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齐文化论文

齐文化论文

时间:2022-03-17 12:49:24

齐文化论文

第1篇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随着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学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齐鲁文化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随着齐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古代中国文化中心由西而东转移。齐、鲁两国的建立是周文化征服东夷文化的政治尝试,但历史的发展往往超出统治者狭隘的政治意图,这两种当时最先进的文化一经结合,便形成了两种更高级、更先进的文化——齐文化和鲁文化。齐鲁文化的出现,打破了镐京在文化上的垄断。西周末年,随着镐京倾覆,王室东迁,当时的文化中心就转移到了齐鲁文化所在的东方。战国时期,齐国一直是东方的大国,统治者又重视文化发展,设立稷下学宫,“招致天下贤士”,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鲁国初封,因是周公的封国,所以得到的西周礼器文物典籍甚多,故后人有“周礼尽在鲁”之说,又由于鲁国有重礼的传统,造成鲁国特有的文化氛围,而作为传统文化传播者的儒家及其代表人物孔子产生于鲁国,乃势所必然。战国以后,以鲁国为根据地的儒学向四周辐射,造成齐鲁文化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百家争鸣,为中华古代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仅在先秦时期,齐鲁地区就产生了像管子、晏子、孙武、墨子、孟子、庄子、邹衍、孙膑、吴起这样一批文化伟人。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罕见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齐鲁文化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齐鲁之地是当时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其次,齐鲁文化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法家思想虽然成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但渊源于阴阳五行学说的“方士文化”在秦朝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至西汉初年,属于齐文化系统的黄老之学又风靡一时,当时统治集团中好黄老之学者甚众,在全国推行无为政治,不过六七十年间,便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盛世——“文景之治”。汉代形成的“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也和齐鲁文化有深远的渊源关系。西汉学者刘向在《说苑·政理篇》曾说过,齐国“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也,此霸者之迹也。”鲁国“亲亲者先内后外,先仁后义也,此王者之迹也。”“故鲁有王迹者仁厚也,齐有霸迹者武政也。”齐鲁霸王之道,不仅被汉代统治者所接受,逐渐合成为“汉家制度”,而且对此后历代有作为的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术取士,是中国思想史、政治史上的一大变革。在这个变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号称汉代孔子的董仲舒,而董仲舒的儒学实际上就是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学。齐鲁是汉代经学最发达的地区,西汉的五经八师中,伏生等六人都是齐鲁大儒;东汉时设置的五经博士,齐鲁儒生占了八名。在《汉书·儒林传》中单独立目的有二十七人,齐鲁籍的有十二人。至东汉末年,齐鲁地区又出现了两位著名的大经学家,一位是今文经学大师何休,另一位是古文经学大师郑玄。东晋南朝时期流寓江南的著名士族如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高平郗氏、琅琊颜氏和泰山羊氏都来自齐鲁之乡。齐鲁名士和先进的齐鲁文化南下,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北宋,苏辙尚有“为学慕齐鲁”的称誉。魏晋之后,虽然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已逐渐失去其独立性,但它的基本精神依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第2篇

关键词:齐鲁文化;交通文化;山东;应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107-02

交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围绕交通工具、对象、服务等方面所从事的一切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地域文化,它所蕴含的超越历史、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思想文化精华,对当代中国乃至当代世界的发展进步仍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山东交通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一、弘扬齐鲁文化中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建设“以人为本”的山东交通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是相对于“神道”来讲的。“神道主义”以神为本位,把人放在被神支配的被动地位,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人道主义是以人为本位,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独立品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人道精神是齐鲁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如管、晏主张富民、利民、顺应民心,因民之俗,从民之欲。墨家的兼爱、非攻、非命、节葬、贵义、兴利,“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非乐上》),无不从“人”出发,为人谋利益。当然,人道精神体现最突出、理论最系统的还是儒家,孔子那“仁者爱人”的命题,是人道精神的最高体现,他突破了阶级的、种族的、国家的、地域的局限,把“人”作为一大类来看待。他的“爱人”,是“人类之爱”,这和他的“有教无类”是一致的。发现人、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的身心内外、人的地位、人的发展,是齐鲁文化中各家各派思想家理论学说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通过弘扬这种齐鲁文化中厚德仁民的人文精神,加强交通文化建设,努力增强行业软实力,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交通行业特色的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始终坚持尊重、关心、爱护干部职工,特别要更加关心下岗职工、困难干部职工、离退休干部职工,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构建和谐行业营造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内部环境。

二、发掘齐鲁文化中崇尚节气的正义精神,激励涌现更多的交通文化模范人物

气节即志气和节操,指的是为坚持正义和真理,宁死不向邪恶屈服的品质。在这一点上最突出的还是儒家。孔子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的名言,孟子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公孙丑》)的壮语。孔、盂是说到做到的。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穷于宋、困于郑、呃于陈蔡之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继续弹琴唱歌。在面前,孔子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如公元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齐有司黎弥以献舞乐为名,欲劫持鲁君。在千钧一发之际,孔子“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以礼严辞痛斥齐国君臣,挫败了齐人的阴谋,保卫了鲁君安全,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史记・孔子世家》)。孟子则善养“浩然正气”,以充塞天地的气概,推行其王道主义,把治理天下作为己任,提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五下》)的主张,为追求真理,维护正义,可以舍生忘死。

今天,我们倍加珍惜和大力继承弘扬齐鲁文化中这种崇尚节气的正义精神,就是要在交通行业推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为实现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先进典型要给予重奖,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通过培养宣传先进典型,注重发挥示范导向作用。要更加尊重、更加关心、更加爱护先进典型,在全行业树立起崇尚节气讲正义的观念。

三、认识齐鲁文化中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把山东交通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群体主义精神,是齐鲁诸子、各家学派的又一共同主导精神。管仲及管仲学派对合群、团结、同心同德是十分重视的。他们认为合群、团结、万众一心是力量的源泉,克敌制胜的根本。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强调:“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利他”、“利人”、“无我”为极限,可说是大公无私的典型。在群体主义理论构建方面贡献最大的还是儒家。首先,孔子把“和”、“同”分开,强调:“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其次,孔子在总结前人关于群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并绘制了他那理想社会的蓝图,即《礼记・礼运》所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种理想社会,自然是空想的,但它却把“大公无私”的群体主义精神发挥到了一个高度,使人们向往,并把它作为一种高尚的追求。继孔子之后,另一位集大成儒学大师荀子把群体主义提到了人类理性的高度。《苟子・王制》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日: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

要把山东交通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就是要通过弘扬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提高行业服务质量,精心打造服务品牌,增强山东交通行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要强化科学管理,完善岗位行为规范和考核机制,逐步实现全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加大投入,改善窗口单位的服务条件,营造功能完备、整洁美化、舒适便利的交通服务环境;要加快建设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为龙头,以管理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交通信息系统,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成果,改进交通管理、服务手段和方式,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弘扬齐鲁文化中的一诺千金的诚信传统,大力提升交通行业的信誉度

礼治与农耕,造就了以崇尚伦理道德为特征的鲁国文化。而诚信是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这在《论语》中有充足的反映。如: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孔子看来,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论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献典籍,“行”制社会生活实践,“忠”即忠诚,“信”即诚信。在孔子教育学生的四项内容中,诚信占了两项。庄子本人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为将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孙膑则进一步提出“素信者昌”(《孙膑兵法》)的战争输赢规律。

加强交通诚信建设也是交通行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任务之一。要积极利用齐鲁文化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强化广大交通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使诚信成为全行业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广泛开展“共铸诚信交通”实践活动,以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失信问题,带动诚信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要着力解决交通建设转借资质、随意违约,交通客运倒客、宰客,货运车辆大吨小标、擅自改装、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维修乱计工时、以次充好等问题,努力做到诚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违法者受惩。

五、继承齐鲁文化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发展山东交通文化的创新行业建设

齐鲁文化中的勤谨睿智精神不仅表现在先秦齐鲁诸子百家,而且表现在史前东夷人的发明创造,史前东夷人的发明创造很多,小至弓、矢、舟、车的发明,中至鱼、猎、农、牧、酿造、冶炼技术的创造,大至天文、地理、律历、礼乐制度的发现和创建,据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大多出自东夷。春秋战国时代,齐鲁地区似乎再现了史前东夷文化繁荣的时代,管仲是伟大的政治家,管仲改革,就是一次宏伟的创建工程,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军事等,都有重大的创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齐国兵学独树一帜,孙子集其大成,著成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兵典――《孙子兵法》。在科学技术方面,春秋战国时代的主要成就也多出齐鲁。鲁班被尊为土木工匠的祖师。墨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工程学、机械学、化学、光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等许多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齐人甘德的天文著作与魏人石申的著作合为一本,叫《甘石星经》。在医学方面,神医匾鹊――秦越人出于齐地郑阳,在当时也是无人可与他比肩的。

第3篇

[关键词]齐鲁文化;美德;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105-04

On the regional effect of the virtue factors of Qi and Lu culture

LIU Qing, BAO Cui-ping

(Marxism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 As the two unique representations of human society, culture and morality are generated from the human beings’physical activities in understanding and changing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y also guide human beings’practical activities. Exploring the moral factors and making clea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of culture of Qi and Lu and moral construction will not only enhance people’s recogni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deepen the virtue constru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create a new research path for harmony society.

Key words:the culture of Qi and Lu; virtue; path

齐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丰富的道德因素不仅影响着个体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同时也规范着个体的行为选择,对美德山东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充分探讨齐鲁文化中的道德因素,将传统文化中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相结合,能够形塑价值世界和规训日常行为。正是在交往互动中,公民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意识得以培育,进而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充分挖掘齐鲁文化中的美德因子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突出德育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历久弥新的齐鲁文化依然在培养国人的道德情操和提高道德修养方面具备典型意义和标本价值,为个体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养成提供价值指导和行动规范。同时,齐鲁文化在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推进美德山东建设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力。

(一)以“修身立业”为基础的个人品德因子

个体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一定程度上,个人的道德水平决定着所在区域的道德建设水准。因此,推动美德山东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必须以提高个体思想道德水平为基础。而儒家文化作为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思想体系,始终重视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培育,与美德山东建设的初衷相契合。

孔子以“仁”为个体修身立业和为人处世之本,具体体现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爱人者仁恒爱之”的思想。同时,孔子在把握人类欲望和需要的基础上,进而告诫世人“每日三省吾身”“克己复礼”,旨在警示人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克制本身无限制的欲望,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

孔子所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交往原则以及孟子所强调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的培养,都对彰显和培养刚正不阿、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互帮互敬、诚信友爱、一视同仁和大义凛然的山东精神,有着极大的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

厚重的儒学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着个体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对个体道德情操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美德山东,乃至美德中国的建设。

(二)以“六亲和睦”为目标的家庭美德因子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在决议中,把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1]。事实上,关于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和邻里团结的思想古今有之。追根溯源,人们仍然可以从齐鲁文化中找寻到关于家庭伦理的各种美德因子。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业已成为美德山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家庭和睦对个人进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正所谓“家和万事兴”。《三字经》中关于“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的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孝敬长辈、诚信友爱的重要伦理思想的重视,为重新认识家庭伦理关系,建立家庭道德秩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参考坐标[2]。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其余所有品行皆是由孝行派生出来的。传统的山东文化把家庭美德中的尊老爱幼、兄友弟恭、长幼有序理念看做是个体作为人的基本礼仪和道德。因为只有具备了家庭伦理中的这些基本道德规范,才能够谈及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其他的道德规范。否则,再好的道德表现,也只能够是伪装下的虚伪。

(三)以“公私分明”为尺度的职业道德因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治国理念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执政思想,对当代公务员清正廉政建设和求真务实作风的落实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优秀齐鲁文化的传播教育和案例讲解,党员干部可以切实提升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执政水平,加强党的廉政建设,真正落实“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执政理念,从而推动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职业道德氛围的形成。

(四)以“崇德向善”为取向的社会公德因子

自古以来,儒家伦理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品德就被世人奉为圭臬,成为衡量个体是否有教养、有道德的价值标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盛行,人们价值判断的标准也相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道德滑坡、诚信危机和信仰缺失等因此成为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追寻齐鲁文化的根源,重拾宝贵的经典文化传统,弘扬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对当今社会道德的走向有着积极的影响。

文化对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文化中成长的个体,必然带有该地域文化的烙印[3]。齐鲁文化概莫能外,其“公而忘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天下为己任”所蕴含的社会责任感,塑造了山东人朴实、善良、公正、勤俭的性格特点,有利于在山东全省生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推动美德山东建设的实现。

二、齐鲁文化对美德山东建设的价值考量

(一)齐鲁文化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良好的社会公德建立在个体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故而美德建设离不开对公民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儒家学说中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的论断,凸显了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唯有不断提高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方能真正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齐鲁文化重视对个人修养的培育,倡导个体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和水平。个人道德修养是根,是本。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美德建设,需要从对个体修养的重视入手,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美德山东建设任重而道远,还需从个体道德意识的培养抓起,为美德山东建设强基固本。

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说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要努力让天下苍生从中获得好处。直到今天,厚重的齐鲁文化仍一再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鼓舞着世代山东人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其“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更是培育了山东人淳朴、善良、务实和正直的秉性。

厚重的齐鲁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杰出的历史名人,影响着山东人的性格秉性,塑造着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对个体道德水准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山东精神,传承齐鲁文化,打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二)齐鲁文化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强调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在指出个体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因为人类只有认识到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积极挖掘发挥群体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同样,美德山东建设步履维艰,离不开对集体力量的依仗。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人们才能够形成合力,整合多方资源,共同深化美德山东建设。

古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与现代尊老爱幼、互帮互敬、邻里互助的理念一脉相承,对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邻里关系和社会风气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有利于美德山东建设。此外,齐鲁文化丰富的人文理念对如何引导公众增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修养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念,体现了孔子对大同世界的独到体悟,这与我们今天美德山东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旨在通过提升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营造积极乐观的家庭、邻里和社区氛围,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杰出的人文代表,以其独特的方式,传达着对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视和肯定,从而在凝聚发展共识,汇集社会正能量,促进美德山东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三)齐鲁文化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塑造

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海纳百川的情怀,只有允许不同地域、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自由发展,才能够营造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山东正是以其开明的文化姿态,为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交融交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管子・牧民》中曾指出“毋曰不同生(姓),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这充分体现了山东人容纳百川的无限胸怀,彰显着齐鲁文化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方面的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一现象的存在,需要淳朴的民风和严格的法制来保驾护航。齐鲁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提升个体道德境界、严于律己和遵纪守法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示范作用。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它既强调人们对周边环境的重视,也表明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山东作为齐鲁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称号,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塑造个体价值观、引领发展方向和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作为美德山东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理应积极弘扬优秀山东文化,传承厚重齐鲁文化,充分挖掘齐鲁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为建设美德山东贡献力量。

三、美德山东建设的多维文化考究

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瑰宝,之所以能够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良好道德风尚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归根结底在于其丰富的文化精神。因此,深化美德山东建设,必须从弘扬悠久的齐鲁文化入手,加大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力度,不断提高个体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进而推动美德山东建设的实现。

(一)积极开展文化传播与交流,深化美德山东建设

山东文化资源丰富,这就为进一步深化美德山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为了更好地弘扬齐鲁文化,宣传“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促进美德山东建设,山东各界人士,包括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公益组织和民间团体,需要加大齐鲁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文化传播与交流。

一方面,我们要创新齐鲁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加符合不同群体的需要和特点,影响新一代的年轻人,把齐鲁文化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创新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对微信、微博和人人网等新媒体的利用程度,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度,用文化引领社会潮流,凝聚正能量,积极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构建美德山东。

(二)推动齐鲁文化进课堂,助推美德山东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基,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美德山东建设,离不开教育。只有把齐鲁文化融入到教育当中,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推动齐鲁文化进课堂,才能够真正发挥山东文化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和娱乐的过程中把传统文化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行动,最终指导自身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推动齐鲁文化进课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其一,相关部门需要编写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高质量教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文化在引领社会共识,凝聚发展正能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其二,必须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加深学生对齐鲁文化和山东精神的认知,从而增加对齐鲁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三,齐鲁文化进课堂,还必须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水平,为美德山东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方能真正促进美德山东建设[4]。

此外,我们还要有效拓宽教育宣传的途径。例如,通过国学讲堂、吕剧表演和曲阜文化景点游览等多种形式开展齐鲁文化教育引导工作,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增进对齐鲁文化发展渊源、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的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美德山东建设减少阻力,增进动力。

(三)举办凸显特色的传统节会,增强美德山东建设的感染力

凸显地域特色的各种节会的举办,可以切实提升人们习得齐鲁文化的趣味性、民间性和可接近性。例如,相关部门借力泰山国际登山节、潍坊国际风筝会、临沂王羲之书画节等活动的开展,彰显山东人文气息和地域特色,弘扬齐鲁文化,最终引导社会大众运思山东文化。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弃其精华,取其糟粕,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而推动美德山东建设的实现。

山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名人、文物资源、文化古迹众多,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齐鲁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5]。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山东优越的文化地理资源优势,发现挖掘齐鲁文化中积极的道德因素,通过喜闻乐见的节会形式加以传播,赢得人们的认可和喜爱,进而在实践中内化成为自己的一种行为习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社会大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所以,个体作为群体的重要构成元素,只有切实提高个体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才能够有效深化美德山东建设。

综而概之,美德山东建设任务艰巨。我们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努力汲取优秀的文化因子,不断传承和创新齐鲁文化,发挥文化在影响个体和群体思维模式和行为选择的积极意义,才能够真正将优秀的齐鲁文化礼仪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尺度,指导自己的行为选择,最终推动美德山东建设的实现。

宋立华.关于家庭美德与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J].妇女学苑,1998(1):11.

张冬玲.论我国农村新型家庭伦理的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1(9):128.

孙建华.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重塑人际普遍信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68.

第4篇

[关键词]齐文化;半岛型文化;秦始皇;民族文化

秦始皇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在中国的历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使中国进入了汉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其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同时也促进了各个民族文化的融合,总之,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而齐文化,则存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齐地文化,二是齐国文化。齐国文化是齐地文化的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通常所说的齐文化是指齐国文化,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齐文化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使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星空中一颗亮丽的明星。齐文化在秦始皇建立秦帝国的过程中可以说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齐文化”的历史沿革

所谓齐文化,也就是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这个定义中,齐人的概念是既宽泛又带有一定标准的。作为齐文化创造主体的齐人,不应该把里籍在齐地作为唯一标准。因为管仲生于楚,宁戚是卫国人,而陈完是陈国迁到齐国的移民,而上述三人都参与并创造了齐文化,他们是很标准的齐文化意义上的齐人;作为齐文化创造主体的齐人,也不应该把是否居住在齐地,是否能齐言作为界定的标准。因为齐地是一个变量,能齐言者也是一个变量。孟子一部分时间并不居住在齐地,也不能齐言,但他在稷下学宫的思想学术交流和言论,却更新发展了齐文化,为齐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虽不是土生土长的齐人,但他对齐文化做出了贡献,也应该是齐文化意义上的齐人。定义中所谓的特定历史时空,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齐文化存在的时间,应主要定格在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这个时间段内。当然从文化的渊源角度,齐文化的存在时间可上溯至三皇五帝时期;从文化的影响角度,可下延至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止。二是齐文化存在的空间,我认为应主要以春秋后期时的齐国疆域为圈定范围,即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齐文化所存在的历史时期具体来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2]第一时期东夷文化时期,从原始社会到商末,是齐地的原始的本土文化。文化代表人物有:舜帝、太昊(伏羲)、少昊、后羿、蚩尤、商汤文化代表朝代:商朝文化代表特质:一种巫蛊文化、天下共主的文化、开放文化文化代表学说:巫蛊学,第二时期:齐国文化时期,从齐国建国到汉武帝时期,齐国文化是一种继承文化,是从东夷文化继承而来,并没有很大的变化提。齐文化的保留不得不感谢太公: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史记《齐太公世家》)。文化代表人物:钟无艳、缇萦、东方朔、邹衍文化代表朝代:齐国文化代表特质:从文化模式的角度观照,齐文化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使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星空中一颗亮丽的明星。文化代表学说:阴阳学,第三时期:齐鲁融合时期,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唐宋年间。文化代表人物:董永、王羲之、诸葛亮;第四时期:鲁文化时期,至今,文化代表人物:辛弃疾、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齐地疆域为圈定范围,即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也就是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

二、齐文化在秦始皇建立秦帝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秦国在进入中原以前,主要居于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上面,其算是一个弱国,而“历史文化传统”是一种社会存在和环境,不是想抛掉就能抛掉的,也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开始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当前学者们认为他主要接受的是齐文化,主要表现在:

(一)齐人的“阴阳学说”成为秦始皇巩固政权的理论依据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齐人邹衍是这一学说的主要集成者,这一学说被当时的很多的诸侯与方士引申到了社会的更替上,即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变化的,王朝的更替是自然的现象,最终又引申出“五德始终说”,成了各个君王改朝换代的重要理论支撑。秦始皇建立灭六国建立秦帝国之后,这一学说成了其灭六国巩固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理论支撑。据《史记·封弹书》载:“自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传,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秦始皇可以说是实践“五德始终说”的第一人,而“五德终始说”自秦汉直至宋辽金时代,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3]“故自秦推五胜,以水德自名,由汉以来,有国者未始不由于此说”。直至宋金以后,沿袭千余年的五运说才被逐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而趋于消亡。

(二)对齐人“封禅文化”的继承

封禅(fēng shàn)中的“封”的意思为“祭天”,“禅”的意思为“祭地”,主要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中,也就是说齐国也存在这样的思想,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也继承了这一文化,认为自己的统治得到(下转第135页)(上接第130页)上天的委命,第三年(公元前219年)就带了齐、鲁的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准备行封禅之礼时,儒生博士便议论纷纷,说古代天子封禅坐用蒲裹车轮的蒲车,以免损伤山上的草木土石;要扫地而祭,铺上用菹秸做的席。所说互相乖异,难以做到,秦始皇一怒之下将他们全部斥退,自己乘车从山南登上泰山之顶去行封礼,并刻石歌功颂德,然后又从山北下来,到梁父山去行禅礼。他的礼节基本上是取自战国时祭天帝时所采用的一套仪式稍加改造而成。封禅大典是君王向天下人昭告其地位的一种重要的仪式,自秦始皇以后,这一仪式也存在于后面的每一个朝代当中,直至明朝以后,其才被改为祭祀。

(三)对神仙方术的迷恋

方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知识所限,人们相信天主宰着一切人事,人间的统治者受命于天,把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的变异,视为灾异和祥瑞的征兆。相传有“明堂羲和卜史”等官吏专门观天文、察时变、纪吉凶,用卜筮来传达天的意旨,并用祭祀来消灾祈福。在龙山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烧灼过用作占卜的兽骨,说明这时已有了预卜命运的占卜。商代的甲骨卜辞中,有许多日食、月食和风云雨雪及祭祀天时诸神的记录。周代认为天道与人事互相感应,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帝,“天命靡常”,人君“敬德保民”,就能“祈天永命”。春秋时,人们把天上的十二星辰和二十八宿跟地上的州、国位置相对应,称为“分野”,以星宿的变异来比附州、国的吉凶,使得天人之间发生更密切的关系。根据相关的考证,齐地在很早就有关于神仙方术的传说,这可以说是齐地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秦始皇对不死药的幻想是神仙方术在秦朝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其还曾派齐人徐福入海求仙,)。《史记.秦始皇本记》就曾记载:“齐人徐士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遗徐士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三、齐文化当今的传播价值

文化,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产品的总和,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当今社会,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齐文化是中华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至今为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传播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齐文化尚变革,重兼容,形成了自身多元开放的价值特性,齐文化中的变革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不断力求革新社会的行动上,其兼容的思想则主要体现在对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兵、农等各家思想的吸收,以及对社会各类人才的招纳,求变创新是21世纪社会的主流思想,我国对于文化也主要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上,在人才的问题上,当今社会无一国家不是采取主动吸引的政策,这些思想无疑与齐文化不谋而合;第二,结合实际情况,注重灵活实用的价值理念,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社会一直是采取重本(农)抑末(商)的政策,但是齐人从实际出发,以富民强国为目标,采取“专本肇末”的政策,倡导“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实用主义礼教观,无一不透漏出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治国理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齐文化不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秦始皇本人以及其所建立的秦帝国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秦始皇在吸收齐文化的过程当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比如对神仙方术的迷恋,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文化系统,一定程度上对秦国治国理念形成了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雁.齐文化资源的品种、分类及特征[J].管子学刊.2012.2:65-70.

[2]刘清香.王晓红.齐文化价值及其国际传播[J].东岳论丛.2010.11:150-153.

第5篇

【关键词】 大众传播;蹴鞠;符号意义

在中国文化的传播过程当中,文化产品层经遭遇过多次大的人为的破坏。其中最典型的,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次是上世纪的。前者是对文化的压迫,后者则是一次文化的集体大摧毁。

但是齐地居民以及齐文化的赞同者形成的这种“集体无意识”并没有使得齐文化因此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荣格认为“人生下来并不像洛克所说的那样一块白板,而是先天遗传着一种‘种族记忆’”。由此可见,这种集体无意识是源于人的社会属性,关于齐文化的具象化的外在体现就成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精神载体。在齐文化的传播过程当中会发现,齐文化的精髓已经以一种意念化的方式植于部分民众的心中。大众传播过程中,具象化的符号价值体现比理论性的说教以及灌输更容易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蹴鞠则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

在职业联赛的市场运作与大众媒介的推动下,现代足球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体育竞技项目。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的足球,在文化工业的流水线生产和标准化操作下,更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和娱乐性产业。其实早在齐国时期,在足球还是被称为“蹴鞠”的时代,它就已经是一种普遍流行于民间的大众文化和娱乐方式了,这种“蹴鞠精神”在当代仍可以找到它的符号意义。

2004年6月9日至11日,足球起源专家论证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成功举行。36位国内体育文史专家和齐文化研究专家以古代文献史料和考古学资料为依据,对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证,并达成一致结论:中国古代足球(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载:苏秦做了赵相,为赵合纵,联齐抗秦,他出使齐国对齐宣王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史记・苏秦列传》也有类似的记载,苏秦对齐宣王说:临淄城就有七万户,人民富庶殷实,其民无不以“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鞠者”为乐。

由此可知,距今2300年前,战国时期齐宣王时,在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就已经广泛开展,有了相当成熟的赛制、规模和群众基础,已初步形成一种运动项目。在现代广告传播当中,体育一度被称作是第五媒体,西方的古希腊奥林匹克传达着和平、力量的奥运普世价值。现代足球竞技的传播学价值就在于它体现了力量的释放,团队的协作和球场上的雄性美。蹴鞠从它起源来说,决定了它的市民性和娱乐性,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蹴鞠更多的是偏重于娱乐功能。现代人对蹴鞠的解读,总是试图通过“足球”鼻祖来增加其知名度。

在齐国,市民广泛地进行蹴鞠运动,将其作为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方式,民众在蹴鞠活动中得到了自我对体育精神的需求,那时的蹴鞠于民众而言,并不存在所谓职业联赛、世界杯等概念,这只是他们生活中调剂身心、为他们带来娱乐、锻炼身体的一种形式,这样的体育运动更多偏重生活方面,是广大人民的一个享受的过程。通过这样自发的群体性的蹴鞠活动,民众既从中得到了心理上对蹴鞠所带来的合作、娱乐等体育精神的需求,又是一种对他们自我能力的实现。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理解齐国民众从蹴鞠中得到的满足,即蹴鞠活动的进行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与自我实现。

为了探究蹴鞠在民众当中的美誉度,对一百个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样本包括50位淄博市民和50位外地市民。调查结果显示:在50位淄博市民中,有90%的被调查者表示知晓临淄是世界足球的发源地,并对蹴鞠这项运动有较好的印象以及一定的兴趣;而在50位外地市民中;有7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临淄是足球的发源地,但对蹴鞠这项运动;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蹴鞠这项古时的体育活动,并对这项活动有一定的兴趣去了解。

从这个简单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化的本土化情结和文化传播过程中以及受众的地域文化素养的空间差异性对于文化物种多样性的普及是有一定制约的,要想消除或者减少这种差异性,就应该寻找蹴鞠这一文化符号中的USP――娱乐本位。

第6篇

齐家文化分布地域广阔,以黄河中上游的渭河、洮河与湟水流域为中心,东起今陕西省西部,西至河西走廊及青海东部,北到内蒙古西南部及宁夏南部,南抵甘肃陇南白龙江流域,地跨甘、青、宁、陕、蒙5省区,南北600余公里,东西长达1000多公里,至今共发现齐家文化遗址1100多处。根据碳测年代数据,其上限可到距今约4100~4200年前,下限可到距今3800~3700年前。齐家文化以原始农业为主,畜牧业也相当发达,狩猎亦占一定比重。虽然彩陶烧制似渐冷落,但技术却大有长进,火候高、质地硬、造型美。已掌握慢轮修整技术,器形浑圆精美,纹饰朴拙洗练,故深得藏家喜爱。当时已有了冶铜业,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秦魏家、广河齐家坪等遗址出土的铜器达100余件,有刀、锥、凿、匕、斧、矛、镞、钻头、环、钏、镜等,质地有红铜、青铜等,并开始注意纹饰及造型,有些堪称原始艺术品。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在谈到齐家文化出土的青铜器时说:“看来,要寻求中国青铜器的起源,甘肃乃是具有关键意义的区域。”青铜时代的发端在甘肃,金属材料的出现无疑将促进或改变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当青铜器皿逐步取代陶制品登上神坛时,中华文明便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齐家文化向青铜时代迈步的进程中,在石器工具日渐冷落时,却将玉器制品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齐家文化玉器所携带的远古信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寻古今宗教文化传承的窗口。

承前启后 流风中土

从属于齐家文化所出土的石器和玉器来看,其早期制作工艺及风格与其前的马家窑文化差别不大,后者显然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齐家文化玉器直接继承了马家窑文化,器类有了极大的丰富。除马家窑文化的玉器斧、铲、凿、刀和一些动物形象的制品外,到齐家文化时就已经发展为十分庞杂的系列,从璧、琮、斧、刀、铲、锛、璜、凿、环、瑗、牙璋、圭、戈、璇玑到各类动物,还有很多异型器等,品种达20多种。已明显地呈现出由实用器具向礼器佩饰等蕴涵宗教文化功能转变的趋势,同时有些器物或纹饰等也已受到西方异域文化的浸染。

在那个“万物有灵”的时代,宗教日益在人们的意识领域起支配作用,而认为玉石有灵,具有通天的神化功能的观念,毫无疑问即起自彼时。当这些石头被注入神秘文化意蕴后,便登上神坛,成为凝聚当时人们最高文化艺术水准和思想审美情趣的圣物。当然,玉器发展的三部曲并非如此截然分明,而是随着地域的不同交互发展进行的,然而,齐家文化的玉器却恰恰是这三部曲的代表。

在远古时代,人们把玩石头的情趣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这不能不提及“玉石之路”的发现。殷墟妇好墓大量精美玉器的出土,以及其玉质的判定,把考古学家的目光一下吸引到万里之外的西域和田,于是早在公元前12世纪初期,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就已经开始享用来自西方的供奉了。而这些玉料或玉器的辗转西来自然是人之所为,那年头大家都玩石头,贵族玩的品位自然最高,于是投其所好,就有人迢迢万里进贡美石。故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原就已经因石头而与西域结缘了。而玉石之路就恰恰经过齐家文化浸润的土地,也可以说玉石之路就开通在齐家文化的地界上。甘肃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是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和中转站,通过这个桥梁,和田玉受到了中原统治者的青睐。

首先,让我们看看齐家文化玉器的材料及产地。齐家文化的玉器用料较为复杂,大致有阳起石、蛇纹石、水含石、角闪石、绿松石、天河石、青金石等材质,也还有用于镶配错嵌的玛瑙、砗躁、珊瑚、水晶、萤石、炭精等。大量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土产,即本地所产之石材。如洮河、夏河一带的齐家玉器,其石材即多为距今兰州市西南40公里左右的马衔山所产。而陇中渭河、葫芦河流域齐家玉器用材则出于今武山等地,河西则多为酒泉、祁连山所出玉材。当然,其选材除用仔料制作小件外,还多有大型制品,显然是从玉矿开采所得。其二是外产,即来自别地的玉材。这些玉器材质一般优于本地所产,但器形不大,自然与当时的运输条件有关。据矿物分析,其品种除有甘青地方玉种外,尚有新疆和田玉,还有更西之玛纳斯的碧玉。这便反映出一个史实:甘肃齐家人早就充当了西玉东传的“二道贩子”。在不排除他们进贡原材料的同时,齐家人恐怕还有为其增值,或寄托寓意而专事来料加工,再转手以献王者的举措,如此齐家玉器就成了影响中原王朝审美情趣和宗教风尚的载体。事实上,在商周玉器中不难发现齐家玉器的直接影响,齐家文化玉器的很多器型都传承了下来。这种东西玉石文化的交流似乎几千年来就从没有停止过,直到今天还依然有人不惜重金远赴新疆和田购玉,还有比这更源远流长、持久不衰的交流吗?

大璞不雕 魂系华夏

齐家文化早期玉器的主要特征是:素朴无纹饰,以凸显材质纹理为大美,其开孔准确,方圆中矩,线条流畅,琢磨细腻,不露痕迹,浑然天成。而这一风格在其后的兴盛阶段也相延不改,即便有所雕饰,也随形就势,力求简练,不像东南等地追求繁缛华丽的作派。“大玉不琢”这也即是先秦以来儒家与黄老都推崇的审美理念,这让人不能不想起商周乃至秦汉时期那种浑朴古拙的纹饰、器物、建筑等,甚至会想到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等汉代石雕。

齐家玉器因石制器,选料多样,兼收并蓄,石质多变。它们出于陇上黄土掩埋之中,故沁色柔和,包浆饱满,皮壳古旧,光泽沉稳,朴实无华,耐人品味,富于神秘的意蕴。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之玉器,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并受当地材料限制,用料较单一,在这一点上就有别于齐家文化,似乎总觉得厚重感不足,不如齐家古玉之大气。

总体来说,齐家古玉的特征可用“玉材上乘、品种多样、器形美观、制作精致、大气凝重”这20个字概括。

1.齐家古玉用材区分明显。礼器多选用本地出产的优质玉材,并部分使用了和田玉。兵器和饰品玉仅部分选用和田玉。工具用玉丰要采用甘肃、青海的本地玉,如榆中马衔山玉矿材料和祁连玉。

2.齐家文化玉器以礼器类居多。且形制巨大,如大玉琮、大玉璧、大玉璋、大玉圭、多孔大玉刀等,它们的尺寸不少都超过已知其他地区同类礼器的尺寸。在已见出土物及藏品中,高和直径超过20~30厘米的玉琮,长达60~70厘米的玉璋、玉圭、多孔玉刀,直径在30~40厘米的玉璧,不乏其例。为追求玉器制品的最大化,在有些大型玉器上还保留有石皮。相比之下工具类玉器,无论在数量上,或是形制大小上都要逊于玉礼器。

3.齐家古玉制作工艺精良。统观齐家玉器成品及其半成品、 荒料和遗址等,可见其制作从选材、切割、钻孔、琢磨、抛光,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玉作工艺,带有明显的作坊生产性质。并且不同的用玉,其工艺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许多玉礼器,多采用玉质好、硬度较高的和田玉,而器形也较大,制作精细,通体磨光,无论是素面无纹者,还是有装饰纹样的,都显示出浑圆饱满、凝重大气的风格。

4.齐家文化玉器发展序列明晰。其表现是早期品种较单调,多素面无纹。中期玉器多饰以鸟、兽形纹饰,多钻孔扁平玉器,玉琮或琮形器上开始出现兽面纹(饕餮纹)、人面纹和牛、羊、虎、熊等兽首纹装饰,手法有圆雕、透雕、浮雕、浅浮雕、线刻等。晚期已出现绿松石镶嵌及错金银工艺的综合运用,造型装饰更趋美观。

5.齐家文化古玉浑朴天然。齐玉多出土于黄土高原、河谷台地、山冈缓坡等遗址或墓葬中,大都埋藏于黄土之中,由于西北气候干燥,土壤湿度稳定,虽经4000多年之久,均保存较好。因器物琢磨精细,故皮壳、色沁变化柔和,过渡自然,色泽和谐,有的器物包浆下还可见切割线及打磨痕。沁色有单色、复色之分和轻重之别,单色沁多,复色沁少,色沁自然入理。细细把玩,齐家古玉给人以皮壳占旧、包浆饱满、光泽静穆、色沁天然的视觉美感,浑厚淳朴,十分耐看。

皇天后士 古韵绵延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属于羌戎支系的周人即发迹于陇东高原今甘肃庆城(原庆阳地区)一带,后来逐渐东徙至陕西岐山之下的周原,逐步建立西周王朝。已故著名考古学家邹衡教授在研究先周文化渊源时指出:甘肃地区的辛店、寺洼文化,是形成先周文化的主要来源,并将其定名为“羌炎文化”,而齐家文化却又是其文化发展序列的上源。因此可以说齐家与周秦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

夏商周和春秋战国的玉器,无论器形、纹饰还是制作工艺,与齐家玉器都有相通之处。夏商周玉刀、玉琮以及玉钺等玉器的器形与制玉工艺也与齐家文化极为相似。夏商周时期的玉器在工艺上虽比齐家文化时期的玉器大有进步,但在钻孔技术和开料技术上却手法如一。齐家早期玉器的钻孔多为单面钻,钻孔在玉表体两面大小不一,孔内多留有细密的螺旋纹,这个特征为早期齐家文化所独有,商周玉器中也不乏其例。更有说服力的是,在已被判断为周代玉器的很多馆藏品中,有很多就是齐家之传品,也有的是在齐家素器上重新琢磨施以纹饰。

早期齐家文化的玉制礼器属于新石器时期简单而粗犷的远古类型,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它的产生比雕工精细的红山、良渚文化玉器还要早两千年。在玉器文化的研究领域,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已为人们所公认,而齐家文化虽然地处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对它的发掘和研究还相当有限,相对于它所蕴涵的文化历史价值来说都还远远不够。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民间古玉展上,南京博物院研究员、著名高古玉研究专家汪遵国先生提出:通过对齐家文化遗址的发掘与论证,齐家玉器被证明是我国古玉文化的核心。这一论断是在对齐家玉器以及夏商周玉器的分析论证中得出的,从而纠正了过去将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视作为古玉核心的论断。齐家文化时期的玉器,早在清中期便开始为人们所关注。据记载,清宫旧藏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中,齐家文化玉器就占了一半以上,在古玉藏品中就有数量相当可观的齐家古玉,足见齐家文化玉器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周代是中国古代礼制最兴盛的时期,从王侯到平民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遵循“礼制”的行为规范。这种礼制反映在用玉制度上,就出现了一系列礼玉形制,其中最主要的是璧、圭、琮、璋、琥和璜,合称为“六瑞”。《周礼》中说“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6种玉器是中国古典玉器的核心部分,而在齐家古玉中都能看到它们的雏形。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组长吕济民先生(原国家文物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到兰州看到我们收藏的齐家玉器时十分欣喜,赞不绝口。他意味深长地说:“现在看来对齐家古玉的研究和挖掘还是不够的,它的文化、历史、文物、工艺、艺术的价值还远远未能展现出来。齐家文化也是甘肃省的一大亮点,抓好这一优势,还得多研究多挖掘,并且还要多宣传,才能让世人重新认识它。”

刮目相看 后来居上

齐家玉文化研究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尽管早在20世纪之初就发现了这一重要的文化遗存,但由于其地处偏远,有关研究仅限于少数考古学者,而外界知之甚少。近30多年来,文物考古部门因各种原因,没有再对原广河齐家坪周边地区进一步开展考古调查发掘,齐家文化便日渐冷落,鲜为大众所知了。由于红山与良渚玉器的发现研究不断深入,有些学者只强调这一南一北远古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却忽略了最具渊源意义的西北原始文化,尤其是齐家文化对华夏文化的决定性影响。艾青之子、作家艾丹先生(玉器专家)在说起齐家文化及其玉器时,也认为史前主流文化源于黄河上游,商周的玉文化就是继承了齐家玉文化的风格,是齐家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中国古玉器研究会会长侯彦成先生说,从地域上看,齐家文化可以说应是玉器文化的核心文化。

在2008年的一次齐家玉器展览会上,汪遵国先生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谈到他的两位恩师,都是对齐家文化的发现研究做出过贡献的著名考古学家。一位是夏鼐先生,他曾亲赴甘肃广河齐家坪,通过实地发掘考证,纠正了瑞典考古学者安特生1924年提出的齐家文化早于仰韶文化的错误观点,得出齐家文化距今约4200~3500年的科学论断。另一位是苏秉琦先生,他在对齐家文化这一黄河上游的史前文明进行深入考查研究中,得出了“齐家玉器对后世商周玉器的影响重大”这一判断。据汪先生介绍,现存的齐家文化玉器数量非常可观,且种类繁多。玉钺、玉璧、玉琮、玉璋、玉锛、玉斧、玉璜、玉圭等无所不包,在齐家文化时期,这些器物主要是作为礼器存在,令人叹为观止。今天以玉器为代表的齐家文化的被认可,也使许多学者和藏家刮目相看。

据统计,目前甘肃境内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逾千处,而真正得到发掘的却只有几十处。许多遗址因地处偏僻,以致屡被盗掘,出土器物,尤其是玉器等大都被倒卖散落民间或流失海外。就目前存世的齐家玉器看,除一少部分为考古发掘品,藏于各级文博单位外,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归于藏家。而对藏于民间的这一部分古玉器,如何加以利用,发挥其展示宣传、科学研究的价值,也是我们尝试探索的新问题。

齐家古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引起了海外(特别是港台地区)收藏家的关注,尤其台湾地区的古玉收藏家和学者,曾收藏有大量从大陆流向海外的齐家古玉精品。而近年来,随着齐家古玉器在海外的面世,也引起了欧美收藏家和学者的喜爱。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大规模的改扩建项目的实施,高速公路的修筑,水电、油气管道的修建铺设等,使各地齐家文化遗址中古玉器大量出土,并散失民间。其中有不少重器流向了全国古玩市场,这些齐家古玉的面世也引起了国内收藏家和学者的关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等城市的藏家和学者都在收藏齐家古玉,其中也不乏精品和国宝级重器。还有很多企业家,房地产商也在到处搜集齐家古玉。

第7篇

黄河文化、泰山文化,一阴一阳而形成齐鲁文化之道,一柔一刚铸就民族文化之魂。

由儒家文化的伦理政治类型所决定,齐鲁文化在总体上呈现一种以人生和人心为观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人本主义、强烈的政治意识、重道轻器、崇尚传统、重视群体关系的和谐调适等几个不同方面的鲜明特征。齐鲁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基本精神得以充分展现,其基本精神与我们整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很多重叠和相通之处。

齐鲁文化的精神在本质上呈现为以“仁”、“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主要是由儒家思想所决定的。孔子首先创造性地提出了“仁”,提出了儒家学说的基本原则,其后儒学沿着两个大方向发展:孟子以性善论和“良知”、“良能”的“心性学”发展了“内圣之学”,荀子则提出性恶论,强调“隆礼重法”,拓展了“外王之道”,他们共同铸造了人文主义精神,把先秦儒学提升到新的高峰。

自强不息精神是齐鲁文化精神的一个具体表现,它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思想来源于早期黄河文明,其思想基础主要在于齐鲁思想家倡导的积极而有为的生活态度,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刚健有为,永不停息。这就是《周易》中的名言警句所表达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齐鲁文化精神的又一重要体现是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构成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中大一统的理念及整体至上的集体主义构成爱国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它引导社会全体成员思想呈现趋同性,无论历经千难万险,都不至于瓦解,形成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在国家统一时起着维护统一、防止分裂的黏合作用,在国家分裂的时候起着促进统一、结束分裂、维护团结的纽带作用。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生动地表达了这种炽热的爱国情怀。

崇尚气节的精神构成齐鲁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孔子“穷则独善其身”,强调“志”之于人的重要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滕文公下》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早已成为激励仁人志士的名言警句。

齐鲁文化与黄河文化一样,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汉初年,属于齐文化系统的黄老之学又风靡一时,当时统治集团中好黄老之学者甚众,在全国推行无为政治,不过六七十年间,便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盛世――“文景之治”。汉代形成的“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也和齐鲁文化有深远的渊源关系。齐鲁是汉代经学最发达的地区,西汉的五经八师中,伏生等6人都是齐鲁大儒:东汉时设置的五经博士,齐鲁儒生占了8名。东晋南朝时期流寓江南的著名土族如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高平郗氏、琅琊颜氏和泰山羊氏都来自齐鲁之乡。齐鲁名士和先进的齐鲁文化南下,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北宋,苏辙尚有“为学慕齐鲁”的赞誉。魏晋之后,虽然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已逐渐失去其独立性,但它的基本精神依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泰山一带历史上一直属于黄河流域,为齐鲁地区原始民族的文化中心之一,大汶口文化和传说中的伏羲氏、无怀氏、神农氏等都能在这里找到遗迹和资料。泰山上可通天,下可通地,于是就成了代表天地主生主死之神。人死魂归泰山的传统习俗,是那一带古民族聚居、文化发达的一个佐证。“封禅”是中国古代民族或国家的最高祭典,泰山封禅据有史记载的秦始皇至宋真宗12D0余年间有8帝14次。作为文化名山,泰山仅各类石刻就有22口0处。应劭《泰山封禅仪记》存留,李白《泰山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等,都十分鲜明地彰显着泰山的人文之脉。

黄河是我们的血脉,泰山是我们的脊梁。如果说黄河文化以其胸襟博大、厚德载物的特质,展现了民族文化的柔性之美,那么可以说泰山文化以其刚健雄伟、敢于担当的特质,展现了民族文化阳刚之美。黄河文化、泰山文化,一阴一阳而形成齐鲁文化之道,一柔一刚铸就民族文化之魂。二者与齐鲁文化相融相通、相辅相成,充分而完美地塑造和诠释了齐鲁儿女的钢筋铁骨、博襟与恢宏气势。

齐鲁文化与黄河文化在山东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山东人的性格,忠孝仁义是其最突出的个性。“二十四孝”里至少有10个山东人。如,孝感动天的虞舜,卧冰求鲤的王祥,“鞭打芦花”的闵子骞等。山东人淳朴厚道,与人为善,任劳任怨,顾大局,重实干,全国闻名。

当前,山东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并继续发挥黄河文化与齐鲁文化的积极推动作用。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和弘扬黄河文化与齐鲁文化的意义所在。

第8篇

高校校报校园文化办学实践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种巨大无形的教育力量,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它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形象生动的方式带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在构建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人文底蕴、健康完善的人格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强大的凝聚、导向和激励功能。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把高校校报的地位概括为“阵地、载体、纽带、窗口”,即“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高校品牌的重要窗口。”校报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担负着舆论引导、沟通交流、启迪熏陶等作用。

(一)舆论引导作用

校报是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载体,会对学生的道德、伦理、思维方式等产生深远影响。正因为此,校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舆论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首先,校报要对师生进行时事政策的引导,要及时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刊登相关学习文件,增强大学生的向心力和使命感。如在《文选》出版发行后,《齐医报》及时在校报上刊登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文选〉的体会》一文,对《文选》的主要内容、出版意义等进行了宣传引导。

其次,校报要对师生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校报要积极弘扬主旋律,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齐医报》曾在校报上开辟了“学习双百人物”“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栏目,介绍最新的理论动态,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在校园内营造了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二)沟通交流作用

校报作为校园的主流媒体之一,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可以在学校与老师、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正确的舆论宣传,把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行动引导到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上来,进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首先,校报可以宣传报道学校倡导的政策、理念和校园文化活动,让全校师生了解学校的大政方针,进而指导各自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齐医报》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之后,在校报上进行了宣传报道,使全校师生员工能及时有效地学习、领会规划内容和精神,更好地为学习发展贡献力量。

其次,全校师生员工也可以通过校报这一沟通平台,把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向学校领导反映。《齐医报》的“雪韵”专栏,刊登了许多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体会,还有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等,为学校提供了一个了解师生动态和心声的良好平台。

再次,高校校报在办报过程中,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为师生表达意见提供通道,积极实现舆论引导和师生参与互动的良好局面。《齐医报》深入挖掘了校园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通过开辟专栏、深度报道等形式,对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的人物及其事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学习先进、甘于奉献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优良校风、教风的形成。

(三)启迪熏陶作用

校报可以反映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同时也引领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通过校报,可以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措施,师生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等一一展现出来。同时,通过校报,可以宣传科学真理、弘扬校园正气、传播先进文化、培育人文精神,进而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认同感和参与率。《齐医报》在学校65周年校庆期间,开辟了“喜迎建校65周年‘我爱齐医’征文”专栏,通过广大师生对学校历史的回顾、当今的赞美、未来的憧憬,表达了师生们对学校的热爱、感激之情。同时,齐齐哈尔医学院还制作了校庆纪念画册,拍摄了校庆宣传片,编辑出版了校庆专刊等,从整体上宣传了齐医精神,弘扬了以“大医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理念,使师生们的爱校、荣校情结得到极大升华。

二、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与发展新思路

(一)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首先,校报受重视的程度不高,学校对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在办报人员、经费等方面配备不足,办报人员缺乏主动性,校报的内容过于单一、版式有些陈旧。

其次,校报的出版周期较长,内容相对固定和程式化,使得受众减少,校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渐下降。

再次,校报受到版面与出版时间的限制,与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不足。

(二)校报建设校园文化的新思路

首先,提高办报人员的主动性,发挥校报的主流媒体优势。高校校报编辑要主动出击,发挥校报的独特优势,从深度和广度上对校园文化进行挖掘,实现舆论宣传的引导性和权威性。

其次,加强宣传策划,突出校园文化特色。校报编辑要围绕学校党委、行政的工作重点和师生开展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从版面设计、图片选择等方面进行宣传策划,并选择征文、问答、读者来信、知识介绍等新颖的形式,有意识地营造先进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育人目的。

再次,优化副刊,用高雅有文化品位的作品熏陶学生。校报编辑要精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兼具,能给读者以思想启迪和美感享受的优秀散文、诗歌、书法、绘画等作品,让副刊充满青春与时代气息。最后,积极建立电子网络版校报,增强与兄弟院校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校报的宣传力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总之,高校要充分利用校报这一特殊的宣传载体,通过倡导、宣传多样化与主旋律相结合,多层次、高品位,既有高校共性又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报在建设先进校园文化、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甘雨.高校校报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第9篇

[关键词]朝鲜族;民俗文化;齐齐哈尔市;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089 — 02

有着“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美誉的齐齐哈尔市近几年来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发展成就。如何使齐齐哈尔市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竞争发展激烈的当今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依据。因而以弘扬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业逐步兴起,并为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业将成为推动齐齐哈尔市发展的不二选择。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业将为受淡季制约的齐齐哈尔市旅游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社会民俗文化越来越吸引人的眼球,这也正是文化力量的体现。以弘扬民俗文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是纯绿色无污染的健康的发展方式,也是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打破了季节性限制的齐齐哈尔市旅游业一定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弘扬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也将成为推动齐齐哈尔市多元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一)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的迫切性

近几年来齐齐哈尔市各个方面发展势头都比较强劲,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就旅游资源发展来说,齐齐哈尔市作为“鹤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然而旅游业发展速度并不是特别突出。一方面原因是旅客停留时间短;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旅游业受淡季旺季影响较大。齐齐哈尔市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朝鲜族作为齐齐哈尔市聚居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数目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无论是在衣、食、住、行上都有着自己民族的特色,这也成为了齐齐哈尔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案。经济上,不仅可以弥补齐齐哈尔市在旅游业发展上的不足,而且也可以带动齐齐哈尔市朝鲜族的发展,提高其他民族发展的积极性;政治上可以促进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文化上,不仅可以使朝鲜族特色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播,也可以团结少数民族,发展“家文化”。综上所述,发展以朝鲜特色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推动齐齐哈尔市大发展是一种迫切可行的途径。

(二)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的可行性

齐齐哈尔市朝鲜族作为齐齐哈尔市聚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形成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齐齐哈尔市地域特色,是其他地区的朝鲜民俗文化不可替代的。因此在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前景十分广阔。在齐齐哈尔发展特色旅游业,可发展的项目众多且无需从外界引进,还可就地取材、包装和发展,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节省了财力。当今社会,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发展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在物质财富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满足。民俗文化是依托各民族精神财富形成的有形的物质财富。这种民俗文化恰巧迎合了人民对精神文化追求的心理,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传播朝鲜民俗文化的同时,为齐齐哈尔市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平台,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种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发展,纯绿色无污染,且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新时代值得推广的发展模式。综上所述,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是投资少、收益大且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

二、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的建议实施方案

(一)打响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品牌

当今社会一提起旅游业,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美丽的风景和舒适的服务。如今这种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令人们感到有些视觉疲劳,看惯了名山大川,吃遍了各种美味,再让人们体验一种新的特色的民俗文化,将会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这种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因此为了顺利发展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首先要将这种新颖的特色旅游模式推广出去,先把品牌打响,让人们熟知。要知道一件商品销售业绩的好坏,与其广告宣传力度有很直接的关系。旅游业作为一种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于一体的产业,与商品是一样的,也需要做好宣传,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在旅游业上消费。打响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品牌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制作宣传片,有利于让人们对朝鲜民俗文化产生好奇心并为朝鲜特色民俗文化所吸引;在齐齐哈尔市内可以开展大型的展示活动,从服饰、饮食到礼仪,让人们更加了解朝鲜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有一种向往;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体及网络成为传播信息速度最快的方式,可以将宣传片和大型展示活动的视频到网络上,这样不仅使国内人民甚至是国外的人民都能看到并了解朝鲜民俗文化,并通过报纸、宣传单、广告牌来辅助传播,扩大影响力。让人们了解并渴望体验朝鲜民俗文化这便是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要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发展方向

传统的旅游业主要是以餐饮、服务、娱乐三大方面为主要发展方向。朝鲜族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服饰特色、饮食特色、礼仪特色还有娱乐特色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齐齐哈尔市特色旅游业新兴的发展项目。这些特色项目一定会充分吸引游客的目光,这将成为继传统旅游业之后,一种给人以全新的感受的休闲娱乐方式,这种特色的旅游方式将成为人们享受过物质大餐后的文化视听盛宴。

1.服饰

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朝鲜族也不例外,有着代表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朝鲜民族服饰样式独特且色彩多样,与其他的民族服饰截然不同。这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是朝鲜族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将服饰作为特色旅游业发展项目之一,将会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这既可以使朝鲜族服饰文化得到推广又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业的文化价值。

2.饮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朝鲜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色的饮食文化。朝鲜族的饮食具有清淡粘辣的特点,其主食以大米、小米为主。饮食中各类糕类以打糕著名,朝鲜族的冷面更是清凉爽口,享有盛誉。绿豆饼、糖豆、合饹面等也更是别有民族风味。

副食以各种辣椒酱、咸菜、小菜,大酱汤为主,其中白菜泡菜独具特色。生拌鱼、烤牛肉、明泰鱼、海带汤等,都是具有民族风味的佳肴。“花菜”为一种民间自制清凉饮料,广为食用,被称为“汤中之王”。酒类则以“清酒、米酒”最为流行。

吃过了各地的特色小吃后,再领略一下民族特色饮食,这绝对是一种特殊的享受。这也很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特点。因此,齐齐哈尔市发展特色旅游业将朝鲜族特色饮食作为发展项目,这将成为吸引更多游客的一大亮点。

3.礼仪

众所周知,朝鲜族是一个讲礼仪的民族,有些礼仪已经成为传统美德。在各种礼仪中,家庭礼仪最为严格。朝鲜家庭中长幼有序,饮食起居,男女有别,礼不少缺。老人单独饮食,以示尊敬,与长辈同席,晚辈不能与长辈对面饮酒,饮则举杯背饮,以示尊敬。朝鲜族不但礼节周到,也很注重语言沟通。对长者不能直呼姓名,如必须称名,要在字后面加先生、老人或职称。家庭中男女老少之间说话应该注重分寸。

朝鲜族的一些风俗礼仪反映了朝鲜族人民朴素、豁达、憨厚与爽朗的性格。朝鲜族的这种礼仪充分地展现了一个民族良好的风尚,开发学习朝鲜族礼仪的文化旅游项目,有利于传播朝鲜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

4.娱乐

朝鲜族体育游艺活动如今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充分表现了朝鲜族鲜明的民族特点,如秋千、踏板、摔跤等游戏是比较传统的民族游戏。这些游戏中既有益智类游戏,也有协作类游戏。团体类游戏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是锻炼人的思维和协作能力的较好的方法。

以上只是对朝鲜族民俗传统做了粗线条的描述,但我们仍然能从中看出朝鲜族民俗具有悠久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因此,齐齐哈尔市开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开展以上的旅游项目是正确的选择,一定会给成为备受追捧的新型产业。

(三)创新型发展方式

传统的旅游业都是以服务至上为原则,顾客们大多都是享受,这就显得有些被动。现在人们在享受的同时,更追求一种过程,因此齐齐哈尔市在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时,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身体验过程的平台:在游客感叹朝鲜服饰刺绣精湛的同时,也可以学一学刺绣工艺;在享受朝鲜族饮食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一下制作的快乐;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朝鲜族礼仪,让孩子从小接受各种优秀传统礼仪的熏陶,健康成长;和孩子一同做团体游戏,从小教会孩子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总之,齐齐哈尔市发展以朝鲜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是一种双赢的选择。这不仅能使朝鲜民俗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吸引世界人民的目光,还能从一定程度上推动齐齐哈尔市经济、政治、文化多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金正熙.朝鲜族传统风俗〔J〕.满族研究,1992,(01).

〔2〕龙茂兴,张河青.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09).

第10篇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领导人开始考虑新中国的文化工作,尤其是应该如何对待旧文化、又如何建立新文化的问题。1949年7月中旬,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这次大会标志着长期被政府隔绝的解放区和原统治区两支文艺队伍的胜利会师。在大会上作报告时专门阐述了“改造旧文艺的问题”,指出:“我感到我们对于旧文艺的改造的重视是不够的。凡是在群众中有基础的旧文艺,都应当重视它的改造。这种改造,首先和主要的是内容的改造。但是伴随这种内容的改造而来的,对于旧形式也必须有适当的与逐步的改造,然后才能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与统一。”随后,传达了中央关于建立戏曲改革机构的决定,成立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筹备委员会。

1949年10月2日,即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宣告正式成立。此后,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改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据新中国成立后的统计,全国共有300多个剧种,私营戏曲剧团在1700个以上,上演着5万个剧目,戏曲是群众娱乐的重要形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戏曲改造存在过于强调戏曲政治功用的倾向,戏曲作为大众娱乐形式的本体功能与价值被忽视,一些古老剧种无力存续,民间剧团国营化的压

力很大。

面对传统戏曲生存的困难和发展的争议,1951年3月,中央考虑要成立戏曲研究机构。指示撤销戏曲改进局,组成艺术事业管理局,并在戏曲改进局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戏曲研究院。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正式成立,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早在延安时期,对于京剧(平剧)的问题就有些争论,1942年曾为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题了“推陈出新”四个字,对这个争论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这个题词和1942年的题词相比,多了“百花齐放”四个字。这个“百花齐放”是从何而来的呢?1956年4月28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不晓得是谁提出来的。有人要我写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当时在座中有人插话:是周扬提出来的。著名党史专家龚育之曾对此作过考察,指出周扬对人说过,“百花齐放”是戏曲会议上提出来的,他认为很好,向同志报告了。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可见,“百花齐放”是群众的智慧,被引用,用来指导戏曲界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同时并存和发展,而较少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二、“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1953年秋,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与前一次会议一样,这两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都希望将来自解放区和来自原国统区的两支左翼文艺队伍团结起来,整合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旗帜下,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服务。但是科学文化领域有其自身的规律,尤其是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是全新的事业,有很多新问题出现,大家对此一时不能一致是很正常的。有差异就有争论。当时比较著名的就是郭沫若和范文澜两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的争论。以前郭沫若在国统区,范文澜在解放区,两人都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各说各的;两个人都到北京以后,对中国奴隶制封建制的分期有不同观点,近在咫尺,彼此难免要作些答辩。他们的主张又都各有赞成者,一时相持不下。诸如此类,科学文化领域中的认识差异五花八门。

科学界、学术界的争论,引起了中共中央的关注。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历史问题研究、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和中国语文教学研究3个委员会,并于8月5日批准了具体的人员名单,还对各个委员会主任的人选批了意见。10月,陈伯达在中国科学院召集的一个会议上讲话,指出:最近中央成立的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由他负责,历史研究委员会的工作,就从增设历史研究所、办刊物、出一批资料书做起。经讨论决定出版《历史研究》杂志,据与会的刘大年回忆,陈伯达这时特别指出:办刊物必须“百家争鸣”。以前有军阀、财阀、学阀,你们办刊物,不要当“杂志阀”。什么叫“杂志阀”?就是只发表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文章,不发表观点不同的文章。那不好。要百家争鸣,这是一个方针问题。刊物要照这个方针去办。

陈伯达在会上没有明白地讲百家争鸣方针是党中央的意见,还是他个人的意见。刘大年回忆说,1956年1月,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康生在会上发言,回顾那几年的思想理论工作,就举例说陈伯达提出了“百家争鸣”问题。坐在附近的陈伯达很快递上一个条子,康生照念了。内容是:“百家争鸣”不是我提出的,是中国科学院办历史刊物,我向请示方针时,提出的。这只是个人回忆,缺乏史料证据。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央文献研究室找到相关档案材料:1956年4月28日,陈伯达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发言中说明:“中央组织了历史研究委员会、文字改革委员会,要我参加委员会的工作。当时请问过主席关于学术界的路线和方针问题,主席提了一个‘百家争鸣’,我在历史研究会传达了这个口号。”这就印证了刘大年的回忆,表明“百家争鸣”最初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史学研究问题。

当然,“百家争鸣”这个词也早已有之,1956年4月就说:“‘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但是,“百家争鸣”作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则是亲自提出来的。本人也是这么做的。有位在中国讲学的苏联学者向中国陪同人员谈到他不同意《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坚决不同意这样做,并于1956年2月就此事给有关中央领导写信:“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如果国内对此类学术问题和任何领导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应加以禁止。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这充分表明了对学术界百家争鸣的态度,甚至包括对自己的理论观点也可以争鸣。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出台

20世纪50年代初,“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这两个口号只是分别提出,而且“百家争鸣”这个口号并没有公开宣传。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定为我们党在科学文化工作中的一条基本方针,对它的意义加以系统的论述,并突出地加以宣传和贯彻,是1956年的事情。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急需党团结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时数量并不太多的知识分子对于百业待兴的新中国就更显珍贵。与此同时,苏联出现“解冻文学”思潮,对文艺的行政命令、,文学创作的模式化和“虚假”作风等进行了质疑。这些现象在中国文艺界引起共鸣,大家都认为中国的文学创作存在回避斗争、不敢干预现实生活、不能真实地描写生活的缺点。

中共高层领导人对文艺现状也不满意。、刘少奇、等人都表达过这样的看法。1956年3月8日,刘少奇听取文化部党组汇报时指出:“百花齐放,就允许并存,各搞各的,比如洋的土的都可以搞嘛。”4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无产阶级的历史经验》,强调吸取苏联的教训,并指出:我们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和文艺批评的研究领域“有不少的研究工作者至今仍然带着教条主义的习气,把自己的思想束缚在一条绳子上面,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的精神”。4月18日,在一份德国统一社会党一位党的干部谈他们国内遗传学家对过去强制推行李森科学派的反映材料上,批示:“此件值得注意,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讨论时,邀请科学院及其他有关机关的负责同志参加。”据此,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在青岛召开遗传学座谈会,北京大学李汝祺教授参加这次座谈会后写了《从遗传学谈百家争鸣》一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读后即让胡乔木在《人民日报》上转载,并亲自写了“本报编者按”,替作者改新题目为《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对“百家争鸣”作用作了简洁而深刻的阐释。

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号召以苏联为鉴,走自己的路。在大会讨论中,陆定一等就科学文化问题发言。陆定一说:“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要让它自由,要把政治思想问题同学术性质的、艺术性质的、技术性质的问题分开来。”和都对此表示认同,几次插话。4月28日,作总结发言,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这就第一次把“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放在一起作为科学文化发展的指导方针。

第11篇

在市委党校2011年秋季主体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新疆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优化调整研究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变的时代性因素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一靠教育二靠制度

论腐败与反腐败之博弈

政府微博在实践中的作用与问题思考

对阿克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考

论党的群众路线与新时期的党群关系

推进和布克赛尔县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生命力

对博湖县全面推行党员服务承诺制的方法途径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塔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对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考察报告

哈密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

浅谈图书馆提供服务与读者满意的关系

重视加强校对工作提高学术期刊出版质量

对党校校园网建设的思考

图片新闻

在全市机关文化建设动员会暨专题培训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党性修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金融风暴对科学发展观的考验与启示

进一步发展新疆边境贸易的思考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政权下乡过程中农民政治社会化研究

健全和完善乌鲁木齐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对策建议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乌鲁木齐市卫生事业发展

军事思想研究述评

如何把握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文化的契合

舆论引导——应急与危机中的媒体沟通

“7·5”事件后政府信息公开和媒体报道策略分析

扩大社会养老服务范围健全管理机构服务职能

论农民土地权益的司法保护——以村民自治侵害农民土地权益为视角

乌鲁木齐市多民族聚居区流动人口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

谈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教师支部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校交流考察

中科院院士胡文瑞在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做科技讲座

论改革开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性互动

“保增长”目标下我国金融结构调整研究

基于社会三元结构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反思

乌鲁木齐市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与对策分析

乌鲁木齐多民族聚居城市养老模式研究成果推介

完善土地承包制,积极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关于新疆电子政务发展问题的两个思考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论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关于市属党校系统传达全区党校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的综述

乌鲁木齐城市社区民主法治建设调查研究与分析报告

浅论乌鲁木齐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创新社区工作机制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呼图壁县加强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党校哲学教学

在党校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探索与实践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新问题和新对策

关于乌鲁木齐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依法规范社区职能,合力推进社区建设

价值民主与程序民主的错位——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运行现状探析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法治建设成就

第12篇

[关键词]传统媒体;文化传播;微调;附着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094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0

[基金项目]本文为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省西部文化建设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2ZSY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凤莲(197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师,研究方向:电视文化。

文化是公认的软实力,传播文化是一种文化展示形象及建立沟通、寻求理解的重要方式。文化传播要实现入耳、入眼,更要实现入心,因此优化传播策略、实现效果最佳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传播策略的建构需要考虑环境、主体、内容、渠道、对象等多种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接收终端几乎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微信已经变成很重要的沟通和交流的载体,微视、微电影方兴未艾,俨然已经进入了传播的“微”时代。受众的注意成为传播者争夺的焦点。负有文化传播重要责任的传统媒体,亟需顺应微时代调整传播策略,以更好地完成传播文化的使命。

一、传播角色的“微调”

微环境不仅改变了媒体传播文化的行为方式,也推动着媒体调整自身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角色与定位。传统媒体具备可信度高、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应充分发挥这样的优势,适度“微”调传播角色,改变长期形成的“喉舌”等刻板形象,做大众的“贴心人”、“小棉袄”, 打造出平民化的传播平台。在传播文化方面,传统媒体不仅应坚守传播者的角色地位,同时也应强化资源整合者、产品开发者的角色,主动承担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媒介资源整合的任务[t1]。

某一地域的文化是多样的,每一种文化也呈现出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如齐齐哈尔市有冰雪文化、鹤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2]等。人们对某一文化也会有角度理解,一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的自由局面,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众声喧哗、没有主线的景象,最终削弱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因此,具备公信力的传统媒体应主动承担起文化资源整合的责任,将政府机构、文化传承者、艺术创作者、理论研究人员、社会媒体等整合为一体,传递出关于文化的认知最强音。齐齐哈尔市鹤文化资源丰富,历届政府都着力将“鹤文化”打造成城市名片,曾举办“观鹤节”、“鹤文化艺术节”、“鹤文化与城市发展论坛”等活动。在政府主导下,齐齐哈尔市的传统媒体也倾力于传播“鹤文化”。齐齐哈尔电视台的台标就是一只飞翔的丹顶鹤,从视觉识别的角度凸显了鹤文化对于鹤城的标志性意义;电视台开办有《鹤城印象》、《直播鹤城》这样的经典栏目;推出过湿地系列报道等活动;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也有意识地强化了“鹤文化”的传播。很长一段时间,报纸上都开设有以丹顶鹤为摹写对象的摄影、书法、绘画、诗歌、散文等专栏。但我们可以发现,以报纸、电视为主体的传统媒体还没有充分整合多种资源,如文化研究者发声不足,缺少普通人展示鹤文化认知的平台。

传统媒体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开掘方面也比一般的受众要更强势。具有官方色彩的传统媒体应以包容的心态,充分与私营媒体公司、各种民间团体开展合作,调动社会知名人士、广大市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形成以传统媒体为龙头的全社会一起传播城市文化的共识。齐齐哈尔有神鹤、齐博等比较著名的文化传媒公司,有李代沫、吴莫愁等走出去的娱乐名人,有数量众多的民间文艺团体,有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大学生、留学生,他们拥有活力、创意、号召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传统媒体应该充分开发这些社会资源的价值,开发与高校、传媒公司、民间艺术团体、知名艺人的多种合作,吸纳更多的普通人参与进来,通过对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传统媒体更好地实现了传播城市文化的职责,也提升了媒体自身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二、传播产品的“微型”

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是以产品的形式来进行的。大制作意味着长周期、高投入,如电影、电视剧、大型舞台剧、动画剧集等;“微型”意味着微制作、微投入、微时长,如微剧本、微电影、微视、微雕刻、微语录、微诗歌等。在开发文化传播产品时,应该两者兼顾。以大制作实现大震撼、大影响,形成短期的轰动效应;以“微型”制作吸引普通人参与进来,形成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产品。

回顾历史上展示齐齐哈尔市“鹤文化”的产品,既有“大制作”如《小鹤飞飞》、《鹤舞北疆》、《雏鹤丹丹》等优秀作品,也有微型作品如丹顶鹤摄影配乐短片。在这样的回顾中,我们发现“微型”产品数量少、群众参入度低、类型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鹤文化”的传播,也没能适应当今的传播环境。

传统媒体作为资源整合者、文化传播者,应该有意识地与本地高校、传媒公司、社会团体、居民社区等开展合作,充分开发微电影、微视、微剧本、微小说、微创意、微语录、微雕刻、微书法等相关微型文化产品,产品可以涉及文学、戏剧、舞蹈、绘画、雕刻等各类文艺领域。各类传统媒体可结合自身媒体特性,开展相关的微作品征集、展览、评比等活动,以此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传播的格局。如纸媒推出微剧本、微小说、微语录、微书法、微摄影等作品的征集、展览、评比、奖励等活动,电视媒体则可以开展微电影、微视、微创意等相关活动,而广播媒体也可以开展微作品朗诵、微广播剧展听等,各类媒体间又可以互相配合、打通合作,共同为各类活动搭建合理的传播平台。

齐齐哈尔市为打造“鹤文化”这张城市名片,提出了“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力作”、“打造一批城市文化景观”、“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等构想。传统媒体可以掌握住这一契机,开展鹤文化主题微雕创作设计、微电影(微视)剧本制作、工艺品创意设计等相关赛事,通过大众参与、专家点评、百姓投票、作品展览(映)等相关赛程、环节的设置,吸引普通人和专业人士在一个平台上比拼。这样既实现了“鹤文化”的传播,也塑造了“百姓”媒体的形象。

三、传播方式的“附着”

有的研究者认为,电视传播机构可以通过兴办新的电视栏目来传播城市文化[3]。这样的点子是好的,但一档电视栏目的顺利播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如节目创意、市场调查、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实际操作时会压力极大。这对于资金、人力、物力都有限的市级电视媒体,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与其开办一档前景未知的新栏目,莫不如充分利用已有的栏目,开发附着化文化传播新路径。

齐齐哈尔电视台充分利用现有的自办栏目,将鹤文化的传播要素附着于传播力强的电视栏目中,以微时段传播来实现电视媒体的文化担当。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齐齐哈尔新闻联播》是鹤城收视率较好的电视新闻名牌栏目,近期增加了一个小板块,新闻播报结束与片尾字幕出现间的百秒微时段里,丹顶鹤主题摄影作品配上优美的音乐,极快地抓住受众的眼球。受众体验了一种定格瞬间的摄影之美、轻灵曼妙的音乐之美、鹤姿鹤态的优雅之美,体悟到爱情忠贞、幸福吉祥的鹤文化的内蕴。电视媒体把鹤文化的传播化解于受众愉悦的审美体验中,传播效果得以最终实现。

这样的做法是值得推广开来的。如果前文提及的微电影、微雕刻、微创意设计等相关活动能够实现,那么这种“附着化”的传播路径,不仅为这些微作品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丰富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即使是现有的各类艺术作品,如舞蹈、书法、绘画、诗歌、歌曲、音乐、剧本、电影、动画等,都可以经二次加工为“微型”产品后,“附着”于已有的广播电视知名栏目、报纸的副刊等时段、版面上,发挥名牌带动传播效能,用以传播鹤文化。

齐齐哈尔电视台目前有多个自办名牌栏目,其中《直播鹤城》、《关注 沟通》、《周日会客厅》、《鹤城印象》更是收视效果不俗;电台也有受众吸附力强的文艺广播、交通广播;还有《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魅力周末》等具备区域影响力的纸媒,这些都能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四、传播渠道的“微扩”

微环境下的受众还具有阅读渠道网络化的特质。随着wifi网络的四处延伸及受众可使用终端的多样化,随身、随时、随地、随意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新趋势,微博、微信是受众经常接触的传播载体。传统媒体开办官方微博、微信,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受传播范围限制的地方媒体,借助微博、微信打破地域传播的魔咒,实现“跨界”传播的完美“逆袭”,是传播渠道“微”扩张的典型体现。

齐齐哈尔市的传统媒体(齐齐哈尔市广播电视台)及相关知名电视栏目(《行风现场》、《鹤城直播》、《关注 沟通》等)、报纸版面(《鹤城晚报》的文艺版)相继开办官方微博,借助新的传播渠道来提升与受众的接触率。这些官方微博在节目(活动)预告、信息收集、意见反馈、吸引关注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地方传统媒体开办官方微博热情高,但开办之后的对官方微博的建设和管理却稍显滞后。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的微博仅有5万多个关注,《直播鹤城》的官方微博仅了几条广播,不能很好地聚拢人气,也无法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播的重任。这就使得我们看到如果没有后续的建设经营精力的投入,要实现跨区域传播的“逆袭”是有很大难度的。

地方传统媒体不缺少本地的各类信息,但缺少借助微博来传递信息的意识;不缺少媒体从业者,但缺少管理微博、网站的专门人员。如何经营好地方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我想最基本的应该是设置专门的微博管理者,负责日常广播的和信息反馈的处理。官方微博的各类信息应尽量接近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引起围观、转发、评论等行为,形成交流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地方传统媒体开办官方微博的最初目的。除日常信息外,还可以在形成良好传播局面后增加调查、讨论等内容,通过围绕城市文化设置相关讨论主题来引发围观者的思考,实现借助官方微博传播城市文化的目的。

现在的媒介资源越来越丰富,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手机报、微博、网站、电子报纸等实现了人们多终端接收信息的愿望。传统媒体也应整合已有的媒介资源,开发微博、微信、手机报、电子报纸、在线节目等产品,在多个终端上向用户推介内容和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