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出口融资

出口融资

时间:2022-03-17 12:37: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出口融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出口融资

第1篇

[关键词]议付;出口融资;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069-02

1UCP500对“议付”的定义及对出口信用证融资的影响

UCP500对议付的定义是“议付是指由被授权议付的银行对汇票及/或单据付出对价,只审查单据而未付出对价并不构成议付”,虽然只是简短的定义,但在诸多方面对信用证项下相关当事人的融资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1明确“由被授权议付的银行”才能办理议付

UCP500中该条款明确了议付必须是由被开证行授权议付的银行才能办理,在信用证中一般会通过两种方式表示:一种是限制议付,即开证行会在信用证中注明“Available with...bank(被指定银行)by negotiation”;另一种是自由议付信用证,即在信用证中会注明“Available with any bank by negotiation”。按该规定要求,如果出口商银行要为出口商办理出口议付融资,其前提条件必须是该信用证属于表明上述两种议付方式之一的可议付信用证,而其他三类信用证即期付款信用证、迟期付款信用证、承兑信用证是未经开证行授权办理议付的,因此如果出口商银行要办理这三类信用证项下的议付融资,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具有UCP500支持的“议付行”的地位。

下面这个案例说明了不具有议付行地位的出口方融资银行面临的风险:Banque Paribas为开证行,于2004年6月5日开出一份以Bayfern Limited为受益人的金额为2000万美元的提单日后180天延期付款信用证,其中Banco Santander London Branch为通知行且被指定为迟期付款银行,信用证上注明“请通知并保兑该信用证,到期后,我们承诺会按照你的指示来偿付”。2004年6月8日,BS通知并加保该证,并向Bayfern提出贴现单据的要约。6月9日,Bayfern向BS确认其接受贴现单据的要约。6月15日,Bayfern提交单证及单证相符的单据,BS承诺于2004年11月27日向Bayfern付款。6月16日,BS贴现有关单据,并要求Bayfern提交贴现申请书及让渡协议书。6月24日,BP通知BS其所提交之单据涉及虚假单据,BS随后取得法院冻结令冻结Bayfern银行账户(大约1400万美元)。2004年11月27日,BS向BP的索偿要求被拒,理由是Bayfern的欺诈行为在2004年11月27日之前已被确认,所以开证行无付款责任。BS在英国控告BP,要求赔款2000万美元。结果法院认为BS被指定为延期付款银行,并未被指定议付,而且BS在本案中并没有作出议付,只是做了融资(贴现),BS不是善意第三方,不具有议付行地位,因此BS在本案中败诉。该案例最大的影响就是告诉银行,如果你要办理出口议付,必须是要取得被授权议付的资格。

因此,笔者认为在UCP500条件下(以A银行为例),A银行办理出口议付的原则应是:①尽量要求国外进口商提供自由议付或是指定A银行为议付行的议付信用证;②如是其他类型的信用证(即期付款、迟期付款或承兑信用证),A银行应保留对出口商的融资追索权,在国外开证行承兑或承诺付款后,应尽量转为信用证项下汇票贴现或应收款买入业务。

1.2UCP500中合格的议付行为

UCP500中关键词是要“付出对价”,但各国银行界和法律界对“付出对价”的界定和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支付对价的金额是否可按信用证金额全部或部分支付;二是银行在支付对价后是否可保留追索权;三是承诺付款是否算支付对价。

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曾对“付出对价”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付出对价是指立即付款,如支付现金、支票、通过清算系统汇款或贷记账户等,也可以是承担付款责任,但不是承担迟期付款责任或是承兑汇票。”

2006年,ICC CHINA专家对于上述问题答复如下:①对于是否按信用证全额或部分支付,不能认为只有付出等值于汇票或单据金额才算是付出对价,具体多少比例是受益人与议付行之间协定来定,只要不是零,都可以算是付出对价;②对于银行议付后是否保留追索权,由于UCP500对此并没有作出规定,因此可以根据受益人与议付行之间的协议,可以保留追索权,也可以不保留追索权;③承担付款责任通常应该是承诺付款并在开证行承兑之前实际支付了对价。

2UCP600对“议付”的定义及对出口信用证融资的影响

UCP600第二条定义中对“议付”的定义是:“议付是指指定银行在相符交单下,在其应获得偿付的银行工作日当天或之前向受益人预付或同意预付款项的方式来购买汇票(汇票付款人为指定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及/或单据的行为。”该定义与原UCP500定义在内容与含义上有很大的差别。

2.1明确“指定银行”办理议付

UCP600对指定银行的定义为:“指定银行是指信用证可在其处兑用的银行,如信用证可在任一银行兑用,则任何银行均为指定银行。”从这点上看,UCP600明确可办理议付的“指定银行”的范畴要大于UCP500中的“被授权议付银行”。因此,只要信用证的兑用方式(Available with)是开证行以外的任何一家指定银行,该银行在单据全符情况下为受益人办理的融资都是议付行为。

2.2UCP600中合格的议付行为

UCP600中提到,“指定银行在相符交单下,在其应获得偿付的银行工作日当天或之前向受益人预付或同意预付款项的方式来购买汇票(汇票付款人为指定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及/或单据……”。根据该定义合格的议付行为应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办理议付的前提是提交单证相符的单据;二是议付是一种购入汇票及/或单据的行为;三是议付行为是通过对受益人的预付或同意预付的方式实现 的。

首先,UCP500对议付的定义中并未提到相符交单,只是规定开证行对单证相符的单据必须承担付款责任。UCP600在议付中要求相符交单的条件是强调指定银行在办理议付时应本着审慎处理单据的原则,因此,如果指定银行对明显有不符点的单据办理融资将被认为是不合格的议付行为或是不符合UCP600要求的。

其次,议付是一种购入汇票及/或单据的行为,这样就明确了议付不一定需要汇票。

最后,议付行为是通过对受益人的预付或同意预付来实现的。

通过对UCP500和UCP600中“议付”条款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目前UCP600对议付条款的定义对于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提供融资是更为有利的,不仅扩大了议付银行和可使用信用证的范围,而且还明确了议付是对受益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2.3国内银行在发展出口议付业务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笔者认为,尽管UCP600对议付新的定义比UCP500更趋明晰,但仍显不足,甚至增加了其他缺陷。

首先,议付新的定义规定了指定银行议付的前提必须是在相符交单的条件下,这就排除了在有不符点交单而开证行接受不符点的情况下议付的可能性。

其次,新定义及UCP600中其他条款并未明确议付行享有追索权。UCP600第8条第1款规定若信用证由保兑行议付,该议付为无追索权的议付。但这不能理解为若信用证由非保兑行议付,该议付为有追索权的议付。因此指定银行(非保兑行)的议付是否有追索权需要各国在国内法中规定或由当事人之间约定。

最后,目前延期付款信用证和大部分即期付款信用证无须汇票,但是在“买单说”的定义下,如果对该类信用证进行议付,是否需要汇票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议付行有必要通过票据背书的形式来表明买单的实现,表明议付行已成为持票人,从而获得议付行的地位。

第2篇

造船行业既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等特点,造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主要造船国如日本、韩国等,都把造船业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政府通过政策性融资等手段大力支持造船业的发展。我国造船业凭借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造船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行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重点支持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的政策性银行,支持船舶出口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成立八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把支持我国船舶出口作为出口信贷的工作重点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业务累计对船舶出口发放贷款434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放款总金额的23%;办理船舶出口的对外担保22.5亿美元,占担保总金额的74%;共计支持了包括超大型油轮、大舱口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化学品船、高速水翼船和自卸船等在内的各种出口船舶708艘,总吨位1767万吨,合同总金额121亿美元。同时,为贯彻国家鼓励国轮国造的政策,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内销远洋船舶的建造也提供了少量的出口卖方信贷支持。目前,国内的大中型造船企业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客户,中国进出口银行近年来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支持率已经达到90%,与广大造船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八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对船舶出口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促进了造船工业及其上游行业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帮助相关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我国船舶出口连续数年居世界船舶出口第三位的成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既存在优势也面临困难。从优势来看,一是我国造船业技术力量较强,管理水平较高,不仅可以建造一般大型船舶,而且能够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造船的质量和服务都能满足船东的需求。二是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造船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三是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船舶出口得到了政府在出口退税和出口信贷等方面的支持。我国造船业虽然与韩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发达国家的不少船东预言,未来世界船舶建造的主要市场将转到中国,中国很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从面临的困难看,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造船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世界船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市场船价降低,我国造船成本提高,船舶出口难度加大。船舶出口如不能保持稳定增长,或者出现下降趋势,势必极大地影响造船业的发展,并将对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应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支持造船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造船和船舶出口大国。

二、借鉴国际经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主要利用出口卖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同时,借鉴国际同类机构的通行做法,为我国船舶出口提供了出口买方信贷支持。向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是国际上通行的船舶融资方式。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贷款相比,买方信贷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为造船企业、船东和融资银行所普遍接受。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我们先后向挪威索莫盖斯有限公司和温特盖斯有限公司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支持他们从我国进口四艘8删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船和两艘1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船,反响很好,受到出口企业和国外船东的欢迎,这两笔贷款成为我们运用买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有益尝试。

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向购买我国船舶的外国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可以增强对船东的吸引力,提高我国出口船舶的竞争力。国外船东、船舶融资和中介服务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他们希望能够在为船舶及相关贸易提供融资与服务方面加强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合作,并得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我们向挪威斯考根海运集团提供买方信贷后,在国际上引起积极反响,一些国际知名船运公司和船东对我们向船舶出口提供买方信贷等融资服务很感兴趣,纷纷前来咨询,表示愿意探讨具体的合作项目。事实证明,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能够有效地增强我国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让国外船东作借款人,可以解决国内造船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从船舶建造到出口收汇,整个过程所需资金量大、占用时间长,如果单纯使用出口卖方信贷,会加大船舶制造和出口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承担一定的出口收汇风险。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也增加了船舶出口企业持续获得贷款和担保的难度。出口买方信贷免除了由造船企业直接承担的长期负债,不仅可以改善国内船厂的资产负债状况,解决他们贷款难及寻求担保难的问题,也解除了企业船舶出口后存在收汇风险的后顾之忧。

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有不少有利条件。首先是所需外汇资金有保证。建行初期,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外汇营运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曾通过为国外银团贷款提供担保的方式支持船舶出口。现在,国家外汇储备比较充裕,作为支持资本性货物出口的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通过购汇等方式补充外汇营运资金,因此,运用买方信贷业务支持船舶出口所需的外汇资金来源充足。其次是贷款风险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中国进出口银行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船舶出口融资业务,对中国船舶市场和造船企业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国外著名船东和融资机构也有比较广泛的联系。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船舶出口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船舶贷款的信贷资产质量也比较高,不良贷款比率低于其他行业的水平。在对船舶出口提供买方信贷时,我们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强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信用评估,控制和防范船舶建造风险。可以说,我国运用买方信贷方式支持船舶出口的条件已经成熟,只要各方共同努力,买方信贷应该也能够在我国船舶出口融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船舶出口融资方式。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同时发挥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的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进一步加大对船舶出口的支持力度。

三、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几点意见

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发展这项业务,加大利用买方信贷对船舶出口的支持。

一是充分利用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品种齐全、功能强大等优势,为船舶出口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根据企业的需要,在船厂交船前我们可提供出口卖方信贷,同时提供所需的履约和预付款等保函服务,满足企业在建造船舶中对资金的需求;在交船后根据船东及担保情况,或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或继续提供出口卖方信贷,使造船企业和船东得到全方位的融资服务。我们鼓励造船企业积极利用出口买方信贷方式进行融资。

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国外有关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内船舶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请国外金融机构继续为我行出口买方信贷提供担保,还可利用这些机构长期从事船舶融资的经验,借助它们广泛的客户网络,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此外,对采用国外船用设备和材料、在中国制造并出口的船舶,可探讨由中外双方分别提供出口信贷,进行联合融资。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开展利用国外买方信贷进口国外造船设备的转贷业务,以支持国内造船企业更新设备,提高造船能力。要通过上述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扩大我国船舶建造项目订单的来源,为国内船舶出口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三是加强对船舶融资担保方式的调研,有效地控制船舶融资风险。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船舶融资模式还主要建立在银行信用担保基础上,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在船舶抵押担保基础上的融资模式,以降低船东的融资成本,有效地控制船舶融资风险,扩大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规模。此外,我们将借鉴国外有关金融及中介机构在控制船舶融资风险方面的成功经验,改善船舶融资的风险评估办法,更加有效地支持我国船舶出口。

第3篇

目前。众多企业难以借到贷款,你也许会注意到这个事实: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也难逃资金干涸的命运。

3月3日,日本政府罕有地拨出外汇储备救助企业。导致这一举措的原因是众多银行严控曾经非常容易获得的贷款,过去,正是在银行充裕贷款的助力下,日本经济才能在全球贸易中创造繁荣。

随着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发展,日本银行136亿美元贷款中的90%流向商品贸易。然而,在信贷危机的,中击下,银行紧缩贷款,这使得日本政府扶持另一向进出口商宽延贷款的重要机构。过去,日本政府已经向众多金融机构提供数万亿美元资金。

虽然众多日本企业现金充裕,但是在3月3日,日本政府称会将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借给丰田汽车公司、索尼公司和其他陷入困境的出口商,这个信号表明:不断深入的信贷危机已经开始侵袭最大型企业。

日本政府会向一家政府支持的银行提供大约50亿美元的日本外汇储备资金,这家银行将负责发放以美元结算的贷款。丰田汽车公司说,旗下丰田金融服务公司正申请一笔资金,以帮助丰田汽车公司向美国消费者发放更多的贷款。

日本财务大臣与谢野馨说:“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我们认为日本的公司融资难题很快就会像国外那样达到顶峰。

与谢野磬还谈到,日本同样会将紧急贷款数额从1万亿日元放宽至1.5万亿日元(154亿美元),这笔紧急贷款的对象为陷入困境的国内企业。

情况的转变

在世界其他地区,众多企业也在抱怨类似的问题。韩国的一家小贸易公司职员边亨俊说:“我们拿不到美国银行的贷款。”他所服务的企业向美国的服装公司拿订单,然后将这些订单安排到越南和企业亚洲国家制作。

他补充道,这样做的部分原因在于借款困难。“像我们这样的出口商已经减少了70%的输美货运。”

在通常情况下,贸易融资被认为是零风险的。用于担保的就是货物本身,货物会偶尔在海运过程中丢失或损坏,但是它不会像房产价值或股价那样凭空消失。

伦敦汇丰银行全球贸易融资主管吉恩・弗兰西斯・兰伯特说:“贸易融资是最安全贷款方式之一,同时它很简单。”

美国密苏里州麦安迪公司是专业印刷设备制造商,该公司贸易融资经理杰夫・奥顿说,随着全球经济萎缩,贸易融资的情况已经改变。去年12月,奥顿接到了一名巴西经销商的电话,首先听到了这个消息。

“嘿,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一名采购商。”奥顿回忆起那名经销商说的话,同时,奥顿也听到不好的消息,那就是至少有总值1百万美元的三宗交易岌岌可危,因为“当地银行对这些不合适的交易进行了估价。”

为了挽回这些交易,奥顿仔细研究了客户的财政状况,并设法说服具有政府背景的美国进出口银行,向巴西买家提供一笔私人贷款的信用担保。

“特别是对那些与你相关的客户,你可以对其置之不理,你也可以帮助他们。”奥顿说,“但是,他们的境况不妙,所以你必须付出很多的努力。”

奥顿称现在出口大气候是他所见过最恶劣的,他还说自己非常幸运做成了巴西的交易。他认为,在不能够获得当地贷款的情况下,许多海外的潜在客户能做的就是简单地放弃交易。

贸易融资交易成本的变化突显了问题。举个例子,面向印度的出口融资贷款利率比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还高5.5个百分点。

因此,印度的一个潜在客户与美国麦安迪公司商谈到一笔75万美元订单,但是该客户却不能够得到融资贷款。

奥顿说:“相比起之前我们没有能力获得第一名的位置,这些交易并不能算是失败的。”

政府的举措

国际贸易需求驱动性衰退的程度不断加深:例如,出口长期强劲的日本到今年一月为止,已经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贸易逆差,自从1970年油价搅乱了它的贸易平衡之后,日本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长的贸易逆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2009年的全球贸易总量会收缩2.8个百分点,这是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紧缩。

近期,日本在一系列由各国和国际机构发起的计划中,积极复苏本国的私募市场。

日本最近得到了世界银行1亿美元的贸易融资担保,这笔资金将用于与世界银行有合作关系的新兴市场,对区域性保险业体系的贸易融资业务进行担保。在欧训,法国政府最近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对空中巴士公司制造的飞机进行65亿美元的出口融资,空中巴上是欧洲商业喷气客机制造商。而德国政府则通过一家私营保险公司,向出口俄罗斯的业务提供更多的资源。

世界出口信用机构,如进出口银行同样找到了出口融资的新方法。现在情况有了新的变化,这家机构过去只对一些私营银行的贷款进行担保,如今也直接向购买美国产品的非美国采购商发放贷款。去年,巴西的直升机采购商获得了该机构约1200万美元的贷款,同时,向美国购买农村电力设备的加纳采购商也得到了3.44亿美元的贷款。今年1月,它分别向迪拜和摩洛哥购买波音客机的采购商发放了一笔贷款,美国进出口银行贸易融资和保险公司的副总裁杰弗里 阿布拉姆森说,进出口银行是进行这些业务的首选。

他说:“政府授权给我们,不是让我们与私募市场进行竞争,我们的任务是让人们继续看好和从事贸易融资。”

链接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名官员8月18日表示,受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融资形势继续恶化,目前的贸易融资缺口已扩大至1000亿美元。

与四个月前相比,目前全球贸易融资短缺额增加了三倍。在去年11月份世贸组织举行的评估会上,专家们认为贸易融资缺口仅为250亿美元。

第4篇

关键词:信贷配给出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

近年来广大中小出口企业面临着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复杂导致的外需不振、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早已存在的融资困难等多重困境。本文将以对江苏省盐城市部分中小出口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情况的调研为例,探讨在此背景下,如何积极利用贸易金融来稳定外需、继续发挥出口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一、缓解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出口信用保险融资

(一)信贷配给与中小出口企业融资困境

理论界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信贷配给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信贷发生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借款人对自身财务状况和贷款项目的了解要远远多于银行。当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时,最愿意借款的是那些项目高风险高收益的借款人,而低风险低收益的借款人会退出信贷市场,即出现逆向选择。信贷发生之后的信息不对称则会导致道德风险,即借款人借款之后有可能改变投资方向去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就促使银行在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水平但能使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利率水平上对贷款申请实行配给,即在所有的贷款申请人中,只有一部分人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人被拒绝,或一个申请人的贷款只能部分地被满足。斯蒂格里茨和韦斯证明,由于信贷市场上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①。对中小企业惜贷这一信贷配给的主要表征也是我国信贷市场上长期存在的现象。在安全性的驱动下,银行宁愿以较低的利率向信用好的大企业提供贷款,而将剩余贷给中小企业。截至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②,而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仅为17.7万亿元③。换言之,创造了60 %GDP的中小企业只获得了不到37%的信贷支持。

我国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同样是源于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借贷双方在对出口企业(借款人)自身的财务状况与生产经营能力、国际市场行情、买方资信状况、进口国政治经济状况等四个方面信息占有的不平衡上。其中第一个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在所有融资业务中都是近似的,而后三个因素的不对称则较之国内融资相关因素更为明显和复杂。仅以买方资信状况为例,银行在接到贷款申请时若要查询买家资信,涉及到的时间长、代价高,会极大增加贷款成本。因此银行通常会默认这种不对称的存在,而通过信贷配给来防范风险。

出口贸易融资中的信贷配给具有其他融资活动的共同点,即银行对中小出口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中小出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意识不强,难以提供合适的质押物或担保,显然这些都影响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出口贸易融资中的信贷配给亦有区别于其他融资活动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银行对不同融资产品的偏好上。银行最倾向提供的出口融资产品是信用证项下的押汇与远期汇票贴现,而且手续简便、利率优惠,这是由于融资行在出口业务的付款人(开证行)这个方面拥有比借款人(出口商)更多的信息,加之这两种方式均为借款人交单之后的融资,避免了道德风险的发生。其次则为信用证打包放款,但是由于借款人不履约等道德风险的存在,银行会设置抵押等较严格的融资条件。而对于托收押汇和出口商票融资,银行由于不能很好掌握买家信息而不太愿意提供这些融资业务。

银行对中小出口企业的信贷配给一方面不利于我国中小企业采用非信用证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在国内外同业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也不利于银行自身拓展业务,提升竞争力。

(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优势

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为了支持本国的出口贸易,保证企业出口收汇安全而实施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保险业务。当承保范围内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造成出口商的损失时,信用保险机构便按照80―90%的比例赔偿出口商的损失。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可分为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和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前者主要适用于大型的工程承包、机电成套设备出口及海外投资,而后者则是指银行根据出口商的申请,在货物发运后凭其转让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赔款权益提供融资的业务。

短期出口信保融资可以有效缓解出口贸易融资中的信贷配给,从而为众多从事短期一般出口贸易的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益处。如前所述,出口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其他信贷市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借贷双方对国际市场行情、买方资信与进口国政治经济状况等三个方面信息占有的不平衡上。而在信保融资项下,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买方资信和进口国政治经济状况进行了充分研判后才会审批买方限额、签发保单,因此银企双方在买方及其所在国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得到了化解。信保公司、出口企业和银行各司其责,分担风险。信保公司承担进口商的商业风险和进口国的政治风险,出口企业负责履行买卖合同义务,银行则重点审核出口商的资信状况。通过这种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收汇风险和贷款损失得以大幅降低,可见信保融资业务能够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出口融资的积极性。

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正是由于信保融资的上述优势,我国信保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帮助企业获得融资近9000亿元人民币,其中2010年支持企业获得融资超过2500亿元④。

但不容忽视的是,出口信用保险及其项下融资均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江苏省来看,2010年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该省一般贸易出口241.3亿美元,对一般贸易出口的支持率达到25%,承保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为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保单融资便利195.8亿元人民币⑤。具体到盐城市,在地方商务部门和江苏信保的努力下,全市出口信保业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年累计完成保额1.1亿美元,信保项下融资达5000万美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出口融资难的困境⑥。但是应该看到,出口信保对一般贸易的渗透率仅为6.05%,与全国平均水平22%、江苏全省水平25%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而信保融资则仅占江苏省信保融资的1.63%。可见,出口信保及其项下融资对盐城市出口的支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自2009年5月以来,我们对盐城市39家企业连续两年的出口业务和融资状况进行了调研,发现盐城市信保覆盖面低、信保融资规模小的原因主要是:

(一)出口信用保险业方面的不足

1、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针对出口信用保险的专门立法。《保险法》主要规范的是商业保险,而2004年《对外贸易法》中对信用保险只有原则性的规定,即“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及其他促进对外贸易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法律规范的缺失造成了风险基金不足、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不稳定等问题。例如有研究指出我国出口信保平均赔付率仅为62%⑦。较低的赔付率势必会制约信保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也影响了银行办理信保项下融资的积极性⑧。

2、承保范围窄,保险费率高

盐城市多数企业的出口业务收款期限大都在一年以内,主要适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但目前短期出口信保险种不能完全满足出口企业的需要。首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主要产品的承保范围包括货物出运后发生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不能帮助企业消除货物发运前的风险敞口。虽然中国信保新近推出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出运前风险保险,但此险别是综合保险的附加险,不可单独投保。其次,出口企业对综合保险和统保保险不能完全认同,而其他险种的适保额较高。综合保险和统保保险承保的是适保范围内全部出口业务的收汇风险。但从中小企业的角度看,一些与前T/T相结合的业务的收汇安全程度较高,如果全部投保,势必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而其他一些险种则设置了较高的投保门槛。如买方违约保险承保的金额为100万美元以上,其中预付定金不低于15%。较高的门槛不能适应本地中小企业的要求。再次,由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投保规模较小,整体费率水平比发达国家要高。尽管在2009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列为稳定外需的第一项措施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保险费率平均下调30%,由原来的0.65%下调到0.45%,但是与发达国家平均0.1%的费率相比还是偏高⑨。

3、营业机构较少,宣传力度不够

多年来江苏信保会同各地商务部门对中小企业做了针对性的宣传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且分布全省各地,许多企业对投保的作用、程序、费率、投保地点等细节不太清楚。以盐城市为例,2010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为750家,而参加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仅有34家。在我们调研的39家企业中,只有3家目前投保了信用险。

另外,江苏信保目前下辖南京业务处、南通业务处、苏州办事处、无锡办事处和常州办事处,相对于本省较大的对外贸易额和出口企业较为分散的地理布局,这样的规模显然是可以商榷的。苏北地区缺乏营业机构应该是导致当地参保业务量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小出口企业方面的不足

1、风险管理意识陈旧

中小进出口企业自身普遍缺乏信用管理体系,多数出口企业对出口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证业务的层次上。在我们所调查的39家企业中,有15家企业的一半以上出口业务是通过信用证方式收汇的。信用证的高比例使用削弱了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并且也并不能完全消除收汇风险。开证行的资信、信用证软条款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受益人不能及时足额收汇。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本地区较早投保信用险业务的一家县级外贸公司,正是由于南亚某国远期信用证的开证行屡次在承兑后拖延付款,才开始投保信用险的。

另外在本市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不高的非证业务中,企业并未采取足够的风险防范措施。在我们的调查中,有16家企业的出口业务以付款交单或赊销方式为主,但其中仅有2家企业投保了信用险,其余14家企业认为老客户没有风险,并未投保。其实出口坏账往往是发生在老客户身上,而且即使客户自身没有欺诈意图,但在宏观形势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拖欠或拒付的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本地多数企业都遭遇到了买家拖欠或进口国颁布延期支付令的困扰。

2、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

本地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研发力量薄弱,加之当地劳动力相对充裕,所以出口商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另外由于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小幅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频繁,出口企业间的竞争日趋加剧,这些因素都使得企业利润变得更加微薄。很多企业担心投保信用险会增加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对贸易融资方式不够了解

虽然本市企业在出口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总体而言,经营者和业务人员的素质尚待提高,相关专业知识不足。很多企业对国际保理、出口信用保险等新型贸易融资工具不了解,当向银行借贷遇到困难时,更多地会通过普通流动资金贷款甚至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困难。而当地的民间借贷利率是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3倍多⑩,这无疑加重了出口企业的债务负担。具体到信用保险业务,大多数出口企业认为,信保公司应该与寿险或财险公司一样提供上门服务,缺乏主动投保信用险的意识。原因就在于企业没有认识到出口信用保险与贴息、退税等政策一样也是国家支持出口贸易的一种手段,并且具有帮助企业采用灵活的结算方式捕捉市场机会、便于企业获得贸易融资的重要功能。

(三)来自银行的疑虑

银行对提供信保融资的顾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出口信用险保单中一些免责条款的影响。以综合保险为例,可能影响到银行放贷安全的保单条款主要包括:

1、除外责任中被保险人违约引起的损失

除外责任是指保险公司明确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损失,包括汇率变更、被保险人违约、被保险人明知买方违约仍然继续出口、银行擅自放单等引起的损失。而国外买家在市场行情下跌或资金周转困难时通常用作拒绝付款的借口正是出口商(被保险人)的违约。

2、被保险人未履行保单义务时,保险人有权降低赔偿比例或者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保险条款》(3.0版)第九章“被保险人义务”中的第21条至第25条列明了被保险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如第22条规定,“被保险人应将可能影响保险人风险预测、费率厘定、限额审批和理赔追偿的信息真实、全面、准确、及时地书面告知保险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买方或开证行不利的消息以及本保单条款第二条项下任一风险发生时,被保险人应及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并书面通知保险人。”被保险人在实际业务运作中要完全履行这些义务可能存在一些困难。而如果他们未能履行保单义务,保险人便有权降低赔偿比例、拒绝承担赔偿责任或解除保单。

三、积极推广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建议

(一)尽快制定《出口信用保险法》

一个完善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需要坚实的制度保障。针对目前我国缺乏出口信用保险专门法的现状,政府应当尽快出台与国际惯例接轨并适应我国实际《出口信用保险法》,在出口信保的经营宗旨、经营目标、财务核算等方面进行制度规范,使所有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都能纳入到法律调节的范围内,从而为信用险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也有利于提高银行办理信保融资的积极性。

(二)对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建议

1、适当降低费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信保公司应不断降低业务费用,并根据不同企业的信用管理状况制定差别费率政策,从而从总体上降低信保费率水平。同时信保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对商务部门、出口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调研,不断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并加大宣传力度。如2010年推出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E计划”较好地适应了中小出口企业的实际需求,但在对企业的宣传推广上尚有较大空间。

2、增强工作效率,增加出口信保网点建设

投保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前须经信保公司审批客户限额,而目前限额审批时间为20天左右。出口企业可能因为过长的审批时间而失掉贸易机会。因此中国信保应通过加强国际信息交流与合作,缩短审批时间。此外应进一步改革其理赔机制,加快理赔效率。

从江苏省来看,目前主要是在苏南和苏中地区设有信保营业机构,但地处欠发达的苏北地区的中小出口企业更加需要信用险的支持。因此有必要尽快在徐、淮、盐、连等苏北地级市增设信保营业机构。特别是随着盐城经济开发区和大丰市沿海经济区正在努力设立出口加工区,我们认为江苏信保应尽早在盐城设立办事处,以发掘和满足本地中小企业的潜在需求,从而实现以保险带融资、以融资促出口、充分发挥本地区在实施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三)对中小出口企业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

出口企业应该认识到所有出口业务中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而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是一个较好的综合性的防范收汇风险的途径,并且可以获得融资便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规章制度,便于企业对拟投保业务尽早申请客户限额,也便于企业在投保业务可能出现损失时及时申报。

2、健全风险管理机构建设

中小企业可以以财务部门为核心,建立覆盖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信用管理政策、管理客户信用档案、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管理等。这样做一是可以从根本上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二是可以使信保机构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从而制定出合适的保险条款和优惠的保险费率,三是可以提高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便于企业获得融资。

(四)对银行的建议

1、审查贸易背景,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出口合同

信保公司对由于被保人(出口企业)违约而造成的损失不予赔付,这就需要银行在融资前深入外贸企业和供货厂家,核查备货、发运与单据情况,确保贸易背景真实。

2、基于不同结算方式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信保公司免责情况的发生

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由于单证不符属于信保公司的除外责任,因此融资银行应仔细审查开证行的资信状况,避免无理拒付。如开证行资信不佳,融资银行应建议出口商要求信用证加保兑。在D/P方式下,融资银行应谨慎选择代收行,以避免代收行擅自放单情况的发生。

3、加强贷后管理,督促企业及时履行保单义务

银行在办理信保项下融资后,应跟踪了解出口企业及其客户的动态信息,加强贷后管理,督促企业及时缴纳保费,时刻关注该企业的收汇情况,在可能出险时督促企业向信保公司及时申报。■

参考文献:

①Stiglitz, Joseph E., 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1(3): 393-410.

②牛娟娟.央行201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EB/OL] .(2011

-01-12)/ [2011-10-16].

⑤陈天翔. 出口信用保险去年支持江苏出口241.3亿美元[EB/OL]. (2011-01-13)[2011-02-22] . htt

p://省略/news/2011/01/6537

70.html

⑥费晓燕.发展出口信用保险 助推盐城外向型经济发展[EB/OL].(2011-08-03)/[2011-09-10].

ycswj.省略/Show.asp?id

=891

⑦王晖.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现状及问题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4):61―62.

⑧庄乐梅.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风险与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05(8):19―22.

⑨李赛男. 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29

⑩庄庆鸿,陈兴忠,谭伟.江苏射阳:不足百米就有六家“山寨银行”[EB/OL] .(2010-06-23)/[2010-07-

05] 省略/zqb/content

/2010-06/23/content_3290256.htm

第5篇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融资,作为可向国际结算提供广泛资金融通支持的新兴业务,具有风险低、周转快、节省资本的特点,其作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银行所认同,并逐渐成为影响国际结算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国际贸易融资如何紧跟国际业务发展前沿,深入创新,从而推动国际业务做大做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论述了目前中国企业的贸易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融资方式,并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原因分析和研究。

1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分析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围绕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资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贸易融资额大幅下降,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9年全球贸易融资缺口为1000亿美元,而世界银行则认为缺口可能高达3000亿美元。贸易融资的缺乏导致国际贸易大幅滑坡,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我国也不例外。正是国际贸易融资的下降,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的出口复苏。当前国际贸易融资的来源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1.1企业出口方面近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6年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

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外贸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但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自有资金积累少,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国中小企业在贸易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中国目前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机构在中小城市很少,到2007年底,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只有3729个,担保总额为5049亿元、受保企业为21.65万户。虽然中小企业出口信用担保机构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大多数分布在大中城市,中小城市很少。

1.2银行方面银行对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出口融资政策有所不同。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来看,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出口融资贷款利率高很多。另外,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贷款一般采取抵押和担保的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还要支付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难度和融资成本。与此同时,由于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及审批时间过长,迫使许多为求生存的中小企业选择民间融资渠道,而民间融资的高利贷性质几乎是众人皆知的。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缺乏有效的识别手段。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经营稳定性差、报表不真实等问题,这种状况使得银行传统的企业财务技术分析对授信决策的指导意义大打折扣,使得银行在中小企业进出口贷款方面选择的策略是简单地退出市场。这也从一方面显示出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失衡、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使得整个融资结构的调整难以顺利推进。

2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问题

原材料和劳动成本的提高,对中小企业生存构成了威胁。而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也甚少惠及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大量倒闭或停产。中国社科院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另有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因此总结目前中国国际贸易融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2.1贸易融资方式过于单一,对象过于集中当今的国际贸易规模、方式都向更高、更复杂的方向发展,虽然现在国际上所使用的的贸易融资方式日益加多,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尝逐步创新,开拓新的贸易融资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基本上仍然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品种少,且功能单一。

银行方面,目前各家银行办理的业务主要以基本形式为主。而比较复杂的,如保理和福费廷则相对比较少,甚至在有些地区尚未开展。

2.2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中小企业生存难,除了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缺乏人才、技术水平不高外,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是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缺口。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企业运转状况。资金短缺往往极大地限制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和设备升级、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拓展新市场和增加新经营项目。

3中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现代信息技术的制约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做支撑,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管理就会显得更高效,便可以将银行相关的部门和分支行高效率、有机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只能说基本完成了金融电子化建设的阶段,金融信息化在有些银行只是刚刚起步,从而缺少网络资源的共享,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这样就难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3.2企业规模及内部因素制约在中国经营进出口的中小型企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效益不佳。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常因资金短缺而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信用证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金。银行短期融资实际上往往被长期占用,严重影响银行经营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贸易经营过程中存在投机性经营,例如在某一时期,某种商品的国内外差价较大时,国内贸易商争相进口此类商品。如新闻纸、纸浆、化纤、钢材、食糖、成品油等,而一且这些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下滑,货款无法回收,就会给银行资金带来风险。

3.3银行和政府政策对贸易融资的制约进出口双方银行对促进贸易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国外银行都是按商业化经营原则来经营的,如经营不善,随时有倒闭的可能。而中小企业在选择银行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国外的行进行全面调查,缺乏和行长期合作的经验,同时对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惯例、外贸管理政策了解不够,在贸易结算时有可能遭到无理拒付等现象。中国的银行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中国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中也缺乏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评价模块,而是参照大企业标准,过多地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导致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此,要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

第6篇

一、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内涵

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对本国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中的合法权益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特殊政策措施,主要承保国外进口商的商业信用风险和国外政治风险,一般由国家财政直接支持。它一般由出口商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缴纳保险费,保险人赔偿出口方因进口方不履行合同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出口信用保险的购买者和被保险人是出口商,被担保人是进口商。

该保险承保的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商业风险。它是由进口商的原因造成的收汇风险。例如,进口商因破产无力偿付货款;收到货物后拖欠货款,催收而未奏效;进口商违背合同收到货物后拒付货款等。二是政治风险。它是由非进口商所能控制的政治原因造成的收汇风险。例如,进口商所在国发生战争、内乱、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突然撤销进口许可证和禁止该类货物进口等。由于出口信用保险所承保的这两类风险带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其危险的发生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因此,这类保险一般由政府资助或参与业务管理,并将它作为国家鼓励本国企业扩大出口,保障其收汇权益而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措施。它一般不是纯商业性保险,而属于经济政策性保险。

二、我国外贸企业开展出口信用保险的必要性

首先,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相隔遥远,往往存在互不信任的问题,影响外贸企业采取灵活的付款方式来扩大出口。在外贸企业的出口业务中,对于第一次交易的新客户,要求对方接受电汇方式预付货款是相当困难的。为了发展新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多采用托收方式付款,如D/P、D/A等,但是因此要承担进口方的商业风险和其所在国家的政治风险。比较安全的信用证支付方式,存在手续复杂、资金占用多、费用高等缺点,也存在信用证伪造等情况,同样对出口商安全收汇带来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种对于出口方来讲可靠而灵活的支付方式实现安全收汇,防止经济损失的发生。

其次,在国际贸易中,对于需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小外贸企业来讲,对国外市场和客户信息的掌握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从而为企业安全收汇带来风险。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能够参加展会和客户进行面对面洽谈的企业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作为支持,出口企业获得市场和客户信息的渠道一般是通过网络。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很多国外客户的需求信息并非真实。在这种情况下,就迫切需要专门的资信调查机构为企业提供详细而准确的客户信息,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经营作风,以及是否有不良经营的记录等。出口企业通过这些信息,再来判定是否和对方客户进行交易,以及根据客户资信状况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

第三,在国际贸易中,由出口商无法控制的政治原因所导致的风险也是存在的,从而导致出口欠款和坏账的发生。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善,出口企业要面临对方客户所在国家的政治风险。这些风险往往是买卖双方都无法预料和避免的,使得合同无法正常履行,影响了出口企业的正常收汇。同时,出口企业为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纷纷采用商业信用方式出口货物,但是由于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导致了企业的逾期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当坏账出现时,企业往往因为不了解债务人所在地的法律制度和行业惯例,无法有效地进行境外追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此类风险具有的外部性和高风险性,需要设立专门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为企业提供坏账追讨服务,以保障企业的收款权益。

第四,在国际贸易中,对于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外贸企业来说,制约出口规模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外贸企业由于自有资金比例小,规模有限,同时国际贸易合同一般占用的资金数额巨大,时间较长,仅仅依靠订金和自有资金通常难以满足资金需求。一旦出现发货后无法按合同规定日期收回货款的情况,就会给企业正常的资金运转带来严重困难,甚至使企业濒临破产倒闭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专门机构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支持,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

三、我国目前开展出口信用保险的具体情况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在近些年才起步的,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当中,逐步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并不断发展壮大,承办机构也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到中国进出口银行,再转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我国自1988年由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以短期信用保险业务为主,受保市场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的外贸出口开辟了提高竞争力的新途径。1992年国务院决定在我国正式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并拨付1亿美元的“国家风险基金”。199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开始承办大型成套机电设备的中长期信用保险业务。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合并以上两家机构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成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使其成为我国唯一的专业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成立是我国政府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全新经济形势下,深化金融保险与外贸体制改革,加大对出口贸易政策性支持力度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是我国唯一承办政策性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注册资本40亿元人民币,资本金来源为出口信用保险风险基金,由财政预算安排。中国信保的主要任务是积极配合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和金融等政策,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支持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收汇风险保障,并在出口融资、信息咨询和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中国信保的主要产品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担保业务;新产品包括:中小企业综合保险、外派劳务信用保险、出口票据保险;主要服务有:融资便利、国际商账追收、资信评估服务以及国家风险、买家风险和行业风险评估分析等。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后,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得到了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通过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来规避风险,防范损失的 发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品牌和信誉随之快速提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更是取得了迅猛的增长,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渗透率指标大幅度提高。2002~2007年中国信保累计支持的出口和投资的规模为1,121亿美元,为数千家出口企业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为数百个中长期项目提供了保险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项目、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项目等。同时,中国信保还带动70家银行为出口企业融资2,621亿元人民币。可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支持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中国企业去海外投资,在配合我国对外经济外交战略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对外贸易的作用分析

首先,出口信用保险有效地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为企业采取灵活的付款方式提供了保障。对于信用放账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出口业务,外贸企业通过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既可以承保非信用证方式结算,如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等以商业信用为付款条件的出口或转口贸易,也可以承保银行信用证(L/C)付款方式下的出口贸易。对于信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性货物出口,外贸企业可以投保“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如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等。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信用支持,企业可以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资信的客户灵活地选择付款方式,把收汇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外贸企业通过采取灵活便利的支付方式,降低了出易成本,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对企业及时抓住贸易机会,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出口效益,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其次,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为出口企业提供详细和准确的客户信息,为企业防范收汇风险提供有力保障。外贸企业通过借助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资信评估服务”和“风险管理服务”,可以调查国外买方的资信情况和相关国家的国别风险,以便合理确定交易条件,建立和完善出口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在出易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利用其专业技术优势和广泛的风险信息渠道为出口企业对国外买家进行详细的资信调查,从资金实力、信用程度、道德风险等多方面对买家做全面的评估。其次,在货物出口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会及时跟踪国外买方的变化,适时评估买方的信用风险,并及时向出口企业提出建议,以调整该客户信用限额。再次,保险业务完成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备的客户档案,为企业总结经验提供资料,全面提高出口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根据不同的客户合理选择合适的支付条件、放账期限等,从而有效规避出口风险,提高了收汇的安全性。

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贸易;融资

一、引言

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于2008 年8月2日在第二届A P E C 工商咨询理事会亚太中小企业峰会开幕式上说,由于受到企规模及市场影响力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其中,融资问题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颈。白立忱说,我国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出口创汇占68%,上缴税收占48%,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富裕,生活是否丰富多彩,经济是否有活力,都与这个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中小企业是指注册资金500 万元以内,总资产2000 万元以下、年销售收入4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国家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事外贸经营的限制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但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自有资金积累少,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在经营方式和市场开拓方面比大企业灵活主动,在融资的难度上却要大大高于大企业。

随着各银行新融资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工作力度的加大,贸易融资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逐步提高。同时,面对今年信贷紧缩的新形势,各家商业都把发展的目标瞄准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这样,如何结合中小企业特点发展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具有重要研究和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结算为依托、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进出口商选择的结算方式直接决定了贸易融资的种类和操作流程,通过结算环节的融资,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了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它不仅涉及到国内、国外两个贸易市场、涉及不同的法律规则及多方面复杂的环节,而且融合了与进出口环节紧密关联的银行和商业双重信用。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面临了更多的风险因素,因而面对更多的困难。

1、中小企业的内部原因。在我国经营进出口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效益不佳。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常因资金短缺而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信用证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金。银行短期融资实际上往往被长期占用,严重影响银行经营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贸易经营过程中存在投机性经营,例如在某一时期,某种商品的国内外差价较大时,国内贸易商争相进口此类商品。如新闻纸、纸浆、化纤、钢材、食糖、成品油等,而一旦这些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下滑,货款无法回收,就会给银行资金带来风险。

国际间的进出口贸易从谈判、签约到履约都是一种商业信用。为此,进出口企业双方的资信状况、经营能力、进出口货物的价格、质量、交货期限、市场行情和汇率变动情况以及企业生产能力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贸易是否顺利完成。在这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经营失败,产生贸易纠纷和索赔,出现贸易风险。以机电设备进口项目为例,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足够技术支持,一旦出现进口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或者不能满足最终用户的技术要求的情况,则会面临最终用户拒绝付款的问题,导致风险贷款。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其中盈利性是根本目的,安全性是基本前提。因此,在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必须保证资金的安全,即不能发生亏损和短缺,这样,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欲的积极性不高。

2、银行体系原因。进出口双方银行对促进贸易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国外银行都是按商业化经营原则来经营的,如经营不善,随时有倒闭的可能。而中小企业在选择银行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国外的行进行全面调查,缺乏和行长期合作的经验,同时对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惯例、外贸管理政策了解不够,在贸易结算时有可能遭到无理拒付等现象。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我国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中也缺乏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评价模块,而是参照大企业标准,过多地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导致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此,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

3、外部政策原因。进出口商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是否稳定,法律是否健全,贸易、外汇管制是否严格等因素对贸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为贸易融资涉及到不同国家间债权、债务的清偿与支付,当贸易对象国出现政局不稳、外汇管制、制裁等因素,都可能使贸易合同难以履行,从而使银行的贸易融资蒙受风险。所以,忽略国家及政治风险,仍有可能造成风险贷款。[ hi138/Com]

三、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对策

1、借鉴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起步早、发展快,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支持本国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一般都坚持出口融资用于购买本国的机器设备和其他商品。

2)审贷分离。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严格审查,力求保证贷款的偿还。美国要求逐笔对贷款进行审查和决定,审查国外进口商的财产状况及资信情况。

3)融资资金多元化。以国家预算资金为主,多方筹集其他资金。西方国家出口融资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预算,此外,也有私人资金和地方资金。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贷及担保,主要靠国家预算资金,资金不足时在国内外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2、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在政策的实行上要有可预测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其中可预测性是关键。对不讲信用的行为要严厉惩罚,让讲信用的人可以得到收益,这样讲信用才能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同时,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银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因此,企业要苦练“内功”,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

3 、要增加资金供给方和借贷方之间的相互沟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来源于银行,因此,要让银行更多地了解自己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并按时付息还款,维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中小企业还应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和银行审批贸易融资的条件、过程及审核的重点,不了解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情况,是很难有效利用银行贸易融资扩大中小企业的业务量的。相应地,银行也应根据目前外贸市场上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开发与推出适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贸易融资产品。

4、要改进我国贸易融资体制。银行要加快改革步伐,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自律监管以及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民营担保机构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领域。要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并且应当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以期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解决。立法部门应该结合国际贸易实际工作和未来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尽快建立健全贸易融资法律法规体系。银行和中小企业则应认真研究现有的法律法规,分析国际惯例和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之间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建立产品化的业务操作程序,以经过仔细研究的标准合同文本凭证格式等规避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5、培养相关人才。首先银行、外贸企业要对业务人员进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其次业务人员要强化风险意识。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尤其要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和运输保险业务,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市场动态,了解掌握商品的行情变化,培养对国际贸易市场洞察力,增强识别潜在风险的能力。

6 、发展银行融资风险较低的福费廷业务。银行要能够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根据中小企业开展正常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需求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对传统产品,要办出新意。如打包贷款业务,不只局限于信用证业务项下,要逐步拓展到托收和出口发票融资,进口业务方面可采用转开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业务形式,满足中小企业的多方面融资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此外,国内信用证、政府采购封闭授信、票据衍生业务等也是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融资方式。 []

参考文献:

1 、高正平. 中小企业融资实务[ M ]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 0 0 6 .

2 、E d w a r d G H i n k e l m a n .InternationalPayment[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0.

3 、张耀麟. 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 M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 0 0 0 .

4、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f i n a n c e . s i n a . c o m . c n / c h a n j i n g / b /20080107/11194373907.shtml.

第8篇

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结算为依托、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进出口商选择的结算方式直接决定了贸易融资的种类和操作流程,通过结算环节的融资,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了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它不仅涉及到国内、国外两个贸易市场、涉及不同的法律规则及多方面复杂的环节,而且融合了与进出口环节紧密关联的银行和商业双重信用。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面临了更多的风险因素,因而面对更多的困难。

1、中小企业的内部原因。在我国经营进出口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效益不佳。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常因资金短缺而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信用证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金。银行短期融资实际上往往被长期占用,严重影响银行经营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贸易经营过程中存在投机性经营,例如在某一时期,某种商品的国内外差价较大时,国内贸易商争相进口此类商品。如新闻纸、纸浆、化纤、钢材、食糖、成品油等,而一旦这些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下滑,货款无法回收,就会给银行资金带来风险。

国际间的进出口贸易从谈判、签约到履约都是一种商业信用。为此,进出口企业双方的资信状况、经营能力、进出口货物的价格、质量、交货期限、市场行情和汇率变动情况以及企业生产能力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贸易是否顺利完成。在这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经营失败,产生贸易纠纷和索赔,出现贸易风险。以机电设备进口项目为例,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足够技术支持,一旦出现进口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或者不能满足最终用户的技术要求的情况,则会面临最终用户拒绝付款的问题,导致风险贷款。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其中盈利性是根本目的,安全性是基本前提。因此,在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必须保证资金的安全,即不能发生亏损和短缺,这样,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欲的积极性不高。

2、银行体系原因。进出口双方银行对促进贸易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国外银行都是按商业化经营原则来经营的,如经营不善,随时有倒闭的可能。而中小企业在选择银行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国外的行进行全面调查,缺乏和行长期合作的经验,同时对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惯例、外贸管理政策了解不够,在贸易结算时有可能遭到无理拒付等现象。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我国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中也缺乏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评价模块,而是参照大企业标准,过多地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导致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此,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

3、外部政策原因。进出口商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是否稳定,法律是否健全,贸易、外汇管制是否严格等因素对贸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为贸易融资涉及到不同国家间债权、债务的清偿与支付,当贸易对象国出现政局不稳、外汇管制、制裁等因素,都可能使贸易合同难以履行,从而使银行的贸易融资蒙受风险。所以,忽略国家及政治风险,仍有可能造成风险贷款。

2、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对策

1、借鉴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起步早、发展快,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支持本国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一般都坚持出口融资用于购买本国的机器设备和其他商品。

2)审贷分离。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严格审查,力求保证贷款的偿还。美国要求逐笔对贷款进行审查和决定,审查国外进口商的财产状况及资信情况。

3)融资资金多元化。以国家预算资金为主,多方筹集其他资金。西方国家出口融资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预算,此外,也有私人资金和地方资金。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贷及担保,主要靠国家预算资金,资金不足时在国内外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2、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在政策的实行上要有可预测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其中可预测性是关键。对不讲信用的行为要严厉惩罚,让讲信用的人可以得到收益,这样讲信用才能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同时,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银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因此,企业要苦练“内功”,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

3、要增加资金供给方和借贷方之间的相互沟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来源于银行,因此,要让银行更多地了解自己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并按时付息还款,维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中小企业还应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和银行审批贸易融资的条件、过程及审核的重点,不了解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情况,是很难有效利用银行贸易融资扩大中小企业的业务量的。相应地,银行也应根据目前外贸市场上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开发与推出适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贸易融资产品。

4、要改进我国贸易融资体制。银行要加快改革步伐,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自律监管以及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民营担保机构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领域。要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并且应当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以期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解决。立法部门应该结合国际贸易实际工作和未来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尽快建立健全贸易融资法律法规体系。银行和中小企业则应认真研究现有的法律法规,分析国际惯例和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之间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建立产品化的业务操作程序,以经过仔细研究的标准合同文本凭证格式等规避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5、培养相关人才。首先银行、外贸企业要对业务人员进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其次业务人员要强化风险意识。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尤其要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和运输保险业务,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市场动态,了解掌握商品的行情变化,培养对国际贸易市场洞察力,增强识别潜在风险的能力。

6、发展银行融资风险较低的福费廷业务。银行要能够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根据中小企业开展正常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需求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对传统产品,要办出新意。如打包贷款业务,不只局限于信用证业务项下,要逐步拓展到托收和出口发票融资,进口业务方面可采用转开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业务形式,满足中小企业的多方面融资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此外,国内信用证、政府采购封闭授信、票据衍生业务等也是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EdwardGHinkelman.InternationalPayment[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0.

3、张耀麟.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4、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创新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刻不容缓.[OB/CE]./chanjing/b/20080107/11194373907.shtml.

5、蔡粤屏.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07,(8).

6、王晓春.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分析与对策[J].科技创新,2006,(3).

本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

第9篇

关键词:出口;国外资本;生产;消费

Abstract:U.S.economy has greatly depended on foreign capital for many years,and this would seriously influent U.S. and global economy development.Given the premise to maintain the current welfare level,expanding export is the only choice. So,to achieve this goal,the U.S. should reconsider its products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invest more in firms,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export,foreign capital,production,consume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3-0065-04

一、出口的重要性

出口能使美国经济得到许多好处:可以使国内企业在国外市场出售更多的产品,增加企业的产销量;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可以雇用更多的工人,向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但是,美国企业却不愿意出口,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尽管在过去的50年中,美国出口平均增长率为10%,但目前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0%,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表1可知,欧洲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中国为40%,加拿大为36%,印度为22%,日本为16%。

不断下降的储蓄率与不断增加的政府和私人债务造成美国经济对国外资本的严重依赖。2008年底,美国对世界的净债务为3.5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4%。2000年以来,美国净债务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笔者认为,增加出口是降低美国对外资依赖的唯一选择。

二、增加出口的原因

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消费大于生产(产出)”①的现象。尤其是1977年以来,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年均增速比产出快77%。在过去的30年中,美国消费与产出之间的差额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扩大到5%。2003年以来,美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2008年底,这一比重已经远超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见图1)。

从理论上讲,生产与消费的差额等于进口与出口的差额。在过去6年中,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每年都高于国内生产总值5%左右(见图2)。这意味着,美国的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消费,不得不向国外借入巨额资金,于是,净债务状况不断恶化。

2008年底,美国的净国际债务余额达3.5万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7年之后,美国的净国际债务余额有可能增加一倍,达到8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2%。

美国国内和国际债务的持续积累,意味着资本源源不断地从发展中国家流向美国金融市场,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最近发生的金融危机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如何降低美国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提高国民储蓄率。首先要减少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在2009财年,预算赤字可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1%;未来10年,预算赤字可能会以每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4%的速度增长。第二,减少私人债务。统计表明,美国未偿还的家庭债务总额约为13.7万亿美元。第三,增加对美元的印刷和发行。不过,这会令人想到二十世纪20年代的德国、二战刚结束时的匈牙利以及二十世纪80年代的阿根廷。很明显,前两种选择在短期内无法奏效;第三种选择根本不可行。这样,美国可能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减少进口,二是增加出口。

减少进口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减少进口固然可以减少美国对外国资本的依赖,但是,如果大幅减少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进口,可能会影响美国消费者的福利。比如,2008年,美国进口了2.5万亿美元的货物和服务,占消费的20%。另一方面,如果大幅降低美国的进口规模,还有可能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

由此可见,增加出口成为美国降低对国外资本依赖的唯一选择。为了增加出口,生产必须大于消费。

扩大生产需要更多的私人和公共投资。政府需要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私人公司需要增加企业和设备投资。投身国内外市场竞争,增加在企业、设备、技术和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向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从而提高工人的福利水平。

增加出口可以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还可以减少美国的“就业赤字”。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失业率上升了一倍,目前大约有3100万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其实,失业问题早在危机前就出现了。从2001年到2006年,尽管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就业率并没有相应提升,这一时期,美国劳动力市场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裁员的减少,而不是就业岗位的增加(见图3)。由此可见,对美国经济构成潜在威胁的是缺少不断增加的、有较高工资的就业岗位,而出口能够为美国提供稳定的、具有较高工资收入的就业机会。

三、出口产品的类别

出口应该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美国的许多产品拥有比较优势②。

近年来,经济学家编制了许多竞争力指数。最常用的是某个行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这是一种有用的量度,但是,这种指数明显地偏向于产品本身的价值,例如,仅仅根据汽车出口价值大于谷物出口价值的事实来断定美国汽车出口比谷物出口更有竞争力,这显然是错误的。

关于竞争力的另外一种指数是“特定行业的进出口比率”。就这个指数而言,竞争力的量度是一个国家一种产品或一组产品的出口价值与同种产品或同组产品的进口价值的比较。在“产业集聚”层面上,这种指数的意义不大,因为每个企业和产业都存在着相当大部分的“内部”交易。例如,美国出口卡车、进口轿车,这两者都包括在汽车大类中。

巴拉萨(Béla Balassa)修正了“进出口比率指数”,提出了“明显比较优势指数”,即一种产品或一组产品出口对进口的比率大于该国全部出口对进口的比率。

根据“明显比较优势指数”,居前的25个产业占美国出口总额的80%,并且,这些出口的一半集中在4个行业:电机和非电机、汽车和飞机,均为高附加值产品。

根据“明显比较优势指数”,美国的科技设备出口具有比较优势,大约占美国出口总额的6%。并且,美国对科技设备的出口比进口多2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美国总体出口与进口的平均比例(1.206:0.577)。化学制品、塑料制品和药品也具有比较优势,三者共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2.5%。

根据“明显比较优势指数”,美国最具竞争力的出口产品是谷物,谷物的出口规模比进口大12倍。尽管谷物出口只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7%,但谷物“明显比较优势指数”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含油种子和棉花,它们占美国全部出口产品的1.7%。

四、促进出口的途径

在上个世纪,消费主义文化曾经主导了美国经济。那时,对一个成功人士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他的消费水平。同样,对于一个经济是否健康的衡量标准也是看它消费了多少,而不是生产了多少。

正是这种消费主义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债务积累,美国迫切需要进行文化转型,即从一种注重消费的文化转化为一种注重生产和出口的文化。为此,我们应该选择生产和出口的指标来替代消费指标,并以此来衡量美国经济的健康状况;我们应该努力创造生产和出口文化,制定出口引导型经济增长战略。

五、投资与储蓄

为了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对此,扩大生产性投资至关重要。

1946―1981年,美国对企业和设备的投资增长较快,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上升到13%以上。但是,自2000年以来,美国对企业和设备的投资却大幅下降了,现在已经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此次金融危机减少了美国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应当注意不能由此影响到总投资。换言之,对房地产投资的减少应该用非房地产投资的增加来弥补,非房地产投资主要是指对企业、设备和技术的投资。

增加投资的关键是企业能够方便地得到便宜的资本。一般来说,资本有三个来源:一是国内私人储蓄;二是政府储蓄;三是外国储蓄。近年来,由于美国国内私人储蓄率不断下降,再加上预算赤字巨大(政府储蓄减少),扩大了对外国储蓄的需求,产生了对国外资本的依赖。

为了扩大生产性投资,必须降低政府的预算赤字,增加政府储蓄,政府储蓄率上升会提高私人储蓄率,增加国民储蓄。

六、均衡汇率

汇率是影响进出口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高估,会导致该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结果会表现为该国的贸易赤字和经常项目逆差。美国的情况就是这样。

从表2可见,欧元汇率(欧元/美元双边汇率)和加拿大元汇率(加元/美元双边汇率)与均衡汇率非常接近,欧元区和加拿大占美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美元/日元双边汇率略显低估,不过,这对美国的贸易影响不大,因为日本只占美国出口的5.8%。但是,美元对许多亚洲货币明显高估,从而使美国对这些国家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形成巨额贸易逆差。换言之,这些国家对美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形成巨额贸易顺差。

我们不能允许任何国家操纵货币,以为其出口商品提供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是必须坚守的底线。美国也需要一个较为稳定的汇率来推动自己的出口。

七、市场开放

国外出口商,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已经大量进入美国市场(表现为美国进口不断扩大),相应地,美国出口商也应该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为此,需要制定有关国际规则,来维护各国的市场开放。

美国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现在全球贸易体系几乎变成了双边或地区性贸易协定的集合,一些国家热衷于签订双边或地区性的贸易协定,以确保其出口市场。同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进行的多边贸易协定谈判不断受阻,金融自由化进程严重受挫。

很明显,美国已经向其他国家的出口开放了市场,那些大量向美国出口的国家,也应该向美国开放自己的市场。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已经对美国国内生产和就业形成巨大压力。美国政府应该保证美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公平待遇。

八、基础设施

从出口成本来看,运输系统和港口建设非常重要。长期以来,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和桥梁)一直被忽视,影响了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过去美国的运输系统旨在服务国内市场,未来目标是进入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因此,运输系统建设必须跟上时代步伐。要确保运输系统(包括道路和铁路)与航空、陆地和航运的无缝对接,让卡车和火车能够将出口商品从生产地顺畅地运送到国际港口。

九、出口融资

对于出口商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获得便利、充足的融资。根据美国进出口银行的统计,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向其出口商提供了更多的出口信贷,尽管这些国家的出口额明显少于美国(见表3)。中国与美国的出口总额基本相等,但是,中国的出口信贷是美国的4.6倍。要增加美国的出口竞争力,必须扩大美国出口融资规模。

十、结论

多年来,由于消费大于生产,进口大于出口,美国对国内和国外都负债累累。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本国福利水平,而且还有可能使世界再次面临金融危机的威胁。

要使美国经济平衡发展,生产必须大于消费;要想在不降低福利水平条件下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增加出口是美国的唯一选择。

生产大于消费并不意味着减少消费的绝对量,而是要制定一个促进生产增长快于消费的政策,直到美国的产出快于消费为止。同样,出口大于进口也不意味着要减少进口的绝对量,而是要制定一个鼓励出口快于进口的政策。

总之,为了增加出口,降低美国对外资的依赖,以下工作是重要的:一是重新审视自己的比较优势产品;二是改变消费主义文化,创建生产和出口文化;三是增加对企业、设备和技术投资;四是通过提高私人储蓄率和政府储蓄率(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国民储蓄;五是保持美元对主要货币双边汇率的基本均衡;六是通过制定国际规则,保证美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公平待遇;七是完善与出口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八是扩大出口融资规模。

注:

第10篇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 作用 问题 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有了较大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占一般贸易出口的比重从2002年的2%升至2009年的18%,信用保险对外贸的覆盖率呈上升趋势,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高达20%至30%的出口信保覆盖率仍然有差距。由此可见,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规模与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还不相匹配,其对经济的支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同其他一些贸易大国相比,差距还很大。

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问题

我国实施出口信用保险时间不长,对比发达国家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运作及管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在管理体制、运作方式到具体操作手段都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企业自身原因

首先,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宣传力度也不够,致使外贸企业对其认知度不高,加之国内企业防范风险意识差,近几年投保率一直很低。再者,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出口商品属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担心投保出口信用险将增加成本,降低其竞争力,因而心怀侥幸放弃投保。

在金融危机之前,出口信用保险并未引起更多外贸企业的重视。“这些出口企业的风险防范、风险转嫁意识不强,受传统观念束缚较多,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出口收汇风险还抱有侥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的发挥。”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企业在面临恶化的信用环境和多变的市场条件时,还停留在依靠自身能力承担的层次。

(二)缺乏法律保障

迄今为止,我国《对外贸易法》和《保险法》均未对出口信用保险做出明确规定。如对出口担保政策、保险政策、保险费率、国别风险限额,具体出口信用保险的承包范围、责任、经费率、除外责任、损失界定等均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出口信用保险难以体现国家外交、外贸、财政、产业、金融综合政策的特点。各个部门的职责相互关系不明确,管理体制不稳定,业务操作不规范,影响其进一步发展。

(三)相应的政策性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主要是由财政等单一部门主导和管理。迄今我国仍未建立透明的预算管理机制。发达国家通常将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费用支出、合理赔付、保费收入及索赔收入纳入国家预算,并进行年度审核。我国有关主管部门过分强调保本经营,并按商业标准对信用保险机构进行检查、督导,致使我国出口企业普遍享受不到信用保险的政策性作用,而承办出口信用保险的机构事实上演变为商业性经营。“走出去”战略,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及鼓励成套设备和高科技高附加值出口在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中很难得到贯彻。

(四)承保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目前,我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承保原则是采用“统保”方式,这样做可将出口商的优劣业务均纳入保险范围之内,保险机构因此可以分散风险,扩大承保面。但此综合保单难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对于优良业务企业不愿因投保增加成本,而单独投保有风险业务又无法运作,从而影响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发展。

二、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分析与改进建议

加入WTO后,我国任何形式的直接出口补贴都在禁止之列,大多数用于支持出口的政策措施将在实施方式、程序和透明度等方面受到约束。官方支持的出口信用是符合国际规则的,各国行之有效的促进出口的有效手段,也是今后我国用于替代原有支持出口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出口信用保险的规模与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只有政府、出口信用保险承办机构以及出口企业的三管齐下,才能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和健全出口信用保险法规,完善管理决策机制。在《对外贸易法》和《保险法》下,建立出口信用保险法律规范,理顺管理协调机制,完善监督评估办法,扩大政策覆盖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规范出口信用保险的宗旨、经营原则、管理方式,各参与方的权利及义务,出口信用保险是依托于国家财政,同时体现国家的外交、外贸、产业及金融等国际政治经济战略目标的综合性政策业务,必须建立和实施各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决策管理体制。我国的外交国别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及“走出去”战略,鼓励机电成套设备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政策要在我国制定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法规中贯彻执行,切切实实做实事,而不是流于形式。

2.建立一个高效的“电子”政府,减少企业搜集信息的成本。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说过“中国的政府太大也太小,太大是因为政府在生产、投资上干预过多。太小是政府在法治、宏观调控及提供公共服务上做得很不够。”加入WTO后,建立一个服务型的政府管理体制迫在眉睫。政府在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上要花大气力,减少企业在搜集信息上的交易成本。目前商务部建立了中国贸易指南网站和中国投资指南网站,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3.加大财政扶持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力度。我国出口信用保险10多年的运行,实现盈亏基本平衡,至今还没有动用财政的保障基金,也未出现超额赔付的现象。而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出口企业增强风险意识,加强管理,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是很有帮助的。英法德的经验表明,出口信用保险不会给财政增加很大负担。我国应把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经费收入、合理赔付和索赔收入等纳入国家预算,并进行年度审核。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才能使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承办机构在增设保险品种,特别是中长期险种以及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别限额分配的比重上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可以有效解决防范风险和开拓市场的矛盾,如我国大型机电成套设备出口市场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风险性高,偿付能力有限。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机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出口信贷的风险。

(二)出口信用保险承办机构

1.出口信用保险承办机构可以与保理商和银行联手合作增加自身的业务量。对于风险较大的出口业务,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为保理商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自身的业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另外如香港信保局与香港各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无抵押出口融资,通过这一合作,香港中小型出口企业保户除可享用专业的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管理服务,以提高出口竞争力,还可以利用信保局保单,取得“无抵押出口融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与银行的合作,一方面银行可以为企业融资和风险管理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也可以进一步创新险种和服务内容,扩大承保范围。

2.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广泛搜集信息,建立自身的出口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目前,我国已加入伯尔尼组织,应建立全球性信用联盟和信息联盟。通过外交途径、与国外政府、企业进行交流,从驻海外机构和企业处或者IMF,WTO,World Bank,Moody’s等组织以及从国内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广泛搜集资讯,建立关于外国政府和企业的相应的信用等级体系,并根据相关信息及时调整,降低承保风险。建立全球资信调查服务体系和外贸风险控制体系。由于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长期、系统的服务,其过程涉及相关的许多部门,因此,建立出口信用保险的服务和风险控制体系需要多部门参与、配合和合理分工。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驻外经商处、海外贸易中心、商会、协会的作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性合作组织,与国外同行交换业务信息,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往来,签订互惠约定,共享信息,以便在发生贸易纠纷时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对待,为我国的外贸企业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有保障的交易平台。

随着数据的逐步积累,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评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努力创新,设计新的险种,完善保险条款,提供更全面快捷的理赔服务。在投保企业增加、投保历史数据逐渐丰富了以后,公司则应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险,细分市场和客户,针对投保的具体情况以及交易双方的资信情况制定合理的费率,降低出口企业的投保费用。

3.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向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宣传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及投保程序,并组织专门的培训,普及出口信用保险知识。

(三)出口企业层面

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小企业在从事外贸业务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资金,二是汇率风险。目前,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支持外贸企业融资和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赔款权益转让方式和出口票据保险方式,外贸企业应积极利用这两种方式。

赔款权益转让方式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支持融资的方式,是指在外贸企业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基础上,通过外贸企业、中国信保与银行三方签署“赔款权益转让”协议,将保单项下外贸企业从中国信保获得赔款的权益转让给银行。比如,一个外贸企业在中国信保投保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同时希望得到银行的融资,但由于该外贸企业在银行的授信额度已经用完,这样中国信保可以在外贸企业投保的基础上,与外贸企业、银行三方签订一个“赔款权益转让”协议,银行则在此转让协议的基础上,结合外贸企业自身情况,在中国信保批复的信用限额以内,考虑在具体的每一笔业务出运后给予出口押汇、出口贴现或者其他贸易融资支持,部分自身信用比较好的外贸企业,甚至可以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获得出运前的融资,或者银行放弃追索权的票据买断业务。如果到期国外买家未支付货款或者发生保单规定的其他收汇风险,中国信保将在外贸企业提出索赔后,根据保单规定将原赔付给外贸企业的赔款支付给银行,从而使外贸企业实现了规避汇率风险和融资的目的。

出口票据保险方式是以银行为投保人,重点解决出口企业获得出口票据项下资金支持的保险业务。由银行将其为外贸企业提供的出口票据融资业务,包括以L/C、D/P、D/A方式交易的跟单汇票融资业务的收汇风险,直接向中国信保投保出口票据保险。中国信保将在对银行票据融资项下的国外买家进行调查给予授信的基础上,承担因国外买家商业风险和国外买家所在国政治风险而导致的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项下的收汇损失,从而实现出口信用保险对融资和规避汇率风险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操作流程与案例.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8(5).

[2]闫奕荣.中国出口信用风险分析及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3(6).

[3]李钢.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J].国际贸易,2003(5).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 进出口政策性金融 发展 挑战 对策

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已成为许多国家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它们已经充分体会和认识到了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重要作用。我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起步较晚,从形式上看,我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系比较完整,但实践中,其发挥的作用却远不及发达国家,存在很多不足,包括认识不充分、缺乏创新能力、业务范围不全面等。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关税减让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原则,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中国政府对进出口贸易方式进行转变,寻求更易于被世界各国接受的政策工具,因此发展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具有其必要性。如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国际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经济合作;国内方面,经济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场贸易形势趋于多样化。这些都对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一、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含义

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一种,为本国进出口贸易与对外经济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政策性工具,它在政府的支持下,贯彻国家对外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目前,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业务主要包括信贷融资、信贷保险、信贷担保和对外援助等四个方面及其派生形式。由于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即市场机制不予选择或无力选择的领域,在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部分市场主体得不到充分的资金和应有的发展。此时,政府应通过政策性金融进行调整和选择,从而弥补商业性金融存在的市场缺口,这种补充实际上是进出口政策性金融适应商业性金融的结果。

发展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出口融资信贷等方式,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约束问题,消除其对风险和信用的顾虑,从而推进进出口增长。发展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具有引导资金的功能,使资金投放高风险或重点产业。同时,在贸易活动中往往会存在风险不确定性和概率较大的特点,商业保险不愿涉及此领域,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政策则弥补缺口。

二、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制。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我国先后成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1.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银行,其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评级一致。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职责是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金融服务承担一般商业银行不愿或无力承担的信贷风险,用优惠的信贷条件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以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并促进国家的经济贸易增长。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建立是中国外贸体制趋于健全的重要体现,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诞生。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业务规模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在进出口信贷、贸易金融、投资贷款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2011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全年签约各类贷款4978.03亿元,发放贷款4787.42亿元,为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2.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专门经营出口信用保险业务。2002年至2008年,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累计支持的出口和投资的规模达1700多亿美元,为数千家企业提供了保险服务,数百个中长期项目提供了保险支持,还带动其他家银行出口融资3500多亿元人民币。另外,财政部已同意中国人保财险自2013年1月1日起试点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即保障信用期限一般在1年以内、最长不超过2年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风险保障服务。

三、发达国家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

1.发达国家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不断发展

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作为目前国际通行的进出口支持措施已有近百年历史,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先后成立了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系。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加强,许多发达国家逐渐发现出口性金融政策的重要性。美国曾一度解散过进出口银行,但在后来又重新建立,随后还成立了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同样,日本成立了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

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是不可缺少的,发达国家纷纷对本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制进行了全面调整,使其逐步完善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可以得出发达国家对本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活动不仅支持力度大而成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发达国家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不断创新

发达国家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经营方式趋于灵活,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提升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和作用。一些发达国家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根据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积极进行运行模式的创新,如“混合贷款”和“网上信用评级”,其中“混合贷款”指的是在提供出口信贷时,把出口信贷业务与援助资金混合“捆绑”使用,在提供援助的同时拉动本国出口;“网上信用评级”是从政策性业务派生出来的网上信用评级业务,即按照商业条件提供网上信用评级服务,根据自身需要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并提供评级业务。此外,发达国家的进出口金融性政策还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专门的服务,如美国进出口银行设有“小企业项目”,将其超过10%的资金用于支持促进小企业的出口,为超过1100个小企业提供融资或信贷担保。

据统计,全球贸易额的12%-15%都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开放,发达国家更是把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放在重要的战略高度。现在发达国家都在进行着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和创新活动,以提升这一政策工具的作用和重要性。这些情况都说明,一个国家越发达,其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就越重要,相应地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就越必要。

四、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面临的挑战

中国于2001年就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济的开放程度逐渐扩大,从而面临的外部竞争也更加激烈,这意味着中国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时必须正视面临的挑战与不足。

1.对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的认识不足

中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起步较晚,对其性质、经济功能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人认为政策性金融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暂时产物,没有必要大力发展;还有人对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在实践中的作用缺乏认识,减缓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业务的供应与需求的均衡无法建立,使其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2.面对中小企业进口金融政策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我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系比较完备,但实践中其发挥的作用却远不及发达国家的出口信用机构。我国中小企业众多,尤其在外贸出口企业中90%为中小企业,而我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以来,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导致了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需要加快开发、中小企业等弱势企业群体,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业务品种单一、规模小,虽然我国政策性金融推出服务中小企业的业务,但是该种业务占比不大,与需求还相差甚远。

3.进出口政策性金融资金约束

从资本金实力来看,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时的注册资为3318亿元人民币,到1997年,其所有者权益达34189亿元人民币。到2000年,中国进出口银行财政又增加其资本到50亿元人民币,2005年再追加50亿美金,然而这个数额仍然与中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总量不相符。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例较低,仍然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金成本相对较高,利息收益空间很小。加入WTO后,我国这种做法越来越受到来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限制。

4.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法律保障

我国的进出口政策性机构产生至今,尚未进行有关立法工作。目前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和运行的准则依然为《中国进出口银行章程》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章程》,法律体系为《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框架。但近几年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经营范围等均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迫切需要对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重新定位,并通过立法加以保障。

五、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对策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成长期相对较短,经营规模相对狭小,经验相对不足。为此,我国应从学习其他国家发展政策性金融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国情,从全局的角度重新审视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问题。

1.充分认识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无论社会还是政府的决策部门都应该认识到,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性银行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乏宣传,企业认知度不够。政策性金融业务由于其专门性使得很多业务不为企业所熟知,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企业对这些支持手段的利用。中国应充分重视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并加大其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项目收益于此机制。

2.提高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的适应环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应大力加强市场开发,不断丰富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推进其业务和功能的发展。同时,中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业务也应该逐步转型,增加其出口信贷保险的比重,逐步增加买方信贷业务的比重,这些业务对于促进中国的进出口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海应具备创新意识,加强服务于中小外贸企业,为其量身定做融资产品,推动金融创新;经营指导原则体现出灵活性,在保持政策性业务的性质,又注重商业性业务的收益。

3.完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系

中国应该在借鉴国外经验和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相关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法规,以更好地完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系。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制定独立的法律方式来规范和促进本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并经历过很多次的调整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中国作为一个进出口大国,进出口银行长期缺乏专门法律依据,这严重滞后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现实发展。因此,只有建立一部独立法律来规范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行为,才能确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完善,进一步保证中国经济贸易顺畅地发展。

4.扩大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较快,居民储蓄率较高,外资金融机构的逐步进入,资金供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所以,中国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通过逐步加大资本金比例,提供低成本的融资便利,给予税收优惠和建立准备金制度等措施。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强融资渠道多样化,减少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成本,实现融资渠道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白锌先,徐爱田,欧建雄.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践[J].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李刚.世界范围内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新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

[3]李政丹.制约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障碍分析[J].上海金融,2008(6).

第1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人民币 国际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和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预示着全球经济很可能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在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大环境下,进出口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但中俄贸易却能逆势增长,2011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35亿美元。

一、拓展对俄人民币出口信贷业务的意义及现状

2009年我国政府出台了“421专项安排”,即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资金安排,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商业银行出口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商业银行开展对俄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不仅可以支持我国企业的机电产品、大型成套设备、通讯设备、高新技术、船舶等的出口和境外承包工程,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拉动我国相关产业和我国经济复苏,改善中俄双方贸易结构,实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还可以抓住我国投资俄罗斯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机遇,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通过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扩大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使用,促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区域化进程。

目前,已经有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与俄罗斯银行签署信贷协议,给予授信额度。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俄罗斯银行授信金额比较大。其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行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都有对俄出口信贷业务的发生。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与黑龙江省政府合作建立境外投资信用平台,并对平台授信50亿元人民币(约折6亿美元),用于支持黑龙江省对俄投资项目。政策性银行在跨境人民币融资中较为活跃,在一些政策性“走出去”项目中搭配人民币贷款。

二、拓展对俄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的优势

(一)拓展对俄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可以为客户规避汇率风险

对俄机电产品、成套设备、船舶等资本性产品的出口周期和收汇时间都很长。如果以美元结算收汇,在美元汇率长期看跌的预期下,出口企业无疑承担着巨大的汇率风险。同时,商业银行贷款收汇时间更长,如果以人民币办理对俄出口买方信贷,无论是客户还是商业银行都可消除巨大的汇率风险。

(二)拓展对俄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可以争取高端客户

能够出口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高新技术、船舶等资本性产品的企业都是技术先进、实力强大的大型制造商。商业银行推出还没有市场先例的对俄人民币出口信贷产品帮助企业出口,有机会介入到优质客户的核心业务,可以争取并巩固与此类高端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三)拓展对俄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是国际业务的上游产品,综合收益大

俄罗斯资金短缺,金融市场利率很高,商业银行除了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利息收入外,还可以获得承诺费、管理费等多种中间业务收入,并进一步带动国际结算、结售汇、财务顾问、汇率和利率衍生产品等多项业务,综合收益水平高。

(四)拓展对俄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可以解决商业银行外汇资金不足的问题

当前国家提出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许多具有资质的企业在境外承包工程,如电站等。这些项目近年来迅速增加,单一项目金额巨大,约10至20亿美元,对银行融资比例通常在60%以上。近年来因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当前的本外币贷款利率倒挂,企业对外汇贷款需求旺盛导致商业银行外汇资金紧张。开展出口买方信贷业务,将使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更加紧张,有的商业银行甚至考虑必要时通过购汇或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美元债券的形式解决外汇资金头寸紧张的问题。如果以人民币办理对俄出口买方信贷业务,就不存在外汇资金紧张的问题,可以缓解商业银行外汇资金不足的难题。

(五)对俄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可以提升中国银行业在国际中的地位

对俄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是一项创新业务,同时可以扩大我国银行在俄罗斯的影响,提升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形象,提高中国银行在高端国际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拓展对俄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涵盖各级行的高效任务型团队

出口买方信贷业务流程多,操作复杂,需要商业银行业务人员密切合作,单个业务人员很难完成整个项目工作,因此需要有一个高效的运作机制。在大型出口买方信贷项目运作过程中,外方往往希望与总行进行会谈。因此,组建包括总行任务型团队可以更有效地为客户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

(二)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出口信贷项目,提高成功率

一般来说,介入出口信贷项目的最佳时机是在商务合同谈判以前,因为商务合同谈判的价格、结算方式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出口信用保险审批都很大取决于合同项下的融资结构和融资安排,在这个时候介入,商业银行能够争取主动。

(三)帮助借款人识别和控制出口信贷项目整个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借款人(买方)除了政治风险、信用风险外,还面临着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商业银行要帮助客户积极化解,不能不关注客户的风险,因为客户面临的风险都可能转化为银行风险。在合同谈判阶段,商业银行要协助客户从条款上防范风险,还可以在融资、利率掉期、货币掉期或互换上帮助客户从而获得额外收益。

(四)开展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