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23:5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意见》(**政发〔**〕39号),为缓解我省电力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节约用电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节约用电工作的重要意义
能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节能、节电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时期要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我省一次能源总体自给率不足四分之一,火力发电用煤的98%需从省外购入,电力供应比较紧张,能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我省持续开展节约用电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各地、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源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充分认识加强节约用电工作的重要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节电节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和使用节电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电力使用效率,推进全社会节能用电。
二、明确节约用电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技术
(一)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节电技术改造。改善电能质量,引导企业采用无功就地补偿、智能控制、谐波滤波器等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鼓励企业改造主要耗电设备和工艺,采用变频调速和高效变压器等高效节电设备与工艺,淘汰低效风机、水泵、电动机、变压器、冷冻机等落后设备,提高用电效率;支持企业采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余热、余压、新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热电联产和远红外加热等技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二)鼓励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指导和支持大型商场、宾馆、饭店、医院、体育馆、会议中心、办公楼、娱乐场所等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高效制冷(热)、送水和送风技术的节能技术改造,并积极鼓励使用天然气、热力和采用溴化锂空调技术替代电力空调系统的改造。鼓励使用冰蓄冷空调技术。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绿色照明和节能型家用电器。一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电技术等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公园、广场和风景旅游区等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照明。二是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开发和制造,加快风力发电设备国产化,扶持风力发电示范项目,积极开发风力发电资源。三是鼓励采用合理的采光和照明方式,充分利用自然光。推广使用节能灯、半导体照明等绿色照明技术。四是认真执行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鼓励使用节能型家用电器。
三、采取切实措施,确保节约用电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加强对节电工作的组织领导,将节电节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检查、监督、协调工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要强化用电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节电工作方案,带头落实各项节电措施。要积极发挥有关行业协会和电网经营企业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节约用电知识培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电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节约用电的意义,提高全民节电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电氛围。对在节电降耗中成效明显的集体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加强监管和引导。电力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做好日常节电检查和用电检查,依法对重点用电单位用电状况进行监测,督促重点用户制订节电专项实施方案,落实各项节电措施,并做好节电示范项目及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和推广工作。统计和电力主管部门要尽快建立主要产品电耗统计报表制度,对本地区重点用电大户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监测能耗情况;各重点用电大户应及时报送产品能耗及用电情况。要加强对国家规定的电解铝、硅铁、电炉钢、黄磷、合成氨、烧碱、聚乙烯、电石、水泥等九类高耗电产品的用电及电耗管理,对产品单耗达不到定额标准或不参加产品单位电耗考核管理的九类产品生产企业,供电企业在供电紧张时段应依照法定程序对其实施限电。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项目的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有电能利用评价,并由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审定。项目设计电耗定额不得高于国家定额,不得选用国家已确定淘汰或应进行改造的用电设备。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电耗限额管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开展产品单耗管理,凡不符合电耗限额标准的,必须限期治理改造,改造后仍未达到要求的或逾期不治理的要依法关停。
关键词: 能源浪费; 节能措施;环境效益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2010 年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 年降低20%左右,并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为加强企业节能管理,提高能源效率水平,实现矿井“十一五”节能减排总体目标,1930煤矿深入开展了企业能源审计、节能诊断工作,狠抓了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强化管理节能、系统节能、单机节能,实施了一批节能、减排技改项目,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完善保障体系夯实节能减排基础
1.1 为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构建起由矿、专业与项目部三级节能管理网络,将节能管理工作一直落实到基层单位、班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
1.2 不断完善能源消耗考核指标体系,下发了《能源消耗管理办法》、《计量管理办法》,对全矿大型设备用电,制定定( 限) 额指标进行考核,变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更新为以工序能耗指标作为节能考核的主要方式,维护了考核结果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2 开展系统能源诊断推广应用新技术
2.1 矿井的能源诊断工作是矿井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全矿用电平衡分析,定期对主排水、主通风、主提升等系统高耗能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能源诊断,及时发现在节能管理和现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方案。
2.2 针对一九三零煤矿生产运行状况,从原材料和能源的替代、技术工艺改造、设备维护和更新、过程优化控制、产品更新或改进、废弃物回收和循环利用、加强管理、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人员积极性的激励八个方面,发动员工为本轮节能减排出谋划策;另外,通过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进行考察和分析,在分析工段物料平衡和废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防止与削减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的方案;同时在专家现场考察和座谈的过程中,在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也产生了一部分节能减排方案;最后汇总整理形成一九三零煤矿节能减排方案25个,其中中/高费方案5个,具体如下表。
节能减排中/高费方案效果一览表
通过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企业目前的一些生产环节存在着不符合节能减排生产要求问题,这些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需要投资较高、技术性较强、投资期较长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属于生产中/高费用方案;另一类只需少量投资或者不投资、技术性不强、很容易在短期得到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所确定的方案为生产无/低费方案。通过征集节能减排生产合理化建议从生产一线产生了25条节能减排建议,这些建议涵盖了节能减排八个方面的内容,经审核小组讨论,认为这些建议是比较可行的节能减排方案,因其投资少或不需要投资故称为生产的无/低费方案。通过较少的投资,一九三零煤矿不但在环境保护上更进一步,减少了三废的排放,同时提高了原材料能源及三废的综合利用率,为企业又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节能措施的实施
3.1 一主运输系统改造方案
3.1.1 一九三零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主大巷主运输系统由以前的轨道运输改为皮带运输,方案改造前原煤由电机车,矿车负责运输。运输能力不高,耗电大,并且在运输过程中粉尘污染较为严重,原煤也有部分损失,待主运输系统改造完成后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3.1.2 经济效益:
皮带改造后共计可节省资金92.53万元/年。皮带改造后比皮带改造前节省电费62.53万元/年;运输系统改造完成后可把矿井运输能力提高20万吨/年;经过此次皮带改造,1930煤矿主大巷运输设备节约电机车4辆,矿车68节,清车设备一台;
3.1.3 环境效益:
方案实施完成后可节电312650千瓦时,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和物料的损失。由此可见此方案在经济、环境、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3.2 一采区主运输系统改造
3.2.1 因一采区煤仓设置地点较远,使用皮带运输后,修改运输路线,直接通往大巷主皮带运输。1930煤矿一采区主运输系统由以前的煤仓运输改为皮带直接运输修改运输路线后,可增加产量,节约用电,减少设备使用,节约维护费用。
3.2.2 经济效益
改造项目总投资198万,在修改运输线路后,节约用电167.4万度/年。按照1kwh电,0.5元计算,可节约电费83.7万元;一采区主运输系统减少3条SJ-40皮带。修改运输路线后每年能减少原料损失约15.8万元,减少12个人工,节约人工成本42000元增加运输量15万吨/年.合计节约资金103.7万元
3.2.3 环境效益:
方案实施后,节约用电167.4万度/年,参照新疆燃煤电厂的平均水平,1kwh的电产生的污染物如下:烟尘:2.17×10-4kg/kw.h;SO2:3.03×10-3kg/kw.h;。由节电可减排5t SO2,烟尘363.25kg。
3.3 煤矿矿井水处理
3.3.1 一九三零煤矿因是老矿井,建设时没有配套考虑矿井水处理设施,矿井涌出水通过巷道留到1850标高处,目前在1850处由焦煤集团建设了容积6000m3和10000m3两个预沉池,对矿井水进行简单处理后直接排入艾维尔沟河道,但处理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污染艾河水质,影响下游生产生活用水,增加该区域水环境的压力,经过此次改造后,部分新鲜水被处理后的矿井水代替,降低了该区域水环境压力,减少了污染,矿井水中煤泥也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再利用
3.3.2 经济效益
改造项目总投入资金922.81万,化水站建成后处理矿井水能力约1200m3/h,一期设计规模为600m3/h,预留二期600m3/h矿井水处理站的场地。其中300m3/h矿井水经高效澄清池处理后,达到外排标准,直接排到艾河。矿井水循环利用后,1930煤矿生产中将不再使用新鲜水。每年可节约25万m3新鲜水。回收煤泥保守估计在360t左右。按每吨水2元,每吨煤送八钢600元计算。项目收益约70万元每年。
3.3.3 环境效益
方案实施后,可减少污水中COD对环境污染约3.6t/a,可悬浮颗粒物约31.25t/a。BOD51.85t。本方案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是很好,但从长远看,待1930煤矿扩产后,此化水站处理能力仍可以满足矿井水排放,并且处理后的矿井水将达到饮用水标准。从长远看,此方案不论是环境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会不断增加。
企业通过工艺改造、技术革新、设备更新、加强管理和过程控制等举措,在降低能耗物耗的通时,极大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推动了企业向工业可持续发展迈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一节电市场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节能节电是国家政策导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继推出,《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和《关于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政府机构节能行动倡议》等专项政策法规的颁布,及建立的全国性节能宣传活动制度(每年11月组织全国“节能月”活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一种全新的节能服务机制),以及每年政府在节电推广上的投资举措都已表明:节电对于政府来说是势在必行,这无疑为节电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宏观需求和有利的政策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第一章第四条明确指出:“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第四章第三十二条指出:“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先进节能技术”;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指出:“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这一指导思想,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制定和了节能、节油等8个可持续发展相关规划。“十五”电力节能目标规定:第一,进一步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把节能工作列入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加大对节能科研、节能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第五,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支持鼓励节电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应用。
各地方政府为了用电的安全和减轻电网的负担,纷纷推出各种推出节电方案。积极倡导开展节电技术改造活动,积极应用先进高效的节电技术和产品。对节电重点技术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会对节电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给予贴息。北京、山东、浙江等20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地方性节能法规,有的地方还成立了节能执法机构。《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节约用电管理办法》、《江苏省节能监测办法》《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等相续颁布。在去年的“中国节能高层经济论坛”上,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联合发出了《政府机构节能行动倡议书》。与此同时,中国50家大企业也发出《企业节能倡议》,呼吁大家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有关方面同时也向全市市民发出节电倡议,针对高耗电用户出台用电“制裁”措施,具体包括要求用电大户限时改进生产工艺设备,以及采取蒸汽制冷、余热回收等节能措施。而对于积极应用高效节电技术和产品的大户,推行节能产品标识认证,对此类大户的项目给予政策扶持。
2.经济环境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以百分之八点多增长,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能力也在加强,刚刚过去的2003年,尽管有非典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仍然取得了GDP增长9.1%的好成绩。但是,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能源、部分原材料紧张的状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部分地区水情、气候的异常变化,全国用电量超常增长,去年用电量连续17个月平均增速超过15%。中国用电量正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1990年中国发电量为6212亿度,2001年增加到14330亿度,10年翻了一番,2003年的用电量接近16000亿度,到2020年则将达33700亿度,去年以来中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而导致缺电范围不断扩大。根据国务院最近统计的数据,目前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自去年6月份至年终,有21个省市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限电情况,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用电大省,甚至包括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水源充足的青海省均不断出现拉闸限电的尴尬。一时间,“电荒”突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主要障碍之一。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有专家预测:200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
在“电荒”日益严重的情形下,许多地方正常的经济活动已受到极大冲击。有些地方要求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娱乐场所等商业用户在用电高峰时段限制一半制冷设备的用电负荷,晚上高峰期间的灯箱霓虹灯等广告一律停止,以最大限度让电于民。一些公司为了让电于民,部分生产线基本上处于半停产状态。在江苏200多家高耗能的钢厂、化肥厂等企业,被令在近3个月用电高峰期间检修。上海有关部门呼吁居民把空调调高一度以便缓解缺电压力。同时有800家企业调整厂休错开用电高峰,300多家企业避峰让电,近千家企业被限电。从湖南长沙到浙江杭州,部分街区的路灯甚至红绿灯都被迫关闭,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为了缓解电力压力,国家发改委在2003年12月21日下发了关于调整电价的通知,决定于2004年1月1日起适当调高上网电价、销售电价,每千瓦时统一提高0.8分钱,并且今后新增电量不再实行优惠电价.
分析“电荒”影响经济发展真实原因,其主要表现在:A.电力生产没有跟上迅速发展的经济需要,还有由于长期以来电力缺乏竟争,从而导致电力发展的不均衡。经常出现电力短缺,降低了生产率,并导致社会经济和生活不便,问题是如此普遍以致许多地方报纸象预报天气一样经常性发出计划性的停电通知。近年来电力建设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比例逐步下滑,而建设速度放慢的同时,需求却不断上升。从2000年到2002年,电力需求增速平均10%左右,高于同期发电装机增长速度约4.3个百分点。B.高耗能行业增速过高,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拟建和在建生产能力大大超出市场需求,且对环境、资源、能源等造成较大压力。C.还有由于国家关停小窑煤有关政策的影响,部分发电厂电煤供应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有专家分析,未来15年,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能源供应的充足,而电力是主要的能源,因此节电显得非常重要。在巨大的反差之间,留给节能节电这一朝阳产业巨大的商机。
3.自然环境
首先是受到发电资源的制约。能源的开发和控制是一个经济性的课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没有那一个国家不在奋斗寻找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方案,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解决能源的问题自然也落到了能源控制节能上,电能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能源方式,也是能源中最主要的组成方式,因而有人说:要节能,关键在于节电。
在中国,对节电控制的需要尤为更要,因为中国正面临着长其性的电力短缺和紧张,中国目前电力缺为9.9%,到2010将剧增到15%(日本能源研究所一次研究报告),并且中国电力来源的结构也对未来的电力市场造成巨大的潜大威胁。
电力来源所占比例
火力发电80%
水力发电15%
核电5%
从上表可以看出,火力发电是力力的最主要来源,由于现实储量等原因,我国现阶段发电的一次能源仍然以煤为主,一次次的“煤电”三急和国家关停小煤窑政策的影响,电力成本将因此不断上扬,最终将分担到消费者头上。2004年来电价的上涨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近年来气候因素也来捣乱,导致随机性缺电使电力供应雪上加霜。高温、干旱、江河来水少导致了负荷上升,而干旱来水少导致水库蓄水量减少,水力发电受到很大影响。
其次,节能与环保密切相关。石油、煤炭等都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中国在能源特别是在能源的最主要利用形式电力方面的利用率却很低,存在触目惊心的浪费形象。资源的相对不足与严重浪费之间形成强烈反差。我国的经济今后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资源短缺和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凸显出来。煤炭转化为电力的比重还很低,只有48%左右(美国90年代的水平为86%,英国为76%);同时,煤炭也是石油系燃料中最“脏”的原料之一,意即SO2和CO2的排放比例较高。所以,通过用户侧节电产生效能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费量和负荷水平,从而减少新建电厂投资和一次能源消费量,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相当于创造了一种完全“绿色”的能源,或者说“绿色”的能源消费方式。正因如此,目前全球对节能节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而更有效地利用每一度电、每一桶石油比开采更多的煤和石油更具经济和生态意义。
4.技术环境
一、电源层面
电源是根本,必须保证电源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如何保证?关键抓好三个环节:确保安全、控制成本、服从调度。
确保安全。电源层面在确保安全方面主要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确保发电生产所需的燃料及各种辅助材料(含备品备件)能够按时保质足量地进行供应,不耽误发电生产。二是确保发电生产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因此,发电企业必须狠抓这两个关键问题,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控制成本。近年来,发电企业所需的燃煤、燃油价格(含运输成本)大幅度上涨,对于发电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的重大问题。因此,成本控制和资金运作的处理极为重要。为防止和避免出现这一严重后果,必须千方百计地挖掘潜力、节能降耗、控制成本,确保资金正常运作。
服从调度。电力调度担负着调控电力供需的重要职能,因此,调度命令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决执行,这是一项铁的纪律,同时,也是发电企业必须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
二、电网层面
电网是实现保供电最重要最关键的载体,专门负责电力的传输,载体出现问题,保供电必然随之出现问题。因此,电网是关键,必须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如何保证?关键抓好四个环节:确保安全、科学调度、优质服务、加快建设。
确保安全。电网的功能是输配电,要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在狠抓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建立健全电网各种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千方百计地提高处理电网事故和驾驭大电网的能力,努力提高安全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不断完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确保电网重点和重载设备的安全运行。
科学调度。调度是连接发、输、用的中心枢纽,调度能否做到科学、经济,直接影响供电质量和效率,关系到电力能否实现有序有效地供应,关系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到发、输、用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直接体现了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以科学、经济的方法、方式进行电力调度,实现在保证电力有序有效地供应的同时,平衡发、输、用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效地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优质服务。如何做到优质服务?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用户的客观需求,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思想和态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供电方式并予以实施。
加快建设。电力建设包括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两大部分。电源和电网的建设,要根据现实需求、增长预测和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建设。
三、电力需求侧层面
保供电的目标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但是,不管任何时候,特别是在当前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保供电不只是电力企业的责任,对电力需求侧来说,也有保供电的责任和义务,其责任和义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觉执行错峰用电计划;二是千方百计节约用电;三是努力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四、政府层面
制定政策。制定保供电政策是保供电工作的具体化,因此,必须形成政策体系,涵盖整个保供电工作。政策体系的构筑和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目的明确、系统性强、合法合规、实事求是、引导性强、可操作性强。从保供电的实际需要出发,必须制定的政策应包括:年度错峰用电实施方案;峰谷电价政策;燃料价差补贴政策;节约用电实施意见;处置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电力公共安全体系等。
协调指导。在当前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发电企业与供电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发电企业与发电企业之间的发电生产计划分配矛盾、企业生产用电与居民生活用电的矛盾、错峰用电与扩大再生产、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矛盾、电力供应紧缺与创造良好投资环境进行招商引资的矛盾、电力供应紧缺与浪费电能和电能利用效率低下的矛盾等各种矛盾随之而来。然而,很多矛盾都需要政府进行协调方能解决。所以需要政府进行科学指导和组织实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控制节能;节能措施
一、建筑电气节能原则
现代住宅要求健康、舒适、安全、节能、高效。住宅电气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发展,因此住宅电气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由最初的照明扩展到当今的智能化电气(照明、家用电器、网络、安全管理、智能化管理),如此多的住宅电气内容给设计者带来了一个重要的难题,就是在设计中如何实现住宅电气的节能成为当今电气设计的重要任务。国家对此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许多规范和规定,因为这涉及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这些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和《产品电耗定额和管理导则》(gb/t5623)等法律、规范、规定。 建筑电气节能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通畅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游乐场所的一些游乐设施的设备用电,展厅的艺术照明及动力用电等。
(二)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让该部分增加的投资,能在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三)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为损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的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的功率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采用先进技术成果使其能耗降低。因此,节能措施也应该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二、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一)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1.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和选择供电电压,供配电系统应尽量简单可靠,同一电压供电系统变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
2.变电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配电半径,减少线路损失,企业内部变电所之间宜敷设联络线,根据负荷情况,可切除部分变压器,从而降低损耗。
3.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台数,其接线应能适应负荷变化时,按经济运行原则灵活投切变压器。对分期投产企业,宜采用多台变压器方案,避免轻载运行增大损耗。
4.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选择导线截面,一般按年综合运行费用最小原则确定经济电流密度。
(二)控制管理
照明智能控制及维护管理 智能照明节能控制装置是在满足规范要求照度的前提下,对气体放电灯实施轻松自如的调控,达到节能效果,同时使光源和附件的使用寿命延长,以节省费用采用各种类型的节电开关(如声光控延时开关、光电自动控制器、节电控制器等),通过控制灯光点燃时间,进一步达到节能的目的。如楼梯间常选用的声光控延时开关,路灯照明、景观照明常选用的时钟和光电控制器加强用电管理,做好节电宣传工作,建立实施节电制度,使人们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在维护方面定期清扫照明灯与照明灯具上的灰尘。 因为灰尘聚积过多,就会减少透射与反射的光通量,降低照度。定期对室内墙壁和天花板进行刷白。因为白色墙壁的光反射率高,可达80%~85%,墙壁变灰之后,发光效率降低,耗电量反而增大。照明灯具损坏后,反射光的性能变差,使照度降低。所以照明灯具老化和损坏后都应及时更换。
(三)机电设备
机电设备的节能 民用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电气设备、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给排水设备等等,这些设备数量多而且多分散在大楼的各个层次和角落。为了合理的利用设备,节约能源,大型民用建筑应采用智能化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监视和测量和建筑物设备管理的三大要素,目的是正确掌握建筑设备的运转状态、事故状态、能耗和负荷的变动。通过有效的控制,可达到节能的目的。电动机采用变频调速,因为旋转磁场的转速与输入电流的频率成正比,如果改变电源的频率,同步速率也随之而改变,由此改变转子的旋转速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变频调速在水泵/风机调速中应用十分广泛。单台用电功率大干350kw的电动机宜采用中压电动机。
(四)主要危害
降低高次谐波 电力谐波的主要危害有:
1.引起串联谐振及并联谐振,放大谐波,造成危险的过电压或过电流;
2.产生谐波损耗,使发电、变电和用电设备效率降低;
3.加速电气设备绝缘老化,使其容易击穿,从而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
4.使设备(如电动机、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仪表、电力电子器件、计算机系统、精密仪器等)运转不正常或不能正确操作;
5.干扰通信系统,降低信号的传输质量,破坏信号的正确传递,甚至损坏通信设备。变频装置、硅整流器、晶闸管装置、调光设备、交流调速设备、电子镇流器、ups等具有谐波源的负荷,在运行中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和产生的电压畸变率应符合《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gb/t14549-1993)的规定。设备每相输入电流小于等于16a的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值应符合《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gb17625-1-1998)的规定。对谐波可能超标的用户,应加强在设计阶段采取限制谐波电流的方案和措施。
(五)合理使用电峰谷
合理用电的峰谷调节对节能的意义也非常重大,根据不同时段的用电负荷合理设计配电系统,使变压器在最佳负载率时运行,有利于节能。在空调系统中采用冰蓄冷技术,在电气设计中推广应用峰谷电能表,鼓励用户避峰用电,虽然不是直接的节能措施,但对落实国家的节能政策有重要的意义。
***县国有***苗圃经营管理办法
一、国有苗圃是县属事业单位,行政上接受县林业局的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
二、按照《国有林场管理条例》的规定,国有苗圃应坚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
三、以“管理国有苗圃,促进林业发展”为宗旨,生产培育优质良种壮苗,满足社会造林绿化的需要。
四、国有苗圃以编制国有苗圃规划计划,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护林防炎,林木良种德育与新技术推广,苗圃职工培训管理,林木种苗调剂和林业住处服务为主要业务,开展多种经营。
五、土地经营管理:苗圃土地属于林地,归国家所有,不经省林业局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在满足国家林业项目和苗圃生产自身用地的情况下,部分土地向社会招标租赁,以弥补苗圃生产资金的短缺。
六、生产经营管理:以培育园林绿化良种苗木为主,实行“统一经营,岗位承包,联产计酬,工效挂钩”的办法,生产达成一定效益程度,按照国家核定的从业人员工资基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七、人事管理:原则上服从县林业局人事安排,苗圃有人事管理权,在生产达成一定规模,产生一定经营效益,能够承受一定财力的情况下,苗圃可适当安排县林业系统分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接收具备园林苗圃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的大中专毕业生,今后一律不再接受退伍兵和临时工。凡县林业局在档管理的人员,苗圃予以缴纳养老保险金,发放退休金,其他打工人员不与苗圃发生任何劳动关系,干一天,发一天的小工费。
八、物资管理:苗圃生产必用的工具,办公用品,实行统一购置,专人管理,一律不外借。
九、水电管理: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实行水电有偿使用,不论职工个人和租地居住户,按照国家征收标准收取水电费和房租。
十、财务管理:实行单独核算,企业化管理,财政定额(或全额)补贴。接受上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一般生产性开支由苗圃自主决定,重大项目和非生产性专业报请县林业局审批;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苗圃项目和生产经费;征收的土地租金在保证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前提下,用于职工工资,生产经营性收入主要用于在职职工工资补助和工效挂钩奖励,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投入。实行定期报帐制度。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与居民用电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的用电量也在大比例地增长,传统的供用电模式已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要想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DSM理论被我国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就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建立完善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激励机制做了探讨。
前言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的是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节约用电的相同点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促进环保,不同点是电力需求侧管理须强调转移高峰负荷、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总的来讲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综合资源规划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1.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1.1.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在九十年代初期被介绍到我国,它的应用前景被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非常关注并对其采取了对策。由于DSM能够把节能节电引人潜力巨大的能效市场,有效地提高社会效益和群体效益,给节能节电灌注新的活力,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将DSM以法规形式纳人了《节约用电管理办法》。2002年,国家经贸委又专门颁发了《关于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电力公司也于1998年成立了DSM指导中心,这对我国的理论研究和概念普及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并且培养了一大批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骨干。国家电力公司把DSM列人了2001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电力公司一流供电企业考核标准试行》的一项考核容。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关于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办法》,使需求侧管理工作更具体化,可操作性更强。
在近几年全国电力供需紧缺的情况下,各地电网公司都在贯彻落实需求侧管理的有关政策和实施需求侧管理工作,如采取激励性的电价政策移峰填谷、推动能源替代和节能节电等工作,通过实施需求侧管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电力不足的矛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2.我国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缺乏政策及资金支持
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在《关于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04]939)号第四条明确指出各省市政府负责主导、推动本地区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第六条规定电网公司是实施需求侧管理的主体。但是电网公司不具备政府职能,难以对用户、发电企业实施最小成本的调度与管理。从利益角度出发,节电是用户受益,需求侧管理的收益(包括降低发电成本和推迟装机等)在电源侧,而目前的政策下电网公司是投人大收益小,甚至无收益。
在国外,DSM项目的实施都是有政策支持的,通过折扣补偿节电设备购置费、按节电效益对用户补贴等措施,帮助用户节约电费支出,在短期内收回投资,以促进DSM的实施。目前我国还没有流畅的资金渠道。
1.2.2.电价的诱导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当前我国还没有广泛推行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一些地区峰谷电价实施范围和价差小, 很难激励电力用户改变其用电方式而移峰填谷。没有制定可中断负荷电价,用户也不会主动在高峰时段将用电设备停下来躲峰。由于缺乏价格的诱导, DSM项目的经济效益难以体现,用户对DSM项目兴趣不大,给DSM实施带来困难。
1.2.3.提高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正确认识
电力需求侧管理不单单是解决缺电问题的手段,而是实现整个社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曾经出现这种现象,当电力紧缺时(1997年以前和2003年以后), DSM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电力富裕时年至年,工作又停滞不前。因此,提高社会各方面对需求侧管理的正确认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基本内容
根据电力系统的生产特点和各类用户的不同用电规律,有计划、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各类用户的用电负荷及用电时间,达到发、供、用电平衡协调。
2.1.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指针对具体的管理对象,以及生产工艺和生活习惯的特点,采用当前成熟的节电技术,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设备来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或改变用电方式。
负荷管理系统指能够监测、控制、管理本地区用户用电负荷的双向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过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用电负荷监控到户,做到限电不拉路,是电网错峰、削峰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实施可中断电力负荷的重要技术措施。
最大需量智能控制技术指用电企业内部采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实时采集分析各类负荷信息,组织合理有序用电,有效控制最大需量,充分利用电价政策,达到均衡、经济用电,实现降低自身用电成本的新技术。
2.2.经济手段
峰谷分时电价是指为改善电力系统年内或日内负荷不均衡性,反映电网峰、平、谷时段的不同供电成本而制定的电价制度。以经济手段激励用户少用高价的高峰电,多用便宜的低谷电,达到移峰填谷,提高负荷效率的目的。
季节性电价是指为改善电力系统季节性负荷不均衡性,反映不同季节供电成本的一种电价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抑制夏、冬用电高峰季节负荷的过快增长,以减缓电力设备投资,降低供电成本。
可中断负荷电价是指电力公司对某些可实施避峰用电的用户实行的优惠电价。当系统负荷高峰时,由于电力供应不足, 电力公司可以按照预先签订的避峰合同,暂时中断部分负荷,从而减少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
容量电价(又称基本电价)不是电量价格而是电力价格,以用户变压器装置容量或最大负荷需量收取电费,促使用户削峰填谷和节约用电。
3.建立完善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激励机制
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利益。同时也应兼顾电网公司、终端用户自身的利益。完整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对电网公司的激励机制和对用户的激励机制两个方面。
3.1.对电网公司的激励机制研究
电网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通过经营电力商品取得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难免导致其经济利益(例如售电收入)受到影响。同时,作为经济主体的电网公司,如果实施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必然要求有合理的回报,以求得对效益进行分享。没有良好的经济激励机制,将使得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得不到很好的实施。
从长远看,长效的激励机制可以采用售电收人脱离机制,使电网公司售电收人与售电量直接脱离,电费账单指标机制也可作为一种间接的脱离机制,它们可以消除实施DSM的障碍,并且配合一定的奖励措施,从根本上保证DSM的实施效果。
3.2.对电力用户的激励机制研究
用户侧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将会导致发生如生产流程的改变引起的生产和管理成本增加,设备的更新改造成本等问题,通常需要有针对性地结合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开展适合的激励机制研究,方能促进用户侧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4.结束语
站在全社会的高度,在充分掌握DSM技术措施实施效果的基础上,从用户侧和电力系统侧两方面人手,为DSM在我国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使DSM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富良.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唐为民.等需求侧管理成本效益最优化分析[J].电网技术,2002。
本规定适用本局水、电等能源资源消耗的管理。
1、__县水利局(节能领导小组)领导负责节能减排工作指导,检查和督导工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第一责任人。
2、节能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节能减排,控制措施,组织内部检查与考核工作。
3、__县水利局(节能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能源资源统计、分析、公示、及上报工作。
4、应上级管理部门要求,按时准确上报能源消耗统计数据。
(一)节约用电
1.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间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离开办公室时,要随手关灯,切断办公室设备电源,坚决杜绝“长明灯”现象。
2.减少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不使用时,要及时关机,或设置为自动进入低能耗的休眠状态。
3.禁止使用移动式取暖设备、电炉等高功率电器。
4.走廊、通道等公共场所优先推广和使用高效节能灯,并安装声控开关,杜绝“长明灯”。
5.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夏季的空调设置温度不得低于摄氏26度,冬季空调设置温度不得高于摄氏26度。使用空调时,必须关闭门窗,禁止开窗使用空调和下班不关空调。
(二)节约用水
1.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下班后要及时关好阀门,防止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现象。
2.严禁使用高压自来水冲洗车辆。
(三)节约用车
1.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严禁用公车办私事,在集中活动时尽量合乘公务用车。
2.加强车辆调派合理性、科学性。当多位领导同到一处或一地开会或工作,能合并用车的尽量合用车。
3.提倡集体公务活动集中乘车,非紧急公务外出尽量乘坐公交车,在办公区附近的公务活动,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往返。
4.严格执行车辆燃油管理办法,建立公务用车油耗台账制度,定期统计单车行驶里程和耗油量状况,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制度,提倡低能耗行驶,单车油耗控制在核定标准内。
5.加强公车燃油管理,努力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定车加油制度,降低燃油消耗。实行车辆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和定点保险。
(四)节约办公经费,控制会议
1.严格执行办公用品登记制度,对办公用品消耗进行跟踪检查,不断完善节约措施。
2.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尽可能降低纸张的消耗,尽量在电脑中撰写和修改文稿,减少重复打印次数,提倡双面用纸,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提高文稿校对、印制质量。重视对已使用过的纸张的再利用,做到废纸回收。
3.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油墨、墨粉用完后,重新灌装使用。
4.办公楼所有工作人员应自备水杯,尽量减少使用纸杯等一次性消耗用品,控制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
5.精简会议。对必须召开的会议要主题鲜明、准备充分,尽量压缩会议时间和规模,提高会议质量;对能合并召开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不重形式,勤俭办会。
6.减少发文。对必须印发的公文,在内容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公文篇幅,并严格按照发文范围印发文件,不多头、重复发文。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使用网络传递资料,少发或不发纸质公文。
1.切实加强领导。为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我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由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人秘股具体负责节能管理实施工作。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发展和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环境和企业相辅相成,另一方面,环境和企业相互制约,企业的宏观力量给企业提供机会,同时也造成威胁,政治和法律、自然、经济,技术、社会和文化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战略的抉择,一个产业更是如此,它和总体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功能,如处于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并善于扑捉市场机会,“善借东风”,那它的市场也将才会阳光灿烂。
一节电市场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节能节电是国家政策导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继推出,《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和《有关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政府机构节能行动倡议》等专项政策法规的颁布,及建立的全国性节能宣传活动制度(每年11月组织全国“节能月”活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一种全新的节能服务机制),以及每年政府在节电推广上的投资举措都已表明摘要:节电对于政府来说是势在必行,这无疑为节电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宏观需求和有利的政策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第一章第四条明确指出摘要:“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第四章第三十二条指出摘要:“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先进节能技术”;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探究和推广,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指出摘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这一指导思想,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制定和了节能、节油等8个可持续发展相关规划。“十五”电力节能目标规定摘要:第一,进一步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把节能工作列入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加大对节能科研、节能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第五,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支持鼓励节电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应用。
各地方政府为了用电的平安和减轻电网的负担,纷纷推出各种推出节电方案。积极倡导开展节电技术改造活动,积极应用先进高效的节电技术和产品。对节电重点技术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会对节电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给予贴息。北京、山东、浙江等20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地方性节能法规,有的地方还成立了节能执法机构。《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节约用电管理办法》、《江苏省节能监测办法》《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等相续颁布。在去年的“中国节能高层经济论坛”上,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联合发出了《政府机构节能行动倡议书》。和此同时,中国50家大企业也发出《企业节能倡议》,呼吁大家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有关方面同时也向全市市民发出节电倡议,针对高耗电用户出台用电“制裁”办法,具体包括要求用电大户限时改进生产工艺设备,以及采取蒸汽制冷、余热回收等节能办法。而对于积极应用高效节电技术和产品的大户,推行节能产品标识认证,对此类大户的项目给予政策扶持。
2.经济环境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以百分之八点多增长,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能力也在加强,刚刚过去的2003年,尽管有非典及其他自然灾难的不利影响,仍然取得了GDP增长9.1%的好成绩。但是,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能源、部分原材料紧张的状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部分地区水情、气候的异常变化,全国用电量超常增长,去年用电量连续17个月平均增速超过15%。中国用电量正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摘要:1990年中国发电量为6212亿度,2001年增加到14330亿度,10年翻了一番,2003年的用电量接近16000亿度,到2020年则将达33700亿度,去年以来中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而导致缺电范围不断扩大。根据国务院最近统计的数据,目前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自去年6月份至年终,有21个省市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限电情况,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用电大省,甚至包括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水源充足的青海省均不断出现拉闸限电的尴尬。一时间,“电荒”忽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主要障碍之一。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有专家猜测摘要:200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更加严重。
在“电荒”日益严重的情形下,许多地方正常的经济活动已受到极大冲击。有些地方要求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娱乐场所等商业用户在用电高峰时段限制一半制冷设备的用电负荷,晚上高峰期间的灯箱霓虹灯等广告一律停止,以最大限度让电于民。一些公司为了让电于民,部分生产线基本上处于半停产状态。在江苏200多家高耗能的钢厂、化肥厂等企业,被令在近3个月用电高峰期间检修。上海有关部门呼吁居民把空调调高一度以便缓解缺电压力。同时有800家企业调整厂休错开用电高峰,300多家企业避峰让电,近千家企业被限电。从湖南长沙到浙江杭州,部分街区的路灯甚至红绿灯都被迫关闭,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为了缓解电力压力,国家发改委在2003年12月21日下发了有关调整电价的通知,决定于2004年1月1日起适当调高上网电价、销售电价,每千瓦时统一提高0.8分钱,并且今后新增电量不再实行优惠电价.
分析“电荒”影响经济发展真实原因,其主要表现在摘要:A.电力生产没有跟上迅速发展的经济需要,还有由于长期以来电力缺乏竟争,从而导致电力发展的不均衡。经常出现电力短缺,降低了生产率,并导致社会经济和生活不便,新问题是如此普遍以致许多地方报纸象预告天气一样经常性发出计划性的停电通知。近年来电力建设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比例逐步下滑,而建设速度放慢的同时,需求却不断上升。从2000年到2002年,电力需求增速平均10%左右,高于同期发电装机增长速度约4.3个百分点。B.高耗能行业增速过高,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拟建和在建生产能力大大超出市场需求,且对环境、资源、能源等造成较大压力。C.还有由于国家关停小窑煤有关政策的影响,部分发电厂电煤供给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功能越来越大。有专家分析,未来15年,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能源供给的充足,而电力是主要的能源,因此节电显得非常重要。在巨大的反差之间,留给节能节电这一朝阳产业巨大的商机。
3.自然环境
首先是受到发电资源的制约。能源的开发和控制是一个经济性的课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没有那一个国家不在奋斗寻找解决能源新问题的有效方案,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解决能源的新问题自然也落到了能源控制节能上,电能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能源方式,也是能源中最主要的组成方式,因而有人说摘要:要节能,关键在于节电。
在中国,对节电控制的需要尤为更要,因为中国正面临着长其性的电力短缺和紧张,中国目前电力缺为9.9%,到2010将剧增到15%(日本能源探究所一次探究报告),并且中国电力来源的结构也对未来的电力市场造成巨大的潜大威胁。
电力来源所占比例
火力发电80%
水力发电15%
核电5%
从上表可以看出,火力发电是力力的最主要来源,由于现实储量等原因,我国现阶段发电的一次能源仍然以煤为主,一次次的“煤电”三急和国家关停小煤窑政策的影响,电力成本将因此不断上扬,最终将分担到消费者头上。2004年来电价的上涨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近年来气候因素也来捣乱,导致随机性缺电使电力供给雪上加霜。高温、干旱、江河来水少导致了负荷上升,而干旱来水少导致水库蓄水量减少,水力发电受到很大影响。
其次,节能和环保密切相关。石油、煤炭等都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中国在能源非凡是在能源的最主要利用形式电力方面的利用率却很低,存在触目惊心的浪费形象。资源的相对不足和严重浪费之间形成强烈反差。我国的经济今后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资源短缺和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凸显出来。煤炭转化为电力的比重还很低,只有48%左右(美国90年代的水平为86%,英国为76%);同时,煤炭也是石油系燃料中最“脏”的原料之一,意即SO2和CO2的排放比例较高。所以,通过用户侧节电产生效能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费量和负荷水平,从而减少新建电厂投资和一次能源消费量,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相当于创造了一种完全“绿色”的能源,或者说“绿色”的能源消费方式。正因如此,目前全球对节能节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平安、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新问题。因而更有效地利用每一度电、每一桶石油比开采更多的煤和石油更具经济和生态意义。
4.技术环境
电力能源的低效转换,为节电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企业通过节电设备和节电技术的运用,可以节省电量10%左右。有关探究表明,世界能源总量的50%~70%由于现有的耗能设备和方式,被白白浪费掉了。
高科技将节电变为可能和有效的手段,技术的提高使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在节电领域,先后推出了电容补偿,变类等一系列新的技术来提高电能利用率。为此,各国政府和企业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出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节电产业,对于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生疏的行业,然而在国外,节电产业的发展却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早在1972年,美国便开始出现电机节电技术,系统节电技术在1975年便已经面市,而灯光节电技术则是8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其第一代节电技术为电容补偿,20世纪50年代产生,节电效果不明显但无危害,是政府强制推广,经过多年发展,各类用电系统技术节电空间已很小,属正被淘汰的技术;第二代节电技术为可控硅斩波技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节电效果较明显但危害很大,一般企业推广后节电率有所提高,但无法保证既能有效节电,又对电网及设备无危害,因此,缺乏政府的支持,正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第三代节电技术为变频技术,产生于20年代80年代,节电较明显但危害很大,内部为电子元件可靠性一般;第四代节电技术为抑制浪涌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节电效果不明显很难测试,但可清洁电路;第五代节电技术为电磁转换和补偿,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节电效果明显、无危害且可清洁电路。彻底实现了节电效果和电网质量的完美结合。
科技的进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量也逐日聚增。目前工业消耗的电能越过总量的2/3,工业部门是进行节能节电投资的一个非凡有前途的领域。但许多企业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还是几十年前使用的老旧设备和工艺存着电能浪费比较严重,工业产品能源的利用率只有32%到34%,在传统概念中,电费是难以控制和节省的,这是因为传统科技的局限无法提供有效的全面解决方案。但是,随着各种尖端技术的应用普及,企业的用电成本借助于高科技手段是完全能够控制的。一系列成熟的节电手段,都可以使不同的用电设备,如电机、灯光、空调、压缩机,甚至一个用电系统的用电量获得大幅度的降低。
5.社会和文化环境
随着电荒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人们对能源的熟悉和关注越来越强,各种组织都纷纷倡导节约用电,节能节电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二)微观环境分析
在企业界,节电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因为电费早已成为每一家企业最基本、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因而注重通过节电改造以节省电费支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随着传统产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利润下滑的处境,对此只能从加强市场开拓以及强化成本控制两方面着手,相对而言,成本控制更易实施、风险也更低。在各项成本中,电费是一个主要项目,而且多数用电设备都存在"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有着很大的节余空间,对于已没有太多选择的企业而言,通过省电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已经势在必行。五年以前的工业市场,大多用户对于节电增销还没有任何概念,但是通过几年的市场培育,现在多数企业对变频、无功补偿等技术已是十分熟悉,这为新一轮的新技术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经济都是以劳动生产率提升为中心的--谁的物料成本低、劳工工资低、能获得廉价土地,谁就能赢取足够利润空间;那些"三来一补"和"来料加工"型企业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对劳效经济特征的成功把握。然而,企业一味追求廉价的劳工和便宜的土地,已经越来越难以成功了。一些企业像候鸟一样,今年在珠海,明年搬中山;今年在蛇口,明年移关外。更有甚者,今年在中国,明年去越南。在能效经济主导的时代,谁的能效高,或者说谁能够创造出帮助顾客提高能效的产品和技术,谁就能够成为赢家。有例为证,以大幅省电的变频空调,遂使海信这样的以IT业务为标榜和主导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空调市场上一时成为亮点。
在工业企业,尤其是能源密集型的治金、化工、纺织和加工等行业,电费已经成为紧随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之后的第三或第四项大的开支;在酒店、超市、商场等商业企业,电费成本通常是除场地费用和人工成本以外的最大支出。因此,提高电能效率成为时尚、成为流行,成为一度的“风暴”,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通过对成本更加深入细致的探究,我们会发现,电费仅仅是企业用电成本的一部分,在有些应用场合甚至不是主要的部分。用电的成本同时包括平安用电的成本(比如因电力故障停机造成的产值损失)、设备的维护成本、设备更新的成本(非凡是珍贵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以及系统增容的费用新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质量水平相对较低,电力线路中浪涌、谐波、电嗓声、欠压过流等现象相对频繁,这就造成了上述成本的居高不下。
节能新问题对全球来说,是环境新问题;对我国来说,它不仅是环境新问题,还是一个资源新问题;对消费者来讲,不光是环保了,节约用电了,而且也节约了自己的开支。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企业能耗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
节电控制是一项长期性的高回报投资,企业将因此得到至少不低于50%的回报(股市、地产行业的投资回报率约在25%),并且节电投资相对于其它投资方式更为稳妥、风险更低。《华尔街日报》曾对各种投资形式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并得出权威性的结论摘要:节电投资是回报最快、最稳妥的一种投资方式。在国外,节电投资作为一项全新的投资方式已被普遍采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这种新的投资方式必将讯速地被中国企业所采纳,因为永远追求最大的利益回报是每一个企业的最根本要求!
综观宏观和微观市场环境,无论是政策、经济、消费观念、还是技术、行业环境都为节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节电产业碰到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新西兰的一家探究机构通过对中国2000年各省的统计年鉴、中国统计网、中国能源协会等的耗电信息统计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企业的节电市场潜力大得惊人,估计节能技术服务市场价值3000亿元人民币,这数字将随着中国年均10%的用电增长而不断攀升。假如所有商业成熟的节能办法在各个部门得以完全实施,年节能效益可望高达800亿元,据专业能源机构的探究猜测摘要:中国未来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节电市场中最大的买家。因此,中国节电产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二.节电产业的现状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各商家无不蠢蠢欲动。节电行业的巨大潜在市场吸引了大量的“淘金者”,新西兰亚太,德国诺比,美国的英福特、美国节约能源公司,英国的节电宝,香港的保尔金,韩国的比尔特、台湾的六和等外资竟相涌入,一两年时间国内外的节电企业尤如雨后春笋一下子竟涌现一二百家,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也堂而皇之地也纷纷携产品加入市场要分一杯羹。节电产业通过几年的发展,市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前几年属于行业的发展初期,市场认知度低,市场开拓缓慢,企业稀少,用户节能意识淡薄,现如今,这一切都静静地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节能节电,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心声,各地已经培育了上千家商或经销商,全国销售网络已经建设完成,一二百家节能节电企业星罗棋布,尤其形成了以珠海、深圳、北京三大节电产品基地,中国节电产业初步形成规模。这一切预示着行业市场将进入大发展的成熟阶段。从《中国经营报》上铺天盖地的节电器招商广告,到各地的新产品巡回推广会,整个行业一派热闹景象。
利润引诱节电市场良莠不齐,国内整个节电市场状况主要还存在以下新问题摘要:(1)节电探究开发较多,但较混乱,而且参差不齐;(2)行业内节电器价格混乱,节电产品鱼龙混杂,略质产品、低价格和低技术含量产品往往对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节电产品形成很大的冲击;(3)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协会职能的不健全,行业不规范,缺乏整个行业的监督机制,导致节电产品参差不齐,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导致货真价实的节电产品无法在市场立住脚,这些公司经营起来会非常困难;(4)概念炒作严重,一时间节电市场概念战硝烟四起,目前市场上节电厂商不在少数,但真正形成规模和品牌、具有技术实力的并不多,另外,由于产品本身的技术可高可低,而且在节能比率的计算或测试上也较不一致,这一切都使这个行业成为一个低门槛的行业,结果,大家都宣称可以节电多少,但相同的比率在不同的厂商那里效果是不相同的,这使部分用户产生了不信任,有点像保健行业的情形。节电产业是一个高技术的产业,技术门槛很高,玩概念,炒作杜撰,吹捧作秀,以此替代技术的进步和实际效果,只会威胁着产业的生存空间。
综观节电市场,产品主要有如下几种
(1)变频器,在国内各行业已获得广泛应用,其良好的调速控制性能及节电效果得到广泛认同,国内外品牌繁杂众多,从频器工程应用的企业更是遍布南北。
(2)电机节电控制器,我国的三相电机采用有大约为8000万台,市场潜力远大,电机节电器普遍具有软启动开关和完善的保护功能,轻易得到良好节电效果。
(3)系列平安节电器,这一产品目前在市场上比较流行,或为家节电提供商的支柱产品,由于通用性强,并联安装结构及免维修,因此轻易为用户所接受,归大的缺点是不能即时行到明显节电效果,这类节电器主要通过对瞬流和混波的控制,减少电机某调和无谓的损耗而实现节电。
(4)三相灯光节电器,有电方式和电磁式两种,以微处理器控制实现采用电压下降,从而实现有效降底。
(5)抽油机节电器,为一种间歇式控制,即检测电机负荷或检测原油含水量,控制抽油机的开停,这种方式轻易取得较高节电率。
(6)低压无功补偿节电器,通电改善功率因为减少线路实现节电是把电容屏式的集中补偿改为终端补偿,这类产品由于受终端价格压力而市场比较混乱,有不良厂商。
(7)电加热设备节电,和三相灯光节电器技术基础相同。
(8)有三源电力滤波器,这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通用节电及混波滤除设备,价格效贵,如能产品国产化,大幅降底成本,以相对低的价格介入市场应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9)其他节电器有潜力如空调节电器、锅炉节电器主要通过对温度其他项目的检测及控制实现节电节能,技术相对简单。
三.节电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巨大的市场客户、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竟争力的产品资源和技术,但这一切如何有效的得到市场认可,企业取得丰盛的经济回报,如何面对机遇,迎接挑战,节电企业还须加强自身的修炼,扎扎实实的做好每项工作,才能取得丰厚的回报.
首先要提高技术含量和节电效果的可信度,市场和产品细分化.
在帮助不同用户彻底解决用电成本新问题上,就必须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产品的定位不只是仅仅停留在尤如摘要:针对动力节电、空调节电、照明节电、系统节电上,而要具体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因而产品不是象药广告一样“包治百病”,而是“对症下药”.细分产品.
回顾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可以预见节电产品和技术在近期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向摘要:
A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国产化和低成本实现,这是通用节电保护设备的发展趋向.
B向其他电器设备制造商提供节电控制单元,充当节电技术提供商;C.产品的行业细分,针对各类不同设备的不同特性设计最合适的节电设备,如煤矿专用节电器(需要满足防爆要求)油田66V设备节电器等在这一方面有远大市场潜力。这不同于一些不良厂商换面板式的概念炒作。
D.节电产品和配电产品相融合,以新模式介入家用市场;家用节电器的市场形象已和欺骗联系起来,同时价格的限制以及对节电效果的过高期望使得绝大多数节电企业以旧模式介入几乎成为不可能。
E.发展高压设备的节电产品,目前这是一个市场空档,由于高压设备测试生产环境投入比较小,泛滥相对较高。
F.从单纯的设备节电向用电系统的优化配制迈进,实现系统节电,提高用电效率,采用网络技术对企业范围的供电线路实施综合监控、配制、优化。
细节市场,提供相应产品,用户的用电形态是多样化的,用电设备更是繁杂的,要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要求,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产品线性设计和定位。节电市场的用户有三类摘要:工业用户、商业用户及家庭用户,在这三类用户中,以工业、家庭节电市场的容量最大,商业节电市场相对较小,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家庭节电市场相对较小(既有本身用电量较小也有节电意识不强的原因),而工业用户则是耗电大户,也自然是节电的最大需求者,比如冶炼、钢铁、化工、纺织、石油等行业,对节电企业而言,重点行业的大型工业用户是需要重点加以攻克的.
其次要完善的服务,在实实在在的服务上下功夫.
市场营销是一场感知的战争,而不只是产品的战争,做往往是从技术出发的,而消费者有时则是相信直觉的,你假如让他感觉不对的话也没有什么用了,这就是感知的战场。因而企业要以“客户的全面满足为基准,不仅致立于尖端节电技术的引进、开发、推介应用,更重要在服务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有效实施节电改造工程,最大程度地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就必须提供金钥匙式的公优质服务,包括电力诊断、资训、融资、超前的调查和售后支持的全程式服务。以往我们较熟悉的节电设施通常都是在原有设备上安装一些所谓“节电器”一类的产品,但简单安装几个节电设备是远远不够的,这有些像“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能以堵漏洞的形式暂解一时危机,但治表不治里,难以真正提高能效。节电需要根本的解决之道,应该根据每个用电单位、设备的不同特征,制定相应的、完备的解决方案,对症下药,全面解决。还有要加强融资能力,在美国,节电产品是经常会被当作租赁产品卖的.也就是由制造商卖给经销商(ESCO),然后由经销商租给自己的用户.在经销商和用户之间,由财务公司埋单出钱给ESCO,保险公司给财务公司提供保险,用户将节省下来的一部份钱根据协议的期限,定期付给财务公司.这是一个多赢的游戏.
中国节电市场的难度不在产品和技术,难在服务和终端.服务不是口号,而是系统化管理基础上的成功保障体系摘要:保障经销商能够赚到钱,保障终端用户能够唤醒隐藏的利润(电费其实是企业的隐性利润)。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已经面临着枯竭的严峻形势,我国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主张,积极倡导节能减排。而高校作为用电大户,是节能的重点对象,围绕高校照明用电、节电的工作逐步展开。
1 我国高校照明节电的现状
我国高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的照明节能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归纳起来,主要为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大了节电调研和重点项目的实施、推广并应用了节能技术等。然而,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高校照明节电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很多高校师生对节电不大关心,节约意识淡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节能的宣传不够,高校师生对节约用电持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用电的费用有学校承担,节电或者不节电对自己没有影响,所以浪费电也无所谓;有的则完全没有节电的意识,没有认识到节电对国家、对社会有着怎样的意义。第二,学校的节电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并且执行不力。制度保障是保证节电措施得到有力的执行的前提与基础,然而,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制定了节电规章制度,比如北京大学就出台了《北京大学学生宿舍用电管理办法》。但是,随着高校发展规模是扩大,能源的用户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而高校的节电制度却没有得到同步的跟进和完善,因此,高校节电规章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第三,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和投入不够。节能新技术的推广要求学校投入资金,这一关键性的条件使得很多高校在节能新技术的推广方面存在许多的障碍,有的学校因为经费不足而无法推广节能新技术,有的学校则因为没有长期投资的考虑,所以并没有花费过多的资金投入到节能新技术当中。
2 我国高校照明节电技术和管理
2.1 高校照明节电技术
高校照明节电技术主要有高校电光源及灯具节电技术和照明智能控制节电技术两种。下面笔者来做具体的分析。
第一,电光源及灯具节电技术。电光源是指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设备及器具的统称,比如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级管等都是常见的电光源(电光源的分类如图1所示)。在节电原则的指导下,许多高校已经淘汰了荧光灯,而使用LED节能灯。LED节能灯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在节能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并且已经抢占了市场,而成为第四代电光源。在使用这种灯具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LED节能灯的发光效率较好,因而对于报告厅、会议厅等对光效具有很高的要求的场所,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次,LED节能灯色彩丰富,可调光,并且变幻丰富,因而可以用于舞台表演场所,比如学校的演播厅等。最后,LED节能灯还具有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而对于体育馆等安装高度高,且维修比较困难的场所,可以使用LED节能灯,从而满足不必频繁检修的要求。
第二,照明智能控制节电技术。智能控制节电是一种重要的节电方法,它的节点技术主要体现在照明控制的设计上:①要将照明线路细分,不能为了节省器具而采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多个灯具的方法;同时,开关的设置要人性化,以能够让人随手关闭为佳。②靠窗的位置能够利用天然光线,因此靠窗的一排灯可以单独设置开关,从而能够在天然光线较佳的情况下关闭靠窗的照明灯。③根据场所的不同而使用各种不同的开关,比如楼梯照明灯可以使用声控开关,户外照明灯可以使用定时开关,而室内照明灯可以使用调光开关,等等。
2.2 高校照明节电管理措施
高校照明节电管理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项目投资体制,它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成本,因此而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我国是在1997年将这一节能新机制引入国内,并首先在北京、山东、辽宁试点。而结果表明这一节能新机制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高校的照明节电也可以应用这一新机制,通过节能效益分享、节能量保证、能源费用托管等方式,使的学校不仅节约了电能,同时还能够盈利。
第二,加强照明节能的宣传教育。鉴于广大师生对节能不够重视、没有节能的意识,所以有必要在校内开展一些宣传和教育活动。一方面, 在学校内通过广播、校园网等媒介来为节能做宣传,并尽量将宣传细化,让师生认识到节能是一项随手、随时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活动的方式来宣传节能,比如号召整个学校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一小时的倡议,以实际行动来支持节能工作。另一方面,要经常在学校举办比较大型的主题会议,扩大宣传面,让每一个学生及教师都参与到会议中来。在会议上,对学生及教师宣传节约能源的意义,以及哪些行为能够节约能源。
第三,制定照明节电管理制度。首先,高校要设立专门的节能、节电管理机构,使节能工作独立于其他工作部门,从而能够有自主规划权、组织活动权、监督权,使节能节电落到实处。其次,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节能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中建立起节能、监督、考核的全方位管理机制,从而提高节能工作的效率。最后,将节能工作做量化处理,各个节能机构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用电对象等来管理节能工作,基本原则是使用电量越多,交费越多。
一、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低碳经济法律规制体系存在空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不健全。虽然我国制定了《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专门为低碳经济发展而立法。从已有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来看,执行力度低下,有效性不足,实施效率较差,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规章制度并未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因此,即使已经制定了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也难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和发挥应有的功效。因此,加快低碳经济立法是当务之急,是促进我国建设低碳型社会的有利保障。
2.现有低碳法律的操作性不强。现有的低碳法律内容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国内法律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我国立法中“易粗不易细”的传统,相关的法律条文不够明确具体,表述不够严谨或者过于原则和抽象,配套的法规衔接也不够紧密,只是宣示性的,原则性的规定,没有进行具体的量化,无法保证法律目标的具体化,因此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例如2002年我国制定的《政府采购法》明确提到政府采购要注意环保,但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缺乏一定的操作性。
3.现有低碳法律的激励较弱。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多部法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但其中相关的激励机制内容概括,虽然指导性强,但规制性欠缺。例如:《节约能源法》第四章第62条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税收政策,健全能源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及其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章第27条第3款规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减免或者减征企业所得税”,因此可以对符合规定的企业减免所得税,但如何减免,此法没有明确规定。同时大部分有关激励性措施的条文常用“具体办法由…制定”结尾,具体办法牵引的法律文件大多立法层次较低,内容不够具体、权威性也不足,激励力度不够,这些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构成了障碍。
4.现有低碳法律的监管机制落后。法律的监督机制关系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虽然我国已形成了一些相应的监督机制,但是我国低碳法律的监督制度仍滞后于现实需要。一方面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没有“以身作则”,而且相应的低碳法律也没有给予政府严格的约束,最终形成政府在其中的权利多,义务少。权利,义务不对等的局面。另一方面公民个人环境行为监管不到位。我国自1979年制定《环境保护法(试行)》开始,到现在已基本形成以事业单位为基本规制对象的环境监管法制体系,然而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究其原因,除了环境监管法制的定位与立法决策不尽科学之外,没有将个人环境行为的监管有意识地,明确地,全面地纳入到法律监管的视野中。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法律的监督机制也应相应的对上述主体做出适当的监管。
二、完善低碳经济法律的若干建议
1.制定有效的低碳经济基本立法。为了促进低碳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了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的专门法律,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全面推动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例如美国通过《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设定了美国的碳减排目标;日本的《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从发展节能技术,降低石油依存度,实施能源消费多样化等6个方面推行新能源战略。反观我国,虽然已经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制定出专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法或专门法,这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尽快制定出有效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立法。
2.加强现有法律和配套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在一项法律颁布后,国家要根据时间监管工作的需要,制定相关配套行政文件,弥补其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据此情况,应适时制定《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的配套实施文件,同时及时修订《节约石油管理办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相关法律的实施。
3.利用金融税收等政策加强低碳法律的激励作用。低碳经济相关法律的出台,对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能源消耗型企业,重污染型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为了保证这些企业能够自觉自愿的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政府应该保证低碳法律的激励作用,例如出台激励性财政和税收政策,鼓励企业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并对其适当补贴,或向低碳经济行业投资。完善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法规政策,设立碳金融、碳税收、碳交易等促进各行业经济低碳发展的专门性立法等,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
4.加强法律监管机制。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后,能够有效的贯彻这些法律法规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任何法律的实施都离不开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从概念层面讲,低碳经济法律监督由“低碳经济法律”和“监督”两部分组成。在这一概念中“低碳经济法律”是“监督”的一个限制词,它限定监督的诸要素。从执行层面讲,在履行法律的监管机制时,要具体做到明确监督的主体和客体,监督内容,制定监督依据,目的和使用的监督方式。这样才能保证以制定的法律不会形式化。
作者:杜婉音 毛红燕 董宇坤 王晶 张倩 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系
一、前言
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对用电管理问题的高度重视,有必要研究用电管理工作中的诸多要点。有利于更好地提升用电管理的水平,优化用电管理的实际效果。本文从介绍用电管理的重要性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用电管理的重要意义
1.用电管理是用电安全的有效保障
电力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即是电能,这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电力企业日常工作就是需要将电能这种商品安全的输送到每个用户手中,所以为了保证电能输送及用户用电的安全,则需要加强用电管理工作,避免在电能输送过程中或是用户对电能使用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事故。
2.用电管理需要服务于客户
电力无论是售后服务还是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用户,所以在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需要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增强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任,为用户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的用电环境。
3.用电管理对用户进行用电安全指导
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做好检查工作,同时还要对用户做好必要的用电安全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对用户的不安全用电行为进行及时纠正,而且可以为用户提供技术性的服务,使其安全用电常识增加,达到节约用电,通过对用户进行安全技术指导,可以有效的解决用户用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的改善了供需双方的关系。
三、用电管理技术特点及现状
1.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强
用电管理技术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用电管理专业人员需要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的学历,同时要对培训经历、专业水平、专业工作经历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具有专业知识的用电管理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特长,有效提高用电管理效率,进而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更好地提能源利用。作为用电管理专业人员需要加强节能管理,同时提高用电管理的效能,用电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以及技术水平,以便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践性强,与基础管理联系密切
用电管理技术与电力系统的基础工作密切相关,紧紧围绕这电力系统基础工作,是为电力系统基础工作服务的,用电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以保障安全、稳定用电为前提,积极开展用电管理技术宣传、培训活动,以促进电力系统科学管理为目标,合理进行基础管理工作,为其他任务和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对用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督促其进行相应的改进,有效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率,促进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为人民提供更加稳定的用电服务。
四、用电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供电企业及用电检查人员对检查用电重视程度不够
用电检查的主体是供电企业,但实施者是企业中的检查人员,因此,两者必须都提高对用电检查的重视程度,才是用电检查管理收到良好效果的前提。一方面,许多企业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用电检查宣传力度大,但并不切实贯彻实施。另一方面,即便供电企业管理层制定了许多理论上有效的管理方案,但是用电检查人员自身对于用电检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用电检查管理方案实际落实的效果却不好。
2.用电监督和用电检查分工不明
现行《电力法》实现了电力政企分开,电力行政执法权的移交,使得窃电这种行政违法或刑事犯罪行为的查处的主体变为电力管理部门,查处的性质主要为行政执法,查处的措施主要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罚款。其中主要的依据是《行政处罚法》和《供用监督管理办法》。但实际查处的主体是供电企业,查处的性质也变成了民事行为。而违章用电这种民事违约性质的行为查处主体为供电企业,查处的性质为民事行为为,但从现行规定看似乎带有准行政的色彩。查处措施主要为追缴电费、加收违约使用电费、依法停电、赔偿损失。查处程序上依据有关民事规定主要是《供电营业规则》和《用电检查管理办法》,相对行政程序要宽松得多。然而这个问题至今未在供电企业中得到普遍重视,使得用电检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太好掌握。
3.取证工作困难
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由于违章或者违法用电客户往往手段及其隐蔽,所以必须以证据支撑法律上的事实,才能更好的起到用电检查管理的监管及督促指导作用。但往往证据会被用户掩盖,而检查工作人员往往工作中也不经取证或者取证不全就施以停电、剪线、查封、拆表等措施,验证破坏证据,造成取证困难。
五、做好用电管理工作的措施
1.不断完善用电客户资料,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不仅客户数量众多,而且每个客户的情况各不相同,同时客户的情况还会出现频繁的变化。而电力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资料很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造成和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偏差,进而影响用电的检查。因此在资料管理中应对客户群进行分类,可分为大客户、潜在大客户、普通客户等;认真分析和统计信息资料,分析客户特别是大客户的用电计划、用电安全和节约用电等,从而实现对用电客户的动态管理,以促用电客户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2.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用电检查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提高用电检查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提高用电检查的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技术对用电单位的用电性质、欠费情况、经营现状、供用电设备的运行方式、供电管理状况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从而制订科学用电检查计划,进而减少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强度。
3.根据用户特点采用人性化服务
根据用电客户的需求、等级、信用的不同,供电企业应该采用人性化服务来提高用电检查的工作效率。由于供电企业的人力有限,另外还有部分客户不配合工作,导致一些电力设备经常出现一些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的形象以及用户的正常用电。我们对于重要的客户可以进行重点管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长期监督。对于普通客户则实行定期走访、房门服务,保障用户的安全。
六、结束语
通过对用电管理要点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用电管理的特点是十分鲜明的,而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有关人员应该从用电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相关实践经验,研究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用电管理提升举措。
参考文献
[1]李荣辉.浅谈电能计量装置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