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任职教育

任职教育

时间:2022-06-05 00:17: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任职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任职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岗位任职 教育 特点 原则

岗位任职教育,就是在职岗位培训,即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在职培训。笔者结合岗位任职教育的特点,从分析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与实践训练要求出发,结合学习和研究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原则,对岗位任职教育的教学原则提些探索性意见。

一、岗位任职教育的意义

(一)岗位任职教育具有继续教育的特性

岗位任职教育不解决学历问题,而注重不断提高能力与素质;不仅注重理论水平提高,还特别注重提高在更高层次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岗位任职教育具有灵活性

作为院校而言,任职教育按培训对象的不同级别同时分级施训,既有低级职务的培训班,又有高级岗位培训班;对受教育者而言,任职教育由不同阶段培训构成,呈现由低到高逐级培训的格局,把培训目标分解细化,低级职务培训是高级岗位培训的基础,相邻级别培训有衔接而不重复,有提高而无跨越。任职教育的灵活性就在于:一是培训周期短,可见缝插针,时间安排灵活;二是教学内容活,可以根据受训对象当前或即将任职需求灵活取舍教材,不必追求完整、严格的教学内容体系;三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三)岗位任职教育培训效益高

岗位任职教育的效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用追求“一次受教,终身受用”的大效果,可以缩小培训规模和周期,一次性教学投入小;二是针对任职岗位数量培训,按实际需要控制培训范围,可以把有限的培训经费用于培养要用的人才,教育资源利用率高;三是教学内容紧贴受训者现任(或将任)岗位需求,从所学知识到任职能力的转化率高。

二、岗位任职教育的教学特点

岗位任职教育属于技术教育范畴,是一种专业教育,而不再是职业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培训专业技能。技术教育涉及两个概念,即应用技术和技术科学。应用技术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发展的各种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技术科学则是“应用技术中带有普遍规律性的知识体系,是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和应用的桥梁”。岗位任职教育作为一种技术教育,首先应以技术科学为其主要的理论性学科基础,其次以强化的实习实验训练为其实践性教育基础,再次是所培养的人才面向一线的应用技术。基于这三大因素,岗位任职教育将应具备如下特点:

(一)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

加强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训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理论教学突出应用性

理论教学包括基础理论教学和技术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强化应用,就是指教学指导思想必须明确理论课课程体系。从总体上讲要围绕专业的需要来安排,要精简理论推导的内容,针对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需要程度,来确定内容的取舍。

(三)专业教学突出实用性

加强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是培养岗位任职教育应用性人才所决定的。

三、岗位任职教育教学原则

当前,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大学教学论》对高等学历教育提出五项教学原则: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原则;教学的科研性原则;教学的艺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有关教学原则的研究,对高等教育或者对于生长干部学历教育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岗位任职教育来说,目前还处于对其地位、作用、特点、规律、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专业划分与设置、教员队伍建设及教学保障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中。根据岗位任职教育特点,结合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原则,以及岗位任职教育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与实践训练,在此仅提出以下教学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理论重在应用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基础性原则。岗位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相比,由于所处应用技术的层次不同,人才类型不同,不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更应强调理论重在应用的原则,即理论要以应用为目的。

首先,要求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理论,指的是对概念原理的体会,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实际,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及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是教学理论和实际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理论联系实际,不单要求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而且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上,以及采用的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必须联系学员的实际,必须联系岗位应用实际。

其次,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重在应用上。基础课、专业课都应该加强针对性,岗位专业需要,为专业服务。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因此,一方面要以为学员提供向理性飞跃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同时更应重视学员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指导学员在概念的基础上去认识具体的事物,重在知识的应用上。

(二)针对岗位需要实际,强化实践训练的原则

岗位任职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来自各基层岗位的技术干部(他们大多已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在我院培训的目的是能够更加适应岗位技术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基层岗位实践服务,所以,实践性是岗位任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推广教学过程必须突出实践性,强化实践性训练。要加强实践性训练,院校必须重视教学技术装备建设,加强教学仪器设备、实习车间的建设,正如我院正在兴建的“三个中心、五个基地”的建设,这些基本设施的建设能够保证训练的技术装备与基层岗位的装备相一致。

(三)少而精的原则

少而精原则是指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学员学习知识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教员讲课时应避免满堂灌,学员已掌握的内容教员大可不必重复,教材上介绍比较全面的内容不必详细阐述,教员滔滔不绝地讲,学员无暇思考,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教员主导作用和学员自觉性、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以往我们习惯于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员为中心,强调教员起主导作用的一面,而忽视学员是学习的主体的一面,因而不重视了解学员的实际,不重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于照本宣科,这样会使学员处于忙于听、忙于记、忙于作业的被动状态。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教员的主导地位要与为“学”服务统一起来,要求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既认真传授知识,引导学员自觉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把学员视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精神,启发学员积极思维,培养学员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五)专业的目的性与教学的针对性相结合原则

第2篇

1 准确把握“问题中心”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

“问题中心”教学模式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新的方法,是教学中最一般性的方法,只要教学,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问题教学法。只不过在任职教育中需要的不是一问一答的简单问题教学。当前很多院校使用的想定作业、案例教学及互动式、学导式等方式方法,是广义上的“问题式”教学。这一点基本都取得了共识,但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当前对其精神实质的理解还要进一步深化。

1.1 “问题中心”教学的实质是将传统教学“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的过程 在“问题中心教学”中问题不是教员主动提出来的,而是学员根据教员呈现的教学情境,结合自身现有的知识与能力,从脑中自发产生的,是“学为主体”的直接体现。这就说课堂的“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教员和学员一起解决,这些问题要能够引起学员对信息的积极探求和产生新的观念。应尽量避免“为问题而提问题”的错误做法,否则就是“伪问题”。

1.2 “问题中心”教学是一种围绕能力生成自主行为的教学理念 “问题中心”教学模式解决的不是课堂教学中的形式问题,而是效果问题,即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要围绕提升能力来有效地反映,体现在良好的教学效果上。传统教学中学员只是“听―记―练”,处于被动状态。问题教学中学员则是“思考―探索―掌握―创新”,处于主动状态,更倾向于“夺取”知识,这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和任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军队初级任职院校教学理应贯彻落实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2 深刻认识当前推进“问题中心”教学模式存在的现实差距

“问题中心”教学理念深入落实的良好景象,应该是课程专题设置针对性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员思维被极大激活、学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要达到这种境界,目前差距还比较大,必须正视。

2.1 教员认识上的差距 有人望文生义简单领会,把问题罗列后嫁接在课程、课题与课堂的某个部位;有人把问题看成学员接受知识过程的一种“障碍”,用来留作“作业”或来考查学习成绩,目标是克服它;还有人将问题仅仅当作获取知识的手段,认为问题是工具性存在,问题本身是不重要的,掌握知识才是关键。有的教员认为如果不用“问题”也能使学员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就不需要使用“问题”。如果必须使用“问题”才能让学员掌握知识,当知识被学生掌握后,“问题”就被抛弃了,这是“伪问题中心”。

2.2 课程架构上的差距 当前有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还不尽合理,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具体内容上往往过于强调系统性,与任职教育需求不相适应,即便是专题设置,也是知识性章节的改版,而且对每个课程的“茎”,或者说“轮轴”梳理还不够清晰。

2.3 教员教学能力上的差距 教员应该具有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任职经历、较强的研究思考能力,尤其要对所教的课程内容把握“通透”,这样才能从容地落实“问题中心”,目前这些要求都满足的还是凤毛麟角。

3 “问题中心”教学模式对军校教员的要求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最终还要看教学效果。“问题中心”教学模式也不例外。落实“问题中心”教学模式不仅仅需要有“问题”的理念,还需要教员做大量的艰苦工作。

3.1 通透课程目标与内容,成为“问题”的主宰者 所谓通透就像读书一样越读越薄,把教学目标与内容烂熟于胸,只有在心里将课程目标、内容融化成有价值的“问题”,将课程设置成针对性很强的有研究价值的专题,才能使自己所呈现的内容确实以“问题”为中心,对学员所提任何“问题”游刃有余。

第3篇

关键词: 任职教育 教员 角色转换

任职教育所具有的短(培训时间短)、实(突出岗位实际需求)、新(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等特点,对任课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刻理解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的新要求,根据教育改革的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完成教员角色转换,培养一支适应任职教育要求的教员队伍,对搞好任职教育意义重大。

一、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的新要求

教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任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员的素质,必须清楚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的新要求。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在学历教育中,教员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在这种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课堂信息的交流变成了一种单向的传输,学员只能机械地接受信息而无法影响信息,造成思维和学习的被动,影响到学员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重在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以适应任职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员树立一种全新的“学员主体观”。

(二)具有更高的理论水平

教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是胜任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教员要针对任职教育教学内容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及时吸纳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任职教育中,解决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是个核心问题。同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的对象构成要相对复杂一些,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本专业知识的培训,尤其对即将从事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更为欠缺。因此,这就要求教员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外,还应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只有教员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任职教育才能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岗位任职需要。

(四)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任职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更应该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员。

二、教员队伍现状与任职教育要求的主要差距

从任职教育的教员队伍现状看,还不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陈旧

首先,在目标观念上,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坚持能力本位,没有强调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师生观念上,还没有彻底变传“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

(二)实践知识缺乏[1]

近年来,虽然工作一线单位和院校的双向交流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教员队伍建设的需要。目前,一些教员的实际工作经历空白或任职工作时间不长,对一线工作情况不够熟悉,任职实践经验不足,实践知识缺乏。

(三)教学方法单一

现有许多教员还习惯采用传统的集中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一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应用得不多,不能发挥学员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任职教育要求教员完成的角色转换

为了适应任职教育对教员提出的新要求,逐步缩小或消除教员素质与任职教育要求的差距,从事任职教育的教员应完成下列几种角色的转换[2]。

(一)从知识传播者向能力开发者转换

任职教育坚持能力本位的理念,重在培养学员任职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传统的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任职教育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以开发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任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员任职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要求教员确立发展变化的学员观,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欣赏学员的能力,坚信每个学员都是有待开发的任职者,着力挖掘学员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

(二)从学习管理者向学习指导者转换

人们一直把教员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员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递给学员。这样教员就成为学员学习的管理者。通过严格的管理,希望学员认真学习。然而在任职教育中,教育对象大多是成人,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员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将相对弱化。并且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员在学员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教员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在任职教育中,教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员有效地学习,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从为人师表者向价值导向者转换

在过去价值观相对稳定的统一时代,社会赋予教员人生楷模的期望,教员担当为人师表的角色。教员既是学员道德规范的传授者,又是学员道德行为的榜样。但是由于任职教育处于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这个大背景中,学员的价值观念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员要更多地成为学员的价值导向者,帮助指导学员澄清各种价值观念,选择各种道德行为,解决新的岗位任职中出现的困惑,注重培养学员的价值选择能力,发挥学员价值观形成的导向作用。

(四)从知识复制者向研究者转换

任职教育要求在培训中学员要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员要实施研究性教学。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学员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员也就相应地成为解说书本的复制者,他们把书本知识及前人的经验理解,教给学员,要求学员记住。在这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下,教员对任职需要的知识起延续的作用,对任职需要的能力培养起重复操作的作用。而任职教育的特点,需要不断地突出岗位实际需求的变化,对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研究和发展。这就要求任职教育教员从传统的知识复制者转化为研究者。

参考文献:

第4篇

第十六次院校会议明确了武警部队指挥类生长警官实行“学历教育合训,任职训练分流”的教学模式,要建成指挥专业特色鲜明,岗位指向明确,能够培养既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又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指挥警官的任职教育院校,必须要着眼任职教育对教员的新要求,大力提高教员队伍的能力素质,不断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1 加强学习,提高知识更新能力

紧贴岗位实际需求、紧贴部队实战是任职培训的核心要求,同时,教学内容应随着新军革和任务使命的拓展不断更新。在任职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培训对象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部队工作经验,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较高,不仅仅满足于教员照本宣科,而是希望能够学到一些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所以,这就要求教员的知识储备更具有广泛性、前沿性与专业性,根据任职教育目标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紧跟时代步伐,了解世界新军革的蓬勃发展形势,及时吸纳科技发展前沿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把他融入到教学中来。

2 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尽管影响任职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教员队伍教学能力的强弱,无疑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针对任职教育岗位指向性强,培训周期短,培训对象的学历起点普遍较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和部队实践阅历丰富的特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员只有通过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民主式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员的时间利用率,广泛开展案例分析、想定作业、战例研究、现地教学、部队综合演练等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激发学员的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从而满足学员需求,达到任职教育目的。教员应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执教能力[3],充分发挥校园网和三级网功能,不断完善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加快开发网上模拟对抗训练系统,努力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信息化,为增强学员的任职能力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3 着眼基层,提高实践能力

任职教育中,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员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强,就无法引导学员学习适应任职岗位需要的知识,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就会成为空谈[4]。在院校的任职教育中,解决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是个核心问题。同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强调把知识转化为带兵、教育管理部队、指挥部队完成执勤、处突、维稳等任务的实际能力,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经验,增强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这就要求教员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并能够针对具体的岗位开展实践性教学。然而,目前的教员队伍由于长期脱离基层部队,普遍存在部队经验不足和经验老化的问题,讲授内容与基层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实践水平低已成为制约任职教学效果提升的一大“瓶颈”。实践表明,要尽快提高教员队伍的实践水平,应加大教员到部队交流代职的力度[5]。

一是任职锻炼。管理、政工类教员应根据所担负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到合适的部队担任实际行政领导职务和党内领导职务,按条令规定履行任职期间的职责,参与组织部队的各项活动,参加部队的维稳、处突、演习、集训、考核等活动,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实践能力,丰富任职阅历。

二是代职锻炼。通信、信息技术、装备类等教员应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到相关部队代职,在代职期间,按照条令规定履行职务的职责,了解和掌握基层部队信息化建设、通信保障、装备等建设情况和使用过程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三是兼职锻炼。勤务、战术、军事训练类教员可根据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需要,兼任部队相应的职务,在兼职期间,积极参加部队的战备、处突、军事训练等指导工作。

4 大胆创新,提高科研能力

第5篇

关键词: 任职教育 案例教学 军队院校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使命任务空间范畴的不断拓展,对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作为一种成人继续教育的特定形式,成为对受训者进行知识的更新、弥补、拓展,以及技术和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逐步成为军事教育的主要模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员创造性地学习,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快速决策的能力。在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扩大知识来源,优化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特点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特定形式,属职业教育、学历后教育,是指军队培训机构对完成学历教育的受训者进行教育,使他们通过学习得到知识的更新、弥补、拓展,以及技术和能力的提高,以增强其自身的素质,为当前或今后适应任职岗位的需要做准备。与生长干部的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一)教学对象具有多元性

任职教育学员经历了系统的学历教育,有过部队岗位任职经历,并构建了具有个性特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生源结构复杂,个体差异较大。首先,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军种和部队,他们的保障任务、保障环境、工作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入学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上呈多样化。其次,参加培训学员在学历层次、文化基础、专业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历上有大专、本科、研究生,文化上,有文科、工科、理科,专业上,有军事专业、政工专业、后勤专业,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在成才需求上呈多元化。另外,参加任职学员年龄差距较大,老中青都有,社会阅历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呈多元化。

(二)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能力为导向的,学员一般在校时间较短,多则一年,少则一两个月,教学实施中应坚持“能力本位”的原则,要求学员学了就会做、顶用,所学的知识很快能在部队工作中发挥作用。因此,教学内容不宜按学科细分,也不宜过分追求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侧重知识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注重选择对部队建设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岗位任职带有普遍性的难题、任职发展带有前瞻性的课题进行横向综合、纵向贯通,力求理论与实践不脱节,现实与发展相衔接。

(三)教学方法注重灵活性

任职教育属于学历后教育、成人教育,学员一般年龄较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和传授式教学方法显然不合适。所以,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应该注重灵活性,积极采用适合成人教育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等。案例教学通过建立一种以学员为主体、平等民主、情感交融、启发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引导学员积极思考、自我监测、多向交流,从而调动学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学习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

二、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员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这些特定情境(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处理方案,从而提高学员创造性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2]。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简单地讲,“案例教学实质上可归为一种研究性学习”[3]。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包括案例选编、课前准备和课堂实施三个主要环节。

(一)案例选编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本材料,精心选编一些合适、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当前,有关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各类经典战例汇编、战例集出版不少,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例集较少。选编案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针对性是案例选编的首要原则。选编任职教育的教学案例,必须根据任职教育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事例,特别是现代战争中关于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新训法及新装备运用,以激发学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的兴趣,加深学员对案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认识。

2.问题性原则。问题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征。案例教学以案例中的问题为起点,以问题表征和问题解决为指向。案例中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问题的答案也应该是多元的,不必刻意追求唯一性和标准答案,允许学员提出多种合理方案,以激发学员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锻炼学员在各种情况下分析问题和作出决策的能力。

3.军事性原则。案例教学把理论学习与训练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任职教育教学案例离不开军事实践,经典战例是其重要基础,但案例不等于简单的战例,它包含对典型战例的借鉴、模仿、移植、创新,以及从军事问题和军事现象入手,提出解释的理论来指导学员分析环境、局势变化规律,训练处理军事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员现代化的战略视角。

(二)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的灵活性、多变性,要求教员具备很强的案例组织能力。在案例讨论前,教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1.明确教学目标。案例教学同样是传授知识的过程,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学员获得新的概念、树立新的观念、学会新的方法。案例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更加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决策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等。教员必须深刻领悟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2.选择教学案例。好的案例不一定是合适的案例,只有适用的案例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选择教学案例时,一方面要考虑是否适合教员自身,即教员能否对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完全掌握,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能否具有相应的解决和处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案例是否适合学员,是否超越学员的知识及能力范围。对于初级任职培训,可以选择侧重传授知识、理解概念的基础性或中等难度的案例,对于中高级任职培训,可以选择侧重找问题、分析问题、如何决策等大型复杂的综合案例。

3.设计教学环节。实施案例教学的课程,一般应有3-5名教员组织课程小组,共同开展课程设计,编写教学准备手册。教学准备手册主要反映教员如何开展课堂讨论,内容包括教学目的、关键问题确认、开篇提问、案例总结等主要环节。编写教学准备手册,可以使教员熟悉案例的背景、事实、数据,明确案例应传授的知识,掌握课堂讨论中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等。

4.布置教学环境。有效的案例教学要求建立配套的案例讨论室和案例教室。案例教室的布置要符合交流的需要,特别是课桌椅要布置在不同的阶梯上,成环状摆放,便于交流。板书仍然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可以根据分组情况,配备6-8块黑板,教员在课堂讨论中,根据学员不同主题、不同观点的发言,用精练的语言记录在不同的黑板上。另外,多媒体、幻灯片、录像带等也要考虑周全、布置合理,恰当地运用,增强教学效果。

(三)课堂实施

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组织好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重点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个体自学。案例教学中,有关知识的讲解不再是教学的重心。但是,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员需要简明扼要地讲授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让学员自己阅读一些教材和参考书。另外,教员要对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问题和对分析评价的要求等进行必要的介绍,并连同案例发给学员,要求他们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包括记住案例中的关键数字,回答案例后面的提问,准备好自己的建议方案等,为下一步小组讨论做准备。

2.多种形式讨论。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可以采取先小组讨论后课堂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员仅仅是“导演”,对学员的观点不作或少作评判,也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当讨论脱离了主题时或在某些细节上纠缠不清时,教员要及时加以引导。把讨论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这是使案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性环节。

3.案例总结。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员需要进行课堂总结和点评,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观点。教员在总结中,不要简单对案例做出结论,而要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有争议的问题,给以澄清,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引导学员进一步地深入思考,对学员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正确观点予以表扬,对欠缺之处予以补充。总结阶段是学员向教员及同学学习的好机会。从个体自学到小组讨论到课堂讨论再到教员点评,是学员对案例认识的不断深化、教学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

四、结语

案例教学的采用,并不是对其他教学方法的完全否定。案例教学要求学员首先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对理论知识透彻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开展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以达到教学目的。任职教育属学历后教育,学员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岗位任职能力和社会经验,因此,案例教学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展现,而在学历教育和基础教育中,案例教学的优势只有在与传统教学相互补充中才能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关键词: 任职教育 教学法 互助式学习

论文摘要: 随着我军任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它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满足部队学要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任职院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任职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案例式、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任职教育院校,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对象的制约,任职教育的教学对象,都具有部队各级指挥、训练、演习、管理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经验。这就要求用于任职教育的教学法,必须与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有所区别,要求任职院校教员有过硬的能力与全面的素质,掌握适合任职教育的各种教学法尤显重要。

教学法,是指研究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原则和组织形式而采用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在任职教育阶段的课程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任职能力的特点,而任职教育过程中一般小班化教学,注重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注重理论的升华与提高,注重视野的开阔与创新,因而,一般采用研究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

一、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是在教员的引导下,通过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使学员队案例进行思考、人稀、研究与论证,从而达到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精选案例。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看,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着重突出信息意识、联合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展现现代战争理论的前瞻性,具备鲜明的时代性和典型性。案例教学的内容,应紧贴军队信息化建设和联合作战样式,选择军内外具有代表意义的成功案例,总结这些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对于学员处理同类问题,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学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意义和典型作用,要能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学员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依据授课内容和培训对象的实际水平,选择与任职岗位联系密切、深度难易适当、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二是精心施教。选好案例是前提,组织分析讨论、研究解决问题才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为使枯燥的军事理论学习更紧密的符合学员的认知过程,要在课堂上增加案例讲解、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等教学环节,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起到锻炼学员实践能力的作用。精心选择的案例必须是资料齐全、脉络清晰,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案例,并且要求教员必须将案例的精髓吃透,深刻剖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既要分析有点,也要点评不足,做到有的放矢。

三是正确引导。案例教学过程必须忠实于案例本身的真实性,通过教员和学员的双向互动,挖掘案例潜在性问题,增强教学的感染性和趣味性,引导学员分析案例事件中的行为与原由,着重让学员探究案例中复杂的、深层次的、有争议的问题,让学员学会思考、决策并独立解决问题。

二、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启发、开导的方法,使学生自发的产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它一般不具备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适合于内容新、时代性强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因此,启发式教学特别适合于任职教育。启发式教学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关注教学对象的主体性。

启发式教学通过对基本理论的讲解过程,逐步引导学员进行问题的探究,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教学对象的自主思维上。建立了教学对象与教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于反馈,更加关注于学员的思想和行为,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均参与了思维运动,各自在其中有所收获。

教学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学对象是否接受所讲的内容,而教学内容又取决于是否满足教学对象的需要,启发式教学将教学对象作为主体,引导他们理解和认同教学内容的本质,从被接受者的角度,建立一种渴求知识、主动接受的学习心理,不仅能使学员学得轻松,更能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技巧在于准确地找到提出问题的切入点,讲解问题的转折点,总结问题的落脚点。问题的切入点是指以巧妙的点题方式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转折点是指两个或多个问题衔接交叉时,提出带有疑惑性的新问题,初始学员积极思考,产生好奇心,不知不觉进入论题;问题的落脚点是授课内容的重点,它与切入点前后呼应,使学员感觉脉络清晰,学有所得。

三、研究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在课堂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的教学方法。教员通过组织学员对典型问题的讨论,促使学员动脑思考,进行分析对比,进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去追根求源,可较好地启迪学员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锻炼学员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中,学员围绕中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方位的去认识问题,不断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再则,对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在教员提示、引导基础上,又通过学员热烈地讨论,还可以在思想上留下更深刻地印象。

进行研讨式教学法的实践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研讨内容要精心选择。研讨的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员要重视内容选编,精心审计。研讨内容既要贴近部队应用实际,又要很好地体现授课内容。要设计一些能覆盖整个课程和知识点,综合性较强而且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学员经过认真思考,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是研讨过程要循序渐进。在研讨的开始,由于学员的认识结构、知识水平等因素学员的认识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刻,可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没法触及实质,那么教员要善于引导,层层递进,使学员认识逐步深入。

三是研讨总结要细致全面。总结是研讨的升华。总结时要将研讨的内容加以系统化、条理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学员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样有利于学员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另外,总结时要围绕讨论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针对学员在研讨中的发言,要加以概括提炼,把握问题的实质、规律和药店,让学员对研讨有一个清晰认识,提高总结的教学效果。

正所谓“法无定法”,凡是能引导学员自主参与学习,塑造学员创新思维,提升学员综合素质的一切教学方法皆是可取之法。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的活力孕育于教员与学员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互助式学习过程中,演绎于问题分析、研究、争辩和解决的全过程,因而,教学人员要打破固守一统、僵化不变的思维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地、创新性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董会瑜,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理论研究 2005

第7篇

【关键词】任职教育;学历教育;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29-01

军校任职教育则是指“军官(士官)”在完成高等或中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需要而进行的进修、培训或高学位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的培训层次和类型更加多样化。这意味着在传统的学历教育下的各种教育教学制度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教学与研究发展的需要,而这其中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学历教育中,多为“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员为中心”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教员为主角,学员为配角。教员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员成绩的评判者。在教学上,教员是主动者、支配者,而学员是被动者、服从者。学历教育中,教员比学员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知识上,教员是知之较多者,学员为知之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员是较发达者,学员为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员是较丰富者,学员则是欠丰富者。时而久之,就形成了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教员是高高在上的主动传授者,而学员则处在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

一、实施民主教学,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

教员在课堂上要以学员为主体,增强民主意识,加强与学员的交流互动,针对学员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学习基础、个性和爱好等,重视激发和引导学员独立思考、学会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员要坚持问题引导的教学指导原则,提出问题之后,给学员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员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自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答案。要采用民主气氛浓郁的讨论式教学方式,让学员置身于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感到学习会带来压力,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要给学员创造自由、和谐的发展空间,让学员能够投入学习、学会学习、主宰学习,从而达到“课止意未尽”的意境,促使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其勤于思考、用于实践的精神。

二、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带动其他方面的转变。与学历教育主要进行基础教育不同,任职教育主要是以岗位教育为主,通过强化岗位教学使学员具备较强的岗位任职能力,因而它与学历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授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教员角色转换首先必须着眼于熟悉承担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的客观要求,提高对于任职教育的理论认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深化对岗位和职业教育特点的认识。进一步突出军事教育的特殊性,遵循军事规律和战争规律等军事任职教育的特殊性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军事职业指向性,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打赢”的“三个面向”办学宗旨,以岗位任职位向导,明确院校发展方向和定位,努力培养符合任职岗位需要的合格军事人才。

三、强化军人意识,提高军事素质

军事素质优良,是一名合格军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作为实施岗位任职教育的主体,院校教员军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培养对象的未来。与部队干部相比,院校教员的军事素质相对较弱。在军容风纪、形象作风、意志品质、使命意识、奉献精神、等级观念等方面,与任职教育环境下对教育主题的素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教员应注重从自我做起,培养学员的教学民主意识,培养师生高度的教学自觉行为。部队严明的纪律和军校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学员日常言行的管理,教学秩序的正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学院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的提供了强有力的重要保证。教员必须以此为基础,配合相关教学管理单位,做好传授“理”的工作。要根据学员的年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摆事实讲道理,使学员自觉接受纪律约束,增强纪律观念,达到师生彼此的理解认同。这不仅有助于弘扬学生的个性,强化学员的自主理性,更有助于使师生以更加自觉的姿态参与教学,使教学相长,达到一个理想境界。

四、亦师亦友,以情为纽带,架起师生情感互融的桥梁。

第8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要想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因此"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古话一直在鞭策着所有从业人员。然而,这也给从事任职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己深感责任重大。笔者作为一名一直从事任职教育的老师,发现当前开展的任职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今天提出来,希望能和广大从事任职教育的同行共同讨论研究,更好的促进任职教育健康发展。

一、解决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概念混淆问题

学历教育指的是学生为拿到某个学历、学位而学习;任职教育指的是学生为完成好当前或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专业技能而学习。从以上两个概念可以看出,学历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一般性知识结构和将未来可能从事工作的专业知识,而任职教育重在提高现在或未来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通过概念可见,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教育,学历教育重点是知识的传授,任职教育重点是专业技能的生成与提升。作为任职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把握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不同点展开教学,在如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上下功夫。笔者认为: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应少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应在精讲的前提下,采取岗位预实践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来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生成和提高。

二、解决老师来源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学历教育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来至于科班出生的师范院校毕业生,然而从事任职教育的老师是否也可以来至于这个渠道呢?很多院校在刚开设任职教育班的时候,采取老师"转型"的办法来满足任职教育需求。笔者所在的院校也采取了这样的办法,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转型"的老师由于没有从事过该岗位的实际工作,往往在授课中按照自己想象的岗位需求,还是按照学历教育的那一套进行。结果,学生很不"买帐"。笔者认为这个渠道的老师不能完全胜任任职教育需求。解决的办法一是:需要专业知识理论精讲的教学内容,使用科班出生的师范毕业生;二是:带领学生进行岗位预实践的教学内容使用在该工作岗位做出突出成绩的专家。三是:将本院校从事任职教育的老师定期送到工厂、企业等工作岗位上去代职锻炼。

三、解决教学内容前瞻性的问题

任职教育教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捆饶着大家。从事学历教育的老师可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学内容变化不大。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应用到各行各业,所以,任职教育教学内容要不断的变化、更新而且要有很强的前瞻性,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从事任职教育的人员始终感觉跟不上岗位的发展变化。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应注重把握一是:从事任职教育人员自己要不断"充电",随时关注和学习本专业的发展变化情况;二是:经常与工作岗位的专家进行交流或亲自到工作岗位实际体验,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紧跟工作岗位步伐;三是:每个期班要充分调查学生类型与学习需求,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并在授课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内容能够满足学生需求。

总之,从事任职教育与从事学历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作为老师,我们不要被学历教育的方式、方法束缚了手脚,要把握任职教育的特点,认清任职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任职教育的舞台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9篇

关键词:任职教育对策教学改革

全军第十五次院校会议以来,我军已基本建成以任职教育为主体、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教育相对分离、军事特色鲜明的新型院校体系,这是军队院校改革发展的一个显著成就。但与此同时,军队任职教育仍然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难题,亟待解决。

一、任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存在偏差

有些把任职教育办成了压缩式学历教育,沿用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没有突出任职前教育的特色,只是把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压缩和拼凑;有些任职教育院校把任职教育看作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单一,以岗位技能和知识教学为主,不注重任职能力培养。

(二)专业太专,缺乏融合性

有些任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计强调以“学科专业深度为主,以相关知识为辅”的教学模式,缺乏全面提高受训对象任职能力的思考。而任职教育更注重个人领导、管理、沟通、合作及业务等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教学内容更新缓慢

有些任职院校教学中只注重科学技术原理和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部队应用实际的问题,其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和思维的惯性,导致教学中存在“一本书主义”和“过时战例反复讲”等现象。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与部队新理论、新战法、新装备、新技术、新思想等的发展相同步,与部队编制任务相匹配

(四)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军队院校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军队院校毕业生留校,这类教员工作经历单一,部队经验不足,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相对固定,“近亲繁殖”和“理论说教”的现象较普遍;二是从野战或一线部队选调干部,这类教员一般年龄较大,学历不高,科研能力不足,缺乏教学技巧;三是来自地方非一流大学。这些教员几乎没有什么部队经验,大多数没有军事演习、军事学术交流、代职挂职、参观见学、临战训练的经历,军事理论基础薄弱,走上教学岗位前需较长时间培训。

(五)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任职需求

相对于学历教育而言,任职教育的针对性更强,层次更高。对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水平、模拟仿真性、创新前沿性要求更强,对训练设施和装备的依赖性更大。而现有任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场所建设等都无法达到应有水平,新装备也不能第一时间配发院校。

(六)选送单位不重视,培训对象不在乎

选送单位为了完成任务往往派来的培训人员是专业不对口,职务悬殊大,能力参差不齐的“闲人”。培训对象大多也是抱着休假、出公差、交朋友、探亲等目的来学习,这就致使应付、厌学、难管的现象在任职院校中普遍存在。

二、提高任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加大资金投入,调整办学思路,全面提升学员能力

任职教育要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实战化的进行场地设施建设,引进先进设备、武器装备,充实教学资源。尤其要注实验室、模拟室、专修室得建设,意突出专业特色,打造实战化教学环境。任职教育要适应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全面提高学员的素质,既要提高其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其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指从事某个岗位所特殊需要的某种知识和技能。关键能力指除专业能力外干好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比较重要的能力。包括:指挥管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决策践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转化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二)优化人才培养,改进教学模式

应按照“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装备、贴近实战”的人才培养原则,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搞好教学内容、组训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能力核心”原则,围绕岗位任职能力设计培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坚持“动态更新”原则,设计教学内容。二是创新组训模式。针对任职教育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教学内容高度融合、组训模式综合实践等特点,在模块式布局、课题式设计、专(问)题式教学上下功夫。要探索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体、以“前期单一技能专项教学、中期多课程合成教学、后期多课题综合演练”为特点的组训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做到基础理论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三是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受训学员的层次专业,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式教学、参观式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灵活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按照“互补、外延、重构”的思路,建设规划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

(三)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选调机制。要从部队优秀的军官中尤其要从部队基层团营干部中选调教员,走开部队军官与院校教官相互交流的路子。建立人才信息库,把军内外适合教学的人才纳入视线,跟踪考察,适时引进。二是健全培训机制。根据教员来源的不同,分重点、分层次,分阶段的对任职院校教员进行反复培训,不断完善教员的知识体系。用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员在职学习、在职攻读学位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院校和院校,院校和部队间的交流合作,互学共建,经常性的开展学习讨论交流活动,互换干部,互相代职,改变教学上的惯性思维,丰富教员的部队实践经验。三是健全评估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实考核时评估并把考核结果与使用、晋升、奖惩挂钩。四是完善拴心留人的政策机制。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既要强调教员忠诚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又要积极为教员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和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努力营造尊重教员、关心教员、理解教员的氛围。

(四)完善学员激励和约束机制

任职教育学员客观上存在学历、经历、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差异过大则不便于组织教学。因此,应加强与总部、各军兵种、军区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和选人单位组成利益共同体,防止不符合条件的学员特别是“公差学员”参加培训。要建立与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机制,使学员在校学习的表现与其切身利益挂钩,以激励和约束其学习行为,必要时可考虑实行双学位制,以解决其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晓铁,李雪冬,李虎等.军事任职教育浅谈[J].理工大学(综合版),2008,(3).

第10篇

关键词:军队院校 任职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军队建设的关键在军官,军官素质的关键在军校,军校教学的关键在教员,为此,师资队伍建设受到世界各国军队院校的普遍重视,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军事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作为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任职教育的目的是使培训对象掌握和具备与特定的军事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其实践应用性、指向针对性强的特点,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任职经历、实践经验、教学训练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综合素质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具有强烈的岗位指向性,这对师资队伍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除了要具备必要的良好的军政素质和职业道德外,还要具备复合型的专业结构、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丰富的部队阅历、联合作战思维以及知识更新意识。为适应任职教育转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综合素质,要从教员的选拔任用、岗前培训、专业结构优化、继续教育等方面着手。

1.1 健全教员选拔任用机制

美军院校十分注重对教员的选拔工作,要求教员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职业能力、宽厚的知识结构和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同时,还应符合在年龄、职衔、学历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严格规定,并且,注重多种渠道、多种途径选拔调动,通过从作战部队选调、从地方招聘、从外国军队聘请、从国外高等院校聘任、从社会各界邀请等等多渠道、多途径选拔调动。这些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人员所组成的教员队伍对院校教学与建设大有裨益。不仅使教员们能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加交流思想,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而且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在工作和教学中发挥出彼此优势,形成素质很高,能量巨大的智慧集团,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2 充分利用岗前培训

各方选拔任用的教员可能是一方专才,但不一定掌握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员特别是新教员的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途径之一。在新教员任职前,对其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如何编写教材,如何使用各种教具、模型和教学设备,如何评定学员的成绩,熟悉所教授的科目,然后在观摩示范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试讲,并由各级领导和优秀教员给予指导,同时注意针对教员在实践中遇到和提出的问题,定期不定期的举办训练法集训,聘请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学者、专家讲课,传授专业知识,介绍教学方法,回答教员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集训,新教员可以丰富知识、活跃思维、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1.3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结构的丰富程度,是衡量院校学术氛围多样性的标准。任职教育院校在注重系统专业化建设的同时,要适当引进军兵种之外与本专业相近的教员,形成以专业化教员为主,以本军兵种、系统之外相关或相近学科教员以及地方文职教员相搭配的教员体系,逐步形成陆、海、空、二炮教员兼有的新格局,使教员队伍整体由单科型向联合型转变,在素质上要逐步实现指技结合、兵种复合、经历复合,以适应任职教育和信息化战争需要。

1.4 增加继续教育机会

任职教育独特的职业性特点决定教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再学习能力,既要掌握专业方面的知识,精通所授学科的系统知识,了解专业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有计划地选派教员离职进修特别是到地方有关院校学习深造,是西方国家军事院校培养教员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教员集中精力进行系统学习,吸取地方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成果,完善教员的智能结构。

2 丰富教员的任职经历和实践经验

美军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大多是来自战斗部队,担任过相应指挥参谋职务,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优秀军官,并且流动性强,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以确保院校的教学不脱离部队实际。我军由于现有任职教育院校教员原先大都是从事学历教育教学,缺乏部队任职经历和实践经验。有教员是从校门到校门,在教学中往往脱离部队的实际情况,使授课质量大打折扣,有的教员懂教学但不了解部队实际,讲一般原理可以但不能针对个性化需求讲课,很多东西教员知道的,学员也知道;学员不知道的,教员也不知道;甚至学员知道的,教员不知道,这种现象显然难以适应任职教育教学客观需要。

2.1 完善代职制度

我军院校教员队伍代职制度只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事情,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院校教员的部队任职经历,但存在自愿要求代职的大多为解决职称,真正去代职的大多是被强制的,代职岗位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一次代职管终身等等强制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弊端。因此,学习和借鉴外军经验,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院校教员代职制度,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实现代职的制度化、经常化和正规化;二是要拓宽代职对象、期限、岗位的范围。代职人员不仅局限于新教员,还应扩大到中高职教员。代职期限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级别而有所不同,不仅要有短期的代职锻炼,还要有长期的岗位任职。代职的岗位既要有作战分队,又要有勤务保障分队;既要有本系统部队,又要有其他军兵种部队;既要下基层部队,又要到部队机关,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新局面;三是为代职交流教员提供优待措施,使代职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成为军校教员了解部队,贴近部队的重要途径。

2.2 建立人才双向交流机制

军队院校与部队之间的人才双向交流是各国军事教育的普遍做法,既符合军事人才成长规律,也有利于院校教育发展和部队建设。美军院校对军、文职教员的任职期有着明确的时间规定,一般是军职两到三年,文职稍长,为三至五年,可以连任。军职教员必须定期与部队军官进行轮换交流,很少有在一所院校终身任教的情况,任期一般都是三年。任期满后即返回部队,赴各级部队或司令部任职,将自己的知识运用于部队工作,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己;或去军队或地方院校攻读学位,拓展知识领域。建立院校与部队人才交流机制,一方面要把部队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军官调到学院任教,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荐优秀教员到部队任职。这种交流对军校与部队教育训练情况的结合十分有益,知识和人才的不断更新能使院校保持开放鲜活的学术环境,始终保持了高素质、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2.3 注重调查研究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军校教员的学历层次都比较高,理论功底也较深厚,关键的问题是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由于有很多已装备到部队的新装备,在院校还没有列装,因此,提高教员的实践能力必须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安排教员下部队进行调查研究,依托部队或地方相关单位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还可以让教员参加部队的演习、演练等重大军事活动,不仅使教员能够接触到部队,通过实装操作提高实际技能与动手能力,而且还能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教员对以前所学理论知识强化印象、深化理解,有助于教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柴宇球.转型中的军事教育与训练[M].放军出版社,2008

[2]潘玉田,耿仕信.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潮出版社,2006

[3]朱建业,史敦杰.美国军事职业教育探究[J].续教育,2006(02)

第11篇

【关键词】MOOC;士官;任职教育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校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MOOC教学平台,提供了免费的优质的教学资源,也具备和现行教育模式结合的可能性。士官任职教育可以借助MOOC优质的教学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

一、士官任职教育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军的士官教育很大程度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模式,由于士官人才需要较强的岗位任职能力,所以目前的教育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岗位任职的需求。目前士官院校的教学模式仍然借鉴的军官院校和地方高校的学历教育模式,注重知识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偏重理论教学和考核,学员实践练习的机会较少,掌握的任职技能不够,毕业后难以适应任职岗位。

(二)教学内容跟不上武器装备发展的速度。武器装备在生产出厂,列装部队之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配置给院校教学。在这个周期内,学员学习的还是旧内容,在毕业之后不能和具体的岗位无缝对接。由于教学内容局限性较大,学员的知识面不够广,在遇到新的问题后缺乏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由于教学设备有限,学员人数众多,每名学员操作练习的机会较少,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新的装备缺乏实践经验,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够强。

二、MOOC的主要优势

MOOC具有开放的,在线学习的特点,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学员都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MOOC进行学习,摆脱了依赖课堂依赖教材、以教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员自主的进行学习,学员成为主体,可以有针对性的琢磨自己觉得困难的知识点,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学习。对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员学习知识变得更灵活,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MOOC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涵盖国内外各大高校的优质课程,知识门类广,资源更新快。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学员可以在MOOC平台上找到,在课堂上没学懂的知识,学员可以在MOOC平台上看到不同的讲解方法。同时,教员也可以通过MOOC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MOOC平台,学员和教员都可以看到最新的内容,最前沿的科技。

三、MOOC应用于士官任职教育存在的困难

(一)学员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少

随着MOOC的广泛流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兴起。学员在课外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员不再泛泛的讲授知识点,而是对学员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答,这就需要学员具有大量的自主支配的时间。而士官学员除了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完成军事训练任务,每天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学员没有时间通过MOOC平台进行学习。

(二)学员自主学习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目前士官学员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学员自学能力较弱,没有教员的现场指导,自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学员处于知识能力较弱的阶段,对新的知识难免产生畏难情绪,没有教员的监督,学员能否认真学习也不得而知。

(三)硬件水平不能满足需求

MOOC是在线学习,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就是计算机和网络。学员没有个人电脑,而学校现有的计算机数量远远少于学员人数,硬件资源紧缺,不能满足学员自主学习的需求。

四、MOOC应用于士官任职教育的探索

MOOC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很好的弥补士官任职教育现阶段的不足。国内外许多著名的高校都在发展MOOC,我们士官院校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借助发展MOOC的机遇,完善软硬件设施,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建设士官任职教育的新模式。

MOOC整合了国内外众多高校的优质资源,但是需要网络的支持。借此契机,院校应该加大投入,做好规划,加强网络建设。对硬件设备和网络线路加强检修维护和升级改造,并拓展功能。在完善硬件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建设一支网络骨干队伍,为建设MOOC储备技术人才。

教员应该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课程的章节知识结构体系,结合士官学员岗位任职需求,抽出知识点和技能点,制作成5―20分钟的短小教学视频。这些视频就是构成MOOC的核心资源,当这样的视频越来越多,一门MOOC课程也就越来越丰富。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应用,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腾出一部分时间集中安排学员进入机房进行在线学习,同时教员在机房内对学员进行指导和督促。学员的学习时间不变,将课堂讲授时间减少,合理调配和利用硬件资源,增加学员通过MOOC平台自主学习的时间。

五、结束语

随着MOOC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都会随之改变。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把握教育目标不变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改变教育模式和方法。MOOC应用于士官任职教育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在建设MOOC的过程中需要创新和突破,也应该避免出现弊端。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教学模式 任职教育

【基金项目】军械工程学院2012年教学研究课题(jxlx12y4)。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60-02

随着军队院校教育向任职教育为主的转型,探索适应任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军校任职教育目标是培养专业岗位知识扎实、思考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组织团结能力强和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军事人才[1,2]。研讨式教学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逐步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在培养学员获取知识同时,着重强调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思考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作为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研讨式教学在任职教学课程中已经实施了多年,对于提高任职学员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研讨式教学存在的不足也显而易见,最突出的问题是学员没有研讨欲望,对待研讨题目敷衍了事,思考缺乏逻辑性、没有深度,论文内容不丰富、语言不严谨、论证不翔实。针对这些问题,课程组成员开展大量调查研究,深入与学员进行交流交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研讨题目、研讨内容、研讨氛围、考核方法等与研讨式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很好地激发学员研讨欲望,卓有成效地提升了研讨式教学的效果。

一、设计研讨内容要与任职岗位密切相关

任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成人学习的显著特点是目的性和功力性很强,即如果课程内容、研讨题目与学员任职岗位无关,那么他很难充满激情地为课程研讨做准备。激发学员研讨欲望,教员首要任务对教学内容和研讨题目进行科学、合理、深入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关键是将教学内容以研讨题目形式与学员任职岗位联系起来。

首先,这种联系需要全体课程组人员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精心设计。不仅要设计直接的联系,而且还要设计横向的、纵向的、交互的联系。直接联系是指研讨内容与任职岗位直接关联,例如“微波发射机维修岗位”与“微波发射机构造与原理”关系是直接关系。任职岗位上相关的横向岗位、纵向岗位知识与之关系称为横向和纵向关系。例如“微波发射机维修岗位”与“毫米波发射机构造与原理”关系是横向关系,与“微波接收机构造与原理”关系为纵向关系。任职岗位上的其它相关知识与之关系可称为交互关系,例如“微波发射机维修岗位”与“高压调制器原理”关系为交互关系。设计各种关系,其目的就是让学员感受到所讨论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

其次,这种联系需要充分考虑学员的需求。任职岗位学员来源广泛,同一岗位的学员所学专业可能会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例如就“微波发射机维修岗位”而言,有测试控制专业的学员、自动控制专业学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员等等。专业背景不同的学员在学《微波技术与维修》课程时,对它的期望和要求会不同。教员需要知道学员的专业背景,与他们深入交流,了解他们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对研讨内容进行适当地修改、删减和增加。

二、设计研讨题目要有恰当的深度,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

研讨内容选择要难度适宜、多少适量。对于概念明确、逻辑简单清晰、教材资料丰富翔实内容,不适合讨论,适合学员自学后独立在课堂讲授。例如,对于“微波发射机组成”内容,教材上介绍得很清楚,将此作为讨论内容,学员会无从发言,也感到很无趣。要想对该内容进行讨论,适当增加难度,会引起学员兴趣,例如可将讨论内容改为“微波发射机组成与用于广播段的长波发射机组成的异同?”。对于推导繁琐、晦涩难懂、资料较少内容,也不适合作讨论内容。

能否设计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题目直接影响着学员研讨欲望。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我们本着四个基本原则设计题目:一是结合案例设计题目。案例通常来源于实践,这与学员的任职岗位密切相关,有些案例甚至是学员在岗位上遇到过的。以此为背景,探讨课程内容,更易引起学员关注。例如以某故障现象为例,探讨相关理论,能够使学员更积极参与谈论。二是结合社会生活设计题目。课程研讨内容一般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微波技术理论与手机通讯密切联系,如果以“结合手机功率放大器探讨微波发射机理论”设计题目能够激发学员探索的欲望。三是结合感性错觉设计题目。微波电路与经典电路从表现上存在很大差别,由于经典电路知识影响,学习微波电路知识时经常产生一些直觉错误。学员一旦知道自己产生了错觉,都想探索产生错觉的原因。以这些错觉为切入点探讨课程内容充满了很多趣味。四是结合比较设计题目。揭示类似事物之间的差异不仅会激起探索冲动,而且更能加深对事物本身的理解。例如,“分析1kV脉冲调制器与10kV脉冲调制器异同”就是充满探索性的研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