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00:09: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班幼儿园教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教学;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学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与指导,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和技能训练。幼儿园教学内容具有整合性、生活性和直接经验性的特点。幼儿园教学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建构认识的过程,幼儿园教学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多元性评价,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概述
在还未集体组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小册子之前,对幼儿小朋友在各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也还是不够清晰、不很了解的,认知方面最多的是蓝皮本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面的幼儿的发展目标。相比较而言,《纲要》上的目标是经过概括性提炼和归纳性总结的,教师只需要去领会,去感悟就是了,在实践方面毕竟还需要幼儿教师自己去解读《纲要》体现的基本精神和深刻内涵。
现阶段我们通过原原本本地学习并梳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后,感到《指南》相比较《纲要》而言,其中的目标、理论、要求以及见解对我们幼儿教师自身的实际工作切实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这不仅是由于《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十分明确,更为重要的是在幼儿教育与教学的生动实践中易于灵活把握和深入操作,使幼儿教师心中产生了许多共识,觉得有章法、有门道、更有底数。经过认真细致地精读了一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后,启发良多,并能从中隐约感到了一份需要对孩子付出的沉甸甸的教育教学重任。
除了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些刚性方面要求之外,《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的内容十分广泛,可谓涵盖幼儿教育各个方面。我们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可能没有考虑到幼儿各方面发展要求,对幼儿的关注度还不够全面细致。比如:我们对幼儿缺乏全面、个性化的了解、认识、熟悉,确确实实在有时候,并没有发觉与关注孩子能力水平上的亮点、特长。
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反思
通过组织这次集体学习,我们普遍地感觉到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特别是从事学前教学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负责,不仅要深入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而且还要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自觉地、主动地作为我们实际教育的工作指南,方向更加明了,目标更加清晰了。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对照《指南》相关要求,具体梳理了几点,以供各位同事们一起学习探讨。
1.教学中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从事学前教学的教师一定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冰妖关注每一个幼儿个体的发展状况,力求立足孩子的当前,为孩子今后的发展目标制定个体计划,同时要努力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举例来说,要为幼儿制定一份每月的成长档案,要细致地观察孩子,记录孩子的个性特点、优点和不足,真正去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且通过多种途径与幼儿家长进行及时联系、沟通,对家长朋友提出教育的相应指导意见。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把班级中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倾注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汗水。另外,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因而教师在照顾到绝大多数孩子发展的同时,还要对班级中一些发展较慢较弱的幼儿进行一下个别辅导,逐步提高幼儿的能力与自信心,支持、引导、推进每个幼儿从现有水平向更高、更好的目标位移升级。
2.教学中应注重幼儿参与互动
我们觉得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有的老师因为过度担心幼儿不会做、不愿画、不敢剪等,表现为因为担心,不信任就不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操作,甚至产生对幼儿产生了包办包揽的面子思想。举例来说,在自理能力方面的包办,对于小班的幼儿小朋友,不去让幼儿自己画物体的轮廓、不去让幼儿自己使用剪刀,怕幼儿画不好、画不像、剪不会、剪不像。这种教育方法实质性上是剥夺了对幼儿自身练习操作本领的机会,最后的结果是:老师累得不行,幼儿却什么也没学到、能力也没得到锻炼,仿佛成了教师的一个听众、观众。通过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难发现只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久而久之,幼儿的能力发展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抑制、影响。我们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学习、自己去练习。即便是需要操练很多次,才能掌握好,巩固好,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注重幼儿参与的同时,还需要有耐心和坚信孩子能做到的信心。
3.教学中应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从民族复兴大业的角度看,幼儿教育教学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我们的教师不能让幼儿只偏向于某一领域的学习而轻视其它领域的教学培养。在幼儿园阶段,教育教学的熏陶是全面的,立体式的,是全科的,它包括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各领域的教学以及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等。面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她要求我们教师认真领会并且把握好各领域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熟悉与通晓各领域学前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以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良好情绪情感及社会化的过程。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认真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幼儿教育各方面的特点,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从根本上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淑花.幼儿园教学方法的探讨[M].神州,2013(15):67.
[2]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发[2010]40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0年.
关键词:幼儿园课件制作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教学实践证明,在幼儿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以营造生动、活泼、高效地课堂教学氛围,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由此可见,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幼儿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制作幼儿教学课件。
1 幼儿园课件设计的对幼儿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基点,是促进幼儿学习的原动力。针对幼儿教育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应该体现出以兴趣为导向,创设出优美的意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学。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视频、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载体集中在一起,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并加以控制的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它可以向学生提供集图、文、声于一体,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并为学生提供友好,多样化、生动的交流平台,对信息的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储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创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掌握知识。
例如,幼儿园的语言类教学主要以故事、儿歌为主,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制作这类课件时,就要把握幼儿情感的需要,设计出典型的角色。将音乐、动作集中于这个典型角色,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鲜明、活泼、动态的画面,使幼儿身临其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幼儿园课件设计的基本内容
幼儿课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课件符合科学性、教学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要求,课件的设计是利用课件进行教学的首要任务。课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幼儿的学习效果。课件是一种教学软件,幼儿园课件设计的内容必须保证是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课件的执行过程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课件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幼儿园教学理论和幼儿学习的特点。这样的幼儿园课件设计才能有利于幼儿学习知识,掌握信息,有利于幼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3 幼儿园课件制作的两个关键点
幼儿园课件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因此课件的制作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教师要想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就应该注意幼儿课件制作的两个关键点。下面,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一一论述。
3.1 关键点一:课件的制作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
幼儿园的教学要立足于幼儿,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需求出发来设计、制作课件。学前教学专家朱家雄先生认为:“儿童是否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和获得知识经验,取决于儿童与环境之间有意义的交互作用”。因此,幼儿课件的制作应该关注儿童的兴趣和实际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好地接受知识,更愿意进行学习。
例如,在幼儿园的课件制作中,笔者看到一位幼儿园小班的教师为了结合“世界地球日”的教学活动而制作了一个课件《地球妈妈笑了》。这位教师想利用这个课件的制作,向小朋友们宣传做文明的小朋友,不乱扔垃圾,“地球妈妈”就会露出满意的笑脸。这位教师的想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的限制,还不理解“地球妈妈”这个抽象的概念。那么要想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将“地球妈妈笑了”改成“清洁阿姨笑了”。利用幼儿园清洁工的照片代替了地球妈妈,这样的课件制作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能起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3.2 关键点二:课件的制作要关注创新实用并引导幼儿进行互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幼儿课件的制作也越来也多。但无论幼儿课件的制作如何变换,幼儿课件制作的创新性与实用性是最值得关注,应受到重视。优秀的课件制作是将趣味性和实用性巧妙的结合,并能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意识。
例如,在幼儿园的课件制作中,一位教师制作的《看动画编故事》的课件,就很好地阐释了创新与实用。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课件的:课件的动画部分,整个动画只配了音乐而完全没有对话,这就给学生创编故事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这位教师课件设计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课件的制作设计了两个不同的结尾:一个结尾是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高高兴兴地去找食物;另一个结尾是鸡妈妈戴着手铐和脚链走向监狱的情境。这样,同样的一个故事设计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尾,激发了幼儿无尽的想象。让小朋友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编故事,激发了学生参与故事创编的热情,利用课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图片教学或者限定故事的视频教学无法比拟的。
幼儿课件的制作是需要教师经过不断的“制作―实践―修改”反复操作的过程。幼儿课件的制作其面对的对象是3到6岁的幼儿,因此,具有创新、互动、交流的课件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
4 结语
总之,多媒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成为了丰富幼儿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更好地促进了幼儿主动、和谐的发展。但是幼儿教师课件制作水平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总结,最终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让多媒体发挥其独特的教学辅助作用,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的教学。
参考文献: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光阴似箭,一转眼又一个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是小班孩子入园的第二个学期了,在稳定孩子情绪的基础上,我们较好地开展了方案教学的活动,现在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下面把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原有幼儿25人,这学期有9名新生插班,现共有幼儿34人,其中男21人,女13人,最大的4岁半,最小的还不到3岁,平均年龄3岁左右。男女比例分布很不均衡,加上年龄差别大,也存在较大能力差异。总体来说,大部分孩子回园后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大进步,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但由于新生插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焦虑,部分旧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开学后一段时间幼儿生活学习方面的常规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到中期才渐渐稳定下来。
二、儿童健康状况
本学期本班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波动比较大,开学初回园率达到98,4月回园率下降到了75,5月开始才慢慢回升。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班内出现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症状为咳嗽、呕吐间断续的发热,起病急,退热慢,从发病到痊愈需要2—3天或是一个星期的时间。由于孩子年龄小,抵抗能力差,易受感染,在病情发生时,老师加强了与家长的电话联系,并向已痊愈的幼儿家长请教治病的良方,同时主动在家长来接送孩子时向他们介绍了治病的良方,让家长深受感动。
从体育锻炼方面来年,总的来说我班幼儿参加晨间锻炼的积极性比较高,对各种类型的体育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即使在下雨天我们也坚持在室内组织早操活动,这一点深受家长们的好评。
本学期配合园医对全班幼儿进行了一次体检,从结果来分析,幼儿身高体重达标率达84,有4的孩子偏瘦,其中尤艺霖轻度贫血。分析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最主要还是因为饮食方面挑食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孩子至今还未学会自己独立地进餐,饭量也比较小,如曾凯文、黄嘉琳等,在下学期的工作中重点要训练这一部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进餐方面的不良习惯要配合家长一起给予纠正,并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三、教师工作状况
本学期小班级组开展“方案教学”的尝试,以整合课程为主要指导思想来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上学期末我们已经制定出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本学期的教学活动共分为“跟动物做朋友”、“花儿的世界”、“谁来帮忙”、“逛逛街”、“水真好玩”、“娃娃穿衣”六个主题,每个主题活动初定分三周来完成,并把具体的内容制定成册。本班三位工作人员由始至终团结协作,能做到事事有商量,教育目标一致、常规要求一致、教育方法一致、对孩子态度一致。在工作中分工合作,各司其责,保证了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与以往不同的是,传统的教学都是在课堂里进行,孩子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这个学期我们把各种教学活动延伸到了社区和大自然中,从环境布置到学习知识,都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作环境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地学习、探索,并且让家长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来,对老师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这一点教师将以专题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这里不再赘述。
四、卫生保健工作
本学期在园医的指导下,本班坚持做好卫生保健工作,能严格按要求对幼儿餐具、寝具做到每天消毒,玩具定期清洗;从2月开始每月尾便要求孩子把床上用品拿回家清洗;3、4、5月每天早操后、午睡前和临放学时都帮孩子换衣服;每天早餐后、午睡前、下午起床后都检查孩子有无发烧现象;对孩子做好自我保护及不伤害别人和卫生安全常识的教育,每天餐前严格督促孩子用流动水洗手等等。每天毛巾发放以后,又教孩子学会了正确的擦嘴方法,并做好毛巾的消毒工作,在每个月尾的大检中,我们的卫生情况都是满分。
五、家长工作
学期的家长工作与上学期相比又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因为经过了上学期,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本班大部分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而且对老师能给予充分的信任,这给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个学期,除了做好家访、电话联系、手册发放等常规的家长工作之外,我们在“家长园地”原有栏目的基础上开辟了一些新的栏目,如“专题论坛”、“育儿经验”、“教师手记”、“教师答疑”、“重点关注”等,经常组织家长们进行讨论,了解他们的需要。
如开学初组织家长们讨论“抽签的方式安排床位好不好”、根据家长们在手册中的提问教师整理了名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文章等等,这样通过老师和家长的互动,来解决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要结合整合课程的实施方案,把“单元活动设计意图”、“亲子活动方案”、“活动网络设计”、“单元活动计划”等内容详细地公布出来,让家长对我们新的教学方案有所了解。
另外,我们还根据活动开展的情况,开辟了三个专栏,一个是“亲子同乐”,用来张贴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亲子活动单,本学期我们一共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索完成了三份亲子活动单,分别是“水的作用”、“沉和浮实验”登记表,均张贴在这个专栏里;一个是“宝宝看世界”,用来展示孩子们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对话实录,我们一共展示了四份孩子的对话,分别是“我对‘动物’的认识”、“遇到困难找谁帮忙”、“小猫咪洗澡”、“迷路了”等等,孩子的对话张贴出来后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还有一个是“活动剪影”,用来张贴孩子们参与各项社会性活动的照片,如集体去太空作物园参观、认知活动“到动物园里看看”、“送给妈妈的礼物”等等,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
因为整合课程的很多活动开展都需要家长们动手为孩子们提供教育资源,因此我们更注重各项活动开展的质量,只有让家长们真切地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以后,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我们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提供的资源给予大力的支持。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很多家长都对教师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如“花儿的世界”主题里很多家长为孩子们提供了鲜花,干花等。
在“跟动物做朋友”的主题里张子悦、张为亮的家长提供了小乌龟、小白兔和玩具动物让孩子们实地观察;本学期本班三位工作人员都注重了与家长的沟通,尤其是在水痘期间和组织外出亲子活动中分工合作,在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与家长相处要以心换心,要坚持长期一点一滴的情感积累,家长和老师之间才能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才能让家长觉得把孩子交给老师放心,才能充分地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关注我们的教学工作,科学、积极地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个学期的时间飞快的就过去了,看着孩子们花朵一样的笑容和永远也不肯停下来的小小身影,我的心中有着许多的感慨。
想想刚刚开学时,面对一群从来没上过幼儿园正在不停哭泣的小不点,我真的有点不知该怎么办好。当时,我看着他们伤心可怜的样子,我多希望我就是他们的妈妈,就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的安慰的天使,那样,我就可以更好的安抚他们了。
现将本学期主要工作任务进行简单汇报:首先
(一)教育教学方面
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幼儿喜欢幼儿园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消除胆小、怕生及分离焦虑的情绪。认真学习业务,改教法、改学法。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幼儿的鲜活的生活自主设计(十月份开展主题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十一月份开展主题活动—“认识我自己”、十二月份开展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 一月份开展主题——冬天来了),创造性地使用教师教育用书。强调以幼儿生活为轴心,以幼儿经验为切入点,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我们强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普遍水平,同时关注幼儿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我们两位老师从各方面充分了解本班幼儿,尽量做到面向全体,照顾个别,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
建立班级一日生活常规,初步培养幼儿能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规则,使幼儿懂得应轻拿轻放玩具桌椅,不防碍别人游戏,不抢同伴正在玩的玩具,积极、认真参与集中教育活动等行为规则。
延时班教育工作也开展的很顺利,幼儿对英语都比较喜欢,喜欢唱英语儿歌,在英语我的教育活动后孩子们会经常不知不觉中说出一两个英语,而且每次英语课他们都很盼望,幼儿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会使用简短的问候语以及英语单词,并且能够在生活中简单的运用。可见他们对英语十分的热爱。
(二)保育工作
我时刻抓好班级常规工作,严格按照一日生活时间,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还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擦嘴、漱口、洗手、洗脸。饭前、便后要将手洗干净,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幼儿进餐时,教师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和蔼地指导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学会用筷子,进餐时不大声说话,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安静就寝。独立、有序、迅速地脱穿衣服和鞋袜,会系鞋带,会整理床铺。保持仪表整洁,咳嗽、打喷嚏时会用手捂住口鼻或把脸转过身,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不爬不踩桌椅,不乱涂墙壁。如喝水、饭前便后洗手、说话轻轻、拿放椅子轻轻、看书、玩玩具、礼貌等习惯,幼儿每天不用老师再提醒,都能主动完成好。
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袜,练习整理自己的着装和床铺,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认真做各项清洗消毒工作,室内物品有序摆放,窗明地净,地面整洁、无死角,厕所无污垢、无臭味,节约水电,并培养幼儿节约的好习惯。
(三)家长工作
1、建立“家园联系栏”,每周向家长公布教学计划、家教知识及教师传授的新知识。
2、教师每月与家长交流幼儿学习、生活情况,并且有事保持电话联系。
3、每月根据主题活动需要邀请家长与孩子、教师一起体验活动的快乐,在家园活动中家长体验到了快乐,同时也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4、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联系活动,开展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为家长接除后顾之忧,并请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5、结合节日,开展家园同系活动,运动会亲子活动,庆圣诞等游戏活动,家园共同参与活动,增进了家园之间的情感交流。
我想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让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下,下学期继续努力,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班况分析我们2班一共有34个孩子。这些孩子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不同,发展水平也不同。虽然他们都有着相似的肌体发展水平,但是在自我服务能力、适应能力、语言发展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诸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面对这样一个层次不一的班级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协调。首先我们要创设一个亮丽、温馨、和谐的环境,帮助个别幼儿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顺利度过心理上的断奶期。其次要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建立起一系列良好的常规,以保证日后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要加强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入手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施教,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水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由于现代家庭的特殊环境,使得不少幼儿失去了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只有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为基础,才能让他们在幼儿园愉快地开展一日活动。
二、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观念及习惯。幼儿的行为,充分反映了他们参与社会交往,适应周围世界的能力,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身心发育和成长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三、转变教学观念,在活动中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打破了各个科目领域的划分,根据新课程教材的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机地将各个领域知识加以融合。课改的核心是让课程适应并促进孩子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能依赖教材,抓住日常生活中随时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有价值的事情,用整合的观念对教材、教案进行选择、创造,不断拓展教育活动的资源。
四、教师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做到家园同步。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前面提起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时间,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则能让我仔细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更全面的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五、教师互相配合,使班级工作顺利进行。今年我和朱老师一起管理班级工作。两人是第一次搭班,在管理工作中,我们二人互相适应着对方的管理习惯。我们一起总结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一起解决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看了“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幼儿园小班教师期末总结6篇
2.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总结
3.2016春幼儿园小班个人工作总结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活动 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6-01
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游戏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三个方面研究,首先,要把游戏的形式导入到幼儿园的活动内容中。其次,所有游戏活动的安排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最后,采用游戏的方式来结束这些活动,是巩固幼儿学习知识的根本,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1.幼儿园活动形式
很多幼儿专家都表示,在儿童时期,对幼儿的教育要和游戏活动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除了能够帮助孩子去强健身体,还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促进身心的发展,那么怎样把游戏活动运用到课堂中,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分析了一些资料,总结了游戏在活动中的运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把游戏深入到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渗入一些游戏的成分,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游戏的导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幼儿园的美术《美丽的热带鱼》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变魔术的形式,把一些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变成热带鱼的形状,这样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也想要自己体验一下,这样在这个美术活动中,就可以进行制作这个游戏,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语言活动《七彩虹》这个内容的学习中,可以采用猜谜语游戏,让孩子们猜一猜说一说其中的内容,要求准备的谜语要尽量的生动有趣,很多幼儿能够猜到是彩虹,这样就可以安排幼儿用画笔把这些内容画出来,同样也起到了激发孩子们兴趣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导入游戏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把社会、科学、美术、语言等游戏导入到活动中,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还可采用一些数字游戏导入到活动中,增加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2展开不同的活动,增强学习效果
采用游戏的形式展开不同的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在科学和社会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在学习中,好奇心非常强,很喜欢摆弄一些东西,探索其中的奥秘,所以在科学的教学中,就需要了解其中的内容,在游戏活动中,要感知幼儿的一些智力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的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实现活动和游戏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认识磁铁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活动中需要的材料。例如,磁铁块、铁钉、曲别针、塑料片、碎布块等。先让孩子们亲自去动手操作,去感受磁铁的特性,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孩子们提一些关于磁铁的一些问题,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探索这方面的内容,实现在玩的过程中体会磁铁在其中的作用,总结出,磁铁能直接吸铁、磁铁能吸曲别针、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了解到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游戏的适当运用能够让幼儿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在数学知识的时间中,也可以增添加入一些游戏活动,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更受幼儿的欢迎。如:在数学活动《数月饼》中,可以采用小熊做月饼来过节,这样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数月饼?,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大的月饼送给爸爸,小的送给小朋友等方面的活动。另外可以按照月饼的大小以月饼形状等让孩子们自己划分,突出这种活动的重点内容。
3.艺术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幼儿园分为中班、小班、大班三个层次,在教学的时候中班里的孩子们心里特点是需要小班孩子那样的照顾,大班孩子那样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把游戏和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游戏的活动中采用捕鱼的大伯伯来了,小蝌蚪们都害
怕了,不敢在河里边玩,害怕被捕鱼的人抓到,要快速的回家,找到妈妈。把音乐知识应用到音乐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艺术教学的效率。
4.健康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孩子们在健康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了游戏学习的形式,健康活动是常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健康活动也经常运用到游戏中。例如,《狡猾的狐狸在哪里》、《猫捉老鼠》、《小小跳伞兵》等活动,这样能够让孩子们锻炼跑、钻、跳的肢体动作能力,让孩子了解游戏的规则和游戏中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开展“站报纸”健康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拿报纸玩,看谁能够得出这些花样,进行折飞机,或者把纸团团成球,给孩子们介绍一些活动,当他们高兴地向大家表演自己的玩法的时候,可以尝试其中的喜悦。另外,在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加教学的难度,让他们讲报纸多折几层,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了解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5.游戏活动结束巩固学习成果
游戏活动结束以后,需要巩固孩子们学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舒缓活动紧张的气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做到的是总结活动的内容。例如,在美术活动结束以后,可以带着孩子们玩开火车的游戏,游戏结束以后,让孩子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欣赏他们的美术作品。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6.结束语
幼儿园活动中加入了游戏的成分,能够很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另外,对于幼儿园的老师,要具有耐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位孩子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衡若愚.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个案研究——以某华德福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为例[d].西南大学,2010.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音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128-03
作者简介:尹绯,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门听觉艺术形式,通过声音传递情感,使听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及感染,感受美的滋润。古今中外许多著名学者,如孔子、爱因斯坦、列宁都酷爱音乐,他们认为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幼儿园音乐教学能使儿童心情愉悦,在培养儿童模仿力、想象力、创造力,陶冶儿童的情感,发展儿童的智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将“艺术”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艺术”在不同领域的综合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其它领域所不能达到的。由此可见,音乐在培养人的情感及审美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师资的培养上,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基于此,笔者深入常州市幼儿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幼儿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旨在了解常州市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反思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索高校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与幼儿园音乐教学结合的途径,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检索,对幼儿园音乐教学理论内涵及影响因素探讨和分析,理清本次调查项目,组织课题组成员与幼儿园教师座谈,对涉及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印证、筛选,共同确定、编制了调查问卷。并把调查内容分成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个部分。封闭式问题侧重于了解幼儿教师个人基本情况、音乐教学目标、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方法与评价情况等内容。开放式问题侧重于了解幼儿园音乐教学改革和师资能力培养、提高问题。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3.研究对象
笔者随机对常州市5所幼儿园的12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按照所在不同班级分别对小班、中班、大班的教师发放问卷,其中大中班各发放50份、小班发放25份。共发放调查问卷125份,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为96%。在发放问卷的同时,对5所幼儿园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
三、结果与分析
1.幼儿园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常州市幼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其中25~35岁的教师占总数的67%,教师年轻化的趋势明显。幼儿园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状况,一方面符合幼儿教育规律,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前教育的扩招,加入幼儿教师队伍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教师的学历是其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是衡量一名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标准之一。在所调查的教师学历中,本科学历占调查总数的79%。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幼儿园对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较高。特别是具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更加受到幼儿园的欢迎。
2.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调查情况
幼儿园音乐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音乐教学不仅反映幼儿园教学质量,而且也反映幼儿园教师的艺术素养和业务能力。本研究在设计上把音乐教学现状分为四个部分,即音乐教学目标,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学评价。
(1)幼儿园音乐教学目标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对幼儿园的访谈了解到,幼儿园每年级都有明确具体的音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工作,教学目标明确。可见,幼儿园对音乐教学非常重视,对教师课堂教学规范要求严格。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学目标认识清楚,在教学中基本能按照教学目标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教学工作。
(2)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的调查。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分四部分: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欣赏。教师在教学前都能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充分准备,统计数据为100%。教师对课程内容基本了解的占总人数的79%。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前都做了认真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教学内容也能够基本掌握。在教材的使用上,各幼儿园的主干教材基本相同,主要使用的教材是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和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根据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需要,各幼儿园适当增加了一些辅助教材,如奥尔夫音乐教材、吉的堡园本教材等。在授课中乐器的使用上,每节课都用的乐器占50%,使用的主要乐器是钢琴。调查显示,79%的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见多媒体使用较广泛。由此还可以看出,幼儿园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乐器和多媒体技术授课。
(3)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法的调查。本次调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包括课堂讲授、节奏训练、讲故事、做游戏。搞清楚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活动设计,还是将多样的教学设计结合。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运用一种课堂活动设计的占4%,运用两种活动设计的占20%,运用三种活动设计的占29%,运用四种活动设计的占46%。另一方面,在音乐教学法的使用上,包括奥尔夫教学法、铃木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巴里斯节奏唱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法,等等。在教学中使用一种音乐教学法的占63%,使用两种的占17%,使用两种以上的占8%,不适用的占13%。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已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音乐教学法的使用也在逐步普及和渗透。调查显示,目前幼儿园对教师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断拓展和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能够将各种技能综合贯通,而且对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并在教学中运用。
(4)教学评价的情况。教学评价是教师发现、分析、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次对幼儿园音乐教学评价情况的调查,主要针对幼儿园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两方面。幼儿园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专家测评、教师互评、家长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等等。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主要是以教师互评和自评为主,与外请专家、家长参与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方面,主要围绕教师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水平,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可以看出,幼儿园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相对比较客观,形式多样,基本能够反映教学质量情况,这就对教师平时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论与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建议
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幼儿园对教师要求较高,考核严格,形式多样。在教学环节方面要求严谨,管理规范。对幼儿园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科研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反思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学前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园对音乐教学的要求,制定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增加课程的实用性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幼儿园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实践技能和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音乐课程的教学应紧紧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音乐技能的学习。同时,还要有别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应在教学中突出学前专业的特点,将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与学前专业的音乐教学结合起来,制定更加实用具体、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使学前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和实际教学相结合。
2.结合幼儿园音乐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学前音乐课程的结构
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一些教师认为,在校学习期间,钢琴即兴弹唱、音乐理论、歌曲创编、音乐欣赏以及艺术实践在幼儿园的实践教学中应用较多。因此,学校应针对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实用性强的音乐技能,进行加强和适当调整。如学生普遍反映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不强,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学时,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如定期举办讲座、开设选修课、举行钢琴即兴伴奏比赛等形式,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次,在每学期的声乐考试中,要求学生互相弹奏歌曲伴奏,锻炼和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最后,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一些即兴伴奏的作业。多渠道、多途径地帮助学生提高即兴弹唱的能力,以适应幼儿园的教学需要。
由于学前专业课时数的限制,很多音乐理论课程无法开设,学生可以根据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需要,通过自学、选修等途径学习。如视唱、音乐史、音乐欣赏、和声学,等等,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采用灵活机动的学习方式。
3.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需要。因此,音乐教学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在设置上安排了教育教学见习和实习,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不强。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走入幼儿教育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体会,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笔者认为,在安排见习和实习时,应进一步强调见习实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让学生知道去“看”什么,“学”什么。因此,在见习、实习中,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二年级见习时要了解幼儿园教学的基本环节、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教案的写法、授课的流程等。三年级应深入课堂,认真地备课并直接上课,将幼儿园的艺术领域的课程都上一遍。四年级应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前两年的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不断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和音乐教学能力。
4.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
目前幼儿园也非常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一位好的教师,不仅教学能力要强,科学研究的能力也要强。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特别是在实习、见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以便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成为一名高素质、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3]王秀萍.幼儿园问题解决音乐教学的理论原理与实施步骤[J].学前教育研究,2011,(3).
为客观公正开展评选活动,首届评选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专家评审组评选。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研究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李 琳(华东师范大学,指导教师:李季湄)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胡丽园(华南师范大学,指导教师:郑福明)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
张 燕(西南大学,指导教师:刘云艳)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对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
李 春 父母对3~7岁儿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 华 故事讲述与扮演的结合对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
廖 莎 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
西南大学
魏 燕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研究
赵丽君 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刘智成 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件的个案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公办幼儿园为例
王志成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三所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吕 晓 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A幼儿园为例
本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左慧慧(中华女子学院)熟手――新手型教师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语言使用的比较研究
张 怡(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行为研究
王微丹(首都师范大学)幼儿园教师对专家型教师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
韩佳伶(首都师范大学)关于家长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培养情况的调查研究
王剑琳(上海师范大学)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何海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研究
熙(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基于现场的观察研究
李 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师幼言语交往的现状及思考――以宁波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博聪幼儿园为例
江(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幼儿园网站栏目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黄 俊(杭州师范大学)材料对幼儿自主游戏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菊芳(杭州师范大学)4~6岁学前儿童心理压力源的访谈研究
许大龙(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市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中华女子学院
张 娣 5~6岁幼儿面积守恒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向亚玲 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史秀芳 对幼儿园节日主题活动设计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王迎双 国内外幼儿插图比较研究
许倩倩 高教育背景父母指导亲子阅读的现状调查
王 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
徐仲卿 上海0~3岁社区婴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俞洁静 幼儿园小班支持性游戏环境的初探
仇 芸 基于0~3岁低收入家庭学前儿童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任 蕾 “抒情型”童话与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朱丹丽 对三套幼儿园教材(中班)艺术活动目标的比较研究
俞 洒 受欢迎幼儿的个案研究
王子 师幼互动中幼儿对教师影响的初步研究杭州师范大学
毛美君 幼儿美术教育中范画价值的初步研究
吴奶儿 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调查研究
严倩颖 短期训练对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西南大学
唐 赢 陈鹤琴儿童游戏思想述评西北师范大学
路 娟 关于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教育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鼓励奖:
王海霞 吴爱梅 刘丽娜(中华女子学院)
沈笑英 杨欣琳(陕西师范大学)
张 俊 姜 飞 白 云 陈 佳(首都师范大学)
张 颖 陈 夏 金爱萍(杭州师范大学)
陈 琳 张洁琼 陶 涛 邱莹莹 胡巧红 吴海燕
郁 蕾 谢巧玲 高乐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王 卓(湖南师范大学) 刘 冉(西南大学)
吴丽玲(华南师范大学) 陈竹君 钱舒琴(上海师范大学)
专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张婷婷(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关于2~3岁幼儿早期阅读倾向的调查
胡 静(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在数学活动中建构有效互动行为的认识与思考
邹 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体态动作在中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覃小秋(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幸福
吴锦婵(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浅谈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赖慧珍(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中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与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关系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杨 媛 浅谈角色游戏与幼儿生活
许丽连 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失败
蒙小华 幼儿散文的教学与研究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谢莉莉 中班幼儿快乐感、同情心的研究
王爱萍 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
吴霞花 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庄碧云 大拇指翘起的度――附属幼儿园家庭赏识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忠明 关于合肥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张 芸 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创设与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唐翔燕 关于幼儿园开设兴趣班情况的调查
宣杨杨 幼儿园环保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之现状调查
卢 静 关于小学生感恩心理的现状调查
鼓励奖:
马丹荔 王 茹 王燕茹 马 静 王亚楠 汪 霞
余琼瑶 杨 蕾(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 群 周 卉 容 秋 李梅花 蓝 艳(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吴桂婷 主子吟 肖 雅 林 玲 林李为(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为更好地将这项社会公益性学术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切实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全面客观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更有效地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在充分总结首届评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主办单位决定。第二届(2008年)评选活动将提前至2007年12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08年4月30日。从第二届评选活动开始,评选过程将采用严格的“双盲”评审方法。第二届评选结果将及时于2008年5月31目前揭晓。
信息技术幼儿园应用现状人类已经逐渐进入信息时代,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全面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起点,是终生教育的基础。在幼儿园教育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于幼儿园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发展其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起步比我国早,美国幼儿园信息技术的运用基本情况如下: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普及率很高;计算机在幼儿园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重视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我国在近些年也开始重视幼儿教育的信息化问题,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在标准第七条通识性知识中,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幼儿园教师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对幼儿园的管理、教学活动开展、家园共建、教研水平起着积极作用,是信息时代对幼儿园教师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采用政府推动、示范引领、重点支持、分步实施的方式,推动幼儿园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每所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传递、存储及利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是一种可以代替、延伸、扩展人的感官及大脑信息功能的一种技术;主要包括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笔者经过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主要存在管理和教学两个方面。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各种教学管理平台的应用、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卫生保障系统的应用;教学方面主要表现为数字化幼儿教学资源库的引进和建设;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普遍应用;数字交互电视、触控电视等得到应用;网络计算机成为教师备课的工具;专业计算机教室相继建立。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整体显现出两极化的趋势,办学条件较好的幼儿园,资金比较充裕,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比较完备,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比较广泛,而条件相对差的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则不太乐观,甚至处于零应用的地步。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1.网络管理系统渐入幼儿园教育领域
条件好的幼儿园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人员信息管理网络化。教师的人事建档,学生的学籍管理,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并且能够做到网络查询、修改。
个人学习电子档案袋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家长可以较方便地通过班级主页等方式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通过网络技术,家长可以及时通过互联网或手机查看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了解和分享孩子的成长过程;通过QQ群、微信等社交媒体软件,建立家园共建体系,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运用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对各项信息进行管理,将幼儿园教学、人事档案、医疗、财务、教学工具等数据进行网络管理,将所有的数据都储存在服务器中,可以实现一定区域内的资源共享,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有效性和广泛性。
2.财务管理系统较为普遍
财务管理是幼儿园日常管理中的重点,是幼儿园各项收入支出的核算中心。一些条件较好的幼儿园通过对自身情况分析,引进财务管理系统,确定专门的后勤人员负责具体财产总管理系统,每个部门的主管人员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子系统。使用适当的账务处理软件,进行财务管理,不同的幼儿园通过使用适合自己的账务处理软件进行财务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每天发生的业务,及时利用账务处理软件对数据处理,当月支出、结余等财务情况就可以清楚地展现。
3.卫生保障系统逐渐在幼儿园中兴起
幼儿园的卫生保障工作是重中之重,由于孩子年龄小,对自己的各种情况不能精确表达,所以应该设置更多的健康指标,可以建立由幼儿园保健医生主管的卫生保健系统,完善幼儿保健电子档案。通过对学生的姓名、性别、身高、出生年月、体重、班级、上学时间、家长姓名等信息进行汇总,建立幼儿电子卫生档案。保健医生每日对幼儿园学生进行早、中、晚三检,同时做好数据记录,为以后对幼儿进行健康状况分析提供依据,结合相关程序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的发现、处理和上报工作。
进行营养计算。营养计算是幼儿园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是一项较重要的保健内容,利用专门的营养配餐系统,可以比较科学制订幼儿的营养标准供给量,保证合理的饮食搭配。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数字化幼儿教学资源库的引进和建设;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普遍应用;数字交互电视、触控电视等得到应用;网络计算机成为教师备课的工具;专业计算机教室相继建立。
1.条件好的幼儿园引进了数字化幼儿教学资源库
该库可以提供各个学科教学的大量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以生动直观的科学实验、非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的视频教学短片、美妙动听的儿歌、欢快喜悦的舞蹈,提供了日常幼儿园教学的大量课程资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幼儿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目前流行的资源库也支持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允许教师建立自己的数字课程资源,给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展示平台,促进了幼儿教师积极学习多媒体教学的兴趣;通过分享好的教学资源,可以带动教师集体教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普遍应用
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显著特点在幼儿教育中已经普遍得到了认可,大部分幼儿园会有一个或多个多媒体教室,配有大屏幕幻灯投影,可以开展一些较大型的活动或者进行小班教学。
多媒体技术可以非常好地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语言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增加了语言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学习中、进行主动探索。通过创造生活情境,引导幼儿感受意境、积极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
与此同时,锻炼了他们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声音创设体验情境,帮助幼儿对语言的理解、激发其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运用不仅活跃了幼儿园的语言课堂教学气氛,更广泛地拓展了教师语言教学的思路,丰富了语言课程资源库。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给幼儿提供直观的科学经验,更加形象的理解微观和宏观世界,培养其观察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现场实验培养其对生活世界的好奇心、开拓视野,为将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打下基础。
3.数字交互电视、触控电视等新一代电视技术得到应用。幼儿园基本上都在教室配备了电视机,从老式的模拟电视到新型的数字电视都有应用,不过随着多功能电视的普及,在幼儿园信息技术投入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原来电视机加VCD或DVD的设备配置基本濒临淘汰,普通的数字电视比较流行。数字电视可以不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直接播放U盘中的视音频、文本等教学资料,方便了教师利用数字资源备课。
有些幼儿园教室中配备了电子白板或触控电视。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幼儿园中已经配备了电视白板,电视白板作为新一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具备了电子白板的全部功能,通过专为教育研发的软硬件配合使用完全颠覆普通的触摸电视,实现了计算机、多媒体投影、电视机的结合,方便的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笔迹书写、图形绘制、文字输入、文件调用、课件制作、删除复制、遮挡、放大缩小、视频播放回放、直接打印等多种演示功能。以其强大的多功能性和交互性,预计这种新型的电视白板将会在未来的幼儿园教室中成为主流教学媒体设备。
4.网络计算机成为教师备课的工具。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给教师配备了专业的计算机来进行教学和备课活动,幼儿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搜索更多的教学资源,通过自己园内的教学资源库可以获取更为专业的教学课件或教学素材,通过社交软件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班级活动图片,分享学习过程。利用计算机制作完成自己的教学课件,并且能够在网络中与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借鉴,不断增长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5.专业计算机教室相继建立。在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会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室供小朋友进行一些单机版的游戏学习活动,利用购买的一些专业为幼儿设计的绿色软件进行相关学科教学,较早培养孩子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和使用能力。以游戏学习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受到幼儿的欢迎,正确的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活动,将会对培养幼儿正确的网络学习意识,减少青少年期的网瘾出现机率。但在一般幼儿园这种教室还是比较少的,在欠发达地区甚至为零。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这将成为我国未来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
四、小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学校及家庭已经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入,新一代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在这个以信息为载体的时代,幼儿园信息化的脚步正在加快。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管理与教学中的应用两者应相辅相成,共同为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广大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其应用还处于非常薄弱的阶段。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该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资金政策倾斜,帮助其早日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积极推进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培训,真正实现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何t.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
[2]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2011-12-12.
[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3-13
[4]高爽.信息技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
[5]杨海燕.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教育革新,2013,(12).
关键词:幼儿园;故事教学;方法
学龄前儿童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较低,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内容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生动活泼的故事,对幼儿进行语言、智力和情感方面的教育。这样幼儿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接触儿童文学,发现其魅力。
一、开展故事教学的意义
1.具有德育意义
幼儿处于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初级阶段,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故事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故事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并且将生活中的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故事中的鲜明形象感染幼儿,让幼儿从故事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2.提高语言能力
故事教学一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词汇积累,二可以让幼儿从中学习正确的表达习惯。当幼儿在听故事时,会自觉地对故事中的词语进行储存,并且在听的过程中,幼儿还能注意到怎样将词语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3.扩大知识面,提高想象力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总爱问“为什么”,这是幼儿主动求知的表现,也反映了幼儿知识面有待拓宽的问题。故事教学能够丰富幼儿知识,满足幼儿好奇心理。故事是知识的一种载体,不同类的故事中蕴含着各种知识,幼儿在听故事、学故事的过程中会进行思考和评价,进而会促进幼儿想象力的提高。
4.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作为幼儿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当幼儿对故事情节产生疑问时就表示他们对故事产生了好奇,这时教师加以引导,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故事教学的方法
1.问题设置法
在幼儿故事教学中,提问能够起到引导作用,提问贯穿在故事讲解的各个环节中。首先,在故事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幼儿产生好奇,进而专心地听故事的详细内容。其次,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当教师讲完一个故事时,可以提问学生:“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你喜欢故事中的人物吗?说说为什么。”这样幼儿对听的故事有了简单的概括,同时将自己对故事中角色的看法结合内心的体验表达了出来。再次,当教师讲完故事时,可以让幼儿试着根据提示问题对故事进行续编。如,讲了《狼来了》这个故事,教师让幼儿继续想象:“放羊的孩子以后还会说谎吗?”“后来人们会对放羊的孩子说些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故事教学有助于幼儿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提高。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变换提问方式,针对故事的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同时提问的次数要合理,以免让学生产生厌烦。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性。面对不认真听讲的幼儿,教师不能再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注意,这样会破坏故事的连续性,影响其他幼儿的兴致。在提问时要注意时间间隔,讲述一遍故事提问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2.分组讨论法
组织讨论法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围绕故事内容的理解或者续编故事进行的讨论。分组讨论的方法在大班中运用较多。讨论法建立在幼儿对故事主要内容有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是为了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涵,调动幼儿情绪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幼儿在理解故事的重点或者难点产生疑问时,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发挥想象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讲《爱笑的小花》这则故事时,教师在讲完后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天天想要采小花的时候外公是怎样劝小花的?”“天天为什么没有摘走小花?”“你想和小花做好朋友吗?那你应该怎样做呢?”教师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和难度的增加,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明白爱护花草的道理。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幼儿从故事中获得启迪,受到道德和情感的教育。
教师在运用分组讨论法时,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总结,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性格较内向的幼儿,多采用鼓励、表扬的形式,让他们敢于发言。
三、故事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选择有趣的故事
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要选择语言生动活泼、内容有趣的故事,这样幼儿才会对故事产生兴趣,并且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述,从而进行积极思考,从故事中获得启示。
2.选择的故事难度要适当
针对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应当选择适合幼儿理解的内容,否则会引起幼儿的厌烦情绪,教师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或者低效的。
3.增强课堂互动
让幼儿一味地坐着听、说,他们一定坚持不了一堂课,因此教师要在故事教学中为幼儿创造参与的机会,可以通过表演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
总之,作为幼教工作者,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故事教学,采用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一、角色游戏的定义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如,在“超市”的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收银员来收幼儿买到的东西.而顾客则是拿着购物筐去拿东西。在玩“菜市场买卖”的游戏时,幼儿会吆喝“便宜又新鲜的蔬菜啊,快来买啊”等等。又如,幼儿扮演“警察“的角色时对小偷的语气非常凶。这些都证明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是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二、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一)幼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缺乏角色意识
由于小班幼儿教育思维方式和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对于教师明确角色扮演的分工不清楚,往往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意识混淆。尽管教师在游戏前明确分配给“爸爸”、“妈妈”、“孩子”的角色,但孩子根本不会理会,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模仿着成人的各种动作,有时扮演角色总会经常转移。例如,在小班开展的“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各自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名幼儿扮演“妈妈”的角色抱起娃娃哄着娃娃睡觉,嘴里还不停着说着:“宝宝乖,宝宝快点睡觉了!”片刻过后把娃娃放到小床上,自己又扮演起“孩子”背起书包准备去学校上课,嘴里还说着:“妈妈,我去学校了啊!”从这一案例分析看出,幼儿在游戏扮演中,他没有考虑到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既扮演“妈妈”的角色,又扮演“孩子”的角色,很明显这一时期的幼儿角色意识不强,容易凭借自己的兴趣去变换角色,但从游戏整体看他们玩得十分开心。
(二)幼儿游戏内容重复、简单而零散
对于小班幼儿这一时期角色游戏主要是模仿成人的个别行为和动作,依赖于形象逼真的模拟玩具。由于小班年龄特点具有随意性,幼儿生活经验又少,所以,幼儿扮演的角色往往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小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往往表现出内容简单,多次都在重复同样的动作,并且情节单一、零散。例如,在一次幼儿自由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几名幼儿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一名幼儿扮演“妈妈”,一名幼儿扮演“爸爸“,剩下的幼儿扮演“孩子”。扮演“爸爸“的幼儿学着爸爸的语气说:“我去上班了,你记得在家做饭。”扮演“妈妈”的幼儿连回应也没有回应,于是自己就开始在那假装做饭了,而剩下扮演“孩子”的幼儿就在一边自己玩起来了。通过这一案例可看出,“过家家”这个游戏,幼儿们仅仅是用几个零散的片段表现出来的,没有连贯性,游戏情节间也并没有多大的联系,幼儿只是自己扮演自己的角色,表现出来的内容也过于单一。这是由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
(三)幼儿游戏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意识
由于小班幼儿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幼儿间往往是相互模仿,这时期的幼儿又是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幼儿在游戏中更多的只为满足自己摆弄玩具的过程,幼儿往往是坐在一起,独自游戏。所以,在角色游戏进时语言交往较少,也缺乏与同伴间的交流。幼儿间只是初步的玩伴关系。例如,在主题活动“菜市场”中,教师让幼儿进行买卖游戏,于是,幼儿就开始了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卖菜”的幼儿一直在那吆喝,对于“买菜”的幼儿根本不理会,而“买菜”的幼儿也没有说要买什么,直接拿了菜就走。从这案例可以看出,此游戏间的幼儿只知道自己是卖菜的还是买菜的,幼儿只是处在自己玩游戏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要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小班角色游戏的教育策略
根据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结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目标。我对小班进行角色游戏指导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要充分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创设温馨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的角色意识
小班幼儿的教育重点是发展幼儿情感、动作、语言,有扮演角色的愿望和意识,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都会有入园焦虑的问题,游戏又是幼儿的天性。所以,教师在游戏的环境创设上更要注意环境的人文性,要符合幼儿心理需要,在环境的创设上应该注重温馨,“家”的感觉,给幼儿提供宽松,舒适的环境,这样幼儿会在游戏中逐渐摆脱入园焦虑问题。并且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时应遵循安全性、主体性、启发性原则。
在材料准备上,由于幼儿处于平行游戏的高峰期,教师要根据幼儿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种类少、数量多而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便于教师更好地指导教学。
2.教师要合理制定游戏目标
小班幼儿正处于个别运动阶段,不断重复着成人的个别动作和简单的言语,根据这一点,要求教师根据主题目标,对幼儿的角色安排制定明确的使用材料和地点扮演的规则。这就保证了游戏材料的合理利用和游戏地点的合理分配,也会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对教师在后期更好地进行游戏指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要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应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由于小班生活经验少,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内容单一,所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的前提条件。
1.通过日常谈话
教师应该在幼儿的生活中多通过交谈,了解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教师要与幼儿一起分享;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多接触生活,多观察社会,获取丰富的生活经验,使游戏内容变得更充实。
2.通过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带领本班的幼儿去参观中班、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是如何进行角色游戏的,吸取丰富的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多渗透情景性的游戏,让幼儿在情景游戏中,通过对人物形象再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3.通过家园共育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幼儿的角色扮演也是模仿成人的动作,教师不仅要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幼儿丰富生活经验,也要让家长积极配合指导幼儿。
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教师特别提醒家长在出去游玩时,要多带领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周围的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家长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这样幼儿获得感知就越丰富。
(三)教师要适时介入,科学地指导游戏
教育作用的实现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是比较薄弱的,目的性较差,操作时稳定性较低,需要教师适时介入指导。由于角色游戏体现了幼儿自主性,指导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游戏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指导。
1.教师在游戏内部进行指导
由于小班幼儿具有随意性特点,在游戏时没有明确的主题,往往重复某个动作,如模仿“妈妈”喂奶、做饭等,这就需要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通过游戏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幼儿游戏指导,可采取平行游戏和共同游戏两种形式。
平行游戏就是教师通过模仿幼儿的游戏来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例如,在买卖游戏过程中,买菜的幼儿不知道怎样去交流,这时,教师可以以买菜幼儿身份参与进去,说:“老板,你家的黄瓜怎么卖?多少钱一斤?给我拿两根,多少钱?”教师对幼儿的范例,便于幼儿掌握方法,避免指导成为干扰。
共同游戏就是教师直接参与到幼儿游戏中,与幼儿共同游戏。如到娃娃家做客等,教师在和儿童共同游戏过程中要进一步了解幼儿想法,调动幼儿主动性、创造性,帮助他们发现、解决问题,丰富内容情节。例如,在“菜市场”游戏中,教师扮演顾客去买“菜市场”没有卖的东西,如小鱼、小鸟等。引发幼儿用已有的材料代替这些,这样可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教师在游戏外部进行指导
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是指教师站在儿童的游戏之外,以教师身份干预幼儿游戏,便于教师同时影响更多幼儿。游戏中幼儿是主体,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愿望,不要以成人的思想去强化幼儿,要尊重幼儿主体性。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指导,可采取两种方式,包括言语、非言语混合的方法。
言语的方法是教师作用于儿童的重要影响手段,在作为游戏者身份的游戏指导中,教师的言语往往是游戏中角色的语言表达,是角色的语气、语调。教师要通过言语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引导。如“你们想玩过家家的游戏吗?”“娃娃家的娃娃是不是饿了?”这样可以帮助幼儿确立游戏的主题,明确自己的角色,扩展游戏的内容,开拓幼儿的想象能力。教师通过言语对幼儿的行为做出及时回应,表扬和肯定或是指出不足或提出建议。如“你今天扮演买菜的角色表现真得好!”
非语言的方法是教师在游戏过程中通过用自己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身体运动的方向等非言语的手段,来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如在一次角色扮演游戏中,一名幼儿不愿去扮演,教师看着她对她微笑并且做出了大拇指的手势,这时幼儿开心地一笑好像有了很大的勇气参与进了游戏中。
(四)整理材料,总结评价
1.整理材料
教师在游戏前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幼儿年龄较小,要从小班逐渐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在游戏结束后一定要要求幼儿收拾整理材料,放回原位。以便下次教师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
2.总结评价
由于小班幼儿进行游戏的水平较低,所以游戏结束后,教师要进行评价游戏,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评价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教师要针对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表扬的地方拿出来和幼儿一起分享。表扬游戏中表现好的行为,同时也要指出游戏中不恰当的地方。教师评价要针对问题,不能泛泛地进行评价。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水平。如“我刚才看到在买卖游戏中,有顾客要面条,可是他们那里没有面条,于是扮演‘卖菜’的小明把几条长长的纸代替面条卖给了顾客。他这样做非常好,他能想到用长长的纸来代替面条,如果是你,你能想到吗?”
一、确立研究主题
通过本实验的进行,希望能在专家指导下有序、有效的探索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分享阅读的方式、途径,优化分享阅读课堂,把教育目标落实到位,探索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的方法。找到分享阅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积累一册设计完整、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阅读创新活动模式,总结数篇分享阅读优秀教案集。研究的内容:1、把教育目标落实到实处的策略与方法。2、优秀分享阅读教育活动基本模式及课堂教育结构:(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幼儿经历认知知识建构过程。(2) 、分享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学习的策略。(3) 分享阅读在幼儿园有效教学的材料呈现方式的策略的研究。 (4)、课堂随机评价的研究。3、分享阅读在幼儿园有效教学的提问策略的研究。.
二、组织与实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向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效率
分享阅读读本的教学从老师的讲解转向引导幼儿的自主学习,教师课堂效率管理的基础就是让孩子自主开发,让孩子自己领悟教师的任务就是适时讲解、启发,为孩子的深入领悟做好引导。在课堂上,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开辟自主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让孩子多说,教师少说。还孩子的话语权,让所有的孩子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开辟自主高效的课堂,没有所有孩子参与是无法完成的,课堂效率管理,必须要关注到每个幼儿。自主构建学习条件在自主高效的课堂中,问题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应该有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实施自主开发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转变自己的学生观教学观,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情景的创设,经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高效的自主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经营自主学习就是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情景中的整合,对于孩子来说,引导幼儿的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活动的合理设计与开放组织。在课堂上构建自主交往,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进学习的愉悦,恰当运用教育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的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突出过程设计,向优化教学过程管理要效率
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年轻教师在设定课堂目标时或考虑幼儿的年龄目标不充分制定目标过难或过易,制定活动目标适合幼儿,体现教材特点。活动的目标是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明确、恰当地制定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实现活动目标是活动成功的体现。
制定贴近幼儿,适合幼儿的目标。活动目标适合幼儿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活动兴趣,更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
制定适合教材内容的目标。虽然分享阅读有总体的目标,但是不同类的读本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这一读本要达到什么样的阅读要求,是发展幼儿的讲述能力?还是理解故事的能力?还是生活经验的小结?
活动形式多样,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形式丰富,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有利于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促进教学更有效。如:小班的读本《熊熊》,通过一个小朋友画出熊熊的各局部,逐步看到一个完整的形象——熊熊。幼儿从颜色和绘画顺序两方面去解读,边感知边猜测。
(三)多维互动,向科学的教学模式要效率
在分享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采用多方面的互动形式,生生互动,师幼互动,家长与孩子的有效互动形成对话式教学课堂氛围。
(四)规范学习常规,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效率
幼儿园的学习就是学习习惯养成,用多种教学方法凝聚孩子的注意力。如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凝聚孩子的注意力,培养读书习惯,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把近日开展的主题活动通报给家长,让孩子了解有关的信息和家长共同收集资料,让孩子在课堂上有话可说,会说,愿意说。让孩子多看,看新闻报纸,看一切能看到的有意义东西。多听,听广播,听录音,听音乐,听大自然的声音。多练,口常开,用心多体会。
(五)消除不利因素,保障课堂秩序,向常规管理要效率
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首先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签定君子协定和孩子一起商量班规而自律;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掌握教学节奏合理安排时间;活动安排动静交替;借助教具使课堂高效。
(六)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升高效课堂品位
【关键词】幼儿游戏棋;研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2-0048-05
一、问题的提出
“琴棋书画”乃中国文化“四雅”,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棋类,它既是智慧的体操,可养心益智,又是一种融思想性、娱乐性、体育性、智力性于一体的娱乐活动;同时,棋还是一种文化,具有激励、调适、审美等功能。
2006年12月,我园将“棋文化”建设作为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抓手,积极研究以“三棋”活动为载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历时半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正规的“三棋”由于比较抽象、规则复杂,超出大部分幼儿的接受能力范围,不能较好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也不能较好体现我园所倡导的“玩中学”教育理念。在关注与研读了许多关于低幼棋类教育研究的文章后,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外对正规“三棋”研究比较多,而关注幼儿游戏棋研究的比较少,特别是目前市场上的幼儿游戏棋虽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但是良莠不齐,许多棋类甚至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幼儿游戏棋中甚至出现“投资”“破产”“贷款”“付息”“坐牢”等概念,存在着成人化、贵族化的倾向。真正适合3岁~6岁幼儿游戏的棋类寥若晨星,更难分出小、中、大班年龄层次。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以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为基本元素来开展与设计幼儿游戏棋活动,不但能较好填补幼儿游戏棋的空白,而且能较好体现“玩中学”教育理念。抱着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的科研心态,我们开始了本次研究。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顺应孩子的天性,自制研发一些真正适合低幼儿童游戏的棋类,将真正适合幼儿的棋类活动还给孩子,使幼儿期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无形的棋类游戏活动中,真正做到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
二、课题实施过程
课题的实施需要依托具体的操作材料(游戏棋)来进行。在实验初期,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游戏棋的设计与制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变革游戏棋制作方式
3岁~6岁幼儿由于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在学棋初期是很难实现对弈或者合作的。他们首先需要先单独认识棋盘、了解下棋规则,在熟悉整个下棋规则的前提下,才能逐渐产生与人对弈的意识。因此,在幼儿学棋过程中需要制作大量的棋谱,以满足幼儿独立下棋的需要。在研究初期,教师们为了满足幼儿这种特殊需要,常常放弃休息日,成批量制作各种棋谱,而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弃繁就简,这就导致,一些设计精美的游戏棋没有办法大面积推广。此外,制作出来的游戏棋,在实际运用中发现问题,却存在没办法修改的问题,真可谓费时费力又效果不佳。教师们怨声载道,逐渐对课题实施产生抵触情绪,这些问题成了课题研究的瓶颈。经探索,我们开始尝试用PPT来制作幼儿游戏棋。经电脑制作出来的棋谱,不仅美观、灵活(随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可以成批彩色打印,而且还有利于棋类研发成果的保存,较好地解决了幼儿下棋没有棋谱的难题,为幼儿游戏棋的设计与制作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二)确定游戏棋研发基本框架
游戏棋内容研发是关键之所在,寓教育于幼儿游戏棋中,是我们关注的重心问题。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来取材、整理与设计,逐步构建小、中、大班棋类活动结构,丰富幼儿活动内容。
1 传统棋类,焕发新颜
通过调查、观察、收集资料等形式,找出传统幼儿游戏棋设计运用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通过游戏规则的改变等,让幼儿玩出新花样,促进幼儿对棋类的活动兴趣。例如:飞行棋、斗兽棋、弹子跳棋、五子棋等。
2 结合领域,自主研发
这部分棋类研发从两个维度拓展:一是依据幼儿园五大教学领域的内容与目标,将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科学等具有一定知识性的内容,通过自主设计棋谱和游戏规则,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促进智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这类开发重在突出领域知识开发的系列性,注重知识结构“序”的问题。二是结合时事、热点等社会性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发展。例如:结合奥运会、设计奥运游戏棋等,让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萌发。
3 主题渗透,学玩互补
这部分研发,以主题活动、地方课程等内容为依托,充分挖掘多种教育因素,将相关的主题内容设计成不同形式的游戏棋,供幼儿玩耍活动。主题游戏棋的诞生不仅帮助幼儿巩固了主题活动的内容,也使棋类活动不再只是一种单独的游戏活动,而成为主题活动的一个补充与延伸。主题游戏棋因为内容来源于主题,孩子有相关的经验准备,形式又灵活多变、富有游戏性而深得幼儿的喜爱,他们参与棋类活动的兴趣也因此而日渐高涨。
(三)确立游戏棋研发基本原则
1 递进性原则
棋类活动因为具有一定的游戏规则,需要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幼儿对游戏棋玩法的熟练度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因此,在选择与开发棋类内容时,应注意从浅显易懂人手,逐步递增,从而使幼儿乐于接受,达到最终目的。例如:小班初始阶段应从认识棋谱和骰子开始,逐步过渡到一人玩棋,接着两个人对弈等;到中班玩飞行棋、数字棋等;大班玩弹子跳棋、五子棋等,这样循序渐进f生地选择与设计,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2 情感性原则
棋类游戏的开展有多种形式,有一人玩的,也有多人对弈的,下棋过程中有输赢的情感变化等。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对棋类活动的熟悉程度、幼儿的情绪变化,选择相应活动人数以及不同组织方式,以满足幼儿情感交流的需要,不断增进同伴间、师生间的社会交往性情感发展。
3 整合性原则
教育成果表明,“快乐情绪对记忆与学习的影响是重要的,幼儿更有可能学会或记住他们对之有一定积极感情的材料”。在设计棋类活动时,不能只重传授和复习棋艺知识,不能和其他学科分割开,而应有机整合,互相渗透,自然融合,让棋类游戏成为教学的有效补充手段,达到一副棋促多方面能力发展的目的。
4 差异性原则
每个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存在经验、能力、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设计棋类游戏规则时,应根据不同幼儿水平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规则,以满足不同发展层次幼儿的实际需要。例如:在规则制定上,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要求和玩法,以适应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活动需要。
三、研究结果
(一)古为今用,扬长避短,拓展游戏棋活动新途径
1 妙趣横生棋环境,斜风细雨润无声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环境是幼儿教育中隐l生的老师,通过环境的有效创设,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环境创设上我们大胆尝试,将千年沉淀、源远流长、蕴涵着浓浓底蕴的棋文化与现代幼儿棋类活动的内容、形式进行有机整合,为幼儿创设一个古今结合的独特棋类环境。
走进幼儿园,“棋文共享”的理念如同一条涓涓溪流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流淌。走廊一侧的棋文长廊介绍着幼儿园棋类课题的研究意义、棋闻趣事等,走廊地面、空间垂吊,处处都有“棋”的身影。墙面上用废旧材料制做成的经纬分明的象棋、飞行棋棋谱;楼梯口,奥运棋、好心情棋、跳棋等棋谱在向你招手;地面上,一个个熟识的卡通形象如星星般点缀在形态各异的主题棋谱上:神秘的贝壳棋、俏皮的小兔跳跳棋、色彩斑斓的交通规则棋……“棋”如同一位亲密的朋友伴随着走进我园的每一个人,引领着大家徜徉在快乐棋世界里,感受棋的奥秘、体验棋的乐趣、享受棋文化的墨香。这种创意深得幼儿喜爱,孩子们经常在走廊地面上“沿棋而走”,自发组织下棋活动。
其次,在游戏棋活动开展中,每班教室都创设棋类区,投放大量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玩耍的游戏棋,供幼儿选择与游戏。区域活动的设置,拓展了幼儿学习的范围以及与不同幼儿交流的机会。教师给幼儿提供随时可以投入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快乐地游戏。
在园内,我们专门设立了专项棋类活动室,提供许多种类的游戏棋,孩子们可以利用专项活动室时间,到这里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同伴进行对弈。
2 棋艺擂台大比拼,大小棋星展风姿
游戏棋活动最大的乐趣在于其竞技性。通过同伴间的对弈、角逐,让幼儿体验到棋类竞技活动所特有的紧张、刺激与快乐,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在实战中获得胜不骄、败不馁、坚持不懈等情感体验。让幼儿通过比赛获得自信、产生对棋类活动的兴趣,是开展棋类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已将此项活动列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每月根据幼儿所学的棋类内容,开展一次年级组棋类友谊赛,评选出当月的小棋星。园内还经常开展幼儿趣味游戏棋擂台赛,评选出多名不同游戏棋的小棋王。这些赛事,既丰富了幼儿的比赛经验,也锻炼了幼儿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3 棋谱平台大蔓延,多样参与齐并进
社会、家庭、幼儿园三结合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倡导的,注重利用周边的环境和时事加强对幼儿的教育是促使幼儿社会性形成的有效手段。
首先,出台幼儿园棋类借阅制度,鼓励幼儿和家长在周末将班级的棋类借回家玩,通过家园互动,提高部分能力较弱幼儿的棋类水平,培养孩子对棋类活动的兴趣。
其次努力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棋类活动的教育价值,对有兴趣的家长进行棋类相关知识的培训,组织家长开展五子棋、弹子跳棋等比赛,让家长逐渐领悟棋类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认同玩中学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观摩家长的棋类比赛中体验活动的气氛。
第三,积极利用幼儿园网站和网络资源,为家庭开展棋类游戏创造条件。
第四,积极发动家长参与到幼儿自制游戏棋设计活动中,组织开展“家长自制游戏棋设计大赛”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所用,取得良好成效。
(二)集思广益,大胆尝试,园本游戏棋课程初具雏形
1 初步研发形成3岁~6岁幼儿游戏棋活动内容体系
在多年的自主研究过程中,结合主题活动、地方课程以及教学需要、幼儿年龄特点,重点研发80余副游戏棋。其中,结合地方课程《阿拉宁波》的主题所设计的游戏棋――《宁波有多大》和《宁波世界冠军棋》已经编入《阿拉宁波》教材和幼儿用书中,在全大市幼儿园得到推广和应用;同时,刻录部分游戏棋内容,免费赠送给区内各幼儿园的家长和老师,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全区得到有效推广。这些游戏棋的设计能较好关注小中大班之间的认知连续构建性问题,围绕自主反思以及实践效果,注意棋类间的螺旋上升关系,使幼儿能在一次次的游戏中不断得到认知的重构。
2 逐渐形成园本幼儿棋类教学进程
小班游戏棋应该如何学?第一课应该学什么?遇上这样的问题,新接手的班级教师往往无从下手,为使棋类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保障,教师的有益经验得到延续,已初步形成各年龄段幼儿棋类集体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形成比较科学有序的棋类教学进程,为下一步幼儿园园本棋类课程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三)巧妙利用,神形兼备,充分体现棋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1 小棋谱育品行――促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小的棋盘上,潜藏着诸多方面的内容,不但有情感的熏陶,而且还有形象的感染、审美的活动、知识的渗透、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品德因素的融合等。通过下棋可以引导幼儿将学到的内容迁移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实践,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基本素养。例如我园有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叫阳阳,特别不爱刷牙,聪明的老师就在地上设置了牙齿保健棋,阳阳非常喜欢这副棋,渐渐地,幼儿明白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牙齿的正确方法,摒弃了不爱刷牙的不良生活习惯,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这让他的外婆和妈妈都感到非常惊喜。
2 小棋谱塑新人――促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
嫉妒总是伴随着孩子们的竞争,这是一种变异的自尊,假如总是让这种消极情感占上风,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下棋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关注孩子内心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努力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内心。例如在幼儿棋类活动中,当部分幼儿败局已定时,往往表现为悔棋、恼羞成怒,再不和比他强的小朋友下棋了。于是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幼儿渐渐地明白,能为胜利者鼓掌的人是最有风度的人,也是勇敢的人。我们经常在活动中,鼓励孩子做到失败者主动与胜利者握手、胜利者为失败者使劲加油,从而让幼儿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努力培养心胸宽广、做事大器的人。
3 小棋谱大能量――促幼儿思维品质提升
皮亚杰说:“知识本身就是活动。”下棋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来说已经具有很强的参号性与操作性,让孩子自然习得知识比强硬的灌输更容易让幼儿所接受。通过多年棋类活动,幼儿在思维的深度和注意力提升上有了明显的变化。经过测试,很多孩子在大班后期下棋,都能达到思考后续走棋设计3步――4步的思维深度,对事物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普遍比同期幼儿多5分钟左右。在一次家长问卷调查中,有一位小班家长这样写着自己孩子的变化:“孩子对数字认识方面有变化,以前看到骰子上点数要数出来,现在,看到上面的点子就很快知道数目是多少了,真不简单!”还有的家长写到:“幼儿园的游戏棋培养了孩子的耐心,以前他下棋下一半就不下了,现在,兴趣增强了,各种棋他都想学,而且能坚持把一盘棋下完。我们发现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很好,感谢老师的教育。”
4 小棋谱谱新意――促幼儿创新意识的萌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保护孩子创新萌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从小班到大班的棋类活动中,有许多自制游戏棋的游戏方式是雷同的,之所以这样设计,目的在于让幼儿掌握棋类设计的基本规则,从而能举一反三自主设计棋类,学会用棋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在大班的教学中,我们开展幼儿自主设计棋类的系列活动,从现成棋谱自制游戏规则开始,到幼儿自主设计整个游戏棋谱,幼儿的角度和创新的意识常常令教师们耳目一新,他们能利用各种废旧材料通过绘画、黏贴等方式,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棋谱。开放的理念、拓展的思路,使教师和孩子都能在自制游戏棋中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 小棋谱有乐趣――促幼儿棋类敏感性增强
经过多年努力,幼儿园游戏棋氛围逐渐浓厚,幼儿对棋类活动的兴趣与敏感性不断增强,常常会在空闲时间自主开展棋类活动。例如,在暑假的一次旅游活动中,一位教师的孩子趁休息时间,竟然拿着一块石头,在石桌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棋谱,然后拉着比他大的哥哥,教他下棋,两个人你来我往,拿着几块小石头,玩得不亦乐乎。在家长问卷调查中,许多家长都反映说,孩子现在到商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玩具柜台寻找新出现的游戏棋;双休日在家,经常缠着父母跟他们下棋。有些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甚至拿“不让你下棋”做为要挟的条件。从中可以看出,棋类活动已经开始走入孩子的心灵,并慢慢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刻苦钻研,扎实研究,教师专业性及教学观念改变明显
1 团队研讨,促思维碰撞、理念转变
利用团队力量帮助教师进行反思教育活动,是让教师发现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难题,实现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教师反思能力的增强以及研讨中的思维碰撞,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因此,我们既鼓励教师进行独立深刻反思,也重视发挥研究团队中的群体反思作用。在近几年的棋类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专业性得到明显改变。例如,在早期的听课活动中,老师们最喜欢问的是:“大家都记住了吗?”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教师就会将相关要求记住的内容反复讲,根本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她们常常将维持秩序纪律与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而现在,教师们最喜欢问的问题是“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等,填鸭式教学已经从教师们的视野中淡出。他们开始学习关注教的过程向学的过程转化;学习寻找不同的策略并努力发现更合理、更有效的策略;学习养成对问题进行质疑、反思的习惯;学习在相对固定的学习活动中积累,在适度变化的学习活动中迁移;学习放弃幼儿达不到的和自己控制不住的目标或要求;学习关注集体时尽可能兼顾个别,关注个别时尽可能不放弃集体;学习在集体的思维碰撞中不断进行深度思考。每一个人都努力在团队中不断完善自我,体验到研究工作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体验着用汗水换来的各种成功的喜悦。
2 课题开展,促理论提升、专业成长
在多年研究中,教师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教学理论,他们从基点开始,重拾学校里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边学边结合工作开展教育实践研究。近三年,全园共有45篇次的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获奖,其中有8篇棋类教学研究论文获奖。五年前,全园一级教师的人数4人、高级教师人数1人,而现在,全园一级教师达14人、高级教师5人、中学高级1人;区级教坛新秀4人;幼儿园也获得多项荣誉。
(五)真诚沟通,多方合作,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幼儿园建园之初,许多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很多误区,普遍存在重知识灌输的现象,他们很在意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却对孩子能力培养缺少足够的认识,更不认可玩中学的理论。经过近几年的棋类活动开展,家长们在和老师的真诚沟通交流中,在多次合作、观摩、参与中,渐渐看到孩子们身上的一些显著变化,原先不开朗的幼儿变得开朗了,原先数数很慢的孩子,现在数数能力明显提高,原先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现在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持久力明显增强,等等。这些改变,让他们看到玩中学教育理念的魔力,逐渐明白幼儿学习与成人学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得到很大转变,不再一味要求幼儿园教拼音、教识字、教加减法了,更多家长开始关注幼儿的能力培养、心理健康、习惯养成等问题。幼儿园家委会成员曾这样评价我们的工作:“过去的一个学期,让我们感受最深刻的是新韵的幼儿教育教学理念与管理机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验证了我们当初让孩子上新韵太古幼儿园是正确而明智的选择。”“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多了,活泼的孩子多了,敢大声说话的孩子多了,而早上进幼儿园大门时又哭又闹的孩子少了。”“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多样化,富有人本化气息和创新意识……就这样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结束了一个学期的生活。重在参与,体验着过程的快乐,没有太多的注重结果,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教育行为适宜性”“培养幼儿的兴趣是关键”等词语和短句频繁地出现在家长的口中。在最近的一次家长自制游戏棋评比中,参评的70余副棋中,一副拼音学习棋是唯一没有得到任何家长投票的游戏棋,获得一等奖的是一副家长设计的“好习惯”游戏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长的教育观念在课题的引领下得到有效转变。
四、小结与思考
(一)用整合的观念开展棋类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补充
棋类活动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虽说是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活动,但它们两者间有内在关联。通过研究把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观念、目标、整合、内容、资源、方法、形式及手段、发展等方面有机整合,可以使幼儿园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能成为幼儿园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促使更多“慢学习”的孩子在玩中慢慢领悟和学习,从而促进各种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与提高。
(二)应处理好实施中的几对关系
1 把握好设计的原创性与科学性关系
在棋类研发中,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游戏棋的设计与开发是一项没有止境的工作,只要教学需要,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展此项工作。但是,在实践中,不能想当然地设计,任何一副棋的研发,必须建立在观察幼儿实践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内容正确、科学的基础上。如果不懂得幼儿的身心特点、盲目设计或者内容出现错误,只会误导孩子,所以应努力把握好原创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2 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我们开展棋类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棋类活动只是我们的一种手段与方法,因此,在活动中应始终明确目标,避免强调棋类的工具性,不能为了出成绩或者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就让幼儿学习一些深奥的棋类,强迫孩子玩一些不感兴趣的棋,或者一天几小时地练习,剥夺孩子应有的欢乐。应该更多地体现游戏棋的人文性,多从关爱幼儿、尊重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从而确保孩子始终对棋类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心理健康;幼儿;健康教育
以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健康成长,关键是在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主要的,这是每个孩子进入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引导孩子对教育的一个认识。当前,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上,许多教师与家长都相对欠缺,以此,加强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认知具有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下面结合案例来谈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一、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一个孩子的自信是尤其重要的,孩子缺乏自信,在面对很多的事情时候都会因为自信而受到影响,特别是在生活上,学习上,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人相处交流时候也会遇到困难。因此,家长与教师对儿童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主要加强儿童自信的关键。如:在某所幼儿园,某个小班的小朋友莫名的在哭泣,老师连忙跑去问小朋友怎么了,小朋友一边哭一边说:“小璇子欺负我”,其他小朋友看见他在哭,就跑过来凑热闹。此时,又有小朋友告诉老师:“小璇子也欺负我了”。可是,小璇子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因此,从以上行为我们就可以分析这个小璇子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有点自私的一个孩子,把玩具都只能自己占着,不让其他朋友玩,不然就打就咬,让其他小朋友都吓的哭。这是一种潜意识自我保护的意识,可能在家里做错事的时候父母用打骂的形式来进行教育,从而形成一种怕受伤害的潜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由此,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和家长经常交流,指引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告诉家长幼儿的心理健康的重要。这就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心理问题,对孩子要多鼓励,多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发现不足之处,要及时给予指导,而并不是教育孩子时就用打骂方式,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要用恰当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成就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勇敢承担责任
如今的很多小孩都因为家长与教师觉得孩子小就帮他们做很多的事情,从而使孩子在责任心上就比较缺乏,不管什么事都是依赖家长,长时间下来在自信上面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根据孩子的年龄情况,适当让孩子做些年龄上可以做到一些事情,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学会担当责任。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个幼儿学校中午吃过饭后,按照平时的情况,陈老师带着吃过饭的孩子们到玩具室,安静地玩着自己喜欢的玩具,随着午睡的铃声响起,就可以通过观察看到:很多的孩子马上放下手里的玩具,就准备去睡午觉,只有少部分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放回到玩具原来指定的地方。老师在查看时,发现有少许的玩具散落在地上,后来,在老师与同学讲起时,有些孩子就会跟老师说:“妈妈有跟我讲过,会有人来帮忙收捡的”。我们通过此案例分析,就能了解到现在的小孩都有这种“不负责任”的心理,是因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太过疼爱,而把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扛,从而才有现在孩子严重缺乏责任心的后果。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心的教育上有很大的一个误区,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都做不好,对孩子太过疼爱,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一种教育。以此,加强孩子的责任担是对孩子未来负责,所以,教师和家长要从小就重视儿童担当责任的教育。家长要给予儿童适当的空间,让孩子自己从生活中的小事慢慢做起,如:在穿衣、吃饭、喝水、系鞋带等事情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只要是孩子喜欢的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家长与教师在孩子做的对或做的好时,要表扬孩子,这样就能加强孩子的自信,也能坚持继续做下去。以此,从小就重视儿童的责任教育,是对孩子一生负责。
三、减轻孩子的负担,让孩子快乐成长
现阶段,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参加了不同的培训,家长并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感受,一直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孩子们在诸多的压力下,很难吸收到更多的知识,使孩子不能在健康的心态下成长。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并建立起和谐沟通氛围,同时,要尊重孩子们的想法,才能减缓孩子的心理压力。有这样一个案列:据调查某实验幼儿园,园长对调查员说,幼儿园对大、中、小班的孩子进行考试,由业务园长、各年级组长出综合测试题,园长把关,各班老师交叉测评,最后老师要对班级情况进行总结。不仅学期末要考试,平常的幼儿园教学也成了小学翻版。通过收集多家幼儿园的相关资料,发现在实施幼儿教学时,融入了太多小学阶段的教育,在此涉及到了同语数外相关的一些知识。当我们走进幼儿园的大门,就能听到孩子们的朗读声,就能看到老师在引导孩子们学习。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就能了解现在的幼儿不比以前,幼儿园的生活本应是孩子童年时期最快乐的一段人生,就是因为家长这种“输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心态,让本来应该属于孩子的欢乐笑容从脸上消失了。这也就是说,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空间,有属于自己喜爱的东西,在幼儿时期就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应该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下去。教师与家长在幼儿身心健康教育上要格外重视,要注重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教育,与家长要通力合作,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幼儿在三岁到六岁之间,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所以,对于三岁大的幼儿我们应该十分关注。因此,幼儿在这个阶段在自我认识的程度上是很缺乏的,这就需要家长与教师来当引导者,才能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邢贯荣.高英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4.(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