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12:24: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科定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87-02
一、问题的引入
(一)信息法学的内涵
按照传统的概念法学的表述方式,“信息法”(information law)可以被界定为调整与信息的产生、归属、交易与保护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1]。而从本质属性而言,信息法学,是以信息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根据2007年修订的美国联邦信息自由法案第552条,信息的的归属、获取与传输是该国立法者与学者关注的重点;而中国信息法学的发展,几乎同步于信息社会法制的建设进程。进入本世纪后,随着与个人信息和政府信息保护和公开相关的法律规范的颁行,信息法学逐渐成为学术界与教育界所关注的学科。据此笔者将信息法学定义为:从制度安排与实施等角度研究信息产生、归属、交易与保护等现象的法学学科。
(二)信息法学学科定位的意义
从功能主义的立场观之,学科定位决定着信息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研究方法的确立,也主导着该学科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信息法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强烈的跨领域特征,其横跨了法律、信息管理、经济与信息技术等社会甚至自然领域。主研这些领域的传统学科――法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科学与经济学性质各异,从而它们在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判然有别。一旦信息法学被定位为其中某一特定学科,它的体系构建与方法选取必定偏重于该学科;另一方面,特定学科或专业的从教者对课程的规划安排以及对课堂事件的处理能力取决于其教学观念与知识结构,而教学理念与知识结构形成于特定“解释框架”(interpretative system)[2]。这一解释框架立基于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则正源自学科定位。
二、学说研判基础上的合理定位
(一)几种代表性学说
关于如何对信息法学进行学科定位,学界存在以下代表性观点:一是信息科学或信息管理学分支说。论者主张从数据控制原理、管理绩效与定量分析等角度从事研究工作,按照信息科学与管理科学的研究路径搭建学科平台。论者进而认为,信息法学属于信息科学或信息管理学下属的分支学科[3] 。二是部门法学说。持该主张者认为,信息法学一经用于实践,将对相应社会关系做出有效调整。因此信息法学所研究的信息法有着自己所特有的调整对象,即“信息法律关系”。基于此,信息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4] 。
(二)合理的定位――交叉学科
笔者认为,信息法学既非信息科学或者信息管理学的分支,也有异于传统部分法学,而是一门交叉的法学学科。一门学科定位取决于其研究对象,而信息法学的研究对象落脚于法律制度的安排与实施。因此对该活动的研究工作只能由法学来主导,这一角色是其他任何学科(包括自然科学与管理学)所无法取代的;部门法学(departmental jurisprudence)则是以某个单一的部门法为依托和研究对象的。而信息法的调整对象跨越了民事、行政以及国际交易等若干领域,由此任何一个部门法学的原理都不能单独被用以诠释与研究这一关系中的法律问题。因此,信息法学所探讨的原理需要综合运用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甚至于知识产权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数据库保护法多个部门法的原理来阐释。其学科的交叉性由此而产生。在法学学科设置方式上与中国颇为类似的俄罗斯,信息和信息化就是被作为交叉学科而设置的。
三、学科定位的信息法学教学研究工作的启示
(一)构建理性与开放的学科体系
在信息法学主要内容成分需要得到确立进而被有机地组合,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学科体系。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中国的法学(尤其是应用法学)学科的理论体系设计以及教学内容安排是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逻辑思维进路完成的。这决定了,信息法学研究者与教学工作者应构建“从一般原理到信息法律关系再到不同领域的信息法律问题对策”之总分式的学科体系;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新的信息种类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社会问题与法律纠纷。因此信息法学应当保持一定的动态性与开放性,从而应对这些问题与纠纷。
(二)采用以法学为主兼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对于作为独立法学门类的信息法学,研究者与教师应当坚持概念分析与价值分析等传统的分析方法。因为只有概念被精确地厘定,相关信息法原理才能得到系统与科学的阐释;而研究者与教育者需要保持自然法学式思辨的传统,才能引导研习者与学者注重对信息主体人格尊严与自由等基本价值的实现,去维护信息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信息法学的相关原理不能紧靠前述方法来阐释与讲授。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信息法律关系中种类各异的社会问题,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信息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分析方法)需要被适当地吸纳。
(三)教学工作中注重多学科的知识结合与资源整合
信息法学的交叉性与跨领域性决定了,该学科的教师在坚持以法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为主的同时,应当注重引入其他学科的先进成果。加之目前信息法学课程的讲授对象主要是“90后”的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其思维方式与“70后”、“80后”有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传统法学式的概念解析与原理分析,他们对新视角与新问题更加感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学科的关注度与兴趣,教研者有必要将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中的原理与研究成果和法学知识结合。
参考文献:
[1] 齐爱民.个人资料保护法原理及其跨国流通法律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科定位;交叉学科
加入WTO以后,企业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并拥有了自营进出口权,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上升,但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功底,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这些要求对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来说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回顾,对目前存在争议较大的焦点问题,结合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商务英语培训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笔者对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理解。
一、商务英语理论与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商务英语在我国高校已经有20多年的办学历程,我国商务英语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然而,就商务英语学科定位问题仍然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说法。学术界讨论大致如下:
第一种认为所有在对外贸易中应用的英语都可以称为商务英语。80年代以前,商务英语一直被称为外贸英语或外经贸英语,这也是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解和定位。
第二种认为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一个分支。专门用途英语犹如一颗有很多分支的参天大树,商务英语只是其中茂盛的一个分支(参见专门用途英语树型结构图)。所谓专门用途英语就是与特定目的或专业相关联的英语。根据Tom Hutchinson 和Alan Waters 的观点,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三个分支之一,其中商务英语又可以分为商贸学术英语和商贸职业英语。
第三种认为商务英语是属于在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研究英语在国际商务中应用。因此,商务英语是语言学与管理学、经济学交叉学习应用的一种学科。
第四种认为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综合体,是英语的一种重要功能变体,也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文化、经济、贸易和法律等诸多学科的一门应用性的边缘交叉学科。
第五种认为它是国际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归类:既可以把它列在一级学科经济学门下,按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国际商务―国际商务英语顺序把它列为其中的三级或四级学科;又可以把它列在一级学科语言学门下,按语言学-英语语言学-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顺序把它列为其中的三级或四级学科。
从以上对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几种主要观点可以看出商务英语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在发生着不断变化,各种观点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商务英语的不同理解。笔者认为,第四种和第五种观点是最新的观点,也是较为确切的定位和描述。第四种观点认为商务英语是在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研究英语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那么商务英语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语言学,它只不过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第五种观点认为既可以把它列在一级学科“经济学”门下,也可以把它列在一级学科“语言学”门下,那么商务英语就是分属两种学科的混合体。但问题主要在于既然商务英语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以英语为载体,以经济、管理类的跨学科的基本知识为内容,那么如果仅仅用英语语言学、英语应用语言学作为其理论基础或仅仅用经济学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都无法体现出商务英语作为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综合体的特点和学科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所以笔者建议将商务英语学科定位在:商务英语学科是英语语言学和经济类学科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二者相互交叉和融合的一门新兴学科;英语语言学、英语应用语言学和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有关理论都应该是该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
它是英语的一种重要功能变体,也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语言是依托,基本商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目标,即商务英语是提供一种具有比较完整、具有整体性的商务知识的语言学习过程,并不仅仅限于英语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和学习,也不仅仅限于经济类商务知识的学习。商务英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门类,有着丰富的内涵,也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整个商务英语教育活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机的整体。这样就赋予了商务英语更加宽广的学科定位与内涵。
二、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与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商务英语学科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国际商务领域和活动中具有行为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切合培养目标的需要。
把商务英语教学与英语讲授的商务课程教学相结合是一种旨在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三个理由: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必须将英语语言教学与商务教学相结合;英语教学的主要宗旨是帮助学习者掌握一门从事专业的交际工具,而不是语言学研究;英语商务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一直在尝试如下教学模式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如图2)
笔者比较认同广外的培养模式,上述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比较符合现实的实际需要,也是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片面的强调英语或商务都很难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商务英语不完全是语言方面的应用,还有商务知识方面的具体应用,只有Business English and business in English 相结合才能较好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从培养目标这个角度来讲,将商务英语学科定位为经济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较为科学,是一门独立的新学科。
三、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与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由于各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和支撑理论认识和理解不同,对于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和归类、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就不同。目前,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认为大体可分为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流派:第一种认为商务英语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是应用经济学的一种,其中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为代表;第二种认为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归属于英语语言学,其中以对外经贸大学为代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下设主要专业方向有英语(国际商务管理)、英语(国际贸易)、英语(国际金融)、英语(国际经济法)、国际商务管理(全英)等,并且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课程。而在基础上将商务英语专业进一步细化为针对性更强的分支,例如贸易、金融、法律等。从课程设置的思路来看,商务英语侧重与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因此,是以经济学科的理论为理论基础,学习和研究特定商务环境之下的英语语言应用。对外经贸大学的核心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旨在通过商务类核心课程的框架性介绍,给学生一种“见木又见林”整体观,即通过商务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来对相关的基本商务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从宏观上把握商务知识,将商务英语看作是一个具有商务背景的语言学习过程,因此,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就成为其理论指导。
从目前商务英语的核心课程设置情况可以反映出,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出现了从原来的单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逐渐向与经济学、工商管理类基础课程相结合的趋势,而且后者的比重愈来愈大。商务英语已经超出了单纯英语应用语言学的范畴,经济管理类课程比重的增加也要求把相关的指导理论导入到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来。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和发展应该从英语应用语言学和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一种更加开放、严谨的教学目标,从而进行相应的学科建设思路的转变。
四、商务英语培训与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记者:瑞来英语的商务英语课程主要涵盖哪些内容?Miller:从课程内容上讲,瑞来英语的商务英语课程主要包括从初级到精通逐级上升的9个级别的课程,并且会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商务英语的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授课模式,我们不得不承认商务英语只是职业英语的一种。职业英语可以说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行业英语,比如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医用英语。但他们共同点在于都有英语的基本语言基础。实用性是商务英语最大的特点。许多外企需要员工具有更加专业性的英语能力――“职业英语”。
商务英语培训可以一定程度反映社会和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从上述记者对商务英语培训的采访记录我们可以看出,商务英语是一种职业英语,同时还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的行业英语,不仅要求学习者要具备基本语言基础,还要具备专业知识。商务英语培训班会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商务英语的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授课模式,所以对于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来讲,就有必要根据商务的具体行业领域,确定一个专业方向,以便使培养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学生不仅学习商务英语专业的公共课程,还学习了专业方向课程,这样即使学生具备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基本素质,还使学生将来就业时增强了适应性。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商务英语学科定位既离不开语言学也离不开经济学,应该是二者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五、结论
商务英语学科定位应是经济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那么笔者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划分具体的方向,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做法。对于职业类和专科层次学校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议采用商务英语最初的学科定位――定位在外贸英语较好,主要是语言技能加上一般的商务背景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在一般商务环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专业性不强。因为学生的基础差,培养的时间也较短,很难系统地学好英语和商务两方面知识,该层次的学生只要能够总体上对英语和商务有一定认识就可以了。
我们还应该将商务英语与用英语讲授经贸业务课区别开来。为了加快引进国外经贸课程,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许多高校采用国外经贸课程的原版教材,还有些高校组织学生学习原版国际经贸公约、惯例等。这类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也从中学到一些商务英语。但是学习原版教材、读物并不能完全代替商务英语教学。商务英语既然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它就从属于英语语言,商务英语教学还必须包括语言能力的训练。如果学习原版教材、读物可以代替商务英语教学,那么在全部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英语国家就没有必要教授商务英语了。事实上,在英语国家开设许多教授商务英语的语言学校,据《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的作者Mark Ellis 和Christine Johnson说,仅英国就有这类学校一百多所。
笔者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商务英语学科定位问题的研究,让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早日规范,发展得更好、更快,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咸修斌,唐文龙. 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新思考[J].高教探索,2005,(2)60-61.
[2]孙湘生,龚艳霞. 论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90.
关键词: 应用经济学 支撑定位 学科教学
一、学科定位的前提
应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内容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扩充、不断充实的;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实践,离不开理论经济学的指导,反过来又丰富了理论经济学的内容,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运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中国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应用经济学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特点、难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必将在决策咨询、加强产学研研究和服务方面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应用经济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都以应用经济学科为基础。应用经济学科支撑定位分析是进行应用经济学科建设和使命的前提。
二、应用经济学科支撑定位分析
1.凝练学科建设方向,明确学科支撑定位。
应用经济学强调理论与方法的实践与应用,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确定学科建设方向时,既应考虑本校学科的现有基础条件,又应以适应学校学科建设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注意服务学科的实际需要,并与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确定学科建设方向时,注意结合学校传统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学科优势,凝练应用经济学学科的学科方向,明确学科支撑定位,构建学科支撑作用机制,力争办出应用经济学的学科特色,真正扮演好支撑学科的角色。
2.融合研究方法,丰富研究手段支撑。
应用经济学是一种政府管理价值判断的规范取向与一般管理效率判断的手段取向的结合体,它把法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应用经济学的研究之中,是一门科技整合的应用型学科,不同类型定位的大学由于培养的目标不同,在研究方法取向上也相差很大。应用经济学学科把政策分析、政府管理、经济学知识和各种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与技术融合在一起,注定会对经管法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支撑。
3.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加强特色教学支撑。
教学方式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手段,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将就教师更新陈旧的教学思想、树立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摈弃照本宣科的陋习、树立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观念和采用开放性教学等教学改革方面展开研究,使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与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从内容到方式进行融合与交叉,使经济学的学生切身感受应用经济学课堂教学的特殊魅力,发挥应用经济学学科的特色教学支撑作用。
根据应用经济学人才多样化的特点,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培养对象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新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专题讨论、情景模拟和经验交流等。
由于经济类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应用经济的理论发展与社会实践,这无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动力,促使教师不断努力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积累案例素材、提高教学技能。
4.鼓励科学科研,突出优质成果支撑。
为实现科研引领,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实现应用经济学学科的支撑使命,应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会大大促进教师对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全面把握,科研更多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学科理论与经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学科理论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再在实践过程中,升华为新的学科理论,鼓励科研以课题申报为载体和依托,形成有凝聚力与创新力的科研团队,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多出优秀科研成果,实现学校申博所需的优质学术成果的支撑要求。
鼓励论文课题科研,突出优质成果支撑可以建立起一个更加全面、综合的知识框架。应用经济学把东西方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学、政策科学、政治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原则、方法及技术融合进国家经济部门管理的研究之中。应用经济学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的运行”作为核心主题,汇集了来自于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科学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因而是一个更广泛、综合的知识框架。
5.加强跨科学术交流,建立高层平台支撑。
学科间的严格分界曾被视为现代科学发展到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现在学科间严格的分界逐渐被打破,呈现出更强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在传统学科版图之外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以问题导向、政策和产业驱动、跨学科交叉合作为特征的新的科学研究模式日益受到关注,推进跨学科研究也成为大学提高科研竞争力、保持领先优势的有效路径。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应该加强跨学科学术交流,建立高层次支撑平台,使应用经济学学科在跨学科研究中寻求新发现,在发挥支撑作用中寻找新亮点。
6.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优化学科教学内容。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一所大学、一个学科要办出特色,师资队伍是关键,它直接影响该专业的声誉和发展。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了专业建设的水平和专业教育的水平,没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科队伍,是不可能发挥好应用经济学学科支撑作用的。
应用经济学学的教学内容要新。应用经济学必须反映应用经济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要求。首先,要反映我国应用经济学实践的需要,注意总结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发展实践,并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尤其要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进展。其次,要关注国外应用经济学学发展的新动向,研究新成果,并及时体现在教学内容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它能够创造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对感官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综合刺激,以更快的速率、更丰富的内容、更生动的教学手段,达到经济政策的教学目的,经济政策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环境,合理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应用经济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通过应用经济教学与科研的锤炼,拥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积累,对应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前沿动态有了初步理解。为了真正体现应用经济学科支撑定位作用,迫切需要加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努力把握学科基础理论,紧密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推动应用经济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实现支撑学科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周青梅.专业建设视阈下本科院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6.
[2]王劲屹.应用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高昊,对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3.
摘要:作为独立学科的“现代中国文学”最初主要是以行政干预的方式才获得其特定的学术地位的。因此,长久以来,该学科一直都因缺乏其内在的学理支撑,而无法清晰地显示其明确的学术界限与学术品质。从“文学”自身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文学”研究在时间、空间、审美等多重维度上有其自身的知识建构,以此为出发点,或可重新确认这一学科所特有的“知识”属性,从而为“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其必要的理论依据与学术参照。
关键词:现代中国文学;知识建构;学科定位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4-0107-08
如果说现代中国的大学确实是在充分参照西式大学体制的基础上而建构起来的,那么,中国大学其实恰恰以一种行政参与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式大学中“科学(seienees)”和“艺术(Arts)”既并立又互补的基本知识分类结构。当“科学”与“艺术”作为最基本的属概念与其所下涵的种概念形成各自的“知识树”结构时,其各个独立的学科都将自然地获得其内在的知识内核与学理支撑;反之,当“知识树”结构中各个独立的学科不是其自身知识生成的产物,而仅仅是依靠人为的行政切割手段取得了其独立地位时,各个学科就只能作为不同“行政单位”的表征符号(行政元素)而存在了——其内在的学理依据将会架空。正像行政职能的严格限定一样,由行政方式所规定出来的学科既限制了自身的学术范围(从而失去了跨学科发展的活力),同时也切断了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导致学科自身研究的单一和空泛)。本篇从质疑既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合法性及其学理依据人手,试图以“语言”与“文学”这一基本的知识构架为参照,在恢复有关“文学”的知识性建构的基础上,为“现代中国文学”作出新的定位,以便使这一学科在突破现有的行政格局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全新的知识结构与学术生长点。
一、学科设置与大学的功能
一般认为,以学科的形式确立“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地位,大抵肇始于1950年5月由中央教育部所颁布的《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该草案首次规定,必须在各高等院校文科系开设“中国新文学史”课程,并特别强调,须用“新观点”、“新方法”讲述自“五四”至1949年左右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概况、文学思潮及重要的作家作品。1951年,由老舍、蔡仪、王瑶和李何林等人负责,在蔡仪、王瑶和张毕来等人所拟大纲的基础上,形成了《
陈平原很早就提出过一种质疑,他认为:“学科的界定,很大程度受制于大学课程的设置。而后者牵涉到的,远不只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更包括意识形态的需求、教育体制的变更、校园政治的冲突等。”“作为一个学科,必须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范围、视野与方法。”“下个世纪的中国学界,重新界定学科并划分疆域,将是当务之急。……所谓的‘现代文学’,还能否自成体系,实在很难说。”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一种形式追问:在政治意识形态的特定要求之外,“现代中国文学”能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理”依据到底是什么?难道就因为其所采用的是区别于“文言语式”的“白话语体”吗?因其载体是“汉语”而非“西语”所以才有异于“域外文学”?或者其所传达的是全新的“现念”与“现代情感”,因而必得与“古典形态”的“文学”划分出截然的界限?事实证明,在所有“文学”目下的各个学科中,“现代中国文学”几乎是最富争议的一门学科,其争议的焦点也正在此学科有无独立的必要上。毫无疑问,有无数的学者曾为此付出过艰辛的努力,无论是美学、文艺学或历史学层面上的论证,还是有关此学科之“命名”的反思,抑或“重写文学史”、“文学的学术史”、“文学的文化研究”,以及“文学的现代性”等等的讨论,实际都暴露出了普遍的为此学科寻求其合法的学理依据的潜在焦虑。
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从“文学”研究在西方的演化历程来看看“文学”作为“学术”建构的可能性。
依哈斯金斯(Haskins c·H)的说法,在欧洲,“大学是中世纪的产物”。因为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虽然也有高等教育,“但他们的教育并未发展成永久性知识机构的组织形态”。“只是到了12、13世纪,世界上才出现了具有我们现在最为熟悉的那些特征的有组织性教育,即以系科(facul,ty)、学院、学习课程、考试、毕业典礼和学位为代表的教育机构。”“从历史上看,‘大学’一词与知识的领域或知识的普遍性并无联系;它仅仅表示一个团体的全体成员。”但是,随着这类团体的持续膨胀及“新”的知识的不断涌现,“大学”里的学习活动,不仅开始具有了“学术的重要性”,而且逐步地,“还拥有了政治上和社会上的重要意义”,“学校已经变成了异常活跃的知识中心”。以此而论,“大学”的出现,首先承担的就是一种“知识载体”的功能。或者说,就整个社会的具体分工而言,“大学”本身就是以一种“知识聚合体”的面貌而出现的。那么,这里所说的“知识”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在中世纪时代,我们可以说,全部的“知识”都来自于曾经由教会和教士所掌握的宗教经典与原始文献,正像我们说中国传统的士人所需要修习的“知识”首先是来自从上古起所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一样。但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这种情况日益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当人们逐步确立起完全有别于“神学”系统的全新的“人文”与“科学”的基本观念后,既有的知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面前就逐渐失去其解释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新的“知识”的更新与补充也随之成为“大学”所必然承担的新任务。也就是说,作为“知识”的具体传承者的教师,在其“传授”知识的教学活动之外,必须增加一项新的工作,这就是对于新的“知识”的“研究”。哈斯金斯特别讨论了大学里教师的知识自由权的问题,“即教师是否有权利讲授他认为是真理的东西,我们现在把它称之为学术自由问题。”他认为,“许多理解依赖于我们的真理概念。如果真理是通过研究而发现的东西,那么研究本身必须是自由不受拘束的。但是,如果真理是权威学者已经揭示出来的东西,那么人们只需要对这些东西进行阐释即可,而且阐释者必须忠实于权威学说。”哈斯金斯这里实际上指出了教师的“研究”所必须完成的两种工作,一种“研究”是对既有真理的研习、理解、解读和传播;一种“研究”则是对未知真理的探索和发现。这种过程类似于冯友兰所描述过的“照着说”、“接着说”或“重新说”。但无论怎么描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作为单纯知识传播者的“教师”,其身份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即那种“教士”式的“教师”开始向“研究”型的“学者”转化了。我们说,“大学”之所以会成为现代“学术”最为集中的所在,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也许就在这种身份的转换。
[关键词]播音主持 新闻学 艺术学 语言学 多学科
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力度,因此,作为专门培养主持艺术专业以及播音专业的学校来说,他们的管理人员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重新定位和调正。让专业课程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宗旨,培养以就业为准则。”只有走产学研三者结合的道路才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并突出开放性、实践性以及职业性的根本原则,一切专业的教育前提为职业需求,科学对专业进行改革和创新,让教学模式以重视技术、坚实基础以及灵活多用为主。本文主要针对以上两个专业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出如何重新定位和调整两个专业的课程安排和培养目标。
一、从学位角度来分析,播音专业的学位不同对于以后的职业定位也不同
现有本科播音主持专业通常属于艺术类专业,而硕士播音主持专业则不再属于艺术类专业,它属于应用语言学专业,2004年之后,硕士播音主持专业又划分到新闻传播学里面,并归属于广播电视语言学专业,广播电视播音专业在1992年以前属于三级学科,其中一二级学科分别为新闻学和传播学以及广播学和电视学,因此,从学位这个角度分析,播音主持专业属于多科学专业之一。
从职业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新闻学专业、艺术系专业以及语言学专业都和播音主持专业息息相关,比如: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开始开设播音专业,开设该专业培养的播音员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播音电台以及电视台。在那个时期,播音专业划分到学院新闻系下面,因此,新闻学专业与播音主持专业息息相关。由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工作岗位性质又属于新闻学专业下面的语言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广播播音的播音主持专业员工,他们的工作主要把文字转换成语言,所以,播音工作涉及到语言学范畴,播音过程中更要重视播音是否符合普通话标准,是否吐字清晰,因此,语言学专业也以及新闻学专业都与播音主持专业息息相关。以上都是陈教授通过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分析后总结的结果。
虽然上面我们说过我国的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只是把需要的文字转换成声音语言,但是播音主持人把文字转换成生意的过程却需要多方面支持,比如需要播音主持人自身朗读能力的支持,朗读不是简简单单的进行诵读就可以,必须把需要播音的文件有感情的给听众们朗读出来,这里面不仅蕴含了声音,还蕴含着语调,这些都需要播音主持人表达能力的支持,综上所述,播音主持专业又设计到了艺术学的内容。因此,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我们不好进行具体划分,可以说新闻学专业、艺术系专业以及语言学专业都和播音主持专业息息相关。
二、伴随着广播以及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有关播音工作也开始产生新的产物。
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长久以来,传统的传播流程是:首先,记者进行写稿,然后,播音主持人按照记者写好的稿件进行朗读,即单独进行写稿(脑)到单独进行播音(口)的过程,但是由于广播以及电视行业的迅速发展,这种传统的播音方式也开始逐渐转变,当前采用的播音方式是写稿(脑)和播音(口)两者相互结合进行播音。
2.播音主持人进行脱稿主持
陈教授早期就提倡播音主持人进行脱稿主持,这种传播方式不仅可以让播音主持人在播音过程中进行脱稿播音,更可以表达自己对某事的看法,加入自身的观点进行引导。这样播音主持的结果,将促使播音主持工作从简单的朗读中解脱出来,开始进行思考播音,让播音主持人的口和脑统一进行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播音主持人亲身参与的播音节目更加能够引起听众朋友的关注。
3.主持人与听众互动交流的出现
对于播音主持人和听众进行互动交流的广播节目,陈教授也进行过相应的分析和探讨,他认为这种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了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已经不在是进行单线传播,而是直接与观众进行互动沟通,更加可以了解哪些是观众期望传播的内容。这种双向传播方式就像是播音主持人和观众进行日常交流一样,对播音主持人来说,不仅需要口的支持,还需要脑的支持。陈教授认为,这种双向传播方式将逐渐取代单向传播方式。
4.播音类型的多样化
播音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播和说两个方面,由于播音主持节目越来越多样化,所需要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也逐渐开始不同,针对不同的节目所需要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自身能力要求也不同,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能力不在是单一需求,而是开始朝多方面发展。
三、现有播音主持学划分到传播和新闻学下面,虽然播音主持学属于多学科专业,但是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划分,通过播音主持学的应用来服务广播电视领域
由于播音主持工作的特殊性,基本上只能服务于广播电视领域。它还具备边缘性以及应用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对它的特点进行以下几点处理:
1.边缘性与重要性。广播电视学让人们了解广播电视学的社会功能以及基本规律,而播音主持学则是让人们了解到怎么遵守这些基本规律以及怎样实现这些社会功能。在广播电视学领域中,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它处于多学科的边缘处,但是他却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自身,不仅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更保持了自己的科学性。如果没有播音主持专业,那么广播电视领域就会彻底崩溃。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播音主持专业对于广播电视领域的重要性。
2.应用性与论理性。播音主持专业对于社会而言,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型,虽然它主要为服务社会而设立的学科之一,但它自身也具备相应的原理和理论基础。虽然播音主持专业是通过服务于广播电视领域获得自身的生命力,但是它自身也具备深厚的科学价值以及理论基础。由于对于理论方面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所以通常会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深化才可以加深理论基础。由于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还处理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开拓视野,通过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它的理论体系。
3.交叉性与独立性。虽然播音主持专业是通过多个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但是它在交叉的基础上也具备独立性。它不单单是通过多个学科的整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是通过对各门学科的知识进行吸收之后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有机的融合了新闻学、艺术系以及传播学和语言学的精华,让各门学科进行相互渗透和融合,它的产生主要是服务于广播电视领域,对于广播电视领域没用的知识就会相应舍去。比如:不能把艺术性的或者服务性质的节目看作新闻节目,如果播音的节目是语言艺术的表达形式,我们不能当作是语言表达的手段。
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况,语言学就是语言学,我们不能把语言学当作新闻学,只能把新闻学当作是语言的艺术形式,但是形式的内容必须和形式一致。所以交叉学进行各门学科融合时,也要有选择的进行融合,该舍弃的部分必须舍弃。把需要相互融合的部门紧密的有机融合起来,这样形成的学科才是严谨而具有科学内涵的学科。因此播音主持学专业相对而言是非常严格以及科学的一门完成体系学科,它的未来前景非常远大,因此,播音主持学有用独立的科学地位。
现今的广播电视领域不但拥有跨越区域特点,还具有跨越媒体,甚至跨越文化的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广播技术的出现,广播的频道越来越多,节目也越来越丰富,使得广播和电视逐渐分离发展,综合发展模式越来越少,关注人群逐渐开始变的丰富。因此,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要求也开始增加,所以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思考和调整,尽可能扩成课程的范围,不能在局限于发音以及吐字等方面的技术性知识,应该更加重视播音主持专业的分析信息和选择信息能力,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和专业。让专业课程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宗旨,培养以就业为准则。”让教学模式以重视技术、坚实基础以及灵活多用为主。
参考文献:
护理学一级学科 学科建设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护理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结束了护理学科长期属于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历史。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护理学理论得到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此次学科目录的调整,为护理学科这一新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科学定位护理学科及开展学科建设,提高护理学科内涵质量的问题。
关于护理学科一级学科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现在护理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因此加快护理学科建设非常关键。
一、准确定位护理学科
学科是按一定科学领域或学问性质划分的学术分支。目前我国学科划分为13大类,109个一级学科,将学科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按照学术分类研究学科方向,应重视学科的科学性,以及学科内涵质量及学科发展下的二级学科定位问题。
从护理学科所承担的任务与高等学校的功能上来看,即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但由于护理学科在学校所属学科的特殊地位,又使得它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与其它学科相比,护理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科建设基础薄弱,从简单的医学辅助学科逐步发展成为有自己学科理论体系,缺少学科历史积淀;二是学科建设意识淡薄,科研基础准备不足;三是缺少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群的支撑。
护理学一级学科简介中明确定义: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这样科学定位护理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符合护理学在我国学科分类和建设中的地位同它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生活中的地位相平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分类的特色更加鲜明。
二、科学规划护理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一直是学科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因此基于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发展趋势,对于护理学这个新学科来说,应更深入地研究和清楚把握它的学科内涵、定位、学科范围、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等相关问题,争取在新的学科发展水平上建设好这一学科。
护理学一级学科简介中这样阐述护理学科范畴: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的发展趋势,护理学与多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相互促进、在方法上相互启迪,在技术上相互借用;同时护理学自身也在不断丰富、深化,一大批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的诞生,将有力地推动护理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目前我国护理学科研究涉及6大领域,14个研究方向。
护理学科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从护理学的学科范围分析,它明确了护理学与医学的关系,即护理学是医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护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人类健康,不仅是患者,也包括健康人,包括促进正常人的健康,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健康、保护危重生命及慰藉垂危者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也包括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学的总体目标是致力于保护全人类的健康。早在1859年,南丁格尔就提出了护理的本质及对知识的需求不同于医疗。国外许多护理学者开始致力于发展护理学的理论,护理理论可心充实护理学的知识体系,并且指导科研和临床实践。
三、护理学科建设的思考
1.形成护理学科研究特色
学科的特色研究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本学院的学科建设基础和护理学者自身的研究状况进行确定。每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及形成的研究特色自然也会有差异,但是既然是一个独立学科的研究特色,由其内涵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所规定,它必然具有要求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者共同遵循的原则。因此,一个学科的研究特色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考虑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设置研究方向,否则研究方向过多也会导致学科的属性特色不突出,也不能设想凡是社会需要的都是本学科、专业应该研究的,因为社会多方面的需求,需要多学科来分别承担。另外,仅根据本单位现有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科基础设置研究方向,会导致学科研究领域狭窄,这些也必将造成护理学科理论基础的混乱。
2.正确处理护理学科与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
在护理学科一级学科内,要正确处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技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既要把握上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又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差异和各自的边界。护理学学科研究领域之间、下设二级学科之间在研究内容、课程设置上出现一定的交叉重复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这种交叉重复性的联系,既扩大了专业基础的要求,也是形成护理学科群的条件。但是不能只关注这种联系,而忽略了差异,不利于学科整体的发展。因此,在学科的创立初期阶段还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避免重复建设。
3.注重护理学科建设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和科研存在多重关系,一般来说,一个教师承担的教学往往不限于某一门课程,而且课程内容也是变化的,但是科学研究不能变动太快,它必须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内长期研究。教学和科研,应在区分和结合,要认真加以研究。
因此,重视护理这一新的学科的定位,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来进行护理学科建设,在巩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密切相关学科的联系,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注重护理学科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李静,姜安丽.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护理学,2008,3(23).
[2]许为民.我国研究生教育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设置质疑.科学学研究,2004,6(22).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角色定位 分类号 G251
1 两代学科馆员角色的对比
依据学科馆员制度赖以依存的信息环境、角色职责、组织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的不同将学科馆员制度分为两代,即基于传统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范式和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范式。也有学者将传统的第一代学科馆员称为学科馆员1.O(Subject li-brarian 1.0),而将具有新的角色的第二代学科馆员称为学科馆员2.0(subject librarian 2.0)。
从两代学科馆员承担的角色来看,第一代学科馆员所充当的角色是作为图书馆与用户的联络人、用户信息素质培训者、参考咨询馆员。这个角色在了解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信息素质、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信息环境、用户需求与行为的变化,学科馆员服务也在不断适应形势走向深入,伴随新的业务的拓展,逐渐承担起更多的新的角色。在保留和发展了第一代学科馆员角色职责的同时,还成为学科信息作者与者、信息资源管理者、知识管理者、研究人员、虚拟交流的组织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更是形象地将第二代学科馆员新的角色比喻为信息环境的“战略顾问”、排忧解难的“社区民警”、提供全方位呵护的“私人医生”、善于推广知识和技术的“农业推广教授”、精于运用市场营销策略的“市场营销专家”、路上播撒火种的“工农”、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图书馆馆长”。
比较可以看出,学科馆员的角色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和学科化服务的深化而不断在丰富,并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虽然,第二代学科馆员这种理想的、复合型的学科馆员角色对于彰显学科馆员岗位的重要性很有益处,但其角色的复杂性也带来了学科馆员岗位设计与管理上的困惑。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角色定位是学科馆员服务规划设计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 学科馆员角色的特性
2.1 学科馆员角色的有限性
学科馆员角色的有限性包括两个方面:①学科背景的有限性。相对于众多的学科门类,学科馆员的人数总是很有限的,和院系专业教师相比,学科馆员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是非常有限的。学科背景的有限性决定了学科馆员承担的角色应该是信息专家,而不是学科专家。②服务的协作性。学科馆员不是万能的,他不是图书馆骄傲的天使,是为用户服务的有效体系中的一环。在学科馆员服务系统中,学科馆员并不是孤立的,他需要图书馆其他馆员的协作与支持,如采访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在国外一些大学,如英国的University of Bristol还设有学科馆员助理(Assistant-subject Librarian)和院系联络员(Faculty Librarian)、学院图书馆代表(Academic Library Representatives)协助学科馆员开展工作。学科馆员服务的协作性说明尽管要求学科馆员是复合型人才,但是作为图书馆服务群体的一员,其角色要有一定的专指性。
2.2 学科馆员角色的层次性
学科馆员角色的层次性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从国内外有关学科馆员的研究看,学科馆员的角色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低到高呈现出层次性,表现为学科馆员1.0-学科馆员2.0;②从国外学科馆员的名称可以看出其发展的层次性,学科馆员经历了从书目员(Bibli-ographers)发展到联络员(Liaison Librarian,Academic Liaison Librarian,Faculty Librarian),再到学科馆员(subjeet librarian)、学科专家(subject specialist),再到研究支持馆员(Research Support Librarian)、学术馆员(Academic Librarian)和教育(师)馆员(Education Li-brarian,Teacher Librarian)、学习顾问(Learning Advisor)的历程;③从国内高校学科馆员服务的整体实践看,受各自馆情的制约,表现出学科馆员角色的层次性。学科馆员服务开展较早、较有影响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也只是充当学科联络人和学科咨询馆员的角色,而作为学科馆员职能较高层面的研究支持、科研伙伴、学科情报教育等角色则还无力承担。国内一流高校图书馆情况尚且如此,其他高校的开展情况更是可以想象,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仅仅是学科联络员的角色,甚至一些学校图书馆的针对性更强,如厦门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把学科馆员的工作岗位进一步细分为“学科采访馆员”或直接定位为“学科采访馆员”。学科馆员角色的层次性反映出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应该考虑馆情实际,但要体现学科馆员角色的先进性和发展性。
2.3 学科馆员角色的不可替代性
不可替代性是学科馆员角色定位的根本特征,是学科馆员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图书馆员的地方。学科馆员角色的不可替代性包括学科馆员角色能力和角色责任两个方面。角色能力是作为学科馆员角色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学科馆员所独特拥有的,角色能力如果不强,就会造成角色定位的模糊。学科馆员是具有学科专业背景和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技能的两栖人才,其核心能力是利用自身的学科背景优势敏锐地去发掘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去识别、组织和筛选学科信息资源,开展学科情报教育,支持科学研究。角色责任是学科馆员这一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它是以角色能力为前提的,角色责任和工作职责不同,角色职责是学科馆员天生所具有的,它体现学科馆员的使命,工作职责则是后来设计的,它反映了学科馆员的具体任务。学科馆员角色的不可替代性说明学科馆员角色的学科性和情报性缺一不可。
2.4 学科馆员角色的中立性和主动性
有学者认为图书馆的服务应该持中立性的原则,即图书馆员无权代替读者对所提供信息的价值做先入为主式的判断。也就是说,在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上,图书馆员并不比读者具有“专业”优势,图书馆员不应该对所提供信息的价值做出好与坏、有用或没用之判断,而应该把判断及选择的权利交给读者自己。这个观点似乎与本文研究的学科馆员的个性化主动服务相矛盾。但这恰恰和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有直接的关系,学科馆员作为学科信息使者,作为学科信息专家,虽然具有角色的中立性,但是他同时又融入了学科团队,成为科研伙伴,具有双重角色。把经由学科信息专家组织、筛选出来的学科信息资源主动推介给学科用户、科研伙伴自然很受欢迎。
3 学科馆员角色的定位思考
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可分为三个层次:学科信息联络员、学科咨询馆员和学科情报教育专家。
3.1 学科信息联络员
学科信息联络员是学科馆员角色最基础的定位,也是学科馆员发展的低级阶段。这一角色主要承担对口学科单位的学科联络工作,其使命是开辟图书馆和院系交流渠道并建立起协作关系,了解学科用户需求,建立用户档案,宣传图书馆的服务与资源,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和服务的提升。学科信息联络员是图书馆的信息使者,核心能力是基于学科背景的沟通能力,也即公共关系能力。基于学科背景的沟通交流不同于一般性的沟通联络。学科背景可以让学科馆员和学科用户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有共同的专业语言,能让学科馆员更清晰的明白学科用户的需求所指,帮助学科馆员迅速融入学科团体开展工作。
学科馆员自1998年清华大学从国外引进还不到10年时间,虽然学科馆员制度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但这一先进的服务模式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限于人力资源的困扰,目前还在观望和等待,期待条件的进一步成熟。笔者认为,学科馆员服务的开展可以从学科信息联络员做起,通过学科信息联络员的努力工作和院系学科用户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将对图书馆进一步开展学科化服务(学科资源建设、学科咨询服务、学科研究支持)至关重要。
3.2 学科咨询馆员
学科咨询馆员是学科信息联络员角色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学科馆员发展的中级阶段。学科咨询馆员和学科信息联络员所不同的要求是具备更加专深的学科背景知识,能够在线或现场解答学科用户的咨询,帮助解决其学习研究中资源利用方面的疑难问题,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信息咨询。学科咨询馆员的核心能力是信息能力和咨询能力。
从我国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情况看,我国较早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一些高校图书馆目前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图书馆,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就明确提出学科咨询馆员制度和学科咨询馆员的岗位名称,并明确规定学科咨询馆员的职责为:及时介绍与学科相关的试用数字资源,搜集对图书馆预(已)订购资源的使用情况并反馈给图书馆相关部门;为院系开展用户教育,针对学科用户做数字资源及图书馆服务的培训讲座;为各院系提供重点学科网上资源导航服务,并定期更新;向院系介绍图书馆的相关服务等。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于2006年在总馆成立了学科咨询服务部,设立学科馆员岗位,并公开向社会招聘。虽然,国家科学图书馆从一开始实行学科馆员制度起点就比较高,但由于该馆此项工作开展时间不长,从目前学科馆员服务的内容来看,笔者倾向于将其定位为学科咨询馆员。
3.3 学科情报教育专家
学科情报教育专家是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理想的角色定位,也是学科馆员角色实现的最终目标,其核心能力是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对于高校而言,图书馆事实上就是一个教学研究环境,图书馆员就是教育者,从事参考咨询、分类、编目、资源建设、书目指导工作等和课堂上教学一样,都是帮助学生获得各自领域所必需的信息和知识。作为学科情报教育专家首先应该是学科情报专家(或称学科信息专家),一般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学科专长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动向和研究任务,编辑学科动态与研究指南,开展学科导航,帮助用户构筑和优化学科信息空间。同时,作为学科情报教育专家,参与专业课程设计、学科发展规划,进行学科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设计与实施。澳大利亚有学者认为,应将图书馆放在知识更新更加快速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审视,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场所,学科馆员应该变成这个学习场所的一个指导者。学科馆员应该具有与教师相同的专业知识,现代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而不是“教”,要发展一种学习的文化。新西兰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图书馆培训部主任王晓力女士也认为教师馆员(Teacher-Librarian)提供的服务包括教师服务(Faculty service)和学习服务(Learning service),学科馆员当然也含括其中。另外,MCMaster大学图书馆也提出寻找具有创新和革新能力、经验丰富的教育与学习图书馆员(Teaching and Learning Librarian)来领导信息素养计划和动态指导图书馆工作的发展。
摘要:文章从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面临的信息渠道多元化、用户需求智慧化、服务方式专业化三大挑战入手,详细阐述了学科馆员的角色转变以及素质定位,从自我充电、继续教育以及健全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创新型学科馆员的具体培养措施,最后指出在知识培养、学习态度以及思维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32-03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迅速传播,技术快速更新,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变得日益方便快捷。随着Web2.0、Cloud computing、The Internet of things等数字技术的出现,大数据作为数字化行业一大改革性创新产物,正在慢慢深入每一个行业和领域,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交互行为的速度化,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图书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机遇和挑战,服务范围的逐渐延伸、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馆际之间的相互协作等,都是高校图书馆跟随时代潮流而做出的有效应对举措[1]。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成为创新型学科馆员,才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1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面临的挑战
1.1信息渠道多元化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可以经由Web2.0、Cloud computing、The Internet of things等数字技术迅速向用户推介,用户只要一机(如计算机、手机、iPad等)在手,根本无须进入图书馆就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并且能够实现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还能够自行制作并传播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用户产生信息需求时多会选择互联网而不是图书馆来获取信息。由此可见,用户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给高校图书馆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如何依据用户需求拓展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如何使馆藏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都与学科馆员的素质提升息息相关。学科馆员只有掌握相应的数字化技术,了解不同类型的信息传播媒介,才能熟练应用NSN、BBS、Podcast、微信、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与用户产生交互行为,实施学科导航,更好地开展信息推介、参考咨询等服务。
1.2用户需求智慧化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用户对信息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不再是表面、浅显、杂乱的,更多的是深层次的信息内容,是对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或延伸而产生的信息单元,他们更青睐精确性高、时效性强的信息内容,其智慧化特征较为明显,这就对学科馆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服务能力等。因此,学科馆员必须了解、分析、研究用户需求,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熟练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才能够有的放矢,真正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2]。
1.3服务方式专业化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由原来单一、被动的信息服务转变为多元、主动的专业服务,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嵌入用户的工作中,不再局限于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而是应用数据挖掘软件,对大量数据实施提取研究以归纳数据背后的规律所在,最终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的专业化方案。学科馆员还可以主动研究分析用户的信息行为,归纳用户的信息倾向和信息行为特征,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其工作职责已延伸拓展,服务方式日趋专业化。因此,学科馆员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要。
2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转变和素质定位
2.1角色转变
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学科馆员的角色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由信息提供者转变为信息开发者。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环境产生了较大改变,一方面由于Web2.0、Cloud computing、The Internet of things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信息载体日渐多元化(包括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等),致使出版业、技术要求以及信息环境与之前相比较呈现出强烈的差异性;另一方面,由于用户需求也出现了较大改变,从对信息资源的简单获取转变为对专业性、持续性和独特性的深层次需求,因此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期望、对查询信息的方法与之前相比也呈现出强烈的差异性。大数据中隐藏着大量的深层次的信息,需要学科馆员依据用户的信息倾向和信息需求实施广开发、深挖掘。因此,学科馆员必须重新准确定位其工作角色,由信息提供者转变为信息开发者。二是由服务提供者转变为服务领导者。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专业化的深入开展,学科馆员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服务提供者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发挥作用,其还承担着服务创新的重要职责。因此,强化学科馆员的领导意识,让其充分参与高校图书馆主要决策的制订,能够激发学科馆员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输入新的活力,学科馆员由服务提供者转变为服务领导者是大势所趋[3]。
2.2素质定位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角色发生了改变,创新在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带动其素质要求也有所改变。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科馆员素质进行重新定位(见图1)。
2.2.1思想先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机构,主要是引导用户学习健康向上的文化知识,培养其正确的信息行为。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主要执行者,自身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要具备尊重科学、乐于助人、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即用心学习,正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用强有力的政治理论做指引前进方向的指明灯。②要爱岗敬业。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甘于奉献,依据用户实际需要和服务状况,及时有效地调整工作方式,为用户提供使其满意的服务。③要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抵制腐朽思想的入侵,主动增强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
2.2.2知识保障:丰富的业务综合素质。学科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与学科专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必须积极有效地搜集整理信息供给用户以满足其需求,这一重要行为特征要求其必须具备丰富的业务综合知识,这是实施好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业务综合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图情知识。学科馆员只有了解图书馆每个内设机构的基本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掌握图书馆开展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和相关信息源,熟悉相关的信息检索方法,掌握信息资源搜集、整合、排序等方法,才能够适应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要,更好地为用户服务。②专业知识。学科馆员要想在烦杂的专业信息数据里选出有针对性的资源,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是学科馆员真正了解、研究用户需求的重要条件。③外语知识。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英语居多,学科馆员只有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才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搜集国内外信息,掌握世界学科建设新趋势,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外文信息服务。
2.2.3技能护航:精湛的信息综合素质。信息综合素质是高校图书馆应对大数据时代挑战中学科馆员一定要具有的基础素质,是一种搜集、整合、应用信息的基本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信息道德。指人们在实施信息行为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学科馆员在实施信息行为时必须遵守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抵御有害信息。②信息意识。指人们在实施信息行为时快速的心理反应。意识引导行为,学科馆员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才能够在众多的信息资源里挑选、传播有效信息,满足用户需求。③信息能力。这是人们搜集、整理、研究、应用信息的隐藏能力,学科馆员具备的信息能力越强,就越能够熟练应对高校图书馆在实施信息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4]。
2.2.4行动创新:先进的服务创新素质。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只有创新才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提升服务水平。因此,学科馆员必须重视服务创新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创新意识。学科馆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要积极融入大数据时代,结合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做好角色转变和素质提升工作。②创新精神。主要是指具备创新特征的理想、信念、道德、个性等因素,学科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才会在信息服务中实施创新行为。③创新能力。这是创新素质中的核心部分,学科馆员要依据用户需求,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信息反馈工作中。
3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型学科馆员培养的具体措施(见图2)
3.1自我充电:注重终生学习,培养自学习惯
面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工作需求,学科馆员应该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注重终生学习,寻求类型各异的学习渠道,进行“自我充电”,培养自学习惯,可以通过参加函授、自考、网大、夜大、电大等渠道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其还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学习环境等各种工作优势,边做边学,使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让自身能力在工作中得以提升。
3.2继续教育:拓展培养渠道,加强馆际交流
大数据时代知识技术更新速度极快,培训能够对学科馆员进行持续的知识补充,优化其知识结构,使其综合素质能够与服务工作相匹配。高校图书馆可以拓展人才培养渠道,通过开展短、中、长期的专题培训、专业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为学科馆员培养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加强馆际交流,组织学科馆员学习、参观具有优秀服务经验的图书馆;也可以邀请其他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来馆交流,互通有无,构建长期合作模式。
3.3健全机制:强调制度保障,重视考核评价
要想有效开展学科馆员培养工作,高校图书馆必须制定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如学科馆员的认定、相关培训方案的制订等,都需要有一整套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由专职人员负责。要想检验培训效果,就必须重视考核评价,在培训前实施考核可以掌握学科馆员的实际能力水平,在培训中实施考核可以依据学科馆员学情修订培训方案,在培训后考核可以检验学科馆员的培训效果。
4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型学科馆员培养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型学科馆员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在知识培养方面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学科馆员多数来源于图情专业,对其他学科知识不了解或了解较少,不同的学科知识有其不同的学科特征和认知规律,因此学习难度加大;再加上学习时间无法保障,导致学科馆员在培训过程中容易出现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现象。②在学习态度方面不求甚解。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并未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多数学科馆员故步自封、不求进取,没有意识到职业危机,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一旦遭遇困难就打退堂鼓。③在思维创新方面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由于管理体制和历史遗留问题,多数学科馆员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更不愿意为了改变而付出时间和精力,因此会影响高校图书馆的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型学科馆员培训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上问题,寻求正确的解决之道[5]。
5结语
目前,高校图书馆对创新型学科馆员的培养虽然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各种具体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较大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在以后的培养工作中慢慢修正、改善,真正建立成熟、完善的创新型学科馆员培养体制,优化学科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升其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信息服务满意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云.大数据与图书馆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9):178-181.
[2]韩翠峰.大数据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2(5):37-40.
[3]邱庆东.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员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6):119-121.
[4]樊伟红,李晨晖,张兴旺,等.图书馆需要怎样的“大数据”[J].图书馆杂志,2012(11):63-68.
关键词:学科 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作为服务性产业的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市场,这既是一个事实,同时也是一个趋势。高校要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产业等工作的基础和载体,是体现其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的主要标志,只有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基础和支撑,才能有效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一、学科的演进轨迹与学科建设
从古希腊到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是学科的朦胧意识时期。这一时期,人们视哲学为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将各种科学知识归属于哲学。从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到19世纪初叶,是学科分化时期。但这一时期大学却异常保守和落后,神学凌驾于各科之上。柏林大学的创办使得大学中教学与研究开始相互结合,促进由软到硬的科学分化过程,从而大学系科、研究所建制和课程设置转向以学科的特性为主要基础。在19世纪,学科结构的变革,使大量新兴学科涌入大学,与此同时,大学也有力地推动着学科结构的分化和组合。从20世纪中叶开始至今,新学科、新理论、新方法大量涌现,跨学科研究、科技间渗透、学科间交叉成为大势所趋,整个学科之林在剧烈地变化着。一般认为,学科具有独立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它的研究对象、语言系统和研究规范上。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拥有专业组织、独特的语言系统、特殊的研究策略和特有的规则。因此,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形态,有着特定的描述对象和语言系统,它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拥有相应的专业组织体系和结构。
二、高等学校定位和目标
1.学科建设的定位。如果说学科的演进轨迹和经济社会的需求是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高等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条件则是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内部因素。首先,高校的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依据。所谓高校的定位是指在科学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高校定位是一个包括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区域定位、人才类型定位、特色定位等在内的系统结构,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学科建设。但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多科性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应坚持非均衡原则,在保护性发展所有学科的同时,突出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乃至优势方向。高校所培养人才类型的定位,也影响着学科建设。人才类型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如果一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定位为学术型人才,则设置的学科为基础学科,并对科学研究水平和师资队伍、生源质量有较高要求;如果一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则设置的学科应为应用性学科,由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比较重视实践环节,所以,与应用性学科配套的实践基地建设、设备建设必然将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高校现有的和潜在的办学条件是学科建设的保障。师资队伍和办学经费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没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只能流于空谈。而没有一定数额的经费支持,学科建设就无法获取必要的硬件设施,也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到相关的学科点工作,学科水平的提高就失去了保障。但是,学科建设又不能被动地受办学条件的制约。凡是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学科,要作为重点学科,创造条件进行建设。
2.学科建设的目标。学科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是一致的,“定位”决定“目标”。(1)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相比,既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高等学校的特性。培养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学科建设的目标上,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站在学科的前沿,“立地”就是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所以,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一定要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包括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硕士和博士。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又是衡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2)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应当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一是条块分割,重复设置;二是布局结构不合理,科类单一的学校过多。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几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上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这对学科建设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3)学科建设的目标,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坚持特色,发扬优势,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坚持特色,发扬优势。一个学校的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办出特色是办学质量的集中表现与标志。所以,在制定学科建设的目标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学科特色,发扬原有的学科优势,并在对相对优势比较的基础上,去抢占学科的制高点。第二,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一般来讲,创新有三个发展过程:一是以学习和吸收为主的模仿创新;二是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突破的自主创新;三是以自主创新为主,直至超越别人。学习、吸收和借鉴别人的东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自主创新。
三、学科建设中要切实解决好几个问题
1.要有创新精神。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用创新精神指导全过程,支持创新、体现创新,要有赶超一流的气概和信心,更要有不懈努力和追求创新的毅力和决心。在学科研究上,要有创新的思维,在教学上要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启迪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高水平人才。
2.要提倡群策群力。高校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关心、参与和努力。具体到某一个学科,就需要本学科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集中学科群体的力量,发挥群体的优势,群策群力,共同探讨,特别是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时更应如此。其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工作,同时还要切实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将整个学科群体带动起来,增强学科群体的凝聚力,加强团队合作,加大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形成学科的群体优势,以发挥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并应充分、合理地使用外部资源。
3.要注重学科整合。高校学科建设,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断进行调整和整合。特别是合并高校,更应注重学科的调整与整合,要从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有利于保持原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有利于原有学科氛围的保持和发展等方面出发进行调整和整合,根据已有学科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和整合规划,分步实施。
4.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在学科建设中,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其原因有三:第一,高等学校从单纯进行教学到19世纪中叶德国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到现在的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现在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促成了科学技术的高度结合,这种结合使得相关或相近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日益强化。第三,高校通过学科建设,可在某一范围和领域内形成具有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综合优势,这就为兴办科技产业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从而加快学科建设,使高校教学、科研、产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从教学来看,教学是高校的中心任务,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使学生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从大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来看,更需要产、学、研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茂林,周积元.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重要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3-0012-04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到2009年提升到24.2%,在这一历史性跨越中,240多所(不含设置的独立学院)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办什么样的大学,涉及学校办学定位,如何办好这样的大学,涉及学校发展战略,这两个问题是学校的核心问题,是学校发展的纲,纲举目张,抓住了这两个关键,也就抓住了学校发展方向和路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问题进行探讨。
新建本科院校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高职高专院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综合性新建本科院校:二是师范专科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以师范教育为主:三是以工科、文科及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大专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它们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而产生,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新生力量。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它们自身的发展的需要,无不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一、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办学层次上攀高。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将目标瞄向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照搬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和人才培养模式:有的刚刚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便提出要申办硕士点,似乎层次越高,水平就越高,有好高骛远的倾向。
二是办学规模上贪大。不顾学校发展实力,盲目扩招,导致教学用房、设备、实验室、师资、图书指标达不到要求,追求规模优势,忽视内涵发展,反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是学科专业求全求奇。不顾自身条件,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发展,多科性院校向综合性发展,似乎学科越齐全,水平越高。专业设置上追求“三越”,专业越多越好,专业名称越新奇越好,专业听起来越吸引考生越好。
四是办学模式上趋同。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乃至办学体制、筹资体制、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形式单一,“同质化”严重,千校一面,缺乏特色。
五是教学内容有待革新。教学内容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部分,教学内容的主要问题是陈旧、重复、脱节,造成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科技发展和现实需要的步伐,不能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
二、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新建本科院校在对办学目标水平定位时,既要考虑到教育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作用和学校资源投入具有周期长的特点,选择积极的,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目标,确保自身的发展为未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与知识储备。同时,也要考虑到现实条件基础与发展环境保障,不盲目追求学校发展的层次与规模。有少数学校一味追求外延的扩展而忽视内涵建设,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盲目贪多求全,过早提出开展研究生教育,盲目投入不但不能实现办学目标,而且会导致办学效益降低,特色不明显和发展后劲不足的后果。
2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原则
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自己的发展定位时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分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确认自己何所为和何所不为。要敢于取舍,善于选择,可为而不为,等于放弃发展;不可为而勉强去为,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如学科专业设置,不必过于追求综合性,应突出重点,扶优汰劣,根据自身条件、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抓好主干学科专业建设,建立科学的学科专业生长机制,创特色,创品牌。
3 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国内外众多高校的办学实践证明:科学而具有承续性和连贯性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应继承学校专科时期独特的办学传统和风格,使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能自然衔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同中求异”,创造特色,适应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办学功能和发展空间的拓展。
4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办学思想和“发展是解决学校根本问题的关键”的基本理念,用发展的思想和观念指导学校的发展定位。另一方面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要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提高的关系,注意自身结构要素的协调发展,注重在坚持发展现状与发展目标相结合、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基础上,突破经验的束缚,克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放眼于长远,科学地进行学校未来的发展定位。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
定位是高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一所高校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及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从学校的办学传统与办学现状出发,对自身在某一时期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位置和角色特征的选择。简单地说,定位就是一所高校确定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自己建成一所怎样的高校的问题。一般来说,高校发展定位主要从两个层面来考虑,一是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包括学科专业结构、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等方面:二是学校内部各元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服务面向。
1 发展目标定位
一所学校的发展目标,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具有战略上的指导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为省属或市属地方高校,与所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把发展目标定位为高质量的区域性大学。
2 办学层次定位
这里说的办学层次主要指人才培养层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主要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高专)三个层次。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应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在短时间内实现由以专科教育为主转向以本科教育为主。与此同时,不应忽视其他办学层次的适度发展。一是专科教育。因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之前,主要从事的是专科教育,在这方面积累了多年的办学经验,也有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不要因为升格而轻易放弃。二是研究生教育。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通过后,选取几个优势学科开展少量的研究生教育,有利于促进科研,提升师资水平,从而带动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3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的基本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格
健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精神,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强动手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 学科专业结构定位
学科专业结构定位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体系中,高校侧重设立学科专业领域。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定位,在总体上形成以1―2个学科大类为主,多学科差别性发展的格局。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定位选择,一方面是由这类院校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为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布局在某一地区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往往只有一、二所本科院校。所以,这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在重点办好主要学科专业的同时,应多学科专业发展,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品种、小批量”的需要。
5 办学特色定位
高校的办学特色定位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生源的基础。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对特色的概念给出了界定,即“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它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如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求、创造特色:一是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内涵建设方面,二是在服务领域和服务层次方面,三是在人才培养类型和培养目标、规格方面。如淮阴工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把自己的办学特色定位为:“形成以工科为主,机电一体化、现代交通工程、现代农业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特色;服务地方与服务行业兼顾的服务面向特色:面向基层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适用性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特色定位上,既要考虑学校的办学传统,又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服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继承在专科阶段长期摸索积累的丰富办学经验、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为地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6 服务面向定位
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定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又一战略选择。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应考虑地方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当地重点培养各类合格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服务地方的特色观,是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解决发展空间和服务面向问题。服务地方的特色观,首先表现在区域特色上。当地政府希望地方高校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切实需要的人才,地方高校为地方培养人才,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和社会服务也是高校职能之一。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点,其产业结构不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地方高校要切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大力培养当地社会急需的人才,促进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只有当地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了,对人才的需求才会进一步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
四、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定位时,应该综合考虑学校的情况、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环境、社会的需求等因素,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定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澄清错误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第一,认清人才与学校的类型、层次的区别。类型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事物进行划分所形成的种类。层次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若干参数或某一参数的变化而形成的等级。类型是横向的划分,而层次是纵向的划分。高校培养的学生可分为学术型、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四种类型,培养的层次可分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学历层次(除专科生层次的学术型人才)。高校的类型有研究型本科院校、教学型本科院校、职业技能型本科学校。高等学校层次,如根据隶属关系划分,可分为教育部直属、中央其他部委所属和地方政府所属院校。高等学校分工明确、定位明确,方可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正确看待“大而全”与“少而精”。在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中存在一种不顾及学校的具体情况,错误追求“大而全”的做法,在学科、学校规模、科研数量等方面求多求全。纵观中外各国高校,无论是研究型本科院校,还是教学型、职业技能型本科院校,无一例外走的都是特色兴校之路。他们的经验证明,特色的定位十分重要。学校不必刻意追求“大而全”,“少而精”同样也能促进学校发展。只有走特色发展的道路才符合高等学校发展规律,学校也只有办出特色方可获得长远发展。
2 认清本校条件。循序渐进谋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学校到本科院校是一个飞跃,新建本科院校应充分认识到专科学校与本科院校的不同,了解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校各方面工作内容、要求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新建的本科院校各项工作都需要进行改革,应认清学校原有的办学基础,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有哪几项有可能获得迅速提升,看清学校与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所存在的特点与优势,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明确学校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并在不同的阶段实现不同的目标。
3 了解社会需求。掌握服务方向
新建本科院校了解社会的需求,找准服务方向,一则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造成人才浪费,二则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中,虽然这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学校在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较多,但是,这些新建本科院校是顺应着当地经济建设对人才的急需而建立的,对所处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已经成为当地的教育和科研中心。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更应立足当地,把为当地的经济、科技、文化服务放在首位,这既是权利也是责任。
参考文献:
[1]朱中华,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4,(4)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海洋类高等院校定位研究尚未涉及,缘由有二:一是,基于学科特点划分的高等学校类型中,海洋类高等院校隶属于农林类院校,还未从中独立出来;二是,学术界对于高校定位研究从整体上较多地涉及基础理论层面,实务层面所涉甚少。学术界对高校定位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与“基本论题”两个方面。在高校定位的内涵研究方面,戚玉觉认为已有文献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界定:一是高等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系统;二是高等教育市场和营销学;三是宏、微观层面[1]。亢雄从研究视角出发,将高等院校内涵定位研究概分为系统分层说、系统角色说、人才培养职能说、教育理念说、战略选择说、大学制度说、教育产品说以及优化过程说等八个方面[2]。在基本论题研究方面,宏观层面,张阳[3]从高等院校分类管理和高校定位的关联性方面对高校定位问题进行探讨;张耀萍等[4]、黄启兵[5]、韦洪涛等[6]25-27从高等院校定位的各影响因素分析了高等学校定位问题;马培培[7]探讨了高等学校层次定位相关问题。中观层面,邓耀彩[8]与陈厚丰[9]55-60论证了高校定位的实施主体;李军[10]、上官剑[11]研究了高校定位的误区。微观层面,金硕[12]、张爱淑[13]76-80等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高校定位问题。从上述分析来看,学术界对高等学校的定位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注重宏观和中观层面,轻视微观层面研究;注意把握高等院校定位问题的本体论而缺少相应的研究分析工具。笔者认为,对于海洋类高等院校的定位分析,要在借鉴高校定位理论相应成果基础上,注重结合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以及面向服务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客观性的分析。
一、海洋类高等院校定位理论的逻辑基础及相关内涵分析
笔者认为对海洋类高等院校的准确定位首先需要做好三个前提工作:一是,对海洋类高等院校分类进行界定,这是定位研究的逻辑基础。二是,对海洋类高等院校办学目标进行客观评析,这对定位具有指挥棒的功能和功效;三是,对特色定位进行辩证地探讨。高校分类与高校定位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概念。从二者的联系上看,高校分类是高校定位的前提条件,而高校定位是落实高校分类的重要保证;从二者的区别来看,高校分类是解决高校的社会地位高低问题[14]。如果分类不清,势必导致各高校定位不明,发展目标错位,发展规划不合理并难以实现。因此,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分类标准,一方面可以为决策者及其用户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为高等学校合理分工提供适当的政策分析工具和准确的情报。没有科学、合理、可行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法及其标准,高等学校就不可能明确定位,政府就不可能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及其机构的发展状况[6]26。高校办学目标是高校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实际发展状况,在政府、市场的双重影响之下对自己所达标杆的一种认知。笔者认为高校定位与高校办学目标是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依价值目的论,高校定位是高校依办学目标对自己角色的客观归位;从内容关联看,高校办学目标是高校定位的核心,它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它既是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的一个前提和基础。作为高校办学的奋斗目标或努力方向,办学目标定位就是在科学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基础上,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此系统可以是某一区域、某个行业、某个国家甚至是全世界的高等教育系统,也可以是以某类学科性质为特征的高等教育系统[13]79。特色是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15],是一所学校区别于他校的显著标志,是高校得以生存的根本缘由。在强调以质量和特色立校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我们需要谨慎地看待高校特色问题。张楚廷对“个性”(实际上就是“特色”)有如下精彩的表述:在发展中形成个性;在全面发展中形成个性;在自由的发展中形成个性;个性的充分发展才能导致多元化;个性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在某个层面上来说是完全相同的,它们都离不开一个词就是“发展”[16]。从上述表述来看,高校的特色建构在学校完全、自由、充分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特色的产生是高校在优胜劣汰的情境下不断进行自我调适的历时性过程。通过高校分类来引导我国高校定位,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尽可能地缩短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时间;二是尽可能地减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无序的损失,有效降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乃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本;三是尽快地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引向多元、开放、弹性的正确方向,形成精英与大众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9]59。同时,科学的高校定位可以明确学校的责任和前进的方向,使学校获得理性导向的指引,确定哪些地方是自己发展的重点。每所大学只有定位准确,才可以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旦定位不准,特色的形成便没有了根基。同时,不科学的定位也将会导致高校办学特色的迷失、竞争力的下降,从而造成不利的、被动的办学局面。
二、海洋类高等院校自我定位及误区
目前我国1000多所普通高校的发展层次可以用一个圈层图来表示(见图1),从里往外第一圈大概有10所左右,基本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第二圈大概有25所左右,基本目标是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两个圈所涉及的35所就是进入“985计划”建设的高等学校。第三圈大概有21所左右,是除了“985计划”建设高校之外的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第四圈大概有39所,和前三圈合起来是进入“211工程”建设的95所高校;第五圈大概有170多所,是经批准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第六圈大概有230所左右,是经批准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第七圈大概有100多所,是培养本科生的高校;第八圈大概有800多所,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大专层次的高校[17]。我国海洋类院校截止2011年5月份有5所,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以及浙江海洋学院。根据上述圈层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属于第二圈层,上海海洋大学属于第五圈层,大连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属于第六圈层。这一海洋类高等院校类型的划分为我们探讨并准确界定海洋类高校的定位提供了一个必要前提。结合上述5所海洋类高校的门户网站及其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的自评报告,各高校的自我定位和拟定发展目标如下面两表所示:海洋类高等学校定位,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一是,一所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二是,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海洋类高等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三个方面。海洋类高等学校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是指根据高等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学科分布、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等。总结上述海洋类各高校的自主定位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笔者认为其共存的误区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为理念,二为行为。在理念层面上,海洋类高校的发展目标都追求“类型求全、层次攀高、规模求大、水平一流”。即:办学目标定位在类型上趋向于多科性、综合性;层次趋向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研究型;规模上趋向万人以上的巨型大学;办学水平上趋向世界一流、国内一流、行业一流,并且办学实力越强的高校越趋向于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不可否认,不同类型的海洋类高等院校应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但是某些高校尚未凝练出自身的办学理念,或者没有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这可能会对其办学目标的明确定位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些海洋类高等院校本来教学质量不错,但为了设立研究生学位点,便要求教师都去搞科研,结果科研竞争力没有上去,教学质量却受到了影响。在行为层面上,一是各海洋类高等院校设置的学科和专业雷同。各院校虽然对学科、专业予以了足够重视,但是在具体的学科、专业设置上,没有结合地区的特点,具体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可发展的空间,而是随大流、赶热门,结果造成了专业的重复设置和资源的浪费。二是在培养模式上,各海洋类高等院校未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和客观需求出发,亦步亦趋地照搬一些重点大学的模式,致力于培养学术性的人才,使原本在培养本、专科生上有专长和特色的院校,纷纷放弃自己的阵地,通过“联合办学”等形式追求升格。三是在服务面向上,除浙江海洋学院的办学目标定位为“我国中部海洋人才培养基地”,其他海洋类高等院校都是将办学目标定位与“国内外”或“世界”大学看齐。
三、海洋类高等院校定位重构的因应方略
结合目前海洋高等院校自主定位存在的误区,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建构由政府、高校与市场三个主体参与的适度引导、自我分析、面向市场的运作机制。就政府方面而言,适度引导机制建构需要政府的功能定位立足于宏观上的有为和微观上的不为。在宏观方面,政府应该在海洋类高等学校定位中发挥指导作用,为其发展定位提供有效的指南。其中教育主管部门是主要力量,要针对海洋类高等院校的战略定位和规划,改革的方向和主要内高校名称高校定位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教育体系完备,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以水产、海洋、食品、渔业经济与渔业管理等学科为主,农、理、工、经、文、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省属高校。高校名称办学目标中国海洋大学到2025年建校百年前后,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或更长一段时间,立足海洋强国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强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面跨越,力争使学校跻身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大连海洋大学全面创建学科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上乘、整体办学实力达到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上海海洋大学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理、工、农、经、文、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科研并重,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争取到2020年,建设成为办学特色明显并国内一流、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海洋大学,成为我国中部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引智载体、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容等关键问题,作出科学系统的判断。在微观方面,要完善、保障和落实海洋类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使得高校在微观层面上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置微观性事务。需要强调的是,政府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各个类型的海洋类高校的差异,不同类型的海洋高校的办学自应当有所区别。对研究型海洋类高等院校,应该给予较多的办学自,鼓励其在科研方面能够有更多的空间来做出成绩,而对一些应用性、教学型的海洋类院校,则应当加强对它们的调控和引导,使它们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避免它们盲目地向一些研究型大学看齐,造成培养出的人才既达不到研究型人才的标准,同时又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而导致动手能力差和经验不足,乃至“高不成、低不就”。就海洋类高等院校自身而言,在发展目标、办学类型、服务面向、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办学特色,以及办学层次与规模等方面,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条件,二是要面向市场需求,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具体地说,在发展目标、办学类型,以及办学层次与规模等方面,由于海洋类高等院校所处的高校圈层有所区别,各高校应当根据所处的圈层对自己定位有一个准确界定,同时,也应当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带来的办学层次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定位。在服务面向上,除作为“985计划”的中国海洋大学面向整个中国外,其他海洋类高校应当立足于各自所在省或直辖市,为各省或直辖市的社会经济服务。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办学特色等方面,海洋类院校应当以自身学科布局为突破口,突出人才培养建设,凸显办学特色。突出特色就是显示差异。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学校明确战略重点,找到发展的突破口,做到纲举目张,以点带面。面面俱到是很难有所突破的。笔者认为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应是海洋类高校办学特色建设的突破口。海洋类高等院校特色专业与国家重点学科情况汇总见表3和表4。高校的品牌一定意义上就表现在学科和专业结构上,尤其是在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上,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无我有”只是潜在的特色,是办出特色的条件之一;“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才是真正的特色,唯此才能区别具有相同学科专业的不同院校,才能在教育市场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才能吸引高校生源、形成高校的社会地位。海洋类各高校应当以本校特色专业为突破点,同时以特色专业依托的学科为龙头,突出各校区别于所在地方各类型高校以及全国相类同院校的特色学科布局,培养特色人才,凸显办学特色。
一充分认识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1学科建设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凝聚学科人才,促进学科带头人成长,改善学术梯队结构的关键
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支撑,加强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学科平台,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是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的明智之举。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和环境来吸引和凝聚学科人才,努力创造条件培育学科带头人,改善学科梯队结构,促使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2学科建设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形成自身优势与特色,提高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根本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集中力量、凝聚优势,对代表学科前沿方向,体现学校特色,能为本校夺标、争取较大荣誉的一批优势学科进行重点倾斜和重点扶持,形成自己的重点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凸显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又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协同发展。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档次、学术声望乃至生存竞争力。因此,抓好重点学科建设,不仅有助于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带动学校整个学科建设上水平、上档次,而且也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1]
3学科建设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为地方公安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能否找到新的生长点和新的发展方向,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学内容,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教学改革深化到一定的程度,要有突破性的进展,需要以学科的发展来带动和支撑。因此,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必须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和学科点,才能保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只有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基础、为支撑,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警务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公安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科学合理地定位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专业
学科建设是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要搞好学科建设,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定位。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定位,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各自现有学科(专业)优势、“二十公”会议提出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要求和主要服务面向的地方特点来确定。下面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说明有关学科专业定位问题。
湖南警察学院学科专业定位为:以法学门类下的公安类学科为主,辅之以法学门类的法学类学科、工学门类下的公安技术类学科和管理学门类下的行政管理、公安管理学科,逐步形成公安类学科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非公安类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这一学科定位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
1注重传统,凸显优势学科原则
湖南警察学院现有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行政管理9个本科专业(其中前5个属于公安类专业,后4个属于非公安类专业)和2个本科专业方向,还有刑事侦查、治安管理、刑事科学技术、国内安全保卫、禁毒、经济犯罪侦查、道路交通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共事务管理和文秘等10个专科专业(其中前7个属于改制生公安类专业,后3个属于非公安类专业)。在现有的这些学科(专业)中,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学是优势学科专业,其优势表现在:一是这4个专业设置较早、质量较高,教学水平和研究成果位于全国公安院校的前列;二是这4个专业的师资力量较强,全院73%的教授和80%的副教授集中在这4个学科专业上;三是这4个专业课程的教材、图书资料比较齐全,相关的仪器设备比较先进。所以在学科定位时,要把这些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
2面向现代化,优先高新技术类学科原则
根据“二十公”会议提出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要求,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等公安类学科是我国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所需要的学科,处于主要的优先发展的地位。与公安学科密切相关的法学、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非公安类学科,是对我国各行各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热门学科,同时我国公安执法的正规化和警务手段的现代化越来越依赖这些学科的发展。加强对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高新技术类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可以促进现代科学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提高公安装备的科技含量和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加速实现“二十公”会议提出的“公安工作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出现新的跨越”的奋斗目标。[2]
3瞄准地方,突出应用型学科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又不平衡,必然使地方公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因此我们在研究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定位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为本地经济建设和公安工作服务、为本地培养输送应用型警务人才的问题。湖南警察学院所确定的主辅学科,就不能不优先考虑适合湖南省及周边省份的公安工作和本地其它相关行业的人才需要。
三理性选择和构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模式
从宏观层面而言,高校开展学科建设,应考虑其与院校的办学定位、科研、教学等关系;微观上,要重视枝节修善,如学科遴选、布局结构、方向凝练、梯队组建等。鉴于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基础薄弱、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低效、水平低下等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建设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选择“瞄准目标夯实基础分析特优重点突破生态平衡稳步超越”的发展模式,结合已有基础和办学优势,迅速凝聚院校的“最强、最精、最优”,将其作为建设重点,以此为突破口形成科学的学科发展格局。
1瞄准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和指针。作为新生力量,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不能“盲”,既要积极大胆借鉴,也要自求创新获取“原产地”效应,同时还要重内在修炼、务实进取,开创自主品牌,凸显公安特色。
那么,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当瞄准什么目标?我们认为就是凸显学科特色,争取高层次学位点,提升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将“争取高层次学位点作为奋斗目标”,对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一方面,公安系统高级警务专门人才的稀缺,客观上要求公安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扩大规模,以满足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新建公安本科高校自身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学位点建设与发展。因为,高层次学位点是汇聚高水平专家学者的一个重要平台。如果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只热衷于教学,不以追求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点为目标,那么是很难留住真正大师级的人物的。当然,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短期内一般难以争取到硕士特别是博士学位授权点,但是,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在某个优势专业,尝试培养专业硕士。譬如四川警察学院从2012年起,开始招生培养警务硕士,很值得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习和效仿。
2夯实基础
目标是引领前进的方向,坚实的基础是实现目标的先决条件。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能否成功,基础是否厚实很重要。打基础好比打地桩,基础不牢固,“楼”也盖不高。因此,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讲究厚积薄发,要抓好学科基础设施、基本保障、基本条件建设等。
3分析特优
所谓分析特优,就是考察自身有哪些特色和优势。特色和优势是生存之根,是竞争之本。院校发展如何不在于模仿或随从的程度,而在于由内而外具备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有内涵和品质,在于自有的“杀手锏”。[3]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既要考察得天独厚的“先天特色”,又要分析日益养成的“后天特色”。要充分考虑地域环境和特征,利用和深度挖掘地域优势,充分体现地方区域特色,如云南警察学院的禁毒学学科就凸显了浓郁的地方区域特色,培植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彰显了蓬勃的学科生命力。
4重点突破
学科建设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消耗大量资源。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因此我们在设法扩补资源努力的同时,不要在资源分配的问题上平均用力,而应把更多资源投放到最有实力、最有潜力、最能体现特色和优势的方面,“一定要有重点,哪几个学科要重点发展,不行的要慢慢淘汰掉”。[4]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把现有的力量集合起来,优先考虑重点学科,在政策、投入和配备等上给予重点支持,使之成为高级人才汇聚、先进思想活跃、研究氛围浓郁、配备设施齐全的“平台与基地”。
5生态平衡
学科是一个复杂而美妙的生态系统,栖于其中的学科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与共生现象,一类学科必然与其他学科发生关联,如此,学科间形成了复杂的链网结构,并使学科发展存在着互动效应,若顾此失彼,长远看将对学科发展不利,因此我们应重视这种平衡,在抓重点建设的同时实现学科的“重点、主干、支撑、生长”层次化支撑与推进,最终实现学科的链网结构、生态化发展。[5]
6稳步超越
学科发展关乎学校命运和前途,我们应脚踏实地、稳步前行。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分段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一丝不苟做好各项工作,不盲目比攀,不好大喜功,不急于求成,在“同质化”竞争中以“异质”实现领先,实现“同质竞争、异质生存”式的发展和超越。[6]
总之,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一要定准目标,二要打实基础,三要抓住重点,四要凸显特色,五要生态平衡,六要稳步超越。六者协调统一,科学发展。要以先进的学科建设理念为指导,探求最佳突破口,塑造优势和特色,确立可行的建设模式,展开系统建设,形成“独、绝、精、优”的学科结构布局和体系。
参考文献
[1]夏宏奎.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J].江苏高教2006(1).
[2]周章琪.省属公安本科院校如何定位[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2).
[3][5]朱明.对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