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科研方法论文

教育科研方法论文

时间:2022-07-19 06:0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科研方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科研方法论文

第1篇

     一、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必要性

    1、科研素养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需 当前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相对滞后,必须加强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而进行教育改革,必须教育科研先行,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素养,因此教师的科研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

    2、 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教师素养的高低,决定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科研素养既是一种实践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也是教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着一位教师是否能从事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是否能开创性地高效性地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3、科研素养是二十一世纪专家型教师所应具有的素质 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教师不再是一个教书匠,而是一个真正的教育专家,一个教学的研究者。他们必须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的研究和实验,才能在反思中发展,在研究中提高。在这过程中,教师的科研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是21世纪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二、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特点

    1、潜在性 教师的科研素养是以内隐的形态存在于人的潜在能量之中,当人们进行科研时,这种内在的潜能就转化为现实的能量和外显的行为。

    2、积淀性 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有一个知识积淀、积累、不断内化,逐渐发展的过程。

    3、敏感性 长期的学习和知识的积淀,使之对教育信息较为敏感,较为容易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对教育的问题的发现和教育现象的观察,对教育动态、趋势的分析,具有较敏锐的眼光,这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4、实践性 实践性一方面是指教育科研素养必须通过科研实践外化,另一方面科研素养必须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形成发展和提高。 5、综合性 教育科研素养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判断的理性思维、实际操作、科研组织和管理,文字叙述和表达等多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表现。

三、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主要构成从以下三大方面进行剖析:

    1、教育科研的理论素养                                          

     (1)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和方法学

     (3)学科理论

     (4)相关学科理论

     2、教育科研能力素养

     (1)发现问题的能力                                      

     (2)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3)科研规划和组织的能力

     (4)开拓创新的能力

     (5)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3、教育科研的道德素养

     (1)求实求真、脚踏实地

     (2)严谨治学, 一丝不苟严谨

     (3)尊重人格、作风民主

     (4)批判继承、大胆创新

  四、 培养和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根本途径

    1、在教育理论的学习在中提高 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逐步积累和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自觉努力的学习教育理论,并把理论的学习和日常的教学实际及科研活动相结合,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有了扎实的理论素养,教育科研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才有稳固的基础。

    2、在科研实践中锻炼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同任何人的能力一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和发挥出来。经过实践的锻炼,才可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和体验。才能学会和掌握小学科研的方法和技能,并通过科研报告和论文的写作提高科研素养。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的完善自己。

第2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科研评价 异化 复归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 Dissimilation and Retur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LI Jie

(Kaifeng Adult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Kaifeng, He'nan 475002)

Abstract On evaluation ai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 Antagonism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 Emphasis on forms of evaluation content view; Pursue unified view of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all of these to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produce alienation, so vocation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rational return, controlled by the management evaluation towards service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main body consists of single monologue to diversified dialogue and consultation and build the evaluation main body, by notice to the formal result evaluation to comprehensive systemic evaluation of the process, from simple to carry on the quantification measure to multipl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rom the unification standardization evaluation to the personalized feature evalu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dissimilation; return

职业教育科研,是“以职业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现象为对象”,①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为目的的系统探究活动。激发教师的自我意识、启蒙教师的专业自觉,促使教师对于自我教育教学实践的理性审视与批判性反思,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与科研素养,实现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其原初的价值期待和本真的研究立场。评价作为一种反馈调节系统,必须紧扣学校教育科研的这一基本立场,引领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健康发展。然而,时下的职业教育科研评价机制,出现了理念偏差和实践错位,背离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本真价值追求,阻碍了其良的发挥与理想价值的实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本位的评价目的观;主客对立的评价过程观;强调形式的评价内容观;追求统一的评价标准观。

学校科研多是根据自身实际,开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探究活动,常常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和情景性。因此,标准统一化的科研评价难以胜任学校科研评价的具体任务,也不可能作出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结论,其结果是诱使教师将自己活生生的科研实践向“标准”看齐,对他人“标准化”科研进行简单模仿。

学校科研评价的错位与偏向,在实践中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后果,使学校科研远离了教育实践,陷入了追求形式(写论文、出著作)与贪图功利(获奖、评职称)的误区,背离了其原初的价值期待与理想追求。走出学校教育科研的病态现状,创设良好的学术氛围,引领学校教育科研的健康繁荣,必须更新评价思路,转变价值立场,实现评价机制的根本转向。

1 由管理、控制型评价转向服务、发展性评价

引领学校科研的健康发展,必须首先实现评价职能的彻底转换,改变评价的管理、控制角色,树立评价的服务指导意识和促进发展提升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是立足于评价对象的过去、服务于评价对象的现在、面向评价对象未来的评价。”②学校科研评价,应当吸收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精神,确立发展性科研评价的基本立场与价值追求。坚持以师为本、以校为本、面向发展和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树立以发展为本,以促进改善为实的评价目的观。立足于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现状,注重发现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实践的改进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的帮助、建议,为学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服务。

2 由一元评价主体独白走向多元评价主体对话、协商与共建

教育科研评价,既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也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手段,更是一个共同建构的过程。它需要作为科研主体的教师、学生、教师同行以及专职评价者等多元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多元评价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对话、交流协商与合作建构的过程,不仅是要(下转第19页)(上接第15页)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收集评价信息,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科研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定,而且要注重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通过多元主体的交流与对话实现其认识的提升与能力的建构。因此,必须注重教师(科研主体)在评价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展示和主体精神的发挥,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对于自身科研活动连续不断的叩问与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探寻改进策略,为进一步的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有助于教师养成一种反思、追问与探究的主动生活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 由注重形式化的结果评价转向全面关注过程的系统性评价

学校科研评价,不仅要关注成果本身,更需要关注结果的生成,在强调科研成果的同时,还要全面关注科研过程,是对学校及教师科研全过程和各个科研阶段的系统性评价。“教育科学研究的复杂过程决定了教育研究质量评价的基本范围以及评价系统具有的系统性、连续性特点。”③系统性的科研评价,首先是对科研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的全面审视与追问。学校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直接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其研究的结果必然指向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教育实践的改进,它不是对他人研究的简单模仿,更不是写论文。其次,强调对于教师教育研究具体过程的全面关注,包括研究活动的组织和监控、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和研究结论的获得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等等。最后,在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中,在关注物化科研成果(诸如研究报告、科研论文)的同时,应强调成果的实际应用和研究所取的“现实效益”。

4 由简单进行数量化衡量走向多元综合化方法的评价

学校科研评价,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注重量的方法与质的方法相互结合和实证化评价方法与人文化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实证化方法的客观、准确、高效、说服力强与人文化方法注重过程、强调人际交流与沟通、针对性强的优势互补。在保证科学性、客观性的前提下,综合运用观察、访谈等质性方法,全面收集评价信息。在进行量的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质性的分析和判断,把握“本质特征”,给出定性评论,对学校科研活动作出全面深刻的描述与理解。同时,注重非正式评价的运用,随时随地对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状况做出评价,及时地发现问题与不足,并将这些信息迅速地反馈给科研主体,启发研究主体的自我反思,促进研究实践的调节与改进。

5 由统一化、标准化评价走向个性化、特色性评价

学校教育科研导源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对教育生活实践遭遇与困惑进行自我反思的“延伸”,“反思是其起点,问题的求证是其本质,教育意义的实现是其旨趣所在”,④因此,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通常带有强个性化与情境性的特点,同时由于教师个体的知识经验水平以及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不同,其科研的参与程度明显不同,我们也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定个别化的教师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科研活动。学校科研评价,应当正视和尊重差异,实施差异化、个性化和特色性评价。依据研究课题、科研主体、科研过程、科研对象和研究成果以及学校传统的具体实际,通过多元主体平等协商共建多元化、区别化和层次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评价的规范性与针对性的统一,在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基础上,注重标准的适宜性,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从而对具体教育科研实践给出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并彰显学校教育科研评价本真的价值和意义。

注释

① 潘国清.学校教育科研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② .发展性教育评价探微[J].基础教育课程,2005(2).

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问题;意见

新世纪伊始,中国教育轰轰烈烈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这给中国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迎来了机遇。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革命也在悄然展开,信息技术不断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国家的教育改革也在持续跟进。对于中国教育而言,三大变革直接指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中小学在努力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和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对促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大多数中小学来说,教育科研工作仍然是薄弱环节,对教育科研的认知、参与等仍停留在形式上。因此,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育现代化服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概述

1.中小学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七号(1999年9月13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附则第二十二条描述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

2014年1月11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第二条描述,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等机构的教师。前款所称中小学教师包括民办学校教师。”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我们以2014年教育部教师[2014]1号文件来定义中小学教师,即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等机构的教师。

2.教育科研

李春生主编《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教育科研是指从教育实践中探讨教育理论,以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张光忠主编《社会科学学科辞典》指出,人类最早的教育研究活动是以各学派聚徒讲学的形式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九流十家”各派招聚门徒和讲授包括教育学说在内地各种学说,以孔丘、孟轲、荀况等人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墨翟为创始人的墨家学说影响较大,并产生了《论语》《墨经》等有关教学学说内容的著作。17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的教育学术组织。1968年,英国成立了基督教知识普及协会。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在柯尼斯堡大学创办了教育研究所。1921年,英国成立了“新教育协会”。1943年,苏联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1966年改组为苏联教育科学院)。195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堡成立了教育研究所。此后,教育研究在世界各地蓬勃开展起来。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团体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79年4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成立后,其他专业研究会(如教育学研究会、教育思想研究会)也陆续成立,促进了教育科学向系统化、专门化方向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育科研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教育科研认知偏差是指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科研的内涵和外延。虽说当前各种载体均没有统一的对教育科研的定义,但在各种载体中关于教育科研的表述却不少,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科研作出了阐释,都表述了教育科研的核心思想。很多中小学教师不注意收集相关的信息,不加以综合的理解,往往容易以偏概全,形成对教育科研的形而上的认识。

2.研究目标定位偏差

研究目标是我们研究设计要达成的结果。研究目标定位偏差是指具体的研究活动中,我们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怎么干,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我们在研究中无所适从。比如,有的中小学教师提出“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能力的研究”这样的研究课题,表面上看,这个课题不错,是我们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但细细斟酌,我们会发现,这个课题提法不妥。“素质教育”是什么?没有准确的表述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去定义“素质教育的能力”,这样我们的研究目标是什么,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目标都不清楚,那我们还研究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很多,研究目标的定位也是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研究的起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困难。

3.研究方法错乱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方法有:教育观察法、教育统计法、教育实验法以及调查法、历史法。科学实验和辩证思维是研究中的两大武器,使教育科研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联系实际,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它在分析和论述教育问题时,根据“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规律,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并进一步指导教育实践。研究方法错乱是指研究中的程序错乱或方法使用不当。教育科研也叫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程序的合理性就是其科学性的最重要的体现之一,一个连程序都不合理的研究,很难让人相信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再者研究的具体方法的应用和具体研究的内容与过程是相关的,比如,我们对理论的研究一定会用到文献研究法,要充分运用可以利用的各种参考文献资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研究的顺利展开。比如,我们要研究建构主义,我们都不得不研究皮亚杰对建构主义的相关表述,我们必须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仔细地分析比对。

教育科研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具体的研究活动,该使用怎样的研究方法都是有一定关联的,不是随便什么方法都可以的。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强学习,提高对教育科研的认知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告诉我们,活到老、学到老。要想完善我们对教育科研的认知,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加强学习。通过参照各类名家大师们对教育科研的表述,纠正我们对教育科研的认知偏差。通过教育科研实践研究活动,体验教育科研,感悟教育科研的深刻内涵,抛却对教育科研的不真、不实、不全、不美的认识,完善对教育科研的认知。只有完善对教育科研的认知,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

2.加强培养训练,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是指从运动发展中、从矛盾转化中去把握和研究事物,去使用概念和判断等思维形式,从而更加如实地把握事物的能力。辩证思维是逻辑思维的两种基本形态之一(另一种形态叫作“公理思维”,即运用形式逻辑的思维)。辩证思维不仅看到一定条件下A是A,而且还看到另一条件下A不是A,也就是从运动中把握住A既是A,又不是A,看到每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及其相互间的转化,在统一中找到差异,在确定中把握不确定,从而更深刻地反映对象的内在矛盾性,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3页)这样就能更加如实地把握事物。辩证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高级形态,但它并不是对公理思维的完全否定。公理思维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对于相对确定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对象来说,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形式。辩证思维包含着公理思维,它同公理思维的关系犹如高等数学同初等数学、变数数学同常数数学的关系一样。人们决不会因为高等数学的存在而否认初等数学的存在。当然,人们在运用公理思维时,应该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并根据思维内容的需要不失时机地使公理思维上升到辩证思维。

3.加强实践指导,注重对教育科研程序性的把握和方法的熟练运用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是更加注重过程的科研,只有加强过程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加强教育科研的实践指导,让中小学教师熟练掌握教育科研活动的基本程序,完善准备阶段环节,形成假说,通过实验与观察、逻辑推理与分析,得出科学严谨的结论,通过撰写科学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形成结论。在教育科研的各个环节,注重具体教育科研方法的合理应用,如观察法、假说法、实验法、逻辑法、横向科学法、技术开发法、数学法、移植法以及泛系方法等。

4.加强中小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科研的团队协作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核心力量是教师,通过加强中小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科研的团队协作能力,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工作绩效。

总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精诚团结、不懈努力,才能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教育卷编辑委员会编,李春生.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出版社,1993:139.

第4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其兴起背景出发,介绍了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内涵、方式和特点及其实施的过程,并就目前人们对其一些普遍性的误解进行一些澄清。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等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应该更注重人本主义的质的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背景及其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90年代末引起了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学者们对已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教师专业化实现的途径与方法以及教育研究的目的与作用等几方面的研究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 

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之一。教育叙事研究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更注重教育故事所具有的意义,并通过对意义的重构与解读,来反思与提高实践,来丰富与优化理论;它关注教育主体实践智慧与个人理论的形成与优化。叙事研究基于对个体经验与故事情境的关注,降低了教师进入教育科研的理论高度,但并不否定教育理论的价值。它的兴起不仅意味着它是对教育生活探究的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而且也是研究者们的一种生存方式的转变。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1、理论基础 

后现论 

后现代思想家们关于主体的消亡、元叙事、对差异的颂扬等对叙事研究影响很大。反过来,叙事、故事、语境等词汇也成为后现代思想家们高频率使用的语词。 

 

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 

这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叙事学成为文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叙事学中关于叙事的情节、结构、语言以及口头叙事与书面文本间的转换等.都成为当前教育叙事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同时,新时期叙事学研究由“所指之事”向“所用之叙”的重心“转移以及由经典叙事学向多元叙事学或新叙事学的转向,也对教育中的叙事运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象学和解释学理论 

这两派哲学的主张为叙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启示。现象学的意向性、交互主体性和悬置等思想,有助于人们暂时悬置主观判断和先见,尽可能地揭示教育事件本身;解释学则从方法沦角度强调了社会科学的特殊性,主张对经验性文本进行解释和理解理解。 

 

现代知识论观点 

现代以来不同类型知识的划分表明了人们对知识理解的深入,尤其是加涅(r.m.gagne)和安德森(j.r.anderson)的知识分类观点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知识的内涵,并确立了如今日益被广泛接受的一些新的知识观念。如,只有个体积极建构的知识对个体才有意义等。 

 

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理论与方法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学研究的升温,对人类生存和交往模式的思考及其运用的田野作业法开始对诸多社会学科领域产生影响,同时社会学使用的扎根理论方法、行动研究,以及语言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等都构成了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一部分。 

2、内涵 

国内目前对于教育叙事研究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广义的,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另一种是狭义的,专指教师叙事研究,当前似乎基于狭义理解的叙事研究居多。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和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 

教育叙事研究有其本身独有的特点:时间性、情节性和主观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实际发生的、有情节的相对完整的教育事件;无论是”所叙之事“还是”所用之叙”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能反映参与者的教育信仰、价值观念和理论水平。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 

 

叙事研究的过程是依照叙事研究自身的逻辑和方法所实施的过程,有研究者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1、现场工作。 

主要是指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对所研究对象的体验。在这一阶段研究者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要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活动中去,通过全面深入的了解来获得资料。第二,研究者要从整体上对这一现场所产生的包括历史文化背景在内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考察。 

2、从现场到现场文本。 

现场文本不仅包括事件的客观记录还包括研究者和参与者的关系,是经过选择、演绎解释的经验记录。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如口述史、故事、照片、回忆录、现场笔记、文献分析等。 

3、从现场到研究文本。 

研究文本要回答意义和重要性问题,可以用文学、诗歌、科学等不同风格撰写。 

总之,叙事研究在内容与手段上与其它研究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它还要求研究者要具有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的能力。 

 

五、对叙事研究几种误解的澄清 

 

有人认为叙事研究就是讲故事,就是把自己的经历与体会表达出来。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叙事研究是通过行为者对教育故事的叙述,来反思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重构教育实践的理论意义以优化教育实践规划质量。还有人认为,叙事研究就是不需要理论基础的研究,其实,叙事研究既要求通过叙事来体现理论对实践的解释与洞察力,也要求通过对叙事者个体价值与情感的认可及对故事情境的关注,来丰富理论的视野。更有人认为人人都可以做叙事研究,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实践智慧与个人理论,都具备做叙事研究的可能;但如果只是白描事实,而不反思与重构,不通过重构来丰富个人理论,就不是做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曹诗第:《中国教育研究重要吗?》,转载自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王楠:《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3(4)。 

[4]刘良华:《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国际教育展望》2003。 

[5]丁钢 《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6]周 彬 《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通道》 

[7]金健人.中国叙事学发展轨迹及重心转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8]唐伟胜 国外叙事学研究范式的转移--兼评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 

第5篇

幼儿园的老师选择课题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幼儿园的教师整天和孩子在一起,对每一个孩子的表现、个性特点、喜好、教育环境都了如指掌,这不仅会给教育研究提供便利,而且还能使有关实验研究找到很好的事例,自然非常有利于获得正确的结论。

其次,幼儿园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也是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优势。作为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长期参加幼儿教育实践工作,对实践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还经常碰到一些新问题,而对这些经验只要进行系统化,将之提高到理论高度就可以出成果;遇到问题,只要用教育理论去思考,去研究,在实践中去探讨,也同样是可以出成果的。实践中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去总结、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同样可以出成果。

那么,我们幼儿教师在进行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策略呢?

一、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为进行教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的教育研究是在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动。我们要进行教育研究,就必须具有一定教育科研理论素质。这方面的素质主要是指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方法论和教育科研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只有用教育理论及其相关的理论来武装自己,才能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知道幼儿教育的未来走向。参加课题或者研究的老师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在写东西时有一些实例,最后在总结的时候,都要用教育理论、教育观做一总结,提升。这样就要求老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用科学的理论撞击实践,就会爆发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的硕果,创造出新的方法和经验。

而相反,如果我们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就会表现为教研教学都无后劲,其具体表现为:

1.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不能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开展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困难。

2.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教育经验,虽然一般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不能有所突破。

3.不太了解幼儿,在教学方法及内容方面违犯教育教学规律,工作好了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有失误,也不知道从何吸取教训。

有些幼儿教师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可就是从来没有想过要用教育理论去总结它。我们有许多教师都有这们的经历──在看到别人的文章后常感叹:别人所写的这些,其实我也早有这样的体会,我也都是这样做过,但就是从来没有想到过把这些东西写出来,事实上也是这样,我们心中有许多新东西是可以写出来发表的,可就是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把它写出来然后拿去发表,因而一次次地错过了机会。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为进行教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积累,汇溪成河

教育科研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是在平凡的教学中,对细小的教学问题进行契而不舍的思考、探究、总结、升华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不进行长时间的分析,是不会有教育科研成就的。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我们坚持课后写反思、写教学论文,参加课题研究等这些都是为教育研究做铺垫的,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前期工作。笔者认为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善发现,勤记载,敢质疑,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必由之路,既解决了教学的点滴问题,更是自己教学内功提高的有效途径。只有持之以恒,在平凡中积累提炼,才可能汇聚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研究成果。

三、运用缺点列举法

将幼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教育理论或心理学理论去分析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最后通过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也很容易出成果。

四、读专著与带问题学习相结合

一是认真地读几本自己完善知识结构所急需的专著,这样不但会使得我们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思路开阔,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会有许多新的感悟、新的思想火花;二是带着工作或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有关的理论。由于需要,学习起来兴趣浓,动力大,效益高,还能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五、将研究过程与幼儿园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幼儿园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保教工作的质量。因此,研究应与工作紧密结合,实现研究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教育研究的本质就是以研究的态度去工作。

实践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从实践中发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对问题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

3.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改革的措施与途径。

4.在幼儿园的实践中实施改革方案。

5.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改和完善方案,再施实。

6.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

按照这个步骤实施研究,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工作。

六、把研究范围定位在自己力所能用的范围内

幼儿教师平日工作就十分繁杂、辛苦,所以在进行教育研究时,最好不要完全避开平日的工作去进行所谓的课题研究,以免加重教师的负担,并且进行课题研究也不是我们幼儿教师的特长,我们幼儿教师在进行教育研究方面的特长有三个方面,一是幼儿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二是幼儿教育经验的总结;三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我们应尽量使自己的研究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这样既不加重负担,又容易出成果。

七、“专”是成为专家的必要前提

选准自己善长的幼儿园教育中的某一“点”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持之恒地研究下去。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占有的资料会越来越丰富,我们对该“点”的问题一定会有许多独到的认识,这就容易使得我们的研究产生一种幅射效应,进而产生出一系列的成果,到时我们也就会因此而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进行定“点”研究,会使得我们的精力更集中,更容易把我们的研究引向深入,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八、学、做、写相结合

“学”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开阔我们的视野,产生新的思维方式;学还可为我们的“做”与“写”提供理论指导。“做”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提供研究的课题。“写”能使我们在“做”中得到的经验不断得到升华,同时,还能使得我们所学到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并加深理解;再者,“写”出的成果得到承认,还会增加我们的成就感和研究的兴趣。三者并进会使我们的幼儿教育研究能力、教育能力、学习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第6篇

论文摘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教育的一个基本保证,入职教育是连接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过渡阶段,是实现青年教师山一名学生向合格教师转变的关键环节,是一体化教师教育中的吸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新教师面临困难迸行的调研分析,探讨提.荡入职教育质最的有效措施。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质最教育的一个基本保证建设.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性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个阶段。入职教育是连接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过渡阶段,是实现青年教师由一名学生向合格教师转变的关键环节,是一体化教师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任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在入职初期,新任教师首次面对教育这一系统工程,应该说还是陌生的,他们将而临比其他教师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新任教师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1新任教师入职教育调研

为了准确了解新任教师面临的困难,本研究课题组选取了54所中学,107名初任教师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调研,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新任教师工作初期所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按照难度系数排列):组织课堂教学,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教育影响,人际交往。

新任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师范教育阶段)一育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如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获得专业准备和发展的,缺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展教学技能的经历。因此入职教育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智慧的“磨合期”,这期间需要新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理论与实践不断左行反思,更需要学校、有经教师对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逐渐克服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不适应。

2对新任化学教师的几点建议

2.1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

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对新任教师的指导并不仅仅限于直接的教学指导,更是以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对于新教师形成熟练的教学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能够帮助新任教师发展能力,形成自尊和专业意识。入职教育的教学指肾是以指导教师为上,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初任教师进行的全面培养。教学指导的直接目的是通过指导教师的传、帮、带,使初仟教师尽快掌握教学规律,过好教育关、技能关,胜任教学工作。教学指导的功效至少包括三个方面:(l)对初任教师而言,在观准、借鉴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从教育教学方法、管理模式和技巧等方面进行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指导教师而言,不仪在业务上对初任教师给子指导,同时应在师德、师风上进行传、帮、带,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介关心,在指导初任教师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最终把自己和初任教师的观点进行结合,共构建新的更加适合于学生的知识内容、学习观念和教学理念对学校而言,通过新老教师的责任共享、协同合作,形成全校侄帮互助的氛围,改善人际关系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是常有效的。对于新任教师来说,成长发展的关键在于怎样尽快实现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完成明确的知识向缄默的知识的转化,尽快实现残论与实践的初步结合和转化,即由师范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化和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这咋转化正是一个教师由新手到熟练冉成为专家的发展过程。

2.2加强知识储备,拓宽知识结构

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是作为一名成熟教师的基本要求,继续学习是教师职业的终身需求,新任教师应该:拓宽知识领域,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汲百家之所长,为我所用;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了解学生喜好,洞察学生心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虚心学习他人组织管理学生的灵月妙药;在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培训中,把握机会,迅速提升能力。

2 .3钻研新教材,开发教育资源

教材是教师展教学的基本素材,也是学生学习的上要材料,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由“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教师应围绕教科书设计开发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学习,而不是背诵教材。

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教帅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程的实施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阻碍。因此,新任教师应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校内外资源,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不仅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其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随着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带动教师、学生这个“活”的教学资源的发展成熟。

2.4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教师不仅是一名教学人员更需要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研不仪能够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通过教育科研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的成长,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学教师做科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科研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将教育理论运用与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井在实践,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因此,不论是新任教师,还是有经验的教师,都需要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5重视实践反思

新教师要善于反思,在实践中构建知识和能力体,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良好的反思习惯可以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缩短成长周期,在实践中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思,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认真写好反思日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实施办法,在一课时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新教师应主动地写下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列出当日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或所看到的成功及不成功的教学事件,分析原囚,寻找改进方法,新教师要善于审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深人的反思,善于保持适度的警觉,及时发现、反思间题,及时进行研究,加以改进。

第7篇

论文摘要:高校是进行当代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校教育活动直接决定理论教育的成败。但是高校在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理论教育显现的十分匿乏。本文是在分析每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传播选择路径,不断开拓高.校理论教育的领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高校理论教育具有与高校其他理论不同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大众化方式,是指依靠不同的传播主体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向大学生解读理论,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得知,高校理论教育是由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四个方面组成,但是由于每一方面在理论教育中的特性和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使理论教育在存在许多不足。

一、高校理论教育中的缺陷

1.不同传播主体不和谐

教师是高校理论课的首要传播者,高校的理论教育是以公共课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使得部分老师认为不用像专业课那样进行专门的学习,老师简单的向学生进行单向理论灌输,忽视了理论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的,没有形成完善而系统的理论教学,造成广大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抄袭作业,考试临时抱佛脚等,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果;理论科研工作者是高校理论教育传播的间接力量,有部分科研工作者认为,教义理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与自己的理授马克思主没有什么联系,自己的工作是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不存在关联。wwW.133229.COm这些认识与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背道而驰,与此同时也就造成了在客观上造成了理论“教与学、研与教”相脱离。

2.传播对象对理论缺乏正确认识

大学生是高校理论教育的接受者,高校通过理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价值观念庸俗化、人际关系功利化,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行为复杂。由此,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是“假、大、空”的理论,缺乏社会根基,学习理论课只不过是应付学校的学习要求,课程本身并没有价值意义,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理论课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了排斥的心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理论课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毕业就业没有联系,自己以后工作和生活用之甚少,理论是“虚”的课程。面对每况愈下的学习现象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成为推进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

3.传播内容缺乏实践性

理论的高度抽象性使得部分教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从课堂到教材、从教材到到理论、从理论到理论的不良循环教学活动,造成了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偏失。不良的教学活动内容严重影响了学习理论的热情,使得部分同学认为,只要我们记忆好,就能背下理论,理论就是理论不具有实践操作性和生活现实性,“理论二记忆好”。这样的认识错误与理论的基本原理格格不人,严重损害了理论的传播。

4.传播方式缺乏多样性

高校在进行理论教育过程中,课堂是首选方式,理论灌输为必备措施。但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和传播途径单一仍然是理论教育普遍存在和集中体现的问题。教师依旧是不停的读教材、不停的写板书,学生仍然是不停的听课本、不停的记笔记,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使理论深人到同学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始终停留在课堂教授的教材和笔记。面对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我们只有不断更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路径,高校理论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二、更新理论教育的建议

1.“教研结合”

理论科研工作者和高校理论课教师是高校理论的不同传播者,其中科研工作者是侧重于理论的维护,他们主要依靠学术论文、科研著作等等传播理论,是理论教育的间接传播者,而教师则是通过课堂教授完成理论的直接传播,是理论教育的实践者。理论教育科研工作者不但要为马克主义理论为上,而且还要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联系,多做调查研究,从具体教学活动出发,完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同时,理论课的教师要转变“公共课”的思想,教师自身也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抓住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开展科学研究。

2.尊重个性、培养学习理论的主动性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在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今后的事业和生活,同时也是开始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大学生在同龄群体中,他们的精神气质更富有朝气和活力、更具有冒险精神,但同时也存在人格不健全、分析能力差、社会阅历浅等问题。理论课正是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基础,教给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方面要关注当代大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不仅要教给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更要教给学生“怎么办”“授之以鱼”,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既要坚持基本原理的严肃性和抽象性,又要增加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如分析时事新闻、巧用成语典例等等,使枯燥的教材和生硬的原理变得具有“趣味性”,诱发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

3.以原理和社会现象为基点,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传播内容

我国高校理论课的讲授是从教材出发、由理论到理论,前提仍以原理的灌输,这样必然造成理论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而成为空中楼阁,但恩格斯早就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社会实践是理论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是大学生实践理论最大的舞台。在坚持理论课堂灌输的同时,也要不断践行理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为大学生践行理论提供了具体且生动的社会素材。由此传播的内容要以理论为基点,以社会实际生活为背景,充分发挥理论课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分析社会现象,讲授过程中要深人浅出,从而进一步形成一套科学而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在教授理论课是时候,应当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如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城乡差异等等,使高深莫测的理论以社会问题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中,不断更新理论的传播内容,使高校理论教育青春永驻。

第8篇

一、高校理论教育中的缺陷

1.不同传播主体不和谐

教师是高校理论课的首要传播者,高校的理论教育是以公共课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使得部分老师认为不用像专业课那样进行专门的学习,老师简单的向学生进行单向理论灌输,忽视了理论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的,没有形成完善而系统的理论教学,造成广大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抄袭作业,考试临时抱佛脚等,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果;理论科研工作者是高校理论教育传播的间接力量,有部分科研工作者认为,教义理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与自己的理授马克思主没有什么联系,自己的工作是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不存在关联。这些认识与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背道而驰,与此同时也就造成了在客观上造成了理论“教与学、研与教”相脱离。

2.传播对象对理论缺乏正确认识

大学生是高校理论教育的接受者,高校通过理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价值观念庸俗化、人际关系功利化,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行为复杂。由此,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是“假、大、空”的理论,缺乏社会根基,学习理论课只不过是应付学校的学习要求,课程本身并没有价值意义,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理论课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了排斥的心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理论课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毕业就业没有联系,自己以后工作和生活用之甚少,理论是“虚”的课程。面对每况愈下的学习现象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成为推进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

3.传播内容缺乏实践性

理论的高度抽象性使得部分教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从课堂到教材、从教材到到理论、从理论到理论的不良循环教学活动,造成了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偏失。不良的教学活动内容严重影响了学习理论的热情,使得部分同学认为,只要我们记忆好,就能背下理论,理论就是理论不具有实践操作性和生活现实性,“理论二记忆好”。这样的认识错误与理论的基本原理格格不人,严重损害了理论的传播。

4.传播方式缺乏多样性

高校在进行理论教育过程中,课堂是首选方式,理论灌输为必备措施。但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和传播途径单一仍然是理论教育普遍存在和集中体现的问题。教师依旧是不停的读教材、不停的写板书,学生仍然是不停的听课本、不停的记笔记,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使理论深人到同学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始终停留在课堂教授的教材和笔记。面对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我们只有不断更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路径,高校理论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二、更新理论教育的建议

1.“教研结合”

理论科研工作者和高校理论课教师是高校理论的不同传播者,其中科研工作者是侧重于理论的维护,他们主要依靠学术论文、科研著作等等传播理论,是理论教育的间接传播者,而教师则是通过课堂教授完成理论的直接传播,是理论教育的实践者。理论教育科研工作者不但要为马克主义理论为上,而且还要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联系,多做调查研究,从具体教学活动出发,完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同时,理论课的教师要转变“公共课”的思想,教师自身也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抓住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开展科学研究。

2.尊重个性、培养学习理论的主动性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在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今后的事业和生活,同时也是开始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大学生在同龄群体中,他们的精神气质更富有朝气和活力、更具有冒险精神,但同时也存在人格不健全、分析能力差、社会阅历浅等问题。理论课正是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基础,教给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方面要关注当代大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不仅要教给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更要教给学生“怎么办”“授之以鱼”,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既要坚持基本原理的严肃性和抽象性,又要增加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如分析时事新闻、巧用成语典例等等,使枯燥的教材和生硬的原理变得具有“趣味性”,诱发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

3.以原理和社会现象为基点,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传播内容

我国高校理论课的讲授是从教材出发、由理论到理论,前提仍以原理的灌输,这样必然造成理论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而成为空中楼阁,但恩格斯早就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社会实践是理论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是大学生实践理论最大的舞台。在坚持理论课堂灌输的同时,也要不断践行理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为大学生践行理论提供了具体且生动的社会素材。由此传播的内容要以理论为基点,以社会实际生活为背景,充分发挥理论课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分析社会现象,讲授过程中要深人浅出,从而进一步形成一套科学而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在教授理论课是时候,应当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如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城乡差异等等,使高深莫测的理论以社会问题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中,不断更新理论的传播内容,使高校理论教育青春永驻。

第9篇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报告是反映一项研究结果并将其公诸于世的书面形式,撰写研究报告不但是研究者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更主要的是为了将研究的结果通过各种途径,如刊登于专业报刊、打印散发、学术会议交流等,让更多的人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并由他们通过对理解与验证,来评判、接受或应用这一研究成果。

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形式很多,有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撰写的总结报告,在问题分析、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在个案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后撰写的个案研究报告、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及综合研究报告等。

论文和总结报告一般没有固定的格式,而比较讲究文章生动、材料翔实、观点鲜明、论证严谨。从结构上讲,虽然有时也述及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方法等,但其基本骨架不外是观点、材料及对两者关系的论述。而反映个案研究以及观察、调查、实验结果的课题研究报告,则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的格式与规范。除了一些学科和课题的特殊需要外,一般来讲,研究报告依次包括标题、前言、研究方法、结果、讨论、附录等项目。如果我们仔细比较,可能会发现,研究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与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差不多,有些研究报告甚至可以说是对课题设计方案的数据填充。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如下:

一、标题、署名

标题是文章的“窗户”。一个好的标题常常可以起到极好的“点睛”作用。一些有经验的编辑和专家,往往只要一看标题,就可以大概地判断文章的好坏。所以,给研究报告取个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报告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人能对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研究报告的标题不但应反映该项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应能引起读者对报告的兴趣和注意。因此,要简短、明确,并注意采用读者感兴趣的措词。

标题下的署名是表示研究者对该项研究及报告的负责。署名大多是研究者的真实姓名,也可以用笔名。有时参加的人员很多,不便一一署名,可以署××课题组、××课题协作组等。

二、前言、引言

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或引言的形式,非常简要地阐述下列内容:

1.课题提出的缘由;

2.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

3.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及趋势;(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综述)

4.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这一部分所要述及的内容,有时也可直接以“目的、意义”作为该一小节的标题。这一部分虽然只是报告的引言,但它却可以显示该项研究的学术地位,使人们了解该项研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在有关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所处的水平。前言应...简洁、明了、字数不宜太多。因此,前言要注意措词,使之既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又能恰到.............

好处地赢得读者的信赖和注意。

三、研究采取的方法、手段

这一部分主要是向读者交代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整个研究的全过程,以便评价整个研究在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研究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让读者据此决定是否承认和接受该项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研究方法的介绍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取样和选择、研究因素的操作与控制、资料的收集与处理等方面所采用的方法与实施的技术手段。此外,还应包括对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和阐述,以及对研究所采用的特殊工具、设备以及一些特殊方法手段的介绍。如果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或附有设计的图纸、量表、调查问卷、测试题等,应以附录的形式附在后面。方法的介绍应注意条理清楚,交代明白,使别人可以据此重复研究,而具体实施的措施介绍则未必如课题设计方案那样周详细致了。研究方法的介绍常常可按研究过程的顺序逐一展开,在介绍过程中如果涉及一些专业性的概念或说法,则应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四、研究的成效(主要问题的解决)结果

结果是研究报告的实质部分,撰写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示给读者。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在研究中所收集的原始文献资料和观察资料、实验资料经过初步整理、分析的结果,如对定性资料的归纳、列条,对定量资料列出图表等;二是对资料初步整理分析后,采用一些逻辑或统计的技术手段,推断出研究的最后结果或结论。与其他学科研究报告有所不同的是,教育科学一些研究者往往更注重定性分析,更注重举例说明问题,即使数据,往往也停留在例举和罗列的水平上。有鉴于此,应该强调,在研究报告中既要重视定性的分析,更要注重定量的分析,既可以有一两个典型事例或一些数据为佐证,更要有对客观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处理。撰写这一部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可以一概全,单纯从逻辑的角度推出结论,而要重视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

2.对于数据资料,不应停留在仅仅作为事例例举的水平上,而应采用一些统计分析的技术,从数量的变化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3.在统计图表上出现过的事实,没有必要再用文字重复叙述,只要指出这些数字所说明的问题即可。

4.结果仅仅是对研究所收集的事实材料的客观归纳。在这一部分只可以例举客观材料,严谨地提出结论,切忌夸夸其谈,妄下结论,任意引申和发挥。

5.研究结果应以事实与数字为主,文字叙述要简洁明了,结论要明晰准确。

五、、讨论

讨论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得出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思考,对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因此,这一部分常常以“分析与讨论”、“讨论与建议”、“几点建议”、“几点思考”等作标题。

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为研究报告的撰写者,必须对研究结果有一个全面透彻的分析。这就要求报告的撰写者既亲身经历研究的全过程,有充分的感想和体会,又谙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善于从理论的角度,逻辑的角度,实践的角度,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和讨论。在分析和讨论中,可以沿用一些理论与说法,可以提出一些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和措施,可以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想法和思考,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设想,以留待进一步研究。

这一部分应根据实际内容的多少,将研究者的观点一一列出。所列出的观点应条理清楚,观点鲜明,切忌含糊其词,冗长拖沓。

五、附录、附注

在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一些客观材料,所采用的一些工具、设备、资料等常常在表述研究结果,论证研究结论,或进行重复研究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读者了解研究过程,分析与评论研究结果与结论,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的资料常常作为附录,列在研究报告的后面。附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研究中参考、引用的文献资料目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附录,一般以“参考文献”为标题,开列出文献资料的目录。一般的书写方式是以阿拉数字为序号,然后列出作者姓名、文献名及出处。如果文献刊载于报刊上,出处应注明刊载报刊的名称和期数,如果文献是一本书的某一章节,则注明书名、第几章及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及版本。

二是研究中所收集的重要原始资料。所附原始资料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切忌累赘、繁杂。 三是研究中所采用的设备、工具和手段。如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测验量表、调查问卷、测试卷等都可以附在研究报告后面,提供给读者或供结题验收、评审时参考。 附: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课题名称

署名(作者单位及姓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二、课题的界定。三、研究内容。四、研究的对象。

五、课题实施的策略与方法。六、、研究的成效。七、问题的讨论——对课题研究的反思。

八、附录

课题结题报告8要8忌

标题要精当准确,忌空泛冗长;立意角度要新颖,忌拾人牙慧; 主题提炼要集中,忌贪大求全;理论依据要精当,忌东拼西凑; 实践操作性要强,忌在理论上兜圈子;

第10篇

世界竞争是经济竞争,经济竞争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是人材培养和应用机制竞争,培养人才竞争是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竞争。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快速提高教师素质已势在必行,那么怎么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教学现状

虽然一些人极力的回避应试大谈素质教育,但国家从来没说不要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不仅是国家需要,而且是学生发展和家长之需要,再看教育现状,尤其省内教育市场——高考。我们的学校生源不比别的县市少,考生素质不比人家差,我们的教师也出自生省内外的各大高校,而我们的上线人数呢?考好的是人家的一半,少的是几个甚至没有,这样学校有存在价值吗?这样学校学生都有问题吗?这样学校教师都不合格吗?不是的,是教育管理体制(解决见量化改革和秦市高考之我见)和教学改革方向之差所致,必须尽快改变过去教研教改和教学中不合理的方向方法,适应现代的学生现代的教材和教育,给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一张合格乃至优秀的答卷,给我们的学校以继续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研究教改和教研。

教研教改之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改革几乎伴随教学没有间断的进行。而真正成功的改革,应该改过之后几十年不变,生命力还是极其旺盛,不应该今天也改明天也革,那不是改革,是对改革的歪曲。而教改现在就是这样。 教育科研人员只研究课本的科学性,(由于竞争)大量的教师使用教材,独立摸索教材的使用,很少共同精确研究教材的使用方法,几年这样,十几年还是这样,几十年呢?对自己的教学了解是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看到同一课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对教师定位应实是求事不应太高。教师不应该是教学改革和研究者,而应该是教学执行者,教学之最佳执行者。教材有些年级和学科已执行了几年十几年,至今却没有人给出一个使用方法。只有参考书泛滥成灾(重复没有直观操作程序,作用甚微),没有一个单位(人)对其它人进行系统教学交流。我们的教育,相当于五千人重复地研究一个,最多几个课题,而教学也是五千人研究百十左右课题。由于独立教学,错误时无法快速校对,正确时无法百十人共享,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这就是教研和教改方向之错。

教研教改新方向

如此说来,教研和教改方向该动了,必须朝有利于教育教学方向动,必须有助于教师互助交流方向动,必须朝资源共享方向动。

过去这样的教学交流也有。小范围听课互助,大范围县市省优质课。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上起了一定作用,那是历史之产物,但也必须随历史之发展而被淘汰。优质课由于是一节课,它只从微观教学研究,缺乏宏观教学研究,优质课的影响力是孤立的,有的是片面的虚假的。它不易同步影响,同时还受教师水平和学生水平限制脱离教学实际不易执行。当我们研究衡水之教学经验,不仅盯住他们的名师,复习资料,有一点不能忽略,这就是对教学全程监控,这一点必须足够注重视。它有什么作用呢?消极的讲教师不能不好好干;而积极呢,你干不好,有你学习的空间,而且是全程同步学习空间,有现在的过去的,甚至还有将来的这样对教师就直观形象同步,可操作,作用力大,一此名校除了有好的用人机制外,还应该有闭路或相当于闭路系统。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到这些名校购买一些这样的光碟,就可以提高我们水平,它可能脱离了我们的学生教师资料的实际,我们必须把外校的先进经验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利用我们的名师,构建适合我们自己的全程教育系统,这样即经济又实用,还有效果,完全不必闭路监控就能初步实现。现阶段各校电脑摄影机已为这种教研提供了有力之工具,但现在这些器材,利用率不高利用方向不对,电脑除服务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还应该为教学服务,不仅去用它查资料写教案出试题,写论文,讲优质课,更应用于教学传播,而用它把用摄影机实录存储下来,以供其它同学科目年级教学之参考,这比参考书直观,比听课实用,以研究几个题用处大,会解决所有教师之通病,彻底走出教师高投入低产出的教学阶段,改变过去各种低级的劳作方式和方法,同时还可以把大量教育教学理论做成了案例影响一代教师,影响一代代学生,改变一大批教师教学习俗,极大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运作呢?

教学实录制做和应用方法

我们选择一个小学校一科的一个年级的几个在中考高考中优胜教师,用摄影机做出天的教学实录,实录不是某课的,而是一节一章一册的,必须实出一个实而不是剪辑,平时讲课怎讲就怎讲,教学方式方法不求新,其它教师易操作即可,实录时显示使用的讲义教学参考书,用以比较不完成时下节课的补救措施,体现课下学生作业内容的及解决学生学习的教育行为,这样的教研的有益之处应该不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只需自编自导自演。然后,制成压缩光盘放入其他学校,全面地同步的影响同一学科的其它人。如果有效全面开花。其他教师每天在教学时间内利用50分钟(还可以回家看)象影碟一样观察对比,找到每个问题说法正确吗?怎么就正确;这样教学准确吗?怎么改进就准确;这样教学简洁吗?怎么教学就简洁;这样课堂结构合理吗?怎么布置就合理;这样效率高吗?怎么就高。不仅研究宏观布局,还能研究微观处理. 

我们的教学有几十年,对于教学该一种比较最佳说法了,而且应该用这种说法培养一代名师进而影响几代学生,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同时提高素质。难道这样不能全面快速提高教师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吗?

第11篇

论文摘要: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整合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的整合;二是培训主体的整合;三是培训对象的整合;四是培训手段的整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培训与科研(教研)相结合。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及专家的专业引领,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论述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关键之一。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任务。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专业发展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教非所学”所占比例较大,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等。以永州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为例,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是由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或其他学科的转岗教师构成,与此同时,农村中学现有的师资不仅得不到充实调整,反而挑选一些较优秀的农村中学教师到城区中学任教,使农村中学教师队伍进一步弱化,给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近几年,笔者担任了永州市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工作,对该市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发现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培训主体方面:以培训院校、培训机构为本位,忽视中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目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通常做法是:让所有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学教师利用暑假到指定高校接受培训,实行大班上课,学完规定门数的课程即可结业。

二是培训对象方面:部分参训教师对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深,主要表现为:重学历进修轻培训提高,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仅仅是为了拿学分,上职称。他们在培训中往往学用脱节,被动学习。

三是培训内容方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主要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这种统一课程、材、统一要求的教师培训体系,虽然重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忽视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训内容以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学习为主,缺乏对实践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整合,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单纯知识传授,脱离教学实际,较少考虑农村教师个人成长的需求,不能解决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四是培训手段方面:师资培训多采取理论讲座的形式,课堂上专家理论指导性强。但多数培训者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培训手段:讲一听一记,重视理论灌棺,很少采取互动式、讨论式和启发式,手段单一,形式单调,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二、培训模式整合的含义

“整合”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上,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_L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及结果。

教育界引用“整合”一词通常表示整体综合、渗透、重组、互补、凝聚、融合等意思。这里的“整合”指的是将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融入到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机整体中。“一般而言,培训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与培训管理等,”培训模式整合过程,就是在某种培训目的指引下,将培训理论与具体实践中多种因素相结合的过程。

三、培训模式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培训内容的整合

从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的角度看,教师的知识结构包含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英语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日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师的文化知识是指教师具有)而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培训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教师培训的不同目的进行不同的公1合,建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课程结构,不断促进教师的发展。在培训内容的整合方面,应注意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比如词汇、教学法、听说技能、英美文化综合知识、英美文学赏析等。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很多农村中学英语老师的弱项,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二)培训主体的整合

所谓培训主体,即培训机构和培训者。目前,我国参与教师继续教育的机构大致有五大类:一是大学或师资养成机构;二是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三是教师专业团体包括教研、科研组织;四是教师任职学校;五是远程教育网。培训主体的整合,应注意聘请院外知名专家和优秀中学英语教师参与培训班的讲授与专题报告,采取高校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实现两种形式优势互补。

(三)培训对象的整合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继续教育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继续教育培训的基本任务应当是有效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教师在师范院校的学历教育完成后,还有一个很长的持续性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带有终生的性质。就培训对象而言,他们处于不同的生涯阶段,担任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等特点。他们有各种不同的诉求,比如需要具有学科性、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能解决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激发他们参与,变“要我学”为“我愿学”,能取得实效。因此,为了解决老师的诉求,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需求和问题,可采用分类培训的模式,突出有针对性的分阶段的教师培训。例如,针对新入职教师采用“导师制”、针对一般教师采用“案例法”,针对骨干教师采用“课题带动法”等模式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师培训,以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另外,从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方面考虑,推行 “顶岗实习、顶岗支教,置换培训”这种做法,既可以培养高校的师范生,又能够培训当地的中学教师,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缺乏问题。这是西南师范大学率先为重新确立师范大学培养目标、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完善大学服务职能做出了有益探索。目前,这一模式在四川、广东等省推广。一方面,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强化他们的从教技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造血功能。

(四)培训手段的整合

培训手段,即培训媒体、方式与方法。从教师学习方式角度看,有以案例为支撑的情景学习,以问题为驱动的行动学习,以交流互动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以经验提升为目的的反思学习,以发现规律为追求的研究学习等。从培训手段角度看,有微格教学模式、研训一体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模式、课堂观摩与教学反思模式等。

由于我国现行中学教师培训模式主要是一种外控的“单向传递”理论型模式,缺乏对教学实践的关照,满足不了农村中学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研训结合是中学教师培训的一种有效模式。指科研(或教研);训,指培训。研训结合模式是指把教育科研与培训一体化,以研兴培,以培促研,将科研与培训有机地结合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培训模式。多年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关注教育实践,走入学校,开展合作行动研究,探索“研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这种回归教育生活,回到教育教学的现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合作行动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培一体化模式又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和互动式培训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有利于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式培训模式以专家讲座、学员参与、交流评议、典型示范、研训结合为特点,即“导一学一议一仿一研”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的主体性,实现双向互动。实践证明,“研训一体化”模式是较为适合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实际的,它既可缓解工学矛盾,又成本低廉,能真正全面有效地提高农村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第12篇

[关键词] 高校 跨学科 教育 创新型 人才

一、导言

21世纪,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进程加快,以国家或地区为经济单位的主体逐渐得到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希望在长期的发展中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取决一个主要的因素,即科技创新能力。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成长的基础在教育。在当代,任何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都是相当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都不是哪一门基础学科所能胜任的。在这种新形势下,各国高等学校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重视培养和造就跨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如美国政府通过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跨系委员会等多种形式来协调跨学科的科研工作和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同志指出:许多新的交叉科学研究领域都可能对中国未来的繁荣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研究应更加重视与人类前途命运攸关的全球性问题,尤其要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

但是,高校要实现跨学科教育绝非一时能实现,因为教学改革对现行教育模式产生很大的冲击,如学生不适应,老师对新的教育方式不适应,这些都可能产生不良效果。因此,本文在分析影响高校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

二、我国高校跨学科教育现状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后为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率先公开使用。最近几十年来,跨学科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注重和加强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在我国,直到1985年,全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跨学科研究进入了一个比较快的发展时期。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众多成果。如北京大学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在本科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渐由学年学分制过渡到自由选课学分制及弹性学分制。武汉大学以“三创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为理念,以“充实内涵、重点突破、改革创新、超常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学科优化重组工作,实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创造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在“三个融为一体”(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跨学科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但是,由于我国受传统的科举制观念的影响及沿用前苏联教学体制,在跨学科教育与培养人才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1.单一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观念根深蒂固。尽管高等学校设置了学院一级,而实际上只是虚化了学系,专业的实体性组织并没有改变,学生一入学,就被确定在某一专业学习,并按专业进行分班教学和开展活动;教师专注于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专业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供本专业的师生使用。

2.我国高校的学分制与国外学分制仍相距甚远。与国外的学分制相比较,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有几个不同之处:第一,必修课程过多,选修课较少,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大致在7∶3以上;第二,一门课程多由一位教师主讲,学生选择任课教师的自由较小;第三,规定每年必须修习的课程门数,规定了每学年必须达到的学分;第四,修业年限的弹性很小,提前或延期毕业的学生凤毛麟角;第五,学生以固定编班为基本单位,进校后就被规定在某一院系、某一专业和某一班级,选择专业的余地很小。学生被限制在院系、专业、班级里,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占据了学生绝大部分学习时间,他们难有余力进行跨学科学习。尽管有些高校推行主辅修、双学位制度和试(实)验班等方式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但由于学习时间的冲突和学习任务的压力,以及毕业时找工作或考研的冲击,真正坚持下来并能够拿到辅修证书和第二学士学位的只是个别学生。在培养方案改革方面,我国高校也力图减少学分总数,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扩大选课比例,降低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和调整的幅度并不大,真正让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仍非常少,必修课占主体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

3.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不够。由于学生对社会需要把握不清楚,对知识的逻辑结构不了解,如果放任自流,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常常会出现选择的盲目性,不仅不能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甚至还可能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运作方面也有一些具体问题制约着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入开展。如有些高等学校的主辅修和双学位实行按成本收费,学费较高。而且,现行的效率低、出错率高、程序复杂的课程选修和成绩管理模式也影响着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开展。因此,面对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高校和社会应积极寻求解决措施,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三、高校实施跨学科教育的对策

1.树立跨学科教育的观念。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是在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下,经过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以专业设置为基础的培养方式。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仍在计划经济的轨道上惯性运转,高等教育的计划性和统一性特征仍非常鲜明。高校自身在专业的调整方面没有发言权,也缺乏专业自主发展与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导致高校专业的无序性发展,使专业数量越来越膨胀,专业面向越来越窄,明显不适应21世纪国家对人才建设要求。导致毕业学生就业困难,而企业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我国政府统一进行了新一轮的专业调整,以归并专业方向,压缩专业数量,拓宽专业面向。同时,政府也逐渐放开了对高校的直接行政管理,强调高校自主办学。所以,高校应树立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加强跨学科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多学科的思维,全局、创新性地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建立跨学科教育的组织。目前,我国高校组织形式主要是“校―院一系”的三级管理模式,这种层级的管理模式在便于管理的同时,也形成了实现跨学科教育的障碍。如各单位行政系统与其他工作的影响和制约,无形中增加了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的难度;在解决问题时,由于是多主体的介入,在经费使用和科研成果归属上留有不确定的因素,这些问题将影响推进跨学科教育。从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来看,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通过打破学科和院系组织界限,成立各种跨学科实验室、课题组、协会组织等,形成校级跨学科的组织管理体系,指导跨学科教育活动。另外,高校应给予院系具有学科和专业的设置、调整,以及组织推进跨学科研究、教学的自,以利于院系制定跨学科的培养制度,设置适应跨学科研究的课程计划,引导学生养成系统的、辨证的思维观。同时,加强学科之间、院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比如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就采取了各自独立办学、相互合作的教育方式。

3.跨学科教育设计与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传授学生接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跨学科教育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为打造学生的主体精神,旨在培养高级理论创新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在跨学科教育过程中,仅仅靠跨学科知识的传授,以及过早地参与科研课题并不一定能显著提高创新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因此,第一阶段应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基础理论的教育。在课程设计方面要体现“与通识教育相关联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学科群相关联的跨学科课程设计和与研究型学习相关联的跨学科课程设计”;在教育结构设计上要体现“跨学科大学教育结构设计和现代大学中的跨学科教育设计”。第二阶段是面向问题的学生学习方法。如哈佛大学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模式”体现“学生面向问题的操作训练、思维锻炼、知识体系整合、创新锻炼”等。因而,在跨学科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实现三方面的转变:一是由被动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变;二是由一元知识学习向多元知识学习转变;三是由单一学习方式向多维学习方式转变。

4.加强对教师跨学科的培养。在跨学科教育中,老师是一个关键,只有老师具备了跨学科教育与科研的思想、精神与知识能力水平,才能在教学及科研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培养,如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最新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跨学科研究的前沿,从而激发学生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该提供多种条件,鼓励教师在本校或外校进修不同的专业,在资金和薪酬上鼓励老师辅修第二学位或第三学位。同时,加强不同学科的交流,开座谈会,组建不同领域的老师组建科研创新团体,进行科研活动,并对这些研究人员的学术评价、职务晋升、个人待遇方面根据其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专门研究相应的政策。

四、高校实施跨学科教育的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高校在推行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考评制度,如规定教学与研究方式、设立评价标准与方法、奖励和处罚制度等,才能更好推动跨学科教育方式。在制度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高校内会形成跨学科教育科研的氛围与观念。

2.人员保障。跨学科教育的特点是学科界限模糊、教育形式分散、人员多向参与。因而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特别是跨学科教育的管理人员需要专家学者型,学校应在人员配置上给予特殊政策。另外,跨学科的管理组织结构应是扁平化的,淡化管理层级,强调管理协作与交叉,使管理形式与跨学科的学科属性相一致。

3.资金保障。在初期,跨学科教育的众多事务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遇到的障碍较多,费用支出可能会比一般的教育方式要多。因此,为便于跨学科教育的推行,需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4.教育设施保障。跨学科培养更需要较多的实验设备,更多的讲座和座谈会,以及教学基地、实验室、现代教育条件等。把跨学科教育从学校课堂推向社会,形成跨学科教育的实验园区,促进跨学科教育的产业化进程。所以,高校需在设施、环境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卢晓东 宋 鑫 王 卫 董南燕:大学本科培养跨学科知识复合型人才的作法与相关问题探讨――北京大学的个案[J].当代教育论坛,2004:88~92

[2]刘宗南:跨学科人才培养课程构建方法论.武汉大学硕士论文(未发表),2004,5

[3]从友忠: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的理论与机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未发表),2004,6

[4]胡甲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5(1):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