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员教育

人员教育

时间:2022-08-02 23:11: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员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员教育

第1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意义

举办这次培训班,是落实县委扩大会议精神,打造新型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需要。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致富途径宽的“三宽型”农技人员队伍。举办这次培训班,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抢抓机遇,寻求发展,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进步的新型农技人员。

举办这次培训班,是加速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提高农技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农村基层农技人员是农业系统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农技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党的各项农业农村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政府决策的落实。在今后多年内,大家要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农技组织建设的重任。能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农民的认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具备更高的素质。

二、端正态度、严明纪律,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

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对大家来说,这次培训机会难得,一定要好好珍惜,以端正的态度投入培训,以严明的纪律维护学风,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一是要端正态度,提高学习效果。这次培训班是经过精心筹备后才举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培训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政策理论、又有工作实务,既有专家领导讲解、又安排学员相互交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家平时工作较忙,在一起集中起来认真学习的机会很少。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大家一定要静下心来,集中精力,专心听讲,认真记录,力求学得更多一点、更实一些。力争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使自己在思想、业务和工作能力上都有所提高,掌握更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用以指导实践,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努力推动我县农业生产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要严守培训纪律,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作为培训班的学员,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于学习,学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纪律。县农业局要加强对培训班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肃考勤纪律,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培训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是要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本乡镇的工作实际,有目的、有重点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技人员担负着重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团结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我县农技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第2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7.32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85-01

医院会计是对医院整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经济行为,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会计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对医院的正常的医疗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医院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后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实中,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体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原则上由当地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培训场所和师资队伍由财政部门指定,但因培训的相关费用由医院自己承担、会计人员队伍庞大等问题,导致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形同虚设。另外,医院会计人员在晋升职称时,继续教育方面不做要求,只在考试是否通过、论文数量、计算机和外语成绩等方面作了硬性规定,这势必让医院会计人员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继续教育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如果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医院会计人员对新知识、新业务不去钻研,业务能力停滞不前甚至下降。

二、医院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是医务科。医务科主要抓的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单位培训、请专家教授来讲课、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在职学历培训等多种方式,完成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可对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医务科则解释为应由相关财政部门负责,因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与医疗卫生业务没有联系。

事实上,按照国家对医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规定:"会计人员所在单位负责组织和督促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当遵循教育、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支持、督促并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由此可见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医院有着很大的关系, 医院有责任有义务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的后期教育培训。

随着经济全球化,会计作为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与其相关经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不断发展和变化,客观上需要医院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有利于医院会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提出加强医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财政部门应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加强服务,注重质量,主动承担起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任务。

关于培训的师资、场地等问题,由财政部门承办,卫生局的财务部门配合,及时有效地完成对医院会计人员每年度的继续教育学习。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费用,纳入财政部门所列支的卫生经费预算支出中。对卫生系统从事财务的医院会计人员,按职称、类别分期分批培训。继续教育内容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重点在会计人员急需的知识更新、技能补充、思维变革、观念转化、心理调整等方面,着重培养高层次医院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管理水平方面的培训内容,进一步改善医院会计队伍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规定,避免医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二、对医院来说,加强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医院管理部门要做好以下事情:

1、端正态度,加强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医院管理层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方面存在误区,认为会计人员不能为医院创收,没有必要消耗医院资金进行继续教育学习,现有的知识完全可以胜任医院的会计工作。因此,医院没能把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列入医院的考核制度,忽略了他们的后续教育。

按照国家规定,会计人员所在单位负责组织和督促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为会计人员提供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所以,医院的管理者应当把本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纳入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去,为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提供条件。

2、采用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如会计课程方面的教学、会计案例分析教学、会计方面的研讨会、会计理论实践方面的座谈会等,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创网上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新思路。改善会计培训方式,拓宽会计培训渠道,完成医院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

医院作为解除百姓疾苦的公益性机构, 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工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营的有力后盾之一,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财会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 以会计继续教育为契机, 努力完善自己。面向21世纪的新形势,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终身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胜任能力, 才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才能适应新世纪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思想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是安全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特种作业,不仅危险性大,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伤亡事故,而且对周围环境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也有着重大的威胁。从当前发生许多事故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特种作业人员的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以及冒险作业等造成的事故在各类人员伤亡事故中占到40%左右,具有很大的比重。因而,如何搞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他们安全操作技能,强化他们安全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首先要严格把关对特种作业人员基本安全技能培训教育与考核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是从事特殊作业的操作人员,在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和考核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例如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凡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专业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考核;《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也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由此可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与考核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它不仅对于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实现他们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对于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严格对特种作业人员素质进行把关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特种作业的人员选择必须严肃化。特种作业不同于一般工种的作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从业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特殊条件。我们知道,在伤亡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的因素占有特殊的位置,人是事故的受伤害者,但人往往又是事故的肇事者,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在事故发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特种作业本身又是一种危险的作业,如若还不能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条件进行严肃把关,则对于在特种作业中增加伤亡事故的发生无疑是雪上加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让一个患有恐高症的人员从事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则在作业中只会是使他手忙脚乱,茫然不知所措,伤亡事故发生就不可避免。因此,我国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做了严格的规定:一是工作要认真负责,遵章守纪;二是年满18周岁;三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四是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合格;五是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五者缺一不可。

其次,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教材要统一正规化。培训教材质量的好坏,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出来的素质至关重要。各种不同的特殊工种,必须有相应统一正规指定教材与之相配套,并且这一指定的教材应该是从事该工种实践研究工作多年、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或学者来进行编写。培训教材要能体现出专业技术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法规教育相结合;一般教育与专门教育相结合的特点。有了这样专门正规化指定教材后,就能克服过去那种无固定化泛泛教育,效果不佳的弊病。

第三,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要规范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不是一般的岗位培训,无论是参加劳动部门统一培训还是经授权自行组织培训,都必须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授课人要认真编制授课培训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学员必须掌握的重点与难点,学时不得少于规定的要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有关内容教学,不得随意裁减;要维护教学培训计划的严肃性,安排专人管理,认真做好考勤工作,保证培训的质量。同时,授课人必须是合格的特种作业教员,具有相应的技师或高级工资格认可,专业技术强,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

第四,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要严格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质量如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考核这一环节来检验的。因此,要真实体现特种作业人员掌握情况,就必须把好考核这最后一道“关”。首先要组织考前的准备工作。培训主管部门要根据课程和考试的具体要求,组织学员认真准备,吃透教材,熟悉规范,突破重点、难点。实际考核要根据规定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考具等,保证考核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其次,命题要保密。特种作业人员的考试试题一般都是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设置的试题库中抽题制卷。制卷应专人负责,严格保密,决不允许出现泄露试题现象。此外,还要严格考场纪律。特种作业人员的考试实行闭卷,单人单桌,限时;要坚决杜绝考试中作弊现象;监考人员必须是劳动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经授权的专业人员。

最后,对持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复审还要定期化。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后的复审工作也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素质进行把关的一个重要环节。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一般每两年必须进行一次复审。通过定期化的复审工作,就能使特种作业人员对本工种作业的安全技术理论得到深化,改正和弥补他们在以前实践过程中的技术缺陷和不足。同时,经过定期化复审的健康检查,就能及时发现自己是否还适合继续从事本特殊工种的作业,做到防患于未然。当前,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复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走“形式化”严重,通常是交纳些复审费用,盖个复审印章,并算了事,必须坚决加以杜绝。

二、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基本安全知识、常识的补充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掌握了自己本特殊工种的安全操作技能(这是必备的),但对于其他方面的安全知识、常识并不一定知晓、领会。而作业现场往往又比较复杂,通常是多个工种作业同时、交叉进行。因而,还必须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对其他方面的基本安全知识、常识的培训教育。

第一,对新入场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三级”教育。新入场的特种作业人员,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参加工作的年轻特种作业人员,他们有文化、有知识,但对作业现场基本安全知识、常识未必了解,他们缺少现场实际的实践经验,通常表现出来的是对作业现场充满好奇,很容易因此而产生各种不安全行为。因此,必须通过入场的“三级”安全教育,即所谓的入厂(公司)教育、车间(项目)教育、岗位(班组)教育,才能让他们对作业现场的基本安全知识、常识有着更全面认识,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故”。

第二,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作业人员基本安全常识教育的一个方面,作为从业人员,若对基本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一窍不通,那可以说就是“法盲”。在这方面教育主要是通过学习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特别是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通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他们知道自己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因违章而发生事故所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懂得任何“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强令冒险作业”等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从而提高他们在作业过程中的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的班前班后安全教育。有人说特种作业人员已经掌握了自己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再进行班前班后安全教育就显得多此一举了。其实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看法。殊不知人在经常从事一种设备操作时,往往会因此产生一些心理,而忽视了对一些安全小事的注意,但事故往往就发生在对这所谓“小事”的疏忽大意之中。因此,通过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班前班后十几分钟的安全交底,做到对各个安全注意事项岗前岗后心中有数,天天“打预防针”,就可以确保施工生产天天平安,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对特种作业人员还必须进行经常性教育。安全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经过以前安全培训教育已经掌握了的安全技术与知识,如果不经常运用,可能会逐渐淡忘。这与人的记忆特性有关,例如:塔吊工对“十不吊”原则未必一直能记忆犹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已经违反了“十不吊”原则还未能意识到,出现所谓的“遗忘性”违章。因此,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东西,把淡忘的知识“捡回来”,就必须不断地复习,坚持经常性教育。另外,作业现场生产情况及安全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使从业人员适应这些变化,也必须不断结合新情况,开展经常性教育。

第五,还要及时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新标准、新规范的补充教育。当今社会是科技化时代,各个行业蓬勃发展,各种技术也日新月异,一种产品、设备可能很快就更新换代了,这样新标准、新规范也会相应出台,如不及时进行这方面的培训教育,就很容易出现按传统习惯性进行操作而发生伤亡事故。这方面对于年轻的特种作业人员可能还会比较容易接受教育,但对于老工人,可能就不那么容易接受了,他们有的往往凭着自己多年丰富的安全生产操作经验而进行习惯性操作,有的甚至认为:“不按新规范操作,没事!多少年都这么干下来了”。当然,对于老工人的某些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尊重他们的经验。但经验虽然可贵,反过来又能使人产生思想,犯经验主义错误。这方面较普遍的现象是:对新事物不敏感,单凭着经验去干,不熟悉新规范、新标准,工作起来有很大的盲目性,从而常导致事故隐患的出现。因此,只有通过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补充教育,向他们讲解不按新规范、新标准去操作,将会出现什么样严重后果,使他们产生“戒备”的心理,就能消除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各种不安全行为。

三、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思想的教育

安全生产思想教育是在“安全生产技能教育”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常识教育”之后更高层次的“精神”教育。经过前面两个层次的教育之后,个别特种从业人员可能会产生“虽然知道了,但不按要求去做”的现象。例如作业现场有的电工,虽然知道Ⅰ类手持电动工具未进行接零保护是非常危险的,但有时他们往往视而不见,不去劝说、制止,任其发展,从而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违背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让每个从业人员能自觉做到文明生产,遵章守纪,保障安全,使他们从思想意识上把“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观念转变。

第4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人员;继续教育;教育模式;问题;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285-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继续教育是对在职检验人员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方法。

1 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检验专业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理论及实践水平,扩大知识面,尤其是临床医疗和检验专业的综合知识。据有关资料统计,连续5年不学习,知识陈旧率达30%,8年不学习,知识陈旧率达50%,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获得的知识约为一生获得知识总量的80%~90%。这不难看出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2 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的模式

2.1 脱产或半脱产办班学习: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脱产或半脱产,集中办班学习效率较高,能较系统地解决某专项问题,也可配合相应的实习,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训练的目的,同时授予国家级或省级继续教育学分。

2.2 会议形式的学术交流:一般由国家级省级医学会的检验专业委员会主办,通过会议通知或邀请函定期将检验工作者召集起来,包括著名专家的学术讲座,大会或分会发言、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参会者能迅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动态、新进展,并取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

2.3 函授与面授结合:这是一种普及的、科学合理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在我国被广泛应用数十年,深受欢迎与认同,能为各职称级别的检验工作者寻求继续再教育创造条件。

2.4 业余大学:我国业余大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成人高考专、本科,专升本、夜大、专修班、研修班等,学制通常为两三年,大多利用业余时间,教育对象主要为没有太大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中青年,为他们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机会,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普及开来有助于中青年检验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2.5 进修学习:多数为下级医院的骨干检验师派到高级医院系统地学习某项专业知识或技术特长,通过训练掌握所学的技术为医院开展医疗新项目做贡献。

2.6 广播电视、互联网远程教学:为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由高等医学院校承担并主持开展此项工作。

3 检验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目的及意义不理解:卫生部规定各级职称的检验人员每年需要取得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才能晋升,许多检验人员也就把继续教育当成一种负担而失去了原有的目的和意义。40%的医院没有按检验人员所接受的教育、能力、年资、职称等实行分阶段培训。

3.2 部分检验人员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检验人员缺编,工作量大,缺乏主动学习热情、缺乏经费,管理不到位,从而使检验人员培训和使用未能有机结合、学与不学一个样,从而导致检验人员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3.3 检验人员对继续教育有关规定了解不够:一部分临床检验人员对继续教育的对象、方法及管理学分的具体要求了解不够,对继续教育有关规定学习不到位,科室也没有制订合理的检验专业继续教育计划。

3.4 继续检验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检验专业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专业的新动向、新方法及最新研究等内容方面显得较为缺乏。

4 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的有效措施

4.1 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由科室制定继续教育计划,并且组织实施和评价。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在职检验人员适应本专业的发展、不断增长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培养检验专业的思维方式,拓展判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临床检验专业技能培训,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4.2 多渠道实施:根据检验人员年龄、条件选择合适的继续教育形式,我国现阶段针对在职检验人员开展的学历教育形式较多,包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如条件允许可鼓励优秀检验人员参加脱产

学历教育学习。通过系统的学历教育改变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中年检验人员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在科室是骨干力量,承担着重任。

4.3 纳入服务意识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继续教育必须重视服务意识教育,如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培训一样,把服务意识教育正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第5篇

【关键词】会计人员;后续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弊端的逐步显现,改革力度的加大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会计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从1992会计制度改革到2006年我国再次颁布新会计准则。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及不断地新的会计准则,原有的会计体系逐步由新的会计体系代替,会计人员原先所熟悉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已经老化,不能满足现在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由新的知识和技能代替,也就是要进行新的学习。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会计人员队伍整体水平比较低,大多数会计人员只能记账、管账,而能根据会计信息对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人才很少,这种状况极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一个明显缺陷是我国大部分财会人员对财务法规的熟悉程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状况难以令人满意,精通或熟悉相关财经知识的则更少,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继续教育。从职称上看,高级职称占1.16%,中级占8.51%,初级占11.4%。要实现会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除了大力发展普通教育外,在职人员的后续教育将是必然的选择。为此我们只有充分挖掘教育的潜力,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对现有在职人员实施继续教育,使他们具有在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一、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的实施,目前已经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科教小组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的更新”。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进一步推动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国家财政部于2006年修订颁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提出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问题。

(一)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应结合会计人员的职业特点来进行

首先,会计人员后续教育针对的是在职的会计人员,对于在职会计人员教育,也即成人教育,首先在政治上应该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使之树立社会主义政治立场,积极参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其次,要大力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培养作为会计人员应有的专业素质,不仅会记账、算账、报账,更重要的是会用帐能够参与企业的预测、决策,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再次,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而且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否则业务能力越强,危害越大。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关知识。即与会计人员工作发展有密切相关的知识,比如税收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等等。

(二)明确会计后续教育的对象和培养目标

1、会计后续教育对象

有学者仿照欧几里德空间几何学提出了教育的“三维学说”即教育对象维、教育时间维、教育领域维。其中教育对象维就是本人论述的教育对象,后续教育作为学校后教育,它有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特定”未必表面范围小,关键是看这种特定的大小。从各国情况看,后续教育的对象通常指大学和中专毕业后工作的工作人员等,例如,美国把继续教育的对象确定为“经过大学毕业后从事工作的实际水平达到了工程师水平的人员”,法国为“对有发展前途的初、中级技术人员”,而英国则把后续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大学内举办高级水平的继续教育,对象是高级人才培训;另一类是一般水平继续教育,对象为初中级人才。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又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从不同视点对后续教育对象进行分类,以便在教育时区别对待。

(1)接受教育的人员所在单位分,可以分为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继续教育应该侧重于会计的经营预测、决策等职能一般应比较贴近企业实务,特别是近来新兴发展的实务;事业单位接受教育对象有中央、省、市、县等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人员,这类教育特点应该侧重于财政的宏观管理信息。另外,还有一类就是后续教育的教学人才,这类主要是高校师资的继续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侧重于新兴的前沿性的理论知识。

(2)作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还可以按接受教育人员的职称高低分为初级继续教育、中级继续教育、高级继续教育。初级继续教育教育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自学等,中级继续教育则指取得会计师资格人员其继续教育主要为业务提高培训,高级继续教育指单位会计主管、相关的领导作为提高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和水平。对这三级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组织形式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范。

2、我国会计后续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一部分的主题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纲领。这一点,当然也适用于会计后续教育。换言之,会计后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素质人才”。基于会计后续教育的特点,本人认为我国会计后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为:(1)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培养灵活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的指导作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2)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在我国,除了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外,还应大力发展行业的自律性和经常性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3)提高业务能力。业务能力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从科学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大战智慧论”即人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能触类旁通,大跨度思维,集智慧大战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简单明了的说就是要有灵活恰当的处理自己从事工作所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书面口头表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进行会计后续教育时要克服短期行为,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切实抓好会计的后续教育问题。(4)创新精神。包括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不断创新会计的处理方法,能够作出各种决策或为各方面的决策服务。

二、我国会计后续教育的主要内容

会计后续教育内容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会计后续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成败。根据教育“三维学说”,会计教育的内容即是会计领域维。显然领域维应该根据教育对象来判定它的范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报告中建议“委员会应把与生命有关的、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知识纳入到终身教育中”。因此教育内容应涵盖学科种类、理论主体、相关知识等。具体而言会计后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会计前沿性、新颖性理论实务。继续教育的理论应具有前瞻性,应是会计工作中最新和最科学的理论与实务。这部分针对中高级后续教育层次的人员。(2)财会法律法规。这里指国家制定的基本法规,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及相关经济法规等。各个地方还可以根据需要增设本省、地市的一些必要的地方性法规。这部分重点放在普通后续教育上。(3)会计职业道德。从整个会计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日益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熟方面还要大”。一个职业道德不高尚、不律己的会计人员,业务能力越强,危害就越大。这部分应针对所有的在职会计人员,甚至还应该包括对单位领导的普及。(4)其他相关知识。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对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熟悉,而且要掌握一些与会计相关的,比如统计、税收等知识。了解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会计继续教育是一个宏伟工程,需要我们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实现会计继续教育的初衷。如今我国会计体系已经与国际会计体系接轨,引进大量新的会计理念,中国的会计队伍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顺应同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这些都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继续教育学习,提高知识储备,才能锻造一支开拓创新、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会计队伍。

参考文献:

[1]黄娜.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2(19).

[2]谢发霞.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2012(27).

[3]赵英.浅谈新时期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

第6篇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许多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不够重视,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经常缺课、少课,认为培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是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有些单位至今仍没有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和本系统本单位整体的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有的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不予准假。

2.对会计继续教育定位有偏差。现在的会计继续教育被简单地定位于岗位定向培训,实际操作中主要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法规制度、会计准则的培训上。

3.会计人员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我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主要以财政部门为主导,财政主持教育计划、教学组织、考核等项工作。但社会办学机构参与度、用人单位参与度、会计人员参培率存在不足。同时,会计人员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大多数单位领导不重视会计部门的整体素质,在智力投资上,领导只重视对业务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投入,而对财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素质的提高重视甚少。

4.会计继续教育缺乏针对性。我们的会计继续教育几乎都是中、初级会计人员的大集会,同时也是企业会计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大集会;同样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大有“公平教育”之势。但是这样根本不可能使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初级会计人员认为学习困难,而中级会计人员则认为内容简单,不能使继续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二、今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

1.提高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认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是关键。宣传对象不仅包括广大会计从业人员,还要包括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只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在时间和资金上予以支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才能有实现保证。对于广大会计人员来说,应深入领会知识经济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树立继续教育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将继续教育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需求,要有意识地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的终生学习习惯。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前,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丧失,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之事时有发生。不能坚持原则,为违法乱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些问题都表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重塑会计诚信,已是当务之急。

3.建立“财会网”,积极推行网络继续教育模式。目前缺少一个专门为财会人员服务的会计网站,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个专业性强的权威网站,利用网络的灵活性,充分发挥会计行业管理职能,及时会计管理有关法规、政策,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会计管理工作的空间。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教学课件,进行网上专业考试,取得继续教育合格成绩,实现会计人员年度继续教育计划。

4.建议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做为年底单位考核的一项内容。这样可以督促单位会计及时掌握会计知识,培养会计人员的学习、会计实务处理、综合分析、组织协调及创新能力,提高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不断增强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总结工作经验,把我市会计继续教育工作推向更高境界。

作者:马晓燕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财政局

第7篇

关键词:护理人员 培训 健康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154-03

护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情绪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促进患者健康的一门集医学、社会学、人文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学科。在医疗卫生、预防保键、康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降低发病率、伤残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1 护理人员培训贯穿健康教育中

1.1 护理人员的培训方式

一、学习与考核相结合:组织护士系统学习整体护理及专科护理知识。二、专题查房讨论:每月护理查专房一次,先由科室护士确定查房题目,列出计划,再组织全体护士讨论,提出问题及修改意见,最后制定计划实施。三、实践指导:护士长实地查、看、问,以了解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每月召开一次患者及家属座谈会,倾听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方法。

1.2培训内容

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健康教育的技巧,包括评估技巧、护患沟通技巧、知识灌输技巧。然后通过满意调查表来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

1.3护理人员应注重继续教育

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人文学科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深刻理解健康概念的内涵。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应具备熟练的评估技巧、护患交流技巧、知识灌输技巧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的每个环节,最终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2 护士参与健康教育的作用

2.1健康教育看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学是一门开放性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护理工作与人类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人们对它的要求是随着医学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搞好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密切医患关系,加强责任制护理都有重要作用。

2.2护士参与健康教育有必要

护士参与健康教育,也是加强医院两个文明建设、开创等级医院的需要。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责任制护理,护士必须参与健康教育。在医院,与病人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对他们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卫生知识宣传,可以树立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提高其医疗依从性,消除病人的不良精神反应,解除病人及家属顾虑,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依托感和安全感

护士与病人接触密切,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而且她们还掌握系统的医药知识,病人及家属对她们的教育可信性很强,加之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强,容易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

2.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护理人员是教育者,患者及家属是受教育者,要为人师表,就必须以身作则,先做典范。

3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义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1打牢健康教育的思想基础

实践中我们发现,我院护理人员中有的对部队情况了解不多,对特勤人员和老干部缺乏感情、缺乏共同语言,从而影响医患沟通和健康教育的实施。对此,我们组织人员下部队参观,了解飞行人员的工作、生活,请试飞大队的飞行人员作报告。同时在护理人员中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为兵服务传统教育,增进了大家对部队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感情基础,培养了大家进行健康教育的服务理念。

3.2沟通协调

健康教育是一个心理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的人情味的氛围,以患者的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的人文环境,以平等的合作者身份,协助患者满足其合理需要,这样才能帮到点子上。因此,以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3.3提高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向患者传播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拓宽知识层面: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与护理技能,还要学习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健康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及良好的公关能力与交流沟通技巧。充分认识护士不仅是疾病的护理人员,还是患者主要信息的提供者、教育者和帮助支持者。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患者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护理工作同健康教育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知识需求,临床护士应结合护理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护理工作同健康教育的结合,充分发挥护士的健康教育职能•因此,护士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转换观念,增加健康教育的责任感,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

第8篇

一、老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特点

与一般社区矫正人员相比,老年社区矫正人员在身理、心理等多方面存在更多问题,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大多老年社区矫正人员文化层次偏低,法律意识淡薄,且多数为孤寡老人。一部分老年社区矫正人员,没有子女,长年缺少家庭的关爱,所以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性格孤僻、怪异。又因为他们的个人经济条件较差,易出现偏激、错误的想法,迁怒于社会,严重的甚至出现敌对情绪和破坏行为。老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犯罪行为与个人多年养成的恶习及不良历史经历有关。这些人多半是“几进宫”的累犯,外加年老体衰,总抱有破罐破摔的想法。老年社区矫正人员更顾及面子,常以种种借口逃避监管。人越是到了一定年纪越是看重自己的面子,特别是一些曾经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的老年社区矫正人员,更是一时无法适应社区矫正人员这一身份,总是以各种理由逃避监管。如,他们以身体健康为由,不参加集中教育与公益劳动;以文盲不会写字为由,拒绝上交书面思想汇报;以眼花、耳聋为由不主动电话汇报或接收工作短信。在老年社区矫正人员中,过失犯罪及利用退休前职务犯罪的呈上升趋势。

二、“三重视、三落实”

加强老年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教育力度

——重视老年社区矫正人员身心健康教育。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常常会出现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不适应,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特别是老年社区矫正人员,因为这一特殊身份而变得更加自卑、敏感多疑、或者变得易暴易怒。在个人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家庭成员不能及时给予关怀与帮助时,老年社区矫正人员就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份地指责自己,从而让自己陷入更深的自卑自责中,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二是变得自私起来,整天怨天尤人、固执己见、缺乏宽容,很容易因为小事而激起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出现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有可能导致攻击性的违法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要重视老年社区矫正人员的身心健康,周市镇司法所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由司法所组织他们参加一些社区健身活动,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养生保健知识;二是定期上门走访,通过聊天的方式缓解其压力,排解孤独,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增强其心理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重视老年社区矫正人员家庭亲情教育。人到暮年,最需要的就是家庭的温暖,很多老年社区矫正人员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自己的过错,造成家庭成员对其冷漠,甚至埋怨。尤其那些老年丧偶身边无人陪伴的社区矫正人员,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没有人可以安抚;当心中郁闷时,没有人来倾听;当生病不适时,没有人来照顾。长期的内心压抑情绪一旦爆发,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老年社区矫正人员家庭关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家庭成员必须作为矫正工作小组成员之一参与整个社区矫正工作;其次,对家庭成员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提高其子女的尊老养老意识;社区矫正小组要和家庭成员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及时掌握老年社区矫正人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在家庭的表现情况。

——重视老年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制、思想道德教育。据调查,老年人犯罪的很多案件都是由于他们缺法律常识而造成的,尤其农村地区,老年社区矫正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法律知识非常陌生,这样很容易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所以对老年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法制、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司法所每月定期开展集中教育外,各社区还根据需要自行开展个别教育,同时要鼓励老年社区矫正人员参加成人教育中心举办的老年大学教育课程。——落实个性化矫正方案。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不同犯罪性质的老年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现实问题,针对他们的犯罪性质及个体心理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方案要详尽。对性质较轻、思想波动性不大的,以教育说服为主;对情绪容易出现反复,有重新犯罪可能的,则要以监督管理为主,把他们列为重点矫正人员,每周必走访一次,并做详细的走访记录。针对老年社区矫正人员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落实生活保障问题。对于农村老年社区矫正人员来说,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由子女提供,而子女因经济状况和思想道德水平不同,很容易发生赡养纠纷,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及时解决有子女的老年社区矫正人员的赡养纠纷,确保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对于那些既无人赡养又无经济收入的老年社区矫正人员,要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例如:朱东(化名),无妻儿,在监狱服刑十多年,假释接受社区矫正后没有养老保险,他担心将来生活没有保障。为此,司法所主动联系民政办、村委会,积极为朱东的个人养老保险问题奔走,通过多方努力,朱东终于享受到了社保政策,解决了后顾之忧。

——落实开展个别教育。一是落实心理的矫治、个人行为教育。昆山市司法局矫正办开设了心理矫治教育中心,周市镇健康中心也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通过向老年社区矫正人员传播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卫生常识,使他们掌握自我诊断法、克制法、转移法、内省法等自我心理矫正方法,预防其因心理问题重新犯罪。在对老年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行为教育时,应分阶段有侧重地开展教育,前期应重视恶习矫正,中、后期则重视行为规范。此外,开展多样的教育矫正活动。例如:周市镇司法所与镇老龄委一起举办老年人座谈会,让老年社区矫正人员与一些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共同座谈,用老干部、老党员的生活感悟和崇高精神帮助教育老年社区矫正人员。用“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方式配备社区矫正志愿者,通过志愿者主动上门走访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同时,起到了对他们加强监管教育的目的。

第9篇

会计学科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专业学科,正面临着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知识经济的新要求使得我国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会计工作、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适应已经变化了的会计环境,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会计教育既有一般教育的共性,又有会计教育的特点。要深化会计教育改革,就必须在坚持教育改革基本方向的同时,兼顾会计教育改革的特点。当前,改革原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如何根据会计教育的特点,找到一条会计教育改革的正确道路,是许多会计学者正努力探索的课题。

一、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与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一)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理解

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一般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这一概念看似简单,但仔细推敲,能力这一概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把能力看作是从事会计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即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是指打算从事或正在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应具备的各项素质;也可以把能力理解为已经具备胜任会计职业各项具体工作的才能和技巧,即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是指会计人员经过学习和实践,进入会计职业时在既定的标准下完成这些职责和任务的才能和技巧。

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代表了两种能力研究方法的区别。第一种理解称为能力要素法(也称投入法),这种研究方法着眼于从投入的角度列举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念等。能力要素法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为形成胜任能力而培养的能力,这些能力以学习成果的形式来表达。第二种理解称为功能分析法(也称产出法),这种研究方法的起点是观察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履行的职责和完成的任务,将能力定义为预备人员在进入会计职业时在规定的标准下完成这些职责和任务的才能和技巧,强调的是教育和培训过程的结果。

在研究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将会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和完成其任务所应该达到的标准和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加以系统化,所构建的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体系一般称为会议员能力框架或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

(二)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构建方法

20世纪80年代前后,国外会计职业团体相继开展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研究。他们普遍认为,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对于确立会计职业准入标准,促进会计职业发展,改进会计教育,加强和完善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根据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能力要素法(投入法)与功能分析法(产出法)。

采用能力要素法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通常会在财务会计、审计等标题下分别列出从事这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要求以及相关的技能。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2003年4月的IEP-2《培养有能力的会计师》中,将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分为六大类:态度、行为技能、宽广的商业视野、功能性技能、技术性知识、智力能力。其中态度、行为技能、宽广的商业视野、功能性技能中包括职业价值观、领导能力、战略性思维、判断力和风险分析能力。技术性知识构成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包括了所有的会计专业课的内容。智力能力反映了人的基本素质。能力要素法在美国进行的一些能力研究中有所应用,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公布的《国际教育指南第9号》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没有功能分析法详细,但是更倾向于关注会计人员在不同的职业角色的卓越表现所具有的特点,并着眼于未来的需要来确定那些对长期的职业发展有价值的技能,而不是那些在特定工作领域应具备的、容易迅速发生变化的工作要求。

采用功能分析法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通常会描绘一张功能性导图,图中会列出会计人员在核心的关键工作领域以及决策和功能性领域所从事的工作,然后将这些领域逐层分解为各个单元和要素,再为每一个要素设计适当的表现标准,通过以层次不断提高的细节来描绘职业会计人员的工作。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2003年的《特许会计师导图》就是采用功能分析法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范例。采用功能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将不同的会计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分解为详细的单元和元素,确定每一个元素应达到的标准,用会计人员的实际表现与各标准对照,全面评价会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两种方法各有所长,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认为在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时,两种方法均可采用,也可以融合使用。显然,对改进会计教育而言,采用能力要素法比较合适,而对于确立会计职业准入标准,加强会计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功能分析法更加恰当。

(三)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国外经验

国外对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和主要由会计职业团体承担。20世纪80年代前后,国外各会计职业团体已经了各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文件,体现了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了《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该框架包括会计行业普遍适用的能力,并为会计教育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该框架列示了包括功能性胜任能力、个人胜任能力和广泛的经营视野等三类核心胜任能力。功能性胜任能力包括决策模型、风险分析、计量、报告、研究、技术;个人胜任能力包括职业行为、解决问题、人际交往、领导能力、沟通、项目管理、技术;广泛的经营视野包括战略性/批判性思维,行业/分部视野,国际性/全球性视野,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视野,市场/客户中心,技术。

此外,该框架还进一步提出当前的鉴证服务需要的能力分为高机会的能力和低机会的能力两种,共19项能力。低机会的能力包括会计和审计准则、行政管理能力和管理审计风险;高机会能力包括:分析性技能、企业咨询技能、企业知识、工作能力、沟通技能、对客户的业务流程的理解、效率、智力能力、学习和恢复活力、营销及销售、模型构建、人的发展、关系管理、回应及与时俱进、技术、验证。高机会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提供新兴鉴证服务打下很好的基础,而低机会的能力在提供现时的鉴证业务时很重要,但却无法应付未来新兴鉴证服务。

在总结各职业团体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2003年了《国际教育白皮书》(IEP2)《成为胜任的会计师》,指出会计教育和培训的目标是培养有能力的职业会计师。IFAC提出,能力包括:态度(如职业行为和价值观)、行为技能(如行为能力)、广阔的企业视野(如战略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功能性技能(如风险分析)、技术知识(如审计)、智力能力(如知识、理解力、运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IFAC建议,与职业会计师相关的核心实务领域至少应包括财务会计与报告、审计与鉴证(内部和外部)、管理和成本会计、税务、财务管理、一般管理、IT技术、公司治理与伦理。职业团体也可视具体情况向现金管理、清算与公司重整、财务分析、组织与物流、公司理财、经管责任与控制、股东报告、战略规划与决策支持等方向拓展。与核心实务相关的核心知识是胜任能力的基础,要达到既定业绩目标,职业会计师至少还需具备一些素质,如正直公正、行为技能、广阔的经营视野、职业技能、技术水平及智力等。职业团体可扩展能力需求,如分析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和交流技能等。除核心知识外,职业会计师至少应具备法律、经济、数量方法、营销和行为科学等相关知识。IFAC指出,知识、技能和态度分别适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考试、模拟现场、口试、自我评价、直接观察等)。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1999年12月了《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该指南旨在为各国制定注册会计师资格要求和教学大纲提供一套国际标准。该指南说明了对于想获取职业会计师资格的人士在教育、胜任能力、实践经验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指南中包括的《职业会计师教育的国际教学大纲》对职业会计师应接受的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进行了规范,包括三大类:(1)组织和商业经营知识。主要有以下五类知识点:经济学;数量方法和商业统计;一般经营政策和基本组织结构;管理功能和实务、组织行为、营销功能、国际商业原则;经营管理和战略。(2)信息技术。具体有以下内容:经营系统中信息技术的概念;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商务系统的内部控制;商务系统的开发标准与实务;信息技术采用、实施与运用的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模糊逻辑及电子商务。(3)会计和会计相关知识。具体有以下方面:基础会计、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职业和国际会计准则;高级财务会计实务;高级财务报告原则;管理会计基本概念;管理会计进行计划、决策和控制的信息;税务;企业法和商法;审计基础;审计高级概念;企业财务和财务管理。

二、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下我国会计教育问题

(一)培养目标发生偏差

大多数人认为会计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毕业进入会计职业界时已经是职业会计师,而不是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掌握了如何学习会计的方法和能力,为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即会计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会计师还是将学生训练成一个会计师这一基本问题还未解决。

(二)教育层次界定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院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会计专业人才,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基本相同,各层次课程交叉重复现象突出。专业知识课程与专业发展实践课程比例失调。

(三)过分注重专业能力的训练,轻视非专业技能的培养

会计教育目标的偏差导致会计教学过于关注簿记技术和会计准则、制度,忽视了会计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培养。使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组织、谈判和解决矛盾的能力;时间管理、承受压力和辨别能力。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国内高校大都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很少利用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没有广泛使用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师生间缺乏交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缺乏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关系。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主要应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来完成,目前在会计专业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属于薄弱环节,各高校几乎均未开展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现行的会计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这种会计教育模式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使得学生面临不确定情况时,难以依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某一事项做出分析、判断和决策。

三、会计教育改革设想

(一)会计教育目标

根据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其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终生学习的能力,可将会计教育的基本目标定位于:会计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会计人才。

(二)能力型目标驱动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实现上述会计教育目标,有必要改革目前的会计课程体系,变知识型目标驱动为能力型目标驱动课程体系。传统的会计课程大都是知识驱动型,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讲授会计的各专业课程,课程及其内容关心的是专业考试和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所受的教育是记忆性的,而非能力培养。以能力型目标驱动的课程体系,强调在会计教育中对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的目标由能够促进学生一系列能力发展的目标构成。

能力型目标驱动课程强调学习的结果,它应该能回答以下问题:(1)内容: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必须掌握哪些知识?会解决什么问题?(2)行动:如何使用这些知识?(3)环境:使学生知道其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运用这些知识?(4)考核: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力型目标驱动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有一定的弹性。教师按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并对每一授课单元指定阅读书目,并不局限于一本固定的教材,考试时不以一本教材的观点为答案,允许学生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以不同的观点为背景进行回答。

(三)能力型目标驱动课程体系设置

一是一般教育课程。开设一般教育课程的目标主要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慎密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建立听、讲技巧,使学生明白研究的步骤,积累一定的历史、国际和跨文化知识,提高对科学与美学的欣赏品味并能运用适当的价值进行决策。二是一般商业教育。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财政、市场、经营、组织行为等一系列课程,使学生了解企业、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的活动及部门设置特点,了解总经理如何整合和运用这些知识。三是一般会计教育。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是在本科教育阶段主要应当以信息的辨认、衔接、沟通与使用为中心,表现出会计作为一种信息发展和沟通过程的本质。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课程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以下部分:组织中的决策和信息;信息系统的设计运用;财务信息与公开报告,包括查账证明;会计职业界的知识。四是专门会计教育。只有在获得一般会计、组织和商业知识后,才能进行专门会计教育。进行专门会计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专门研究的会计教育,即在前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信息系统、审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以及国际会计等较为高深的课程。

第10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市人事局《关于开展**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班的通知》(潍人字[**]74号)精神,现将我区**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区企事业单位(含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所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单位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聘的人员。

二、培训内容和形式

今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班的培训课题为《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电子政务》、《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其中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是今年培训的重点。其主要内容附后(见附件一)。

培训采取以学员自学为主,以组织学员集中辅导学习为辅的方式进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应从上述四项培训内容中选择一项进行学习。以往年度因故未参加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学习的专业技术人员,今年可以报名参加两个课题的学习,学分累计。

三、报名和培训时间

1、报名时间:各单位务必于6月12日前将《坊子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报名情况统计表》、《参加培训人员结构情况表》《坊子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员花名册》(见附件二、三)一式一份打印后随同软盘报区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逾期不予受理。继续教育不受理个人报名。

2、培训时间:**年7月1日至8月10日。

四、培训费、考试及发证

根据**市物价局潍价费发[200]28号文件规定,参加培训的学员每人应交培训费30元(含报名费、考试费、证书费等)。教材费据实收取(价格附后)。有条件的单位应予报销。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增加收费。

培训结束后,全区将组织统一考试。参训人员考试合格后,发给《**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结业证书》,专业技术人员凭证登记继续教育学分20分。

五、组织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基层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健康保障有了更高的需求,社会对在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亦上升到了新的标准。医学继续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均把它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举措。

1明确基层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必要性

目前我国基层卫生工作已逐步发展成为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卫生服务机构。但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机构硬件环境有待改善,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水平低、知识更新慢、观念落后、临床操作水平有限、政策解读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质量。因此,只有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素质,逐步改变基层卫生机构诊疗水平相对落后的现状,才能真正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真正把患者留在基层并有效减轻群众的负担[1]。

2开展基层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

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培训。积极拓展培训渠道,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学习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网络技术远程教育等[3]。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医学继续教育是现代医学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医务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终身学习已成为人类的共识[6]。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医学教育,目的是使广大医务人员在职业生涯中,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跟上并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有利于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也有利于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更有利于广大基层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

2.2开办基层卫生从业人员全科医学培训班 基层卫生人员需接受人文科学,社会学,理工科学等与医学相关边缘科学知识的教育培训,才能肩负起基层全科医生的职责,不论什么样的学习性质,都应围绕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继续教育知识模块与教学基本框架,针对学员已有的基本医学基础知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知识传授模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3]。

2.3鼓励基层卫生人员提高学历 基层卫生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水平低、职称层次不高、知识更新慢、观念落后、临床操作水平有限、政策解读能力较差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质量。因此,必须加速基层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加强基层卫生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抓好他们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与理论水平以及业务能力,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卫生服务队伍,完善基层卫生服务功能,才能真正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把患者留在基层并有效减轻他们的负担[5]。

2.4学术讲座 以学术专题讲座形式对临床上常见的病例病案,以及医学方面的新进展,通过聘请各级医院或高校有权威的专家教授以学术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既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员临床思考、综合判断能 力[1]。学员可在一起相互交流各个学科的最新动态,进一步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

2.5发挥网络教育作用 由于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繁忙,很难抽出较多完整时间进行学习,在网络继续教育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忙而不能参加学习的难题,同时网络医学继续教育传递信息快,知识更新快,可以获取所学专业的最新知识,而且可以了解整个医学最新发展动态,为更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

3存在的问题

3.1医学继续教育接受人员的观念不正确,思想认识不到位,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人即使认识到了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单位也给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总是找出各种借口和理由不按时参加学习,仅仅只是为挣学分应付晋升。这样长期以来,不但不利于个人知识的更新和专业技术的提高,更不利于整个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3.2医学继续教育倾向于讲授理论知识,较少进行实践知识培训,在工作中实践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基层临床医务人员,更需要实践知识培训,教育和培训应分开层次,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及临床操作能力[6]。

总之,必须通过医学继续教育,积极培训与培养基层医疗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才能促进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勇,刘状志.中国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38.

[2]祝茂玉,陈雪萍.社区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需求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3):7-9.

[3]赵全利.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学业管理的思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2):111-112.

[4]王文静.浅谈现代医学继续教育的新要求[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88.

第12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医德教育;医德培养

近年来,我国医疗领域医患关系持续恶化,医患恶性事件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发生,因医务人员医德缺失所致的医患对立却不乏其中,严重损坏了医院及医务人员社会声誉和形象,医患关系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因此加强青年医务人员医德教育已成为新医改推进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加强青年医务人员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背景下,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青年医务人员正处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流碰撞、金钱与道德冲突、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历史时期,t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医学模式转变,无论是医患双方还是社会各界都不再只是关注医疗行为中的医疗技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已成为医务工作者考核标准。医务职业与社会各行各业均有广泛联系,职业品德给社会道德以一定影响,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治疗、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慰藉,不仅能诊治疾病,鼓舞患者,避免医患冲突,更会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强青年医务人员医德教育,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医疗环境,而且有利于未来的社会道德风尚,有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兴旺发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青年医务人员医德教育的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培育良好医德医风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

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加强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筑牢医务人员道德思想根基。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医院文化核心理念,逐步建立医院文化在广大医务员工中的认同感,使其深入人心。二是强化医院的行为文化建设,规范医务人员举止言行并使之成为自觉行为。可以通过开展评选“最满意的医生、护士”等一系列活动,表彰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医务员工崇尚医德、追求完美、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和实际行动。

(二)积极探索医德医风教育新途径,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培育良好医德医风促进医院行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社会与患者满意的前提和保证。创新医德教育方法,拓展医德教育的途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积极开展医德教育宣讲和推广活动,培养医务人员的仁爱之心,增强他们对社会和病人的责任感,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二是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宣讲医德教育。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信等网络沟通工具进行交流和宣传,宣传医德楷模的先进事迹,选取有关医德的热门话题开展网络讨论。三是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主动强化监督,加强医院行风工作、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可以通过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参与医院行风建设活动,定期召开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及时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百姓。

(三)进一步推进医德医风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医务人员医德水平

良好的医德医风建设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制度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健全、完善各项工作规范、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如《医德医风建设讲评制度》、《医院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确了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遵守的职业规范,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切实维护患者利益,降低医疗费用。二是注重效能建设、狠抓制度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可以成立工作效能推进领导小组及效能办公室,重点加强效能建设,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以作风建设“五项制度”要求为抓手,定期对年度、季度、月度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推进,做到持续跟踪、及时反馈,督导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明珠,赵祥坤,周顺鑫等.“90后”医学生医德教育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5,(3):98100

[2]李占则.医德教育国际比较与经验启示[J].人民论坛,2015,(2):245247

[3]陈山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255

[4]杨文娟,廖生武,周燕莉等.以医德教育推动和谐医院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1):8687

[5]王欣倍,张伟,朱琼等.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加强医德教育与修养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5):783785

[6]曹俊芳,张卫国.情商培养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5):471475

[7]贺映红.新形势下医学生医德教育新思路探析[J].科教导刊,2013,(16):7879

[8]郑志红,万文慧,赵春燕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影响医德教育效果的因素分析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1):103106

[9]蔡定彬,庄光杰.和谐医患关系视域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思考[J].云梦学刊,2016,37(4):146149

[10]熊雄,傅琛.当前中西方医德教育过程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3):249251

[11]朱建设.“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9):267268

[12]程延飞,朱琳.从卫生行业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看医德教育改革[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3):429431

[13]黄成华.生命伦理视域下的医德教育创新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