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时间:2023-01-16 02:22: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培养体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化学特性、存在状态、迁移转化和生物与生态效应,以及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等[1,2]。我国的环境科学高等教育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综合性大学设立的环境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等专业[3]。近年来,各个农业高等院校的专业都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力图形成以农为主,农工、农理、农文、农经相结合,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多科性农业大学。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成为农业高等院校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4]。但相对于国内其他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学校,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及专业名牌度等方面均显得要薄弱些。因此,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若不寻找自身特色,不与国内外其他综合性大学培养方案区别开来,将会使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出路方面面临严峻挑战[5]。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学,在环境科学的教学中也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农业院校在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药学、畜牧饲料、兽医药理学等方面研究有较好的基础,并且有很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基地[6,7]。这些农业领域也均涉及农业环境问题,如果能把这些农业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上来,就可以形成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色。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农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省属重点高校。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起源于1979年园艺学中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方向,1996年获得农业环境保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紧扣农业环境问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在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综合排名为第51名,在农业高等院校排名第二[8],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本文总结了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农业特色培养经验,旨在为构建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打下基础。

1研究生课程授课内容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科学综合技能课”“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环境科学研究进展”“专业英语”“环境科学研究生讨论课”六门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包括“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环境污染物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工程实践”“环境规划与评价专题”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重点关注农田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过量施肥等农业环境问题。除了上述由本学位点导师开设的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外,还鼓励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农科专业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增强学生的农业知识背景。

2双导师配置: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农业相关专业副导师

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往往受到自己本身知识背景的限制,不同知识背景的科研工作者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新的科学问题,且容易找到新颖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科学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会受到导师专业知识面的限制。建立双导师制,第一导师为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第二导师为农业相关专业学位点导师。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和农业相关专业导师相互合作,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更容易促进学生对农业和环境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念下发现农业环境问题和解决农业环境问题。

3学位论文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

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的大学,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例如结合土壤学、植物保护、农药学、兽医药理学、肥料学、畜牧饲料等专业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在土壤污染与防治、病虫害的生态综合防治、动植物废料处理与资源利用、无公害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农业生态学等领域去挖掘学位论文题目。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与导师的科研理念和研究课题直接相关,这也要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与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等角度出发,去挖掘农业环境相关的科学问题,申请相关的课题,带领研究生开展农业环境科学相关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位点近20年来一直坚持以农田重金属污染及治理、农药的迁移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学位点导师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主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开展,培养的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在农田重金属污染和农药迁移转化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4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农业与环境”氛围

为了提高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本学位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农业特色研究生学术活动、研究生涉农特色夏令营、农业环境高级研修班及举办或承办农业环境相关的大型学术会议等。目前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活动节,本学位点借学校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交流平台,围绕“农”字做特色文章,有的放矢地邀请国内外农业环境领域的学术大师给研究生和学位点老师做学术报告。此外,还鼓励本学位点研究生多参加其他农科学位点举办的农业领域的学术报告,引导研究生跨学科交流。除了比较固定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环节外,本学位点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多种具有特色的学术交流和高级培训活动,例如近几年来,先后举办过湖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生暑假夏令营、人社部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高级培训班、聚焦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农作物产地污染阻控技术专题研讨会等活动。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增强了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开拓了学生在农业环境污染及治理领域的知识面。

5结语

特色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牵涉到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和授课内容、学位论文的立题与研究、特色学术交流与讨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只有在这些培养环节中不断注入农业和农村环境元素,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农业环境科学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洁,董德明,刘淼,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J].中国大学教学,2007(3):35-36.

[2]张学洪,吴志强,曾鸿鹄,等.立足特色,丰富载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广西地区环境类研究生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5-28.

[3]王立新,赵吉,贾志斌,等.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J].大学教育,2014(4):13-14.

[4]田侠,郑庆柱.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8):193-194.

[5]蒋成爱,吴启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优化教学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57-59.

[6]李旭霖,崔德杰,辛言君.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7-11.

[7]周震峰,史衍玺,王凯荣.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3(7):66-68.

第2篇

关键词: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97-02

高校《植物营养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肥料的种类、性质、施用等[1,2],要求学生在对植物营养学科有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施肥达到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实现增产、增质和培肥地力的目的。《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实际密切联系,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核心骨干课程,目前四川农业大学开设该门课程的专业还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每年修读人数接近300人,影响面较大。

四川农业大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设《植物营养学》(《农业化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脱节、考试形式较单一等问题。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农林院校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提高《植物营养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笔者对该课程采取了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优化教学内容

1.1 拓展学科知识领域 将学科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纳入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其学术视野,也为其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中,介绍了2014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课题组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论文《Producing more grain with lower environmental costs》[3]。该文报道了课题组通过5年时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布设的大样本的田间实证结果,发现采取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可使小麦、水稻、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到8.9t/hm2、8.5t/hm2、14.2t/hm2,实现了97%~99%的最高产量,同时大幅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降低了环境代价,从而实现增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以上论文的介绍,使学生对于化肥合理施用对粮食安全、保障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2 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 《植物营养学》是《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的后续课程,其内容与前两门课程虽有衔接但其着重点却大不相同,在目前学时有限的前提下,整合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讲授,突出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经与相关任课老师沟通后,本门课程主要调整了以下理论课教学内容:(1)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营养功能、吸收和同化途径、失调的症状等调整至相关肥料之前讲授,让学生从元素功能、在土壤中的转化到相关肥料更加系统、完整地学习,掌握更加牢固。碳氢氧及有益元素因与作物施肥关系不甚密切,且在《植物生理学》中已有相关介绍,故主要让学生自学,仅在其他章节讲述中列举某些元素,如硅对禾本科尤其是水稻、钴对豆科植物的营养作用;(2)“源-库关系与产量”因《植物生理学》已讲授,本课程不赘述。“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调整至各元素生理功能之后讲解;(3)《植物生理学》涉及少量植物营养元素失调的症状,此知识点在本课程学习中却是重点,尤其是一些代表作物典型缺素症,如水稻缺锌“坐蔸”,苹果缺钙的“苦痘病”,油菜缺硼的“花而不实”,玉米缺磷的“紫苗病”等,因其是植物营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故为《植物营养学》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4)《土壤学》已讲授各矿质养分在土壤中的含量、形态及迁移转化机理,《植物营养学》无须重复讲述,而是重点讲授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施肥方法;(5)对于没有学过《遗传学》的农资专业来说,“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特性”比较晦涩难懂,故本章仅介绍相关概念及举例,不作深入讲解。通过调整,《植物营养学》与《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教学内容互相协调,详略得当,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讲授,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 增添实用性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突出实用性,增加了以下内容:(1)对非农资专业讲授“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介绍作物施肥的基本理论、作物营养诊断方法、施肥量确定方法、施肥方法等;(2)对农资专业讲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点讲解“测土-配方-施肥”3个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尤其是取样的代表性、化验分析的准确性、确定施肥量的科学性和施肥建议的实用性;(3)“新型肥料种类与施用技术”,讲授近年出现的新型肥料,如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水溶性肥料、功能性肥料等种类和施用技术。增添的教学内容均为教材缺失、但社会急需,使课程教学内容在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满足了农业局、环保局、肥料厂等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

1.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改革了现有实验教学内容,采用少而精的原则,对原来的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使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让学生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加深了对植物营养机理和肥料合理施用的认识。新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在实验内容设置上还参考了国内其他农业高校,如增加了“施肥方式对氨挥发量的影响”等综合实验[4],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实验项目、科研兴趣小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科研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3级我校农资专业近2/3参与了科研训练“三大计划”或教师的科研项目,内容涉及新型肥料研制、功能微生物筛选、经济作物平衡施肥等方面,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变教学方法

2.1 启发式教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针对重要知识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2010年雅安市石棉县春玉米出现大面积紫化现象,石棉县政府、农业局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昆虫、土壤、植物营养、气象等数位专家到田间诊断,经综合考察分析得出结论:春季持续低温引起磷素吸收障碍,引发的玉米缺磷症。又如肥料行业中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高能氮肥”“速效氮肥”,何为“高能、速效”?针对类似案例,教师先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讲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印象深刻的目的。

2.2 互动式教学 学生自由组合,建立多人专题讨论小组,教师提出生产问题,学生分组发言讨论,师生一起在讨论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2013级某同学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川西南某地农户在黄壤上种植油菜,其施肥制度为“基肥施用复合肥(20-0-5)750kg/hm2,移栽30d后追施尿素150kg/hm2”。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形成论点,各组发言和讨论,最后认识到黄壤的酸性、缺磷特征,而油菜为需磷量大的小春作物,判断其施肥制度的不合理性。通过这种师生互动式课堂讨论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和合理推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3 撰写课程论文 让学生就与本课程相关的兴趣点查阅文献,按规范格式撰写课程论文,在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其学术视野,掌握科学实验的理论、方法和思路,为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此外,农资(本硕连读)另开设了《植物营养学Seminar》,要求其在精读文献的基础上准备报告材料,形成PPT,然后进行报告,详细介绍研究意义、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展望等,最后老师和学生们综合讨论,剖析问题,形成新的见解,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并为其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 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四川农业大学课程改革“加强过程管理”的要求,笔者对《植物营养学》建立了新的课程考核体系。新课程考核体系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考核,使其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原课程考核体系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新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平时考查占50%,期末考试占50%。平时考查中又分为学风(包括课堂纪律和出勤考查)、作业(包括课后作业和课程报告)、讨论(包括回答问题和讨论发言)和实验(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方面;期末考试可分为基础知识部分和综合分析,分别占40%和10%。学生普遍反映,新的评价体系重过程、轻结果,极大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和效果。

4 结语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植物营养学》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内容的及时更新、实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为其今后职业定位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景陵.植物营养学(第二版)(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胡霭堂.植物营养学(第二版)(下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

关键词:设施农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01-0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科与农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所谓“复合型”是指在农业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技术三方面复合的知识结构平台上各种能力或潜能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该专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产业性极强的特点。但是在全国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与社会对该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构建我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十分必要。

一、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1423”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1.“1”个新型实践教学方案的修订与完善。新方案压缩单项实习内容和时间,由原培养方案的9周减少到4.5周,增加了专业综合实习内容和时间,由原培养方案的5周增加到8周,达到提高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实现工农知识融合掌握,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践的问题。

原实践教学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设施操作技能训练、设施环境工程学实习、综合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17个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完全伴随课程性质进展进行,对单独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但实习内容重复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合理化安排实践教学具有较大的改进的空间。修订后实践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专项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实践6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理清了实践教学层次,增加了总体实践教学的时间,调整了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的比例,提高了综合实践环节的比例。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循序渐进的层次和顺序,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2.“4”个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的构建。“4”个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是指“认知―专项―综合―科创活动”环节。(1)增加认知实习,强化学生对复合型能力的认知。认知实习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和综合认知实习。虽然是认知实习,但其实践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其实践时间打破常规,安排在一、二年级,通过认知实习使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复合型要求有一定的认知,启发学生的专业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以后有目的性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2)缩短专项实习和课程设计时间。专项实习包括植物保护实习、生物学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等;课程设计包括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温室智能化管理顶岗实习等。专项实习和课程设计直接针对核心内容进行,安排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时间控制在0.5~1周,强化和深化学生的专项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3)强化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实习是学生将工农两方面知识有机结合的一次演练。我们与温室企业、设计公司、农业园区等20家企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生进行4~5周的顶岗综合实习,参与一线的管理、生产和设计等任务,以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实习单位或导师的科研工作、生产管理或规划设计工作,从实践中选题,毕业论文(设计)具有科研创新或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4)补充科研创新实践,培养复合能力。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不占用实践教学的计划时间,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最有力的补充。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的基本支撑:一是国家、学校的科创项目;二是老师的科研、实践项目;三是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充分利用大一到大四的课余、节假日时间进行。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时间安排更为灵活、内容更综合,是我们多年来大力发展和支持的实践内容。现已建立和完善学生科研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强资金和研究平台保障,培养学生自己的科研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了大学4年的计划教训时间和节假日,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时间得到保障,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合能力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教学质量。

3.“2”是指“点”与“面”相结合的实现模式。“点”上实习主要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Ⅰ、设施操作技能训练Ⅱ、生物学实习、植物保护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等15项内容,重点提高学生的单项技能。“面”上实习包括社会实践、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Ⅰ、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Ⅱ、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项目等内容,是课程实践的深化和强化的综合性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设计温室时,学生不仅简单地从温室工程建造角度设计,而且从植物需要、环境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从而实现了工程和农科有机结合,优化了温室结构。另外,在设施农业产业中,不仅考虑种植植物种类、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而且考虑产品市场销售。在实习安排中,我们重点加强面上的实习,保障其时间和实习效果,实习贯穿大学四年,计划内综合实习时间达21周,实习内容紧密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一线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并在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对单项点的实习则针对性强,要求精益求精,短时间内突破单项技能的瓶颈,为综合性实习奠定基础。“点”与“面”的合理安排和组合,以理论教学为线,融会贯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复合能力。

4.“3”是指与校企、校研、校社三联合的实训基地。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迅速、遍及全国,涌现出大批设施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村合作社,建立了大量的设施农业基地,为实践教学拓展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我们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校内建立了设施农业环境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园艺植物与设施生理生态实验室、温室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与20家著名的温室公司、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和设施农业园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实现了校企、校研、校社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企业、研究所和农村合作社可为学生提供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实践平台,既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实习场地需求,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也为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发展活力。扩大空间,汇聚研企社资源,建立多层面实践教学基地。2008―2011年连续3年,先后选派了346名设施专业本科生分别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都市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京鹏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榕绿宝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陕北安塞生态示范园区、榆林市农业科技示范中心、阎良天成园、西安尊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杨凌新天地示范园区、杨凌现代化创新园等公司进行综合实践。校企、校研、校社联合的方式,既为学生实习增加了实践基地,又让企业、科研单位和合作社与学校合作,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我校与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宁陕科技合作项目协议书,与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担了国家支撑项目。

二、实践效果分析

1.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了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实践教学队伍素质,完善了实践教学制度;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在生产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施等一系列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再认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设施科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深刻认识学科在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养成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良好个性品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心理调整。如通过“专业劳动课”教学实践,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对象和实习实践环节,自由安排实践时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精神。在新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下,从一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自2008―2010年本科生公开达24人次。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25.88%以上。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创造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92%,2008年增加到了20.37%,参与学生的人数比例增加。每届毕业生中有20%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专业学生的质量,学生对口就业比例提高,2010级毕业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人达85%之多。

3.更好地解决工科知识与农学知识的衔接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加强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了解,缓解供求不对应的问题,满足社会对设施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过去围绕课程进行单项技能培养,工科内容和农学内容不易很好衔接,学生综合能力很难有质的提高。通过多次综合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工科和农科两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师虽本身研究方向是侧重某一方面,但由于常年从事设施农业方面工作,而且大多从事社会服务,工农两方面知识结合较好,在教学中也能兼顾两方面知识,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关键所在。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后,我们跟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保证企业能有一定数量的实习生,以给学生提供了除正常实习时间以外随时实践的环境条件。寒暑假给学生长时间实习提供了条件,我们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单位实习,保证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满足了企业需要相对稳定的、长时间的实习生要求,也为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社会需求奠定了基础,很好地解决了就业时供求难以对应的问题。

4.实践教学的社会反响好,报考率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自2003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个班52人来,至2007年招生已达4个班,招生规模扩大了1倍。生源地涵盖全国各地,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增高,由2007年的33%提高到2009年的54%。从学生不了解该专业到目前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说明了该专业自2003年创立以来,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5.实践教学改革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作为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首创者,本团队对该新型专业的创建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被全国20余家高校借鉴,尤其是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体系一直被其他高校引为模版。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等全国30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参加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设施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为主题的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我们在会议上重点介绍了我校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受到同行的一致赞誉。2009年举办了全国设施专业师资培训班,为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设施工程方面课程的培训,受到了同行的好评。2010年完成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规范,供全国高校借鉴。

6.与研企社合作,节约实习经费,保证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经过我们八年的努力,我们筛选了一批有经济实力、热情为实践教学服务的研究单位、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作为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校外基地不仅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场所,而且承担了实习学生的吃住行费用,一些单位还给学生劳动补助,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学校的实习经费,保障了我们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而且校外基地指导老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我们实习效果的有力保障。

第4篇

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中国农大”),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其历史起源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时至今日,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不仅如此,学校还形成了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群。

如果你沉醉于葡萄酒清新顺滑的口感,并为之深深着迷,那就来中国农大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吧,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葡萄酒专业之一。中国农大长城葡萄酒学院(硕士、博士)研发中心由中粮集团赞助,硬件设施一流。你除了学习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还可以学到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可以在“葡萄酒之夜”尽情狂欢,品尝自己精心酿制的葡萄酒。时至今日,葡萄酒学院研发中心开发的系列优质葡萄酒,已经成为中国农大对外交流的重要展示产品。

除了以上提到的品牌专业,中国农大还有不少的非工科专业任君选择。中国农大的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等都不错。以工商管理学科为例,它于2003年获得MBA试办权,2005年开始招生,重点在期货、农业与食品企业管理两个领域打造特色,目前已经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最后,如果你希望感受首都的氛围,又情系乡土,那么中国农大一定会为你的梦想插上翅膀。

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农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三面环湖,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自然园林风貌引人入胜。

华中农大的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所以它是我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着重向大家介绍华中农大的基地班,一个叫生物学基地班,一个叫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华中农大最好的师资和硬件都会为它们敞开。生物学基地班是全国4个连续2次被评为“优秀”的生物学理科基地之一,实行七年制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拥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而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则是国家首次批准设置的36个国家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年度检查评定的7个优秀基地之一,它是六年制本硕贯通培养模式。这两个基地班里50%到70%的学生,都会直接免试进入硕士阶段学习。

华中农大的另一大特色是,不仅可以校内转专业,该校还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个部属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也就是说,华中农大的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选修协议中的任何一个心仪高校的第二学位,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志向。

“天府之国”里的农业高校―― 四川农业大学

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坐落着我国西部地区著名农学及生物科技类高等学府――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大”)。它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现有3个校区,即雅安校本部、成都校区和都江堰校区。

川农大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除了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部分省市还招收本科第二批和艺体本科批次新生。这些批次的新生经录取进入学校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自身学习情况,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还有两次调整专业的机会,转到第一批次去。调整专业时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

川农大的“三巨头”素来指林、农、动物3个学院。林学院的林学,农学院的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草学,都是在国内响当当、排得上号的王牌专业。

川农大还非常重视与其他国家优质资源的交流,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学校于2003年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联合举办草业科学(中美合作办学草坪管理项目)专业,完成本项目所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将获得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和川农大的学士学位与本科毕业证书。

花园式高等学府――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院校,是一所以农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尤其注重与自治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结合。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由于地处畜牧区,学校注重与草原特色相结合,畜牧学非常发达。动物科学为国家特色专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学、蔬菜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农业水利工程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内蒙古的本科高校中仅此一家。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另外一大特色是开办了英汉双语授课专业,目前有十余个专业都开设了英汉双语授课。该校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每年都会聘请一百多位国外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无论是教学体系还是课程内容,都按照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安排进了教学里,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 南京农业大学

喜欢江南山水的同学们,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的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农”)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南农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现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8个学科进入了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你SRT了吗?”这句话经常流传于南农学子口头。SRT即大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SRT计划每年申报一次,每次都将有500名同学得到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他们能够与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早地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既启发创新意识,又锻炼实践才干。

南农开展了中美本科“1+2+1”、中澳本科“2+2”双学位、中法和中英“硕士双学位”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希望能够出国学习的同学来说,南农是个不错的选择。2012年,南农更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联手打造第一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

总之,在南农,你不仅可以感受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更能站在最新的科技前沿,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黑土地上农业高校―― 东北农业大学

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坐落着一所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广袤肥沃的黑土地滋养着它,最终成长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喜欢亲近大自然?农学院欢迎你。农学院现有农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3个系,农学专业作为东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另有大豆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若干,完全满足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愿望。

你是个吃货?那就来食品学院吧。一级博士授予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告诉你怎么吃最健康;畜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专业告诉你吃不完怎么办;还有一个校内肉品加工厂,一个校内乳品中试基地,完全满足你的味蕾。

什么?你说你很宅?没关系。“国际胚胎工程精英的摇篮”――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技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实现你足不出户的愿望。

你说你是学霸?生物科学专业为你量身打造。生物科学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生物学专业点,它也是东北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之一,实行八年制本硕博分段培养方案。本科阶段实施 “3+1”培养模式,即“3学年课程教学 + 1学年综合实践课程及综合论文训练”。

“花城”的求学圣地――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坐落在美丽的“花城”广州市。“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可谓是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齐飞,读书修德与求学问道的圣地。

华农的前身是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实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华农现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林经济管理、农学等12个国家特色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都进入了ESI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

第5篇

关键词安全工程;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群

1特色方向课程群结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课程群的设置是基于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在保证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体现学科优势和行业背景的特色课程群。该课程群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到科学前沿,比较完整地提供了一条特有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技能的平台[4-6]。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课程群依次由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和业余科研四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程包含专业必修课“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和专业选修课“农业安全生产与管理”,作为农业大国,在掌握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的同时,学生获得我国农业安全生产现状及生产管理手段的知识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而“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管理”正是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为学生开设的一门辅助课程;实验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实习课程由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组成;业余科研包含学生独立自主申请科创实验项目和学生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两大部分。

2实践技术

从由浅入深、理论到实践的技术角度分析,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课程群以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理论为基础设置不同深度的实践课程,针对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实验技术方法教学。实践课程分为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和业余科研3个层次。1)实验课程为60学时的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第5学期开课,实验内容分成基本实验操作训练、农产品仪器分析检测技术、微生物检测基础技术3个单元,设置了滴定法操作、样品前处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凯氏定氮法、微生物菌落测定在内的13个实验内容[7],训练学生针对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8-9]。2)实习课程是1周的教学实习、3周的生产实习和12周的毕业实习,依次为第5、7、8学期开课。教学实习围绕农业与农产品安全检测的相关教学内容,实地参观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输送基地、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等机构,让学生熟悉生产实践流程。生产实习是安排学生到相关部门的工作岗位实习3周,进一步学习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毕业实习则是要求学生进入到实习机构,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围绕选题和开展12周的实验,通过实践完成毕业论文。3)业余科研分为自主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和依托性教师科研项目。与其他实践课程不同,业余科研主要以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学生为对象,不单独设置课程时间,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指导老师和课题方向。自主性创新实验项目要求学生从课题选择、项目申请书撰写、申报立项、中期答辩、项目结题全程独立完成,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依托性教师科研项目,则是学生与指导老师双向选择,择优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并承担一定量的科研任务。通过3个层次的锻炼,学生从常规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基础和经典检测技术实验,到生产实践单位参观、实习,再到独立自主或参与性的完成相关项目,在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见解和实践等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和后期科研深造中。

3教学手段

为了实现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课程群的教学效果,建设“理论课—实验课—企事业单位参观、考察—科研项目”的完整过程和有深度的课程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针对不同过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10-12]。理论课以教师主讲和学生单元讨论的形式教学,闭卷考核。实验课内容丰富,以计量认证标准教学,针对农产品样品前处理、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固有有害成分等方面开设对应的检测方法、手段和技术,以12个小组实验+1个独立考核实验的形式教学,小组实验要求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的固定小组,协作完成前12个内容的实验,独立实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课程时间内单独完成1个实验,在此过程中考核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实验课总成绩由小组实验占60%和独立实验占40%组成。企事业单位参观、考察,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之后,进入农产品生产基地、运输基地、省/市级地方农产品检测部门机构进行短期的实地作业参观和考察的教学手段,将理论课堂融入社会生产中,赋予学生对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以现场答疑和撰写实习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查。科研项目包含学生自主立项和参与教师团队项目,分别由立项部门和指导教师单独对参与学生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结题等形式的考核及反馈。

4农产品安全动态

为加深学生理解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在保障农产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及发展动态,在特色课程群的应用过程中,针对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的进度安排,专业课程任课老师以及业余科研指导老师会从植物源性农产品和动物源性农产品两大范畴中选定追踪目标,从社会热点、新闻动态、前沿科技等方面,查阅文献资料,以两种形式检验学生对动态的掌握情况。其一,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做PPT演讲报告;其二,个人或团队分主题撰写农产品安全动态报告论文。通过这些形式辅助学生获得农产品安全动态信息,分享和追踪前沿信息。

第6篇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大学研究型教学思想已成为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本文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征,以研究型教学思想为指导,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强调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建构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模式;建构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2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52—02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基金(编号145RJZA163);甘肃农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甘肃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资助。

收稿日期:2014—10—19

作者简介:吴静(1973— ),女,四川道孚人。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遥感教学。

李纯斌(1972— ),男,湖北长阳人。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3S技术与应用。

付彩菊(1981— ),女,甘肃定西人。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遥感教学。

闫培洁(1985— ),女,甘肃白银人。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遥感教学。

大学研究型教学以主体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能够很好地体现现代大学教学的本质,[1]因此,研究型教学思想自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教育界的积极响应和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成为高校推崇的教育理念之一。[2]

目前,我国高校的在校学生一般都是“90后”,他们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成长,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更希望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3][4][5]适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研究型教学模式。[6]

甘肃农业大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以研究型教学思想为指导,进行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建构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学研究型教学的基本特点包括:教学时空的开放性;教学主体的互促性;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教学氛围的民主性;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基于上述理念,笔者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特征,贯穿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7]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建构研究型教学模式。

一、开放意识

(一)教学时空开放

遥感图像资料是遥感处理的对象,如何根据需求获取合适的遥感图像是本课程的最基本技能,也是对学生首要的素质要求。然而,下载遥感图像耗时较长,而且必须通过网络下载,鉴于课堂学时不足,同时学院实验室机房没有开通互联网,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课外实验: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网络资源,下载一景遥感图像(不限平台、传感器、时间、地点等);说明下载的过程,包括网站信息、数据查询条件设置、数据下载的方式等。通过这个实验,达到让学生掌握下载遥感图像的流程、了解相关网站的目的。由于该实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最后结果明确(是否下载到图像),学生克服各种阻力完成之后,会有一种成就感。此外,由于实验中没有限制平台、传感器、时间、地点,结果也不是全班统一的,有的学生下载了学校所在城市的影像,有的下载了家乡的影像,有的下载了自己向往地点的影像,等等,体现了自己的独特性。通过教学时空的开放,达到了对实验条件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

(二)资源开放

1.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各种获取遥感图像资料的途径,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获取影像资料的过程,使其对不同平台、不同处理级别、不同价位、不同格式、不同内容的资料有直观认识,并熟悉网站资源和数据申请流程,及时跟进网站的更新进度,了解业界的最新动态。

2.文献资源。遥感图像处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处理方法多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各种相关的期刊文献供其参考,让他们不仅自己会操作、与同学探讨处理过程和结果,还能看到相关专业领域的学者如何进行遥感图像处理研究。

(三)课程开放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遥感概论、遥感概论教学实习两门课程内容相关,但各有侧重。遥感概论侧重介绍遥感相关理论以及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及原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侧重处理的基本操作;遥感概论教学实习则是在具体给定项目中,在所学理论方法指导下,贯穿各种基本操作,实现项目目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每一次实验所培养的技能就像一颗颗打磨好的、散落的珍珠,遥感概论教学实习就像一条线,将每颗珍珠贯穿到一起,形成一条美丽的项链。三门课程相互衔接,前后呼应,学习、巩固、提高,不断提升学生对遥感学科的理解。

二、问题意识

以问题为导向,在实验设计中强调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每个实验的设计以及不同实验之间的相互呼应体现问题意识。

(一)单个实验要求分两个层次

每一次实验对学生提出两个层次的要求,首先是要求其完成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任务要求,要求用基本操作解决具体问题,加深对操作的熟悉程度,同时要对此操作的目的和意义有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

综合两个层次的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操作,而且能够明白操作的目的和意义。

(二)各个实验互动呼应

如综合“实习一ERDAS视窗操作”和“实习六空间建模”设计一个习题,要求学生利用实习一的作业二的结果作为输入,运用实习六的操作完成对图像的分类。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实习一的内容的理解,用更积极、深入的方式激活学生对前面所学实验的回忆;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达到了由实验六激活实验一的效果。

期中开设习题课,综合所学,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想办法利用所掌握的操作技能,完成思考题,解决问题。

三、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

将课程与其他相关的专业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指导学生参加学生科研训练项目(SRTP)、进行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研究,利用本课程中学到的技能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完成图像的获取、预处理、增强处理、运算、得出结果和结论的全过程,并用论文的方式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相关内容的比赛,按一定要求和规则完成相应任务。

一般来说,在SRTP、毕业设计和各种比赛中,学生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课堂上要多,包括数据的下载、数据的格式、数据的运算、各种不同来源数据之间的协同等,或者是海量数据的处理等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查阅大量文献或者需要在课程教学所用到的平台或相关软件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达到按需处理数据的目的。这个过程非常锻炼学生,能使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培养、学识的积累、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等方面获益良多。

综上所述,只要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将双主体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能力培养意识和探究意识贯穿于教学之中,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够使他们学得轻松、快乐。

参考文献]

[1]罗秋明,梁美华,易斌.大学研究型教学理论、方法与模式[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2]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3]王晓雪.针对“90后”学生特点的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3(10).

[4]薛晶心.认识90后大学生特征,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1).

[5]邹统钎,黄琳琳.网络时代“90后”特点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谈起[J].中国大学教学,2014(1).

第7篇

1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农业院校教育虽有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投入相对较少、基础差等原因,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于2003年新开设了生态学本科专业,2003~2006年,生态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基本上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课均从属于相应的理论课程,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将实验教学看作是验证课堂理论的方法和辅助手段。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体制和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并通过实验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这些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①实验室硬件建设跟不上。相对理论课而言,部分领导、老师和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实验课教学常被认为是从属教学,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设备老化,教具损耗严重,实验设施不齐备,从而影响了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效果。②实验内容重复。由于实验课隶属于不同的生态学专业课程,再加上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较快,各门课程通常均被制定了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内容,结果造成了各课程的实验内容与操作方法的过多重复,以及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如在《普通生态学》、《气象学》和《地学基础》等课程中都设置了生态因子的测定实验。③实验以验证性实验居多,并多停留在对一些简单指标的测定上。而与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衔接较少,缺乏新意,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④实验课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教学方法基本是以灌输、模拟、验证为主,实验讲义虽然写得很详细,学生只需按规定好的实验步骤与方法“照方抓药”,所以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⑤实验内容分散,系统性不强。由于生态学分支实验课隶属于不同课程,每门课程的实验学时数一般只有10学时左右,实验课所占比重较小,且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学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往往只停留在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表面观察,缺乏深入地比较、分析研究和整体的把握。同时由于近年来缺乏专任的实验教师,院校每年又不断地扩招,学生人数剧增,特别是实验课考核方式欠严谨,使得生态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生态学实验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生态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在教学中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使得实验教学水平普遍较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缩短实验与理论的差距,必须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解决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尝试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在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体系上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从2005级开始将实验课程从理论课程体系中脱离出来,独立开设了一门统一的生态学实验课程,并制定相应的学时与学分。将实验教学由原来的从属地位提升到与理论课并重的地位,提高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进行实验教学体制改革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训练实践动手能力为基础、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不断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完善实验条件,更新、重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实验教学考核,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积极完善实验条件,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政府和学校对教学和科研投入力度的加大,本科实验室空间日益拓展,实验教学用房面积逐步达到1000m2左右。近年来新购进仪器设备价值423万元,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800多万元,基本可以满足生态学各方向实验的要求。如重金属的测定、农药残留的检测、挥发性气体的测定、各种微量有机物的测定、定性和定量PCR、光合作用测定、微生物培养、细胞观察和计数、动物的生态毒理实验、营养元素(如N、P、K等)的测定,GIS和GPS实验、大气采样、农业气象监测、以及光、温度、水、气、土壤等环境因子各项指标的测定。实验设备基本上能够保证不同功能实验内容(如农业生态学实验、土壤生态学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森林生态学实验、动物生态学实验、化学生态学实验、分子生态学实验、景观生态学实验等)的开设,使实验教学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生态学系已经完成校级生态学公共实验教学平台的筹建,并向全校主修、选修生态学专业实验课程以及生态学相关实验课程的学生开放,同时也对学生自己组建的实验创新团队开放。实验硬件条件的完善和实验室的开放不仅为学生进行生态学创新实验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实验条件和机会,也是对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封闭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生态学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成以后,陆续有本科学生组建的创新团队来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并发表了相应的科技论文。

2.2全面整合实验内容,反映学校教学特色由于生态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交叉性,在实验内容上可选择的空间很大[5]。因此,在生态学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反映生态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前沿研究领域,同时也要体现生态学系自身的特色。为了避免生态学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重复,内容分散等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从2005级本科生开始,将有关专业实验整合为一门独立的新实验课程即《生态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实验学时56学时,3.5学分)。在该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按照生态学学科的特点,设置系列生态学专题实验。同时,根据学校生态学的科研优势和特色,设置专业方向实验,如农业生态学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土壤生态学实验、化学生态学实验和分子生态学实验等。同时,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比重。设置综合性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对05、06、07年级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逐步优化实验内容,形成了一个基本能反映华南农业大学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深得学生喜爱。通过对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逐步由过去以教师讲授和演示操作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动手实践与创新为中心,增加了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训练的时间和机会,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4年的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了体现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特色的生态学实验教学内容,并出版了相关的实验教材。

2.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往的实验教学都是教师在授课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在授课中给学生演示、指导,学生只需按规定好的实验步骤与方法“照方抓药”,课后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就完成了。这种被动的实验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进行改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让学生参与实验课的准备工作,如配制试剂、准备材料、野外采样等。②结合学校的各种创新活动,让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申报学校和学院的科研创新基金。例如,2006级生态学专业有13个科研小组申请得到了学校、学院“金穗”科技创新项目,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科研活动,使实验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③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或结合毕业论文研究,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扩大知识面,培养独立科研能力。此外,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实践课,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和调研,这样对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开阔眼界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实践表明,采取“多形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4建立科学的实验课考评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往的实验教学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结果易使学生养成抄袭报告的不良习惯,难以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出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生态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为目的。因此,在实验教学的考核上也必须进行改革,使生态学实验考核体系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大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平时成绩占80%,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原始记录和随堂操作考察,占55%。②创新型实验的创新意识、实验完成情况和结果讨论分析,占15%。③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科研素质等,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20%,主要是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的可靠性。考核的形式采用实验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实验小组要对整个实验开展情况作出总结和汇报,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实验工作做出小结。最后,根据上述2方面的情况给出综合考评成绩。通过建立这种科学的实验课考评体系,能较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出学生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5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态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助研,以研促教,要特别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华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各类校级创新研究基金,设立了创新学分和创新课题,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在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在生态学方面的科研优势,利用承担国家级、部省级等科研课题的条件,结合毕业论文研究,让学生以科研小组的形式参与其感兴趣的科研项目。由于华南农业大学很多科研项目都是有关农业领域的,学生自主参与这类课题的研究后,也能更深入地去学农和爱农。通过不同形式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研课题研究融入实验教学,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学生自主申报科研课题,不但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促进了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他们尽早地融入社会实践当中,成为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实践证明,教学和科研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形成“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3结语

高等农业院校正在全方位进行具有高等农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将培养大批适应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乐于献身农业,服务社会的创新人才,作为其自身的重大使命。华南农业大学在生态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做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学校将继续以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地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华南农业大学在生态学方面的科研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以保证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8篇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06-03

随着现代机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作物栽培为基础,以生物技术为先导,集机械化作业、自动化栽培设施、人工可控环境等尖端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内外农林类高校纷纷开设“农业机器人”课程,尤其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诸多专业课中,“农业机器人”是农业机械领域最新技术水平的代表性课程,是机械设计、控制技术、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课程的集中体现和综合运用,因此,开展“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案的研究和探讨,快速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农业机械发展趋势的创新人才,对于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校相关专业本科和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分析“农业机器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研究农业机器人课程的知识模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形成了一套适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的教学方案。

一、课程目的和定位

“农业机器人”课程是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林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和机械工程专业面向本科和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前沿课程,它主要讲述农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实例两大部分内容;通过分析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目前各种农业机器人的特点、基本组成和应用状况。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目前世界各国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机器人,把握农业生产系统中的高新技术,开拓视野,拓宽思路,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建立宽广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本课程在农林类高校的大机械类专业、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是诸多课程知识点(机械设计类、机电类、信息控制类)的集中体现和有机融合,又是后续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前期的直接专业训练和前期预演,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图1所示。

二、知识和评价体系

“农业机器人”课程知识体系基于现有正式出版的教材有:徐丽明主编,《生物生产系统机器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日本)近藤直(日本)门田充司(日本)野口伸译者:乔军,陈兵旗,孙明等,《农业机器人(全2册)》,第1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同时还有根据“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小组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而形成的教案。它由概论、农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实例分析等循序渐进的几部分内容组成,在知识的传输过程中穿插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在“农业机器人实验室”进行和到吉峰农机杭州分公司参观,考核评价体系本科生和硕士生要求有所区别,“农业机器人”课程知识体系和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三、教学要求和模式

“农业机器人”课程面向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同时开设,课时分配、重点难点、目标要求、评价标准等均有所不同。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要求比较如表1所示。

四、教学成效

“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案通过2012、2013两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成效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如表2所示。

“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案探讨充分体现了以技能素质培养为导向的工程类高等人才办学宗旨,其在课程目的和定位、知识和评价体系、教学要求和模式以及教学成效上,以应用为主的本科生和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生均有所不同,但是,作为学校唯一的一支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方面又几乎一致,然而,通过2年的教学实践,均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根据教师的科研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结合“农业机器人实验室”的不断建设,“农业机器人”课程的软硬件基础条件不断完善,今年有望编写出新的适合学校特色的“农业机器人”教材,“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案也将日益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徐丽明.生物生产系统机器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日]近藤直,门田充司,野口伸共,著.农业机器人I·基础与理论[M].乔军,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第9篇

1.云南农业机械化领域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2.农业硕士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探讨——系统论视角下顶层设计与内外结合的变革

3.提升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4.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问题与思考 

5.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6.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就业意向分析

7.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8.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现状评价研究 

9.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10.南疆地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1.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12.专业学位农业硕士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13.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 

14.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研究 

16.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初探

17.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 

18.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全日制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

19.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环节设计的探析——以吉林大学为例 

20.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对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22.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3.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25.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

26.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27.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实证研究 

28.关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29.提高农业推广在职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30.农林院校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调研

3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2.全日制农业推广(养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 

33.加快发展福建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途径探讨 

34.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位标准探索 

35.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现状分析 

3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37.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现状分析 

38.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

39.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40.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

41.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42.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有关问题的探讨

43.农业机械导航技术发展分析 

44.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5.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46.农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47.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为例 

48.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以渔业领域远洋渔业方向为例

4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调查及建议

50.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工作的调查及分析  

51.农业推广硕士与农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52.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

53.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底线、性质辨识与创新空间——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的思考

5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5.中国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基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Durbin模型

56.论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应对

57.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以陕西洋县为例

58.西安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59.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

60.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

61.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62.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63.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64.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来自2004~2009年中国地级单位的证据

6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基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66.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67.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68.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与农业用能强度收敛性

69.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 

70.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

71.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72.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73.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74.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

75.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分析及启示 

76.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77.多元化、政府补贴与农业企业绩效——基于A股农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78.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种植区为例 

79.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 

80.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进与门槛特征 

81.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

82.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83.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84.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 

85.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6.结构变迁、要素相对价格及农户行为——农业补贴的理论模型与微观经验证据

8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农业治理转型——基于皖南平镇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分析 

88.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89.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 

90.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 

91.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 

92.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9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

94.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

95.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96.关于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理性思考 

97.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

98.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 

99.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100.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101.农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102.中国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程度、成因与影响——基于历史宏观截面数据的验证

103.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 

104.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05.人为源因素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分析

106.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进展 

10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 

108.三峡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初构  

109.大数据推动农业现代化应用研究 

110.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

111.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112.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1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

114.中非农业合作的困境、地位和出路

115.如何发挥农业补贴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靶向作用——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的调查数据

116.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

117.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收敛与分异——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118.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

119.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120.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121.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122.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123.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10篇

一、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很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极其相近,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尚不够清晰准确。同时,从表1可以看出,两所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相差不大,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并没有体现出更强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亟待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国内一些综合性院校和财经院校开始将金融学培养重点放在财务管理、公司金融等微观金融领域,开始与国际接轨。笔者所研究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金融学专业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仍然放在传统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领域,而对公司金融、金融营销、金融风险管理等较前沿的课程仅仅安排在选修课程中。很多选修课程往往因为选课人数的限制等等原因,实际无法开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金融技能方面比较缺乏,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强。以笔者所研究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在的大学为例,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政治类、英语、数学等公共基础课学时数930学时,占必修课程1834总学时的51%,所占比重很大;专业基础课836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的46%,但设置过于宽泛,基本为与经济、管理有关的课程,比如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政治经济学等,而实际上针对银行、保险、证券等相关知识开设的基础课程比重不大;专业主干课程只有6门,学时数304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的13.8%,但相对于毕业额定学分而言,所占学分仅为16.6%,比重过低。可见,从目前的独立学院金融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情况看,尽管近几年有一定程度的更新和变化,但真正从理论体系上全面更新,适合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适应金融发展趋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实习实训环节薄弱。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占总学分的16%,所占的比重较低。并且所开展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课程论文,教学实习,以及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等,除了教学实习环节,能够利用学院的实验室资源,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业务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外,其他的实践环节仍停留在传统的论文形式上。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独立学院教学经费、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诸多限制,金融学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难以建立,与外界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沟通也较少,使得独立学院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目标的实现还相距较远。另外,从实施的效果来看,也不尽理想,实践环节往往被忽视。课程论文原本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结合现实热点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但学生普遍从网上查找资料组合甚至抄袭文章,缺乏独立思考。由于学院不具备集中安排实地调研的条件,一般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各自分散进行社会调查,而实际上真正开展调研的很少。这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很难发挥检验、整合、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换的效果。

4.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在金融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情况下,独立学院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因此,现阶段独立学院教师队伍成分呈现多元化。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其师资队伍构成主要为:外聘母体高校的教师、一定数量的本学院培养的青年教师。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在文化基础和学习习惯上与母体高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母校的授课教师往往以在独立学院授课以赚取报酬为主要目的,并没有根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而独立学院招聘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缺乏教学经验,更谈不上实践经验,难以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加强独立学院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与对策

1.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独立学院金融学人才培养既要符合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更要塑造独立学院的特色,尤其是随着当前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不断凸显,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更要求独立学院必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才能在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独立学院培养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需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具备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包括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2.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课程设置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可以针对目前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改革。第一,目前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重均较大,而很多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缺乏兴趣,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应付学习。实际上厚基础应体现在更扎实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因此,建议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减少公共基础课程,可以将减少的公共基础课程放到专业基础课部分,以保证学生专业基础的厚实。第二,独立学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应用型的特色,建议首先突出专业方向,比如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保险精算等,然后根据方向设计课程,如果是金融理财方向,可以将一些重要的金融学专业选修课进行更改。第三,增强实践课程的学分比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商业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主干课程的学习,应配合安排一定的实践学时,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业务技能。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绝不能喊口号、走过场,必须要落到实处。第一,加强校内模拟实验室建设。课程设置的优化改革,必须配合校内实验室建设,引进一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金融软件,这些软件模拟环境与现实情况基本相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独立学院通过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产学合作等途径,加强对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和业务人员作为学院的校外指导教师。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独立学院应该建立能体现自身优势与特色的,符合自身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定位的师资队伍。第一,独立学院师资以聘请母体高校师资为主,应积极支持骨干教师、专业教师到外校进行培训学习、研讨和交流,在提高教师专业学术水平的同时,也调动教师对独立学院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第二,青年教师和独立学院自己培养的教师往往在教学态度和教学经验上有所不足,建议独立学院经常邀请教学名师进行示范教学,或是邀请本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讲学,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或是采取青年教师导师制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应该积极聘请金融企业、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走上教学岗位,培养一批具有“双师型”特点的师资队伍。

作者:邓玲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第11篇

一、贴近社会现实,丰富教学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门公选课,除了涵括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外,还要紧跟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技术和发展动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关注社会环保热点问题,大幅度增加国际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最新的动态与进展,并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每节课引导性的部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可结合美国大使馆PM2.5事件讲授大气颗粒物的基本知识;结合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讲授核污染的防治;结合“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讲授生态农业技术等。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一般知识,又能使学生对环保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避免流于课本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思考。另外,针对现在学生经常使用网络的习惯,提供若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网站如“生态环境网”、“低碳网”等供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齐的状况,公选课应侧重于普及知识方面,但要避免讲授的知识表面化与科普化倾向,以免挫伤部分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每节课都要有一些较为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期望。

二、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讲授大气对流对污染的影响时,点燃一支香烟,置于带有隔板的倒置烧杯中,直接观察大气颗粒物在烧杯内的运动过程,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大量增加图片内容,每页课件均以大尺寸具有视觉冲击性的图片展示,对应文字相对减少,留给充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图片信息。同时,利用课间休息给学生观看5~10分钟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对环保问题出现的根源、过程、危害等发表看法。在学生对问题有了充分认识后,老师可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课本理论知识内容“活”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选修公选课的学生作业和学校活动较多,往往会出现“下课抛脑后,上课想不起”的学习状态。每次课结束后留下1道拓展题,下次上课前用5分钟时间提问,学生共同回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课前提问也可以促使学生上课专心,课后能阅读相关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三、结合课外实践,增强感性认识

公选课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体系,也要与实践充分结合。公选课面向多个学院多种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相对应专业实践的支撑,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偏于理论,完全没有课程内容所对应的感性体会,常会出现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仍难以真正掌握的情况。如讲授水体污染时涉及的各种水质指标是怎么测出的?城市交通中的噪音主观感觉和测定的声音分贝数之间是怎样对应的?对此,我们在进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时,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一些污染河流和交通道路,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周末时间携带若干简易仪器到现场进行观察测定,这明显增强了感性认识,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近年来,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一直进行着此种“微型实践”,这种实践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选修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当今大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开展一些公选课的“微型实践”可以达到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过去一直采取期末论文考核方式,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不爱思考,不重视能力培养,上课不听,下课不看,有些学生在网上下载文章应付,极易出现抄袭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改中试行了多种形式并存的考核,即课堂考勤(占10-20%)、随堂快速测验(占20-40%)、课程论文(40-60%)。课堂考勤采用签到和提问两种形式,签到保证课堂考勤的连续性和公正性,而点名提问可防止代签现象。随堂快速测验主要目的是强化巩固学生对当堂理论的掌握,一般放在当堂课程教学结束时,时间10分钟,题量控制在10个以内,题型由名词解释、判断、选择等组成,避免学生觉得作业过多而产生抵触心理。在课程论文方面,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半时,即鼓励学生开始写作课程论文,主题可以选择课堂上讨论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通过更多和外院外专业的同学交流,为课程论文寻找多方面的观点和素材。另外,提倡学生结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论文写作。课程论文一方面严格控制字数,一般情况下控制在3000字以内,其目的是防止学生东拼西凑四处抄袭。另一方面,提高课程论文主题的选择标准,要求学生必须从自身感受出发,结合当前存在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小”问题,展开讨论,谈出观点。这样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课程论文的质量,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查资料,动脑构思形成观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实施这些新的考核方式后,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觉得自己环保知识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公选课教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除了从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实践化及课程考核多样化等方面开展外,还需要结合学校关于公选课的管理政策,如选课人数、选课学生年级差别、开课学期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公选课的课程特点,如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应用技术类等,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公选课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全方位开展,多种手段并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本良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第12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课程体系;优化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性质。目前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中广东省内有5所,分别为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许多学者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广东海洋大学实际,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优化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借鉴,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专业历史沿革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端于1994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的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1997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与湛江水产学院合并成立湛江海洋大学,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予以保留。1998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布,将原来的“土地管理”专业和“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于我校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尚不符合申报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条件,因此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划入到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本科生。2005年6月,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本专业仍旧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由原来的1个班35人左右,发展到2个班70人左右。2016年9月,为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对相关学院及其学科专业布局进行了调整。在本次调整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农学院调整至管理学院。

2现行课程体系概况

自2005年以来,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每隔4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目前正在执行的是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这一方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构成,总学分176.5。

3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3.1总学分偏高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学分达176.5。根据笔者对国内15所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学分的调查,总学分超过我校的只有4所,分别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由于总学分偏高,学生修读压力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2学科基础较薄弱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农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在成立初期学科基础课主要以数学类和农学类课程为主。经过三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农学类课程已被调整出培养方案,并增加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但经济管理类课程数量仍偏少,特别是随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农学院调整至管理学院,在大类培养背景下,必然要增加更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

3.3专业选修课较少,且设置混乱

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只有9门课程,远低于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42门、28门,学生的选择面十分有限。且专业选修课设置较随意,只是简单地将9门课程拼凑在一起,未按方向(模块)进行归纳,导致学生选课较盲目,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3.4部分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虽已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技能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有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既没有设置实验,也没有设置实习,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等;有些课程虽然设置了实验或实习,却由于实验室建设滞后,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导致部分实验或实习难以开出,即使勉强开出,实验、实习效果也难以保证。

4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4.1压缩总学分

将总学分压缩至160左右,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一是删掉部分与专业相关性不强的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普通地质学、地图编绘、环境质量评价、水土保持学等课程;二是在不减少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课程学时,如将遥感技术、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估价从64学时减少至56学时,将土地管理学从56学时减少到40学时,将土地资源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从48学时减少到40学时。

4.2夯实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课增加公共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海洋综合管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将经济学原理拆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并适当增加学时数。

4.3增加专业选修课,并按方向设置

根据近几年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将专业选修课归纳为土地行政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和房地产开发3个方向,每个方向设置7~8门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按方向设置后,引导学生按照方向进行选课,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4.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环节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一是对已开设实验的课程,重新调整实验学时,如将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验学时由16学时增加至24学时,将遥感技术、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实验学时由24学时减少至16学时。二是增设房地产投资分析实验、CAD制图实验、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验、农田水利学实验、土地整理学实验、农用地分等定级实验。三是增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实习、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实习、房地产估价课程实习。四是整合土地利用图件处理技能训练与土地利用数据处理技能训练,设立土地管理综合实习。

4.5调整部分课程性质

将景观生态学由专业必修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将房地产市场营销由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

参考文献

[1]赵凯,夏显力.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43-46.

[2]吴壮金,严志强,廖赤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20-25.

[3]刘庆.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180.

[4]何灵.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5(1):84-86.

[5]王辉,汪应宏,陈龙乾,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编制[J].高教学刊,2016(4):143-144.

[6]鲁春阳,文枫,张宏敏.管理学科工科化视阈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7):164-165.

[7]李雪梅.就业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大学教育,2013(8):38-40.

[8]谭雪兰,朱红梅,张坤,等.地方农业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17-319.

[9]周飞,陈士银.国内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4(36):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