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8 20:1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放射医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肿瘤学论文4000字(一):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在肿瘤学放射治疗实践课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本科生放射治疗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提高放射治疗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方法2015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生参加肿瘤学放射治疗实践课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名,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C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BL)教学,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质量评估。结果实验组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习参与感的比例均为93%,對照组的相应比例为80%。结论放射治疗实践课采用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肿瘤学放射治疗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放射治疗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翻转课堂;CBL教学法;本科生;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9(c)-0124-03
放射治疗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学生除了学习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临床医学的基础,对疾病的临床表现、侵袭特点、治疗转归深入了解,同时又涉及解剖学、影像学等交叉学科内容的运用[1]。放射治疗实践课是在学生结束对肿瘤学放射治疗理论课程学习后安排的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同学通过临床实践全面认识放射治疗的原理和实施流程,对所学理论知识加深理解。放射治疗实践课时少,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让同学在“看、听”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院在临床医学本科四年级学生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探索应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提高放射治疗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摸索科学合理并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生参加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名,共30名。经本人同意后,实验组为翻转课堂结合CBL组,对照组为LBL组。两组均由具有副高级职称且具有带教经验的临床医师带教,现场教学部分由放射治疗物理师和技术员协助教学。教学时间每周1次共2次,每次2h。
1.2教学方法
1.2.1教学准备教学开始前1周,实验组的带教老师将准备好的视频提交科室教学小组讨论,视频内容主要包括放射治疗的设备、原理和实施过程,科室教学小组对视频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时效性进行质控;选取临床典型病例(鼻咽癌和宫颈癌病例各1例),LBL组带教教师根据病例准备授课教案,并针对教案提出若干问题,问题主要围绕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放射治疗学的内容;实验组带教教师根据病例准备讨论提纲,提纲中重点部分是放射治疗的原则和适应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给出重要参考文献以便学生学习。授课前3d,带教教师将病例和授课教案或视频和讨论提纲分别发给两组学生熟悉了解,LBL组学生熟悉教案,准备问题答案,实验组学生学习视频,根据讨论提纲熟悉知识点,查阅资料准备讨论内容。
1.2.2教学安排(1)放疗中心现场教学:在第1课时,两组同学由带教老师带领,在放疗中心现场教学。由放疗中心物理师协助讲解放疗中心结构设计和放射治疗实施流程,由放疗中心技术员协助讲解演示放疗设备和体模等固定装置,此过程中带教老师结合现场情况带学生回顾放射治疗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加速器、治疗计划系统、放射防护等。教学时间约30min。
(2)课堂教学:①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教师在结束现场教学后进行集体授课,授课内容包括两部分,第1次课的剩余时间,教师以PPT形式复习放射治疗理论知识,布置课后作业;第2次课讲解示教病例,鼻咽癌和宫颈癌病例各1个,重点讲解放射治疗的原则、放疗计划的设计、靶区和剂量处方以及计划评估要点,还包括对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随访。②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现场教学结束后,带教教师带领学生对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教师针对视频内容及现场教学中涉及的知识提出问题,将同学分为3组,引导同学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问题阐述,由教师进行点评。第2次课以病例讨论为主,带教教师回顾病例,提出问题,问题重点围绕放射治疗的原则、放射治疗的靶区和剂量,治疗效果的评估,不良反应的处理和患者的随访,以便学生更好地讨论。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阐述对提纲中的问题及病例的看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和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和引导。最后部分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包括患者、放疗医生、放射物理师和技术员,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展示放射治疗的实施过程以及各个角色的职责。教师对展示过程进行点评,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回顾。
1.3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在课后进行,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涵盖8个方面,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是”“否”或“不确定”,总结问卷结果反映学生对教学的看法,鼓励学生以文字形式写下对教学的感受和建议。
2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高达93%的实验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方法适合放射治疗实践课教学,对该教学模式感兴趣。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的学习参与感和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见表1)。有12名同学写下了自己对教学过程的感想,学生对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方法的主要意见是:现场教学时间短,参考文献和视频资料来源不充分,课前和教师沟通不足等。有同学对教学时间安排提出建议,目前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是安排在肿瘤学课程全部结束后,建议将放射治疗实践课程和放射治疗理论课程之后,衔接更紧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对照组采用LBL方法教学的同学认为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的学习参与感和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比例均为80%(12/15),低于实验组。
3讨论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影像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以及放疗设备、质量控制等的进步,以精准治疗为特点的现代放疗技术迅速发展。放射治疗实践课程安排在放射治疗理论学习之后,旨在通过临床教学,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现代放疗技术的原理和实施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2]。既往的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的基本模式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是课堂部分,带课教师以PPT的形式对放疗的原理、放疗设备和流程进行讲解,然后进行现场教学,带领学生参观放疗中心的设备,现场讲解放疗流程,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课程模式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差、机会少,“走马观花”的状态让学生普遍感到无所适从,课程结束后对所见所学并无深刻印象。该研究旨在探寻有效提高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效果的教学模式,为优化带教方法提供依据。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视频的方法将传统教学中课堂授课的部分移到了课前,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学习教学内容。课堂上,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可以通过主题讨论进一步提高对学习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充分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3-5]。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让学生在课堂前对教学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之后在课堂上对主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和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也可以提高现场教学的效果。
翻转课堂的重点并不是教学内容的视频,而是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角色转换,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课堂的讨论至关重要,怎样优化课堂内容的安排,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教学研究的重点。CBL教学法选取典型的临床案例,以问题为索引,以相关知识点为支撑,改变师生角色,强调课堂讨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是目前医学教育特别是临床医学教育中常用的教育方法[6-8]。将CBL教学法运用到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将放射治疗的优势与特点、治疗原则、不良反应与实际病例相结合,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放射治疗的理解,帮助学生拓展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
该研究中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充分利用了放射治疗实践课程的特点,课前的学习和准备有效的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后的现场教学中学生更加有的放矢,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看去听去理解;CBL教学结合临床病例,鼻咽癌和宫颈癌是放射治療临床应用的典型病种,涵盖了外照射和内照射的内容,通过病例的讨论,同学可以对放射治疗的理论知识有更为生动具体的理解。还在教学中加入角色扮演的部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加熟悉放疗过程的实施过程,对于放射治疗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医生、物理师和技术人员的工作分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教学评估结果显示,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习参与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放射治疗知识。
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在放射治疗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优势得到了初步体现,但是该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反映现场教学时人数多、时间短。在未来的教学中准备增加教学小组,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同时,集中和优化更多的教学资源,给同学提供更多参考文献和视频资料,延长课前准备的时间,增加师生沟通的渠道;在与理论课的教学衔接上,与教学办公室协调,制订更合理的时间安排,力求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是肿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自身学科和学生特点,建立完善的教学计划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值得不断努力的方向。該研究将翻转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应用于放射治疗实践课程教学,做了初步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定经验,为摸索科学有效的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肿瘤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MDT模式在肿瘤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肿瘤学的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多学科综合治疗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向。传统肿瘤学教学是以传授某一疾病为主的核心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尚未普及到肿瘤学教学中,培养高素质肿瘤学医学人才受限。本文拟从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出发,主要阐述了MDT模式在肿瘤学的临床教学的具体方式及教学意义,通过MDT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观念和严密的临床思维,培养并提升他们的诊治技能、临床科研能力和医学人文关怀。
关键词:肿瘤学;MDT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184-02
肿瘤学是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学科,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肿瘤治疗由单一的外科治疗转变成多个学科共同参与协作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强调各学科协作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理念,即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1]。传统的肿瘤学教学中肿瘤疾病治疗方式单一,导致临床治疗缺乏个体化和全面性。肿瘤学教学中MDT的實施,使临床肿瘤学研究生对肿瘤学的治疗方式系统化和层次化并提高专业能力。
一、什么是肿瘤MDT教学
肿瘤MDT教学模式是与临床医疗过程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由一名资深的肿瘤学专家主持,由来自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外科、心理科等不同临床科室的临床各学科专家共同探讨实施,多位肿瘤学研究生和低年资医生共同学习。首先是研究生汇报病例,参与者自由、平等讨论,各学科专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阐述不同的观点,从而给学生们的临床思维带来不同的启示,最后由支持者以中国最新的治疗指南为循证医学依据,确定合理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肿瘤学MDT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肿瘤的规范化诊治理念及严密的临床思维习惯,可以掌握临床肿瘤学规范化诊疗路径及精准的临床思维方式[2]。
二、肿瘤MDT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肿瘤MDT最大的好处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使肿瘤治疗实现规范化、个体化及综合性诊疗,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生存质量,最终使患者获益。研究显示[3],学生可以从MDT教学模式中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培养新的临床科研思路。具体体现在:(1)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诊疗思维并提高专业技能;(2)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科研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4)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总的来说,MDT教学模式建立在讨论基础上,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助于发散学生的横向思维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4]。
三、肿瘤MDT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肿瘤诊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在MDT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鼓励学生主动积极搜集病历资料,认真整理和分析病历资料,掌握肿瘤疾病的临床特点和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病历的分析和讨论,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制定规范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5]。
2.定期开展病例讨论。选择典型病例后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缜密的临床分析思维。在肿瘤MDT教学中,教师应当提前告知学生所需要讨论的病历,学生提前获悉所要讨论的病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不仅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而且使新知识得到接受,同时学生能够畅所预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案集体的讨论和分析,并分析其利弊,使治疗方案更加规范。
3.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现代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图画-实物、理论-病人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肿瘤学科教学的发展。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病例教学、实验教学等,不仅拓宽知识面,而且形象地展现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肿瘤学的知识。肿瘤学MDT教学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大量的学习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学有效地输出表现出来,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4.应用循证医学思维指导多学科综合治疗。现代医学模式不断提高了对肿瘤学的教学要求,传统的经验医学已经转变成循证医学[6]。然而循证医学的滞后性难以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前瞻性依据。通过应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及组合新型治疗方式有效地提升临床疗效。肿瘤学的教学,应培养并提高学生使用循证医学的能力,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具体分析,认识和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不同疗效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循证医学积极寻找新的治疗方案。
5.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医学是一门极具实践性、逻辑性、客观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的生命的科学。但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性,我们对肿瘤的认识还不完全清楚。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探索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肿瘤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刻苦地钻研和探索未知领域,从而攻克肿瘤。在肿瘤学MDT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肿瘤学专家交换不同的意见,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热情。通过肿瘤MDT的教学模式,学生领悟了肿瘤治疗的客观性,也深刻地体会到肿瘤研究领域尚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他们探索和发现,激发他们极大的兴趣探索肿瘤治疗。
6.培养学生医学人文关怀。传统的肿瘤医学教育重点阐述肿瘤相关流行病学特征、症状、体征、诊断与治疗,忽略了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交流,缺少医学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学心理专家和医学社会工作者在肿瘤MDT教学模式中的参与,引导学生接触肿瘤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痛苦。目前恶性肿瘤是世界性难题,大部分恶性肿瘤是无法治愈的,我们需要积极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疾苦。肿瘤学MDT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肿瘤医学情怀和人文精神。
论文摘要现代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使诸多疑难杂症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病患生存率大大提高。临床诊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临床检查手段均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放射线诊断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就临床诊断以及放射线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关系作出论述,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更翔实的依据。
临床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先决条件,治愈疾病的前提,惟有作出正确的诊断正确的治疗才能进行。现代医学各种临床诊断手段均取得长足进步。过去未能发现的许多病例,在先进诊查手段的互相配合下得到早期发现,其中放射线检查在现代医学诊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放射线诊断取得了迅速发展,为临床诊断作出了一定贡献。笔者试就放射线诊断以及临床诊断及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述。
诊断是用医学科学的方法对疾病的表现所作出的辩证逻辑的结论。也就是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以及特殊检查结果,结合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再经过综合、分析、推理对所获得的有关健康状态和疾病本质的判断。诊断的目的是为了防治疾病,使病人恢复和增进健康。诊断能否正确取决于检查是否周详、准确,思维过程是否符合疾病本身的发展进程。
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重视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只有尽早地诊断疾病,才能得以及时的治疗;迟延和错误的诊断必然会使疾病由潜伏状态发展到出现临床症状,由轻症转为重疾,由单一的病变发展成多种复杂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诊断基本方法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放射线、心电图、超声、内镜等其他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和放射线检查的应用最为广泛。放射线检查由于教学和临床工作的需要以及其自身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因其迅速的发展丰富了临床检查的手段,从而对一些早期的隐匿性疾病提高了诊断水平。
放射线检查相当于临床上的直接望诊。普通望诊只能看到人体各部的外形和表面变化,而放射线检查则可看到内脏器官以及骨骼等的解剖结构与部分功能状态。放射线检查与病理检查有相似之处,二者均可观察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变化,以了解其病理性质。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如病理学除可观察大体病理改变外,还能用显微镜研究细胞和组织结构,但病理学只能在离体器官和组织上进行观察,却不能研究活体器官;而放射线检查却能研究活体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从而通过观察到的影像来推测其病理性质。放射线检查与化验检查也不相同,后者是对所送标本进行客观检查,所得结果供临床诊断参考;而放射线检查则一般须提出具体的诊断意见。在做放射线诊断结论时,必须在系统、周密调查和对各种材料综合分析后,才能提出正确的结论。临床医生若忽略应做的体检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单纯依赖放射线检查来诊断,易得出片面的结论;同样放射科医生单凭放射线所见,而不结合病史、体检和有关的化验结果即做出结论,也是不全面的。正确的诊断必须尊重客观,必须经过唯物辩证的思维才能得出。
随着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计算机互联网等学科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循证医学(EBM)正在迅速兴起。循证医学是指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将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与现有的最佳的研究证据、病人的选择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位病人做出最佳的医疗决策。同时患者的积极参与是循证医学的重要内涵,他们对诊疗决策的期望、要求、合作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时时关注的课题。在医学影像学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进而发展循证医学影像学,根据EBM的理念进行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性、介入治疗性试验和文献评估。
循证医学(EBM)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临床经验、临床决策)以及患者价值观(关注,期望,需求)的结合;是运用最新、最有力的科研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采用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和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病人。EBM强调医师应深思熟虑地将目前所得到的最佳证据,用于对每一个患者进行健康服务时的决策。使提供的医疗服务建立在目前所能获得的证据基础上。EBM旨在将经验医学上升到遵循证据的医学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目前,EBM的应用领域已从最初的临床医学,扩展到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决策、医疗保险、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学、药学、卫生经济学和医疗服务购买等诸多领域。EBM的概念已被医学界的主流思潮、病人和各级政府广泛接受。在伦琴于1895年发现X线后的100多年中,大部分影像是以各种模拟的方式记录在X线片上的。自20世纪70~80年代CT和MRI先后问世后,提示了平片数字成像的可能。在今天,除传统的X线片仍是成像中最常用的方法外,21世纪后计算机技术的爆炸性发展及正在兴起的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等几个重大因素将会对成像产生深远的影响。CT提供了更高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和无重叠的轴面断层,显著地扩大了人们对X线和解剖关系的认识。MRI对放射学最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在于它阐明了心脏的形态和优点,由于它的无射线及能多方位显示病变的优点,对于了解胸部体、肺循环中的血管、胸壁、膈肌区的情况及肺尖和臂丛的关系也有很大作用,对于纵隔病变的定位和定性作用也是肯定的。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不论检查仪器如何先进,也均有其适应范围和局限性,临床工作者切不可盲目依赖仪器检查,而忽视病史与体格检查这两项基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病情,分析表现,透过临床现象探索疾病的本质。全面考虑问题,警惕主观臆断,以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防止漏诊、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医疗云服务管理框架研究
研究者实现了基于Web的临床决策支持(CDS )和临床知识管理云系统框架,在云系统的试点研究中,通过社区医疗云为初级护理患者创建了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的CDS知识共享库,通过该数据集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预防保健提醒,在为期6个月的试点研究中,有57%的患者接受过预防保健提醒,提醒医生对高血压病人血压进行监控(比例是29%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眼科检查(比例是28% ),认为虽然该远程异步云决策系统在性能、管理、语义操作性、持续调整性和可用性5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表现优异,通过云来更好地支持临床决策是可行的,需要加强的是生物医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2. 云模型研究
有学者设计了一个e-Health云系统,定义一个能够自适应不同种类疾病和新增患者的云架构平台,依QoS服务质量功能开展M/M/m队列的通信网络排队模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服务器数量增加时,系统性能会显著改善,平台的可扩展性是关键。
3. 医疗云系统设计与实现
专家提出一种将e-Health的医疗信息和通讯系统从传统的C/S架构迁移至虚拟化的云计算环境的方法,设计并开发出两个e-Health云应用程序(医疗实践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实践系统),演示了其在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开发和部署云服务应用程序的过程,对负载均衡进行绩效评估。
4. 面向医疗保健护理信息开展的研究
研究者为实现在社区和家庭对老年精神病患者人群进行远程医疗监控,设计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社区无线医疗网络,通过云计算和生理信号处理,融合算法收集、处理和患者信息分析、生理信号采集并将结果传输到医疗诊断主机,可提高融合精度、减少生理信号测量时间。
5. 云安全研究
**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成立于20**年6月,在院党委、院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努力,科室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技术力量不断增强,肿瘤的综合治疗水平处于市级先进行列,其中肿瘤全身热疗系统在整个鲁南地区唯一一台。年收治病人10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科室主任张学军多次被县人事局、卫生局授予“全县优秀医务工作者”、“全县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内三科连续两年被授予“先进科室”等荣誉称号。
一、积极创造条件,加快人才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科室成立之初就是高起点起步,设备配置先进,配有ET-SPACE全身热疗系统;6-MVX线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全自动多叶准直器、多参数监护仪、除颤仪等先进设备,从而具备综合治疗肿瘤的较高的手段。科室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除了先进设备外,还要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队伍,科室目前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任医师3名,主管护师5名,所有医师分别先后在山东省肿瘤医院、三0一医院、西京医院进修学习,并与上述医院专家建立良好的学术关系,为业务的进一步提高和科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核心竞争力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科室要得快速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有不断学习进步的团队,只有人才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利用先进设备为广大病患解除痛苦。因此学习型团队的建立非常重要。内三科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在完成繁重的日常诊疗工作外,利用业务时间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的进展情况。
科室内定期举行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科内每位主要技术人员均先准备不同的讲课题目,详细准备好讲课内容,然后在科内讲课,使科内医务人员共同提高,对疑难危重病人,鼓励大家查资料,然后科内讨论,这样使科内人员的技术基础比较牢固,解决疑难危重病人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对年轻医务人员的业务培养,高年资、业务强的医师一对一帮教年轻医师,使他们的整体业务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科室内每一位医生包括年轻医生一对一带教实习医生和进修医生,一方面促进他(她)们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另一方面提高了大家的教学能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大家不断总结经验,撰写医学论文,两年来发表学术论文9篇,从而推动大家的科研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科室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治疗水平处于市级先进行列,收治病人不断增多,年收治各类肿瘤患者1000余人次,使病人足不出县就得到高水平的诊治和服务,特别是肿瘤全身热疗在我市是率先也是唯一开展的肿瘤治疗方法,截至目前共治疗62例肿瘤病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为广大肿瘤患者提高了另一种治疗希望,得到了医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
三、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迅猛发展
科室主要技术人员先后在省、国家级著名医院进修,因此与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术联系,不定期邀请山东省肿瘤医院、齐鲁医院肿瘤中心及北京三0一医院的专家来该科教学、查房,使他们能够紧跟肿瘤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和发展,进一步了解上级医院的治疗水平,使我们的诊治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6月8日—9日,由中华放射学会热疗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等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肿瘤热疗学术会议在北京肿瘤医院召开,我院内三科作为全国县级医院的唯一代表受邀出席,会上,科室刘新华护士长的学术论文《晚期肿瘤热疗患者全身热疗中临床护理的重要性—附53例报告》一文,作为本次会议的重点材料进行交流、研讨,受到与会人员和专家的高度称赞。
的价值。方法:用131I-CEAMcAb放射免疫显像(RⅡ)诊断44例临床拟诊为卵巢癌的患者,使用Y-闪烁显像辅以微机处理技术和双核素相减术。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癌32例中31例阳性显像,1例阴性显像(假阴性),9例良性病灶均获阴性显像并经手术证实。28/31例阳性显像的卵巢癌RⅡ分期与手术分期完全相符。91处转移灶发现86处,阳性率94.5%,最小检出灶直径≥1cm。结论:用此法在对病灶行定性诊断的同时可
直接显示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与数量,对早期发现卵巢癌,指导临床分期和制定治疗方
案以及估计预后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放射免疫显像术;卵巢肿瘤;诊断,放射性同位素
[论文]卵巢上皮癌(ovarianepithelialcancer,OEC)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扩散快,因而死亡率高[1]。我们应用放射性核素131Ⅰ标记癌胚抗原单克隆抗体C50(131Ⅰ-CEAMcAb)对临床拟诊OEC的患者进行放射免疫显像,探讨了其显像规律及在卵巢癌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患者临床拟诊为卵巢癌的44例选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15-79岁,平均42.4岁,4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粘液性腺癌3例,浆液性腺癌11例,胚胎癌3例,恶性畸胎瘤2例,囊性畸胎瘤恶变1例,卵黄囊瘤2例,子宫内膜样癌3例,Kukenberg瘤4例。粒层-卵泡膜细胞瘤2例,无性细胞瘤1例,另外3例为卵巢癌患者术后未行二次探查术者,良性病变9例。
1.1.2材料癌胚抗原单克隆抗体(CEAMcAb)系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惠赠,亲和常数为2.3X107-7.6XI09mol/L。无菌、无热源,以每安瓿2mg/0.2l分装,-20℃冰箱保存。
1.1.3仪器DYNACAMERA-2CY-闪烁照像仪采用1900孔中能高分辨率平行孔准直器,单道脉冲分析器能量自动选择365keV和140keV(分别对应于131I和99Tcm)。
1.2方法
1.2.1抗体标记131I由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生产,参照氯胺-T法自行标记,标记率为80.7%-90.8%,标记活性为原抗体的92%。
l.2.2患者准备静滴抗体前5d开始口服150-200mg碘化钾,每日2次,注射标记抗体后连服10d封闭甲状腺。静滴抗体前,先用标记抗体做皮内过敏试验,阴性者将新鲜标记的131I-CEAMcAb溶入150ml0.9%生理盐水中,同时静滴地塞米松5mg。131I-CEAMcAb量为111-222MBq,平均148MBq.44例均无不良反应。
1.2.3显像静滴抗体后多时相(即刻、1、2、3、4、5、6d等)、多(正位,左、右侧位,后位)及胸、腹、盆腔显像。
1.2.4双核素相减采用体内99Tcm标记红细胞方法,亚锡焦磷酸药盒加入注射用水2ml后静注体内,30min后静注99TcmO474-111MBq,患者的红细胞即被标记成99Tcm-RBC。在显像第3天进行131I图像与99Tcm图像双核素相减处理,以排除血池放射性对病灶显像的干扰。
1.2.5全身Y显像分别在即刻、l、3、5d进行全身Y-闪烁显像,以了解131I-CEAMcAb全身分布概况。
1.3血尿半排时间测定
1.3.1血半排时间测定在注射131I-CEAMcAb后即刻、3、6、12、24、48、72、96、120h分别抽取全血2ml,用Y能谱仪测每分钟放射性计数(cmp),以即刻每克全血的cpm为100%,求得血半排时间。
1.3.2尿半排时间测定尿样本在注射抗体后3、6、12、24、48、72、96、120h分别收集尿总量,各取2ml测cpm计算各时相所排泄的放射性活度,以注入体内的总放射性为100%,求得尿半排时间。
1.4肿瘤/非肿瘤(T/NT)放射性比值测定放射免疫显像后第6-8天手术中取肿瘤、转移灶及对照的正常组织,剪成碎片,用生理盐水漂洗3次,滤纸吸干称重,用25%三氯醋酸消化成均相测cpm,计算出T/NT放射性比值。
2结果
2.131I-CEAMcAb全身显像第1天放射性绝大部分滞留于心脏、大血管及脏器血池,第3、第5天上述部位放射性明显降低,大部分浓聚于肿瘤转移灶处,胃、肝、脾、肾、胰等主要脏器放射性接近本底;膀胱始终有放射性污染。
2.2临床放射免疫显像临床拟诊卵巢癌44例,41例行手术治疗;32例经病检证实为卵巢癌,其中31例放射免疫显像(RⅡ)阳性,阳性率96.9%。9例病检证实为良性的患者,RⅡ均为阴性,特异性为100%。RⅡ最佳时间为3-4d,T/NT放射性比值在3-5之间,平均3.96。在病理证实的卵巢癌32例中,包括9种病理类型,除1例浆液性腺癌未显影外,其余各病理类型放射免疫显像均清晰或较清晰。
2.3转移灶的显像与临床分期卵巢癌32例共有转移灶91处(直径≥1.0cm)阳性显像86处,阳性率为94.5%。根据FIGO的临床分期标准,对31例术前进行RⅡ分期,其中28例手术分期与RⅡ分期完全一致,符合率为90.3%。
2.4血、尿半排时间16例进行了血尿放射性半排时间测定,结果表明血中放射性在前12h排泄较快,半排时间为23h,尿中放射性半排时间为24h。
3讨论
131I标记CEA单克隆抗体C50用于结直肠癌的RⅡ已有文献报道[2,3],本研究结果表明,C50也是对卵巢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有较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它对卵巢癌的RⅡ阳性率为94.5%,高于国外文献报道[4,5]。
本研究结果表明,用RⅡ诊断卵巢癌简便,无创伤性、阳性率高、特异性强,与B超检查、CT相比,RⅡ不仅可早期发现卵巢癌(临床I期),准确地判断病灶的大小、形态和数量,检出全身转移灶,而且可对肿瘤进行定性诊断。本研究共检出转移灶91处,B超检查只发现32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B超未能发现的2例大网膜广泛转移灶和3例肝表面粟粒状转移灶,RⅡ均为阳性,其中1例RⅡ见大网膜大片转移灶,术中见大网膜外观透明,表面光滑,血管纹理清晰,亦无结节感,与正常网膜不易区分,而病检证实大网膜表面有薄膜层状广泛转移灶,血管及淋巴管均见癌栓形成,可见RⅡ对发现肝表面及大网膜转移灶具有重要价值,这是B超与CT检查无法比拟的。但本研究结果也发现。由于腹水显像不理想,因而在诊断腹水上,RⅡ不如B超检查及CT。
《养生大世界》:现在磁共振成像在各医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很多患者对它不是很了解,您能简单介绍一下磁共振这项辅诊检查技术吗?
王宏:核磁共振成像(NMRI),许多人误解为是核素的核,对人体有放射性损害,其实不是,它是原子核的意思,对人体无任何损害。主要是根据人体内含有非常丰富的水,大约占65%以上,不同组织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H2O又含氢原子,氢原子的磁化率很高,通常所指的MRI为氢质子的MR图像。氢质子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因而以前把磁共振成像称为核磁共振成像(NMRI)。MRI就是通过识别人体内水分子中氢质子的信号分布,利用强磁场和射频波产生图像,进而反映人体内部器官和脏器结构的影像诊断技术。
MRI的成像图像清晰、精细,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信息量大,对软组织层次显示得好。关键是MRI扫描无电离辐射,这是传统X线、CT检查技术所不能比拟的,可以重复检查,不受检查次数限制。多种成像参数可以快速地为临床提供大量诊断信息,使得影像诊断对人体解剖、代谢和功能的研究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养生大世界》:如您上述所说,磁共振检查很安全,那么,孕妇能做磁共振检查吗?
王宏:正如刚才所说,MRI检查没有什么辐射,所谓的生物效应主要是指热效应,检查期间或稍后会有热感,检查完就消失。尽管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MRI检查对胎儿有致畸效应,但为了稳妥起见,我们还是建议妊娠期间,特别是怀孕前三个月内不要做磁共振检查。
《养生大世界》:磁共振技术这么多的优势,那它适合于哪些疾病的检查呢?
王宏:磁共振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效果最佳的是颅脑、脊髓、腹部、乳腺、前列腺、大血管、心脏、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
1.神经系统病变: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脑炎症、脑血管畸形、脑变性病、脑先天畸形、脑外伤等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2.腹部脏器:肝脏、肾脏、胰腺、脾脏、胆囊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腹腔及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前列腺:对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优于其他检查方法,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4.乳腺病变:清楚显示乳腺内部结构,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疾病的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优于钼靶及B超检查。
5.女性子宫及卵巢的病变:子宫及卵巢的良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6.骨与关节:对骨关节内软骨、韧带、半月板、滑膜、滑膜囊等病变及骨髓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
7.心血管系统:可用于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包肿瘤以及附壁血栓、内膜片剥离等疾病的诊断。
8.全身软组织病变:无论来源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的肿瘤、感染、变性病变等,皆可做出较为准确的定位、定性的诊断。
磁共振虽然是目前比较尖端的技术,但无论多么高精尖的仪器,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磁共振对胃肠道的病变检出率不如内窥镜,更无法在其引导下活检,但是对纵膈肿瘤MRI优于其他检查方法。
《养生大世界》:做磁共振检查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检查时给患者戴的耳麦又有哪些作用呢?
王宏:MRI是通过磁场进行成像的,任何影响磁场的物质都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因此,患者进行MRI检查时,体外的金属物都不应带入检查室,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骨内固定物、金属避孕环等其他体内金属的患者,也不适于做此项检查。此外,有幽闭恐惧症及躁动患者也难以配合磁共振检查。
在扫描期间,机器会发出巨大的噪音。噪音听起来就像持续、快速的敲击声。受检者可使用耳麦或耳塞以屏蔽噪音。噪音是梯度线圈引起梯度场高速切换所产生的。梯度场越大,噪音就越大。另外,佩戴耳麦可以方便受检者和技师的交流,听清楚技师检查过程中所发出的指令。
《养生大世界》:众所周知,您是武警总医院核磁共振科的创始人,这些年来,您带领的团队取得了哪些优异的成绩呢?
王宏:我带领的磁共振团队,业务精湛,凝聚力强,每天早晨集体阅片,共同探讨提高诊断水平。同时,与武警总医院眼眶病、肝移植、干细胞移植等科室合作,深入进行了科研工作,确定最佳扫描序列。申请了北京自然科学基金、武警部队科研基金多项,获得了武警部队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撰写大量论文一百余篇,作为主编编写了六本专著,分别为《眼眶病的MRI诊断学》、《肝脏移植CT、MRI诊断学》、《肝脏移植MRI诊断图谱》、《眼眶病MRI诊断图谱》、《3.0T磁共振肝脏移植MRI诊断图谱》、《3.0T磁共振眼眶病MRI诊断图谱》,填补了国内影像的空白,为我国影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
此外,随着MRI的广泛应用,我发现在前列腺、乳腺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带领科室同志一直进行深入的研究,诊断正确率很高,得到了临床科室的认可。
《养生大世界》:您的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您呢?
王宏:我本人就是有一种不服输的、做任何事力求尽善尽美的精神。既然医院赋予了我责任,我就一直有把事业做强做大的想法,从不马虎,这也是我的性格决定的。今年5月,由武警总医院主办、山东武警总队医院承办的“武警部队第八届放射专业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我为了办好这次会议,亲自邀请全国各地专家、教授进行高水平讲座,调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武警总队医院、机动师、黄金、交通、水电、森林武警的240余名代表参会。从会议准备到召开均由我亲自过问和督导。大会共收录了278篇论文,是上届会议的两倍,超出了历届放射专业会议,大会盛况空前圆满成功。此外,我有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把科室管理抓好,如何搞好科研工作,如何带好研究生,严格认真,身教重于严教。如今,我的研究生的研究业务已突飞猛进的提高,综合素质很优秀。就是这种精神支撑我把工作做好,所以我取得的成绩和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养生大世界》:就未来磁共振影像的发展,谈谈您的想法。
王宏:首先,近二十多年,MRI是技术进展最快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的发展集中反应在设备硬件的发展基础上,主要是成像速度的提高,成像方式的改进,更重要的是 MRI功能性成像研究和应用。例如,弥散张量成像、波谱成像、灌注成像、血管成像、水成像、脂肪抑制成像等等,是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可替代的。我相信随着MRI发展,更多功能成像将被开发出来。
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由冠心病诊治中心、心律失常诊治中心、高血压诊治中心、心力衰竭诊治中心及肺血管病诊治中心等科室组成。其中,冠心病诊治中心创建于1978年,目前设有1个冠心病监护病房及两个冠心病普通病房,共开放床位90张,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副教授16人,主治医师7人,博士生18人,硕士生11人。该中心自1987年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以来,已累积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12000余例(冠状动脉造影3万余例),在手术量上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医院,目前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冠心病诊治中心,并跻身国际特大诊疗中心行列。北京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的前身是临床电生理研究室,是我国在心律失常领域唯一一所研究机构和临床诊疗中心。1965年,该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应用永久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工作。1973年,该中心用自制的前极放大器第一次记录到希氏束电图。1983年,该中心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双腔起搏器和频率应答式起搏器的安装。1990年,该中心率先将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应用于顽固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及心动过速的治疗中。该中心始终坚持以最新、最好的诊疗技术为国内外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多年来成功地救治了万余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患者,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心。此外,高血压诊治中心、心力衰竭诊治中心及肺血管病诊治中心等科室也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际权威专科诊疗机构,在诊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高血压、急性心急梗死、周围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衰、心肌病、心包疾病等方面具有独到的特色与优势,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高润霖医生简介:高润霖医生是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为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现为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亚太医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润霖院士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曾赴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进修,此后一直从事心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心血管内科疾病,尤其在诊治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医学会医学成就奖等多种奖项。
杨跃进医生简介:杨跃进医生现为本刊高级医药顾问、北京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奖项评审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杨跃进院长1982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学系,1984年毕业于协和医大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曾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及美国Stanford大学医院冠心病介入中心进修,回国后一直从事心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心血管内科的疑难病症,尤其在冠心病的诊治和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心室重构的防治、心功能的保护、心力衰竭的防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成人心脏外科
北京阜外医院成人心脏外科是该医院外科系统中规模最大的诊疗中心,具有完善的人员梯队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成人心脏外科中心之一。该科室下设6个病区及3个现代化ICU病区,共开放住院床位245张,年手术量高达5700例,其中仅搭桥手术量就达到2800例。近年来,该科室的手术量更是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北京阜外医院成人心脏外科的服务范围是年龄在6岁以上的所有心脏病患者。该科室擅长诊治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心肌病、心脏外伤、心律失常及各种晚期或重症心脏病,尤其在心肺移植、人工心脏瓣膜、组织工程、心肌细胞移植、人工心脏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胡盛寿医生简介:胡盛寿医生是我国心血管外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为北京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外科管理委员会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国际组织工程学会会员、美国心脏病学院(ACC)会员、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协会(AATS)会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胡盛寿院长1982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郭加强教授,曾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著名心血管诊疗中心进修,此后一直在北京阜外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心外科疾病,尤其在做冠心病、瓣膜病及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胡盛寿院长共计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4000余例,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项。
朱晓东医生简介:朱晓东医生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外科专家,曾任北京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现为北京阜外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朱晓东院士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赴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际知名医院进修心脏外科学,此后一直在北京阜外医院从事心脏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心脏外科的各种疑难重症,尤其擅长做各类心脏手术。从医40余年来,朱晓东院士成功完成各类心脏手术4000余例,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曾荣获国家、卫生部、北京市、医科院的多种奖项和荣誉称号。
放射科
北京阜外医院放射科是以心血管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为特色的集诊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科室。该科室现有工作人员近百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正、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13人,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23人,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34人,博士生导师5人,研究生导师2人,拥有4台DR机、3台CT机、1台核磁共振机、2台心血管造影机,每年完成各项检查近20万例次。北京阜外医院放射科擅长做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肺动静脉瘘栓塞术、冠状动脉瘘栓塞术、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体肺侧支栓塞术、主动脉缩窄成形术、房间隔造口术、主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肾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锁骨下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髂股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隔离术、腹主动脉瘤带膜支架隔离术等,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8%以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已达国际顶尖水平。
蒋世良医生简介:蒋世良医生现为北京阜外医院放射科主任、放射影像学研究室主任、介入治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学组副组长、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控中心负责人、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蒋世良主任197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他擅长做经皮瓣膜球囊成形术、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肺动静脉瘘栓塞术,冠状动脉瘘栓塞术、肾动脉球囊成形术、锁骨下动脉及髂股动脉球囊成形术等。
刘玉清医生简介:刘玉清医生曾任北京阜外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现为北京阜外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主委兼常务理事、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委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刘玉清院士是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影像学专家,为我国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擅长肺脓肿、食管癌、大动脉炎、主动脉疾患、心肌病、肺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放射诊断及治疗。
小儿心脏外科
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始建于1957年,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该科室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儿先心病诊疗中心。目前,该科室下设有小儿外科二病房、六病房、十六病房,共开放住院床位160余张,每间病房均设有一定比例的家属陪护床。该科室现有正式医护人员3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教授7人,副教授10余人,拥有高频呼吸机、新生儿暖箱、血滤机、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治疗仪、多导联脑电图仪等国际顶尖的诊疗设备,年手术量高达3000余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成功率基本达到100%,复杂先心病矫治手术的成功率为97%,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擅长诊治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法鲁氏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瓣闭锁、主动脉弓缩窄、主动脉弓中断、心室发育不良等。
在压迫中降生,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对世间发生的这一切疑惑不解: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学波兰话?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看波兰书?为什么波兰的孩子要在沙俄监察员的监视下学习?放学回家的路上,玛丽问她的小伙伴:“沙皇要我们波兰干什么?他难道还不够富有吗?他的国土是那么大。”老师最了解孩子们的心里。当沙俄监察员不在的时候,秘密地讲授着波兰民族反抗侵略者的历史,秘密地传授着波兰的文化和语言,秘密地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感情。小玛丽回到家里,父亲和哥哥秘密地给她讲:“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强烈愿望。
玛丽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顺利地从小学升入中学,又以获得金质奖章的成绩在中学毕了业。她多么想继续升学和深造啊!可是,带着殖民枷锁和封建镣铐的波兰,大学是不收女生的。她梦想去巴黎学习物理和化学。可是,清贫的斯克洛道夫斯基一家,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又哪里拿得出到外国求学的费用呢?何况她姐姐中学毕业已经三年了,幻想到巴黎学医的计划,一次次都变成了泡影。强烈的求知欲望没有使姊妹俩心灰意冷,而是更加倔强地向既定目标挺进。玛丽和姐姐分别去担任家庭教师,一点一滴地积蓄着去巴黎求学的费用。
一个春天的早晨,玛丽惊喜地告诉姐姐,她想出了一个到巴黎求学的好办法:“是这样,你把我们俩个节省下来的这一点钱都带上,先到巴黎去,我仍然留在这儿当家庭教师,把我挣来的钱都寄给你,等你当了医生,再设法接我到巴黎去学物理和化学。”多大的牺牲,多好的办法啊!玛丽的这一番话,使她姐姐感激地流下了热泪。打这以后,玛丽更加节衣缩食,按月把自己挣来的钱寄给在巴黎的姐姐,宁肯自己穷得连零花钱也没有,连写信的邮票都买不起。贫苦的生活影响不了玛丽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她为了多学一些,养成了每天早晨六点钟以前就起床学习的习惯,而晚上常常自修到深夜。她不仅刻苦自学,而且不辞辛苦地到波兰农村给孩子们讲授科学知识,到工厂女工中传播波兰文化,而这样做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密探们发现,被沙俄监察员抓走的。正像她给自己一位童年时代的朋友的信中所说:“我用尽了力量来应付这一切,再接再励……我有一个最高原则:不管是对人或者对事,都决不屈服!”
有志者事竟成。度过五年艰苦岁月,玛丽用她倔强的双手开拓了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
玛丽来到巴黎索尔本学院求学,穿着褪了色、挂了丝的衣服,住着难以形容的简陋小屋。钱用光了,常常是整个星期用面包和茶水充饥。大学的图书馆像块有魔力的磁石,紧紧地吸引着玛丽。玛丽像块贪婪的海绵,拼命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汁。有一次,她正在图书馆里伏案攻读,突然晕倒在地。同学找来医生给她做了检查,原来是因为玛丽忘记了吃饭。忘记吃饭,对于玛丽来说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了。每当晚上十点钟,图书馆闭馆了,玛丽才带着惋惜的心情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在煤油灯下继续用功,一直到后半夜两点钟。当她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又被冻得不得不爬起来,把自己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全部穿上,再重新躺下。早晨起床的时候,洗脸盆里的水冻成冰块,就连水壶里的水也结成了冰。艰苦的生活,刻苦的学习,弄得这位年轻的姑娘面色苍白、容颜憔悴。然而,在向科学之巅攀登的玛丽,却像那冰山上的雪莲,开得那样火红,放射出绚丽的异彩。在索尔本学院的学位考试中,玛丽以她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硕士第一名。从此,玛丽的研究内容扩充到许多方面。在研究金属磁性的试验中,在物理学会的会议席上,玛丽结识了优秀的青年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他们在崎岖的小路上相识,在向科学顶峰的攀登中结成伴侣。
物理学家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的盐类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当时,这种神秘射线的来源对科学家们来说,还是一个算不出答案的难题。居里夫妇正是从解决这个难题人手,开始了他们共同的生活和战斗。他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试验,终于从沥青状铀矿石里先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当时,几乎所有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对于镭的发现都持观望态度。因此,居里夫妇又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攻坚任务:下决心,从沥青状铀矿石中取出“相当”分量的镭,拿出“真凭实据”来,证明这种“神秘”射线的存在。
没有钱买沥青状铀矿石作试验,他们就用沥青状铀矿石的残渣;没有实验室,他们就借用所在学校的一间简陋的木板房搞实验。要把大量的矿渣加热,要在盛矿渣的大桶里每次搅拌好几个小时,是一项艰巨的体力劳动。小屋里散发出来的刺激性很强的蒸汽使人窒息。居里夫妇正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着提取“镭”的不懈的搏斗,为了使实验不间断,他们往往就在这里,边做实验,边做顿简单的饭来充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年时间过去了,尽管居里夫妇历尽千辛万苦,可是把镭分离出来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
不卫生的工作环境又使皮埃尔・居里患上了四肢疼痛的病症。玛丽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她需要把大量的矿渣加热、搅拌,把大桶里的流汁倒出来。化学处理的繁重劳动,累得玛丽如同瘫痪了一般。每到晚上,她照料完孩子,又要开始他们的论文写作,有时整年的时间在实验室里度过。仅用一年的时间,居里夫妇竟写出三篇震撼世界的科学论文。正像玛丽・居里后来回顾这段艰苦历程时所说:“在这间简陋的木板房子里度过的几年,是我们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最幸福的、完全献身于工作的时期。”
1902年深冬的一个雪夜,居里夫妇肩并着肩、手挽着手,迎着万家灯火,踏着厚厚的积雪,习惯地向他们的实验室走去。当皮埃尔・居里划火柴开门的时候,被玛丽・居里拦住说:“不要点亮。”他们摸黑走进小屋,顿时惊呆了。这间简陋的木板房简直成了一个魔宫:从瓶子里、罐子里、桶里放出一片晶莹的蓝光,特别是那支盛试验产物的玻璃管里,放射出来的光更加强烈。看不见的射线,看见了!神秘的射线被揭穿了!他们日思夜想的镭诞生了!可是,谁曾想到这世界上第一克镭竟是居里夫妇从八吨沥青状铀矿石的残渣碎屑中,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才提炼出来的。这一克镭的诞生包含着居里夫妇多少次失败的教训,多少次胜利的喜悦啊!从居里夫人还在学生时代给她哥哥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伟大事业的成功所在:“人必须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我应该相信,自己对于某种事业有特殊的才干,并且应该不惜任何代价来完成这个事业。”
1独立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1.1课题设计实施阶段如前所述,我校近十年来注重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注意到临床实践与创新思维的结合。研究生课题的实施,培养其实际的动手能力、发现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有些可能是在基础课程学习中已经学习掌握的,但是,随着医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在这个阶段还可能需要重新学习。反复的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这一阶段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细胞培养试验中,学生在预实验的结果非常理想,可是,随着实验的进行经常会遇到诸如:细菌污染、真菌污染,甚至于原因不清的细胞死亡等等。这种时候,医学生不仅仅学会向善于这方面技术的老师、学长请教,而且更要学会怎么利用现有的知识以及网络资源来解决面临的难题,换言之,也就是要学会采用各种方式向各方求助,以期最终解决难题,顺利完成课题设计。
1.2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这一阶段,要求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统计学知识,熟练运用目前常用的医学统计学软件。依据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数据,经过缜密的思维,通过正确的统计学方法,精确的统计学分析,最终获得科学、可信的结论。这样的研究论文在这一领域才具有真正的科学价值。这一阶段,由于很多医学生专业的限制,存在一定的难度,学会求助解决问题,切忌蒙混过关,涂改结果。
1.3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理、撰写、发表,是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它不仅要求研究生查阅大量的文献,归纳、总结相关研究背景,同时,对实验结果和结论,结合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合理、客观、严谨、科学的解读,是对其思维逻辑性的训练。最后,要完成好这一步,还需要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文字、绘图等等基本的写作功底,才能达到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图文并茂等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也是对其科研论文书写的基本训练。
2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医学是一种注重实践的科学,面对的是形形人群,表现各异的疾病状态,因此,这一现状,也要求医学研究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才能够独立解决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疑难、复杂问题,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尤其是心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的研究生更需要快速、准确的判断。近年来,由于师资力量的减弱,临床技能的培训工作明显下滑。大多数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主要充当了“书记员”的工作,却很少有基本技能培训的机会。因此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有较长的临床技能培养时间来提升其实际临床工作能力,需要改善我们的师资环境,提供给医学生们更多的机会来参与实践,期望医学生毕业之时,能够达到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病人的能力,能够胜任将来所要面对的工作,挽救更多的生命。心血管内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病种繁多,危急重症、疑难杂症多,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要求心血管内科医生具备快速、准确诊断、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对于心血管内科研究生,由于其专业学科内容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比如:放射科、CT室、数字减影、超声室、心电图室、动态心电图室、介入室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科,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目的明确、计划合理、注重实践、教学相长等。首先,目的是将其培养成一个可以独立处理心内科常见疾病、急、危重疾病的合格医生;其次,保证充足的临床实践的时间。需要保证其至少有1年的时间去接受系统的临床工作的培训,培养独立处理医疗问题的能力,并且进行临床工作经验积累。最后,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改进。导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CBL(case-basedlearning,CBL)、网络数据学习(E-learning)以及循证医学等多种方法[6-8]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基本技能。同时,心内科研究生还需要在心内科相关功能科室轮转:心电图室、心脏电生理室、心脏导管室、心脏超声室。熟悉心血管疾病在相关领域中的基础知识,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在心内科临床学习中,积极参与临床工作,比如门诊,病房值班,在这一过程中,直接面对工作中的问题,独立思考,对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建立导师组培养模式指导研究生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大量的庞杂信息的出现,没有哪一位导师可以做到“有问必答”。因此,借鉴美国的“学科本位制”、德国的“导师本位制”及研究型大学科学院的“学校本位制”,如果将具有不同特长的导师们联合起来,形成研究生导师组,这样以来导师之间各有所长,可以充分发挥各位导师的特长,而对于研究生本人则不论在临床,还是科研方面都将会得到最大的收益[9]。因此,改革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组成模式,充分发挥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导师组的优势,使研究生能够从多位导师获益,进而拓展了知识,增强了更新的知识能力。开展教学系列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导师的教学水平。导师不仅应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PBL、CBL、网络数据以及循证医学,发挥导师的导向功能,改变以往的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探索问题。另外,通过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间接的病例复习、典型病案讨论等方式指导,使研究生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逐渐积累临床经验,以期最终能够独立工作。最后,新知识的传播也是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学术研究交流活动以及研究平台的建立是影响导师带教能力的重要因素。
导师只有通过不断积极参与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研究性学术活动和专业性学术会议等,不仅仅可以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更新知识、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教育、培养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中汲取新的营养,提高临床判断能力,甚至培养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因此,实行导师组这一新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各位导师的特长,有机地将科研与临床能力培养相结合,最终,研究生将会获得最大的收益。
作者:张明娟张超英宋安齐段宗明朱参战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门诊; 胸痛; 分诊; 救治
doi:10.14033/ki.cfmr.2017.1.0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144-03
胸痛是门诊患者的常见主诉,病因和病情较为复杂,且是一些致命性疾病的主要表现,如肺栓塞、纵隔肿瘤、自发性气胸、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食道疾病、主动脉夹层等。门诊对胸痛患者的准确、快速分诊与救治,对于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工作量大,接诊护士由于专业知识有限,对胸痛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遇主诉为胸痛等较难判别的症状时,多转由门诊部医师进行分诊。现将门诊部分诊和救治胸痛患者的经验报告如下。
1 胸痛的病因
引起胸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胸骨及胸廓疾病[1]。(1)心血管病变:常见的有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包炎、心肌炎等。其胸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少数在剑突下,患者左肩常有放射痛,体力活动会诱发或加重胸痛,休息后可好转。(2)食管及纵膈病变:常见的有纵隔肿瘤、食管癌、食管炎、纵隔炎、纵隔气肿等,其胸痛位于胸骨后,呈持续痛,常放射至其他部位,吞咽动作会加剧疼痛[2]。(3)肺及胸膜病变:多伴有咳嗽或咳痰,且咳嗽、深呼吸会加重胸痛,其他胸壁活动对疼痛无影响。局部按压时无疼痛感,除胸痛外常伴原发疾病的症状[3]。(4)胸壁病变:包括肋骨病变和肌肉病变,疼痛的部位一般固定在病变位置,局部按压有明显疼痛感,做深呼吸、咳嗽、抬举手臂等动作时疼痛程度加重[4]。(5)肋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于病毒毒素等引起的带状疱疹、神经炎等,疼痛的范围一般局限于发生病变的肋间神经分布的范围,疼痛类型为刺痛、烧灼痛,严重者甚至感觉刀割样痛[5]。(6)横膈病变:常见的有膈下脓肿、横膈胸膜炎、肝脓肿、肝癌等,胸痛位于胸廓及胸骨下部,并伴有原发疾病的症状。
2 胸痛患者的分诊
2.1 健康史评估
青壮年胸痛应注意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风心病,年龄>40岁的患者要注意心绞痛。了解患者与胸痛发生相关的情况,如有无外伤史、有无剧烈咳嗽、有无用力屏气的动作、有无过度疲劳、有无吞咽异物,了解以往有无胸痛发作的经历及发作情况,有无冠心病和肺纵隔疾病史,有无食管炎、食管裂孔疝、溃疡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有无肿瘤病史等。另外,胸痛的发生常与某些因素的诱发相关,如心绞痛常因饱食、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而诱发;胸壁疾病所致的疼痛常于局部压迫或胸廓运动时加剧;主动脉夹层常见于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且伴或不伴动脉粥样硬化、心导管手术史者;主动脉瘤见于本人及家族成员中有马凡综合征病史、梅毒病史者等。
2.2 身体评估
(1)胸痛的部位及性质:局部性疼痛、骨压痛、胸壁疼痛应注意肋骨骨折、肋软骨炎、骨质疏松症等,伴有局部红、肿、热表现者应注意局部炎症病变;剧烈疼痛并伴有水疱成簇沿肋间神经分布者,注意带状疱疹;胸骨后烧灼疼痛并伴有进食或吞咽困难者,应注意食管及纵隔病变;心前区及胸骨后或剑突压榨性疼痛,并且向左肩、左臂内侧、左颈、面颊部,甚至手指放射者,应注意心绞痛;疼痛持续不缓解,含化硝酸甘油无效,并伴有窒息感、呼吸困难等,应注意心肌梗死;剧烈胸痛并向下转移至腹部、腰部及两侧腹股沟或下肢者,应注意主动脉夹层;一侧刀割样胸痛,应注意自发性气胸、肺梗死;如果疼痛随着呼吸运动或者咳嗽加重,应注意胸膜炎;急性下胸部剧烈疼痛,并放射于背、颈部或下颌,应注意急性心包炎。(2)胸痛时间:阵发性胸痛见于平滑肌痉挛或血管狭窄缺血,如心绞痛、胸痛呈阵发性,持续时间3~5 min;持续性胸痛见于炎症、肿瘤、血管栓塞、组织梗死等,如心肌梗死,胸痛持续时间几十分钟至数小时,甚至数天以上。(3)伴随症状:胸痛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晕厥等见于心肌梗死;有心脏杂音见于主动脉狭窄、心脏瓣膜病等;颈静脉充盈、脉压减小、心包摩擦音者见于心包炎;呼吸音消失、叩诊鼓音者注意气胸;双上肢血压差值超过20 mmHg(1 mm Hg=0.133 kPa)见于主动脉夹层[6];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或休克表现,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瘤破裂和大面积肺梗死等。
2.3 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综合评估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心电图、胸片、胸部B超、心肌酶谱及放射性核素实验、冠状动脉造影等均对胸痛的诊断有重要意义。(1)若患者心电图有缺血改变,或心电图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进一步查血清心肌标记物和超声心动图有缺血/梗死证据,按缺血性胸痛处理。(2)若患者心电图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进一步查血清心肌标记物和超声心动图(必要时)无缺血/梗死证据:①双上肢血压脉搏差异显著,磁共振异常,应考虑为主动脉夹层;②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右心负荷加重表现,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阳性,应考虑为肺动脉栓塞[7];③心包摩擦音,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应考虑为急性心包炎;④有腹部脏器病史、腹部体征,腹部B超阳性,应考虑为急腹症;⑤剧烈运动或胸部外伤,胸部X线片阳性,应考虑为气胸;⑥其他非心源性疾病则根据相应的诊断处理。非心源性胸痛较典型的为食管源性胸痛,表现为胸骨后灼烧样、压榨性疼痛,与弯腰、进食、平卧等行为有关,疼痛起源于上腹部,可向后背、上臂、下颚放射,可通过胃镜检查、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便携式食管酸反流监测、食管压力测定、刺激性试验(包括球囊U张试验、酸灌注试验、麦角新碱试验等)和精神心理评估等方法进行诊断。
2.4 分诊处理
对于胸痛患者,由于所涉及的专科太多,门诊医师应该认真分析,根据上述评估对患者进行分诊。
肋软骨炎等应分诊至心脏外科,肋骨骨折、骨质疏松症等应分诊至骨科,带状疱疹等应分诊至皮肤科,食管及纵隔病变、气胸、肺梗死、胸膜炎等应分诊至胸外科或呼吸科,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主动脉狭窄、心脏瓣膜病、动脉瘤破裂等心源性疾病应分诊至心内科,急腹症应分诊至内科或消化内科。
3 救治分析
美国Puleo等[8]研究结果显示,因胸痛收治入院的患者中,只有10%~15%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约70%的患者最终除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未发现任何疾病。胸痛可分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两大类。
心源性胸痛主要与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等)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等有关。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条件的医院应立即将患者转入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原则上,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若无急诊PCI条件,或不能在90 min内进行首次球囊扩张,应对无溶栓禁忌的患者首先进行溶栓治疗,并尽快安排或转诊至有PCI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救治[9]。
非心源性胸痛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性和精神心理异常等有关。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胸痛患者,可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和促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利等)治疗;对于食管动力紊乱相关的胸痛患者,可给予硝酸甘油类(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抗胆碱能药(盐酸双环维林等)、钙离子拮抗药(硝苯地平、硫氮酮等)、平滑肌松弛剂(肼屈嗪等)治疗;内脏高敏性相关的胸痛患者,可给予疼痛调节剂或内脏止痛剂治疗;精神心理异常相关的胸痛患者可给予精神疏导、行为干预和精神疾病用药治疗。
综上所述,胸痛所涉及的疾病种类较多,门诊医生接诊胸痛患者时,首先要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排除需立刻处理的高危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史和身体进行评估,必要时结合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心电图、胸片、胸部B超、心肌酶谱及放射性核素实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行确诊。
参考文献
[1]那开宪,张桂云,徐文拓,等.胸痛的诊断思路[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11-15.
[2]谢鹏雁.胃食管反流所致的食管源性胸痛与心绞痛[J].中国全科医学:医生x者版,2011,14(12):31-32.
[3]梁纪文.常见引起胸痛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2):19-22.
[4]刘根利.胸壁疾病所致胸痛[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9):12-13.
[5]梁贵喜.最易误诊的疼痛-肋间神经痛[J].养生大世界,2014,13(6):28-29.
[6]吴蔚,封启明.68例主动脉夹层早期症状体征特点分析[C]//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2006.
[7]盛剑.心脏彩超临床辅助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5,41(7):830-831.
[8] Puleo P R,Meyer D,Wathen C,et al.Use of a rapid assay of subforms of creatinine kinase-MB to diagnose or rule ou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New Engl J Med,1994,331(9):561-566.
【论文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护理
众说周知,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只能留下痛苦与遗憾。但目前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猛发展,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肝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肝癌的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等设备的监视下,经皮肤穿刺动脉,将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经动脉管导入,对肿瘤病变进行直接治疗。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副作用小,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期。
缺点:因为介入治疗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对人体自身还是有一定的损害和影响的,因此特别需要患者的积极主动配合。
一、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4年开始至今收治肝癌患者128例,其中男93例,女35例,年龄在32~61岁之间,平均年龄51.6岁。
二、护理
2.1护理原则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手术前后进行护理。
2.2心理护理对患者热情、关心、体贴,了解患者相关信息,并观察其情况,取得其高度信任。向患者介绍基本病情及治疗方案,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步骤,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术后3d左右会出现因肿瘤细胞坏死而出现较术前加重的状况,一般1周左右会缓解或消失。这样可以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由于肝癌患者大多数心理不稳定,因此向患者告知病情时,要十分注意言语,并有所保留,最好与医生意见保持一致,以免引起患者的猜疑,鼓励病人与疾病作斗争,耐心细致地解释该治疗技术的优势,也可以用已经经过介入治疗的患者为例来讲解,从而打消患者思想顾虑,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增加治疗信心。
2.3术前护理
了解患者的病情,按穿刺部位进行好两侧腹股沟及会阴的毛发处理,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检查穿刺部位的脉动情况,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检查及碘过敏试验,和肝肾功能检查,术前2d给予保肝、保肾药物,术前8h开始禁食。
2.4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4.1一般介入治疗后患者要平卧24h,穿刺侧下肢要伸直制动12h保持伸直位不可弯曲,大小便均不能下床。我们的护理措施:
采取介入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短时间的屏气训练及床上大小便等适应性训练。介入治疗中和结束后可以让病人收听舒缓的音乐,有家人朋友陪着聊天,我们发现这样能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
2.4.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6h内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注意肢体血供、皮温、颜色、感触觉等。
2.4.3严密观察下肢血液循环,化疗药物及栓塞剂的返流情况一旦出现可以适当抬高下肢30°,并注意观察患者肢体皮肤温度,颜色及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痉挛程度,每30分钟观察1次,严密观察24h。若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4.4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肿,动脉搏动是否减弱甚至消失术后护士应当协助患者取平卧位24h,腹股沟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8h,以防止穿刺部位出血。穿刺侧下肢保持伸直制动24h,动态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情况,及早发现活动性出血和血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4.5观察发热反应介入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反应,一般持续3~7d,主要是由于机体吸收坏死的肿瘤组织引起的吸收热,低热患者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体温较高者则应密切注意观察其体温变化,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少量解热镇痛药物。
本组中有77例患者出现高热反应,体温在38~39°,应用去乙酰氨基酚片后体温恢复正常,或者也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嘱患者多饮水,防止虚脱,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为患者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修养环境。
1.医教结合,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师团队的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是最具显著特征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教师要有过硬的技能才能实实在在地上好本门课,该团队教师注重医教结合,切实提高操作技能。
1.1先期、分散实行院外医教结合。学习与进修是提高教师技能的常规手段,在此基础上,该团队教师首先采取先期、分散、较长期地实行院外医教结合。一位担任超声技术课的老师一直在附属医院连续上班11年,一位担任放射技术课的老师多年来一直在本市中医院上班,数名老师多次利用寒署假到市医院上班。
1.2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2007年下半年以后,医学影像教研室全体教师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统一排班值班,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通过临床“大练兵”,提高了处理临床病人的能力,丰富了临床案例,为突出技能教学打下了基础,教师们讲课生动,设计实验、实训更切合实际,达到教学与实际的“零距离”,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教研活动,针对临床需求剖析教材实践性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
该团队教师融入临床工作后,对现阶段专业岗位现状及科室用人需求有深刻的把握,在教研业务活动中紧紧结合临床实际,逐一剖析出教材各章各节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践性知识点。此时,在制定教案、书写讲稿、制作课件及实时授课等教学各环节活动中以此为中心来进行,明确教学重点。这样,彻底改革旧时课前准备模式,保证了课前准备突出技能,有效设计各环节的教学文件,做到所讲的每一个理论都要联系所指导的实践,理论知识与实践紧紧相扣,保证了所授知识点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该课程每章末均布置了突出技能训练特征的课后练习题,形式多样且与国家上岗证统一考试接轨,内容切合目前医院发展实际需要。
3.突出临床实训,提高学生技能。
3.1多手段设计训练方案。医学影像技术课特别注重实践技能训练,根据大纲要求,设计多手段训练方案。大体分为基础性实验和操作性实训,分别采取教师示教、学生训练、小组配对(医生与病人)训练等方式,实验实训时间分为课堂训练、课间训练和周末节假日训练,实验实训场所分为校内实验室和附属医院临床实训场所。在执行大纲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增设了实践技能训练与考核。如“普通摄影”一章,设计了一百多个摄影位置,印制了书面的操作考核标准、考核评分标准、补训练计划,学生单人进行、人人合格,做到一章一节地过关,切实保障每位学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
3.2拓展实训场所。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的实验实训由原来的校内实验室扩展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进行,校内实验室主要用于安排基础性实验,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主要用于安排临床操作性的实训。医学影像教研室整体实施医教结合以后,为安排学生到本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在协调安排好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医院实训,现场病人真实,身临其境,实时操作,效果好。
4.岗前培训,与毕业实习接轨
数年来,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离院实习前安排了岗前操作培训与考核,针对实习操作科目进行实训指导与检测,人人过关。对检测不过关者须补操作训练,合格后方可安排实习。此举有助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很快进入岗位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5.利用外部医院资源,提高学生技能
医学影像技术课长期、系统聘用市内三家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的医技师担任部分专业技能课教学和见实习带教工作。外聘教师富含实践成分的授课内容与方式促进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弥补了如MRI、DSA和核医学等我院目前无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科目的实践性教学;外聘教师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意境,体现了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学生专业热情高;同进加强了师生感情,方便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师所在医院见实习。
二、创新点:该成果的创新点:凸显实践技能特征,教学活动过程各具特色。
1.教师提高技能的医教结合手段有特色:整体医教结合,大面积提高教师技能。学习与进修是提高教师技能的常规手段,而该团队教师则重点采取医教结合“大练兵”手段。部分教师先期、分散到市医院及市中医院进行院外医教结合,从2007年下半年起全体教研室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系统排班值班,充分利用教学之余参与临床实践,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紧扣临床剖析教材知识点有特色:保证每个知识点的临床指导作用。该团队教师融入临床工作后,对专业岗位需求及科室用人设置有深刻的把握,因此紧紧结合临床实际,逐一剖析教材各章各节知识点,保证了解析出的知识点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深层次知识点的剖析,保证了课前准备的突出技能,为授课、实验实训提供了重点。作为设计教案、制定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结合临床实际有效调整理论与实训的关系。多方法授课,突出技能知识的讲授与操作训练。
3.设计技能考核及岗前训练有特色:促进学生进入临床尽快上岗。数年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对重点章节都增设了课间的实践技能考核,单独制表,有技能操作标准,有考核评分标准,有补训练计划,切实保障每位学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数年来,在该专业学生离院实习前安排了岗前操作培训与考核,针对实习操作科目进行实训指导与检测,人人过关,有助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很快进入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4.拓展实训场所有特色:突破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的实验实训由原来的校内实验室扩展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进行,前者主要用于安排基础性实验,后者主要用于安排临床操作性的实训,到医院实训,现场病人真实,身临其境,效果好。5.利用外部资源提高学生技能有特色:常年外聘医院医技师任教,实践生教学效果显著。医学影像技术课长期、系统聘用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的医技师担任部分专业技能课教学和见实习带教工作。外聘教师实践性强,教学身临其境,实现了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学生专业热情高;对如MRI、DSA和核医学等我院目前无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科目教学提供了弥补措施;加强了师生感情,方便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师所在医院见实习。
三、应用情况:该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正在不断深化之中
1.已应用情况
该成果已用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四个年级八个班级434人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经突出技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实习后进入角色快,处理病人能力强。去年以来省级实习医院留院工作5人,地市州级实习医院留院工作18人,成都市区县医院工作近30人,该专业连年就业率均接近100%。通过医教结合,教师们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丰富了实践性知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一名教师主持进行了“整体结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成效研究”的研究,并获我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一名教师通过将临床实践的体会与教学联系,撰写的《大型医疗设备MRI、CT、DSA、DR等检查影像技师诊断意识的培养》一文在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学术会上大会发言交流。多年来常年外聘教师,利用外部医院资源参与教学,教学实践性强,学生热情高;弥补了我院目前无校内实训条件科目(如MRI、DSA)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学生到外院实验实训的条件,拓展学生实训的时间和空间。数年来利用外院资源教学,取得了经验,一名教师撰写的经验总结论文《常年外聘医院影像科人员任教的管理体会》于2008年8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学术会大会发言,并获一等奖。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汇集实践教学成果,建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省级精品课程,并已将该成果运用于本专业各班的教学中。从网站上阅读比较及同行专家评价,与国内同课精品课程相比,我院该精品课程在教案设计、课后练习、多媒体授课等方面均突出技能,从内容到形式显现特色。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于2008年10月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