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时间:2022-03-05 12:29: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整合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度重视人才建设,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专业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必须使学生适应市场、适应企业需求,而校企深度融合能够在这些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对此,要深入研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

一、“校企深度融合”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制造2025”全面深入实施的历史条件下,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多,但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缺乏专业化,导致学生毕业后不适应企业需求,而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能够解决这一重要问题。加强“校企深度融合”,还能够解决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解决实训内容不够丰富以及缺乏创新的现状。特别是通过大力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较早地接触社会、接触企业、接触专业,进而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自身的优势,进行实践操作,为毕业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

二、“校企深度融合”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校企深度融合”对于加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更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使“校企深度融合”得以顺利实施,应当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不断完善。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中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要想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必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的战略性以及深层次性,而“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很强的战略性,企业根据自身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以“订单”的形式,加强与职业院校的深入合作,高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进而使校企合作步入更高级的阶段。职业院校应当高度重视“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企业的战略性合作,设立专门的“订单培养班”,使学生毕业即就业。

二是开展“实训式”校企合作模式。这是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联合的模式,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建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解决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加强实训教学。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既要增加企业的数量,又要与不同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企业的实训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加强。比如可以采取“2+1”的模式,学生进行2年的理论学习以及校内实践,第3年则重点在企业进行实训,这样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能够使学生在企业学到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三是开展“共建式”校企合作模式。所谓“共建式”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将“企业模式”引入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人员进行实训,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灵活的共建方式。通过“共建式”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相关资源,解决职业院校实践资源不足的问题。这种“校企深度融合”模式需要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共建、共享”的关系,相互之间要做好利益的分配,如职业院校免费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则提供设备、技术等等,这样能够使职业院校与企业实现“双赢”,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企业的积极性将得到极大的调动,职业院校应当进行积极探索。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适应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否则就会制约学生的就业,这一点需要引起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学校在开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校企合作的科学性和效能性,特别是在开展“订单式”“实训式”“共建式”校企合作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这样能够使校企合作模式取得新的成效,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培养更多、更好、更专业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银锋,Z兴书,杨启耀,雷声,雷经发,陈雪辉.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39-141.

第2篇

关键词: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实验实训教学 探索与实践

2005年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急需的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我们在探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械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从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基本规律出发,分析传统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新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析岗位能力,确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我们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先确定机械专业职业岗位群,然后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和相关企业专家顾问委员会论证,掌握社会对该专业高职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确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目标,再按能力层次划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此制定出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学生在校的实践教学内容。

我们根据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趋势的分析,从培养学生合理的智能结构出发,按照模块化设置思路,提出了由“课程实验教学”、“仿真实训教学”、“职业技能训练”、“校内工程训练”和“校外工程训练”五个基本模块组成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其结构见图1。

二、按能力划分模块,设计实验实训计划

我们根据所确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按机械专业大类将实践教学的内容按能力层次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技能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是递进型。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教学大纲,再将实训内容划分成训练单元对应的实训项目。例如钳工训练划分为:平面划线,立体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锪孔和铰孔,攻螺纹与套螺纹,金属刮削,研磨,矫正和弯形等实训项目。

三、制订实训教学方案,创设实训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指导书、教材、管理规章制度,等等。

我们根据机械专业特色积极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建设,搞好教材建设,营造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教学氛围,形成较为稳定的产学研结合、合作办学的形式,建设一个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包括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对传统实验室进行改造等内容)。

四、组织实训教学

按照实践教学计划安排,由学院教务处统一下达教学任务,组织实训指导教师根据机械专业的特色、社会需求安排实习实训内容,填写实验实训教学计划表,合理安排实习进度。系部组织实训室管理人员做好实训课程准备,制定实训方案,进行安全教育。

实训指导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认真指导、示范操作准确、讲授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交流沟通,及时进行反馈,使教学过程在和谐、合作的环境中进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训课程结束时必须布置相应的作业、安排撰写实习报告,教师批阅报告并记录成绩,通过批阅了解学生实习的效果。建立一套与教师和学生进行多层次沟通的渠道,保障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好地改进实训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

五、完善实训项目考核标准和方法,组织进行实训教学评价与反馈

我们强调实训考核过程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训项目规定的考核标准进行,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在客观、公正、合理、严格的基础上进行考核,以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充分发挥督导的作用,除坚持教学工作常规检查外,还实行每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在学生毕业离校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填报教学日志、师生座谈会、教学问卷、各类检查性听课和总结交流及教学例会制度,形成一套比较全面的实训教学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提高监控信度,建立相应的数据系统。建立院系二级实训题库,提高教学质量机制信度,提高教师质量意识,严格教学纪律,建立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实训教学质量提高。

近几年来,机械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8%以上,招生规模从2001年的30多人到2005年的200多人。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研究,我们逐步认识到高职院校只有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拓展思路,加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建立起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平行、相互独立,彼此联系又相互渗透,适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振林等.高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体制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6,VOL16,(增刊):12-15.

[2]李东君,陈光明.数控加工技术的模块化教学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VOL4,(2):70-72.

[3]安连锁,米增强,尚锦山等.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1):1-5.

[4]黄英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96-98.

第3篇

【关键词】机械专业;高职;校企合作;实践;问题分析

机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的关系。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为企业提供了能迅速满足企业工作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同时,职业教育也在校企合作中实现了人才培养和社会生产的对接,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目前,随着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正在进行的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兴起,校企合作正在职业教育领域稳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在校企合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机械制造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

近年,我国的高职教育正着力解决校企合作的问题,笔者所在的黑龙江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也正在积极探索进行校企合作。下面是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专业校企合作的一些做法。

(一)引企入校。“引企入校”即将企业引进学校,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在校企合作中,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将哈尔滨天宇模具有限公司部分生产设备引入到学校的工业中心,创办了校企合作机械加工“校中厂”, 天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以部分设备、原材料、技术工艺入股100万元,黑龙江职业学院以设备、场地入股100万元,建立机械加工厂。加工厂成立后天宇公司将企业的大型摇臂钻床等设备迁至学院工业中心,并派企业技术操作人员进行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学生可以在工业中心体会到企业真实的产品制造场景。天宇公司将产品的部分工序安排在工业中心我院的设备上完成,这样学生可以在生产性实训期间完成真实产品零部件的加工,教师还可以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工艺技术研发,实现了共享资源双方共赢。

(二)校企互动。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学生在教学中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既获得了技能训练,提高了专业技能,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制造类专业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这一校企合作方法,笔者所在的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已和十多家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如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中航东安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哈尔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哈尔滨实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港油田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哈尔滨沃尔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接收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实习期间,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有针对性的授课和指导,使学生能尽快达到所从事的岗位能力要求。

二、机械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深度合作存在“校热企冷”现象。目前,由于多数企业用工需求较大,企业在招收学生顶岗实习留用就业方面积极性很高,主动找上门进行合作,但在涉及校企深度合作时,往往积极性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校热企冷”现象,多数靠学校和企业之间个人关系建立发展校企合作。

(二)校企合作松散,机制不健全。现阶段的校企合作从程度来看,松散型的多,紧密型的少,尚未形成机制和制度。主要表现在合作的程度参差不齐,没有整体规划,多是随生产需要而进行合作,没有达到校企双方共同规划、发展职业教育的深度。

三、机械制造专业校企合作问题解决思路

(一)以应用性科研为纽带,全面提升为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企业不同于学校,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必然的、基本的价值追求,校企合作中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是校企合作能够深入开展、长效进行的关键。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在学校能够实实在在地服务企业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提升价值,校企合作的本质仍然是“基于市场规则下的等价交换关系”。认识到这一点,学校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针对合作企业的技术难题立项应用性科研项目,这样应用性科研项目研发完成后,其成果转化为企业应用,做到了“三提升”,即企业在这样的合作中获得利润回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培养锻炼了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升力师资能力;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真实案例应用于教学,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这样的校企合作,必然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校热企冷”变为“校热企热”,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目前,校企合作多是学校和某个企业的个体行为,这样的合作注定是松散的,要把松散的校企合作变为紧密的形式,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高职校企合作宏观协调和指导,通过政策鼓励推动高职校企合作向高层次发展,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发展机械职业教育。

依托校企合作委员会,明确参与各方的责、权、利,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共享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等长效运行机制,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第4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近年来,机械制造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而机械制造通过与自动化生产技术相结合,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机械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机械制造加强了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应用,更好的促进了企业的生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加强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的研究,才能促进机械制造行业持续高效的发展。

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在我国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机械制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1]。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制造也得到了发展,并通过与先进的技术结合发展,实现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但从机械制造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首先是在自动化技术方面存在着差距,从一些发达国家的自动化技术来看,其技术较为先进,使用范围较广,许多的发达国家还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发展,而我国的自动化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只有少数的企业应用了这一技术。而且发达国家在工艺制造上也有突出的发展,包括精密的技术加工、激光技术等,但在我国还没有普及,这些技术还有待去研究。其次是在机械制造的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多采用的是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其机械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一些西方国家还推出了先进的管理思想,比如说准时生产、合并加工的思想等。而在我国还没有出现这种思想,机械制造的管理上还处于摸索的状态,很少有企业应用计算机的管理模式,这也使得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应用

2.1机械制造与信息自动化的应用。信息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通常是由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来构成的,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概括起来将就是应用计算机的设计软件进行机械部件的构造,通过计算机的设计使得机械制造的产品更能达到标准;利用计算机的工艺技术来优化产品的工艺[2]。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对一些在生产中的数据进行整合管理。2.2检测自动化与机械制造的结合。检测自动化就是指将之前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设计的机械配件,进行检测、验收,通过这样的检测自动化方式,构建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的工作流程,使得机械制造出的产品质量有所保障,也提高了生产效率[3]。相比之前较为复杂的人工检测方式,这种自动化的检测系统更减少了人力资源,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误差,保障了产品的质量,缩小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3生产自动化与机械制造的结合。生产自动化与机械制造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中机械配件的装置,这也是生产自动化的突出发展优势。在生产自动化系统中通过自动、可循环的形式,实现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还节约了劳动力,改善了生产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未来发展前景

3.1机械制造的集成化发展方向。机械制造自动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主要是构建集成化的发展模式,集成化的系统将促进企业的生产与发展[4]。集成化的系统模式是由各类工程信息、自动化的分系统等构成的,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的工程分析、设计上形成技术信息的子系统;在财务、人事等方面形成了管理信息的子系统;在计算机的检验、装配、质量检测上又形成了一个分系统,机械制造自动化将对这些分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创造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新发展方向。3.2智能化的机械制造发展方向。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应多投入智能化的发展项目,这也就使得机械制造自动化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主要强调的是通过一些判断、推理等形式,构造智能化的发展载体,而智能化的机械制造多注重安全与节约性发展,大大减少了生产中的污染物,节约了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性。智能化的机械制造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操作起了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生产企业自身的竞争力。3.3机械制造自动化的虚拟性模式。虚拟性的机械制造自动化主要包括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其主要是以仿真模拟技术为主,通过多个知识方面构建综合的机械制造系统。虚拟性在未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进行模拟,并对其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生产产品的合格率[5]。通过这种虚拟化的机械制造发展模式,能够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4结语

现如今,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相结合发展,不仅使生产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产品质量,也促进了企业机械生产的顺利发展。

作者:尚四青 单位:新乡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段巍迪.关于生产实习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10(09):172.

[2]甄雪松,于杰.关于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3(04):45.

第5篇

1.1工程机械化

工程机械化是人类生产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从生产力角度工程机械化是实现生产力提升的直接标志。从广义角度上讲工程机械化就是工程建设施工实现了机械设备替代人力劳动,其是对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所有应用机械设备的总称。工程机械制造作为制作用于工程建设的机械设备施工环节,其所制作的机械设备种类众多,例如运输机械、起重机械、矿工冶金机械等等。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该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工程机械化发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械制造业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对来看,我国在机械制造发展方面还具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国内机械制造业的潜力,以实现对我国机械制造水平地提升。

1.2机电自动化

机电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机电技术类型,其是机电技术实现科技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机电工程本质上讲,其本身就属于科技化发展产物,而机电自动化则是实现了机电工程全面科技化的发展。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与情况来看,机电自动化发展是现代化生产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各个专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越来越频繁,机电自动化就是专业交叉的重要产物,其引领了工程领域中的技术革命。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科技背景下,电子技术对工程领域中的工业控制、生产方式革新、企业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说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人类机械电子设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机电自动化发展作为科学技术在制造业当中的重要发展标志,其所能够为社会生活带来的不仅是机械设备制造技术上的发展与进步,更是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向科技化、高效化发展的重要支持。随着机电自动化在机械系统设计、调试等方面的应用,其对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效益提升带来了重要推动。文章选择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最常见的集中技术进行分析。

2.1集成自动化技术

集成自动化技术是指机械制造中对各类生产经营、技术功能的集成性发展。在传统技术模式下,实现对机械制造技术的集成化发展是不切实际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与应用,集成自动化技术不仅得以实现,还成为了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最普遍的技术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地到来,机械制造业地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与发展,通过将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数控教工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与系统内容引入到企业的机械生产制造系统中,得到了非常显著地发展,并成为了机械制造业当中企业的发展潮流,CIMS工程应用的有效保持,在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里的基础上,也实现了集成自动化技术地有效发展。

2.2柔性自动化技术

所谓“柔性自动化技术”是以数控技术为核心,在融合其他先进技术的前提下而建立起的新兴技术类型。从生产与操作过程方面来看,柔性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机械制作与生产全自动化发展。在柔性自动化技术当中,包括机械设备的材料准备、制作、生产等一系列生产行为都由计算机来予以控制和操作。相比于传统人力机械生产模式,柔性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在计算机技术的精确控制下,保证机械设备生产、制作过程中的各项生产行为、尺寸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大大减少对劳动力的应用,实现了对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效率地有效提升,在确保机械设备生产秩序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益。无论是从机械制造业未来发展角度考虑,还是制造企业的效益提升角度分析,柔性自动化技术都将成为机械设备自动化生产的主流模式。

2.3智能自动化技术

智能自动化技术即智能华机电自动化技术,其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支持下,通过利用计算机智能系统对人类行为地模拟,从而替代人类去进行机械设备的生产操作及相关行为。从表面上看智能自动化技术与柔性自动化技术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智能自动化技术要比柔性自动化技术更高级,相比于柔性自动化技术而言,智能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对人类行为地模仿,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并对生产行为产生一定的判断力,这是柔性自动化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制造中的应用,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机械制造行为的准确性,并保证这一行为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状态之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智能自动化技术需要人工操作来作为主观工作支持,因此要经常对智能自动化技术进行维护,以确保智能自动化技术的良好工作状态。

3注意事项

虽然机电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展现出了多方面的优势,但针对当前的机电自动化水平来看,其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控制:(1)规范应用流程。机电自动化在为机械制造提供支持是建立起机电自动化设备、系统软件的规范安装与应用前提下的,为此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机电自动化要求进行工作,避免操作不当而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2)做好质量控制。机电自动化在机械制造当中的应用,确实能够为机械制造带来重要帮助,但企业必须要保证其所制造出来的机械设备质量符合质检与应用要求,否则机电自动化为工程机械制造带来的进步意义都是空谈。

4结束语

第6篇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的应用问题面临着战略性的发展机遇。如何完善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进而怎样优化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的各方面性能指标,也是机械制造业将要面对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分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应用的相关问题的发展趋势,掌握和研究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自造中应用的问题,对于提高机械制造全方位自动化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自动化技术概述

1.1.自动化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的自动化技术是指结合控制理论、信息理论、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以及电子学等的综合性技术。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包括机电一体化、控制智能化、机械功能多元化以及结构运动高精度化等。

1.2.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简要概述

自动化技术的高速进步推动了工业领域的飞速发展,例如,在石油开采、冶金制造、轻工业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创新科技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自动化技术还将迎来新应用,如制造产业结构的优化、创新力的竞争、制造业的绿色化和智能化等。正是在这样的应用背景之下,自动化技术不仅在控制方面和检测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提高产业能效和改善生产管理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机械自动化技术分析

2.1.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实质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实质是指将自动化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相结合,对加工原件进行自动、连续的生产作业,使机械制造的整个加工生产过程生产效率更高、生产周期更短、产品质量更好、劳动强度更低等,从而提高机械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2.2.机械自动化系统构成与机构构成

机械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下几个方面构成:①程序单元,是机械自动化最关键部分,主要作用是机械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判断;②作用单元,主要作用是使整个机械自动化系统明确定位以及能量的施加;③制定单元,主要用来对传感的信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来制定一系列的动作信号,是机械自动化系统的核心;④传感单元,是通过对机械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参数分析来达到系统状态最佳;⑤控制单元,主要起着对机械自动化系统进行监管和调节的作用。机械自动化系统的机构构成包括①加工机构,主要是完成元件的切削、清洗和测量等工序②刀具支撑机构,是指刀具的组装、传送、交换以及刀具的调整装置;③元件支撑机构,是指用来完成元件的传送、搬运的供给装置;④控制与管理机构,对整个机械自动化制造过程进行监控、协调、检测以及管理。

3.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相关应用问题的分析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机械制造的流程自动化的目的也更加明确,因此,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实际应用更加广泛。结合机械制造业发展的需求,针对相应生产流程的技术环节进行各项突破,能够有效的推进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3.1.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集成化应用的相关问题

为了实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集成化,采取的方法就是将各种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柔性制造系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进行系统集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集成化应用的相关问题,是指在网络信息数据库的帮助下,通过对机械机构进行过程重新组合来优化自动化流程,将机械制造领域的各种元素集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机械制造业整体上的性能提升。其集成化技术在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虚拟化应用的相关问题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虚拟化应用的相关问题是指将多学科技(机械制造工业、人工智能、仿真技术、建模系统等)组合成综合性技术。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虚拟化应用是指通过仿真技术对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进行系统仿真模拟,发现和解决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将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虚拟化应用不仅可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还能提高机械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3.3.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智能化应用的相关问题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智能化应用的相关问题,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相结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机械制造流程的各个阶段,通过智能系统的分析、推理、判断和智能活动的模拟,实现对整个机械制造流程的自动化监控、预防以及改进。对于突发事件,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智能化系统能够调整自身的参数,保证机械制造流程系统的最优化。

4.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相关应用问题的前景展望

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参照市场供需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境况,不断钻研、借鉴先进国家高新技术,坚持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全面实现信息自动化、物资供输自动化、生产自动化、设备装配自动化、检测自动化,朝着集成自动化、虚拟自动化、智能自动化等方向发展。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相关应用问题的前景是现阶段积累相关经验和技术,在合适的时机全面实现机械自动化,提高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5.结束语。总之,随着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应用中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将会进入一个新阶段、新时期。因此,在国际探讨交流和自我研发的基础上,坚持绿色研发,可持续研发的新路程,从而提升机械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强化生产效率,改善操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歌.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数字技术应用,2011,07:98

[2]张长虹,易映强,周华忠.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装备制造技术,2012,10:198 199

[3]马志强.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科技传播,2012,09:98

第7篇

1 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是体现出一个国家机械发展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机械制造工艺中所应用的先进技术,如自动化控制技术、激光技术等也逐渐在改进和完善。

1.1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体现在自动化加工的生产线、自动化制造模块、自动化制造工程等几方面[1]。例如,机械制造过程中实施自动化制造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力的投入,而且,每个加工过程都能够精准的并按照设定的要求对机械进行加工,形成自动化加工的流水线。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转变的过程中,现阶段所采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无法满足机械制造工艺生产需求,会对机械制造工艺发展产生制约性,因此,要确保机械制造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应需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定位。

另外,在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以及制造工厂中,自动化控制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机械制造工艺中,而且,在机械制造工艺实施的过程中,对自动化技术极为重视,需根据市场机制的发展进行改进和创新,而且,从某个角度来讲机械制造工艺水平也将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现阶段我国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不容乐观,发展进程更是令人担忧,无论是从机械制造工艺的生产效率还是生产质量上,都要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落后很多,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剧烈下,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过程中,对其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极为迫切。

1.2 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主要包括激光热处理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等,是当前机械制造工艺发展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该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延长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对一些部件的表面进行热处理,从而有效的提升部件的耐磨性,是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然而,在机械制造工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激光技术,更加强对其他先进技术的引用,从而推动机械制造工艺的迅速发展。另外,在快速成型技术中,也广泛的应用到激光技术,如,将计算机CAD单元与激光切割技术的结合,可以在零件制造或样品制造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而且,在该种技术之下,可以通过计算机单元的指挥性来对制造过程进行指挥,具有直接、快捷的优势。而且,在快速成型技术中,在不借助模具、辅助工具的基础上,能够一次性的对零件进行加工,尤其是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零件,更具有较强的加工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到机械制造工艺中。当然,在科技迅速发展之下,对快速成型技术也应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要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不断的提升机械制造工艺生产水平。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特点

机械制造工艺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具备机械制造工艺、管理以及人员的三者有效结合;机械制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具有系统工程的特点;具有多科学交叉融合的特点等等,其也充分突出了机械制造工艺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其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2.1 机械制造工艺、管理以及人员的三者有效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艺也在不断的变革,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进行管理,而是将机械制造定位在工艺、管理、人员三者,不断的招聘高新人才,并对制造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让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规模不断的扩大,才更有利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而且,在此过程中,企业也能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中,将工艺、管理、人员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提升工程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水平,更有利于机械制造行业的稳定发展。

2.2 机械制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艺也在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变革,而且,机械制造工艺会根据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改进,此外,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应充分体现出环保生产的目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机械制造工艺的应强调清洁、灵活、高效、低耗,同时,在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过程中,应将清洁制造以及绿色生产的理念融入到机械制造中,这也是确保机械制造工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3 具有系统工程的特点

从现代制造系统工程学来看,机械制造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制造系统的过程,所以机械制造过程是个系统工程。因此,应将传统机械制造技术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机械制造工艺成为控制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信息流、能量流和物质流。

2.4 多科学交叉融合特点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及技术。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单一,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界限分明,而现代的制造工艺已经向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各专业和学科在不断渗透,其各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

3 机械制造工艺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机械制造工艺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应向着数字化、自动化、精细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这样才能确保机械制造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快速提升。

3.1 数字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工艺以及应用的技术也在逐渐向着数字工程、数字体系等发展 [3-4]。所谓数字化主要就是以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技术作为主导,实现工艺流程的数字化信息化,从而推动机械制工艺的快速发展,而且,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机械制造工艺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也是必然的趋势,同时,数字化技术对机械制造工艺的改进以及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例如,机械制造过程中,在数字化技术应用之下,可以利用数字化信号的传输方式来对机械制造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可以对机械制造工艺全过程进行监测,避免了制造过程中问题的出现,从而有效的提升机械制造工艺的生产效率。另外,机械制造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数字信号来对机械工艺生产进行管理和决策,也就是说,数字信号也将成为机械制造生产的重要因素。

3.2 自动化发展

在科技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尤其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从而实现机械制造工艺的自动化生产[5]。另外,在机械制造工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使用者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无疑是给机械制造带来更大的挑战,而以往的功能单一性的生产设施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机械制造工艺生产要求,因此,需要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其技术的创新,不断的向着功能多样化的自动化方向发展,为机械制造生产带来更全面的生产技术。此外,在经济市场快速发展之下,工业生产对机械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不仅仅是对机械的功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也在数量上提出了要求,而要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则需要进行大批量零配件的生产,以往的制造工艺很难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生产问题而造成机械产品质量不合格、功能不合格、性能不合格等问题,从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在机械制造工艺生产过程中,只有提升自动化水平,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改进,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对机械产品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对提高生产线的效率也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机械制造工艺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也会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创新,进而提升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水平。

3.3 精细化发展

随着近些年来机械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工艺加工方式以及加工材料也有所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机械制造工艺加工的精细化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机械制造工艺生产必然会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6]。例如,在20世纪初期,机械制造生产的误差已降至10 ,在逐渐的发展中生产误差下降至1 ,而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机械工艺生产的误差已降至0.01 ,尤其是当前机械制造工艺生产的过程中,其误差已经降至为1nm,这也说明机械制造工艺生产不断的在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且,在今后的发展中,机械制造工艺也将会以纳米作为单位,对推动机械制造工艺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3.4 集成化发展

在科学技术快速的过程中,对机械制造工艺也应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尤其是现代工业对机械的功能、性能等综合要求在不断提升,也将推动机械制造工艺的创新,打破传统陈旧的制造观念,不断的促进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集成化主要是将机械制造工艺的各项功能进行集成化管理,这也是未来机械制造工艺必然的发展趋势,以往机械制造工艺过于分散,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不便于过程的管理,甚至会因管理不善而对机械制造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而在集成化、连续化的发展下,则能有效的规避传统分散型工艺生产制造中的弊端,不仅对提升机械制造工艺生产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更有利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集成化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是对机械制造工艺整体流程的集成化生产,从各个零部件的设计加工到成品的制作,都本着机械制造的整体性原则进行的,是一个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实现设计、制造加工、产品检验、装备等整个过程的自动化运行,从而有效的提升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更有利于机械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8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技术;组成分析;应用研究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涌现,机械制造行业中先进机器的出现,实现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人类劳动带来便利。为了更好地促进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相关人员对机械自动化及其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进行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以实现机械制造的全面自动化发展。

一、机械制造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在机械制造行业应用自动化技术,即自动地、连续地对生产对象进行加工,使整个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通过运用机械的方式实现了产品制造的自动化,在保障高效、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节约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使整个生产环节的效率大大提高。与传统技术相比,在这种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减少了生产成本的投入,节约劳动力,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机械自动化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从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机械自动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相关人员应学会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来对机械行业进行技术上的改变,实现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发展,最终促进机械制造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分析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组成

(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组成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包含程序单元、控制单元、传感单元、制定单元及作用单元的一种极具综合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就针对这五个单元进行分析。

(二)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组成的分析

程序单元是用来指导整个工作系统的,这是机械自动化系统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单元;控制单元是用来调节系统的,是机械自动化系统中的保障性单元部分;传感单元对系统在工作状态下的各方面性能及参数进行检测,是机械自动化系统中的基础单元部分;制定单元主要分析传感单元传来的各种检测信号,然后做出相应的信号指令,是机械自动化系统中的核心单元部分;作用单元有对系统进行定位的功能,是机械自动化系统中的前期性单元部分。

三、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

(一)智能化应用

在智能化机械制造中,主要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及其他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智能模式下,还能够进行人机交流,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做出科学的指导,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而且,不受外界条件的干扰,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机械自动化技术中。智能化系统在与专家系统合作的前提下,能够对机械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进行智能转变,还可以对人类专家的智力进行模拟。这样,在机械制造中,就可以把需要人类专家参与的部分由智能机械来代替。人类可以根据实际的制造来安装相应的制造系统,制造过程中,还可以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二)集成化应用

集成化应用主要是对技术经营与技术功能的集成应用。这是一种生产模式同时还是一种应用技术,还是能加强制造技术的集成。集成化技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达到了加强制造中各个环节的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集成化很好地组成了不同级别的集成系统,最终,使制造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合理应用可以将数控加工技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慢慢地带入到制造行业中。各部分系统之间的分工以及合作可以通过对集成化系统的应用来实现,以此完成了集成度较高的制造产品,所以可以说,自动化系统中集成化的应用可以保证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三)柔性化应用

由于外界条件因素的不同来做出相应的适应能力,这就是机械自动化技术中对柔性化的应用。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企业要学会适应时代的潮流,了解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对产品的具体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进行调整,以生产出合适不同客户的产品。利用柔性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满足同一产品的各种要求;缩短了生产的周期;满足了客户的不同要求;提高产品生产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率。联系目前的实际,柔性化必然会被应用在机械自动化技术中。

(四)虚拟化应用

虚拟化的应用是一种包括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等的一种综合性系统的应用。这种应用是在虚拟技术与仿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計算机技术,对产品制作的操作与制造过程进行模拟的就是机械自动化技术中对虚拟化的应用。在机械生产过程中,对制造产品的技术及设备进行模拟,从而预先得知产品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等等,在实际生产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实现成功制造产品的愿望。通过虚拟性的运用,达到了保证产品质量,节约加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制造过程安全性提高。

(五)物流自动化应用

物流系统的自动更新可以通过机械自动化技术来实现,自动化系统可以对制造中的检测与装备进程进行管理。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中对按一定标准完成的各部件,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来实现;按严格的生产流程来进行的机械制造,也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来实现。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保证了机械的自动化生产。

四、小结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发展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制造的必然要求,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决定了机械制造的成败,是机械制造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企业应根据时展的要求,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罗子儒.基于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4(18):82-82. 

[2]张葛林,孙建民.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5(26):247-247. 

第9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数控自动化;工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132

数控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指集文字、符号以及数字于一身的特殊符合运用到机械制造中,从而达到相应目标的一种科学技术。其中,在机械制造中,数控自动化技术可以连接计算机与其它方面的运用,为我国机械制造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实现机械制造的可持续发展。

1 浅析数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

1.1 在工艺生产中的运用

在当前的工业生产中,现代化已经成为了不要标准,那么,生产安全问题成为了现代化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将数控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可以达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数控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操作上。所谓的自动化操作,是指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加上执行机构、控制单元等,组建成一个自动化的操作系统,以满足流水线作业的需要,另外,在一些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工作中,也可以利用数控自动化技术,来胜任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从而实现信息化的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的终极目标。

1.2 在汽车制造中的运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流交通工具,市场对于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只有不断提高汽车制造的效率,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此,数控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里的运用,成为当前数控自动化技术与机械制造相融合的典型代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需要数控自动化技术来完成,一方面,汽车零部件的大量生产单单依靠人工是不能实现的,另一方面,汽车零部件的组装需要数控自动化技术来实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充分利用数控自动化技术,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在煤矿机械中的运用

纵观当前的煤矿开采,许多机械设备已经出现了老化趋势,且煤矿机械的种类非常多,而发挥的效用并不大,主要还是依靠人力来进行煤矿的开采。不仅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与财力,还不能达到煤矿开采数量的标准。基于此,加强数控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运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完善煤矿生产体系,降低煤矿开采的成本,进一步提高煤矿开采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局面。煤矿机械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切割,数控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弥补煤炭切割机械的不足,降低了用人成本,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了问题的产生,为实现煤矿开采机械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如何进一步提高数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水平

2.1 引进先进技术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控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数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全面提高科学意识,摆正态度,发现现代机械制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较好的解决措施,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首先,要加大数控自动化技术的资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研发出更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数控自动化技术;其次,加强数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要有大局观意识,全面清楚的认识到当前我国机械制造的现状,大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培养超越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数控自动化技术的能力与水平。

2.2 扩大数控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范围

当前,数控自动化技术主要在那些大型的机械制造行业中得到运用,但是并未普及开来。数控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其运用要求较高,且前期资金投入成本大,加上对于自动化数控技术的运用没有深刻的认识,一些企业对于引进数控自动化技术的前景并不看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控自动化技术广泛运用的难度。对此,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全面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数控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范围,达到提高产能的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推进现代化的发展贡献力量,最终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3 培养人才

数控自动化技术的普及依靠相关人才来推动,因此,要大力培养数控自动化技术的相关人才,制定相应的培训与考核机制,加强从业人员对数控自动化技术的认识,从而推动技术的更新换代,更好的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另外,还需要加强关于数控专业的教育投入力度,为数控自动化技术的推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依托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数控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才。

3 结语

综上所述,数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运用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此,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扩大其运用范围,才能不断提高数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天杰.试论数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06):53.

第10篇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建筑机械制造;应用

由于世界经济不断加快发展,城市建设对于机械以及设备的需求量持续增大,而这就需要由建筑机械制造行业供给必须的设备和机械。而国家和社会对于建筑机械制造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机械制造业的整体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建筑机械制造行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要通过引进高科技技术,力求实现机电自动化。下面对机电自动化在建筑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一、简要分析建筑机械制造及机电自动化技术

建筑机械制造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应该给予建筑机械制造高度的重视,确保其能够进行快速健康的发展,同时建筑机械制造业能够反映出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整体的水平。

虽然我国工业发展的水平日益提升,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作比较能够发现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建筑机械设备其生产方面去看,我国生产水技术及水平还达不到应用的标准,无法满足其基本需求,导致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仍然需要进口,这也对建筑机械制造业整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我国也具有一些优势。例如,我国在人口以及劳动资源方面都十分充足,如果能够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我国,我国很有可能达到甚至是超越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也给机械自动化应用方面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机电自动化这项技术应运而生,并且逐渐代替了原来机械制造的手段,这让机械制造业行业在发展方面更上一层楼,而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在计算机出现以及发展后得以实现的,所以必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也是将自动化应用到建筑机械当中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如何将机电自动化应用到建筑制造中

(一)集成及柔性自动化技术

集成所指的就是将生产经营费与技术作用二者进行集成,所谓的计算机集成化制造主要就是将信息技术与机械制造相结合,通过这二者有效的结合能够促进整个建筑机械制造行业快速的发展,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综合素养。对于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极为重要,并且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具备超强的竞争力。机械制造这一行业也需要和别的行业相同,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利用电子计算相关技术,以及数据加工技术还有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的不断已经,同时确保CIMS 工程应用发展的整体方向,一定能够使机械制造业更加加快发展的速度。

这里所说的柔性自动化技术指的就是将数控这项技术主要其中心内容,通过结合多种先进的技术,进而开发出来的一项新的技术。新的技术一定要能够承受时间以及实践的各种考验。通过名字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柔性自动化技术,也就是可以实现生产以及操作整个过程的自动化目标,即在整个过程中均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由于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不仅能够确保其准确程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进而能够有效减少使用的成本,这样能够确保企业始终处于盈亏的状态,而企业也比较注重经济收益,所以说柔性自动化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及前景。

(二)智能化

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机电自动化技术指的就是,通过智能化的系统对人们行为进行模仿,确保其水平能够达到人类专业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设计的总体水平,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性能。通过使用智能化技术能够使操作具备更高的准确性,从而确保建筑机械的质量还有设计的整体水平。但是这项技术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系统必须要人工进行操作,所以在实施智能化时必须要对其系统进行一个严格的控制和检测,这样才能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维护,保证其能够顺利健康的发展,给建筑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三)机电自动化应用在水泵机械中

水泵可以把液体精准并且科学的输送到别的设备中去,能够提升液体压强,同时输送较多种类的液体,例如,水、酸碱液、油等液体。水泵主要的功能就是将机械外的能量以及之前动机内所含有的机械能向水泵的液体中传送,从而使液体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压强,使水泵增加、增强输送液体的能力,这对于建筑机械制造的整体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使机械在较短时间内向水泵输送大量液体,并且液压更高。针对那些性能不同且效用不同的水泵来讲,他们的安装方式以及制作程序还有工作原理也不相同。把自动化技术在水泵机械制造中科学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水泵的工作效率,同时操作流程也更加简单,并且还可以扩大水泵的效能,进而让其能能够更加合理的应用到更多领域当中,进而有效降低运营的成本。

三、机电自动化应用必须注意的问题

想要实现机械制造工程应用自动化,必须要重视下面问题,第一,必须重视自动化技术整个应用的过程,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第二,基于机电自动化技术这一前提,还需要保证机械制造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提升机械制造这项技术,这样才能避免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脱节的现象。

结语

通过本文对机电自动化在建筑机械制造中应用的阐述,使我们了解到虽然我国建筑机械制造这一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实现建筑机械制造自动化,要提升人员素质,不断创新应用手段,严格按照应用标准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建筑制造工作效率。希望通过本文的进一步阐述,能够给建筑机械制造实现机电自动化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穆智新,杨芳. 论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1:72.

[2]蒋海涛. 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 科技与企业,2014,10:332.

[3]周利贤,刘芸. 试分析机电自动化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应用[J]. 电子制作,2014,13:219-220.

第11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 TH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机械制造的总规模和产品的总产量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前三的机械制造强国。只有不断改进提高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才能振兴国家的机械制造工业。

一、机械制造自动化的优势

1、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高

机械制造自动化大多采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机械化设备,由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大大减少了因人为失误带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现象。在机械制造生产中,由自动化控制人员启动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就会严格按照事先设定的生产流程进行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保证了最佳工作质量。

2、安全可靠性高

不论是自动化控制系统还是自动化设备,一般都自带事故报警、自动诊断处理等功能,当生产过程中遇到事故时,就减免了人身伤害的发生,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另外,自动化设备多采用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相比于传统机械设备,它不存在机械磨损,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大提高,保证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3、改善行业的劳动形式

随着机械制造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增加,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转化为高知识、高技术性的脑力劳动,机械制造的产品也愈趋向于技术密集型,在改变机械制造行业的劳动形式的同时,也大大促进工业现代化的发展。

4、节约能源消耗

节约能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应用,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5、自动化技术应用面广。抛开机械制造自动化产品不谈,针对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自动校验、自动保护、自动报警、自动处理等,不仅仅适用于机械制造业,同样可以应用在工业、农业、建筑业等领域,其优势也同样显著。

二、机械制造技术应用

1、机械制造技术的全球化发展

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有许多知名的机械制造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或者被其它企业所兼并,有的机械制造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破产,同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激化了机械制造行业的竞争。为了实现机械制造技术的全球化发展,首先要让机械制造技术的网络化得以实现。

2、机械制造技术的网络化应用

人们随着网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管理与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无论是产品的那个方面向设计、材料的采购、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销售都可以从全世界的方面。另外,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可以加强我们与世界各地信息交流,我们还可以加强产品开发与合作和学习更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3、机械制造技术的虚拟化应用

机械制造技术的虚拟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的仿真功能来模拟真实的操作系统,通过模拟生产产品、检验产品的制造过程。可以通过机械制造技术的虚拟化对产品的可加工性进行检验,对产品的制作工艺与加工方法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产品的制造工艺,避免产品出现错误或者缺陷。

4、机械制造技术的绿色化应用

机械制造的绿色化应用包括很多方面,例如:产品的绿色生产、产品的绿色设计、采用绿色设备、使用绿色包装、采用绿色管理等。机械制造技术的绿色化不但能够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还能减少不良副产品造成的环境影响。

三、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

1、机械制造的自动化信息系统

机械制造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包括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产品数据库系统、工艺辅助设计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是指辅助工程师通过计算机的相关设备和图形设计软件对机械部件以及构造进行设计;工艺辅助设计主要是优化和提高产品的生产工艺,增加其标准化程度;辅助制造主要是指采用计算机的数值控制技术,在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中控制生产;产品数据库系统主要对计算机在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系统化地管理。

2、机械制造的自动化物资供输系统

机械制造的自动化物资供输系统能够自动将机械制造中所需的成品与各种原材料输送到具体的、预定的位置。机械制造的自动化物资供输系统主要由自动化软件系统、自动输送设备、单机自动装置等组件构成,它是机械制造自动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细分系统。

3、机械制造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机械制造的自动化生产系统能够自动的装卸机械的相关组件,自动地、持续地循环工序。机械制造企业采用自动化生产系统不但可以减少机械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操作的失误率,还能够代替工人的体力劳动,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提升产品的质量。

4、机械制造的自动化设备装配系统

设备装配系统是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机械制造的自动化设备装配系统能够将特定形状与规格的机械零配件通过预定设计好的技术要求,实现组装、搬运、试验、调试、验收等步骤,从而形成一套能够进行自动生产制造的流水线。自动化设备装配系统的应用时现代化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不但取代了人工循环复杂的装配工作,还提高了机械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检测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中不断地运用到各种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复杂的加工设备和新型的材料与部件,增加了产品检测工作的难度,仅凭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机械产品高精度工艺水平的检测要求,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时机械制造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应用较多的检测技术包括有:具有多判断系统的智能设备诊断技术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电流信号、时序的识别检测技术。

四、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21世纪机械制造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延伸。只有实现机电一体化,才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智能化

智能化的目标就是使机械设备生产能够更加自主,就像是拥有人工智能一样,机械设备不再是完全机械化的生产,它会拥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作出正确的处理措施。

3、微型化

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属于微电子产品,微电子产品正朝着超大规模集成的微观领域发展,未来的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体积会更小,操作会更加灵活,能耗会更低。

4、绿色化

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环境破坏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未来的机械自动化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将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5、模块化

随着机械制造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涉及的设备种类、技术工种也越来越多,单独的企业或厂家往往不能完成整个机械生产流程。机械制造自动化流程就需要划分为大小不一的模块,分别由专业的部门或企业来完成,通过多方配合实现大规模的机械自动化生产。

6、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机械制造自动化每一环节可以通过网络将数据汇总到远程控制终端,由计算机进行实时分析并进行控制。

结束语

机械制造业对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水平不仅影响了机械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也显示出了这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提高程度与工业发展水平。所以,必须加大机械制造业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促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J].科技传播,2010.

[2]张世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3]冯衡滨.试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民营科技,2008

第12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设计;节能理念

引言

在当前的工业化现代进程中,机械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我国将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完美结合在一起。当前,我国的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水平较为初级。一方面,技术成熟度不足,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机械制造中消耗着大量资源和能源,使得资源过度耗亏。因此,需要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中积极引入相关的节能设计理念。

1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设计中应用节能理念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机械与自动化设计理念,节能理念的渗透具备着相应的专业性。这样的节能理念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的设计、生态设计和环境意识的设计中。换言之,节能设计突出在工程制造过程中,并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机械制造工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够在机械报废中做到重复使用,将有利地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实践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利用大量资金实现相关的节能设计应用。利用节能理念,做到绿色管理行业的发展,进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我国当前较为严峻的的资源和环境态势具有很强的缓解作用。

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计算机技术加强了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并在生产效率和相应的生产安全性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对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国内的制造企业与相关的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很多产业实现了相应的跨国界、跨区域发展。此外,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入和实践,推动着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机械制造和整个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入节能环保技术加强发展。在能源工业生产领域,大量相关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相应的能源支持,且需加强机械制造实现自动化发展。对于企业,要缩小相关的工业生产成本,降低工业生产的能源消耗,需要相应的工业生产企业给予支持。伴随着环保理念的实践,相应的节能技术陆续实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了实现技术的优越性和相应机械制造环节的发展,应该加强机械制造的节能环保,进而实现一定的技术发展,促使我国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促进经济良好发展。

3节能设计理念应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的有效途径

3.1优化机械结构的设计

3.1.1发动机的选择

发动机是整个机械制造工程的核心内容。发动机排放的气体对环境影响很大,需要利用环保型、低污染与低功耗的发动机缓解当前的污染情况。要尽量控制油耗与排放量,进而提升机械的动力系统和工作效率。

3.1.2液压系统的设计

液压传动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了机械制造的高效运转和保证。保证传动系统的正常使用,较为重要的任务便是保证整个系统的清洁性。要彻底清除机械零件上的微尘和杂质,增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选择液压管时,需要选择具有较好密闭性的器材,选择抗老化的管材,降低因管道破裂而污染环境的情况。采用节能型液压元件是系统的重要节能手段。常用的节能液压元件有限压式变量泵、恒功率变量泵、恒压式变量泵、蓄能器、电液伺服阀、集成阀、变截面液压缸等。

3.1.3自动加脂装置的设计

当前,大多脂依靠人工操作,且需要耗费时间来避免溢油的现象。因此,建议设置自动加脂装置,实现相应的定量添加,方便操作的同时,实现环保。

3.2利用节能环保材料

机械制造中尽量选择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材料,然后加强相关回收和可以分解的物质使用,尽量降低大量有毒材料的应用。另外,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拆卸与回收的无毒性,并且能够提升机械材料的再次回收利用机率,降低机械工程材料的浪费。

3.3优化制作工艺

机械制造节能理念的应用和实践,重要的部分在于将结构简单化,并且降低零件的使用数量,简化零件的外形。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时,需要保证零件性能,尽可能优化设计构造。例如,以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为载体,构想设计出一款节能型汽油发动机。利用燃烧做功后排放废气的能量,通过热交换装置产生饱和水蒸汽,再将饱和蒸汽送入气缸与残余废气混合。饱和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达到二次做功的目的。利用合适的加工工艺和优良的锻压工艺,使相较于热锻压工艺利用冷锻压工艺更能降低对环境的危害。综合两者情况,实际中更多偏向于温锻压工艺。

3.4合理安排加工工序

工序的安排直接影响加工时间的长短。节能理念的体现就是合理安排工序,缩短工序间的等待时间,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3.5加强虚拟化发展

机械制造技术的虚拟化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创新设计,是一种高端的制造方法。虚拟化发展具有非常高的创新价值,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操作,在模拟中完成机械制造。虚拟化的实现可以使机械制造更具灵活性,可以根据制造行业要求对虚拟的机械制品随时进行更改,以生产更符合需求方的机械成品,有效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虚拟化的机械制造,可以一次性完成机械制造设计,避免再次加工。机械制造技术的虚拟创新也可以解决技术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保证机械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4结语

基于制造业与自动化技术对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应将节能理念应用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并准确把握我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脉络与趋势,针对当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做好相应的结构设计、工艺优化与材料选用,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节能设计理念分析[J].河南科技,2013,(4):122.

[2]李铁军.浅析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247.

[3]王丽敬.浅谈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5):170.

[4]张健.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运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0):12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