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3:05: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情景模拟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情景;技校;礼仪;角色;过程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方法,该教学法把模拟职场训练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学生中通过模拟人在职场等多个环节来达到训练的目的。礼仪教育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是非常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课堂中有效地进行礼仪教育,是每个教师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各种职场情景,把技校课堂与实际的工作联系起来,使就业后即将面临的情景提前到技校期间训练。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形式活跃、内容新颖,既锻炼了能力,又学到了理论知识。一方面,让学生知道走上社会会面对怎样的职场挑战;另一方面,将当前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考评提前在技校期间进行训练,使他们了解企业的需求与他们能力的差距以及怎样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地展示出来。下面我简单地就自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情景模拟法在技校礼仪课中的运用情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初步的体会。
一、抓好课堂的细节管理,注重养成教育,贯彻和渗透情景模拟法
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学生良好礼仪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教师应该从新生一入学开始就着手抓文明行为的养成,要让学生知道社会对我们有哪些行为规范,从习惯入手抓养成教育,制订学生的一日常规,某个时段着重解决某个问题,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这样方能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阶段化。
文明规范的课堂常规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文明礼仪渗透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教学常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方法。如,新的一学期开始,首先对学生宣布课堂常规,上好第一节文明礼仪教育课,形成氛围。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从细节做起:举手发言、声音洪亮,课前或者课后都要收拾好自己的书桌,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坐姿站势、说话有礼貌等,可使学生逐步形成热爱集体和遵守规章制度等良好的文明素养。
二、注意角色分配,加深知识点的理解,贯彻和渗透情景模拟法
在课堂的情景创设中使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合作共事意识,也是为未来生存打基础、做准备。比如,可以让学生以小品表演的方式再现生活中的某些礼仪场景,从而增进对礼仪的自我认识,形成情感体验,不仅表演者有了内心的体验,观看者也会自我反思。不同的学生性格不同,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会主动要求角色,有些学生属于外向型性格,自己会主动要求一些角色。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变换每个人的角色位置,使每个学生既要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也要扮演自己不喜欢的角色,这样,以后走向社会要使自己生存的好,就必须适应社会,就要有比较宽的适应面。这种角色表演的方法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感受,进而内化为礼仪行为,这比空泛地讲授礼仪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在不脱离教材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地讲一些经典故事,创设一些故事情景,不但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为学生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巩固了所学知识。学生苦于学习枯燥理论,用小故事来讲述礼仪的大道理,以轻松、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氛围,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
三、贯彻和渗透情景模拟法需要具有连贯的过程
个人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仅事及个人,小到影响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全局,大到足以影响社会组织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若置个人礼仪规范而不顾,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必然授人以笑柄,无数事实证明了个人礼仪对一个社会的净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个人礼仪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约束力的班级内部的道德力量,使每一个学生能够自觉按学校文明的要求,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个人礼仪的形成需要在礼仪课堂上经过一定的科学训练,课堂情景模拟需要具有一连串的过程。
贯彻和渗透情景模拟法的实际操作环节需要具有连贯的过程,我认为必须重点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1)推选一名组长来负责组织整个情景模拟的过程,让小组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小组的积极性。(2)要严格按照事先设计的剧本完成每一个角色所承担的任务,对每一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业务背景进行实际操作,要求小组全体成员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小组的共同目标。(3)要求学生做好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的关键在于真实形象,而这主要决定于学生的角色扮演是否真实生动,教师在情景模拟中也应该考虑选择适合的学生给其安排合适的角色。
总之,模拟情景教学法打破了旧有的教学观念,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在情景创设教学中,其目的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不是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因此,创设良好的情景学习气氛尤为重要,也是情景教学的关键,同时也要注重教师是否用巧妙的引导、新颖的构思在实际与理论中间架设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李玮.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管理学教学的启示.教育探索,2008(7).
[2]陈丽.模拟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中医药学概论》是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药学和康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学、方剂与常见病证诊疗等内容,是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课程。由于学时少,内容多,理论深奥,单纯的理论灌输对于毫无中医药知识的中职学生来说,无异于读“天书”。情景模拟法是综合实物演示、多媒体情景再现、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知、理解、体验、互动、深化”的教学方法。在中职《中医药学概论》课程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符合现代职教“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
一、情景模拟法的应用开展
(一)创设氛围与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中医学的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深奥,对于缺乏中医学基础、知识面较窄的中职学生来说是艰涩难懂。教师从第一次授课开始,就创设“走近中医”的情景,如通过话题“是否看过中医?”,“是否服过中药?”,“中医师的形象是……”开展分组讨论,通过多媒体呈现中医望闻问切诊病方法。当学生在讨论和观看多媒体画面后,一位白胡子老者,右手三指放在一位表情痛苦老妪的左手腕上,下垫一个蓝色的小枕头的中医师就出现了;采药、煎药、施针、艾灸、推拿等情景就在学生的脑海中流转,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中医是什么,做什么。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入课文内容,变枯燥乏味的中医学概念和理论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现实。不仅完成了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模拟生活情景,解决教学难点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中,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因其复杂抽象而成为教学难点之一。如“五行学说”,它是先民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对于学生来说,却难以理解五行生克关系。教师应用情景模拟教学,将“五行”的内容融入生活中学生熟知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多媒体模拟现实生活情景[2]:木材点燃产生火焰,即木生火;火燃尽后变成灰烬,即火生土;大量的矿土通过冶炼变成少量提纯金属,即革土成金;金属熔化后变成液体,如水流动,即金生水;雨水充足,树木生长茂盛,即水生木。此为模拟五行相生关系。水可灭火,即水克火;高温燃烧可使金属熔化,即火克金;金属制成的工具斧子可砍树,即金克木;植树造林可防水土流失,即木克土;都江堰水利工程解释了土克水。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形成自然界的动态平衡,生生不息,变化发展。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掌握了五行的生克关系,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模拟临床诊疗情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在讲授《中医药学概论》的中医诊断、常见病证诊疗等内容时,涉及到辨证诊治、中医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和临床经验,加之生僻的专业术语,学生们如坠云里雾里。这时候应用案例模拟、情景重现等方法,让疾病的症状、舌象、面色等四诊资料真实呈现;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犹如面对真实的患者,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形象。如 “同病异治”,学生表示不可理解,在教学设计中应用了模拟临床诊疗:2例患者均为“感冒”就诊,由甲乙两名同学扮演病人,丙丁两名同学扮演中医师;两名中医师扮演者按照中医四诊内容收集病例资料(教师注意引导诊法顺序)及遣方用药:甲患者证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痒,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风寒感冒,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乙患者证见发热生,恶寒轻,咳嗽咽痛,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诊断为风热感冒,以辛凉解表,清肺透邪,方用银翘散加减。这样,“同病异治”的解释就显而易见了。通过模拟临床情景及角色扮演,可很好地解决《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难点,既让学生们轻松地理解并掌握了所学内容,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中医辨证的思维能力。
(四)引入实验情景,提高动手能力
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中医脉诊的玄妙难懂,不易掌握,素有“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之说。在教学中,引入实验情景,让学生们动手实践,以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可让知识变得直观明。实验课上,学生先在脉诊仪上反复地体会常见脉象位、数、形、势的模拟特点,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相互切脉,做出判断,然后教师评判,对典型的脉象让大家反复体会,鼓励学生课后有空随时操练。实践是最好的教师,实验情景记理论反复再现,慢慢地,学生就理解了浮脉如水漂木,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而不空;濡脉如絮浮水,浮而细软;滑脉如盘走珠,往来流利;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这些脉象的描述不再是空洞的语言,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二、情景模拟法应用效果评价
为了验证情景模拟法的效果,笔者在同一学期对我校同一专业不同班级分别采用情景模拟法教学与传统教学(讲授为主),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接受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了主观感受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促进表达沟通能力和提高辨证思维能力共四个方面[3],同时考察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差异,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情境模拟法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表达沟通能力、提高辨证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接受情景模拟法教学的班级期末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详见表一、表二。
三、讨论与建议
《中医药学概论》是由多门课程浓缩精炼而成,讲授内容高度概括而精深,知识跨度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无法使知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情景模拟教学从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创设情景、虚拟环境、角色扮演、诊病实践及实验体验等情景模拟设置,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接通学生平时的经验和感受,唤醒学生自身潜在的生活体验和内在情感,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模拟中实践,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使所学知识与自己以往认识重新建构,内化为新的认知,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一)促进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
传统教学法通常是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复制型学习,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情景模拟教学具有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特点:把学生放到复杂的模拟临床环境中,让学生面对并去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再记忆,还可以促使学生对各部分所学内容加以整合、具体应用,有着积极的正强化作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讨论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同化[4]。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动态了解
传统的《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教师往往难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无法因人而异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应用情景模拟教学,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记忆、正确应用,那么他们在讨论中必然会出现相应的错误,教师可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可以动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能够利用组内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模糊知识点的理解、正确应用,者采取因人而异的指导帮助,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三)贴近临床实践,促进学以致用
《中医药概论》情景模拟教学要求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能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模式又不同于临床见习:临床见习注重让学生看,而情景模拟教学则不仅注重让学生看,更注重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理论、锻炼思维、提高技能。因此,《中医药学概论》情景模拟教学能够弥补单纯理论教学和见习的不足,更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
(四)应用情景模拟法的几点建议
1.课前精心准备。为求达到逼真的情景创设,应积极运用多媒体、信息化、一体化教学手段,这既要求有先进的硬件设施,也要求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修养提升,才能更好达到情景教学的目的。
2.开展病例模拟、角色扮演,所选择的案例要具备典型性,并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太复杂的病例,学生无法解决;模棱两可的诊断并不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应用。
3.改变单纯理论考评的评价方式。在每个情景模拟教学活动完成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学习、技能实训等环节对他们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更有效的激励。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者简介:
关键词:培训管理 情景模拟培训法 教学方法
《培训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熟练应用培训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根据公司的实际培训状况,独立完成公司的培训的需求调查、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培训管理工作是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竞争日益加剧,通过培训与开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培训管理》课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实际培训工作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探索和创新《培训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培训管理》课程的教学特点
《培训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时效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培训理论和最前沿的理念,而且还要熟练应用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管理》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广泛,包括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法学等领域,学生需要在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上述各类学科,才可能真正学好这门课程。由于学生缺乏在实际工作中实施培训工作的实践经验,单纯进行课堂讲授比较抽象、枯燥,且不容易理解,不能有效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需要在《培训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将部分真实的培训工作情景引入课堂,将有限的课堂空间和课堂时间延伸到课外,通过互动性、参与性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培训管理》理论和操作技能。
二、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内涵及特点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工作场景,在这些场景中设计具有与实际工作相同功能的工作过程,模拟实际工作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个接近现实的环境氛围中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使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得到深化和强化”。情景模拟培训法是情境模拟教学方法在《培训管理》课程中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公司的培训部门,每个培训部门需要从事下列活动:工作岗位分析、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项目的设计,培训项目的实施、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效果的评估等。至于每个培训部门的内部分工,由小组成员确定,教师不参与角色的分配。由于在情景模拟培训过程中,学生要以培训人员的身份参加培训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既需要掌握培训的理论知识,又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包括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还要针对培训需求调查结果设计有效的培训计划,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评估,这种全程参与、切身体验、深度参与的培训实践过程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课堂上传授的《培训管理》的理论知识,并深入学习和掌握培训工作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
情景模拟培训法的使用,可以实现三种目的:第一,让学生初步掌握《培训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培训管理》的理论知识有比较感性的认识,解决培训理论脱离实践的现实困境。如果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方法,学生很难了解培训活动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二,学生可以知晓自己在将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切身体验开展培训活动需要的团队管理、人际交往、有效沟通等技能。第三,提高学生深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模拟培训,学生在组织和参与整个团队活动的过程中,会更容易认清自己拥有的技能与工作需要的技能之间的差距,增加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情景模拟培训法的总体设计思路
培训是组织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一项实际操作性非常强的工作。培训管理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始于对培训需求的分析评价,然后是确定培训目标,选择设计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最后是培训效果评估。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学生变成专业课程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是考核《培训管理》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情景模拟培训,将会增强学生对培训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全面理解与把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管理、人际沟通、创新、组织协调、语言表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情景模拟培训法的总体思路如下:首先根据授课组人数分组,组建培训部门,每个培训部门成员一般为7-9人;每个培训部门实施自治管理,部门成员共同讨论确定本部门拟调查的工作岗位;根据拟调查工作岗位的特点,选择至少两种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其中一种方法为调查问卷;对调查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输入和分析(需要用到SPSS或EXCEL等软件),确定该岗位最需要的培训内容;结合工作岗位特点、任职资格条件和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最后对整个培训流程进行评估。在上述流程中,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培训计划和培训活动评估等环节需要在课堂公开演示,其他环节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负责检查各团队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
四、情景模拟培训法的组织与实施
1.情景模拟培训法的知识准备
《培训管理》的理论知识可以为培训活动的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指导。在情景模拟培训法开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培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比如,培训和开发的内涵和类型、学习理论、培训流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效果评估等内容。
2.情景模拟培训法的人员准备
(1)全班分组。在讲授培训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教学班分为若干个培训小组,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班级总人数和授课总时数。组建培训团队时可以由教师负责,也可以由教学班级的班委负责,也可以两者相结合,在班委分组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每个团队的成员的特点进行重新调整,调整的基本原则是要确保每个团队间成员的能力均衡,避免强强组团和弱弱组团,争取能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
(2)每个小组要选定拟培训的岗位并设计调查问卷。每个培训小组相当于某一企业的培训岗位工作人员,他们要承担培训岗位的所有责任,因此在模拟培训之前,培训小组需要选定一个岗位作为拟培训的岗位,需要对该岗位从组织层面、任务层面和人员层面进行全面调查,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培训需求调查表格并在课堂上公开演示(以PPT形式)。为了激励培训团队认真准备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确保调查问卷质量,每个团队要给其他团队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打分,并进行排名,这个排名会作为培训团队的平时成绩之一纳入到总评估。
3.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实施
所谓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实施是指根据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制定模拟培训计划,按照培训的流程,要求各培训小组按照预期计划开展各环节的活动,各环节的阶段性成果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性成果展示: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培训计划制定。
(1)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调查培训需求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填写一份调查问卷非常容易,但要设计一份科学有效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还是比较难的。在设计调查问卷前,教师需要把培训需求分析、调查问卷设计原则和要求等理论知识向学生讲解清楚,然后由各培训小组结合本小组拟培训岗位的特点,编制相应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经过小组的反复讨论修改定稿后,各小组负责在课堂上公开演示调查问卷,其他小组从问卷的科学性、有效性、简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打分,最后根据各小组的得分进行排名。
(2)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撰写。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和依据,它可以为培训部门提供关于培训的有关情况、评估结论及其建议。学生在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之前,还需要对已调查的问卷结果、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出培训需求。培训小组在分析培训需求时,要注意个别需求和普遍需求、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结合业务发展的需要,根据培训任务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对各类需求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报告结论要以调查信息为依据,不能依个人主观看法做出结论。最后形成的培训需求分析报告需要在课堂上公开演示。
(3)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计划是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时间等方面的系统安排。各个培训小组需要根据拟培训岗位人员需求及其他影响因素,设计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计划组织能力以及调配各类资源的能力。
4.情景模拟培训法的归纳总结评价
理论上的培训评估一般是指培训效果评估,由于情景模拟本身的局限性,培训的效果无法在短期内体现出来,所以笔者选择了一个变通的方法:小组间评估、教师评估和培训小组的自我评估。
(1)小组间评价。为了增加各个小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每个课堂展示环节,都会实施小组间评估,各小组要对除本组以外的其他小组的课堂展示成果进行评价、打分、排名。
(2)教师评价。除了开展小组间的评价外,还需要任课教师的客观评价。任课教师需要从专业视角对各个小组的整个模拟流程的每个环节的课堂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水平高低进行打分,最后的任课教师的评价成绩也要记入个人的平时成绩。
(3)培训小组的自我评估总结和小组成员的总结报告。每个培训小组都要对本小组开展的模拟培训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每个小组中的成员也要对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感受和收获进行总结。培训小组的估计总结需要在课堂上公开演示,个人的评估总结需要交给任课教师,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五、《培训管理》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传统的《培训管理》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大多采用一次性期末考试来确定课程的总成绩,或者加上平时的考勤成绩和作业成绩。这样的考核方法既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上课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期末考试成绩也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培训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管理》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对《培训管理》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在原有的考勤、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增加培训实践教学活动环节的考核,即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设计、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撰写、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活动评估四个环节和个人总结报告。为了加强培训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设计、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撰写、培训计划制定和培训活动评估四个环节的评估成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具体的考核环节如表1所示。
六、情景模拟培训法在《培训管理》中有效实施的教学保障
情景模拟培训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课堂走向社会、将培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培训操作技能的平台,但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应用情景模拟培训法,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情景模拟教学法让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采购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采购管理方面的相关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接轨、素质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接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采购管理》的教学重点,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有关实践进行探索。
二、情景模拟法的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物流采购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了解采购管理流程,理解采购管理实务的基本分析工具和模型,正确处理采购信息,并有能力制定采购决策,解决实际物流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讲授物流及其相关企业采购管理的综合技术和策略技巧,基于课程教学目的和内容,突出采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核心,通过对《采购管理》课程部分章节构建情景,包括招标采购和合同签订、供应链采购、采购谈判、采购人员素质要求等章节,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收到了良好的反映效果。
三、应用情景模拟法创新《采购管理》课程教学实践
(一)情景模拟法在招标采购和合同签订章节中的运用
招标采购是指采购方作为招标方,事先提出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企业参加投标,然后由采购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一次性的从中择优选择交易对象,并提出最有利条件的投标方签订协议等过程,整个过程要求公开、公正和择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具有竞争性质的行为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公认和遵守,物品的采购多为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的流程可以概括为:招标准备:采购人、机构、专家等组成采购小组,采购小组编制招标文件,并经采购人确认后报相关建设行政部门备案;投标报名: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公开招标的,在指定的报纸和相关的媒介招标公告,邀请招标的,应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投标方,并向其发出邀请函;对符合招标公告规定的招标供应商进行报名登记和资格审查并发售招标文件;开标:通知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参加开标评标,收取保证金和投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及地点公开开标、唱标并记录;评标:组织评标委员会,召开评标准备会,评标委员会独立评标、编写评标报告;定标:采购人确定中标人,定标结果公示,发中标通知书,组织中标人与采购人拟定合同条款并由双方代表签订合同。
具体操作: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给出背景案例。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如以某公司招标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为例。然后把学生十人分为一个小组组成一个公司,选出小组长,全班一共分为6个小组,第1、4组为采购方,第2、3、5、6组为投标方,1、2、3组和4、5、6组分别组成两个队。按照课程进度,首先要求采购方查阅资料给出招标公告,其中包含招标项目名称、性质和数量、投标人的资质条件、投标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以及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办法等。投标方在开标时间内做好标书。在开标时按照程序,两个队同时进行情景模拟招标。在此之前,教师要对招标公告、招标书、投标书、采购合同以及整个开标流程进行检查与指导,完成整个招标过程。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个完整的招标采购情景,真切体会招投标流程,不断加强学生对招标采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教学目标。
(二)情景模拟法在供应链采购章节中的运用
供应链采购是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采购。与传统的采购相比,供应链采购有其更大的优越性。为便于学生有更直接的感官认识,借助经典的啤酒游戏,设计两个相反的情景,即供应链各角色互相独立和互相沟通共享信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供应链采购的实质以及供应链信息分享与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啤酒游戏的流程:“啤酒游戏”的供应链只涉及一种商品-啤酒,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共5个,包括最终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生产商,模拟现实社会环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订单传递以及啤酒的交付。订单是向供应链的上游方向传递过程即由顾客需求零售商发出订单批发商收到订单批发商发出订单分销商收到订单分销商发出订单制造商收到订单制造商生产啤酒;交付是向供应链的下游方向流动,即由各节点企业的仓库和位于两个仓库之间的两个延迟(运输延迟一和运输延迟二)所构成。每一次分销(还有生产订单)都需要两轮才能让它们最终传递到下一阶段。每个角色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收货,各角色从上游渠道的供应链节点企业接收啤酒,即将运输延迟一的货物放入自己目前的库存中,同时将来自上游运输延迟二的货物放入运输延迟一中;第二步,接收订单,各角色查看从下游来的订单,并按订单要求发货至运输延迟二给下游,同时记录库存或缺货。第三步,走订单,各角色将上一轮所下订单(发出订单)移至上游(收到订单),并下订单,决定本期的订货量。第四步,记录订货量。
具体操作:由教师分发模拟指导资料,并详细讲解模拟过程及要求,开展两阶段实验。参与课程学生每10人一组,每个角色2个同学,全班一共分为6个决策小组,对于每个供应链小组,每阶段要完成20回合的运作,模拟一回合代表一周,每一回合中各角色必须按步骤进行,最终根据总成本最低的原则评选出单项冠军和团体冠军。首先要求各角色之间不允许有信息交流,他们之间的唯一可以进行交换的只有订单的数量;其次,再进行第二阶段的实验,允许各角色之间进行及时信息沟通。通过对比两阶段的情景模拟,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是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是利益共同体,供应链厂商之间必须高度协作与同步,才能根本性改进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三)情景模拟法在采购谈判章节中的运用
采购谈判是指采购方与供应商就购销业务有关事项进行反复磋商,达成协议的过程。要想谈判成功,首先就是要站在供应链管理的战略高度,要有双赢、甚至是多赢的谈判。当然,谈判总要对自己有好处,有策略和技巧,同时,谈判又是一项费时费钱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为提高谈判的成功率,谈判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企业采购谈判人员除了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及广怀外,还必须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谈判策略与技巧,以达到通过谈判使采购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采购谈判的策略有:避免争论策略,谈判中出现分歧应保持冷静,防止感情冲动,尽可能地避免争论;适可而止策略,在实际谈判中,有可能自己处于有利地位,这时要网开一面,穷寇勿追,让对方认为你是留有余地,可在某些条款上争取最大利益;以退为进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和需要,有意识地将既定好的一些缓冲的内容作为让步,来获得我们想要的得到的一些条件,从而让对方的配合达到我们的希望或者目标;保持沉默策略,这一策略适用于处于被动地位的谈判人员,是为了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忍气吞声策略,若谈判中占主动的一方咄咄逼人,这时表示反对或不满,只会使谈判不欢而散,此时可先采取忍耐的策略,然后慢慢挫其锐气、以柔克刚最终变弱为强;多听少讲策略,让对方尽可能多的发言,充分表现他的观点,确定与我方的期望值以及目标有多少差距,通过听,找到适合对付对方的具体方法;先苦后甜策略,通过构造长期比较理想的愿景,在实际谈判中让对方暂时做出优惠或让步,达到谈判目的;规定期限策略,规定期限是增加对方的不安和焦虑感,如果能将此心理运用在谈判中,许多的问题将迎刃而解,达成最后的协议。
具体操作:首先由教??对采购谈判策略进行讲解,并辅助播放一些有关采购谈判的视频资料。然后分组,每组5个人,每两组为一队,进行模拟采购谈判。要求每个小组都要用到至少两种不同的采购策略,每一队表演结束后,要求其他组写出该队都用到了哪些策略。整个情景模拟最后采取计分的形式对每小组进行量化考核,纳入平时成绩。这样,学生即能积极融入课程,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参与热情很高,利于掌握谈判策略。
(四)情景模拟法在采购岗位人员素质培养中的运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的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越来越重视采购工作,把采购管理提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上来,注重对采购人员素质的考核。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体现如下:品德、知识面、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预测能力、创新求进、适应性强等。思想品德素质是采购员的基本素质,是指采购员胸怀坦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把好进货关;知识面广要求采购人员应该具备承担采购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包括政策、法律、市场、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等;分析能力要求采购人员能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表达能力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具备长语短话,言简意赅的表达能力;预测能力要求采购人员必须扩充见闻,能察言观色,能对需求的未来供应趋势未雨绸缪;创新求进是指有创新的思考力,力求突破现状,改善个人的工作方法和效率等。
具体操作:首先由教师将这些素质的含义讲解给学生,然后重点针对某些素质设计情景,如表达能力:假设你代表采购方去供应商参观考察,希望对方能准确理解你的产品需求,请当场演示自己将如何向对方介绍,让其他同学来作出评价。在此过程中,按十人一组,分别表演不同情境,由其他组的同学来进行点评打分。
【关键词】司法过程实验;法律职业技能;模拟法庭;模拟法院
一、司法过程实验及其特色
司法过程实验是法学专业实验项目之一,是通过模拟司法过程的关键环节和机构,营造仿真的司法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校内通过扮演相关角色,解决相关的法律纠纷,体验法律职业,通过该实验项目,可以有效的培养法学学生法律职业能力。
司法过程实验将传统的情景再现式的法学实验模式改为问题导向型体验式仿真模拟模式。司法过程实验与传统模拟法庭实验模式不同,其改变了情景再现模式进行实验,而是以设置案情、模拟纠纷司法解决过程、最终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强调模拟司法环境学生自主解决纠纷,而不是再现纠纷解决过程。
司法过程实验是师生广泛参与的大型综合性仿真模拟实验。综合性是该实验项目的主要特征,师生广泛参与,融合实体法和程序法、融合各法律部门,多个实验室相互配合,多家司法参与机构模拟,实务指导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指导,开放性实验和封闭性实验相结合。
二、司法过程实验在法学教学中的引入
(一)法律职业技能培养是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法学教育以应用型法治专门人才为目标,然而长期以来法学教育过分关注理论教学和研究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和法律职业技能培养。近些年,法学本科教学开始加大实验教学力度,试图通过法学实验和实践教学实现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法律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语言能力、法律适用能力、法律研究能力、法律写作能力等。
(二)实习环节无法满足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
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方式是实习,实习是法学学生通过在一定时期内在实务部门参与具体实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实习活动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法律技能。但是,仅有实习环节无法满足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况且,目前法学学生的实习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1],例如时间短,年级层次低,实习内容与法律实务不相关、缺乏认真的实习指导教师等,造成通过实习 环节无法真正的对学生法律职业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只能更多的通过法学实验教学来完成。
(三)传统的模拟法庭课程无法完成这一目标
传统的法学实验教学模式包括法律诊所和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在我国一直没有很好的开展,而模拟法庭也无法完成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2]。主要原因有:表演式的模拟法庭只是法庭庭审的情景再现,并未真实的解决问题;模拟法庭活动只有少数人参加无法惠及全部学生;教学计划中的模拟法庭次数过少等。
(四)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引入司法过程实验,但是许多问题仍亟待解决
为了克服传统模拟法庭的弊端,部分高校开始引入司法过程实验。司法过程实验改变了模拟法庭实验过程仅仅模拟庭审过程的弊端,将模拟过程扩展至整个司法过程,试图通过营造仿真模拟的司法职业环境来实现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这种司法过程实验可以有效借鉴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传统法学实验课程的优点。由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实验案情、学生分组机制、实验流程、评价机制、卷宗归档、指导教师指导机制[3]等问题。
三、开展司法过程实验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改革传统模拟法庭教学,真正实现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目标
司法过程实验通过模拟法院、律所、检察院等机构运行,通过角色分配、案情设置触发司法程序,三个机构运行真实模拟法律职业环境,从而实现体验式教学,最终实现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目标。这种方式改变了现有模拟法庭的模式,变表演式、情景再现式模拟法庭为仿真模拟三个机构司法过程实施体验式教学,立足于司法环境的营造使学生在做中学,真正实现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二)有利于推动法学实验室建设,创新法学实验教学模式
与网络法律实务模拟平台接轨的司法过程实验与应用法学实验中心的虚拟法律实验室、法律文献研究实验室、司法过程实验室等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直接相关,进行司法过程实验的开发与应用有利于推动这些实验室中创新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项目的开出率和更新率的提高[4],同时也将提高法学实验室的建设内容和水平。
四、司法过程实验开发的主要内容
(一)司法过程实验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机制
司法过程的基本流程包括模拟法院的立案、送达、庭前会议、庭审、判决、归档等;模拟检察院的出庭公诉、归档等;模拟律所的咨询、接受委托、、出庭诉讼或辩护、结案、归档等流程设计和操作规范,以及案情设置、角色分配、出勤考核、流程控制、评价方法、案卷归档等管理机制设计。同时关于管理机制的设计还需要解决指导教师指导环节的设置问题,解决指导教师分配、教师工作量计量、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等问题。指导教师的指导环节是司法过程实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只有有实务经验的教师参与实验,才能保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升法律职业技能。
(二)司法过程实验的实验案例库的编纂
案情设置是司法过程实验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司法过程实验应当从真实判决中筛选案例,根据司法过程实验的需求进行相应修改,并辅以相应的证据列表编纂成册,作为司法过程实验用案例库。案例应该根据教学大纲设置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设置争议证据,以平衡实验过程中各角色的工作量和学习内容。
(三)司法过程实验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设计
司法过程实验是网络实训平台和多个实体实验室相互合作的实验,整个实验过程需要大量软硬件环境作为支撑,例如网络实训平台、立案庭、庭前会议室、阅卷室、档案室、案例分析室、法律诊所、接待室、法庭等。
(四)司法过程实验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司法过程实验的教学目标为培养法律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也应集中在法律职业能力的考察。实验过程涉及网络平台和三个实体机构的司法过程模拟,所有关键环节都要求诉讼文书写作和口头表达。因此,整个实验过程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能够全面覆盖实验的所有关键环节和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慧.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实效性探索[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04:69-72.
[2]翟业虎.关于规范我国高校模拟法庭教学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5,09:71-74.
一、开展模拟法庭教学的重要意义
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教学实践方法,对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真实感受法律就在自己的身边。
第二,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自主思考,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将本来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讲深讲透的内容,灵活处理,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记忆力与理解力。另外,通过模拟法庭形式,还可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大胆假设、谨慎求证,不断提升动脑与动手能力。
第三,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在进行模拟法庭演练时,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与现实生活相一致。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与体会,加深对案件的理解力与认知力,以此增强多向思维能力,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
第一,树立模拟法庭的重要地位。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模拟法庭的重要作用,避免流于形式。在教学中,应准确定位模拟法庭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应将模拟法庭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的参与状况、学习态度、能力水平等进行客观评价与考核,并获得相应学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另外,还应不断完善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途径,确保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实践活动,教师从中获得信息,作为今后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第二,实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教师应不断更新模拟法庭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兴趣,确保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应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例如,可以借鉴学生耳熟能详的法律电视节目《庭审现场》、《今日说法》等,通过案例教学、纠错式教学、情景剧教学等方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综合能力。在应用情景剧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自主收集证据、认定事实,充分展现诉讼前及诉讼过程中的人物心理变化;通过纠错式教学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并记忆理论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启发思路。
第三,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推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除了具备基本的理论教学功底之外,还应拥有强大的操作能力与实战经验。因此,应加强对“双师型”队伍的培养,为法学教育输入源源不断的师资力量。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并提供更多专业实践与专业考察的机会。另外,为了确保实体审理的真实性、准确性,教师可以参与到个案的审理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外聘更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法官等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定期对模拟法庭教学进行评价与指导。
第四,完善案例数据库的建设。模拟法庭教学中,离不开案例的支持作用。可以说,案例选择恰当与否,决定了教学质量。因此,为了确保模拟法庭教学的持续性、有效性,应设置案例资源库,收集来自律师事务所、法院的各种案例,或者通过网络搜索典型案例,鼓励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课堂讨论与模拟。有关案例数据库的建设,应该由专人负责管理,注重及时更新,保持案例的先进性、典型性,供学生随时浏览。另外,在选择模拟法庭案例时,应尽量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具有那个典型性、争议性和可辨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一个学生不感兴趣、没有争辩意义的案例,必然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利于模拟法庭教学效果的发挥。
[关键词] VaR 分析方法 蒙特卡洛法 历史模拟法
一、引言
VaR 方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现代金融风险管理中具有核心的地位。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VaR方法目前已经成为大多数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投资机构,以及政府监管当局所采用的主流风险管理方法。与此同时,我国对VaR方法的应用也在逐渐发展中,对其进行的研究也很多。简单地说,VaR方法是利用分布函数,在一定持有期和置信水平c 的条件下,计算金融资产的潜在损失用数学公式表示为:P(pt≤-VaR)=1-a,其中,ΔP为证券组合在持有期Δt内的收益,VaR为在置信水平α下处于风险中的价值。本文考虑的是金融资产收益的VaR。
二、VaR计算方法及改进
1.历史模拟法 (Historical Simulation)
历史模拟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给定历史时期上所观测到的市场因子的变化来表示市场因子的未来变化;在估计市场因子模型时,采用全值估计方法,即根据市场因子的未来价格水平对头寸进行重新估值,计算出头寸的价值变化(损益);最后,将组合的损益从最小到最大排序,得到损益分布,通过给定置信度下的分位数求出VaR。其计算公式为:其中:是样本收益率的均值,是显著性水平α时的下分位点的收益率。
2.分析方法
(1)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与评价。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证券组合的价值函数与市场因子间的近似关系,推断市场因子的统计分布(方差- 协方差矩阵),进而简化VaR的计算。分析方法的:数据易于收集、计算方法简单、计算速度快,也比较容易为监管当局接受。但是分析方法的假设条件与市场因子分布的厚尾和非对称的实际情况不符,容易产生错误; 此外,对包含期权或隐含期权的组合而言,计算VaR 的效果较历史模拟法及Monte Carlo 模拟法要差。(2)原有分析方法的改进--Delta-Gamma-theta(δ-γ-θ) 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计算用Delta-Gamma -theta 近似方法估计出组合价值的四个矩(期望、方差、偏度、峰度);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分布,允许存在一定偏度和厚尾情况;最后,估计并选择该分布的参数和Delta-Gamma-theta近似得到的矩相匹配。如果不考虑衍生证券的时间消耗,该方法就被称为Delta- Gamma方法。
3.Monte Carlo 模拟方法
(1)Monte Carlo 模拟法的基本步骤及评价。Monte Carlo 模拟法的基本步骤是:①选择市场因子变化的随机过程和分布,估计其中相应的参数;②模拟市场因子的变化路径,建立市场因子未来变化的情景;③对市场因子的每个情景,利用定价公式或其他方法计算组合的价值及其变化;④据组合价值变化分布的模拟结果,计算出特定置信度下的VaR。(2)Monte Carlo模拟方法的改进--Delta-Gamma-theta Monte Carlo 模拟法。该方法将模拟与Delta-Gamma-theta估计法相结合,具体做法是:在模拟中,对各市场因子的每一变化路径都用Delta-Gamma -theta近似方法估计组合价值。这一方法使Monte Carlo模拟中变化路径的数目与组合再定价次数无关,避免了全值估计法中需要对大量路径进行估计的做法。如果不考虑衍生证券的时间消耗θ,该方法就被称为Delta-Gamma Monte Carlo方法。
三、总结
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分为4 类:历史模拟法、分析方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及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对VaR 方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处理好几个要素: 置信区间、风险资产持有期、价格损益的随机分布以及样本数据。实证研究表明: 置信区间越高,对模型的精度要求越高; 对市场风险投资组合的持有期的选择, 也会影响模型的有效性。数据的选择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另外,国内外对于VaR 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第一,研究计算方法的选择。国内外对于经典VaR计算方法中方差――协方差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研究得非常多,而对历史模拟法研究得相对较少。国外极值理论的研究最近几年比较兴盛,而国内的类似文献要少得多。第二,VaR 的应用。国外研究者多着眼于VaR作为风险计量和市场风险监管的作用, 而国内大量文献对VaR 方法在绩效评估、投资组合优化、金融机构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作用表现出更多的兴趣。第三, 对各种计算方法关系的认识以及派生的研究取向的分歧。有的学者热衷于确定最优的VaR 方法。但是国内外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样本区间、置信水平等因素选取的不同,大多数方法之间并无绝对的优越性可言,国外有的研究者也指出,各个计算方法之间不是对立与替代的关系,而是可以互补和相容的。这与本文主张的观点是一致的。至少并无任一有说服力的文献可以证明经典VaR 计算方法体系中的三大方法存在着绝对的优劣区别。因此,与许多学者一样,主张应该着力于探索各个方法之间应如何借鉴彼此优点。
综上所述,在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快速融入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趋势的过程中, 在金融创新蓬勃发展和市场风险日益加巨的背景下,对基于VaR 的市场风险度量方法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Ramazan.Extreme value theory and Value-at-Risk:Relative performance in emerging marke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J].20(2004)
[2]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胡经生王 荣丁 成:VaR方法及其拓展模型在投资组合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5)
【关键词】行动导向 高职 报关实
务课程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037-02
报关实务是高职国际贸易、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商务、国际物流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在传统教学中,本课程的学习主要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法,其中以讲授法最具代表性,这种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都已经比较习惯了的一种方法,具有成本低、信息量大、连贯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传递渠道单一、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过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容易产生“惰性知识现象”等缺点。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法,探索以行动导向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报关实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行动导向教学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职业教育界,是指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互动的职业交往情境,它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通过学习活动构建知识,形成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职业行动能力。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导向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行动导向教学具有重视互动性、注重职业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性等基本特征,并且出现了几个重要的转变,一是由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二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三是由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的自我建构;四是由信息的单项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
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没有专门对应的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有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张贴板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知识竞赛法等。其中,又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最为常见。
第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案例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和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一般包括案例介绍、分析讨论、陈述意见、总结评价等步骤。在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点有三个:一是案例的选择。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能够成为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有效载体。二是过程的控制。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围绕主题参与讨论,不偏离主题。三是归纳总结。在案例教学法中,如果说学生的分析讨论是“放”,那么总结归纳这一环节就是“收”,只有“放”与“收”相得益彰,知识和技能的逻辑关系才会清晰,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二,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项目为载体来展开教学,项目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能得到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项目教学中,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来进行,其实施步骤包括确定项目、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等。项目教学法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是设计项目,项目应当具备一定的典型性,难易适度。
第三,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学生在特定职业环境下,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角色扮演法的实施一般包括角色设定、布置环境、角色表演、讨论与归纳等环节。角色扮演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和退出角色。进入角色是指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角色的要求,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下表现出与所扮演的角色相适应的言行。退出角色是指当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能够迅速退出角色,不再受表演中角色言行的约束,不因为表演中由于角色立场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带入到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第四,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营造虚拟环境,使学生在虚拟的职业氛围中学习职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随时进行学习评价和指导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行动的完整性,因而对于程序性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较为适合。情景模拟法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设计、知识准备、现场模拟、总结评价等环节。情景模拟法的关键在于虚拟环境的创设,以及在虚拟环境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及时解决。
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报关实务课程的应用
(一)解构和重构报关实务课程内容。报关实务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报关行为规范,掌握各种类型货物的报关程序,能够正确查询商品的编码,能够正确计算进出口税费和填制报关单证。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中,往往把教学内容按照海关基础知识、海关对报关单位和报关员的管理、海关与对外贸易管制、进出口税费的计算、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的报关、保税货物进出口的报关、其他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商品归类与报关单填制等内容来展开教学。由于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很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师教起来也比较费力,学生往往学了后边的内容又忘记前边的内容,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本门课程实践性强、适合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这一特点,我们进行了以行动导向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为了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要求,对报关实务课程的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根据报关的职业特点,依据《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将报关实务课程划分为报关单证准备与管理、报关作业实施与管理、报关核算、进出口商品归类与原产地确定、报关事务管理等五大职业功能模块。这五大模块既涵盖了传统教学方案中的全部教学内容,又与报关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吻合,便于开展行动导向的教学。每一个大模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单元,单元下安排项目任务,从而建立了模块―单元―任务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下面以报关作业实施与管理职业功能模块为例,说明报关实务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选择。
1.明确单元的教学要求。报关作业实施与管理这一职业功能模块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现场作业实施与管理以及报批、报核作业实施与管理两个单元。现场作业实施与管理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电子数据报关单的录入、发送、查询与打印等工作,能够按照海关要求提交纸质报关单和随附单证,能够配合海关进行查验,能够办理税费的缴纳,能够办理货物放行手续等。报批、报核作业实施与管理这个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管理和核销等手续,能够办理货物减免税手续。
2.根据单元以及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根据现场作业实施与管理单元的教学要求,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设定背景,假定某企业有一批进口货物需要办理进口报关,由学生分组进行报关方案的设计并实施报关活动。这一任务可以细分为报关方案设计、报关业务办理流程等若干个子任务。报关方案设计子任务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报关业务办理流程子任务,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法完成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的报关流程教学,由学生分别扮演报关员和海关工作人员模拟整个报关流程,也可以借助教学软件由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报关流程。子任务下还可进一步细分,如报关业务办理流程子任务还可细分出征税这一环节,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税费的计算,从而形成了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报批、报核作业实施与管理这个教学单元,可以设计为某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并执行这一合同直至合同的核销以及为企业办理进口设备的减免税手续这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均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下可以衍生加工贸易手册的申办、深加工结转手续的办理、手册核销手续的办理、征免税证明的办理等若干个任务。任务下可以再分子任务,如加工贸易手册的申办过程中涉及净耗及单耗的计算可以设计为子任务,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净耗和单耗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又如,征免税证明的办理可以设计商品编码的查询这一子任务,采用竞赛法,教师提供拟进口设备的图片,说明其功能和用途,由学生分组竞赛的形式正确查找设备的编码。深加工结转手续的办理和合同的核销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和情景模拟法,模拟深加工结转手续的办理和合同的核销。
其他职业功能模块的教学,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报关实务课程行动导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行动导向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中师生都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听,他们变成了课堂的主体,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师生的角色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这需要双方在教学中磨合。
(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报关实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时,熟悉报关业务的流程和操作技巧,熟悉行业的运作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到企业的实践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能够将行业的实际做法引入到课堂,保证课堂教学与行业的实际做法一致。
(三)加强教材和资源库的建设。传统的《报关实务》教材大多是为方便教师“教”而设计的,更适合知识的传授,而不适合行动导向的教学。因此,应当加强教材的建设,依托《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和《报关服务作业操作规范》开发适合行动导向教学的教材,并逐步建设包括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习题库等在内的课程资源,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加强教学硬环境建设。行动导向的教学,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较多,因而在教学的硬环境建设有一定的要求。如教室的桌椅应当是活动,以便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室内放置若干块白板,以便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点评;装有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以便教师展示教学素材;安放有资料存放柜,以便存放教具和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建设一体化专业教室。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高芳.行动导向教学法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6)
[5]王军.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的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6]陈莉.《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情景化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12)
【关键词】国际公法 实践导向 互动式教学
国际公法是我国法学教育中的十四门主干课之一,各法学专业的学生均开设了国际公法课程。但是学生真正对国际公法感兴趣的很少,其理由往往是国际公法距现实生活较远,不如民商法或刑法公司法、金融法等那么切近人们的生活,国际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这一方面的特点,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法已经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大学生,均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热血青年,对与国际法有关的很多国际问题如联合国改革问题尤其是安理会增加理事国和常任理事国的问题、美国打击伊拉克问题、萨达姆审判问题等有浓厚的兴趣,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的国际法知识分有关国际法问题。
另一方面,国际公法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其实践意义的倾向是导致学生对国际法缺少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公法课程体系庞大,内容繁多,但课时有限,为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侧重于基本理论的教学,忽视了结合国际和国内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国际法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而后者恰恰可以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因此,应以实践为导向进行国际公法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结合法科学生的培养定位和目标确定以实践为导向的国际公法教学目标
法科学生的培养定位和目标决定着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当今世界主要西方国家均以培养实践型法律人才作为法科学生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如美国的法学教育定位是法学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注重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法律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使他们“具有像律师那样驾驭、运用法律资源的能力。”而英国和澳大利亚将法学学生定位在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一体,但偏重职业教育。比如,在英国法学教育一般分为学术、职业训练和实习三个阶段。澳大利亚一般采取双学位的方式培养法科学生。要求法科学生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在学期间,学生一方面要接受法律基础理论、司法伦理的教育,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欧洲大陆国家则采取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定位。以此为指导,虽然美英澳等国的法科教育也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但与我国不同的是,他们大都不拘泥于教材,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甚或“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式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法律技巧得到了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的提高。
而我国自1977年恢复招收法学本科学生以来,法学教育的定位一直混沌不清,导致我们不知道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法科学生。直到现在,我国还在就法学教育应当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或者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问题争论不止。这种法学教育的定位不清,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学教育的质量,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为他们没有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法学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这种方法的长处是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系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不足之处是学生缺乏主动性,无法形成独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法律院校在课程中,几乎没有类似于法庭调解、法庭辩护、庭审实践或律师实习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虽然规定了学生的实习期,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实习制度逐渐流于形式。许多实务部门也因工作的压力和学生工作能力的缺乏,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即使接受也疏于督导。这样一来,学生实践活动形同虚设,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很难较快适应工作。因此,我国应当尽快明确法学教育的定位和目标,或者不同的法学院根据自己的传统文化定位自己的学生,以便各法学教育有的放矢,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我认为,在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的情况下,对本科生的法学教育应在加强法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其逻辑推理和法律技巧的训练,在此基础上以培养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这是由本科毕业的就业去向决定的,因为本科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律师、法官、公安等法律执业者。在我国近年来的司法考试中,正规法学本科毕业的考试通过率不如法学专业自考生,法学硕士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不如法律硕士生这样的事时有所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法学本科教学中忽视了应有的实践导向,对培养法学本科生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因此,法学本科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理论的同时,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法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法学教学应以实践导向进行改革,国际公法的教学也不例外。
二、以实践为导向的国际公法教学方法之改革路径
长期以来,国际法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录”为主,是一种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缺少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很难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往往在上了一个学期的国际法课后知道了几条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法的基本章节体系,但是在运用国际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仍很欠缺,譬如他可能知道大陆架划分的主要方法,但是对中日之间大陆架划界争端应如何解决,却不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应以实践为导向加强对国际公法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如提问,讨论及案例分析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基本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得到逻辑推理和法律技巧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次数,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主要路径包括:
1、课堂提问
所谓课堂提问就是老师课堂讲述中,就一些关键知识不时地向不同的学生发问,由学生经过短时间的思考予以回答;老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那些回答不够完善或不正确,以及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原因所在。课堂提问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思考,促使其集中注意力。很多教师不注重课堂提问,导致教师在上边讲,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听讲记笔记,而其他学生或为过英语四级而记单词,或准备计算机考试,或读武侠小说,因为没有听讲的压力,而考试是可以在考前进行突击的。因此,为促使学生认真听讲,进行课堂提问是必要的,是课堂上促使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重要途径。国际公法的教学中,大量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均可以进行课堂提问,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强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2、情景模拟教学与自我展示式教学相结合
自我展示式教学是欧美颇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即,老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事先将课程中所要涉及的几个专题分别布置给不同的小组,由各小组在课堂上通过课件讲解各自准备的专题,展示自己研究的成果。老师应对同学提出的论点、论据、观点及讲述的层次予以点评,指出同学在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与讲授式教学相比,自我展示式教学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型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各小组在准备时,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交流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其次,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再次,在准备展示中学会了如何去搜集资料,研究和整理资料,对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自我展示教学法就美国进行精英教育的重要模式。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上重视学生的自我展示,造成了学生容易拘泥于书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也缺乏交流合作的能力,不善于沟通和自我表现,这不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而仅从法科学生将来从事的律师、法官的职业来看,都必须重视自我展示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在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模拟有关的情景,以展现相关的知识点,通过现场的模拟,加强对有关知识的激烈和记忆。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有效地加强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法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在国际公法的教学中,可以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结合自我展示教学,通过促使学生自我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如在《国际法条约法》一章的教学中,可以在缔约程序上给学生布置作业,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设定主题,模拟召开国际会议和签署国际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的情景。下次上课,由学生进行模拟。这其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国际会议出席国的排列顺序(包括圆桌会议、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等)、签署条约的顺序、条约的保留、条约使用的语言,此外还可以引申至条约的批准、交换或递交批准书、条约的保存等,由各组进行模拟,其他组进行观摩评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可就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必须先看书,在掌握有关知识后才能进行有关的模拟,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我在讲授《国际条约法》一章时曾经要求学生进行这样的情景模拟,有的学生就将本章内容与前边已经学习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法上的国家》等章相结合来学习和理解,阐发出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正是主权平等原则使得缔约时应按字母顺序进行排列,并联系到刚刚看过的电影《东京审判》中梅汝敖法官在参与东京审判的国家的排名上为什么要坚持按照字母顺序排列,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其他的同学也都获得启发。
3、使用Seminar教学法
所谓Seminar教学法即课堂讨论,是指在老师的主导下就有关知识或典型案件在学生中进行深入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过进行讨论必须在上一次上课时就有关议题作布置,以给同学充分的时间准备。Seminar教学法的优势体现在:有利于敦促学生在课前积极地去查阅有关资料,就有关问题作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反应能力,因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可以从学生的讨论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4、案例教学与模拟法庭相结合
一位前苏联教育家曾经说道,“如果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所参与的活动,能与学生的认知兴趣相吻合,就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模拟法庭或仲裁庭就是将教学寓于学生认知兴趣之中的最有效的方式。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就某个(几个)典型案例组织学生组成模拟法庭或仲裁庭,进行实践性综合演练。具体操作是,由老师选定一名或三名学生担任法官,再由学生若干担任原告律师和被告律师进行模拟庭审,其他同学坐庭旁听。模拟法庭审判对法学教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法庭中的各项程序和各种角色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从中体味到深层的法律的文化底蕴。其次,模拟法庭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模拟法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中的模拟法律实践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走出其原已熟悉的格式化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圈;锻炼了学生运用法律的技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国际公法一向有进行案例教学的传统,各法学院校也编写了不同版本的《国际公法教学案例》供教学中使用。但大多数教师是在有关章节中涉及某一相关的问题时讲述一个有关案例,如在讲《国际海洋法》时可能会讲“北海大陆架案”,讲《国际航空法时》讲“洛克比空难案”。我认为国际法中案例教学可以与模拟法庭教学相结合来进行。例如,就北海大陆架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这样的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的结合应当在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章节的知识进行。学生通过组织模拟法庭可以将国际法院及审判庭的组织、国际法院的管辖权、确定国际法院管辖权的基本原则、国际法法院判决的遵守和执行、国际法院适用法律的原则、大陆架划界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等知识进行融合,并综合运用到模拟法庭的审判中,更重要的是,在作为原告国、被告国、法官等不同角色撰写司法文书及参与审判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国际法的法律性和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的特点,对有关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曾经有法律学者说,法律不是逻辑的结果,而是经验的积累。因此,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任何处理实际问题经验的人如何担当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因此对于法科学生来说,模拟法庭和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通过模拟处理国际法案件学会综合运用国际法知识和相关法律经验,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运用法言法语和法庭模拟实战,掌握和运用国际法知识,为其毕业后走向法律从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法科教学应以实践为导向是法科教学的必然选择。国际法作为法学主干课的教学有不同于其他法学课程之处,为培养学生对国际法的学习兴趣,提高国际法的教学效果,以实践为导向进行国际法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强课堂提问、情景模拟教学与自我展示式教学相结合、使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案例教学与模拟法庭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国际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以实践为导向的国际法教学目的。
注释与参考文献
[1]王晓烁,“论中国法学教育中实践性教育的缺失”载《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7期。
[2]管晓峰、胡利玲:《论法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载《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宣增益:《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中的教学方法改革路径之探讨》登录时间:2007年3月28日。
Seminar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形成“头脑风暴”,使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可能受到他人的启发。
关键词:网上模拟法庭;法律教育;应用探讨
网络环境的大力发展使得课程也随着发生了优化,使课程能够很好的照顾到距离较远的人群学习法律知识,在现阶段可以说只要能够连接上网络线路就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法律知识的自学。并且法律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展开,而网络模拟法庭以其高超的真实度,以及教师对于庭审进程的精心设计使学员学员能够全面的掌握审判的每一个细节。网络模拟法庭模式的教学无疑拓宽教学的知识面,网络模拟法庭模式的教学也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与认可。
1 网络模拟法庭的特点
网络模拟法庭模式的教学也就是"数字化模拟法庭",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将网络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的模拟法庭相融合,是教育在新时代下的崭新发展趋势,也是法律教学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在网络模拟法庭的开展过程中展现出如下的几个特点:
1.1 实践性强
在推行网络模拟法庭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课程需要、教学进度、课程安排、学员接受程度这些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以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现在网络传输速度的飞速发展,也就更方便教师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以便制定新的教学课程。另一方面,学生只要通过网络登陆到教学的网络平台就能够的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相应的网络模拟法庭课程,方便学生及时的找到各种相应的法律案例,进行汇总、总结,提升自己法律素养以及相关专业知识。
1.2 网上模拟法庭超高的模仿性
网络模拟法庭充分的运用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使教育网络平台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现在的网络模拟法庭能够高真实度的还原整个法庭的情况,从法庭的细节环境到席位安排,再到法庭审判进行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让学员感受到庭审的肃穆氛围,使学员能够感觉身临其境一般,从而加强学员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另外依托极其逼真的网络模拟法庭,能够让学员在学习的时候切换到不同诉讼人物的身份,从不同角度感受庭审程序的进行,增加了趣味性和多元性,改变了以往法律教育的单一性及枯燥性,促进了教师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2 W络模拟法庭的具体实施
网络模拟法庭力求依托现在网络科技的强大,将诉讼程序中每一环节细节成功的再现到学员面前,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住着手实施:
2.1 选择合适的庭审材料
法律知识的法律教学覆盖面极广,每年收录的教学案例也数量巨大,怎么在数量庞大的案例库中选择合适的案例就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选择具体案例的时候要保证其具有代表性、严肃性。其次,还要根据学员自身的法律水平、学习兴趣点等等方面灵活的选择法律案例,力求以简单具体的案例让学员掌握关键的法律知识。
2.2 强化物质保障,建好实践基地
规范的实践场所,可以使模拟法庭活动活动更规范、更富严肃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崇敬感和法律职业感。不少地方采用一般教室作为模拟法庭的场所,大大影响了模拟法庭的效果。因此,应建立规范模拟法庭实验室,审判庭要符合《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要求,桌椅应按照正式法庭的样式制作和摆放,配备法庭应有的一切标志如国徽、诉讼参与人的标牌、法槌等,配置法官服、检察官服。
2.3 要做好网上模拟法庭的总结。这也是网上模拟法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从学生与教师两个角度进行。其中,学生要及时梳理在网上模拟法庭过程中的疑惑和解决方法,教师则要对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客观点评,使学生能够获得真正的法律实践能力。
3 法律教学中应用网上模拟法庭的措施
在远程法律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规范网上模拟法庭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为推动法律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具体的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精心策划,确保学生积极参与网上模拟法庭。
精心策划是确保网上模拟法庭顺利实行的基础,现如今,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也使得远程教育的地域性越来越广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法律知识时,对于法律案件的选择和分析参差不齐。因此,对于网上模拟法庭的安排就需要精心策划,可以选取当前社会上的关注热点作为案件的切入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比如,最近在社会上沸沸扬扬的"蛇蝎保姆何带天案",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网上模拟法庭庭审素材,这个杀人保姆案作为一个极端案件,在社会公开审理后也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质疑。因此,可以将这个案件引入网上模拟法庭中,既能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又能确保学生在模拟法庭中对案件展开进一步的理性分析,从而为网上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留下足够的空间,有效的提高了法律教学的质量。
3.2 认真组织,教会学生庭审辨论技巧和诉讼方法
网上模拟法庭以培育学生的法律技能和综合素养为主,在远程法律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认真组织和规范网上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会一定的辩论技巧和诉讼方法,对提升学生法律综合素养方面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具体的讲,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网上模拟法庭教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各种庭审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法律职业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大大优化学生的法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在网上模拟法庭中给学生创造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围绕庭审案件比较有争议的点上,让学生尽情的进行质疑、举证和辩论,既能培养他们的法律思辨思维,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实现教育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对于网络技术的充分应用。在新时代下,法律教育可以依托真实度高、实践性强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法庭案例的网络再现,实现立体教学的同时能够最大范围的照顾到偏远地区的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渴望。从学生角度出发,学员能够从高真实度的模拟情景身临其境的学习庭审的每一个细节,再借由网络模拟法庭的趣味性的从不同诉讼人员的视角学习相关知识。无论从教师角度来看,还是学生角度来看都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未促进教育进程的推广。
参考文献
【摘要】:2006年5月8日起正式实施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提出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概念。自2006年11月首只分离交易可转债(06马钢债)发行以来,分离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共发行分离债20只,募集资金达到920.655亿元。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因此将VaR方法引入我国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市场风险测度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一、VaR的理论模型
VaR(ValueatRisk)方法是由J.P.Morgan公司率先提出的[1]。VaR按字面解释就是“处在风险中的价值”,其含义指市场正常波动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的最大可能损失。更为确切的是指,在
一定概率水平(置信水平)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价值在未来特定时期内的最大可能损失。用公式表示为:
﹤(1.1)
其中:资产价值损失小于可能损失上限的概率,::某一金融资产在一定持有期的价值损失额,:置信水平下的风险价值,可能的损失上限,:给定的概率——置信水平。VaR最典型的三类VaR计
算方法就是历史模拟法、蒙特卡罗模拟法以及分析方法。其中前两种方法属于模拟模型方法,而分析方法则是建立在参数模型基础之上的。
1.1历史模拟法:历史模拟法是直接从VaR的定义出发,根据证券组合收益率的历史样本变化模拟证券组合的未来损益分布,利用分位数给出一定置信水平的风险值估计。历史模拟方法对生成组合收益率的市场价格过程几乎不做假定,它只是假设未来的市场价格信息与历史上的市场价格信息一样,都取自同一经验分布。
1.2MonteCarlo模拟方法:与历史模拟法相比较,MonteCarlo模拟法是利用统计方法估计历史的市场因子运动的参数然后模拟市场因子未来的变化,而历史模拟法是由历史数据来模拟市场因子的未来变化情景。MonteCarl模拟的基本思想是重复模拟证券组合收益率的随机过程,使模拟值尽可能的包括大部分可能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得到证券组合收益率整体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风险值。
1.3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是VaR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又称为资产收益的方差—协方差估计。根据证券组合价值函数形式的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模型和一类模型。本文仅对一类模型中的资产-正态模型做一介绍。假设组合回报服从正态分布,即~,这样,资产的VaR为资产的回报标准差与相应置信度下分位数的乘积:VaR=
(1.2)其中为标准正态分布下置信度对应的分位数,如99%的置信度对应的分位数为2.33,95%的置信度对应的分位数为1.65;为组合回报的标准差;为持有期。
1.4各类模型之间的比较:每类模型都有其值得称道的一面,也均存在相应的不足,没有一类模型是绝对意义上的最优。风险管理者应首先根据自身的客观情况明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才能选择最适用的、最有价值的模型。
1.5VaR模型的准确性检验:VaR模型的准确性检验是指VaR模型的测量结果对实际损失的覆盖程度。例如,假定给出了95%置信度下的VaR值,则VaR模型的准确性是指实际损益结果超过VaR的概率是否小于5%。下面介绍准确性检验经常用到的Kupiec失败频率检验法。
假定计算VaR的置信度为,实际考察天数为,失败天数为,则失败频率为。零假设为。这样对VaR模型准确性的评估就转化为检验失败频率是否显著不同于。假定VaR估计具有时间独立性,失败出现的次数可视为一系列独立的贝努里试验,则在次实验中由二项式过程可得到失败次的概率为:。基于此Kupiec提出了对零假设最合适的似然比率检验:(1.3)
在零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已知置信水平和样本个数的情况下,Kupiec给出了这种检验方法的置信域,比如对于一年的数据,95%的置信度下,预期观测到的失败个数应为。但计算出的非拒绝域为(6,21),则不能拒绝零假设。21表明VaR模型低估了损失发生的概率,6表明VaR模型过于保守。
二、分离交易可转债风险度量的实证分析
本节以中远航运分离交易可转债和江西铜业分离交易可转债作为实证对象,运用VaR模型的三种典型方法,即:历史模拟法、蒙特卡罗模拟法(MC)以及分析法,进行风险的定量分析。
2.1中远航运分离交易可转债风险度量的实证研究
2.1.1历史模拟法:本文选取中远分离可转债上市交易日(2008年2月26日)至2009年3月2日的数据作为研究区间,该时间跨度内共有243个交易日数据,取最后201个交易日的数据为样本,即样本容量为201,相对较小。利用研究区区间前43个交易日的权证收盘价得出其每日的对数收益率(42个收益率数据),将其从小到大排序。用42乘以置信度(5%)并取整,求出该置信度下对应的整数
将此数所对应的收益率最为VaR的估计值VaR中远权证=-0.0784,将样本的200收益率(201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共200个收益率)与上述VaR值一一对比,统计出损失大于该VaR的收益率个数(即失败次数)为13。用中远债券的数据替代中远权证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可得VaR中远债券=-0.0088;=8。
2.1.2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在MonteCarlo模拟中,价格波动的随机过程可以表示为:
(2.1)
其中,和是根据原样本收益率数据中估计出来的;为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和分别是第日和第日的价格。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中远分离可转债VaR的实证研究具体步骤为:
(1)根据原始样本的对数收益率序列,估计出相应的参数和。利用历史模拟法中(1)的数据得:
,;(2)
产生正态分布的随机数;(3)利用随机过程模拟出;(4)重复步骤2),3)100000次,便可以得到未来100000个可能的价格。计算债券收益率分布,根据特定的置信度(95%),由分位数估计出相应YaR的值(由小到大排列后第100000×5%=5000个)。
最后求得:VaR中远权证=-0.0586,VaR中远债券=-0.006;=22,=12。
2.1.3分析方法—根据资产-正态模型的VaR计算公式:VaR=(2.2)
这里仍选取95%的置信度,其对应的分位数=1.65;收益率的标准差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里应经算出;为持有期,本文计算的是一天的VaR,所以这里取=1。将参数值带入(2.2)得到:
VaR中远权证=-0.1063,VaR中远债券=-0.0096;并得到:=4,=8。
2.2江西铜业分离交易可转债风险度量的实证研究
用上述三种方法计算江铜分离可转债VaR与计算中远分离可转债VaR的做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数据的选取上,本人仍选取江铜分离可转债上市日期(2008年10月10日至2009年3月2日的数据作为研究区间,该时间跨度内共有95个交易日数据,为样本数据,即样本容量为243,相对较小。和的计算由前35个交易日的数据得出。其计算结果见表2-1。
2.3三种模型结果的后验测试
在对三种模型进行后验测试的方法的选择上,我们选择的是Kupiec提出的失败频率检验法,其步骤如下:
(1)在置信水平下,分别计算历史模拟法、蒙特卡罗模拟法以及分析方法的样本VaR值,
(2)根据本文提供的方法,在样本容量分别为201,95,置信水平为5%的条件下,通过计算,得失败次数N的非拒绝域为:4<N<17,1<N<10。如果N的计算结果小于下限,我们则认为模型过于保守,过低的估计了VaR,高估了风险;同理,如果N大于上限,我们认为模型过高的估计了VaR,低估了风险。如果N的结果落在非拒绝域内(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表明模型较好的估计了证券市场的风险,可以作为风险管理的根据和借鉴。[4]
(3)计算出三种模型方法的失败次数,通过比较,得出失败频率检验法结果,
由上边两表可得,两只分离可转债的检验结果大致相似。对于债券部分全部通过检验;对于权证部分,历史模拟法都通过检验,蒙特卡罗模拟法的失败次数都落于非拒绝域的右边,而分析法法的失败次数都落于非拒绝域的左边,后两种模型均不被检验通过。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原因是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剧烈而债券市场相对平稳,可以看出三种VaR计算方法在市场波动不是很大的债券市场时均有较强的适用性,而在波动较大的权证市场时,历史模拟法仍然有效,蒙特卡罗模拟法容易高估VaR值,低估风险,分析法容易低估VaR值,高估风险。
三、结论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我国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分离债市场风险的可衡量性要优于权证市场。分离债市场上运用上述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均通过Kupiec失败率检验,而权证市场仅有历史模拟法得到的结果通过检验。在现今的市场条件下,对我国分离债和权证市场风险进行测量时,历史模拟法是较为适用的风险测量模型。虽然单从检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蒙特卡罗模拟法和分析法在测量我国权证市场风险过程中,前者低估了风险,后者高估了风险,但是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否定其模型的正确性。我们只是选用了两只权证价格市场波动来检验,但是随着我国权证市场逐渐走向成熟,随着权证市场的发展、投资者的多样化,权证市场的波动也会更呈现出市场化的规律来,所以,在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和分析法测量我国权证市场风险时,具体研究方法也应做出不断的改进。
参考文献:
[1].JPMorgan.Risk-Technicaldocument.4thed.NewYork:MorganGuarantyTrustCompany,1996
[2].Kupiec,PaulH.Techniquesforverifyingtheaccuracyofriskmeasurementmodels[J].JournalofDerivatives,1995,3(2):73-84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体育运动 传统教学法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教学法方法也是变得五花八门,每种教学方法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开展形式,他们所带来的效果也是尽然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等于是成功了一半,而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情境教学法是现代新兴的教学方法之一,受到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1]。
一、情景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一)定义
情景教学法就是指,老师通过给学生布置一定场景,将孩子带到现实世界中来,而不再局限于书本之上,通过让他们与真实事物的接触,真正做到景,情,物的高度统一,使的学习更有趣味性。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
(二)特点
第一、体育课中的情景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主题性,它都是以教学任务为中心展开的,紧紧抓住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是学生既不缺乏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更快的学习到东西。
第二、情景教学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创设情景,有很强的意境性。当然,这一教学方法也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以便来更大限度发散思维,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的把情景搬到课堂当中去。
第三、还有就是,这一教学方法使得孩子更加具有激情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对知识的生搬硬套,根本就不注重孩子们的学习感受,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缺乏相应的激情。就连我国的体育中心马教授都说过“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人的活动的源动力,活动的目标以满足个人的想法、愿望和理想。”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了活力,教学的质量才有可能有所提高。
第四、最后一个特点是实效性,体育课中的情景教学,都是根据学生情绪情感和动机等因素,来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经验与课堂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的情感是个课堂内容相联系的。
二、情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
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作为中心的,老师不顾及学生的听课感受容易使学生陷入单调乏味的学习环境之中。这种学习方法容易使得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能动性。所以学校应当适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为,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很好的结合运动和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有的放矢的合理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体育课堂教学放置于一种宽松愉快且和谐的环境中[2]。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那种呆板枯燥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学生联系自己感兴趣的实际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它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势如下:
第一、具体到某项体育运动,比如说在篮球技能的学习中,无论教师采取情境教学法还是传统教学法,学生的整体运球以及投篮命中率都会有所提高的,不过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班级比不用情景教学法的学生对篮球的热爱以及技术都明显强于运用传统。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堂篮球综合运球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用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不在只是单纯的讲解枯燥的知识,而是为同学设置很多的事物,充分调动同学学习体育的热情。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的讲解知识,一味的灌输,从来都不考虑学生的主管感受,处处以老师作为中心。
三、情景教学法在体育课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体育老师要把握好实施情景教学的时机
第一、在刚开始上课的准备部分运用。因为人尤其是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
很好奇,当给他们新的事物作为道具时,他们心里会很好奇的,也会忍不住模仿事物。作为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求知欲或者说是探索欲进行教学,真正的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技能。
第二、在一节体育课的中间部分运用。这样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毕竟学生都学习了半节课了,身心肯定都有些疲劳,通过情景模拟可以很好的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新的世界中去。缓解了他们的劳累,同时也加深了对上半节课的印象。
第三、在结束课的时候使用,通常体育课结束后,是学生最累的时候。通过情景模拟,可是很大程度的缓解他们的疲劳。使得他们对体育课不再抱有抵触心理,尤其是女同学。例如,下课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处在一片大草原上面,那里有成群的牛羊,晴空万里。这样的想象很容易缓解心理上的疲劳感的[3]。
(二)使用情景模拟法教学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一、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等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适合不同的情景。
第二、不能将情景模拟,作为教学的一种目的。因为它仅仅是一个工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学到东西的敲门砖。严格要求体育课的课堂纪律是课程良好进行的一个保证,不能说因为情景模拟就忽视课堂纪律。
第三、情景的创设需要教师本身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同时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因为在体育课教学中,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老师的错误可能会放大到每一个学生中去。
结语
情景模拟法在体育课教学中,目前还是处于尝试阶段,不过它的效果是很令师生满意的。通过情景模拟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也健壮了自己的体魄,使自己变得开朗起来,这些都是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功劳。
参考文献:
[1]沈永奇.对小学体育课中运用情景教学法的思考[J]. 新课程(中),201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