使审计人员以身作则,经得起诱惑,真正实现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第二,要展开各项职业基本素质训练,包括审计学、计算机科学、企业管理、法律以及计算机技术,企业可以采用加强职业训练与实际竞争考核以及审计监督机制等方法来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动性与竞争力。第三,要重视沟通交流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审计工作中沟通与交流能力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审计工作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所以企业可以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切实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应用沟通与交流技巧,包括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与建议、注意观察、谦虚有礼的解决问题。只有重视人际交流与沟通,才能实现真诚、高效的交流,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时期,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审计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发现包括审计制度、审计工作方法、审计风险规避以及人员素质等问题一直是审计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如何应对这些重点问题对于促进企业审计活动的正常开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云.企业审计难点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7).
[2]王秋连.企业审计风险分析及规避方法探讨[J].当代会计,2014(5).
[3]黄凌燕.内控审计对会计盈余影响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4(52).
[4]刘赫男.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之我见[J].中国市场,2014(1).
[5]彭秀玉.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14(25).
【关键词】审计 问题 对策
医院审计工作是作为保障医院健康运行和发展的一个“免疫系统”,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特点具体表现为:客观性、广泛性、潜在性、可控性等。我们应对审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从医院的经营管理实际出发,制定具体措施,重点做好审计工作,保证审计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一、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自身的独立性
在医院的建设中,许多是按照国家的规定来的,而并不是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就会造成许多机构和人员的冗余,而且有些工作人员一人担任多职,使得行政性越来越强,不利于医院自身的发展。
(二)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不明确
内审工作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有些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能根据医院总体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工作目标,致使内审工作目标脱离了医院的总体目标,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其次,对内审工作目标没有进行科学地分解,以致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往往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常常处于例行公事的应付局面之中,影响了审计目标的实现。
(三)审计方式落后,不适应时展
在一些医院,审计工作还是采取手工记录的方式进行操作,但是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审计工作的操作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手工操作比较落后,审计人员如果想要得到相应的资料,会碰到很多的困难,而且如果需要进行检查,过程就会更加麻烦。采用传统的审计操作方式不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也会比较低,不适应这个时代信息化的发展。
(四)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化建设
与外部审计比较,内部审计工作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有一定的操作规范。虽然不少医院的内审部门依据审计法规,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有关内审工作的规章制度,但与内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因而常常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陷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不良循环之中,操作程序违规、审计方法和手段不当等现象大量存在,既影响内部审计的效果,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五)审计考核的制度不健全,审计人员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的医院虽然知道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其认识不够,而且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更不要说使考核制度变得科学和规范。在医院中,由于一些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有相应的联系,有的还会有利益关系,这就更使得考核机制的建立变得非常难,有些人是一人身兼多职,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医院考核机制根本得不到落实,对一些积极工作的人员不能够进行奖励,同时对于一些消极的人员不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罚,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他们的积极性也会相应的降低。
二、做好医院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明确医院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审计定位,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性和权威性。审计是新时期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更是促进经营机制转变、管理规范、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因此应明确医院审计的职能,做好医院审计定位,将传统的查错纠弊转变为防控结合,真正溶入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为医院的改革和发展、经营目标的实现、经营策略的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经营风险的防范、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
(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审计部门和人员
医院应该按照自身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和人员,保持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之下,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同时还要进行筛选,选取具有真才实学,并且具有相应审计知识的人来做审计工作,并为其配备专门的工作场所和经费,并且加强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的联系,切实做好审计监督工作。不能够只是做一些面子工程,只图眼前的私利,应该从长远来看,切实为医院的发展做好审计工作。
(三)医院审计工作应加强财产物资审计
考虑到医院财产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医院应成立有审计、计财、器械、药剂、总务等多部门组成的财务检查小组,专门负责对医院各部门所属财产物资购进、保管、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内部审计应根据政府招标采购制度,对库存物资定期盘点,审计其是否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有无财产物资的浪费和损失现象;审计医疗设备购置是否能根据所购医疗设备价值实行相应的报批程序和采购方法,是否建立完善的三帐一卡等;审计药品、医用耗材的购进是否合规。
(四)要处理好内部管理审计与服务的关系
内部管理审计也是一种服务,而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因此,审计人员必须摆正位置,清楚自己是单位的一员,不能凌驾于单位利益之上,在思想上要认识到服务是内部管理审计的活力所在,对审计的事项要进行全面了解,从不同的视角对各个部分有重点地、客观地、独立地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运营秩序发挥作用。
三、结语
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想取得审计工作的积极效果,只有做到完善有关审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审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为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使内部审计通过审计监督服务于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改善与拓展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财务 审计工作是企业经营绩效模式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在当代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更加科学、高效的同时,财务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升级过程中所凸显的矛盾已日益明显,而矛盾中的重点则是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效性,故如何提高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实效性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财务审计工作的作用
第一,对企业内部会计所记录的企业内部经济活动以及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核实其所记录的内容是否与实际状况相符,是否有弄虚作假、刻意为之的内容。另外,对经济活动本身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审核是否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公司制度相违背。
第二,在提高企业内部的监督和治理力度方面,不仅要靠国家的法律法规、公司的制度来规范公司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更要通过财务审计工作对企业本身的财政状况加大审查力度,杜绝个人主义、裙带关系对其的权利制约,使公司整体的经济运行更加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第三,通过财务审计工作一系列严格、科学的审查流程,可以查找企业内部制约财务成果及经营绩效的关键性因素,并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改善措施,使企业内部整体的经济运行更加科学、高效。
三、如何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效性
(一)突出审计重点,明确审计工作的针对目标
审计机关在对企业进行一系列的系统化审计工作时,在审计过程中要突出审计的重点,明确审计工作的针对目标,并根据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流程。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要根据企业内部实际的绩效模式,运用静态原理与动态协调相互匹配的科学流程,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强化重点,目标突出。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审计工作:
一是加强企业政策执行审计。在审计之前,要对企业本身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以明确审计的切入点,同时围绕影响增效益、调结构、惠民生等制约企业经济良好运行的因素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在审计过程中通过数据分析来查找出突出的问题,根据上述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针对策略及针对目标,通过分析执行过程中矛盾的辩证关系,来达到动态调整,最终使得审计工作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是加强企业预算执行审计。审计过程中,要突出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各级单位的财政预算情况,并对预算超收收入以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做细致的了解,对于在建、改建、扩建重大项目等方面的审计,要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整体合理性,杜绝人为的干预对整体企业预算的影响,使得企业的预算落实到实处,企业的发展更加的健康化、明朗化。
三是加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单位要在优化审计内容、细化审评标准等细节处下功夫,要把审计升级与企业的管理升级协调起来,同时提升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掌握能力,强化管理意识,最终促进各级领导遵章守法、廉洁端正。
(二)创新审计方法,提升审计工作的实际效果
随着我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管理的升级,旧有的审计方法与新型的管理模式矛盾已经愈加的明显,创新审计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审计迫在眉睫的问题。审计单位要审时度势,根据当前新形势、新环境淘汰落后的审计模式,提升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同时不断探索审计工作的新方法,使得审计工作更好的与企业现实的经营绩效模式相协调。
一是在审计工作上做到“三核心,两重点”。即以坚持审计和审计方式相结合,全面带动细节、细节反哺整体相结合,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为“三核心”,以实时审计与创新审计突出发展重点,人本审计与规范审计协同行进相制约、相协调突出工作重点为“两重点”。
二是在审计的方法方式上,要勇于创新,大胆突破。从单纯的调阅经济资料审计向调查、采集、分析“三位一体”的审计转变;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进行预审计转变;从纸面审计向信息化、规范化审计转变。
(三)强化审计管理,增强审计工作的规范运作
审计作为一项综合性、专门性的经济监督工作,在审计过程中的审计人员要对自身的审计内容、方式负有直接的责任,如果一个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按照法规、规定行使其应有的权力和尽其应有的义务,那么对于审计来说,则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这不仅对于审计本身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更会对企业内部的经营产生恶性的循环,使得审计管理混乱,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得不到提高。故强化审计管理,增强审计工作的规范运作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要健全法规制度,规范审计行为。建立健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初审、复审的长效机制,做到审计工作流程中每一项审点都有法可依;规范审计行为,对于审计人员要严格筛选、严格约束,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个人主义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杜绝利益群体的产生对企业经济造成的伤害。
二是严格审计管理,促进审计结果具有实效性。审计管理的整体思路按照“控数量、抓质量、严管理、促实效”的总体要求,积极打造“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精品”审计工作。切实提高审计结果的实效性,提升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在审计过程中分析出来的关键问题,要根绝企业整体的经营思路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反馈整体来客观的分析,根据企业的管理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并及时跟踪方式、方法的效果,动态调整,最终使得审计管理达到应有的实际效果。
(四)严肃审计纪律,增强审计工作的廉洁公正
审计作为权力部门,在审计工作中要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严肃审计纪律,增强审计工作的廉洁公正。
一是要严肃审计纪律。“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构架下的法律态势。审计也不例外,在审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审计法》和《审计准则》的要求,公平、公正、客观的开展审计工作,并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隐瞒、不变更,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
保密制度,并且认真听取被审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严格廉洁纪律。审计部门作为监督组织的实施者,要加强以“责任、忠诚、清廉、奉献”为重点的审计文化建设,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不搞歪风邪气,不搞个人主义,廉洁自律,要时刻保持“廉洁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的工作态度,并以此作为工作准绳,树立“正清、廉勇、重实效”的审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