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0 15:1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师竞聘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对自己一直是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觉悟,积极参加各项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目前已经熟练掌握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工作;并曾主持完成人力资源管理重要课题攻关项目,开展过有较大影响的人事、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政策研究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曾担任课题负责人或作为主要工作人员解决过较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难题,并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效益。
现将近些年工作成效总结如下: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标准化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尤其是让县公司各项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文可查,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我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人力资源部岗位工作标准》明晰了岗位职责与权限、任职资格、工作内容、考核检查等相关内容,为人岗匹配、岗位竞聘提供了依据。参加编写并每年修订《平顶山供电公司员工手册》,详细讲解了与员工生活息息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文件涉及员工入职、薪酬待遇、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等十一个方面,为新员工入职了解企业,快速融入企业做了引导工作。制定《技师、高级技师聘任考核实施细则》规范了公司技师、高级技师的管理,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为充分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生产岗位上的关键作用以及在解决技术难题和带徒传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参与编写“三集五大”体系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操作方案,以集约、规范、高效为原则,以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健全机制、升能提效为重点,深化“三定”、“三考”、“六统一”,完善“三集五大”体系组织机构管理,创新用工机制、培训机制和分配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促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2.创新人才使用与评价方式,促进公司员工队伍素质提升
根据公司发展新形势,组织开展人员队伍素质调研报告,从公司系统人才整体状况、各专业人才分布、新入职员工发展状况以及公司系统机制建设情况四个方面着手,通过统计分析、现场座谈、样本跟踪等方法,掌握大量一手资料。按照公司机制、部门管理、员工自身三个层次对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依据进行了《“三位一体、三层联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基于价值体现的人才使用与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两项管理创新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位一体、三层联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目的是为了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升人才当量密度,改善员工队伍能级结构,深入开展人才调研,找准优势、劣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学历、职称、技能等级“三位一体”提升为抓手,强化体制机制、管理、员工“三级联动”,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高技能人才比例及技师、高级技师占比大幅提升,分别达93%、49%,均高于省公司平均水平,员工能级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入围省公司典型经验。《基于价值体现的人才使用与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工程》以“岗位价值、创新价值和引导价值”为导向,以公司“四级四类”专家人才为工作主体,以统筹安排、以用为本、知行结合、服务公司为基本原则,以构建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价值、科学合理评价专家人才的使用评价体系为主要任务,以提升公司员工队伍素质,推动公司发展为主要目标。体系建设在人岗匹配中充分考虑人才成长因素,通过完善岗位素质模型,加入专家人才素质测评,提升人员配置效率,发挥专家人才岗位价值。成立专家人才技术院,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发挥专家人才创新价值。构建专家人才带徒培养体系,实施“1+2+3+4”培养模式,分层次、分重点,协同多方资源,发挥专家人才引导价值,全面提升员工素质水平。
3.采取多元化培训方式,显著提高员工培训效果
组织开展基于“体感实训” 的安全培训管理创新推广项目, 获得2016年河南省电力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根据“安全警示、 逆向体验、 正向实训” 的思路, 就输电、 配电、 检修等几大专业有针对性地通过模块式教学随机组合形成可适性更强的安全培训课程体系, 最大程度上提高了 受训人员培训积极性。参与员工培训后评估体系建设。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按照受训学员结合其自身实际工作情况, 把自身工作项目与培训效果紧密结合, 找出培训对工作中的真实效果,以及培训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改进培训模式、 培训方法和培训的针对性。 经过深化实践, 成果显著,该项目可沿用到整个国网公司系统,乃至全国各行各业,前景广阔,待形成管理创新理论后,可后续进行科技项目的推广应用。
大家好!
机关进行机构改革,公开竞聘工作人员,改革给企业带来生机,给员工带来机遇,积极支持,重在参与,把握机遇,竞聘上岗是自己的愿望和目的。我竞聘的岗位是人力资源科科长。
个人简历
我年7月出生,1969年参加工作,1975年到公路一局工作。北京物资学院大专结业,局内部经济师职称。历任支部书记、团委书记、人事科长职务,1980年从事人事和劳动工资管理工作,1989年担任人事科长至今。
竞聘优势
我从事人事管理工作20多年,担任人事科长14年,多次参加局内外专业知识的培训,了解和熟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和本企业规章制度,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工资管理工作比较熟悉。能敬业爱岗,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相应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能独立处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根据政策法规和领导决策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比较得心应手。自己的不足是文凭和职称偏低。工作开拓精神欠缺。
岗位认识
人力资源科作为处机关的一个职能科室,它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资管理,职工教育,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干部管理及考核,内部劳务市场管理,三项统筹管理等工作。原来的人事科改为人力资源科也不仅单是名称的变换,是为适应市场经济企业发展的需要,它职能的重点要向人才开发、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的方面转移。作为人力资源科长要求有全面综合素质,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的原则性和工作技巧,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智能到位,责任到人,发挥智能科室的作用。
工作设想
根据局改革的规划和处领导的指令,进一步加快我处人力资源和工资管理工作。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是企业改革的首要工作,作为人事主管部门应责无旁贷,认真履行改革工作职责。我处以在项目管理层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薪资,在两项改革中迈出了第一步,但许多制度还不健全,有许多工作还没有落实,改革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因此要加快步伐,落实改革方案,建立健全制度,在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在全处推行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竞聘上岗机制。再者按照QHSE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每个员工的工作标准,逐步推行在操作层岗位竞争上岗机制,然后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确定薪酬,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使我处两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开展。
2、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用好人,管好人,使每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宏观上控制员工的总量及各类人员的比例,满足处施工管理经营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各类人员比例失调,职工总数近641人,专业技术干部312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49人,土木工程人员222人。人员比例有所增加,但不能满足经营管理和施工的需要,特别是技术工人逐年减少,有些工种断档,改行的人较多,急需进行调整,所以要加强管理,采取可行措施,改变现状。设想近三年内,各类人员要达到5、2、2、1的比例关系。既技术人员50%,技术工人20%,管理人员20%,后勤服务人员10%。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4、5、1。初级职称40,中级50%,高级10%,技术工人比例为:5、3、1、1,高级工50%,中级工30%,初级工10%。工人技师10%。对于短缺人员采取内挖外聘的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加以解决。通过网络信息,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以快捷方便的解决问题。
3、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处的中间力量,他们的思想、工作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在改革和人才流动的今天,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人事管理的首要工作。市场经济使年青的知识分子思想比较活跃,上学深造,跳槽和辞职的人与日俱增,以成为人事管理的一个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合理使用专业技术人员,组织上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使他们感到企业的温暖,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在企业有用武之地,施展才华体现自我价值,才能安心在本企业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驻人,在体现个人才干同时,在职务提升,职称晋级,岗位薪资方面按照规定同步增长。再者要进一步加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活动,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动态,深入细致做好工作。保证每年面对面及其他形式和他们交流,并做好记录,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保持专业技术队伍的稳定性。
4、做好工资管理工作。工资管理主要是要认真执行国家和上级的工资政策和规章制度,宏观控制工资总额,制定处的具体操作细则和工资计划。认真做好工资基础管理工作和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员工的正常的工资收入和下岗待岗员工的最低工资和生活费。另外要根据局和处领导的决定,积极改革工资分配办法,在全处实行岗位薪资,并逐步完善管理办法,在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基础上,使我处工资改革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5、职工教育工作。职工教育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处领导十分重视支持职工培训工作,是我们做好职工教育工作的保证。总体设想是:按照QHSE管理体系文件4。4要求,根据员工在岗位上胜任情况、考核结果及未来发展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管理办法。并贯彻执行,职工培训要讲实效,重点要抓落实,认真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职工培训档案和原始资料。全面了解和掌握职工培训状况,把工作做到实处。为我处培训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工作重点:1、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2、提高员工的文化知识水平;3、提高专业技术干部的专业知识水平;4、培训高水平技工和特殊工种;5、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职称级别。
6、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发挥机关文明窗口的作用。机关部门的职能一是管理,二是服务,因此要保证上级的政策和处领导的指示及时传达和执行,同时基层的问题及时反馈领导,对基层请示和报告在三日内要给以答复,工作不拖沓,不相互扯皮,相关科室的工作要积极主动去协调。另外人事部门涉及职工切身问题较多,在政策和规定范围内的应及时给以解决,不符合规定的也要和职工讲清楚规定,给以答复。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帮助现场解决问题。
7、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签约率达100%。现在我处职工劳动合同以到期限,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急需续签劳动合同,以保护企业利益和职工的利益。特别是对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更要及时签定好劳动合同,也是防止人才流失的保证。对于长期脱岗人员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要解除劳动合同给以处理。
8、做好养老基金、医疗统筹、住房基金三项统筹和失业保险工作。此项工作关系职工切身利益,一定要按照国家和上级的有关政策规定,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做到时间及时、帐目清晰、数据准确、不留后患。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
本人的态度:(四句话)
【关键词】 煤炭企业;人才建设;实践
近年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协庄煤矿十分注重青工人才队伍建设,将35岁以下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配套、后备力量充足、能够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千名优秀青年人才队伍为总体目标,创新实施青工“岗位成才、立业建功”工程,为推进企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坚强的智力支撑。
一、完善三种机制,做好人才保障
工作机制是青工成长成才的保障。协庄煤矿创建了一套灵活机动、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为青年人才培育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一)完善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用正确的理想观念引导青年
1、理想信念教育。该矿在“爱国爱企爱岗,改革创新发展,知荣明耻诚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统领下,不断教育引导青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开展了观看企业创业发展成就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年树立了远大理想、坚定了崇高信念、选好了人生坐标,自觉地把个人的目标追求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去,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了个人与社会、企业、他人的关系,使他们在干事创业、拼搏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企业文化渗透。该矿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坚持用先进的、特色的企业文化引导人、感染人、熏陶人,组织广大青年系统学习“111168”文化体系、企业文化手册和《员工手册》等一系列企业文化,使青工全面了解企业创业发展历程,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立足岗位投身到干事创业、谋求企业改革发展大潮中。
(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机制,用科学的管理服务青年:一是建立青年人才信息数据库。该矿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骨干人才重点培养、后备人才超前培养的原则,组织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单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35岁以下青年人才管理信息数据库,把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青年人才纳入信息库中,统计信息包括学历、专业、年龄、爱好、特长、性格等,实行分类储备、动态管理,为合理有效配置青年人才,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提供了依据。二是分层次实施两条提升线管理。“两条提升线”即技能操作、专业技术管理。该矿对基层生产单位的青年按技能操作提升线,利用订单式、自助餐式等学习培训,重点加强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逐步把他们打造成单位技术能手;对管理岗位的青年技术人员按专业技术提升线,由各专业和职能部门利用周末课堂、专题讲座、创新成果等形式,重点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学习、高尖端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学习,逐步把他们打造成企业生产的技术专家。
(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用有效的方式激励青年
1、政策扶持机制。该矿着眼于企业现实要求,不断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完善月度盘点制度,健全青年人才培养使用考核激励机制,做好“推优入党、推优荐才”工作,突出待遇优惠特征,实施综合绩效考核,每年开展一次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政工人才和首席技师选拔活动,使青年人才通过“绿色通道”走上重要岗位,及时得到发现和使用。
2、公平竞争机制。该矿坚持把竞争当做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建立了劳资信息公布制度和开放式的选拔任用制度,面向企业内外,通过实行公开直选、公开推荐、竞聘上岗等制度公开竞聘,鼓励青工内部跳槽,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让人才流动起来,激发内在活力。
3、荣誉奖励机制。该矿设立青年人才评选树优制度,定期开展“青年首席专家”、“青年学习成才标兵”、“青年创业之星”、“青年优质服务标兵”、“青年技术标兵”、“十佳诚信青工”、“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活动,对各专业、单位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并组织召开学习先进典型推进会、报告会,给予外出学习、疗养旅游等优惠政策,让青年人才名利双收,激励了更多青年岗位建功成才。
二、创新系列平台,营造良好环境
平台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该矿为最大限度地支持人才培养,搭建了“一会、两园地、三网”系列平台。
1、“一会”即:青春创业者联盟会。青年人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是最富有激情、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该矿团委充分发挥“青春创业者联盟会”作用,结合企业实际和青工兴趣特长,成立了兴趣爱好学习小组,开展了读书学习、技术创新、电脑网络等各类大中专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指导帮助他们参与企业各项实践活动,使其迅速适应了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
2、“两园地”即:读书学习园地、沟通交流园地。该矿投入了大批资金购置了各类青年类书籍,以单身公寓图书馆和工区学习室为依托,一方面建立了一批青年读书学习园地,鼓励和促进青年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营造了一种“学习知识、提高技能、锻炼素养”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建立起了与青工的沟通交流制度,通过定期召开恳谈会、思想动态调研、等多种形式,与青工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达到了互通信息,知识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3、“三网”即教育辅导网络、电视传播网络、办公信息网络。一是教育辅导网络。该矿设立了学习教育辅导总站,对基层区队、科室、社区、班组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动态调查,给予相应的指导。其下属各单位也建立了分站,采取培养青工“金牌”讲师轮流上讲台的方式,不断提高青工的自我发展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辅导能力;二是电视传播网络。该矿充分发挥矿有线电视、广播覆盖面广、反应灵敏、传播快捷的作用,开辟电视知识讲座、安全知识专题、广播学习专栏等节目,组织青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三是办公信息网络。该矿充分发挥电脑办公信息网信息容量大、信息快的特点,在网上建立青年成长成才博客和论坛、网络课堂、青年在线、阅览室、网上技能大赛等栏目,为青工搭起了一个相互学习、自由交流的平台。
三、成效逐步显现,体现青工价值
从20**年3月下旬开始,**车间按照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并紧紧围绕公司发展和车间生产实际,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对影响车间生产的各项问题进行了集中梳理,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根据多次的党员组织生活的交流总结,现将调研报告总结如下:
一、**车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科学发展观是车间生产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公司发展和车间生产过程中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的基本原则。20**年,**车间担负着繁重的生产任务,其中**剂计划完成产量22.5亿粒,散剂计划完成产量3.6亿包,如何提高车间员工的操作技能、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车间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车间当前必须认真思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车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支部党员在广大员工群众中间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促使车间员工的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大家都紧密围绕20**年“152110”的企业总体目标,用车间“两个保证,一个降低”的工作思路,想销售之所想,急销售之所急,为了全面满足销售需求,上至车间领导,下至一线员工,都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使车间生产顺利进行。
2、激发活力,鼓足干劲。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车间广大党员加深了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认识,全面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思想觉悟、整体素质,让他们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鼓足了干劲,每一位党员都积极开动脑筋,开拓思维,大胆创新,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车间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推动了车间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月份,车间在只休息一天(3月8日)的情况下,采用12小时两班制,三班倒等方式,筑丸组、铝塑组、外经济组自动装盒机也经常开夜班,质检组、维修组也全程参与,全面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剂完成产量1.59亿粒,与20**年同比增长26.2%,其中青霉素产品完成产量8646万粒,与20**年同比增长23.6%,安全工作,班组建设及TnPM工作也取得较好效果,真正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了科学发展观。
3、转变工作作风,促进科学发展。通过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变了车间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少了怨言和摩擦,多了为企业、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服务本领,大家都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将自己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服务,有效推进了车间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和矛盾
目前,对于**车间,人才缺乏,设备陈旧、员工思想观念落后是阻碍**车间甚至科瑞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车间现有员工230人(其中派遣工11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人,占车间员工总数的3.9%;具有技师资格的2人,占车间员工总数的0.9%;高级工15人,占车间员工总数的6.5%,且无药学方面的技师,工人技师和高级工明显不足,其中电气、设备物别是药学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不利于车间的科学发展,车间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2、设备陈旧,产能不足20**年,**车间**剂月均产量在1.6亿粒左右,其中青霉素类月产量1.2亿粒,散剂月均产量3000万包,产品产量大,分布区域不均衡,青霉素区和普区生产任务重,而头孢区产量略显不饱和,如目前**车间现在青霉素区筑丸机生产能力为9400万粒/月,必须用加班,上夜班等方式才能完成生产任务,产能明显不足;而普区筑丸能力和铝塑能力也稍显为足,且设备较陈旧,由于停机检修时间较多,也严重影响了车间生产的正常进行。
3、青霉素工场与现有生产能力不匹配
**车间青霉素工场是按照4000万粒/月的产能进行设计的,并且没有设计青霉素片剂的生产,而现在,青霉素产品的产量已达1.2亿粒/月,其中片剂产量400万片/月,生产任务是原设计能力的三倍,虽然公司已经在原有工场的基础上增加了外经济工场的面积,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要。
4、车间员工的GMP意识不强,安全意识薄弱
经过多次GMP认证,**车间的员工的质量意识和GMP规范意识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国家质量管理的日益规范和严格,特别是由于车间生产任务的日益增长,车间部份员工的GMP意识不强,不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操作SOP生产,各种质量事故也时有发生,给车间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部份员工在操作中安全意识淡薄,在操作上贪图方便,存在侥幸心量,不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给车间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等等。
三、解决措施和建议
1、加强人才储备力度随着**车间生产任务的不断增加,对一线操作人员,特别是班组管理人员的需求也为断增加,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组管理,更好的促进车间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车间以及公司发展储备人才,**车间率先在全厂进行车间综合管理人员和副班长的公开选聘工作,目前,车间已通过公开择优的方式聘用了车间综合管理人员一名和副班长三名,同时,为了使车间工艺人员熟悉班组班管理工作,尽快成长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车间已决定让车间工艺员分别兼任1-2个班组的副班长,参与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此外,通过公开竞聘,车间的员工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既展示了自身的勇气和才能,也为车间增加了后备人才。
2、适当增加生产设备,加强设备保养20**年,随着车间生产任务的加大,车间已增添了2台颗粒经济机和1台DPT190型铝塑经济机,但仍需增添一台铝塑机(130型或190型)、1台筑丸机(2000型或3000型)以及1台全密封式全自动热收缩膜包装机,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在增加设备的同时,车间必须加强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组织设备检修,对相关生产设备进行跟踪监控、监督维护,要求员工通过加强和精心操作,减少设备故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3、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和员工培训,切实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卓越源于要求”,车间要采用丰富多样,切合实际的培训,并加强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车间各级管理人员加强对生产现场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减少质量差错和混淆的事故发生,维护公司信誉。
4、全面开展节能降耗,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车间一向重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为公司获取更多经济效益。车间除了生产必需,尽量做到人走灯灭,节约用水用电,使能耗、水耗降至最低,同时,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特别是筑丸工序,通过对设备的精心调试和员工的细心操作以及严密的质量抽查,减少产品重差波动范围,在保证产品质量的首要前提下尽量提高产品成品率,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铝塑包装和后期包装环节上,车间要加强对生产过程控制,减少因不合格品返工造成的包材损耗和工时浪费,减少质量事故和产品成本。
总之,通过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车间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提高了认识,迸发了工作激情,大多数干部员工都表示要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积极为公司的改革发展做贡献。接下来,**车间将按照科瑞公司《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后两个阶段的工作,力求解决好车间生产、发展中的问题,克服困难,努力促进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公司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和“123”宏伟规划而努力奋斗
主要调研地点:**车间
相关调研人员:**车间党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调研主题: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车间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调研目的: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结合车间生产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分析解决车间工作中的各项问题,用“两个保证,一个降低”(千方百计保证产品质量,千方百计保证销售不断货,不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来具体指导车间生产,全面保证销售需求,为公司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打好基础。
调研过程:1、车间全体党员(13名)、骨干深入车间实际,对车间工作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收集
1999年高校规模扩招开始,2006年是扩招后入市的第四批,据国家有关方面预测,今明两年是“十一五”时期就业年龄劳动力增长最快的两年,新疆将有6.8万名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进社会,呈现出就业难的现象,大学生身价一时再打折扣。大学生招聘会上甚至出现了“非传统意义”上的用人单位――菜馆、足浴、网吧……
有些学生家庭为了子女上大学四处举债,然而盼到了毕业,面临的却是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在乌鲁木齐电脑商城打工的王文同学介绍说,我在校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无奈之下便来到电脑商城做销售。公司里其他的员工才是中专、大专学历,但是销售业绩却是我的好几倍,别人一个月能拿上两三千块钱,而我一个月下来就几百块钱,大学看来都是白上了,说完便开始摇头叹气。今年应届毕业的陈勇同学大学毕业后去广东打工,也有类似感叹:自己做销售,月薪是底薪加上业务提成,自己刚过来工作,人生地不熟,一个月800块钱,在广州那个地方连吃饭都不够,更别说干其他的了,而我们这一个初中生,一个月挣上几千甚至上万块钱都不是什么难事,这边工作全靠的是工作经验,早知道上大学干什么,还不如早些在社会上闯荡几年积累工作经验,大学学费贷款现在都还没还上,如果需要学历的话,随便到哪个学校读个成人、函授什么的,也不需要花太多钱,耽误太多时间。
读书无用论抬头,由此升温。
就业难为何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仅115万人,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80万,而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过于急于求成,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历程。
根据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大学应届毕业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动手能力,有些工作根本就做不了,但工资待遇要求又过高。而前来就职的学生普遍反映的是,大学四年毕业了本想找个好点的工作就业,现在的工作单位大都是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暂且不说,工资待遇不高,有些单位工资仅是400、600块钱,不是不愿意去,那点工资连最起码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更谈不上工作了。
自治区团委青年就业服务中心沈宏伟介绍,用人单位大都是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有些岗位待遇看上去丰厚,比如一些企业主管、行政经理等岗位。但这些用人单位明确标出,“本科学历加三年或者是一年工作经验”的字样,有的企业则是含蓄表达,“有相关从业经验者优先”,这些职业岗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的。
据了解,事业单位招聘,一般都是科研机构、医院和高等院校,需求的人才层次都比较高,比如今年自治区科技厅的9家事业单位招聘的26名科研人员,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7个事业单位需求的7个专业岗位,一般都要求硕士以上研究生学位,参会的144名硕士以上研究生和159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着参与竞争的优势,而其他求职者包括本科毕业生却望尘莫及。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也成为了众多毕业生首选的职业,2006年自治区公务员考试报名排起的长龙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其竞争力之大可想而知。
高校专业设置重复,比如法律、中文、计算机等以前所谓的热门专业每个高校都在设置,这些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人才大量剩余,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才的分配制度到市场的竞聘以及大学的扩招历程过短,人们思想一时得不到转变。今年应届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学生反映说,2004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目前大都在新疆各个设计院工作,工资奖金待遇相当丰厚,之后两年毕业的学生都开始陆续去了一些建筑工地,心理落差很大。
扩招后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整体有所下降,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就CAD制图一项来说,人才就比较紧缺,而我区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计算机学生毕业,但是能够胜任该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全区技术人才呈现中级饱和,高精尖技术人才缺失的特点。而关于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除资金问题之外,大学生对相关政策、创办手续,可行性报告一无所知,
就业难在何方?
根据新疆人才市场2006年一季度统计材料显示,进场招聘用人单位共3033家(次),提供就业岗位45229个,同时进场应聘的求职人员达88245人(次),成功率为21.3%(求职人员中大中专毕业生占80%以上)。市场营销、后勤服务、技工技师是市场招聘热门,目前市场需求的营销、技工、服务人员是招聘热门,供不应求。如,市场营销专业岗位需求量为15361人,而求职者应聘该专业岗位的只有15177人;技工技师需求量为2049人,而求职者应聘该职业岗位不到1000人;后勤服务人员需求量为7168人,而求职者应聘该职业岗位的只有6184人。自治区团委就业服务中心每年也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而达成就业协议的成功率也只在百分之几。据反映,一些兵团基层团场的单位到高校招聘经常招不到学生。一些县级单位招聘中小学教师,往往都是招不满。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并非真难。
2005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基业的意见》。2003年始,团中央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几年来内地众多大学生来到新疆基层从事科、教、文、卫工作,为我区基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我区的高校大学生缺乏一种奉献精神,总是将眼光停留在一些外部条件上。一名同学这样介绍,去基层,条件太过于艰苦,择偶、以后子女的再教育等方面将会存在很大问题,宁愿在大城市找个工资低些的工作,也不想到南疆、到基层、到兵团团场去工作。一些高校毕业生认为到基层从事教育工作,或从事销售行业,对自己来言是屈才的,认为那是一个中专生便可胜任的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教育已经普及化,人才就业也是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只有人才在社会基层的普及化,才能带动社会的整体发展,这是与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一个本科生从事基层教育和销售行业,与一名中专生从事教育和销售,在效果上是否相同,当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一、沙运司干部员工队伍的基本结构
沙运司现有干部员工名,其中……
二、目前干部员工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关于公司学习实践活动的整体要求,我们在开展调查研究中,着重就目前沙运司干部员工队伍中还存在着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思想认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员工存在不重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淡化,理论水平不高。特别对上级所作出的一些重大部署和决策反应迟缓、落实不够到位;
二是干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尚存在着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落实执行能力较差的问题;
四是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随之带来了专业技能人才的缺乏,并部分员工业务技能不精;
三是干部员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于甲方的服务不够主动,并机关职能部门为基层单位服务还不到位,等。
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而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不断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和矛盾凸显期,同时,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特别对于沙运司而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应紧密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对干部员工队伍素质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首先,要着力抓好干部队伍责任的进一步强化。
在生产运行和各项工作中,各级干部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往往起着“先行官”、“领头羊”的作用。干部责任和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行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因此,根据沙运司目前干部队伍的现状,切实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才能够有效的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一是要建立一套体现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政绩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建立各级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的首要环节,有利于科学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因此,我们要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全面、客观、公正的实绩考核目标体系。
二是要建立一整套检验科学发展成果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在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过程中,重点要突出“三个注重”。
1、注重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统一。要把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有机结合,在注重年终目标考核的同时,采取目标责任单位自查分析总结、考核领导小组半年抽查等形式加强对干部履责过程的考核,及时掌握各级干部在关键时刻的政治表现、素质表现和工作绩效,变“静态考核”为“动态考核”。同时要坚持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统一,这样做不仅可以为年终综合评价干部实绩提供记实依据,而且可以全面掌握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主观努力情况,增强考核工作的深度,克服考核工作的肤浅性和片面性。
2、注重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统一。对能够量化的指标要准确量化,不能量化的指标如党建工作成效、党风廉政建设等考核内容的要辅之以科学的定性考核,使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同时,也要突出考核重点,抓纲带目,以更好地体现目标优化,增强考核的实用性和导向性。
3、注重组织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统一。在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时,要加大员工群众对各级干部“评绩”的力度,增强其考核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三是要建立一个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考核结果运用机制。要把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标准和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真正把那些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1、要在干部的使用上发挥导向作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各级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说到底是把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作为干部升降去留的依据。只有把干部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的使用挂起钩来,考评体系的积极导向作用才能显示出来。要根据实绩考评情况,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对实绩考评突出的各级干部,在适当时候给予优先提拔重用。对考评中群众反映较差,工作实绩排名居后的各级干部,视不同情况,严格按相关制度规定给予组织处理。
2、要在干部的教育管理上发挥导向作用。要建立各级干部政绩档案,对干部的考核材料、群众测评、年度工作目标完成等情况及时记录归档,对干部的素质结构和能力水平进行年度比较分析,找准存在问题。同时,应及时把考评情况向干部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和干部本人进行反馈,使每个干部对自己的政绩、群众公认度、存在问题有正确认识。对于有反映和存在问题的干部,视其情况分别进行诫勉谈话、批评谈话、警示谈话,指出存在问题和不足,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因人施教,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使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3、要在干部的奖惩激励上发挥导向作用。要将干部考核结果反馈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将考核综合评价结果和等次向被考核单位和对象进行反馈,增强干部考核工作透明度,激励各级干部爱岗敬业,营造学赶先进、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要把实绩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真正解决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形成激励机制。对实绩突出的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要予以表彰奖励,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同时,对被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成员评优比例可适当提高,从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考核排名靠后的领导班子成员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奖资格。
其次,要着力抓好员工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沙运司生产经营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员工队伍数量急剧增加,其思想和技术素质参差不齐,从某种程度上说,对生产运行工作相应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着力抓好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刻不容缓。
沙运司把2009年确定为“学习读书年”,深入开展了“日阅千字、周写一文、月读一书、年考一技”系列实践活动,为打造学习型团队、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条件。就此,还要求结合各项生产运行工作实际,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严格按照公司“培训月”的要求和沙运司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安排,全面参加公司组织的专业对口培训,并要将学习培训成果切实予以消化吸收,并带回本单位、本行业、本岗位,搞好延续培训;
二是要切实落实全员岗位竞聘培训工作计划,并依据学习培训的相关内容,认真组织实施理论和实际考核,真正做到天天有培训、日日有课题、人人都参与、个个都提高;
三是要针对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工作机会,切实做好硫化氢防护等安全知识培训和持证上岗培训,以满足实际操作的需求;
四是要根据防恐防爆的需要,聘请集团公司指定的专业培训机构,对派遣到国外工作的员工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使大家增长见识,提高了能力。同时,安排项目管理人员集团公司有关海外防恐培训;
五是要持续抓好周末员工职业化培训,真正做到岗位培训与日常培训有机结合,公司、沙运司培训与各单位、科室的自主培训有机结合,不断促使员工的素质得以提高;
六是要做好各类急需人才的选聘工作。根据国外项目、油田服务、泥浆回收利用、放空天然气回收和路桥施工等业务的需要,利用多种渠道、各种手段,选聘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进一步优化员工队伍,为沙运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要着力抓好各类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养。
目前,随着沙运司产业的不断扩大,各类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要进一步加大对各类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
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塔中放空天然气回收、油田环保产业和尼日尔、土库曼项目的成功运行,加快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擅*漠运输服务建设项目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我们说,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在技术攻关、各项工程建设与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骨干作用,以人才带动沙运司的稳定发展,并以国内外沙漠运输服务和各项工程建设培养人才。同时,要鼓励各类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针对沙漠运输、各项工程建设和运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就此,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新性的管理使用办法,以使其在沙运司充分施展才华,有用武之地。
2、抓好高层次、能创新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
就目前情况看,沙运司具有较高层次,并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难度较大。对此,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加强新进大中专学生的培养,让他们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经营岗位上去锻炼。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师徒指导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建立起“技能-技术-管理”多元化的员工职业生涯教育培训规划,以加快员工成才的步伐。要想方设法,努力挖掘和潜心培养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和青年拔尖人才,以此来推动沙运司人才素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3、要因地制宜,切实抓好具有高技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的培养。
面对目前沙运司市场拓展的新形势,抓好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应立足岗位成才,并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为重心。要采取的力措施,积极鼓励广大一线技能人才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悉心钻研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把技能人才的选拔培养与技术比武、岗位能手的推荐评比相结合,与使用、晋级、待遇相联系。要继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力度,进一步壮大技师队伍,深化岗位基础作业层的建设,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结构。
4、切实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和岗位操作能力。
企业管理调研报告(一) 动画创作需要创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有全面的了解,并且将之用简练的笔触概括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有相当的敏感和兴趣,不断地从身边发现、挖掘素材运用到创作中。
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习惯行为或特有行为会在他的生活中留有痕迹。就这一主题,我在假期里针对几个人典型职业进行了仔细地观查和了解。这一过程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收获,为我在以后的人物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一、农民
这个暑假我们有机会来到山东平邑沂蒙山老区进行社会电大实践。那里的人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纯朴、勤劳。黝黑的皮肤、宽厚的肩膀、粗壮的手掌,使他们看上去年龄要比实际老些。他们的步子又大又稳,履山路如平地。他们话不多,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待人宽厚大度,极为好客,每当有人路过他们家门口,他们都会热情地送上茶水,并且不求回报。在他们的群体里没有利益之争,一家有事大家都会帮忙。我们去的地方是老区,生活水平很低,他们都是自给自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的双手吃饭。跟他们在一起这段日子,对他们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生活,对我来却说是另一种生活体验,是一种在城市中享受不到的和平安宁。
二、医生
由于职业的缘故,医务系统的人对病菌非常得敏感,他们格外地注意自己身边的卫生状况。他们在医院的病房里是绝对不会坐在病床上的,并且在触摸过任何与医疗有关的用品后都会立即洗手。所以我们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影片中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位医生站在消毒间的水池边,边洗手,边讨论患者的病情。不过,我们在任何影片中都没有见到过医生洗手后会用毛巾擦干。而生活中的医生也是这样的,他们大多是将手自然晾干,或用烘干机烘干。在过去没有烘干机的时候,有的偶而会在自己的胳肢窝下(通常是在工作中穿着白大褂时)草草地、形式上地擦两下。因为在工作中只有胳肢窝下是最不易覆盖细菌的地方。最有趣的是医生如果外出旅游的话。酒精或消毒纸巾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轻易不会在街边、大排档之类的地方吃小吃。即使吃,也只会吃一些面类制品,不会吃肉类。医生通常都怀疑那些地方的肉质。所以,当一个医生邀请你吃饭时,千万别为他节省去吃大排档,因为那样你多半会吃不到东西饿着肚子回来。不过,护士和医生还是有区别的。在没有一次性针筒时,护士常用高温灭菌(蒸)的办法来消毒针筒。在家中她们也常常用到这个方法。例如,定期将钥匙等常接触户外的物件放入脸盆中,通过煮来消毒。甚至将买回的熟食点心等食品也要在上锅蒸过后再放入冰箱冷存,才食用。还有一点,就是手术室的护士在步调上又比其他护士走要急,要碎。他们常常手端托盘匆匆地赶往手术室,所以她们在生活中的步子也与别人不同。
三、司机
司机的工作是一个耗费精神、缺乏运动的职业。而且根据他们驾驶的车型和路线的不同分为几种:首先,最常见的是公共汽车司机。他们是司机中的基层,他们会与同事谈家中发生的琐事,会与街坊谈单位中的趣事。性格特征与其它行业中的工人相同,他们尤其喜爱闲谈,会在上班出车时沏上一壶茶,放在自己的车上。在夏天还会为自己准备一条毛巾挂在车上。其次,长途汽车司机。由于经常要在路上吃喝,他们的性格更为豪爽一些,喜欢结交朋友,随遇而安的能力较强。长途汽车司机经常一个人驾车,跑在高速公路上,孤单、疲劳、寂寞时常伴随着他们,所以他们的忍耐力较强。第三,出租汽车司机。他们是司机中的中产阶级。但是他们一天七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要在驾驶座上度过。长时间在小空间里、一天三餐大多吃盒饭,使得他们的体质偏虚,易疲乏,精力不是足够充沛。每天他们都在一遍遍重复着接送客人的单调工作,有些司机常会在载客时与客人聊聊天,以此解闷。这一群人,多半是后改行的,有的是下岗工人;有的是城镇农民;有的是因为家里等钱用,而开车是相对好掌握的一门工种。但是由于这一行太耗费人的精力,他们中流传着一句话开出租能发家,不能致富!所以他们一般做个三五年存够了钱就会转业。最后,是为领导开车的司机。他们在为人处事上往往比其他司机周全、圆滑。他们话不多,不会乱说话、乱传话。他们的个人时间比较少,休息日如果领导要用车,他们便要出车。陪领导外出办事饭局是不会少的,但考虑到安全,领导不会劝他们酒,所以酒桌上喝饮料的男宾很可能是开小车的司机。他们的穿着较其他司机要整洁正式,工作也相对稳定。
四、IT
身材较瘦,脸色有些苍白,黑白颠倒、睡眠少,饮食无规律,头脑灵活,年轻,是这群人的特点。他们喜欢连续熬夜工作,然后再集中休息。IT很少外出,所以他们脸色偏白。面对显示器和键盘是他们最富激情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就是他们的生活。
花絮:
在我体会了解各种职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出行经常会坐计程车,我发现如果一对男女打车,男的开门就坐在前面副驾驶位子上,而女的坐在后面肯定是夫妻。如果拉开车门两人一同坐在后面的多半是情侣。一个人打车,喜欢坐在后面的人,做事是比较小心谨慎、注重个人隐私的人。而一个人打车坐在前面,并且上车就开始打电话的人,是性格外向、喜欢表现自己、爱张扬的人。
社会群体里有太多的职业和各型各色的人,要表现这些形形的人,一定离不开体会生活,了解生活。只有全面了解,深刻体会,才能将他们如实、全面地演绎出来,成为自己笔下创造的人物。
企业管理调研报告(二) 近年来石油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加剧,流失率逐年增高。虽然企业人员有合理的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必要的,但当前石油企业员工流动存在不合理性。一是流失率过高,如有的企业已高达25%;二是流失人员中有较大比例是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有专长,有管理经验,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员工高比例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秘密,带
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如不加以控制,最终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过去,我们说某个单位的人才流失是否严重,看其跳槽出去的人占总人数的比例就可判断,对人才流动相对少的单位便认为其员工的忠诚度高。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人才流失是否严重,不单是看那些将关系迁出或与单位解除了聘用合同的人有多少,还应当看有多少留下来但不出力或出力不够的人。如果一个单位有很多人有才而没有使用,或受到某些制约不能让其尽展才华,那就意味着这个单位存在另一种人才流失,即内部流失。笔者试图就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管理对策作些探讨。
一、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近年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员工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满意度低
(2)员工对薪酬满意度低
从对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看,大部分被调查员工都在抱怨薪酬低。认为采油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而薪酬、福利待遇等比较低,与付出的努力不相称。另外,在员工绩效过程中,由于员工间的岗位关联度低,而岗位分工比较细,考核依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融洽关系的好坏,致使考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诸多的人为因素和感情因素,造成员工的薪酬公平感比较低。
(3)员工对企业培训方式及效果满意度低
从对员工培训措施及效果满意度调查看,很多员工认为:第一,我们的培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缺乏明显的效果。培训的内容脱离实际,培训形式过于简单,导致学员厌恶培训。第二,培训不规范。培训计划实施不能一以贯之,培训的时间安排随意性很大,没有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和培训指导教材,一旦遇到其它活动时,首先让路的就是培训。培训项目和内容不是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员工的需要,而是凭感觉、照搬其它企业的培训;对培训的授课内容也缺乏必要的检查。第三,培训方法单一。企业培训还是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
(4)没有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精神财富的满意度低。
从对员工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调查看,一是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低。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而是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只有得到大家认同的企业文化,才是有价值的企业文化。二是对人的尊重体现不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诉求,要为每一个个体的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三是没有真正形成双赢的文化氛围。企业应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对员工进行灌输,通过个体的考核指标来达到诠释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二、人才流失管理对策
根据对企业及工流失的原由分析可知,要想留住人才,必须立足于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应重新审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营造有吸引力的企业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在西方早已提出并付过实践。它强调尊重员工需求,关心员工成长和发展,重视员工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反对把人仅仅看作生产的工具,强调人是有多重需求的社会人。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重视人本身,是造成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企业把员工当成物来管理,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员工需要,其它问题就不再重要。如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留住人才的对策上,首先想到的是给予更高的报酬。当然物质激励是必要的,是基础性的东西,但不是唯一的。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的薪酬福利还比同类企业高,但却仍有较高的人才流失率,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者仍然把员工树为经济人,认为你劳动,我付酬,公平合理,除此之外,都与我无关。有的企业员工工作场所――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企业没有文娱活动,员工生活单调枯燥,倍感疲惫。同时,这种简单的工作关系使员工没有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只要遇有不顺意的事,就想离开。
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的意义在于,一个企业有了合格的员工,才会有好的产品和好的市场,才能创造更多的效益,员工应是第一位的。这种人本理念应贯彻在管理各环节,从员工招聘、培训、工作设计、薪酬福利制度、职业生涯管理到激励体系,都应考虑员工的需要和收益。管理过程中尽量少使用处罚性措施,多采用表扬性激励,使员工有受尊重的感觉。其结果必然是关心培养了员工,也发展了企业,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2)开展员工职工生涯规划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人才发展,要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制度建设上进行积极尝试。一是基层轮岗锻炼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员工不同岗位进行锻练,采取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使他们尽快熟悉本专业的生产过程,积累经验,塑造坚韧不拔的品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积极促进人才流动,适才适用。主要采用直接聘任、公开竞聘、招聘、选任和委任等多种方式给大家创造选择岗位的机会。同时,有计划地对优秀员工进行轮岗培训。通过轮岗,提高工作技能,丰富工作经历。三是将员工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工作贯穿员工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使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训以本岗位专业知识培训为主,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为辅。培训采取脱产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形成培训――提高――再培训――再提高的良性循环。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员工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技术考察等活动,及时掌握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动态,拓宽视野。四是完善奖励制度,增强员工不断进步的动力。当员工取得重大成果或显著成绩时,对其成绩进行评估、鉴定,并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评审有关奖项,享受相应荣誉与物质奖励。五是加强绩效考核,使优秀员工沿着职业生涯通道优先晋升。实行以绩效考核为核心、量化考核为手段、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为主要依据的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办法,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职业生涯阶梯晋升的依据,让优秀员工优先晋升。为了使职业生涯规划真正发挥培育人才的作用,将逐步完善对它的管理,在企业内部建立职业生涯指导委员会,形成职业生涯发展评估制度,加强信息沟通,进行定期评估,并及时举办经验交流活动。
通过定期对员工职业规划进行评估,适时地调控,及时地建议,有目的地培养,为员工成才铺路搭桥,调动员工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让他们更好地工作,顺利地成才。
企业的发展既需要一流的管理人员、一流的工程师,同时也需要一流的操作工。为此,明确了各个层次员工的需求目标和发展空间,进行系统设计,使员工学有方向、干有劲头。在操作人员队伍中进行全能操作员岗位技能培训,达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目标;在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中,重点强化高层次专家和紧缺人才的培训,着力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员。在培训工作中,采取短期培训、系统讲座、外派委托培训的方式,既有人员走出去,包括到高等学校深造、学习和考察,也有内部组织的一系列培训。培训内容分理论与实际技能培训两大方面,注重岗位技术规程、基本操作、设备运行规程、事故预案等。还鼓励员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需要,选择优秀员工参加与其业务相关的学习和培训,鼓励员工参加自学考试,并在工作安排和经济上予以充分支持和帮助。
为避免在管理人员选拔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应制定科学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程序,力求整个过程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在民主评议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经过初选、终选两道程序推荐岗位竞选人选;在竞岗答辩时根据理论及业务考核,优中选优;在上岗试用前实行任前公示制,确保群众监督;实行上岗试用制度和实行轮岗交流制,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技术能力及协调能力。整个过程透明、严谨、有序,实施后员工的抱怨普遍减少,聘任的管理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群众反映良好。对于擅长技术的研究骨干,为提高其职位发展的满意度,避免升迁为管理人员后不影响其技术特长的发挥,较好的解决技术人员职务升迁的满意度,避免技术资源的流失。
(3)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提高员工薪酬公平感和满意度
从影响企业员工敬业度的因素调查表明,薪酬待遇对员工的敬业度的影响很大,尤其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阶段,石油企业的薪酬已经确定,且提高的期望值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员工的敬业度,主要从提高内部公平度入手,提高员工的公平感,从而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提高公平度的最有效办法,一是建立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公平观,三是让员工参与考核过程,让他们感受到薪酬的公平度,提高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员工的敬业度。
要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公平观,让他们明白让人人都满意的绝对公平不可能存在。帮助员工认识到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让员工认识到这一点,从而降低员工的不公平感。企业还应该帮助员工合理度量其投入和收益,让员工不仅看到物质回报,而且看到企业为其提供的发展空间、工作氛围、提升机会以及地位、荣誉等精神回报。
另外,通过培育公平文化,提高员工的公平感。企业要建立公平的企业文化,必须将公平观念融入企业价值观,把对公平的追求体现在对企业价值的追求中,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工作氛围。
(4)切实搞好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
要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充分认识到培养一支技术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法宝,始终把技术干部、管理人员是人才,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理念并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中,将技能人才培养与生产经营目标相结合,不断健全和完善职业技能开发管理体制。针对每个员工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实际情况,以培养精一门、通两门、会三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大纲,从建立健全厂内聘技师、专业技术能手选拔、考评机制入手,通过岗位练兵、导师带徒、职业技能大赛、青工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形式,为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快速成长构筑平台。
为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企业应提提倡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长期以来,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企业培训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标。由于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培训需求有很大差异,齐步走、一人得病,众人吃药式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在进行员工培训模式深入调研分析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实行了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订单式培训就是根据职工培训需求,由职工出题,再请培训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教材,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不再搞一刀切式培训,而是开小灶,()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菜单式教学就是职工想学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针对职工需求进行量身定做培训方案,把培训对象划分为领导层、技术员层、班长层和操作层等四个层级,在同一层级上也要根据素质差异和不同的培训需求进行分类培训。
在对领导层的培训上,分别从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政治素质、经营管理、危机意识和领导艺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训。通过培训增强领导干部创新意识,自觉以开阔的眼界观察事物,学会掌握方向盘,安装助推器,提高谋全局、谋大事,干事创业的能力。
在对技术员层的培训上,分别从专业理论知识、现场经验、安全环保、质量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特别是加强对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等方面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做到为我所用,学以致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管理才干。
在对班长层的培训上,重点做好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班组长的培训,努力做多面手、智多星重点加强综合能力的培训,既要掌握熟练的现场操作本领,又要有一定的组织指挥才能,提高协调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
对操作层的培训上,积极创造条件把课堂搬到岗位上,重点加强岗位技能和应知应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即绝活、特长,使特长更特,全面发展,没有短腿。通过培训,提高排除现场各类故障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企业文化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认同的共同的价值观,它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因此,它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管理行为来体现,如企业战略目标的透明性,内部分配的相对公平性,人才使用的合理性,职业保障的安全性等,均能反映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希望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依恋并热爱自己的企业。但企业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引导、灌输、示范和融入制度里,继而融入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中。这一工作虽然艰难,但要自觉地去做,就一定会有成果。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其它吸引物无法比拟的,因为它张扬的是一种精神,它打动的是一颗心。
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控制员工的流失,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应注意留人先留心。当今,心理学已广泛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且颇有成效,也说明了这一点。只有真心尊重关心员工,体察其需求,帮助他们成长进步,给他们营造发挥自己才能的环境,企业自然就能留住人才,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7企业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石油企业管理调研报告
2.企业管理调研报告
3.企业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4.2017调研报告范文
5.2017银行调研报告范文
6.2017公务员调研报告范文
7.2017下乡调研报告范文
8.2017关于论文调研报告范文
一、以改革促发展,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集团的改革经历了两次开先河的历史挑战。一次是集团班子调整以后启动实施的“两大调整、五项改革”。这次改革与调整的涉及面之广、难度之大、任务之重开了发展集团组建以来的先河,特别是所属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出资人财务体系建立、投资管理体制理顺等改革举措的实施,在集团上下引发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层裂变。在两级班子的举力推进下,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确立了集团公司“四个中心”地位(战略决策中心、资本经营中心、财务管理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实现“四个统一、四个到位”目标(财务管理统一、对外投资统一、人事管理统一、对外形象统一;角色到位、功能到位、权利到位、管理服务到位),凸显了集团的整体效能与效率,并在系统内有效树立了“改革观念、整体观念、企业观念、绩效观念”。另一次是从发展集团到铁路集团的历史性飞跃。在新一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中,集团班子坚定做强做好国有企业的信念和决心,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创造性地提出了“双轮驱动”的产业运作模式,开全国省铁集团之先河,得到了省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在整合金温公司网及其他省内铁路资源,组建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的过程中,做到了工作平稳、思想平稳和队伍平稳。
经过近三年的运营,集团在加快推进我省铁路建设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有关各界的充分肯定;产业板块稳步发展,实力增强,为集团铁路建设运营提供重要支撑。末,集团公司总资产144亿元,比的58.6亿元增长1.45倍。前三年,集团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2.35亿元、5.69亿元、7.83亿元,盈利能力高速增长。
二、创新体制机制,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与系统协同为目标,坚持管理机制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软实力。财务管理上,集团公司从出资人委托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出资人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成立内部财务结算中心、委派所属公司财务负责人、建立银企合作机制等举措,统一资金“进口”。继在在全国地方性铁路集团中首开先河发行12亿元短期融资券后,二期总额14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已于6月获准发行,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目前,集团公司在我省主要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已经达到240亿元。投资管理上,根据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特点,严格按照三个层次的关系来界定母子公司的职能定位,即:集团公司是投资中心,子公司是利润中心,孙公司是成本中心,实行投资一体化管理体制,统一资金“出口”,并通过出资人产权代表报告制度、项目投资指导准则、项目后评价管理等制度的实施,强化投资监管力度。绩效管理上,建立与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突出“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理念,改革集团系统的薪酬分配和考核机制,通过“所属公司经济责任制、安全责任制、党风建设责任制和部门管理目标责任制”这“四大责任制”的实施,建立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制度与流程上,四年来共制定、修订各类制度80多项,梳理、绘制管理与业务流程图24张,并汇编成册,形成体系,有效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开始,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规避经营风险,集团从战略、决策、财务、经营、法律、人力资源等方面出发,着眼于风险识别、监控、分析和应对等视角,着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经过两年多循序渐进的持续努力,集团公司已建立由组织体系、风险内控体系、风险战网略、预警应急反应机制和信息平台构成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手册》。产权制度改革上,按照“企业发展、因企制宜、以人为本、国有资产安全”的改制原则,以“推进企业发展”为最终目标,严格规范运作,着力推进二、三级企业的改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4家所属公司的改制,分别实现了国有股全部退出、国有股和经营团队共同持股等产权多元化的形式,国有全资的僵局得以破解,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得以有效实现,员工对企业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三、抓住“四个重点”,全力推进我省铁路建设进程
集团紧紧围绕“争取在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的总目标,以“三个体现”为工作指导,即“体现我省铁路现代化的要求、体现融入长三角的要求、体现省委省政府对铁路集团公司职能的要求”,抓住“在建铁路形象进度、拟建铁路前期推进、铁路建设资本金筹措、合资铁路安全运营”这四大重点,各有侧重地发挥技术、管理、协调三方面作用,有力地推进了我省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
目前,集团公司已经代表我省与铁道部合资建成了金温铁路、萧甬复线、新长铁路和衢常铁路等四条铁路,省内总里程467公里。在建的有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沪杭客运专线、宁杭客运专线、杭甬客运专线、钱江铁路新桥和杭州东站扩建工程等“五线一桥一枢纽”项目,境内总建设里程709公里,至7月底开累已完成投资360.6亿元,占总投资959.8亿元的37.6%。其中,沿海铁路段(温福铁路段、甬台温铁路)工程建设正处于最后收官阶段,目前正在进行动车联调,计划10月1日正式开通客运,将成为我省境内第一条时速达到250公里的高速铁路。同时,根据省部明确的计划目标,杭长客专、金温扩能、九景衢铁路和宁波铁路枢纽等新“三线一枢纽”项目将于内开工,杭州至黄山铁路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随着上述铁路项目的相继建成,到20__年,我省铁路运营里程将接近2800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以上高标准铁路约1800公里,形成全省铁路2小时 交通圈和长三角1小时城际快速通道。
根据规划,2020年前我省还将适时建设沪乍嘉湖铁路、金台铁路、湖苏沪铁路、苏嘉城际、宁波至金华、衢州至宁德、衢州至丽水、杭州湾跨海通道等项目,省内建设总里程近900公里,投资估算1000亿元。
四、做大做强产业板块,为铁路主业提供有力支撑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集团公司围绕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房地产四大产业板块,致力于打造核心产业,构筑了相互依托、梯度推进的多元化产业发展平台,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经过大力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优势的企业。
江山化工,逐步形成年产28万吨dmf、年产4万吨dmac和年产15万吨混甲胺等生产能力,主导产品产能位居世界第一,是目前国内主要有机胺生产基地,公司于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宁波镇洋化工,具有年产26万吨离子膜烧碱、6万吨高浓度离子膜烧碱、4万吨双氧水、3.5万吨氯化石蜡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氯化石蜡拥有两项专利技术,产能亚洲第一。杭州机床股份公司,10月建成投产,总投资8亿多元,以发展大型、精密、成型、高效、成套成线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可年产精密数控机床1200台,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平面磨床生产基地。房地产板块已成功开发“今日嘉园”、“盛世豪庭”、“翡翠城”、“留庄”等知名楼盘,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截止底,集团科技化工、装备制造、房地产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板块已占资产总量的47.6%,整体经济效益贡献度达到88%,对主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双轮驱动”的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夯实,这一管理模式不仅成为国内省铁集团成功运作的范本,也为集团谋求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半年以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集团的产业经营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冲击,产品销售困难,经济效益下滑。集团公司及时采取“五大举措”,确保企业经济稳步增长。一是强化战略管理,明晰产业调整方向。通过战略评估,加大执行力度,提高集团战略管理的硬约束,实现战略协同。二是加快产业布局调整,致力打造核心产业。抓住国家实施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对接我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导向,结合集团现有产业的实际,制定《集团重点产业项目的振兴实施计划》,明确相关举措和政策,将要素和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板块倾斜,逐步降低强周期性产业在集团公司产业布局中的比重。三是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改造。以提高技术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推进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找到一条自主研发、储备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集团产品向现代高端、高附加值制造的逐步转变,以产品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四是审慎把握和控制投资节奏,谋划低成本扩张。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瞬息万变,集团连续进行宏观经济走向和各产业板块环境及趋势调研,进一步强化了风险控制的意识,并确定了稳健的投资基调;抓住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行业洗牌、资产定价回落等机遇,以集团产业发展为核心,通过有效对接资本市场和产权运作的手段,伺机开展企业的收购与重组,实施低成本扩张。五是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拉动经济平稳增长。针对当前形势,充分认识到企业可能面对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重点在经营策略调整、内部管理挖潜方面下功夫;加强销售管理,积极研究市场的替代与拓展;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提出增产增收、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确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平稳经营。
五、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发展新动力
第一,统一部署,加强领导。,集团公司提出了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思路,全面启动科技创新工作,针对系统内科技创新的六方面重点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手段。集团公司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创新工作的领导与推进力度。制订下发《关于加快集团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对子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指引并提出具体要求,启动实施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高技术含量项目投资扶持、鼓励生产型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建立科技人员收入与创新成果挂钩激励制度等四大激励政策,大大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集团公司多次组织系统内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经验的交流学习,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水平。
第二,明确创新的方向与目标。集团公司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领域、三个重点”的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即以把集团建设成为具有强大驱动力的创新型企业为目标;着力在“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精细化工”两个重点领域尽快实现突破;以产品研发、技术革新、产研合作为重点,打造集团的科技创新优势。在集团的统一领导下,所属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举措清晰。金温公司以在机车和客车行使安全、办公自动化、线路设备的安全监控、行车调度、设备管理为创新重点,努力打造绿色生态环保节约型铁路。江山化工确定了2年内解决副反应和腐蚀控制、污水处理等行业共性问题,每年完成难题攻关项目不少于20项,每年产生5~10项专有技术成果,每年有2~3项新产品(技术)储备,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创新目标。镇洋化工拟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精细化工、适时进入生物化工,逐步建设成为技术特点鲜明、经济效益较好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重点通过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再创新,将acs、氯蜡70项目培育成新的产业,对mibk装置进行改造提升,大力开发耗氯、耗氢新产品。杭机股份的创新目标为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发展自主品牌,以不断挖掘产品核心技术和研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主攻方向;产品发展方向遵循“精密数控、成形高效、大型专用、成套成线”的方针,加强产品设计的系列化、模块化、集成化,磨床产品向高速高效、多轴复合、大型精密化发展。
第三,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集团公司出台《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在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原则下,对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统一计划、动态管理,并进一步落实创新经费保障,明确相关激励措施,如设科技创新成果奖,表彰创新成果突出的项目完成人,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设科技创新贡献奖,与年度经营责任制考核相结合,对在研发投入、创新工作推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经营班子予以表彰奖励,切实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与创新能动性。经过两年多的深入推进,子公司的科技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业已形成符合企业实际需要、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金温铁路公司成立了科技创新评审委员会,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管理办法,明确了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评审程序与奖励措施,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江山化工通过“难题攻关”、“技术革新”、“主任 工程师课题”、“工人技师课题”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攻关机制,解决了大量的生产技术难题,公司开展的较大技术课题攻关达到40余项,通过推行干部竞聘上岗、主任工程师评聘、技师评聘、星级员工管理“四通道”成才,将个人职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充分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
第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自实施创新兴企战略以来,集集团系统专项资金投入达到了历史性的8000多万元,实施技改项目16项,实际产生经济效益2300万元,集团整体朝着创新驱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集团企业依托三家省级技术中心、两个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院校广泛开展合作,科技创新成果突出:集团系统现有两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7项专利;多次主持制定dmf、平面磨床的行业标准;拥有两项省名牌产品。多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与省级荣誉——江山化工的“超低水份的n,n-二甲基甲酰胺”别列为国家级“重点火炬计划”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杭机股份的mk-4020数控龙门平磨获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列入国家级新产品,mkl715016/2七轴五联动叶片叶冠圆弧强力成形磨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杭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省国内首台套项目;mkld7140数控强力双头成型磨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优秀军工合作项目;hz-078cnc数控直线导轨磨床列入杭州市重大装备首台套项目。
江山化工被评为“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省技术进步优秀企业”、“中国化工500强企业”。镇洋化工被宁波市评为“年度区十强企业”、“年度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加西贝拉公司获得“联合国示范项目贡献奖”、“省优秀创新企业”。金温铁路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条合资铁路,以“服务航空化、环境宾馆化、工作标准化、经营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开拓创新,建立起了一套富有特色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取得了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目前全国效益最好的合资铁路公司之一,树立了行业典范,被评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至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六、以创新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集团在强化铁路主业发展的同时,积极谋划经营性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提出了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三大目标”,建设“四型企业”的总体思路。“两大转变”即指铁路主业由单纯的铁路投资、建设进一步向铁路运营管理、多种经营,乃至逐步形成铁路产业链方向转变;非铁产业由单向放大增量向增量投资与存量挖潜结合,强化深度开发和技术升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转变。“三大目标”即指在铁路投资建设的带动下,全面实现集团--发展规划所设定的目标,做大企业;通过集团内资源的整合并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聚集,做强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科技、管理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做优企业。建设“四型企业”即指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管理科学、治理完善、适应市场机制的现代型企业集团;主业突出、结构优良、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自主研发、科技领先、竞争优势明显的创新型企业集团;环境友好、发展协调、企业文化先进的和谐型企业集团。
在上述思路和原则的指导下,集团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以实施技改项目为重点,提高装置的内生效率;以新产品研发为主体,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实施技改项目,实现小投入、大产出。集团公司实施技改项目约50多项,技改投入约3000万元,当年产生经济效益2300万元。金温铁路公司通过计算机系统技术改造方案,整合了货运计算机管理系统,规范了货运系统管理,综合利用到发确报、清单信息、电子货票,提高了货调、内勤办理效率,目前工作效率提高了80%左右;所有运输生产数据都进入温州西站货运数据中心数据库,对制定公司运输生产指标、调整货物经营方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更新改造了公司货运计算机网络,完成了公司仓存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对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的《山区合资铁路安全的强化管理》研究课题在铁道部和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比中先后荣获三等奖。
江山化工多年来坚持技术改造,已给公司带来丰硕成果,生产装置在行业中创造多项第一:甲胺老线创造同行业单条生产线最高产能;dmac产品酸度(杂质)值稳定达到小于20ppm,跻身全球最好质量水平;攻克了co2煤气脱除有机硫的行业难题。在装置创新改造过程中,形成了《通过调节合成进料的n/c比以改变甲胺产品结构,提高二甲胺选择性》等多项专有技术,获11项专利。镇洋化工,氯化石蜡差异化生产技措项目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膜法除硝项目降低了烧碱成本和“三废”排放,12吨/小时氢气锅炉项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等等,大幅度提高了装置经营效率,主要生产指标排行业前列,产品综合能耗远低于行业与省内能耗标准。
新产品研发成果突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杭机股份把握全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行业机遇,先后承接了京沪高铁、石武高铁、津秦客运专线等12台轨道板数控磨床订单,目前有4台已顺利下线,首台在8月已成功磨出第一块轨道板,试磨结果得到了使用单位的充分肯定;通过技术引进和合作开发,完成了德国aba公司sl500、sl800、el1506产品本土化与二次开发,已投入批量生产;与日本sktd株式会社合作开发的mgkf600数控高精度立式复合磨获得国家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mk7132a数控平面磨床,获得实用专利。杭机股份的产品技术含量得到大幅提升,以满足国内市场对中高端数控机床的需要为导向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将为公司发展打开全新的空间。江山化工,依靠技术创新,从单纯的合成氨厂发展为拥有合成氨、甲醇、甲胺、甲醇钠、dmf、dmac等多种产品群,对部分客户开展了dmf、dmac、环氧树脂的一站式供应,并积极谋划吡咯烷酮系列产品,争取在甲胺衍生物开发方面取得更大实效。镇洋化工通过集成创新,积极推进acs中试与氯蜡-70项目的小试,着力开发连续本体法苯乙烯系树脂合成、改性与工业化技术,着力培育与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作为苯乙烯系树脂首选产品acs树脂,经过中试,产品检测结果已达到或超过日本昭和电工标准,被列为宁波市新产品、宁波市产学研平台项目、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a类)。连续本体法苯乙烯系树脂合成、改性技术开发已由宁波市科技局立项列入宁波市工业类重大、重点攻关项目。集团化工板块向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