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00:03: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朱熹观书有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诗教学是重在情还是重在理,这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就《观书有感》而言,景物为情理所在,也是理趣的根基,为此我抓住情理,学用结合,进行了巧妙的引导和设计。
“一疑”:巧悟内涵,学用结合
疑问是求知的钥匙,也是根本。在诗中,诗人朱熹的一句发问,开启了思考之旅。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经典的句子所蕴含的哲理?我先从学生的疑问讲起。
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我想知道题目明明是《观书有感》,但是为什么没有写到读书?
围绕“观书”这一个可感的行为,我让学生思考:活水流入方塘与读书有没有共通之处?使池水清澈与读书使人变得聪明有没有相通之处?请举出相关的例子。
通过具体的事例,学生发现,诗人朱熹的思维角度新颖有趣,将池水的清澈与读书结合起来,实在是妙不可言。读书代表将活水引入池塘,不断更新,而池水之清澈则代表将人从愚蠢变为明智的过程,这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需要努力。
学生根据同学学习的故事,讲述同学在学习中获得的收获及发生的心智变化。也有的学生根据自己读过的书,讲述自己的知识积累过程,感受到读书带给自己的好处。这些都是直观可感的,学生由此也从“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感受到诗句的精妙。
《观书有感》是一首情与理相融合的诗,其借景寓理的手法令人赞叹。学生从诗作中领悟到读书的妙处,并且能够从中感悟诗作的哲理。学生在后来模仿了这种写法,并将这种写法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也是我这节课的收获。
“二谈”:巧引作者,知人论诗
古诗教学中,因为隔着时代背景,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就要从作者入手,让作者从诗歌文本中走出来,让学生了解作者。为此我分了两步来谈朱熹,先从朱熹的诗引入,谈朱熹的成就及学养。“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从字面上很快就理解,这是劝诫人们珍惜时间。那么此诗是何人所做呢?是朱熹。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学生对朱熹有了一定的了解。接着,我从朱熹的故事讲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课题串联起来:朱熹是个非常喜欢思考的人,很爱问“为什么”,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他勤学苦读,读了很多书。有天休息时,他来到一个小池塘边,看到了清澈的池水,他猛然觉悟,写下了这首诗。
学生对朱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从故事中了解诗的背景,同时激发出探究诗歌文本的兴趣。
“三读”:巧问诗眼,理趣尽显
古诗贵在读,读为学习的精髓。进入诗歌正文的课堂探究环节,我采用了句句读通透的读书方法,一读准,二读懂,三读好。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明确目标,体现阅读教学的层次性。如在初读时,我要求学生将生字新词读准确。
师:刚拿到一首诗,先要怎么学?
生1:读好这首诗。
师:不错。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
我指名学生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初读的指导。有学生误读“半亩方塘一鉴开”的“鉴”字和“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为”字,这些都需要教师正音,让学生理解字义。
师:“为”怎么读?
生1:“为”(二声声调)。
师:它是什么意思?
生2:“为”是“因为”的意思,所以读“为”的音调。
学生通过初读,了解了字义并能够读准诗歌,其中包括韵脚“i”(“开、徊、来”)。
师:朱熹信步走到池塘边,他看到了什么?
生3:他见到了方塘、天光、云影。
生4:池水清澈宁静,天上的云彩倒影其中。
师:这样的景色,可用什么词来表示?
生5:宁静悠远。
学生根据前两句诗对方塘的描述,体验池塘的清澈,感受到那一刻诗人心情的恬淡和宁静。但是诗人并非要表达情感,而是要由此阐释自己的感悟,那么他联想到了什么?从“问渠那得清如许”这个句子可以看到,他想探寻这池水的清澈之源,于是他得到了人生的感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载体和平台,好的读书方法更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策略。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春日》一诗可谓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真正的用意是借喻读书。现将此诗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排列在一起加以评析,探究它真正的意境。
(一)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写学海泛舟,“读”生春水,此一境也。
(二)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学贵得“源”,为有活水,此二境也。
(三)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写学成自如,“寻”芳泗水,此三境也。
第一境:“熟读”生春水
为学者在初学阶段,对学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而在读书中“节节带疑”,很花力气。像一艘“蒙冲巨舰”动不动就搁浅了!只有进行“疏浚”,才能使巨舰慢慢启浮。那么用什么方法“疏浚”呢?就是朱熹特别强调的“熟读”。他认为初学者尤其要在“熟读”上花力气,“读书之法,谓始初一书费十分功夫”,“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处于之口”。“熟读”的过程也是学习层层探索的过程,使之“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用此诗的比喻说法就是用“熟读”作“疏浚”,为“蒙冲巨舰”开航,去尽泥沙,引来“春水”漫漫,水涨船高……往日难以“推移”的“蒙冲巨舰”而今却“轻”如“一毛”了!真是“熟读生春水,入门见功夫”。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难道没有这样的体会吗?我在教学初期,虽然理论上否定“灌输型”,内心隐处却脉脉含隋,唯恐自己少“讲”了,漠视了学生的“读”,现在看来,“向来”“枉费”了多少“推移力”,培养的学生又怎么能浪遏飞舟“自在行”呢?语文课堂的主体应归位于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读懂读通。语文课内与课外阅读汇聚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诵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反复诵读可以让学生基本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写作思路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能生发出学生个体的情感反应、体验,并促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的认同,产生心灵之弦上的共鸣。
第二境:为有活水来
读书的第二境界真诱人!那“方塘”如镜,彩云倒影,天水相映令人眼花缭乱,天光水色在水中徘徊。这里的“徘徊”意在读书者应反复思索,朱熹这一观点与《论语》中提倡的学思结合是一致的。现代《教学论》中也认为:“思维的过程是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因而读书就得开动脑筋思索,就得自我设障立疑,培养多思、善思、乐思的习惯。“思虑者,智之道也”,意思是:深思熟虑是求智的法则啊!读思须紧密结合,读是基础,思是关键,其实就是读书的第二境界。
“徘徊”的目的就在于寻根溯底,左右逢源,要找出“方塘”之所以“清如许”的原因。朱熹认为读书要有源头,要不断地开源,就像树有了根,枝枝叶叶从根起,像水有了源,涓涓活水源头来,读、思是开源的关键,读是夯实知识基础,思是深化知识层次,犹如“阔开基,广开址”。“源头”找到了,“活水”引来了,即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所以教师须引导学生读中有思。
第三境:寻芳泗水滨
上面谈到学贵得源,引来活水。如循此续行,读书者就能激发出创造力,到运用自如的第三境――“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最高境界。
诗中的“寻”就是寻讯探问。“讯问者,智之本也”,《中庸》里也说“好问近乎智”。所以“问”是启迪心灵的钥匙,是爆发创造力的火种。朱熹曾喻:“问学如登塔,逐一层将登去,上面一层,虽不问人,亦自见得。”登上塔顶,就是“知之至也”――知识到达运用自如的最高境界!
在我的故乡里有一个美丽的公园------朱熹公园,它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波光粼粼的小河像一条绸带一样紧紧围绕着朱熹公园.这座公园,是伟大的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的诞生地,朱熹公园的名字也就是由此而命名的.
步入朱熹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十二生肖小路,雕刻家用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把十二生肖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十分逼真;老鼠狡猾机灵,老虎威风凛凛,老牛忠诚勤恳....我们看了以后不禁连声赞叹,这些精美的是二生肖真是雕刻家智慧的结晶啊!
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悠扬的乐曲声,闻声寻去,原来是雄伟壮观的音乐喷泉,啊!喷起来了!中间的水花直冲云霄,边上的小水柱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喷泉一收一合,过了一会儿,音乐优美了起来,水花也放轻了脚步,柔和的向我们招手.音乐响亮了些,水花也跟着节奏:强弱弱,强弱弱.就像少女一样灵活地舞动着身子.音乐的声音隆重了起来,水花也慢慢变大了,喷泉像一把利剑直冲云霄,一群顽皮可爱的孩子一窝蜂似的拥向喷泉,跳啊!笑啊!公园里洋溢着的快乐就像喷泉一样爆发出来,孩子们冲进喷泉,泉水淋湿了他们的衣服,但是他们依旧是那样开心,那样快乐.音乐喷泉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再往前行,你会看到一个好似"书本''的池塘,那就是朱熹名诗<<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了.半亩方塘的中央还有一座小小的石拱桥.站在桥上俯身往下看,透过清澈的水,可以看见成群的鱼儿在嬉戏,好不快活.鱼塘里的水能源源不断地从石像鱼嘴里冒出来,所以鱼在池塘里才能取得足够的氧气,长久地生存.看着这样的景色,我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踏入旁边的大门,你会看到两棵高耸挺拔的樟树,相传,这是朱熹小时侯亲手栽下的,已经八百七十多岁了.需要九个人才能围成一圈,这两棵樟树就像两个士宾一样守护着朱熹公园,樟树枝繁叶茂,下雨时,可以避雨;天热时,可以避暑,作用真多啊!
朱熹公园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啊!
指导老师:陈友英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生态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033-02
现代教育技术倡导以人为本,主体互动和参与的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实现交互式、交际式等泛在的学习形式。这与“生态课堂”追求的师生与教学资源、环境等生态因子有机地融合,和谐地发展,打造自然、融洽、开放、创新的教学过程相得益彰。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教学是“自自然然地生成,粗枝大叶地勾画,带着些许‘随意’和‘粗糙’”,师生如同大树、花草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然地安居,盎然地生长。怀着对理想课堂的憧憬,笔者进行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以期从秋毫之末中探寻“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下的语文生态课堂”的建构。
一、因材而学,多元启悟,连接课堂内外
翻转课堂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学后教”――学生由单一的“被灌输式”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主动问的模式。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建构”学习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自身学习的最大效益。
1. 微课导学,学从思中来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往往用等待的心理开始学习,被动地等待老师安排学习内容,被动地听老师讲解。“生态课堂”则遵循“先学后教”的理念,更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样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地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通过微课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
首先,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与课文对应的微课,在学习中,他们既能有所悟,又可存疑问。接着,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思考与老师、同学进行在线互动,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上,教师只需“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材六上“习作三”《我最喜欢的美食》一课。我们把微课内容设定为:①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对美食的探究欲望;②了解习作要求;③阅读例文,明白习作步骤。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自主学习写作方法,理清写作思路。由于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学生便针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掌握学习的节奏。而后,学生根据微课的指导和生活体验进行初稿的创作。在写作过程中,有的同学发现美食的做法特别难写,有的同学则认为如何描述好吃是难点……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共享到班级微博里,并提出疑问,和同学、老师一起探讨,大家跟帖互动,实时评价,同学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空前高涨,他们拥有更多的思考、交流、表现自我的机会,习作的体验也更加愉悦。
2. 翻转课堂,学向深处行
翻转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催生了教学目标的重新设定,让教学向更深层拓展。
如在尝试古诗《观书有感》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课前观看了微课,并根据微视频教授的“四步学诗法”进行自学,填写学习任务单。课上,学生先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微课的辅助下,大家都出色地完成了对古诗的理解,此环节只用了15分钟的时间。因此,翻转的课堂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更强的延展性,也具备了深层探索的可能。
教学片断如下:
生:老师,诗作通篇写的都是池塘,可却用“观书有感”为题,这是为什么呢?
师:这个问题很耐人寻味,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生纷纷摇头)
师:方塘和读书有什么联系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
生:《观书有感》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用方塘比喻人的心智,用源源不断的活水比喻新的知识。
生:这首诗告诉我们方塘是由于源源不断的活水才变得如此清澈。
生:而我们也应该不断读书,学习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这不就把读书和方塘的所见联系起来了吗?
师:是啊,同学们真会学习!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这种写法就叫譬喻。朱熹为什么不直接说出道理,而要用譬喻呢?
生:譬喻的写法更生动,也很新颖。
生:这样讲道理更让人易于接受。
师:说得太好了。这样的诗就叫作“哲理诗”。赏析哲理诗,我们要“入乎其内感受,出乎其外分析”。刚才我们的读书过程就是入乎其内感受,要深入、透彻地理解哲理诗还要找到诗与生活的共同点,跳出原诗之外来联系生活、学习分析其哲理,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五步――悟诗理(情)。
师:其实,当时朱熹写了两首《观书有感》,我们来看看另一首。请同学按照五步学诗法,自学这首古诗。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大家通过交流明白了方塘和读书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哲理诗的学习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共同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从而找出哲理诗的共性所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结束了,可学生的探究并没有止步,他们对学过的哲理诗进行了整理,并将学习的方法运用到课外学习中。至此,在翻转课堂上,学生所习得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得以向纵深拓展,所精进的不仅是学识,更主要的是得法其中。
二、因学而教,释扬机智,师生共同发展
翻转课堂也带来了教的革命。教师的教学由依照“教参”备课转变成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疑点,并在课堂上对关键问题进行及时地捕捉、正确地定位、巧妙地引领,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 微课助教,微处彰显智慧
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既直接决定了课前知识传递的效果,又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所以微课的内容要基于目标、学情、内容进行分析、提炼,也要找准与课堂的衔接点,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为高效。例如上文提到的《观书有感》一课,教研时老师对微课的内容提出了不同意见。有的老师认为微课可以通过对第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学习,总结学诗的方法,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学习。有的老师却认为《冬夜读书示子聿》也是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不能仅仅通过微课的方式囫囵吞枣。经过讨论,教师将微课作为衔接两首哲理诗学习的桥梁,既对第一首古诗的学习进行总结,又运用此方法初步学习第二首诗。微课内容如下:1.回顾第一首古诗,总结四步学诗法;2.布置自学要求,用四步学诗法自学《观书有感》;3.运用图片、动画等方式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同时,我们希望学生在自主学习微课时能积极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据此,我们结合微课设计了“自学任务单”。
2. 翻转课堂,重塑教师角色
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语文生态课堂注重学生、教师的“课堂生长”,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发展。
诸如前文的例子,教师对微课的设计过程就是对教材充分研读的过程,同时,由于有了微课的前置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得教师必须改变一讲到底、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教学行为模式。课前,教师通过在线答疑环节和自学任务单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课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讲解,从而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同时,翻转后的课堂是个动态平衡的课堂,教学的平衡会被学生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打破,教师则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通过及时捕捉、正确定位、巧妙引领,建立新的课堂生态平衡。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为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建构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学生会因成长的快乐而学,教师能为生命的美丽而教,我们的课堂也必将成为师生成长、学校发展的沃土和乐园。
参考文献:
[1]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2] 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3] 朱治国.生态课堂中教师领导力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3):50-52.
[4] 赖艳,侯咏娴,赵姣姣.翻转课堂初探――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3):36-39.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来源:文章屋网 )
名话赏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源于宋朝理学大师朱熹的一首名诗《观书有感》,意思是说:为什么水会那么清澈呀?那是因为常常有源头的新水注进来,能得以更新的缘故。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做学问、学习和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经常给脑袋注进“活水”,脑袋才不会僵死硬化,思想才会清新而保持持久的活力。
相信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聪明、最可爱的人,能获得老师更多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然而,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脑瓜儿变得更加灵活聪颖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旧知识,补充新知识,不断地为自己的脑子补充丰富的养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疑问和新想法,那么就请勇敢地发问吧!大胆地把你的疑问提出来,把你的新想法告诉别人,并付诸实践。思想是不受束缚的风筝,是自由飞翔的鸟儿,只要我们再勇敢一点儿,勤奋一些,睁开你善于发现的眼睛,启发敢于创新的精神,去闯荡智慧的王国吧!那时,你将会是家长的骄傲,老师的惊喜,同学的崇拜。
一眼小泉,因为有源水的流淌,所以清冽甘甜;清新的空气驱散了乌烟,天空才会湛蓝;大树可以万古长青,离不开新芽的孕育成长;生命就像一眼泉水,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不断思考、不停创新就是泉眼,是注进河流的活水,让我们朝气蓬勃,充满青春的活力。
名话名人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十四岁丧父。十九岁荣登进士榜。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后因政治纷争被革职回家。朱熹死后,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名话故事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论断。他说:“两个铁球一个重10磅,一个重1磅,让它们在同一个高度同时落下,那么10磅重的铁球会先落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千百年过去了,人们对这个结论都深信不疑,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术泰斗,他的话代表着权威。
一千多年以后,有一个意大利的青年却大胆地站出来挑战了这个权威的结论,他就是闻名于世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略提出他惊世骇俗的观点,说:“两个铁球都是同时落地的。”他的话在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和攻击,甚至谩骂,大家讥讽他不自量力,认为他的话是对圣人亚里士多德的侮辱。
然而,伽利略并没有被这一切的攻击所吓倒,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亲自做了两个铁球落地的试验,并召集了许多人前来见证。结果证明真理是站在伽利略这边的,无论试验做多少次,大小两个铁球都在同一时间落地。直到这时,一个统治了人们一千多年的错误理论才终于被打破,伽利略也因此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堂“创新作文”研讨课。在课题准备会上,同仁有两种建议:一是“缩小法”,即具体讲解创作技法,以小见大;二是“大话法”,即引导感悟创新理念,大而化之。再三斟酌,本着“文无定法”、“教无定规”的思路,考虑到研讨课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性质,我采用了“大话法”,试图把“创新作文”的课题像爆米花一样膨胀开来,借此去诠释一种有关写作的“根本大法”。
有了教学思路,但落实时却有种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困惑,因为“创新作文”的内涵和外延实在是模糊且浮泛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与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如何才能“大而不空”、“虚而不假”,达到短短一堂课引导学生对写作真正听有所悟、学有所获的基本目标呢?
写作绝非单纯的用手写字连缀成文这样简单,是一个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是现实生活,是真情实感,是想象和幻想,是自由、创意的表达。技巧、招式仅仅是外功,综合素养才是内功,内功深厚,可以无招胜有招,这是写作的根本大法。
茅塞顿开,一切水到渠成。我把课题定名为“创新作文漫谈”,副题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目的是引源头活水,话写作内功。在教学设计中我明确了三大方略:其一是教学目标,认识并实践写作要素,提高写作素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训练联想、想象能力,拓展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其二是教学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兴趣,调动情感,引导感悟,具体探究,反馈评价,小结认知。其三是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据此,一堂课豁然开朗,教学实践得以顺畅进行。
课堂最忌讳呆板无聊,尤其是“大话法”,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乏味的说教,死气沉沉的课堂有什么效果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渲染、活跃课堂气氛,我经心选择了大量鲜活有趣的课内外生活素材,并充分利用古诗导入(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情景再现(‘三八’佚事)、实况录像(芊芊语丝、板报写实、书籍照片、旅游照片)、幻灯播映(清明上河图)、三维图片(海上白帆)、Flas(《蜗牛》、《小小鸟》、铅笔小人)、联想竟猜、想象实践、优秀习作、征稿启示(《我们》)、电视转播(《千手观音》)等手段,大大增强了视觉、听觉的冲击力,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参悟并实践“创新作文”的源头活水、内功心法:
生活是源泉
真实是土壤
情感是种子 美 关心生活
思考是阳光 丽 细心观察
艺术是营养 新 心 用心思考
读书是雨露 世 留心积累
行走是空气 界 真心写作
习作是果实
想象是翅膀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个“天”就是生活,要想成为写作“妙手”,拥有生花“妙笔”,必须经受丰富深厚的生活历炼,生活是最好的学校、老师,好好生活,用心观察、体验、思考、感悟、积累、实践,是写作、成长的必由之路。“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花一草一世界,一枝一叶一菩提”等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人如其文,文如其人”,人与文是浑然一体的,不破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积聚生活经验教训,不沉淀人生喜怒哀乐,即使偶然闪出点火星,也只是流星一瞬、昙花一现,闭门造车是空洞浮泛的行径,仲永之伤的前车之鉴是发人深思的,只有全身心地沉浸于生活、生命的海洋中,持之以恒地汲取源头的活水,才会有眩目的光华持续地绽放于笔端。基于此,就会渐渐地形成个性、创新,才会达到下笔千言、语出惊人、出手成章的“妙手”境界,这是水之源、木之本,是写作的内功。
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的: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自我的发展。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不是指记忆理解,而是指学习者自觉、自主地学习,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选择学习,包含了价值、情绪的色彩。涉及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单纯的认知成分。举例来说,5个人分10只苹果,数学上的除法公式与语文中的分配色彩不可混为一谈。
我的看法是:创新作文乃至语文学习应更重视倾向于人本主义色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学家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不仅仅局限于观书而已,引源头活水、话内功心法,开源固本,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健全人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好鱼渔兼得,内外兼修,互相依托,切不可急功近利,只有调整好心灵,方可为文为人皆成大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这样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及赋予它的意义是每个人决定的,个人以自己的经验阐释客观的世界,具有个体色彩。也正如俗话所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让我化为一股清泉
毛启宇
古代哲学家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万物皆复归于水。所以人类很早就知道水、利用水。水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液体。水可以分成淡水、咸水、生物水、天然水、土壤水、地下水、超纯水、结晶水、重水、超重水等多种类型。如果让我选择化身为哪一种水,我愿化成一股地下的天然露头水——泉水。因为泉水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水源,同时也能构成许多观赏景观和旅游资源,如理疗泉,饮用泉等,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我曾经查过资料,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将不能被吸收,废物将不能排出体外,药物将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例如:人体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但是,如果连水也没有,最多只能活一周左右。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是的,水对人如此重要,我也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起重要作用的人。
我曾经读过南宋大才子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说: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问这池塘为何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要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才能有进步。
水的种类很多,如果要我选择,就让我化成一股有生命力的泉水。人的种类很多,如果要我选择,我要做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讲解古诗不能像讲解古文那样逐字逐句分析,而要抓住关键,用心咀嚼,以点带面,总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及情感。
1.抓住诗眼巧引导
诗眼,也就是诗歌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或语句,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所在。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老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让我们一起来细品。”
2.抓住妙语悟诗情
诗歌中的妙语包括诗句中精美的词语、富有表现力的字以及诗中的名句。有些诗歌没有诗眼,此时就应抓住诗中的妙语,对这些妙语仔细品味,一样能很好地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如杜甫《春望》中的“花溅泪”“鸟惊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悦鸟性”“空人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子规啼”“愁心”等。这些词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深入体会。
二、旁征博引,巧妙开拓
就诗论诗,往往还不够。这时就需要旁征博引,推及其他。
1.联类比照,以诗教诗
联类比照就是把相同类的作品放在一起,用彼辅助此来讲,达到以诗教诗的目的。如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就可以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联系起来讲。三首诗的基调都是思念伤别,但因人不同,所表达出来的情也不同。王勃用一个“意”把千言万语都包容在内,用一个“同”寓意一切尽在不言中,深切地表达了思友之情;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诗人用想象的笔调浪漫地表达出了思友之情;岑参是把送别的情融在写边地之景中。这样讲,不仅使学生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更透彻,而且还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2.渗透生活,定向延伸
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名句内涵丰富,含义深邃,是作者彼时彼地对实际生活感悟的概括,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抓住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定向延伸,将现实生活的信息注入名句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探究这些句子,从而灵活掌握和运用这些名句,达到古为今用、拓宽视野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古诗文。所谓“积累”就是指在诵读古诗文时要有意识地牢记所学的古诗文。
近年来的中考基本上是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80篇优秀古诗文作为默写出题的范围,所默写的诗文名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代表某种物象或描写景物的占诗文名句。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鸟”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抒发感情的古诗文名句。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忧民之情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表达心志的古诗文名句。如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诗人胸襟的名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试题演练
一、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不愤不启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采菊东篱下,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_。(虞世南《蝉》)
5.______,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8.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11.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2.小大之狱,_____,_____。(《曹刿论战》)
13._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4.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16.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7.感时花溅泪,______。(杜甫《春望》)
18.明月松间照,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19.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20.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二、根据题目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王国维在《人间同话》中提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境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 。”
2.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应像《爱莲说》中的“莲”那样“_______,_______”。
3.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_____,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________,衣冠简朴占风存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总能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朱熹面对一池碧水,感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龚自珍凝视一地花瓣,顿悟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的心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感和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
三、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相关的诗文名句。
1.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______,______。”
2.“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______,______。”
3.诗言志。从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的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从杜甫“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中,我们能领悟到诗人身处茅屋却心怀苍生的济世情怀。
4.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的悲苦慨叹;而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唱“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借月抒怀,尽显洒脱旷达。
5.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感。
6.乡村美景,总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乡村美景的句子(连续的两句1:“______,______。”
解析指导
在古诗文积累考查中,最常见的失误表现为写错别字。写错别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解诗文的意思而写错别字,如将“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烛”写成“竹”,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的“行”写成“形”。
2.没有准确理解诗文意思而用同音字替代。如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尽”写成“进”;将“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写成“汉”。
3.没有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而与形近字混淆。如将“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中的“冽”写成“洌”,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写成“擎”。
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它丰富的蕴涵和特殊的价值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思维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1.要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基本类别并将之归类
中国古典诗词与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流派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由诗到词,再由词到曲。
1.1 以体裁而论,古典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前者如《诗经・关雎》等,后者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等,前者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后者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律诗可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前者如杜甫的《望岳》等,后者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绝句可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前者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等,后者如朱熹的《观书有感》等。在古典诗词中,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等即是。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即为散曲。
1.2 以题材而论,古典诗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田园山水诗,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边塞军旅诗,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等;怀古咏史诗,如杜牧的《赤壁》等;咏物抒怀诗,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惜别送别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闺怨诗,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等;讽喻诗,如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等;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2.要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训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所发挥的力量和作用,这一点在古诗词学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的朗读训练和指导,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真正投入其中,并融入个人情感,读出诗词的韵律和意境,比如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通过奔放大气的语言、大胆丰富的想象、雄健伟岸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画面,传达出了一种空寂苍凉的情感和意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对同学们进行必要的语言分析和启发,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朗读训练,学生只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才能切身体会和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和诗人所传达的情感,才能从更深层面上去把握和理解这首诗,又或者在学习宋代伟大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首先描绘了春夜里的一场细雨对庭院景观造成的变化,绿叶愈加繁茂,花却开始凋零,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出"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对白蕴含了女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写出了伤春的闺中人的复杂情思,其传神程度令人拍案叫绝!这种意境单靠老师的讲解是完全无法传达出的,学生只有在反复朗读,反复咀嚼的过程中才能切实感受到女词人所表达的无限热爱、哀婉等复杂情感。
3.要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发展其创造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诗歌要悟行"。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的相互交融,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
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有的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幅孤寂单调的悲凉秋景,而它表现的则是诗人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思乡情怀。这个意境正是通过枯藤、老树等事物的点线面所构成的立体画面感悟到的,这种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展现一幅立体的画面,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得到一种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体验,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的艺术境界。
古诗中的想象当然也需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实现,教师大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读中译出诗文,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初步理解,然后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对诗文不加限制地改写、描摹。那时那物那人那景那情就会跃然纸上,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当堂即说。如《钱塘湖春行》一诗,有的学生这样描绘:春水初平的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飞鸣,轻盈的燕子衔泥喃喃而舞,是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缭乱,是绿茵的草长得可没马蹄……当学生能够当堂联想、想象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时便是入情入境了。如此诵读,学生既读出了画意,脑中展现了立体的图景,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的意境,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其创造能力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要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复习古典诗词时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的鉴赏方法很多,但限于篇幅,我们只谈谈局部鉴赏与整体鉴赏相结合的品鉴式复习方法。
4.1 品鉴动词。引导学生善于抓住能够为文本增添生动、鲜活、形象等美学意蕴的动词。比如,复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应该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诗歌中运用最准确、最具张力的动词"争"、"啄"、"迷"、"没"、"爱"、"行"等动词进行赏析。因为这些动词既精妙独到地描绘了早春来临时的莺歌燕舞氛围,又描绘出了初春西湖的美丽景色,还抒发了作者对早春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4.2 品鉴副词。引导学生深度品析诗歌中某些起修饰作用的副词。比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与"才能"两个副词,既富于动态又富于情态,生动鲜活地表现了初春时节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故此,"渐欲"与"才能"堪称这首诗的"诗眼"。所以,要引导学生对此细读深品,并牢记在心。
一、做好素材的积累
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形象地说明了写作与积累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积累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字材料,如文言名句,经典名著,甚而古今中外的时文轶事,凡警示人心,文辞佳丽者,均可入文,为文章添彩增色。二是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热切关注自然和人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各具特色的家庭生活,往往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只要用心体察,必能有所收获,如父母对儿女的舐犊情深,朋友间携手并肩,同舟共济的友谊,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总结而来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获取有用的信息,“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吸收,可以借鉴,正如美学家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二、锤炼语言
写作技巧只是文章的外壳,语言才是文章的灵魂,孔子也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的锤炼是写作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谓锤炼语言,就是在遣词造句时,努力做到语言的准确、流畅,尤忌不可生造词语。这样由词及句,由句及篇,从而达到语言表达上的生动优美,如行云流水、卷舒自如,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语言的锤炼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训练过程,需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要由浅入深,秩序渐进,非朝夕之功,也无捷径可走,稳步前进方可见其成效。
三、创新精神
写作是纯个性化的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写作,“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对于学生而言,每次作文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展示。
这种创造性不仅能表现在学生自由自主地抒发主观感受,表达自己最独特的心灵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
文有定法,不可随意下笔,文又无定法,不可因循守旧,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创新才能进步。
创新源于积累而终于想象力,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丰厚的积累,不必谈创新,而拘泥于旧知识、旧形式,不敢越雷池一步,又是创新的绊脚石。
只有在积累上敢于打破常规,敢于驰骋想象,才是真正的创新。
当然,创新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原则,不能脱离实际,过分求新求异,这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终极目标来看,无疑是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