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7 12:4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质的量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一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米
质量
千克
时间
秒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答案:(1)6.02×1023(2)3×6.02×1023,6mol(3)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4)10×6.02×1023(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板书设计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节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与原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A,单位是每摩(mol-1),数值是
NA=(6.0221376±0.0000036)×1023/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它的测定精确度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但测定结果几乎一样,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客观存在的重要常数。例如:用含Ag+的溶液电解析出1mol的银,需要通过96485.3C(库仑)的电量。已知每个电子的电荷是1.60217733×10-19C,则
NA=
下面着重介绍单分子膜法测定常数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学习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用品
胶头滴管、量筒(10mL)、圆形水槽(直径30cm)、直尺。
硬脂酸的苯溶液。
实验原理
硬脂酸能在水面上扩散而形成单分子层,由滴入硬脂酸刚好形成单分子膜的质量m及单分子膜面积s,每个硬脂酸的截面积A,求出每个硬脂酸分子质量m分子,再由硬脂酸分子的摩尔质量M,即可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
实验步骤
1.测定从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
取一尖嘴拉得较细的胶头滴管,吸入硬脂酸的苯溶液,往小量筒中滴入1mL,然后记下它的滴数,并计算出1滴硬脂酸苯溶液的体积V1。
2.测定水槽中水的表面积
用直尺从三个不同方位准确量出水槽的内径,取其平均值。
3.硬脂酸单分子膜的形成
用胶头滴管(如滴管外有溶液,用滤纸擦去)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在距水面约5cm处,垂直往水面上滴一滴,待苯全部挥发,硬脂酸全部扩散至看不到油珠时,再滴第二滴。如此逐滴滴下,直到滴下一滴后,硬脂酸溶液不再扩散,而呈透镜状时为止。记下所滴硬脂酸溶液的滴数d。
4.把水槽中水倒掉,用清水将水槽洗刷干净后,注入半槽水,重复以上操作二次。重复操作时,先将滴管内剩余的溶液挤净,吸取新鲜溶液,以免由于滴管口的苯挥发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5.计算
(1)如称取硬脂酸的质量为m,配成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那么每毫升硬脂酸的苯溶液中含硬脂酸的质量为m/V。
(2)测得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1,形成单分子膜滴入硬脂酸溶液的滴数为(d—1)(详见注释),那么形成单分子膜需用硬脂酸的质量为:
(3)根据水槽直径,计算出水槽中水的表面积S。已知每个硬脂酸分子的截面积A=2.2×10-15cm2,在水面形成的硬脂酸的分子个数为:S/A。
(4)根据(2)和(3)的结果,可计算出每个硬脂酸分子的质量为:
(5)1mol硬脂酸的质量等于284g(即M=284g/mol),所以1mol硬脂酸中含有硬脂酸的分子个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N为:
注释:当最后一滴硬脂酸溶液滴下后,这滴溶液在水面呈透镜状,说这滴溶液没有扩散,即没有参与单分子膜的形成。这时单分子膜已经形成完毕,应停止滴入溶液,所以,在计算形成单分子膜所需硬脂酸溶液的滴数时,应将最后一滴减掉,即滴数计为d—1。
说明:
一、实验成功标志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在(5-7)×1023范围内为成功。
二、失败征象
实验测定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数量级不等于1×1023。
三、原因分析
1.因为苯是易挥发的溶剂,故在配制、使用硬脂酸苯溶液的过程中因为苯的挥发,造成浓度的变化。
2.在测量每滴硬脂酸苯溶液体积时是连续滴液的,在形成单分子膜时的滴液是间歇的,同时,滴管内液体多少不同,手捏胶头的力不同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液滴的大小不均匀。
3.水槽洗涤不干净,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4.水槽水面直径测量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
四、注意问题
1.苯中有少量的水,可用无水氯化钙或氧化钙除去。
2.配好待用的硬脂酸苯溶液一定要严加,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密封,防止苯的挥发。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加塞塞住。
3.在使用胶头滴管滴液时,均要采取垂直滴入法,以保持液滴大小均匀。
关键词:教材;不畅;教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65-02
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教材 是课程领导、学科专家、教学名师组成的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而成。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从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化学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教材是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学生学习的范本。正确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笔者在使用“教材”时或者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时都发现了教师、学生使用“教材”时存在中不畅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很多教师在新授课时不愿学生预习,很多教师在展示课上从头至尾没有让学生打开教材。
一、教材使用“不畅“现象枚举
教材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物质在水中分散》,教师预设教学流程:
学生实验:食盐、蔗糖等溶于水。得出“物质的溶解”的初步概念。教师演示:食盐、蔗糖同时加入一定量水中溶解。学生修正:一种或几种物质均匀扩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教师:从微观视角来认识物质的溶解过程。学生修正:物质以分子、离子形式均匀扩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而实际施教过程却是这样:
学生实验:食盐、蔗糖溶于水。
教师:你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溶解”的概念吗?
学生回答: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离子形式均匀扩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教师:为什么物质溶解时以分子、离子形式扩散?
学生:我看书上的。
教师:额……该同学能课前认真预习,大家要向他学习。
相信教师在课堂上都经历过如此“尴尬”,教师精心设计的流程往往被学生通过预习教材上现成的结论给破坏。预习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如果学生不动脑,照本宣科课本上有现成的结论的话,本质上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不过主角从教师换成文本而已。
二、教材使用“不畅”背后原因分析
1、“方法提示”,让学生探究时思维含金量降低
教材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笔者设计教学流程时,采用“设计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实验异常修正实验装置,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实验:石灰石与稀盐酸敞口容器中实验,通过称量发现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守恒。
学生发现:由于二氧化碳从锥形瓶中逸出导致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轻。
改进实验:用橡皮塞塞紧锥形瓶。
实验:如果石灰石和稀盐酸用量过大,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橡皮塞可能被冲出。
学生改进:用气球将锥形瓶口密闭,气球起缓冲作用。
实验:精度高的天平称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由于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产生浮力,导致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轻。
学生改进:用带注射器的橡皮塞密封(注射器起缓冲作用且产生浮力课忽略)或密闭锥形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避免瓶内压强过大而使橡皮塞冲出。
由于学生预先学习了教材上提供的详实的实验装置,导致学生能一下提供较为科学的实验装置,让自己丧失了一次极佳的思维螺旋式上升的培养过程。
2、“结论外显”,让学生的发现过程变得虚无
教材第五章第二节《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是初中教材首次系统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知识。在前几章学习中,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及表示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安排本章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化学用语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学习方法,扩大化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奇特现象: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反应现象书写用一氧化碳冶炼氧化铁方程式。
学生:迅速完成。
教师:若老师用磁铁矿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来实验室模拟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又如何书写呢?
学生:茫然。
教师:只要模仿一氧化碳冶炼氧化铁方程式通过类比方法就可以完成。
学生:我的方程式是看书上的。
由于教材给定了外显的结论,使学生通过所谓的“预习”顺利完成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根据反应现象通过合理推断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无法提高对化学方程式的运用能力。
3、“规定动作”,让教师不敢创新
教材上列举了许多“规定动作”,教师担心对学生中考不利,创新时缩手缩脚,有所顾虑。
第五章第二节“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实验室模拟炼铁,教材规定“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教材如此规定是防止灼热的铁粉重新被进入的空气中氧气氧化,或者防止由于停止加热玻璃管中压强减小而产生石灰水倒吸现象,但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只要用止水夹夹住玻璃管两端橡皮管,然后让玻璃管冷却,完全可以避免以上两种实验异常的发生,而且可以做到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和停止加热同步,减少一氧化碳的用量,更能体现“环保”、“低碳”的理念。但由于担心中考对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核而缩手缩脚,不敢放手。
在教学中教师发挥了智慧,挖掘了基于教材基础之上的很多创新之处,但由于没受“官方”认可,导致教学中还不敢完全放开,最多在教材提供的思路方法上补充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利用教学案,实现从“教材”到“学材”的华丽转身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应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而我校目前使用教学案是将教师课前设计的、有利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学案”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合二为一的教学案例,它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评价练习为一体,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注重评价内容的优化与备选。利用教学案,可以实现从“教材”到“学材”的华丽转身。
1、利用教学案,可以克服使用教材“不顺”现象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案编写质量,我校通过集体讨论研究,最终形成了编写教学案的基本流程――“三六三”模式,即:明确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把握六个环节(预习要求、教学过程、实例分析、课堂训练、课后练习、教学小结)、心怀三条线索(明线:预习交流合作思考练习作业感受,暗线:导入创设情景点拨评价检测反馈改进;底线: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确定课堂主导问题情景确定问题提纲确定教学流程确定检测习题确定作业设计板书教学辅助手段。
经过“三六三”编写模式形成的教学案可以克服教材使用“不顺”的现象。
2、利用教学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它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是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 而精心编制教学案自学版块自学提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案例:常见的酸和碱--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异同(预习作业)
(1)常见的碱有 (俗名 )、 (俗名 )、 。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 ,这是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3、类比二氧化碳与氧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尝试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变,钙+2,钠+1)
教学案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进行了优化组合,使学生的预习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利用教学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产生分化
随着学习材料难度的加深,学习态度的差异等逐渐产生了学习的分化,而教学案则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实时调节,编制教学案时实行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选取难度不同的习题分别分成ABC等级,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学困生”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吃不饱”、“吃不了”等问题,满足不同学业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发展。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为例:学情了解性作业。某些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把氯化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指导理解性作业。小佳同学学习了“物质的溶解”后对溶液的一些认识,判断这些认识是否正确。若有偏差请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混合物一定都是溶液。自然界中的海水、河水、湖水、井水、生活中用的自来水和喝的纯净水其实都是溶液,溶液都是由物质溶于水制得的。
引导建构性作业。建构溶液的知识的概念图。举例说明生命现象与溶液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科学史经典实验 创新意识
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就生物学科教育而言,从内容到方法都提供了丰富的、基于实验的探究性学习材料,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应看做一条重要的途径。教学时我们如果能恰当引入科学史经典实验,那么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趣味性,又加深了对所学的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如何将生物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通过探究科学史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应提供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背景资料,授课时不妨把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环节交给学生,让他们想办法解决,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入手解决。是创新提出合理假设,设计新的实验方案,选择新的实验技术,还是寻找新的实验材料?这样促使学生重新组织所学知识,就好像这些知识全然是新发现的一样。
笔者在进行“探究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课堂教学时,引用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典实验,其中设置了几个可让学生探究的“创新”点。
1.创新提出假设
探究内容始于1928年格里菲斯所做的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家鼠的实验。
1.1教师展示背景资料。他发现肺炎双球菌的两种菌株,一种为R型,外面没有荚膜,注入小鼠后小鼠正常;另一种是S型,外面有一层多糖类荚膜,光滑,注入小鼠后很快导致小鼠死亡,加热杀死后注入小鼠,小鼠正常。
将S型肺炎球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从中分离出R型。当他把这种R型的少量活细菌和大量已被杀死的S型肺炎球菌混合注射到小家鼠体内以后,出乎意外,小家鼠却死了。剖检发现,小家鼠的心血中有S型细菌。
1.2教师评价。在第三组实验中,究竟小家鼠为何死亡?为何会出现S型活细菌在体内繁殖?S型活细菌从何而来?
1.3学生创新提出假设。S型细菌在小家鼠体内繁殖导致死亡。创新提出假设:有学生认为R型细菌中有某种“活性物质”,能使S型细菌复活,然后在小家鼠体内繁殖;有学生认为已经死亡的S型细菌中有某种“转化物质”,能使R型细菌转变为S型。
2.创新设计实验
2.1教师评价、质疑。针对学生提出的可能性,教师放下教案,对这两种假设做出评价:“两者假设均合理,无对错之分,关键是能否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如何设计实验。
2.2学生讨论。刚才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仍然保留了细胞的结构,所以R型细菌中可能存在的“活性物质”使其复活,那么可否破坏它的细胞结构,使其失去复活的先决条件呢?
2.3学生创新设计实验。认为破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细胞结构,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小家鼠体内,观察小白鼠是否死亡。
2.4教师展示背景资料。格里菲斯在此后不到两年,又发现S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加到生长着的R型培养物上,也能产生R向S的转化(RS)。于是,研究者们提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培养物或其无细胞抽提物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导致细菌类型发生转化的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人们尚不知道,为便于研究,暂时叫做“转化因子”。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学生创新提出合理假设,创新设计可行性的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在研究的思路上与格里菲斯不谋而合,掌握了生物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初步培养了生物科学素养。
3.创新运用实验技术
探究内容是艾弗里和同事麦克劳德和麦卡蒂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3.1教师质疑。细胞内的主要物质有:多糖、蛋白质、核酸、脂质。那么能否再通过实验确定究竟具体是什么物质在起遗传作用呢?
3.2学生创新运用实验技术。学生提出,能否利用化学技术将S型细菌中的各种物质分开,然后分别和R型细菌混合,观察是否会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3教师展示背景资料。1944年,在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他们开始对含有RS转化因子的S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进行分馏、纯化工作。他们根据染色体物质的绝大部分是蛋白质的事实,曾一度推断蛋白质很可能是“转化因子”。然而,当他们使用一系列的化学法和酶催化法,把各种蛋白质、类脂、多糖和核糖核酸从抽提物中去掉之后,却发现抽提物的剩余物质仍然保持把R型转化为S型的能力。于是,他们对自己的推断动摇了。最后,在对抽提物进一步纯化之后,他们发现,只需把取自S型细菌细胞抽提物的纯化DNA,以低达六亿分之一的剂量加在一个R型细胞的培养物中,仍然具有使RS的转化能力。于是,他们得出结论说“转化因子”就是DNA,并在《实验医学杂志》第79卷第137期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3.4教师评价鼓励。同学们能创造性地把化学技术运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这一点很值得鼓励。当年艾弗里和同事麦克劳德就是利用了化学中的分离物质的手段才使得寻找遗传物质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看来学生的创新运用意识有所强化。
在深入探究遗传物质时,学生能想到恰当地改变实验方法寻求实验研究的进展,并且是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这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是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带来的成功。
4.创新思考
探究内容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噬菌体DNA能携带母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到子代病毒中的经典实验。
4.1教师展示背景资料。艾弗里等人在1944年所做的试验和结论,不仅没有使科学界立即接受DNA是遗传物质的正确观念,反而引起了科学界许多人的极大惊讶和怀疑。否定意见则根本不承认DNA是遗传物质,认为不论纯化的DNA从数据上看如何纯净,它仍然可能藏留一丝有沾污性的蛋白质残余,说不定这就是有活性的转化因子。
4.2教师质疑。虽然化学提取分离细胞内各种物质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其所能达到的纯度只能使得提取出的DNA达到99.98%,对于一些固执和吹毛求疵的科学家来说,如何才能说服他们呢?
4.3学生创新思考。学生认为:事实胜于雄辩。只有拿出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才能使这些怀疑者信服。但是化学提纯技术已经无法达到更高的程度,怎么办呢?学生一度陷入了沉思……
5.创新选用新的实验材料
科学研究研究一度陷入了困境,毫无进展……
5.1教师引导思考。研究思路肯定是正确的,蛋白质和DNA的提纯技术手段暂时无法达到要求的纯度,难道纯净的DNA就这么难以得到吗?能否从其他方面入手,比如:实验的材料……
5.2创新选用。话音未落,一位同学说:“病毒!”起立后陈述理由:“真核生物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DNA和蛋白质很难分开,所以用细菌可能更加容易一些,但是还是不能很好地把它们分开,在初中时我学过病毒,它的结构很简单,只有蛋白质和DNA,最重要的是它们是完全分开的……”
5.3教师展示背景资料。1951年,赫尔希和蔡斯提出一个十分富有魅力和启发性的假说:“病毒的作用可能像一个充满着转化因子的注射针。这样的病毒本身不会进入细胞,但它不仅用尾部接触寄生细胞,并可能通过酶的作用在细胞外膜上钻一小孔,然后病毒头部的DNA就钻入细胞。”赫尔希在病毒感染寄生细胞过程的细节上都叙述得如此准确,真是令人惊异。
5.4教师评价。同学们能在生物界中寻找简单的特殊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再一次在寻找遗传物质的征途上跨越了障碍,有了这种创新思维,你们在今后一定大有所为。但是真正完成还要用到物理上的新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下面我们继续进行学习和探究……
近十多年来,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待,比较多地采用实验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觉得仍然要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物理实验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突出强调:观察、实验、思维、运用,这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所以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突出培养三种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物理实验的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物理本身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实验探索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如“密度”教学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实验探索”,教师对教材可作创造性的处理,而不必完全形式化的依据教材展开和进行。密度是初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个教学难点。本节课可以用实验――探索贯穿全课。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涂上颜色的金属块,问学生能否很有把握的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当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指出: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只凭气味、颜色、软硬等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探索物质的一种更隐蔽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发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研究几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诱导启发:每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能够改变(如分别取几块大小不同的铁、铝等固体,几杯体积不同的水、酒精等液体),分别测出每一种物质几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再来研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开展全班讨论,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让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对于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估计学生会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指出:质量与体积究竟是不是成正比关系,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才能下结论。当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个恒量(成正比),不同种物质其比值不同,便可找出物质隐蔽着的重要特性m/v,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所决定的,反映了物质种类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上把物质具有这种特性叫做密度,这样紧紧围绕密度这个概念,创设情景置疑,让学生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丝丝人扣,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物理实验教学应当受到充分重视。要注重实验教师的培养,要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深入准备室,听实验教师的汇报,看实验教师的实验教案;深入实验教室听实验教师的实验课,看专任实验教师与物理任课教师配合得怎样;深入课堂,听物理任课教师的课,看演示实验是否落到实处;深入学生,听学生对实验的要求,看学生实验是否真正完成。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比赛,促进实验教师提高。对实验教师也应提出要求,如熟悉大纲和教材,提出仪器添置计划,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对所缺仪器要有记录等等,保证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都能顺利地开出。
实验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实验教学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然而在继续以升学为主要评价目标的学校,认为物理实验是一种多余,有没有实验都是一个样,实验教师就是收发仪器、搞搞清洁卫生的;因此学校不重视,学生不能掌握规律,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受到阻碍,学习成绩不能很快提高。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为教学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你就融入了为教育事业的改革、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一个大熔炉中,通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锤炼、敲击、磨砺,反复地调整、聚焦,同步共振,一次次地提升、放大,就能产生强烈的核裂变效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放射出灼目的光华。
总之,作为一个教育者,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探究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做好课前准备
1.掌握课标,吃透教材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学的基础,而课程标准又是授课的准则。因此,教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弄清教材中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物理这门学科在中学课程中的地位以及与数学、化学等学科的关系,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并与中考联系起来研究,这样才能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随意性。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考试的要求对学生的训练各有侧重,需要引导思维,强调想象能力,培养抽象能力,引导其发现规律并善于归纳总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采取正确的授课方法
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包括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以及心理特征的不同,通过个别谈话、提问、作业批改及课后辅导、单元测试等,了解各个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
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现象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现象背后的实质问题,正确判断,从而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于动脑、动口、动手。
3.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课前必须仔细研究教材,认真明确备课的目的、要求及内容,要抓住关键,分清重点、难点,重点是由教学内容而定,难点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定;教学方法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力求启迪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二、不同类型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基本知识运用讲解法
一是讲清概念,指出其关键词语,分层说明。由于物理学科中概念、定义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比如,在《物体的质量》一节中,质量的概念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这样的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例如一根铁钉比一根大头针要重,就是因为一根铁钉比一根大头针含有的铁多,即质量大的原因。
二是要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如《物质的密度》一节中对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这样的定义对学生来说也很抽象,为了加深理解,可以列举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铁比塑料要重”“铜比铁重”“铁比木头重”的例子,然后要学生思考“一根铁钉和一大块塑料哪个重”“一枚铜板与一把铁锤哪个重”“一个小铁片一张木头桌子哪个重”,指出这种通常的说法存在歧义,引出密度的定义,即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从而加强了学生对密度定义的理解。
2.综合训练运用练习法
解题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思路教学方法,每道题都应该让学生弄清已知、未知,然后恰到好处点一下,把学生展开的思路引导下去,因势利导,而不是包办代替,也避免囫囵吞枣,训练学生在解题中自觉灵活应用定理、定律。如《浮力》一节中的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解题时学生对轮船从海里驶入江里所受的浮力都等于其自身的重量不理解,因为学生知道海水与江水的密度不等,根据浮力计算公式得出了不相等的结论。这时候教师只要点一下“此时轮船排开水的体积是否相等”,相信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三、指导学生阅读,培养自学能力
一、指导思想:教为引导,学为主体。
二、复习步骤:分三轮进行,第一步是单元系统复习;第二步是重点专题复习;
第三步回归提炼复习。
三、课堂模式:读、(探)研、点、练、悟五环节主体探究式开放模式。
四、教案设计:集体备课(个人粗备、集体研讨、具体应用)。
五、具体实施步骤。
(一)单元系统复习
这一轮复习是按教材的编写顺序,对12个单元进行一次全面、彻底、详细的系统复习,是复习的重中之重,90%的知识、85%的得分将在本轮实现。本轮复习课的模式为:
1、探读释疑:教师研读《课标》《教材》精心设计出包含重点、难点、热点、疑点、易错点的问题学生对照问题,读书本、笔记、研究解决。
2、互研质疑:对于学生自研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
3、精点巧拨:教师对学生通过自研互研不能解决的问题加以精准、巧妙的点拨,解决学生疑难、培养学生思维。要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研互研能解决不讲。解决给出问题后再追问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还有何疑问,已期彻底解决有关问题。
4、分层设练:教师设计基础知识展示平台、能力技巧升级平台、生活应用升华平台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层次学生自研完成,第二个层次学生通过互研完成,第三个层次互研教师点拨完成。
5、感悟升华:在每节课结束的5——10分钟,留给学生,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组织好本轮复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好问题和练习,学生要积极自研、互研、总结感悟。
如在《溶液》的复习中:探读释疑环节设置已下问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吗。
铁加入稀硫酸中,溶质是铁、溶剂是硫酸。
某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表明该物质溶解只有水合过程。
2、洗涤剂可溶解油污。
3、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任何溶质。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能使任何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温度、压强。
5、mg物质加入能ng水中,溶液质量一定为(m+n)g,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m/(m+n)*100%
6、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学生对以上问题自研互研,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点拨并归纳溶液知识。
第一轮复习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阅读,提高自学能力;
2、科学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3、勤于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4、联系实际,重视应用能力。
(二)重点专题复习(5、16——6、5)
第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的组织,同时对难点、热点体型归纳,总结解题方法。除第一轮复习已涉及的外,本轮应对以下内容进行重点专题复习:(1)物质的变化及反应类型(2)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3)物质的检验(4)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5)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本轮是化学学习的突破阶段。
本轮复习课的课堂模式为:练、点、悟。
通过对精编习题的练习,强化巩固重点知识,归纳解题思路,形成能力。注意突出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形成方法。
第二轮复习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找准差距,有的放矢。
2、归纳整理各类有一定难度的习题的解法。
3、建立错题档案。把试题中出错的地方找出来,分析原因,对所犯错误弄个水落石出,然后收集整理,再加以强化训练,避免重复犯错。
4、要紧跟老师的大计划,制定个人的小计划。
(三)回归、提炼复习(6、6——6、15)
本轮复习有两大任务:一是回归教材;二是提炼总结。
1、回归教材
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五大主题引导学生对初中化学考点进行全面的梳理,使学生做到脉络清晰、知识清楚、了解考点。
2、提炼总结
第三轮复习的另一重要任务是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总结若干重点题,常称为“考前过目题”,这些试题包含了重点、热点、难点、易错点,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的回顾,总结重点骨干知识如何考查、重要的解题思路方法有那些,考试时易犯哪些错误,做到对未来的考题心中有数。
最后,就应该是做好考试的指导工作。考前,做好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考中科学安排时间,沉着冷静做答,就一定回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对于复习,有以下几点感想:
1、复习课要有新意,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自己知识体系。
关键词:手段;现代;传统;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多媒体进入课堂辅助教学,更使得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物极必反,现在有一种怪现象,凡是上课不用多媒体,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一无是处。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呢?我觉得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的优势。
一、“辅助”不是主体,越简单越好
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不是媒体内容越多,课堂教学就越高效。如果45分钟的课,选择的媒体太多、太复杂,学生眼花缭乱,不仅耗时太长,而且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媒体的选择,应服务于教学需要,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把握的原则是越简单越好。
传统的教学有着自身的优势,不少教学内容可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形式结合,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实验是基础,多媒体展示替代不了动手操作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就拿理论的建立来说,大多是通过实验,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或者实验、假设、再实验论证的过程来形成的。因此,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素质必不可少的过程。这在传统教学中是优势,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可操作性,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演示实验是任何模拟、说明、比喻、描述都不可取代的。化学知识的形成必须基于实验基础上。我经常看到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尽管新颖、别致,但是我认为绝对不能取代学生的亲手实践。
三、适当利用录像实验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可以利用录像,在课堂上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增大了课堂容量。
四、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化学反应原理
多媒体教学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教学具有优势,大家知道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解释化学反应时,动画模拟“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但是,对于反应物的形成,必要的实验还是要做的。又如:在做“Cu-Zn原电池”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五、应用投影机促进知识的掌握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投影机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即投影片和投影实验。但在课堂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投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首先应认真写好教案,将投影次序、提什么问题、讲解分析的内容都编定。还必须把握投影时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才能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3.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
三、教学用品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滴管、饱和硝酸钾和硝酸铵溶液(使用上一节课制得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室温、10mL水)制得了硝酸钾和硝酸铵的饱和溶液。现在请大家考虑:如何使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具体地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使在一定条件下未溶解的硝酸钾和硝酸铵继续溶解?大家先进行讨论,然后,我们来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不时地参加学生间的议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意见。
生甲:可以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请你具体地说明操作步骤。
生甲:向硝酸钾和硝酸铵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不溶解,再加入少量水,继续振荡试管,直到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为止。师:这个方法是否可行,我们可以试一试。除了增加溶剂之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生丙: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试一试。给试管里的饱和溶液加热,观察试管里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溶解,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师:应该怎样操作?
生丙:用试管夹夹持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加热,然后加热液体。观察试管里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固体溶解了,就停止加热。
师:很好。下面按大家提出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对两种饱和溶液中,一种加入少量的水,另一种进行加热。实验中,注意滴加液体和加热试管里的液体的操作方法。现在,先检查仪器、药品,然后开始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大约5min实验结束]
师:停止实验操作。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乙:向盛有硝酸铵饱和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剩余的固体又继续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生丁:我们是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未溶解的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也可以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使用加热的方法,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戊:给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加热,不久,试管里剩余的固体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加热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应该说是“加热”还是“升高温度”?
生戊:是升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师:对。加热是操作方法,升高温度是加热的结果。升高温度才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给硝酸铵饱和溶液加热,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辛:和加热硝酸钾饱和溶液的现象相同。说明升高温度也能使硝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好。大家的实验结论是一致的。实验说明,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可以使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把加入到上面饱和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或者使较高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低到原来的温度,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己:又会变成饱和溶液。
师:这是结论。你根据什么现象得出这个结论?
生己:试管中又会有固体物质析出。
师:对。也就是说,如果将不饱和溶液降温或减少溶剂,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可表示如下:[教师边讲边板书如下内容]
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切的含义。
实验证明,各种固体物质,例如硝酸钾、硝酸铵、食盐等,在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质量的溶剂)下,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各种固体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的能力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要用确切的数值来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的能力,必须规定哪些条件呢?
生甲:要指出是哪种溶剂,还要规定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生壬:要在一定的温度下。
师: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生丙:还必须使溶液达到饱和。
师:大家回答得很正确。科学上就是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溶解度是这样规定的:[教师边讲边板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种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是哪种溶剂,通常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请同学们打开书,查阅用实验的方法测出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学生查阅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师:大家查一下,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是多少?
生[齐]:31.6。
师:用什么单位表示?
生[齐]:用“克”表示。
师: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它表示什么意义?
生甲: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师:他回答得是否准确?
生丙:应该说:在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能溶解31.6g
师:正确。溶液的状态只能用“饱和”或“不饱和”来描述,而不能用溶解溶质的“多少”来表示。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一定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
下面,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写在胶片上的下列练习题]
(1)20℃时,1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4)20℃时,碳酸钙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0.0013g。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
[教师提问以上各题,学生都能指出1~3题中的错误。特别是第(3)题。学生认为,既然某物质全部溶解于100g水中,没有剩余的固体物质,溶液就不是饱和状态。所以,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不是20g]
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不仅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确切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应用溶解度的概念。溶解性和溶解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溶解性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的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通常使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衡量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一把尺子”,定量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解性和溶解度有一定的联系。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例如,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
课后,请大家完成作业之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类比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手段,可以解决很多难题。类比推理是人类的重要能力,几乎一切智能活动都涉及到类比,人们通过类比进行理解、推理、学习和概括。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不同,它是由“特殊过渡到特殊”的推理,也就是说,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方法。客观世界的任何对象(现象)之间都有着普遍的联系,当一个对象具有另一个对象的许多属性时,就可以推断这两个对象可能还有其他属性相同,这就是类比推理存在的客观基础。
类比推理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推理,并非出自人们的自由创造、随意比附;在现实中其存在是有客观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客观事物之间具有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但是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客观事物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这使得我们并不能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就必然地推出它们在另一些方面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因此,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也就是说,即使其前提是真的,由于其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结论并不必然为真。
二、类比教学法概述
类比推理在教学中被大量使用。类比教学法就是类比推理的具体运用。所谓类比教学法就是利用类比方式进行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知识与记忆中结构相类似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类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的相应性质,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类比是由已知探索未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是概念性类比,通过概念类比来揭示概念的本质性和非本质性,进而建立新的概念;也可以是过程性类比,通过过程性类比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是方法性类比,它可以借助别人发明创造的方法,通过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类比探讨与研究;也可以是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类比,探求问题的变式与不变式。
三、类比教学法的意义和作用
1.有助于教师建构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类比教学法是创设真实生动情境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教师运用类比法创设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发现新知识、新方法。学生在类比教学情境中,可以将要探索的问题与已有经验联系起来,找到类比的对象,进而运用对此类比对象的知识等进行分析比较,建构类比以寻求规律,作出猜想并找出证明思路。有老师在讲授“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先通过故事类比引出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老师先给同学讲了一个故事。一天,猴妈妈去超市买了6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回来。刚进家门,猴哥哥和猴弟弟就蹦着跳着跑了过来,嘴里喊着:“妈妈,我要吃好吃的!”猴妈妈赶紧说:“别急,妈妈给你们分一分。”猴妈妈给了猴哥哥一个桃子,把剩下的5个桃子给了猴弟弟。这时,猴哥哥跳了起来,喊着:“妈妈偏心,不公平!”猴妈妈只好又在猴弟弟的桃子里拿了一个给猴哥哥。猴哥哥大哭大叫起来:“妈妈不公平,不公平!只疼弟弟,不疼我。”猴妈妈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又在猴弟弟的桃子里拿了一个给了猴哥哥。猴哥哥数了数自己的桃子,又数了数弟弟的桃子,高兴地拍着手说:“妈妈终于公平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为什么前两次分桃子,猴哥哥说“不公平”?为什么最后猴哥哥说“妈妈终于公平了”?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引出当堂课学习的主题――平均分。
在上面的教学中,教师运用类比的思想设计教案,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知识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将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新旧知识的相互渗透,从而自觉地建构出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2.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和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类比教学法就是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问题通过类比变得容易理解,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类比变得清晰,把学生难于记忆的知识通过类比变得容易记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把类比法应用于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学生逐渐掌握类比联想的科学思维方法。
有老师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将“物质的量”与质量、时间等其他物理量进行比较,减少学生对概念的陌生感,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学中教师从四个方面对“物质的量”进行类比。(1)量的类比:揭示“量”的含义,有了对“量”这个上位概念的理解,再把同处下位的“物质的量”与其他熟悉的基本量进行类比阐释,有利于增强对陌生概念的熟悉感和亲切感;(2)单位的类比:在理解了量的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类比其他计量单位的方法,来认识摩尔这个物质的量的单位,就能够理解得深刻;(3)集合思想的类比: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具有集合思想的概念,这完全是由于认识客观物质的需要而提出的,与生活中的“打”、“盒”相似;(4)摩尔质量的类比:运用类比方法来推出1摩尔其他物质的质量,这样的处理会使问题的解决更简单一些。经过这样的类比,学生对摩尔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清楚了:摩尔就是“一堆”,一堆数量就叫一摩尔,它实际上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说白了就是粒子“堆”数的单位。
3.有助于发展学生求异性思维的能力,从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批判性思维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类比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经过对事物多角度的分析批判性分析之后,会对事物产生更全面、深刻的认识。类比不仅是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比较,也可以从思考“同”中开始,在思考“异”中推进,在类比的断裂中,发现出新的意义来。有老师在讲授余光中的《乡愁》时,要求学生把这首诗同席慕容的《乡愁》相类比,找出两者的不同,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发现席慕容的《乡愁》单纯是思乡却没有对祖国的思念,而余光中的《乡愁》则把家愁与国愁粘连一起,更有凝重感。由此可见,类比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加以展开或者收敛,但是只有把类比的事物中不可比的一面解释出来,思路才能向深度突进。
4.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这些新知识中多少都会带有旧知识的痕迹,在新授课时,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类比给学生创造“最佳思维环境”,可以使学生猜想出新授知识的内容、结构、研究思想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听为主动学。有老师在讲授“球及其性质”一部分时,先是请同学回忆圆的定义,通过先行组织者构建新知识,搭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球面的定义,由于定义中将球的定义与圆的定义进行了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圆与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后续知识的学习中自然由圆的性质联想出球的类似性质。这样,学生通过细心类比,在课堂上能主动驾驭学习内容,自觉地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再创造”新知识。这样的类比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敢于猜想,善于挖掘,大胆证实,学生获得的知识远比单纯教师的讲授记忆深刻。
四、运用类比教学法注意的事项
类比教学模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但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得到的结论有一定的偶然性,不一定是科学的。若类比使用不当,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错误,增加后续的教学难度。这是因为类比事物间只是在某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甚至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相同或相似,而不能泛泛认为二者的所有属性都可以不加任何约束的一一对应。因此,“限制不明”的“类比”会使学生在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因分不清谁是谁非,而将二者的概念、性质等混淆,造成知识的负迁移,导致出错。因而类比教学的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运用类比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
1.类比要恰当。类比不能局限于表面相似性,更不能“望文生义”,否则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预测与结论。比如学习“速度”的概念之后,常常是借助研究“速度”的方法,类比引入“密度”、“压强”、“功率”、“电阻”等物理量,如果没有说明类比的特征依据,学生只会注意公式的形式,在类比模仿中产生很多歧义,如有些学生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认为导体的电阻是由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的。
2.类比的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类比推理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能力,年龄小的学生和没有经验的学生对于这种复杂的过程可能会深感困难,他们很难将类比中相关的部分与不相关的部分区分开来,容易错误地理解类比中的关系。
关键词: 高一化学教师 践行新课改理念 五个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起着独特的主导作用,高中化学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师,特别是高一化学教师的要求有较大的改变和调整。为了充分发挥新课改的积极作用,高一化学教师应该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在思想上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是刚进入高中大门的高一学生,我们应该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现在的学习情况,以及掌握化学知识的状况。我是一名高一化学老师,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认为真正践行新课改理念,应该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一、科学合理地使用现行版教材。
新课程改革为学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使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化学课程标准打破了化学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给教师留下较大的创造空间,为教师实施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教师一方面要领会高一化学教材的编写内涵,熟悉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点,从学生学习特征出发对教材的安排进行调整,从更加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组织教学流程,提高高一化学的教学效率。例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按教材内容讲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应呈红色。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看到,溶液虽呈红色,但振荡试管后,溶液的红色很快就会褪去。学生观察后定会对实验的现象产生质疑。这时,老师在讲解时必须进行相应的延伸和拓展,应该强调,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实质上分两步进行,而且反应放出热量。
其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过氧化氢是强氧化性物质,具有漂白性,能使酚酞等有机色素因被氧化而漂白褪色。
二、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渗透STS思想。
化学核心内容的选择要尽量体现STS思想,以支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让学生的学习从自然界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例如,“硫的转化”这节内容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处理和组织方式,教师在设计教案和教学时,应从认识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入手,到实验室里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再到酸雨及防治。教材中还安排了“身边的化学”和“化学与技术”等内容,让学生将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他们的学习紧密联系已有经验,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在高一化学的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加强现实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也就更高,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充电”,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新课改理念。
三、充分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就高中化学教材而言,无论是哪一种版本的,均是建立在初中化学教材基础上编写的。本地区中考总分为750分,而化学仅为60分,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小科”,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对其不够重视,甚至有些初中化学教师也在不自觉中弱化了化学教学,这些因素导致高一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普遍偏弱。其实,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只有在深刻理解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之后,才能顺利地学习新的高中知识。为了保证高一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将这些基础知识作为资源,适当适时进行整合到新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我在讲解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时,将高中知识与初中知识进行合理衔接。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反应,但初中化学中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甚至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仍然搞不清酸、碱、盐、氧化物等的定义,更谈不上对这些物质的转化进行整理总结。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学习,需要复习和巩固初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找出物质分类的依据,与他们共同探讨酸、碱、盐、氧化物等概念的内涵,从而实现物质间的转化,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这样还能为以后学习碳、氮、硫、镁、铝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规律打下基础。讲授了这部分内容之后,应及时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四、运用准确科学、丰富多彩、简洁生动的化学教学语言。
教师对教材要经过熟悉和精细加工的过程,要认真思考教材中每一个基本概念,甚至是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难点,要做到语言精练、精巧,同时还要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要与现有的高一学生的思想、接受水平联系起来。上课时应随时接受学生情绪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灵活机动地改变教学语言,力求使学生接受听讲的内容。如在进行高一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的内容教学时,可以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例如,曹冲称象是因为大象太大没有办法称,而把大象转化为相同质量的石块,思想是“化大为小”;那么,单个微粒不可称,我们就可以取大量微粒,也就是一个微粒集体――一堆,即“化小为大”,因此选用0.012kgC所含的碳原子作为标准,通过给出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kg,让学生亲自计算,最终得出0.012kgC所含的碳原子个数约为6.02×10。
另外,化学教师的语言还要尽量做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增强感染力,让学生把听课当做一种享受,把教材中比较死板的语言变成浅显易懂,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如在进行“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内容教学时,强调只有“两易物质”才可以拆开,指出:“有些同学不看对象,不具体分析物质的性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把难电离或难溶性物质也拆成离子形式,有些需要拆开的物质却被忽略了,这种随意性拆分就像一些不法拆迁办的工作人员。”还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也会取得超出想象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化学平衡”的内容教学时,可以恰当运用肢体语言使学生直观感受平衡的含义。这时,教师可以单脚站立,两只手臂和另一条腿向相反方向平直伸展,并适时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分析讲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平衡,什么是化学平衡。
五、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现象,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联想思维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研究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高一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做一些未知的探究性实验,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积极主动地对化学实验现象本质进行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提高,实践能力会得到增强,这也是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的化学教学创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的进步,以永不停滞的步履,当机立断的魄力,适时调整自己的视角、行动与目标,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地践行新课改理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做一名合格的高中化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吴海霞.高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几点探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48-49.
[2]黄华玲.例析使用化学教材的层次。化学教学,2012,1:10-12.
一、导师示范,在感悟中寻找提升
一年以来,多次聆听了工作室领衔人***老师的示范课。从《物质的分离提纯》到《含氯化合物的应用(高三复习课)》,再到《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目睹了曹老师的整个备课过程,让我知道,在每一堂精彩的课的背后,是大量时间的倾注与心血的付出,资料搜索、实验改进、撰写教案,每个环节都一一揣摩。她的这种对专业的钻研与探究精神令我折服。
期间,有一次因曹老师身体抱恙,由我代替在课堂展示了她的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复习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关于“铁及其化合物”这个课题,我上过多次公开课,有新课也有复习课型。但对于高三复习课,我一直比较困惑:如何在高三复习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如何在课时紧缩的情况下充分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说,曹老师的教学设计,化解了我的困惑。她从一道题高考实验题出发,充分挖掘、步步紧跟、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再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带动了化学平衡、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复习与应用,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观念引领,积极开展理论学习
工作室积极开展了理论学习,对《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进行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因为是译文,所以读起来相对生涩难懂。但是通过彼此的交流与讨论后,又能帮助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有新的收获。但最近这段时间,在其它事务的干扰下,这项工作相对放松,同时如何将学习的理论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并运用,仍有困惑。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再勤奋些、深入些,多思多写,解决自己的疑问。
三、积极参加工作室活动,在反思中进步
工作室的活动,基本上每次都能参加,并及时反思。工作室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个个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有着各自的教学风格。尽管面临的教学环境与教学问题都不相同,但大家在观课、磨课、评课,互相学习与借鉴,共同进步。此外,还有外出的学习活动,如前往省丹中观摩他们的公开课、金坛王更飞名师工作室的交流活动、包括假期在黄山市举行的培训研讨活动等,也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有机会向更多的老师学习。
四、个人成绩
1、被评为常州市第十批骨干教师
2、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优秀个人
3、被评为常州市义务导学活动优秀教师
4、获得常州市区高中化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5、《脂肪烃的性质和应用教学实录与反思》获得常州市年会论文 二等奖
6、《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评比 教学视频类二等奖
7、开设了两节公开课
《课题3离子》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的教学内容。《课题3离子》的教学重点是离子的形成,难点是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设计】
【导课】跟原子、分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的一种粒子,要搞清楚离子,先得从原子内部结构说起。
【新授】创设原子内部结构情境
1、 核外电子的排布
【视频展示】(核外电子的排布) (设计意图:化抽象为直观)
【提问】核外电子是否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归纳】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追问】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归纳】分层排布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明确】稳定结构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画出氢、氧、钠原子的结构草图。
【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做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1-18号元素哪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小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
2、离子的形成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动画展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设计意图:化抽象为直观)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点拨】离子符号右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
【提问】2 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写出下列离子符号
①氧离子② 硫离子③ 氯离子 ④铝离子 ⑤钙离子⑥钾离子
原子得失电子后元素种类是否变化?为什么?
你知道镁离子与氯离子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吗?
水是不是也是由离子构成的呢?为什么?
3、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课堂小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
【布置作业】1、写出常见离子符号2、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