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费用分析报告

费用分析报告

时间:2022-07-01 13:0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费用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费用分析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财务分析报告;撰写方式

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后加大了对水利行业的投资力度,对水利管理单位的经济核算情况有了高度专注,与此同时,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分析报告有了全新的要求[1]。高质量水利管理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属于小型经济活动分析。水利管理单位会计报表能够将单位当前经济状况、经济数据等财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与归类,从而形成有理有据的文字说明,并为管理层意见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但是,一直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重视建设轻视管理、财务核算单一的问题存在,并无法将财务报表的真正作用展现出来。此外,财务报告撰写过程中存在信息量不足、材料不足等问题,成型的财务报表无法作为决策处理参考意见,且报表内容不全面、不能将重点表达出来,信息表述不清,财务数据运用错误,报表内容过长,且用词过于术语化,不够通俗易懂。除此之外,水利管理单位会计报表中还存在结果分析过于简单、说服力不足的问题。上述问题对水利管理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及经济水平的提升有消极的影响。

一、积累素材、为财务分析报告撰写做准备

(一)创建数据库会计核算是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形成的依据,当时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仅依靠会计报表、账簿、凭证中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在对营业收入比率及经营费用进行分析时,通常情况下,要对不同产品、负责人、项目与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但是其中需要的数据无法直接从报表中得知,在此情况下,财务工作人员就需要开展数据统计工作,以责及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是资产变现能力及流动资产情况与流动负债之间存在的关系,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变现能力、资本结构及财务管理现状等;营运能力分析指的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资本资质及资产驾驭的能力。单位的营运状况与资本增值程度及单位经营水平有直接关系;成本费用分析指的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营运成本费用。从财务会计角度出发,是对三项期间费用、公益成本费用的反应,详细的说,就是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及其管理费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表、经营成本表、利润分配表及表格中数据的横纵向对比,以及企业财务比率的衡量,通过上述报表计算出与财务评价指标相符的结论。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式有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及趋势分析法。财务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上述分析方法的优劣势,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指标变动因素进行有效掌控,从而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应将不同分析方式的数据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得出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财务报表分析应详细、有可靠依据,还应对各项指标进行分解细化,因为部分报表数据不够详细,存在含糊、笼统、模棱两可的情况。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熟练的运用相关表格及文字,将重点表达的内容与结论突出出来。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要抓住重点,将单位极易忽视的问题反映出来,例如,资金条块分割管理松散、财务考核无法进行量化管理等问题。(5)财务状况分析完毕后,应对单位盈亏情况、财务管理现状及当前经营情况给予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及预测。财务评价应中肯,不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并且应从正反两方面开展评价,可对独段任人、月度、季度、类别、用途等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分析,并创建台账,为日后财务报告的撰写提供便捷性。此外,应对财务会计相关的软件进行充分利用,创建完善、全面、便捷的数字存储系统,为报告的撰写提供最大的便利性。

(二)定期整理内部报表财务工作人员应定期对会计核算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还应对劳动工资、经营管理、物资管理等部门的价值性报表进行收集整理。与此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对上述部门的报表进行审核,做好横纵向对比,从而为财务分析报表的撰写提供有利条件。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

(1)简明扼要的对报表编制的意义进行阐述。(2)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概括说明,使读者通过报告对单位有大概的认识。其中可以包括:单位注册地、隶属关系、业务性质、经济活动、会计制度、盈亏情况、在职工作人员数量、退休工作人数量、报告申请者、批准者及批准日期等。(3)说明单位各项目开展进度及完成情况,对单位当前运营情况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在对上述内容进行表述时,应表述清晰,且恰当的将相关数据引入其中,在说明单位经济指标时,可以采用绝对数、复合指标数及比较数进行描述。(4)着重分析单位当前经营情况,在对当前单位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时,应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寻找导致问题的原因,从而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及成本费用分析。其中偿债能力分析指的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该能力的分析能够对单位财务现状进行真实反馈,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偿债能力分析包括长期进行评价,也可以进行总体评价。(6)财务分析报告中的建议应详细具体,不可太抽象,应起到参考性作用。

三、撰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分析报告的注意事项

首先,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应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营现状相符,对财务数据代表的业务背景进行深刻领会,将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真实的反馈出来。财务数据不是数字的拼凑及运算的结果,每个数据都形象地代表着资金的增减及盈亏。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应提升对单位业务的了解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对财务数据进行职业性评判,详细的说,就是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评判。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报告;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应对相关法律法规有准确的把握,从而发挥引领作用;其次,财务管理人员不可对分析报告妄下结论,因为报告中的任意一项数据将会对阅读者的思想及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极易出现误导。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对待每一项数据;最后,报告内容应精练、明了、通顺、流畅,应起到实际作用,不可华而不实。

第2篇

一、投资控制的目的与方法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目的就是在项目决策、设计、建设项目发包和建设实施阶段,通过设计、工程发包、材料供应的招投标,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和施工方案费用分析,施工形象进度的价款测算,阶段性结算审核,总体投资状况分析等手段,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行投资控制的做法,实际上只是结算阶段的造价审核,施工过程由监理和业主代表签署施工联系单,过程的投资控制只能是粗线条的,仅局限于个别用材标准提高的匡算,而对于施工方案和设计变更,费用索赔等因素造成的款项额很难有效控制,一旦到了结算审核阶段,只能被动地凭已发生的有效资料进行按实结算,往往最终审定造价突破预算和概算,使投资失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的实时动态投资控制,就是根据进度情况,分段审核结算,及时做出投资分析,并把施工阶段的现场变化情况与结算审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结算更实事求是地反映了项目实施状况,最终更准确、合理、及时地对投资状况做出判断。

根据动态实时投资控制的原理,投资控制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工程规模大、投资多、工期紧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合同管理模式和施工结算的方式,引进投资咨询公司。按照系统工程管理的原理,从理念上、制度上和组织上明确了投资控制的目的、思路、方法、内容,规范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等操作流程,对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动态投资控制。

二、实时动态投资控制主要内容及基本手段

主要内容:1、审查项目概算,确定投资控制总目标;2、预算和标底的复核;3、协助招投标工作,分析招投标标书,编写询标建议报告,参与合同有关条款的商洽;4、及时提供工程变更费用测算;5、跟踪合同管理,及时提供联系单费用签证论据;6、及时分析施工索赔内容,提供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7、分期或阶段性结算的审核;8、根据实际进度与计划,及时进行工程费用分析与比较,找出实际发生额与投资控制目标的偏差值,制定纠偏方案;9、针对无价材料,提供市场调查分析报告;10、对无定额项目分析组价;11、编制投资控制总结报告。

基本手段:1、通过评审投标书的具体内容,以及通过询标环节明确有关索赔原则,最大程度减少调价的口子;2、在询标过程中确定索赔的计算原则以及合理确定合同价闭口的问题,充分体现业主方的主导作用和招投标中的有利地位,争取签订一份有利于过程控制的规范性施工承包合同;3、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设计变更及时作出费用增减的经济分析;4、进行无价材料的市场询价和公平比价的工作,合理确定无价材料的价格;5、按月严格审核施工产值,准确合理支付工程款;6、及时审核合同外增补预算,使工程款的支付依据充足,并且支付额更加合理;7、审查预算,提供签证补充合同的依据;8、进行阶段性总体投资状况分析,为投资决算提供依据;9、进行施工方案费用的测算,为施工方案的落实提供依据,并为事后的结算作准备。

三、特点及效果

投资控制的特点就是通过全过程的投资动态分析、控制,实时、准确地反映出工程投资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状况,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1、招投标以及签订合同中的作用

通过起草投标文件的有关条款,提出有利的询标要求,然后签订了一份较为有利的施工合同。

2、工程款调整预算的作用

对于施工图纸粗、工期紧、变更大的工程项目,往往会造成最终造价变化大,如按合同价支付工程款,势必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的供应资金,因此,通过及时审核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上调额,为及时支付合理进度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从而保证了工程如期完工。随着施工的推进,施工图纸的变更更频繁,造成增补预算随着设计的不断更改而多次的修改调整。通过增补预算的审核,进一步调整投资分析报告,并与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为决策提供依据。

3、工程量审核及进度款支付的作用

在合同价和增补预算审核价的基础,再按形象进度,核实每月的工作量,确定进度款的支付额,同时根据实际财务累计付款状况,不定期作出对比分析,为施工后期总体上控制工程款提供了直观、准确地支付凭据。

4、决算审核与财务结算

第3篇

【关键词】 医院; 全成本核算; 体会

长期以来,医院经营管理缺乏严格的内部核算,普遍存在高投入、低效率,对科室和病种成本无准确计量,难以避免无效用的成本耗费等诸多弊端。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与沿袭的医院经营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外部环境的变化,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医院的生存和良性发展。全面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逐步提高医院经营水平和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全成本核算即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医院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完整、系统地记录、归集、计算和分配,根据医院业务活动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医院医疗活动的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项目,作出有关的账务处理,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成本水平,并加以控制和考核,为成本管理提供客观真实的资料。

一、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框架体系的建立

建立科学、规范的以岗位责任制、责任成本为基础,责、权、利相结合,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成本核算、管理框架和体系,是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为发挥网络管理及时、公开和透明的优势,真正使成本管理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辐射全院各个站点”的管理模式,石家庄第五医院网管中心联通了医院所有涉及经济核算的站点,全院所有的收入、成本数据均要实现网上采集录入,系统自动汇总完成,保证全院各科室能随时浏览科室收入、成本及效益情况,便于互相监督与学习。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六个部分。

(一)核算方案管理系统

为医院建立全成本核算的理论框架和任务体系,可以多任务、分期间定义核算方案。方案实施阶段,软件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可以协助医院研究成本管理考核模式、建立理论级和应用级成本核算体系。

(二)核算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为医院建立核算数据采集环境,包括台账采集、表格采集、接口采集。

(三)科室成本核算系统

根据核算方案和期间数据自动核算各级各类责任成本,为绩效考核和管理决策提供精细数据。费用分摊时应注意选择合理的分摊标准。费用分摊标准对分摊结果是否合理、成本管理是否达到管理者的预期目标、成本核算工作量的大小、效率高低及开展成本核算的成本高低等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费用分摊时,用到了两种方法:

1.采用多级多向分摊的方法,将医院科室分为管理职能类、后勤保障类、辅助医疗类、直接医疗类,并通过对各级分摊的方法设定,分别将全院的各项成本逐级分摊到直接医疗科室中,充分披露各级各类科室的全部成本。

2.自动分摊计算,实现全成本核算数据的产出;成本归集与分摊后,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结果保持一致;具备数据清除功能和重置分摊的功能。

(四)医院信息系统接口

按国家标准、会计规范与医院信息系统无缝连接,按日实时采集相关核算数据。可设置服务器端定时自动采集HIS供应商传送的HIS接口数据,亦可从客户端人工采集数据。

(五)会计核算接口系统

按会计原理和会计制度建立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并轨运行环境。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能够导入现行会计科目体系。

2.能够自定义收入项目与支出项目的日常会计分录。

3.能够按采集、审核、浏览、分配等环节对原始收支进行分权管理。

4.能够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原始支出进行跨期分摊处理。

5.能够按会计核算要求,由成本核算的明细数据生成收入和支出记账凭证底稿。

6.能够按现有财务软件要求导出规范的记账凭证格式,供财务软件导入。

(六)医院经营分析系统

医院经营分析,就是通过对医院收入、支出、服务提供、设备利用等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对医院的经营状况、服务效率、经济收益、获利能力等进行分析,探索影响经营效果的因素,对医院的经营状况进行正确的诊断,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医院经营策略和管理措施、提高经营效果和效益,提供决策依据。经常开展经营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医院效益的影响因素,保证机构的高效率运行。可实现如下功能:

1.能够为高层管理提供生动形象的核算体系查询功能。

2.能够及时(按日)报告医院业务收入的水平、结构、业务量、病人社会负担等信息。

3.能够按会计口径集中报告医院的总收入、总支出、总结余、总成本系数、药占比等指标信息。

4.能够按会计口径集中报告医院的明细业务收入、明细业务支出。

5.能够按会计分类、成本分类、变动性态、控制性态、分配方式、管理分类、资本化属性对全院支出进行结构分析。

6.能够根据医院管理需要定义,并生成专项收支对比分析报告。

7.能够生成门诊急诊、住院床日、药品消耗、医疗收费与成本、支出结构等重要指标的管理监控信息。

8.能够按照数据安全保密与管理分工原则,上传(科室)与查询(院级领导)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分析报告。

9.能够从全院角度分析各考核单元的损益,并按理论与考核两条线产生不同口径的损益报告。

10.能够从全院角度分析各成本中心的损益,并按理论与考核两条线产生不同口径的损益报告。

二、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框架图(图1)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和推进全成本核算,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医院各种成本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充分显示各核算单位的成本来源与构成情况,为医院进行资源配置与使用提供相应的客观和量化的数据支持,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良性导向作用。成本核算系统运行一年来,医疗收入与同期相比增长了37%,变动成本节约6.1%,全员效率增长48%,人均收入增长约100元。

可以相信,随着全成本核算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最终将成为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导医院发展实现从传统服务模式向以人为本转变、从投入驱动向提高经营效率为主转变、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推动医院真正朝“服务型、效益型、节约型、和谐型”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全成本核算体系,经过实践与探索,经营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促进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柴丹.实施全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经营水平[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63-64.

[2] 韩绥生.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认识[J].中国卫生经济,2009(3):76-77.

第4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职业能力;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作者简介:徐丹琦(1975-),女,浙江台州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准则、企业财务管理、高职会计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52-02

2004年,教育部与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重点提出“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2008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选要求把“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作为高职精品课程评审的标准之一。《成本核算与管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笔者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实践专家座谈,并在课程开发专家的指导下,选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路径和步骤进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开发探索。分析、归纳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行动领域,并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将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具化到学习情境设计中,最终完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行动领域归纳与职业能力分析

(一)行动领域归纳

通过走访企业,运用工作分析法,确定和描述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过程与内容、工作组织与方法、工作要求等。

1.工作过程与内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过程与内容具体包括:分析企业生产工艺与生产组织;确定成本核算方法,确立成本计算对象、成本项目、设置账户;制定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各项制度,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协调仓库、生产车间、成品库的数据登记与核对;汇总各种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原始单据或及时输入软件;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开展成本分析;制定各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开展新产品成本预测;制定、调整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

2.工作组织与方法。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组织与方法具体包括:与仓库管理员与车间核算员传递数据资料;仓库管理员与车间核算员应按规定报送原始资料;与技术部门沟通制定各工序消耗定额;向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成本信息和分析报告;向营销部门提供所需的成本资料;与仓管和生产负责人沟通出现的异常;向财务主管汇报成本核算结果,提交分析报告;与其他财务人员沟通协调。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确定成本核算范围;分析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仓库及车间报送的各相关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整理、汇总;通过各种方式与仓库管理员、车间管理人员、财务主管、营销人员进行良好沟通;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制作PPT汇报成本报表与分析结果。

3.工作要求。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具体包括:各成本核算员之间、与完成任务涉及的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之间进行熟练的专业沟通;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满足经营管理者对成本管理资料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对核算的过程材料与最终结果及时存档;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水平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等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制定并随时修订标准成本。

(二)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以上行动领域的描述,《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进行企业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管理工作。具体包括:

1.能够分析各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并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2.能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制度、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手续制度等。

3.制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与各成本核算员之间、与完成任务涉及的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之间进行熟练的专业沟通。

4.能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产品成本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等,并能根据企业实际能够混合应用。

5.能够利用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有关资料,编制成本报表,完成成本分析报告。

6.能与生产、技术人员一道制定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等消耗定额和各种费用定额,制定成本控制所需的目标成本,并开展成本控制。

7.对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和总结反馈。

8.能与各相关部门有效沟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二、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

在上述行动领域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将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转化成学习领域。它包括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见表1),并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

为了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工作情境中学习如何开展成本核算与管理,培养工作中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笔者通过模拟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工作任务和背景,将成本核算与管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其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在学习领域框架内以工作对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序、以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为目标设计3个学习情境(见表1),分别是“单步骤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多步骤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以及“单件小批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这些学习情境是在企业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认知学习的规律和职业成长的规律进行设计,尽可能由易到难安排教学内容,并在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法的选择上让学生自由发挥与体验,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其中第一个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为背景设计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比较简单,主要培养学生岗位操作能力,也就是成本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表现为能熟练运用各种费用分配的方法和技巧完成具体工作。第二个以多步骤(复杂)生产企业为背景设计的学习情境则要求学生根据企业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学习任务涵盖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表现为完成一项整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第三个以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为模板设计的学习情境考验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教学评价多元化设计

教学评价对照确定的教学目标,逐一进行设计,形成了一套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案。其中终结性考核以项目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通过成本核算编制成本报表,撰写成本分析报告,制定成本规划方案,占最终考评成绩的40%。过程性考核以3个学习情境学习过程为依托进行考评,占最终考评成绩的60%,考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项目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能力,分别由学生自评、组长评定和教师考评综合形成,比例分别是20%、40%、40%。其中学习态度涵盖出勤情况、课外学习准备情况;课堂表现涵盖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主动发言、成果展示情况;任务完成情况涵盖及时性,准确性、独立性、清晰性;团队协作涵盖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

四、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

(一)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学习任务为导向,基于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工作过程,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6个完整的行动序列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自主、自觉、有目的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手、脑、心统一”。在此,以学习情境“单步骤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为例(见表2)。

(二)教学实施效果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真正了解并熟悉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学生对企业成本不再紧紧局限于对成本核算方法的掌握,还包括对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前期准备、规章制度的制定、成本控制方法的理解与实施等等,实务操作的领悟程度明显提高。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从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企业反馈信息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成本核算员与成本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明显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职业岗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第5篇

[关键词]成本核算医院成本

1.医院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规范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构成要素、成本资料收集方法、单位成本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等,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在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管理费用的分摊问题、成本核算数据与财务数据间的匹配问题、内部定价规则的制定问题、间接费用分配的问题等都与经典理论不相符,从而导致了核算方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相差很远,成本核算结果说服力并不强。

1.2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原来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与新成立的部门(成本核算部门)基本没有大的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矛盾就自然会产生。成本核算部门已经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都已被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运行机制。于是,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尴尬局面。

1.3缺乏医院成本会计制度的支撑

医院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成本核算项目众多,难度较大,过程繁多,并且这是手工操作不可能进行的。此外,成本核算所需数据只能从财务账目及报表上间接获取,甚至需要建立新帐、从头统计才能获得,这也恰是不利于成本核算在医院应用的重要因素。

2、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

2.1医疗收入主要是指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

由于医疗服务项目的特殊性,有些病种的诊疗需要多个医疗科室相互合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病人及时、准确地治疗,所以最终出现收入成果的分成,按一定的比例分别计入相关科室。直接收入是执行科室直接为病人服务所收取的挂号费、诊疗费、治疗费、护理费、材料费、床位费等。间接收入是科室为临床科室病人提供的各项检查、治疗按一定的比例分成的收入。因为医疗服务不可能由一个科室单独完成,所以势必会出现最终分成问题。因此,检验、放射、B超、病理、手术和麻醉等科室的业务收入,按一定比例计入各科室收入。

2.2医疗成本主要是指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是科室自身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直接计入科室成本。间接成本是临床科室接受其他科室分摊的费用,按受益的原则,将行政、后勤等部门发生的费用向临床、医技科室分摊。

2.3成本核算原则

一贯性原则: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成本核算方法一经采用,中间不得变更。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1)卫生材料、其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均按实际成本计价。(2)对制剂室加工的产品按实际成本计算。(3)固定资产折旧按历史成本和规定的使用年限计提。

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期发生的收入和支出确认是否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

成本分期原则:按月、季、年核算。

配比性原则:(1)某科室收入必须与该科室成本费用相配比。(2)某会计期间收人必须与该期成本费用相配比。

3、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和对策

3.1前期调研阶段

首先医院成立成本核算实施小组,着手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对全院主要科室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从中我们应该了解到医院各科室的管理现状,对实施成本核算的想法以及医院开展成本核算所面临的基础环境,然后召集物资、供应、采购、人事和财务科人员召开成本核算动员大会、接下来召开成本核算总结会议和成本核算工作的汇报会议,确立出成本核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

3.2成立工作小组

为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核算系统,由财务科长、核算会计人员组成成本核算工作小组。对全院工作人员的工资、资金、物资、药材、低值易耗品、房屋设备折旧、维修、运输、差旅费和办公费用等进行全成本核算。医院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做好全员宣传动员工作,使成本管理工作成为广大职工的一种良好习惯。

3.3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建立和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是医院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的保障。制定房屋设备折旧、药品试剂的使用、材料水电消耗和人员工资、奖金等一系列制度,并制定具体的成本管理实施办法和成本核算的方法,以便在具体实践中有据可依,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核算科室的统计汇总工作,根据汇总的基础资料,归集、计算、分析各科室的成本,每月产生各类成本报表,并进行成本分析。编制成本核算分析报告,找出专项治理的问题的在,制定专项管理考核制度,真正起到成本核算的作用。

3.4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和绩效考核体系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成本管理系统;理论分析;设计探索

1我国电力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在各行业各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电力行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也成为其各项管理中最主要的部分。近年来,我国的电力施工企业不断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成本管理上,结合传统的管理手段,进行半手工、半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但是,目前各电力施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和系统化程度仍然不够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面对电力施工企业项目不断增加、成本管理工作日渐繁琐的严峻问题,基于现代化信息手段和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来完成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完成和实现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2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及设计

2.1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1)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技术,通过适当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开发,以及通信设备的共同支持下,产生的适于本行业本管理工作所需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其全部活动是针对于该行业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手段所运行的。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项目,其关键之处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及设计。

(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对现行系统的运行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系统化分析,包括组织机构及功能的分析、业务流程的分析、数据及数据流程的分析、功能与数据间相对关系的分析等,是现阶段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也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即所谓的解决和探讨新开发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然后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之上建立逻辑基本模型,并完善系统性分析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的一般流程如下:首先,调查和分析现行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以及业务流程。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深入了解各职能组织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清楚全部业务流程及信息的传递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优化。其次,识别分析数据流程和逻辑基本模型。通过上述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把相关数据从系统中抽象出来,进行数据流程层面上的数据分析,并考察实际流程方面的数据应用处理模式,如数据的信息传递、处理及储存等,从而得出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再次,初步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通过使现有的系统逻辑模型得到充分的优化和转换,从而得到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使用图标工具将其表达和描述出来。最后,编写系统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是对系统分析工作的过程总结,作为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其作用是为下一步的系统设计任务提供相关技术依据。

2.2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是依据最初阶段的系统分析结果,同时在系统分析报告已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对新系统进行的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总体设计和物理模型的具体设计这两方面,本文主要针对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是对新系统总体结构形式的初步设计,通过功能分解将整个信息系统分解为数个子系统,其主要内容有子系统的划分和模块结构图的设计等。

3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及设计

3.1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通过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原理及步骤,本文对电力施工企业涉及的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业务流程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1)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分析。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如下:市场开发部与外部签订工程合同经营管理部对内部编制相关预算项目部上报形象进度报表和结转成本费用工程部对工程形象进度进行认定财务部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各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考核。(2)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逻辑模型。通过对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得出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逻辑模型。(3)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在上述得出的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逻辑模型的前提下,对该逻辑模型进行优化和改造,使其成为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出于系统比较复杂的原因,本文采取结构化分析方式,自上而下地逐级拆分,用分层数据流程图来描绘完整的系统逻辑模型。首先是顶层数据流程图,其各部分组成情况及相互间的组织关系、输入数据及输出数据都在图中详细体现;然后是中层数据流程图;最后是底层数据流程图,其“P1成本汇总”底层数据流程图、“P2成本分析”底层数据流程图、“P3成本考核”底层数据流程图均在图中有所体现。其中,成本结转指的是在该项目上所发生的与施工工程直接相关的所有费用成本的支出,项目部按照相关标准将所有费用进行归集和分类,并定期将其结转回公司,作为内部成本分析和考核的依据;成本分摊指的是与施工工程无直接关系的公司相关部门所发生的支出行为,其产生时公司财务部应当将该笔费用分摊至每一个项目工程中。

3.2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通过上述对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对分层数据流程图的分析改造,从而设计得到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图。下面对“系统初始化”和“系统维护”两个主要部分的系统功能进行简要说明。(1)用户权限管理。对使用该系统的不同用户进行不同的操作权限设置,从而使内部相互牵制和制约,以达到互相监督的目的。(2)项目信息录入。输入或者导入施工项目的基本信息情况,其基本信息情况主要包含:编号、合同名称、简称、电压等级、工程类别、项目经理、项目财务主管、项目出纳、是否签订外部合同、外部合同价、工期、是否办理外部结算、外部结算价、总成本、外部结算节余、是否签订内部承包合同、内部合同价、是否办理内部结算、内部结算价、内部结算成本、内部结算节余等。(3)数据的备份及恢复。每隔一段时间对成本汇总、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的相应数据及时进行备份,为查询及其它系统需要做备用,并且当系统数据遭遇破坏时这样做可以使数据得到实时的恢复。(4)系统升级。当外部情况及内部管理制度发生变化之后,可以将现有的系统进行适当的完善和修改,以达到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目的。

4结语

本文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的相关知识,对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利用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对分层数据流程图的分析改造,从而设计出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图,实现了对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亮,李存斌.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能源技术经济,2012,24(1):62-66.

[2]余海涛.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J].商业会计,2013(22):105-107.

[3]杨樑,吴雨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总框架的研究[J].电子商务,2014(11):58-59,69.

第7篇

关键词:会计;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大学会计专业教学内容

1.预测财务的资金,决策过程,规划,控制及分析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元素。正常使用情况下,筹集资金,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企业投资,营业收入,盈利,汇兑资金财政总收入和支出,金融分析,资产评估及企业清盘。

2.会计事务管理,成本预测,决策制定,规划,控制中心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成本行为和可变成本。经济预测,短期内业务决策制定,长期的投资额的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成本控制。

3.成本会计制度费用,核算和分析为中心制含量。要求及程序,包括一般及成本会计辅助方法、分类、固定的生产费用归责的分析,产品的计算费用方法及产品成本核算法,及其他行业一样,成本费用报告及费用分析。

4.财务会计为制度,内容分析各种经济、和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基于概念及其的系统的理论,资金,欠款,开支,盈利及所有者权益,财务报表和分析。大学资深会计专业人士,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专业从事各种复杂财务和会计问题,例如特别的经济型商务及财务申报。

二、教学内容中的问题

1.责任会计课程。目前,各大院校会计专业责任会计课程,专门成立了机身现代管理会计,决策制定和规划和实施,对核算责任会计可以分为两部分,即管理会计的责任会计的基础。请参阅预算编制从现有的博览会责任会计教材内容,分解责任单位,责任,经济责任,资金和责任会计的好处其中包括财务计划,控制,分析,考核和责任追究,报告和问责制制责任报表。分解是制会计研究,会计核算和会计从打开的就是个别机构的责任,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含量。会计研究的一根主线,成立了大学课程,辅以行核算的系统制指明确制课程,和其他标准的研究经费及研究费用,具有核算相制,同时也强调了管理的门综合性学科,责任的会计系统核算,似乎不太合适的。领先的双重标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就是难以界自制重叠教学。

2.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部署。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的之间的关系,就是对整个系统部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研究的对象,还是刚刚学会的成本核算途径。分析的成本的会计系统,成本核算,成本预测管理会计的体系的研究,决策,策划与控制。成本核算是成本预测,决策制定,规划及工作的基础。所以成本占主要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成本会计,核算的研究提出了的关系在同一项研究。学习的课程,仅限于成本的合计,财务报表为基准教学内容,我认为在成本核算课程,但在的管理会计上的安排,如本量利的分析,其中包括尽可能多的管理的会计系统制标准费用,体现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的课程制递进关系,避免重复在同一时间制课程。

3.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部署。必须首先明确在会计及财务的关系。在这方面,会计理论辩论很长一段时间,包括财务会计的财务前景,认为金融核算,财务会计并行的概念。我更喜欢第一种观点。在实践中,我觉得金融及会计的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核算和财务分析报告是基于。应该被看作是财务及会计,一个核算管理活动,按大学课程设置划分为两个课程,在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内容,安排上考察资金之调度,学习会计对分化途径。

4.财务会计,金融管理及成本的核算管理会计。劳动分配的合理化,让财务工作人员对资金和相关费用有很进一步的掌握。多门课程的教学的内容主要入账的会计项目无限成本要素的交集,可以避免课程之间越过,减少重复劳动,但物与物之间制通用连接,通弄懂以免交叉课程设置,并多次的系统是不可能的。必要的体制相应的重叠,利于这类课程之间的转变及连接,以便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为了解决此问题的,我认为可以谈成本,成本会计和的管理核算视角下的资金,以降低成本以下资格。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角度从上述压缩基金。如财务会计,就像一个确认对会计要素费用,衡量说明的一般原理,投入在费用核算计算成本。成本预测,决策制定,以及日常的日常管理通过了管理会计论述,并不涉及基本的制金融管理成本。另一个例子是,库存控制,既省钱,又会影响成本的降低。实际的学习,前者在财务管理,这是于管理会计教导。

参考文献:

[1]牛彦秀,孔庆春.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基本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J].辽宁财税,2000(07):46-47.

[2]吕立伟.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体系整合研究[J].财会通讯.2009(02):45-47.

[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02).

第8篇

关键词: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基础是企业内部分工;其核心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它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小企业是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和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与大中型企业同等重要的意义。然而,许多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

一、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内部控制成为摆设

很大一部分小企业家都是依靠机遇和冒险精神开始逐步完成原始积累的,而国有小企业的领导很大部分都是由行政部门调过来的,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缺乏了解,内控意识不强,认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管理会制约企业的发展。虽然也有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认识到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业务的拓展,原先完善的内控已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当其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加以纠正。甚至有的企业在不了解其自身情况的前提下,照搬其他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把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在应付上级部门检查上,不能很好地落实执行,形同虚设。

(二)不相容职位没有分离,岗位设置缺乏牵制

在小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小,企业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尽可能少用人,用能人,经常出现一个人来承担多项工作,这其中就出现很多不相容职务于一身的情况。开票、收钱、填凭证、审核、记账都由一个人来完成,从表象上看似乎步骤减少了,时间节省了,成本下降了,殊不知,这种违规操作既不能真正提高企业效率,还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滋生贪污舞弊行为,给企业的资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内部审计弱化,外部监督不足

小企业内部通常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企业的负责人“家长式”、“一言谈”的工作作风,认为该机构的职责就是找“茬”,因此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很难公平、公正的开展工作,无法真正发挥监督的职能。而小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政府、金融机构和税务等部门,由于其信息使用者较少,因此外部监督的力度和次数都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现象普遍,坐支现金,账证、账实、账表不符,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四)风险控制非常薄弱

我国许多小企业对于来自外部的风险机会没有控制,对于2008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很少有企业采取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导致出口外贸的企业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出现很大的亏损。2008年下半年由于全球的金融危机,许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加上财政政策银根紧缩,融资困难,许多的中小企业都倒闭

了。

二、完善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职责分工控制

职责分工控制一般指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小企业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明确职责划分,做到既不留死角又使各个岗位和人员之间不交叉、冲突,应让每个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要求,应当明确授权部门和人员的权限,禁止越权,并制定有明确的奖惩办法,对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的员工按规定进行处罚,在不能做到职责划分的情况下,应当加强事后的检查监督。

(二)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应该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批准形式通常有常规性授权和临时性授权之分。常规性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用以规范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其时效性一般较长。临时性授权是指对办理例外的、非常规易事件的权力、条件和责任的应急性授权。小企业应该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程序及责任。

(三)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对于小企业首先按照《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账簿,不做假账,其次记账、出纳、保管等不相容业务,应尽量由不同人员担任,如人员有限,也应保证管账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账,同时应建立复核制度。

(四)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内部各企业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决策权都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小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控制,确立预算目标,并组织实施,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对预算执行的好坏进行奖惩。

(五)财产保全控制

小企业应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资产,一般情况下,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下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当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妥善保管涉及资产的各种文件资料,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对重要的文件资料,应当留有备份,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小企业应对资产投保(如火灾险、责任险等险种)增加资产受损后的补偿机会,从而保证资产的安全。

(六)内部报告控制

内部报告控制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实施的控制。小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报告控制制度,要有反映部门、人员经管责任,且形式、内容简明扼要信息反馈迅捷高效的内部报告。常见的报告方式有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常见报告类型有资金分析报告,包括资金日报、借款还款进度表、贷款担保抵押表、银行账户及印鉴管理表、资金调度表等;经营分析报告;费用分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资产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特定内容专报等。内部报告可以是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小企业一旦建立了内部报告控制,企业领导能很快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就能对所面临的问题快速做出反映,并做出决策,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七)信息技术控制

小企业在信息时代中要生存,特别是进入WTO后,信息技术尤为重要。小企业应实现内部控制手段的信息化,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变人工管理、人工控制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和控制,要加强对企业自身系统开发及维护人员的控制,还要加强对数据和文字输入、输出、保存等有关人员的控制,保障电子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安全。

(八)人员素质控制

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三、结论

在我国加入WTO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找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只要各小企业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按照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标准不断对其进行效益评价和修改,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来开展工作,各小企业将会建立与健全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推进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小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也会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陈汉文.腐败与内部控制[J].财会月刊,2006(2).

3、吕林根.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析[J].经济集体网络研究中心,2006(11).

4、饶军.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中华会计网校,2006-11-21.

第9篇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主要是指标分析。基本财务指标主要是根据三张会计报表为依据,通过比率分析达到分析报表的目的。其指标包括盈利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反映中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期间费用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

益率;偿债能力分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主要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中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主要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现金流量分析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价中小企业的支付能力,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其中流动性分析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主要有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获取现金能力分析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包括销售现金比率、每股营业现金流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财务弹性分析是指中小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包括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收益质量分析是指报告收益与中小企业业绩之间的相互关系;衡量收益质量的指标是现金营运指数。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注重财务指标分析,极少提到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这就给那些经营效益不好的单位管理者有机可乘。他们利用报表分析的不完善,大肆操纵利润,滥用关联方交易以及一些假销售手段等使本来亏损的中小企业变得利润丰富。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必须扩展到审计报告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和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体系的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分析的需要,再以以前的分析体系分析现有的财务报告,有时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补充。

1.中小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1)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是指在中小企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流动资产,如果不实行科学的管理,就很容易形成陈年呆账、坏账给企中小企业造成损失。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列示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坏账政策,以便投资者准确判断中小企业的资产质量及财务状况。这样投资者可以分析应收款增加的原因、应收账款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

(2)中小企业的存货分析。通过财务报告附注可以清楚地看出存货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原材料存货增加,而产成品存货减少或略有增加,说明该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销售量较大,能产生较高毛利润;如果原材料存货减少,而产成品增加,说明该中小企业正处于衰退期,该产品正逐渐被新产品代替,或者这种产品生产过剩。这样的中小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迅速转移新产品的生产。另外,通过财务报告附注还可了解到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如果存货计提的减值准备大,表明可收回金额比成本低很多,存货很可能过时或毁损。

(3)中小企业的营业外收支分析。营业外收支是指与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支,属于非正常项目,在进行财务指标分析时,应注意是否排除这项非正常项目,这就得根据重要性原则,即相对于净利润的比例,比例较大即为重要,应排除。因为它是偶然性因素,不能长期给中小企业带来收益和损失,不排除就会影响分析结果。

(4)中小企业的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规定,中小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定价政策、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关联交易披露最重要的是定价政策和交易金额。关联方为了操纵利润,经常通过关联方来达到某种目标的目的。

2.中小企业的补充财务指标分析

(1)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收现率。主营业务收现率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主营业务收入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此指标可以弥补销售现金比率的不足,当中小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业务量的增长销售现金比率一般都较低,但不是收益质量不够好,而是随业务量的增长,存货和应收项目自然增长的结果。该指标接近117%,说明中小企业产品销售形势看好,相对于购买者存在比较优势,或中小企业信用政策合理,催账工作得力,中小企业能够及时收回现金,保证生产经营顺畅周转,收益质量较高。反之,如果该指标较低,说明中小企业销售形势不佳,或可能存在不正常销售和舞弊的可能性,或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收账不力、收益质量较差。尤其在分析该指标时,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应收账款及营业收入的变化越势,分析该指标在大于117%时,是否是由于中小企业近年来销售萎缩,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得到收回而形成的。

(2)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付现比。①主营业务付现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此指标可以反映中小企业现金支付能力,表明中小企业每发生1元的主营业务成本,实际支付的现金数额。如果该比率约为117%,说

明主营业务成本基本是付现成本,中小企业没有因购货而形成对销货方的负债;如果比例大于117%,说明中小企业除了支付了当期主营业务成本以外,还偿付了前期拖欠的购货款,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用;如果比例远小于117%,说明存在赊购,对中小企业形成负债压力,可能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商誉。②净收益营运指数。净收益营运指数,是指经营净收益与全部净收益的比值。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净收益营运指数可以评价一个公司的收益质量。非经营收益多,收益质量就差。因为非经营收益的持续性差,非经营收益主要来源是资产的处置和证券交易收益。资产处置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业务,不反映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许多中

小企业正是利用“资产置换”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通过证券交易获利靠的是运气。因此,非经营收益也是收益,但不能代表中小企业的收益“能力”。

(3)中小企业的审计报告分析。随着会计信息的复杂化,非专业人士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对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应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所审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发表意见。根据审计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拒绝表示意见中的一种审计意见。

一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表明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了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会计报表内容完整,表达清楚,无重要遗漏;报表项目的分类和编制方法符合规定要求,因而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无保留地表示满意,则会计报表使用者即可按照通常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

二是如果审计意见是保留意见,则出具保留意见的原因(在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即成为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分析报表时必须予以重点关注。

三是如果出具的是否定意见,则说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者资金变动情况已被严重歪曲,表明会计报表不可信,会计报表使用者提高警惕,减少与此单位发生更多的经济关系,因为风险太高。

四是如果出具的是拒绝表示意见,往往是由于某些限制而未对某些重要事项取得证据,没有完成取证工作,此财务报告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最好与此中小企业少发生经济关系。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20**年一季度财务分析

一、利润分析:

(一)集团利润额增减变动分析

1、利润额增减变动水平分析

⑴净利润分析: 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05.3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5.16万元,减幅34%。净利润下降原因:一是由于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50.5万元,二是由于所得税税率增长,缴纳所得税同比增加4.65万元,其中利润总额减少是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⑵利润总额分析:利润总额140.48万元,同比上年同期190.98万元减少50.5万元,下降26%。影响利润总额的是营业利润同比减少67.24万元,补贴收入增加17万元。

⑶营业利润分析:营业利润123.18万元,较上年190.42万元大幅减少,减幅35%。主要是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同比都大幅减少所致,分别减少46.53万元和20.71万元。

⑷产品销售利润分析:产品销售利润82.95万元同比129.48万元,下降36%。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有利因素是销售毛利同比增加162.12万元,增长率27%;不利因素是三项期间费用686.41万元,同比增加208.65万元,增长率43.67%。期间费用增长是导致产品销售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由于今年一季度淡季不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3%,销售运费、工资、广告及相应的贷款利息、汇兑损失也比上年大幅增长。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增加额分别是108.31万元、8.32万元和92.19万元,其中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增长最快,分别增长98%和67%。

⑸产品销售毛利分析:一季度销售毛利769.36万元,销售毛利较上年增加162.12万元,增长率27%;销售毛利同比增加的原因是收入、成本两项相抵的结果。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600.20万元,增长53%;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加2438.07万元,增长57%。

2、利润增减变动结构分析及评价

从20XX年一季度各项财务成果的构成来看,产品销售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11%;比上年同期2.66%下降了1.55%;本期营业利润占收入结构比重1.65%,同比上年的3.91%下降了2.26%;利润总额构成1.88%,同比3.92%下降了2.04%;净利润构成为1.41%,比上年的3.30%下降1.89%。

从利润构成情况上看,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都有下降,各项财务成果结构下降原因: ①产品销售利润结构下降,主要是产品销售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结构增长所致。目前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控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增长是提高产品销售利润的根本所在。 ②营业利润结构下降的原因除受产品销售利润影响以外,其他业务利润同比占结构比重下降也是不利因素之一。 ③本期因补贴收入为利润总额结构增加0.25%,是利润总额增加的有利因素,而营业外收入结构比重下降,营业外支出比重增加及所得税率结构上升都给利润总额结构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二)各生产分部利润分析

1、一季度生产本部(含QY分厂)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⑴本部利润总额129.91万元,同比减少48.94万元,下降27.36%。利润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同比减少44.77万元、20.89万元,补贴收入增加17万元,及营业外收入同比减少0.26万元增减相抵所致。

⑵本部产品销售利润72.58万元,较上年同期117.35万元减少44.77万元,减幅38.15%。其减少的原因是一季度销售收入的同比增加幅度抵消不了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增加幅度,造成产品销售毛利空间缩小。其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312..68万元,增长55.97%;而销售成本、费用增加2357.44万元,成本、费用率增长达58.72%。其中:产品销售成本增加1603.44万元,增长70.52%;期间费用增加214.46万元,47.61%。

2、一季度AY分公司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⑴AY分公司利润总额10.56万元,同比减少1.56万元,下降12.91%。利润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利润减少1.75万元、其他业务利润同比增加0.19万元两项增减相抵所致。

⑵产品销售利润10.38万元,较上年同期12.13万元减少1.75万元,减幅14.48%。其减少的原因是: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因此产品销售毛利并未因业务量增大而增加。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87.52万元,增长38.95%;而销售成本增加295.09万元,增长42.23%;产品销售毛利较上年减少7.57万元,减幅19%;期间费用21.53万元,同比减少5.81万元,费用率下降21.25%。

二、收入分析

(一)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一季度集团完成销售收入7470.4万元。出口NSB、国内销售NSB及PEX材等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按销售区域划分: 1.出口贸易创汇收入602.8万美元,同比增加258.8万美元,增长42.9%,折合人民币销售收入434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1% 2.国内销售收入(包括QY分厂)2104.7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9.9%,同比增加649.7万元,增长44.6%。 3.AY分公司PEX材收入1025.7万元,与上期的738.20相比,增加287.5万元,增长了38.95%。

(二)销售收入的销售数量与销售价格分析

一季度集团销售收入中出口销售、国内销售、AY分公司在收入结构所占比重分别是 58.1%;28.2%;13.7%。其中以本部出口业务量最大,其对销售总额、成本总额的影响也最大。 1、本部一季度因销售业务量增加影响,销售收入(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加2312.67万元(含QY分厂),增长55.97%; 2、尽管3月始上调了部分出口产品售价,但汇率由7.8元/1美元降到7.2元/1美元,因汇率损失影响,一季度(人民币)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价格仍然减少,因价格降低影响同比销售收入减少302.38万元; 3、本部由于一季度出口销售业务扩大,因销售量的变动影响同比增加销售收入1831.83万元。

(三)销售收入的赊销情况分析

20XX年一季度应收帐款期末余额3768.7万元;与上期的3337万元相比,增加了431.7万元,应收账款增长了12.9%。其中:应收账款账龄在三年以上的有253.7万元,占7.66%,1-2年的应收账款3058.3万元,占赊销总额的92.34%。说明销售收入中应收账款赊销比重在加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⑴各代表处赊销收入286.12万元,占发货累计的70.55%;超出可用资金限额644.44万元; ⑵商及办事处等赊销收入20xx.35万元,其不良及风险赊销款872.53万元,占其赊销收入的43%。(不良应收款占28%,风险应收款占16%)

三、成本费用分析

(一)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1.全部销售成本完成情况分析 集团全部产品销售成本6701.09万元,较上年同期2438.07万元增长57%。其中: ⑴出口产品销售成本3877.22万元,占成本总额的57.9%,同比增加1603.44万元,增长71%,其成本增长率大大高于全部产品销售成本总体增长水平(14%=71%-57%); ⑵本部国内产品销售成本1830.05万元,占成本总额的27.3%,同比上年增加539.54万元,增长42%;说明国内产品销售成本增长率低于全部产品销售成本增长率(15%=42%-57%); ⑶AY分公司产品销售成本993.81万元,同比698.72万元,增加295.08万元,增长42.23%,占成本总额的14.8%;其销售成本占收入结构的96.89%,同比上年增长0.22%

2、各销售区域产品销售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 ① 出口产品销售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66%。 ②国内销售产品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22%。② AY分公司销售产品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12%。 一季度由于成本增长影响,出口产品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2%,这是销售毛利率下降的主因。国内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成本并没有同比例增加。

3、单位产品材料利用率同比下降对成本的影响 ⑴0.5FC利用率只有78.62%成本,同比成本增加了16.4万元。其原因是PEX不合格70米,阿拉伯兰色KQ不良产生145.5870标准张降级。 ⑵0.40FC板利用率有83.78%,同比成本增加了12万元。主要是XX不良、拉闸停电损失。 ⑶0.30FC利用率有92.28%比上年的94.21%低约2个百分点,成本增加6.2万元。主要是XXXXXXXXXX试验调整。 ⑷0.50FC比计划成本高4.5万元,因为2月有PEX材不合格220米,3月有X材不合格致使47.1468张BZB降级。

(二)各项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三项期间费用共计686.4万元,总费用水平9.19%,比上年同期的9.81%下降了0.62%; 其中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增加是费用总额增加的主要原因

1、售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218.5万元,占费用总额的32%;与上年同比增加108.3万元。销售费用变动的原因:一是运费、工资和其他项有较大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9.1万元、21.5万元、20.3万元,增长幅度分别为270.56%、110.75%、66.56%。由于公司销售业务量加大,其收入提成、运输费和包装材材料等费用相应的增加,同时广告会务费、交际应酬费、差旅费等方面的开支也有一定的增加,但办公费比上年有所下降。

2、管理费用分析管理费用239.3万元,占费用总额的35%;与上年同比增加8.3万元,增长4%。管理费用变动的原因是工资同比增加19.1万元,增长34.09%。水电费增加7.9万元,增长62.98%,其他项增加8.7万元,同比增长48.98%。办公费等同比减少的项目有: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比上年同期下降41%;差旅费、修理费两项均下降72%;办公费下降36%;税金下降27%;交际应酬费下降16%。其中无形资产摊销减少12.6万元是与上年摊销期限不一致形成的。

3、财务费用分析 一季度财务费用支出228.6万元,同比增加92万元,增长67.35%。其中:手续费支出同比增加3.1万元,增长40.79%;利息支出152.7万元,同比上年增加55.1万元,增长55%;汇兑损失65.2万元,同比31.4万元增加33.82万元,增长108%;其中利息支出和汇兑损失支出增加是财务费用总额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

四、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增减变动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1万元,同比增加597.08万元,增长102%;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4.1万元,同比上年-175.92万元,净支出增加128.1万元;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38万元,同比上年621.6万元现金净支出增加 778.98;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50.08万元,同比上年-853.24万元 净支出减少403.16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上升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只有11.41万元,说明尚不足支付经营活动的存货支出,而投资活动未有回报,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说明目前正处在偿付贷款时期。整个现金流量是负数说明公司的现金流量很不乐观。

(二)现金流量数据分析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表明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

2、现金购销比率92%,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90%。这一比率表明生产销售运转正常,无积压库存。

3、销售收入回笼率91%,表明销售产品的资金赊销比例太高,此比率一般不能低于95%,低于90%则预示应收账款赊销现金收回风 险偏大。

五、有关财务指标分析

(一) 获利能力分析 长期资产报酬率2.1%,与上年同期比下降20.3%;总资产报酬率0.6%,降55.5%;毛利率10.3%;降17.4%;销售净利润率1.4%;降57.2%;成本费用利润率1.1%,降72%;说明销售收入成倍增长,但获利能力呈下降趋势。

(二)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143.9%,与上年同期比增长29.3%;速动比率105.2%,增长79.1%;表明本期因贷款额的增加,用于流动的资金同比增长很快,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很强;现金比率42.1%,超出安全比率的20%。表明偿还短期债务的安全性较好,但同时说明资金结构不太合理,流动资金未能充分用于生产经营。

(三)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与上年同期比总资产负债率53%,增长7.4%,尚在安全范围内;产权比率31.1%,一般应在50%为好,该比率过低,说明财务结构不尽合理,未能有效地利用贷款资金;利息保障倍数192%,下降35.1%;表明因利润减少利息支出增加,长期偿债能力较上年同期在下降。

六、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产品销售成本的增长率与上年同比大于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具体表现在:成本增长率大于收入增长率;毛利及毛利率下降;集团公司一季度出口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上年增长34.15%,而其成本增长37.61%;AY分公司收入增长5.9%,而成本增长12.1%;只有国内产品销售呈良好发展态势收入增长大于成本增长。

(二)负债增加,获利能力降低,偿债风险加大。

1、对外负债总额一年内增长26.6%,其中以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形式占用的外部资金有明显上升。其应收账款严重高于应付账款1.9倍,全部应收款也高于全部应付款的1.4倍,表明 其对外融资(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获得的资金完全被外部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占用。

2、赊销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大,造成营运资金紧张,严重影响了现金净流量。3月末应收账款余额2297.4万元,其中:各代表处、发展部不良或风险应收账款为872.53万元,占其赊销收入总额的43%;商及办事处赊销收入占发货总数的70%。销售收回的现金流量少,不足以支付经营现金支出,加重了财务利息支出的负担。

3、由于外汇比率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供求关系的不确定性使得公司产品盈利空间在缩小,同时由于负债增大,偿债风险也在增加,目前偿债能力日趋下降,极易产生财务危机。

七、意见和改进措施

(一)成本费用利润率低是目前制约公司盈利能力的瓶颈。建议在扩大销售业务的同时狠抓产品成本节能降耗,分析产品原材料利用率增减变化原因,向管理、生产要利润。

(二)应收账款赊销比重过大,为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建议在加紧应收款项的催收力度的同时,适度从紧控制赊销比例。对于出现不良或风险欠款的销售区域,应对赊销收入特别关注。

(三) 谨防因汇率的波动、银行放贷政策等外部不利影响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应合理利用资金,时刻重视现金流量,降低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格式

一、 基本情况

1、 历史沿革。 公司实收资本为 万元,其中: 万元,占93.43%; 万元,占5.75%; 万元,占0.82%。

2、 经营范围及主营业务情况我 公司主要承担 等业务。上半年产品产量:

3、 公司的组织结构(1)、 公司本部的组织架构 根据企业实际,公司按照精简、高效,保证信息畅通、传递及时,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的原则,现企业机构设置组织结构如下图:

4、 财务部职能及各岗位职责

(1)、 财务部职能(略)

(2)、财务部的人员及分工情况财务部共有X人,副总兼财务部部长X人、财务处处长X人、财务处副处长X人、成本价格处副处长X人、会计员X人。

(3)、 财务部各岗位职责(略)

二、 主要会计政策、税收政策

1、 主要会计政策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会计年度1月1日—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本公司业务。坏账准 备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0.5%计提;存货按永续盘存制;长期投资按权益法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借款费用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费用按权 责发生制确认;成本结转采用先进先出法。

2、 主要税收政策

(1)、 主要税种、税率主 要税种、税率:增值税17%、企业所得税33%、房产税1.2%、土地使用税X元/每平方米、城建税按应交增值税的X%。

(2)、 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车 桥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

三、 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

(一) 财务管理制度(略)

(二) 内部控制制度

1、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2、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

3、 物资管理制度

4、 产成品管理制度

5、 关于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的若干规定

四、 资产负债表分析

1、 资产项目分析

(1)、 “银行存款”分析银 行存款期末XX7万元,其中保证金X万元,基本账户开户行:账号:

(2)、 “应收账款”分析应 收账款余额:年初X万元,期末X万元,余额构成:一年以下X万元、一年以上两年以下X万元、两年以上三年以下X万元、三年以上X万元。预计回收额X万元。

(3)、 “其他应收款”分析 其他应收款余额:年初X万元,期末X万元。余额构成:一年以下X万元、一年以上两年以下X万元、三年以上X万元。预计回收额X万元。

(4)、 “预付账款”(无)

(5)、 “存货”分析期 末构成:原材料X万元、低值易耗品X万元、在制品X万元、库存商品X万元,年初构成:原材料万元、低值易耗品X万元、在制品X万元、库存商品X万元。原材 料增加X万元,低值易耗品减少X万元,在制品增加X万元,库存商品减少X万元。

第10篇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资料以及报表数据等资料为依据,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投融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价的一系列分析技术和方法。由于财务分析涉及庞大的理论体系,所以在实际财务分析工作中容易出现过于理论化,各个要素指标分散孤立,体现不出彼此的关联。企业的目标是创造价值,围绕企业利润形成的结构去分析有助于把分析要素紧密结合,发现影响利润的动因及彼此间的联系。因此围绕利润结构进行财务分析能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一切利润来源于收入,因此围绕利润结构进行分析必须贯穿“收入———成本———毛利———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净利润”这条主线,财务分析内容的次序为:(1)经营成果介绍;(2)盈利能力分析;(3)收益结构分析;(4)营运能力分析;(5)财务风险分析:(6)经营问题总结及改进建议;分析需要用到的指标有:盈利指标、费用指标、营运指标、偿债指标。以下详述如何围绕利润结构进行财务分析:

二、围绕利润结构进行财务分析的具体步骤与内容

(一)经营成果

经营成果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利润情况,财务分析首要介绍经营成果,以此为原点进行梳理,关键分析点包括销量、收入、净利润,可按部门、产品或区域进行经营情况统计,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与预算对比销量、收入、利润的预算完成度,也可与同期数据对比销量、收入、利润的变动额和变动率。通过比较我们能够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没有达标,相比去年同期或其他年度有没有进步。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财务分析经营成果的统计维度与业绩考核的维度保持一致会更有利于管理者进行评价和决策。

(二)盈利能力分析

在了解经营成果之后,我们开始对经营成果的变动成因深进行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获利的源泉是否存在问题,常用的盈利分析指标有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1.销售毛利率毛利是公司利润形成的基础,单位收入毛利越高,抵补各项支出的能力就越强,盈利能力越高,相反盈利能力越差,单位毛利占单位收入的百分比就是毛利率,毛利率的评价可以与预算相比、与不同产品、不同部门或不同年度对比,也可以与行业领先企业相对比,经过对比我们能够了解本期间本企业的根本盈利能力是否存在不足。2.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反映净利润占收入的占比,销售净利率体现了扣除所有成本费用税费后的盈利能力,由于公司净利润并非都由销售收入产生,它还受到投资收益、费用变动、营业外收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销售净利率作为企业最终盈利能力的考量需要与销售毛利率共同去分析,例如某石化企业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5%,而销售净利率却同比增加10%,造成差异的原因有可能投资收益增加或者各项费用减少或营业外收入增加。因此,下一步分析的焦点就可以聚焦在这些因素上。

(三)收益结构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过后,我们了解到盈利水平的变化,但具体变化动因在哪一环节仍未清楚,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收益结构状况,通过最直观的列表看销量、收入、成本和费用的变化,我们可以编制收益结构分析表,比对不同年度的销量、收入、成本、费用、净利,计算各项的变动率,然后针对异常点对各个要素进行逐一分析。1.收入分析对收入按产品品类进行列表,例如某石化公司2010年燃料油收入占比50%,化工品收入占比40%,成品油收入占比10%,因此企业要增加收入,重点应放在燃料油和化工品。在此基础上再将其与企业上一年度的营业收入构成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哪种产品的比重在上升(下降),原因是什么,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2.成本分析与收入分析一样,对成本按产品品类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数据进行比较,了解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及原因,做出决策。3.毛利分析在收入和成本列示后,我们可以看出,哪种产品的毛利空间有上升,而哪一种毛利空间下降。把各产品的毛利除以销量就可以得到单位毛利,与去年同期单位毛利对比,再结合各产品的本期销量,就可以做出判断影响毛利的原因。例如某石化公司本年毛利同比增加7万元,其中燃料油本年销量5万吨(去年4万吨),吨毛利15元(去年22元),化工品本年销量4万吨(去年6万吨),吨毛利80元(去年50元),假设其他产品数据不变,则可以看出燃料油本年销量增加,但吨毛利下降导致燃料油整体毛利同比下降13万元,而化工品本年销量下降,但吨毛利上升导致化工品整体毛利增加20万元,因此在此基础上应分析燃料油和化工品的销量和毛利变动的原因,并作出决策。4.期间费用分析(1)营业费用分析营业费用核算用于开展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各行业的主要营业费用有可能不一样,因此需要把各项营业费用计算占比,了解占比最大是哪几项费用。一般营业费用与销量成正比,在分析时着重与去年同期对比,把各项营业费用除以销量得出单位费用,与去年同期各项营业费用的单位费用对比,分析哪种费用同比上升或减少。如果某种费用的单位费用呈上升状态,并且该费用在整体比重不断增加,则需要警惕并要加以控制。(2)管理费用分析管理费用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于组织和管理成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招待费、差旅费、交通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等。从形态看,管理费用一般都是固定成本,在分析时应着重与预算对比,并分析管理费用与收入的比率及其变动趋势。一般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可能会随收入增长而增长,其他管理费用一般变动不会太大,如果在经营策略和经营方式上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管理费用大幅变动,这说明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必须深入分析哪些费用超预算,哪些费用同比增幅明显,分析具体原因。(3)财务费用分析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利息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损益等。财务费用分析首先要计算企业的平均融资利率,因为企业融资可以通过流动贷款、信用证、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票据贴现等方式,因此需要把不同类型的融资利率加权平均计算企业的整体融资利率,再将其与社会平均资金成本作对比,衡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低。另外,本年度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还应与各年的平均融资成本对比,分析融资成本的变动走势,如有明显偏高,应进一步分析。财务费用的高低除了与融资成本率高低有关,还跟企业的融资额大小有关,因此还需要分析企业分析期内的筹资总额,筹资总额一般与销售收入成正比,如果两者变动率差异太大,则需要进一步分析。例如某石化公司销售收入增长20%,而财务费用增长了40%,明显不对称,则要关注其筹资额大小是否超预算,筹资成本率是否高于平均水平。

(四)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主要指营运资产的效率,也就是周转速度,主要使用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等。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一段期间内收入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比率越大,应收账款周转越快,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快慢及对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其流动资产的属性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水平,同时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也影响了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企业的筹资规模,同等收入规模下,应收账款周转越快,企业所需融资规模越小。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一段期间内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比率越大,存货周转越快,反映了企业存货销售效率,存货也属于流动资产,因此同样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水平,存货周转的快慢也影响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同等收入规模下,存货周转越快,企业被存货占用的资金越小,所需融资规模就越小。加快存货周转是每个企业运营的理想目标。3.沉淀资金分析沉淀资金是指企业营运当中闲置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分析沉淀资金可以了解企业运用资金的效率,如果沉淀资金较大,说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低,未来应该通过扩大销售或减少融资规模来降低沉淀资金水平。沉淀资金分析应统计分析期每月的平均沉淀资金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动情况,并结合行业政策、季节因素、企业发展战略等进行分析。例如某石化企业本年平均沉淀资金6000万元,比去年同期5000万元增长20%,经对比发现本年3-6月沉淀资金余额均为8000万元以上,同比增幅明显,后经查明3-6月有2亿应收到期,但这段时间购货支出基本采用6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因此积压了一定银行存款,所以通过沉淀资金分析,企业应强化资金计划的管理,在收款和付款的安排上应统筹分析,尽量降低资金沉淀,减少不必要的融资。

(五)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资金链断裂引致的债务清偿风险,因此应着重分析企业的整体负债比例及短期偿债能力,常用分析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这三个指标应与去年同期数据对比,同时与行业内标杆企业数据比较。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整体的融资杠杆程度,通常高于70%就要引起警惕,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比率小于1,则说明企业存在短期偿债风险。

三、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营问题及提出改进建议

(一)经营问题总结

经过盈利能力、收益结构、营运能力、财务风险等分析后,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应作出总结,从毛利水平———费用控制———资金周转——财务风险这样一条主线下来分析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到底是盈利的基本(毛利)出问题,还是销售量萎缩,费用有没有超支,筹资成本合不合理,资产运营的效率是否造成资金周转过慢等。

(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分析完问题后,应根据存在问题作出建议,如某类产品的毛利水平下降了,并且是行业政策的原因,那么未来就要缩减此类产品的销售规模,扩大其他盈利能力更好的产品的销售。如因为应收周转过慢,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滑并有可能存在应收坏账风险,则应加强业务部门对应收款的催收力度,结合绩效与应收回款挂钩的制度,对信用较差的客户减少赊销额度。如果库存周转过慢则应降低批次采购量或着调整销售优惠力度,加快其周转,降低其资金占用。对于沉淀资金过高的应严格制订资金收支计划,对于新增贷款严格审核。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数据财务视觉的分析行为,但企业经营受许多不同要素影响,因此还需要与业务部门对财务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以制订未来发展的决策。

(三)其他应注意事项

财务分析是一门涉及经济分析、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的理论的应用学科,我们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应避免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遵循重要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努力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赖文彧 单位:广州东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11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5日

近几年,施工型企业在国家大力建设基础设施背景下发展迅速,规模扩张很快,企业规模扩张与内部管理矛盾日益突出。对于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整合能力与效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改变我国企业大而不强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上市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加强施工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风险管理是施工型企业财务发展的迫切现实需要,是提升改进企业经济效益、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需要。

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施工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结算与收款、分包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成本费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一个较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步骤是研究分析企业内部会计业务存在的风险可能,并对风险进行识别,采取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加以控制。风险防范控制是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企业必要时可设置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专门负责有关风险的识别、规避和控制。各施工企业也在不断建立并优化面向业务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从核算分析、监督评价、决策支持等方面,增强与业务的融合共享,以提高财务创造价值的能力。现就施工企业内部特别是基层项目处理最频繁的经济业务存在的风险与会计控制进行简要分析。

一、建造合同收入确认控制

(一)风险分析。建造合同收入确认不准确,可能人为地多确认或者少确认,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企业决策。建造合同收入确认涉及的相关因素有:预计总收入、预计总成本、开累实际成本。

(二)控制措施。预计总收入组成资料必须齐全。合同内已施工未计价部分计算准确,上报审批资料齐全;合同外工程量、设计变更、洽商、索赔等资料施工方计算准确,项目设计、监理、业主等各方签字手续齐全;暂定款实际施作时才计入预计合同总收入,否则应从预计合同总收入内减除;奖励确实有明确文件或者奖励款确实已经收到。项目财务人员在确认项目预计总收入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在初始的合同价上进行增减确定项目预计总收入。

预计总成本为项目开工至预计完工所需发生的成本,包括开工至决算期末开累成本和预计至完工还需要发生的成本。

开工至决算期末开累成本核算必须真实、及时、准确。为了实现成本真实、及时、准确,企业必须要制定严格的财务结算制度:详细分析各种成本费用结算周期,严格按周期结算,保证各种成本入账核算及时,超过结算周期结算的应给予惩罚;明确各种成本费用票据资料及结算资料、证实人、审批人;明确成本费用科目归集范围,避免核算对象成本统计不真实。

预计至完工还需要发生的成本取决于诸多因素,要与工程施工水平匹配、估计依据充足合理,避免人为估计波动幅度大;预计基础资料表格及编制依据齐全,一般每季度预计一次,重新对已发生成本统计,并估计预计还需发生成本;每次预计应与上次预计总成本进行比对,查找变动数据、分析变动原因并予以记录,以便日后查询分析。

预计总收入、预计总成本、开累成本确定之后,正确计算工程完工百分比,根据工程完工百分比计算开累应确认收入、进而确定本期应确认收入。确认的开累收入要和开累施工产值比较,分析差异原因,检查是否多计、少计收入可能;确认的开累收入还应与开累验工计价相比较,分析差异说明已完工未结算、已结算未完工形成原因,分析存在潜在的风险,提醒相关部门及时跟进相关工作。

二、收款控制

(一)风险分析。收款人有可能侵吞现金收入并注销相关应收款项;对应收款项的注销即会计软件中的贷项记录没有审批文件;无清收制度易形成坏账风险。

(二)控制措施。现金记录和账款核销岗位分离,如果同一个人已能记录现金收入又能核销应收款项余额,那么他就可能侵吞收入的现金并注销相关应收账款。

记录应收账款的扣除应该取得公司领导的认可批准。特别还款计划应经批准,如返还汇票、货物、延缓还款期限等。

明确清收责任人,工程项目一般是项目经理、总工、经营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明确收款责任,否则可能根本不会有人去收款,这会导致严重的延迟付款。定期对清收责任人进行重新明确,收款人员可能会与长期客户联系过于紧密,这会造成他们对客户问题产生高度的认同,从而放松对坏账风险的关注,特别是完工项目的清收,长期关系还会增加客户与收款人员串谋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应该定期重新明确清收责任人,实行收款人员轮岗,不需要一次进行大量人员轮岗,这可能会严重影响收款的效率,可以考虑进行持续、滚动式的轮岗。

为了加强清收力度,可以采取委托商收款,委托商收款应该经批准,并验证收账商的担保,减少商上收账后不付款风险。必要时可以采取法律行动,采取法律行动前对客户进行事先审查,减少即使法庭判决大额偿付及补偿金,对方公司可能没有足够的资产予以支付风险。避免花钱去一个没有足够财力的客户。

所有收款方法都失败后,公司同意批准注销账户账目,注销逾期账户,须保持注销记录并对坏账进行事后检查,总结经验,减少再次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三、发票管理

(一)风险分析。接受虚假发票,增加税务风险,纳税调增企业所得税,减少企业利益。接受不规范发票:发票两章不全、抬头不是企业全称,发票要素不全,发票与业务性质不一致等增加纳税调增风险。企业发票管理不善,丢失、重开造成漏缴、重复纳税等税务风险。

(二)控制措施。严格报销制度,报销岗位严格审查发票,要对接收的发票认真进行真伪鉴别,对发票不规范要素不全的情况不予报销。严格发票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发票,建立发票领用、开具台账,按月及时进行纳税申报、缴税工作,申报税收财务主管应复核,经办税务人员对已开具发票缴税情况进行登记。

四、专业分包结算及付款控制

(一)风险分析。先入场后签订合同,造成分包合同条款谈判很难,降低分包单价很难,分包队入场后谈判不成要清退很难,结算付款无合同依据结算很难。分包合同工程款支付条款签订太松,与主合同工程款支付比例不相匹配,造成项目资金紧张、支付困难。分包结算不及时,账面分包成本不真实,结算入账迟造成账面预付分包账款,超付风险大。分包单位不正规,无发票或者开具假发票,扰乱正常结算且造成我方审计、税务风险加大。分包合同条款研究不足,费用承担界定核算不正确。

(二)控制措施。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工程项目招投标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招投标、质量管理等环节的会计控制,防范决策失误及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严禁先进场后签合同情况发生。财务人员必须参与合同评审,评审时主要关注与合同的结算条款、支付条款、惩罚条款等,并对这些条款严格把关,上述条款应比主合同条款更加严格。注意比对主合同分包单价与分包合同单价,了解合同分包盈亏情况。严格分包结算制度,认真研究分包合同条款,明确双方责任义务,特别是相关费用承担主体,避免为分包方承担不应该承担的成本费用。开展月责任成本核算分析,月度、季度及时检查分包结算与否,结算资料是否齐全,及时督促结算负责部门结算。分包入账会计科目、辅助科目使用正确,正确归集核算,既便于核算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又能正确核算与分包单位往来,对所欠分包工程款、质保金、履约保证金等进行分类核算,并登记相关分包台账。对形成预付款的分包单位要对照合同支付条款检查,对不正常的提醒项目经理,通知相关部门整改。付款要严格按合同条款执行,资料齐全,付款同时索要工程款发票,做好税款抵缴工作。

五、工资薪金控制

(一)风险分析。工资薪金领域是欺诈活动的“重灾区”,通常欺诈活动运用以下几种手段:通过虚报工作时间造假;通过篡改工资项目公式造假;通过人为增加工资项金额;通过编制“幽灵员工”(不存在的员工)把钱汇入欺诈者的账户,编造“幽灵员工”付出的代价要昂贵的多,几乎是伪造虚假工作时间的十倍。

(二)控制措施。保证上交的考勤表的完整、准确和经过授权,由工薪计算人根据现有员工名单检查并证实所有员工的考勤卡已经全部收到并复核考勤表,对于没有收到考勤表的个别遗漏的考勤表,联系各工作点的负责人索取,复核所有的考勤表是否附有主管签名,主管必须标记所有的加班时间以表明授权,如果考勤表没有经主管批准,将被返还给主管直接进行审查和批准。该员工需要获得批准来保证所有考勤卡上的时间是正确和经过授权的,这样超时申报的问题也会暴露出来。复核各种假期是否附有请假条,请假条批准部门领导批示同意授权。获得对工薪变动和特殊工薪申请的批准,如岗位晋升、职称评定、人事调动令等。禁止工薪计算人员单独修改工薪数据库中的档案数据,工薪数据库人员档案修改要有主管审批。由独立人员来复核工资计算人员计算的工资金额,与社保中心、住房公积金中心复核五险一金,与税务主管复核个人所得税计算是否正确,复核当月工资总额与上月工资总额分项及汇总的变动情况并找出原因;抽查部分员工工资条应发、实发计算是否正确、收入变动情况查问原因。由管人事档案独立于工薪岗位的员工不定期复核工资计算,如果员工档案不存在,那么可能工薪支付给了“幽灵员工”。比较工资总额预算与年度工资总额可以解释工薪计算的合理。工资记账前,会计人员应检查对比工薪登记簿和各种支持性凭证齐全,主管复核。不允许同一名员工同时兼任工薪处理和工薪发放两项职责,保证适当的职责分离,使工薪处理人员不能签发支票、发放现金、记录支票并将这些资金装入自己的口袋。将现金直接交给收款人或者打入收款人账号,要求收款人出具工作身份证领取并要求签字,如果有员工未能领取,在工资单上注明,工资主管保留无人领取的现金,防止员工离职后公司继续支付工薪情况或者工资计算人将其占为己有。

六、存货原材料采购及付款控制

(一)风险分析。缺少用料计划造成采购无计划;存货积压或短缺,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验收水平低,验收不严、不正确、不准确,以次充好,超验;接受虚假发票,采购人与供应商勾结串通超开发票,虚领材料款;材料已入库发票未到,不进行材料入库登记;不盘点盘存,账账不定期核对;材料领用无计划,领用无授权批准;采购人、保管人、领用人同一人或者都为同一部门人,易串通;领用人责任考核缺失,分包方领用材料节超缺少考核依据,缺少考核;材料领用发放单不标明工程使用部位,落实不到具体的分布分项下,不利于核算对象成本核算。

(二)控制措施。采购和付款控制,企业应当合理设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会计控制程序,加强请购、审批、合同订立、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会计控制,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减少采购风险。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履行预算调整程序,项目经理审批后再办理请购手续。严格进行未提账单核算,发票未到材料已入库需要预点,待正式发票来后再进行红字冲销,然后按正确的发票金额入库。收集市场价,采购发票和市场价做比对,查找价差原因。对大额的采购入库,财务人员有条件的应会同材料验收人员监督材料验收入库,防治虚假欺诈行为。材料入库后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实物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够接触资产。建立定期盘点制度,通常可采用先盘点实物,再核对账册来防止盘盈资产流失的可能性,对盘点中出现的差异应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相关制度。对重要资产进行财产保险,增加实物受损补偿机会,保护实物的安全。在工程中标后就应按照成本核算明细程度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核算对象一经确定不允许擅自变动,并须让项目所有部门熟知成本核算对象,并要求所有人在发生成本时严格区分成本受益对象,严格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区别各部门发成成本,以便正确核算成本对象成本。材料收发料单特别要规范填写,领用材料必须按照事先确定的核算对象进行发料,以便正确按照分部分项核算对象归集成本,准确核算各分部分项成本。认真研究分包合同条款,对分包领用材料要按照合同约定,不该由我方承担的,应该提请相关部门注意完善分包方签认手续,以便从工程结算款中扣除,如由我方承担的,也要对分包方领用料消耗使用材料情况进行节超考核。

七、固定资产控制

(一)风险分析。固定资产购置不合理,造成浪费,占用资金;资产保管、使用、维修、保养不善,造成设备丢失、毁损、维修费用增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处置、可用设备已好充次低价变相卖给相关方,个人获取非法利益;固定资产租赁缺少授权审批;租赁结算不及时,业务人员与出租方勾结串通,虚假结算谋取非法利益。

(二)控制措施。管理层应该通过正式的审批程序来审批所有的固定资产购置,包括进行现金流分析和按投资规模由相应级别管理层审批。资产购置的总体战略是评价支出的必要性。首先,投资项目应考虑是否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生产率和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识别考虑解决企业运营的瓶颈(制约)业务的需要。固定资产采购所需的资金应通过年度预算的批准,在实际购置之前,购置申请也需要获得批准,使用与现编好的购置和处置表格,对于预算外的购置项目,要求进行额外评价。之后还应当将投资的实际结果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数据进行事后比较和分析。给所有的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明确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责任人,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时,转入转出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书面批准,财务准确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上,需定期进行处置检查,从而保证处置之前这些资产仍具有一定变现能力,处置应获得证实批准,确定资产确实无修理价值,处置资产取得的现金得到正确处理,恰当跟踪相关处置收入,如要求员工提供每项已处置资产的档案中附有资产报废公司的收据或销售单。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审计,将现有固定资产与会计记录进行核对。复核固定资产的分类、原值及折旧的计算是否正确,因为这些方面不正确的记录会对财务结构的报告水平产生极大的歪曲。租赁的固定资产应该报上级机关审批其必要性,如果企业固定资产充足,应该加强设备调配减少租赁,租赁后要严格按合同执行,结算时设备主管应复核签字确认。

八、业务招待费控制

(一)风险分析。业务招待费金额巨大,40%调增企业所得税;招待礼品等金额大,去向不明,缺乏监督;业务招待费缺乏标准,或标准太高,招待无节制;招待费发票不合规不合法,全额调增企业所得税;报销手续不全,科目列支不正确,报表披露不准确。

(二)控制措施。制定业务招待费开支制度,严格招待费审批手续,严控招待费支出,实行招待费事前审批程序,大型招待费集体协商讨论,花小钱办大事。会计核算报销资料齐全,党政会签审批齐全,会计核算、报表披露准确。熟悉掌握税法标准,正确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九、科研费用控制

(一)风险分析。缺少科研立项,科研费用归集不足,达不到高科技企业应达到的标准。立项不科学,科研人员、科研费用界定不清造成科研费用多列少列,科研费用归集不完整、不准确。科研费用审批手续不全,依据不足,高新技术企业审批审计风险较大。

(二)控制措施。严格科研立项管理,确保有书面科研合同,合同中应明确科研负责人与科研人员。原则上科研费用总额应达到企业当年收入的3%以上。科研费用应由科研负责人签字确认,各种票据资料齐全并能明确归属于科研项目。科研费用应在一级专项科目核算归集,区别费用化、资本化进行会计核算,费用化应该在管理费用中核算,科研费用应在财务报表单独表中准确披露。

十、资金预算(计划)控制

(一)风险分析。资金预算编制不准确不科学,预算与实际脱节,资金预算编完后束之高阁,不按预算执行,不进行预算执行分析,预算执行无考核,资金支付还停留在听项目经理说了算的管理阶段。预算偏离调整不及时,偏离考核不兑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预算支出控制不均衡、预算收入受外部环境影响进度不达标等状况,如果到预算期末才发现,就来不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了。

(二)控制措施。完整的预算流程包括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考核四个阶段。资金计划应以“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确保必付、略有节余”的原则编制;资金计划由单位财务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拟订,经单位领导班子会议审议、行政第一负责人签字批准后确定。计划一经形成就必须严格执行,更不能随意修改。凡未纳入计划的支出款项均不得支付,突发性事件等除外,通过编制资金计划加强对资金运营的事前控制。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分析、预警,加强对资金运营的事中控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企业计划目标的达成。期末必须对当期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通过对资金账户信息的统计分析,加强对资金运营的事后监控,并进行总结和考核兑现。分析要客观、全面、透彻,总结要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找出原因,还必须有保证计划顺利执行的措施。

十一、财务报告控制

(一)风险分析。没有形成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缺少企业账表流程管理,编制违反会计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可能导致企业担责;没有建立相应的分析制度监控企业整体风险;报告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造成决策失误;报告频次太频繁,花费巨大精力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频次太少影响决策。

(二)控制措施。健全完善财务报告体系是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重要的事后控制手段之一。常用的内部报告有:①资金分析报告,包括资金日报、借还款进度表、贷款担保抵押表等;②经营分析报告;③费用分析报告;④资产分析报告;⑤投资分析报告;⑥财务分析报告等。健全企业账表流程管理,严格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表表,正确合并抵消。企业财务报告应当符合例外管理的要求,内部报告要根据管理层次设计报告频率和内容,统筹规划、避免重复。通常,高层管理者报告时间间隔长,内容从重、从简;中下层管理者报告时间间隔短,内容从全、从详。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通过与相关目标、标准对照分析明确责任、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进管理,全面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财务分析报告结果应当及时传递给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级。

十二、内部审计控制

(一)风险分析。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再健全、再严密,如果执行力度不够,文件仅仅停留在纸上而未贯彻执行,成为一纸空文也起不到控制的作用。内部管理权限失控,不相容职务没有有效分离,职责不清,越权行事,给、贪污舞弊以可乘之机。

(二)控制措施。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审计主管部门组织进行的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等等。应加强内部审计活动,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缺陷进行评价,出具审计报告提交企业董事会,以促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斯蒂文.M.布瑞格著.会计控制最佳实务.大连:大连出版社出版,2009.12.

第12篇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分别承担企业对内、对外的财务数据信息记录、反映、监督等责任。财务会计以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为目的,进行财务报告的编制,注重真实性的要求;而管理会计则以向内部管理经营者提供决策及预测信息为目的,进行管理报告的编制,更加注重相关性的要求。施工企业是我国企业重要的组织形式,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具有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大及生产资料流动性强等异质性特点,这就决定了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中的发展和应用具有相对独特性。本文首先对施工企业的发展背景及特点进行了有效界定,接着系统分析了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中的主要作用,最后,对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有效探讨。

关键词:

管理会计;施工企业;应用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施工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发展模式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将进行调整和深化。管理会计是施工企业进行科学有效决策及预测的重要保证。当前,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内部合理控制施工成本、科学进行人资考核和有效提供决策数据支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会计在报告形式、预算控制及业绩评价等方面存在局限,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

二、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中的主要作用分析

(一)有效预测施工企业的经营前景

有效预测施工企业的经营前景是管理会计的主导。具体来说,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的特殊性和经营协作的复杂性。而施工企业进行有效预测的基础是过去或者现在发生的成本、收入及利润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取得以管理会计的相关记录为依据。管理会计根据施工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核算出相关指标的有效值,并根据现实经营业绩对未来的预期成果进行科学合理预测。当然,管理会计对施工企业的经营前景预测主要集中在收入水平、成本范围及利润能力等方面,其中,获取利润的能力是管理会计进行预测的关键指标,这类指标能够从一定层面反映出施工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现有资金增值状况。

(二)合理控制施工企业的经济过程

合理控制施工企业的经济过程是管理会计的突出。施工企业的经济过程较为复杂,包括生产、施工及相关的外包行为,这些经济活动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计划,才能保证项目的有效运转。预算是实现施工企业正常运营的保证。预算是由一系列的财务数据组成,这些数据来源于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的财务记录,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影响了预算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来说,预算的编制还要参照前期的预算计划及实际发生额,并依据相应的本期发生额进行适当调整。管理会计则根据已有的预算计划,并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对于超出预算计划的行为,进行积极的调整和把控,通过削减开支和约束性支出等控制经济过程,对于达不到预算计划的行为,深入探究其存在的原因,并通过增加预算支出和鼓励多元化投入来实现。

(三)科学考评施工企业的经营业绩

科学考评施工企业的经营业绩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管理会计主要通过经济责任的认定进行业绩的考核和评价。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绝对指标层面,即反映收入、支出和利润的总量等;二是相对指标层面,即收入增长率、费用控制率及利润成本率等。管理会计以历史成本和现实成本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进行指标换算,拟定出经营业绩的相应测度水平并进行评价。如经营者可根据管理会计提供的生产信息,明确各单位及个人的经济责任,对取得经营绩效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奖励,也相应的对达不到经营业绩要求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戒。

三、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的应用问题及对策探究

(一)在管理会计的报告形式方面

当前,管理会计报告缺乏书面形式,严重限制了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中的效用。目前来说,施工类企业要在业务的发展过程中编制相应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在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议上提出并说明,主要解释预算的执行情况、施工工程的相关进度及经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但此类报告仅以非正式报告的形式加以体现,并主要用于经营管理者的对比分析。由于缺乏正式报告的格式,故无法实现对各部门预算的有效性约束。在管理会计的报告制定方面,要注重形式的标准化,即根据经济活动分析会议的要求和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报告的编制,并在报告编制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文字、图形及表格等多样化的形式,形成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有效体系。此外,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对报告的理解,充分认知各自的预算执行情况和业务发展状况,并对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适当反馈。

(二)在管理会计的预算控制方面

在管理会计的预算控制方面,财务预算的设置相对完善,而经营预算、投融资预算等相对不足。施工企业经营业务复杂,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资金流动,资金流动直接影响了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及利润结余等账面数据,这些指标更多的体现了财务预算的制定要求,如预计的资产负债率是多少、预计的盈利能力是多少及预计的内含报酬率是多少等。而在经营预算、投融资预算方面涉及较少,突出体现为大多数的施工企业未建立融资预算,只是在固定资产的投资预算方面有所提及。而且,预算的制定存在诸多不足,多缺乏系统的数据支持,也不能将预算总体进行具化,分配到部门层面。为此,一方面要注重建立全面的预算体系,在进行传统的财务预算同时,更加注重对经营预算和投融资预算等的控制。具体来说,为实现有效的经营预算,可以对经营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也可以丰富预算的方式和手段,如采用系统分析法对特定期间的经营预算进行界定;为实现有效的投融资预算,要加强对投融资业务的考核,建立投融资预算比对分析表,对施工企业发生的投资融资预算行为进行管控。此外,预算的制定必须以具体的分析数据作为支撑,并将总预算按照特定的方法进行分解,以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预算控制作用。

(三)在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方面

在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方面,其主要依赖经济性指标,而对相应的非经济性指标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就施工企业来说,其性质大都是国有或者半国有,这就决定了对施工企业的业绩评价对控股政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施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成为行业常态,而委托责任制必然带来一定的问题。为有效评价经营者业绩,合理确定企业价值,管理会计采用经济增长量等财务指标衡量经营者的管理成效,而对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本存量及持续发展能力等非经济性指标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利益与效益的整体失衡。为此,施工企业在管理会计进行业绩评价的过程中,要综合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充分采用业界普遍接受的EVA指标对投入及产出状况进行反映。要将施工企业的经济增长量等财务指标与价值增值能力及经营持续发展能力等非财务指标有效结合,实现对经营业绩的全面评价与考核。此外,管理会计在业绩评价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关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本存量等因素的影响。

四、结语

当前,施工企业的业务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也必然会带来相关会计处理的复杂化。管理会计能够在有效预测施工企业的经营前景、合理控制施工企业的经济过程及科学考评施工企业的经营业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弥补财务会计的不足,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支撑。本研究通过对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的应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以期为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中有效发挥作用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谢松霖.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初探[J].劳动保障世界,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