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言哲学论文

语言哲学论文

时间:2022-03-21 04:0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言哲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言哲学论文

第1篇

一、“药”与“荃蹄”———大相径庭的语言悖论

这就是德里达所批判的“语音中心主义。”他在《柏拉图的药》一文中,通过对作为文字的“药”这个意象的分析,对柏拉图乃至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关于扬语音、贬文字的“语音中心主义”进行了分析和鞭挞。在柏拉图的《斐德若篇》中,苏格拉底讲了一个关于文字的神话:埃及有个神叫图提,他发明了数目、算术、几何、天文、文字等许多东西。有一天图提想把他的这些发明献给国王,国王收下了数字、几何、天文、地理,却坚决谢绝了文字。尽管图提把自己发明的文字当作医治教育和记忆力一剂良药来看待,但国王却认为“你所发明的这剂药,只能医再认,不能医记忆。”文字的发明并没有帮助我们记忆,相反却威胁和损害着我们的记忆。“如果人们学习书写,它就会在灵魂中助长遗忘。灵魂将不再回忆,因为它将依靠那写成文字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再从灵魂之内,相反却借助外在的标记来唤起对事物的记忆。”而记忆在柏拉图那里是有着特殊含义的。因为作为真理的理念只存在于彼岸世界,人们是无法靠认知抓住理念的。那么人如何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呢?柏拉图认为,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前,他的灵魂已经经历了无数个轮回,已经掌握了真理,一旦转生为人,就把真理遗忘了。因此,要重新获得真理,就必须努力去回忆自己的灵魂原来对于理念世界的认识。因而,通过助长遗忘,文字切断了通往真知的道路。所以,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虽然睿智,但述而不作。而柏拉图为了转述老师的思想,使用对话体形式,以尽可能透明和忠实的方式转述老师所说的话。而庄子的言意观是由其道无本体论所推导出来的。庄子的道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它不是神灵的产物,而是自然的产物,所谓“道法自然”,“天道自然无为”。“自然”即自然而然,顺应天地万物的规律。庄子眼中的“道”是宇宙之本体,万物之源头,无形无色,无始无终,是不可言说的,所谓“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就在《天道》篇中,庄子又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成玄英疏:“随,从也。意之所出,从道而来,道既非色非声,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中轮扁对桓公说:“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书写文字的不信任,也看到一个道———意———书的层级解构,因此,在庄子和柏拉图之间似乎有了相似性,但这是否意味如张隆溪先生所说的,“思想、言说和文字的形而上等级制度不仅存在于西方,同样也存在于东方;同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一样,中国也有一个类似“书、言、意”的形上等级制,也存在着理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事实上,庄子的有关言意关系的讨论的实质是“言”和“道”的关系,他意在说明作为表意工具的人为语言在“不期精粗”、超越了“形色声名”的最高层次的混沌之“道”面前是无能为力的。道既然是虚无、混沌的状态,那么任何人为的通过语言或思辨来悟道的努力都将是南辕北辙。他否定的是作为整个语言文字的“言”,其中也包括“书”,而并没有刻意地将作为口头言说的“言”和书写的“书”区分开来。在其他地方,庄子也同样使用了“言”字,如“道昭而不道,言辨而不及”(《齐物论》),“言者所以在意”(《外物》),“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致,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秋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言”和“意”是用来表达语言和思想的一对范畴。“言”并不对应于英语中的“speech”,而是代表包括言辞、名称、书、文等在内的语言的总体。如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就是围绕着“言”能否尽“意”展开的,又如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孔子的“吾欲无言”,或者陆机所云“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刘勰的“意翻空而易奇,言证实而难巧”,其中的言都没有仅指口头言说的意思。尽管庄子反复强调道不可言,然不可不言。事实上他也一直在言,《庄子》一书洋洋洒洒十万余字即是明证,这就是所谓的“道”与“言”的悖论。只不过他主张不可执著于日常人为语言的拘囿,所谓“不落言荃”,因为世人往往满足于浮华之词,执着于形名声色,“道”反而因为“言”而被遮蔽。所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所以,他主张“无言”、“忘言”。“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言本身不是目的,终极目的是体悟道,达至与道合一的大美境界。在这个意义上说,庄子的语言观带有强烈的工具论的色彩。“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论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魏晋的“言意之辩”将其引入文学理论,成为诗学“意在言外”的源头,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标准的原则,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庄子的这种“自然”哲学也形成了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艺术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在文学创作上,庄子强调不要受语言文字的局限,而要“得意忘言”,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庄子和柏拉图都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表示了怀疑,但在柏拉图这里,语言被分割为口说的语言和书写的文字,他否定的是后者,而非前者,恰恰相反,作为声音和意义结合体的口语在他看来是最完美的直接表达意义的理想语言。德里达在《书写学》中指出,这种语音中心主义从柏拉图开始,到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卢梭直到索绪尔,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传统。在柏拉图看来,诗人只是肤浅的轻率的模仿者,对摹仿的对象一无所知,不可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而只有睿智的哲学家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达致真知,步入绝对美的殿堂。因此哲学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文学,文学需要哲学的指导、制约,文学只不过是哲学的婢女。而庄子否定的是整个语言系统,无所谓口说的言语和书写的文字之分。柏拉图贬抑文字是出于对文字自身缺陷的考虑,在拼音文字中,书面语不能单独承载意义,而只是语音的转录、摹本。庄子对语言的否定,是基于道“虚无”“混沌”的本性之考虑。汉语作为一种由图像演化而来的表意文字,并不被视为声音的符号,是一种直接表意的自足的语言,正因如此,德里达从汉语中发现了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根据,“我们已经拥有在所有逻各斯中心主义之外发展起来的文明的强大运动的证据。文字并不削减言语,它是将言语纳入到某个系统。”

二.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柏拉图基于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分,认为书写语言是对口说的语言的摹仿,不能直接反映人的思想。而庄子的“道”则是一个以虚无、混沌为根本特征的本体,它“自本自根”,超越了“形色声名”的形下之域,但并不与感性世界截然分开,所谓“道不离器”;它不可言说,不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也不能被人的理性思维所认识,所以只能体悟。人们只有通过心斋、坐忘才能达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大明境界。所以与柏拉图的理性思辨哲学相比,庄子的哲学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哲学,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的“诗意地栖居”。它关乎一个人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上如何安顿自己。

作者:王彦华杜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第2篇

关键词:本科学位论文;高等院校;规范体系;质量;哲学

本科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的质量与效果。正是基于对学位论文性质的认识,各高校普遍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尽管如此,基于多种原因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以哲学学科学位论文撰写为例,对本科学位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展开探讨。

一、本科学位论文的性质与常见问题

本科学位论文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在完成全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进行的重要理论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检验。各高等院校普遍重视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并拟定了相应的撰写规范。一般而言,在本科学位论文写作的主体内容上主要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论文“标题”是对论文主体思想与内容的高度概括,一般不超过40字。论文“摘要”需简明扼要地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主要内容、理论意义等,一般在100-300字之间。论文“关键词”就词源学而言来源于英文“keywords”,一般要求3-8个词组。论文“目录”一般要求到三级标题,既要层次清晰,又要与论文标题所反映的主体内容相一致。论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是对文章所要解决问题的集中表述,正文的论述要求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文字凝练、通顺。“参考文献”一般要求作者将论文中所引用的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列出。此外,各高等院校还对毕业论文的排版模式、注释、附录、致谢等进行了相应规定。

尽管教育部门及各高校一再强调本科学位论文的重要性与规范性,如2004年教育部下文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认真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局也同样颁布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写作方法》。颁布的该标准要求学术论文一般由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构成,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四项内容,而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4项内容。尽管如此,学生们在设计与写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总体而言,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

第一,正文标题层次设计混乱。尽管在国家标准局所颁发的《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写作方法》中,已对正文标题从内容到层次做了严格的说明,但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标题的内容不够规范,如有的哲学论文标题长达60字,有的标题则直接与论文题目相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章、节”等纲目设计混乱,如有的论文“第一章”与“第2章”、“第一节”与“第2节”等现象并存。此外,最为突出的则表现为标题题目无法准确的表述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甚至是与正文所要表述的思想无关。

第二,参考文献设计混乱。参考文献一般包括责任者、文献名、文献类型、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者等信息。学生们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所存在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参考文献排列标准混乱、参考文献信息不全、参考文献引用错误、外文参考文献相对不足等。例如,本科学生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特别是对外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所存问题较大,这种问题集中表现为或是对于外文文献的占有相当有限。与中文文献的引用相比,外文文献引用量明显不足;或是仅仅将外文文献例出而无任何的引用与参考,仅仅是为了充当门面。又如,本科学生在文献排列标准方面也较为混乱,或是将中外文文献混乱排列,或是将马恩著作、研究对象著作等混乱放于文献中而不加区分。

此外,在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如在选题中存在着选题过大、选题重复等方面的问题;在技术上存在着运用图表、语言表述等不规范方面的问题;在积累上存在着积累匮乏、深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本科学位论文还呈现出抄袭等现象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哲学学科学位论文撰写的复杂性

第3篇

[ 论文 关键词]当代

    时代呼唤新哲学的产生,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在今天的

     (二) 现代 西方 哲学 是当代

      西方哲学尤其是现代西方哲学,是现代西方社会 政治 经济 状况、 自然 科学 成就和理论思维的反映,它虽然总体上倾向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但它对许多新领域的探讨,也有值得注意和重视的地方。20世纪西方哲学对传统西方哲学在主题和方法上都进行了深人的反思,即揭示了传统哲学的缺陷,也提供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哲学方法。在这些方法中,语言和逻辑分析是20世纪西方哲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它体现出的对理论语言深刻的自觉,对理性批判的深人的继承以及对语言的清晰性原则的执着追求,对语境化方法的着力强调,都为促进人类的心智健康,清除语言迷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探讨科学研究的 规律 时,现代西方哲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发展模式:逻辑实证主义的“逐渐累进”模式,批判理性主义的“不断革命”的模式,库恩的“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交替的”模式等等,对于用观点研究新领域新问题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这种理性批判精神及其方法对于以“德性之思”为中心内容的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思维模式,语言,大学生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已经具有比较稳定的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达到成熟的程度,语言和思维习惯都已经较为固定,固有记忆能力在减退,已经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所以大学生这个成人前期的阶段的语言可塑性方面已不如低年龄的学习者。正因为这个特点,大学生的英语所犯的错误多是思维的错误。曾经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高考30年来,考生所犯的错误中80%左右都是逻辑错误而非语法错误。我们的大学生处在汉语的文化里面,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汉语的思维模式,当另一种语言进入他们脑中的时候,他们依然习惯性的用汉语的思维表达和理解。这样一来,大量的汉语式英语出现,造成了许多笑话,甚至被人拿来调侃。例如:We two who and who.(我们俩谁跟谁) ; Go past no mistake past.(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思维作为语言的指导者、决定者在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下面我们从汉英的思维差异方面具体分析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1.词义理解问题

英语注重抽象思维语言,英文中有大量的抽象名词,而汉语重形象思维,抽象名词少。英语众多的抽象名词让大学生学习时感到困惑不解。有的抽象名词译成汉语时难以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应的的汉语表达。另外,英语有大约286个介词和介词短语,而汉语的介词较少,大学生们无法灵活的掌握、运用介词,有的时候,英语的介词规律让他们感到很是头痛,甚至烦于记忆这些介词用法。单单说turn这个单词后面分别跟介词up,down,on,off,表示的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分别是“关大,关小,打开,关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针对上述状况,大学生们只能通过重复背诵,重复练习的方式记住。

2.句型掌握不牢

两千年前,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哲学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是万物的主体”“天人合一”的主观色彩。[1]受这种哲学因素的影响,汉语的思维强调抒发个人感受和意念,注重自我感悟,将理性、功能和交流的目的融于直觉。李商隐的《乐游原》写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全诗把作者本人无奈和感伤寄予景物,看似写夕阳,实则写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汉语民族这种主体思维模式的特点,在句子上的表现往往是没有主语,确切的说是主语隐去了,因为人们认为任何行为都可能是人来完成的,所以不用明确,自然都会知道。例如:“当面对心爱的人的时候,你的心跳加快。”“昨天感冒了。”这两个句子的主语都不须点明。不仅主语经常省略,汉语的主语和宾语的位置有的时候可以互换,依然不影响整句话的意思。例如:“一瓶水三个人喝”和“三个人喝一瓶水”是一个意思。“两个人穿一条裤子”和“一条裤子穿两个人”是一个意思。还有“房子建成了”这句话看似主语是房子,事实是人语言,也是属于主语和宾语颠倒位置的情况,并且省略掉了主语。

西方传统哲学从一开始便以探究宇宙自然的终极原因为己任,他们的思想武器不是情绪化的直觉、顿悟,而是理智化的思辨,以及为思辨提供证据的经验观察。西方哲学通常和逻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2]受这种哲学因素的影响,英语的思维是客体思维模式。主语和宾语的关系非常明确,并且不能省略。上例提到的“当面对心爱的人的时候,你的心跳加快。”我在大学生作文里就找到了这样的表达:“When faced with your beloved, your heartbeat fast.”这样的表达把主语you省略了,是错误的句子。在英语句子中,明确主语和宾语的关系靠动词来完成。当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就用动词的主动形式,当它是动做的执行对象就用动词的被动形式。受客体思维模式的影响,英语里被动语态比较多。例如:有人建议明天修改我们的工作计划。用英语表达是:It is recommended that our work planmodified tomorrow. 大学生们习惯把这样的话译成Someone recommended that our work planmodified tomorrow. 这样表达虽然意思上是正确的,却不是英语习惯的表达,地道的表达。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大学生们的汉语的思维在起干扰作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其次,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它的语法结构是每个句子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在此基础上用大量的关联词把短语与短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呈现出一种空间性树型构造。有的大学生在面对一些英语长句时往往摸不到头脑,这个时候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语和谓语,再通过介词和连词找出支杆,整个句子的总体结构就很明显了。相比而言,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句子结构松散,它不像英文有很多介词、连词把短语与短语之间结合起来,它多是直接结合,不强调外显得粘连性,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或间接判断得出其意。汉语是一种高语境的语言,有的大学生把这种高语境的思维模式用在了英文里面,写出的英文是一个一个的短句,看起来结构松散,重点不明。应该把汉语短句合并写成英语长句,并适当加入英语短句,这样的文章结构才丰富。

3.对语篇结构的掌握不牢

由于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果在前语言,因在后,这是分析性逻辑思维的典型特点。汉语是曲线思维,前因后果,汉语民族按照他们对世界感知的先后顺序描述事情,因此重点在后。有的大学生带着汉语的思维读英语文章,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最后,造成了阅读能力的停止不前。事实上,英语的行文,重主体,轻客体,先抒发己见,后陈述事实。了解了英语这一特点,我们在阅读或做阅读理解题型的时候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开头,每一段落的开头。

综上所述,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与本民族的思维模式息息相关。通过对中英思维的对比,我们得出结论,我们要转变传统观念,意识到不懂英语思维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我们要了解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做到一讲英语就能用英语的思维进行思考,[3]从而提高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hinkingMode onEnglish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CHEN Jing

( Foreign LanguageSchool, Shangqiu Normal College, 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The thinking mode differences betweenChinese and English lie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ubjective thinking andobjective thinking, visual thinking and abstract thinking, indirect thinkingand direct thinking. The thinking differences represent in words, sentences andarticles, which confuse college student. The essay analyse the reasons ofmistakes made by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English, in the hope of help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level.

Key words: thinking mode;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learning

参考文献:

[1]闫慧峰.浅谈思维方式与英汉表达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9)

[2]胡菊兰.论中英思维模式与英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J. 河南大学学报,2004(11)

[3]李天紫.英汉民族思维模式对中英文化的影响[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11)

第5篇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英汉广告辞与翻译 (小二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   外国语学院

专业名称  英语   班

XX 英语 X 班 学

号  XXXXXX   提交日期  20XX年XX月XX日答辩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20XX 年XX 月XX 日   (此页可从教务处网站下载)   Advertisemen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Their Translations (Times New Roman小二号加粗)   by Liu Hangzhou (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   Registered No. XXXXXXXX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May, 20XX (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   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本人同意浙江财经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Advertisemen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Their Translations  (Times New Roman三号居中加粗,中英文摘要单独一页)   Abstract: (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Advertisement develops very fast in modern society and many internationalization companies extend their products to different markets of target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target culture will influence the market and make the effect of advertisement different from others. So, the translation of advertisement should not only refer to the surface layer of language, but also approach to the connection of culture. There are many methods in translating advertisement. Free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ation of transliteration & free translation, and adapted translation are the main fou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slogan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dvertisement, and discuss about acculturation in stylistic translation(Times New Roman小四,单倍行距) Key words: (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slogans; target culture; acculturation; free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Times New Roman小四,单倍行距)       英汉广告辞与翻译 (宋体三号加粗)     摘  要:(宋体四号中间空二个空格加粗)广告在现代社会增长的步幅很快,而很多国际化大公司也在采用不同的语言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不同的目标市场上。在这个目标市场上还会带来影响和广告效果差别的还有目标文化。因此,对于广告的翻译就不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层面,而更多的是文化的交融。广告的翻译也有多种技巧:直译,音译,音意兼译,编译是主要的四种。本文通过对广告标题句语言特点的分析入手,在如何把握翻译技巧的同时,将实践提高到“文化转向翻译”的高度。(宋体小四,单倍行距) 关键词:(宋体四号中间空二个空格加粗)广告标题句;目标文化;文化转向翻译;意译法; 直译法(宋体小四,单倍行距)   Contents (Times New Roman字体小二号居中加粗,目录占一页)  1. Introduction  ……………………………………………………………………1  (一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小四,后面页码应排齐,下同) 2. The Slogan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1  3. The Discrepancy i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Rising from Language  Discrepancy……………………………………………………………………....2  3.1 Pragmatic Meaning Discrepancy…………………………...……………….2  (二级标题向里缩一格)  3.2 Rhetoric Technique Discrepancy …………………………………………....3  3.3 Sentence Pattern Discrepancy  ……………………………………………. 4 4. Trans-culture Factors i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 4  4.1 Value Viewpoint.................................................................................................5  4.2 Social History Background.............………………………………….6  4.3 Esthetic Idea......................................................................................................7  4.4 Social Custom ...................................................................................................7 5. Translation Technique of Advertisements ……………………...…....………….8  5.1 Literal Translation ………………………………………………..…………..8  5.2 Free Translation …………………………………….……………………….10  5.3 Combination of Transliteration & Free Translation ………………….…..10  5.4 Adapted Translation  ………………………………………………….……10  5.5 Other Translations …………………………………………………….…….11 6. Conclusion………………………………………………………………………..12 References…………………………………………………………………………..13   (标题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英文正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汉字用宋体小四,标题与段落间空一行, 每段首句空四个字母,1.5倍行距)    1. Introduction   Advertisement is a kind of art, which provides the best marketing suggestion in news or magazines. It makes people buy the economical things in lowest price. Because of this special task, advertisement should mobilize every measure to serve for the purpose, and has various manifestations. But, as Vester-gaard and Schrder (1989) said in their article “The Language of Advertisement”: “Among the various type of advertisement,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nd to the language us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creativity and novelty.”(Dan-Hijing,1-993:2)So, it can place a premium on one’s association, encourage one’s emotion, arouse one’s desire of purchase.    2. The Slogans and Their Translations(英语毕业论文实义词首字母大写)  In slogans’ translation, it should refer to the advertisement products and some aspects which show the company’s pretty and activity, especially the acculturation. It should intensify the basic language message in maximization and give customers the great impression. For example “Arrive in better shape”, maybe you’ve heard of it in the movie or TV. “Arrive in better shape” is a slogan used for many years in the aerial company. If you work in an advertisement company in the future, please translate this slogan in a direct way. Advertisement customer familiar with marketing, they all understand it is wrong to translate slogans in direct way in Hong Kong. The reason is that the custom and culture are different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Successful advertisements in Europe and America may not be accepted in Asia. For instance in 1970s: Coca Cola used to be an only company, however other drinks grow up, in order to promote that Coca Cola was the only best one, it creates the slogan “It is the real thing”. At that time, Hong Kong people like Coca Cola, but do not care about whether it is the best or not, it is easy to translate the slogan into Chinese in a direct way. Hong Kong people may not accept it. So Mr. Li Zuoyu who was an advertisement creator translates into“认真好”. Advertisement songs were always sent from America to Hong Kong, “it’s the real thing. Coca Cola’s the best.” As Chinese saying: “认真好,可口可乐最好.” It’s the best translation at that time. Modern advertisement used adjectives and adverbs extensively. In addition to nouns, it used verbs, descriptive adjectives and many kinds of none adjectives(刘宓庆,1998: 421-427). However, we should consider the culture that was seen in Chinese when we translate them, so it is not necessary to translate second pronoun to point out the advertisement object. Besides, a lot of rhetorical devices are used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 such as “personification, metaphor, pun, repetition”(赵静,1993:279-283), but when translating them into Chinese, mostly considering whether it matches the Chinese Culture or not: the features of symmetry which match the sense of beauty of Chinese culture, make customers purchase the products. In Chinese culture, such methods are seen to be aggressive, and have a good result. For example, the slogan of Nike “Just do it”, if you don’t consider the aspect of culture, you will misunderstand the customers. Meanwhile, advertisemen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lso use some aphorism to make people think,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goods in promotion. For instance, “to smoke or not to smoke, that is a question” is from the famous sentence-“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But if you don’t consider Chinese culture, it will be translated as “抽还是不抽,这是个问题.” It’s hard to make people realize it is a promotion, instead, it will make people think that it persuades them to give up smoking, it doesn’t have sense of culture. Therefore, the translation of slogan has more scope of freedom, but should show its article feature of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1) Buick: 别克汽车    A modern classic   译:现代的经典 (2) GE:通用电器-we bring good things to life.   译:哦,通用!便利生活通通用 (3) 7-UP:七喜饮料    Slogan: Fresh up with 7-up   译:喝七喜,有活力   (4) Tides: 汰渍洗衣粉    Tides is in; Dirt is out.   译:汰渍进门,清除灰尘。真真正正,干干净净。    3. The Discrepancy i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Rising from Language Discrepancy  An advertisement in English should be oral and easy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practice. Because it is easy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simple words, they can finish reading in a short time. And oral words can make people feel tender and relaxed, and win the good sense of readers. However,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have some discrepancies, and there are pragmatic meaning, rhetorical technique, and sentence pattern.  3.1 Pragmatic Meaning Discrepancy  Estrangement of words is the obstacle of trans-cultural advertisement transmission. The basics and pledges of trans-cultural language use are familiar to every language, adapting language habit and characteristic. So, it is not enough to translate advertisement depending on dictionary. Pay attention to the example, an advertisement turned up in Hong Kong in 1995: “She wants to put her tongue in your mouth”. At first, you may think that it is an advertisement about marriage service company. In fact, it is about the Hong Kong learning language center. The key word is “tongue”, if you translate it into “舌头”, it could be “她要把舌头放进你的嘴里”, and it definitely makes people associate. So, we should dredge up another meaning—“language”. So, that it becomes “她要把她的语言教给你”-so clear. Sometimes, in translation, we find such complexion: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at show the same concept have their meaning in one language system, but have nothing or show nothing in another one. If you are in the street of America, you will find such cars which are painted “I am yellow”. In fact, they are not yellow. It makes many Chinese people feel puzzled for painting in the cars. In fact, “yellow” has turn to another meaning. One is taxi, and the other is timid. Obviously, “I am yellow” should be translated into “我是出租车”. This sentence has changed into ataxi self-recommend advertisement.                …    6.  Conclusion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slogans of advertisement, language and culture differences and their impact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translation technique of advertisements. It tells us that when translating advertisement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acculturation. And only do this, can we get to the purpose of advertisement of translation and scheme in target group. From this significanc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has already been the second scheme.  

(参考文献单独一页) References (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               

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0条,参考文献应按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排列,先列英文文献后列中文文献,中文用宋体小四,外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期刊论文标记为[J],专著为[M],论文集为[C],论文集收录的论文为[A],博士论文为[D],词典为[Z]。参考文献另起页附于文末。 参考文献例如: [1] Brown, D. H.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Langman, 2000. [2] Chomsky, N. Syntactic Structure[M].TheHague:Mouton,1957. [3]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UP,1994.  [4] Gass, S. Integrating Research Areas: A Framework for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J].AppliedLinguisties,1988(9):198-217. [5] 程琪龙. 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 蓝  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 [9] 王  寅.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10]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第6篇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语言哲学

  〔论文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1962年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这一概念,此后,美国哲学家塞尔提出了着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修正和完善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在新时期全面理解语言的现象和本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域。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首先是由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1962年在他的着名哲学着作《论如何以言行事》里提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Aus-tin, 1962)。奥斯汀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使用上,把语言的使用视为一种行为,抓住了语言的动态特征,开拓了从行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使用这条道路。

  塞尔((J. R. Searle)是奥斯汀的学生,他同意奥斯汀的观点,即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不过,他对“言语行为本身夕,与“用以完成言语行为而说出的话语”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两者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塞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奥斯汀和塞尔都是语言哲学家,他们对语言的研究都是在哲学轨道上进行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为我们全面理解语言的现象和本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口

  一、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话语是一种行为,它不仅包含“言有所述”,而且包含“言有所为”,甚至涉及“言后之果”(Austin, 1962) o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奥斯汀把“言有所述”的句子称为述谓句(constatives),如句子“中国在亚洲”和“天在下雨”,这两句话有真假值,即对这两句话,我们可以问:“这句话是真的吗?”另一方面,他把“言有所为”的句子称为“施事句”C performatives ),如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我要求你认真听讲。”起初,奥斯汀把他的主要力集中在对“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上。不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人,他发现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根据他的观点,施事句的典型句式为“我+施事动词(现在时直陈式主动语态)(+其他成分)”,诸如“我命令……”,“我宣布……”,“我请求……”等等。然而述谓句也可以用这种句式,如“我宣布我是一位歌星”,说者一方面在做宣布,是一种行为,另一方面也在做陈述。所以,他发现述谓句与施事句两个概念之间其实并无实质的区别。

   摒弃了述谓句与施事句的区分,标志着奥斯汀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探索上有了新的飞跃。他认识到,归根结蒂,我们所要阐释的唯一现象就是在完整的言语环境中所做的完整的言语行为。这时他提出了着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即一个人说话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说话行为(locutionary act)、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通俗地说,说话行为指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为说者所为;施事行为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illocutionary force),即语力,为说者所为;取效行为指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为说者与听者共同而为。

  奥斯汀首先提出了现代哲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概念,但他还没来得及进一步发展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就过早地去世了。不过,这一理论提出后很快便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这一理论把客观世界、人的思维以及语言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得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

第7篇

关键词:解释学 科学哲学 科学解释学 研究成果 发展意义

科学诠释学作为专门的课题研究是近三十年的事情,它从20世纪70年代萌芽到现在,仍然是一个新课题。它的出现是为寻求科学发展造成的困境的解决方案的必然,是诠释学本身拓展的需要,也是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科学哲学的诠释学对话的结果。美国学者帕尔默就曾经预言,“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十年中,由于诠释学和科学哲学的对话,诠释学有可能出现在科学哲学中。”[1]]现在他的预言已经得到证实,虽然短短的30年,科学诠释学还是年轻的生命,理论还需很大的完善和建构,但大家的热情和理论探索的勇气,让这个小生命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一定的价值研究成果。

一、科学解释学兴起的理论背景

诠释学和科学哲学两大学科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为科学诠释学的顺利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科学诠释学的发展渊源看,诠释学和科学哲学两大学科都对科学诠释学的诞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养料,因此科学诠释学可以看作是诠释学和科学哲学的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从内在发展逻辑上看,科学诠释学作为对自然科学的诠释学思考绝非某个哲学家一时即兴而为。它是实证主义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诠释学理论向自然科学领域渗透、诠释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研究领域拓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科学哲学引入诠释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进行再创造的产物。

在诠释学方面,海德格尔第一个站在本体论诠释学的立场,立足于“此在”,认为理解是“能在的存在”,是“此在本身的本已能在的生存论意义上的存在”。[2]这样,海氏就赋予了理解一种普遍的意义,从而使得诠释学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开启了自然科学诠释学的可能性图景。伽达默尔继承并发展了海氏的思想,直面自然科学中的“理解”,揭示出自然科学中的理解也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同时指出诠释学是不排斥自然科学的,“在构成意识的活动中所完成的所有工作都可以由解释学的反思来完成。正因为如此,它就能够并且必须把自己展示在一切现代知识之中,尤其在科学之中。”[3]伽达默尔的普遍诠释学为科学诠释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本体论基础。但遗憾的是,海氏和伽氏虽然表明了解释学涉及人类与世界有交往的全部领域,但是面对实证主义的霸权,他们还是有点妥协——他们的解释学仍然是人文性质的,而对自然科学诠释学并没有进行细致深刻的探讨和专门研究。

在科学哲学方面, 亨普尔为科学解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科学诠释学的诞生迈出了模范的一步,他把自己的科学解释的哲学分析推广至包括社会历史在内的一切领域,认为理解是一种启发手段,从属于科学解释。这样,他以解释为主的方法统一科学与人文的偏颇引发了科学历史主义对他的纠正:科学解释本质上具有历史相对性、对概念框架的依赖性,概念框架凸显了科学解释的语境和态势。库恩的范式、图尔敏的自然秩序理性和汉森的概念模式概念都反应了科学解释的历史相对性,这为推动诠释学和科学哲学的合流、自然科学诠释学的诞生开了一个好头。科学诠释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两大学科的共同滋润是无疑的。正是在两大学科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奠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才最终催生了科学诠释学。

二、我国的科学诠释学研究成果

科学诠释学是在西方哲学界产生的,我国学者对其诞生无缘于直接贡献,但我国学者对科学诠释学在我国及国际科学诠释学界的发展上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总的来看,我国学者的贡献在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国学者完成了科学解释学从西方哲学界的引进和向国内的推介。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诠释学的同时引进科学诠释学的,之后相继翻译了一些国外相关论文和论著,如伯恩斯坦的《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基西尔的《一种自然科学的诠释?——最新争论》和科克尔曼斯的《 现代自然科学的诠释学本质》等。1984年、1987年和1999年,我国著名哲学期刊《哲学译丛》,先后三次组织国内学者集中翻译西方科学诠释学的有关学术著作和论文,为我国科学诠释学的健康发展和开放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国内科学诠释学研究能够始终与国际科学诠释学研究保持同步提供了有利的交流平台。

其次,发表了一批具有重大价值的学术成果,初步发展和建立起我国的科学解释学事业。在从西方引进科学诠释学的同时,我国哲学界对科学解释学的研究也开始逐渐走向深入。一些理论专著先后发表,如施雁飞的《科学解释学》、吴琳的《理解之维:自然科学的解释学研究》、曹志平的《理解与科学解释》、黄小寒的《自然之书读解——科学诠释学》。同时还涌现了一批颇有价值的论文,如李章印的《探照灯与数学因素》、《自然科学如何是诠释学的?》、《对自然科学的诠释学解读与自然科学诠释学》,高靖生的《论科学理解的合法性》、《科学理解中的个人知识与判断力》、《科学理解中的形成机制》、《科学理解在科学活动中的地位》、《科学理解的认识论前提》,吴炜的《论自然科学的诠释学性质》《海德格尔的科学诠释学思想》,叶泽雄的《论自然科学的理解和人文社会现象的说明》,殷杰的《科学语言的形成、特征和意义》,胡丹的《浅谈科学的解释学维度》,李金辉的《科学解释学的三重维度》,袁航和曾国屏的《关注科学理解》,方鸿志的《科学合理性的现代意蕴》,任平的《论语言符号系统在广义认识论中的地位》,方珣的《科学解释述评》,刘高岑和郭富春的《科学解释的语境:意向模型》,石丽琴的《从解释学的观点看拉卡托斯的科学编史学》,任玉凤的《劳斯的科学实践解释学思想解读》,等等。

第8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内涵界定 ; 发展动因 ;国内研究状况;不足之处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94-01

一、绪言

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当今的语言学研究的三大主线,而认知语言学是今年来受到整个语坛研究者广泛关注的一门交叉学科。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一大批学者开始全面地关注认知语言学,各类学术专著、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数量猛增。认知语学越来越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学派。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内涵界定、发展动因以及发展情况等多种角度来进一步解读这一新兴的实用学科。

二、内涵界定

作为认知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国内外不同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我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由两个共识来定义,称为概括性共识和认知共识”。

认知语学大师Dirveny则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被定义为分析语言和其他认知域以及和其他认知机制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理论。”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从自身学术背景出发,根据不同的着眼点来对认知语言学进行定义。认知语学巨擘Taylor则坚持认为,“我使用‘认知语言学’这一描述性的术语来表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场广泛的运动。它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研究取向、方法、和侧重点。然而,他们通过一些共同的假设相互联接在一起。”

国内学者也曾用富有魅力的方块字来解读认知语言学。王寅在他的《认知语言学》中认为:“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和欧洲的新的语言学科,它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的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自从Langacker, Lakoff, Talmy等国外知名学者创造认知语言学至今,有的学者们或从学科本体属性出发来界定认知语言学,或从派别分类的角度来定义认知语言学,或从学科研究方法的维度来解读认知语言学。正如“所有的故事共唱一首主题歌”,学者们在对其内涵界定时还是具备一定的共性。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家们都努力寻找语言的具有广泛概括性的普遍原则;另一方面,作为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在界定认知语言学时必须得到来自认知相关学科的解释。

三、发展动因

(一)认知动因

作为认知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知语言学与认知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而认知语言学探讨了认知科学的体验哲学观,阐述了以空间体验为基础的人类身体体验是认识的始源。从认知语言学诞生至今,它的每一次蜕变都受到认识学科的影响,因此,认知动因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动因之一。

(二)语用动因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是认知语言学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语用学坚持认为语言学研究应当重视语言本体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来进行语言研究。其中,语境主要包括语言环境、社会环境、人的认知体系等方面,这样,人的认知体系也就自然成为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语用学的自身理论也在不断完善,这也促使研究者对部分语言现象的形成机制归因于人们自身的认识以及语言使用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三)心理动因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现象是蕴含着心理因素,因此心理动因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动因。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史溯源,Lakoff、Ross等认知语言学大家在70年代后开始接受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论与互动论,都主张抛弃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论,提倡研究感知体验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引进这些心理学的理论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日益多元,研究者开始着眼于原型范畴、范畴化、隐喻等认知语学核心问题的研究,并对人脑如何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进行认知语学的解读。

(四)哲学动因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与哲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哲学动因也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基本动因。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而体验哲学从本质上解释了认知语言学的思想:承认客观世界对认知的决定作用,也重视人的主观认知机制在范畴化、概念化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受体验哲学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通过身体体验外部世界,以自身为参考物形成多种认知视角,了解事物之间、概念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四、国内研究状况

受国外认知语学浪潮的影响,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也是日益升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桂诗春出版《心理语言学》一书,它成为国内最早探究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著作。90年代初期,国外一批认知语言学著作包括《语义学与认知研究》、《隐喻与认知》等。就被陆续翻译或介绍到国内。国内一批如沈家煊、束定芳、熊学亮等知名学者开始全面地关注认知语言学,各类学术专著、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数量猛增。特别是近年来,认识语言学国际知名学者来华进行学术讲座,活跃了国内认知研究的环境。如今,中国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日益多元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认知语学本学科理论研究;象似性与语法化问题;认知与隐喻、转喻;范畴化与原型理论;认知与语用学等。国内认知研究紧跟国外步伐,多管齐下,在认知语法、隐喻、认知语用、认知与教学等方面成果丰硕。

五、结语

文章通过梳理学界对认知语言学内涵的争鸣,总结了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四大动因—认知动因、语用动因、心理动因以及哲学动因,展示了认识语言学作为一个新的语言学派的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以及在中国发展的状况,以期读者对认知语言学有初步认识。我们不难发现,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一股“认知语学”的强劲风潮从北美和欧洲大陆刮向了华夏大地,波及全球语坛,由此,我们可以预言:认知语言学在21世纪必定将大有用武之地。

第9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92-02

双语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仅2013年一年就有将近五千篇文章讨论双语教学,这说明双语教学研究已经成为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

哲学作为一门性质独特的学科而言,也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英语语言的学习、使用和思维训练。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我们表达观点、反思常识、进行判断推理并进而掌握思维方式的工具。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为此他提出要“教给哲学说德语”,认为“哲学一旦学会了说德语,那么那些平庸的思想就永远也难于在语言上貌似深奥了”。邓晓芒先生深以为然,并认为,当前哲学学习的任务是“教哲学说汉语”。但是,邓晓芒先生也承认,在教哲学说汉语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向西方人学习纯正的哲学思维”,认为只有在深入领会了西方人“对思维的思维”之后,才能找到恰当的手段把我们的语言文化优势发挥出来,教会哲学说汉语,带来汉语语言与哲学两者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一、哲学系双语教学中的难点

沈阳大学非常重视开设双语课程,鼓励教师参加双语教师培训,且已经在很多专业开设了双语课程。政法学院哲学系的双语课程由本人承担,目前经过六个学期近三百个课时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获得学生们的认可和好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正是在应对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了推进改革的契机和动力。

在学生方面,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语言的练习和使用上。一种语言,如果不能用来表述思想,就只能是僵化的符号。很多学生对使用英文的自信不够,不肯开口说英语,把活生生的语言学成了化石。在双语课程的开设之初,我们首先进行了学生英文水平的测试,包括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写作五大方面。反馈的结果是,当考核的内容仅关涉日常交流时,学生们的成绩还算差强人意,但是一旦考核的内容涉及到哲学专业知识,学生们的成绩就有点惨不忍睹。很多学生宁肯把单词拼写出来,也不肯读出来,有什么想法了,宁肯写出来,也不肯说出来。“哑巴英语”的现象在偏远地区生源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给双语教学课程带来了很多困难。

在教师方面,遇到的难题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学生们对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够。有一部分学生对双语课很排斥,认为双语教学加大了学习的负担。很显然,他们一方面要认真学学英语,应对四六级考试,学习语言的任务已经不轻松。在另一方面,哲学的专业课已经在进行思维的思辨训练,任务也是非常繁重,实在没有必要加重学习负担。此外,因为哲学学习的内容抽象玄远,哲学家的观点复杂多变,想要学好哲学,还需要阅读大量哲学原著,在已经有中文译本的情况下,本科生的学习似乎使用中文就足够了。很多学生认为,采用双语方式学习西方哲学家的原著,他们需要付出双倍甚至多倍的努力,还未必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第二,学生们对双语教学目的认识不清。他们认为在哲学系开设双语教学,目的是为了学语言,把双语课看成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大部分学生在双语课程开设之初就跟教师反映自己的英语水平很差,希望通过双语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也有很多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置在词汇记忆、语法解析等问题之上。第三,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很难保证双语教学课程的英语使用比例,另一方面也为公平公正的考核带来难题。很多在课堂中表现很好的学生,却没有在试卷中获得好的成绩,相反,很多平时不是很积极的学生,却能获得较好分数。

二、哲学系双语教学的改革尝试

在哲学专业开设双语课程,其目的绝不仅仅是进行语言的学习,而是要通过语言的学习,进行思维上的训练。当前的哲学是说德语、说英语的,由条件所限,我们首先有必要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熟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进而理清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哲学命题的真实含义。为此目的,就必须在我们当前进行的双语教学中进行改革,设计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达成通过语言学习哲学的目的。哲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模式探索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通过对语言的历史性分析培养学生兴趣。不能否认的是,学习语言绝不是轻松的娱乐,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如果没有兴趣作为支撑,学习的过程很难被坚持下去。因此必须采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个有效的方式,那就是对语言进行历史性分析。也就是说对于基本的词汇,我们考察和讲解它的词源和历史变迁,对不同哲学家使用的相同概念,进行历史性解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因为本人曾经学习两年的古典文字拉丁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为学生讲解英语词汇和拉丁文词汇之间的关联,对于理解安格鲁萨克森语言习惯也有不少帮助。

2.通过讨论课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者索绪尔认为“语言对思想所起的独特作用不是为表达观念而创造一种物质的声音手段,而是作为思想和声音的媒介,使他们的结合必然导致各单位间彼此划清界限”,因此,声音是语言的重要特点,一种语言若是没有声音,就丧失了实际的使用。因此,在通过语言来学习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双语教学中,就必须鼓励学生使用语言。我们采用的方式是增加讨论课的数量。一般而言,在学习一个章节之后,我们都会组织讨论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讨论哲学家的观点和对命题的论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潜力。

3.通过分段式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语言的学习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在哲学系以培养思维习惯为目标的双语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分段式教学的方法,来达成目标。在一个学年两个学期的双语教学活动中,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在第一阶段通过教师的双语讲授,使学生熟悉英文材料。此时,英文使用比例大约在60%左右。第二阶段,要求学生阅读带有中文对照的英文原著,和哲学家的思维进行无中介的接触,使用英文理解、分析哲学家的基本思想。此时,英文使用的比例大约在80%左右,只有少量较为复杂的论证过程需要用中文加以补充。第三阶段是使用纯英文原著,在对英文的阅读过程中熟悉西方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并训练学生使用英文发表观点、论证命题。恩格斯曾经有名言,说看一个人是否掌握的一门外语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是不是能够用这种语言思考。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努力,我们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用英语思考的目的。

4.多种考核形式,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水平。针对有些学生课堂表现较好,但是考试成绩较差,同时有些学生不爱开口,却能考出好成绩的情况,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多样化的考核方法,适当增加平时分数的比例,争取尽量公平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那些口语表达较好,但是考试表现不佳的学生,我们认真考察了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有些学生是因为技术层面的原因(比如单词记忆错误等等),我们要求他们认真对待学习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对于那些不爱说话,但是考试却表现很好的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多发言,尽量激发他们英语水平的全面发展。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在课堂表现、课后阅读、小组讨论、期中小论文、期末试卷五个方面加权评分,尽量公平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改革的实际效果总结

哲学系在每届学生中都开设两个学期的双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古腾堡网站上David Hume著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在第一学期,学习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第二学期,学习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用英文思维的能力。

可以说,这样的努力获得了较好的成果:通过对语言的历史性分析,让学生对学习语言的兴趣得到了提高的同时,深入领会了语言所承载的思维的历史;学生们用英文发言、进行小组讨论、写作论文,使用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也获得了发展,语言从符号变成思维的工具。经过两个学期分段式教学,他们不再畏惧外语,能够顺利阅读、翻译、理解英文原著;能够熟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领会哲学家的著名命题,以语言为载体,切中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这些成就都为他们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10级哲学考研的过程中,尤其是面试阶段,很多“985”、“211”院校都要求学生用英文解释哲学家的基本概念和命题,而我们的学生在这个环节表现的尤为突出。有两名学生因为面试环节的突出表现获得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当然,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而双语教学是历时长久的事业,还需要我们在未来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让哲学说汉语――从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说起[EB/OL].[2010-12-22].

http:///link?url=F3_Izor5oV3jZZbeSujS_v3eQV2CaxTbDYVyjN3eX_09YJMRpdTrNTOWOgxZGQrOJiv7LZ9I_B9xEu23yTaWkIJJAuH-94KmNaMhPUvcsXW.

第10篇

南朝时期以注重文学形式创新为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思潮,根源于当时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引发的对语言价值的探索,玄学和佛教哲学的建构都倚重于语言策略(经典再诠释、清谈、译经、梵呗唱导等

)。受其影响,当时文人形成了重视文学语言形式审美价值的文学本体观念,认为文学是“言之业”,文学创新的关键是语言形式的创新。这种形式主义美学倾向促进了诗的近体化与赋、文的骈化,以

及文体研究的深入、形式批评范畴的形成,并促成了中国古代诗文创作与批评中的形式美学传统。

南朝时期的作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方面都有凸现形式的倾向。齐梁及隋唐以来,以讫近代,由于儒

家宗经载道文学观的影响,对上述倾向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晚近以来的文学史研究者多称之为“形式主义”①,并持否定态度。在文体、语言形式日益受到文学研究重视的今天,如何从文学本体意识

建构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现象?如何评价所谓“形式主义”?这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的②。本文认为,南朝“形式主义”文学思潮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导致新的文学本体论形成的哲学、语言学背景。玄学

的勃兴和佛教的本土化进程,导致了哲学家从经典语言再诠释入手的对此前儒家哲学的颠覆。汉译佛经,重建经典,清谈玄理,梵呗唱导等促使文士空前重视语言。“文”、“笔”之辩,“四声”的理

论概括在创作中运用等现象,标志着经学的载道、史学的叙述等功能从文学语言中分离出去,语言的审美功能、文学的本体得以澄清,形成了文学为“言之业”的观念。这必然以理念和经验的方式去影

响当时和后来,促成诗、赋、文的创作与批评方面的形式美学传统。

一 南朝文学形式美学倾向的哲学基础

弄清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的成因和它导致的结果,是重新认识这一现象的关键所在。概括而言,其形成受到了玄学哲学在思维上的语言策略和南朝后期儒、玄、佛合流趋势中,佛经翻译对语言

与文体的探索风气的直接影响,因而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变革的背景。

众所周知,东晋南朝时期,社会文化较西晋有很大的变化。从根本上说,先秦以来中国哲学在实践中体味哲理的思维方式,在玄学哲学中发生了趋向于形而上学的转变。正是这一转变,使具体的社

会规范与人间秩序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和追问,世界万物的终极性问题被凸现出来。汤用彤曾指出,从汉末到魏晋,思想和议论从“具体人事”到“抽象玄理”的演进是学问演进的必然趋势③。宇宙万

物、社会伦常等实体性问题不再是哲学家关注的中心,宇宙的本原与终极的依据就成了核心话题,而“有”与“无”、“言”与“意”就成了思想史的关键性词语。思想界形成了热衷于探讨宇宙本原等

形而上问题的风气。依照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哲学思想的形而上学倾向,必然会引发人们对于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的重新认知。

这一时期士人思想空前活跃,挣脱了一尊儒学与一统帝国文化统治的十字转换思维角度,从群体转向个体,从共性转向个性……生动地显示了时人对于宇宙间物质多样性法则的特殊注意。这种致思

趋向,引发了人们对于两汉以来掩蔽于经学羽翼,桎梏于儒学一统格局的文化各门类的全新认识,从而推动文学、艺术乃至史学进入本体独立发展的轨道④。玄学哲学的语言策略,即玄学家通过对传统

经典的重新诠释活动而完成对玄学哲学体系的建构。玄学家大多借助于对经典(儒家经典如《论语》、《周易》等,道家经典如《老子》、《庄子》等)的再诠释而阐明己说。玄学在对儒、道思想和佛

教思想的批判与调和中,发展了文士的语言逻辑思辨能力,并把语言从业已僵化的形式(儒家经典章句注疏)和内容(礼教)中彻底解放出来,使之成为玄学体认世界和自身的重要媒介。梅洛?庞蒂说:

“只有通过语言的媒介,我才能把握住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实存。”⑤玄学家正是借助于语言这一媒介,经过对经典语义层面的颠覆,进行对传统哲学观的改造。

玄学清谈的形而上学特征,导致哲学对语言问题的高度关注;后期玄学甚至发展到不重视谈论的内容,而专注于其语言形式⑥。谈者出言须“辞约而旨达”,言语特别注重简约,要能片言析理⑦。

玄学不再是处于原创阶段的思想,真诚的哲理思索意味逐渐淡化,更多的是作为语言训练式的思辨游戏和表达人生态度的文学演练。

东晋以后的援佛入玄和佛教的进一步本土化,使“礼教”与“性情”之争、儒学与玄学之争终于以彼此和解告终,推动大规模的汉译佛经以及梵呗诵经活动。宋文帝立儒、玄、文、史四馆;宋明帝

立儒、道、文、史、阴阳五部。齐武帝、梁武帝等君主都推崇佛教,支持译经、说法及唱导诵赞活动⑧,上层文人如谢灵运、颜延之、沈约、王融、张融等都热心参与。译经文体常在不失原义的前提下

,采用汉文学的形式⑨。梵呗与唱导歌赞,俱为佛法传入以后产生的宗教诗歌,它们的句式略同于佛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据载南朝时有些唱导师在斋会上从事唱导,竞能连续咏唱出一长串

五、七言歌赞。他们宣唱的歌辞体制铺张恢廓,声音贯若连珠,往往达到使听者忘倦的程度,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⑩。这从声韵、词汇、语法、及文体风格等诸多方面影响及于文学文体11。

玄学哲学所使用“寄言出意”、“得意忘言”的方法,是通过有限的言象世界把握无限的世界本体。佛教本土化的关键也倚重于语言策略12。南朝文人主要以诠释、谈说、论辩、译经、著述等语言

活动为策略对“有无”、“形神”等命题进行逻辑推论。可见思想界的革命实际上是从语言的革命开始,又是以语言功能的分化与廓清为终结的。在这一人潮流中,以诗赋为主的文学的本体特点,从语

言形式的角度得到了越来越明晰的界定。文学语言没有了载道宗经、叙事记言的种种束缚,进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于是形成了以文学语言形式的

探索为焦点的“形式主义”文学思潮,确立了语言形式在文学艺术中的主导地位。沈约、王融、刘勰、钟嵘、萧绎、箫纲等人以文学语言形式的演变为尺度考察、评价此前及当时的文学,并建立了

以形式为主要视点的文学观,并提出了对诗赋创作的具体要求。

二 形式美学观照下的

文学观、语言观

南朝哲学思维的语言策略,促使文士在创作中对语言潜在表现功能的进一步发掘。在先秦学术的“自家争鸣”和秦汉以来文学创作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受玄学思辨及佛经的转译等风气的影响,南

朝文人对语言和社会文化、思想情感的表达之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汉语的语法特点、表现功能在和梵文的对比中更加明确。

玄学讲“寄言出意”,佛教也以为“非言无以畅义”。“言意”关系是重要的玄学命题。王弼、荀粲一派及佛家虽认为语言只不过是表达手段,但意的表达义不得不依靠语言。所以他们虽然在理论

上讲“得意忘言”、“不落言筌”,认为“名”“言”皆非实相,但实际仍很重视语言。欧阳建、王导等主言能尽意论的一派则充分肯定语言对哲学实践的重要性,认为是语言给了人认知世界的契机。

欧阳建《言尽意论》云:

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辩物,则鉴识不显。鉴识显而名品殊,言称接而情志畅……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

与为二矣。

这段话十分精辟地说明了语言和思想情感的依存关系:理得于心,非言不畅,二者犹如形影,不能分割。王导“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这是东晋南朝文人清谈经常涉及

的论题。

南朝后期佛教盛行,语言问题也是僧人及文士探讨的重要问题。僧肇曰:“斯则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是以对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13慧远亦云:“非言无

以畅一诣之感。”14释僧从佛经翻译的经验出发,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了上述问题。其《梵汉译经同异记》云:

夫神理无声,因言辞以写意;言辞无迹,缘文字以图音。故字为言蹄,言为理筌;音义合符,不可偏失。是以文字应用,弥纶宇宙。虽迹系翰墨,而理契乎神。15

作者从语言运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结论,十分深刻地揭示了语言在人认识世界中“弥纶宁宙”的重大作用。

受上述语言重要性的表述启发,南朝文学观和语言观的建构呈现出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首先,文学为“言之业”,语言形式的创新是文学创新的关键。南齐张融《海赋序》云:“盖言之用也,情矣形乎!使天(夫)形寅(演)内敷,情敷外寅(演)者,言之业也。”16张融认为,文学

语言的作用,就是给情感以表现形式。作家的创作就是为所抒发的情感寻找适当的表现形式。文学为“言之业”,即语言形式为文学本体的核心要素。

其次,语言形式的创新,是文体创新的关键。张融谓“大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正当使常有其体。”17张氏自谓“吾昔嗜僧言,多肆法辩”,故“属辞多出,比事不羁,不阡不陌,非途非路

耳。”因为受玄佛语言观之启发、影响而善于创为新体,故其著文作诗方可“文体英绝,变而屡奇”18。

刘勰批评南朝辞人一味追求文学语言形式的创新:“自近代词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字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

耳”(《文心雕龙?定势》)。由此反观,可见近代文人好奇求新的关键在于语言姿态、体式的创新,即所谓颠倒文句等手段。这些手段正是佛经译文文体的特点,受其启发,近代辞人才在诗赋创作中追

求句法的伸缩自如、句中语序的灵活性及语言的反正好奇等。

刘勰对语言形式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有正面的论述:“物沿耳目,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王元化指出:

所谓“物沿耳目,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是对于语言与思想关系问题的根本观点。他在分析具体作品时,也同样贯彻了这种主张。《物色篇》称《诗经》“皎日慧星,一言穷理

,参差沃若,两字穷形”,清楚地说明了语言文字是可以穷理穷形的。……从言尽意观点出发,必然认为文学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19

刘勰显然也是十分重视语言形式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这也与南朝文学本体观念日益清晰化的背景相一致。而其观点的来源仍然是玄学的言能尽意论。

再次,诗、赋、骈文的语言形式技巧主要围绕“骈偶”的修辞手段展开。联语在楚辞体中即已形成,但正式从形式技巧理论的角度提出这一概念则是在南朝。沈约论诗赋格律的安排技巧说:“一简

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20“一简之内”“两句之中”即指联而言。又说:“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

……”21“十字之文”,则是五言诗的

“联”。一联中子句的语词单位及组合方式十分灵活,富于弹性。

除此之外,诗、赋、骈文创作中以修辞为造句中心。句中语序比较灵活,其词序随表达需要而定22。造句也很强调节奏,追求语言本身的音乐性,以诵读是否上口为准23。这样在表达效果的统帅下

,形成丰富多彩的句型模式。

因为更多地来自于创作实践,所以南朝形式主义文学语言观带有浓厚经验性和实践色彩,常常体现在为文的篇法、句法、字法、笔法、格律、词藻等具体规范的表述当中,很少象西方形式美学那样

将文学语言技巧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从世界观的高度概括语言的审美本质。但这只是中国形式美学自身的特点所在。

三 形式美学倾向在文学创作中的实践

以上简单说明了南朝士人对于文学语言形式的探索,这是文学创作凸现形式的主要基点。诗、赋、骈文等的语体模式的建构,实际上就是汉语诗性表现潜质的逐步澄清。前人认为,形式主义的弊病

是大多数作品“内容的空泛病态”和“形式的堆砌浮肿”24,这是对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在字句本身的形式上求超越前人”,“几乎全力用来努力于裁对隶事出有因的工整”25。因而在创作上

,尤其是在艺术形式的革新上超越了前人。

如果分析形式主义思潮造成的诗、赋及骈文在整体上的艺术创新和境界的提升,就会发现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南朝诗歌是近体诗形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齐梁诗歌的格律化、骈偶化等形式美

学特征为近体诗之奠基。这方面已有论著专门探讨26,兹不辞费。此处拟以赋为例说明在形式主义文学思潮在形式的创新和意境的提升方面取得的实绩。

《文心雕龙?诠赋》对赋的文体风格进行了理论概括:“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丽辞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主张赋

要睹物兴情,语言形式要“巧丽”。其实到刘勰的时代,赋的抒情化,与言辞形式的“巧丽”倾向已很明显。可视为对理论探索的回应。具体说,就是赋的骈偶化、律化和诗化现象。关于前两种倾向,

前人有明确的表述。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三国六朝之赋,一代工于一代。辞愈上则情愈短而味愈浅……至晋陆士衡辈《文赋》等作,已用俳体。流至潘岳,首尾绝俳。迨沈休文等出,四声

八病起,而俳体又入于律矣。徐庾继出,又复隔句对联,以为骈四俪六,簇事对偶,以为博物洽闻;有辞无情,义亡体失。”赋至南朝而辞愈工,是正确的,而就此认为一定是“辞愈工则情愈短”,却

不尽然。南朝的一些赋在状物抒情方面的细腻、深切程度明显超过汉魏,而且在体制形式上的变革也完全不同于汉魏,日趋精致与新奇。前人不能摆脱载道宗经、讽谏美刺的文学思想的局限,所以在评

价南朝文学时,对其有所指责是可以理解的。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赋》云:“夫俳赋尚辞,而失于情,故读之者无兴起之趣,不可以言则已”。《群书备考?赋》也说南朝赋“比偶为工,新声竞爽,

词赋之漫衍,陆、谢、江、鲍之波渐也”。这时赋的创作在用典、句法、声律等形式因素上用力,并逐渐波及到赋的字句锤炼,谋篇布局。清王芑孙《读赋卮言?谋篇》云:“赋最重发端。汉魏晋三朝,

意思朴略,颇同轨辙,齐梁间始有标新立异者。”程廷祚《骚赋论》指出南朝赋的精于炼字说:“宋齐以下,义取其纤,词尚其巧,奏新声于士女杂坐之列,演角觚于椎髻左之场。”这些近乎反面的

评价,恰恰说明南朝赋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竭尽才力和勇于创新。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望今制奇,参古定法。”27正是在这种变通的形式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南朝赋的文学境界与艺术感染力也较汉魏时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南北朝

的抒情小赋大多具有“诗化”的倾向,追求情境契合和意境的营造28,这都是形式主义倾向的必然产物。

在审美标准多元化的今天,文学研究也应适应时展的要求,采取多元化的视角。载道宗经不再是今天文学研究者必须要恪守的惟一的批评标准。因此对南朝文学的形式主义倾向,应给予重新评

价。形式主义美学家英国的克莱夫?贝尔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的根本性质”。“对纯形式的观赏使我们产生了一种如痴如狂的,并感到自己完全超脱了与生活有关的一切观念……可以

假设说,使我们产生审美的感情是由创造形式的艺术家通过我们观赏的形式传导给我们的”29。形式是审美活动的起始点,形式本身就是审美对象。当我们面对南朝诗、赋及骈文等文学作品时,首

先打动我们的正是那雕绘满眼、音韵流利的纯形式的美。形式主义美学只强调“有意味的形式”,虽然有其片面性30,但对研究南朝及后世作家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艺术本体的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一种寄寓着作家美感的精神的外化形态。古罗马美学家普罗提诺认为,石块与石雕的不同不是“石料”本身,而是艺术家赋予了石头以理式(形式),形式中已注入了艺术家的

创造和生气,本身就是美的显现31。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说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对当时文士来说,因

为生活体验的相对贫弱,若从内容方面追求“新变”,不啻登天之难。因此他们把注意力和才力倾注于形式创新这相对易于达成的一途,实际上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就这一点来说,此时文士努力追

求的,实际上是一个可以等同于“文学”概念的“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文学,在当时达到使“世俗喜其忘倦”的程度,说明了文学一旦摆脱了束缚之后散发的巨大魅力。

四 形式美学对文体探索的影响

南朝的文学的形式美倾向的重要价值,还表现为对文体研究的影响。当时大多数重要文人都参与文体问题讨论,更加细致地辨别和探索文学文体的实质问题。这种风气的形成,除了文体自身日趋丰

富的原因之外,南朝佛经翻译对译经语言形式和译经文体的理论对文人论文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首先,文体分类方面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代表性的著作来看,《文选》的分文体为三十七类,是在总结前人文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32。《文心雕龙》则将文体分为三

十五种,各种之下,子类繁多,共论及文体七十八类之多,分析十分细致33。比起此前《独断》、《典论?论文》、《文赋》等文体分类理论,要完备得多。这与当时文学文体与应用文体的发展状况是相

适应的。

其次,对各种文体的特征、演变的研究更加深入。《文心雕龙》五十篇,其中文体论部分占二十篇,详论文体三十三种。以其论证之详尽、之赅备而言,《文心雕龙》的文体论可谓我国古代文体论

发展的高峰。更为重要的是,此时还出现了专论某一文体的文体论专书(如《诗品》的专论诗歌即是)和专论某种文体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的专论(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等)。从研究的视角来

看,既有对文体问题的共时性研究,以明确不同文体之间的异同;也有对同一文体的历时性研究,探索文体演变中关键性因素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规律。这些论著在论文体方面都已涉及到现代文体学的许

多核心内容,表现得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再次,对文学文体的语体风格的描述更清晰,对其创作规律的总结更系统。当时文学文体主要有诗、赋及其它各体文章。对诗、赋、骈文文体语言形式特征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语言形式的“文”“

质”构成方面。王运熙先生指出:文与质在中国中古时期是一对重要的文学概念,绝大多数场合指作品语言的文华与质朴和以此为基础的作品整体风貌。南朝刘勰、钟嵘均主张作品应以文质兼备为理想

标准,其具体化则是文采与明朗刚健的风骨相结合。萧统、萧纲、萧绎等人虽更重视文采,主张“诗赋欲丽”,但均以文质彬彬为批评标准34。诗赋欲丽之说,发端于曹丕,到南朝时有了更为丰富的内

涵,成为各代文学批评语境中的主流话语35。西晋以来形成的译经文体理论探索至南朝时期走向成熟,普遍为僧众及文士认可,佛经传译对译经文体的讨论也主要集中在文质问题上。如鸠摩罗什谈译经

即云“两释异音,交辩文质”36。慧皎评安世高所译文体“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而不倦焉”37。慧远论译经文体亦云:“静寻由来,以求其体,则知圣人依方设训,文质殊体。若以文应

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令文质有体,义无所越。”38这些关于文质问题的深层次讨论,影响到文坛上不同流派对诗歌语言形式及表现艺术的讨论39。南朝梁代文坛即有趋新、守旧与折

衷之别40。其差异也表现在他们对于魏晋以来形成的诗歌的“丽”的文体特征有不同的看法,也即文质问题的看法。趋新派以萧纲、萧绎、徐陵、庾信等为代表,追求形式华美,讲究声律、对偶,注意

篇章结构,喜欢摆脱常规,自出“新意”。守旧派以萧衍、裴子野、刘之遴等为代表,主张诗歌创作要熔铸经典语言,追求典雅壮丽的风格。折衷派则以刘勰为代表,主张应“资故实”、“酌新声”,

“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括乎雅俗之际”(《文心雕龙?通变》),撷取两派之长,避免其短,写出既“典”且“华”的作品。

“丽”本是主要偏重诗赋形式的,根据当时文人的表述来看,它具体指“文翰”、“文采”、“采藻”、“声”、“体裁”等语言形式的特征。如刘勰说“宋代逸才,辞翰林萃”(《文心雕龙?才略

》),特指文采;沈约说“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飙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宋书?谢灵运传论》),特指语体和声韵;萧子显则云“颜、谢并起,乃各擅奇;休、鲍后出,咸亦标世。朱蓝

共妍,不相祖述”(《齐书?文学传论》),则指词藻而言。此外如江淹的《杂体诗序》、裴子野的《雕虫论》等都细致地讨论了诗歌文体或语言形式方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形式主义思潮对文体的关注还体现在新文体的创造方面。以诗歌为例,南朝文士普遍认为“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故十分注意于对诗歌表现艺术的努力探索,在诗体上不断创新:从个

体风格方面说,有所谓“何逊体”、“吴均体”等;从语言形式方面,有所谓“永明体”、“宫体”,可谓新体叠出。这方面前人所论甚为详赡,兹不赘述。

由上所述之文体分类、文学文体特征研究以及文体风格描述的细化趋势来看,形式主义美学倾向所引发的文体探索在深度和广度上,无疑是超越前代的。五形式批评范畴的建立南朝文学的形式主义

美学倾向的影响,还表现为这一时期文学批评方面形式批评范畴的建立。换言之,就是文学批评实践和理论从基本方法和范畴的建构方面,在不割裂形式与社会文化内容的前提下,普遍表现出对文学语

言形式的重视。和西方形式主义批评过分倚重文学作品语言结构的静态、孤立分析的方法相比41,表现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整体观。

首先,建立了释名彰义,原始表末,敷理举统,考镜源流的文体研究模式。在东汉以来文体大备的情况下,晋代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和李充的《翰林论》在分别文章体制风格的基础上探讨各体

文章源流。南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文心雕龙》42,依其《序志》所述,其著作动机是不满于当时“文体解散”,“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的局面,想弥补论文体“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的缺陷。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通过对文体及作家的分析综合对相关文体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原始以表末”的描述。不仅如此,其批评标准主要也是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前提下,侧重于形

式与结构。其批评方法则是《别录》及《汉书?艺文志》以来形成的“考镜源流”的方法43。钟嵘《诗品》的著述动机,也主要是不满于魏晋以来论文“皆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的情况,而要品第古今

诗人的高下及其诗体风格的源流。钟氏所用的批评方法,主要有比较批评法、历史批评法、摘句法、本事批评法、知人论世批评法、形象喻示批评法等44。而其批评的标准,也是在重视诗歌内容的前提

下,强调其形式及艺术表现手法。《诗品》品第诗家,多用“体”、“文体”、“辞”、“语”、“辞采”等范畴,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就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现代意味。

其次,形成了以句法为核心的文体批评标准。以《文心雕龙》为例,如《明诗篇》云:

故铺观列代……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至于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离合之发,则明于图谶;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巨细或殊,情理同致。

刘勰立足当时系统总结了此前以诗歌的句式特点为准讨论诗体的理论,并用之于批评实践,表现出重视诗歌语言的形式批评理念。《乐府篇》论音乐和歌词的配合,指出增损歌词、确定句法对于乐

府诗的意义,认为乐府“声来被辞,辞繁难节”,歌辞形式因素很重要45。《诠赋篇》探讨赋的源流也十分重视赋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因素。这种代表着一代风气的形式主义,在其创作论和批评论中表现

得更为突出,如《情采篇》论述文学作品构成说:“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从“文”的本义来看,“情文”、“形文”和“声文

”均侧重于语言形式的概念46。

此外,《熔裁》、《声律》、《章句》、《丽辞》、《比兴》、《夸饰》、《事类》、《炼字》等篇,还详细论述了文学创作中形式和结构的问题,包括语词搭配、句法结构、调声制韵、隶事用典

结构剪裁等多方面。构建了从总结语言运用出发揭示文学创作常法的颇具现代特点的理论模式。亦以文学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即所谓形文、声文和情文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出发点。

再次,树立了以语言形式为标准的文学与非文学的观念。中国古代文学与非文学的存在着交叉现象,仅凭内容很难划分其界限。贯穿整个中古时期的“文”、“笔”之辨的核心,是作品语言的有韵

与否47。这个主要从语言形式为出发点探讨文学与非文学界限的尝试,既照顾到古代文学的实际,解决了文体划分的难题,同时也表现出形式为先的文学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特色。

总之,形式是一切认知和审美活动的起始点,一定的内容总是会外在地表现为特定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就是文学作品的本体显现。从这一角度看,南朝文学批评思

想中有意凸现形式的倾向是具有科学性的。

东晋南朝时期的形式主义文学思潮的实质是思想、哲学的剧变所引发的对于语言功能的自觉意识,其具体表现是诗、赋、文的骈偶化、律化倾向;形式主义思潮的结果是文学的语言质素被充分地呈

现,本体得到确立。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曼?雅格布逊的话说:“形式主义”“这种说法造成一种不变的、完美的教条的错觉,这个含糊不清和令人不解的标签,是那些对分析语言的诗歌功能

进行诋毁的人提出来的。”48南朝形式主义文学思想是有其自身价值的,不应否定或漠视它。

注释:

①形式主义(formalism)这个概念,是由瑞士语言哲学家索绪尔首先提出的,受其语言哲学的影响,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俄国形成形式主义美学思潮。其代表人物雅格布逊等人认为“文学性”

是指文字中的形式与语言结构,他们致力于论证这个“文学性”,以作为评价文学的标准。这一流派的思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迅速传到欧洲各国,出现了布拉格学派、结构主义等重要的美学和批

评流派。这一流派的主张虽有偏颇,但对于文学本体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形式主义”特指创作中过分注重形式技巧的唯美主义倾向,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形式主义”略

有不问。

②就笔者所见,一般的文学史著作和相关论著对此大都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袁济喜从美学角度出发提出形式美的论点,并且对其价值有明确的评价。见袁著《六朝美学》第九章“形式美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358页。赵《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三章“中国形式美学与‘道'”对中国形式美学的理论形态作了简要概括。但

因论题所限,对于南朝形式美学的成因、具体内容、重要影响等尚未作专门研究。

③参汤用彤《读人物志》,《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④葛兆光《玄意幽远——公元三世纪的思想转变》,《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340贝。

⑤转引自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84页。

⑥汤用彤认为玄学的发展可以粗略分为四期:“(一)正始时期,在理论上多以《周易》、《老子》为根据,用何晏、王弼作代表。(二)元康时期,在思想上多受《庄子》学的影响,‘激烈派'的

思想流行。(三)永嘉时期,至少一部分人士上承正始时期‘温和派'的态度,而有‘新庄学',以向秀、郭象为代表。(四)东晋时期,亦可称‘佛学时期'。”见《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304页。

⑦如《世说新语?赏誉篇》注引《晋阳秋》说:“乐广善以约言厌人心,其所不知,默如也。太尉王夷甫、光禄大夫裴叔则能清言,常曰:‘与乐君言,觉其简至,吾等皆烦。'”

⑧参方立天《梁武帝萧衍与佛教》,刊《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4集。

⑨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⑩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1参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翻译文学与佛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重印本,第197—201页;陈寅恪《四声三问》,收《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2《持世经?本事品》说:“善知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文辞、章句。”龙树《大智度论》云:“是若波罗蜜因语言文字章句可得其义,是故佛以般若经卷殷勤嘱累阿难……语言能持义如是,

若失语言,则义不可得。”

13见《般若无知论》,《肇论吴中集解》。

14《与隐士刘遗民等书》,《广弘明集》卷二十七上。15见《出三藏记集》卷一。

16见《南齐书》本传,引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卷四十一“校勘记”引黄侃校记。此段文字的解释参郁沅、张明高之说。见所编《魏晋南北朝文论选》张融条之“附札”,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289页。

17张融《门律自序》,见《南齐书?张融传》,引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

18《南齐书?张融传》引张融语。

19见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附录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0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引文据中华书局标点本。21沈约《答陆厥书》,见《南齐书?陆厥传》。

22郭绍虞《骈文文法初探》,收《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88—419页。

23参启功《汉语现象论丛》,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2页。

242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

26详参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三联书店1996年版。

27《文心雕龙?通变?赞》。

28参拙文《南朝赋的诗化倾向的文体学思考》,刊《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

29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页。30参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211页。

31普罗提诺《九章集》第一部分第二节,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38页。

32穆克宏《萧统〈文选〉三题》,《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33罗宗强《刘勰文体论识微》,刊《文心雕龙学刊》第6辑。

34参王运熙《文质论与中国中古文学批评》,刊《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35参张方《说丽》,见其《中国诗学的基本观念》,东方

出版社1999年版,第73—86页。36僧睿《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八。

37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一,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38《大智度论钞序》,《出三藏记集》卷十。

39蒋述卓指出佛经翻译于东晋刘宋为盛,对于译经文体的讨论也有偏于质(直译)、偏于文(意译)、折中(文质相兼)三派之别,梁代文论三派与此有关。见其《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

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40周勋初《梁代文论三派述要》,载《中华文史论从》第5辑,中华书局1964年版。

41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二十世纪美学》第六章、第七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2除《文心雕龙》之外,刘宋傅亮的《续文章志》、邱渊之的《文章录》、颜峻的《诗例录》、沈约的《宋世文章志》与《文苑》、任《文章始》、张率《文衡》、姚察的《续文章志》等,均以选

文录诗、以立范式为目的。由此也可看出南朝人对文学语言形式的重视。43傅刚曾以“始”、“源”、“本”为关键词,对《文心雕龙》中使用“考镜源流”的方法探讨文体的实践进行总结,得14例,

说明“考镜源流”是刘勰论文体的主要方法。参傅著《〈昭明文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

44参曹旭《诗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41—167页。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概括钟氏批评方法为:品第高下、推寻源流、较量同异、博喻意象

、知人论世、寻章摘句六种。其中对推寻源流的方法及其对后世诗文批评的影响论述尤详。

45参杨明师《释〈文心雕龙?乐府〉中的几个问题——兼谈刘勰的思想方法》,刊《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46参张法令《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第七章“文与形式及其深入:中西审美对象结构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175页。

47逯钦立《说文笔》,收其《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2—371页。

第11篇

本科生学位论文应该建立基本的问题意识和规范意识。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写作伊始阶段论题的选定方面;规范意识,主要贯穿在确立好写作论题之后的整个写作过程之中。以上两种意识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常识,但在本科学位论文中却极为稀缺,直接影响到了论文的质量,有系统加以指导的必要。

一、如何确立现代汉语方向论文的选题

(一)明确学位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在确立选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位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在本科生中有不少同学对于学位论文的写作缺乏必要的常识,类似“写论文是为了梳理学过的知识”之类糊涂认识在学生中还比较普遍,因此,必须先让学生明白,学位论文的写作不是单纯地消费知识,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创造新的知识、解决值得解决和必须解决的新问题,要确保选题有价值。

(二)现代汉语学位论文应避免的选题方式

由于语言观念和本学科学科体系的制约,和对教科书的盲信盲从,一般同学在确立论题、进行写作时往往会陷入以下误区:

1.填充式

这种研究是理论先行,完全把书本上的知识引述到论文之中搭建框架,仅仅把书本上的例子更换一下。如“分析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段”的某篇论文,分成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几部分,把自己搜集到的零零散散的例子,分别填入到几种修辞格之下,就没有了下文。这样的选题和研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也没有提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只是为原有理论又背了一次书,毫无价值可言。

2.综括式

把学术界各个学者对某语言问题的研究综合在一起,这样的选题和研究对于造诣较深的学者来说是有可能在总括的基础上补充、丰富和发展既有研究成果的,但对于知识体系不完整、理论水平欠缺、研究经验不足的初级研究者来说,是没有能力提出新见解的。不建议学生选择此类选题做研究。

3.纸上谈兵式

这种选题是对于自己不熟悉领域的问题,进行硬性的研究。如某篇学生的论文,研究“两大应用领域对于汉语语法研究提出的挑战”——两大应用领域分别是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而写论文的学生既缺乏有关汉语信息处理的理论修养与实践研究,也没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经验,超越自身能力进行的研究,绝不会有什么新意,甚至极易让人产生粘贴抄袭的联想。

4.断章取义式

这种选题在语言学界较为常见,它是对语言进行零部件式的研究,把活的语言拆解为僵词死字,罔顾语言整体、语言本身的特点、使用语言的人以及语言背后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历史性等因素。如歧义研究,就片面夸大了语言中歧义出现的频率,忽视了语言使用的语境。选题的缺陷实质上反应了选题者观念上的欠缺。比如,学术界中提倡汉语也应像西文那样进行分词连写的主张,就是忽略了汉语汉字本身的特点,是不可取的。

(三)确立恰当的有价本文由收集整理值的现代汉语论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作为论文指导教师,需要向学生澄清本学科及相应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域,使其摆脱对教科书的完全依赖和盲信。观念上的更新才有可能带来研究上的突破。从以下两个不同角度来选题都可以体现现代汉语本科学位论文的价值。

第一,从语言生活和语言现象出发。

让语言研究走进语言生活,让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联系起来,回到语言本身做原初性、常识性的全面思考。比如,可以在我们生活的社区中寻找研究的课题。笔者曾经指导同学考察曲阜街头用字和曲阜街道名称,分别写出调查分析报告,这类报告一定不能只满足于对表面现象做记录,还要做深层次的解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还可以在各种文体或媒体中寻找有价值的语言现象来研究,如可以分析作家汪曾祺优雅的小说语言;可以通过分析古代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对话,从而寻找到现代汉语的白话文资源;通过对比分析古代章回小说和现代白话小说中的描写性语言,梳理汉语的继承与变异、总结出汉语表达区别于西方语言的一些特点;可以把报纸中的某专业标题做为分析对象,揭示出标题语言的共性和特殊专业类标题的个性;可以通过法律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对比,揭示出不同语体风格的特点和各自的规定性,等等。

作为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比如,分析某社区的商业牌匾雷同化、庸俗化命名方式,揭示致因;假大空套语言现象、暴力语言、詈语等都有研究的价值。

第二,从语言学科建设出发。

现代汉语学科相对成型,但离真正成熟还有一定的距离,反思学科范式结构的缺陷十分有必要。如果有能力,就可以在这方面选题,比如,从思考语言问题本身开始,反思整个语言学研究的缺陷。也可以从其他领域的学者论著中寻找语言学的宝贵价值,比如,陈寅恪论著中包含的语言学思想就很有重视的价值。一些语言现象本身包含的语用意义也值得深入挖掘,揭示语言现象的同时,寻找到以前未曾发现的语言学理论,这需要超越结构主义静态语言观。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同学在确定选题时,习惯于跟着时尚走,热衷于分析网络语言,并且常常止于泛泛而谈,把别人总结过的问题重新炒作一遍,提不出自己的新见解,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语言学论文的写作,大都需要在占据翔实而充分的语料基础上进行,而网络语言尚需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优胜劣汰的自然发展过程,由于稳定性不够,研究的结果往往难以令人信服。事实上,生活有多么辽阔、社会有多么复杂,语言生活和语言现象就有多么丰富多样,与之相应的汉语言研究就有多么广阔的可作为的天地。保持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敏锐性,就会在各种文本经典中寻找到更有意义的诸多研究对象。

论题确定下来之后就可以查找资料了。已经确立好的论题也可能会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加以变动,如果写作时间充足的话,这对于写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写作初期如果“左右摇摆,无所适从”,就先把精力放在资料搜寻之中,在资料无限链接到达一定积累量时,新的选题伴随着新的思路就产生了。

二、资料的查找和利用

现代汉语学位论文的资料分两类:文献性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性资料。

文献性资料是指跟论文所要研究的语言现象有关的语料。语料是多种多样的,语料的来源决定于不同的写作目的。如果是研究身边的语言生活,就要亲自进行田野调查,比如,调查某城市的用字情况、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城市街道和牌匾的命名情况等等,这些均须写作者做周密细致的调研。如果目的是研究一种语言现象,而又没有固定的语料,那就需要研究者自己有足够的判断能力,确定一个最有意义的范围,搜集其中的例子,然后加以分析研究。

转贴于

有时语料过多不便于全面分析,则可以截取部分代表性语料做相对封闭的分析。搜集语料时,可以把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数据库充分利用起来。

研究性资料是指就某专题而进行的研究性论著,包括已出版的著作和已发表的论文。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类。电子版查找渠道:从校园网点击进入曲阜师范大学电子图书馆,然后进入中国知网的免费资源,用“关键词”或“主题”搜索并下载所需要的资料。用传统纸质方式查资料的话,可以去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借阅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查找利用每一期的篇目。

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切记:只要是对于自己的论题有所帮助的资料,都要记下详细信息,诸如文章的作者、文章的标题,登载杂志的名称、卷期、页码等,以便后来在文章中真正使用过相应资料之后,完整地附录到参考文献部分。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提供方便,也是必须遵循的学术规范。

三、论文在材料、方法运用和论证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大题小做、小题小做、小题大做,这是写学术论文的三个不同的路径与方法,对于同学们来说,第一种最好不选,因题目太大,无法驾驭,易陷入空泛;第二种选题本身不是没有价值,但是由于客观或主观等方面情况的制约而没有办法深化研究;第三种应该属于最好的选择。

小题大做即以小见大,需要超越语言表层结构形式的迷障,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社会、心理、审美等因素,有些语言研究还可能涉及到语言本身的一些规律或机制,由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做基础。比如,对偶之所以自古以来深受汉民族喜本文由收集整理爱,既有汉语言文字的特质做必要条件,又有语言形式背后潜藏的哲学意蕴起作用——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相契合。

论文的分析论证要建立在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客观、全面、细致、深刻的分析与思考基础之上,揭示特定的“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或“那些个”研究对象的本质,切忌理论或观念先行,否则就会模糊甚至异化研究对象。对于自己所分析的语言对象,不仅仅需要进行形式上的描写,揭示“是什么”的问题,更需要进一步作阐释,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语言表层为了语言而研究语言,而应该把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把与语言直接相关的人,以及与人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思维、心理等要素都要考虑进来。针对特定语料而进行的语言学研究应属于语言考古学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在语料中发现问题,找出最有价值的东西,总结出规律或得出结论。

确切地说,语言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对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作出恰当的合理的解释。选择语言对象或语料时不应为了验证某假设的理论只择取对于结论有利和有用的对象或语料,而舍弃对于此理论没有用或恰好证伪此理论的语言材料。新材料就意味着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就要从新角度、使用新方法新理论来作出解释。显然,语言学内部的方法与理论是远远不能解释和解决所有问题的,这就需要我们超越语言学界,到哲学、社会学、史学界去学习和借鉴。如果把研究的方法始终局限于“假设——演绎法”,语言学研究就会始终停留在主观验证阶段,走不出科学主义的盲区。要改变以往结构主义的研究定势,就要根据更多的现象、材料和事实,注重以前被忽视的问题,采用新角度,利用新方法,总结出新规律,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结论。这样的研究多起来,我们离语言的本质才越近。通过指导本科生学写现代汉语学术论文,让他们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就掌握恰当而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现代汉语论文指导示例

(一)示例1

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本科论文《<开明国语课本>语言特点及语言价值观分析》(作者:高歌)

这篇论文从选题到写作均体现出创新意识。初稿在内容的分析和逻辑结构安排方面还稍显粗糙,在进一步仔细分析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在经过对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理论和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内蕴语言形式”的实质消化之后,对于课本语言特点的概括更加到位,对语言形式负载的价值观的解释深化了,全文的逻辑关系也加强了。

论文视野开阔,结构清晰,分析到位,语言精准。兼具双重意义:既超越了狭隘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对于建构由语言表层形式上升到语言内蕴形式的语言学研究范式提供了参照意义;又揭示出了语文课本文质结合的特质和规律,对于当下语文课本乃至教育改革提供了价值观方面的支撑。将多重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本身又兼具多种价值的论文是不多见的。

(二)示例2

2011年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本科论文《曲阜街头用字的调查与思考》(作者:秦鹏)

这篇论文的初稿思路很开阔,非常难得,体现了作者深层次的一些思考和作者寄予这篇论文的重大责任意识,也因此,文章显得很“沉重”,把过多的问题都夹杂了进来,有些论述离了题,个别地方有过度阐释的表现。提出的修改意见是:文章主旨应始终紧紧围绕社会用字问题,在列举出问题之后寻找汉字使用混乱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

论文从选题、调查到修改、定稿历时一年多,其间经十数次修改,整体框架和思路相比初稿都有很大改观,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学术论文。作者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体现出的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尤其值得肯定。

此类论文的成功首先建立在翔实而可靠的调查基础之上,但又没有满足于简单地罗列现象,而是有进一步的深入精准的分析,全文逻辑思维缜密,创新意识突出,理论与实践意义兼具。既可以对语言学界纠正以往语言政策性失误提供一定的借鉴,又可以对历史文化名城曲阜的文化建设工程和文化形象的提升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示例3

2008年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本科论文《赵本山白云黑土系列小品话语初探》(作者:吴金霞)

此篇论文原来的题目是《赵本山白云黑土系列小品语言初探》,论文基本框定在小品幽默语言手段层面作探讨,无法做深层次的挖掘。其最初思路有两个基本缺陷或误区需要纠正:

第一,仅分析幽默语言手段;第二,将赵本山视为农民的代言人。

笔者针对论文论域过于狭窄的问题,将标题中的“语言”一词,修改为“话语”。标题表面的一字之改,即将论域扩大到了语言的内涵层面,为进一步深化主题提供了便利。在此,对于“话语”这一概念,我们突破了静态的结构主义的局限性,而是将其视为外在形式结构与内蕴价值意义结构相统一的整体。全文因此增强了逻辑联系,前后两大部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修改之后,论述的信度、深度和对事物复杂性的把握都具备了。通过对白云黑土系列小品中独特话语手段和语言本身现实意义的分析,比较中肯地评价了赵本山小品对农民话语权的表达所做出的努力,并深层次地分析了这种努力存在的局限性,揭示出在当前社会语境下农民表达话语只是对主流话语的一种皈依。转贴于

(四)示例4

【学生初稿提纲】

《浅析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话剧小品中的反向应用》

提纲:

1.对话剧小品进行概念界定;简略介绍其发展历程;说明对其进行语言学角度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2.界定语用和言语交际行为的概念;阐述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理论的内容;进而提出有关话剧小品中的言语交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即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话剧小品中是反向应用的。结合具体的例子论证主题观点,并分析说明其反向应用的各种具体方式:

(1)话剧小品会话中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

(2)话剧小品会话中故意违反礼貌原则

(3)话剧小品会话中故意使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二者发生冲突

分析话剧小品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例子及方式来说明论证。

3.得出结论:在话剧小品中作者常通过反向应用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方法来进行创作。

【笔者意见】

我们要分析的是具体的语言对象,对于这个对象,我们不能在分析之前就“观念先行”,就已经套好了理论,那样做的话,最后你分析的那个语言对象只能是装在那个或那些个理论套子里的东西,它应该是什么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了。

如果是我写这篇文章,文章标题我会改为“话剧小品中的反向会话(或对话)”。要具体分析以下问题:哪些会话或对话故意违反了常规?用什么方式违反的?为什么有这样的故意?这种故意对于话剧小品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究竟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其中,可以用你学的那些语言和语用学理论来解释。但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要解释这一系列问题,那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其解释力是极其有限的。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反证你的思路是有缺陷的了。所以,应该运用你所掌握的理论——不仅仅限于语言学的理论来解释我们的研究对象,而不应被语言学中有限的理论彻底控制,把研究对象装入理论的框架之中,让理论异化了我们所要研究的语言对象。我们应解决和解释的问题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等问题。

(五)示例5

【学生咨询】我最近看到一本谈修辞新格的书,不知可否把书中提出来的几种新修辞格作为研究对象?如果这些新修辞格不值得分析的话,那我能否继续修改以前你指导过的那篇论文?

【笔者意见】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言外行为

1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哲学家John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哲学著述,其中尤以美国语言学家JohnSearle的著作影响最大。Searle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为认识语言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解释方法,并已成为当今语言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2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论源起

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论源头可将其同西方哲学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发展一般被概括为三个阶段模式,其中心论题为:本体论——认识论——语言。20世纪初,哲学产生了一次根本的“语言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语言转向”的产生标志着英美分析哲学时代的开始(孟庆玲,2005)。从使用的分析方法上看,分析哲学又分为两个派别。其中一派称为逻辑分析学派,又称逻辑实证学派;另一派为日常分析派,又称日常语言学派。英国哲学家JohnAustin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即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Austin又将言外行为分成五大类型:裁决型、行使型、承诺型、行为型、阐述型。然而,Ausitn的分类最大的缺陷在于缺乏一个明确的分类标准,实际上他不是在对言语行为进行分类,而是对行事动词进行分类。这一分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被广泛地接受,反而招致许多学者的批评。但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 Sead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Austin把言语行为理论看作是对孤立的话语的意义的研究,Searle继承和发展了Austin的思想,对言内行为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在任何一个语言环境中,言语行为必然涉及到说话人、听者、语境和句子的说出等要素,即命题内容。Searle通过下面一组例子来说明命题内容和言外行为之间的关系:

1)Wm Johnleavetheroom?

2)Johnwillleavetheroom.

3)John.1eavetheroom.

4)WouldthatJohnlaevetheroom?

5)IfJohnleavesthel’ooln,1willleavealso.(何兆熊,2000)

Searle认为这五句话都具有相同的命题内容,即Johnisleavingtheloom,但它们分别实施了各种不同的言语行为。一般情况下,例1)提了个问题,2)是对未来的一种猜测,3)是猜求或命令。4)表达了说话人的愿望,5)是一种假设。

根据命题内容这一构想,Searle把Ausitn的言内行为再进一步分为两个部分:话语行为和命题行为。因此,Searle将言语行为分成了四个部分,即上述的话语行为、命题行为以及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话语行为指的是说出单词、句子这一行为,命题行为指的是通过所指词语和谓词所实施的“谈及”和“谈述”这两种行为。言外行为指的是通过话语的说出做出陈述、提出问题、下达命令、进行允诺等。言后行为就是话语在听者身上产生某种效果或反应。Searle对言语行为规定了比较明确的分类标准,他从12个方面对言外行为的分类标准进行分析,最后认为如下3个方面构成了分类的基础。

1)言外之的

Searle认为,各种言外行为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例如,命令的目的是试图让听者做某件事情;描述的目的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进行表述,这些表述具有真或假、精确或不精确的特性。总之,完成各种行为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它们形成了分类的基础。

2)适从向

适从向指言外之的带来的后果,指言语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有的言外行为使说话人与客观现实相符(如:陈述的适从向使从话语到客观现实);有的则相反,是客观现实与说话人所说的话相符(如:请求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到话语)。

3)说话人所表达的心理状态

Searle认为,说话人在完成一个有命题内容的言外行为中,总要表达某种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例如,当某人陈述、解释、断定某个命题时,他表达了对该命题的信念;当某人允诺、发誓、保证做某件事情时,他表达了做这件事情的意图;当某人命令、请求、要求别人做某事时,他表达了要做该事情的愿望。

从上述的三个方面为主要依据,Searle将言外行为分成5类:1)阐述类;2)指令类;3)承诺类;4)表达类;5)宣告类。

4 Sead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西方哲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