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6 02:2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力资源工作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就业
(一)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城乡劳动力资源基础台账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完善,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继续做好充分就业街道、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加大《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力度,确保就业失业登记证应发尽发、尽发快发,全年办理发证1320人。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帮扶,全年帮助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460人,带动就业1840人。组织人员到市就业训练中心开展技能培训330人。
(二)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扎实做好“三对接”服务。一是做好岗位对接,加强对辖区内新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重点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摸底,健全台账。适时开展送岗位信息进农户活动,全年组织33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开展的各类招聘活动,积极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就业。二是做好培训对接,狠抓新招员工技能培训,在新项目开工前提前介入,开展订单培训、联合培训,为市内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人才保障。三是做好政策对接。通过上门宣讲政策、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措施,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使企业自觉规范用工行为。引导企业做好规范用工合同、工资结构、参保缴费等工作,协调处理好各类劳资纠纷,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双赢。
(三)加强“志·能”激发培训。积极组织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困难家庭子女到就业训练中心参加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就业援助,深化实施全程关爱,全年组织培训404人,力争帮助90%以上的学员实现就业。
二、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认真落实国家、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培育城乡居民主动参保、多缴长缴意识,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人均缴费水平,确保续保缴费率、待遇发放率达到100%,全年新增扩面0.5%。强化对农行转账服务点的监督,杜绝收取手续费、强制搭车消费等现象。做好社会保障卡的申报发放工作,做好信息采集,准确率达到100%。档案整理归档规范。
(五)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坚持量质并重,深入抓好政策宣传、抓好待遇享受典型案例宣传,提高参保积极性,11月30日前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续保缴费率达到100%。注重提高经办服务水平,数据录入准确率达到100%。
(六)扎实开展退管服务工作。加强社区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和活动场所建设。指导社区做好退休人员管理登记建档服务、离退休人员义诊保健服务、健身互助指导服务、退休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做好参保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扎实开展退管服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每个社区组织开展退管服务活动2次以上。
三、进一步提升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能力
(七)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台账,实行“一镇(办事处)一册”、“一企一卡”。协助做好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活动,督促辖区内用人单位参加劳动保障年检。对受理的举报投诉,要积极调解,化解纠纷。
(八)健全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加快推进企业、镇(办事处)、街道调解组织建设,辖区内规模企业建立调解组织不低于50%。充分发挥企业和镇(办事处)调解组织的作用,积极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把劳动人事争议尽量化解在基层。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九)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壮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真正做到致富一人,带动一方。各镇(办事处)要规范健全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年新增入库50人以上,第五届市管乡土拔尖人才届中年度考核面达到100%。
五、进一步推进基层平台建设
(十)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按照机构、人员、场地、制度、职能、经费“六到位”要求,切实加快镇(办事处)和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硬件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镇(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要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经办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简化流程,提高效能,推进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12年,广西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心工作大局,正确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不断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稳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区人社系统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依法行政和宣传调研工作上新台阶。
一、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制工作的重点
围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和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增强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依法公正受理审理案件,以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行政复议的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行政复议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动做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劳动合同法〉办法》的调研起草工作,推动尽快出台。此外,还要加强规范性文件法审、评估和清算工作。二是加强规范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进一步规范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三是努力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着力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切实提高行政复议水平,高度重视和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树立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二、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工作目标
坚持执政为民,以“深化政务公开,畅通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务服务”为目的,加强政民互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窗口的规范管理,确保窗口无超时办件、无投诉现象。二是积极开展重大项目联合审批活动,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保障方案审核工作。三是按照自治区的部署,继续深入推进扩权强县工作,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四是做好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和项目操作规范修订工作,贯彻落实好自治区明确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文件。五是积极开展政务服务窗口的“创先争优”活动,认真组织实施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评议评价活动,组织窗口工作人员深入企业送服务;召开服务相对人座谈会,吸纳促进窗口工作的意见建议,打造政务服务意识更强、政务服务水平更好、群众满意度更高的政务服务窗口。六是加强对本系统基层政务服务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促进广西人社系统政务服务窗口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宣传工作总体安排
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着重抓好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典型宣传、文化培育等工作,切实增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性、群众性和实效性。加强策划,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创新形式,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对外宣传工作新发展,为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是按照《2013年全区人社系统宣传工作要点》,加强人社系统宣传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不断提高宣传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广西人社系统在各级领导、社会和公众中的形象。二是创新宣传工作的方式和形式。要加强策划,突出重点、亮点和政策宣传。紧紧围绕人社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找准切入点,创新宣传形式,组织打几场宣传攻坚战役,抓住走在全国前列的亮点、重点工作和政策,搞好组织策划,让领导干部和先进典型走进电视台、电台、网络进行专题宣传和系列宣传。要进一步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形成立体化的宣传格局。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争取各大媒体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大力支持。要善于跟媒体打交道,切实加强对新闻单位的联系与服务。要加强各级网站和各类本系统媒体建设工作。全区人社系统要大力支持区厅门户网站建设,积极向门户网站输送稿件和相关信息,及时答询网民关注的各类信息,切实把回应网友的关注作为转变作风的措施来抓好。完善广西电视台驻本厅电视台记者站建设,探索开展自办视频访谈节目。同时,要支持做好报刊发行宣传工作,努力提高人社报刊的覆盖面。三是创新各类宣传形式。通过文艺表演、演讲和以案说法等群众喜见乐闻的形式,深入基层企业和用人单位宣传人社法律法规和政策,在经办机构和基层社会保障所印发资料。四是完善宣传工作机制,形成宣传合力。宣传部门要发挥指导、组织、协调和服务的作用,做好重大政策、重要活动、重要工作的宣传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各业务部门要对推进本业务政策、活动、工作的宣传工作负责,各部门单位要在本厅、局的领导下,形成宣传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各部门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大家要按照工作职责和任务,把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宣传合力。五是提高宣传效率,强化激励措施。要坚持定期新闻(通报)制度和不定期的专题新闻通报制度;进一步推进与新闻单位合作机制建设,通过专题策划会、调研会等,共同谋划开展宣传工作。建立完善宣传奖励和新闻发稿通报机制,争取对对外宣传报道、网站信息、网上问题答询等多种方式给予奖励和通报表扬;进一步调动本系统工作者积极性,进一步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六是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控工作,提高舆情引导能力。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控和报告制度,完善舆情监控和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对重大舆情舆论的正面引导。七是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积极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建设工作。八是组织做好2013年度“六五”普法考试工作,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
四、调研工作的总体思路
着眼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着眼于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在增强战略性、前瞻性上下工夫,在提高建议及时性、有效性上下工夫,在拓展调研广度、深度上下工夫,努力把广西人社系统调查研究工作推向新台阶。一是全区人社系统要按照《2013年度全区人社系统调研工作要点》的部署,围绕社会经济大局和人社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为各项政策和工作的顺利完成献策出力。二是要建立健全集中调研制度。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年至少要开展两次集中调研活动,上半年重点进行专题调研,下半年要重点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调研,各级领导干部每人每年至少牵头开展一项专题调研。各市人社部门的专题调研计划与调研报告要及时报厅政策法规处。三是要把成果转化与制定政策结合起来,与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意见。自治区人社厅将编发《调研专刊》,摘要刊登优秀调研报告,促进学习交流和成果转化;将不定期编辑出版《广西人社调研专刊》,就全区人社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跟踪和调研,为领导和部门决策提供服务。
一、上半年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506人,完成目标任务8000人的81.3%;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82人,完成目标任务2800人的8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66人,完成目标任务1100人的87.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34人,完成目标任务8000人的122.9%。组织劳动力参加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4620人,完成目标任务3300人的140%。帮助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467人,完成目标任务460人的101.5%;带动就业1899人,完成目标任务1840人的103.2%。《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1177人,完成目标任务1320人的89.2%。组织人员到就业训练中心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33人,完成目标任务330人的40.3 %。组织参加“志·能”激发培训283人,完成目标任务404人的70%。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市适龄城乡居民续保缴费154787人,完成目标任务165182人的93.7%;新增扩面1608人,新增扩面率1%;待遇发放准确率、信息数据采集准确率均为100%。城乡居民办理社保卡85124张,完成目标任务63000人的135.1%;发放社保卡回收工本费28850人,回收率60.2%。
(三)劳动关系。完成用人单位信息采集254家,完成目标任务250家的101.6%。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年检135家,完成目标任务的56.5%;指导帮助用人单位建立调解组织62家,完成目标任务72家的86.1%。协助调处案件23件,达到预定目标。
(四)基础平台建设。镇(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经费正确使用率100%。在各类媒体发表宣传报道66篇,完成目标任务90篇的77.3%,完成调研文章2篇。
新增入库人才和农村拔尖人才届中年度考核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协助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检查工作暂未展开。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
(一)全力服务企业用工。今年以来,各镇(处)人社服务中心按照局党组“服务再升级”的相关要求,坚持以服务企业用工为重点,立足实际,积极作为。
一是大力落实就业政策,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玉泉人社服务中心上半年成功为20名创业人员获得创业扶持资金100万元;为全处农家乐旅游经营户争取扶持资金,上报扶持户20户。其中为辖区鸡公岭农庄成功申报湖北省五星级农家乐,为王大岩农家山庄、张家坡农庄、吉祥园农庄、茗茶淡饭成功申报湖北省四星级农家乐,带动就业336人。淯溪人社服务中心在政策上优惠,在资金上优先,帮扶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90人,带动就业305人。王店人社服务中心对创业状况进行跟踪服务,帮扶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 28户,带动就业112人。全市镇(处)人社服务中心共帮扶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467人,带动就业1899人。通过帮扶成功创业,极大地带动了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二是扎实开展“三对接”服务,认真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做好岗位对接是关键,玉阳、坝陵、河溶、庙前、王店等人社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对辖区内新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重点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摸底,健全台帐。同时通过开展“送岗位信息进农户”活动,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各类招聘活动,积极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就业。坝陵人社服务中心通过走访辖区企业,了解用工现状和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就业典型,联动西泉食品、金盛太阳能等企业洽谈校企联培事宜,缓解了就业和用工压力。王店人社服务中心工作扎实,深入辖区16个行政村和社区,对辖区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建立了台账。半月、两河、河溶、玉阳、坝陵等人社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劳动力参加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全市各镇(处)组织劳动力参加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共计4606人。做好培训对接是重点,半月、玉阳、玉泉人社服务中心把新招员工岗前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个突破口狠抓落实,在新项目开工前提前介入,开展联合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人才保障,三个镇(处)共组织人员到就业训练中心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33人。做好政策对接是保障。坝陵、两河、玉泉等人社服务中心勤走访,广宣传,主动上门宣传讲解政策法规、现场发放宣传单,引导企业自觉规范用工行为,确保劳动关系和谐,促进了企业稳定发展。
三是继续实施“志·能”激发关爱工程。玉泉、玉阳、庙前、两河、河溶、半月等人社服务中心把“志·能”激发关爱工作作为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有效抓手,不断创新志能激发方式,组织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困难家庭子女到就业训练中心参加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就业援助,深化全程关爱,使“志·能”激发关爱工程真正成为困难家庭的“福民工程”、“惠民工程”。
(二)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缴费工作。
各镇(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新举措,强化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缴费工作有力推进。各镇(处)党委、政府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安排人社工作,还以文件形式印发了《2014年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和《2014年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考核办法》,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村(社区)。玉泉、坝陵、王店、河溶、两河、庙前等镇(处)党委、政府还召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会议,全方位引导居民续保缴费。河溶镇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2014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征收工作情况的 通报》,加强对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缴费工作进度的督办力度,实施“三三制销号法”,全力以赴促征收。玉阳办事处采取“每天督进度、一天一结账”,半月镇注重对多缴长缴的宣传,人均缴费居全市首位。玉泉办事处做到早谋划、早发动,淯溪镇发扬“5+2、白+黑”的工作精神,开展一线前置服务,在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开展城乡居保费收缴工作,收效明显。庙前镇抓住在外务工人员春节返乡时间点,加大征缴力度,续保率达96.6%,新增扩面人数达1%。
(三)切实抓好劳动保障维权工作。
10个镇(处)以人社服务中心为主体,不断健全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提高了自身执行政策法规的水平和能力,调处劳动关系纠纷案件的技巧和经验得到展现,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就地、就近及时调处化解。坝陵、河溶、淯溪人社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届调解员培训班,玉泉人社服务中心积极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接受群众劳动争议法律咨询85人次,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案件8起,涉及22人,成功调解6起。玉阳人社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有计划地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工作,为辖区内企业调处劳动纠纷案件6起。上半年,各镇(处)人社服务中心在劳动保障监察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具体指导下调处案件26起。
(四)深入推进基层平台建设。
继续深化人社工作“基础建设年”活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形成了市、镇(处)、村(社区)层级管理模式,通过逐级分解任务、督办落实、考核兑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镇(处)基层人社服务平台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今年玉阳、玉泉、庙前人社服务中心新(改扩)建已全部完成,进驻办公,加强了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河溶、淯溪人社中心正在建设之中,王店已确定新建选址,也正在筹建之中。各村、社区基本的办公条件得到保障,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获得就业信息不出村、享受社会保障服务不出村。基层人社业务网络系统实现了数据集中、全市联网、信息共享。通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镇(处)人社服务中心党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得到增强,能够做到主动服务、温馨服务、优质服务,让群众少耗时、少>:请记住我站域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填报《工作目标任务完成进度表》数据情况和工作总结看,仍有部分镇(处)对局印发的《工作要点》和《工作考核办法》还缺乏认真分析研究,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填报《工作目标任务完成进度表》数据不准确,未与相关单位进行认真核对,有些工作数据相差太大;有的对目前还未开展的工作不能充分确定也填报了;有的工作总结过于简单,缺乏“新、亮、特”,没有全面反映出半年工作情况。
一、突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一)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坚持把主动公开作为政府信加大主动公开力度息公开的主渠道,扩大主动公开信息量。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社会热点跟踪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群众满意度。建立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澄清制度,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要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工作总结及今年的工作要点,鼓励和引导群众对进行评议和监督。
(二)稳步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按照国家法律法稳步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预决算信息公开规和有关工作部署,积极稳妥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规范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范围,及时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做好财政预决算信息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工作和其他相关基础工作。
(三)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要加强依申请公开工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答复机制。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明确责任,确保答复意见统一。要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敏感问题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高回复质量。强化依申请公开工作意识,准确把握依申请公开处理原则,完善受理、审查和答复程序,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敏感问题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宣传。要会同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宣传。共同开展工作,通过联手合作,形成工作合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二、规范行政行为,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一)清理确认行政权力。要结合我区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及“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市级示范点创建活动,重新核定行政职权,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并依法向社会公布。同时,要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并依法公开权力行使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权利等内容,统一工作标准,严格行政程序,健全行政权力运行机制。
(二)积极推进决策公开。建立健全决策规则和程序,积极推进决策公开。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专家咨询评估等制度,努力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努力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督。要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和完善对网民留言的收集、整理及回复制度,加大跟踪处理和督促落实力度,不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三、加强督促检查工作,严格责任追究
(一)健全行政审批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行政审批项目动态评估机制。对超越职权审批或者不按规定实施审批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审批部门负责人和审批责任人的行政及法律责任。
(二)坚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常态化。局综合股要坚持落实信息公开的基础工作、制度建设、信息更新、信息报送、网站建设等基本情况,并定期予以公开通报。
四、进一步抓好学习培训工作
(一)制订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建立业务培训制度。
关键词:组织变革;绩效管理;考核
中图分类号:D035.2文献标识码: A
组织的发展过程通常要历经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稳定期乃至衰退期,若经过及时的战略调整和浴火重生的洗礼,则能够进入螺旋上升发展的新的循环轨迹。组织机构与人员除了在成熟期与稳定期相对稳定外,其余时期都是相对渐进变化的,这是组织发展的内在机制与战略目标相适合的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处于组织机构变革与人事震荡时期的绩效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如何着手呢?
1组织变革,考核受挫
组织变革时期,机构不确定,人员流动频繁。从表象特征上看,对部门的考核工作来说,考核者是谁、考核数据资料由哪个部门收集和出具、如何收集,都不明确。同样,因部门职能发生改变,考核办法与指标也需要调整;对员工的考核工作来说,因人员变化较大,考核工作执行人与被考核对象都不确定。
从深层次的矛盾来看,一是组织机构调整会引起领导者的变化,领导者的思路与行为方式影响着考核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规章制度不健全,领导权力较大的公司更是如此。二是组织机构会根据公司战略的变化而调整,战略调整对绩效考核工作有着决定性影响。目前,很多公司都引进了战略管理、目标管理,与之配套作为衡量评估绩效的工具则普遍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而KPI考核本身就是以公司战略性目标层层分解出的部门指标、个人指标为依据的。公司战略的调整变化,必然引起连锁反应,使部门与个人考核指标随之改变。
所以,在组织变革时期,绩效考核工作常常面临如下问题:
考核权威性受到质疑
有些组织的绩效考核体系本身不够完善,部门考核结果、员工考核结果往往需要较为深入地沟通才能被当事人所接受。在变革时期,公司人员变动比较大,容易人心惶惶。再加上因考核的主体缺失、变化或者业务技能不够专业,其准确性、有效性、权威性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更会受到被考核对象的质疑,考核结果的激励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考核工作疲于应付
由于变革时期面临的复杂形势,有些组织虽然已经有完善的考核方法,但在执行过程中删繁就简、变形走样,主要是迫于上级或其他方面的要求和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绩效考核难免出现得过且过,以形式主义应付了事的局面。
考核工作的组织、衔接不顺畅
考核工作一般由人力资源部进行组织,各部门共同协助参与。组织机构变化后,有些部门的职能,参与指标监控、提供数据的人员都会发生变化,甚至考核工作的流程也会与之前有所不同。如不及时加以明确规范,当考核工作真正开始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处处碰壁,推进不下去的情况。
虽然如此,组织机构变革也提供了重新划分部门、分配职能的机会,为打破原有固定思维的束缚,重新设定绩效、考核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改进绩效体系带来了机会。
2把握原则,随境而变
变革时期考核的原则
变革需要勇气,同时伴随着阵痛,人力资源部面对组织出现的变化,要及时调整考核工作策略,以免手忙脚乱。在这一时期,考核工作可以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变”与“不变”相统一。“不变”主要体现在:
第一,程序不能变。组织单位考核的程序要坚持PDCA闭环运行的原理,经历考核工作通知、数据统计汇总、资料收集整理、成绩核算、结果报批、结果反馈、绩效面谈等阶段。
第二,时间不能变。考核工作要如期启动,按时完成。否则容易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再重新开始阻力会更大,还会让员工感觉公司处于“半瘫痪”状态,影响人心,组织涣散。
第三,标准不能变。考核指标及考核标准在公司经营绩效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不能降低。
那么“变”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考核工作执行人、审核人、签字负责人、反馈对象都可能发生变化。
第二,组织机构的职责、名称、人员可能发生变化。
第三,考核的具体执行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变通。例如:由于组织机构调整,部分指标在考核标准前后发生变化无法统计,各部门分数会出现满分达不到原指标设计的情况,那么在确保公平前提下可以考虑对分数进行折合换算。
对组织进行考核的工作要点
在组织对下设部门进行考核时,可把握如下要点推进:
第一,对于考核工作已经开始,组织未完成机构调整的,可按照原有的绩效考核办法与方案施行。
第二,对于在考核期内经过合并、分拆、新设立的部门,人力资源部要及时编制部门职责,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第三,新的组织机构设立完成后,要及时设定考核指标,制订考核办法,以使考核工作与部门调整相匹配。
第四,在考核期内完成组织机构设置,但还没有完成考核办法修订的,或者已经编制,但是距离考核期太近,不超过30天的,考核可按照原办法进行。
第五,在考核期内完成机构设置,已经完成考核指标的提取设定、考核办法编制,并且已经运行超过30天的,可按照新考核办法推进。
我们需要重新关注第四种情况,即新组织机构已经成立,但是考核仍然按照旧办法进行。此时,考核指标的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的人员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部门的领导可能已经调整岗位或离职。对此,我们要怎么处理呢?
一是提前发出考核工作安排通知,人力资源部与现在部门的责任人沟通,请其安排、确认负责具体资料收集、数据提供联系人。
二是职能未变化或变动后相近的部门,考核数据的确认、签字由现在部门相关领导负责。
三是对于已经撤销的考核执行部门,其考核结果应找原部门领导确认。
四是如果考核责任人调离原部门或离职,则应找公司领导班子中主管相关工作人的领导进行签字确认。
组织绩效考核工作的“当事人”这一关键词问题解决后,后续的工作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组织机构确定,或相对稳定后,新考核办法一定要与公司战略相适应,与公司部门组织机构的运行相协调。
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应对之策
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随组织关系的变化,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绩效管理的实施主要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我们要考虑由于考核者的变化对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影响,探索有效地解决之策。
第一,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员工直接上级领导的变化,会导致掌握员工考核期内工作业绩表现的见证人和直接责任人缺失,有可能因为各种人动而无法联系;在有可能职位发生了变化,不再负有考核的责任与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部应该在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建设中,对相关情况做出规定性要求 ,以避免公司处理类似事务时面临风险与出现纰漏。目前,有些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考核制度中都没有做出如此细化的规定,影响了考核的执行与推进。
组织机构确定,或相对稳定后,公司要及时调整与明确各部门职能,定岗定编,制定岗位说明书。要对员工的考核办法进行相应修订,据此对考核表、考核指标进行调整。以工人业绩、工作行为指标为重点进行考核的公司,员工考核指标的变化会比较大,人力资源部要组织各用人部门,统筹兼顾,合理编制考核指标,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
第二,确定变动时期员的考核的归属部门。目前员工考核周期一般为月度、委度、半年、年度、专项不定期考核等。如果被考核人的直接上级发生变化,考核权的归属可由在岗时间与考核期对比的“相对多数原则”进行确定。比如,如果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工作关系稳定在考核期内时间超半数以上,就能够确定为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这种办法尤其适用于自上而下的直接考核方式,对于采用360度评价或者其他复合型考评方法的企业,也可借鉴这一原则。对于被考核员工直接上级任职时间过短,无法做出客观评价的,可以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公司考核委员会对此员工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为考核公平提供保障措施。对于因组织机构调整,引发人员调动造成的考核成绩失真问题,人力资源部应提前做好保障措施。一方面在考核工作实施前,人力资源部可以对参与考核工作人单位负责人、考核工作执行人进行了统一的培训,避免考核中因对评价标准的不同而出现偏差。尤其是对变动后的人员,要让各级考核人员树立起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能对调离本部门或新调入本部门的员工有偏见。另一方面考核前要将各组织、单位需要考核的人员名单进行核对,以避免漏考现象的出现。由于频繁的人员变动,人力资源部一定要将各部门对需要考核的人员名单确定后,再进行核对。
3抓住关键,攻坚克难
绩效考核工作是一个成熟公司常态化、例行化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而组织机构的调整则是顺应公司发展而进行的一项专项工作,特别是较大规模的机构变革不可能频繁开展。而要克服困难,顺利渡过这一时期,一些关键点是必须做好的。
第一,公司要做好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注重细节,考虑到公司发展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与公司风险管控机制结合起来,未雨绸缪。
第二,组织机构基本稳定后,要全面审视并重新修改原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配套考核管理体系建设,以期在下一轮考核工作中有法可依。
第三,绩效考核工作能够做好,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是基础,而一支确保原则性、执行力强、效率高的考核执行团队则是关键。
关键词:电力行业;一线员工;培训管理
一、一线员工培训管理的重要性
一线员工是企业各项工作的主力军,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一线员工培训管理可以提高其专业知识,让员工熟练掌握技能和知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长远利益的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作用。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能提高工作效率,从长远来看,其比投资其他物力成本得到的回报率都高,因此,一线员工培训管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电力行业一线员工培训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缺乏全员培训的理念。每个基层单位和一线员工都认为培训重要,可真正培训的时候又认为在浪费其工作时间,而且一提起培训,多数人认为培训就是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的职责,把培训的任务全部压在两个部门上,没有从基层和个人角度改变观念,没有把培训工作作为工区和自己的事情看待。
2.培训实施与需求不相符。目前一线员工培训管理基本都是理论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技能相对更实用,因此只有将理论和技能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整体素质。电力公司一线员工还存在老员工技能强、理论弱,新员工技能弱、理论强的特点,对所有人员进行同样的培训就会存在与需求不相符的结果,浪费学员时间和精力,也增加企业的成本。从管理角度讲,由于培训没有针对性,且没有专门针对各类人员的一系列培养体系,导致其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努力方向。
3.工学矛盾。电力行业一线员工现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难以抽出时间参加培训,从走基层调研的结果看,很多一线员工反映愿意参加培训,可很多时候培训总是与现场工作冲突,导致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因此一线员工培训工作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工学矛盾必须得到很好的解决。
4.培训方式单一。从目前的培训方式看,大多数培训还采取传统意义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双向和多向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许多员工在培训时觉得受益匪浅、热血沸腾,在实际工作中却不知如何使用,导致培训没有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一线员工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
1.强化制度管理,固化员工培训开发流程。严格落实公司一线员工培训计划,规范培训班办理流程,固化员工培训与人才开发的管理程序,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培训质量。明确一线员工选拔培养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同时积极开展制度标准的宣贯学习,将与员工联系紧密的通用制度做成H5,通过微信发给公司员工,组织一线人员学习相关规章制度,了解公司员工培训管理的制度措施。
2.依据人岗匹配,搭建职业成才通道。按照培训质量管理实施细则,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创新选拔培养方式,建立健全人才队伍。以素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为指引,引导员工自身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向适应,规范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线员工搭建职业成才通道。保持完全动态的“人岗匹配”,从而实现人得其位、人尽其才、适才适所。围绕公司发展形势、干部自身需要,科学制订培训方案,围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提升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3.明确职责,提高“全员培训”意识。根据制度标准等相关规范要求,为落实各项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一二三级网络,其成员来自本部各专业部室,主要负责各专业的开班管理、专项计划管理以及人才开发管理工作等。在员工培训和人才开发管理流程内,形成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协同做好培训流程管理和支撑服务工作,使人才培养和开发的工作不仅仅只是人力资源和培训分中心的职责,而是各部门、各工区、甚至每一位员工的重点任务。
4.开展需求调研,制定合理化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的全过程培训管理体系工作。推进兼职培训师、培训设施等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和优质资源共享。建立培训MIS信息系统,分析员工培训的周期、培训效果及考核情况。员工培训和人才开发管理工作涉及公司所有专业,业务繁多,流程复杂,应根据职责分工,结合跨专业流程衔接工作要点,分析总结需要各专业协助的工作模块,包括分析培训需求、编制培训计划、开展培训业务等,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业务动态分析,促进公司整体业务协同一致。
5.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在培训方式上,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利用游戏互动、学员上讲台、电子化平台授课等方式,调动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主动性。在制定培训内容时根据一线员工的特点,选择理论和现场双向培训的方式,或者采用老员工与新员工互学互助,老员工为新员工传授技能,新员工为老员工填补理论的方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针对性。同时,要明确培训目标,加强目标管理,让学员能真正学以致用,开展培训评估,使每一次培训效果都能有所提升。电力行业一线员工培训管理是一项综合化、系统化的工作,要求各基层单位和个人共同努力,培养全员培训意识,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也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从每一次培训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一线员工培训管理工作,将一线员工培养作为一项长久战略,全面实施人才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云.关于检修公司生产岗位员工培训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3).
[2]杜梦娟.论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员工培训管理的有效方法[J].管理研究,2017(3).
[3]张君毅.企业技能员工的培训管理[J].企业管理,2016(4).
[4]朱慧慧.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现状及改革对策[J].人力资源,2017(3).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坚持“”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扩大职教招生。县教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等部门认真宣传贯彻《职业教育法》,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职教、支持职教的良好环境。面对社会上对职业技术学校能否学到真本事,就业能否保证等种种疑虑,全县上下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优惠政策、人才需求形势、就业信息和劳务需求信息方面的宣传,使一部分群众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逐步改变观念。同时,各职校每年还组织教职工集中时间深入学校、学生家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动员职教对象参加职业教育,千方百计增加生源。
二是面向市场办学,拓宽发展空间。为了使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开始逐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开设具有市场空间、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目前县职教中心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和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电器技术等专业。在省市中职技能大赛中,县职教中心有人获得省三等奖、人获得市一等奖人获得市三等奖,学校获得市团体三等奖。
三是开展短期培训,注重技能培养。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形式。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保部门统计,在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近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达人次,培训工种涉及缝纫、电子电工、数控机床、黄酒酿造、焊工、钳工等,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服务支撑。
四是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县职教中心,借助原中学的教学资源,加快学校转型。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学校于年月通过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验收。民办江南职校自年创建以来,投入余万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校园面积已达万平米,校舍面积万平米。新的实训大楼和教学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县人力资源和社保局还积极向上争取万元实训器材为职校提供实训服务。在师资建设方面,职校通过脱产培训、自我转型、社会聘用等多种途径,着力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职教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职校先后有名教师参加了汽车维修、机械、工程、数控、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的国家级职业中学教师培训,名教师参加了省级教师培训,选聘名优秀技术员和工程师来校长期培养年轻专业教师和担当实训指导教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校招生难和企业用工难现象较为突出。据统计,我县每年初中毕业生余人,除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外,再加上外出务工、县外职业学校的争抢生源,实际进入县内职业学校就读不足人,普职比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年县职教中心和职校两所职校实际招生只有人。同时,随着开发区落户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用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企业用工在数量上缺口较大,招工难问题开始凸现;另一方面县内职校学生毕业后首次就业到县外占有较大的比例,加上所学专业、课程与企业不能有效对接,人才需求进一步脱节,企业在当地难以招到满意的技能工人。
(二)技能教育仍是职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双师型”教师不足,实训设备缺乏,严重制约了技能教学的开展。特别是县职教中心由于教师多数是从普高改行,专业知识缺乏,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摆脱普通教育“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校和企业、产业和专业、岗位和课程、车间和课堂等没有有效对接,加上我县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办学规模较小、水平较低,特色不明显,在全省、全市还处于落后的位置,职业教育的质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三)职业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统筹。我县职业教育学校创办于世纪年代初期,虽然起步相对较早,但中途几经折腾,发展几乎停滞。目前,我县有公办、民办所职校,专业设置趋同,重复建设现象普遍,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降低了办学效益。
三、几点建议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将我县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适用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为此,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更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效益。坚持对接产业,服务经济。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相结合,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堂对接车间、课程对接工艺。坚持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原则,全面推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工作岗位“零距离”,促进校企、产教对接,实现校企双赢,合作共赢。建立职业教育与企业对接的信息定期机制、育人用工机制,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共建共享。
(二)整合职教资源,打造职教品牌。建议建立由县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职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好全县的职业教育。对我县现有的职教资源和两所职校,建议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划转等形式,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打造精品、特色专业,形成规模发展、集约发展、优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大力扶持龙头职业学校,创造条件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的等级,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实验设施,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在今年的工作中,××电力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坚持发展是公司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优劣的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加快公司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程。努力实现公司全年资产经营目标,促进公司系统的全面协调发展。
今年,公司高度重视供热区域热力管网与用户的开发,它是一个热电企业不可再生的资源,要加强热力管网的建设和资源的整合力度,主动承担社会与企业责任,规避眼前与短期效应,积极开发供热市场,尽可能减少投资风险,塑造新型的热电产业布局。在有关热力市场的开发工作中,我认为必须树立大局观念和忧患意识,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企业负责人,要心系社会、心系企业、心系职工,抓好热用户的开发、建设、服务等各个环节,吸取过去几年来公司在热力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公司通过加大力度促进电站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以热电联产为主营,电站服务上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探索粉煤灰利用、新型建材、环保产业、房地置业、高新技术、再生能源的发展思路。
二、加强公司各项工作建设
(一)安全生产管理上。我们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公司安全工作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公司年度安全管理工作要点。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麻痹思想要不得的观念,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司系统安全管理水平。
(二)在机组关停工作上。公司各级领导和部门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小机组的关停是不可避免的,我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认为,正视现实,积极应对。要将此项工作作为公司的头等大事来抓。今年,公司成立了关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争取政策上和市政府的支持。完善和修改关停方案,积极处理包括人员安置、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相关问题,不遗余力地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在信息化建设上。公司各级部门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公司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公司利用自身完善的企业信息网站,进行oa办公系统建设,通过互联网络形成公司系统的“虚拟”内部网络,使公司系统企业之间,在企业内外部传递数据信息,确保数据信息足量、及时、准确、对称、畅通,实现便捷、高效、快速的网络办公系统,基本实现自动化办公体系。
(四)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我们继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科学管理”的要求,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公司的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以提高人力资源效率为着眼点优化人员结构,进一步理顺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关系,搭建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员工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公司的管理人员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建立了公司高、中级管理人才培养、储备制度。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我个人对公司干部的要求是:讲政治、有本事、肯实干,我曾经讲到过,我的核心任务是“出主意、用干部、抓保障”,对干部使用首先是德才兼备。当前,我们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能按照上级党组和公司的要求,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支讲政治、讲大局,重责任、重使命的队伍,但也应当看到,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承担的责任相比、与职工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和问题:一是大局意识不强,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公司重大决策中理解不到位、政令不畅、执行打折扣的现象,部门、企业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影响工作的开展;二是自身要求不严,对政治理论学习、党风廉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散漫;三是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忧患意识不强,管理粗放,企业的效益、生存、发展等方面的压力体现不到本岗位,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四是管理理念陈旧,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的意识不强,只顾埋头耕耘,从来不问收获;五是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当老好人,人情高于制度,解决矛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影响全局工作;五是创新意识不强,思想观念陈旧,工作循规蹈矩,安于现状,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用当前的现实解放思想、思考问题,用新的观念寻找解决困难的对策;六是表率作用不强,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工作浮在面上,凝聚力、战斗力不够;七是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不足,甚至悲观失望,轻信流言,风气不正;七是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表面化,管理缺位,甚至出现真空现象;八是传统意识、陈旧意识严重,看不到社会的发展,对形势认识不清,我行我素等等。这些问题在公司各级领导干部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今年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明确分工、加强考核、定期讲评的办法,健全责任制,重点解决领导班子工作效率低、作风浮漂、推诿扯皮等问题,真正把公司和各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四、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企业新形象
一、日常工作方面:
1、考勤统计与各类补助统计。每月及时上报考勤,2011年全年,共进行考勤统计12次,夜餐补助204人/次,午餐补助360人/次。
2、热线电话的接听与汇总。全年共接听电话232次,接听热线时,及时将员工姓名、联系方式、热线内容等信息记录在案,针对维修、公积金、落户问题、办公用品、餐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在第一时间将热线内容中反映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最大程度的解决员工遇到的问题。
3、办公用品进行出入库管理。公司于2010年3月份开始,将办公用品的出入库管理工作划归至综保中心,截止到目前,共办理办公用品入库63次,办公用品领用446人/次。
4、费用报销、统计与固定资产管理。GS网上报销系统中,报销差旅费33人/次,培训费5人/次,部门专项费用30人/次,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及资产采购费用20人/次,其他费用532人/次,所有费用均已发放至个人手中。同时每月对所有费用进行分类统计,为领导进行系统决策提供数据。
5、公寓检查。每周都会对外租倒班公寓的卫生、消防安全进行31次检查,每月统计、汇总公寓的入住人员,并对其整改工作进行督导,查找服务短板,提高公寓服务水平,解决员工普遍反映的问题。
6、汇总工作。每周将周工作情况、每月将工作完成情况及下月工作要点进行统计汇总,并将上级交代的其他工作及时完成。
二、学习方面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公司的各项规定,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
2、11月份积极参加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的HR系统培训,掌握HR系统中的考勤上报、申请流程、优惠票等,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更好的为员工提供帮助。
3、积极参加培训部组织的商务礼仪培训,懂得了商务接待过程中的禁忌,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避免了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4、积极参加分公司组织的运动会。
三、其他活动。
1、6月15日,在建党90周年之际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庆祝党的生日 爱心奉献 争先创优”的献血活动。
全市人民调解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金融支持锡赤经济带战略发展研究
赤峰地区契丹辽文化遗存开发利用研究
赤峰市小微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赤峰市新登记注册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对一枚承安宝货铅制方孔钱的几点思考
价格下跌赤峰市玉米出售进度趋缓
推进赤峰市城乡支付环境一体化建设研究
国学“尚智”思想与智慧人生
赤峰市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和建议
赤峰保税物流中心业务发展情况调查
赤峰市新登记注册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赤峰市金川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践行群众路线共筑精彩中国梦
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
2014年度赤峰市社科联工作要点
2014年度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指南
2013年赤峰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赤峰市建筑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
推进赤峰市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提升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水平研究
赤峰市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赤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
赤峰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
赤峰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赤峰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
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检察机关责无旁贷
新常态下赤峰市金融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四中全会”为法院降下“及时雨”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健全机制创新形式着力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
国学“崇礼”思想与优雅人生
赤峰殡仪馆始终在改革创新中提升殡仪服务
新常态下赤峰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赤峰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赤峰市农村牧区土地流转现状及问题、建议
拓展财产性收入升值空间加快农牧民收入增长
“十二五”期间赤峰市农牧民耐用消费品更新加速
经济下行持续期赤峰市经济运行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赤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活动开展情况简析
赤峰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问题研究
力推规范决策权新举措开启建设法治政府新局面
浅谈促进红山区非公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及建议
赤峰老街区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以头道街为例
一、责任目标
(一)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工作
推进实施《促进就业规划(-2015)》,落实就业政策,做好“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系列活动,支持创业促进就业。积极开展企业用工服务,进一步巩固校企对接合作模式。继续做好本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贯彻实施《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府[]219号),积极落实各项职业培训政策,开拓创新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工作,建立月报制,按时完成各项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工作任务。
(二)社会保障
1.认真做好辖区内各项社会保险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使政府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2.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建立街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情况双月报制度,将提高参保率工作纳入街道年度绩效考评,其中46-60周岁参保率应达到98%,60周岁以上10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
3.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在人、财、物三方面予以保证。
4.认真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保持在99%以上。
(三)劳动关系
1.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认真落实贯彻《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继续开展劳动合同制度示范活动三年行动和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各街道应努力提高各自辖区内、各类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用工8—30人)的劳动合同覆盖率和签订率。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1%。
2.积极实施“彩虹计划”,进一步推动以工资协商为重点的集体合同制度建设。要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实现区域内的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达96%。要做好企业集体合同的审查工作,提高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质量。
3.继续深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建设。完善街道、社区二级管理平台,完善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实现街道一级网格100%达到省两网化建设标准,社区二级网格50%达到省两网化建设标准。
4.健全劳动保障突发纠纷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群体性劳动突发事件处置参与率100%。完善群体性劳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实行群体性劳动突发事件处置情况24小时报告制度。建立企业预警信息员队伍,确保及早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
5.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继续加强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设。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建率达到100%。认真贯彻实施《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辖区内职工人数300人以上的企业(按企业实际经营地址划分)中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建率应达到50%。
(四)基层平台建设
1.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社区居委会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府办[]188号)要求,每个社区配备4名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含1名专职网络管理人员),专职促进就业、社会保险、退休人员管理、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劳动争议调解等工作。
2.根据《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18号)要求,区、街、社区三级信息网络更新(维护)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联网率100%,设备完好率100%。
二、保障措施
[关键词]会计 培养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
毋庸置疑,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需加强,会计越重要。会计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国际化程度日趋加深,会计国际化趋势凸显。因此,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转型,会计教育任重而道远。
会计发展趋势
会计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既是社会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等现代化技术的普遍应用,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会计业的发展进程。
会计语言国际化趋势日趋加深。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现如今,中国经济也已融入世界贸易经济体系之中。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会计语言问题,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并不断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实现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会计业务更加复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各行各业空前繁荣:各地高新产业开发园区争奇斗艳,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落户;企业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现代化的网络管理、仓储管理、物流技术等在企业生产与管理中不断创新;资本市场空前发展;新兴融资手段不断涌现……企业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才能适应市场的主被动地位转换。这使得会计业务和会计业务处理规则在适应经济发展时处于变动和更新之中,,从而带来了会计工作的复杂多变。
现代化会计手段应用普遍。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已普遍应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企业众多的业务活动都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完成。交易、结算、报税等均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一改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实时披露已成为必然。
财务、会计职能进一步分离。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的内容、职能,会计的核算范围、内容都发生了改变。由于资本市场的投资结构、融资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复杂化、多样化,监督、控制、预测、参与决策这些后来属于会计的“附属职能”、“第二职能”也逐渐得到重视,发展成为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相互独立,体现出了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管理职能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会计手段的现代化,财务与会计职能的进一步分离,凸显会计工作任务已发生了变化。按照统一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生成和提供以财务报告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管理中心用于决策和决策方案设计的资料。会计人员就不再是只进行繁琐的账务处理,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中来,投入到为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等创造性工作中来。会计将成为企业名副其实的管理者。这样,就需要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数据及相关数据基础之上进行成本计算、收益计算及其比较,将原有会计职能进一步扩展,将会计的管理内容更新、发展、深化,为相关利益相关者服务,促进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会计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发展空间最大化,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增强公司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这一切均不在口袋里,而在脑袋里,即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转换公司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同样不仅仅局限于会计知识本身,而是同时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职业判断、驾驭信息技术能力、创新意识、职业技术能力和岗位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企业资源是有限的,做好资源的合理调配对于企业整体能力的发挥十分重要,而人力资源的调配对于企业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在体力、财力、脑力这三种力量中,脑力始终是统驭体力和财力的最高力量。企业用人管理具有一定阶段性,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所需的人才是不一样的;而且,正像火箭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燃料并抛弃前一阶段的废弃物一样,不同岗位选用的人才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应该在不同阶段使用适合该阶段的人才,在不同岗位使用不同类的人才。会计人才应不断加强学习,更新技能,完善知识体系与结构,适应企业发展变化,使自己成为应用型复合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多元化。教育部2006年工作要点指出:“加大素质教育力度,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企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有高超的职业技能,具备娴熟的网络技术和灵敏的信息流反应能力、驾驭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意识增强。“摸着石头过河”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的总结,是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之举。循规蹈矩,必将导致停滞不前。因此,必须寻求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创新型会计人才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索勇气,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断探究的能力,在会计核算中具有大胆探索、破解难题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岗位型人才。从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目标和过程看,现代人力资源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包括工程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企业生产和科研两者需要互相促进,而要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企业高级技能型人才。高级技能型人才是转化科研生产力的动力,会计是对企业生产的过去进行核算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决策信息的人才,其岗位操作同样需要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培养会计领域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会计高素质劳动者的较强适应能力,可以顺利实现技能操作岗位向生产管理岗位的转换。
基于岗位工作的会计人才培养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为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我国目前各个层次的会计教学均遵循一个教学模式,均强调了理论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很难推进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很难跳出考试的怪圈。无论是《会计原理》,还是《财务会计》课程,均不能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学生学完后茫然不知所措,无法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岗位分析着手,通过研究各岗位的工作任务,探究各岗位的学习领域,构建并创设学习情境,进一
步转换课堂主体,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模式,形成专业系统体系。按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教学,转换课堂教师主体地位,还课堂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留有自己去体验和品味的时间、空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增强创新意识、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突破教材限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英国伦敦工商考试局是一个提供国际认可的职业教育资格证书的机构,其会计教材完全打破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性的思路,而是按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借鉴其经验,教师应突破现有教材的限制,自主创设情境,因材施教。“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ming)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育学习方法。通过行动组织教学,将各个知识点、各种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自己通过实例体会和消化各个知识点。这种方法适合职业教育,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行动中吐故纳新,充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