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

时间:2022-11-06 06:1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狗咬吕洞宾的典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英汉习语;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方法

一、功能对等理论

20世纪60年代,尤金・A・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奈达在此书中把翻译定义为:“所谓翻译,是指从主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三个要点。首先是“最自然”,指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通顺流畅。再者为“最切近”,指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最后是“对等”,指功能对等,这是翻译的核心与目的。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要求

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这就要求译者能很好把握英汉习语之间的差异,不仅要从词汇、句法角度分析,而且要从篇章、文体方面深入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实质关系。如何实现源语到目的语的忠实且顺畅的转换是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理解习语的起源和目标语,例如,“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指拿破仑在1815年兵败滑铁卢,意味着被彻底击溃。再者,考虑感彩,例如,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使用“木马计”这与汉语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华文化这所以能长葆青春,万灵药就是翻译(季羡林,1997:2)”。通过翻译,中西文化不断的交融和发展。根据柰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本文简要对常用的直译、意译、增译法进行简要的说明。

(一)直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有许多相同意的词,即形式和含义是完全对等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文能保持源语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喻体,语言风格,地方色彩,我们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如,病榻(a bed of sickness ) 说话算数的人(a man of one’s word )。英语中则有In English” neck and neck”(并驾齐驱)“a tooth for a tooth”(以牙还牙)。

(二)意译法

有些习语的比喻意象不能让读者能很好地理解,这时就需要用到意译。与直译不同,意译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求字词的逐一对应。比如, “无孔不入”,如果将其译为“get into every hole”,这就不免让读者产生困惑。若是直译不能传达英语习语所表达的思想,汉语中也没有现成的同义词可以借用,就需要考虑意译。结合上下文,按照这一习语所表达的真实意义,我们将其灵活翻译为“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weakness.”再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由于英语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吕洞宾形象,根据原文内容和喻义,可将其译为“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person.”

(三)增译法

增译,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直译的基础上增解释性的词,使译文尽量保留原文特征,再现原文的风格和韵味。例如:cry wolf-- to give false alarms; to warn of danger where there is none.(虚发警报;慌报险情;危言耸听。)其来自《伊索寓言》:《牧童和狼》相当于汉语中的“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再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译为:The wit of three cobblers combined surpassed that of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译文增加了" the master mind ",使英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

四、结论

功能对等理论已被提出多年。虽然近年来出现了新的翻译流派和翻译理论,但是,功能对等理论仍然对翻译有着巨大影响,特别是在英汉习语的翻译方面。鉴于习语的特征,译者可以此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 Taber. C.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E.J Leiden, Brill, 1969, P12.

[2]Nida,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Publishing House,1993.

第2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习语; 文化含义; 翻译

    Abstract : Idiom is a specific and structurally fixed expression in a certain language. It is formed while the language is being used. It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show a nations’culture. Translation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 which is reflected in idioms. It also brings up the principles and ways to translate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Key words : cultural difference ; idiom; cultural meaning ; translation

    什么叫文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现代文化之父”之称的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 既包括显形式样又包括隐形式样, 它具有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 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的”。习语是某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着大量的习语, 它们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别,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就英汉习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谈谈自己的看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 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的习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可分为两类: 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 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 的差异, 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 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

    “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 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 甚深广而微妙, 在字典里无从找出, 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背景, 对于文化的这种意义就茫然, 尤其是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美国人类学家鲍阿司指出, 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 正由于这样, 它们才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机制。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文化呈相依相存的关系,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它反映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文化烙印加到语言上。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 只有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 才能使原语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 故该句可译为: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 , the mastermind. 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杞人忧天”、“名落孙山”、“叶公好龙”、“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

    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我们有道教的“玉帝”, 佛教的“阎王”, 有神话的“龙王”, 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

    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翻译时应特别留神,

    否则就会出现失当现象。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句话时, 把它译成Man proposes , God disposes , 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语似乎形神兼备。但由于两者存在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 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 在此例中的“天”与“God”

    并不完全对应, 若译成Man proposes , Heaven disposes 似更忠实于原文。

    3. 风俗习惯差异

    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影响

0 引言

在语言的交流当中,理解对方的语言不仅是对于文字本身的理解,也是对其内容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理解和梳理,语言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在英汉的翻译当中,要求译者能够掌握两种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进而减少文化差异、思维习惯等对译文产生的消极影响,利用其积极的影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目的是让另一个群体了解相关的知识,采用直译,还是意译,也要根据所要翻译的资料来定,文学作品尽量要采用意译,科技文献要采用直译,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尽量在不改变原作者的意思的前提下。符合受众群体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讲资料原汁原昧的翻译。

1 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近代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体系,构成了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也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及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 has his dog.(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 pictures(黄)、the blue―eye boy(红人)、green hand(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等。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 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 you.”如果回答“谢谢”,中国人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成“It’s my duty.”就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不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义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 my pleasure.”(我很乐意。)或“Don’t mention it.”(没什么。)以上例子表明,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

2 价值观念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Value System),这套体系直接影响着人们思维的方式、交往的规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指令性的作用。

2.1 谦逊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不同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喜欢谦虚内敛。所以,在中国,人与人相处,习惯于卑己尊人。比如,在接受别人赞誉时,与西方人反应不同,总是说成“做得不够”或“没什么”,给人的感觉是受之有愧。同样,写文章的标题总爱用浅谈、略论、试论、浅析等。中国人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通常表现自谦或自贬,力图达到“自我”或“超我”的境界,这种贬抑自我的做法令英美人十分费解。按他们的习惯,听到别人赞扬时应表示感谢或赞同,这样既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他们鉴赏力的尊重。鉴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论文标题中的“初、浅、试”之类的谦辞,译成英语时可不译,以避免误解。相反,在论及有关对方的事情时,中国人总爱抬高对方,也是贬抑自我的一种方式。汉语中的敬辞很多,如“大名”应译成“your name”,若将“大名”译成“your great name”,英美人会认为那是讥讽或挖苦。

2.2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同

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观念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其具体表现是自立精神(self-reliance)和自我实现(self-achievement)o翻译“American dream”实际上要对美国人不依赖世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个人奋斗的精神进行诠释。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孝”,是一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强调整体利益和顾全大局的文化。中国人崇尚“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而英美人信奉“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汉语说“闲人莫入”,首先着眼于他人,英语却说“The employees only”,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中国人非常注重等级观念,汉语通常以职务称呼人,如,李科长、张市长等。英语里除总统、教授、医生等为数不多的头衔称呼外,绝大多数人之间以名字相称。由于这种文化差异,“这是陈科长”一般不译成“This is section chief Chen”,而译成“This is Mr Chen,our section chief”。

3 地理环境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4 结语

中西方国家因各自受其地理环境及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文化特色。虽然中西方国家语言文化存在着差异,但这些差异都是客观形成的。当前,在全球经济形势下,中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只有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找出两种语言共同的精神本质,才能进一步促进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在英汉翻译中,要首先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英汉词语翻译、谚语、习语翻译、句子翻译的影响,才能为英汉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便达到英汉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1 生存环境的差异带来的影响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中国人说“道路畅通无阻”,可英国人却说“The coast is clear”;中国人说“进退维谷”,英国人则说“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sea”。

2 地理环境差异对习语也有重大影响

中国属大陆性气候,在汉语的文化氛围里,东风往往用来代指春天的风,对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无力百花残”,咱们中国人都能理解其内涵;对于英国人来说,那就比较困难了。英国属海洋性气候,东风只能是从欧洲大陆带来的干燥寒冷气流,西风才是从海洋吹来的温暖湿润的风,有点像我们所说的东风,因而有雪莱笔下的佳作:《西风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正是对春的讴歌。汉语中,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3 一些习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汉语里随之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同佛教有关的习语,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原是佛教改恶从善的话;“五体投地”,指得是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这是佛教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汉语里还有些来自道家的习语:“灵丹妙药”、“脱胎换骨”、“回光返照”等。

封建时代的西方国家,人们都信奉基督教,相信有上帝、天堂、魔鬼、地狱,所以遗留下来许多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习语。作为基督教朝拜地方的教堂,除了一些与圣祭有关的摆设外,教堂里的神职人员在膳食方面一般来说不会有丰富的享受,所以就有了“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 ”(一贫如洗)这一习语。欧洲中世纪教权统治时代,天主教会在举行逐出教会的仪式终了时,主持者吩咐“Bell,book and candle”(收起圣经,熄灭蜡烛,鸣起钟来),这一习语成了开除教籍的象征。在《圣经》里,Cain由于嫉妒上帝接受了弟弟Abel的供奉而拒绝了自己的,就杀了其弟弟,后人就用The murder of Abel来比喻同室操戈,骨肉相残。这个典故与中国人所熟知的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异曲同工之妙。《圣经》里人物Judas(犹大)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为了一袋金币出卖了耶稣,而出卖的暗号竟是一个吻,因而有了“a Judaskiss”(看上去对人有好处,实则是有毁灭性的行为)这一习语。源于宗教的习语还有“go to hell”(见鬼去吧),“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wash ones hands of ”(洗手不干),“The Day of Judgment”(末日审判)另外,由《圣经》而产生的谚语、习语、成语也成为妇孺皆知的日常用语。如:“ olive branch” 橄榄枝(和平的象征),“scapegoat” 替罪羊(代人受过的人),“eye for eye,tooth for tooth”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谚语),指的是上帝向摩西的惩处暴力行为的法则。

4 文学典故给各民族习语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出自中国古典文学的习语有:“老骥伏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志》。 “水落石出”出自坡的《后赤壁赋》等。英语中与文学典故有关的习语也不少。源出《伊索寓言》的“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源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an Uncle Tom”(汤姆叔叔,指逆来顺受的人,尤其是黑人);源出《威尼斯商人》的“a pound of flesh”(合法但极不合理的要求);源出《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商人的故事》中的“to have January chicks”(老年得子);源出美国作家华盛顿o 欧文所著《见闻札记》中的人物Rip Van Winkle(表示“落伍的人”);出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hoist with ones own”(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出自罗马诗人兼讽刺文学家贺拉斯“Homer sometimes nods”(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论诗》中的一句话:sometimes even the good Homer falls asleep (伟人有时候也会出错)。

5 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的习语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 、“名落孙山” 、“叶公好龙”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于《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 (唯一致命弱点) ,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桀骜不逊的英雄。除脚后跟外,全身刀枪不入。但因脚后跟这一弱点被发现,被最终击败。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由拿破仑在1815年的“滑铁卢”之战中遇到惨败而来。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6 不同文化对于动、植物有关的习语的影响

社会物质、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人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感受、体验现实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东西方人对动、植物的爱好有许多不同,这些不同导致成语、谚语、习语的不同。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把龙(dragon)和凤(phoenix)作为皇权的传统象征。龙代表帝王,凤代表后妃,毫无贬义。时至今日,这两种传说中的动物仍偶尔在传统的中国图案中出现。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所以汉语中常说家长“望子成龙”,即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成就。

西方人却认为 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在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中讲到和龙这种怪物作斗争的事迹,多以怪物被杀为结局。最有名的也许是公元700年左右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关于贝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诗中主人公贝奥武尔夫打败妖怪格伦代尔后,与恶龙搏斗,两者同归于尽。这也是为什么“亚洲四小龙”应译为“four tigers”而不能译为“four dragons”。

西方人特别喜欢宠物,因此狗与猫是西方人在有关动物的成语中,出现频率比较多”,如:“cat and dog life ”( 经常吵闹的生活);“dress like a dog′s dinner”( 穿着极其讲究);“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中国人也喜欢狗,但狗在汉成语中往往是贬义的,如: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狗急跳墙、狗拿耗子、狐群狗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

不同的生存环境使人们对动、植物的喜好有所不同。如海燕在汉语言文学中,多描述或喻为:搏击长空,在狂风恶浪中奋勇拼博的一种形象。而在西方人眼里,海燕却预示着灾难、暴力纠纷。在牛津词典中解释为“ a person whose coming causes (e.g. social or industrial) unrest”.(造成不安的人)。猫头鹰中国俗称“夜猫子”,它意味着灾难、死亡,而西方人却把它看作智慧的象征。

英语中有As wise as an owl(象猫头鹰一样聪明)这样的说法,表明讲英语的人把猫头鹰当做智慧的象征。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猫头鹰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禽兽间的争端要猫头鹰来裁判,紧急关头找猫头鹰求教。有时人们认为猫头鹰不实际,有点蠢,但基本上是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人对猫头鹰的看法不同,有些人很迷信,怕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以为碰上它要倒霉。汉语中的“夜猫子进宅”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夜猫子就是猫头鹰。

汉文化中对松、竹、梅的评价特别高,所以才有许多关于它们的成语。例:青梅竹马、雨后春笋、松鹤延年、胸有成竹、梅妻鹤子、罄竹难书、踏雪寻梅等。而西方大多数人喜欢玫瑰花,在历史上有著名的“the Wars of the Roses”(红白玫瑰之战);“roses all the way”(凡事顺利);如果说一切并非尽如人意也用rose,如 “be not all roses”。相爱的恋人表达爱情,通常献上一束红玫瑰。

7 思维的共性

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人类的思维毕竟有着共同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是相通的。因此,在英汉原语言中总能看到一些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基本相同的习语。如英语的“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和汉语的“赴汤蹈火”,“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和“一只耳进,另一只耳出”,“merry meet ,merry part”和“好聚好散”,“burn ones boats”和“破釜沉舟”,“Walls have ears”和“隔墙有耳”。

英汉文化在一定范围内也在相互渗透。汉语习语“丢脸”形象生动,被英美人士借用到英语里,这样英语里就有了“lose face”这种表达法。关于“纸老虎”一说问世后,被直译成“paper tiger,在世界上也很流行,久而久之便成了英语中固定的习语。如“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cold war”(冷战),“show ones cards”(摊牌),“crocodiles tears”(鳄鱼的眼泪),“to break the record”(打破记录),“save ones face”(挽回面子),“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等。

从以上的诸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能充分的体现民族文化,习语的文化特征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大量的习语都表现出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内涵。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英汉习语时,要敏感地意识到英汉习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避免出错,因为文化错误往往比语言错误更严重。

参考文献

⑴ 《圣经》中的“创世纪”第8章11节

⑵ 《圣经》中的“利末记”(16章8节)

⑶ 《旧约・出埃及记》

⑷ 张培基.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5篇

关键词: 英语谚语 汉语谚语 语言特点

何为谚语?“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s of daily experience.”(谚语是日常经验的女儿)[1]。汉语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2]。谚语是一种重要的习语,大部分谚语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结。谚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经验和哲理。谚语比喻生动、寓意深刻,用词精炼,没有一个多余的词,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文体非常口语化,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流传[3]。本文重点分析英汉谚语在语音、语义、词汇、修辞等方面的语言特点。

1.英汉谚语的语音特点

1.1押韵(Rhyme)

英汉谚语往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经过长期的使用流传或艺术上的加工,口语化特点很强,易于记忆。

英语谚语的押韵主要体现在元音重复(assonance)和音节尾辅音重复(consonance)上。如:No pains,no gains.(不劳不获);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East or west,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汉谚有大量押韵的句子,而且句和句的音节也对称。如:“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2头韵(Alliteration)

英谚中运用头韵,重复句中一系列词的开头辅音,通过强调字词的发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Many man,many minds.(人多心不齐、万众一心。)”中四个词以辅音[m]开头,使用头韵增强了韵律性。再如:Waste not,want not.(勤俭节约,吃穿不缺。);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汉语中虽然没有“头韵”,但一个谚语中两个子句的第一个字相同的情况很多。如:“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汉谚也常用双声、叠韵词来增添语音效果。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风能摧毁山岳,话能鼓舞人民。”

1.3重复(Repetition)

英汉谚语中常重复使用同样的词或短语以增强语音效果,使句式更对称,句子更口语化,便于记忆。但读者不能仅仅简单地了解字面意思,必须深入理解字面背后的含义。如:Far from eye,far from heart.(眼不见心不烦。);Handsome is that handsome does.(行为漂亮才是漂亮。);Never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不要自找麻烦。)。

汉谚与英谚重复的运用情况比较相似,如:“清明时节雨纷纷。”“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几句中有连续的重复“荡荡、戚戚、纷纷”,也有间隔的重复“善、恶、画、知”。

2.英汉谚语的语义特点

2.1对等关系

对等语义关系表现形式有两种:A是B,A不是B。通过“是”或“不是”来表现某种价值观,英语谚语相对比较多,表达对某种观念的强调和推崇。如:Money is not everything. (金钱不是一切。);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汉谚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没有明显的“是”或“不是”。而且英谚“时间就是金钱”和“知识就是力量”已被汉语借用。

2.2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也有两种形式:A导致B;假如A则B。A不导致B;假如A则不B。虽然英谚“If Jack is in love,he is no judge of Jill’s beauty.(假如杰克沉于爱情,他就不能评价吉尔的美)”和“The tailor makes the man.(裁缝装扮人。)”中用“if,makes”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句子的因果关系。但是多数英汉谚语没有明显地用“导致、产生、假如、则”等词表明因果关系。如: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强扭的瓜不甜。”“吃一堑,长一智。”汉谚一般不说“假如吃一堑,就会长一智”。

2.3比较选择关系

比较选择关系是“A比B好”,明确点出两种对立价值观,比较后选出一种表示赞同。英谚常用“Better A than B”表示,如:Better bend than break.(屈身比碎身要好些。);Better to do well than to say well.(说得好不如做得好。);Better be a bird in the wood than one in the cage.(宁为树林中的鸟,不做笼中的鸟。)。

而汉谚一般很少直接说“A比B好”或“宁A,不B”。如:“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一般不说“来得早比来得巧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也不会说“宁愿先下手,不后下手”。

2.4直接指导关系

直接指导关系形式是:A应该做B;或A不能做B。通过经验总结直接让某人去做某事或不做某事,起到指导、劝导或告诫的作用。如: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Do not live to eat,but eat to live.(不能为了吃而活,而是为了活而吃。);“今日事,今日毕。”“话不要说死,路不要走绝。”。

3.英汉谚语的词汇特点

3.1数词的使用

英汉谚语都使用了大量数词,有的实指,有的虚指。英谚带“一、二、三”的比较多。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han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小洞不补,大洞吃苦。);Four eyes see more than two.(集思广益。);Six feet of earth makes all men equal. (墓穴之中,人人平等。)。

汉谚也是带“一、二、三”的比较多,之后出现较多的是“十、百、千、万”,而带有“四、五、六、七、八、九”虽然有但也不多。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篱笆三个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四海之内皆兄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叮咛,万嘱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2人名的使用

英汉谚语中常包含来自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典故的人名,有的也使用普通人的名字。英谚含有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名字的比较多,如:①Bacchus has drowned more men than Neptune.(巴库斯淹死的人比涅普顿还多。),巴库斯和涅普顿分别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和海神。②Far from Jupiter,far from thunder.(离朱比特越远,离雷电就越远。),朱比特是罗马神话中主神,兼司雷电云雨。英谚常用Jack代表一般男子,Jill代表女子。③If Jack’s in love,he’s no judge of Jill’s beauty.(假如杰克沉浸于爱,他不会评价吉尔的美。); ④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成天工作不玩耍,使杰克变成笨小孩。)。

汉谚:“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情人眼里出西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中“项庄、沛公”出自《三国演义》;“吕洞宾、孙悟空、如来佛”来自神话传说;“西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现在泛指容貌十分美丽的女子;“塞翁、王婆”则是普通人名。

4.英汉谚语的修辞特点

许多谚语中包含着生动形象的比喻,运用明喻、隐喻、借代、对照等修辞手法,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4.1明喻(Simile)

用比喻词连接两个事物表达“甲像乙”。英谚常用“like,as,as...so”等比喻词,如:①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②Use a book as a bee does flowers.(读书如蜜蜂采花,吸取其中之精华。);③As the touchstone tries gold,so gold tries men.(像试金石试金那样,黄金也试人心。)。而汉谚中使用较多的是“如、若、似”。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2隐喻(Metaphor)

有的谚语用暗含比喻意思的比喻词连接两个事物来表达“甲是乙”,或者有的根本没有明显的比喻词。如: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Kind hearts are the gardens.(善良的心地是花园。);“人是铁,饭是钢,三日不吃饿得慌。”“有钱一条龙,无钱一条虫。”。

4.3借代(Metonymy)

部分英汉谚语借用一种事物代替与之相关联、含义相似的另一事物,简单明了地表明深刻的哲理。如: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个脑袋比一个号。);“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借酒浇愁,唯有杜康。”这些谚语中“early bird,heads”分别代替早起勤奋的人和智慧;“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和杜康”则各自象征美女和杜康酿的酒。

4.4拟人(Personification)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将人类的某些特征加到抽象的事物或动物上,使表达更生动形象。如英谚“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中“行动”能“说话”了,行动的讲话声音比言语还大,表明“行动胜于言语”。“Time is the best healer.”(时间是最好的医生。)中“时间”成为了“医生”。汉谚“失败乃成功之母。”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中“成功之母”和“后浪推”都被人格化了。

4.5夸张(Hyperbole)

以下谚语在事物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夸大事实本身,不是向人传递错误信息,而是制造一种效果,以更真切地表达含义。①One’s hairs stands on end. (发根竖立,毛骨悚然。);②An unfortunate man would be drowned in a tea-cup.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4.6对照(Contrast)

两个相反的事物或现象同时出现在一条谚语中,能使两者间的差异或相反的观念更清楚,增强表达效果。如①Such a life,such a death.(有其生必有其死。);②Industry is a fortune’s right hand,and frugality her left.(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它的左手。);③“失败乃成功之母。”;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英汉谚语经过长期使用、总结和提炼,语言特点明显。谚语音韵和谐,用词精炼,通俗易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寓意深刻,民族特色鲜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经验和哲理。理解谚语时应注意上下文语境灵活运用,同时必须注意口语化和艺术性。学习谚语不仅有助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且有助于英语学习和中英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郁福敏,郭珊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版社,1996.

[5]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

关键词:汉英习语 共性 差异性

习语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语言中的固定表达,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习语,在某种程度上说,习语是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因此习语一般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形式。汉英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有大量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习语,这些习语是两个民族各自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它们生动形象,机智幽默,寓意深刻,韵味隽永,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又闪耀着语言艺术的光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只有了解、掌握一种语言的精华,才能更好的学习和使用语言。通常所说的习语主要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箴言(mottoes)以及典故(allusions)等。本文主要以汉英语言中的这些习语为例展开分析。

一、汉英习语的共性

习语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各个民族在原始时期认识客观事物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一致性,反映在语言中就是习语表达上的近似,比如音律上的和谐,语义上的趋同,结构搭配上的稳定。

(一)音律上的和谐

习语之所以为人们广泛使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言简意赅,易懂易记。例如汉语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习语,英语中的“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等习语都富有节奏,琅琅上口。并且,习语中还经常通过押韵、重叠、对偶等修辞手法以达到追求语音和谐的效果。

1.押韵。汉语历来追求声韵,押韵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点灯省油,耕田爱牛”。英语中也有很多押韵的习语。“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

2.重叠。汉语重叠现象也很多,如有形容词“恶狠很”“气冲冲”“红扑扑”;还有成语如“洋洋洒洒”“风风火火”“熙熙攘攘”等。英语中有些习语通过重叠的方法来构成。如“step by step(逐步的)”“neck and neck(并驾齐驱)”“to call a spade a spade(直言不讳)”“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

3.对偶。汉语中的对偶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不管是诗歌、成语,还是俗语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偶现象。如 “物转星移”“横七竖八”“南来北往”“厚此薄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等;英语中的对偶结构也很多,如“far and near(四面八方)”“more or less(或多或少)”“sooner or later(迟早)”“ups and downs(三起三落)”“more haste,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等。

(二)语义上的趋同

习语是意义独立的完整结构,汉英两个民族的人民虽然处于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是由于人类都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都受着共同的客观规律的制约,加上人类思维和情感的通性决定了汉英语言表达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这也是人类理解和文化交流的最根本的基础。举例说明汉英习语语义上的对应关系。

汉语:趁热打铁 英语: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有其父必有其子 Like father ,like son.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三思而后行。 Look before you leap.

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三)结构搭配上的稳定

所谓结构搭配上的稳定性,指的是组成习语的各个部分(即单词)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拆开或调换位置。无论汉英语都存在着这样的特点。

汉语中的“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可以改为“八上七下”;“雪中送炭”,不可以改为“雪中送煤”;“打退堂鼓”,不可改为“打退堂锣”。

同样,英语中的“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不可换为“at sevens and eights”;“fish in the air(海底捞月)”,不可改为“fish moon in the water”;“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 (非驴非马)”,即不能颠倒词序改为“neither flesh,fish nor fowl”,也不可改为“neither donkey nor horse”。习语搭配的稳定性不仅体现在不能随意拆开或更换这一点上,有时还体现在不遵守语法规则和逻辑推理上。如英语中的“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按照现代英语的语法规则,谓语动词cut应该加上-s,这一点是与语法规则相违背的。

二、汉英习语的差异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习语是一种经过历史浓缩后携带大量文化信息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思维特征的部分。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比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一)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异

1.生产农耕方面。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居住地域环境密切相关。中国地处亚欧大陆,是地域辽阔的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汉语习语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以食为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濒海,航海业自古以来是其经济发展的命脉,故有大量与航海渔业有关的习语。为了生存,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相关的习语。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罗盘)”“He that would sail without danger must never come on the main sea(谁在航行时不冒险,他就永远不要来到大海上)”,“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要趁风顺时)”,“Many drops of water will sink the ship (涓涓流水沉大船)”。

2.自然环境方面。汉英两个民族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也有不同。如对“东风”和“西风”的理解,汉语中的“东风”象征着进步,蓬勃向上,如“东风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汉语中的“西风”象征着寒冷荒凉,如“东风压倒西风”。但是英语中,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诸岛,所以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里就有对春的讴歌“If wind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又如对夏天的理解,在中国,夏天常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和“骄阳似火”都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属北温带,夏季正是温暖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联系。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就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汉英两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自己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

1.对数字的运用。不同民族对数字的偏好有巨大的差异。西方人崇尚单数,忌讳双数。如“三”被认为是一个幸运数字,英语中有“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man”的说法。“七”在西方也是一个神秘的数字。美国著名的波音航空公司的客机都冠以7X7。而在汉语中“三”是很普通的数字,汉语中的“六”“八”被认为是吉祥数字。

2.对颜色词的运用。颜色词更清楚地反映了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语中的“红茶”,英语却用“black tea”表示,这是因为中国人着眼于茶水的颜色,而英美人着眼于茶叶的颜色。“红色”是汉民族喜欢的颜色,节庆日挂红灯,党旗、国旗也是红色,习语中也有“红红火火”“红光满面”“红装素裹”等。西方文化中“红色”意味着危险,意味着流血,英语中有“be in the red (负债)”等习语。

3.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表现出思维上的极大的不同。“龙”在中国古代是汉民族的图腾,是神的化身,象征吉祥高贵。因而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习语。而在西方人眼里,“龙”是一种灾难凶残的怪兽。英语中有这样的话:“She is a real dragon.(她凶神恶煞)”。“狗”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是一种为人钟爱的动物,是忠实的象征。因此英语中带狗的习语都含褒义。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汉语中的“狗”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4.中西方对植物的认知也有不同之处。中国传统文化对“松、竹、梅”的评价特别高,认为它们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相关习语都给人美好感觉。如“青梅竹马”“雨后春笋”“松鹤延年”“踏雪寻梅”等。而西方人大多数喜欢玫瑰花,在历史上有著名的“the Wars of the Roses( 红白玫瑰之战)”;凡事顺利用“roses all the way”表示;并非尽如人意用“be not all roses”表示。

(三)的差异

汉英两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因此不同的宗教文化就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反映在宗教文化的习语上。中华民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文化,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由佛祖安排,因此有“五体投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汉语受道教思想影响的习语也不少,如“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昏极则乱”。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习语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恭敬不如从命”等。而西方许多国家,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强调的是平等。因此西方流行信仰基督教。英语中的很多习语与“God”“Devil”“Hell”“Church”有关。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Hell and Tommy(彻底毁灭)”“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落后者遭殃)”。

(四)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存在巨大的差异。相对来说,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习惯容忍;西方人性格外露,好动,直率,富有冒险精神,性格独立,崇尚抗争。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人们形成了一种以中庸、明哲保身为特点的处世哲学。在语言中的表现是“安分守己”“知足常乐”“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而西方人则喜欢“变、新、动、异”。他们说“I’ll try”;“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在爱情和战争中,采取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A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in bush (抓到比没抓到强一倍)”。

三、结语

英汉习语纷繁浩瀚,其共性和差异性归根到底是认知的相似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习语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被打上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的交融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这语言,研究承载了大量民族文化积淀的习语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对英汉习语异同的对比,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有助于我们顺利地学习语言,更好地交流。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对比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

[2]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3]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2).

[4]李海燕.论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存异与认同现象[J].内蒙古大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