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08:59: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疗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治疗,又称音乐疗法,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1]。音乐治疗的目的不在于被治疗者在音乐能力方面的增长,而在于音乐心理体验使被治疗者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发生改变,通过这些改变,能使病人对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
1音乐治疗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3000年以前,我国的医师和精通乐理的文人已经知道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有明确的记载。古代的音乐理论是我国音乐治疗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在《乐记》、《汉书·艺文志》和《琴赋》、《养生论》等著述中看到很多音乐与健康的内容,正是它们为历代音乐治疗奠定了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生理学的基础。西方现代音乐治疗的历史是从50年前开始的,当时美国的医生研究音乐对人的健康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就诞生了音乐治疗学这门新兴的学科。现在美国有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成立了音乐治疗协会,并且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音乐治疗大会。在中国,目前也已有很多的精神病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开展了音乐治疗[2]。
2音乐治疗的原理
主导音乐活动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许多情绪和行为都由大脑右半球控制。音乐的特点在于对大脑右半球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影响。音乐的传递作用,能使情绪或行为得到调节,这是音乐治疗原理的重要依据[3]。音乐是由音调、节奏、和声、速率等要素组成。音调指音的高低,乐音力度的平稳增强会造成情绪反应的加强,乐音力度的减弱可产生愉快的、趋于平静的情绪反应。节奏是以有规律的强弱变化的律动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节奏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柔和、缓慢的节奏,如华尔兹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强烈的节奏如摇滚乐给人以烦躁的感觉。和声是音高之间纵向组织基础上形成更高等级的横向组织,是丰富旋律的一种手段,包括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可改变音乐的稳定程度和紧张度,使旋律具有色彩。速率是音乐进行的快慢,与人的生理感觉有密切联系。
如每分钟60~80拍的舒缓音乐,与人体心脏跳动的次数接近,使人感觉自然、舒适。旋律是由节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乐音,在高低方面呈现有秩序的起伏呼应[4]。
音乐治疗时,数个传入大脑的神经刺激彼此之间互相抗衡,在压力情况下同时接受音乐的听觉刺激,可以减轻疼痛或掩盖不愉快的感受。音乐能够潜意识转换自主神经在视丘的反应,使紧绷的肌肉放松,降低ACTH等化学物质释放,减少交感神经的活动。音乐也可以影响边缘系统,使脑下垂体释放脑啡肽,达到止痛、唤起愉悦感、改善心理感受、减轻焦虑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而持续倾听轻柔的音乐能够降低基础代谢率、每分钟耗氧量、血压、心率及减少止痛剂的使用量,达到肌肉松弛,减低焦虑反应[5]。
3音乐治疗方法
3.1主动性音乐治疗
又称参与式音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直接参与演唱、演奏或跑步跳舞,借此改善患者注意力、引起兴趣、调节心境,并逐步建立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身心各部分功能的发挥,最终达到康复目的。
3.2被动性音乐治疗
又称感受式音乐治疗。治疗时播放适宜患者的乐曲,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因素调节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之逐步协调平衡,以摆脱焦虑、紧张、恐惧状态,达到治疗作用。
3.3综合性音乐治疗
即将音乐与物理治疗及其他心理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国内主要有音乐电疗、音乐引导气功疗法等,国外主要有音乐戏剧疗法及音乐游戏治疗等。其中音乐电疗是将音乐与电疗或中医针灸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疗法,通过音乐电疗仪将音乐信号转化为与音乐同步的低中频电流导入人体穴位或病患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6]。
4音乐治疗在疗养学中的应用
4.1在疗养学常见病中的应用
1)给患有高血压的疗养员听平稳柔和的曲目,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芭蕾舞曲,可使疗养员悠闲自得、心情舒畅,产生愉悦感,降低血压并起到镇静的作用[7]。一些疗养员经1~3个月的感受式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8]。
2)冠心病与遗传、生理或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有关。当患者处于不良环境时,精神紧张可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变化,由于高脂血症引发为冠状动脉疾患。针对上述特点可选择安静、轻快的乐曲,如小提琴协奏曲《江南好》,沉稳的琴曲《梅花三弄》,平和的琵琶曲《阳春白雪》等,这些乐曲古朴雅致,旋律流畅,气韵浑成,淡远脱俗。让患者感受这样的节律,进入安静的状态,全身肌肉得到放松,每次治疗后患者都有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并有手足微热,心情舒畅,心律恢复正常的效果。
3)音乐电疗仪对功能性头痛症有止痛的治疗效果,并具有促进脑部血流循环,特别是在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及调节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音乐电流使脑血管有节奏地收缩和扩张,这实际上是对脑血管起了一种物理按摩作用。
4.2音乐治疗对心理的作用
音乐对人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的音乐可以引起听者不同的情绪变化。音乐治疗师正是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音乐治疗师会大量使用抑郁、悲伤、痛苦、愤怒和充满矛盾情感的音乐来激发被治疗者的各种情绪体验,帮助他尽可能地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时,人内心深处积极的力量就会开始抬头。这时音乐治疗师就会逐渐地使用积极的音乐,以支持和强化被治疗者内心积极的情绪力量,最终帮助他摆脱痛苦和困境[9]。因此,经过音乐治疗的人通常会在性格上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在人格上更加成熟,并获得一种在精神上得到新生的体验。
4.3音乐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地震灾害作为一种深重的苦难,不仅在于它那一瞬间的摧毁之力,更在于它以灾难记忆的方式留存心灵,使灾难在心里更长时间地延续。灾后破碎的家园需要重建,但是灾区人民更需要心灵重建。被动性音乐疗法里的音乐放松、音乐催眠、音乐的压力管理、音乐想象等技术都可以对灾后的群众和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的减压和维护,而音乐想象这类比较深层次干预的音乐治疗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灾后精神创伤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和引导。在此类别中的音乐同步等方式可帮助失去亲人等悲伤过度者调节情绪、宣泄情感。在主动性音乐疗法里,我们常常用到乐器的即兴表演,比如鼓、散响乐器,这些乐器通常不需要任何音乐背景,我们却可以用音乐的方式帮助大家支持和宣泄情感,也非常适合在团体中使用,增加受众面积,这比传统的语言式的心理维护更容易深入人心,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6]。而关于综合性音乐治疗,则可用于灾后致残患者的身心康复。汶川地震至少导致5万人残障,这些人在身体恢复能力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维护以及长期的康复性治疗,在此期间可将音乐治疗贯穿于整个疗养过程中,使绝大多数人都能从最悲痛的创伤性事件中恢复过来,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音乐艺术途径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心身性疾病的一种康复保健方法。音乐疗法是音乐艺术与医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综合的应用。音乐疗法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在疗养院及社区医院中尤其适用,在医疗资源尚不充分的今天,对提高疗养员身心健康,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史爱珍.音乐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3):130.
[2]沈靖.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26(1):176-177.
人类在享受日新月异的社会带来的高效、舒适与文明的同时,却由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与日俱增和压力舒缓渠道的匮乏,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抑郁症的折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全球抑郁人口多达1.2亿人,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每年给中国带来的经济负担达到了621.91亿元。大学生承受着诸多的烦恼与困惑,在社会优势群体的光鲜外表下,心灵的迷茫很难得到公众的真正理解,“郁闷”已成为大学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头禅。我国学者对青少年抑郁的研究显示,大中学生抑郁检出率可高达18%—36%。抑郁情绪导致大学生学习、交往、生活方面遇到障碍,自伤、他伤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引导大学生关爱自我,走出抑郁倾向,建立和谐的身心健康机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二、大学生常见轻度抑郁倾向的特点
大学生轻度抑郁倾向的常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认知偏差,倾向于以消极的角度看待人和事,对现状有所埋怨。二是情绪低落,闷闷不乐。三是社交退缩,对学业与生活表现出无所谓,不感兴趣。尽管这些表现一定程度上与抑郁症有类似之处,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未达到抑郁症的症状标准。因此,我们称之为轻度抑郁倾向。
大学生轻度抑郁倾向在不同的年级、性别、环境间具有显著差别。
1.不同年级的学生抑郁倾向存在显著差异。
大一新生的抑郁程度最高,主要原因是未考上理想的院校或专业、远离家乡生活不适应、不适应社交圈变化、学习内容与方法的变化等。其次是大四,主要原因有就业压力、处理大学恋情等。大二和大三的抑郁程度较之前两个群体较低,且大二和大三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性别的学生抑郁倾向存在显著差异。
抑郁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女性抑郁患者是男性的两倍。女性经历悲伤时会想到可能的原因及其对她们感受的意义。相反,男人则试图通过集中注意于其他事情或者投入体育运动来积极地分散自己的抑郁情绪。
3.大学生抑郁情绪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
大学阶段是人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阶段,大学生仍然处于尚未成熟的特殊阶段,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可能引起抑郁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影响程度较高的十种生活事件依次为就业(升学)压力、亲友死亡、亲友患急重病、恋爱不顺利或失恋、学习负担重、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家庭经济困难、被人误会或错怪、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
三、心理调节对策
既然抑郁倾向的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相应的心理调节对策也就应当是多维度的。
1.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关注,纷纷成立了正式的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培养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为大学生抑郁倾向的调节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寻求专业、半专业心理辅导,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途径:一是一对一的专业心理咨询;二是团体心理辅导;三是朋辈辅导。每种方法的效果各有千秋,但都是心理辅导的好方法。
2.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
所谓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校校园特定环境为背景的学校文化精神和氛围。一般来说,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总是通过一定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精神、心灵、性格、素质的塑造。当个体融入到集体中,充分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示自我才能,获得充足自信,结交一些朋友,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往往就会变得乐观、开朗。
3.自我调节
(1)运动法
不同的运动形式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减轻抑郁情绪,使人们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韧性。从总体功能上来讲,运动疗法安全、有效而且简单易行,但进行新的运动项目之前,一定要同医生商议。结合抑郁倾向及各项运动的特点,在此主要介绍四种运动:一是慢跑。慢跑可以改善睡眠,增强体质,愉快心情,还可以净心宁神。二是乒乓球。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可以锻炼全身,集中注意力,使人灵活起来。三是登山。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登山是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同时也在克服困难的同时看到了更壮观、更宏伟、更辽阔的风景。对于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来说,登山是一次锻炼身体的过程,更是一个锻炼毅力、体验生活的过程,对于他们的消极思维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四是瑜珈。瑜珈的功效之一,便是帮助人放松身与心,以最自然的疗法消除身体的不适。瑜珈的最精深的内蕴不仅在调身,而且在调心;既塑造人外在的形象,又关照人内在的感受,给人一个源自内心最深处的力量。
(2)社交法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抑郁倾向的人常常不愿意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就容易丧失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撑。社会支持是指被支持者所觉察到的来自重要他人或其他群体的肯定、尊重、关爱和帮助。研究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良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根据刘春梅的研究,大学生感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肯定与支持、陪伴与亲密感、满意度主要与SCL一90的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维度呈显著负相关;来自重要他人的冲突与惩罚与SCL一90的9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可见,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大学生抑郁症的自我治疗中要重视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与利用。
(3)积极日记法
积极日记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写积极日记,发掘生活中的人、事、物的积极的一面,进而改变一个人消极的思维方式。“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具有抑郁倾向的人往往只看到反面、消极面,从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斗志。积极日记疗法的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建议患者每天自由地书写,不限题材、体裁,不限字数,不予检查,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从乐观、积极的角度看待笔下所写之人、事、物。坚持半年左右,写日记者往往已经学会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对于抑郁倾向的人而言,犹如釜底抽薪,是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4)阅读法
阅读心理治疗源于古代,流行于现代。阅读疗法是一种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达到修身养性、建立新的认知、调节情绪、重塑行为模式等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阅读疗法的特点是:治疗目的藏而不露,治疗过程潜移默化,治疗方法温文尔雅。笔者推荐一套用于阅读心理治疗的文集——《阅读心理治疗》,该文集有5本,分别是《大自然是一间疗养院》、《人生一首未完成的诗》、《挖掘你的快乐之源》、《习惯铸造人格》和《音乐的精神分析》。如果能够每天大声朗读一段或优美、或宁静、或恢宏、或幽默的文字,自我调节效果是非常好的。
(5)音乐欣赏法
音乐疗法是一种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在心身疾病的防治中,音乐疗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它将成为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的主要手段之一。音乐疗法是音乐艺术与医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综合的应用,音乐疗法简便易行,无须特殊设备,在基层医院及患者的家中尤其适用。在医疗资源尚不充分的今天,对提高心身健康,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使用音乐疗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自信自强”,树立康复的信心和勇气;第二是“对症下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音乐,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如擅长使用音乐治疗的医生、心理咨询师等;第三是“随机应变”,根据病情缓和的程度变换不同的音乐。
四、结语
如果一个人的兴趣是单一的,那么他快乐的源泉也就是单一的,一旦这个源泉出现任何问题,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本文所综述的几种心理调节策略,尤其是自我调节策略,既可用于治病,又可用于预防。这些方法不仅无痛无污染,而且简单易行,节约社会资源。在大学期间,如果能形成这些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影响都将是长远的,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快乐理由。此外,通过运动、社交等活动,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改善社会支持系统,真是一举多得。我们应共同铭记这句格言:“你不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轻度抑郁倾向特点心理调节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快节奏、高竞争与低沟通导致具有抑郁倾向的人与日俱增,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不小的负担。“郁闷”已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口头禅。本文作者根据在高校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对大学生常见轻度抑郁倾向的特点进行思考、研究,总结出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参加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自我调节三种对策,特别重点介绍了运动、社交、写积极日记、阅读和音乐欣赏等五种自我调节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杨映兰.浅析大学生抑郁症形成原因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5):148-151.
[2]李双,吴卫东.大学生的抑郁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07,(7).
[3][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35.
[4]刘春梅.社会支持系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4):113-114.
[5]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12):33-34.
关键词:音乐治疗;音乐治疗观;音乐治疗学
1 音乐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音乐在医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令人振奋的临床治疗效果证明了人类的一个古老的信念:音乐是具有驱病健身的作用,对于人类的生存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已经看到,在人类的早期活动和现在尚存的原始部落中,音乐活动在他们的生活里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时音乐的审美意义还是十分有限的,而更多的是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实际的功能。我们不能设想,人们在连基本的温饱和安全需要都没有得到的情况下,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与自己生存无关的娱乐和审美活动中去。部落中的巫师实际上兼有掌管音乐活动和医生的职责,在古希腊传说中,阿波罗神也同样是掌管音乐和医疗的神,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事实:在古代,人们头脑中的音乐和治病本来就是一回事。随着音乐的高度专业化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地忘记和抛弃了音乐的本来作用和功能。一直到现代,音乐对人类生存本身的重要意义才又逐步地为人们所认识到。中国的音乐治疗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而对于中国的音乐治疗的诞生起到催化作用的事件当属1980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华裔音乐治疗教授刘邦瑞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的关于音乐治疗学的讲学。这是第一次对音乐治疗进行系统科学的介绍。他的讲学激起了音乐家和医生对音乐治疗很大的兴趣。1984年,北京大学的张伯源等人发表了《音乐的身心反应研究》的实验报告,报告了被试在聆听欢快的音乐和安静抒情的音乐时的不同生理反应。这是中国第一次发表的音乐治疗科学研究报告。高天(1986)的《音乐对于疼痛的缓解作用研究》随后发表。之后,陆续有多篇有关音乐治疗的临床探索的报告出现。第一本有关音乐治疗的专著应是1987年由高天等翻译的著名音乐治疗学家朱丽叶・阿尔文(J. Alvin)的《音乐治疗学》。普凯元的专著《音乐治疗》(1994),何化君、卢廷柱的专著《音乐疗法》(1995)也相继出版。
2 音乐治疗在临床治疗的实际应用
首先应提到的是198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该院在中国率先尝试对患者使用音乐治疗。在后来不久的时间里,全国很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始设立音乐治疗室。1985年北京回龙观医院与中国音乐学院的张鸿爵合作,尝试用主动参与的方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虽然方法还不够成熟,但突破了简单地让患者聆听音乐的方式,对促进中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之后,200多家医院陆续建立了音乐治疗室,为数众多的医务工作者和部分音乐工作者热心地投入对音乐治疗的探索之中。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并每2~3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音乐治疗学术会议。遗憾的是,从1984年以来,虽然众多的医院开展了对音乐治疗的尝试,但是绝大部分医院都是采用简单的为患者播放音乐的形式。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盲目地给患者使用音乐,以为音乐具有像药物一样的作用,只要搞出来一些所谓“音乐处方”,然后对症播放音乐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样简单地使用音乐是不可能起到治疗的作用的,其结果只能导致人们对音乐治疗的失望。所以,中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呈现衰落的倾向,包括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在内的很多医院先后关闭了音乐治疗室。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音乐治疗开始起步的6年之后的1990年,我国台湾的首位音乐治疗师张初穗从美国回台湾,在台北新爱儿童发展中心任音乐治疗师,首次把音乐治疗带进台湾。此后先后有19名获音乐治疗硕士学位的海外留学生回到台湾,在一些医院、老年福利机构和儿童特殊教育机构中工作。这些人大部分都具有美国或其他国家的注册音乐治疗师的资格。1996年,台湾的“应用音乐推广会”(相当于音乐治疗协会)成立。该学会以这十几名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为骨千,不断举办各种讲习班,致力于在台湾推广音乐治疗的事业,取得相当的成绩。尽管台湾距离建立音乐治疗学科和职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对比海峡两岸的音乐治疗的发展水平,虽然较大陆起步晚,发展的模式也与大陆不同,音乐治疗的规模小,但专业水准相对较高,发展速度和专业水平显然都超过了大陆。
根据美国发展的经验来看,音乐治疗通常是先由医务人员开始探索,但是由于医务人员较为缺乏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始终不能摆脱简单聆听的模式,从而无法真正地使音乐治疗发展和成熟起来。由一音乐专业人士的介入,使得音乐治疗的方法从简单的聆听发展到后来复杂的聆听技术以及各种能动参与和即兴演奏等复杂的方法技术,才使音乐治疗得到发展和成熟。而音乐治疗作为一个学科,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和独立的理论和体系,其中包括十多种流派,一百种方法技术,因此必须依赖一大批经过系统训练的音乐治疗师才能建立,而不是简单地播放音乐,也不是简单地“音乐十医学”或“音乐十心理学”。纵观中国音乐治疗20年来的发展。问题主要在弓;缺少专业音乐人员的参与,而发展的关键又在于――专业音乐治疗帅的培养和教育。因此,进行专业的音乐治疗师的培训和教育,建立专业的音乐治疗师队伍,是中国音乐治疗发展的关键。实际上台湾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虽然已经有十几名在国外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的合格音乐治疗师分散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工作,但日前尚没有一所大学建立音乐治疗专业来培养白己的音乐治疗,这也成为音乐治疗事业在台湾真正地获得较大发展的瓶颈。
我国最早的音乐治疗教育项目是1989年在中国音乐学院成亿的音乐治疗大专班。但是由于专业知识和师资准备不足,在招收两届学生后停办。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洽疗学专业的教学标准和培养目标严格按照国际高标准进行设置,按照美国音乐治疗协会的要求标准开设课程,力图培养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合格音乐治疗师。中国的音乐治疗开始与国际接轨,逐步地培养出经过严格训练的合格音乐治疗师,我国的音乐治疗的职业也初见端倪。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的理念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人文关怀的理念不断转化,很多医疗领域越来越多地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需要的重视。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从40年代起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1997年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中国,从1989年起就有了全国性的音乐治疗学会组织――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可以预见中国的音乐治疗也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音乐治疗师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不久的将来也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中国心理学会推荐图书,世界图书出版.
[2] 满力.音乐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现状[J].高明全中华护理杂志.
一、融非智力因素于教学内容
一是充分考虑内科学学科的特殊性,增加实训课比例,注重在模拟临床环境的岗位实训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二是结合内科学不同章节特点,将体育,音乐等有助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容补充入课程(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引入体育锻炼、科学饮食等知识,精神疾病的防治引入音乐疗法知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全面提升,使学生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关心他人,而不是成为简单的“看病机器”;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人文知识的灌输,教育学生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强责任感,从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精神得到升华;四是及时将内科学领域的科技新成果引入教学,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二、选择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教学方法
一是提倡“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二是积极开展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促进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融合,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与学生内科学学习密切相关的专题讲座,拓展视野,提升专业素质;四是加强临床实训,利用附属医院优势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接触临床,培养职业素养。
三、改革考试制度
改变一张试卷“一锤定音”的传统考试模式,采取开卷、闭卷、提交论文、讨论及临床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可增加综合性较强的主观性题目,促进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采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指学期末考试成绩,形成性评价可将平时测验、作业、论文、课堂发言等按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经一学期的改革后,从内科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等方面对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班级(实验班)与未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班级(对照班)同时进行考核,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技能成绩均显著提高,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内科学学习效果有明显提升作用。具体见表1。近年来,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恶性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出现,已经有不少医学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和核心学科,有“医学之母”之称,在内科学教学中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习效果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质,降低工作后医患纠纷发生率,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医学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蕾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关键词:艺术教育图书馆工作,文化音乐背景
我国艺术院校是培养艺术表演、创作和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院校。艺术院校主要任务是为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文化艺术应用人才。纵观我国的艺术院校,一般开都设有声(器)乐、戏曲(舞蹈)表演、艺术设计、动画、戏曲音乐、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主持与播音、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专业,以服务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笔者所在的郑州艺术学校就设有舞蹈、声(器)乐、美术、戏曲表演、话剧与影视表演、民乐演奏等中原地域所需要的14个专业。论文大全。[1]学校以戏剧戏曲学学科为依托,以舞台艺术实践教育为重点,以中等专业教育为主,多学科、多门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综合性中等艺术学校的办学目标。多媒体教室、琴房、画室、专业练功房、排练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为莘莘学子演绎艺术人生起点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一、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育人环境
努力营造人才入行、深造、成名成家的艺术教育环境,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与归宿。
1、馆藏建设
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为建设艺术教育环境,在馆藏建设上既以戏剧、影视专业为主,同时也重视对文艺理论与优秀文学作品、以及美术、景观、服饰等形象资料的采集工作。如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拥有馆藏中外文文献资料41.91万册(件),其中戏剧专业特别是话剧类图书、报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之丰,在全国各类图书馆中尤为突出。[2] 在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12.9万册藏书中,涉及各种与演出有关的中外历代人情风俗、河南地貌景观的形象资料比较齐全;舞台、银幕艺术、戏剧影视史话、创作技法、作品及作品评论等专业核心期刊比较系统。[3] 阅览室具体订有《中国戏剧》(中国京剧)、《剧本》、《新剧本》 《上海戏剧》、《戏剧文学》、《剧作家》、《黄梅戏艺术》、《剧影月报》、《戏剧之家.生活焦点》、《四川戏剧》 《中国音乐》、《当代戏剧》 《曲艺》等十余种戏曲类专业期刊,《大众电影》、《大众电视》、《影视艺苑.影剧版》、《中国广播》 《人民音乐》、《舞蹈》、《乐器》 《心声歌刊》、《声屏世界》、《小演奏家》、《黄河之声》 《杂技与魔术》、《美术》、《新美术》、(艺术市场)等内容涉及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等20余种核心专业期刊,较系统地支持了学院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和演出活动。
2、阅览室建设
围绕艺术教育环境的建设,诸多学校图书馆都在大力阅览室建设。阅读丰富人生,知识成就梦想。为实现“飞扬青春,演绎个性发展”,书刊阅读则是艺术院校青年学子的重要文化生活。同普通院校的学子一样,他们或抱着求知的需要、职业的需要,或是修身养性的需要走进阅览室,通过以品味文化、人文精神、智慧思想来引导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以内涵为根本,进行长期的、渐近的深层次文化建设,力求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以除了广为收藏戏剧、诗词散文、小说以及语言与文字广播、影视娱乐等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外,就是利用声、光、电技术,创造丰富的文化环境,以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建立“戏剧文化阅览室”,为广大师生的施教活动和学习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保障,同时还汲取。
二、艺术院校读者群的阅读特征——艺术欣赏
1、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艺术院校青年学子的重要使命是继承传统艺术,开创满怀想象的艺术家生活。师承、入流和艺术创新是艺术院校学有所成的必由之路。要做到戏比天大、艺比天大,人比天大,必须以人为本。先学做人,再学做戏,是艺术院校的莘莘学子演绎艺术人生的主要起点。2007年我国沈阳地区高校大学生“当代大学生阅读行为调查”表明:选择“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的,占62.1%,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阅览特征。[4] 艺术院校的学生读书除求艺的需要、就业的需要外,就是满足修身养性、先学做人。在多媒介交互环境下,今天之大学生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已从书斋阅读走向马桶阅读,从文字阅读走向视觉阅读,从纸媒阅读走向网络阅读。从知识阅读走向娱乐阅读,通过艺术欣赏行为,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则是艺术院校读者群的阅读特征。
针对艺术学生对文学类书刊有所深爱,对所谓“休闲娱乐消遣”类书刊有所偏爱;对热点、畅销书刊有所追捧,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阅读倾向。2005年5月,按学校领导的指示,我们郑州市艺术学校图书馆在学校专业练功房附近辟文化阅览室一间,作为我院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该室除拥有近百种有关文化、娱乐、体育及生活类书刊外,在刘校长的具体支持下,我们还添置了音响、播放设备,设置了音乐背景。该背景全天候播放名曲,烘托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2、音乐背景与心理辅导
音乐背景是指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是艺术欣赏之一种。[5]在阅览室这个特定环境内,所设置音乐背景是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背景,即借助音乐能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这一功能,创造一种氛围和教育环境。音乐背景适合学校的教育环境,除能丰富青年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外,同时对于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身心疾病,调适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以大规模集成技术为核心的基片技术的发展,电子技剧学院图书馆称之为音像观摩阅览室,郑州购书中心和郑州经贸职业学院也有不同形式的尝试。为了做好音乐背景的设置工作,我们专程走访了郑州购书中心,就控制设备、音响设备、音箱音质,声控大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总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因陋就简,安装了校图书馆第一套音响系统。作为阅览场所的音乐背景,我们全天播放名曲,声音小于60分贝,优雅的乐曲始终在室内流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在青年学生的心理调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凡是在该室阅览过的人都感到非常舒服,心情特别放松。有位同学说在背景音乐下学习不困、不累。乐曲主旋律平稳,起伏跌宕自然,在这种音乐环境下学习,心情特别愉快,考虑问题思路也敏捷。在书刊阅览室设置音乐背景是新型的文化形态,属“基片文化”的范畴。
我们所播放的乐曲多是有利于读者开阔视野的曲目。论文大全。我们认为对于性格忧郁悲伤的人,宜多听如《流水》、《黄莺吟》、《百鸟朝凤》、《光明行》、《步步高》、《喜洋洋》、《情深意长》等名曲;而针对患有青春焦虑、心烦郁闷的读者,我们就播放《苏格兰小调》、《姑苏行》、《平湖秋月》、《雨打芭蕉》等乐曲。因为此类乐曲清丽高雅、节奏缓慢、情调悠然、风格雅典。有些同学情绪易怒,我们就选放一些旋律优美、恬静悦耳、节奏婉转一类的曲子,如《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塞上曲》等。论文大全。有些同学反映晚间睡眠不好,失眠多梦,次日影响课堂听讲。我们就建议他们用MP3等工具选听一些节奏少变、旋律缓慢、清幽雅典的乐曲,如门德尔松的《促夏之夜》及我国的民月《幽兰》、《梅花三弄》、《二泉映月》等。让读者走进美丽的“悦读”世界,享受遐意的“书式”生活!
近一年来的实践,大家一致认为文化阅览室的音乐背景的设置是成功的。以民为本、和而不同、心怀天下、社会人生、乡思亲情、咏史怀古、论学品艺等。
2009年9月,为庆祝祖国60年华诞,我们反复播放由词作家乔羽和作曲家刘炽共同创作的歌曲《我的祖国》。该趣调极其优美、婉转、亲切感人。仅副歌部分而言,歌词内容和音乐形象,将前面的田园风光抒情画变为壮美的大幅浓烈的油画,将对祖国的深情怀恋升化为使人感到祖国的博大、可爱!在旋律方面,作曲家采用舒畅开阔的长音节奏弱起,使长音、强音更有气势,更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7]
在文化阅览室设音乐背景,体现了艺术信息的整体性与综合性,由单向性知识传递方式向多向性信息传递方式的立体结构转变,把审美意识教育与有机环境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郑州市艺术学校主页zzysxx.haedu.cn2009-10-12
2、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主页baidu.com/view/1335915hem2009-12-29
3、在河南艺术职业学院baike.com/view/1901367.tem2009-12-30
4、张岚,戴建陆.1988—2008年大学生课外阅读行为变迁,图书馆杂志,2009.(12)P:44
5、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族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374
6、张义泉,音乐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作用,韩山师范,2005学院学报(2):80
7、贺锡德,365首中国古今名曲欣赏,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1.
论文摘 要:音乐是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乐音组合,是传达感情的艺术。人们可从音乐中获得巨大的愉悦感,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现代医学表明,人类的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固然与身体素质、物质条件、社会环境,乃至密切相关,但艺术的感染力也不可忽视,其中音乐愉悦感的心理调节作用尤为显著。现代医学还把音乐与身心健康的治疗密切联系起来,创立了音乐治疗学科,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对某些有心理疾患的人来说,音乐已是良方妙药。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的,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我们把音乐本体视为一种产生于主客体之间的“感性对象”,即音乐家在对自然与社会的审美观照中的产物。音乐主体不是单纯的音响,而是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乐音组合。它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因而,音乐是传达感情的艺术。
音乐美存在于音乐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与完美结合之中,缺一不可。音乐内容主要指音乐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反映的社会生活。音乐的形式美主要是指音调、节奏、曲式、和声、结构、声部等表现要素的有机组合。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获得巨大的愉悦感。乃至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达到理性升华,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这种审美艺术活动集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于一身的,称之为“自娱性”;音乐创作供他人欣赏的,称之为“他娱性”,两者有所侧重,但也不能截然分开。音乐的审美功能是极其复杂而广泛的,我们常说“寓教于乐”,它通过引起愉悦而达到道德的、伦理的、思想的、认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艺术和科学所不能替代的。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首倡礼乐的,认为音乐既表现人的情感又陶冶人的情感,最终能感化人心,使人走向人格的完善。孔子的音乐观植根中国古代文化土壤,而这一文化的特质是礼乐并存。礼是人类行为的规范,乐是人的心理或生命的沉醉。在礼与乐中, 孔子把乐看作是人人格完成的最高境界。礼与乐结合使人参与个体人格的完成过程,而导致社会和谐发展。可以说,一方面孔子充分肯定了满足个体官能心理欲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努力把这种心理欲求的满足向符合于社会伦理的道德规范。孔子十分重视音乐对个体心理的感染悦作用,同时又强调这种作用只有在能够导向群体的和谐时才有真正意义和价值。个体心理欲求和社会的伦理规范两者之间的融合成为孔音乐美学最显著的特点。孔子提出创作音乐的标准是“乐而不,哀而不伤”。就是说音乐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必须有一定的节制,适度而不分。
目前,不少心理学家指出:对于心理不健康的人,音乐是最有效的调适方法之一。音乐可以使人达到一种高峰体验。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观点,高峰体验即是一种超然状态,使我们在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动下感觉到世界是那样的和谐。古典的或浪漫的音乐和节奏鲜明的舞蹈音乐易于诱发高峰体验。高峰体验会带来重大的结果,它能消除人的焦虑、沮丧和忧郁感,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在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那里叫天籁。其实天籁就是人心自己的一种悟性升腾到很高境界的一种自我反观,或者说是依赖于音乐又超脱于音乐之后所达到的一种生命直觉。
具体来说,音乐具有一下心理学意义:
(一)调适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民族都发展出各自独特音乐。不同音乐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与影响,不论是何种种族、教育背景、语言、文化、信仰,一人的一生都和音乐有紧密连结。音乐与生活的连由一些歌曲就可以看出,例如摇篮曲、生日快乐歌儿歌、民谣、国歌、校歌、毕业歌、流行歌曲、结婚进曲、宗教歌曲、离别歌等。可见音乐伴随一个人的生、成长,伴随着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抒感、情绪、经验,温暖心灵、感情,也帮助个人放松、忘掉愉快的经验,并借音乐得到内心深处的力量。
音乐与个体生理、心理有密不可的关系。借音乐,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和扰,可以促使学生的身心向一种和谐、平衡的状迈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
(二)消除人际障碍,增进自我表达
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表达障碍和心理困扰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我表达障碍和自我评价的低下,他们不能够正确地接受自己,也不能成功地与其外部世界建立正确的联系,因而表现出人际关系适应障碍,采用音乐疗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音乐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自我表达的媒介,成为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特别是在集体音乐活动这种无威胁的、安全的人际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意念和思想。在音乐调适中使用的各种音乐活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协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
音乐活动的一项功能是调动人的情绪,而情绪系统控制着生活中大量的效能感和满足感。这些正面的感觉能减少人对社交的焦虑。听听音乐,玩玩乐器,能建立与世界的连接。音乐活动一般都要通过表演来进行,既是审美活动的最生动的方式,也是人们交流内心感情的机会和渠道。音乐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可以训练个人的社会合作、协同能力。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合奏,舞蹈等等,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们逐渐地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和提高他们的人际能力,语言能力,正确的社会行为,行为的自我克制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
另外,音乐活动通常是集体参与的活动,包括课堂教学,这种共同的参与活动过程又常常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并进一步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为音乐的本质要求参加者的密切配合和精确的合作,任何合作上的失误或失败都会马上导致音乐效果的不和谐与失败,而且这种不和谐与失败会立即反馈给每一个参加者的耳朵,造成听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不,因此音乐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强迫所有参加者进行完全的合作,并迫使人们控制可能破坏音乐和谐的任何自我冲动和不良个性表现,因此,参加者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泛化和迁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另外,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也会吸引那些社会性退缩的学生参与到音乐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其自我封闭的状态。
(四)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是通过声音的活动过程来呈现形态,接受音乐形象有赖于记忆能力,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连接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思维沟通,创作者不断推出的新作,欣赏者也要不断地想象,一个人漫不经心,不可能得到完整的印象。音乐本身的特性使得它的表达不象语言那样直白清楚,人们要通过音响运动的形态去感受、领悟作品所比拟的客体,要通过想象、联想调动过去的积累,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视觉意象群与感觉意象群来丰富欣赏的体验。音乐的内涵还具有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性,可使人产生多样性的联想,在音乐欣赏中,人们的想象、联想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科学的逻辑思维;一是通过艺术的形象思维。脑生理科学告诉我们,人脑是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认知的主要特征。左脑是理性与计算之脑,主要起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作用;右脑是感性与艺术之脑,主要起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象和幻想,即创造性活动。就我们的教育以及人们关注的重点来说,主要是在发展人的左脑功能,这就产生了很多弊端:只能使用不到1%的脑力;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体加快衰老,并易患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使人认知不够全面、深入,判断无法顾及整体形势;过分执着个人成败、得失、祸福;创意少,忽视宇宙力量的大智慧。所以现在人们开始重视右脑功能的开发,而音乐调适是开发右脑的最佳途径,它不仅可以减轻左脑负担,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因过度使用左脑而导致的各种身心疾病,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道广.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19.
[2] 赵鑫珊.贝多芬之魂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95.
[3]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09.
[4]我的音乐生活[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92.
论文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阅读治疗的介绍,阐述了阅读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意义,并提出建立阅读治疗服务体系的建议及相应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激烈的考研压力、就业压力及由于人际交往技能的欠缺导致的人际压力使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难以承重,这些心理问题因为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调适疏导,日积月累成心理障碍。调查发现,近年来在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中,约有1/3是由于心理障碍引起,因失眠、失恋、担心失业等因素造成心理问题而就医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川大学校园的自残、自杀、他杀等犯罪现象日趋严重,成为危害校园和谐的潜在因素。发生在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硫酸伤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华南农业大学一周内连续4名学生自杀身亡事件,更使社会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达到。因此,开展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治疗和调适的研究,积极主动地预防心理疾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大学生存在着多种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强迫、神经衰弱、失落、自卑、社交恐惧症、人格障碍、偏执和精神病等。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
(一)中小学时代缺少优秀读物的滋养
在当代中国,阅读被视为一种功利性的活动,将阅读同孩子将来的升学就业挂钩,简单地认为学字符、学词语就是在阅读,阅读常常被界定在与考试升学相关的狭小空间,否则就被视为读闲书。因此,中小学时代,很多学生只读一种书—教科书,每天都被深深埋于题海文山之中死记硬背,反复训练,无法接触真正优秀的书籍。然而,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在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因素中,有很多美好的、善良的东西来源于读书!一个人的思维的发展、心智的成熟和情感的成长,都离不开以阅读为核心手段的语言活动,这是电视和网络等其他媒介永远无法取代的。因此,一个人的阅读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由于中小学时代缺少优秀读物的滋养,很多学生带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步人了大学,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二)大学期间面临求学、求职、求偶的外在压力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青春后期,面临着求学、求职、求偶三大人生课题。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考研等带来的学习压力、高校扩招等导致的就业压力、由于人际交往技能的欠缺导致的人际压力以及低收人家庭所引起的经济压力,使心理本已脆弱的学生产生学习焦虑症、自我认同障碍、就业心理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本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高校的管理带来潜在的隐患。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阅读治疗
(一)阅读治疗的涵义
阅读治疗是图书馆学、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课题,它是在医生或咨询师的引导下,把阅读作为调节不良清绪和行为、寻求心理自助以达到预防及辅助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帮助人保持或回归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阅读治疗与日常的个人自发的普通阅读行为存在明显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用阅读来缓解不良情绪的相当普遍,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或是休闲杂志释放压力和调节心情。然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治疗。因为,一是阅读治疗对读物的选择非常认真、谨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读物,以实现患者与图书之间的心灵上的共鸣;二是阅读治疗往往事先有一个精心设计的、深思熟虑的、较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三是在对患者进行阅读治疗期间,往往会辅以音乐疗法和心理辅导,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这与一般读者的阅读行为有着显著的不同。
(二)阅读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意义
1.阅读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阅读治疗研究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图书馆学界、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关注,受到国外医学界和图书馆界的普遍重视。国外有很多研究证实阅读治疗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有助于解决诸如恐惧、沮丧、紧张、忧伤、痛苦、羞怯、孤独、担忧、失败等情绪困扰,帮助学生合理宣泄情感或精神压力,有助于改善儿童的社会交往。Newshouse(1987)通过对二年级学生的等组前后测实验,发现经过56个小时阅读与恐惧有关的书,实验组降低了恐惧水平。
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的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阅读诗歌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1989年赖尔登和威尔逊分析了1981年以后的所有试验报告,得出结论说阅读治疗是有效的,特别表现在增进自信、改善行为和改善人际关系方面。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为数不多。高文凤等人(2004)选择同一年级的两个班,分别为阅读治疗班(进行三个月的阅疗)和对照班。对两个班的学生施测,结果表明阅读疗法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彰碍问题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有效。 范奉莲(2007)运用“大学生人格调查表”测试该校04级大专生,测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4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一段时期的阅读治疗,结果显示:阅读有关在苦难中成长的小说、成功人士的传记及著作,还有励志与做人处世的期刊对存在强迫、抑郁、偏执反映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阅读治疗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心理疗法
一项针对254名当代大学生心理困扰求助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74%的大学生曾求助过图书来解决心理障碍,其中性困惑和恋爱苦恼求助图书的人占80.6%,就业压力求助图书的人占62 %,交际困难求助图书的人占53. 4%,考研困难求助图书的人占40.4 %,而这4项主要困扰求助心理医生和辅导员的却很少。此项调查结果说明:由于阅读治疗具有经济、简便、及时、保密性强的特点,又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因此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心理治疗方法。例如,山东泰山医学院图书馆通过与心理咨询教研室、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心理协会联合成立阅读治疗研究小组,于2001年起开展阅读治疗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几年来一直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实验和实践都表明,阅读疗法是易于被大学生接受且疗效显著的心理治疗方法,应该在全国大学中推广和普及。
(三)建立阅读治疗的服务体系
阅读治疗是一种古老又年轻的疗法,在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方面存在着不可取代的优势。那么,如何在高校更有效地开展阅读治疗呢?
1.培养从事阅读治疗的专业人员
培养从事阅读治疗的专业人员是进行阅读治疗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可以考虑从教师队伍、图书馆员、医生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人员中选拔出优秀的专业人员来组成治疗团队。专业人员的选拔首先要考察他们的个性特征。专业人员要具有坚强的性格,真正乐于为他人服务的品质,对他人具有亲和力的人格魅力等个性特征,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从而能够给大学生以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疏导;通过善意的关心和积极的阅读指导,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实现与大学生的心理沟通,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
2.开设关于阅读治疗的相关课程
高校要尽快开设关于阅读治疗的相关课程,把阅读治疗的内容充实进心理咨询、儿童图书馆学、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等课程中去,通过老师有针对性的讲授和引导,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疗法是一种经济、方便,可行性和保密性强,无精神压力和顾虑,能轻松偷快地矫正心理障碍的键康教育方法,懂得通过正确的阅读指导是可以治疗心理疾病的,从而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寻求帮助的迫切性。
3.重视对阅读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高校的阅读治疗团队要为大一新生建立心理档案,用来记载他们大学各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时地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制定出科学的治疗计划,通过选择合适的阅读资料、设计讨论、写作、绘画等阅读后活动来进行阅读治疗,并记录下疗程和疗效,尽可能多地积累阅读治疗的个案,为阅读治疗的理论研究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关 键 词:综合性大学 音乐专业 音乐教育
中国素来享有“礼乐之邦”的美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这句常为后人所引用的经典名句实为先贤重视礼乐的诸多文本例证之一。诚然,礼乐及其教育为哲人们所推崇,周公在乐教中将其与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即精英教育紧密相联;阮籍《乐论》则基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论及礼乐教育的必要性;王通的礼乐教化思想源于周孔,其言“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②;白居易同样认为礼乐教化是治国之本;胡瑗进而阐述了人才、教育和学校三者间的联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③……不仅如此,由官方创设于汉代的教育和管理机构——乐府存在时间约200多年,可谓世界上创办期最为悠久的音乐教育机构之一。随着中西方频繁的音乐交流与文化互渗,终于清末在学校和社会广泛形成的学堂乐歌活动,成为中国新型音乐教育兴起的一大标志,自此中国的音乐教育开启了崭新的篇章。可以说,音乐不仅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同样于中国漫长的教育发展史中留下了自己鲜明的印迹。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事业步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前者着力于培养音乐教师,特别是以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师为其首要教学目的。这种明确的办学目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被纳入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教学大纲中;后者则应将教学的重点聚焦于专业表演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就实践层面而言,专业音乐院校侧重于学生音乐表演实践技艺的提升,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本应倾向于学生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塑造。然而,“师范性”并未能成功地将上述两种教育体制区分开来,关于高等师范院校之“师范性”与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化”于现实层面的模糊界定也初露端倪,音乐教育界人士大都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即:“按实际有效的课程来评价,高师音乐系实为微型音乐学院。”④事实上,造成这种局面并持续到今日,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承担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专业音乐院校学生们的演奏或演唱等水平往往成为高师音乐教师衡量学生能力的一大尺度,而一些高师学生在频频遭遇“音乐技术不如专业音乐学院学生”“文化素质低于其他专业学生”等严厉评判后,自甘落后地在专业音乐学院学生身后亦步亦趋,从而彻底抛弃了他们所属领域的内在特质。
21世纪全球化资讯急速蔓延的繁荣景象背后,教育成为唾手可得的“产品”之一,高等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原本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高等院校似乎无暇顾及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长期抗衡的状态,更无心执著于二者办学理念上的僵持,而是倾注全力参与到增设音乐专业这项浩大的“教书育人”工程中。我们不能否认,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自觉选择了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以获得个人生存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而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势必对个人福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创设意味着在先前两种教育体制之外,有更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然而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并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笔者非常赞同美国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教育观,“每一个教育领域都有义务向自己和他人解释其价值,并要有通过教育得以获取那些价值的计划。”⑤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理应根据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并予以明晰定位,以此突显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存在价值,以期谋求长远的发展空间,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教师”“课程”与“实践”三方面的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
从现实层面考量,原本担任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并适应新增专业的需求,因此综合性大学在增设音乐专业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急需填充人力资源。就事实而论,无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院校,抑或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他们的学习背景大都相仿,多数为独立拜师学艺,即遵循“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涯很可能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石,显而易见的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行为事项的主体人物——“教师”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倘若回溯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教师”一经存在就承载了“传承人类文明”的职业使命。在现今的中国,教师们不但讲授知识,他们还富于前瞻性地通过书写文论记录教育状况、研讨教学手段并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等。近些年来,“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各专业教育工作者们畅谈的一个热点话题。此方面文论最初的写作动机乃在于摆脱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系列困扰,并期望透过开放式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与有效途径。然而,笔者在不经意间发现,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在直抒胸臆书写教育改革理念中鲜有自我反思的系统阐释和理论构架。与此同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日,我们目睹了高学历人才的群体性涌现,综合性大学不可避免地以学历作为吸纳教师的一个首要标准,继而忽视了对音乐教育这个特殊领域内“教师”的全方位“塑造”与整体性“规划”,毫无疑问的是通常情况下的短期岗前培训课程并不能完整代替“教师”们对自身专业教学的认知及定位。假设综合性大学不能突破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模式的瓶颈,那么它将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因为“复制”所谓的高等教育人才只能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创新型”人才相背道而驰,其存在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二、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
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均以“课程”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的有机组合建构起与各专业相对应的知识体系。在音乐教育系统领域内,学科特色往往透过课程设置得以体现,并借助后者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鉴于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存在诸多交叉、重叠的现象,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师对此当格外警醒。在保证学生掌握音乐学学科基础知识外,教师应对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加强与其他专业教师的沟通并适时地与学生们分享音乐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互动,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其中,跨学科专业课程,如音乐治疗学、计算机音乐制作等均是比较不错的课程选择,现今人们在应对各种内、外挑战中往往承受着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音乐疗法为缓解人们的心身疾病贡献着自己的能量,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往专业院校学者普遍范围内视计算机音乐制作为“娱乐项目”,忽视其潜在价值,殊不知透过互联网的传播,计算机音乐占有着极大的市场份额。综合性大学若能整合其资源优势,势必将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为普罗大众培养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其存在价值可见一斑。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综合性大学设立音乐专业尚处于草创阶段,相应地,关于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规划和阶段性实施都有待于补充和完善。
三、转化理论的有效环节——“实践”
几乎每一个专业都强调“实践”的不可或缺和积极意义,音乐专业尤为如此。无论是感性呈现,还是理性表述,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与专业论文写作等均为音乐实践活动的特殊产物,学生经由被动的学识引入转至主动的技艺诠释,这不但从视觉上建立了“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更奏响了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有力“前奏”。基于此,实践活动毫无疑问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理论转化能力,结合有效的课程设置从整体上完善了教育对象大学四年的音乐学习生涯,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由此激发年轻学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实践出真知”的理论与应用的双重价值固然不言自明,值得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的则是除了传统意义上以舞台为依托的表演场域,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们转化理论的实践平台又在哪儿呢?据笔者所知,有些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师曾带领学生们亲历乐器制作现场关注乐器制作全过程及乐器厂运营方式、参与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等。这种基于“文化在民”的教学理念以回馈社会为主旨的实践活动着实值得推广,它为综合性大学寻找到有别于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院校的实践基地开拓了新思路。
本文简要阐述的三方面内容: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以及转化理论的有效环节——“实践”,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注重前瞻性的招聘与招生方案以及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兼顾教师、学生两方面的考核),都应与突显综合性大学之存在价值相契合。
的确,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信息时代语境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可谓任重道远。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在承袭中国千百年来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当就新世纪现实语境中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富有见地的理性反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续历史积淀的深厚学养与成就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虽然美国哈佛大学启动于1967年的《零点项目》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音乐系等艺术教育为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但我们在冷静思虑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热”现象的同时,同样也应对祖国的音乐教育给予最美好的祝福。最后,笔者愿以贝内特·雷默的话作为结束语,以此与教学同行共勉,那就是“音乐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同所有人文艺术学科教育最深刻的价值一样: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⑥“……当我们的目标变成将所有学生引向所有人文艺术学科的幸福性时,我们对年轻人生命质量的贡献就可以无限放大。”⑦
注释:
①论语·泰伯.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79.
②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33.
③王定华,田玉敏.中外教育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34.
关键词: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113-03
长期以来,职业倦怠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从业者健康和绩效的危险因素。职业倦怠的不良后果 不但会使个体身心受损,还会表现为一种“溢出”效应,把情感枯萎等负性体验带入到生活 的其它方面[1]。可以说,为这种具有传染性的不良心理状态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 的,对职 业倦怠的引导和干预是必要的。所谓职业倦怠的干预是指通过预防、抑制和治疗等手段帮助 从业者摆脱职业倦怠所带来的困扰,其终极目标在于降低未来发生倦怠的可能性,减缓已经 发生倦怠的危险性。
一、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现状
总结中西方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干预分为指向个体的干预和指向组织的干预。
(一)以人为本的个体干预
个体干预基于以下几个设想:首先,学者们倾向于认同职业倦怠更多来源于个体而不是 工作环境[2]。其次,即使不考虑职业倦怠来源,人们也通常认为应对职业倦怠是 个体的责 任,而与组织无关[3]。再次,提倡职业倦怠的个体干预与个体主义盛行的西方社 会生存哲 学相吻合[4]。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个体进行职业倦怠干预的成本要远远小于 干预组织所付出的[5]。个体干预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大的范畴:一是针对工作现状个体主动协调与工作的关系 ,具体通过改变工作方式、发展防御性应对策略、寻求社会支持等途径实现。如Homer考察 工作时间永久性缩减对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作用[6]。Hamberger通过对助人行业 工作者时 间管理倾向的考察总结了积极应对对于工作应激和倦怠具有作用[7]。Westman&Etz ion在以 色列的87名蓝领人员中考察了休假对于倦怠的显著改善作用[8]。虽然这些干预训 练的确减 轻了职业倦怠的程度,但并不具备长期效果。二是着眼于加强个体内部资源管理。具体通过 选择轻松的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状况、自我分析等几个途径实现。如一项有关音乐治疗技术 对教师倦怠的干预作用的考察证实了音乐疗法的干预作用[9]。VanDierendonck等 从超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验证了以心理综合疗法为基础职业倦怠干预在提升幸福感,改善情商值以及实现完满人生方面的持久效果[10]。这些理论上的阐述和个 案研 究的报告极具开创性,但对倦怠干预的整体效果仍有待检验。
(二)以环境为主的组织干预
以环境为主的组织干预基于以下几个设想:首先,引起职业倦怠的最初决定性因素中不 能排除环境因素[11]。其次,在以数量作为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的情况下,压力可以 成为一种 动力;而在以质量作为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的情况下,高强度压力导致的倦怠则需要组织加以 干预[12]。再次,提倡职业倦怠的组织干预与集体主义盛行的东方社会生存哲学相 吻合[13]。此外,同个人干预相比,组织干预范围更广,效果更明显,潜力更大 [14]。组织干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从业者的现状组织主动协调与个体的关系 ,通过提供建设性反馈,接纳从业者意见,提供工作训练和工作轮换等实现。如台湾高科技 领域对从业者采用的工作轮换培训技术[15],以及为培养员工抵抗倦怠能力部分企 业开发出 的韧性培养方案[16]。二是着眼于企业内部资源管理,通过明确任务分配,阐明角 色责任, 工作绩效评定合理化等实现。如Elloy等用自我管理团队来对职业倦怠进行干预[17] ,Nico WVan Yperen对公平感的培训等[18]。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多数策略仍处于探 索阶段。
二、职业倦怠干预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倦怠干预缺乏针对性
像“心理健康”一样,职业倦怠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的研究领域。研究者根据各自的 理解对职业倦怠提出了纷杂的界定,出现了诸如倦怠、应激和抑郁概念的混淆[19] 。当一个 概念包含的内容过于宽泛的时候,它就已经不能表达任何具体含义了。这造成了职业倦怠干 预研究者各自为政,职业倦怠的干预缺乏针对性。表面上都在进行职业倦怠研究,但实际的 研究内容却大相径庭。为了对症下药,需要对职业倦怠加以准确定义。也就是说,欲对职业 倦怠的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要对倦怠的总体表现和不同侧面进行精确描述,以便于职 业倦怠干预研究者之间能够相互对话。
(二)职业倦怠干预效果不显著
各种形式的职业倦怠干预的最终目的在于对职业倦怠的预防和治疗产生积极效果。然而多 数干预的效果却并不显著,要么只是在短期内缓解了倦怠的程度,要么只是对倦怠某一因素 发 生作用。职业倦怠干预效果甚微的最主要原因来源于对职业倦怠干预的目标缺乏统一的标准 [20] 。大部分干预训练还是囿于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来做的,颇有见地的的干预训练非常少见。 即使有些倦怠干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阐述和个案研究的报告,并研发了具体的干预策略和 技术,但也只是建设性的意见,并未被广泛接受认同。
(三)职业倦怠干预理论和实践相脱离
从探索性、描述性、应用性的“常识心理学”角度对职业倦怠干预加以普及加速了人们对此 类问题的了解,为有效干预进行了宣传上的准备。但遗憾的是,倦怠自下而上的历史性沿袭 却在实践者和学术研究者之间划分了难以逾越的鸿沟[21]。具体表现在对职业倦怠 干预的分 歧,实践者倾向于从自身经验出发,采取实用主义方式加以处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收效。 学术研究者则倾向于从理论出发,认为干预方法应建立在理论证实的基础之上。如Fredenbe rg er和Maslash就是从实践和理论两个不同角度对职业倦怠施加干预。无疑,对职业倦怠加以 干 预不仅存在着理论上的种种障碍,而且要求研究者在掌握理论同时,有必备的实践条件,如 被试、资金等作保证。这无疑为职业倦怠的干预实施和外在推广带来了困难。
(四)国内职业倦怠干预研究还有待深入
随着整合性研究开始出现,职业倦怠干预日益得到重视。尤其以欧美国家最为明显。20 00年的Clinical Psychology杂志出版了一期专刊,专门讨论倦怠的干预与治疗问题。而总 观 我国有关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相对滞后,很少见到有关职业倦 怠干预的研究。诚然,人类的心灵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文化历史的产物[22]。必 须承认东 西方在制度、文化、观念上存在巨大差异,在注重差异性的同时,要求国内研究者充分利用 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本土化特点,加大研究力度。
三、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趋势
从上述对职业倦怠干预的现状的介绍和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个体干预还 是组织干预都应该考虑到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发展趋势看,加强对职业倦怠的理解 ,设计有效的干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间架起桥梁,加速职业倦怠干预的本土化研究,结合 “以人为本”和“以环境为主”的干预必将成为今后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主流。很多研究者 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23],工作要求―控制理论 [24],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匹配理论等理论[25]。
笔者试图在Schmidtl994年提出的公共健康模型[26]的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职业 倦怠 的干预设想。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从更深的层次提出倦怠干预的具体方法、手段和策 略,而且试图为今后的干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这一体系化的职业倦怠干预构想包括初级、次级和终极三级防御系统。其中初级防御系 统正如注射疫苗防止疾病发生一样,旨在减轻或消除工作场合的压力源,减少引起职业倦怠 的状况。次级防御系统正如喷洒消毒水抑制病菌传播一样,旨在帮助个体管理和应对职业 倦 怠, 克服倦怠在行业中的盛行。终极防御系统正如接受药物治疗减轻病痛折磨一样,旨在治疗已 被倦 怠击垮的个体,减少倦怠已经带来的负性后果。不难发现,各级干预系统都有各自的出发点 和侧重点。其中,初级防御系统在于以环境特征为主,通过改变环境防止不良情况发生。而 次级和终极防御系统则在于以人为本,通过改变个体或治疗个体对压力的反应从而达到干预 的效果。可以说,对于倦怠的预防和干预主要集中于以环境为主的组织策略和以人为本的个体策略相结合。上述设想既可以用于倦怠的危机干预,也可以用于倦怠的预防。在危机干预中,倦怠已是客观现实,而预防则着眼于倦怠发生的可能性。前者中,我们的目标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后者中,我们的目的在于降低未来倦怠的风险并促进个体成长。但不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问题解决的过程都是基本相同的:问题都来源于个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措施需要把工作环境和个体因素同时联系起来。因此,在对职业倦怠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应以“引导”为主,通过引导来唤起人的心理自觉,通过引导使组织认识到职业劳动是“心”的劳动,只有触及心灵的干预才是最有效的。只有这样,才会充分合理地对个体与组织加以干预,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虽然到目前为止,职业倦怠干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研究领域,但是它对于职业健康心理的维护作用促使人们不断地研究下去,并且已经在实践应用中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Quick J C, Tetric L E.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245~265
[2]Ross E. Preventing burnout among socia l workers employed in the field of AIDS/HIV.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1993,18 : 91~108
[3]MacBride A. Burnout: Possible? Probable? Preventable? Canada's Menta l Health, 1983, 31(8): 2~3
[4]Heanay C A, Van Ryn M. Broadening the scope of worksit e stress programs: A guiding framework.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9 90, 4:413~420
[5]Grosch W N, Oslen D C. Prevention: Avoiding burnout. In Sussman MB. A perious calling: The hazards of psychotherapy practice. New York: Wiley, 1 995: 275- 287
[6]Homer J B. Worker burnout: A dynamic model with implications for p 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Dynamics Review, 1985, 1: 42~46
[7]Hamberger L K, St one G V. Burnout prevention for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Proposal for a syst ematic approach. Journal of Hoslistic Medicine, 1983, 5: 149~162
[8]Westman M, Etz ion D. The impact of vacation and job stress on burnout and absenteeism. Psychol ogy and Health, 2001, 16: 595~606
[9]Kittel F, Leynen K. A study of work stressorsand wellness/health outcomes among Belgian school teachers. Psychology and Heal th, 2003, 18 (4): 501~510
[10]Van Dierendonck D, Garssen B, Visser A. Burnout Preve ntion Through Personal Grow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2005,12 (1): 62~77
[11]Maslach C, Schaufeli W B, Leiter M P. Job Burnout Annua 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 397~422
[12]Jackson S E,Schuler R S.A meta-analysis and conceptual critique ofresearch on role ambiguity and role conflict in work serrings. Organizational Be 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1985,36:16~78
[13]杨忠芳.如何研究中国人――心理学本土化论文集[G].台湾:桂冠图书股 份有限公司,1997:9~12
[14]甘怡群,等.工作特征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 06,38(1):92~98.
[15]Hsieh A T,Chao H Y.A reassessment of the erlationship between job s pecialization,job rotation and job burnout:example of Taiwan's high-technology i ndustry.Int.J.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4,15(6):1108~1123
[16]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17]Elloy D F,Terpening W,Kohls J.A causal model of burnout among self- managed workteam members.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1,3:321~334
[18]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心理科学[J].2004,27(4):9 31~933
[19]李永鑫,等.倦怠、应激和抑郁.心理科学,200528(4):972~974.
[20]李永鑫,李艺敏.工作倦怠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J].心理科学,2006,29 (1):148~150.
[22]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M].大连:辽宁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5:28~35.
[23]Maslach C,Goldberg J.Prevention of burnout:New Perspectives.Applied& Preventive Psychology,1998,7:63~74
[24]Taris T W,Feij A.Learning and strain among newcomers:A three-wave s tudy on the effects of job demands and job control.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 4,138(6):54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