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

时间:2022-05-26 13:10:14

任务驱动教学法论文

第1篇

保险学课程主要介绍保险基本概念、保险合同保险基本原则以及各险种实务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等内容,虽然保险学实务性较强,且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但对于尚未跨入社会的学生,课程的专业术语和概念较为抽象,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社会生活的难度更大。所以,任务驱动法与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具有契合性,在讲解保险学基本原理或内容时,以任务作为驱动,在教授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和解决任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保险学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保险学任务驱动法的过程

2.1任务前准备

首先是小组分组准备。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2012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共53人,按照3人一组(尽量避免“搭便车”学生的存在)自由搭配,共分成18个组(有2人一组),同时由小组成员推选组长负责本组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由各组组长以抽签形式确定该组的任务序号。其次为BlackBoard网络平台准备。教师将每组对应的任务公布到学生都可以信息共享的BlackBoard网络平台,鼓励各组间可进行信息交流与讨论,要求各小组在任务准备和完成期间将相关搜集到的资料公布于网络平台,与全班同学共享。该平台可用于学生与教师间有关任务完成或任何课程问题的讨论与交流。而且,期末各组的任务完成报告要共享到该平台,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最后为教师的任务设计准备。因为任务的完成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教师应当在该章节内容理论授课完毕即布置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提前熟透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框架,能够提炼出最具有代表性的18个任务,贯穿全部内容。

2.2布置任务

在与任务相关的理论章节内容讲授完毕后,教师将小组任务以书面的形式下发给组长并同时将任务内容上传到网络平台。同时,向学生讲解任务完成的整个时间安排与要求。整个任务的完成需要经过各组任务分析、资料收集与分析、资料提炼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由3位组员一起或推举代表进行任务完成的多媒体课件汇报并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注意,要求在任务报告中注明每位组员对于任务的贡献。鼓励学生搜集生活和学习中发生在身边的保险案例,比如,人身保险中的学生意外伤害险案例、医疗保险中覆盖大学生群体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案例等,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3资料收集、分析、提炼与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进行分工,查阅有关资料,以课本为辐射点,涉及网络平台、图书报刊等渠道,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而后由组长组织进行反复讨论,理顺任务要点和解决方法,对资料进行提炼,按照教师的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

2.4任务完成汇报与交流

在带领学生简单回顾理论知识以后,由该组成员或推举代表上台汇报任务完成情况———自己小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汇报期间组员和全班同学间可自由提问,汇报后先请同组组员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请全班同学对该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要求提出3个优点和3个不足之处。各小组完成任务后的讨论与评价,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2.5任务总结与评价最后,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从任务分析、资料搜集、提炼与制作和任务汇报等过程分别予以优点和缺点的指导,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资料的丰盈度、与知识点的契合度、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根据全班同学和教师提出的优缺点,小组继续完善任务完成报告和心得体会。在此过程中将各知识点进行总结贯穿,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其书面表达能力。

3保险学任务驱动法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1制定合适的任务

任务是学生搜集组织资料和解决问题的导航,所以恰当的任务至关重要。好的任务可以将枯燥无味的专业知识嵌入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解决任务的同时,学到相关专业知识,并切身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任务首先应该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如在讲解保险概述中的“重复保险”概念及其赔付原则时,教师采取情境式任务:某同学在A、B和C三家保险公司各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与其签订3份保险合同,且三份合同的保险金额大于保险价值时,若保险事故发生,该同学可获得多少赔偿金额?学生在完成该任务过程中,可深入理解重复保险的概念、与共同保险的区别及具体的赔偿方式,在具体的任务中,掌握相关概念和保险的运行方式。

3.2教师在任务驱动法中的作用

任务驱动法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扮演好设计者、指导者和观众三重角色。教师首先需要对课程整个内容和体系进行宏观把握,才能在恰当的授课时机使学生适时完成任务,巩固所学知识。为任务提供具体内容、人员分配、组织机构、流程设计和秩序维护,都体现了教师设计者的重要作用。评价和归纳总结阶段,教师要对整个小组任务完成的结果、成效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任务的更好完善提出方向性指导,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反思和升华,从而使整个任务善始善终。同时,当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存在争论时,教师需要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沿着自己的思路亲自探索有疑问的答案,教师充当任务顾问和参考资料的角色。

3.3任务驱动法应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辅相成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方法。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必须以必要的基础理论讲授为前提,在掌握概念后才能深入理解任务。保险学课程专业词汇和抽象概念较多,只有在理解这些词汇和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分析和解决任务。例如在讲述保险基本原则中的“损失补偿原则”时,只有学生对“全损或推定全损”、“物上代位权”和“代位追偿”等一系列概念具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备定位所需资料,否则,很难有效率地在图书馆和网络平台搜集和组织相关资料。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各部分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可将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比如在讲解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相关内容时,可引导完成任务的同学结合角色模拟等形式,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4总结

第2篇

若询问100位学生:“你喜欢上计算机课吗?”至少会有99个回答:“喜欢!”学生的这种回答不全是来自计算机课的感受,而是在社会、在家庭、从各方面、从各个领域接触计算机后,对计算机新奇而独特的优越性的喜爱。因此,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们对计算机课的期望变为失望,不论学生的计算机“功底”多么参差不齐,都不能“纵容”随心所欲,而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必须实施“任务驱动”。

上课时,首先给学生演示“成品”,如一期小报,一张统计表,一幅图画等,然后边演示边讲授做“成品”的步骤,过程中涉及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仅用10分钟讲授和演示,剩下的时间统统给学生上机练习,我来辅导答疑。每一节课都要求学生学会几个技巧,完成一个阶段内容,也就是一个“成品”或“半成品”。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教师答疑并提醒全体注意,这样,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循序渐进,学生操作及时,学有所得。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动机是“为了什么”,目的是“达到什么”,没有动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动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上课演示“奥运五环旗”,让学生一模仿二发挥。这节课设置的任务符合学生的实际,多数学生都关心奥运会,非常熟悉五环旗,一看就有兴趣;另外,应用的技巧难易适当,即复制和粘贴,多数学生很快能学会,只要教师在讲授步骤中特别注重知识点的把握,学生在自己画时就能抓住重要步骤,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

2、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教师演示的课件,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才能达到“任务驱动”的目的。这时,教师演示讲授操作步骤,尽管“全体广播”使学生只能用视觉、听觉,不能操纵计算机,但是教室里鸦雀无声,竟没有一个人不是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器的屏幕,这时的学生求知欲望最强,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想学会这引人入胜的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创设着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3、给予学生成就感

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包括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还有教学效果。计算机学科必须动手的特点,使教师的教法不可以纸上谈兵,也使计算机的考试不适于死记硬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想让五环互相环套,却涂抹了圆的一部分弧;想嵌入几个漂亮的汉字,却一个字都输不上去等等,逼你提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大功告成,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立刻又在考虑:“我不能白做,得留下,留在我的软盘上!”接下来就学存盘——一节课没停手,既没感觉累也不感觉枯燥,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要不是底下还有课,手怎么也不愿离开那小鼠标,这似乎不象考试,可再想想,难道这不说明你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完成了“任务”,不是考试合格了吗?

4、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任务驱动”对于学生,开始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采的创造作品,这就是由“任务驱动”引发的学生的无穷的创造力。计算机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一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在一堂课上,不可能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样,掌握快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又琢磨能否将自己画的图或网上下载的图片插入文档中,有的开始为迎新年制作贺卡——新的追求激励着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创作更美妙的“精品”。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第3篇

一、“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任务驱动法

近年来,一些学者也逐渐将任务驱动法引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路,分析市场调查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剖析实际市场调查活动流程,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重构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于职业院校,本科院校较少;主要集中于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较少。笔者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任务驱动法引入淮阴师范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具体情况如下:与其他课程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思路基本相同,该课程教学也是将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设计任务阶段,即按照市场调查与预测流程、专业特点及学生素质设计任务,任务设计的合理性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效果;第二阶段为分析任务阶段,即由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以具体任务为平台,通过引导的方式,在学生进行项目实施前,对项目进行分析,以便任务能够顺利的实施;第三阶段为实施任务阶段,即学生按组进行资料搜集、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来完成教师给定的任务;第四阶段为评价阶段,即对各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这既包括教师的评价,也包括自评和其他小组的评价;第五阶段为完善阶段,即各组根据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启发和帮助,修改完善本组的工作成果[2]。具体实施方案是:将整个课程分为绪论、市场调查课题确定、市场调查方案、问卷设计、市场调查方法、市场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及市场调查报告七个部分。除了绪论部分外,其他六个部分都按照“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向学生分派任务—学生实施任务—学生汇报—同学与教师再点评—学生完善”程序进行。具体任务包括:第一,成立项目小组。小组人数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而定,一般每组4-6人。第二,调查课题确定。每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特点确定选题并进行论证,包括:选题背景、决策问题和研究问题;接着每组将选题上报给教师,由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判断;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并最终确定每个小组的市场调查项目。第三,市场调查方案制定。每小组根据自己的调查课题制定本组的市场调查方案,主要包括调查目的与任务、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内容与项目、调查时间与期限、调查方式和方法、经费预算、组织计划等内容。第四,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设计。每小组设计一份完整的市场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然后在全班进行汇报,根据教师及其他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问卷及提纲。第五,调查项目的实施。每小组根据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在开展实地调研前,教师让学生根据预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然后课堂讨论其解决方案。第六,问卷整理、统计阶段。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审核、统计和分析,撰写整理统计报告。第七,调研报告阶段。每组撰写调研报告,并要求在课堂上陈述,由班级其它同学和教师组成评委对调研报告进行评价。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积极性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任务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这并不等于应用任务驱动法就一定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任务驱动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像淮阴师范学院这样地方性二本院校而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因此,在应用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来看,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设计的任务要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首先就要使设计的任务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为此:任务确定应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如果由学生单方面确定,设计出的任务可能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可能存在任务难易不妥、与专业不符等问题。如果由教师单方面确定,设计出的任务可能与专业相符、难易适度,但学生不感兴趣。因此,任务最好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可以先由教师提出一些任务,然后由各组从中选择出本组的任务或者先由学生提出调查项目,然后再与教师讨论确定各组的任务。2.任务量及难易程度应适度。任务量过少、难度系数过低都无法达到训练学生能力的目的,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任务量过多、难度系数过高则会造成学生参与性低,无法完成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设计任务时把好关,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每个小组的任务。3.合理利用评价手段。对于那些积极参与的学生,平时成绩可以额外加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不高、参与热情低的学生要多加肯定与指导,以增强他们参与意识。

(二)成绩评定问题在应用任务驱动法过程中,任务设计、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是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都需要做好,任务驱动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其中任务评价环节如果不能合理评定各组及各位学生的成绩则可能降低学生参与积极性,甚至可能引发一些矛盾。因此,公平、合理评定每组及每位学生的成绩十分重要,根据笔者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来看,合理评定学生的成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加组长的责任及权利。实施任务一般是小组为单位,小组每位成员在实施任务中的表现,教师不一定都清楚。因此,现实中,个别学生不出力、滥竽充数、混水摸鱼现象非常普遍。而同组其他成员顾及关系,并不会向教师说明这一情况,从而导致没出力的与出力的成绩相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对此,可通过增加组长的责任和权利来解决。分组时应给每组指派或由成员确定组长。组长负责本组工作方案的制定、成员任务的分配等事宜。同时,在教师给本组成员打分之前,组长先给本组成员打分,并且不让其他人知道,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个别学生滥竽充数问题。2.评分指标多样化。每组的成绩不仅要看任务完成情况,如任务的难易情况、任务是否完成、步骤是否正确、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等方面,还要考虑其他指标,如每组成员之间协作情况、遵守纪律情况等,其中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应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课堂交流与评价是应用任务驱动法的重要一环,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上面同学在汇报本组成果时,下面许多同学都不认真听讲的现象,达不到相互交流与促进的效果。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采取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讨论中。

(三)教师能力问题应用任务驱动法,从表面上看好像教师工作量减轻了、对教师的要求也降低了,因为任务主要由学生完成,但实际上任务驱动法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课前的任务设计,到任务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评价,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能随机应变,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解,善于观察学生[3];需要教师具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否则在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给予指导。因此,要使任务驱动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换角色。教师一直以来是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播者和组织者,这种标准化的知识教学方式,往往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形成聚敛效应。而在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教师通过明确任务目标、组织任务过程讨论、启发学生探索完成任务的最优方案、最终评价任务成果等一系列步骤,更多地扮演“教练”、“裁判”、“主持人”、“引导员”等角色。[4]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应用任务驱动法,师生互动增加,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同时让学生具有一定自由权,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再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及时更新、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参加一些专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解决学生实施任务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作者:张飞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以学定教,教学改革,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1、引言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实践性和应用性强。传统的“教师讲解”一一“教师演示”一一“学生上机练习”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任务驱动”(TBL,TaskBased Learning)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正好与《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特点相吻合。本文旨在介绍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机切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任务、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即“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教育论文,学生为主体”, “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师生间围绕“任务”互动,整个学习以“任务”完成为标志。“任务驱动”的教学流程包括五个环节:教学准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提出任务→接受任务、分析问题→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归纳总结,其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任务驱动教学流程图

3、《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软件的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多媒体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内容涉及: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应用系统等内容的理论教学与软件操作。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着:内容多、学时少、考查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技术更新、软件升级等情况,在作为考查课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的背景下,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结合新技术和软件的发展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同时学生要在有限学时内实践完成多种多媒体作品制作。如果继续延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以往“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目前该教学改革已获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

4、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践

本文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多媒体技术的“音频”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按任务驱动的五个教学步骤有序开展。

4.1 教学准备、设计任务

任务设计阶段属于课前的教学准备,“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设计的任务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前者任务简单,后者综合性强小论文。“任务”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使之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音频”章节的任务是:录制个人音乐,内容积极向上,歌曲不限。

教学目标:

1)掌握Audition软件的操作,掌握音频的第三方特效控件操作

2)了解歌曲录制的一般过程,学会录制个人音乐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

任务设置:

1)下载各自喜欢的歌曲伴奏

2)利用Audition软件跟随伴奏录制歌曲

3)对录制的歌曲进行后期加工和处理教育论文,如:降噪、混响、均衡、修饰、振幅等

4)利用第三方特效控件加强歌曲的特效处理

5)加入歌词,合成个人音乐

该任务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且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自然真实地引出任务,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明确学习目标。音频章节拟向学生展示优秀的音乐合成作品,如:音乐专辑、诗歌朗诵,然后提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3 接受任务、分析问题

学生授受任务后帮助分析任务,针对任务中涉及的音频原理、音频数字化处理、音频常见格式、音频压缩、Audition软件操作等理论知识做详细讲解。

4.4 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后,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在录制个人音乐的过程中,对于下载伴奏、录制歌曲等封闭型任务,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于歌曲后期加工、特效处理等开放型任务,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协作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思考。该阶段学生不断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

4.5 评价任务、归纳总结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科技创新纳入到成绩评定,由单纯结果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录制个人音乐的任务进行评价。

最终成绩 = 课堂考核*? +封闭型任务考核*? +开放型任务考核*? +测验*?

--其中?是各考核情况所占的比例因子,开放型任务考核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对最终作品和制作过程中的学习认识、学习感受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以评价问卷的形式开展,自我评价结果也可促进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4.6 教学成果

2005年,学校开设《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之初教育论文,仅3个班选修。近几年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不断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10年选修班级数达85个,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获得学校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学校重点教改立项、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课程的理论教学课件、实验教学课件分别作为学校多媒体课件重点项目结题。

5、结束语

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性、思考性和创新性。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以待改进,首先,随着选修班级和人数的快速增长,机房现有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急需补充设备保障实验的正常开展;其次,缺乏符合教学实际的“任务驱动型”教材,笔者与课题组成员正着手编写教材,以解决“任务驱动型”教材缺乏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薛为民.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唐新国.《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79-82

[3]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D].硕士,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4]许晓东.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2): 178-180

第5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 高职 教学实施

【基金项目】基金号:2011年武汉市属高校科研课题,任务驱动的高职数据库类课程的教学研究(编号201110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34-01

引言

任务驱动教学法,属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方法如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某一任务,在解决问题动机的驱动下,积极运用学习资源与相关知识或信息,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当前,任务驱动作为一种成熟和高效的教学方法已被高职院校的各种课程广为使用,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主动构建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很好的与数据库应用课程内容结合,体现数据库教学特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的教学实施包括任务的提出、任务的分析、解决任务的引导和启发、学习过程的总结和评价四个部分。笔者在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时,往往将任务驱动教学与互动教学相融合,任务驱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互动教学促进任务驱动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如下:

第一步:任务的引入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围绕本知识点,给出一个典型的任务案例,请同学们完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拿到这个具体的任务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这种学习是主动进行的,学生将带着问题,带着任务进行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情绪,进入下一步的教学环节。

第二步:新知讲授

带着上一步提出的任务,在这一环节中,主要介绍解决本案例提出的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在理论讲授后,列举几个例子演示相应的知识点。由于学生有解决类似问题的任务,所以,对于这个环节,他们会非常认真仔细地吸收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有取舍地为他所用。

第三步:回顾任务

要求学生对照所讲授的新知识,回顾在课堂开始时,引入的任务,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环节中,每个学生都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对于给定的任务会有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

第四步:分组解决

每位同学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学生小组内的讨论,小组间的激烈辩论,以及教师及时有效的点评后得到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激励学生产生超越他人的内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第五步:总结练习

教师总结本堂课中涉及的知识点,重申重难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习到的相关知识,进而,为了巩固效果,布置相关的作业。

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的好坏,通过不断地查询不同的书籍,看不同的资料,教师应将整个课程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充分体现在任务中,通过对一个个单独的任务,让学生掌握每个小知识点,在最后,再做一个综合的项目,融合这些小知识点,这样通过案例与项目的相互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感兴趣,既体现了教授理论知识的要求,又体现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要求。

2.举例说明

以《数据库原理及SQLSERVER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数据库的创建知识点中,首先引入案例,提出任务,设计一个学生信息数据库,带着这一问题,讲解创建数据库的新知识,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讲授完毕,请学生分组完成案例中的数据库的创建,最后对各个组完成的情况加以点评,最后总结新的知识,提出新的问题,引入下次课的内容。

3.结论

通过具体的实践,该方法在高职《数据库原理及SQL Server程序设计》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普遍为学生所接受。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中,任务的设计与选取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入不同层次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实施能不断进行下去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王祥仲.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5,(3).

[2]徐涵.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对教师的新要求[J].教育与职业,2007(5).

第6篇

关键词 任务驱动 统计学 任务设计 成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atistics Teaching under Task-driven Method

GAO Linhai

(Hu'n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Changsha, Hu'nan 410020)

Abstract The tast-driven method can make good result in statistics. Fistly, the essay introduce some questions in statistic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secondly, it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in practice teaching importantly; lastly, it appraise the application result.

Key words task-driven mothod; statistics; task design; effect

1 统计学教学的存在问题

1.1 学生学习与职业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其矛盾体现在: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弱,对统计学科中众多公式的学习存在厌倦和畏惧心理;对统计学的目的和应用不明确,认为统计学只是一种专业的理论课,需要背诵很多公式和原理;没有意识到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社会和将来的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职业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强化对统计的分析能力,需要用统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师教学思路与职业目标存在的矛盾

统计学在高职院校中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统计调查与分析等多种能力,由于传统的教学思路的存在,以及学校经费和场所的限制,很多教学教师怕麻烦,教学仍停留在课堂理论学习的阶段。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多过强、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式不合理等,①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低,缺乏用统计思维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缺乏用统计方法和手段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 任务驱动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任务驱动法的认识

现在很多统计学的教学中,都大量应用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但是相对于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在统计学中的应用更有优势。案例分析法与任务驱动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案例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学生案例的学习与分析,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的理论和公式原理,达不到实践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法,是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任务。任务驱动法是让理论配置任务,侧重在于实践的能力,减少了理论讲解,需要学生主导、主动地完成任务。通过目标任务的驱动,来推动教学的完成,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分析能力。

任务驱动法教学的主要思路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每章节的教学任务,给学生先进行理论与方法的储备讲解,然后布置和监督学生来完成任务,并对学生完成的任务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2.2 统计学课程中的任务驱动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我校统计学的教学实践中,其主要的应用模式为:

(1)教学方式的改变。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统计学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大改变。教学的改变主要体现在:①相应的学时延长,延长到110课时左右。延长教学和学习的时间,为学生的任务完成提供了保障。②理论课时比例减少,实践的课时占比上升,实践课时占到了60%。③任务完成的地点从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改变成课堂、机房与社会调查形式的并重。④上课的方式,增加了统计软件excel等的应用。⑤对学生的考核也发生改变。以小组的考核为主,个人的考核为补充;分值中过程考核占比70%,结果考核占比30%。

(2)每章节任务的设计。任务驱动法的驱动效果,关键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要合理、可行。既要考虑学校条件的限制,又要结合统计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统计调查的对象应该让学生能比较熟悉,统计数据的直接和间接取得就比较容易,任务的要求和目标就能够完成。每章节中任务的驱动,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小组方式,取得统计调查的数据。学生要到社会、企业和图书馆、网络中去取得数据,才能应用统计的原理来分析问题,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

(3)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需要按照任务的设计原理,做到任务目标的明确,让任务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每章节的任务应该有多个,便于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和对比。以指数分析章节中“学校学生CPI指数调查分析”为例,我院统计教学中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为(见表1):

表1 任务驱动的过程演示

通过对“学校学生CPI指数调查分析”的任务完成,学生达到:(1)掌握指数分析的原理和作用;(2)理解CPI的实际应用,对统计局每月公布的CPI结果有更全面的认识;(3)认识到CPI的结构和不足。(4)对统计软件的应用更进一步。

3 应用成效

任务驱动的教学在我校经济管理系进行了近两个教学年度的实行,效果还是比较明显。通过对任课老师和部分学生的座谈和调查,主要的收获是:(1)学生对统计学有新的认识:结合了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学生觉得忙但很有趣;活学活用,能用统计的知识具体分析身边的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数据,提高了学生统计分析的能力;开始关注社会中统计数据的公布,提供资金的见解;有部分学生考取了统计资格证。(2)教师的职能得到了改变:理论课时减少,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教师从单纯理论知识的讲解,转为对学生实践的讲解、监督和评价,有效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3)达到了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实践要求,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然,任务驱动的推行,对教师和学校的要求也有相应的提高。任务设计合理与否,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前提。在推行的过程中,有些任务的设计不成功,则驱动的效果就不明显。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强化任务驱动,来完善统计学的教学。任务驱动的定量效果,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评价。虽然教学中也存在不足,实践证明在统计这门操作技能要求高的课程中,任务驱动是一种非常好的实践和理论结合的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受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经营管理沙盘项目” 资助

注释

第7篇

关键词:教学;任务驱动法;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543-01

所谓任务驱动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紧扣一个任务的活动中心,提出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运用已有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在其他同学的协作下共同学习。食品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更加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食品化学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传统食品化学教学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第二,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只是一味传授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传统教育中,主要通过试卷笔试的方式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无法体现学生的平时表现。

2.任务驱动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食品从加工到包装成成品,每个过程都经历着物理、化学、生物变化,每个过程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下,将每一阶段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驱动学生在自己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不再是死记硬背。

2.1 设立相关情景。教师创设与现实情况相符合实务情景,尽可能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使任务更加真实与形象,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加投入任务中去。例如,近几年,我过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案例可以作为课堂案例选择之一。类似真实的学习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任务的思考与判断,更加直观的去领悟学习中的知识原理,而不再是浮于表面。

2.2 确立教学任务。在设立的相关情景下,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确立若干个可执行性教学任务,并且明确每一个任务的教学目的。选择一个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当前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作为任务的中心内容,作为学生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学生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构建知识框架。

2.3 共同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任务驱动法提倡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不再是一味的"填鸭式"教育,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对获得的任务进行分析,与老师讨论,制定一套系统的完成任务的计划。以小组为单位既可以锻炼个人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团体的力量。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也能在别人的观点中获得灵感,制定更加完善可行的计划。

2.4 有序实施任务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始终要执行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在教师提出任务的指引下,学生要自主完成任务,在完成计划中必定会遇到种种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对错,以学生自己动手的方式来增强他们对知识点、注意点的记忆。

2.5 成果验收与评价。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每一阶段都要总结,在整体完成之后向教师汇报成果。教师要对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协作给予肯定,对过程中发生的小摩擦给予适当的评价。

3.任务驱动法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对学生而言,任务驱动法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它以类似真实的情景入手,增加了学生学习食品化学理论知识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去理论知识的记忆,同时它以"任务"为中心,为学生培养动手能力提供了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完成任务,获得了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学习方法完全适合食品化学这样理论与实践并存的学科。

对教师而言,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不再是以直接传授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各种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任务进行分析探究,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最终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法在食品化学的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打破了传统沉闷的课堂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既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的展现了才能,为学生发散创意思维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也提高了教师的上课效率。

4.任务驱动发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注意点

4.1 细分任务。教师在根据教学大纲制定任务时,要将整个大任务细分到每一个阶段,形成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并将这一个个小任务布置给学生,通过完成小任务来实现总的教学目标。

4.2 科学设立任务。教师在设立任务时,要依据教学大纲,不能脱离课本,既要讲书本中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任务的设立是任务驱动发教学的核心内容,任务的设立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原则,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设立任务时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将学习目标分成不同层次,有简到难,层层深入。

4.3 任务驱动法趋于简单化。任务驱动教学中存在任务简单化倾向。制定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内容,但如果将任务简单化将达不到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就失去了增强师生之间互动、提高教学效率的最终目标。

4.4 实行多元化评价。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后一步是效果评价。效果评估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肯定,积极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对任务驱动教学的兴趣,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采用比例式评价,以教师评价占总评价的百分之五十,其他小组评价占百分之三十,小组成员评价和自我评价各占百分之十。

5.结束语

食品化学作为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在我国高校设置范围较为广泛,应当多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创新意识与精神;有利于学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职高生物教学;应用探讨

1任务驱动法的理论建构

简单地理解任务驱动,就是通过教学任务的分解,以任务为驱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倡导学生主体核心地位的凸显,以期借助问题的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通过真实教学环境的创设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与感悟,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究参与获得课程学习的满足感。任务驱动与教学融合,通过分解知识实现多个任务的课堂呈现,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明确任务隐含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巩固新知,从而达到课程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教师课堂主导地位弱化,学生课堂自主性显著提升,学生在教师的任务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合作互动实现对知识的重组与建构。任务驱动法在职高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表现为让学生明确任务达成的目的与动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具体学习任务分析分解,尝试找到任务达成的方法与手段,以方法与手段为指向制定可行的任务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在任务方案指引下搜集各类信息素材,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任务驱动引领下,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

2任务驱动法在职高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创设教学情境,明确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的明确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前提,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综合教学大纲与临床教学实际,将教学任务的制定与教学情境的创设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发掘教材,实现教学任务的情境导入,以此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热情。而生物教材每一章都对应总体教学目标,教师在组织任务驱动时应将总教学目标细分为分任务,通过分任务的有机组合推动总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针对职高生物教学中的育种教学,多数学生对任务缺乏兴趣,而利用多媒体呈现两种不同性状的小麦图片,引发学生引发对“具体农业生产中哪种小麦品种更符合农业生产需求”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在特定教学情境中思考优良小麦品种的选种过程。相较于传统单一的课堂讲解,图文并茂融合任务驱动,更能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性与互动性。

2.2分析教学任务,学生自主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但教师课堂主导地位的弱化并不意味着教师课堂参与的消失,教师在组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前应对任务所涉及的内容和知识点做好引导提示,让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及数据搜索,开启主动探索知识学习的大门。教师的提示引导是学生资料搜索与课堂学习对接的桥梁,也是任务驱动实施的推动力,只有做好教学任务的正确分析才能让自主探究更具实效。例如在职高生物育种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育种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明白新品种培育首先是基因突变,而可遗传性变异来源于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几个方面,而可遗传性变异应用于生物实际带来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如何做好育种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物原理、方法途径、优缺点等方面深入探究,必要情况下发挥举例说明的教学优势。

2.3小组互动合作,得出问题结论

合作是教学任务达成的关键。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就学习任务互动探讨,合作学习,通过小组的智慧分析,得出小组答案,由小组代表课堂阐述。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角色的转化。从授课者转变为课堂组织引导者。从学术专家转变为小组探讨一员。学生在探讨中遇到困难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在学生探讨积极性不高时教师督促鼓励。例如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探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部分小组出现提取液颜色浅、色素带不直、条数少的实验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实验,发现实验不足,规避缺陷,合作改进实验方案。学生在反复的实验引导下做好课程结论的总结归纳。

2.4学习作品展示,教师教学总结

任务驱动的实施主体是学生,整个实施工程也比较自由,因此学生在问题认识与总结上也往往是零散不系统的。因此在任务完成后组织小组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很有必要,这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终教学落脚点。在学结与展示时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音视频及图文展示,对比小组研究成果,并由小组负责人对任务探究过程阐述,小组之间客观评价,强化学习结果认识。例如针对职高生物育种教学,有的小组运用生物知识培育出矮秆抗病小麦,其以基因重组原理为支撑采用了杂交育种。其最大的优势实现优良性状的融合,而缺陷则在于育种时间长。通过小组的客观分析评价,多数学生以此为指导进行自我育种方案的修补与完善。教师最后点评总结,为任务驱动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

3结语

任务驱动法在与职高生物教学的结合中,实现学生生物基础的夯实,也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自主意识。本文在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职高生物教学具体实例论述了该教学法的教学优势与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建构起教材、教师及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架构,更积极地推动职高生物教学。

作者:孙惠霞 单位:山西省原平市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夏正兵.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高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4,04:45.

第9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纳入我国大学教育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其在以后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辅助,使学生成为既掌握专业技能,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与其他偏重学术化理论知识传授的课程相比较,《计算机应用基础》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而更多地关注实际操作、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掌握且运用知识。基于知识点传统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各大院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目前,作为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实际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和实践性,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将要学习的课程知识分解在任务中,学生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来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预先合理设计教学任务,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进而改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信息交流,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种具体应用,在学习过程中,以一个共同的任务为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进行积极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带动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和学习任务的设计者,通过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主体作用。同时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将教师、学生和任务融为一体,给学生构建了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氛围。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以往被动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出了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协作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由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更新很快,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掌握操作技能。建构主义理论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这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任务驱动教学法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实践性,特别适合计算机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是教与学相结合的理论,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内含,逐渐形成了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原则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法,主要表现在实现了三个中心的改变:将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为中心,将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教学法中的以课堂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操作为中心。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精神。教师进行任务设置时,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既要包含基本的知识点,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重要知识点,或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事先演示一遍,并给出详尽的操作步骤,以便学生能够自主操作。例如在学习Windows画图版功能时,首先教师先演示一遍,教会学生基本操作,然后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幅作品,具体作品学生可以自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绘制,完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而且还培养了创新的精神。(2)任务可操作性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任务设计时,要考虑到任务的可操作性,即考虑到任务实现的客观条件。例如,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讲解计算机硬件知识时,如果只是理论讲解,学生对硬件的认识比较模糊。教学条件允许的话,在教师的示范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对计算机进行拆卸和组装,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达到教学目标。(3)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学习环境包括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实现任务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手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学习,才能使任务的学习更为直观化和形象化,有利于教与学的发展。(4)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意义建构,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反应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意义建构的水平。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应以任务完成的情况来评价。同时,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好坏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设计下一任务提供依据。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

相对传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再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知识的积累,也不是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进行顺序教学,而是以任务驱动来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具有自身的一些优势:(1)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任务和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情境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进入角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任务。(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任务驱动教学法其中一个主要的特点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运用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教师于合适的情境中给学生设置任务,组织和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索精神,引领学生在完成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学习。(3)有利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培养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任务驱动法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具体任务的完成过程,通过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激活,自主进行问题探索,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步骤

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原则,具体的教学步骤分如下:(1)提出任务,设置情景。根据教学的要求,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任务。例如:让每个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份自己的简历,并给出具体要求,如必须包含照片、图片、艺术字和表格,主题明确,尽量有独特的创意等等。围绕知识点创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2)组织讨论,分析任务。围绕所给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任务的特点、难点进行分析,寻找解决任务的方法。上述个人简历制作任务中,实际上可以分解成几个小任务,分别来完成。(3)明确思路,示范引领。根据讨论、分析的结果,揭示任务的重点,明确任务的解决思路。如讲解WORD的集成操作界面和一般操作,教师可适当做出示范,可以减少学生走弯路,引领学生抓住解决任务的要领。(4)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如WORD制作个人简历中需要用到“文本框的使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给定的任务要求,自主探索,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有创新发挥的学生,教师应进行鼓励,并对确实有困难的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其完成任务。(5)结果检查,学习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任务完成情况做出及时的评价,总结任务的解决要点和经验。

五、结束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以兴趣为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此外,此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对于其他操作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同样适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所学课程知识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4-27.

[2]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杨爱鑫.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教学法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6).

[4]沈晓林.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9,(31).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 应用写作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18-03

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都属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世界职业教学理论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它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成为我国职业教学改革所推崇的重要方面,被广泛运用于职业教学中。在应用写作教学方面也不例外。不少职业院校的教师为了改变传统应用写作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应用写作教学的实效性,都尝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其中备受推崇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都属于同一范畴的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某一对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因此导致不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分辨不清这两种教学方法,更有甚者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混为一谈,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造成一些偏差,进而影响教学改革的效果。因此,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如何区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共通之处

(一)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首先,从以学生为主体方面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先设计出某项渗透着学习内容的任务,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即是设计为某种文体在具体工作或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设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然后由学生运用该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该项任务。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先按教学要求将课程设计为模拟实际工作情景的若干个项目,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际工作的步骤,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具体的项目。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即是将应用写作教程设计为若干个写作技能的单元,将每个技能单元当做一个学习项目,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共同完成每一个模拟实际工作情景的项目。由此可知,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以任务或项目作为驱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行为,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演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应用,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其次,从以教师为引导方面来看,这两种教学方法并不是“放羊式”的教法,而是由教师掌控全局,具体是由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提出学习任务和学习项目,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掌控学生的学习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以指导,教师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引导者。

(二)都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具体文种的写作知识和方法,还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而言,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相关的写作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会学”、“会做”的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在为人处世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都是将“教、学、做”融为一体,重点强调在“做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学习过程都可以有一个共同合作最终完成任务和项目的过程。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学习过程可以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学生在写作或处理某些文体的行文程序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有创造性地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各抒己见,为完成某一任务和项目出谋划策。同一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共同讨论、合作,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最后制订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小组之间又可以交流意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恰如其分地加以引导和点拨,并适当地予以点评和肯定,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交流、促进、提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差异之处

(一)设计的目的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个任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要传授的理论知识,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计划的写作教学中,可设计结合具体工作事务为某企业部门拟写一份年初的工作计划。要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必须认真地学习计划这部分的写作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运用写作知识写出符合要求的工作计划。因此,通过这一任务的实施,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要用上的知识,增强了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能使知识的掌握更具方向性,因而掌握得更透彻、更牢固,与此同时,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项目教学法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完成设定的项目,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系统的项目训练具有能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工作问题的技能和本领。如在公文写作方面,根据学习的目标可设计出如下三个项目:一是实地调查当地政府和市委各部门的组织机构,了解各部门的隶属关系。通过实施这一项目,学生能具体地了解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准确地把握各种部门之间的行文方向和行文关系。这一方面为学生能更好地写出切合工作实际的行政公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完成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公关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他们将来从事部门工作作了很好的铺垫。二是某行政单位办公室为解决具体工作事务拟写上行文(报告、请示)、平行文(函)和下行文(命令、通知、批复)。通过实施这一项目,一方面使学生真正掌握常用的几种不同种类的公文的实际运用,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如何上情下达和如何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反映问题,如何和平级单位互通信息、商洽问题、互相沟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三是结合具体公务情况进行学习,即某行政单位办公室完成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等公文处理程序。通过实施这一项目,学生掌握收发文全过程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理解和运用了公文管理知识,还提高了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

(二)设计的依据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根据本章节的知识点来设计任务的,这种教学方法是遵循原有的知识结构关系来开展教学,如为某公司制作一份规章制度,就是根据教材本章节要掌握规章制度的特点和一般写法的知识点来设计的。项目教学法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设计教学项目的,从而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关系,是以工作需要作为出发点,例如针对教学的对象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项目教学法时,结合学生将来的创业需要和实际工作需要来设计企业管理常用应用文写作项目,如设计创办一个新公司这样一个项目就涉及可行性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商业计划书、会议文书、委托书、公司章程、公司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启事、广告等应用文写作,其中不仅有财经文书写作,还有传播文稿、事务文书的写作,打破了原有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的传授显现实用性、综合性的特点。

(三)设计的场面和规模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小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兴趣,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其任务可以是收发文的一个程序、为某公司制定一份规章制度、为某部门撰写一份简报、为某单位写一份工作总结,等等,设计的场面和规模比较小。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将整学期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分组完成各个项目,从材料和相关信息的收集、项目总体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具体实施以及实施项目后的评价,都由学生亲自操作,教师只作为一个课程教学的管理者、引导者和协调者,设计的场面和规模比较大。

(四)完成的期限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一节课内完成一个任务或几个任务,完成的期限比较短。而项目教学法可以是一节课完成一个项目,也可以是几节课分阶段完成同一个项目,完成的期限比较长。

(五)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难易度不同。为了更具体地了解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际,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考察访谈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本人所教的两个对照的实验班和教学团队所教的班级为主,区内其他几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辅,对在读的高职学生进行了集体问卷调查和个别考察访谈。问卷设计见表1。

表1 问卷设计

序号 问题 选项 选答

教学法 A B C D E

一 对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你的喜欢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较不喜欢 不喜欢

项目教学法

二 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的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项目教学法

三 运用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全面深入 比较全面深入 一般 较不全面深入 不全面深入

项目教学法

四 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你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透彻 比较透彻 一般 较不透彻 不透彻

项目教学法

五 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你对写作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好 较好 一般 比较差 较差

项目教学法

六 这两种教学方法所涉及的问题的情况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新 较新 一般 不够新 不新

项目教学法

七 参与这两种教学方法所组织的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容易 比较容易 一般 比较难 难

项目教学法

发下问卷800份,收回答卷800份,从参与答卷的学生中各抽出六个问题都答全的答卷200份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表中统计结果的数字指的是被调查的该种类200名学生对某问题某选项的选答人数。

表2 问卷统计结果

序号 问 题 选 答

教学法 A B C D E

一 对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你的喜欢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158 25 12 3 2

项目教学法 161 28 8 2 1

二 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的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174 19 5 1 2

项目教学法 176 16 4 2 2

三 运用表中所列的两种教学方法,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54 67 72 7 0

项目教学法 171 21 5 3 0

四 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你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151 32 13 2 2

项目教学法 149 30 17 1 3

五 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你对写作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162 27 10 1 0

项目教学法 170 23 6 1 0

六 这两种教学方法所涉及的问题的情况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2 3 12 20 163

项目教学法 178 11 4 5 2

七 参与这两种教学方法所组织的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如何? 任务驱动教学法 143 24 25 5 3

项目教学法 5 7 13 21 154

结合个别考察访谈所了解的情况和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情况,对问卷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说明和总结。问题一、二调查了解的是学生对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喜好情况,着重了解这两种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调查结果表明,这两种教学方法受欢迎的程度相差不大。相对来说,项目教学法受欢迎的程度略优一些,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反映了由于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实际操作性强,符合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实操的特点,他们能通过完成任务或项目这个动态的过程获得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因此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学生的欢迎。问题三、四、五调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问题四、五的结果看,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具体的写作方法的掌握方面差别不大。差别大的是问题三,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深入,而运用项目教学法,学生能较全面深入(下转第134页)(上接第119页)地掌握知识。问题六、七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表明,项目教学法涉及的问题都比较新,相对来说,任务教学法涉及的问题不够新,因此,参与项目教学法所组织的教学活动难度比较大,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新的挑战。

三、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是两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而又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当前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混为一谈,导致实施起来界限不清,似是而非,把握不到位,影响了教学的实效。二是将这两种教学方法孤立起来,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教学的理想效果。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考虑以下两种做法。

(一)分清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实质,有区别地加以运用。首先,要分清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实质,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有区别地加以运用。具体来说,在教材单元设计比较合理的情况下,可以依照教材的编排,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开展教学。如果教材单元设计不够合理,那就应考虑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重新设计教学项目,运用项目教学法来开展教学。

(二)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周期里,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交叉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如设置组织校运会,学生作为校运会组委会工作处的工作人员开展文秘工作这一项目,具体实施这个项目过程中又将该工作项目分解为多个工作任务,分别为:向学院领导呈送召开运动会的申请(请示);学院发文同意举行运动会(批复);向各部门发出召开运动会的通知(通知);向学院递交校运会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为校运会报道比赛信息(消息);向学院递交校运会总结(工作总结)。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是两种相关联而又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地、灵活地加以运用,这将能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德]迈尔.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童加斌.高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周光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孙玉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6)

[5]吴静.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异同比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第11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各种层次的计算机人才,因此,中职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职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出了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使用分层递进策略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分层递进

一、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的教育使命。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建立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素养,是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学生应在学习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意识、知识、技能和相关理论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现阶段我国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时代性。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代教育的任务,在中职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根据现代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面向时代,坚持以人为本。二是科学性。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符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模式建立在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三是突出教学能力。教师的教育模式应该适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明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和工具。

二、中职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介绍

任务驱动教学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最早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被称为“范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教师主要根据较清楚的、较好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进行教学。一般情况下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是构建理论在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是建立在构建主义理论之上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提倡教师把教学任务隐含在一个或者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任务中,把完成任务当做教学活动的中心。

2.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可以概括为:(1)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中,学生是信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以教师为主导。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上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任务的设计者、任务情境的设计者、学习平台的提供者、任务的评价者、课堂的控制者。(3)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任务的设计。

三、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使用分层递进策略的措施

1.教师要充分备课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备课时,教师要仔细分析教学大纲、教材、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设计课堂教学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例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考虑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将会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施动态分层

教师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还要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一些学生接触计算机可能比较早,但是有些学生接触计算机比较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接触计算机较晚的学生有所关注。例如,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层次的学生。

3.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对于那些接触计算机较晚、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模仿性学习作为主要教学模式,使这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对于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驱动教学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四、小结

综上所述,要较好地实施中职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中分层递进策略,教师就必须在充分理解驱动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郭林涛.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构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3).

[2]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2002(1).

第12篇

Abstract: "The task-driven approach" is a constructivism theory based on the method of teaching. With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to guide teaching computer, you will find the task-driving method is very suitable. Driven by task more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 interest,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high qualit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mand of skilled talents.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eaching, the author summed up advantages of using the model in computer teaching and the key of using the model in teaching practice.

关键词: 任务驱动;计算机;实践教学

Key words: task-driven;computer;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176-02

0引言

计算机实践教学是整个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对教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任务驱动教学则用案例推动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由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近几年来本课程组在我院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初步探索表明,运用到多媒体相关课程中,获得了较佳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法研究意义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方法。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计算机教学,就会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多方面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案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和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任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以任务驱动主导的教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再以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改用任务为线索串联模块,组成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往往以某一任务案例布置,来导入教学,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老师讲解时间减少,而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对在任务案例完成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表现出来的问题,则由教师在巡视时解决。实践证明,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可以加强自主学习,深人理解教材,增强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对于教学来说,可以激励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相互促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新型IT人才。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创新的、有个性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能力及教师素质,教师们已能熟练的运用该教学法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研究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着重大意义。

2“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实施

2.1 明确任务驱动教学法内涵,为教师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明确了教学方法,使教师们在工作中有了方向,也激发了教师们在实践教学中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改变教学单向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此教学法运用,彻底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构建一个有序、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课堂教学环境,有效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次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2.2 建立教学“任务驱动案例库”提出并实践“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精选出的任务案例为中心。在计算机方向相关课程,编选及制作形成一套完整的案例库。并且符合教学目标的案例。并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案例库,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更为方便地使用和研究案例。

2.3 “任务案例―演示操作―师生互动―学生领悟”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传授―接受”模式。在教师的案例演示下,学生独自操作以发现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可以认识和学习相关知识点,学习目标更明确,从而快速的掌握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具体实施步骤:①在这一阶段,老师把教学内容以任务案例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法,使他们亲历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对探究能力弱的同学老师此时应以一个普通的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他个人的经验和经历暗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启发他们探寻出任务的解决方法。②在这一阶段先由学生结合前阶段的探究活动提问,教师对问题进行讲解,以解决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结合教学任务进行总结讲解,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梳理,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③这一阶段,学生操作把任务完成,使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人的能力。此时老师可通过巡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完成任务后与教师给的任务案例相比较,学生再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喜悦,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产生了“我也想来试一试”的强烈的欲望。④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基本掌握教学内容,老师可以设计新任务,给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这一过程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及“终身学习”的习惯。

以上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它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通过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探究和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了更为自信的心理品质。

3“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

3.1 围绕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任务案例。合适的案例是此教学法的关键,案例选择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选择案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案例要来源于实际,其次案例要具有典型性。设计任务案例的方法是:首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应该掌握的能力,将相关能力结合在一起形成几个核心能力,然后围绕各个核心能力来选择案例。围绕每个核心能力应选择两个以上的案例,一个供上课使用,另一个供学生作练习。其次收集完成案例所需的素材。授课前所有的工作必须都完成。

3.2 任务驱动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在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刻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对于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应用软件的学习,如flas设计、photoshop平面设计、premiere影视编辑等,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对于理论性较强,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等,则不宜采用。

3.3 在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转换或调换,即揉合任务。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状况,并积累大量案例素材,为设置教学情境,即设计任务所用。

3.4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最好在具有交互式的多媒体电子教室中进行,使任务驱动法的四个步骤环环相扣。

3.5 根据计算机相关课程极具实践性的特点,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即平时考核以完成的相应课程设计作品(独立任务)为考核内容;期中和期末考核以完成综合性课程设计作品为考核内容。考试以上机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际操作掌握程度以及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实践基本操作能力,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6 任务驱动教学法拥有自身的特点,但仍然继承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很多优点,如: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动手能力,重视循序渐进。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较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将主动与被动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延伸和发展。

4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则主要时间花在动手摸索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使用这样教学方法,学生学得快,学得牢,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学习型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教育研究,2000,(10).

[2]徐联华,周建华.任务驱动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高教论坛,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