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1 04:50: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村班子综合研判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按照组织安排,我于年月由区政府办公室下派镇工作,任党委委员、副镇长。年来,自己坚持在重灾乡镇工作,兢兢业业,真抓实干,与班子成员和全镇干部群众一道,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有力地推进了全镇四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现根据上级要求,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稳妥实施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
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审批了我镇清和村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项目计划援助重建户1000户,户均援助资金1.5万元。由于我镇灾后多达5192户农户重建永久性住房,全镇大部分农户不能享受红十字会的援助,故我镇实施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面对这种困难局面,自己没有回避推诿,主动迎难而上,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形势,形成了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风险评估报告及工作预案,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率队挨家逐户核实,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资金顺利发放到了农户手中,并顺利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检查验收,得到了高度认可。严重影响镇灾后社会稳定的清和红十字博爱新村项目得到了安全平稳实施。
二、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我认真调查研究,推进管理创新,大力倡导人员、经费、机制、宣传、考核“五到位”,一是人员到位,确定党政办主任和妇联副主席兼任治理办正副主任,以加强统筹协调、督察督办的工作力度;二是经费到位,全年投入84万元用于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切实保障了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态开展;三是机制到位,按照“村(居)委主导、村(居)自治收费、公司化运作”的全新模式运行,达到了全民参与、责权明确、运转高效、资金节约的良好效果;四是宣传到位,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的优势,开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栏,营造了全民参与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五是考核到位,成立专项督查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全镇8个村、2个场镇开展专项督查,并将结果纳入目标考核。通过“五到位”,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呈现出“清洁化、优美化、长态化、制度化”的良好局面。
三、打造清和、“名片”
村、村是镇灾后重建重点村,也是镇党委、政府倾力打造的“名片”。作为分管领导,我坚持深入村、组一线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坚持科学规划、论证、听取专家意见,在较短时间内,一是在清和村入口处新建仿古牌坊一处,仿古石桥两座,并对周边建筑物进行了风貌处理,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提升;二是对路、路村段及中心村实施了以川西民居为特色的风貌治理,村呈现出了“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的良好风貌;三是对两个村39处聚居点实施了风貌治理,新建了花台、添设了文体设施,以浓墨重彩的中国山水画装饰聚居点,使聚居点成为了山水掩映的农家别墅;四是以扶贫项目为依托,在清和村和村新建村道11公里,两个村的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通过以上方方面面的工作,清和村、村村容村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成功创建为“德阳市环境优美示范村”,为全镇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带动作用。
四、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作为镇社会事业的分管领导,我注重实干,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各项事业呈现出了新的局面。一是通过前期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镇顺利通过省、市政府专家组评估验收,镇在全区率先达到“德阳市教育示范镇”标准;二是进一步夯实农村宣传阵地,全镇农村广播实现专人播音、数字化播出,外宣稿件大幅增加,镇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三是全力重建精神家园,把“打造强势政府,塑造感恩”与灾后重建紧密结合起来,评选表彰“感动十大人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自立自强、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四是大力推行新农保养老制度,全镇参保率、缴费率居全区前列;五是顺利实施灾后用地农转非社保安置工作,全镇未发生一起因农转非社保安置而发生的。
五、政治思想及廉洁自律情况
职以来,我时刻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树立公仆意识,严于律已。认真贯彻执行“四个不准”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强作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的“七条”禁止性规定。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作为加强品德修养的重要环节,不断完善自我、纯洁自我、提高自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一切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严格要求自己的配偶,切实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同时,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执行镇党委、政府的决定,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统一,与班子内所有同志配合协调、相互支持,团结共事。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banjaa2”为你整理了这篇镇人民政府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镇人民政府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进一步改善我镇农村人口居住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结合县级批复的徐家坪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工作举措,纵深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和谐甫阁,文明甫阁,秀美甫阁,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请审阅。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县上工作部署后,我镇迅速行动,立即召开党委会议进行工作研究部署,成立了以镇长周高贵同志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员会,认真梳理摸底,细化具体工作举措,分解工作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标准,明确工作重点,严格把握时间节点,从严狠抓落实。要求全镇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务必高度重视,行动上务必见真碰硬,全力以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传导压力,靠实工作责任。先后多次召开全体镇村干部参加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整治措施。对行动缓慢、整治效果不明显的村进行约谈和通报,强化压力传导。实行班子成员联村、干部包村包户,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将工作内容及责任层层细化分解。镇村干部全部深入一线,带头参与整治,不等不靠不推诿,动真格、下苦功,形成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确保了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小治理大联动的浓厚氛围。
一是积极发动群众,大力提高群众的知情和参与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宣传动员会,各级干部共同发力,逐一入户,精心做好村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力争群众的最大支持,努力形成自主参与,人人受益的工作格局。二是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先后印发了维护环境卫生倡议书400多份,制作人居环境整治条幅标语35条,喷绘广告56幅,充分利用标语、广告、手机等平台,多渠道层次、全方位宣传报道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关知识、政策要求及工作动态,营造环境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三是通过“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行动,以用实际行动进行宣传示范。镇党委、政府把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同 “党日主题+”活动相结合,组织镇村党员干部300余人次,深入村组与广大群众共同参加村庄清洁活动,清除垃圾77处,达到创造美好环境集体参与、全民共享的效果。四是各村、社区紧密结合“十比十看”活动。对各村好的典型、经验进行宣传,对行动慢成效差的曝光,多次组织全体镇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形成好的继续提升完善,差的督促改进;五是各级互相联动、干群共建共管。联合市场监管、公安、交管、水利、环保、农业农村等职能单位对河道、沿主干道路周围、集镇市场等人口聚集区域的“脏、乱、差”及乱搭乱建经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文明环保意识,营造了共治共护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氛围。
三、聚焦脱贫攻坚,狠抓工作落实。
1.整治任务完成情况。我镇现有常住人口3526户,12807人,自2018年以来15个行政村依次推进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广泛惠及辖区群众,极大改善了我镇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0年全镇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户建任务2404项,其中卫生旱厕改造128户,无害化卫生水厕改造632户(含联建无害化卫生水厕8座);房屋粉刷113户;庭院硬化477户;入户路硬化450户;厨房改造604户;完成污水沟渠治理2处2600米;清理清运生活垃圾455吨,配发户用垃圾桶624个,新建垃圾屋15个。各村居保洁队伍能稳定有效开展村庄保洁工作,长效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周家坝村完成了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干净整洁村”示范、“村容村貌提升”示范建设任务;徐家坪社区完成了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了市县综合验收。
2.围绕脱贫攻坚为核心,以户建整治项目为抓手。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定期研判工作推进情况,把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落实提高到助力脱贫攻坚,广泛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高度,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科学有序推动。把贫困户的厨房、厕所配套重点纳入工作范畴,提高农户居住质量。二是在工作推进中侧重户建整治项目的覆盖率,以户建整治项目为抓手,镇村全体干部迎难而上,积极和包扶单位沟通协商,统筹物资及项目,采取专项资金奖补一些,帮扶单位和个人帮助一点、群众投工投劳自筹一点的方式,确保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
3.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因地制宜科学治理。一是以村“四支力量”、党员干部、公益岗为骨干成立村庄保洁队伍,和农户签订门前卫生责任“四自一包”责任书510份,保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果得到稳定提升和巩固。二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宣传动员,以行政村为单位编制符合实际的工作实施方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相继制定完善了《徐家坪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徐家坪镇卫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等有效可行的长效制度。三是加强督查检查,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情况纳入综合督查考核,常抓不懈,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4.严格工作程序,严把资金兑付关口。为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专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我镇严格按上级要求将所有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情况在镇村两级分别进行了书面和镇府网站两个层级公示公开,内容到户到人,把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主动置于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之下。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环境整治项目的初验、复验和独立决算评审,确保专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5.规范工作资料,明晰工作成效。全镇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档,从群众宣传动员、整治项目商议规划、项目实施及验收、资金兑付、各级督查指导等各个环节狠抓工作资料的完善。户建整治项目做到整治内容和资金使用范畴相符,文字及图片印证充分,数据准确详实,资料规范齐全,既充分展现了工作成效,也是对干部的负责,更是对群众利益的有效保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资金缺口较大,工作力量及综合保障薄弱。一是我镇地域广、人口多,情况复杂,和经济发达的镇办相比工作基础差、欠账大,截止目前县级已经拨付到镇102.498万元,已全部用于专项整治项目建设,已经竣工验收的户建整治项目还没有落实奖励补助资金,初步测算还有490万元的资金缺口(含上坪乡村振兴示范区环境整治项目100万元)。二是我镇干部力量短缺,目前只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兼职参与此项工作,无法落实专人专岗,难以有效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落实。
2.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户多,涉及群众述求复杂,整治项目内容以及奖励补助标准和群众主观意愿有一定的差距。
户建整治项目实施难度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复杂,本地实际与群众意愿和上级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以水冲式无害化卫生户厕(配件三格式化粪池)的改造尤为突出。例如有的群众地处高寒,人畜饮水的水源都不稳定,根本无法进行无害化改造;有的人力单薄,无法投工投劳,农村的现状是青壮年劳力大多在外务工,家乡多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自行投工投劳是恰恰是目前基层极大难题,单靠政府奖补的1500元缺口较大,很难完成改造任务,群众缺乏主观上的内在动力;绝大多数村都没有配套系统的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化粪池的清理费用,卫生水厕的水费等成本的增加使农户从心里上有天然抗拒;多年的生活卫生习惯不适应,高寒山区的防冻也无法有效解决,甚至有农户在户厕改造过程中一半按照水厕改造,一半按照旱厕改造。
3.缺乏系统的工作指导。人居环境整治项涉及范围广、内容杂,虽然开了不少宣传培训会,发了很多技术资料,但群众自主施工时多凭借经验施工,在技术细节上很容易出现偏差,很难做到上级要求的技术规范。各级到镇入户检查提出的整改要求,缺乏切实可行的具体解决办法。建议在后期的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集中人力财力重点打造,统一标准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五、今后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力度。建立并实施矛盾纠纷市、县、乡三级预警机制,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力推行社会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积极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攻坚化解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对突发事件、群体性矛盾纠纷的应急反应和管控处置,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情况、第一时间化解处置。2、构建“大调解”格局。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司法主办、多方参与、联合调处”的大调解格局。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的衔接工作,在人民法庭、派出所、交巡警大队普遍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重点加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医患、劳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消费、物业管理等专业调委会;建立人民调解法律顾问团和专家库,成立矛盾纠纷调处攻坚队伍,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重点化解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大矛盾纠纷,彰显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3、大力推进调解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首席调解员等制度;选聘法律素质高、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将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等吸纳到人民调解队伍中来,不断发展壮大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提高调解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推行“以案定补”、“以奖代补”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新特殊人群管控机制,在构建“大管理”体系中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1、着力提升社区矫正矫治质量。认真贯彻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建立社区矫正人员数据库,充分利用市县两级手机定位管理平台的作用,加强指导,确保所有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全部录入管理平台。建立市县两级社区矫正人员警示教育基地、义务劳动基地、技能培训基地。进一步壮大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为司法所招录调配人员,或协管人员及志愿者,保证社区矫正工作有序进行。健全完善市级公、检、法、司四部门社区矫正工作例会制度,出台市级社区矫正衔接管理办法,协调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联合检查。2、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管控。认真落实重点人员必接必送制度、管控措施、安置优惠政策和教育帮扶工作,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打造集衔接、安置、帮扶“三位一体”的安置帮教模式。3、整合帮教资源。健全完善监狱、劳教所与司法所的信息沟通机制,做到监狱劳教管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紧密衔接;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强化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安置渠道,利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经费保障机制和动态增长机制。4、继续保持劳教所持续安全稳定。继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建设,完善防控、排查、应急处置、领导责任和研判长效机制,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把落实“首要标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改造质量评估和心理矫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教人员刑释解教后顺利融入社会,保证劳教所持续安全稳定,实现连续十一年的“四无”目标。
创新普法依法治理机制,在完善“大普法”格局中强力推进“法治”建设
1、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实施《市司法局“六五”普法工作规划》。在广泛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新居民、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增强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全民法律素养;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2、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广泛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深入推进“法律八进”活动,繁荣法制文艺,鼓励、支持、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努力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浓厚法治氛围。3、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不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完善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评估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开展年度和阶段性考核、评比工作,保障各项任务的落实。
创新法律服务民生机制,在构建“大服务”体系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探索建立“一站式”法律服务机制。进一步整合法制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职能,为群众搭建一站式、窗口化、综合性的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单项职能“各自为战”向多项职能“协同作战”转变,打造司法行政服务为民品牌,积极探索法律服务向社会管理创新延伸的领域和路径。引导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面向基层,深入农村、社区,积极参与设法工作和处置,配合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做实民生工程。在全面落实法律援助以案定补的基础上,推行以质定补、逐案审核、逐案反馈质量机制。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机制,加强协调与配合,健全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相衔接、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法律援助机构与政法其他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案件与法律援助对象“点援”的有效结合,实施“点援制”的法律援助机构达到80%以上。3、健全行业监管机制。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行业协会建设,进一步优化管理权配置,整合利用行政管理与协会管理两大资源。突出抓好法律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执业准入、状况评价、奖惩机制。深化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工作,探索行业党建新经验。圆满完成公证“三化”建设。
创新基层基础建设机制,在强基固本中夯实司法行政社会管理根基
1、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市、县(区)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采取自建、联建、转换等多项办法加大业务用房落实力度,为司法行政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物质保障。2、推进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按照省厅工作部署,结合专业化、规划化、法制化建设,全面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清理、用好被挤占和空额编制,对司法所长进行全员轮训,开展“五好司法所”创建活动;为基层司法所招录选调人员,扩大司法所队伍,继续开展争创优秀司法所、争当优秀司法所长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司法所工作水平。
调研报告
为助推落实县委关于“提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打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战略部署,按照县政协2019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13日至15日,县政协组织农业界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蔡旗、昌宁等8个镇和天祝、榆中2个县,围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和观摩学习,并召开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季度协商座谈会。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协商互动交流,把脉问诊、研判分析,博采众议、建言献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我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环沙,光照强、降水少、积温高,昼夜温差大,营养积累多,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优越,特别适宜冬春季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夏秋露地瓜菜生长,是西北乃至全国发展优质蔬菜生产最佳区域之一。此外,我县地处西北内陆,无工矿企业,水体、土壤、空气等农业生产环境清洁无污染,农区畜牧业发达,有机肥源充足,病虫危害轻且宜防控,与周边的**、**、**、**等地相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的“风水宝地”。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急剧增长,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趋强烈,蔬菜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增加,“绿色消费”形成共识,市场容量不断加大。同时,我县生产的温室拱棚和夏秋露地蔬菜品质好、产量高,上市期适逢南方蔬菜淡季,外销市场空间较大。经香港客商分析,按广州、香港的市场需求量,我县蔬菜规模可达到2万亩以上,绿色有机蔬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产业效益明显。有机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平均高出4-5倍。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与传统大田经济作物相比,有明显的价格和效益优势。如苏武供港蔬菜,年产四茬菜心,亩均产量1800公斤,亩均纯收入3125元,是葵花的近3倍;昌宁华建供港蔬菜,香菜亩均纯收入1.5万元、金丝王1.2万元;蔡旗月牙露地蔬菜,西兰花亩均纯收入3000元、娃娃菜5000元;薛百更名芦芛,亩均纯收入6000元;双茨科中路高辣朝天椒,亩均纯收入4000元;大坝王谋黄秋葵,亩均纯收入4000元;重兴上案拱棚蔬菜,棚均单茬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加之日光温室人参果、西红柿、沙葱等效益十分可观,扎子沟温室人参果达到每棚15万元,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大有可为。
——政策机遇良好。国家高度重视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省政府出台《甘肃省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设立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蔬菜规模化生产、贮藏保鲜、市场建设、技术培训服务进行资金扶持。市、县把绿色优质蔬菜生产作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在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品牌打造、基地建设、园区示范、产品销售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为我县绿色有机蔬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我们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产业现状
一是生产规模有突破。2019年全县稳定形成以人参果、西红柿、西甜瓜、沙葱、甜美南瓜、辣椒、叶菜等为主的瓜菜总面积达到16.4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瓜菜4.78万亩、辣椒1.17万亩、西葫芦4000亩、叶菜类2600亩、供港蔬菜5800万亩,瓜菜产量38万吨,实现总产值9.48亿元,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打造日光温室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100亩,建成蔡旗官沟村韭黄等7个县级产业园和昌宁华建村绿色蔬菜示范点等21个镇级示范点。
二是种植模式有突破。大力推广“露地—拱棚—温室”等绿色有机蔬菜栽培模式,日光温室示范推广秋冬茬、冬春茬、越冬一大茬、一年多茬等种植模式,建成坝区茄果类、沙葱,环河片小乳瓜、西葫芦温室特色产区,初步形成蔡旗、重兴、昌宁三雷、薛百、苏武、大滩、双茨科等精细蔬菜产业带和温室拱棚大田错峰上市、四季供应的规模效应,实现了“四季有鲜、均衡上市、品种繁多、品质升级”的周年生产目标。
三是产品认证有突破。制定颁布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40项,累计认定“三品一标”57个,其中绿色食品29个、有机产品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总面积达48.64万亩,注册“”“漠上花”“翠玉”等蔬菜品牌。2018年民勤沙葱、蔡旗管沟韭黄、薛百更名芦笋、双茨科人参果、苏武叶菜等企业(合作社)荣获首批“中国小产区产品试验示范基地”称号。“民清源”特色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民勤成为甘肃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国蔬菜产业大县”,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四是市场营销有突破。瞄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圳等高端市场,推行“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产销模式,走出去搞好市场对接,宣传推销民勤有机蔬菜品牌,与阿里巴巴、京东、兄弟供应链等知名电商平合打造民勤电商模式,成功举办瓜菜全网发售活动,加快瓜菜线上线下销售。建成蔬菜保鲜库25家,总贮藏能力达到15万吨。培育腾盛、生平公司等蔬菜龙头企业
家,组建金惠农瓜菜、长炼沙葱等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165家,培育发展日光温室、大田蔬菜家庭农场6家。
五是服务保障有突破。县委、县政府把“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制定落实奖励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累计投入县级财政资金1亿元,有力支持瓜菜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储藏保鲜和市场体系建设。县政府还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甘肃省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加强技术合作,成立吴明株院士工作站,拟建综合试验站和民勤瓜菜研究所,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突出问题
(一)产业推进落实机制不够得力。一是宣传引导服务不得力。有关部门未能采取各种有效宣传形式,对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市场前景、对比效益、技术路线等方面缺乏深入广泛的宣传引导,干部群众普遍对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概念模糊,对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缺乏足够认识和坚定信心,存在等待观望情绪。二是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生产布局比较分散,存在种植不集中、连片规模小等问题,规模化示范带动效应不强。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存在种植结构简单、品种单一、镇村类同的问题,品种种植规模与市场供需不平衡,缺乏适应市场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三是推进落实机制不健全。目前全县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正处于半坡起步、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县级层面整体发展规划不明确,镇和职能部门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不明细,县、镇、村专门机构和目标责任不到位,组织指导、联系包抓、限时推进、奖惩扶持、责任考评等机制尚不完善,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实现突破发展的推进措施不够得力。
(二)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有的蔬菜示范园区水、电、路、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滞后;部分镇受资金困扰储藏保鲜库建设进展缓慢,不能按时投入运行;部分日光温室标准不高,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卷帘机、棉被等设备配套不足,改造维护费用巨大。二是企业和合作社建设用地没有得到合理解决。蔡旗镇引进的一家蔬菜企业因不能解决建设用地而不得不将储藏保鲜库建在了相邻的永昌县;昌宁镇引进的蔬菜企业金从玉公司也因无法协调解决建设用地而不能就地建设蔬菜加工厂和储藏保鲜设施。三是基地土壤盐渍化严重。如苏武供港蔬菜产业园,全部使用喷灌节水设施,
造成土壤表层盐碱不能下渗,积盐严重,出现蔬菜死苗、轮作倒茬困难、土壤耕性变差、病虫害难防、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制约了蔬菜产业持续长远发展。四是种苗供应能力不足。蔬菜专业化育苗基地和季节性育苗温室数量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各产业园无力自建育苗基地,蔬菜规模化发展的种苗供应能力不足,大量种苗缺口从武威、金昌、张掖等地外调,种苗成本大且良莠不齐。
(三)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短缺严重。一是投资扶持力度不够。尽管政府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但总的顶层设计还不完善,投入资金十分有限,奖补政策落实不够及时到位,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程度不高。二是生产投入成本高风险大。由于人工锄草采摘、有机认证、土地流转、耕地整理、种苗、水电、生物杀虫等各种费用开支较大,蔬菜种植投入高且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一旦市场疲软或遭遇自然灾害,种植户很难收回成本。三是科技投入明显不足。蔬菜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明显不足,品种、技术和人才储备不够,高标准示范园区数量少、档次低,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此外,社会资本投入相对不足,贷款融资困难重重,严重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产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明显不足。一是重点龙头企业匮乏。县域内缺乏加工、购销、储藏保鲜集于一体,牵引带动能力较强的蔬菜重点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有的企业在蔬菜加工运销环节因管理不善,导致成本加大、效益下滑,甚至亏本经营,长远发展难以为继。二是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有限。多数蔬菜专业合作社形同虚设,
在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信息服务方面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三是蔬菜产品竞争力不强。我县蔬菜以初级产品为主,企业重收购、保鲜、贮存,轻加工、包装、品牌,商品化处理包装率和精深加工率不足,“民清源”等集体商标影响力不高,“民勤蔬菜”品牌没能真正叫响叫亮,导致我县品质好的蔬菜没有形成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不能做到优质优价。四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配套不到位,不能适应蔬菜大规模、高速度发展需求,难以发挥蔬菜供求调节和“淡吞旺吐”的功能。
(五)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比较滞后。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人才短缺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蔬菜发展不可忽视的瓶颈。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有限。我县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现有技术力量年龄普遍偏大,知识更新不及时,结构不合理,很难适应产业大规模发展需求。二是本土产业工人缺乏。蔬菜生产从集中采摘、统一包装到保鲜上市,时间短、用工量大、技术要求高。我县大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剩余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蔬菜生产技术及年龄偏大、报酬要求高,加之技术培训跟不上,产业基地的采摘、包装基本是外地人口,本地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造成企业在蔬菜采收旺季用工紧张。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蔬菜生产经营中还存在中间环节多、管理人才少、产品质量监控不到位、运行成本费用高等许多难题,有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抓管理、搞加工、促营销、拓市场的专业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四、发展建议
1、搞好规划布局,推进规模集约发展。一要科学规划。抓紧制定加快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细化各镇各部门年度实施方案,分区域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品种布局,避免镇村之间种植类同和无序竞争,持续扩大基地规模,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二要合理布局。区域布局上,环河区的昌宁、蔡旗、重兴要重点规模化发展;坝区的三雷、苏武、双茨科、东坝等镇要选择适宜村社适度发展,其它区域小面积试验示范,不要规模生产。品种布局上,对应深圳、广州、香港等市场需求,优先种植精细主体品种,如芥兰、学斗、菜心、红芥兰、银丝王等;适度种植大路品种,如甘蓝、西兰花、娃娃菜、胡萝卜等;探索种植其它品种,如香菜、芹菜等;低档蔬菜不宜种植。三要创新模式。种植模式上,扩大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示范推广大中小拱棚“春提前”、“秋延后”生产技术,延长蔬菜供应时间,提升均衡上市能力。生产组织模式上,一方面采取“企业+基地”模式,通过企业流转土地,建立基地自主生产,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另一方面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以农户生产为主体,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增收发展。四要准确定位。以绿色蔬菜为主体,有机蔬菜做引领。加快优质绿色、无公害蔬菜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选定区域、确定品种、定实面积、严格标准,分区域开展有机蔬菜生产,实现优质优价,逐步引领民勤绿色有机蔬菜上档次、提效益。
2、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持续长远发展。一要抓好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集中资金、技术、人员,选择有条件的村社,重点建设一批蔬菜生产示范园区,从蔬菜标准园环境选择,到功能分区、田间配套、生产技术示范、合作社经营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示范样板,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二要实施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严把种苗、用药、用肥、用水和销售五个关口,全程监控基地耕、种、管、收过程,形成“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三要加强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以县级人参果育苗中心为龙头,在蔬菜生产重点镇村扶持建立商品化蔬菜育苗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从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包装等过程全面实行标准化。
3、注重品牌打造,助推产品高效畅销。一要精心打造民勤蔬菜品牌。坚持“品牌就是利润空间,就是购买欲望”的理念,以“绿”为主,以“特”取胜,以“新”引人,有关部门组织专人或请专业人士,对民勤绿色蔬菜产业进行精准研判、品牌规划和商标设计,依托“民清源”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真正做精打响“民勤蔬菜”自己的品牌。鼓励引导蔬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定登记和产地认定工作。二要积极推行“双单”产销模式。大力推行“订单+保单”产销模式,通过订单保销售、保单防风险,发展订单农业,推行蔬菜政策性价格保险和灾害保险,增强蔬菜种植抵御风险能力,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三要及时搞好信息。建立县级蔬菜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和蔬菜数据资源库,组建县级信息采集分析专家组,构建完善蔬菜信息监测、风险预警机制,跟踪国内外蔬菜发展信息,通过手机APP平台及时或提前蔬菜的生产、需求、预警、贸易、认证等信息,帮助菜农及时按市场需求合理布局、调整结构,规避盲目种植风险。四要走出去推介拓展市场。由政府牵头组织定期赴大城市开展联谊和产品推介活动,主动参与蔬菜展销对接会,开拓外部市场和高端市场。适时举办各种节会、赛事,邀请外地客商来民考察,大力发展“互联网+蔬菜”业务,推进绿色有机蔬菜网上交易,提高民勤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确保蔬菜“种得好、产得出、销得快”。
4、夯实发展基础,增强主体带动能力。一要培育做强产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市场带动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扶持一批蔬菜骨干龙头企业,组建科技企业联盟,规范建设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合理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领带动我县蔬菜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二要新建改建蔬菜交易市场。配套完善县级蔬菜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集中扶持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集散能力强的产地交易市场和区域性批发市场,保障蔬菜集散流通顺畅。三要加快建设冷链物流设施。以精细蔬菜产业带和重点示范园区为主,积极扶持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建设蔬菜恒温气调库,加强分级、包装、冷藏设施建设,发展保鲜、冷链运输,提高蔬菜的“旺吞淡吐”、均衡供应和避峰上市能力。四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新建蔬菜基地道路、渠道、电力设施,规划建设尾菜处理利用设施,大力推广膜下沟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和自动化灌溉技术,提升蔬菜作业机械化水平。
(一)深入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紧紧围绕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内容,继续对管理通胀预期有关工作、水利改革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项目、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及配套经费管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经济结构调整、做好“三农”工作、安全生产等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积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蓝天工程”监督监察,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继续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效能监察,着力解决建设、分配、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切实加强对推进科学发展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扣建设“四个”推进“五项工程”的工作部署,加大对“612”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跟进,主动督查。重点加强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严重问题和典型案件选择适当时机予以曝光,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完善联合督查机制,会同相关部门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情况汇报会,加大督查力度。对那些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地方和部门,强化行政问责,严肃追究责任。
二、秉公执纪为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三)坚决纠正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问题。开展“公廉拆迁”工作,督促各街道、区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征地拆迁行为的监管,严格执法程序,纠正非法拆迁,杜绝暴力拆迁行为,实现和谐拆迁、阳光拆迁、廉洁拆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四)坚决纠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严肃追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责任。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肃查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吃拿卡要等行为。
(五)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处理少数基层干部侵占挪用惠民资金、擅自处置集体资产、侵吞集体收益等问题。继续加强对农民负担监管,坚决纠正面向农民和村级组织的乱收费和集资摊派行为,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
(六)坚决纠正教育、医疗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会同文教、财政、物价等部门,进一步规范教育领域的收费行为,坚决查处以劳务费、延时费、刊物、资料辅导费等巧立名目,变相收费的行为,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设立“小金库”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会同卫生等部门加大对药品集中采购全程监督力度,继续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切实规范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纠正和查处诊疗服务中收受“红包”、开单提成等行为。
(七)坚决纠正其他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对社保基金、扶贫和救灾救济资金、政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认真纠正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建立健全纠风预警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快速处置、主动防范,努力把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遏制在萌芽状态。
三、深化治理成果,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八)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继续深化国土、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以及资质资格审批、项目决策、招标投标、土地出让、规划管理、建设实施、资金管理等重点环节治理,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以《招投标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专项治理成果,全面推进网上招投标工作,切实提高网上招投标工作效果,向政府采购、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等领域不断拓展。继续抓好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健全面向社会开放的综合信息检索平台,及时、准确、规范地信息。支持和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积极推进价格因素、技术因素、信用因素“三合一”招投标综合评估法,实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精心组织开展好“廉洁示范工程”的创建活动,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九)严格规范举办庆典、研讨会、论坛、博览会等活动。严格审批程序和经费管理,加强对举办节庆活动、公祭类纪念活动、党政机关主管的社会组织举办的研讨会、论坛活动的监管,将规范博览会、体育运动会举办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坚决制止和取消增加基层负担、形式重于内容的活动。严肃查处违规使用财政资金举办活动的行为,坚决纠正向企业和个人摊派费用或拉赞助,以及利用举办庆典、论坛、研讨会、博览会为单位或个人谋取私利等问题。严格邀请领导干部出席上述活动的报批程序,严格控制经批准举办活动的规模,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研究制定规范节庆活动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十)深化公款出国(境)旅游、“小金库”、公务用车等问题专项治理成果。严格执行《党政机关违规公务用车处理办法》,继续深化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扎实做好违规车辆的纠正处理,巩固公车治理成果,建立管理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村级事务用车清理工作。积极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规范津贴补贴等专项工作,抓紧建章立制,强化监管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规范管理。巩固治理“小金库”成果,对中办、国办《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印发后再设立或者变换方式继续设立小金库的,严肃查处有关人员责任。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处置收入、会议费、培训费和劳务费等管理。
四、强化廉政监察,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和制度建设
(十一)实施“惩防体系深化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5+1”文件精神,健全完善五大机制的配套制度,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以“惩防体系深化工程”为抓手,开展“科学发展护航、廉洁文化润德、权力监督防控、从严治腐惩戒、治本抓源预防、廉政实事惠民、基层基础强化、工作创新引领”等行动,精心打造具有特色的惩防体系品牌。整合已经制定出台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系统构建,认真谋划好下一个五年惩防体系建设的思路举措。围绕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提升行政监察理论水平。(十二)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进一步提升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实际功效,力求实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与行政服务中心审批业务办理、与部门核心业务、与政府绩效管理“三个融合”。完善“三合一”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的监管,坚决杜绝关键数据不报送或延时报送、事后补录、双轨运行等逃避监察的违规行为。加强网上权力运行数据的统计、汇总、研判工作,充分发挥电子监察平台的决策辅助功能。
(十三)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民主评议、监督及对科级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监督等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设立廉情查询功能,整合资源,动态监管。积极探索建立“三色监督卡”预警监督制度,着眼于事前防范。发挥舆论监督和党风联络员、特邀监察员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强化村级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发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开展对全区村级财务的检查工作,加强村党支部书记经济责任审计。
五、提升服务效能,积极推进行政机关管理创新
(十四)创新监督模式,加强行政机关效能建设。整合四网平台(12349平台、远程监控系统、清风网、村居廉线)资源,探索建立“数字效能”监督模式,将监督体系向基层扎根、向事中延伸。继续开展“双十佳”评选暨机关效能建设“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创新评议手段,建立健全民意调查和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开展动态性评议和关键点评议,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健全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失职追究等制度,努力倡导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继续加大明查暗访的力度,坚决纠正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行为,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健全行政效能投诉受理机制,深入治理庸懒散问题,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科学考评,建立完善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体系。
(十五)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政风行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精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执法依据公开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切实解决和纠正执法中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办事不公、假公济私等问题。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工作,加大对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完善机关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机制,继续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示范点活动,争创一批省市级示范点。组织开展民主评议体系规范化专题研究,深入开展对公共服务行业的重点评议工作。
(十六)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配合做好“政风热线”工作,根据“上线”安排,主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发挥监察职能,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群众诉求事项,进一步改善党群、政群关系。进一步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拓展“12349”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监察功能,健全群众诉求事项办理督查制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电话投诉、网上咨询投诉办理平台等服务功能,提高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时效和质量。完善举报快速处理和反馈机制。及时回应、处理网络等媒体反映的国家公职人员的问题。充分发挥区、街道、村(社区)三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的作用,整合资源,推进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公共资源交易纳入服务范围,真正实现政务服务功能的全覆盖。
六、坚持从严治政,坚决惩处违纪违法行为
(十七)认真解决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等制度。继续整治领导干部收受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问题。严禁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或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落实领导干部离职或退休后从业有关规定。
(十八)切实加强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继续抓好村(社区)惩防体系信息化“555”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村居廉线”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村干部“勤廉指数”双向综评工作,督促社区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热忱为民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公益类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积极探索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
(十九)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重点查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既严厉惩处受贿行为,又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和瞒报、谎报事故的行为以及事故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严厉查办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案件。建立和完善重大典型案件剖析制度,通过查办案件发现体制机制制度中的漏洞和行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和警示作用。
安全知识,充分利用现场及车间板报、宣传橱窗、安全标语等宣传阵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营造消防安全教育氛围,让防火意识真正深入人心。认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使每位员工懂得基本的防火安全知识、逃生知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能做到扑救初起火灾。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自我救护能力,杜绝消防事故的发生。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19消防宣传活动致辞,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119消防宣传活动 致辞1消防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且消防事故多是因思想松懈、熟悉不高、重视不够而引发。为了切实作好消防安全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贯彻党的x大精神,树立经济社会协调、安全、和谐发展的理念,把消防安全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现将我街道消防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
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责任重于泰山。为此,街道把消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并以强有力的组织来保障。街道专门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分管安全的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安监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为增强社区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把消防安全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并实行隐患事故排查责任制,健全了防火制度、消防活动日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安全隐患零报告制度及消防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街道针对阶段性任务,召开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参加的专项会议,通报火灾事故情况,深入学习防火工作各项法律、法规及条例,进一步提高社区的安全意识。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基本工作制度,构建起了消防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危险源监控等消防安全网络。完善了消防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消防基础档案。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和及时。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保障了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
二、创新宣传形式,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消防宣传教育形式局限于拉几条横幅、贴几张标语、印发几本宣传资料,过于单调和表面化。针对这些问题,街道在确保搞好以上活动的同时,采取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传播媒体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119”消防宣传日活动,组织开展图片、火灾纪实、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等的宣传,有力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意识。通过深入的宣传工作,排查整改社区火灾隐患,完善消防安全防控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提升辖区消防安全防控水平,降低辖区火灾总量,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全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优良的消防安全环境。
三、组建消防队伍,积极发挥社会消防力量的作用
在抓消防工作中,街道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本街实际,把消防工作不断推向深入。首先,我们在全街范围内建立了群防群治队伍,全力构筑“网络化”的消防防控体系。完善了社区义务消防队建设。
四、深入开展防火隐患排查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
街道不定期召开防火工作会议,部署消防安全工作,要求各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居民每季度开展“安全消防、安全生活从我做起”的隐患排查活动,动员广大居民积极查找自家在使用液化气、用电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减少乃至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各社区居委会每季度组织社区居民、志愿者和党员对社区环境进行一次综合整治,清理社区卫生死角,减少乃至杜绝社区火灾事故的发生。在机关以及社区各办公场所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自查工作,对各种用电器和各种易燃物品进行细致排查,把安全检查、整改隐患工作做细、做实。继续作好加强安全消防检查,保证各项防范措施到位。一是办事处安监办定期和不定期对各社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要求各社区严格执行消防检查制度,有专人对安全防火工作进行检查,排查隐患,并做好记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下大力气抓好重点行业、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
2、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以目标管理制度揽总、以岗位职责管人、以工作制度管事、以惩戒为保障”的安全监管制度体系。
3、继续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以“综合治理,保障平安”为主题,以宣传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为主线,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传播安全生产文化,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4、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消防安全。
认真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5、加强消防安全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应急装备、器材、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切实增强抗灾救灾能力。
119消防宣传活动 致辞2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x局长明确了本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的宗旨、目的及重要意义,为我们今后的消防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x纪检对我局当前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客观的分析和精辟的讲解,再次敲响了消防安全工作的警钟,并对我局的消防安全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和要求,使我们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防范于未然。我作为x公司负责人更深刻地认识到,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安全就是效益,消防工作是其他工作的保障。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我认为我们在搞生产经营的同时,应该认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一、思想认识务必高度重视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本意也说明,燎原大火往往由星星之火所引发。大多的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也反复验证,麻痹大意、放松警惕、细小的失误,往往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尽管我们一直重视消防工作,近年来没有发生大的消防事故,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隐患,我们的消防安全工作依然存在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公司科室及下属部门的部分负责人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抓好生产就万事大吉;有些甚至错误地认为,我这么多年还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来都未发生过什么事故,心理上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由于思想上对消防安全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有的部门负责人消防安全的责任意识不强、措施不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无小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端正思想,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才能真正把消防安全放在心上,排入工作日程;才能真正做到下大决心,下大气力,下苦功夫,进一步增强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切实将消防工作向深层次推进,从根本上消除隐患、遏制消防事故的发生。
二、措施上务必落实到位
消防安全工作涉及到我们企业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极易疏漏。为此,我们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狠抓落实。
(一)强化全员消防意识,筑牢安全意识防火墙。消防工作不能仅有几个领导担心,仅靠个别人走走过场。我们的办公区域、厂房、建筑工地都是人员比较密集区域,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动员每一个员工,高度强化消防安全意识,重视消防安全,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相应的消防技能,把消防安全工作融入各自工作岗位的每一个环节。公司和各部门负责人必须要牢固树立消防法律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以对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和抓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深入开展专项排查,集中消除消防隐患。各科室及下属生产部门要明确目标责任,制定专项排查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活动,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一是“抓重点”,办公区域(办公室火桶隐患)、职工宿舍(电炉等取暖器)、生产车间(易燃易爆物资)、建筑工地(活动板房工棚隐患、火工材料、动用明火隐患)、等公共场所的检查。必须加强各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设臵必要的消防器材,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对于易燃易爆物品,要专库存放;生产区域内不违章动用明火,不乱扔可燃物,不吸烟等;坚决制止在施工场地、生产车间、生活区等场所随意安装、拆改各种电器设备、电源线路、开关、在电源线路上乱加负载以及使用未经批准的各种电器设备的情形,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停业整改,直至安全合格。二是“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三是“抓细节”,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绝缘材料、放错了位臵的废纸篓等。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这些轻易被忽略的细节很轻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119消防宣传活动 致辞3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关注消防》。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你是幸运的,但同时你也开始了一趟没有回头重来的旅程,因为生命不可以轮回!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宝贵的,只有珍爱生命,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满。
“119”这个数字让我们想起了火警电话,所以,我们也把这一天作为消防安全的教育日。提到“消防”二字,我们必然会联想到“火灾”,脑海里便会出现浓烟、毒气和熊熊烈火这样一些场景。有人在火场死里逃生,有人葬身火海……
现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0000起左右,死亡x多人,伤3000—4000人,造成直接损失达10亿多元。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x年海宁“2·15”特大火灾造成39人当场烧死,4人受伤(其中一人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死亡)的严重后果。事后查明是有一伙老人,搞迷信活动,在一个违章建筑里面点火,结果火烧起来了。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发生特大火灾,致使325人被烧或窒息死亡,其中中小学生288人,干部、教师及工作人员37人,受伤住院者130人。倾刻间,五光十色的剧场成了火魔肆掠的人间地狱,其状真是惨不忍睹。造成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克拉玛依友谊馆人员及其主管部门负责人严重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玩忽职守,汇报演出活动的组织者严重失职、渎职造成的。令人痛心的是,火灾的悲剧每年还在各地不同程度地上演着。
纵观这些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火灾事故,有几起不是我们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酿成的恶果?有几起不是对我们漠视生命,追求一时利益的惩罚呢?其实很多的安全隐患并不是我们没有看到,但为什么却没有及时地处理好?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在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的关爱,对生命的珍惜。
当然,假如真的遇上火情,也不要慌乱。因为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保持冷静,机智的运用火场自救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和财产。
在消防安全教育周来临之际,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消防安全,珍爱生命,不要玩火,学会保护自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19消防宣传活动 致辞4根据仓山区政府关于开展夏季消防安全工作的部署,对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地贯彻执行,现将街道8月份组织各社区开展夏季消防检查工作的情况小结如下:
一、认真部署,落实责任
8月17日上午,街道召开党工委、办事处班子成员联席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专题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对湖派出所、消防大队等单位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全市、全区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议强调,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街道各班子成员、各社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时刻紧绷安全生产的“弦”,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忧患意识,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排查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仓储、运输企业,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切实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建立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会议要求:1、各社区要严格按照此次会议部署要求,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排查危化品、液化气等易燃易爆物品,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要第一时间整治,避免出现安全生产事故。2、各社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各项安全防御工作,做好防台风、防汛等应急预案准备和抢险救灾物资准备等相关工作。
二、认真开展排查,整治隐患
街道由包社区领导指导,5个社区组成5个检查组,深入到辖区重点企业、人员密集场所、中小餐馆、宾馆、酒楼、超市、市场、沿街店面、公众娱乐场所、网吧、KTV、盲人生活区、幼儿园,围绕着用电、用气安全、消防设施配置及完好情况、消防通道的畅通情况、“三合一”场所等开展夏季消防大排查整治。
(一)8月份,5个社区对辖区89家小餐馆、小吃店燃气安全使用情况进行排查,未发现使用黑气。新营业的三福清汤面店和韩美味两家餐饮店使用的燃气没有供气协议,程厝社区已经督促店家进行整改。
(二)各社区深入到辖区木屋区、旧城区和出租屋,对居民户和出租房用电用气安全进行检查,其中出租房检查109户暂未发现违规使用燃气和乱拉乱接电线的情况。
(三)各社区排查了225家沿街店面,10家企业、4家幼儿园,23家宾馆、酒楼、网吧、KTV等人员密集场所,被检查店面、生产企业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设施配置、应急疏散标志、应急疏散通道均正常,暂未发现有“三合一”场所。程厝社区检查组检查永辉超市首山店,发现部分应急疏散通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堆放杂物情况,已要求超市负责人立即清理,社区将跟踪永辉超市首山店的隐患整改情况,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四)首山路10号蟹风暴餐厅未配置灭火器,经师大社区发放整改通知、反复上门督促,现已配置5组灭火器。上三路康山里新开店面黄焖鸡米饭餐馆还未办理各类证件、未配置灭火器,经社区督促和复查,目前已配备灭火器,证件正在办理中。
(五)本月街道对辖区粉尘企业兴智电子有限公司开展重点检查工作,主要检查安全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生产车间操作规程、设备除尘装置、粉尘清理及防护措施等内容。检查发现该企业存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加工产生的木粉尘清理不及时、油漆使用安全规定不落实等问题,街道和社区要求企业限期整改,经过反复督促,目前上述问题已经基本整改到位。
三、区包街领导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检查
根据仓山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8月19日上午,区包街领导区人大刘玉卿副主任、区政府陈谟雄副区长带领由对湖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及街道分管安全和包社区副科级以上领导,街道相关部门、社区负责人组成的检查组,深入到街道辖区人员密集场所、生产企业等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区包街领导一行实地察看了位于上三路的时代游侠网吧、福建藤山戴斯酒店和位于首山路的永辉超市首山店,重点检查了消防设施、消防监控室、应急疏散通道和特种设备电梯等安全情况。刘玉卿副主任和陈漠雄副区长指出:人员密集场所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和应急疏散工作,要做好消防器材如灭火器、室内消防栓的日常维护,确保应急时第一时间扑救使用。消防控制室要做到设备24小时正常监控到位,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到位,确保第一时间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监控部位的突况,以保证第一时间扑救处置。要24小时保持疏散通道应急灯明亮,逃生指示明显、清晰,通道畅通无阻,确保紧急时第一时间能够顺利疏散逃生。在永辉超市首山店自动扶梯(电梯)进出口处,区包街领导向该店负责人了解自动扶梯年检及日常维保情况,当场要求电梯操作人员现场演示应急情况下电梯紧急制动设施的操作及制动的效果,要求超市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自动扶梯(电梯)的安全监管,确保按时年检和日常维保到位,同时要开展安全乘梯常识的宣传,确保超市自动扶梯的安全使用和乘客乘梯的安全。
福州第一织布厂厂区内,入驻有8家生产企业。区包街领导向第一织布厂党、政领导了解该厂对入驻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监管的情况,指出第一织布厂作为出租厂房的业主单位,要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更要配合街道督促入驻的8家企业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日常要督促生产企业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工作,特别要督促厂区内1家小微粉尘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做好防尘、防爆工作,要督促废旧物资回收站把好回收废旧物资种类的关口,严禁危化品废旧包装物体进场,同时要缩短废旧纸箱打包出场的时间,严禁囤积场内,要严密监控,做好防火工作,确保安全。
包街领导对被检查单位提出的需要加强防范及整改的事项,街道安办已经在检查记录表中一一登记,限期要求相关被检单位进行整改,由所属社区跟踪整改全过程,街道安办对整治情况进行复查,以确保整治到位。
四、与辖区企业签订安全用电承诺书
根据《仓山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企业用电安全隐患排查的紧急通知》(仓安办〔20x〕57号)文件精神,街道立即在辖区开展企业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同时,向辖区内的企业、超市、宾馆、酒店、大型餐馆、网吧、建筑施工单位、居民小区物业单位等发放并签订《对湖街道辖区企业安全用电承诺书》,要求各家单位要立即开展用电安全自查,发现不安全用电的隐患要认真开展整改,切实消除用电隐患,确保用电安全;要对员工开展安全用电常识及自防自救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用电的意识。截止8月21日,共有x0家单位签订了安全用电承诺书,将安全用电工作落实到位。
五、继续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教育活动
本月街道各社区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方式,宣传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常识。各社区在排查的同时对居民群众宣传安全知识,利用对出租房检查时,对出租户在用电、用气方面进行安全宣传,并在棚屋区、居民住宅楼等处张贴消防安全、防汛安全及夏季防溺水的安全提示,利用小广播走街串巷,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及常识方面的宣传。
119消防宣传活动 致辞5同志们: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决定今天在这里组织召开全县20x消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县20x年消防工作,安排部署20x年消防工作。刚才,杨万雨同志通报了20x年消防工作情况,蔡家禹同志通报了20x年消防工作目标考核情况,文仕成主任作了重要讲话,我与各乡镇签订了20x年目标责任书,请大家会后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落实消防工作责任,深入推进社会化消防工作
一是加强消防工作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内容,明确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消防工作主要负责人,股室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切实保障消防经费投入,加强公共消防设施、消防力量、消防装备建设,整治消除火灾隐患。各乡镇、各部门要及时组织召开消防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责任书、完善工作机制。
二是依法履行行业监管职责。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要依法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消防工作。县住建局要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外保温材料防火性能及施工符合要求,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教科局、县卫食药监局、县民政局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学校、医院、公共娱乐场所、旅游景区景点、等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县安监局、县工商局、县质检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等部门要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运输、经营、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县公安消防大队要严格履行职责,加强消防安全监管,每半年对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估,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公安派出所要加强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三是全面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保障必要的消防投入,切实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四个能力”。建立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机制,认真落实“四个能力”自查、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备案制度,并向社会公开进行消防安全承诺。切实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建立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所有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率要达100%;人员密集场所“四个能力”建设达标率要达100%。
二、加强消防基础建设,夯实城乡消防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要做好消防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到高起点、严要求、一步到位。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要及时调整、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要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二是加强农村、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要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整合各种政策和资金,在农村全面实施寨改、房改、灶改、水改、电改、路改“六改”建设,夯实农村消防基础,有效预防农村“小火亡人”和“火烧连营”的火灾;要完善社区消防工作机制,抓好消防组织、制度、设施建设,夯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基层基础。常住人口超过1000人的行政村、自然村要按照“1队2池2泵”的要求建立志愿消防队,建成率达到10%;50户以上大村寨要100%配备专(兼)职敲锣喊寨人员。
三、严格消防安全监管,提高社会火灾防控水平
一是加强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消防技术标准把好源头关,严禁擅自降低消防安全标准。凡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的,县住建局和县安监局不得核发相关许可证照,县教科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不得批准开办相关机构,县文广旅游局不得对宾馆、景区评定等级。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和县公安消防大队要加强消防产品联合执法机制建设,加强消防产品的监督管理。
二是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要深入推进“除火患、保平安”冬春专项行动,要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城乡结合部、“九小”场所、“城中村”、“棚户区”、出租屋、连片村寨等薄弱环节的消防安全治理。要特别针对歌舞厅、网吧等单位、场所夜间营业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特点,开展“错时”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监管真空。要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机制,充分发挥“96119”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举报电话的作用,发动全社会参与火灾隐患整治。
三是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要全面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建责任明晰、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基层消防工作格局。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等火灾高危单位,实施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监管,全面推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街道、社区(行政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达标率要达50%以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达标率要达100%。
四是强化重大火灾隐患督办整改。要切实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作为长期任务,建立整治火灾隐患责任机制,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监督整改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火灾隐患公示、举报、投诉、核查、挂牌督办和立、销案制度。对本辖区内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实施挂牌督办整改。整改率要达100%。
四、深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社会公众消防意识和素质
一是抓好常态化消防宣传。各乡镇、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消防宣传常态化机制,普及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常识、灭火基本技能和逃生基本方法。充分发挥宣传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的行业优势,整合资源,形成社会化消防宣传合力。深入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进党校、进景区“七进”活动。要在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以及“119”消防宣传月期间组织开展消防宣传。
二是大力开展社会消防培训。各乡镇、各部门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科普、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要加强对各行各单位的岗前培训和经常性培训,实行岗前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增强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乡镇要组织村居“两委”负责人实施消防安全培训。村(居)委会负责人培训率达100%。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确保公众饮食安全”这一中心,按照提出的“四个最严”的要求,完善食品安全体制机制,大力开展重点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与水平,全省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继续稳定向好。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关于跟踪检查食品安全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浙人大常办传〔2015〕41号)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化体制改革,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一)机构改革基本到位。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整合监管队伍,强化基层工作力量。目前,全省共有10个设区市、23个县(市、区)实行食药监、工商“二合一”,1个设区市和67个县(市、区)实行食药监、工商、质监“三合一”市场监管模式。已到位的市场监管局,全部保留食品药品监管局牌子,并加挂食安办牌子。全省共设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906个,已组建到位并履职的822个(含与乡镇食安办合署办公)。今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每个所人员配备原则上不少于8名,至少配备1辆执法车及专业化信息化执法装备,执法人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在领导干部任用方面强化基层导向,要求县级市场监管局中层干部应具备3年以上市场监管所工作经历,新录用人员必须在市场监管所工作3年以上。完成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能调整工作。
(二)监管责任层层落实。一是落实政府责任。年初,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涵盖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和《审议意见》重点关注的问题。二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9月份,省食安委出台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新增一年2次的暗访和年中督查,明确了“一票否决”和减分的各类情形,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今年7月,省政府组织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督查暗访,并将结果通报各市政府,督促及时整改落实。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制定出台我省《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办法》、《食品安全行政责任约谈办法》,及时督促各地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三)基层责任网络有效运转。目前,全省133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全部成立食安委、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472名;行政村(社区)设立社会治理小网格8.7万个,配备协管员、信息员8.2万余名;成立食品安全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138支。2014年至今,全省乡镇食安办受理投诉举报2800余起,协调开展联合执法6400余次,开展宣传活动1.2万余次,协管员、信息员巡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80余万户次,发现并上报违法违规行为1万余起。省食安办组织编写出版《乡镇(街道)、村居食品安全工作实务手册》,有力促进了基层食安办和协管员、信息员能力提升。举办省、市、县三级基层食品安全工作实务知识竞赛活动,全省累计有1.5万名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人员参加比赛。开展全省优秀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评选活动,在全省掀起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全程监管制度
(一)食用农产品准入准出机制建设稳步推进。省农业厅与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签订食用农产品合作备忘录,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检验检测资源共享等合作机制。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下发《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各项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分级分类监管要求,积极稳妥推行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严格查验供货商主体资质、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和合格证明,大力推行农产品批发市场一票通制度,实行供货商“一户一档”全登记,做到票、货同行,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批发市场建立IC卡结算制度。严格督促落实不合格产品退市销毁制度,严防不合格产品重新流入市场。
(二)全程追溯体系初见成效。省政府确定了五年内90%规模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追溯体系的建设目标。今年,农业部门、海洋与渔业部门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渔业追溯平台主体信息库建设。目前,全省已有3.7万家规模主体纳入信息库管理,82万条快速检测数据进入平台,4261家主体实现主体责任追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定食用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探索建立农产品智慧监管系统,在全省统一执行《农产品市场信息分类与计算机编码》,形成食用农产品统一编码系统。截至9月底,全省539家城区农贸市场已建成全程追溯体系和快速检测体系,占全省城区农贸市场的50%以上,其中快速检测体系免费向公众开放。
(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开展。在农产品种养殖环节,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经营使用、生猪屠宰、农资打假6个专项整治行动。全省共出动检查人员5万余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3.5万家次,发现问题451起,行政执法立案520件。在水产品养殖环节,以“五水共治”为契机,重点实施养殖塘生态化改造、稻鱼共生轮作减排、禁限养区划定与整治以及规模化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四大工程,累计改造面积达150万亩,实现整治与转型并举,促进现代生态循环渔业转型升级。在食品生产环节,召开食品安全风险专题研讨会,梳理归纳24大类食品主要存在的不合格和风险问题,形成相应风险提示和监管提示,指导各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风险管控。组织开展对2014年度抽检监测不合格和问题样品处置情况“回头看”。组织实施“地产食品533安全保障行动”,以冷冻饮品、肉制品、水产制品、乳制品、白酒等五类食品为重点,加强“飞行检查”和抽检监测,治理安全隐患,建立长效机制。在食品流通环节,以乳制品、散装食用油、肉制品、酒类、糕点、米面制品为重点食品,以农贸市场、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以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多发场所和监管薄弱区域为重点,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并根据排查结果,开展了饮用水、临保食品、网络食品等的专项整治。在餐饮服务环节,建立全省餐饮环节被行政处罚单位、食物中毒发生单位、食品抽检不合格单位、被投诉举报核实单位数据库,将上述四类餐饮单位列入“飞行检查”重点名录和重点约谈对象,要求对其检查覆盖率达到100%。1-10月份,省级共开展餐饮环节明察暗访和“飞行检查”220家次。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省食安办建立日常舆情实时监测、专项舆情动态跟踪和月度、半年度及年度舆情汇总分析的舆情监测工作机制,前三季度共编发《每日舆情汇编》186期,相关舆情信息750篇,专项舆情监测30期。制定《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防范处置规程》,及时核实信息权威,妥善处置20余起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及舆情事件。
(四)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圆满完成。2013年至今,省政府连续三年把“千万工程”列入对各市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今年是收官之年,各地将“千万工程”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经费投入,注重学校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强化校园周边食品专项整治,提升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学校大宗食品统一配送(定点采购)率达97.8%、学校饮用水城镇管网接入率达98.5%、学校食堂A、B等级达76.6%、品牌超市进校园比例78.4%,上述指标均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五)社会共治格局不断深化。一是宣传教育立体多样。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组织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站建设工作,设立市级科普宣传展示中心12个,区级科普宣传基地45个,基层科普宣传站1700多个,开通“浙江食品药品监管”官方微信公众号,全省共创建食品安全公众微信号67个。在浙江经视开辟《食药聚焦》电视专栏,每周日20:40播放。开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直通车”、“三品一标”宣传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百部公益广告宣传活动”、“食品安全五进”活动,全方位宣传食品安全工作。二是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有力推进。出台《浙江省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成立省级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召开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政保对接会,研究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示范性文本。加强对保险机构落实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六个一”措施情况的督查,切实推动保险为食品安全工作服务。目前,全省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投保单位5169家,保费规模比上年增长5倍多。三是“四个你我”活动有声有色。以“四个你我”活动为载体,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去年以来,全省共组织“我执法,你参与”活动7160余次(期),参与人数8.8万人次;开展“我宣传,你传递”活动12580余期(次),开辟媒体宣传专栏772个,宣传报道3747期(次),参与人数134.4万余人次;通过“你点题,我检测”活动,抽检10.78万批次,检出不合格1883批次;开展“你举报,我查处”活动,受理公众举报线索19355条次,查实举报7577起(次),发放举报奖励金90余万元。四是农村食品安全征信体系建设试点成效初显。在丽水开展农村食品安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将食品安全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库,实行差别化信贷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正在总结经验拟在全省推广。五是食品安全义工队伍不断壮大。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与省消保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省食品安全义工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指导义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消费维权义工有7548名。组建“食品安全消费维权义工队”,开展食品安全义工“啄木鸟”公益行动。成立“产品质量百姓买样团”,委托百姓购买最关心最担心最想购买的样品进行检测,公布检测结果,做好后续处理。六是行业协会作用有效发挥。引导各类协会组建 “社会共治监督员队伍”,加强会员单位管理,强化行业自律,指导和督促会员单位诚信经营。省保健品行业协会实施保健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公益工程,免费为从业人员开展培训。
三、整合检验检测资源,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一)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强势推进。市级层面,11个设区市均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组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湖州、衢州、金华、丽水、杭州、嘉兴等6个市级食品检验能力项目列为中央投资项目,累计获得中央投资3546万元。县级层面,2015年拨付专项资金4800万元支持县级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61个需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的县(市),已有45个启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其中3个列入全国试点。
(二)检验检测能力逐步提升。经过近年来持续投入和建设,我省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建成了“省级强龙头、市级创特色、县级重基础”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23家食品检验机构,取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机构31家,国家食品复检机构8家,我省食品检验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全面轮训基层食品检验人员,多层次举办检验检测业务培训,邀请省内外权威专家授课,有效提升各级食品检验人员业务水平。坚持开放检测市场,引导市场力量服务监管,通过公开招标确定11家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食品检验。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目前省、市两级疾控机构设备配置率分别为83.3%、78.6%;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溯源平台,率先推广食源性疾病报告卡与医院信息系统整合工作,提高监测效率与报告质量。
(三)食品抽检监测全面覆盖。持续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检测,安排食用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1.7万余批次。安排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1.5万余批次,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实现地产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品种全覆盖。同时,加大专项抽检、评价性监测的力度,根据应急处置、举报投诉及案件查处、专项整治,以及考核评价等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监督抽检或评价性抽检,实现对食品安全隐患的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
四、破解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治理
(一)全面推进餐桌安全治理行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计划(2015-2017年)》, 对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工作进行系统、全面部署。以实施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进口食品、“三小一市场”和餐饮具及食品相关产品等六大质量提升工程为载体,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共治为原则,重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风险隐患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管控体系。9月份,省政府对各地餐桌安全治理行动情况开展首次督查,及时通报存在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创新“三小一市场”监管。以属地管理为主,采取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手段,破解“三小”整治难题。在小作坊监管方面,积极探索负面清单与申报登记制度,初步做到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底数清、情况明、安全可控,为规范管理、提升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启动《小作坊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地方标准制订工作,为基层加强日常监管提供明确的依据和规范。在小餐饮监管方面,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实施监管重心下沉,强化乡镇(街道)监管职责,消除监管盲区。同时,扩大持证小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覆盖范围,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等级公示,提升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目前,全省共有持证小餐饮14.22万余家,等级公示率达91.7%。在小摊贩监管方面,各地结合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全面整治流动摊贩,引导小摊贩定点定时经营。在农贸市场监管方面,目前全省共建成539家农贸市场快检室并免费开放,提前完成今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任务指标。检测室设立统一标志标识,张贴免费开放信息牌,每日公示检测结果,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三)破解过期食品与餐厨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难题。在过期食品监管方面,制定下发《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试行)》,指导企业落实临保食品提示、临保食品专区(柜)、临保食品退货、过期食品处理等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将过期食品作为日常监管和各项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超过保质期食品台账,如实记录退货、回收、处置台账。在加强餐厨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方面,省政府出台《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行动计划》,利用5年时间,开展设施能力建设、收运体系建设、资源化利用产品管理,全面推进我省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在杭州、宁波、嘉兴、绍兴、金华、衢州6个市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督促餐饮单位建立健全餐厨垃圾处置台账、日产日清和流向追溯制度。
(四)开展食品冷库与进口食品安全重点治理。上半年,针对目前肉制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进口和使用未经检验检疫肉品等8种违法行为、冷库和仓储等7个区域为重点,全省开展了肉品和水产品专项整治“百日会战”。行动期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4万人次,检查食品冷库等各类重点区域或场所18.53万个,排查发现风险隐患817个,查扣问题肉品、水产品760余吨,涉案货值1600万元;行政立案4385起,行政部门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18起,公安部门刑事立案139起,形成了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强大声势。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冷库监管长效机制,规范冷库管理标准,建立冷库经营档案。目前,杭州、宁波、台州、湖州等地冷库管理试点已取得实效,拟在全省推广。
(五)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队伍建设,6个市、29个县(市、区)相继挂牌成立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专门机构。强化涉食品犯罪问题打击工作,明确5大类食品安全犯罪打击重点。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梳理可能涉嫌食品犯罪的种类,解决农产品种植中使用禁限用农药等的定性问题。截至9月底,全省共侦破涉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17起,刑事打击1065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11.2%,端掉犯罪窝点110个,破获公安部督办案件40起,破获的3起走私牛肉等冻品案件被公安部表扬通报。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食品安全工作仍处在食品安全风险高发、监管职能磨合和监管力量薄弱的“三期”叠加阶段,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基层监管力量不足。基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来,食品安全监管的力量得到有效整合,但一些地方也存在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削弱、专业人才流失的现象。基层食安办虽已全部组建,但运行机制、经费保障仍显不足,协管员、信息员发现问题、排查隐患的能力相对欠缺。市、县渔业、林业主管部门缺乏专职的质量安全监管编制和人员,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设置尚有84个未组建到位,仍有5个地市、61个县(市、区)未设立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专门机构。二是难点问题巩固成果难。食用农产品限用农药残留超标时有发生、常用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仍然存在。“三小一市场”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秩序虽有明显改观,但尚不稳固,无证经营、脏、乱、差等现象容易死灰复燃。三是食品安全犯罪打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食品犯罪呈现跨省、跨区域、组织化、网络化趋势,案件侦办成本高,影响全链条、全环节的犯罪打击。对于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定性问题,法律适用上缺乏统一标准。同时,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方面也存在检验鉴定不规范等问题。四是食品行业基础薄弱。目前我省乃至全国食品产业发展仍处于低、小、散、乱阶段,产业层次和集聚程度低,安全风险隐患还比较高,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主体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不强,严重制约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也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很大的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以省人大常委会跟踪执法检查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餐桌安全治理三年行动为抓手,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为主线,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食品安全的审议意见,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一是进一步推进“两个创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对于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国家已同意我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杭州、宁波两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下一步,我们将把“两个创建”作为重点工作,围绕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完善政策举措,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局、取得实效。
二是进一步强化基层监管力量。推动基层市场监管所应设尽设,加强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基层监管力量,强化执法保障,改善基层监管条件。组建专业讲师团队,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人员培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与水平。深化基层责任网络建设,健全各项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切实发挥协管员(信息员)作用。
三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准入准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食用林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执法机制。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犯罪专门侦查机构建设,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完善线索通报、信息交流、案件会商、倒查督办等制度,充分发挥刑事打击精准有力、震慑违法的作用。
四是进一步深化餐桌安全治理行动。继续开展餐桌安全治理六大提升工程,着力治理农产品源头、小餐饮、小摊贩、小作坊、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进口食品等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深挖风险隐患,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五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抓紧开展我省食品安全法实施办法、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等相关地方性法规制(修)订的前期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和清理工作。通过组织举办全省食品安全论坛、食品安全法征文比赛、食品安全知识展览等活动,进一步深化新食品安全法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