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1 04:07: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商务毕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时间:待定
地点:A-11 319
参会人员:经管学院院领导 电子商务教研室全体教师 经管学院实验室主任 企业代表 学生代表
主持人:王建强
一、主持人致欢迎辞,介绍到会嘉宾,并说明本次会议目的主要是修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0分钟)
二、由院领导致辞,包含内容: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情况、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电子商务教师队伍、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及存在的问题和修订的意义和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情况。(20分钟)
三、现场开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调研。可以采用教师和学生提问,企业代表回答的互动形式。包含但不拘泥以下问题:
(40分钟)
1.到会企业是否都在做电商,情况如何?是否将电商当作一件有战略意义的事情在做。
2.从事电商岗位的员工的招聘渠道,毕业院校和所学专业,是否能够满足业务的需要。
3.公司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公司认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最主要的能力是什么。
4.对实习方式、实习内容和实习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四、通过屏幕显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请代表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毕业实习等提出针对性的意见。(30分钟)
五、请与会代表畅谈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20分钟)
六、询问各单位是否有订单式培养的意图;是否有与经管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意向;是否愿意成为校外电子商务实践基地;是否愿意与经济管理学院合作开展电子商务项目或课题。(10分钟)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1.实践教学体系顶层设计思路不清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是企业电子商务的生力军,通过实践教育可以使他们掌握相关技能,从而有效开展工作,推动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顺利发展。
2.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完备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竞争态势等变化而不断变化,要求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变化,适时地提出应用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通过专业实践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专业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专业实践,学生能找出书本与实践中的差距,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或寻求其他帮助使问题得到解决,从中能学习到很实用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4.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的开展学生通过专业实践后,能掌握许多非常实用而且针对性强的知识,能很快适应和进入实务环境,熟练操作和运作电子商务活动,掌握较实用的新技术和较强的商务意识,帮助学生缩短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提高就业能力。现在很多毕业生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走上利用电子商务创业之路,专业实践能帮助他们积累相关经验,用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实施创业。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不合理,课程教材严重滞后,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仍然是以传统的学科作为依据。授课过程中所选用课本信息严重滞后,直接影响整个授课效果及学生掌握情况,专业实践中,老师没有相应的实验或实训指导书,实践的整个过程中教学目的、能力要求不明确,技能要求及要求掌握的程度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完成后没有相应的方法来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及是否达到了此次实验或实训的目的;同时由于目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去操作、去思考。这样使教学目的及实训要求具备的能力无法完成,使整个的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培养出学生的能力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
2.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目前开展的实践教学多半是学主要围绕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开展,如《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物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数据库应用》等课程设置的,主要是一些模拟系统的软件类的使用。所引用的案例大部分是教科书上的范例,与现实市场环境相差太大,虽然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电子商务交易中各个角色的操作,体验到前台和后台的流程。但这种模式毕竟是模拟仿真,并不能代表电子商务的实验全部,其设计与现实企业的实际操作和需求还有很大一块差距。如果把会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当作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全部,会造成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片面理解。
3.校内外专业实践设施不够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学校仍然是以校内实训为主,而校内实训多半是采用模拟环境,且在整个实训过程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考核仍然按学校规定进行。这样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只能够简单的了解掌握该课程基本的要求,学生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以及企业项目真实的操作流程,同时也无法体会到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各种规定及企业文化,使学生不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适应工作环境,投入工作岗位。
4.师资水平缺乏专业性目前很多教师电子商务工作经验欠缺,电子商务是一个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学科,同时该专业又是一个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这使得从事该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各种综合的知识及能力。但是在实际中老师很难具备这些要求。大部分的专业课老师对电子商务的整体框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且又没有真正去企业工作过,在讲解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和实践技能操作时缺乏宝贵经验。
5.学生的专业水平深入性不够电子商务实验变成了学生上网,实验课程体系不完善,实验内容不具体,实验环节不细致。只能让学生去浏览网站或去网上购物。学生只能看到网站前台实现形式,对电子商务的后台业务处理流程以及后台数据库与前台网页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无从得知,后台处理等内容也无法接触。另一方面大多数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都限于提供一个程式化的模拟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上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的理解,但在培养学生设计和开发电子商务模型能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水平创新能力方面尚有不足。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改革意见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创新措施
[作者简介]杨加猛,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江苏南京21003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177—03
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日趋旺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2006年中国19267家大中型企业的电子商务采购金额达到5928.6亿元,电子商务销售金额达到7210.5亿元。据此估算,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15000亿元。而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每年都将超过20万人,而且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延续。电子商务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市场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成为政府、高校、企业等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2000年底,教育部批准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2001年,首批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13所高校开始招生。此后,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2003~2005年,全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招生规模为1.5万人/年,专科招生超过6万人/年。截止2006年6月,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6所,高职高专类院校864所,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超过10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约7万人。
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由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等高校组成的“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于2005年5月对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数量基本适度,但教学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其中,师资状况上,为本科生授课的教师中,讲师和副教授合计占总体的67.4%;教师毕业专业中,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和经济学三类合计占71.9%。学生状况上,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的人数与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相差较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知识结构、计算机水平、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等方面较为突出,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还有一定不足。就业状况上,电子商务专业存在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与就业率略低于平均水平的反差,人才供需双方需要进一步对接、人才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二、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
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和经济形态,电子商务带来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一次巨大变革,需要一支浩大的、有新型商务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队伍。但相比其他较为成熟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时间短、内容新、任务重,正处于初步探索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方向细分不足。相比许多传统专业的明确定位,部分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界定上相对宽泛,培养方向上缺少细分,“高级、复合型”的培养初衷与实际结果存在反差。例如培养模式上,高校工厂化培养与企业个性化人才需求存在反差;知识结构上,学生宽厚的经济、管理学基础与社会专业化导向间存在反差;就业意向上,本科生从事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或技术的预期与众多企业的操作性人才需求存在反差等等。
2.课程体系缺乏有机集成。从现有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分为技术、商务和管理等几大模块,但各大模块之间相对割裂,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这一状况与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宽泛、专业定位不明有着较大的关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明确各模块功能和课程内容的导论(概论)课程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同一模块的前后课程在内容上有所重叠,导致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整体性认识;另一方面是实验、实训,尤其是综合性实践项目相对缺乏或效果欠佳,没有达到有机融合各大模块的目的。
3.重理论、轻实务。强于书本,弱于实务,是目前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中相对普遍的一个问题。实务训练对于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状况是,部分高校仍存在着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乏味听讲的现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电子商务教材本身,又存在着或偏于定性描述、或偏于具体技术、深浅不一、案例和实训内容缺乏等问题。有些即使是重视实务环节的高校,也只是以软件模拟为主,且面临着软件简单、陈旧、脱离现实等困境。
4.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综观培养方向细分不足,课程体系缺乏有机集成,重理论、轻实务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这一新兴专业的师资相对缺乏。据“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现有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毕业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仅为1.9%;而在国际交流经历和专业实践经验上,84.5%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没有国际交流经历,44.4%的专业教师没有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由于本身较少参与实践活动,导致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指导实验和创业等方面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当然,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有待提高这一问题,也与电子商务专业成立时间短,电子商务内容广博、学科交叉大,引进企业高级实务人员存在困难等原因有关。
三、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与创新措施
1.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b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复合型教师,师资质量的提高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除了积极引进熟悉中国电子商务实践的海归人才和有较高实务经验的企业人才以外,高校和青年教师自身都应做出更多的努力,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具体应注重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师资培训。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进行扎实的专业培训,学术带头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就人才培养中的有关问题与专业教师充分交换意见。建议青年教师从讲授电子商务导论和带实验课开始,注重推广先进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手段,多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二是多参与实践项目或活动。专业教师应积极争取、参与或主持本领域的科研和社会项目。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电子商务竞赛,进一步融入电子商务的真实环境,熟悉企业的网络商务应用模式,并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三是与企业或其他高校开展师资合作。通过与企业或其他高校联合申请课题、开发课件或出版教材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青年教师了解学科前沿,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2.细分培养方向,明确核心课程。由于电子商务涉及面很广,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实现对学生面面俱到的培养。而培养复合性人才也并非是技术、商务或管理类课程的简单叠加。因此,高校需进一步把脉市场需求,明确专业定位,做到前宽后窄、先博后精,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在技术、商务或管理的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在培养方向上,高校可以按照电子商务内容,如电子商务物流、营销、贸易或项目管理等进行细分,也可以结合具体的行业进行专业定位,如医药电子商务、化工电子商务、农林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等,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行业知识和电子商务策划、应用能力。建议推行本科导师制度,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分类指导,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并符合企业的细分需求。
在专业定位上,不同高校可以结合其行业或专业优势进行细分。但作为同一个专业,其核心课程应予以规范,以体现一个专业的基本培养规格和对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方面,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个相关高校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望在近期形成电子商务专业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
3.改革教学方法。电子商务专业反映了技术和商务领域的最新发展,其教学方法也应突破常规。例如,根据企业具体的电子商务应用和学科发展前沿,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结合完整的商务项目,让学生了解一个项目的策划与运行全过程,以培养高层次的项目管理人才;采用课堂讨论方式,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搜集、分析、处理相关资料和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公开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建立、利用高校的教学科研网站,一方面为学生下载优秀论文、辅助案例和前沿教学内容,以及提交作业、交流学习心得等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为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和维护、丰富网站内容等提供实践机会。
4.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无论是原有的偏管理或偏技术的培养模式,都必须着眼长远,又切合我国社会信息化初期的市场需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为此,实践性教学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已引起了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
建议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进一步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而言,高校除引进、更新电子商务开发及模拟软件,建立企业实习基地以外,还应充分借助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创新学生实践、实习方式。一方面,校园内的招生、宣传、图书设备采购、网络教学、后勤服务等逐步电子化,学生可以利用高校的电子商务氛围,学习、研究校园生活的电子商务内容;另一方面,以相关电子商务竞赛为载体,借助阿里巴巴、淘宝、腾讯、各电子银行等电子商务平台,使学生接触企业真实问题,了解各种商业模式和典型应用。此外,还可以探索高校教育与社会资格认证有机结合的机制,创造专业理论与企业实践无缝连接的电子商务培养环境,建立起学习、实践的“生活化、商业化”培养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完善包括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社会实践在内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创新措施
[作者简介]杨加猛,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江苏 南京 21003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177―03
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日趋旺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2006年中国19267家大中型企业的电子商务采购金额达到5928.6亿元,电子商务销售金额达到7210.5亿元。据此估算,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15000亿元。而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每年都将超过20万人,而且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延续。电子商务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市场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成为政府、高校、企业等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2000年底,教育部批准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2001年,首批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13所高校开始招生。此后,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2003~2005年,全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招生规模为1.5万人/年,专科招生超过6万人/年。截止2006年6月,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6所,高职高专类院校864所,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超过10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约7万人。
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由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等高校组成的“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于2005年5月对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数量基本适度,但教学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其中,师资状况上,为本科生授课的教师中,讲师和副教授合计占总体的67.4%;教师毕业专业中,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和经济学三类合计占71.9%。学生状况上,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的人数与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相差较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知识结构、计算机水平、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等方面较为突出,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还有一定不足。就业状况上,电子商务专业存在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与就业率略低于平均水平的反差,人才供需双方需要进一步对接、人才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二、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
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和经济形态,电子商务带来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一次巨大变革,需要一支浩大的、有新型商务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队伍。但相比其他较为成熟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时间短、内容新、任务重,正处于初步探索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方向细分不足。相比许多传统专业的明确定位,部分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界定上相对宽泛,培养方向上缺少细分,“高级、复合型”的培养初衷与实际结果存在反差。例如培养模式上,高校工厂化培养与企业个性化人才需求存在反差;知识结构上,学生宽厚的经济、管理学基础与社会专业化导向间存在反差;就业意向上,本科生从事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或技术的预期与众多企业的操作性人才需求存在反差等等。
2.课程体系缺乏有机集成。从现有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分为技术、商务和管理等几大模块,但各大模块之间相对割裂,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这一状况与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宽泛、专业定位不明有着较大的关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明确各模块功能和课程内容的导论(概论)课程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同一模块的前后课程在内容上有所重叠,导致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整体性认识;另一方面是实验、实训,尤其是综合性实践项目相对缺乏或效果欠佳,没有达到有机融合各大模块的目的。
3.重理论、轻实务。强于书本,弱于实务,是目前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中相对普遍的一个问题。实务训练对于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状况是,部分高校仍存在着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乏味听讲的现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电子商务教材本身,又存在着或偏于定性描述、或偏于具体技术、深浅不一、案例和实训内容缺乏等问题。有些即使是重视实务环节的高校,也只是以软件模拟为主,且面临着软件简单、陈旧、脱离现实等困境。
4.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综观培养方向细分不足,课程体系缺乏有机集成,重理论、轻实务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这一新兴专业的师资相对缺乏。据“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现有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毕业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仅为1.9%;而在国际交流经历和专业实践经验上,84.5%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没有国际交流经历,44.4%的专业教师没有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由于本身较少参与实践活动,导致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指导实验和创业等方面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当然,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有待提高这一问题,也与电子商务专业成立时间短,电子商务内容广博、学科交叉大,引进企业高级实务人员存在困难等原因有关。
三、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与创新措施
1.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b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复合型教师,师资质量的提高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除了积极引进熟悉中国电子商务实践的海归人才和有较高实务经验的企业人才以外,高校和青年教师自身都应做出更多的努力,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具体应注重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师资培训。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进行扎实的专业培训,学术带头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就人才培养中的有关问题与专业教师充分交换意见。建议青年教师从讲授电子商务导论和带实验课开始,注重推广先进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手段,多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二是多参与实践项目或活动。专业教师应积极争取、参与或主持本领域的科研和社会项目。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电子商务竞赛,进一步融入电子商务的真实环境,熟悉企业的网络商务应用模式,并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三是与企业或其他高校开展师资合作。通过与企业或其他高校联合申请课题、开发课件或出版教材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青年教师了解学科前沿,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2.细分培养方向,明确核心课程。由于电子商务涉及面很广,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实现对学生面面俱到的培养。而培养复合性人才也并非是技术、商务或管理类课程的简单叠加。因此,高校需进一步把脉市场需求,明确专业定位,做到前宽后窄、先博后精,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在技术、商务或管理的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在培养方向上,高校可以按照电子商务内容,如电子商务物流、营销、贸易或项目管理等进行细分,也可以结合具体的行业进行专业定位,如医药电子商务、化工电子商务、农林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等,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行业知识和电子商务策划、应用能力。建议推行本科导师制度,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分类指导,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并符合企业的细分需求。
在专业定位上,不同高校可以结合其行业或专业优势进行细分。但作为同一个专业,其核心课程应予以规范,以体现一个专业的基本培养规格和对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方面,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个相关高校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望在近期形成电子商务专业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
3.改革教学方法。电子商务专业反映了技术和商务领域的最新发展,其教学方法也应突破常规。例如,根据企业具体的电子商务应用和学科发展前沿,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结合完整的商务项目,让学生了解一个项目的策划与运行全过程,以培养高层次的项目管理人才;采用课堂讨论方式,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搜集、分析、处理相关资料和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公开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建立、利用高校的教学科研网站,一方面为学生下载优秀论文、辅助案例和前沿教学内容,以及提交作业、交流学习心得等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为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和维护、丰富网站内容等提供实践机会。
4.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无论是原有的偏管理或偏技术的培养模式,都必须着眼长远,又切合我国社会信息化初期的市场需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为此,实践性教学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已引起了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
建议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进一步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而言,高校除引进、更新电子商务开发及模拟软件,建立企业实习基地以外,还应充分借助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创新学生实践、实习方式。一方面,校园内的招生、宣传、图书设备采购、网络教学、后勤服务等逐步电子化,学生可以利用高校的电子商务氛围,学习、研究校园生活的电子商务内容;另一方面,以相关电子商务竞赛为载体,借助阿里巴巴、淘宝、腾讯、各电子银行等电子商务平台,使学生接触企业真实问题,了解各种商业模式和典型应用。此外,还可以探索高校教育与社会资格认证有机结合的机制,创造专业理论与企业实践无缝连接的电子商务培养环境,建立起学习、实践的“生活化、商业化”培养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完善包括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社会实践在内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4-0035-02
1引言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同时,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紧张。目前我国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大部分能够操作电子化工具,但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电子商务培训。未来5年,我国对熟悉电子商务的外贸人才需求量至少在200万以上。并且,在我国1100万家中小企业中,已经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开始尝试并越来越熟练运用电子商务工具,仅此一项就将至少产生近300万个工作岗位。由此可见,国内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很大。
截至2005年4月,已有275所普通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数十万人,其中,每年有十万学生毕业,这样的数字远远满足不了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仅仅从这方面看,电子商务人才应该是香饽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电子商务已经推广了6年之余,但毕业生就业成功率一直在20%上下徘徊,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70%的就业率。
面对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让人思考如何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
2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以下几个层面的需求:
(1)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人才
企业开发电子商务,除了软硬件条件的具备外,重要的是知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体包括:
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电子商务系统的管理运作。他们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商贸知识、电子商务法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与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知识等。
电子商务实际操作人员,负责本单位电子商务活动的实际操作。他们需要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商贸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电子商务技能和操作规范、操作标准等。
(2) 电子商务项目开发人才
在电子商务法规、市场、应用环境创建与完善的同时电子商务的项目开发就成为一个单位搞好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社会所需的电子商务项目开发人才又可分为一下几类:
电子商务分析人员,需掌握相关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及项目系统分析领域的商务知识;电子商务项目设计人员,要求掌握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关软硬件知识等;电子商务项目具体实施人员,要求掌握电子商务开发软件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等。
(3) 电子商务管理人才
主要是指政府行政部门的电子商务管理人才,他们应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的法律、法规,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网络管理、CA 认证管理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管理知识等。
(4) 电子商务的教学科研人才
主要是指在大专院校、相关科研机构及相应部门和企业中从事电子商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人才。他们的知识应是信息网络技术和商务理论的融合,应该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很好地结合,能够对电子商务的某些问题和领域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迅速,各大专院校纷纷开设各层次电子商务专业,为电子商务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培养了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但发展的同时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1) 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明确,造成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由于对电子商务专业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定位的模糊,导致教学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2) 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在我国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在许多院校仓促上马,表现为若干个专业的拼盘,影响了该专业的健康发展。
(3) 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迫切需要丰富的实践教学,适应社会的需要。
(4) 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电子商务专业讲授现代化的内容,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5) 师资力量薄弱。许多教师从计算机、通信、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转向电子商务课程,懂技术的不懂商务,懂商务的不懂技术。这种情况的结果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内容不合理。
(6) 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电子商务与别的学科不同,它是先有实践,然后才有理论,理论落后于实践,因此教材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落后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另外,不同教材之间的重复和冲突更加严重,各高校在教材的选择上难度很大。
4相关应对措施
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毕业生无法就业,因此要求在电子商务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专业方向
必须进行规划论证,确定专业发展的方向。各学院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抓住社会某些领域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突出本校在办学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与其他学校差异化培养学生。
(2)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企业心目中的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有每天都学习电子商务新知识的意识,熟悉计算机及互联网使用的基本技能,能懂得贸易知识、消费心理学、行业知识、谈判技巧、客户关系管理、营销学、国际贸易、商业法律等。因此高校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除了强调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外,更应侧重商务,计算机是工具,商务才是根本;尤其是国际商务知识的传授,因为电子商务是国际化的商务活动。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还应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就业主体”为主,兼顾个体发展;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等原则。总体来说,电子商务课程设置应具备三个特点:使用性:面向社会,面向行业;职业性:针对具体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特性选择课程内容;超前性: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3) 专业教师的培养与引进
目前电子商务教师大多是从计算机类和经济管理类等相关专业转行过来的。要么侧重经济管理,要么侧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构建设。另外大部分教师缺乏商务实践。对教师的培养不仅仅是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应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更优惠的政策,鼓励他们从事一些网上的商务实践,多与企业合作。在引进教师方面,不应只看教师的学历,还应该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应引进与企业工作多年的教师。
(4) 重视实验室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和企业联合固然好,但学生大部分还是在学校学习,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实验室建设中要遵循以下原则。仿真性原则:实验室设计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电子商务运作方式、管理方式和操作方法。实验内容和方式应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多样化原则: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电子商务实现方式的,因此要求我们的电子商务的实验内容、实验方式、实验结果及考核手段都样化。开放原则:要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开放实验室,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维、去发挥,让学生在反复的实验中得到锻炼提高。创新原则:通过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迎合学生的好奇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创造力。
(5) 改变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因此一定要借助先进的技术进行学习。案例教学应该占一定的比重,让学生从中学习经验,总结教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上网购物、模拟实验以及自己创建网上购物环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面对情景性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去尝试找到有意义的解答的知识构建过程。
(6) 正确的就业引导
综观全国人才市场,除了高等教育院校招聘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外,很少企业直接写明招聘电子商务岗位,这正是使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迷茫的主要原因。为此,在他们毕业前,要让他们知道电子商务无所不在。比如市场调研、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网络计算机技术、财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等等很多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让学生放宽眼界,发挥所长。
参考文献
1.张毅. 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
2.罗风兰.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建设[J]. 南昌高专学报,2003,(1).
3.刘秀荣.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8).
4.黄杰.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挑战与变革[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5).
作者简介:
刘宏(1969-),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web应用、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模式
作为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生力军,技工院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对口就业的适应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毕业后能掌握适应工作岗位的就业技能。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如此,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技工教育工作者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设置中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形成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岗位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增设或是增加实践性的教学以及技能性训练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一)电子商务的实验模拟教学
实验模拟教学主要是通过电子商务实验模拟的系统以及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立,并且运用这些系统和实验室来进行电子商务模拟操作,使学生能够感受到B2B、B2C等形式的电子商务的交易、网络营销、网上银行以及物流管理的具体运作情形。要求学生实验/实训后提交实验报告或实训日记,从而保障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质量。通过这种实验教学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图形图像的处理以及程序的设计与开发等一些实际性的操作。
(二)与电子商务产业化项目相结合的实训教学
与产业化项目相结合的实训教学,能让学生在得到实践机会、掌握电子商务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也为学校带来收益。例如:组织教师带领学生承接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改造项目以及校外的产业化项目。这样的实训教学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由实训室模拟环境向真实环境的转变,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得到真刀真枪的锻炼。除了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让学生了解项目运作模式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多方面素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快速实现课堂教学与职场岗位间的“短距离对接”。
(三)运用网络模拟创业的教学手段
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与能力。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鼓励学生通过网上开店等形式来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在网上开店不仅是一种商务投资的行为,也可以让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得到实践与创业机会,让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C2C模式的电子商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辅导学生,解决他们实际中遇到的疑问与困难,注重培养他们健康创业的良好心理素质,从而培养他们坚韧的毅力、大胆的创新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
(四)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机会
学生的各类实习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内容。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知识与相关技能,增强他们的专业意识;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主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强化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动手操作的能力,最终达到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来进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
例如,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假期专业实习,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到对口的公司或网络工程现场参加网络系统设计、网络工程施工、网站建设和网络管理等工作。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增长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又如,在毕业实习/设计环节,要与岗位对接,突出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参加各类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调查研究或实践活动,比如: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宣传,产品促销等市场营销活动,参与市场调查活动,充当市场调查员的角色,学习收集整理市场调查资料等。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的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和观察社会、增强专业应用能力与操作的技能。该方法既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又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各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有人质疑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的教学质量,认为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结合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因此,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针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学校必须重视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不然学生不但做不了项目设计、网站建设等较高层次的电子商务工作,也做不好营销、计算机管理等基础工作。
对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重视,一是要从观念上对其高度重视,要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支持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二是要从硬件和软件上都拿出具体方案来,并将其落实。三是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中的教师以及实验室人员,也应当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将实践教学搞好。
(二)实践教学的体系还不够成熟
就目前来说,由于实践教学体系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应用发展才刚刚起步,其很多方面都还不太成熟。因此必须理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按照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当前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彻底调整旧的课程教学体系。革新按照理论教学的需求来对实践教学进行安排的老模式,逐步形成将能力训练项目作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的体系。不仅如此,尽可能的压缩一些理论教学的课时,让其为实践教学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加充分的实践机会。同时还需要编写新的实践教学大纲,制订新的实践教学计划,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从而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缺乏实践教学专用教材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教材大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关于技能实践的内容比较欠缺,教材的内容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不相对应,比较缺乏实用性。鉴于适用于实践教学的专用教材或辅助教材比较缺乏,因此应该尽快出版实用的实践教学教材。一些有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及时总结自己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所积累的教学经验,结合先进的实践教学理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编辑一些适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形势的专业实践教学教材。
(四)校内的实践设施建设不完善
虽然许多技工院校都拥有一些配置性能较好的计算机教学室,但是对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而言,这些还是不够的。在建设高质量校园网的同时,必须投资建设各类电子商务模拟仿真实验室,如: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网络实验室、物流实验室、电子商务模拟训练系统、供应链管理模拟训练系统、市场营销模拟训练系统、客户关系管理模拟训练系统等。让学生在这些实验实训室学习时,如同亲临实际工作现场,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下掌握真正实用的技能。
(五)校企合作不够充分
要让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校企间的合作,和企业一起来培养电子商务的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更加贴近现实,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种非常实用和行之有效的办学方式,需要大力发展。同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设备,企业成了实习基地,既可以减少学校的教育投入,又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学习效果。目前,和技工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还比较少,需要鼓励和争取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技工院校也要探索适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积极联系企业,和企业商谈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事宜,与企业合作办学,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目标。
(六)师资队伍的教学素质有待提高
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队伍的水平对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前提下,通过对教师实施技能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技能显得意义深远。除了自身组织培训提升教师技能,还可以采取“送出去”和“走进来”相结合的措施。送出去,是指将教师送到企业去培训;走进来,是指企业的技师来学校授课。让教师到企业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同时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教学,借此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科研,以探索一些适合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毋庸置疑,在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当前,电子商务将加快驱动国内经济实现由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到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电子商务行业方兴未艾,电子商务人才却很缺乏。技工院校如何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是其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电子商务人才的复合型和实践性要求,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技工院校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针对不足,采取相应措施,尽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宏祥,郑伟.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石建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初探[J].高教论坛,2005(2).
[3]张天宇,刘红梅.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6).
随着电子商务蓬勃的发展,电子商务人才成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之一。但电子商务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300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另外还有数百所高职高专类院校以及高等自学考试也设置了相应专业,加上其他层次培养的专业人才,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电子商务职业教学和培养体系,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到数十万人。
但国内各个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一切都处在摸索阶段,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人才不符合市场需要。因此,再思考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配置跟不上
电子商务,英文是Electronic Commerce,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到信息技术、经济、金融、市场营销和管理等诸多知识,要求网络技术和商务各学科之间要具有高度的复合性和交融性。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抽调,缺乏复合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也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和深入。另外,很多学校的师资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在从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1.2 培养方向界定不清
现在各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大多旨在培养即具备技术能力又拥有商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求学生既通晓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能力;又要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同时熟悉金融、国际贸易领域的知识;还要具备法律和英语常识等。培养目标太宽泛,不仅导致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而且由于没有掌握一项专业技能而面临就业困难。这种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的实际需求。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
1.3 课程体系落后
目前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都是按照以前本科教材编写的理念进行编写的,强调的是学科教育,理论知识过多,实践知识缺乏。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优化,体现不出对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目前教材库中根据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编写的教材非常稀有。
1.4 实践训练仍比较缺乏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等都需要大量的实战训练。尽管这两年很多院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实战训练。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商务行为本身是复杂多变的,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如果没有真正的商人参与、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另外一个问题是: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 电子商务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误区
由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开放性,很多院校没有进行科学的职业分析、没有做深入的人才需求调研,在没有条件的基础上,电子商务专业就大面积设置和招生了。统计资料表明,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只有20%左右(远低于全国大学生74%的就业平均水平),网上甚至有人将电子商务专业列为“十大最不好就业专业”之一。
笔者发现,电子商务学生在对专业对口的理解方面还是有一些误区的。
虽然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招聘企业很少直接写明招聘“电子商务专员”,但事实上,像信息调查员、市场策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知识管理、行政等职位也都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只是企业没有在这些工作岗位中列出“电子商务”罢了。由于许多毕业生没有发现“电子商务”四个字时,便放弃投简历;即使投递,也认为是专业不对口的无奈之选。
例如,人力资源市场上招聘较多的是市场营销人才,仅从名字上来看,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比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更对口,其实不然。市场营销也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基本课程和核心课程,而且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还擅长利用电子化工具开展市场调研与分析、网络营销、电子化国际贸易等额外的知识与技能,应该更具有竞争力。但是,我们很多毕业生确认为这是专业不对口。
3 新时期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许多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发展积极地进行了教学研究和改革。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严峻的情况下,在这一新时期下,就更需要广大高职院校创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 整合原有优势学科,抓好本校的培养特色
我国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与普通高校在科研、技术、师资以及学生素质等方面都相差很大,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培养侧重于某种学科的电子商务人才。
例如,以经济、贸易类为优势学科的院校,可以选择以经济贸易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国际贸易中大约有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全国目前大约有10万左右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大部分人都没有受过电子商务专业的系统培训。这就给这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以交通运输、物流、市场营销等为优势学科的院校,可以选择以物流和营销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近年来物流企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也很旺盛,适合高职学生就业岗位很多,如后台管理与信息处理人员等。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上,一定要注意强调信息技术与商务的结合,强调两者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使商务模式向电子化转变。
3.2 以就业岗位为导向,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可从事的职业岗位有:助理电子商务师、网络推广员、网络营销员、网络编辑、网络调研员、电子商务/政务平台管理、商务文员、外贸人员、电话营销员、在线客服、知识管理员等等。因此围绕电子商务岗位的要求,构建了专业核心能力,如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电子交易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能力、商务管理能力,建立 “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根据这些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以支撑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大力推进工学结合。
3.3 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网上创业实训机会和条件
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校内实训通常是通过电子商务模拟平台进行实训。这一模拟平台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对电子商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模拟平台是对实际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固定化和简单化,与实际的电子商务业务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这种操作完全按操作手册来进行,难度较小,主要是练学生对书本学习的熟悉程度;模拟平台注重电子商务业务的实现,却忽视电子商务的技术背景和宏观、微观环境建设。模拟平台扩展性较弱,往往不能按教学实际需要作相应调整。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特别是网上创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无处不在的因特网是给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开辟一个新的实训基地。
目前在淘宝、易趣等网站上开设网上商店基本都是傻瓜式的,都有现成的模版,开店方式非常简单,不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据统计,在淘宝、易趣等网站的“个人店铺”中,有40%都是在校大学生开设的。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网上开设自己的商店,而不是仅仅在大二才进行一个学期的短训,一直经营到毕业。由学校或系里扮演物流公司的角色,统一为学生进货和配送。学生从学校或系里提供的商品目录中选择自己要经营的商品品种在网上发表即可,不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本。
开始学生也许会感到不知所以、无从下手,但随着不断学习,尤其是学完相应的课程后,由教师指导,将相关的知识应用到经营过程当中―――学完电子商务概论,就进行网站推广;学完市场营销,就进行营销策略组合;学完网页设计,就进行个性化的页面设计等等。这样会使学生的经营活动每学期都不断发生变化,而且还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发生大的改观,避免了仅仅实习一个学期在时间上的不足。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创新,彻底领会所学的知识。
3.4 教师要可能增加在企业工作的经历
【关键词】素质模型 电子商务 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11-02
一 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分析
1.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内蒙古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都具有自己的机房和实训室,但普遍的情况是重硬件、轻软件,实验内容与实际企业的运作联系不紧密,实验环节不细致。网络集成化低,距离复杂真实的企业电子商务技术要求有相当的距离。
2.高度重视实训教学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的重点。”
3.实训教学的作用
利用教学模拟环境、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商业化运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和再现、修改、评价、总结和创造等所进行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
二 能力素质模型的作用
1.能力素质模型的涵义
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e model)就是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定义和相应层次的具体行为的描述,确定核心能力的组合。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2.能力素质模型的作用
从企业角度来看,明晰目前能力储备与未来要求之间的差距;建立了一套标杆参照体系。另一方面从员工角度来看,能力素质模型为员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鼓励针对个人的技能增长进行激励,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提高个人绩效。
三 构建电子商务毕业生基本能力素质模型
1.构建能力素质模型的步骤
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在充分调研典型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的基础上,重构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就是分析对应的主要岗位群,剖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的行为领域和学习领域,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开始构建电子商务毕业生基本能力素质模型。第一步,与企业家访谈,调研业绩优秀员工,进行行为素质解码;第二步,标杆研究,分析素质模型的要点;第三步,逐步定义模型,能力要素概念的形成;第四步,验证素质模型,保持与企业业务管理人员的持续联系,反馈信息,要素逐步定型。
电子商务毕业生基本能力素质模型图
具体方法是以始为终,充分理解并确定典型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倒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的实训路径、项目和具体操作如何更有效。
第一,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下的企业和有电子商务应用需求的传统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地区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具体的工作任务,并与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共同分析其职业能力。
第二,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和学习领域的转换。整合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职业能力,并确定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这期间课题组完成了网络营销典型任务的分解;电子商务典型操作项目的撰写工作。
第三,课程体系的再构建。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过程,之后依据这些一线的情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计划和实训方法符合企业代表性岗位的要求。如客服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专业能力要求等。
2.能力素质模型的内容
第一,传统营销基本能力,如对4P的透彻理解与掌握。营销技能的基本掌握(商品的推销、商务沟通、商务谈判等能力)。
第二,计算机与网络基本操作,如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及拆装、局域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微机系统的简单维护;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 Windows XP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第三,网络营销推广单项能力。高职高专学生的工作都是一线工作,所以在专业能力里我们不能强调“大而全”,必须是能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有自己特色的“小而专”。对某项方法的应用要特别突出,如在网络营销推广方面能熟练掌握SEO与SEM的基本方法。
第四,基本的职业素养核心能力。
3.能力素质模型的实施环节
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毕业生与企业的反馈情况,我们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效果要一步步来积累,学生通过实训掌握技能可以从以下五个阶段进行安排:
第一,课程内实训。任何非理论教学都成为实训性教学,如上课时的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等,这个环节是与纯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理论与实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专业实训课程。实训课程教师在上课前要就虚拟任务的内容、目的、要求、程序、方法作必要的提示;在操作中要对学生进行答疑、纠错、启发等必要的指导;课后对学生的操作记录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第三,校内的第二课堂实训。如参加社团组织,校内外的专业比赛,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性较强,所以通过有组织的准备去进行,针对性较好,特别是可以为参加区内和全国的比赛打下基础,各种不同级别的比赛对学生和老师都是对技能掌握程度很好的检验与提升。
第四,专业的社会实训。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或参加某些企业实际运作的项目。在工作中要先从企业发展中非常细小的问题入手,这样学生容易解决,慢慢地再做一些复杂的工作,与此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在团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合作、信息处理这些职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第五,专业的综合实训。通过以上四种方式的积累,就可以开展最后的专业综合实训。如第六学期学生的实训活动,这种方式需要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或调查报告,要融会贯通企业实际工作里的方方面面,是高职高专学生非常好的岗前实训修炼。
总之,这五个阶段是循序渐进,课程内实训是实训教学体系中的学生进行实训性学习的技能“点”,是日后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通过校内的实训课程以及第二课堂实训,可以科学地把这些点串联起来,变成从事不同工作的技能“线”。之后,专业的社会实训把不同的技能“线”有机地衔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训知识培养的技能“面”;最后通过长达一个学期专业的综合实训形成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的“体”;达到较为立体性的培养目标,即用人单位比较满意的一线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的最终目的。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要本着“实际、实用、专注、有效”的原则,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建立积极有力的保障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应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结合学校、学生、教师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抓住日常实训的细节,不断探索,切实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并在品德、意志、合作与沟通等非智力素养方面出类拔萃。今后还需要紧跟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化,抓住其商务的实质,不断变化实训的手段,凸显电子商务专业特性,让毕业生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电子商务;综合训练;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m2)04—0067—03
0 引言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大量实践增强对电子商务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商务活动。
近年来,在金融危机等环境下,虽然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增长,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企业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一段时期的强化培训,影响企业的用人积极性。事实上,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集中在:用于电子商务的实验教学软件脱离因特网环境独立存在;学生与企业的联系主要通过参观、座谈形式,较少参与企业实际运作;实践课程各自独立、衔接性不强;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综合性实验、创新创业型实验等却疏于认真研究、设计和管理等。在这种背景下,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设置了电子商务综合训练实践课程。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电子商务综合训练课程是一门创新型实践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各类知识构建电子商务工作环境,并在构建的电子商务环境中熟练应用电子商务技术进行各类商贸活动的能力。具体而言包括:(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其深入了解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电子商务技术进行创业规划和实施的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方法以及网站管理等知识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能力和技巧,进一步加深对电子商务活动方式、过程及设计方法的理解;(4)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开展科研以及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以上目标,笔者对电子商务综合训练实践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涉及实践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2 实践内容的设计思路
电子商务是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济与贸易等相关学科,并进行综合、融合和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当前的电子商务企业不仅需要具有系统服务技术的人员,同时还需要具备电子商务应用及管理能力的人才。高级电子商务人才既要对计算机:网络及社会经济有深刻认识,又要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能对企业电子商务进行整体规划。与此相应,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过程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如网络商务信息检索与利用、电子支付工具、网络营销手段、网络营销技术、电子商务安全、B2C和B2B等交易流程、物流系统、财务系统、进销存系统等。原先占主体部分的基本实验和综合实验一般按实验项目进行,各项实验的知识有一定的独立性,逻辑联系不紧密,并且局限于实验室的电子商务模拟教学,无法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运作中的不确定因素,实验过程中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不足,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多数高校也有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等实践课程,但一般是让学生做规划或者设计网站,至于规划是否切实可行,网站是否有合适的盈利模式,是否能真正运作则不予验证,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因此,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在电子商务综合训练实践课程中,将规划、网站设计、企业经营、企业内部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流配送等知识融于一体,前后相互依赖、贯通,让学生真实体验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过程。
教师设定几大方向作为电子商务综合训练内容,例如设计交易平台类、在线评价交流平台类、企业门户类、团购等类型网站,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爱好进行具体选择,包括三个阶段十个小项目:第一阶段为网站设计前的调研、论证,第二阶段为网站的具体规划设计,第三阶段为网站设计好后系统上线、系统安全、网站优化、营销/促销技术和策略、网站推广等。三个阶段中每一阶段的每个实践小项目都需要提交总结报告,第二和第三阶段在提交小报告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实际设计和操作。电子商务综合训练实践安排如表1所示。
学生需要完成教师提供的三大阶段内容,具体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方法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进行调整和补充,设计的网站通过真实的、维护、推广和运营,使学生亲身体验电子商务的全过程,提高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商务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电子商务综合训练实践中,教师只是对训练目标和关键点提出要求,学生是主体。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然后在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设计方案,接下来再进行具体设计,撰写总结报告或小论文,汇报训练结果。学生既可以根据教师推荐的训练内容进行训练,也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训练内容。同时,也鼓励学生经教师允许自行确定训练目标。经过这种系统的实践训练后,学生对训练过程有了整体的认识,整体设计能力和逻辑思维将得到锻炼,查阅资料、程序设计、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技能和协调配合能力都将得到训练和加强。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前言: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顺应着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从一个摇篮阶段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电子商务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喷井”式趋势,迫切需要大量既掌握信息使用技术,又能掌握商务理论与实务,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商务活动的应用型、技术型的复合型人才。据淘宝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淘宝平台上电商人才缺口高达百万,而整个电商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缺口将超过450万。电子商务市场不仅对电商人才数量需求巨大,还对电商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高职院校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是解决电子商务用工荒的最佳“解渴”方法。以下,主要围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就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一、传统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清
电子商务是一个宽泛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不像成熟的专业数控、会 计 等,都有着很明确的方向和定位。同时,很多院校,对电子商务定位在电子类和商务类两个方向,导致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脱节。电商毕业生普遍面临专业选择性泛但是不专,表面看似很多岗位都适合,但实际学生面对这些选择时踌蹴不前,难以把握职业目标,进行职业规划。
(二)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电子商务是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科学和财经类等知识,但很多高职院校的电商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但课程设置随意性、课程之间重复性;专业知识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训实践,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操作能力较差;知识内容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不能与时俱进,与企业需要脱节。很多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清,导致课程设置凌乱,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的人才缺乏竞争力。
(三)教学设备落后
电子商务专业很多课程需要多媒体教室教学以及机房实训教学,但是大多院校,多媒体课室以及机房明显不够。大部分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像网络营销、网络支付与结算等课程变成了市场营销和传统支付。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难以掌握。电子商务还有一个特殊的就业方向:创业,但是大多数院校没有创业孵化基地,或者实训场地。
(四)教学模式陈旧
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上课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师一味“灌”知识,但是学生参与度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学习效果不理想。同时教师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导致出现两节课下来,1/3的学生听懂了,1/3的学生似懂非懂,1/3的学生当看客。
(五)与社会实践脱节
三年的高职学习,学生都希望学有所成,能一毕业就可以立马找份好工作。但是三年的学多数是应试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甚至电子商务部分专业课程知识是社会已经淘汰的内容,导致应届毕业生普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学校与企业合作少,或者专业对口少,合作的企业大多数是流水线生产工,或者没有技术含量的普工。采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专业定位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定位既不能归并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也不能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或是经济贸易相融合,而是一个具有交叉性、前瞻性的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网络商务活动。突出电子商务在商务和管理方面的应用,使学生能够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及管理型电子商务方向专业人才。
(二)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定位,电子商务课程设置应该与市场需求接轨,即所学知识必须是能够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而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也不是落后淘汰的技能。在理论知识的支撑下,提高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根据每门课程的需要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课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把深化高职课程改革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举措。
(三)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
为深化教育改革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应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特别是机房实训室的投入,购买电子商务实验系统,供学生模拟学习。同时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电脑,进行网上商城买、卖操作。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高职学生不是应试考试的学生,传统填鸭式教育不能应用在高职教育当中,教师应努力提升教学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实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翻转课堂、慕课等。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针对性,可以获得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
(五)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的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合作。把顶岗实习纳入教学计划,每个假期都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同时与企业合作,把企业的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项目,当做学生的实训作业。拓宽知识面,增强对“职业”的感性认识,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也加大力度引进企业,与各行各业友好合作。
总结
总之,在当今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时代,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一线教师,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善落后的教学模式。同时学校作为主导,大力推动教学改革措施,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爱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探讨
[2]杨军.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研
[3]方玲玉;桂海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三维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
1. 选题的意义;
2.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3.设计(论文)所要设计、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方案;
4.主要关键技术、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
5.设计(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等。
一.选题意义
做为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正如一个完整的商品流通过程一样,如果进行细分,可以分解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次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完整的电子商务,也都是这四流实现的过程。现在看来,商流、信息流、货币流可以有效地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在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是这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也就是说,尽管网上可以解决商品流通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物流的问题。我的论文就是想将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情况进行浅要的分析与阐述。
二.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简述
在一个时期内,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些偏差,以为网上交易就是电子商务,这个认识的偏差在于:网上交易并没有完成商品实际转移,只完成了商品所有权证书的转移,更重要的转移,是伴随商品所有权证书转移而出现的商品实体转移,这个转移完成,才使商品所有权最终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个转移要靠取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现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之后,这个转移则就要靠配送,这是网络上面无法解决的。而目前我过的发展状况却比较令人担忧,中国物流落后发达国家30年,中国物流业是近6、7年才开始起步的,并进入了发展期。中国物流业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全落后,但是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过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的管理体制也很混乱。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产物,想要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就必须先解决物流的瓶颈,并完善物流的管理体制,把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当物流业走上正轨时,电子商务的道路也会相对平坦一些。超级秘书网
三. 论文提纲
第一章 传统物流已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
1.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2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第二章 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2.1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的新特点
2.2电子商务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2.3供应链技术
2.4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2.4.1供应链短路化
2.4.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第三章 国外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1](美)佛莱哲利,任建标.物流战略咨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9;
[2]王瑛,孙林岩.供应链物流平衡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关键词: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互联网经济正迫使全世界改变其经营模式,网络正创造经济领域的真正神话,网络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正在改变着基本的经济因素,并重新定义传统的流通模式。电子商务正日益对国家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信息网络提供了产业和国家一个全新改变国家竞争力的机会,并使得整个世界与人类的生活都有重大改变。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在未来将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这就是电子商务对国家竞争力的显著价值。
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呢?一般来说,电子商务人才分为技术型人才、商务型人才和综合管理类人才。但是不足的是没有对它做进一步的细分。简单的分为三种类型,仍然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综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说技术型人才,它包含了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网站设计、美术设计、安全、系统规划等知识,又要求了解商务流程、顾客心理和客户服务等。这种人才即使是经历社会磨练后也很难找到,更何况是高校毕业生。贪多嚼不烂,到头来“复合”不成,“专业”不精,又如何满足企业的需求呢?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可以做事的人才,那企业电子商务岗位需求是什么?我们可以对以上三类人才进行进一步细分,并分析不同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针对这些具体要求对于《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以下改革研究。
(1)加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相关基础课程的结合
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其实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它凌驾于一些基础课程之上,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做一个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必须要掌握网站建设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数据库原理及技术》、《网络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物流技术》《网上支付原理》等等。因此在进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意相关基础课程,将这些基础课程组织好,让学生的脑海里有一个清晰的课程关系框架结构。这样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2)加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相关专业的结合
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不仅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同样与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专业密切相关。例如,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只是为传统商务地开展提供了一个电子平台,然而交易的最终完成还要依靠物流来实现,其二者的关系如同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实施了电子商务的公司同传统的公司比较具有更加容易建立、营运成本低的特点,其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估计将会发展为与物流融合,形成一个公司既有电子商务,也有物流,而各个公司之间如同现在一样,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所以进行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必须对物流管理有一定的认识。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使电子商务得以实施,同样也使国际贸易更易于实现。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运行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上订货、网上促销、网上谈判、跨国公司内部网络销售都为国际贸易开辟了新的发展形式。这一切的发生都是以电子商务网站为纽带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与国际贸易的开展息息相关,好的电子商务网站能加速国际贸易的进行,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建设电子商务网站要求学生对国际贸易的过程及其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电子商务网站既然是商务网站,那么必然会与市场营销有联系。对于网上销售型的网站,就必须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各种市场营销的策略。
(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等技能型人才,而目前的教材普遍偏重于理论阐述和宏观战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特点,所以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中,应充分将各种教学方法相融合,使得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①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教学目的,筛选一些取材新颖,能配合教学重点难点的案例,再在讲课中穿插针对性很强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另一种是让学生根据讲课的内容,自己收集案例,并进行分析,这对创新学习很有好处。这样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踊跃发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找有关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下面的同学提出问题,共同进行讨论。这时,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他们的参与意识强,而且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熏陶下,他们的综合能力迅速提高,同时也极大地加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讲解电子商务网站的首页设计时,可找出一些典型或知名网站的首页来供学生讨论。看看哪些首页做的好吸引入,让人有进一步进入该网站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电子商务网站首页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对于电子商务网站这门课程来说,案例教学法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
②模块式教学法。将课程模块与教学模块联系起来,按照模块教学的思想,通过灵活的组合实现“职业群”内岗位技能的融通,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模式,其内涵是:依据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对应的专项能力,经过教学分析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融技能,知识、敬业精神为一体,有完整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优化的教学方法群和确定的考核标准,以专项能力模块为学习单元。模块式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模块为教学单位,配合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群,最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③CAI多媒体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计算机及其技术传导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利用CAI能使动画、声音、文字等融为一体,不仅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是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有力工具和形式。
CAI系统能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关系、原理变得具体化,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变复杂为简单,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按它们的规律表现出来。在用CAI教学时,鲜艳和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智能性的启发和引导,诱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此起高涨的学习情绪,使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讲电子支付、电子签名时,将其制作成CAI课件,既有文字又有图像、色彩和动画。在这种教学场景的作用和刺激下,学生的分析、认识和记忆能力特别强,知识视野也大大开拓,从而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⑤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的
教学方法。其实施步骤如下:1、教师要求学生明确项目方案的目的要求,2、学生搜寻达到目标的资源条件和可能的方法,3、学生草拟初步方案;4,学生讨论、评价或检验方案的可行性,教师审查方案,5,学生修改并完成项目,6、教师评定成果,
(4)有效利用模拟实验教学资源
信息通讯技术(ICT)与教育相整合是一种重要趋势,人们越来越强调要综合利用多媒体、网络通讯等新技术,为学习者创设一种开放的、主动的、发现式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计算机模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虚拟的仿真情境,让学习者通过对该情境的操纵、观察和思考来得出合理的结论。可以说,计算机模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活动,让学习者通过反省性的、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建构深层的、灵活的、真正的知识,因而,计算机模拟可以成为一种有力的建构性的学习工具。在教学领域中。计算机模拟一般提供了关于某种系统或过程的模型。表现了某种现实情境或理论系统,学习者通过与模拟情境的交互活动来建立有关该现实情境或理论性系统的心理模型,并在模拟性反应活动中对这种心理模型做出有效的检验。
(5) 改革考试手段,课程增加技能的考核,使考试手段灵活,多样化
考试方式由传统的笔试,改为“机试+笔试”,增加了技能操作考试。强调了技能学习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适当的增加口试,让学生对于一些网站经典案例进行口头分析,通过口试的方式,既能促使学生对去了解电子商务网站有关成功案例,而且还使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