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结教案

中国结教案

时间:2022-02-28 19:3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结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结教案

第1篇

作为劳技老师一年不到的时间,我参加了许多次的教研活动,并在其他学校有过很多次的劳技听课经历。每每听完公开课,都会有一个说课的过程,大家以锐利的眼光和专业的知识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评价,无论是何种观点都让我感到自己对于劳技教学的经验不足,也一直在促使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每当我反思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之时,我放下了教案,首先会观察学生是否在这节课之中快乐的学习了,人性的呵护更应该重于知识的传授。每当我们反思当今教育的得失之时,却少了对最基础课堂的关注,更应该适时地走出第一步。

一、减少学习压力,调动学习兴趣

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我会认为中国结的编织最实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和指导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和最有效果的传授中国结的编织方法。在这样的想法下,我也通过一定的实践,形成了“看图试做――观看演示――实践练习――评价总结”的模式。但反观这样的教学过程,能让学生多大限度的动脑进行思考呢,这可能是老师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不是对学生来说是最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呢?在一节课中,我占用了大多数的时间,去讲解一个中国结的制作过程和制作的要点,却忽视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忽视了培养他们对于劳技的探究兴趣,其实说的不好听的话,也就变成了知识的一种灌输。

我们都知道学生对于劳技课的初始兴趣是我们开展劳技教学的优势。首先,在现今的课程安排下,我们的劳技课成为了学生不但能动脑,也可以动手的课堂。在这里,学生找到了语数外的压力下,找到了能够放松身心的地方。二,劳技课程结合了学生年龄的特点,安排了适合他们锻炼能力,提高技术的课程,也使得他们对每一章新课充满了期待。两者结合,使我们的学生喜欢我们的劳技课,兴趣是成功的起点,爱迪生、乔布斯等等的例子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但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依旧采用知识的灌输,在劳技课堂上指令式的要求学生完成各项任务,布置过多的课后作业,缺少人性化和人情味,施加过多的学习压力,必定让学生迅速失去对于我们学习的兴趣,再准备充分的课程,再优秀的教学环节安排都无处施展,无益于教学的可持续性。

二、联系生活新热点,找到新的突破口

如今的二期课改,树立起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的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

作为一门技术课程的劳技课,也融入到课改之中,不仅没有给劳技课程增加约束,反而更能够体现劳技这一实用课程的诸多优势。六年级编织成型中的“救护结”,它可以联系到消防安全教育和灾难发生时的生命教育;“鞭炮结”也可以联系到燃放鞭炮时的安全教育,以及引起的环境问题。劳技课的课程源于生活,也势必更加贴近于生活,如果善加运用,不但能很好的满足目前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入到我们劳技课的学习之中,一举转变原有的老师唱主调的场面。

三、创设兴趣小组,这是简单而又可行的劳技课堂教学的补充

当我们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为每个教学环节和细节进行反复磨练之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后的时间利用。在一次参与评选活动中,我看到马陆育才联合中学里,竹刻兴趣小组的一件件精美作品、一次次完整的活动记录的时候,一个简单的想法,也随之产生,为什么我不能设立一个中国结编织的兴趣小组。以兴趣促使兴趣,设立这个小组的用意在于探索劳技课的课外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以兴趣为向导,自主的摸索与探究,不仅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也聚集起一群能够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的“特长生”。事实也很好的证明了,在一次课堂《云雀结》的学习之后,学生立即对劳技课本第113页的各种中国结组合挂饰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间,兴趣小组同学跑到我这来,探讨挂饰中可以运用到的各种结型,以及各种结型的组合方式,并且产生了一种会比较谁的挂饰更加美观的竞争意识。当我把小组学生的作品通过课堂,通过多媒体展示台向学生展现的时候,非小组同学之间,立即产生了对于中国结编织的更加浓厚的兴趣。小组同学也有了这份荣誉感和成就感,良好的学习氛围慢慢产生。课外的学习兴趣,更促进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整体的氛围,可谓是一举多得。

劳技教学需要老师的智慧,这是一门有趣的课程,学生在我们的劳技课上,应该是充满着兴趣,满怀着喜悦,来完成每一堂的学习,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保护学生的这份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劳技。

第2篇

一、综合性学习从语文中来

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是从语文学科的这块沃土上来的。综合性学习应当有语文味,这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头和根基,否则综合性学习就是为他人作贡献。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学习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感受秋天的快乐,并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把你的画和介绍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这个专题,是很好的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内容。教学时,重点就要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及秋天与其他季节的比较等方面,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感受秋天,从而发现秋之美、秋之趣。由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让笔下流淌出浓浓的秋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加强字、词、句、段、篇综合运用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综合性学习服务于生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个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是为了配合这个单元的专题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既培养语文能力,又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提到: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这一要求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活动途径等方面的建议。

(一)打开文化的视角。

综合性学习内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里有生活中的人,有神话中的人;有古建筑,也有古画。《孔子拜师》蕴涵的文化是关于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开天地》蕴涵的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赵州桥》则从建筑的层面介绍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绘画瑰宝。“日积月累”借助生肖邮票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本单元的内容都在讲“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讲,跟他们谈“文化”似乎有点高深,有点玄乎,这就需要教师做点功课,拉近学生与文化之间的距离。教材中出现了剪纸、对联、中国结等很多特具民族特色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然后,要求学生分小组查找像剪纸、对联、中国结这样鲜明可感的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找到的资料也就丰富多了。

(二)触摸生活中的文化。

打开了视角,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还是有距离的。“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各个学校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传统文化跟各地的习俗有一定的关联,让学生调查和了解本地特有的习俗、物产、风景、古迹,还有自己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民族的东西,也就让他们触摸到“文化”的外壳。

三、综合性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意识淡薄。广大教师机械地、被动地执行着别人为他们设计的课程,基本上是课程改革的“旁观者”和“局外人”。这次课程改革则不同,它强调广大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人”,是课程的参与者、建构者和促进者。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学不仅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而且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更需要教师开展创造性的劳动。

(一)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勇于主动体验。

温州是具有活力的改革开放的城市,而一枚小小的钮扣让永嘉县桥头镇“桥头纽扣市场”成为改革开放中第一个在中国崛起的小商品专业市场,创造很多辉煌。然而,随着“桥头纽扣市场”经营方式的悄然变化,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似乎这纽扣也为很多人漠视,特别是2000年后的新一代孩子,对它的了解更少,甚至一问三不知。因此,让孩子们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走近纽扣,了解永嘉桥头纽扣的影响力、成长史、制作过程、种类等是很有必要的。

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达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关注实践的开放,让学生醉于主动体验。

形式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要时刻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做到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增加了,使学生在广阔、自由、宽松的氛围下乐于体验、探究、创新。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愿小学语文老师孜孜探求,让孩子走进综合性学习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小学语文教学[J].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

第3篇

【关键词】书法文化;标志设计;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41-02

一、欣赏书法的美

中国书法笔峰有中锋和侧峰之分,所谓中锋取势,侧锋取妍,极具神韵。以不同的笔法表现,藏与露的彰显、方与圆的转换、点与线的长度、缓与急的蓄势等。一味的平直、等宽,那么作品是没有生命的;过于平淡,没有移步换景的架构,作品就只是平铺直叙,没有曲径通幽的美感。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后人总结书中的21个“之”字,其意蕴各异,点划无一相同。在用墨时也有讲究,分浓墨和淡墨。书法是作者情感的宣泄,人有欢快轻飘的快乐之感,也有沉重苦闷的痛苦之忧。我手塑我心,随着心性笔墨浓淡交相辉映。书法的章法是情到浓时,一往而深,书法的神韵往往是自由地率性而为,没有阻碍的一气呵成。

人们常说“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字是门头书是屋”,可见“字”表现了一个人的品性,体现了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心性及生活态度。中国的汉字书法文化,铸造了一种民族性格和情怀。以笔蘸墨,在这清白的纸上,笔走龙蛇,挥洒自如,酣畅淋漓,行云流水,不甚快哉。管他人间是非黑白,笔下一片混沌,我自是挺直垂笔,顶天立地地在宣纸上游弋。笔下虚实相生,黑白对峙,粗中有细,细中有粗,体现了作者虚怀若谷的情怀与黑白分明的气节。中国书法形、神兼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美的享受。经不同笔法地造势与浓淡墨色的点染,中国书法就是一幅水墨画,融入文人的高洁情操,中国书法盎然生趣。

二、书法结体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的许多商标、标志的设计是从西方引进的,虽时尚、简洁,但总引发不了国人心里的共鸣。因此,结合本民族的特色文化,设计出国人为之骄傲自豪的标志,书法元素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书法的结体,即字的构造,间架结构、造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有好多对汉字结构进行拆分、重构,笔画的变形结合现代传播媒介的扩展来塑造新的形象。人们将书法的气、韵、形、神与现代图标充分结合起来,对汉字重新演绎。在标志设计中借鉴书法艺术可以扩展标志的表现形式,提高标志的艺术性与文化感染力。

如图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设计,就运用了书法艺术的设计元素。在中方公布并解释会徽寓意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设计方案赞不绝口:“出色、富有诗意!”整个图案中间的人形图案,是由“京”字变形而来。从书法的笔迹出发,用隶书对“京”字进行弯曲,像一个正在欢快奔跑,迎接胜利的人,象征着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勃勃生机,也表明我们迎接世界各国人民的热情,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奥运氛围;同时暗示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的地点;又像中国汉字“文”,象征着中国文化,并盖上中国红的印章。中间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整个造型古朴而生动,将中华书法文化与奥林匹克的精神完美结合起来,寓意深远。这个设计既保留了中国的古老书法艺术,又迎合了时代潮流,颜色鲜艳,造型简明流畅,通俗易懂,使会徽更具有生命力而扩大了它的传播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诠释了中国人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它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影响力。它不仅仅只是一个标志,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展现了中国的民族底蕴和博大的胸怀。凭借着对汉字结体的变形,将中国人的奥运情结寄托在这简洁的图案中,挥发出国人对奥运的心血和激情,向世界人民展现我们特有的人文特质。

图一 图二

又如图二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它的设计也是将书法经过异形变异的。会徽的绿色图案部分是由中国汉字“世”变化而来的。将字的笔画图形化,“世”字的主体由三个相拥的人组成,像父母子女一家人相拥,寓意世界人民像家人一样亲密;也可以广义地理解为“你、我、他”将在世博会相遇,一起共襄盛会。[2]为了突出全球人民是一家人的理念,在“世”字人形图案的上方又添加了两点,左边绿色的小点代表着西方,右边黄色的小点代表东方,两点遥相呼应,就像好朋友一样相互热情地打招呼,突出了世博会以人为本的追求。颜色以绿色为主,象征自然和平的理念。整个标志清洗自然,字的线条活泼,无拘无束,具备了书法形体自然的特点,增添了向上、升腾的动感,寓意美好,抒发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依靠书法的灵感,上海世博会会徽体现的是一种新理念:和平、美好、自然、创新的生活态度,与世博会的主题“Better city, Better life”是相契合的。当人们在感悟书法艺术雕刻的图标时,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向我们招手而来。

三、书法意境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书法性的标志一般形式灵活,自由,有时因图案具有很大的跳跃性而给我们的识别认知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运用书法艺术进行创作时,必须按照字体造型因势利导,恰如其分地表现汉字的精髓。在现实的标志设计中,有的运用书法的意境,结合标志的主要形象,创造出具有超凡魅力的标志。在某些标志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往往是多元并存的,不但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还有利于设计思路的开散和视觉空间的伸展。标志设计中对书法的运用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更要挖掘书法背后的意境,知道书法的精髓所在。书法是中国最辉煌的图形艺术,设计师在创造书法的意境时应懂得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情怀和追求。

图三 图四

如图三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个造型以一枚铜钱的形式展现出来,将汉字“中”异形成图形嵌入标志设计中,中间方,外面圆,结合了中国“天圆地方”的思想体系,用隶书形象“中”字的变化突出铜钱孔的形象,[3]寓意财源滚滚的美好愿望,切合民众求财的心理。整个造型古朴形象,具象与意象的完美结合,突出了银行的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情结,视觉上能很好地迎合时代趋势,标志喜庆,给银行顾客带来归属感,是一枚设计精巧得当的标志图案。

图四是家喻户晓的中国邮政的标志。此标志设计颜色单一,以绿色为主,象征着和平,幸福,安全。标志的中间是书法斜体的汉字“中”,上下都有曲折线条,象征着“翅膀”,像强风吹过一样富有动感,让人联想到“鸿雁传书”的故事,寓意他们服务速度之快,体现了中国邮政服务快速、迅捷的原则,表达了服务千万家的企业宗旨。标志造型表达有力,以变化的线条代表秩序的四通八达,同时也表现了邮政的速度之快。

图 五

又如图五,是中国北京2001年时申奥的标志。图案以奥运五环的色彩和形状为主,通过书法的笔法表现出来。采用了“中国结”的形式,是中国传统的图案“盘长”。但设计师的独具匠心还止这,他运用了中国书法里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在笔画的转弯连接处,采用的虚笔,而非浓墨重彩的实笔,虚实结合,内涵深远,标志的整体效果有着变化的蓄势跟动感,标志图案的飘逸虚实,展现了运动员速度的迅猛,而且运动的轨迹如同打太极的招式,充满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为之折服;同时也可以把它形象的比喻为技术娴熟的运动员们。申奥的标志设计巧夺天工,设计思路独到,将传统书法文化与具体意象相结合,效果相得益彰。

四、书法运用到设计中的价值

(一)创建艺术生活

书法运用到标志设计中的价值是巨大的。美的享受必须结合在日常的设计中,才能为生活增添新鲜感,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效率。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并不匮乏,缺少的只是生活的质感。我们在平常的设计中可以加入传统文化因素,为自己生活的空间增添艺术气息,愉悦精神,陶冶情操。如平常,可以把家中的墙画与书法艺术结合,丰富家庭艺术气氛,培养艺术气质;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利用书法艺术装饰家居,可以运用书法水墨色,清幽淡雅,淡泊而高远,是文人墨客获取创作灵感的好居处。

(二)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齐全,导致很多人习惯在键盘上敲字,而不会手写汉字,更不用说熟稔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传统书法文化大厦即倒,重塑书法艺术殿堂是民族使命之一。将书法文化作为标志设计艺术的资源,可以让我们重温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美的体验。现代标志的设计内容大多比较简明,色彩明快,内涵丰富而有趣,吸引广大群众的注意力,从而去主动探讨研究标志的意义和内涵。书法艺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艺术性,还能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生活中尽可能多地接触这类的标志设计,能够开发我们的创造性和动手设计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发扬我们的特色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大力提倡运用传统文化设计的理念,为现代文化增添新血液,提供新渠道,同时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现代技术。

五、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对视觉性的事物都具有很高的关注度,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标志和国际大品牌的Logo都被人们当成成功的教案,我们在欣赏这些优秀的标志设计时,也应该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并尝试做自己的设计。书法艺术,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体系都是我们获得灵感的源泉。生活中,我们应该细心观察并主动学习各种知识,创造设计出我们理想的标志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惠.书法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书非书”的表现形式[J].艺术空间,2012,(2):253.

第4篇

>> 一百年后,我们才发现他曾影响中国 一百年后,我们会成为汤姆逊吗? 一百年后我们靠什么认知自己 一百年后 百年后,我们的出行工具什么样? 一百年后的拍卖会 一百年后的珍品 在一百年后的日子里 一百年前的抉择与一百年后的态度 一百年后知谁在 冯唐用文字打败时间“我的文字五百年后必有人读” 梁鸿:一百年后,如何讲述乡村 未来主义百年后来到中国 五百年后风采依然 《史记》四百年后定书名 为三百年后着想 四百年后忆海瑞 百年后,子孙记得自己什么 为百年后“留白” 一百年了,我们还是这个样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一百年后,我们才发现他曾影响中国 一百年后,我们才发现他曾影响中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邓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苏慧廉肖像,摄于其任教牛津大学期间。1920年,苏慧廉受聘为该校汉学教授,此后接待过许多一流的中国学者,如和等人。1928年他赴美做访问学者,次年费正清投入他门下开始做汉学研究。

英国人苏慧廉的墓在玫瑰山墓园,牛津,英国。

4年前,中国人沈迦造访此地。遍寻之后,他才发现苏氏在墓园的栖身之所,竟只是一块没有墓碑的坟地,仅有4根浅色的花岗岩石嵌于土中。

挖开泥土,界石上出现了如下铭文:“威廉・爱德华・苏西尔(William Edward Soothill),硕士、传教士、牛津大学汉学教授,1861年生,1935年卒。”

6年来,沈迦的足迹遍及欧亚北美三大洲,只为了还原苏慧廉的一生。他为这位百年前的英国传教士写下一本近40万字的传记《寻找・苏慧廉》。书中对传主生平和温州史志的翔实记录,乃至对中国近代史的反思,在史学界和民间引发了强烈共鸣。 温州历史绕不过去的人物

虽然时空相隔,沈迦和苏慧廉却有两个交集:都在温州生活过,都是基督徒。

1969年,沈迦出生于温州一个基督教家庭,从小跟祖母过活。祖母年轻守寡,历经家道中落、社会动荡,却凭一己之力撑起全家。但即便在最困苦的时日,她也坚持每天读经,保持每个礼拜五“禁食祷告”的虔诚。在捉襟见肘的70年代,祖母还要求她分散在各地的5个孩子每月必须寄10块家用钱回来,以资助其他更缺衣少食的贫困人家。

“那是一个我们不知道信仰为何物,不知道它对人生价值有多重要的时代。”多年后,沈迦回忆说,祖母给了他一生最好的礼物。

儿时沈迦每周日跟随祖母去做礼拜的城西教堂,便是苏慧廉而今留给温州唯一的物质遗产。教堂主殿里6根黑色的大圆柱,在童年的沈迦看来格外宏伟。听老辈人讲,大柱子来自英国。他好奇,是哪些英国人将这些高达十余米的木头不远万里运到小城温州? 苏慧廉为温州人建造了艺文书院和学堂,他希望通过教育,把学生塑造成心智健全的人。还是的益友,费正清的老师,并大力促成千万英镑的庚子赔款退还中国。

80年代初,祖母辞世。直到世纪之交,在《温州日报》做副刊编辑的沈迦,因工作需要前往温州市图书馆善本书库里借阅两本英文回忆录,才第一次知道了苏慧廉的名字。这个英国人二十出头时漂洋过海来到温州,此后未婚妻也追随而来,他们在此地生下两个孩子谢福芸和海生,将人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了温州。苏慧廉一家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翻译出版了温州方言版的《圣经》,编撰便于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苏慧廉还是的益友,费正清的老师,并大力促成千万英镑的庚子赔款退还中国。

“这样一个温州历史绕不过去的伟大人物,地方史里却只有区区300字的记录!”纵然此后沉浮于商海,移民去了加拿大,沈迦的心从未放下。

2007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沈迦和太太一起去温哥华附近的列治文吃饭。看着车窗外飞驰向后的大桥栏杆,沈迦脱口而出:“我想写苏慧廉。”

“他离开温州以后干了什么?他是英国人,离开中国以后又做了什么?我其实就想把这些问题搞清楚,看看海外的资料是否可补充完整。这是我最初的企图。”得到太太支持,沈迦从此一头扎进了如山的档案中。温州本地史料寥寥,他便叩开欧美、港台各大档案馆和图书馆,走访苏慧廉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城市,重返历史现场。“好文章是用脚写成的”,这句当年他上采访写作课时的师训,在这本书的撰写过程中贯彻无遗。

从英国回来后,沈迦偶然看了贾樟柯导演的《二十四城记》,屏幕上的最后一句话让他深有感触:“仅你消逝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通过山西大学百年校庆出版的一本有关李提摩太的读物,沈迦发现《苏慧廉小传》的作者,正是苏的后人。他联系到了苏慧廉的曾孙查尔斯,一个内燃机工程师。然而,自从唯一的女儿福芸去世后,苏的后人中几乎再没有人能继承他的艺文衣钵,与中国的联系也渐行渐无。对于曾祖父的了解,查尔斯远不及来自中国的沈迦。

学者朱学勤近年来对沈迦多有关注,高度评价非史学出身的沈迦如此“上穷碧落下黄泉”,为寻找百年前的一位传教士,自费走遍世界,“即便在以教授史学为生的人中,也已非常罕见”。

沈迦意外于学界和市场对《寻找・苏慧廉》这本书的热捧,却并不觉得自己这6年的付出有多么“筚路蓝缕”,苦不堪言。“一开始,写这本书便是一个很私人的行为。”随着写作的深入,他越发地确定自己能做成这件事。直到落笔付梓之前,他忽然意识到,《寻找・苏慧廉》应当献给深爱的祖母。

“我相信,她一定看得到。”电话那头的沈迦非常笃定。 “主,我愿意去,但除了中国!”

和沈迦的坚定相比,1881年的那个夏天,报名来中国传教的苏慧廉却面临着内心的挣扎。 苏慧廉1906年就任山西大学堂总校习,当时该校是我国仅有的3所公立大学之一,另有京师大学堂和北洋大学堂。图为旧址牌楼,匾额上写着“登崇俊良”的校训。

令他焦灼的并非传教这件事,而是传教的地点。

苏慧廉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尽管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苏慧廉却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并在听闻了一个传教士徒步登上乞力马扎罗山,穿越雪线冒险宣教的故事后,激发起了去异域传教的强烈渴望。

1881年的夏天,英国基督教组织偕我公会派驻温州的唯一一位传教士李华庆刚刚去世。在地球的另一端,夜阑人静中的苏慧廉在手边的杂志上看到“招募一个年轻人去温州接替另一个年轻人”的消息,他突然感到“自己就是那一个人”,于是跪下来祷告:“主,我愿意去,但除了中国,除了中国!”

为什么“除了中国”?不仅因为与当时的日不落帝国相比,中国条件太过落后,而且在苏慧廉和多数英国传教士眼里,到世界上最现实的民族面前出售一个纯粹的理论,何况这个理论还不能给他们带来现世的利益,这几乎就是南柯一梦。有一种观点称,中国常被传教士视为最抗拒福音的国家,因为许多中国人无法接受基督教反对祭祖、以及其他偶像崇拜的立场,因而对传教士抱有敌意。

苏慧廉最后被命运选中。1883年,春寒料峭时,21岁的苏慧廉历经4个月的海上和陆路行程,终于抵达温州。沈迦判断,以苏氏对中国的了解,“也许他启程时已经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

是否如此,我们无从考证。但苏慧廉在温州的开局注定不会那么阳光灿烂。

就在那个年关,告别同行的阚斐迪牧师,沿着狭小、拥挤、气味难闻的街道回到冷清的家,苏慧廉备感孤清。“不会说当地人的语言,前面的生活也许是死亡,谁又知道呢?”当温州人举城燃放爆竹,欢庆除夕时,稚气未脱的苏慧廉却在给父母的家书里抱怨,自己身处一个没有壁炉的氛围,看不到前方的半点曙光。

然而,就像他的中文名字“聪慧、廉直”所代表的,苏慧廉身上有着同时代所有优秀西方传教士的共同品质:信仰虔诚、志存高远、勤奋执着,有着极强的生存智慧。

“他们首先是一批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没有功利心。”沈迦说,除了具有一般人难及的虔诚信仰,能派驻海外的传教士都经过了严格的选拔,勤勉坚毅是必备的素质。

沈迦在书中列举了一例:苏慧廉幼时就因为能背《希伯来书》第十一章而获奖。《圣经新约》中的这一章有39节,内容量相当之大,这可作为一个他既勤奋又天赋异禀的佐证。

更让人惊叹的是,仅用半年时间,苏慧廉就能用温州本地话登台传教。身穿清朝服饰,尝试本地食物,克服空气中的恶臭,习惯路边的乞丐和狗,这些对他都非难事。“和犹太人在一起就做犹太人,和希腊人在一起就做希腊人。”矢志要效法耶稣门徒保罗的苏慧廉确实如他所誓言的,到了温州,就和温州人在一起做温州人。

今天,温州信基督教的人数已超百万,沈迦在采访时援引北大社会学系的调查数据说,每7个温州人里就有一个是基督教徒,教徒人口比为中国之冠。海外学界因此称温州为“中国的耶路撒冷”。是什么导致温州的基督教如此活跃?沈迦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一直寻觅答案而未得。他的结论是:苏慧廉不是今天温州兴旺的信教局面的充分条件,但若没有苏慧廉,也一定没有这样的局面。

而在130年前的温州,人们对于初来乍到的西方人和外来宗教并没有那么容易买账。

在当地人眼里,这些碧眼赤须的洋人是怪物。梁启超曾感叹,在前后,堂堂的北京书铺竟找不到一张世界地图。而在温州,人们盯着苏慧廉看,“那奇怪的眼神看上去有种恶意与恐怖”。还有不少人试图揭开苏的妻子路熙高高的裙撑,想知道里边是不是什么都没穿。

比消除猎奇心难上百倍的,是吸引和说服人来听传教布道。太妃糖开道、府试时发福音,为来访者准备茶水和香烟,苏慧廉尝试了各种方式。带着牛津的香肠和沙丁鱼―两样分别象征着英国和法国的食品,还有他的两位本地追随者,“一个残疾,一个肩膀柔弱,一个只会嘟囔几句难懂的中国话”,3人组合一次次地深入温州周边,实现着温州近代基督教史上的“农村包围城市”。 苏慧廉主持修建的偕我公会城市教堂,即温州西堂,至今仍在使用。 从暴乱始,自革命终

但他最为倡导、也最为奏效的方式,是除了传教以外的“另外两条腿”:医疗和教育。

奎宁、阿司匹林这两种常用西药,原是苏慧廉为防止自己来华水土不服,到

温州后不仅治疗了当地人的疟疾、感冒,还帮家徒四壁的丁先生戒掉了毒瘾。此后“供不应求”,苏慧廉夫妇干脆开了禁烟所。还因为会拔牙、修正倒睫,苏慧廉的“神医”大名不胫而走,一位叫三郎的麻风病人竟匍匐百余里前来求诊,激起了苏氏的同情心,定理医院和温州白累德医院先后开张。

二十余年里,苏慧廉主持和修建了城西教堂等多所教堂,为温州人建造了艺文书院和学堂。他希望通过教育,把学生塑造成心智健全的人。“重要的是要头脑清晰,心胸坦荡,对人生有精神上的追求。”分班教育、学校周日放假这种今天看来极为平常的管理方式,都是由苏慧廉们开一时先河。路熙和他们的女儿谢福芸也在艺文女校中执教。在帮助中国女生改变站姿、教她们运动游戏的过程中,路熙也感到了“创造历史”的快乐和工作的意义。

那时温州很多教徒目不识丁,更不用说听官话版的圣经宣讲了。苏慧廉利用自己特别的语言造诣,将《圣经》翻译成温州普罗大众一听就能明白的“土话”,成了教徒的必备之物。2009年4月,当沈迦在伦敦大英图书馆,从管理员手中接过这本全世界孤本的1902年温州方言版《圣经新约》时,感到了一种久候终逢的喜悦。

不同于传教士中的保守派,苏慧廉还力主用本土化、情境化的方式传教。当时许多西方传教士为强调宗教的“纯洁性”,不屑甚至贬斥中国音乐。苏慧廉不仅自己学习中国音乐,还建议直接用中国乐曲为唱诗班伴奏,他本人就曾将《茉莉花》的歌词改为《圣经至宝》。针对一些本地教徒周日跋山涉水为教会服务的情况,苏慧廉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特别申请突破固有的义工规定,为这些贫困教徒的劳动支付薪资。“这些本土化的做法,苏慧廉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突出的一个。但可以说,他的不少实践和研究是超前的”,沈迦评价。

苏慧廉1906年离开温州,受邀赴李提摩太创立的山西大学堂就任西斋总教习。在山西他虽然仍为教会服务,但角色已成功转换为教育家和汉学教授。他出版了《儒释道三教》,他的英译《论语》是牛津大学最认可的经典翻译,长年的耕耘甚至让他得到了“孔夫子”的称号。

除了所著《李提摩太在中国》民国十三年便已出版汉译文外,苏慧廉几乎没有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什么踪迹。其实,他和严复、王国维、、吴佩孚、顾颉刚、丁文江、炎培、翁斌孙等众多当时的名流都有交往。他的生命轨迹,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一群重要人物的命运。

民国初年,苏慧廉为筹办华中联合大学返回英国。本已筹得300万英镑,却因一战使计划落空。谢福芸几年后创办了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林徽因就是该校学生。而苏慧廉在欧洲创立法国华工青年会,为一战战场上的20万中国人服务,并以出色的工作获民国政府文虎勋章。上世纪20年代,已是国际著名汉学家的他,参加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和等人一起,使1100万英镑得以退还中国。 苏慧廉全家福,摄于1900年苏慧廉回英休假时。

在取得这些斐然成就的同时,苏慧廉和他的教友们历经甲申教案、山西教案等数幕惨剧,红灯照、哥老会、等一波波民间反对浪潮也如影相随。

1900年,当时的山西巡抚毓贤执行慈禧的指令,在山西境内肆意屠杀外国传教士以及教民,酿成惊天血案。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之后,急于媾和的慈禧把毓贤作为替罪羊抛了出去,毓贤最终死于流放途中。此事过去11年,发生,毓贤的女儿逃到山西教会,寻求避难。山西的传教士都清楚她的背景,但依然接受了她,并帮助她躲过了这一劫难。

65岁时,为了处理中英庚子赔款退款,苏慧廉最后一次回到温州。然而时移世易,他满眼看到的却是,随着民族运动的兴起,当年创立的教堂已被人占领,他创办的艺文学校,外国人悉数被驱。“不管我如何评述中国,我都是带着一种对中国和中国劳苦大众的真挚情感。我曾服务于他们,并在他们中间度过了我的半生。中国的未来需要耐心,也需要持续的同情。”他在其1928年所著《中国与英国》一书中这样写道。

在妻子路熙的回忆录里,她对他们最好的年华如此作结:“我在中国的岁月,从暴乱始,自革命终。我在中国的生活有价值吗?―有价值。”

沈迦感慨道,苏慧廉晚年发现自己创建的所有的功业被遗忘和颠倒,他应该是满怀苍凉离开第二故乡的。沈迦用“半生湖海,未了柔情”这8个字形容这位传教士对于中国的复杂情感。 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赴华代表团旧照,合影摄于1926年,右一是苏慧廉,左一和右二是中方代表和丁文江。 我们对传教士缺少一声感谢

“传教士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炮舰进入中国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统治和麻醉中国人民,让中国人民成为他们的顺服奴隶而已。”1949年后,凡上过中学的中国人多半都会这样认为。

沈迦也概莫能外,即便他有着基督徒的家庭背景,其早年对于传教士的印象也难脱此“刻板”印象。

直到七八年前,他与前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陈乐民一起前往北京的五塔寺,参观天主教传教士的墓碑。在墓碑前,与陈乐民的对话对他有振聋发聩之感。

“那时他已到垂暮之年,身体很差,每个礼拜要做一次血透。我搀着他,他走得很慢,在这片墓碑前,一个个看。我也有些感慨,就跟他讲,对于传教士评价,起码得三七开。我自以为已讲得比较开明了,陈老师拿着拐杖就在地上跺,说:‘这些传教士哪做过一件错事?’”

当时的沈迦还未起意要为苏慧廉立传。陈乐民这句听来颇为“绝对”的评语对他下定决心写书,起了推波助澜之效。据沈迦了解,这些年国内的学术界对西方传教士的普遍观点早已“转向”:“如果今天还有人写硕士、博士论文说他们来中国是‘文化侵略’,那他的论文估计通不过答辩!”历史学者马勇在谈到此书时,亦认为“我们今天对利玛窦以来的传教士缺少一个道歉,缺少一声感谢。”

如何看待历史,正是沈迦在写作《寻找・苏慧廉》后期越来越深思的一个问题。

沈迦评述,苏慧廉服务于中国,最被忽略的功绩是他曾代表英国处理庚子赔款,助力千万英镑退还中国。“对于这段往事,中国的教科书把焦点放在国耻两字上,一般指说庚款是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巨额赔偿,对赔偿起因则有意无意忽略,更少有提起部分庚赔款的退回及在中国建设事业上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个人在他的那个时代为中国做了那么多,为什么中国反而会把他忘记?其实我们忘掉的不仅是他一个人,苏慧廉仅是一个标本而已。”沈迦渐渐发现,他要寻找的远不只苏慧廉一个传教士这么简单。基于此,他在书名的“寻找”和“苏慧廉”之间加上了一个分隔号。

“日光之下无新事”,是沈迦接受访谈时反复提到的一句。

1861年苏慧廉出生,正是中国结束与英法的敌对,以开放的姿态迈向“同治中兴”的开始。随后有,为自强求富,中国迈开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步伐。1882年,苏慧廉抵达上海时,经过“改革开放”的晚清政府,其GDP已跃居亚洲第一位。苏慧廉在中国生活了30年,直至前离开。这30年,无疑是一个集权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努力从传统的封建大一统中摆脱出来并走向多元化的时代。

在沈迦看来,苏慧廉在华的30年,和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现代化如此之相似。它们都是以改革开放为导向,并且均在80年代开始中兴,90年代遭遇挫折。有感于这一发现,沈迦试着想借苏慧廉的酒杯,倒下中国一个世纪的歌哭,并期待苏慧廉及他的时代成为我们今人回首百年时一个可资分析和咏叹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