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村医生健康教育

村医生健康教育

时间:2023-01-11 06:51: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村医生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村医生健康教育

第1篇

[关键词]霍乱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近年来在全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2002~2004年,双流县连续3年发生了7起霍乱疫情,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近800万元,严重影响了投资软环境。2005年在全县90多万人口中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全县各类人员霍乱防治知识知晓水平,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霍乱疫情零发生的效果,减少了政府在霍乱防治中的经费投入。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现场调查人数为474人。健康教育实施前358人,其中镇村社干部154人、镇村医生104人、流动厨师50人、农村居民50人;健康教育实施后调查116人,其中镇村社干部17人、镇村医生35人、流动厨师14人、农村居民50人。

1.2方法采用现场填写问卷方法了解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各类人员霍乱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率)情况,问卷调查由专业人员指导完成;查阅档案资料获得2002~2005年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资料。

1.3措施制定霍乱防治健康教育实施方案、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分步骤分阶段对全县各镇村社干部、镇村医生、流动厨师、农村居民等人员分别进行霍乱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各类人员防病知识知晓程度。具体措施有:举办培训讲座、张贴防病标语、广播宣传、街头咨询、印发入户资料、其他形式等。

1.4评价指标效应评价指标: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率);结局评价指标:霍乱发病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食物中毒发生率等[1]。

2结果

2.1健康教育实施前本底情况

2002~2004年,双流县26个镇先后有6个镇分别发生了霍乱疫情,在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中,部分镇村社干部和镇医生参与了本镇霍乱防治工作,部分农村居民接受了应急性的宣传教育知识。

2.2健康教育传播方式及效果

2.2.1讲座:对26个镇举办健康教育培训讲座共76次,培训镇村社干部4189人、镇村医生498人、流动厨师478人,培训率均达到90%以上。

2.2.2标语:26个镇书写并张贴村村通标语5~30条/镇,布标及墙标共计2130幅。

2.2.3广播:覆盖13个镇128个村,每日早、中、晚3次播出,连续1月。累计播放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2.2.4咨询:各镇在4~11月期间每月1次,逢场(赶集)设点,由专业人员提供现场咨询。累计咨询次数200余次,人数30000余人次。

2.2.5传单:印发霍乱防治宣传资料30余万份,由县到镇、镇到村、村到社、社到户,传单入户率100%。

2.2.6其他传播形式:宣传专栏、宣传车、展板、知识竞赛等。

2.2.7干预措施:分别于5、7、9月3次采用技术督查,2次情况通报等干预措施,考核并指导各镇全面落实健康教育工作目标的情况。

2.3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各类人员知晓的变化情况

表1健康教育实施前后镇村社干部知晓率(正确率)%比较[2]

问题实施前(n=154)实施后(n=17)

是否听说过霍乱?98.70100.00*

是否参加霍乱防治知识培训?53.25100.00*

霍乱为法定传染病的哪类?88.9694.12*

霍乱的传播方式?90.91100.00*

霍乱的疾病表现为?70.5986.36*

防止霍乱的方法有?93.51100.00*

防治工作牵头单位是?31.8258.82*

农村群宴管理的关键是?64.7185.06*

注:*P<0.01[3]

表2健康教育实施前后镇村医生知晓率(正确率)%比较

问题实施前(n=104)实施后(n=35)

是否听说过霍乱?86.54100.00*

是否接受霍乱防治知识培训?87.50100.00*

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是什么时候80.77100.00*

霍乱的传染源包括?91.35100.00*

传播途径是?95.19100.00*

霍乱的典型症状是?89.42100.00*

法定报告时限城镇\农村各是多少?27.88100.00*

如果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人,应向?报告51.92100.00*

治疗霍乱的主要措施是?69.23100.00*

注:*P<0.01

表3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流动厨师知晓率(正确率)%的比较

问题实施前(n=50)实施后(n=14)

是否听说过霍乱?70.00100.00*

当你有胃肠道症状时,认为是否可办宴席?98.00100.00*

承办宴席应提供的设施有?84.0092.86*

最常造成食物交差污染的原因有?78.0092.86*

食物彻底加热应达到的温度是?56.0085.71*

未及时食用的熟食应保存的温度?56.0078.57*

化学消毒餐具时,药水配置要求是?44.00100.00*

注:*P<0.01

表4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农村居民知晓率(正确率)%的比较

问题实施前(n=50)实施后(n=50)

是否听说过霍乱?27.40100.00*

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内容包括?52.0076.00*

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是什么时候86.0090.00*

如果得了霍乱,会有哪些表现?64.0080.00*

霍乱是怎么传播的?46.0088.00*

哪些方法可以预防霍乱?60.0080.00*

是否知道政府关于办宴申报制度?78.0094.00*

是否知道厨师和帮工要办健康证?70.0096.00*

若自家要办宴席,是否愿主动报告?84.0096.00*

注:*P<0.01

2.4健康教育实施后霍乱发病情况

实施健康教育工作期间(3~11月),未出现霍乱疫情。同时,肠道传染病发生率下降到2002~2005年最低水平;集体就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起数较去年同期减少50%。

表52002~2005年双流县肠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发病情况表

年限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肠道传染病发病率(/10万)7.948.6810.484.92

食物中毒起数(起)19232010

2.5健康教育实施后成本-效益分析

表62002~2005年双流县霍乱防治经费损失情况表(单位:元)

项目支出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直接损失12838.7026765.5433778.68100000.00

间接损失4224688.701093929.742508090.68324194.00

合计4237527.401120695.282541869.36424194.00

2002~2004年,全县由于霍乱疫情导致经济损失共计790余万元,估算2005年用于扑灭疫情需要经费415.11万元。2005年实施健康教育,共投入经费42.41万元,净效益372.70万元,为总投入的9.8倍,直接投入的15.4倍。

3.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5]。双流县2005年共投入健康教育经费42.41万元,通过采取多种健康教育传播途径,在全县26个镇90万人口中开展了全面、广泛、扎实、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干部、镇村医生、流动厨师、农村居民霍乱防治知识知晓水平,达到了2005年双流县霍乱疫情0发生的显著效果,为政府减少霍乱防治经费372.7万元。同时霍乱防治健康教育的实施,降低了其他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了食物中毒的起数,实现了健康教育作为霍乱防治策略的最有效性。

将霍乱防治健康教育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是保证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的有效手段。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在双流县开展霍乱防治健康教育活动中,县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将2005年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镇政府年度考核的目标中,建立了基层健康教育网络,落实了基层健康教育兼职人员,能够让镇村社干部、镇村医生、流动厨师明确应承担的霍乱防治的责任,使霍乱防治的相关资料够迅速从县、镇、村、社,发放到每一农户。成立督查组[5],确保了健康教育实施前、中、后整个过程中技术工作的工作质量。

健康教育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因地制宜是关键。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可采用口头传播及文字传播等耗费少的传播途径,如举办培训班、宣传资料入户、设置专栏、刷固定标语、有线广播等;对经济条件许可的城镇社区,可采用以电子媒介为主的传播方式如电视专题讲座、VCD播放,以及播放电影或张贴壁报、挂横幅标语、文娱活动等视听效果好的形式进行。笔者认为,能被各类人员接受并掌握知识要点的传播途径就是最好的健康教育传播途径;在人际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传者和受者的互动交流,可将受者曾经经历或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件作为例子进行讲解,以保证良好的传播效果。

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可作为各种传染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中的第一策略,特别是近年来发病率迅速上升的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分病种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形式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同样能达到显著的防病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收益一般只体现了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的价值却是无法计量的。笔者认为,在运用健康教育方法开展基层一般疾病的控制中,因无简单易行的计算公式来评价健康教育的实施在个体、家庭、社会防病工作中产生的经济价值量,是影响健康教育措施在基层行政部门得到重视并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研究制定简单适合的、快速地、能够量化地评价健康教育效益的计算公式或方法,从而及时地向各级部门宣传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争取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与资金投入,以推动健康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骁.健康教育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1.

[2]黄全星等.泉州市部分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4):263-265.

[3]杨树勤.卫生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9.

[4]朱兴文.霍乱防治试点县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国健康教育.2000V16N7395

第2篇

按照市、区健康教育的工作意见,结合我社区居民实际情况及我站工作特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健全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做到健康教育有专人管理。

及时调整健康教育领导联系小组,健全健康教育宣传员网络,组织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确保健康教育任务落实和健康知识的传播。

二、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工具定期进行保健科普知识、健康教育等知识宣传。

1、利用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定期更换保健科普知识、计划生育知识、健康教育图片等进行卫生知识教育6期。在社区内进行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保健科普知识板展宣传。

2、针对老年人、妇女、青少年等不同对象分别请社区医院的医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2次,参加人数150余人;制作宣传标语8块。

3、开放老年活动室、文化室。增订有关报刊杂志,开展读报活动,增加居民卫生健康知识。

4、关注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将宣传手册分送到居民手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要拥有健康体魄,必须变被动治病为主动防病,自己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做健康的主人。在开展“防病治病”健康教育的同时,还注意对居民进行抵制“”、破除“迷信”等身心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居民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充实健教宣传员队伍,聘请市三医院专家对社区老年人、妇女、青少年进行健康知识讲座,义诊2次,提高居民自我防病能力5次。

四、组织2次卫生健康知识书面测试,知晓率达95%以上。

组织一次居民个体健康行为抽查和检测群体健康行为及个体健康行为,形成率均保持在80%以上。

五、通过健康教育,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宣传单等共计2万余份,创造“人人关心健康,人人促进健康”的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组织开展有益的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宣传卫生方面的现行政策,合作医疗,城镇居民保险,城镇职工保险等各项活动,组织各类公众健康咨询活动等,使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及对家庭个人的综合质量和素质。

七、加大禁烟力度。

广泛宣传对人体危害的宣传,使人们意识到的可恶。

总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社区和群众鱼水关系,很好的提升了居民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知识,防范措施及自我调理身体,自我检测疾病的能力。希望以这项活动为契机,通过社区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网络联系,多组织一些有益于居民的活动,挖掘社区人才,培养更多的参与社区活动的各类专业人员,更多的为社区服务。

村级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今年农村健康宣教的精神,院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投入部分经费,成立领导小组,由工会主席分管负责,布置任务,分工明确并利用责任医生、乡村医师例会和职工业务学习会议对医疗队伍进行业务培训学习,确定防保科为职能科室,对辖区内的各种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活动,在今年的活动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改善辖区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强防病意识,逐渐缩小城乡间卫生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一、健康宣教阵地建设概况

目前村卫生室有宣传栏18处,卫生院黑板报2处,医院内设置专门健康宣教栏3处,

二、村健康宣教主要作法

充分利用卫生网络和责任医师队伍对辖区内的村居、学校、通过健康讲座,面对面个人健康咨询、黑板报、宣传栏、分发健康宣教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活动。

1.加强健康宣教队伍的建设。配合上级部门深入村开展面对面的健康宣教,17家村卫生室责任医生组成的慢性病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队伍。

2.加大健康宣教专项经费投入。为了今年的健康宣教工作真正起到能为辖区居民增强各种卫生知识,加深印象。健康教育处方15种。其它针对性的宣传单1种,播放针对常见病、慢性病、传染病防治健康宣教视频6种。

3.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三进”活动。

一是重点开展农村慢病健康宣教。

针对慢性病专门多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2011年针对60岁以上老人及其它人群,开展慢性病、常见病防治及科学防病等健康讲座及咨询活动3次,责任医生在平时下村慢病随访中在各村张贴宣传栏、出黑板报,通过户外展板,分发健康宣传资料,面对面健康干预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宣教活动。

二是重视对学校的健康宣教。

2011年共开展大型室外主题健康宣教活动1次。宣教内容包括:

4.25预防接种日宣传、高血压日宣传。并出宣传栏

8期。

三、居民健康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1、居民卫生意识得到提高。

2、居民个人习惯得到了提高。

3、家居环境、卫生环境得到了改善。

四、存在不足:

1、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不明确,完成健康教育讲座数量过少。

2、健康教育经费、设备、工作场所不足,不能适应创卫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五、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1、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明确职责

2、加强村级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建设。按规范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3、加强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健康咨询活动,编印和分发多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进一步提高村民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程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4、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和业务指导,普及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

5、进一步规范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医务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病人健康意识和防病知识。

6、认真搞好本单位健康教育信息的报送及档案管理工作。

村级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我街道健康教育在街道委街道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区爱卫办的直接领导,及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案指示精神,在全街道范围内,认真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使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大大提高,健康教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2009年我街道的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

为使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地开展,街道成立有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均由街道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的单位负责人组成。做到组织机构完善,各级责任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有人抓有人管。

二、充分认识到进行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相适应的“四有”人才,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健康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卫生行为的形成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街道爱卫办落实健康教育工作由街道统一安排部署,街道卫生院落实了从事健康教育的兼职人员,各中小学指定一名教师兼职健康教育,改变了过去健康教育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的局面。

四、定期出版卫生健康宣传栏

村(居)委会、中学、中心小学、卫生院设置了布局合理的卫生健康宣传栏,卫生院每月统一出版宣传卫生知识内容,村(居)委会、学校等每季度出版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宣传怎样预防传染性疾病、讲卫生、除“四害”、吸烟危害健康等等知识,宣传的内容做到通俗易懂,合情合理合时。

五、抓好各类卫生知识的宣传

我街道针对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中国计划免疫宣传日”,“世界糖尿病日”等卫生纪念日开展相关的专题咨询宣传。使群众对这些节日有了相当的认识,对相应的疾病、项目进一步加深了认识。

六、认真开展中小学校的健康教育课

各中小学校继续开展健康教育课,对中小学进行健康教育,再通过学生对其家人进行相应的宣传,起到教育一个带动一户的效果。各中小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100%,做到了有师资、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5%和80%以上。

七、针对传染病作相关防护指导宣传

第3篇

全镇5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926人,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站11个,医技人员13人

全镇年孕产妇系统管理及孕产妇死亡,儿童系统管理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全镇全年孕产妇134人,活产134人,住院分娩108人,住院分娩率80.15%,新法接生130人,其中高危38人,高危住院分娩3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3.12%,无孕产妇死亡.儿童系统管理900人.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病.

二,责任目标

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促进全镇“两纲”中期目标实现.

年度继续保持孕产妇死亡率为0,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年度新法接生率达98%以上,产前检查覆盖率达95%以上,努力提高卫生院妇产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三,基本工作

(一),人员培训:1,卫生院按要求参加市,区两级孕产妇儿科业务技术培训,包括正常产处理,高危筛查识别与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转疗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健康教育知识等内容.2,协助区妇幼保健院完成对镇村组妇女干部妇幼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知识培训.3,完成村卫生站以上及孕产妇系统保健与管理,高危筛查,消毒接生和健康教育知识等业务知识培训.4,行政管理人员按要求掌握项目政策,目的,要求,完成管理职责,项目及经费管理与监督,建立产科“绿色通道”.5,继续加强产儿科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抽调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培训,抽调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二)设备装备

继续完善产房的改造,添置必备设备急救装备.备齐必需的急救药品.

(三)健康教育

由妇幼保健院专职人员制定健康教育方案,与镇村组三级妇女组织学校加强联系,加大宣传力度,推行“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场所”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孕产妇进行孕期保健,安全分娩等健康知识教育充分发挥镇卫生院健康教育阵地作用,采取制作,分发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宣传读本,出板报,粘贴宣传画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努力完成育龄妇女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5%的目标任务.

(四)严格按照《省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实施办法》和《省散居保健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加强两个系统保健服务,确保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五)孕产妇住院分娩

卫生院对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正常住院分娩限价在300元,坚持合理用药,尽量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减少因经济困难而不能住院分娩的情况发生。

(六)贫困救助

按照《省(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破伤风项目)贫困孕产妇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和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规定,享受救助的孕产妇由镇村组三级行政部门审核并进行公示后上报,杜绝孕产妇因经济困难而不住院分娩的情况发生。

(七)“急救绿色通道”建设

第4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全球化发展加速给公共卫生带来很多挑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种传染病的发生逐渐增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发生时,临床医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技能、传染病防护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知识等对保护人民及自身的健康至关重要,这些相关知识和技能都与预防医学学科相关。临床医学生是未来奋战在第一线治病救人的医务人员主力,其学生时期所学知识对未来的临床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预防医学课程仍然以预防医学、卫生学等为主[2],内容仅包括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三大卫生”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教育、传染病防护教育、健康教育学等内容在教学中涉及极少,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技能、传染病防护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知识等对临床医生至关重要。课题组对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临床医生的视角,探讨未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1调查对象

2020年8月,课题组以各级医院的临床医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回收率95.89%。1.1.2调查方法采用自制问卷、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形成初稿后先反复讨论,再进行预调查,不断修改完善。调查内容包括临床医生的一般情况、自身预防医学知识水平、对预防医学的看法以及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预防医学课程的建议等。

1.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70名临床医生中,男性20人(占28.6%),女性50人(占71.4%);三级医院42人(占60%),二级医院15人(占21.4%),一级医院8人(占11.4%),民营医院2人(占2.9%),村卫生室3人(占4.3%);高级职称1人(占1.4%),副高级职称8人(占11.4%),中级职称24人(占34.3%),初级职称25人(占35.7%),无职称者12人(占17.2%);内科医生17人(占24.3%),外科医生9人(占12.9%),妇产科医生5人(占7.1%),其他科室医生39人(占55.7%)。

2.2临床医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及自我评价

被调查医生中,95.7%的人认为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同样重要,98.6%的人认为预防医学知识对临床工作有帮助,85.7%的人会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告诉患者预防疾病的重要性,51.5%的人所在科室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50%的人只有在撰写论文时才用到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临床医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情况见表1。如表2所示,结合在学校学习到的预防医学知识,认为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能对临床有用的医生分别为78.6%、81.4%、57.1%。如表3所示,对于自身的预防医学知识与技能,认为自己缺乏数据分析能力、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其他预防医学实践技能的医生分别为78.6%、74.3%、55.7%、60%、47.1%。

2.3临床医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建议

如表4所示,92.9%的医生认为有必要定期对临床医生开展预防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训;92.9%的医生认为有必要将预防医学知识贯穿临床医学生生产实习的始终;认为有必要增加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课程中实践技能授课内容和健康教育学授课内容的医生分别为91.4%和94.3%。

3讨论

第5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以村卫生室的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为重点,合理规划,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不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满足全市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

二、工作目标

按照“完善功能,填平补齐,充实内涵”的原则,改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条件,配备必要设备,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规章制度,使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标准化、诊疗操作规范化、规章制度统一化、标识标牌统一化,达到《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2012年底前,完成全市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

三、设置原则及基本要求

1、按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群,本着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设置村卫生室。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立一所一般村卫生室;服务人口在3000—4000人或服务区域10—15平方公里设立一所中心村卫生室。

2、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以改建、扩建为主,适当新建,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村委会、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相结合。要求独立设置,医疗用房与生活住房严格分开建设。

四、选址

村卫生室选址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要求,由村委会和乡(镇)卫生院共同确定。要选择村民居住中心区域,村内公共设施相对集中的地方,用地由村委会无偿提供。

拟设置村卫生室的场所,外环境应整洁、干净,距离公共厕所、垃圾处理(转运)站及污水沟塘等污染源直线距离在100米以上。

五、建设标准

1、房屋要求:

(1)一般村卫生室占地面积不少于150㎡,业务用房面积60—100㎡。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妇检室、药房“四室一房”分设,要求布局合理,并与生活区分开,独立设置。

(2)中心村卫生室占地面积不少于200㎡,业务用房面积120—160㎡。科室设置“五室一房”,即在“四室一房”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室。

(3)配套建设值班室、供水设施、卫生间、宣传栏(外墙或室外固定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长宽不小于150㎝×90㎝)等。

2、设备要求:

(1)诊断室:诊断床、诊断桌椅、候诊椅、资料柜;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软尺、手电筒、出诊箱、身高体重计、医用反光镜;紫外线消毒灯(或车)、有盖污物桶等器械、器物;有健康教育宣传挂图若干;电话。

(2)治疗室(处置室):治疗台(应贴白色瓷砖,长度1.5米以上,宽0.6米,高0.8米)、物品(药品)柜、贮槽、敷料罐、换药盘、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治疗盘、小型器械包、高压消毒锅、针灸、火罐、紫外线灯(开关有明显标志)、地站灯、有盖污物桶、洗手池等。

(3)观察室:观察床2—4张,配备基本床单元设施(床头柜、陪护椅、输液架),被服按观察床数量1:2配套,输液架、座椅等。

(4)健康教育室:电视、VCD等。

(5)妇检室:胎心听筒及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

(6)药房:中、西药品柜(厨)至少各1个。

(7)急救设备: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

3、人员要求:

按所辖村人口的1—2‰配置乡村医生,至少不得少于2人,其中应有1名女性乡村医生或专职女性保健人员,有条件的要配备中医药人员。所有执业人员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

4、药品要求:

严格执行《市村卫生室药品目录》及价格。配备《目录》内西药150种以上(其中必备10种急救药品),中成药40种以上。

5、卫生环境要求:

(1)室内采光通风好,墙面光洁,地面硬化并防潮、卫生。门窗洁净无蜘蛛浮尘、家具整齐无灰尘、器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2)室外环境美化,种树栽花,地面平整无垃圾杂草、墙壁清洁无乱贴乱画、门窗洁净。

6、标识标牌及规章制度

(1)按照《省医疗机构形象设计手册》要求,统一制作村卫生室标识标牌。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统一制成匾牌,悬挂于室内相应位置或印制成册。

六、筹资途径

(一)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争取集体投资或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也可采取多方筹资,具体办法是:

1、村集体提供土地,投资新建。

2、村集体举办的村卫生室,原有房屋改扩建。

3、村集体提供土地,个人出资建设,原则上不得纳入建设项目。

4、村医利用自有资源和资金建设,不得纳入建设项目。

(二)村卫生室的产权属性及使用

建成后的村卫生室产权归属集体所有。

1、村集体提供土地、出资建设的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归集体所有,作为村卫生室永久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2、村集体提供土地、个人出资建设的村卫生室,由出资人与村集体签订协议,协议中明确村卫生室的产权归属集体所有,并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投资人退出执业可返还投资本金,利息与经营利润相抵消。

第6篇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每月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第7篇

1 农村服务模式干预前的现状

“小病不医,大病难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一直是困扰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难题之一。如今,农村社区卫生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有:① 农村地区地域广、人口密度低;② 农村居民健康保健知识贫乏,疾病知晓率低;③ 对自身疾病听之任之,不当回事,不重视治疗;④ 农村居民服药极不规范;⑤ 农村居民作息时间不规律;⑥ 乡村医生业务技术相对滞后。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模式不完全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所以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一种适合农村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的新团队模式。

2 农村服务模式的干预方案

针对新场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居民的需求,团队干预经费由镇政府及村委会共同承担,村民除药费外免费接受治疗及健康教育等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和统筹,与村民签订家庭保健服务合同,以乡村医生为“六位一体”工作的第1责任人,进行上门医疗服务与疾病干预等工作;中心派出临床医生作为联村医生为第2负责人。

村民签订家庭保健服务合同免费享受:① 慢性病管理条例规定的分组管理及联村医生制定服务方案的上门医疗与疾病干预等服务;② 每年1次健康体检;③ 健康教育讲座。

第1责任人职责:① 根据自己的包管区域,逐个盘摸,协助联村医生建立健康档案;② 按照慢性病管理条例的分组管理及联村医生制定服务方案,逐个上门医疗与疾病干预等服务;③接受联村医生的指导及监督。

第2责任人职责:① 掌握联村居民人口的结构,进行统计和归类并输入计算机;② 通过对签约居民进行体检来筛查疾病,根据疾病的等级制定服务方案;③ 对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上门巡诊、出诊,设立家庭病床,提供医疗干预、健康咨询;④ 每周3 d下村“家访式”上门服务并指导、监督乡村医生的工作;⑤ 开设联村医生全科门诊,满足下村服务中预约患者的诊疗需求;⑥ 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宣传和推广健康预防及计划生育等相关知识。

3 实施方法

采取农村服务模式,从2005年7月起,对金建、王桥、新卫3个村进行试点工作,与2 083人签定保健服务合同。2006年4月扩大为8个村,与5 485人签定保健服务合同,扩大保健服务的覆盖面。2007年4月扩大为全镇13个村,与11 025人签定保健服务合同,同时,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团队的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

3.1 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素质

对35名乡村医生进行慢性病分组管理、上门服务规范、慢性病治疗和控制、慢性病规范用药等培训,调整其医疗知识结构。

3.2 增强村民防病保健意识

举办一般健康知识讲座36次,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防治讲座13次,针对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专题讲座13次, 举办肿瘤预防知识讲座13次,参加人次数达4 300人。

3.3 提升联村医生队伍整体水平

从临床选派优秀医生充实到联村医生队伍中,对控制不良及疑难病患者进行再次上门服务,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开设约定门诊,进行质控考核(包括上门服务率、疾病控制率、疾病知晓率、正规服药率和村民满意度等)。

4 工作成效

2年多来,在当地镇政府、各村委会、中心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联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努力,新团队模式工作进展顺利。到2007年4月,全镇60岁以上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率达100%,医生上门率达100%,高血压控制率达69.10%,糖尿病控制率达61.60%,疾病知晓率达80%以上,正规服药率达60%,村民满意度等有了明显的提高。

以3个试点村2 083位60岁以上签约村民血压监控为样本,分别进行农村模式服务,服务前和服务后的数据对照:服务前血压140~160/90~100mmHg 665人,服务后为343人,下降48.4%;服务前血压160~180/100~110mmHg 130人,服务后为74人,下降43.1%;服务前血压≥180/110mmHg 71人,服务后为45人,下降36.6%。

2007年底我们对全镇13个村进行摸底统计,发现2004年脑卒中新发病为45例;2005年新发病为43例;2006年新发病为28例;2007年新发病减少至18例。

5 讨论

目前,上海市周边区县相继开展“六位一体团队式服务”,各地模式不一,市区等模式是:由中心抽出临床全科医生、防保医生、护士等组成团队,定期到各居委进行上门服务。由于市区人口比较集中、居民大多数有医保、60岁以上居民都退休在家等有利因素,比较容易操作,所以,取得很好的成效。而农村地区,若照搬市区的模式,操作难度很大,成效甚微。以我区某镇为例,他们从临床上抽出12名医生,6名护士,若干名防保医生及后勤人员,组成几个团队,派出专用车辆,对60岁以上人员签定保健合同;每年1次健康体检,进行上门服务;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操作了近2年,结果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① 由于农村村民的作息时间很不正常,一般早晨5:00~7:00;中午11:00~12:00;晚上6:00以后在家,与中心工作时间正好错开。② 农村的人口密度低,分散度高。因此操作难度很大,成效甚微。

鉴于以上原因,本中心利用镇村医疗机构管理一体化,把乡村医生作为“六位一体”工作的第1责任人,进行上门医疗服务与疾病干预等工作,中心抽出少量临床医生作为联村医生为第2负责人。通过2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这种新模式比较适合农村社区卫生保健工作。

目前碰到的困难是:① 乡村医生没有正常的工资收入,目前仍然依靠医疗一块的收入,即使投入少量资金用于防病、上门服务等工作,但也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② 目前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业务素质较差。③ 目前本中心临床医生短缺,特别是内科医生。即使大量培训全科医生,但要使原来的骨科、外科、妇科等医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慢性病的治疗及管理,难度较大。④ 由于中心财力有限,无法建立和完善各村与中心的电脑网络化,造成大量的资料只能用手工完成。

第8篇

不知道从哪里传来这样的判断:“村医越反对,医改越成功。”我听后非常纳闷:无论在哪个国家,基本医疗都不可能没有村医!中国的村医是由当年的赤脚医生演化而来,肩负着中国9亿农民的健康重任,承担着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六位一体的全科工作,是亿万农民的健康守护神,更是我们医疗保障网的最基层。可是,几十年来,我们的政策却在逐渐忽视村医这一群体。村医之殇,何时能解?

村医之殇――待遇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系列活动,将最基层村医的真实生活写照呈现出来,确实是对村医的重视与肯定。然而,我却另有体会――光对最美乡村医生怀有敬佩之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都是社会力量在帮村医解决问题,政府到哪里去了?今年两会,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提出了“村医之问”,也提出了关于基层乡村医生待遇问题的建议。

村医的工作无疑是辛苦的,除了承担日常为村民们看病的工作,按照政策规定,还要负责建立健康档案、随访、预防接种和健康查体等11项公共卫生管理。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要求,对他们来讲,节假日无从谈起。

然而,与这种累得人仰马翻的工作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待遇却少得可怜!目前中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25元,其中10元是给村医的,但在经过层层“克扣”后,最后剩到村医手中的人均经费不到两元,甚至有些村医根本没有拿到这部分经费。

实施药品零差率后,国家承诺给予多项补助,以保证村医收入。但实际上,村医能够得到的专项补助却少得可怜,有的只有2000元/年,有的根本得不到任何补助。相较之下,与村医基本在同一时代诞生的“孪生兄弟”――民办教师,如今已转为公办教师,既享有工资待遇,也享有社保医保。村医,却什么都没有,怎能不悲伤?

村医之殇二――就业

据一份对某县村医队伍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县在岗的乡村医生平均年龄为43.8岁,其中45%的乡村医生年龄在50岁以上,60岁以上的乡村医生有28名,约占10%。由此结果可以看出,村医年龄老化现象较为突出,村医人才队伍已后继乏人。

事实上,中国每年毕业的医学生并不算少,但基本上全都挤向大城市的大医院,真正下到基层去的却所剩寥寥。其症结在于,中国目前的政策是“鼓励”医学生去基层,而非“吸引”。没有吸引力,那些本科毕业的医学生,或是有医师资格的医师,都不愿去基层服务。村医不仅待遇不好,还没有编制,在学习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的个人发展都存在不畅,甚至是限制。最终导致村医队伍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青黄不接,后续发展令人堪忧。

村医之殇三――养老

根据相关规定,乡村医生年满65周岁后就不被批准继续在村中行医。这让许多干了一辈子的老村医不得不退休,但却得不到任何养老保障。新闻报道中,一幕幕村医退休后,生病只能躺在自家床上,得不到任何医疗救助的场景,着实令人心酸!他们用自己的医术为村民们服务了一辈子,到头来,他们自己却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另外,村医退休后也没有养老金,完全要靠子女赡养。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有些本该到了退休年龄的村医,不得不铤而走险,继续行医,只为挣取微薄的诊疗费用维持生计。“医生担忧养老问题”,这种问题拿到国外去,肯定是个笑话,但在中国,情况确实如此!

进一步说,以上这些问题还会导致诸多不良后果。比如,健康档案造假、健康教育无从开展,甚至违规卖非基本药物等。追根溯源,是因为村医待遇微薄,因为人才队伍匮乏,因为职业没有发展希望,因为退休后没有养老保障,因为没有……网底越来越虚薄,网眼越来越大,这让9亿农民的健康由谁来保障?

制定村医认可的政策

试想,如果没有村医的认可,没有村医的积极参与,医改怎么能成功?

第9篇

关键词:妇女保健;卫生健康知识;医生素质:保健网络

目前我国还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妇女承担着人类繁衍的光荣使命,妇女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出生人口的质量,进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家庭的稳定、儿童的成长、受教育的程度和未来发展的空间。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农”工作的不断深入落实,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国的妇女保健工作创新思路,规范管理,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目前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让人担忧的是我国广大农村妇女由于受传统思想或观念的束缚,对自身的保健意识相当淡漠,同时也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还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

1.在农村妇女保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妇科病严重地危害了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成为当前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的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现把这些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1农村妇女保健工作所需设备相当落后

由于受地方经济落后的影响,存在着农村妇女保健设备的相对滞后。如在为农村妇女做保健工作时候,仅仅是很一般的妇科检查、做B超等,还有很多设备不健全:实现不了宫颈刮片、宫颈活检、x光检查等:缺乏心理疏导、精神卫生等检测设备,影响了妇女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

1.2农村妇女保健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不足,对上级领导部门部署的有关加强农村妇女保健工作任务敷衍了事,有的地方还让村妇女主任而不是有专业从事保健工作的人员来进行妇女保健工作。结果可想而知,她们难以胜任此项工作。

1.3对农村妇女健康科普教育重视不够

当前我国对农村妇女健康的科普教育体系没有形成系统,只依赖卫生系统的健康教育机构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就算如此,卫生系统的健康教育机构也只延伸到县,乡、镇不设健康教育机构。健康教育活动多以突击性健康教育为主,而且方式方法很落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

1.4农村妇女卫生健康知识缺乏

由于健康科普教育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科学普及,再由于广大农村妇女长期受到传统思想与观念的影响,不懂得健康知识,保健意识相当淡薄,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缠身。

1.5妇科病严重影响农村妇女健康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广大农村妇女患上很严重的妇科疾病,不仅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加重一定的经济负担。

2.对解决农村妇女保健问题的建议

2.1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妇女保健工作,加大妇女保健基本设备的资金投入

一直以来,由于上级领导对农村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视不足,还有因自身认识问题而引起的妇女对保健需求不高等因素,使妇女保健设施长期处于搁浅的状态,这种局面现在要彻底改变了。若想开展多种妇女保健服务,就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从改善妇女保健工作条件入手,添置必要的设备,如:宫颈刮片、宫颈活检、x光设备等。以适应当前社会对农村妇女保健工作的要求,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症下药,使农村妇女保健工作走上健康的轨道。

2.2稳定农村妇女保健医生队伍,提高妇女保健医生素质

针对我国农村妇女保健医生队伍不稳定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稳定农村妇女保健医生队伍的政策,对妇女保健医生队伍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按绩效给予奖励,给予充足的保健基金。使其安心工作,并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要合理解决乡、村两级保健人员的待遇问题,稳定基层保健队伍。

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医疗诊所,为了开展工作方便起见,可以采纳农村妇女保健医生由乡村女医生兼任的办法,对此,国家应给序一定的经济保障。创造培训的机会,提高她们的医学保健知识,提高妇女保健服务能力。这笔教育的经费是需要国家来供给的。要制定农村妇女保健医生进修制度,提高农村妇女保健医生的保健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吸引一批高素质的妇女保健医生加入到农村妇女保健工作队伍,以提高农村妇女保健工作质量。

2.3在广大农村妇女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妇女保健网络

一是要建全县、乡、村妇女健康教育组织的三级网络,避免宣传死角的出现;二是发挥好科普大集、科普大篷车、宣传橱窗、当地媒体等平台的作用,对广大农村妇女加强健康科普教育宣传工作;三是持续性健康教育与阶段性健康教育相结合,以持续性健康教育为主。

2.4普及有关妇科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知识。

通过多种途径向农村妇女介绍有关妇科疾病的基本知识,使她们认识到定期普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组织30岁以上农村妇女每1年或2年进行妇科普查普治1次。

第10篇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0-0135-02

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及时发现和治愈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是降低患病率、控制传染源、减少死亡和发病、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积极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就必须提高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就诊率。因此,我县疾控中心在2012年年初举办了“结核病控制项目基本DOTS培训班”,参加人员包括全县综合医疗单位、乡镇医生、村医及个体医生等。培训内容:综合医院、乡镇医、村医及个体医生等在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提高患者发现、如何提高治愈率、各自的职责等等。鼓励他们对疑似患者特别是咳嗽、咳痰或咯血等症状持续2周以上的患者,积极推荐到结防科进行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发现。经过培训后,乡镇医、村医及个体医生等积极推荐疑似患者,一年来可疑症状者的就诊率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率明显高于2011年度。因症推荐方法是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率的有效方法,综合医院转诊疑似患者是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率的重要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博湖县疾控中心结防科2011~2012年初诊患者登记本、结核患者登记本、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

1.2 方法

统计从患者初次来疾控中心结防科就诊到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对收集的数据核对后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2011年患者来源

2011年全县共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191例,其中87例为因症推荐,占45.5%,29例为综合医院转诊,占15.2%,4例因症主动就诊,占2.1%,共检出涂阳患者33例,其中78.8%来自因症推荐患者,21.2%来自综合医院转诊患者。共检出涂阴患者2例,来源于因症推荐患者。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即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追踪人数)31例,未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2.2 2012年患者来源

2012年全县共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261例,其中164例为因症推荐,占62.8%,26例综合医院转诊,占10.0%,4例因症主动就诊,占1.5%,共检出涂阳患者40例,其中95%来源于因症推荐患者,5%来源于综合医院转诊患者。共检出涂阴患者32例,其中84.4%来源于因症推荐患者,15.6%来源于综合医院转诊患者。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即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追踪人数)40例,未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2.3 2011与2012对比

见表1。2011年度乡镇医、村医及个体医因症推荐疑似肺结核患者87 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8例;综合医院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29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例。2012年度乡镇医生、村医及个体医生因症推荐疑似肺结核患者164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5例;综合医院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26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例。2012年度因症推荐疑似肺结核患者数及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明显高于2011年度。

3 讨论

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工作,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发现患者,特别是初治排菌患者得到及时合理化疗,并治愈肺结核病患者是当前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最有效措施,以达到逐步消灭传染源、控制流行的目的。

目前我国有结核患者500多万,肺结核已成为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结核病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了沉重负担。中国80%的结核患者在农村,因此乡镇、村卫生人员、综合医院及个体医生处在抗击结核病的最前线,在中国的结核病防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患者获得较高治愈率,加大患者发现的力度,目前我县主要采取因症推荐、转诊、追踪、因症就诊、涂阳密切接触者检查、健康检查等方法,积极发现肺结核患者。这些方法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因症推荐,其次是转诊。

3.1 因症推荐方式

肺结核患者有症状后通常是先到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或个体诊所就诊,乡镇、村、个体医生对结核病警觉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及时发现结核患者,所以乡、村、个体医生对疑似患者特别是对咳嗽、咳痰或咯血等症状持续2周以上的患者,主动推荐他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以便早期进行诊断、发现患者,此方法非常重要。

另外,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或个体诊所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在诊所里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利用患者就诊等机会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宣传DOTS策略,可提高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2011年因症推荐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占80%,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占26%,涂阴肺结核患者占2%。2012年因症推荐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占65%,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占38%,涂阴肺结核患者占27%。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主要来自农村。由于经济状况、生活水平、文化教育、医疗条件及健康教育宣传等等都比较低下、落后,导致结核病发病率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普遍。加强结核病培训宣教工作,尤其是开展结核病线索调查,督导乡、村及个体医生及时推荐农村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结防机构就诊,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的主要途径。

3.2 转诊方式

2011年由综合医院转诊的各类患者中,初诊患者为15.2%、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涂阳患者21.2%;2012年由综合医院转诊的各类患者中,初诊患者为10%、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7%、涂阳患者5%及涂阴患者15.6%,均次于因症推荐方式。由此可见,综合医院转诊工作对发现和控制传染源起重要作用。

3.3 因症主动就诊、接触者检查、健康体检及追踪方式

从表1可见,来源于因症主动就诊、接触者检查、健康体检及追踪的初诊患者中,未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因此,急需要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力度,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人们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防病治病意识,使凡是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都能够主动到结防机构就诊,这对发现肺结核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结防机构对于综合医院转诊未到位的肺结核患者要想方设法进行追踪,与各医疗单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个体医生等多渠道联系,使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到位率达85%以上,提高患者发现率。

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宣传,详细讲解结核病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鼓励他们积极治疗,注意预防,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接触者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健康体检也是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渠道,不容忽视。可以向体检的各类人群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如宣传单、宣传册、宣传画等,增强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力争人人皆知,使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总之,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乡镇、村医对可疑肺结核症状者的推荐工作,是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的有效途径。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大经费投入,使患者推荐工作更加规范化,成为发现患者的一条主要途径。增强综合医院对肺结核患者的报告、转诊及结防机构对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工作,以提高结核患者主动就诊率、转诊率和追踪到位率,是提高患者发现率的重要措施,仍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追踪检查,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体检,也是发现患者的途径,对及早发现患者、控制结核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是今后需要加强的工作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陆丽红,周流凤. 北海市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分析[J]. 医药前沿,2011,1(21):61-62.

[2] 成玉妹,曾晓蓉,阮祥钊. 泉州市2005-2010年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情况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4):484-485,489.

第11篇

【关键词】村医实习、实践 医疗机构

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乡村医生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身心健康。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基础和网底,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村卫生室承担着我国7亿居住在农村的农民群众的传染病预防、筛查查和报告、妇女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村居住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乡村医生是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主力军。村医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及提供卫生服务的种类和质量都影响着农的健康水平,关系到家农村卫牛政策的落实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进程。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工作, 2010年自治区发改委、卫生厅、财政厅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决定三年内在我区定向免费为村卫生室培养成人大专学历村医3000名,分别在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完成了招生工作,此项工作教学任务由学校成人教育学院承担。

村医的教育培训很特殊,他们有简单的临床经验,但缺乏基础理论,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培训要求教学工作必须配备优秀教学资源,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供村医实习实践医院,保证培养质量。村医的毕业实习实践是在完成基础理论课、临床专业课和全科医学理论与技能强化培训的基础上,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村医进行临床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作风,掌握常见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断技能及防治措施,初步掌握急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

根据村医所在区域卫生医疗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院与五市卫生局沟通,掌握村医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对村医的管理,除正常课程考核外,学院主动与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协商,由主管部门指定人员对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实行登记考核,保证听课率,以达到培训目的。

2012年是村医培训工作开展的第一年,全区招收学员1037名,根据学员的分布情况,在区内设立了12个教学班,确保乡村医生能够主动参与课程培训,2013年录取1002名村医,按村医的人员分布设立了10个教学班,2015年招收学员760人,按人员分布建立了4个教学班。通过几年对村医教学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接受教育培训的村医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2014年是2012级1037名村医开展实习、实践课的关键时期,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定实习、实践教学才能确保培养质量,临床实习重点内容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基本急救技能,规范用药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此项工作由卫生厅牵头,全区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和中心医院是组织、落实、指导学生实习的基层单位,各县市卫生局主管领导,各医院院长、科室主任及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全面负责,再次按村医人群的分布,将实习学员安排在244个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实践学习。按同样的模式安排2013级1002名村医在238个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院进行实习。整个过程根据村医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认真组织村医学生的实习,选派有经验的临床老师负责毕业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通过多部门共同参与,提高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卫生行政部门级相关的部门协调制定配套激励措施,注重工作时间与培训时间的协调,最小化“工学矛盾”;培训结果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激发村医培训兴趣;提高培训后工资待遇等实际需求。各地市县卫生局有权根据就近安排的原则,对实习安排表中的人员进行合理调整,实习人员必须服从安排。

村医看病主要是靠经验,通过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院的实习,培养村医学员严格的科学作风,掌握常见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断技能及防治措施,初步掌握急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基础和网底,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目前,村卫生室承担着我国7亿居住在农村的农民群众的传染病预防、筛查和报告、妇女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村居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乡村医生是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执行者[2],是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主力军。村医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及提供卫生服务的种类和质量都影响着农的健康水平,关系到国家农村卫生政策的落实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进程[3]。村医的理论与实习实践教学想结合,对提高乡村医生综合服务能力,解决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政,王颖.崔欣我国村医队伍的产生发展和现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23(9):1-3

第12篇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14.2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82-01

传染病防治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密切结合农村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扩充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使病人及其家属、广大村民都具备了充分的自我防护意识,形成强大的自我防御屏障,营造一个“人人要健康,健康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推动农村传染病社会防治工作的开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

一、研究基本环节,确定教育重点。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是构成传染病流行的生物学基础。三个环节能否相互连接和协同起作用,还必须通过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即流行过程始终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传染病健康教育的重点环节,必须综合考虑影响传染病发生的诸多因素,研究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影响因素是研究传染病健康教育重点环节的基础。

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健康信息的传播贯穿始终。基于上述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影响因素,分析传染病健康教育的重点环节,就是围绕健康教育内容对象、方法和时机等方面。分析哪些因素通过人为因素可以改变;在所有可改变因素中,哪些是最关键因素。关键因素则可认为是某些病的健康教育重点。

二、通过健康教育网络,落实健康教育措施。

建立起以卫生系统为主的纵向网络,即卫生行政机构一专业健康教育机构一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整合卫生、教育媒体和社会体等单位协同工作的横向网络体系,这样基本上就可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同执行健康教育规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语言教育

通过听课或办培训班的形式,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进行讲课,为搞好法定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乡镇卫生院要有专门的人员分管,负责拟定工作计划,制定传染病的社会防治工作宣传制度和检查考核办法,由防疫科人员,每月组织一次健康教育例会讲座,内容尤其注重易懂性、针对性,具体性,避免生搬硬套、讲大道理。

(二)文字教育

可以采用形式简单,制作方便,语言精练,易于记忆,号召力、鼓动性强的卫生标语,达到大造舆论和创造气氛的作用。卫生传单:针对某种季节性传染病,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内容系统,针对性和知识性强,简单明了。

(三)形象化教育

采用宣传图片、照片、标语、模型、示范、演示等形象化教育方法,把复杂的传染病临床表现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百姓有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大大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电化教育

利用媒体机构的广播、电视等媒体资料,以及投影、幻灯、VCD、等电化教材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大大加深村民的防病治病意识,使其成为自觉行为,从而为法定传染病农村社会防治工作铺开道路。

三、培训医护人员防止疫情漏报

对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村医进行健康教育是加强疫情报告、防止疫情漏报、开展疫情监和搞好传染病社会防治的关键措施。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传染病的漏报、迟报、误治时有发生,应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教育方案。对院内临床医生的教育,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安排课时,注重教授疑似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辩证施治、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对村医则利用每月一次的例会,开展业务学习。由于农民就医习惯,加上经济原因,相当一部分传染病患者首次就诊大夫是村医,这就要求村医从思想上重视,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内容侧重于法定传染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体表指征,尤其是临床表现。为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赢得了时间,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普及防病知识,巩固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