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时间:2022-10-16 00:1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第1篇

科尔沁区逸夫小学精准扶贫工作,在政府、局机关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钱家店镇吐拉嘎村的紧密配合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的步伐,现就我们具体做法汇报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各负其责。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逸夫小学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逸夫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安瑞坤为组长,全体班子为成员,学校党总支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职。

2、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我们根据局党委的安排和步骤,与学校下派的驻村干部紧密的配合,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与他们打成一片,当好参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3、深入实际,摸清情况。 根据教体局党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抓紧抓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4、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制定精准帮扶工作方案,规范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

5、下一步工作打算。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实施好当前拟定的产业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户,资金到户,效益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脱贫决不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离真正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走。逸夫小学全体教职工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协调意识,以务实诚信、多办实事的优良工作作风来做好今后的扶贫工作。 

第2篇

随着“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号角的全面吹响,六盘水市钟山经济开发区结合实际,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思路,通过到贫困乡村蹲点调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回访等,集众智聚群力谋好脱贫策、集中力量加大力度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力争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蹲点调研找“病因”

36岁的龙忠琴,是钟山经济开发区红山社区付家营村的村民,丈夫在多年前去世,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生活的重担压到她一个人的身上。为了生活,龙忠琴到贵阳的一家工地务工,因为牵挂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在工地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又返回家中务农,但收入远不够一家人的生活开支。于是,龙忠琴只能来到水城县老鹰山街道,靠捡拾垃圾为生。

红山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时,了解到龙忠琴家的情况后,积极联系辖区企业,帮她在离家不远的一家企业找了一份清洁的工作,月工资3000元,每个周末都能休息。龙忠琴开心得合不拢嘴:“工作很轻松,而且工资又稳定,不但方便每天回家照顾家人,还让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心里踏实多了,相信以后一家人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在钟山经济开发区,像龙忠琴一样得到帮助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开发区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通过蹲点调研,实地调查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查找制约贫困户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理清l展思路、落实帮扶方式。通过建档立卡施行精准扶贫,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同时,组织人事部、社会事务局、各社区服务中心、职校等部门联合举办2017年第一期创业就业培训班。对50多名贫困户学员进行电脑、电子等开发区企业急需的技能进行系统培训,一方面满足辖区内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让贫困对象能够顺利实现就业,早日脱贫致富。

精准帮扶开“良方”

石桥社区,位于钟山经济开发区中部,辖白泥、石桥2个居委会26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2712户8300人。通过近年来对贫困户的不断帮扶,石桥社区服务中心贫困人口从建档立卡初期的108户309人,逐渐减少到目前只有贫困户40户80人。

通过前期的蹲点调研,石桥社区认真研究制定了《石桥社区服务中心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普遍核查工作方案》。结合“三变”,扶贫“l+N”等模式,精准施策,持续带动群众增产增收。以集体及农户土地入股方式与六盘水盘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着力打造集观光、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世界最大规模的3万亩红豆杉产业园,以红豆杉提取紫杉醇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带动贫困户、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目前,石桥社区共完成流转村级集体荒山400亩,农户土地500亩。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投资4000万元,建成种植面积900亩的“白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带动15户17人就业,人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预计两年后实现贫困户年均保底分红4万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按照“五级包保”的帮扶原则,石桥社区结对帮扶18户67人,争取企业帮助解决就业17户28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的既定目标;民政兜底33户46人;易地扶贫搬迁55户236人。集合实施退耕还林,实现生态效益、贫困户及低收入群众增收“双赢”。

产业带动助脱贫

依托“三变”改革增强发展活力,钟山经济开发区一直在探索更好更快更有效的脱贫路径。2015年以来,双龙社区石龙村积极响应“三变”改革政策的号召,抢抓“三变”改革机遇,成立了“三变”改革经营主体――六盘水市石龙鼎盛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石龙村石龙三组33户农户将188亩土地入股到合作社,每年每亩保底分红500元。

“我把14亩土地、1527棵林木通过合作社交给公司,每年能保底得到5000多元的分红,按照规定分红五年递增一次,递增后每年将近可以拿到7000多元的分红。”石龙村村民徐吉文拿着自家的“三变”改革股权证和签订的《合作协议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第3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实施方案。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和质量,为消除绝对贫困、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定了《县财政局关于财政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的报告》(炉财〔2020〕46号),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任务。

(二)落实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县财政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作为财政保障的基本要求,严格落实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统筹上级补助资金和自身财力,确保足额安排“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所需资金,不留缺口。

(三)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20年县财政年初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0万元,比2019年增加50万元,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投入。

(四)编制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结合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照“一超六有”、“一低五有”要求,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等。按要求编制了县2020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纳入整合资金规模15480.09万元,计划整合资金规模12613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并于3月底报省、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州财政局备案;8月底,调整涉农资金整合方案,纳入整合资金规模28071.01万元,计划整合资金规模22903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并报省、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州财政局备案。

(五)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制定了《2020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7月3日对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核查统计。查出农牧局存在四条问题,要求县农牧局限时整改。

(六)定期督促支出进度,加快资金支付。每月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实行“半月通知、月底通报”制度,要求各部门将每月支出进度报送我单位,由我局统计后报县委、政府备案。

(七)加强四项扶贫基金的管理。截止目前,我县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规模达到610万元,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规模达到800万元,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规模达到464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规模达到1400万元。我县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累计使用525.66万元,救助421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县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1400万元,引导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5891万元。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使用755万元,救助4519人;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累计使用4305.69万元,惠及贫困人口2364人。

(八)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按照财政脱贫攻坚大排查方案要求,我局对2016年至2019年对历年来专项扶贫资金、财政脱贫攻坚投入保障情况、财政脱贫攻坚资金使用情况(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整合资金、义务教育有保障方面资金、基本医疗有保障资金方面、住房安全有保障方面资金、饮水安全有保障方面资金)进行了排查,根据自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了《县财政局关于财政脱贫攻坚大排查整改方案的报告》,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时限。

截至目前,排查出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九)实行挂牌督战,规范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根据《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的通知》7号文件要求,为切实履行财政部门牵头职责,有效规范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制定了《县财政局关于脱贫攻坚扶贫资金挂牌督战工作方案的报告》,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资金管理的业务指导和全过程跟踪监管,确保扶贫项目发挥最大效益,提升脱贫成效、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的目标。

(十)加强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管理。及时录入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数据,抓好各项数据分配、支出,填报扶贫资金绩效目标,处理各类预警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

项目推进缓慢,资金支出进度不足。我局严格按照要求落实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支付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扶贫资金拨付和报账流程,加快扶贫资金支出进度。通过2020年21个扶贫专项资金情况统计表来看,部分扶贫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管好用好四项扶贫基金

1.完善四项扶贫基金效益分析机制。按照“梳理问题、总结提炼、推广完善”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四项扶贫基金效益分析机制,有针对性的反应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升基金使用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续发挥基金作用。

2.拓展基金筹资渠道。拓宽县级教育、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健全稳定补充机制,切实解决贫困家庭上学就医“现实困难”。

3.探索创新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使用新模式。支持推进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联动发展,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操作程序,加强分险审核把关,有效撬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投入,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持续增收“长远生计”。

(二)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1.继续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把财政支农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给贫困户,实行按股分红、收益保底,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指导督促实施主体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严格履行协议,确保贫困户分红落到实处。

2.扩大农村公益性岗位就业。继续支持向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人口购买劳务服务,选聘为农村公益性水利工程巡管员、生态护林(草)员、乡村环卫员、地质灾害监测员、社会治安协管员等,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三)加快支出进度,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第4篇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与金融扶贫有机结合,创新探索出“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取得良好反响。金融如何在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中产生积极作用,本刊采访了铜仁市政府党组成员,大龙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东来。

产金互促 多方受益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推出的“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为全面小康打下了良好基础,能谈一谈这一模式实施的背景和具体内容吗?

吴东来:2015年,铜仁市政府出台《铜仁市2015年金融扶贫工作方案》,按照“政府主导、扶贫贴息、银行助力、精准扶贫”的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实施特惠金融政策,提供5万元以下、期限3年以内“无担保、无抵押”信用贷款。大龙开发区在充分调研和听取多方意见后,印发了《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金融扶贫工作方案》,将“五个一批”之首的“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与金融扶贫进行有机结合,创造性地推出了“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

“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结合国家“精扶贷”贷款政策,依托开发区产业发展优势,由开发区平台公司提供担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将5万元“精扶贷”贷款入股龙头企业,每户每年保底分红4000元,企业解决贫困户每户一个以上就业岗位,村集体按每户每年1000元领取保底分红,实现“政银企村农”合作共赢。

:“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的优势在哪里,实施至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吴东来:“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发挥了大龙开发区产业基础好、辖区企业多、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将金融扶贫政策、企业融资需求、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衔接,是一种龙头企业带动金融扶贫的新路径和有效脱贫新模式。

实施以来,大龙开发区先后完成了两批“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工作,共为九龙村、蔡溪村、双龙村、路良村、祥查村、三寨村、前龙村、胜利村、大龙堡村、大屯村10个村的5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扶贷”资金2870万元,贫困户用这些资金入股中伟锂电、侗乡农业和恒盛节能玻璃三家公司,实现贫困群众分红229.6万元,村集体分红57.4万元,为337个贫困家庭解决了就业问题。

“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是对“五个一批”帮扶措施的有效补充,龙头企业带动金融扶贫,是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增收问题,也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还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贫困户、村集体和企业“一举三赢”。

为确保“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顺利稳妥实施,大龙开发区于2016年4月18日组建了贵州大龙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入风险基金300万元,为推进“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提供基本保障。同时,重点抓好“选”“链”“保”三个关键环节。

“选”即是选准试点企业,保证资金回报和投放安全,特别强调要选择有实力、有信誉、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让入股贫困户能够放心。

“链”即是实现贫困户、村集体、企业、金融机构有机链接。

“保”即是保障“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新模式顺利运行:政府注入风险金,每注入100万元风险金,就可以为贫困群众免抵押免担保1000万元;开发区平台公司、村集体、融资企业签订三方合同,以企业应付账款为抵押,由开发区平台公司为村集体提供担保,企业负责到期还款还息;开发区每年安排1500万元财政资金给予贷款贴息,撬动金融资金的支持。

成果共享 合力互动

:按照精准扶贫必须100%精准的工作要求,大龙经济开发区明确了精准扶贫的时间表和帮扶措施,请介绍一下推进的情况?

吴东来:为分享贫困群众将“精扶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获得分红的喜悦,共同见证“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模式再结硕果,大龙开发区分别在2016年的3月18日和8月24日召开了“精扶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分红兑现大会。

3月18日,为九龙村、蔡溪村、双龙村、路良村4个行政村的2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扶贷”资金1370万元,首批兑现村集体分红27.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109.6万元。8月24日,为祥查村、三寨村、前龙村、胜利村、大龙堡村、大屯村6个行政村的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扶贷”资金1500万元,兑现村集体分红3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120万元。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扶持。大龙开发区通过用足用活各项惠民政策,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业化扶贫、交通扶贫、跨区域易地扶贫移民”四大民生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发放金融扶贫贷款8000万元,消灭“空壳村”,助推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产业扶贫 “输血”变“造血”

:大龙开发区计划用3年时间减少贫困人口3000人以上,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5个贫困村出列,3年内实现全面脱贫。这一目标如何实现?

吴东来:脱贫攻坚之所以难,难在贫困群众缺少脱贫门路,村集体经济去‘空壳’缺少支撑,融资信贷缺少担保。“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模式是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的结合,贫困户通过就近就业可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中伟集团、东亿电气是大龙经济开发区工业化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企业,以及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就业基地,带动大龙开发区3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为60户易地扶贫移民提供就业岗位120个。

2016年6月28日,玉屏・大龙“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根据双方扶贫合作协议,将玉屏县域内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大龙开发区“产金互促541”精准扶贫民生工程,标志着大龙开发区的“产金互促541”模式开始向区外推广。

目前,大龙经济开发区已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更趋优化,外经贸战略转型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初现成效,开放型经济越加凸显,产业争新优势日益厚集。

第5篇

延边州委、州政府聚焦目标,高位推动,精心谋划,压实责任,强化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延边州共落实各类扶贫项目1660个,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8.8亿元,全州有近19.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37%下降到2015年的13.3%。

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亮了夜幕中和龙市南坪镇龙渊村村民们回家的路,也照亮了村民的新生活。

“生活改变太多了!自从政府征用了2公顷地,大部分的征地补贴给了我们。然后村里用剩余的补贴进行信用放贷,每年给我们分红、交医保等,现在的日子过得舒坦。”提到脱贫致富,敦化市江南镇下石村村民杨臣满脸幸福。

龙井市扶贫办选定龙井海兰江牧业有限公司作为入股企业,购置优质延边黄牛630头,分配给农户贫困户,贫困农户以黄牛为资本入股企业,并由企业统一饲养,每年为项目涉及贫困农户发放效益分红。

……

这样一桩桩新鲜事,最近五年在延边大地精彩上演,从未间断过。

这样一幅幅幸福画卷背后,是延边州各级党委政府用扶贫画笔书写出的满意答卷。

强化组织协调积极开展定点扶贫

“十二五”以来,延边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其作为全州重点民生实事,出台了《延边州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方案》,先后编制了《延边高寒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延边州以工代赈建设“十二五”规划》,建立了全州以工代赈和扶贫产业项目库,确保全州扶贫开发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以两办文件印发了《2012-2015年延边州定点扶贫工作方案》,提出了帮扶目标,明确了帮扶任务,定点扶贫工作覆盖了列入“十二五”整村推进计划的所有贫困村。

全州有4个中直单位、88个省直单位、124个州直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各县(市)也制定了本级定点扶贫方案。2014年,又组织71个州直单位开展“联县帮乡驻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驻村帮扶,县(市)直单位也组织了驻村帮扶,全州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据统计,五年间,中、省、州直属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1亿多元,捐助物资折合人民币3000多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汪清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2016年黑木耳产量5.5亿袋、2.75万吨,从业户数11261户,实现产值16.5亿元,菌农收益逐步提高。

延边州将扶贫开发与农村主导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特色,提高品质,创建品牌,增加效益。在全州实施了具有延边特色的10亿袋木耳、10万亩中药材、万吨烟叶、50万头黄牛、20万亩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工程,取得可喜成果。据统计,目前,全州地栽木耳达到12亿袋,带动种植户2.5万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561公顷,带动种植户2.2万户;黄牛达到56.7万头,规模以上养殖户8113户;种植烟草5068公顷,带动种植户1.5万户。

延边州在4个重点县的扶贫产业发展上各有侧重。汪清县除实施木耳大县(5.5亿袋),还实施了10万头黄牛建设工程;安图县实施了建设药材大县工程;和龙、龙井实施了建设10万亩绿色有机水稻工程。通过这些产业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深化改革创新实现三方多赢局面

延边地区贫困人口中老龄人口和病残人口所占比重比较高,达到65%以上,这部分人大多丧失了劳动能力。同时,一些扶贫产业项目也不适合单人单户分散经营。针对这一情况,延边州尝试了委托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制经营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吉林省雪山N貂养殖有限公司与和龙市福洞镇合作,与福洞镇475户贫困户、1055人签订了300万元的扶贫委托经营资金,新成立种貂养殖示范基地,无偿提供种貂1000只和饲料供应,并派专业人员进行防疫等。采用“公司+协会+合作社”的产业模式,着重帮助镇内贫困户脱贫,逐步推广以貂厂为主,各类合作社养殖厂为辅,辐射广大农户的产业模式,无偿提供优良种貂、饲料、技术服务,实行保值收购,自担市场风险,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公司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分红金,每户年可增收630元。

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扶贫产业经营模式和资金使用方式,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经营实体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并扩展了业务,并促进了全州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呈现出贫困户、经营实体和产业建设多赢的局面。

以工代赈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乡间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路旁的鲜花争奇斗艳,村中的农舍排列整齐,太阳能路灯亭亭玉立,健身广场器材闪亮。图们市月晴镇水口村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从前,图们市月晴镇水口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很差,2010年,在有关部门协助及村主任带领下,筹措640万元资金在村内实施了小河流域整治、饮水管网改造、排水渠修缮、村内道路硬化、住房改造等工程;现在村内道路硬化率和住房砖瓦化率达到100%;新建230平方米村部暨党群活动室、农家书屋,架设太阳能路灯41盏、修建艺术栅栏、朝鲜族风格观光凉亭等。同时加大村容整治建设,新建垃圾堆放点8处,购置了垃圾清运车2台,种植云杉、花卉等植物1.2万株。此举措因地制宜为水口村设计了一个起点高效果好的村庄建设规划。水口村成功申报全国美丽乡村试点,获得了“全国美丽乡村”称誉。

“十二五”以来,延边州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加强了村屯绿化、亮化和环境提升工作。自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以来,全州农村特别是重点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有了巨大改观,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

延边州还实施以工代赈项目469个,落实以工代赈资金38629万元。修建河堤73380米,拦河坝13座,灌溉渠道51285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4.5平方公里;修建乡村道路588.8公里、桥梁57座;修建围栏5450米;打井引泉101处,解决了45762人和20246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泥草房和危旧房改造59886户,占农业总户数的23.1%。

完善建档立卡打好精准扶贫基础

第6篇

一、工作目标

1、入户宣讲,走访到位。进村入户宣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开展好惠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讲工作。按照全覆盖常态化和“五必访三必问”的要求,入户走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倾听民意诉求。对群众反映强烈、期盼迫切的民生难题进行摸底调查并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2、促进农户脱贫致富,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全办干部职工与扶贫户结对认亲,扎实开展精准结对帮扶工作。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4、推进全覆盖常态化进程。纵深推进“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工作,切实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

二、主要工作日程安排

1、制定全年“三送”工作方案。做好春节前困难户走访慰问工作(1-2月份)。

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全年“三送”工作方案和“三送”队员工作守则(1-3月份);

3、工作组每个工作队员及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认真按“三送”工作要求,对每户包扶对象都一一走访到位,特别加强了五保户、低保户、孤寡老人、家庭变故、家庭成员患病等生活困难、弱势群体人员的走访力度。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加大解决了解实际问题力度。(全年)

3、协助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年内发展1名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年轻党员并培养3名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入党积极分子(全年)。

4、协助做好村委会改建工作,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全年)。

5、协助争资硬化里早、观音坑公路2公里。硬化水圳1000米。资金筹措主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扶持(全年)。

6、协助抓好太山店背新农村建设点,以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后续工作(全年)。

7、协助组建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全年)。

8、“七一”前夕,做好走访慰问村全体党员的相关工作(6月份)。

9、捐助帮扶2名当年考取大中专学生困难家庭。(8月份)。

10、积极协助村委会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问题。防止发生非正常上访事件(全年)。

11、协助群众办理各类证件、证照、贷款、务工、涉法等各类事务(全年)。

12、积极帮助当地群众做好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火工作,以及村委会其他工作任务。

三、工作措施要求

1、坚守岗位,保证工作落实。工作队员要坚守岗位,确保工作时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第7篇

叙永县河长办公室:

2020年,分水镇按照市、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认真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保障,现就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工作重点,强化组织保障

分水镇区域内有主要河道有3条,即倒流河、海溪河和梭锅河(河水流入威信)。三条河道制定了一河一档,一河一册实施方案,另有主要小型溪流6条:终南村长坝河、路井村老鹰半沟、石院村猴子岩沟、鱼洞村赵家沟、兴隆村兴隆山沟、新民村板桥沟。有中型水库一座:倒流河水库,小(1)型水库一座:龙洞水库,本辖区内无湖泊。

针对分水镇河流、溪流(沟)、水库(山坪塘)点多面广的实际,为切实落实好河长制全面工作,我镇根据人动,适时调整充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党委书记骆国洪、镇长王世林同志任组长的“双组长”制,进一步明确总河长、各村(社长)辖区河长及村级河段长,充实了总河长办公室和河长制办公室,总河长办公室主任由副镇长陈昊担任,副主任由党政办主任曾庆梅、水务站站长朱正刚担任;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办公室,由农业农村办主任谢涛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上传下达和相关事务的协调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完善组织体系

2020年,我镇结合全镇工作实际,制定了《分水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河长制实施范围和主要目标。实施范围:即县、镇、村三级河道。主要目标:一是到2021年全面完善镇级“河长制”组织体系。二是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库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三是到2021年,基本建成河库健康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常态化管理,基本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保护目标。河库水域面积保有率、自然岸线保有率、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标率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同时,我镇还完善了镇村河长组织体系,明确了职责划分和责任落实。即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河长、镇长担任副总河长,镇相关领导担任镇管河流河长,河流所经过的村支书、主任担任村级河长;河流所经村级组织、单位为责任主体,分别设立镇总河长、副总河长和村总河长;村组设专职巡查员,实现了全镇河道全覆盖。

(三)完善各项制度,工作开展有序

我镇根据制定的“六项”制度:即会议制度、督查制度、验收制度、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信息共享与信息报送制度、巡查制度。扎实有序开展河长制常态工作,并将河长制工作纳入村(社区)年终目标考核。

(四)严格督察检查,全面综合整治

一年来,我镇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集中开展“四项”行动,切实加强河道管理,坚持镇河长每旬一至二次巡河,河道巡河员每日一次巡查,每月一次河道垃圾清理。全年河长巡查督查达120次,巡河员累计巡河达350次以上,累计清理垃圾200余吨,加设规范性河长制公示牌3块,宣传牌3块,宣传标语13幅。利用扶贫公益岗位确定河道巡管员3人。在县水务局的帮助和协助下处理了一起在倒流河违章建筑,至12月底辖区内河道及两岸无其它违章建筑,无乱弃土弃石,确保了河道无漂浮物和白色垃圾,使河道便通畅,水质更清澈。

二、存在的不足

(一)全民的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人人关心河道、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二)农村和场镇生活污水和垃圾还未得到根本治理。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加强各河长对河道的管理工作,每月各河长巡河不少于三次。

(二)督促各村完善工作方案。

(三)加强对巡管员、保洁员工作考核。

第8篇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工作的意见》(〔2011〕24号)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幸福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村推进、分类指导,自力更生、多方支持”的原则,充分发动群体,加大扶持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帮助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建设或改造住房,切实改善农村贫困群众居住条件。

二、目标任务

本次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的实施对象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我省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核查和确认工作的通知》(粤贫明电〔2009〕1号)的要求上报,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并报经省扶贫办核查确认的全市农村17185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用5年左右时间将全市农村17185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改造建设成为安全、经济、适用、卫生的安居房,让贫困群众实现“住有所居”目标。2012年年底前,完成列入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范围的87条贫困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任务(五年规划见附表)。

三、措施保障

(一)政策引导,积极扶持。要坚持以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社会捐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解决好困难群众改房建房资金问题。一是要落实各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省财政从2011年开始至2015年安排专项资金,按每户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扶持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建设或改造住房。市、县两级财政按每户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其中市级财政负责安排每户补助资金1000元,县级财政负责安排每户补助资金不低于4000元。根据我市实际,省级补助资金补助标准为新建住房按每户1万元补助到户,加固维修住房则由各县(市、区)按实际情况确定补助标准,给予每户补助至1万元。市县两级财政补助资金由各县(市、区)制定补助标准,对新建住房户和加固维修住房户可在省级补助的基础上继续给予补助,或对住房改造建设难度大的农户给予重点扶持,或对特殊困难户给予全额扶持,或在确保完成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任务的前提下,统筹用于有关村庄公共设施和村容村貌整治建设。二是各级政府要制订和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减免农村困难群众建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并积极为农民提供建房报建、用电、供水、通电等一系列的方便措施。三是要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作用,积极开展住房改造建设小额贷款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对经济较困难的农户贷款建房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四是要依托“扶贫济困日”活动等平台,积极开展“为贫困农民安居乐业添砖加瓦”募捐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为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房建房给予支持,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五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农民树立自筹自建为主、外部扶助为辅的观念,彻底抛弃“等、靠、要”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用勤劳双手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一是要科学编制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各县(市、区)要认真编制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总体规划,做好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房屋设计的技术指导工作。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方案,并按年度制定工作计划,报市扶贫办备案。二是要分类指导农户开展住房改造建设。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分类开展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建设工作。对有劳动能力和一定自筹资金能力的农户,应鼓励其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建设结构牢固、经济实用、具有岭南特色的安居房。对主体结构尚好且具有当地建筑文化保留价值的泥砖房可采用加固维修方式进行改造。对没有劳动能力和自筹资金能力的五保户、低保户,可以行政村为单位,集中建设面积较小的产权归集体所有的安居房。各地要根据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合理控制建房面积和总造价。三是要组织开展整村改造示范村建设。各地要结合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选择群众建房意愿强烈、基层工作积极性较高、危房较集中的村庄或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需集中搬迁安置的边远分散村庄,实施整村改造,力争每年建成一批生态宜居示范村。四是要合理安排使用农房建设用地。要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改造建设住房时或先拆旧屋后建新房,或建新房后必须拆旧屋。对确需搬迁异地重建的,要办理农村居民建房用地手续,建房用地选址要符合镇、村建设规划。要严格勘察地质情况,避免在地质灾害区建造房屋。对实施搬迁异地重建所腾出的拆旧地块,由村集体统筹使用。

(三)强化管理,完善制度。一是要强化扶持资金管理,县级财政部门要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把补助标准拨付办法逐一细化,要设立专账专户,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扶持资金落实到户。二是要实行扶持公示制,公开扶持计划、公开扶持对象和公开扶持补助资金,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三是要实行项目专档管理,要建立专项档案,逐户登记造册,做到一户一档。要建立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建设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和年报制度,对工作动态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跟踪。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解决农村低收入农户住房困难问题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把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履行责任,做到目标到县、任务到县、责任到县、资金到县,并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工作由扶贫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实施,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民政、残联、妇联、金融等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

在开展扶贫“双到”工作期间,贫困村的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按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与被帮扶双方工作责任》(粤贫〔2009〕12号)要求,由帮扶单位会同当地政府和扶贫、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完成。要把解决农村低收入农户住房困难工作列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内容,要按照《市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云发〔2008〕15号)和《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考评办法》(云委办〔2010〕28号)的要求,把各地每年完成住房改造建设任务的情况作为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以及各县(市、区)政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的重要考核指标。

第9篇

一、苏区振兴成果喜人,革命老区盛开幸福花

近3年多时间来,广昌县紧抓苏区振兴与“同心・振兴”双重战略机遇,全面策应,主动对接,取得了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成果,浇开了红土地上的幸福之花:1.累计争取上级各类扶持项目480余个(含打捆项目)、资金逾28亿元,加快完善了各类基础设施建设;2.获得上级财政补助资金4136.95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997户,高标准打造了贯桥村、姚西村、高排村、石良村等一批苏区示范点;3.获得中央统战部捐款捐物累计800万元;4.获得全省统一战线实施“同心・振兴”项目100个,协调各类项目资金1.6亿元,获得捐赠资金3700万元。两年来,广昌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据统计,上一年(2014年)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7.02亿元,增长9.8%;财政收入8.13亿元,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11元,增长15.1%。

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

2014年6月,中央统战部印发了《中央统战部对口支援广昌县工作方案(2014-2016年)》,确定3年内重点帮助广昌援建学校10所、乡镇敬老院6所、村卫生室104所,援助资金约3000万元,并将在智力扶持、争取政策、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公益帮扶等方面实施精准扶贫。目前中央统战部捐款捐物已达800多万元。

广昌县一直坚持“旅游强县”的大产业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莲花生态旅游主题,融入莲佛文化、明清古迹、红色遗存,精心打造一条“探抚河源头、赏姚西莲花、游明清古迹、受红色教育”的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把广昌建设成为“江西著名、海西盛名、中国知名”的全国莲花生态休闲旅游首选地。广昌县委、县政府强化了旅游工作领导,在对接振兴计划中整合发改、扶贫、新农村、财政、白莲、交通、农业、水利、文化、卫生、交通、农业开发等有关部门组成旅游产业发展联系单位,在项目建设上尽量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做到资源共享,给予最大倾斜。

(一)走进驿前镇贯桥村,修葺一新的同心街、振兴路宽阔平坦,整洁亮丽;新建的小学、医院和63套农民集中安置房白墙黛瓦,鳞次栉比;篮球场、休闲广场、农贸市场、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自2012年以来,广昌县整合“同心・振兴”捐赠资金、省农行、省地税等部门帮扶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红色旅游基础设施资金3280万元,为贯桥村实施土坯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31个工程项目建设,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造了苏区振兴的样板工程。在项目建设中,为了照顾当地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同时按星级标准建设了旅游厕所、按国家A级景区标准建设了大型停车场、精心设计并树立了旅游标识牌等基础设施。如今,“高虎脑苏区小镇”已经成功创评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红色旅游的发展让当地百姓得到了不少实惠。随着苏区小镇的建设成型,高虎脑的名头逐渐变得越来越响亮,不断的吸引省内外的游客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随着游人的增多,当地村民有经济意识的一批人率先抢抓到了机遇,开农家乐、农家旅馆、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服务,出售当地自产的特产等,带动了农田农闲之外的就业,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普遍增加。

(二)来到驿前姚西村,那个多年前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如今已经变成了闻名遐迩的“中国莲花第一村”。自这里被列为中央苏区振兴示范点以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苏区振兴规划,县委、县政府累计筹集5000多万元对姚西景区进行打造和提升。姚西村前1400余亩荷塘里的电线杆全部迁移,姚西村及各自然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良好的整治,姚西村10余个村小组的房屋进行了风格统一,对所有房屋进行了粉刷,房顶上的黛瓦也进行了镶边嵌檐,新修了景区3条环形路,村际公路面貌也得到改观。十里荷塘中央的竹林也进行了清理,砌好了护坡堤坝,铺设了多条内部环形游步道,增设了休闲桌椅,竹林周边还修建了数个荷花观景台,以竹林为中心的2000余亩荷塘的渠道、田埂,全部进行了园田化建设。为了适应游人越来越多的趋势,2013年重新新建了旅游标识牌、导览系统、生态厕所、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同时改造了供电变电、给排水、消防等设施。姚西村因其壮观的莲花景观,及其生态田园之美,2012年成功入选中国 “最美乡村(小镇)”百佳,2013年成功入选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2014年入选“江西省休闲旅游秀美村庄并成功创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三、借乘苏区振兴东风 全面谋划旅游发展

为对接苏区振兴计划,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自2012年以来广昌加大红色资源挖掘整合力度,已新摸排出有价值的红色旅游资源18处,并积极着手省保、国保申报工作。同时,精心打好“广昌路上”这一红色资源牌,大手笔打造以广昌路上红色群雕公园为依托,以高虎脑红色遗址群为主要支撑的红色景区。

为发展旅游产业多样化,广昌县还集中力量深入挖掘莲文化、古镇文化、宗教文化、恐龙文化等多种类型旅游资源,对各乡镇乡村旅游点进行了全面摸排,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景点景区品质,丰富旅游业态,彰显地域魅力。旅游项目建设单位在全县展开:龙凤岩、定心寺与莲神太子庙、莲温泉勘探、青龙生态园、仪凤莲花山庄、玖祥火龙果休闲旅游生态园、B江莲花港湾、荷源公园等建设正在有序进行。

第10篇

深入开展“冬日无闲”集中服务活动,目的就是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快重点治理进程,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上来,统一到《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的近期目标上来,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克服收兵厌战情绪,全镇干部群众总动员、齐上阵、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主动化解矛盾、理顺思路、破解难题、为下年开展各项工作打好基础开好头、起好步。

二、深入开展“冬日无闲”活动的目标任务

本次活动以县委、政府、“开展万名干部入户走访”活动和农村党员“冬训”为契机,重点围绕政策宣传和科技培训两项重点,深入开展六项活动。

(一)、加强政策形势的宣传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一是讲清政策内涵。与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把宣传贯彻党的全会精神和县上重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作为这次活动宣讲的主题,向广大群众讲清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惠农政策,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同时,围绕流域重点治理,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学习,教育农民认识生态县情,推进水资源配置方案的落实,全面解读《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暖棚养殖的思想认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党的全会精神和东湖镇三年扶贫规划及发展思路的宣讲对谈活动,组织干部深入村社、农户广泛调研,开好分片会议,向群众讲清明年工作的思路打算及工作措施。

二是讲清发展形势。围绕“生态恢复,结构调整,脱贫致富”的总体要求,组织种植能手及暖棚养殖大户开展“讲现实,促增收”现身说法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认清当前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形势,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三是谋划好明年的工作。结合“万名干部大走访”活动,对照东湖镇三年扶贫规划和水资源配置方案,围绕发展茴香、棉花、畜牧业等特色农产品深入开展“讲形势、促调整、落任务”活动,邀请一些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运销大户深入各村社农户,分析明年农产品市场行情,确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措施,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社宣传引导,让农民明白明年种什么、养什么。突出抓好畜种改良工作,利用冬闲时节引进和调整种羊结构,为明年推进养殖业发展打好基础。引导群众积极落实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

(二)、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切实抓好农民培训工作。

一是集中举办围绕“种、养、加”促进农民增收知识的培训班,与县科技局、农牧局、畜牧局做好联系,邀请农技、畜牧专家,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农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同时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农村信息网、党建网及农村科技信息网等网络平台,组织社长、产业带头人、种养大户、劳务输转带头人及广大农户通过多媒体设备分层次开展科技培训。

二是广泛开展“送科技、送信息、送服务”培训活动。定期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畜禽饲养管理、饲料搭配,疾病防治、品种选育等专业技术知识。

三是邀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和县畜牧站技术人员在镇上和正新、雨圣两村及镇上举办为期四天的培训班,通过专题讲解与印发资料,典型报告与解疑释难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发现问题,寻找对策。

(三)、深入开展六项活动,努力提高开展活动的实效。

一是深入开展节水增收大讨论活动,组织干部重点宣传重点治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工作重点,帮助农民算好“四笔帐”,破解发展难题。依据水权调结构,抓住机遇谋发展。

二是深入开展村容、村貌环境整治活动。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清除白色污染,美化家园我动手攻坚月活动,发动群众深埋焚烧农田残留地膜,清除路旁街道“三乱”堆放现象,美化居住环境。

三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开展干部“进农家”活动,镇村干部虚心问政于民,了解社情民意,听取群众呼声,消除群众积怨,理顺群众情绪,调处矛盾纠纷。对农民反映比较强烈的土地纠纷进行合理调处。针对部分村社地块比较分散,土地灌溉渗漏严重等问题,组织群众进行土地整合,确保群众来年浇水种植顺畅进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深入开展访贫问苦、关注民生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户,了解群众疾苦,开展访贫问苦活动,捐款捐物,“帮百家难,解百家困”。把有限的物品、资金送到困难家庭手中,保证困难户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五是开展加大农村巡防保障安全生产活动。组织巡逻队,进行定期巡逻,进行安全排查,根除一切不安全隐患。制定防火防患措施,增强群众防患意识,保障农民安全生产。六是抓住元旦、春节的有利时机,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前制定实施方案召开镇村社干部动员大会,切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冬日无闲”集中服务活动上来。

(二)集中服务阶段:对照实施方案,领导带头组织干部党员深入村社、农户、集中把群众期盼的难题解决好。

(三)自查汇报阶段: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落实情况认真来一次回头看,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认真梳理归纳,以便整改落实。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镇上成立“冬日无闲”活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亲自抓、负总责、其它领导分片包村严格按照“人盯人、人盯事”和“一事一人”的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创造性地抓好活动落实。

第11篇

吉安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国定贫困县、原中央苏区县和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县。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十分关心吉安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亲自挂点指导吉安县扶贫开发,并率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挂点村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群众寻找致富途径。

天河镇横林村地处偏远山区,距县城70公里,距天河镇12公里,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2013年6月5日,为深入了解偏远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强卫驱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天河镇横林村调研。他实地察看复建中的小学教学点、卫生室,走进贫困户叶其昌、叶太山家,与村民共坐一条板凳,问困难、听意见、鼓斗志。走访中,强卫饱含深情地说,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让老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要紧紧抓住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战略机遇,带着深厚感情做好各项工作,让老区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好。在强卫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如今的横林村今非昔比,村庄整治扎实推进,环境面貌得以改善;特色产业渐成规模,投资40万元建设横林种羊繁殖基地,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推进养羊产业规模,将养羊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村共发展养羊专业户12户,存栏山羊280只。

强卫在横林村礼堂召开了扶贫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市县乡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对扶贫开发的意见建议。强卫强调,扶贫攻坚工作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中之重。要紧贴农村工作实际,紧贴老百姓的需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智力扶贫、劳务输出扶贫、政策扶贫等工作。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在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锻炼本领、净化心灵,增进干群感情。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6月5日下午,强卫来到横江镇公塘村视察。在村广场和村卫生所,强卫详细询问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接着,强卫前往横江葡萄生产基地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仔细察看基地葡萄的长势,听取全县横江葡萄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介绍。强卫充分肯定了横江葡萄产业的组织形式,希望多发展这类产业,引导广大农民加入,加快致富步伐。他强调,发展县域经济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优势产业,发展本土产业;要招商引资,扶大助小,既要招大引强,又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全民创业;要坚持产业集聚,产城联动,统筹协调好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城镇化协调推进进程;要转变作风,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根据强卫书记的指示,吉安县立足县情,创新扶贫举措,形成扶贫思路,结合各方面扶贫资金,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取得良好成效。到去年底,吉安县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扶贫对象由“十一五”末的7.88万人减少到5.1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7.3个础设施先行,整合交通、水利、农业、林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1.1亿元,重点解决108个贫困村水、电、路的“三通”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在108个贫困村先后安排美丽乡村建设点147个,按照“五美”标准和“八不八多”要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庄整治建设,重点打造了桐坪镇福田、永阳镇中洲、天河镇横林等示范点。整合省“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挂点帮扶资金2800多万元,实施项目32个,重点在敦永线打造一条集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党建示范、扶贫攻坚四位一体的百里示范带建设。

二是有效拓宽贫困群众的致富路子。2013年10月,在全省率先开展扶贫到户产业发展贷款担保试点工作,目前已为350多户贫困农户发放担保贷款近500万元。创新现金直补、贷款担保、贷款贴息、产业保险的“四轮驱动”扶贫到户模式,大力推进“四个一”富民工程:即一户一亩井冈蜜柚的老乡致富工程;一户一亩横江葡萄的百姓致富工程;一户一个鸡棚的科学养殖致富工程;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就业致富工程,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开发工作格局,拓宽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门路。目前,全县已落实井冈蜜柚3.9万亩、横江葡萄4.1万亩、鸡棚1600个,带动农户2.4页余户。

三是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捆绑整合深山区移民、生态移民、地质灾害移民、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通过“内聚外迁”大力实施避灾搬迁移民、深山搬迁移民。2004年以来先后对全县19个乡镇165个自然村组近2万多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扶贫搬迁,高标准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117个。去年吉安县开始试点整体移民2000人搬迁进园区工作,目前试点工作方案、相关优惠政策及安置用地均已落实,移民安置小区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同时,以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开展农村“两后生”中长期职业技术培训和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十二五”期间完成培训3714人,实现了“培训一人,成就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

吉安,这块人文荟萃的红土地,正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强卫书记的亲切关怀下,谱写着动人的新篇章!

第12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核心在实,关键靠干。下面小编整理了全镇重点项目观摩会讲话稿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对全镇部分重点项目进行了观摩拉练,这是我镇第一次组织这样的观摩活动,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很好的项目我们没有走到,但是我觉得这次观摩拉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该说是达到了感受新变化、交流新经验、谋求新发展的效果,起到了交流、借鉴和促进的作用。听取的各项目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我感觉各村在上半年的工作中都有特点、都有亮点、都有创新。

通过一上午的时间,我们观摩了X个重点项目,有扶贫项目、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户户通民生工程等,这些项目都有很好的代表性,总结起来,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项目建设速度快。

这次观摩的项目有相当一部门项目是去年下半年或今年初开工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很多项目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参观的堤根村金银花种植基地,在领头雁王青海同志的带领下,目前金银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X余亩,目前已成为全县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X村在全镇范围内第一个实施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创造了全县有名的“X速度”,同时新村建设在疫情防控期间,克服种种困难,有序复工复产,确保X月底交工,X月底群众入住。大营新村今年启动以来,经多方努力,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拆迁任务,新增土地指标X亩,目前正在进行复耕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新村建设目前已完成X座楼房封顶,剩余X栋楼房整改紧张有序建设中,计划X年X月建成并交付使用。现代农业扶贫生态园区(春博园),目前已累计投入X多万元,建设了一带一路广场、草坪广场、儿童乐园、七彩花道、科普中心、室内外民俗馆、观光亭,百花园、树林醉春苑、温泉井等项目,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正在高标准提升三春晖、四季春智能棚内部设施。即将建设拓展中心、康养基地、室内外婚纱摄影基地、智能棚温控设施等,高标准建设X平米的农产品加工、仓储综合楼,预计X月X日建成试营业。

二是项目发挥效益好。

在上届党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我们继续做大做强,很多项目都发挥了良好的效益。我们参观的杨寨村、汤官营蔬菜大棚种植项目,里面的西瓜、哈密瓜、西红柿、茄子等,长势喜人,价格可观,特别是西红柿,每棚收益达到X-X万元。春博园草莓种植行情较好,去年X月,我们成功举办首届X镇草莓艺术节,共吸引周边县市游客X万人次,并相继在省市县电视台专题报道,成功打造了X镇草莓特色种植品牌。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每棚产量在X斤以上,并且草莓价格X元/斤,来园区采摘价格X元/斤,每棚年收益达到X万元以上。金银花种植基地前期盛花期,吸纳周边闲置劳动力X余人,每人每天人均增收X-X元。

三是项目投资规模大。

大项目、新项目建设是我镇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亮点。在楼张村即将建成投产的牧原十五厂,总投资X亿元,计划X月底全部完工;X镇扶贫工业园区占地X亩,明源建材、三春晖木业、沐鑫木业、斌博木业等X个项目已落户园区,另外面积达到X万平方的X个标准化工业厂房,其中X个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余两个即将动工建设。园区所有项目入驻后,年可实现税收X万元,安置劳动力X余人,其中安置贫困户X余人,年产生扶贫效益资金X万元。青岛东青保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资X亿元的新型建材项目已建成投产;活性氧化铝小球再生利用项目正在办理环评手续;橡胶颗粒项目、阻燃剂生产项目、新希望年出栏X万头商品猪项目正式落户我镇;中国X强江西双胞胎集团投资X亿元的种猪繁育项目已达成投资意向等。

四是项目覆盖范围广。

X年以来,全镇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万元,实施扶贫项目X个,其中产业项目X个,基础设施X个。累计产生效益分红X万元,为全镇X户贫困户每年带来人均X元的稳定收益,保障了脱贫成效。建成扶贫车间X处,吸引了服装加工、古筝制作、鞋面加工、吨包加工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入驻。同时发挥春博园龙头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区域带动,全镇蔬菜、瓜果、草莓等特色种植面积达X万亩以上。此外,沿途我们也看到,各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场所建设、道路环线工程等工作都抓的非常好。同志们,成绩取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蕴含着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胆略和气魄,无不渗透着广大干部群众忘我奉献、艰苦奋斗的心血和汗水,无不凝聚着全镇X万X千人民创新实干、奋力拼搏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X镇党委政府向为三春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等一会,X镇长还要就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进一步安排部署,下面,我就全镇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第一,加速培育农业产业新动能。

一是继续做大做强南中北三大产业带。在镇南部强化园区建设为支撑,继续打造现代农业扶贫生态园区(春博园),结合三春草莓特色品牌,申请东明县草莓地理性商标注册,计划向东延伸旅游路,在旅游路两侧,辅以X等村,重点发展优质果蔬种植,以基地为依托,深挖黄河文化底蕴,着力打造以生态旅游、观光采摘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特色小镇。进一步扩大以堤根金银花、麦冬种植为带动的中部中草药种植片区,目前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到X余亩,建成金银花深加工基地一处,下一步计划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以堤根金银花种植为带动的中部中草药种植片区。同时进一步发展以拐王羊肚菌种植为引领的北部食用菌种植。经过近两年的种植经验,羊肚菌在市场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斤新鲜的羊肚菌价格达到X多元,烘干后价格能够达到X-X元,平均一个棚收益X-X万元。下一步将打造千亩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基地。各村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谋划各村产业发展的路子。二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但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省委书记刘家义书记指出了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下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我们一定要聚焦聚力农业产业发展,围绕土地做文章,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镇已于修正药业集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流转土地X余亩用于种植中草药铁皮石斛和芦荟,如果项目能在我镇落户,将对全镇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下步我们将持续跟进。

第二,扎实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X国道拓宽工程。借助X国道拓宽,在老大队部以东,堤根路以南,新大队部东边路以西,信达超市以北规划建设安置区。按照整体规划、分片开发的发展思路,计划利用X-X的时间,建成容纳X-X万人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型小城镇的“两新”融合发展试点乡镇。二是稳步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今年X月份,国务院副总理总理在调研X市时指出,要将X打造成为全国新型社区建设示范市,市委书记X书记在全国“两会”时,建议支持X市创建乡村振兴X样板国家综合试验区。按照统一规划,全市要利用X年时间,也就是到X年,要全面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前段时间,我们聘请了设计院,已对全镇所有村庄进行了整体规划,明确了各村新型社区建设时间任务,请各村提前着手,按照规划稳步实施。

第三,加快扶贫产业项目实施。

X年以来,全镇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万元,实施扶贫项目X个,其中产业项目X个,X年,我镇争取第一批扶贫专项资金X万元,主要用于扶贫工业园区厂房建设及核桃园、朱洼、马桥、孔寨等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发展,目前正在进行招标;我镇又积极争取到全县第二批扶贫专项资金X万元,计划全部用于春博园基础设施建设、X村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及金银花种植基地,目前正在编制方案。

第四,扎实推进民生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涉农项目建设,“千亿斤粮食”二期项目,总投资X万元,涉及X个行政村X个自然村X亩耕地,目前已完工,通过疏通沟渠、路面硬化、机井改造等,打造东明县粮食生产核心区。涉及X个行政村的土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规模X亩,投资X万元,预计新增耕地入库指标X余亩,按照县政府奖补政策,每亩X万元,共奖补资金X亿元,能有效缓解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短缺问题,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验收工作。同时申请的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争取今年开工实施。同时要坚持做好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工作,各村要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操办红白事做到事前申报、严格标准、狠刹铺张浪费攀比之风。

第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