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

时间:2022-04-29 07:5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清明是我国的一个春天的节气,而清明的时间是比较久的,在民间当中也有一些传说故事,那么2022年清明的由来故事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清明由来故事介绍,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2年清明的由来故事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2022年清明的节气意义清明是进行春祭,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踏青郊游的肃穆节日,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还能让人到自然中去,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的生机。清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养生的注意事项是哪些注意“病从口入”

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忌食“发物”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心情舒畅、动中有静

同时这个节气又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

换衣不宜过早

第2篇

对于清明节的来历,作为小学生的你,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关于清明节来历的作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来历的作文范文一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来历的作文范文二清明,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历代的诗人词家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很多习俗。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肝闻吹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人们在扫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愿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顺手折几根柳条插在房前屋后。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纪念和希望长寿的愿望。戴柳习俗被淘汰,插柳却盛行起来,成为我国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树节。 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历代的记载十分浩繁。诗人怀清明之作更是争艳夺彩,不可胜记。从这些意义上讲,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来历的作文范文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20xx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第3篇

结合我园“亲自然,活教育”的办园理念,通过主题生活实践活动让孩子亲近自然,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教材。特制定以下园本课程计划:

九月份主题:《团团圆圆过中秋》

本月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开展传承民俗的实践活动。

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2.学做月饼,从中体验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为幼儿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2.成品月饼、制作月饼的原料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听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中秋节的儿歌。

3.做一做:制作中秋贺卡。

4.读一读:读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5. 生活实践:到生活体验馆制作月饼。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半成品原材料,以便于操作。(生活体验馆活动)

十月份主题:《快乐秋游》

秋天天气逐渐凉爽,本月我们将带领孩子亲近自然,到郊外去感知秋天的季节变化。

目标:

1.了解秋季的季节特点。

2.到郊外自然中感知秋天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提前找好秋游的地点。

2.准备好班旗、野餐垫等。

3.幼儿带上水壶、遮阳帽等

4.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听关于秋天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学唱关于秋天的歌。

3.画一画:画秋天。

4.生活实践:到郊外秋游。

十一月份主题:《丰收乐》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本月我们将带来孩子到生活实践基地去挖红薯,体验丰收的快乐。

目标:

1.感知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通过劳动体验丰收的乐趣。

3.感知农民劳动的不易,从而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与实践基地提前做好衔接。

2.准备好挖红薯的农具。

3.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学一学:关于丰收的儿歌。

2.做一做:利用种子、果实等进行美工活动。

3.生活实践:到实践基地开展挖红薯活动。(十里荷乡)

十二月份主题《热热闹闹迎新年》

一年就要结束,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本月末将组织幼儿回顾这一年自己的变化,并大胆表达新年的愿望,在亲子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目标:

1.感知自己成长的变化。

2.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庆祝新年的方式。

3.乐意向别人表达新年的祝福。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或其他物品。

2.卡纸、彩色笔、剪刀等美工材料

3.筹备全园亲子活动。(详情见《元旦亲子活动方案》)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关于不同国家地区庆祝新年的不同方式、关于新年的歌曲。

2.比一比: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有什么不一样了。

3.唱一唱:关于新年的歌曲。

4.做一做:新年贺卡

5.说一说:说说自己新年的愿望;给周围的人说说祝福的话。

6.亲子活动:庆祝元旦亲子活动

三月主题《感恩父母》

本月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孩子感知父母的艰辛,从而孝敬父母等长辈。

目标:

1.了解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2.感知长辈工作生活的艰辛,从而学会感恩长辈。

3.通过亲子实践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请父母给孩子讲讲怀孕、生产中的一些事情。

2.制心糕点的面粉、酵母等材料;幼儿自备少量干果等。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关于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妈妈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关于爱妈妈的歌。

3.画一画:画自己的妈妈,将作品送给自己的妈妈。

4.做一做:做手工作品作为妈妈的节日礼物。

5.亲子实践:制心糕点

四月主题《春暖花开》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季节,本月结合传统节气清明节开展主题活动,将带领孩子在大自然中去感知春天的变化。

目标:

1.感知春天变化,了解春天的天气特征。

2.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活动准备:

1.学习单:和家长一起了解、记录清明的习俗有哪些。

2.提前规划好踏青的路线。

3.征集家长志愿者。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诗歌等。

2.唱一唱:关于春天的歌。

3.画一画:春天的图画

4.生活实践:去郊外踏青

五月主题《劳动最光荣》

本月结合五一劳动节开展系列爱劳动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乐趣,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目标:

1.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学会穿衣服、叠被子、叠衣服等事情。

2.热爱劳动,养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小班幼儿练习穿衣裤;中班幼儿练习叠被子;大班幼儿练习叠衣裤。

2.筹备五一生活自理能力比赛。(详见《五一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3.学习单:填写家长一天的工作和家务劳动

系列活动安排:

1.听一听: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了解父母或者长辈一天要做的工作活动家务

2.唱一唱:关于爱劳动的歌。

3.做一做:回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4.亲子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六月主题《欢乐过六一》

本月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展系列活动,让孩子快乐展示才艺,感受童年和成长的快乐。

目标:

1.展示幼儿的才艺,激发自豪感。

2.让家长感知幼儿的学习成果,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各班收集幼儿的美工作品,制作成为展板。

2.排练六一文艺节目。

系列活动安排:

1.唱一唱:展示童年快乐的歌曲。

2.跳一跳:快乐的舞蹈。

第4篇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关于它的由来,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下面就挑一个来讲讲:“春秋时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给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惟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他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带人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适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重耳非常后悔,把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每个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第二年,重耳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发现柳树复活了,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禁火,在“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了全国性的大节日。

我们知道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佳绩是不朽的,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儿童更不忘记他们!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祖国的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肩负着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强、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伟大祖国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呼唤文明春风,告慰烈士忠魂!

谢谢大家。

第5篇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节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节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节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第6篇

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欢迎阅读与借鉴!

 

 

清明节的来历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气的养生

清明节之后要早睡早起,晚睡将是耗损阳气,晚起将是扼杀阳气,同时要睡子午觉。食季节蔬菜,少食肉,逐渐的向素食过渡。此季节是高血压疾病的高发期,要多参加户外运动,保持心态平稳、心情舒畅。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高血压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和有伤口的人,需忌食“发物,如羊肉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第7篇

【摘要】古代诗词与传统节日如影随形,她们一路走来,共同构筑我们的节日文化的高台,成为中华文化精美绝伦的一隅。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代诗词;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喜爱传统节日,喜爱古代诗词,更喜爱描写传统节日的古代诗词。在笔者看来,传统节日是一道道大餐,那古典诗词便是盛放这大餐的精美的餐具。如果没有这些精美的餐具,传统节日就失去了华丽的载体,成为散落的珍珠,同时也会失去很多很多诗意。在我国,有节日就有诗词陪伴,传统节日与古代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以隆重热烈著称。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个美好的日子因为是岁首,因而是一个象征希望、充满喜庆的佳节。北宋诗人王安石《元日》是一首最有名的春节诗。他对春节这样描写道:“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欢乐喜庆之情溢于诗人言表,诗中“屠苏”是一种药酒,“桃符”即今天的对联。不难发现,贴春联、放鞭炮是至今仍然保留着的两大习俗。清代孔尚任写有《甲午元旦》:“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诗的前四句说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作者一颗赤诚的童心。从古到今,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关于春节(古人或称之为元日、元旦)的诗词。

最浪漫的传统节日我以为要数元宵节。有两句耳熟能详的诗为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元宵节又称灯节,是日,人们早晨吃元宵,晚饭后举家出动,逛街赏灯。届时,“花市灯如昼”,“一夜鱼龙舞”,男男女女,流连观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唐朝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正是这样的放灯赏灯的开放时节,男女青年能够比较自由地相互接触,从而为他们表达爱情提供了绝佳机会,创造了一个古代的浪漫时空。元宵节还有一项集娱乐与智力于一体的活动――猜灯谜。这游艺活动无论谜面、谜底还是猜谜方法,都显示典雅的诗意,洋溢着强烈的人文气息。如“傍晚”(打一字),可用会意法想到日落西山,得谜底“晒”字,都富有诗意呀。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五日。此节应属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一风俗沿袭至今,并且人民群众仍用这个节日来祭奠革命先烈和先辈们。正是这样,清明节自有其特殊的气氛。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诗将清明时节氛围渲染殆尽。南宋诗人高翥《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直击墓地凄然情景,气氛沉重,令人难忍。至于清明节的来源,一般都认为是出自春秋时代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故事。据记载,晋文公在烧山找到介子推尸体时,发现了写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诗句的血书。可以这样说,原始意义上的清明节,既有祭祀之意,又有统治者执政自省之功能。

传承千百年的端午节,有着深厚的文化气息。目前,大部分人接受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著名爱国词人屈原的说法:相传屈原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沉身汨罗江,当地百姓为了不让鱼虾蛟龙伤害屈原遗体,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包粽子、吃粽子风俗的由来。唐诗人元稹《表夏十首》之十便很吻合这一说法:“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但只是诗人很天真,他认为后人对屈原的纪念不够庄重,殊不知以一种欢乐的方式纪念先贤其后一直流传着。且看陆游《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中秋佳节,举家团圆,畅叙亲情,人人向往。中秋首先是赏月玩月,此风俗由来已久,文人尤盛。李白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可谓妇孺皆知。“月到中秋分外圆,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更把情感融入赏月之中,创造了天人合一意境,让人产生深远美妙的遐想。苏轼把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写得淡然、豁达,实际上月圆人不圆时,思念之情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晏殊《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便直率地道出了一般身处异乡之人的落寞心曲。中秋的另一乐事吃月饼。月饼是中秋“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同样是苏轼,他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两句诗,“小饼”当就指今天的月饼。至于“月饼”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就这样我们与古人一样体验着,赏明月、吃月饼、享人伦的美满乐事。

还有一个至今仍被人们重视的大节――九九重阳节。每逢这个节日,古人都要头插茱萸,手提酒,登山游玩,以求长寿。当然,今天人们很少饮酒,甚至更不知茱萸是何物了,但延年益寿的登山游玩习俗依旧传承。我国政府在1989年还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关于重阳节的古代诗词实在太多。在此姑且举两例。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抒发了少年诗人客居南方盼望北归的愁苦,诗中劝阻鸿雁莫南飞,实为生花妙笔。还有元代张可久词《折桂令》,“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两句,诗人有可赏,但西风吹人,老在异乡,一腔愁绪。一诗一词表现的都是古代文人登高思远的典型情绪。今人重阳词《采桑子》一反古代文人的低迷,却言到:“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古代诗词就这样与传统节日如影随形,她们一路走来,共同构筑我们的节日文化的高台,成为中华文化精美绝伦的一隅。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B-

0095-0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传统文化》课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传统文化》课上渗透德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文道合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德育并非班主任的专利,各科任教师都有义务依据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那么,如何在《传统文化》课上渗透德育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以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渗透德育

《传统文化》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名人长廊”单元中的“杰出人物”篇,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杰出人物事迹的同时,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而受到杰出人物事迹的感染和教育。再如“风土画卷”单元中的“传统节日”篇,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相关知识、习俗的同时,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并从中受到诚信教育、爱国教育等;“祖国大好河山”篇,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懂得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德育渗透,教师均可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进行。如通过“文艺园林”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园林艺术与中国文学、绘画密切相关,许多风景区都与丰富的人文资源交织在一起等,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园林艺术中蕴涵的人文知识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用课件展示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德育

如果只在《传统文化》课堂上单调地讲授知识,很难让学生从思想上受到教育。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化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我在上课前总要做充分的准备。譬如,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曾经这样上了一堂课。上课前先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视频,并让学生思考:视频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你从中看到了哪些传统文化?有何感受?除了视频上看到的事物外,还为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学生通过观察、感悟、交流,形象地了解了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谈完感受后,我又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欣赏,学生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唱了起来。这节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借助传统节庆活动,渗透德育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这些节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大好时机。譬如:每年清明节的扫墓活动,我总是在节前利用《传统文化》课,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并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扫墓活动中,我还亲自陪同学生,一起感受这个特殊节日的特殊气氛,经历这个特殊节日独特的活动历程。活动结束后,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外,还借助邮箱、博客等沟通平台和学生交流活动感受。扫墓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悼念先烈,更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学会感恩,懂得诚信的重要性。这样,学生通过类似严肃、互动的集体活动,不知不觉就受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适当拓展德育素材,渗透德育

中华民族有着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词语、句子、故事数不胜数。借这些包含着传统文化精华的词语、句子、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每接一届新学生,让他们搜集体现传统文化精华的词、句、故事,成了我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如:关于德治思想的“为政以德”“以德服人”;关于人格品质方面的“自强不息”;关于爱国方面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于社会道德方面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学生搜集到的这些材料,体现出了先贤哲人的智慧和情操。学生通过诵读讲述这些词、句、故事,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仅积累了传统文化知识、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而且还可以使传统文化精华得以传承光大。

第9篇

当教育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之后,就出现了所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自然,班本课程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在众多的课程挤压了孩子们本不多的自由空间之后,班本课程的出现又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呢?

当前班本课程的误区

笔者有心“百度”了一下,结果让人颇为惊诧――这些“班本课程”要么是把活动本身当作课程,要么是不成系统的碎玉乱珠,要么是虽成系统但却担不起“课程”二字。

前二者暂且不论,下面以成系统却担不起“课程”二字的“班本课程”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笔者能“百度”到的此种类型“课程”最多的是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似乎除此之外鲜有其他。此类所谓课程,自然是成系统的,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众多,例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于是,每一个节日到来时,班主任就会对所在班级的孩子进行一次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以清明为例,通常教师做的是以下几项工作:

结合介子推或者其他典故说说清明的由来与文化价值;

向学生介绍寒食和清明的区别,顺带介绍寒食的风俗和清明的活动;

找来一些有关清明的诗歌让孩子们背诵或者来场朗诵比赛……

教师美其名曰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确,孩子们是了解了与清明有关的相关文化,介子推的精神或对先人的追念意识都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上留下印记……

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这一次”的活动,都只是在人的心理表层做一次调节而已,很难影响到人内在心理的稳定结构。清明活动的举办是让孩子了解了一点文化,但很难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中去,毕竟这是“这一次”的活动。教育者没有将清明的文化活动延续下去,至少延续到可以让孩子形成习惯的21天。诚然,此类“班本课程”的设计者也许根本没有想过要将之深入到人的灵魂需要有时间的保证。似乎在“设计师”的意念里,他做的这些就足以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了,或者说是否能深入到孩子的灵魂不重要,他更关注的是这个“课程”环节是否开展了。

既然不能影响孩子的内在灵魂,倘若来场辩论,请问如果不开设这个所谓的课程,是不是孩子以后就不了解关于清明的文化了呢?笔者当年没有参与过这样的课程,也敢说了解得很透彻。诚然,这里有斗嘴之嫌。只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个活动的结果是什么?它真的对孩子的发展,尤其是他们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吗?反过来说,如果孩子不了解这些,真的就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吗?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不只是让人了解知识或记住知识,它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如果这个知识了解与不了解对当下或将来的发展没有影响,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就不大(笔者不是否认清明文化的价值,而是否认这种具体的操作方式)。

何况按照此类“课程”设计,清明节后的下一个传统文化节日就是端午了。端午和清明的联系是什么?众所周知,课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系统性,没有系统性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任何试图通过一两次活动、一两节课就可以教育好或者改变学生的做法都是一种幻想。

行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最浅层次的习惯养成也需要21天。

把两个在内容上毫不关联的节日放在一起,以为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以为就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了,这同样是教育幻想。

课程没有内在的系统性就无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促进作用的课程自然是没有价值的课程,应该说,根本就不是课程。

不是课程,又没有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会挤压孩子们的自由空间,面对“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的孩子们,我们如何忍心再占用他们的时间呢?那么,这些课程为什么会如雨后春笋呢?

班本课程的四个要素

班本课程有必要吗?或许真有,因为不少教师带班往往跟着感觉走,根本无暇考虑什么是教育,不考虑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倘若真有一个可以促进孩子发展的、系统的班本课程,不就改变了此种尴尬,走向了真正的班主任专业发展道路吗?

这个世界上不缺该如何做的道理,缺的是如何做的具体实践。

曾在自己的脑海里做过一个详细的规划,或者将之称为我将来要做的一项“班本课程”,现在我把它呈现出来。

课程主题:我的节日。

具体而言是让班上每个孩子自己设定一个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节日,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也可以取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名字,如王小明礼貌节(日)。设立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尊重,都有那么一个日子是自己的舞台。诚然,其他节日自己也是配合其他孩子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设立过程:

1.让每个孩子说说自己所设立节日的名称和目的。

2.每个孩子设计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

3.规划其他相关事宜。

自然,无聊的主题不会被通过,设立节日的目的必须是传递正能量为主,兼顾其他有意义的活动。

节日整合:若一个班上有36个孩子,一定会有36个节日。这36个节日一定会出现同种类型,例如关于公益活动的。此时班主任可以将关于公益活动的节日组织在一起。

假如共有6个节日是关于公益活动的,36个节日,每学年大致9个月的时间,平均每月会有4个节日,也就是说每周都会有1个关于公益的节日活动。通过6个节日、共计一个半月时间持续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是不是就有可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了呢?

倘若一个班级的孩子更多,那么节日的密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更长,当然,效果也会更好。

何况,一年中月月都有节日,这样的校园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活动开展:

1.主题被整合后,孩子们根据自己所处的月份,选取具体日子。

2.节日方案由节日发起人制订,但开展具体活动时由全体同学和老师配合。让每个孩子因为自己的节日而成为师生聚焦的人物,找到尊严感和存在感。一个孩子为主、众人参与的节日活动,既是对个体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全体孩子的能力锻炼和意识培养,自然,这就形成了课程所具备的系统性,更带来了孩子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如果您认同节日的整合是对孩子成长培育的系统化,而活动的开展是让每个孩子都受到尊重的话,我觉得您可以认同这就是课程了,它是孩子发起的、教师参与组织的、为孩子成长服务的、属于班级的课程。

第10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我在平时不定期向学生介绍赣南客家人的一些常识,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客家人,了解客家人的一些习俗。在放寒假之前,我让学生进一步去了解、收集家乡的春节习俗,体会客家人的生活内涵。我校是南康市规模较大的初中,学生来自全市各乡镇,也有的来自其他县市,但多数为客家人,这为他们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条件。开学之后,我根据学生收集的内容,将学生分成了三个活动小组。

第一小组以收集除夕之前的习俗为主,经过交流、探讨,归纳了以下几点习俗:1.农历腊月二十四起到除夕晚上,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其中,腊月二十四也叫“扫尘日”或“掸尘灰”,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了除陈布新的涵义。2.从过小年即腊月二十四起,人们就开始为过年而忙碌了。通常,人们要买齐过春节的所有物品,俗称办年货。办年货的先后没有特别讲究,但是,各种食品大都应在大年三十前准备好。3.农村家庭一般在这期间还会准备许多客家风味小吃,如黄元米果、烫皮、兰花根、糖爆米花、状元红等。

交流后,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北方人过年的准备一般有较为固定的时间习惯,哪一天干什么都是有章可循的,而南康人却是没有规律,这是什么缘故?我先引导学生从现在的家庭实际情况去思考,接着给学生介绍了客家人的生产方式。经过思考和交流后,学生得出了结论:一是农历二十四到春节,除了学校放了寒假,其他行业都还没有放假,人们只能抽空做一些准备。二是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了,准备的食品一般不需要样样动手了,大多只要到市场上买就行。三是从过去看,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山多地少,客家男子一般都外出挣钱,过去叫做手艺,现在叫打工,男人回家的时间难有定规,所以妇女既要操持家务,又要耕田,主妇只能随机做些准备。至此,学生初步领悟到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妇女的勤劳与艰辛,也想到了自己母亲的不容易。霎时,他们好像长大了许多。

第二组以收集春节这天的习俗为主,他们把收集的材料归纳为以下几点:1.大年三十,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人们也会认为是新一年的开端,各家各户都贴上春联,迎接新春的到来。2.在吃年饭前,人们还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如有的人家会带上祭品到祖先的坟地上祭奠;有的人家会在中堂祭祀祈福;有的人家则在准备好团圆饭后,在桌上每个饭碗倒一点酒,然后,由小孩叫已故的亲人回到家里来过年,这叫“满席”。3.如果个别家庭成员不能回家,就要给他们留出空位,准备碗筷,有的人家还会在空位的椅子上挂他的一件衣服,以示团圆之意。4.吃完年饭后,大人们就要给孩子们压岁钱。关于压岁钱的由来,学生收集到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古时候,有一种妖叫祟,祟经常在大年三十害人,所以父母们在大年三十就要整夜不睡保护孩子,守祟谐音为守岁。有一家人把铜钱压在孩子的枕下,因此祟就没有来过这户人家,所以其他的人也仿效他,把铜钱压在孩子的枕下,此后祟就再也不来了。从此,给压岁钱的习惯就流传下来了。

讨论后,学生对人们在年饭前的祭祀活动感到不解,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过年时会像过清明节一样去扫墓?为什么要给不能回家的人留出空位?这究竟有什么象征意义?能说明什么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先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我问:“在清明节和中元节,你们全家有没有认真地去扫墓呢?”很多同学都说没有。再问原因,绝大部分学生都说父亲或母亲不在家,自己上学,虽然会放假但没有父母陪同,有时也会忽略。由此,我再请学生想想第一个问题,于是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答案:客家男人长年在外,清明节、中元节往往也在他乡度过,不便回家祭祖,但心中却从不忘本,所以过年时还要去祭奠先人,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习俗。第二个问题我只是告诉学生,还应该从第一个问题所以提到的原因去思考。所以,学生略作讨论就明白:我们的先辈为了生存发展,过着艰辛的生活,过年过节远在他乡是常有的事,人们经常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弥补对亲人的思念,以示全家团圆。而这些习俗从客观上反映了客家人勤劳、勇敢的精神。

第三组以收集春节后的活动为主,他们主要收集到如下几点:1.正月初一讲究很多,如不能洗头;不能扫地、倒垃圾,否则会扫走财运;不能晾衣物,否则老鹰会来叼鸡;不能到别人家去串门、做客;不能吃肉,要吃素,要吃芹菜(芹与勤谐音,也有人称这为富菜)、大菜(那是长得很高大的青菜)。2.早起煮饭的媳妇还能在饭甑下得到一个红包,这是一家之主除夕时放在那里慰劳辛苦了一年的妇女的,如果一家有好几个媳妇,那么在这一天她们都会争先恐后地起来做早饭。3.走亲访友。初二开始,人们会备好礼物,穿上新衣服到长辈亲戚家去做客,这叫做“拜年”。有少数调皮的孩子会唱一首童谣:“拜年拜年,拜到灶前,不要你的果子,只要你的花边(银元)。”主人会很开心地给小孩一个红包。4.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各地还会组织灯会舞龙灯,给平静的山乡增添了许多热闹喜庆的气氛。5.到元宵节时,各家各户会准备丰盛的晚餐和汤圆(元宵米果),然后把所有的烟花爆竹全部放尽,进行送灯活动。从此,春节喜庆活动结束,人们开始进入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为了收集家乡的这些习俗,都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诚恳地向家人和邻居请教,而且各小组间也进行了多次交流与讨论。对于身边的这些现象,学生有浓厚的兴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增强了调查研究的能力,合作精神大为加强,而最喜人的是他们真正理解了“客家人”的涵义,懂得了他们自己的父母、长辈的勤劳、勇敢与不屈,觉得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可以说,他们的思想成熟了许多,他们也好像长大了许多。作为教师,我认为这次活动打破了以前把课本当成唯一依据的观念,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责编 张翼翔)

第11篇

■ 愿遵传统礼仪者居八成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插艾草,是具有鲜明节日特色的端午习俗。调查中,八成多被访者明确表示会在今年的传统节日里按传统礼仪过。其中,“包粽子、吃粽子”有98.7%的被访者提及,成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传统礼仪活动;有21%的被访者将会“在门前插艾草,并用艾草煮水洗澡”; 提及“在门口贴和端午相关的传统剪纸或图画”的有16.1%;“给女孩子带花线缠的香囊和百索”赢得了14.7%的支持率;“吃五毒饼”和“喝雄黄酒,给男

孩子脸上画雄黄图案”也分别得到了7.7%和3.2%的选票。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现代化生活的日益繁忙也影响了部分市民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在不按照传统礼仪过节的人群(18.2%)中,25.1%的被访者表示因为“节日加班,顾不上”庆祝节日;44.1%的被访者则表示“不知道传统礼仪”。

■ 超半数家长给孩子讲过传统节日的由来

调查结果显示,81.6%的被访者表示让孩子养成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习惯很重要;16.1%的被访者表示一般;仅占1.8%的被访者对此表示不重要。在认为重要的人群中,95.4% 和94.6%的被访者分别提及“社会影响,全社会都重视”和“家庭内部重视”是让孩子养成过传统节日习惯的有效方式;75.5%的被访者认为“媒体宣传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受访的1310户有子女家庭中,58.6%的家长曾经给孩子讲过传统节日的由来。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也呈现可喜态势:能够认知五至六个传统节日的占32.6%;认知七个以上节日的孩子达到了17.8%(见图1)。

■ 食品类成为节日消费首选

调查中,当问及“是否会在传统节日购买传统商品过节”时,40.3%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一定会;31.1%的被访者表示很可能会;21.8%的人表示视经济情况而定;仅6.8%的被访者对此持有否定态度。调查显示,86.4%的被访者认为市场上提供的传统节日民俗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传统节日民俗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当调查问及“您还希望进一步增加哪种类型的传统节日民俗消费”时,32.6% 的被访者表示希望增加关于民俗民风类的旅游项目以满足需要;选择商品类消费和食品类消费的分别占25.3%和23.8%。旅游消费的胜出说明在小长假中,市民渴望通过民俗民风旅游感受文化,传承民俗,享受亲情的要求,也从侧面展现出了民俗民风旅游市场的挖掘空间。

而市民对非传统节日商品的消费态度则旗鼓相当,49.8%的被访者表示会在端午节假期中进行非传统节日商品消费,与不消费人群(48.8%)仅相差一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消费获得了97.1%的提及率,名列榜首;其他依次为:服装服饰类64.5%,家具家电类为18.3%,首饰类15.4%。

■ 春节百姓最为看重

第12篇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2021年中秋的简介及由来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年中秋的简介及由来,请您阅读!

中秋简介及由来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15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15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9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1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而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小人蓬蒙在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后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傍晚,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3步,月亮退3步,他退3步,月亮进3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诗词《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 (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节起源1、最早的雏形---始于战国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有了中秋节的雏形,民以食为天,当时的人们在中秋这一天已经开始注意饮食。

2、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祭月、拜月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西汉时期是我国非常注重礼仪的朝代,在此时精神文明和文化已经非常丰富,因此人们有更多的精力讲究礼节。拜月祭月的传统由此产生。

3、兴起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这一说话的渊源可能更为久远,在民间代代相传后为文字所记载。

中秋应该吃的菜第一道菜:螃蟹在团圆时一定要有的,显得很隆重。而且美味的味道是每个人都喜欢的。

第二道菜:鱼,也一定不能少哦。

第三道菜:红烧肉,很美的口感,也要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