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的好朋友教案

我的好朋友教案

时间:2022-12-01 16:11:55

我的好朋友教案

第1篇

现象一:“拖泥带水”的导入语

案例:在中班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中。王老师借助“郊游”这个话题导入:“小朋友,春天到了,你们瞧,小树发芽了,小草变绿了,美丽的迎春花儿开放了,春天多美呀!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农民伯伯可忙了,他们都在忙着播种呢……春天到了,你们最喜欢干什么呢?”幼儿说:“我喜欢到外面去玩。”“我喜欢去放风筝。”……(幼儿七嘴八舌,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王老师使劲敲铃鼓,待幼儿安静后说:“春天到了,你们喜欢郊游吗?喜欢到哪里郊游?”(教室里又一次沸腾起来!)王老师又一次使劲敲铃鼓,示意幼儿安静,同时出示一幅图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郊游,你们看,这儿多漂亮呀!这儿有树、有花……请你数一数,它们都有多少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对策:教师导入语就像是一个引子,它能巧妙地把幼儿引入话题或情境中,从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清楚活动目的,在组织语言时既要兼顾幼儿认知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做到生动、形象、充满情趣,又要避繁就简,力求开门见山,直接而自然地导入。案例中,王老师过多地描述春天,无形中冲淡了数学活动“比比谁最多”的学习要求,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建议:王老师不妨这样导入:“小朋友,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出去郊游可是件十分开心的事情。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今天也结伴去郊游了,你们瞧,它们手拉手走来了。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去郊游了?它们各有多少?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现象二:“颠来倒去”的归纳语

案例: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中,张老师让幼儿用两两结对的方法为小圆片找朋友区分单双数,并在幼儿自主操作后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小朋友真能干,用4个、5个小圆片做找朋友的游戏,你们看,像这样上一个下一个,上一个下一个,让小圆片一个挨着一个,手拉着手,就像我们小朋友出去做早操时一样,整整齐齐地排好队,都排好了以后再看看是不是都找到朋友了,谁没有找到朋友?谁找到朋友了?……像4这样都找到朋友的是双数,像5这样有一个没有找到朋友的是单数,请你们再为6个小圆片、7个小圆片找朋友,看一看是不是都找到朋友了?谁没有找到朋友?谁找到朋友了?它们是单数还是双数?为什么?……”

对策:教学中教师为引导幼儿的思考和行为,经常会提出一些带有指向性和规定性的语言,并进行一些规律性和结论性的总结和归纳,这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一般而言,教师的语言指向与要求越明确效果就越好,这就需要教师在归纳和总结时语言力求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表意要恰到好处,简单易懂。案例中张老师的语言因为“颠来倒去”而显得没有头绪,好像绕口令似的,最终把孩子领进了语言“迷宫”。

建议:张老师可以这样归纳:“小朋友们真能干,通过让小圆片两两结队,知道了4个小圆片都找到了朋友、没有落单的就是双数;5个小圆片还剩下一个没有找到朋友,有落单的就是单数。在1-10的数字中,我们知道了4是双数5是单数,那么其他几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呢?大家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好吗?”

现象三:“明知故问”的询问语

案例:在大班社会活动“我长大了”中,李老师在活动中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幼儿:“喜欢。”李老师又问:“你们觉得老师讲的故事好听吗?”幼儿:“好听。”李老师接着说:“好吧,你们准备好了吗?我可要讲故事了。”幼儿:“准备好了。”……

对策:“师问幼答”是课堂教学少不了的形式,但是不能无疑而问,更不可明知故问。对于幼儿而言,教师的设问语言应对他们理解活动要求和内容、有效参与活动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应充分考虑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来设计问题,以促使幼儿想象和思考,并激发幼儿的兴趣,带动活动深入发展。案例中的“是否喜欢”、“是否好听”、“是否准备好了”等问题对教学没有实质性意义,让幼儿回答这样的问题易造成幼儿思维的简单化,不能养成幼儿深入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建议:李老师可在活动中这样询问:“小朋友,你怎么知道你长大了呢?长大了,你会做些什么事呢?……”

现象四:“不胜其烦”的点拨语

案例:在大班美术活动“滑稽小人”中,幼儿按照要求摆弄操作材料。钱老师不停地来回走动并反复提示:“你先想一想,再拼一拼,最后画一画”。“你可以尝试把小人的头换成其他的形状,比如三角形、正方形等等。”“什么样的小人看上去就很滑稽了呢?只有跟我们平常的人不一样的,你也可以试着把小人的身体变一变。”“把小人衣服换一换是不是看上去很滑稽了呢?”……

对策:点拨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机智,关键处点拨能让幼儿有“柳暗花明”的顿悟,走出思维的盲区,获得知识和情感的“高峰体验”。但点拨要适时、适度,无论是直接点拨还是间接点拨,教师都应以协商、激励等口吻给幼儿以适当的提示,而不能“如影相随”,喋喋不休。尤其是针对个别幼儿出现的情况,不能面向集体而应单独点拨。案例中钱老师的点拨就显得有点“婆婆妈妈”,这样可能会干扰幼儿,甚至会误导幼儿按照其某些多余的提示语去行为。

建议:钱老师应尽量避免来回不停的走动,如巡视中发现XX幼儿有创作困难,不知道如何把小人变成滑稽模样,钱老师可适当点拨:“样子古怪的才会让人感到滑稽,你先想一想,再试着变一变,变变小人的头、身体、衣服或者动作等,最后再画一画……”

现象五:“面面俱到”的评价语

案例:在大班社会活动“我爱家乡”中,田老师在活动结束时为了进一步激发起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做了如下评价:“通过今天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在XX,还知道了在我们的家乡有美丽的名胜古迹(列举了家乡几乎所有的名胜古迹)。……我们的家乡真美呀!我们每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后更要建设家乡,要让家乡更美好。(田老师幢憬了家乡可能的变化和发展)……今天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田老师表扬了一大串名单)……”

第2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在儿童节来临之际,下面给大家分享6.1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最新精选2020.欢迎阅读!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在这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过节。

2、知道有许多穷苦的孩子不能在这一天开开心心地过节,从而激发幼儿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3、激发幼儿善良、博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布置六一场景。

2、录像:社会慈善活动的感人场景;描述穷困、战争、饥饿的儿童片段。

3、歌曲磁带《`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提问:

(1)“今天我们要过六一节了,六一节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你们开心吗?”

(2)“你的六一节想怎样过?”(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打算)

(3)“你们想过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了吗?”

2、小结:我们在一起开开心心过儿童节真幸福,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小朋友因为穷困、战争、饥饿而不能过上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你们想看看吗?

二、播放录像,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从而引发幼儿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

1、幼儿观看录像。

2、提问:

(1)录像里的小朋友怎么了?(请幼儿自由讨论)

(2)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3)这些小朋友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也玩不好,你们想帮帮他们吗?

(4)你想怎样帮助他们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

3、观看社会募捐的录像。

小结:我们也可以把一些自己穿不下的衣物、好吃的、自己看过的书、或者自己的零花钱去捐献给那些生活在痛苦里的小朋友。

4、“除了送东西你还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话?”

(1)先引导幼儿互相说说,注意倾听幼儿谈话。

(2)请几名幼儿到集体前面来说一些祝福的话、关心的话。

结束活动: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边观看录像。

活动延伸:

考虑本班实际情况,组织一次募捐活动。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2

一、活动内容:

邀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来幼儿园共同欢度 “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相互谦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小朋友与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增进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感情。

3、加强家园、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三、活动准备:

1、发“告家长书”,请家长准备一个拿手菜。

2、与个别厨师家长联系,作好厨艺表演的准备。

3、教师准备活动的场地,各种食品,活动后的奖品以及一些使用的工具等。

四、活动过程:

一、组织家长和幼儿入座。

二、活动开始:

(1)向家长和孩子们简单介绍本次“快快乐乐过六一”——小班年级组庆六一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2)邀请厨师家长表演厨艺。

(3)分组活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品尝各种食品,可循环操作。

小组内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馄饨,饺子;

5.搓团圆;6.水果拼盘;7.凉拌菜;8.家长的拿手菜。

三、活动结束

发奖品,组织各班幼儿回教室。

开场白:

1、小朋友你们知道六月一号是什么节吗?对了六月一号是儿童节,是你们的节日,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来过一个快快乐乐的儿童节,好吗?

2、你们看,老师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介绍食品制作内容),你们想吃吗?不过,它们还没做好呢,还不能吃呢。所以想请小朋友和你的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做好吃的,等全部做完了,我们再一起来分享,好吗?

3、强调活动要求

那你们在做的时候能不能吃呢?对了,都是乖宝宝。请你们把做完的好吃的都放在中间一张桌子上。小朋友做好一样以后还可以去做另外的一个,懂了吗?还有请小朋友把垃圾都放在垃圾盘里,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宝宝。

4、幼儿品尝

(1)请小朋友说说做了哪些食品?

(2)采用自助餐的形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品尝

5、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吃的高兴吗?今天你们又学到了一个新本领,真棒。祝小朋友们六一节快乐!

告家长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孩子在幼儿园的第一个儿童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将在本周五上午9:00在三楼活动室举行“快快乐乐过六一”——小班年级组食品共享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吃吃、玩玩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相互谦让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小朋友与父母共同制作食品,感受共度“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增进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一个拿手菜,一把水果刀。

2、请家长在以下食品制作的内容中任选三项,填好以下表格交到本班班主任处。

食品制作内容:

1.水果色拉;2.彩色的三名治;3.美味的果汁;4.包馄饨,饺子;

5.搓团圆;6.水果拼盘;7.凉拌菜;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3

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过“六一”节的欢快情景。

2、鼓励幼儿用绘画来表现节日中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时刻。

3、培养幼儿愿与朋友分享快乐之情。

准备

1、幼儿园过“六一”节的录象片段。

2、围绕“六一”儿童节启发幼儿谈论、交流。

3、纸、笔。

过程

1、引导幼儿讲述“六一”节的快乐。

(1)昨天是什么日子?这天你过得怎么样?

(2)讨论:为什么觉得快乐?你都做了哪些事?(帮助幼儿回忆过“六一”节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玩趣味游戏、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等)

2、讲述别人的快乐。

(1)昨天杨老师把小朋友在玩游戏时高兴的样子都拍下来了,我们来看一看录象里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2)你看到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

3、讲述最感兴趣或兴的一件事。

“六一”节使你最感兴趣或感到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4、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快乐。

(1)“六一”节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快乐,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2)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把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事画下来。(播放歌曲“快乐的六一”)

(3)把先画好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幼儿结伴欣赏并交流作品。

(4)集体欣赏,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一下作品。

5、下一节课我们再把这些画打扮一下,老师把它们订起来做成一本“六一”小画册,早上爸爸妈妈送你来的时候,请他们翻翻我们的小画册,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儿歌,能够认识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的节日,全世界儿童都是一家。

2.能咬字清晰地朗诵儿歌,并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表演儿歌内容。

3.感受国际儿童节的气氛,喜爱与同伴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图片人偶、图画、ppt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儿歌,能够认识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国际的节日,全世界儿童都是一家。

2.难点:能清晰地朗诵儿歌,并在角色游戏中大胆地表演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有一位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李小华。他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去玩,你们想不想去?

二、感知儿歌情景,理解儿歌内容。

1.分段感知儿歌情景并理解。

第一段:

李华带大家来的第一个地方有什么?

出示图片:彩虹(一道彩虹天上挂)

提问:它像什么?桥(好像桥上两边架)

李华从桥上走过去,走过去干嘛呀?

咦,谁出现了?——有美国的小朋友、有日本的小朋友、还有我们班好多小朋友们。

原来他是为了迎接各国的好娃娃。

第二段:

我们来跟不同国家的小朋友打招呼吧!

你好呀,美国的小尼娜,

你好呀,日本的小樱花,

我是中国的李小华,

欢迎你们来到咱国家。

第三段:

你知道他们来咱国家干什么吗?因为有一个属于不同国家每一个小朋友的节日,李小华邀请他们一起来庆祝这节日。小朋友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国际儿童节。

李小华说:庆祝六一儿童节,手拉着手笑哈哈,我们都是好朋友呀,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小朋友们,你们欢迎这些国家的儿童来我们国家过六一吗?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吧!儿歌的名字是《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2.倾听并朗诵

先听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遍,然后全班小朋友一起朗读一遍。

小朋友们读的不错,但是我们要把樱花读清楚哦。

三、分角色表演儿歌,感受儿童节的氛围。

你们喜欢儿歌里面的什么或者人物呀?能不能演一演?

待会我们来玩我是小小表演家的游戏,当老师念一句儿歌内容,你们在座位上通过你们的想象来表演出来。

准备好了吗?全体起立,表演开始啦

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儿童节幼儿园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节目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

2.知道这是自己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节,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依恋之情,激发幼儿步入小学的欲望。

游戏内容:

一、全体幼儿合唱:《毕业歌》

主持人宣布“小小六一庆祝会”现在开始。

二、节目表演:

幼儿将事先排练好的节目分组按顺序表演。

三、游戏:

1、比比谁的运气好

准备:黑板上贴上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纸的背后写上相关的内容。

规则:幼儿选择一张颜色的纸,如:翻过来纸上写:恭喜您,中奖了,那么这幼儿则得到一份精美的奖品,如:翻过来写着要完成某乡任务才能得到奖品,幼儿则应根据上面的要求完成。

2、夹弹珠

准备:弹珠若干,筷子两双,小碗两个

规则:30秒内,两位幼儿比赛用筷子将弹珠夹入小碗,谁多谁赢。

3、抢椅子

准备:椅子若干,音乐

规则:幼儿将椅子围成一个圈,听着音乐绕着椅子走,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幼儿坐上椅子,谁没坐到椅子则淘汰。

4、垒高

准备:盒子若干

规则:两位幼儿在30秒内,谁将盒子垒得高,谁则赢得比赛。

5、大风吹

规则:听口令,如口令是“大风吹,吹穿裤子的女孩”,那么穿裤子的女孩必须和他人换位子,如口令是“小风吹,吹穿跑鞋的人”,那么没穿跑鞋的人必须交换位子。

四、送礼物:

送上爱心风车、图书等礼物,庆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第3篇

1.区域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充分自主自由,从而出现教师不需指导的意识。

2.教师对所谓“幼儿自主性”表面“自主”,实则“高控”,教师干涉过多。

3.教师材料准备、投放无层次、无新意,引不起幼儿长时间集中精力去操作。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通过教师对幼儿活动间接的影响与暗示,可以让幼儿在充分享受活动乐趣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的隐性指导是相对于显性指导而言的,也就是将教师的指导隐藏在活动环境、材料、情景等中,而非直接的言语上的指导或具体的操作干预等,是一种具有潜移默化、渗透性和暗示性等特点的间接指导。

鉴于此,我们尝试在开展大班户外自主性晨间锻炼活动过程中,摸索出教师在活动中实施相应隐性指导的策略与方法,力求通过教师对幼儿活动间接的影响与暗示,让幼儿在充分享受活动乐趣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图文暗示、情境创设――做“有备”策划

幼儿自主性体育活动中充分利用环境隐藏的指导,让环境说话。其中的关键,正是在经过良好设计之后,环境可以起到暗示的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幼儿积极行为的作用。比如,在户外的地面上画各种跳格子、跑道线、圆形等各种图形;在体育器械整理箱上、活动区张贴部分玩法的图文;幼儿在活动时就常常利用这些环境进行自主观察、讨论、探索。

案例一:长尾巴的玩法

曾经一段时间中,“长尾巴”器械从一开始投放就不温不火,不是很受小朋友的青睐,选择度不高。于是我们老师想了个好办法,以小朋友形象绘画了3种玩法。

【情景再现】

×月×日自主性晨间活动,我们提供的器械中包括“长尾巴”,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配了“广告”,同时也在活动区域地面上进行了张贴。小朋友立即就发现了新事物,好几个围在一起观察讨论:“这个干吗用的?”××小朋友发问。“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它告诉我们怎么玩,我家里的玩具也有这样的,告诉我们怎么玩的。”××小朋友因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自豪无比。“那你说怎么玩?”“很多长尾巴可以搭出房子的,我和你一起玩好不好?”“对啊,这个是毛毛虫。”……大家炸开了锅,讨论着,有些则组团开始按图拼搭了。

【后续跟进】

活动后,我们在晨间谈话中涉及了这个话题。小朋友把自己拼搭的物品和步骤与小伙伴分享,同时也提出了要自己绘画操作图。于是从部分器械开始,我们都逐步配上幼儿的“说明书”,并定期更换,从此长尾巴不再受冷落。

案例二:情景城堡

【背景】

在活动区我们增添了由纸箱装组成的“情景城堡”,我们充分应用这一景物,并投放相应的运动材料,同时也根据不同的材料投放更换城堡名,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情景再现】

×月×日自主性晨间活动,我们提供的器械中包括沙包、飞镖等。部分小朋友就开始玩情景体育活动了。“×××、×××、×××你们做怪兽,我和×××、×××做奥特曼。你们到那边怪兽家里去,我们扔炸弹,谁扔的多就谁赢。”×××开始分配了。“我不要做怪兽,我要做奥特曼。”马上有小朋友出异议。“等下换嘛,我们先做,再你们做!”……于是活动开始。

【后续反思】

在活动后我们陆续增添了演出用过的废旧道具(萝卜、房子等),同时也利用操场上已有的小型玩具做道具。为自主性晨间体育活动增添了游戏化成分,提高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二、非语言信息、材料的投放――做“有心”观察

策略一【非语言信息】

教师非语言信息,指通过手势、表情、眼神等传递教学信息的语言。恰当使用“无声语言”交流,将无声胜有声,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三:小调皮

【情景再现】

×月×日自主性晨间体育活动,部分小朋友在玩皮球,小A小朋友老是不小心把其他小朋友的皮球碰掉,屡试不爽。出于自主我一直在旁边观察,看他们自己能不能自己解决。看小家伙们快要拳头相向了,于是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提醒他,小家伙朝我看了下,很快调整过来了,还不好意思地笑了,于是很快让开了。他从我的动作中得到信息,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后续反思】

活动后单独和小调皮沟通。如果当时我就用语言批评,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小朋友尴尬,自尊心受伤害,无需语言的批评只需非语言信息的传递,也能做好的效果,为什么不尝试?因此,在活动中利用非语言信息对幼儿进行间接隐性的指导是有必要的。

策略二【材料投放】

我们通过分层次、分难易程度摆放晨间活动器材,满足不同幼儿的活动需要。从而做到材料投放的暗示,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拥有挑战困难的机会,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使用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索,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有所动,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

案例四:玩高跷

【情景再现】

我们用旺仔牛奶瓶和椰汁瓶两种不同的直径做高跷。×月×日自主性晨间体育活动,我观察到:7个小朋友选择玩高跷,一开始有2个小朋友是选了椰汁瓶高跷,其中1个小朋友在踩的过程中老是站不稳,不停尝试还是不行,很郁闷。于是这个小朋友在其他小朋友的建议下去换了旺仔牛奶瓶高跷,虽然也不稳,但成功几率比椰汁瓶高跷高很多。玩了段时间后,一开始选择旺仔牛奶瓶高跷的小朋友来换椰汁瓶高跷了,幼儿则一个旺仔、一个椰子……

【后续反思】

在此基础上其他材料我们也将以这样的形式跟进。总之,我们以幼儿“最近发展区”为依据,始终围绕“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一宗旨进行。

三、转变角色,做“有意”参与者

活动是幼儿主动、自愿的,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因此教师只能从支持者和参谋者的角度来促进游戏。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的时候;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操作发生困难时,我们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让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

案例五:我和你们一起玩

【情景再现】

×月×日自主性晨间体育活动中,6位小朋友在玩呼啦圈火车,一幼儿特想加入,就挡在×××小朋友火车头面前,不让他们开。“×××,你走开,你挡到我了!”被挡的小朋友开腔了。“我和你们一起玩。”“不要!”双方僵持了很久。眼看活动进行不下去了。“火车等下,他和我一起的,我们要去杭州!”我以乘客的角色加入。“好吧,快上车!”开火车的小朋友们同意了,于是在我角色帮助下,小朋友顺利踏上了去杭州的旅程。

【后续反思】

第4篇

见习地点:XX市XX小学

指导老师:戴XX

指导班主任:向老师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XX市XX小学,开始了一周的见习。虽然大家来回都挤公交车,每个人的脸上多少有些倦容,但看到孩子们纯真可爱的笑脸,听到他们围绕着我们甜甜地叫着老师,看到他们甜美的笑容,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第一天见习的时候,我们一大早就坐车来到跃进路小学。早晨的校园里到处可见的是田径道上跑步的孩子;篮球场上进行篮球训练的小男孩;一群跳绳的小女孩。学校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孩子们早晨都积极锻炼,朝气蓬勃。我们按照学校分配,我和队友郭XX来到二年级3班见习。我们的指导班主任是向老师。向老师对我们非常热情和友善,对我们的到来,她表示很欢迎,接下来的五天我们都受到了她悉心指导。

向老师是二年级3班的语文老师。她上课课堂效果非常好,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老师课堂言行举止优雅得体,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板书美观大方,笔画清楚、没有勾连。,符合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识字写字的要求,向老师授课语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又富有鼓励性,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曾语文的热情。课堂气氛良好,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向老师请同学到黑板上作答,在小朋友板书答案的同时,老师在一旁用提示性语言提醒小朋友写的答案是否正确。接下来,向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检验答案的正确性。指正同学们易犯的错误,然后大家齐读两遍,加深小朋友对知识的记忆。向老师声音清脆甜美又响亮,她恰到好处的使自己的音调有起伏有,语速有轻重缓急,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力。在课堂时间安排上也十分合理,二十分钟讲解,二十分钟的当堂练曾。因为她告诉我们,我们老师要懂得在课堂上观察小朋友听课的情绪状态。低年级的小朋友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集中,课堂安排要张弛有度,时间安排应该合理化。向老师讲解知识时,很会抓重点,讲易错点也讲得典型生动。特别是向老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的同时会积极引导小学生思考与这个知识点有关的并且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既巩固了他们学过的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联想能力,也开发了大脑的智慧。同时课堂也有让人感动的一面,在上课过程中,当有小学生感到不舒服时,向老师就会很关心他们,并且带他去医务室或者叫他休息一下。向老师临堂,对同学们做作业进行集体辅导。同学们边做,向老师一边从旁观察,提醒小朋友们易错的地方。向老师在黑板上做一个案例示范,同学们明白怎么做后,由自己完成。我认为作业应该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向老师爱生心切,过多的提示和帮助学生完成作业,虽然起到了引导作用,但大大的削减了学生独立思考的难度,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向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要求家长签字检查,实现了让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孩子的学曾成长,在新课改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可忽视,在学校老师是最主要的管理者和引导者,但是在家里,家长也必须认真负责。从向老师的家庭作业布置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业的布置也要让小朋友温故而知新。对已学的知识要巩固,还要对将要学的课文进行预曾。

见习期间我们还听了曾老师精彩的数学课。课前小朋友还在吵吵闹闹,曾老师用口令的方式控制了课堂纪律,老师喊:"123",同学们对:"请坐好",老师再喊:"小眼睛",同学们说:"看黑板",老师喊:"678",同学们喊:"闭嘴吧".课堂立刻安静下来,体现了老师对课堂的良好控制能力。接下来,曾老师打开数学书,问小学生看书上的图能在图上发现什么?然后小学生就会把书上的数字报给曾老师,曾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小朋友的思维活跃性,由老师报加法式子,小朋友们抢答。曾老师在讲课时,还时时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提醒小朋友认真听讲,不能当堂写作业。曾老师在分析应用题时讲解深刻而仔细,力求要让小朋友自己明白,用最简单的话解释,在分析题目时讲究多种方法,不局限于思维。提醒下朋友开动脑筋。总之,曾老师授课非常有方法,注重对方法的讲解,侧重让小朋友自己思考问题,寻找正确答案。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曾老师处理得当,对整个课堂驾驭得非常好,课后作业布置及时。教完的课程她会及时的给小学生布置小考试,以此来检测学得怎样。

除了语文和数学课,小朋友的课程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有音乐,美术、体育、品德、自然科学、文体活动、传统体育等。都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伙伴。学校开展特色的文体活动课,小朋友在文娱活动中快乐放松自己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也在玩中放松大脑,让大脑及时的休息。在玩游戏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老师要学会创新课堂,在娱乐中,把该掌握的知识让小朋友明白。

这一个星期,我们还体会到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班主任要监察小朋友们做课间操,眼保健操。早读要带读课文,中午催促小朋友们午休,下午要组织同学们放学。我认为向老师所带班级值得学曾和借鉴的是分明的奖惩制度,小朋友表现积极,回答问题正确,就自己上来在黑板的右下角的座位方格打上一个五角星,充分调动了小朋友积极思考,踊跃举手、大胆发言的学曾兴趣,也帮助小朋友养成了良好的曾惯。小朋友的能力得到了肯定,倍增了学曾信息,同时,也符合了小朋友活波好动的天性。

一周的见习时间太短,我们忘不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忘不了他们爱问问题的严重闪着迷离的光,我们更不会忘指导老师对我们的尊尊教诲。忘不了他们给我带来的快乐。我衷心的感谢怀化学院和跃进路小学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见习机会。我知道自己要做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教师,还有许多能力素质需要提高,还有很多经验需要我去积累。为此,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同时也会增加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

教育科学系12级小教一班陈XX

第5篇

1情况摘述

xx男孩四岁,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来园时几乎总是目光游离不敢看老师,从不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只有老师与其主动打招呼,他才胆怯地问老师好。常独自一人坐在一个角落里,看同伴进行活动,不尝试加入同伴的活动或自己独自玩。集中活动时间很自由,不能象同伴一样认真听老师上课,常独自离开小椅子,很随意。喜欢看书,常到图书区看书,有时边看边嘴里嘟囔着,常自己自言自语,对同伴的游戏活动不感兴趣,没有好朋友。

观察1

角色游戏时间:娃娃家游戏是孩子们很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活动,活动时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买菜、有的做饭;有的给娃娃洗澡、有的给娃娃喝奶……xx小朋友不知所措,一会儿跑到这儿看一看,一会跑到那儿看看,很随便。当看到东东拿着一个一闪一闪的照相机时就夺过来,自己也模仿着,但很快被东东要走,只要看到自己想玩的就抢过来玩。

观察2

吃饭时间:xx小朋友吃饭时,边吃边往桌上掉饭渣,碗的四周、地上几乎都有,不吃的食物常用手挑出来,弄的满手都是,结果是掉出来的比吃进去的还多,吃玩饭了不说吃还是不吃,就在那儿等着,看着。老师主动说:“xx小朋友你还吃饭吗”?他才说:“不吃了”,也不说我要喝汤,给他盛上他就喝。

观察3

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都按自己的意愿进入到了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xx小朋友来到了图书区,目光停留在书架上一小会儿从中选出一本《三只小兔》看了起来,边看边嘴里念出声来,不时地发出笑声,看完后又拿了一本看。

观察4

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老师今天和小朋友一起玩过小河的游戏,要求小朋友们双脚用力蹦过场地上的两条线,不然就会掉进河里去的,孩子们很开心地按要求一个接着一个用力地蹦过来蹦过去。xx小朋友也试着蹦,但他蹦过来蹦过去很随意,不管掉进没掉进河里,老师提醒他说:“注意呀,可别掉进河里那样会有危险的,他干脆走到一边,趁老师不注意又自己玩了起来。

2成因分析

xx小朋友的父母都是本市某中学的教师,父亲在读研究生。孩子一直是由乡下的奶奶照看,奶奶上了年岁且腿脚不灵活,几乎很少下楼带他到楼下与同伴玩耍,奶奶的土话孩子有时听不懂,因此,孩子与奶奶的交流也不多,妈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抓紧时间准备考研,他们很少陪孩子一起玩耍,看书时多是给孩子一本书看,有时他们会给孩子讲一讲故事的内容,有时孩子问他们,他们也会陪孩子读一小会,与孩子交流的多是图书与玩具。在生活上,奶奶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由观察案例1不难看出,某某小朋友缺乏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由观察案例4可以看出,某某比同龄的幼儿动作发展较缓慢,不够协调。但在与其父母的交谈中,其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只认为老人是有点溺爱孩子,孩子过一段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就会适应的,没什么?反而,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较聪明,会认很多字、会读书。可见,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了解不够,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亲情交流是有很大关系的。

3教育策略

3.1家园密切配合,发展幼儿健康心理。

首先让家长对幼儿健康心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其了解健康的人格对幼儿一生的重要性。针对某某的具体问题,采用一种家长易接受的方法,与其进行交流,尽量避开孩子其他家长。观察案例1中,某某小朋友情绪不稳定,不能很好与同伴交往。家长可每天和孩子进行10――15分钟的游戏如:接龙游戏、传话游戏、剪纸、拼图等等。利用双休日时间,家长尽量多带孩子出去玩玩,让孩子感受到与同伴玩的乐趣,让孩子体会到与成人与同伴玩游戏时是不同的,从而激发孩子与同伴玩的乐趣。观察案例2中,充分显示出了幼儿的自理能力的不足,家长就应该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哪怕做的不好,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其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3.2创造条件让某某与小朋友进行交往,使其 溶入到同伴的活动中。

做为教师我首先给予某某小朋友更多地关心,想办法接近他,并善于捕捉发现他的闪光点,发挥他的优势。观察案例3中说明某某会讲故事而且故事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听的,有的故事听了一遍还想听第二遍,我就搜集一些孩子们喜欢听的故事,利用每天的故事时间让某某给小朋友讲,刚开始某某小朋友比较胆怯,我就和他一起讲,慢慢地他能自己讲了,每当他讲完故事后,老师都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并用手抚摸着他的头夸他讲的真棒。有时把故事编成表演、童话剧,让小朋友表演,每当小朋友忘记台词时,他都会高兴地告诉同伴,渐渐地同伴们开始邀请他一起加入活动,老师对主动邀请他一起玩的幼儿给予表扬,以激发同伴和他交往的愿望,随着与同伴不断地交往与接触,某某变的胆大、自信些了。

3.3在游戏的快乐中体会游戏的规则。

观察案例1中,某某小朋友抢小朋友玩具发生攻击性的行为,但那是在不会与同伴交流、交往中发生的是无意识的,如果不及时给予引导,后果会更严重。观察案例1和4某某小朋友缺乏规则意识。为了培养他的规则意识,我们创设了许多的游戏活动,旨在培养其规则意识。如一次玩具店的游戏,亮亮带来了一个会发出多种响声的枪,吸引了许多孩子的注意力,他们都争着和亮亮协商怎么玩?某某小朋友也围在其中。亮亮是班内能力很强的幼儿,一会亮亮说:“我们玩警察捉小偷的游戏吧,一人拿一会枪。”他的提议得到了小朋友们的认可,他们很快在亮亮的指挥下,排成了一队,某某小朋友也跟着亮亮扮演警察的角色四处巡逻。当玩具枪拿到手后,他又跑到一边去玩,亮亮说:“你不当警察,就不让你拿枪了,只有警察才可以拿枪”。某某小朋友及不情愿地回到了队列里,但从他拿枪的架势以及协调的步伐,看出他还是玩的很高兴,规则意识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活动培养了起来。

4启示

4.1教师和家长都应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幼儿心理健康的角度从新审视幼儿在园、在家里发生的问题。如:撒谎、攻击等。

第6篇

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一直在追寻、创改着最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数学活动材料。这里,我记录几则比较成功的案例,进一步探寻玩“新”数学材料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组合自然材料,变换不同的玩法。

案例:小班的数学区,摆放着十几个爽歪歪瓶子做成的瓶宝宝,瓶宝宝长着圆溜溜的黑眼睛,月牙形的红嘴巴,可爱极了。在瓶宝宝的肚子上还有蓝色的圆形点子,点子的个数不一样,有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点子的排列也不一样,有的排成一横排、二横排,有的是一竖排、二竖排。瞧!瓶宝宝的肚子上还有数字呢,数字不一样,有的是1、有的是2,还有的是3、4、5。区域活动时,宁宁小朋友正在给“瓶宝宝喂豆豆”,宁宁小朋友轻轻数着瓶宝宝身上的点子“1、2、3”,数好了,就给瓶宝宝喂豆豆,喂一粒数一粒“1、2、3”。喂好了,宁宁拍了拍瓶宝宝的肚子说“吃饱了,到那边去。”接着,宁宁小朋友又挑了一个瓶宝宝,看了看,是数字4,就给瓶宝宝喂了4粒豆豆。宁宁小朋友数着喂着,喂得仔细耐心。

爽歪歪瓶子、豆豆都是小朋友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收集很方便。教师利用瓶子、豆豆的特点,引导幼儿点数他们的个数,给他们排队。案例中,教师将爽歪歪瓶子、豆豆进行组合,创新了瓶子、豆豆的玩法。把爽歪歪瓶子进行了清洗消毒,适当的点缀装饰,变成了小朋友喜欢的瓶宝宝。教师还根据小班幼儿的数学教学目标,在瓶宝宝的身上分别贴了1-5的点子和数字,点子的排列也精心地设计。活动中,幼儿都依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瓶宝宝喂豆豆。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瓶宝宝,使幼儿对数与量的对应学习变得积极主动,由接受知识变为发现、探索知识。

案例中,教师进行了两种材料的组合。其实,教师可以根据材料和教学目标,尝试进行三种或三种以上材料的组合。如:小班的“钓鱼”游戏,教师在纸画的鱼的头部别上回形针、身体贴上点子卡,钓鱼的棒则是在一根卷好的纸棒顶端系一根绳子,绳头上系着一块磁铁。这个游戏中,幼儿用磁铁钓起小鱼,然后点数鱼身上的点子数,最后把鱼放到相应数字的鱼篓里。游戏中,将磁铁、数学融合在一起,多种材料进行了组合,增添了数学游戏的趣味,真正体现了数学“新”玩。

第二,改造原有材料,寻求合适的玩法。

案例:入园刚一个多月的小班幼儿正在拼小鸭的图画纸。瞧!佳佳小朋友,拿了一块纸片放在桌上,仔细地摆摆正。接着又拿了一块,她观察了好一会儿,摆到桌上的纸片旁边,比比看看搬搬移移,拼成了鸭子的嘴巴。她又拼了第三块、第四块,一只可爱的小鸭子拼出来了。

拼图是小朋友喜欢玩的益智玩具。这些十几块、甚至二三十块的拼图是现成的,商店里都有卖。小班的幼儿刚接触拼图,这些现成的肯定不适合,我就利用拼图的原理,对材料进行改造和创新。案例中,我找来一些小小孩看的撕不破的图书,选择一些大的、色彩鲜艳的、幼儿熟悉的喜欢水果、动物图案,剪成两块的、三块的、四块的,最多五块、六块。每到游戏时间,小朋友依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来选择拼图的块数,很快就掌握了拼图的方法,提高了从颜色、图案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第三,挖掘材料特征,开发多样的玩法。

案例:数学区的小朋友在玩五颜六色的饮料吸管。

第一组幼儿用吸管在拼图呢!有的拼出了一棵树、一座房子、一辆汽车,还有的拼出了栅栏、小草、小鱼……幼儿拼着、想着、欣赏着一个个作品,脸上写满了开心。

第二组教师把吸管剪成了长短不一的小段,幼儿在给吸管排队。有的幼儿按长短排队、有的按短长排队,还有的是长短长短交替排队的。幼儿把吸管排出了许多的花样,好得意哟!

第三组教师把吸管剪成一样长度的小段,幼儿用线在串小吸管。看!幼儿把串得长长的戴在脖子上说:“戴项链罗。”有的小朋友则把串好的吸管戴在手上晃来晃去说“哈!手链。”一个男孩说“这是手表。”看着小朋友日渐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对串吸管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颜色图卡来串。颜色图卡标记的难易不同,种类也多,有红蓝红蓝、绿黄绿黄等两种颜色交替出现的,还有红黄蓝、绿红蓝灯三种颜色交替出现的。这样一来,小朋友的作品更丰富美丽。老师把小朋友的作品进行了展览,大家看了都啧啧称赞。

第7篇

我相信,因为我的好多同学都成了我的朋友,遍眼看去所望既是这一俗话,多年的同学因为默契相知而更愿意将自己的心声讲给别人听,什么是朋友,我不能给你一个真正的答案,一来我的回答能力有限,我没有经历过生死之交,没有经历过铁杆兄弟,是我不知道,我没有那么可以真正让我可以不用去考虑朋友是什么的朋友,大家应该知道如果你有一个朋友你就不会在乎朋友是什么了。二来这根本没有真正的答案,也没有谁可以回答我的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另一个方面也就是它没有答案。然而我知道我有很多朋友都来自于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一起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互助,一起的生活让我们明白同乐。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我们走在了一起,成为朋友,所以多年的同学会成为朋友的。

也有人曾经这么说:多年朋友成兄弟。

你不相信吗?当我有了可以真正称得上是朋友的朋友以后,我才发现我的需要不是朋友,然而我却不知道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苦苦寻找,没有谁可以告诉我为什么或者是什么。我对我的朋友似乎不满意,我知道他们真的很难得,但是我觉得我需要的不是他们,不是他们的一句话说什么朋友朋友的,也许我有那么一种想法就是如果我的朋友都不只是我的朋友,那么他们又是什么呢?是兄弟呀.我的好多些朋友真像我的兄弟,但只是像而已.

我也曾想过如果多年的同学变成了朋友,多年的朋友变成了兄弟,那么多年的兄弟之后我们变成了什么?谁知道.我想也许多年的兄弟之后会变成陌生人吧!

好多往事都已经成为那些最美好的回忆,只有在自己的内心中深深珍藏.永远没有了原来的激情,没有了原来的动力,相见变得不在那么新奇,变得不在那么充满诱惑力,不是因为什么好久不见,而是因为见得太多了,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见到了你该说写什么,不是不熟,而是太熟了.这听起来好象不太明白甚至是迷惑的,但是静下来好好的想一想,似乎说得一点都不错,生活就是这样,这就是生活.你无法逃避却不得不面对,你想尝试却又无法遭受它的责难,无法更改却要我们不断征服.有时候觉得兄弟老了,是因为没有了开始的欣喜,似乎属于你的东西你永远不会太在乎.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借来的书才想看!

多年的陌生人变成了同学,那是因为我们的缘分;

多年的同学变成了朋友,那是因为我们相识相知;

多年的朋友变成了兄弟,那是因为我们患难与共;

多年的兄弟变成了陌生人,那是因为我们太熟悉了.

我不在的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想法,不知道它是否正确,也不在乎它是否正确,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写出来记记心中的不快,发泄发泄心中的不愉悦.好让自己好受一些,放松自己.

也同样纪念我失去的青春,那时我失去的,是永远不可能在重来的岁月,那时我的过去,记载着我的脚步,现在放下了却觉得不适应,怀念怀念成了我们的家常饭.

同样也将它献给我的好朋友们,是他们教会了我坚强成长,教会我勇敢面对困难,不是他们不再让我孤单与寂寞,不再让我不安与恐惧!

也许也是为了纪念我失去的朋友们,那是兄弟的情谊,却那么不经一堪,那么快就淡去了所有的岁月,好象是重来都没有来过一样,那是兄弟的情谊,却那么容易忘却,那么容易被风吹走,被岁月拉开.

纪念我的兄弟!

纪念我的朋友!

第8篇

案例一、瑜瑜在初入园的一天早上,有小朋友说她大哭大闹。我急忙走进教室,见瑜瑜趴在桌上放声哭泣,手中的一张画撕得粉碎。原来亚萱说了一句:“我看你的这张画是你妈妈帮你画的吧”,为此,她又是哭又是骂,还撕了那副画,全班小朋友都被她这一举动怔住了。此时,我半批评半安慰地说:小朋友说了那句话,没有关系,等老师来看看画,或者请爸爸妈妈来告诉小朋友,是你自己画的不就行了吗?你说呢?随后,我又告诉亚萱和全班小朋友:以后大家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要随便乱说。而眼前的瑜瑜停了哭声,一语不发。我就先组织孩子们投入到了教学活动当中。

案例二、有一天,瑜瑜后面的小朋友乘她不注意,悄悄地换了她的小椅子,她知道后大发脾气,提起身边的小椅子就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接着又是大哭一场,使得周围小朋友吃惊地望着她,不敢做声。

二、案例分析

在入园短短的一个月内瑜瑜过激行为出现多次,使我的心着着实实地沉了下来,看来瑜瑜接二连三地撕、摔、砸身边的东西,绝不是简单的脾气暴躁,而是一种可怕的偏激行为,这孩子心理有障碍啊!如果任之发展下去……此时此刻,那一幕幕由于行为过激、心理不健康而导致中学生离家出走、大学生跳楼自杀等等骇人听闻的事件显现在我的眼前,使我不由地打了一个冷颤,也使我强烈而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一名幼儿教师对瑜瑜的引导、教育迫在眉睫,责任重大。于是我展开了下面的系列工作。

三、策略与办法

(一)了解情况不容忽视

针对瑜瑜的特殊情况,我首先询问了其她配班教师,她们开口第一句就是:“瑜瑜性格太糟糕,随手摔东西。老师和小朋友把她一说,就嚎啕大哭,真拿她没办法,你以后就顺着点算了”。这话听起来似乎可行,但我转念一想,该管的地方不管,这算什么?难道“逃避”,能解决一切问题吗?更何况我还要面对班上其他小朋友和家长呢!

第二天,我约到了瑜瑜的妈妈。话题自然转向了瑜瑜的过激行为、心理状况。原来他们是三代同堂,瑜瑜的爸爸常年工作在外。瑜瑜的教育就落在其爷爷和妈妈的身上。而瑜瑜的爷爷思想守旧,脾气又倔,任准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不打不成器”的守旧做法。经常对瑜瑜大声呵斥,随手便打,扔碗摔筷砸东西。母亲看在眼里,气不打一处来,就对瑜瑜轻则骂个不停,重则拳打脚踢煽耳光。听到这些,我心里一阵酸楚。当然,我已明白三分,原来瑜瑜的过激行为很大程度上成因于她的家庭教育。其爷爷和母亲的行为,使她的逆反心理发展到自私、暴躁、偏激的地步。

(二)多管齐下显成效

1.环境育人尤为重要,从家庭入手则是关键。我和瑜瑜的母亲通过几次真诚谈话,她表示,自己一定配合幼儿园,在家中影响孩子慢慢改正……”。我又交给她一份写给爷爷的信和一些有针对性的幼儿教育杂志。从此,我日渐感受到了来自家长那里的有效力量。

2.爱的力量是良方,随机教育且莫忘。我随时随地寻找机会要多地和瑜瑜单独交谈。我主动拉拉她的小手,抚摸她的头、亲亲她的小脸,尽量多给她机会表现自己。讲一些关于小朋友间相互宽容的故事。因势利导,慢慢地她露出了微笑。

到了这个时候,我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感到自己终于成功了,我们露出了微笑……

四、案例反思

第9篇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过于侧重理论灌输,把课堂停留在枯燥的概念解读与记忆背诵中。而实际上,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来说,其理论基础正是来自于现实,只有通过学生正确的理解与深入的感受,才能真正把思想品德课中的学科精髓学进去。如果只是一味要求思想统一,答案统一,那是一种对思想品德学科的浅化,也是对其学科内涵的淡化,更无法完成其应有的教育目的与育人标准。

一、从实际角度解读好思想品德教材

江苏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立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以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取生活经验的不同阶段进行课程编排,其中“成长中的我”旨在通过课堂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反思自己状态。教师对于这方面的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进而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况,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插入相应案例的方式就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在实践中的实用性。

如在七年级《我们的新集体》这一课中,教师首先从友情入手,让学生讲述自己跟最好朋友的事情。在七年级里大多数学生还是把小学时代的同学与朋友看做是自己的好朋友,但由于距离的变化,很多学生也发现自己现在的同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存在。接下来,教师便顺理成章地按照学生的情感脉络开始进行交友的解说,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最希望拥有什么朋友?最好的朋友是谁?他/她性格上最吸引自己的是哪些方面?等等,学生有说大方善良的,有说温柔有趣的,有说无条件帮过自己的……而在回答最希望拥有哪种朋友时,统计答案时发现,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可以理解自己,帮助自己,玩得来,又能支持自己。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想要的是这样的朋友,那身边的同学其实也想要这样的朋友。如果班集体里都是这样的朋友,那就是一个大家庭。而这些品德与行为汇集起来,就是一个班级的班风。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分子,也是影响着班集体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交友经验出发,明白了自己对于班级的意义,对于教材上所讲的班风的含义、如何形成优良班集体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从这一点来说,教材内容已经内化为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这样的实际联系理论,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所学到的,不会再是理论的苍白灌输与知识的复制,而是基于自己生活经验的感悟。这样的课堂也就自然而然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二、利用实践手段丰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方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重在树立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教学中的理论与知识,当其内化为学生的觉悟与感悟时,才能让学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达到践行与落实的目标。

如在七年级第八课《相逢在花季》中,就是立足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教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进而顺利度过迷茫期。而在“交往有度”这一活动中,“坦诚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内容。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坦诚与对话上,先放下教师的身份,让学生敢于说出真心话。为了达到这一点,笔者在课前导入时首先就用自己的青春期故事开场,让学生在笔者的故事里找到共鸣,进而在欢笑声中开始放松下来。在这次上课中,笔者通过让学生了解交往的意义,了解青春期的敏感与情绪特征,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处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进而明白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从而明白“交往有度”中度的把握。而在八年级第六课《换个眼光看教师》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实践效果,笔者进行了角色互换,让学生当一次教师,并在教案中进行了若干引导性问题的提问。如一位学生在上台当教师时,笔者就向他提问:老师,为什么上课要布置那么多作业?此时学生从教师角度一看到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就明白了教师的处境,也就达到了换位思考的目的。

基于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只有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提炼中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对学生情感的升华。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案设计与课堂过程中应重视实践的引入,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只有注重主观能力的创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学生实际,把思想品德课教学教进学生的内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进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10篇

二期课改《学习活动》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有一个二级主题“妈妈和我”,里面有“我在妈妈肚子里”的三级主题,里面有听故事、画妈妈,问妈妈自己在肚子里的情景等素材点。教师在把握教材的经验点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的束缚,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和现有的资源选取了部分素材设计了采访孕妇、感知理解“我从哪里来”模仿怀孕妈妈、我的好妈妈等环节的活动。这样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了解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体验爱妈妈的情感。

二期课改《学习活动》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它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应用、学会创造。我们要根据《学习》用书上的素材点采用不同的程序导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将《学习》用书上的素材点组合搭配;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将《学习》用书上的素材点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样更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二、跳出蜗居的提问方式,推动幼儿积极思维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符合其活动特质的教学目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精心预设相关的提问,以引导幼儿关注活动内容,引发幼儿讨论问题,从而促使幼儿通过交流、碰撞、分享、内化而达到经验的建构、迁移和运用。

在大班绘本“克里克塔”活动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思考的是大班幼儿对怎样的提问更易理解和思考。因此,在活动中教师把原来绘本中的问题进行了修改,让提问既具有开放性又有明确的指向,实现提问的价值。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要认真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现状,所提问题必须是该年龄段幼儿能理解、能思考的,并能进行表达表现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可以用几个提示性的小问题组成问题链,以递进的方式呈现;提问不仅要依据当前教学活动的目标,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后续发展。

三、跳出蜗居的回应策略,不断提升幼儿经验

策略一:有备而来

教师面对的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每个幼儿又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即使同一幼儿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幼儿的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教育空间是巨大的,因此在设计活动方案前教师要全方位考虑幼儿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将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反应,并据此思考面对幼儿的各种反应,自己应如何回应才会更积极有效。

在大班即将毕业时,让孩子们回忆三年幼儿园生活中,教师问:三年来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朋友,你的朋友是谁?有的小朋友说他的朋友是保安叔叔,教师预设回应:叔叔为了大家的安全,每天都把好大门关。有的小朋友说他的朋友是厨房阿姨,教师预设回应:阿姨烧的美味的饭菜让人忘不了。有的小朋友说他的朋友是卫生教师,教师预设回应:卫生教师每天检查小朋友的身体,她最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了。有的小朋友说他的朋友是教师时,教师预设回应:我是你们的朋友,当你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来关心你的。还有的小朋友说他的朋友是某某小朋友,不过最近吵架了,不是好朋友了,教师预设回应:朋友之间有矛盾很正常,你有什么话要对朋友说吗?如果有小朋友说:“我没有朋友”,教师预设回应:在幼儿园最后的时光里我愿意和你成为好朋友,来个拥抱好吗?最后,教师预设回应:朋友总是给你带来安全快乐的感觉,拥有朋友是多么幸福啊。

策略二:寻根究底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运用“追问”手段,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幼儿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特点,还能让幼儿通过“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思维过程,激发师幼、同伴间的讨论和交流,使幼儿始终处于学会解决问题、习得新知识、新方法的良性循环中。

在活动“会说话的手”中,有个幼儿合作的游戏环节,看着图片模仿出小手在一起的各种造型。有的小组合作成功,有的小组没有合作成功,我问:“在合作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需要看图数清人数,再合作。”我追问:“为什么?”有的说:“因为人数错了,合作出来的图案就不对了。”有的说:“需要一个小组长。”我追问:“小组长有什么用?”有的说:“需要有个人统一指挥,就不容易乱”,还有的说:“合作好以后要和图片对比一下”。我追问:“为什么还要对比?”“因为可能会看错,对比一下就是检查。”最后我把大家的回答做了小结:要想合作得又好又快,首先需要仔细观察图片,快速找到合适的人数,在小组长的指挥下完成造型,最后还可以再次观察图片进行对比检查。

利用有效追问能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思考与推理的能力。

策略三:灵活机动

在集体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事先无法预料的状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有机智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应对能力,是回避转移不予理会,还是适时的地加以引导,或是放手观察,共同探索,这对教师的回应能力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教育机智也就在这时表现出来。

在绘本“我爸爸”活动中,当孩子们拿着各种动物的图片说自己爸爸的长处时,有个小朋友拿着一张小猪的图片说:“我爸爸像只猪,他很懒很胖。”教师回应:“这只小猪看上去怎么样?”他说:“看上去很可爱。”教师接着问:“你爸爸有可爱的地方吗?”他想想说:“爸爸和我玩游戏时很可爱。”教师回应:“哦,胖胖的爸爸也有让你快乐的时候。”

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可能心中会“咯噔”一下,心想麻烦来了,而这里教师通过巧妙的回应,让孩子从情感上认同了自己的爸爸。如何处理幼儿的出乎意料的回答的关键是教师要认真倾听,从中挖掘合理因素进行回应,就能使活动峰回路转,焕发精彩。

策略四:顺水推舟

在教学中,有时候孩子的回答并不正确,这时教师最好不要立即就对孩子的回答作出否定的回应,而应该顺着孩子的思维回应,通过回应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

在活动“噼里啪啦砰”的活动中,其中有一张小鼹鼠挖地道碰到一个大红薯的图片,教师问:“小鼹鼠挖呀挖,碰到了什么?”有个小朋友说:“碰到了太阳。”教师问:“为什么是太阳?”他指着图片上的红薯根说:“太阳有光芒的。”这时另一个小朋友说:“那不是太阳。”教师马上说:“有人反对,你说说为什么不是太阳?那它是什么呢?”他说:“太阳在天上,小鼹鼠在地下挖洞碰不到,应该是红薯。”教师指着图片问:“哦,那么这一条条的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说:“那是红薯的根呀。”这时候,教师拿出红薯的实物让孩子们观察,然后说:“原来红薯是生活在地下的啊!”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乎的是幼儿的表达,顺着幼儿思维的方向,通过提出关键性问题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讨论、质疑,最终获得了经验。

策略五:点石成金

在活动中,幼儿的想法和表达还比较浅显,教师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把幼儿零散的、个体经验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经验的梳理与提升。

小朋友听完故事“老消防车的新工作”后问:“老师,人是越来越老,为什么老消防车那么老了,退休了,还会感到自己越来越年轻呢?”教师没有直接回应,而是问大家:“有人能回答这个很好的问题吗?”有的小朋友说:“因为老消防车找到新工作了。”有的小朋友说:“因为老消防车能为小动物服务了。”还有的说:“因为老消防车成了森林里的大忙人,越来越有活力了。”教师回应:“一个人虽然老了,但是被别人需要的感觉会让自己越来越有精神。”

第11篇

(一)实习概述

本人实习期间,认真听讲,热爱幼儿,整体来说收获很大。

(二)岗位性质

实习老师,前期观摩后期尝试带班。

二、实习主要内容

(一)岗位工作任务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幼儿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展将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在每个时间段,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和成长的需求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5.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6.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二)岗位任职要求/条件

1.热爱幼儿,循循善诱

2.尊重家长,互相配合

4.团结协作,服从领导

5.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6.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7.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8.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三)顶岗实习期间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

1. 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全面工作

(1)听取幼儿园领导介绍本园的情况和教师的要求

(2)听取班级老师介绍本班教育、教学以及幼儿的情况

(3)见习所在实习班教师的教育、教学及幼儿的一日生活等活动

(4)参与幼儿园和在实习班的备课、讨论等教研活动

2. 学习带班要点

(1)幼儿的一日生活护理及教育

(2)组织和指导幼儿的各项教育活动

(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4)创设适宜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环境

(5)与家长进行有关幼儿教育的交流和沟通

3. 编写带班教育工作计划、教案、教育记录等

(1)教育工作计划为一日生活安排及其教育要求

(2)教案为事先制定的教育活动方案

教育记录(及日常教育过程的记录和效果分析);教育活动实录(及教育活动案例);个案考察记录(即对个别儿童的观察记录)

(四)顶岗实习期间工作的完成度和效度

1. 认真执行教育实习计划和教学计划要求,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保质保量的完成实习的各项任务

2. 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主动请教指导教师,认真听取相应活动专题的课,并做好听课记录

3. 积极配合、协助实习班级的教学管理工作

4. 关心、热爱幼儿,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不擅自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擅自带领儿童外出

5. 在实习过程中处处为人师表,文明礼貌,仪表端庄,行为规范,坚持讲普通话,坚持写规范字

6.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功德。每天要准时到校,不擅自离校,不无故缺席,有特殊情况必须向学校领导办理请假手续,并报副园长室备案

7.尊重学校领导、教师和工作人员,服从指导老师的教育管理,服从学校安排。在实习中有意见或建议时,必须经指导老师提出反映。与教师之间要搞好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五)顶岗实习期间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1.期间的收获

(1)了解不同幼儿的心理,懂得了因材施教

(2)知道如何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融入环境。

2.实习不足

有时候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脾气,会大声呵斥幼儿

(六)顶岗实习期间感想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生活我深深地知道了幼儿园老师的不容易,不仅要管好小朋友,还要完成幼儿园领导的任务,每天的事情都是繁杂的,但是有时候看到小朋友的笑脸,就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小朋友一句甜甜的“老师好”就能驱赶所有的疲惫。

在这段时间,幼儿园大大小小的活动我都参与了,美食节也好,走T台也好,过六一也好,小朋友总能给我不同的惊喜,我原以为他们做不到的东西他们都能很好的完成,比如走T台,原以为这群小班的小朋友会怯场会不愿意走不会摆动作,但是他们都能很好的自己完成表演,真的作为老师在台下也是很欣慰。

但是有时候毕竟老师精力有限,不能关注到每个小朋友,有些小朋友在老师看不到的地方就会受伤,这时候家长就会找到老师,真的作为老师也是真的很抱歉真的不好意思跟家长交涉这一块的事情,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就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有些家长就比较难弄,但是我还没有碰到过,就有看到听到。也是学到了这种难弄的家长要如何交涉。

第12篇

汉语拼音标调规则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排列顺序,并能记诵。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

3,通过各种活动提高拼读能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个神奇的动物王国,许许多多小动物在那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今天,动物王国的狮子大王想邀请爱动脑筋、爱学习的小朋友们去做客,你们想去吗?狮子大王还准备了动物王国最美丽的花朵送给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的小朋友呢。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二、 复习声母表

1、 瞧,动物王国到了。大门上有一道狮子大王为小朋友们准备的 “芝麻开门”题,只要你能把这些字母按顺序串联起来,森林的大门就会为你打开。狮子大王为每一个想去动物王国的小朋友准备了题目,请小朋友拿出题目,安静而又迅速地答题。)

2、 我们一起按着声母顺序读一读。注意读声母时又轻又短。门上出现了什么呀?(原来是大象哥哥在把门呢)

3、 检查一下你串起来的是这一只大象吗?有错误的赶快改正。

4、 我们一起按顺序把声母表读给大像哥哥听。

三、 认读韵母

1、 咯拉拉,动物王国的大门开了,看来大象哥哥对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满意呢!瞧!导游孔雀小姐也来迎接我们了,听说小朋友们正在学习拼音,孔雀小姐也想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看,孔雀导游展开了美丽的尾巴,仔细观察,美丽的羽毛里都藏着什么?谁来和他们大声打招呼——学生认读韵母。)

① 比一比,谁的眼睛亮,哪几对韵母看看有点象,其实不一样。 (出示韵母组)

② 听一听,谁的耳朵灵(听力练习)

2、 (孔雀导游对大家的表现很满意,她正抖动美丽的尾巴呢!你们看,这次出现的又是什么?(鼻韵母)他们是怎样排列的?)

①(前鼻韵母)读时要注意什么?谁来读?(标上数字)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

②(后鼻韵母)读时舌根向后缩。谁来读?

③瞪大小眼睛,仔细来辨别。(看一遍)

来开双轨火车。

小结:

四、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1、 孔雀小姐带着我们森林的深处,正好看见一只小白兔在采蘑菇呢。(出示小白兔)原来今天兔妈妈生病了,想吃新鲜的蘑菇。于是这只懂事的小白兔就自告奋勇地出来采蘑菇了。出门前兔妈妈告诉小兔只有整体认读音节的蘑菇是可以吃的。其他的蘑菇都有毒。你们想帮助小兔子吗?,森林里到处都长满了蘑菇,连小朋友的的桌肚子里也有。快拿出来看一看。你的蘑菇能送给小兔吗?

2、 请四组中最守纪律的小朋友帮助小白兔把好吃的整体认读音节的蘑菇放进篮子里。

3、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起帮他检查一遍。看到整体音节的蘑菇,大家大声读出来,如果不是就向我摇摇手。

看着这么多新鲜的蘑菇,小白兔连声说谢谢你们。

课间操:孔雀小姐看见小朋友们这乐于助人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跳一个拼音操,好吗?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跳拼音舞。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专心听讲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五、 练习拼读音节。

a) 我们的歌声引来了许多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们还在上托儿所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呢!你能领着全班小朋友叫响他们的名字吗?

b)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

c) 我们一起和小动物们玩一个拼读大擂台吧!规则:两组为一队,老师出示一个动物你能迅速把它的名字用拼音拼出来,拼对得一分。优胜队课后每人一颗星。比赛过程中,我只请守纪律的一组答题。

六、 复习标调规则

我们正兴致勃勃地在森林中玩耍着,突然听见空中传来焦急的唧唧喳喳声,原来是山雀大婶,她一边飞一边说:“森林里出现了虫害了,我得赶快捉虫去。“ ”

1、小朋友我们一起找找害虫在哪里?(齐读)?(找出标调错误)

2、他改对了大家一起说:“对对对,有 给 戴。”

七、 读拼音谜语。

1、小朋友们在森林里玩了一大圈也很累了,该回家休息了。离开之前看看狮子大王送给我们的花朵里藏着什么呢? (聪明 专心 活泼 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