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绘画培训总结

绘画培训总结

时间:2022-10-17 14:3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绘画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绘画培训总结

第1篇

2017年我校在**教育局有关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严格遵守了国家的各种法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安全卫生管理工作,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一、基本情况

学校经**教育局批注取得了,教民**1000550号《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许可证》。学校开办资金万元,由举办者**投入。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3万元办学内容:初中级绘画培训,办学地址:学校组织机构人员构成:

(1)组织机构:校长责任制

(2)人员构成:学校共有教师3人,其中专职2人,兼职1人。学校本年度举办两期少儿美术培训班,现有学生35人。

1、财务情况:全年总收入8万元。

2、主页设置:我校为一层商业门面,面积约为96平方米。另配有专业图书60余册,素描头像10余个,画板50块,画架40个,取暖、纳凉设备完善。

二、**绘画学校专门教授中小学素描、色彩技法、儿童画,学生从一点不会学起,因才施教,规范教学。按照美术院校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坚持正确的绘画素描、色彩的启蒙教育,让学生真正迈进绘画的大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绘画的乐趣。画室宽敞明亮,教具规范齐全,营造了良好的绘画环境。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局的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支持,离不开领导的积极配合,离不开学校全体员工的努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探索新体制下办学的规律,使呼兰区少儿美术学校在以后工作中达到一个更高要求,争取为少儿美术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

小学美术学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为指针,依据本校工作要点,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的功能作用,引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组织并开展好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并落实到实处。

二、本学期的任务目标:

1、督促教师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做到按表上课,不使美术教学成为虚设,而使美术教学落到实处。

2、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促使教师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通过组织美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使全体美术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4、通过各种美术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并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5、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和组织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一批美术特长生,以点带面足以带动其他学生学好美术,从而全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方法和措施:

1、根据教导处的教学要求,并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教研活动。

2、杜绝不备课而上课的现象,使美术教学能正常开展。

3、通过听评课和研讨会,促进全体美术教师的经验和信息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鼓励美术教师充分利用美术室现有模具和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

5、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激发全体师生的艺术创作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6、组建美术兴趣小组并积极开展好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

四、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收缴美术教学计划。

2、成立美术兴趣小组。

十月份:

1、举办国庆书画展。

2、兴趣小组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组内听课评课活动。

2、优秀案例评比。

十二月份:

1、组织美术期末考核。

2、撰写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美术学期工作计划面对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中的实际状况,结合生活中的艺术,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狠抓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现制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至六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剪纸,工艺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并进一步提高绘画技法,继续接受基本技能和色彩的传统教学。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美术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多学、多练、多找自身的不足,多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认真制定学校美术工作、教学计划、美术活动等计划。

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设计教案。

准备、积累资料编写美术案例。

2、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

3、组织学生多出作品,参加各级各类的赛事,迎接区校园艺术节书画大赛。

认真组织、辅导美术兴趣浓厚的学生。

加强对美术优秀生的辅导。

四、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儿童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

小学美术学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工作重点,通过美术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课程标准改革为中心,着力抓好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实验和推广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组内教师探索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本学期继续将课程改革作为美术学科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深入领会课程理念,通过多种教研方式唤起美术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形成的经验,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搞好美术阵地建设,全面提高我校美术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文化艺术教育和当今的艺术文化教育。

2、通过各种方法特别是现代教育手段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即能引起学生广泛兴趣的,达到积极的教育效果。

3、要与学校密切合作与班级教师紧密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课堂教学和美术创作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凸现美术教育的特殊审美教育功能。

4、从理论上把握好美术课教学的专业教学特点,特别是要注意:文化教育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问题,在教学改革中既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但又不要丧失美术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凸现的重要问题。

5、同时要把握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法,既要关注个别学困生,加强辅导,又要在不断提高发展学生的艺术方法提高上狠下功夫,以点带面。

6、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组织辅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以艺术节、科技节等节日为契合点,构建学生课外活动小组龙头,开展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活动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情感,以及正确对待失败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对学生作业、作品参加的各种竞赛活动,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术学术的价值观取向和培养学生积极间上的进取精神。

三、主要措施

1、紧紧抓住美术课堂教学,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实践探究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教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学习、努力研讨、认真实践、突出教学效果。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积极配合班主任、各位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形成正常良好的教学秩序。

3、认真备课,上课,进行认真的反思,随时改进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每星期进行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贯彻新课程改革方案,保证美术课的质量。

4、结合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运用美术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5、努力探索和完善美术课学习,进行探索学习实践,进行校内艺术资源的开发,积极配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注意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经验进行美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实现美术教育,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和效果。

6、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创作活动,大力开展以班为基础的美术创作活动,活跃我校艺术教育的气氛,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的儿童绘画比赛活动,为培养学校的艺术人才,为上一级学校输选艺术人才而努力工作。

7、教研组内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学理论学习,在学习提高的同时,要注意自己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加强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使自己在美术教学和专业能力方面,都有大量的进步,以适应学校的发展和要求。

8、认真开展学生日常成绩的检查与评价,积极引导,注意培养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收集与整理,作好期中期末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考核,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对他人进行评价的意识,不断完善学生美术成绩评价体系,认真做好对学生的成长评价工作,把握好评价中的鼓励与激励作用。

9、每位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并能对自己教育实践进行总结与提炼,上升到理论认识高度,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认真撰写论文、教学随笔等经验文章,为学科教研积累丰富的精神财富。

10、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进行认真的总结,确立研究主题,结合学校的培训,撰写课题报告。

11、结合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库应有的效应,不断提高教师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拓宽教育渠道。

12、搞好组内的互帮互学,团结合作,使我们组内教师业务不断发展,努力学习,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虚心学习,向前发展。

13、积极争取参加校内外的学习与培训,参加校内外的教学课研究活动。

14、注意加强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的建设使用,特别是注意对教研组组内信息和教师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上传,强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资源共享。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各学段每周增设一节书法课,中低年级主要以硬笔为主,高年级以软笔为主。

2、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兴趣小组。

3、举办全校的关于 “国庆”、科技节的绘画比赛,从中选拔各年段各班级中绘画较好的同学参与美化校园的绘画制作,同时把同学们较好的作品表框放在班级中促进同学之间的美术绘画交流。

4、利用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干,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自行设计、创作美术作品。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绘画课程 现状 改进策略

1.高职院校绘画课程

美术指占据一定平面或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也叫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按照目的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二,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第三,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

2.高职院校绘画课程现状

2.1高职院校绘画课程面向对象

当前,高职院校绘画课程面向对象多数是文化成绩较低的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一定缺陷。

2.2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培养目标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为:第一,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培养目标与其周围的多个艺术类院校的培养目标非常相似,毫无特色。第二,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培养目标未能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联系,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2.3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条件

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条件非常差。具体表现在,进行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存在一定缺陷,有待进一步提高。

2.4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管理

在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第二,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评价更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第三,高职院校绘画课程评价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2.5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具体表现在:学生掌握的基本的绘画技能与绘画理论非常薄弱;学生对于绘画理论方面的知识没有兴趣,学习动机不明显。

3.改进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

3.1改善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面向对象

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改进需要改善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面向对象。例如,在最初的招生过程中避免盲目招生现象出现,严格控制综合素质较低的学生入学。

3.2注重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特色

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改进需要注重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特色,实现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的特色化。

3.3完善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条件

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改进需要完善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条件。一方面,加强现有师资力量,促进总体能力的提高,如定期召开一些教师交流与研讨活动,推荐教师参与国家级培训或省级培训活动等。另一方面,学校在师资结构上引入双轨制度,将一些行业专家或学术专家引进学校,成为兼职教师的一部分,更好地拓展高职院校绘画的实践课程。

3.4优化高职院校绘画课程体系

优化高职院校绘画课程体系,具体包括:高职院校绘画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基础绘画课程、专业绘画课程三个重要部分,并且基础设计课程占有巨大比例,由各部分由必修部分与选修部分两部分构成。其中第一学年主要为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基本的形态观察与思维训练、写生与速写。第二学年主要为基础绘画课程,包括绘画原理、绘画方法等。第三学年主要为基础绘画课程,包括绘画工艺、绘画创意等。第四学年主要为专业绘画课程,包括绘画策略、绘画评价与批评等。

3.5改革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绘画课程使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讲授法、问答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等。改进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需要改革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方法,例如,引进参观教学法、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法、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法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其中,参观教学法强调学生深入教学环境的具体实践中,通过对具体情景的直观感受,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实践的过程,将复杂抽象的景观直观化;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法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发现法”,特点在于将学生学习过程置于教学主导位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得以提高;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法强调让学生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在情景中丰富知识,实现自身的知识水平提升。这三种教学方法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改进教学方法和创新形成的新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先进性。

3.6重视高职院校绘画课程教学评价

高职教师绘画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的评价。即教学目标是否是在充分分析绘画课程标准、学生学习行为、学生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否符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要求等。第二,教学内容的评价。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突出且合理,具体教学细节条理清晰、语言丰富。第三,教学手段评价。即采用的教学手段能否很好地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第四,学生表现与教师表现的评价。即学生能否独立、自主、探究性地学习,能否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第五,教学效果评价。即教学活动能否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通过五大方面评价,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地改善备课与教学,从而更好地指导绘画课程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黄玲.对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学理论,2013(17).

[2]罗黔军.浅谈高校美术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3]王猛.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与对策[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03).

第4篇

中国近百年的中国画教育是在批判和改造传统文化中进行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我们古老的东方文明不断动荡,也使得中国画的教育和风格发生改变,自此西方的写实主义在中国风靡。“西洋风”席卷而来致使中国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画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开始不断的进行着对西方画风的教育方式的借鉴,以期重新焕发光彩。而这也使得西方的素描画法成为了一切造型的基础,也成为了中国画的奠基点,中国画教学先从素描教起。这样一来中国的优秀文化难以得到有效认知。

一、宋代画院制度

(一)考试制度。由于宋徽宗的大力支持使得书画院的人才队伍空前庞大,也是的绘画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并且宋徽宗还设立了画学,使其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部分。对于画学的考试国子监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宋会要辑稿》这样记载“诸补试外舍取文理通者为合格,俱通者以所习画定高下”。这与我们今天的高考艺考有着相似之处。在当时画院实行的是三舍制度,在其中经学占据较大比重,这对于古人传统文化底蕴的积累有着莫大的好处。在绘画专业上多以“以诗作画”来进行考试。考察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作品的评判以“考画之等,不以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写工。”

(二)课程设置。考生经考试合格进入画院后便可进行系统的学习。所学知识包括经学、书法、画义、儒家经典等。这也可以看出在当时书画所推崇的是内外兼修。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经学所占的比重是极大的,并且会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教授。在《宋史选举制》中记载:“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其中《说文》、《尔雅》、《方言》、《释名》都是我们目前大学中文课程中的必修课程。

二、中国画目前教育的不足

(一)考试形式单一。我国美术考试形式基本为素描、色彩、速写这几种形式,考试题目也多为静物或人物。这都是西方绘画中的内容,其旨在考察学生的模仿能力,缺乏思辨性。这也就出现了以下现象:一是各个画室考前进行突击训练,不断地让学生去临摹练习,二是总结各个院校的考试模式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而这也是中国画的大忌。

(二)绘画模式训练严重。目前我国高校的美术课程在大一或是大一、大二时基本上所学习的都是基础课程,大二、大三是学习专业课(即山水、花鸟、人物等),最后一年开始进行创作并为毕业做准备。中国画应当注重绘画技能的培训,但同时他更讲求一种神韵,而在大学课程中无论是对中国画技巧的培训还是对神韵的把握都是在最后一到两年内完成的,这样短暂的时间内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中国画绘画体系的。中国画目前进行了素描的训练,我个人认为这是有必要的,他对人物的绘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中国画更讲求一种神韵,一种意境,因此过分的严谨训练显然是有违古人的创作初衷的。

三、宋代画院制度对中国画教育的启示

宋代画院有着其独到的地方,对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来说有着其值得借鉴的地方。但这也并不代表着我们对此的全盘接纳和吸收,古代封建制度下的画院制与我国目前的教育还是有所不同的。我们要做的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更好地为中国画教育服务。

(一)改革中国画专业的高考入学制度。目前我国的绘画考试部分具体的专业,考题单一,这使得学生作品相似,神韵全无。学生仅仅是对素描、速写等进行练习,练习相对单一、枯燥,并且也不易形成自己的思维,更不必为石膏添加何种神韵,这限制的学生的思维。因此中国画考生应单独对其进行考试,使学生在进行基础训练时便可以接受到传统中国画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练习,减少西方立体性过重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调整造型基础课程,压缩素描课。中国画更强调对审美追求、文化背景和思想的整合,注重情感与画的糅合,注重对意境的描绘,在绘画时也多采用散点透视法;而西方则更注重的是现实的展现,采用的也是焦点透视的画法。这使得中西方的画法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这种本质的差异性使得我们若是一味的融合西方画的技巧势必会导致中国画陷入“邯郸学步”的困境,丧失其原本的光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转变没有专业性的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设置,将素描课程压缩,加强对白描的训练,为日后的人物塑造进行基础训练。再增添白描的同时还可增加速写的课程。速写的概括性与中国画的意境有着相同之处。

第5篇

您认为幼儿美术教育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天生就喜欢涂涂画画,喜欢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可以说,幼儿将美术活动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游戏活动,同时,绘画也是他们的另一种语言,幼儿绘画活动是幼儿用以表达自己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着天真与稚拙,抒发和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体现了幼儿的精神自由。这种精神自由的美术活动,满足幼儿自由成长与想象的需要,是幼儿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美术活动熏陶和完善幼儿的人格,帮助幼儿身心和谐地成长。

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力,在引导幼儿自由地享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与欣赏能力,培养幼儿感知事物的敏锐角度,也更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美术创造与实践活动的自信心。美术活动是幼儿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实践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请您介绍幼儿美术教育是如何逐步培养兴趣、提高幼儿艺术素质的?

■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天生的艺术家们保持住艺术家的天分。幼儿的美术兴趣与素养不是简单训练出来的,而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启发与陶冶出来的,将美术活动回归幼儿,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引领幼儿自然地走入艺术世界,为幼儿创造必要的条件很关键:为幼儿提供随手可得的绘画器材;为幼儿创造美的环境熏陶;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感受美的事物;正确解读幼儿的美术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素质。

培养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素质,还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我们要善于在生活、游戏中引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从幼儿绘画的兴趣点入手,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会有感而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与自信,从而乐此不疲。

在提高幼儿艺术素质的过程中,特别要警惕揠苗助长的做法。避免用简单重复、模仿、机械训练的方法,过分追求功利化目标或过分以美术结果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这会使幼儿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

在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中,您获得了哪些指导和提高?

■在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中,我们先后聆听了三十多位全国最优秀的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从不同的角度使我获得了教育理论的引领、教育视野的拓展、教育研究的启示、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更从教育理想的精神层面鼓舞和坚定着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的信心与决心。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还为我们每一名学员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提供了基地实践、课题研究等丰富多彩的研修活动,我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申请了“回归儿童的自然绘画教学法的研究”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从深入分析当前儿童绘画活动的现状、明晰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回归幼儿的本真的自然绘画教学,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主张。

请您谈谈青年教师如何成长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我想,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作为一个有强大辐射作用的团体,现在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加速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是所有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心愿。因此,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也在不断地探索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方法。

青年教师成长为优秀的幼儿教师的成长要素之一――志存高远。青年教师在教师职业的初始阶段就应胸怀教育梦想、树立远大志向,为自己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努力前行的近期、远期目标。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素之二――行为世范。作为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必须自觉地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到人之模范的作用;必须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有一种为教育事业,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素之三――学为人师。教师是终身的学习者,所学要为世人之师,应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素之四――积淀风格。支持每一名教师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帮助青年教师脚踏实地开展教育科研,全身心地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教育问题,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不断探索、凝练,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个性化的教育风格。我们的教育事业定会人才辈出,培养更多的优秀幼儿教师,甚至是教育实践家。

作为教学园长,您对幼儿教育有哪些思考和研究?

第6篇

一、引言

在众多的心理治疗方法中,有一种治疗方法被称为艺术疗法,也称为艺术心理治疗(art psychologic therapy),即通过运用音乐、舞蹈、书法、雕刻、刺绣等艺术形式治疗身心疾病(《心理学大辞典》第1541页)。根据目前的应用情况及普及程度,艺术治疗在狭义上通常指绘画治疗。心理工作者通过观察来访者在绘画中的表现、神情、作画先后顺序等,以及与来访者一起解读、分析作品,从而了解当事人的认知、智力水平、内心需求、心理状态等。通过引导来访者对作品进行解读、欣赏等,帮助其从自我创作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

绘画疗法最早源于西方精神科医生通过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进而寻求治疗方案的运用。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精神分析学研究的深入、投射技术的完善,心理治疗工作者开始在心理治疗领域引入绘画心理疗法,并很快在西欧、北美等地区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同样是从精神病治疗的研究开始,我国也开始了对绘画治疗的应用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一定的发展,但绘画治疗的实际应用并未普及。如今,大部分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探索与理论研究的阶段,尤其在心理辅导与治疗领域,了解及使用这一方法的人并不多。但在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中绘画技术的应用却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近几年,随着绘画心理疗法在国外应用的普及以及国内外学者交流的日益频繁,该方法也慢慢为国内心理工作者所认识和接受,相信绘画心理疗法在不远的将来会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心理工作者了解和运用。

本研究通过在几组中学生团体辅导中进行绘画治疗(辅导)的尝试,检验该方法在中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笔者于2009年至201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借助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的机会,在初一、初二学生中进行团体绘画辅导招募,最后确定参加的学生有三组,其中第一组5人,初一学生,男生2名,女生3名;第二组5人,初一学生,男生2名,女生3名;第三组3人,初二学生,女生3名。在参加活动的三组学生中,第一、二组学生均来自初一年级,其中第一组所有参与者为同班同学,笔者曾兼任该班班主任一个学期,对参与者各方面信息比较了解、熟悉。

2.研究过程

(1)团体招募

本次团体辅导是出于研究的目的开展的,因此,团体成员的招募也是建立在充分宣传的基础上以自愿参与为准。笔者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招募:①以社团活动的名义在学校宣传栏张贴招募海报。②以社团活动的名义在初一年级的心理课上进行宣传。两周后,笔者与报名参加的学生进行面谈,在把团体目的及团体活动规划进行讲解后,把最终选择留下的参与者分成了三个小组。由于初一年级的宣传较充分,同时可能由于笔者正在初一年级上课的原因,绝大部分报名者为初一年级学生。

(2)团体目的

根据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但大多数中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计划通过有步骤的绘画过程、团体领导者的引导、团体成员共同分享等方式对自我进行渐进的探索,克服当代中学生缺乏成长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以及缺乏自省意识等问题。让团体成员对自我成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会对中学生活进行规划,树立成长目标,明确学习目的等。

(3)团体时间计划

根据本次团体活动的目的以及内容的需要,初步确定本团体活动次数为6~8次,每周一次。团体活动时间: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安排,中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第一次团体见面后确定每组参与时间分别为中午休息时间(12:50~13:50)、年级划定的班级活动时间(周二下午第七节)、社团活动时间(周五第七节)。由于课程安排的限制,每次活动只能限制在45~60分钟,这比常规的团体活动时间短30分钟左右,因此活动的连续性及其效果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受到影响。

(4)道具准备

本团体活动需要准备的道具有:18色以上软性油画棒、2B以上软性铅笔、橡皮擦、A4打印纸或素描纸,其中绘画用纸由心理辅导室提供,其余由活动参与者自备。团体活动地点为学校心理辅导室。

(5)团体进行

第一次团体。破冰,热身,团体成员之间互相认识。制定团体活动章程,并对团体活动规范等进行澄清,团体成员学习规定,作出承诺,了解团体活动的开展形式、自备活动道具情况,最后由团体领导(笔者)对团体活动的基本知识进行“扫盲”,并就团体辅导中将采取的形式、理论根据以及对团体成员进行活动分享的重要性、作用、方法进行简单快速的培训。

第二次团体。参考国内外团体绘画治疗的实验及活动方法、内容,根据本次活动开展的目的,初步确定团体绘画的内容:

①涂鸦及互换涂鸦;

②自画像;

③画树;

④风景构成画;

⑤家庭动态画、家庭室内画;

⑥个人成长连环画。

在每次作画前,均有当次绘画主题的前言及内容、寓意解释,让学生了解本次作画需要投入的情感因素,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等,约占15分钟左右。成员创作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但活动本身并不限制时间。待所有人绘画结束后,要求作者写上名字和创作时间。领导者简单总结本次活动后,参与者把作品存于辅导室档案袋里,由于单次活动时间限制,作者解读、成员分享、互相澄清等活动需待下一次活动完成。因此,一个绘画主题的完成一般需要2~3次活动才能完成。团体分享一般为30分钟,团体领导分享或总结,约15分钟。团体分享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①回顾上一次团体绘画的内容,并欣赏自己的作品,以便团体成员重新热身。

②领导者对上一次团体活动进行总结,对活动内容进行寓意上的解读,并分享绘画心情、目的等。

③团体成员互相根据成员作品进行提问,分享感受,澄清作品细节,并作自我解读。

④团体成员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分享。

⑤领导者总结、分享活动,同时也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读与澄清,并结束愉快的分享过程。

⑥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参加的共有三个小组,13人,分别为初一、初二的学生。其中参与的女生比男生要多。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本次活动的招募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有关,因为在校学生中,女生普遍比男生更愿意接近老师,但从活动进行本身来看,男生与女生同样对此活动感兴趣,并能投入其中。同时,笔者还发现,在团体活动开始初期,初一学生在领会绘画主题、解读作品以及成员间进行分享时,稍逊色于初二学生。分享对他们而言,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团体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增多,以及领导者的加入与引导,团体进行也愈加顺利。

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活动,几乎所有参与者都表示,活动很有意思,希望继续进行,并且表示,通过活动,学会了认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和学习目标问题,学会了对成长进行一些规划。笔者认为,尽管这些意识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来说可能略显幼稚,但这是一颗种子,它会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地生根、发芽。

作为一个团体领导者,笔者第一次带领一个步骤不太明确,目标不太有把握实现的团体,作为绘画治疗的初学者,笔者也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做的,但活动的效果与反响却出人意料地好。

三、讨论

研究者普遍认为,绘画治疗通常针对于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对心理访谈存在抵触,防御较强的人群,或对一些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以及受过较重创伤的患者。在学术研究上,大部分的研究依然集中在对精神病患者、情绪障碍患者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评鉴上,治疗目的大多在于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以及帮助心理治疗者发现、挖掘患者被压抑的冲突及痛苦。笔者把绘画心理辅导引入到中学生团体辅导的出发点在于,绘画治疗有其他方法所没有的优势,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具体如下:

(1)目的不明确,来访者难以防御。他们往往会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绪状态,并能从绘画作品中展现自己的愿望、内心需求及冲突等。

(2)方式极易为人接受。除极个别参与者以不擅长绘画为由拒绝认真参与外,大多数参与者都乐在其中,并对该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好奇。在本次组织的活动中,几乎无人因不喜欢而退出,极少数的缺席也是由于学校的工作安排导致的。

(3)对于心理治疗而言,此方法容易且方便开展,需要的工具廉价易得。可以随时甚至随地进行,效果明显,需要的支持资源少。

(4)对于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使用绘画的方式可以克服言语交谈的局限性。

(5)方法使用灵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混用。借助作品容易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当来访者难以表达某些情绪时,借助绘画,问题可迎刃而解。

绘画团体辅导的组织方式、程序步骤等均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笔者仍需进一步学习团体辅导及绘画治疗的相关理论及技术。但根据本次活动尝试发现,在中学生中开展绘画心理辅导与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该方法容易让学生接纳心理辅导本身,也容易让来访者进入角色,减少防御,收到更好的辅导效果。

第7篇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据中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即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离异家庭子女。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现象。这种现象,随着离婚率的提高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问题的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出抑郁、孤僻、自闭等心理特征和不专注学业、打架斗殴、谈情说爱甚至有暴力倾向等行为特点。离异再婚家庭的孩子可能问题更严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离婚成为一个社会不容忽视的特殊问题,夫妻离婚,不仅会造成彼此心理创伤,而且对孩子身心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极其严重且十会广泛,不仅会遏制孩子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会导致孩子精神异常甚至心理变态。

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问题是表面上的,实质上反映的是家庭父母的关系问题。研究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研究父母离异对子女造成的严重的心理伤害以及给孩子带来的诸多心理问题。并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把握他们思想上的热点和盲点。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注重心理问题的自我矫正。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通过对各个离异再婚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辅导和研究,从而发现问题。运用多种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积累辅导此类学生的经验。

二、课题的内涵界定

离异家庭学生的界定,所谓“离异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和其他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和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离异家庭是指一父或一母与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其子女就是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后,使孩子失去了完整的家庭生活,在最需要父母之爱的成长关键时期,不能得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孩子处于父母婚姻危机中,没有人关心孩子的感受,给他们安全感,是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离异再婚家庭学生的界定,离异再婚家庭是指一父或一母离异后又与他人结婚且与子女共同生活组成的家庭,其子女在校学习的就是离异再婚家庭学生。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以及他们的自身的生活经历,都使他们具有不同于普通孩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孤僻自卑,合作意识差,不乐于也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冲动易怒,闯祸打架;行为散漫,我行我素,不原受人管束;个性内向,不合群。

离异再婚家庭子女由于父亲或母亲再婚,情况更为复杂,子女与后父或后母关系处理不好,问题可能会更多。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1、全面了解离异家庭的小学生及家庭情况

(1)进行家访

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家庭成员、父母离婚的原因、家庭背景、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父母再婚的情况等等。

(2)和离异家庭学生谈心

了解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何种心理问题,如果是再婚家庭的孩子往往经历过父母离异之前的争吵、打骂,孩子目堵这些情景一般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对父或母的再婚,孩子或许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孩子的想法很少有人顾及,孩子又不得不置身于新的家庭环境,有的甚至生活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夹缝中,这让很多孩子都无所适从。

多数再婚家庭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委、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或把孩子当成“出气筒”稍不如意就谩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有的由于父母离异或再婚,孩子由祖辈抚养,对孩子缺乏严格要求和督促,溺爱放纵,而造成孩子任性好强等。有的孩子虽跟着父或母生活,但由于父或母的再婚,孩子在新家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性格扭曲,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多疑,自以为是,如果不及时做好家庭工作,孩子就会走上邪路。

因此,通过谈心,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看法、观点,显得十分重要。

(3)向班主任老师里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表现

要对离异家庭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可以进行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离异家庭学生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离异学生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老师的介绍和进行家庭访问。部分学生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却能掌握真实的情况。

2、离异再婚家庭学生问题原因调查与分析

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离异家庭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父母教育知识的残缺,教育子女的失误,不良的生活习惯,缺少父母的关爱等。造成离异家庭学生惯于欺骗撒谎,过分敏感,情绪变化无常,容易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或性格特别孤僻、怯弱、冷漠,有悲观厌世的倾向,尤其是这些孩子都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较强的保护与防范意识,对老师的教育批评往往有抵触对立情绪。

3、针对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付诸实践

(1)与离异家庭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一阶段:

目标: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利用积极的暗示效应给予学生心理支持;

方法:心理测验、会谈、

过程:1)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咨询过程中给予学生心理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时,一面倾听,一面给予同感的反应。鼓励学生将无助、焦虑和痛苦的心情宣泄出来,以释放积郁在内心的不良情绪。同时,适当运用“暗示”效应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在咨询过程中,运用柔和的声音、关切的眼神,鼓励性的话语,形成尊重、接纳、关怀的良好氛围,使得学生的身体和情绪放松下来,与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为后来的咨询打好基础,当学生问及能否治好时,给予非常肯定的回答,给予学生治疗的信心

第二阶段:

目标:使用合理情绪疗法、绘画疗法和家庭疗法等,运用认知重建技术改变学生对社会、他人和恋爱观的不合理认知,帮助学生建立有利于其正确、合理认知的良好行为方式。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绘画疗法、家庭治疗等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过程: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合理情绪疗法是对特定的不合理的认知的矫正,挑战它们的有效性,通过认知重构技术,重新形成李某的更具适应性的态度。

绘画疗法:绘画疗法是心理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良好效果。无论是成年和儿童都可在方寸之间呈现完整的表现,又可以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满足心理需求。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构图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都在传递着他的个体信息。绘画是潜意识的表达,绘画应用的是投射技术,绘画的语言丰富、内涵清晰。

通过绘画疗法,了解李某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然后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发泄。

家庭疗法:家庭疗法一般是治疗者与当事人及其家庭中主要成员一起进行谈话、示范或讨论。家庭是社会群体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着各成员的心身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所工作、学习或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安宁。建议离异学生的父母在每周的周六,父母双方都放下所有的工作,辞掉所有的应酬,陪孩子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加强心灵沟通。

第三阶段:

目标:回顾总结,巩固咨询效果和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1)综合所有资料,结合咨询目标和实施方案,与离异家庭学生一起做一次全面的总结,制定行为改变计划;

(2)指出继续努力方向,建议继续保持咨询关系,2个月后联系汇报

(2)做好离异家庭的父母工作

(3)强化班集体的作用,增进人际交往

(4)学会自我调节,唤起对生活的热爱。,

离异家庭的孩子也需要亲情,但教师不能替代父母,所以,当他们面对困境时,教师要“授之以渔”,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增强自信。在关爱和帮助的同时,所有教师都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确实存在的学生的心理问题,认真研究诱发原因,有针对性进行辅导、矫正。否则,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再矫正就费时费劲。教育好离异家庭的学生不仅要有爱,而且还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离异家庭学生的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使这些受过心灵伤害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脸上重新绽开灿烂的笑容,使他们与正常家庭学生一样拥有一片蔚蓝的、晴朗的天空!

三、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调兵山市第七小学离异家庭学生

(二)研究的方法:

1、访谈法。

通过对离异家庭学生家访,与离异家庭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从而总结一些个案特质。

2、探究法。

探索离异家庭学生代表性的个案,从而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个案特点。

3、调查研究法。

了解离异家庭学生家庭、社会背景,分析和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原因。

4、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离异家庭学生个案的研究,从而得出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四、研究实施步骤

1、2016年4月----2016年7月: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1)进行调查研究;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3)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4)建立研究制度。

2、2016年8月----2019年7月 :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1)召开课题开题会,明确课题实施方案。

(2)对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

(3)开展系列课题研讨活动,组织实验教师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4)阶段性课题研究总结,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5)调整修订课题实施方案,深化课题研究。

3、2019年9月----2019年12月: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工作总结、教师研究论文、学生成长个案等。 

(2)召开总结交流大会,申请课题结题。

(3)总结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多种形式交流。

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组研究成员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品德素养,对科研工作有热情,能自觉主动地投入于科研研究中。

2、主研人员在学生心理问题方面中已有一定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

3、申报的课题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并保证充足的时间研究。

4、学校给予本课题以充足的研究经费。

六、成果形式

1、研究制度的建立;

2、学生成长个案;

3、优秀研究个案、分析报告、案例等;

4、教师的论文、专著;

第8篇

东方西方 笔墨相通

“我以为绘画是一个人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你对文化的理解,知识的理解。这种知识包括绘画的技巧,有对技术的了解掌握,绘画根本上是一种对文化的判断。”

考取中央美院的第二年,袁佐抱着去国外看原作的好奇心,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一走就是30年。而这段旅程,坚定了他一生的艺术判断。1982年在美国,他第一次见到了塞尚、毕加索的原作。“从小我在工艺美院宿舍大楼里长大,周围都是画画的人。那时总是被家里人拉着去看这些东西,反而是去了美国之后才真正接触到中国绘画。”来自艺术世家,袁佐对文化的判断却起源自美国。

1986年袁佐开始在麻省艺术学院任教,陪同中国的代表团到波士顿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上手了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这一中国绘画史上的大成之作。“那时可以拿在手上看,这是很难得的,在大都会博物馆或者在其他老先生也亲手赏识了不少真迹。看多了,对中国画的感情更深。”

出国后第10年,1992年袁佐第一次回国,在美国接触了西画多年,回国后重拾山水。长城的山、密云的水在我们看来和东方意蕴似乎没有太多关联,但是在袁佐眼里这些都是写生的好素材。他一再强调自己的作品不是中西融合,没有将美国看成西方,也没有将北京看成东方。“我总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的状态,在绘画当中这种情绪与状态会自然或不自然的流露出来。”

袁佐第一次去敦煌是在2010年,其中一个洞窟正面墙上是五台山的全景图壁画,四大天王在天顶的四个角俯视着袁佐和他带领的学生们。袁佐一看到那个画后,“我觉得这完全与迪克宁作品完全一样。虽然迪克宁的画面的更加抽象,这四大天王画的相对而言更工笔,但他认为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当时在现场有一个清华研究生让袁佐讲讲这画,他说:“如果你们知道迪克宁的画,一定会知道我在讲的是什么事情。它的那种韵律、关系、前后之间重叠的色彩简直太漂亮了。但我不认为他们一个是东方的,一个是西方的。因为,绘画是相通的。”

回到“绘画本身”

在中国现代艺术的的主流意识当中,大家往往在追求某一种风格,或者某一种形式。而袁佐更关注的是绘画本身。

不久前在清华艺术博物馆运营、捐赠的会议上,袁佐作为主持,他提到了这样一点:科学技术的知识的创立,在传统上对西方绘画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在中国的绘画史上这种影响相对来讲弱一些、少一点。

西方绘画艺术一开始就是从一个窗口向外张望。他们不断地描写周边景物,即便是神话故事、想象的情节、他们也会找来相对应并可以理解的三维空间关系来体现这一内容。15世纪初的贝尼利奇总结出焦点透视法,之后达芬奇制定出人体比例关系。这些科学的知识马上在西方绘画中引起强烈反响,从而改变了绘画的风格,影响了西方人审美的标准。

1666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七色光谱。分析出各种色彩是丌同波长的光。七色光谱使得绘画界从过去色彩的明暗对比,色相之间的对比变为有了冷暖对比,这种冷暖对比成就了伦勃朗这类人。能够去表现光、三维空间。空间变得深远了,绘画的面貌又一次被改变了。袁佐强调:“这是两次非常突出的科学技术知识对于绘画的影响。”

而袁佐发现在中国绘画中,这样的事情比较少,而且没有太大的影响。唯一能与西方比肩的可能是1960年代前后中国一得阁墨汁的产生。画家可以大量的使用墨,绘画的篇幅、浓度可以增大,对绘画的面貌产生了较大影响。过去画是四尺宣对开,画丈二就已经不得了了,而现在有很多人的画可以画4米、5米的作品,用大刷子、大拖把作画。在那次研讨中袁佐面对着台下如陈丹青的教师和诸多美院学生发出了疑问:“我提出在绘画当中,在座的几位艺术家、画家们,你们的画里面有没有设想到这种变化?在绘画当中你们去了解知识时,你们有没有渴望去改变你的绘画形态,或者用知识来重新建立一种绘画方式?”

作为艺术家的袁佐说过:“我关心一个完美的人完全地热爱生活,我关心人对于社会的贡献。”很多时候他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家,他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渴望带领人们一起追寻不一样的景色。

禁忌之后 创作不设限

他说过自己的作品不是抽象绘画,可这并不太容易界定。在他的画作里我们能感受到具象的山水气息,但是它们 “不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描绘山景、描绘光等等”。他对光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不太考虑光是从左边来的,从右边来的,今天是上午的光还是下午的光,而是我想在画面里制造一种光,光是从画面中出来的,是从画面当中照射出来形成的光。我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色彩是他另一种不受限的突破领域:他作品中色块距离、前后位置、笔触薄厚这三种空间和传统的透视无关。袁佐反复说: “在画面当中,有时他并不去考虑在描绘一个风景,描绘一个空间,而是将所有的材料变为他在做一个东西,而不是在画,在描绘一个东西。”

位于中间美术馆创作区的画室和其他艺术家的工作区并没有太大区别:一箱箱颜料,大摞大摞书籍,未完成的画作虚掩在帆布之下。一个试图打破光影限制、创造空间的袁佐应该不是一个单纯的解构者。

我问他,“那什么是你的界限和禁忌?”袁佐说,“这种界限实际上是你的自我修养,你的认识你对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技巧,什么是力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有人文精神的,你的这种文化判断永远是你的限定。”绘画当中,袁佐一直坚持用传统的绘画工具、绘画材料,不在画面上贴什么东西,不在画面上采用不同的材质或其它东西。这些是他的自己限定。他说“我觉得我有点我自己的小理由,即使不一定对,只有把自己限制在了比较窄的简单的方式方法时,这个东西才更有挑战性。”

眼界 第一位老师

袁佐在清华美院教授一年级的素描课、色彩。2008年底他来到清华,怀着很大的决心想做教学改革,改变清华美院的基础教学的整个结构与课程关系。由于人事、观念的原因,最终没有做成。

教书让他很有成就感,与年轻的学生在一起,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老过。袁佐会与他们共同分享自己学习艺术的经历与经验,回到父亲任教的大学继承了家族的传统,他也一直以此为傲。但是在谈话中,我能感受到身为一个教师对学校状态的无奈:“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非常荒唐,我挺为学生惋惜,这耽误了他们学习艺术的宝贵时间。”

针对现在的美术教育,袁佐经过东西方的对比发现“中国的美术教育大多数依旧是一种风格使用材料和工具的办法来思考的。比如素描还是以描绘一个物体为重点,他们认为没有素描基础,没有这种描绘的能力,这个人是不可以画画。这在西方美国的基础教学里早就没有这样的概念了,他要用不同的思考和观念来形成。我觉得这件事在中国很难弄。而国外更注重思考,更注重多种技巧的培训,这种技巧的培训包括思维培训。”

他经常和学生强调多看原作的重要性,“眼界,始终是第一位老师”。当年他在麻省艺术学院任教之时,对门美国三大私人博物馆之一的波士顿美术馆。里面艺术品种类非常齐备,从古至今有非常完整的展示。比如当他讲到陶瓷美术,虽然博物馆收藏量并没有那么大,但几个馆从最原始的彩陶石器时期,一直到清代、现代的陶瓷,每种风格,每种东西都有三五件,摆在那里一目了然。

中间计划

生存,是摆在每个民营美术馆面前的问题。作为中间美术馆新任馆长,袁佐没有刻意回避,但是资金的限制让他把目标放得更小也更加集中。 “我希望项目能够有些收入来支持,可能更多是靠赞助人或者政府税率上的支持。”中间美术馆并不大,他觉得能够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了。比如希望中间美术馆能够在绘画方面做一点不同的贡献,所以他想在美术馆的规划中汇集几股有“绘画性”的力量。

一是中国的老艺术家这条线,特别是是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一条线,传统称为他们为“工艺美术家”、“公共美术家”。和老派画家相比他们很另类,但这里每个人都非常有意识地去追求独立的风格、思考。包括张汀、吴冠中、朱大年、庞熏及他的父亲等人。他们从来没有想要描写一点光感或者做很写实主义的绘画。从艺术到做人都是非常自由的。

还有一批是中国艺术院校中青年的教师们,就是被他称之为“新学院精神”的一批人,他们想要不被这种世俗的、风格化的东西所绑架,想做点新的探讨。还有一部分是有海外生活背景的,像袁佐,包括在德国生活10年的谭平等人,“他们有完全自由的一种创作状态,他们不受商圈左右,没有在拍卖场上非常耀眼,没有什么样的价格,但他们一直很认真、很严肃的一直想保持非常独立的钻研自身绘画的一种状态。”

第9篇

本年来,我在任职岗位上,认真学习现行教育政策法规,了解国家时政新闻、不断加强对自己负责工作的钻研,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自身综合水平提升。

一是形式多样学习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知识。本人抓住全系统贯彻学习十的契机,认真学习十报告,并于11月,积极参与全县的团队干部十专题培训学习会、jy局每月召开的机关工作汇报会,同时通过网络、视频、报刊杂志、社区宣传等形式组织收看十八届三中会内容。促进自身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并时刻要求自己以一名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服务全县的教育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全县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幼儿教育发展及语言文字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让自己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二是本着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全县教育教学服务的态度,认真做好自己的业务工作,带领全县青少年学生开展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开展“我的中国梦”读书、绘画、手法、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组织带领青少年开展公益募捐活动,收到募捐款近8万元;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市、县阳光体育运动会,全县、全市少先队鼓号展演等;开展幼儿教育、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等活动,组织召开了全县第一次少代会;参与编辑《SJ教育》期刊,负责学校内涵发展简报制作等。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培训学习、刊物编辑制作等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对教师岗位的全新领会。同时,也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促进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升。本年来,在业务提高上,开展业务培训5场次,培训教师120人次;在评选表彰上,有近50余幅优秀绘画作品选送市里参加评审,有10个学校鼓号展演光碟送市局评选,有15位美德少年受县级、乡镇表彰;在公文撰写、信息报送上,完成信息写作30余篇,参与并完成各专题报告及各类汇报材料的撰写。

三是严格机关工作纪律,认真执行各项工作制度。今年,我严格执行上班工作制度,准时到岗,求真务实做好各项工作,并落实县委政府对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5+2”“白+黑”工作要求,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密切联系群众、走访挂钩移民10户,发放移民宣传资料100余份,建立移民挂钩档案,为挂钩移民解决孩子入学、贫困学生资助及移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四是善于思考、查找不足。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繁琐的民心工程,要我们在工作时细心热心用心。为让自己开展的工作能见成果起实效,我常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特别在如何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方面,针对自己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虚心请领导及同事帮助指导、解疑释惑,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实践中努力加以改进。

工作中的收获让我倍增信心,工作中的不足教我学习成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尽自己的责任用心工作,捧着一颗诚心认真实践,不断研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服务,为我县教育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素描;设计素描;区别;联系

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28-03

素描基础教育源于西方,从二十世纪初引进我国后就成为了各个高等美术类院校一直使用至今的教育模式,且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什么巨大的变化。设计院校一直沿用着模仿的教学方法,造成了艺术与现实毫无挂钩,导致大部分学生只会毫无创新的模仿,在设计方面的能力极其薄弱,无法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如今,设计素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时代性、多元性与设计性。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越来越多的融合性、模糊性,是设计素描不断发展的特点。设计素描的不断衍变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对物质生活不断追求的结果。

素描是从外国引入到中国的一个绘画种类,在我国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素描在英语中被叫做“drawing”,可翻译为“简单绘事”。本质上素描是与彩色绘画相反的一种绘画称谓。所有以铅笔、炭笔、木炭条、钢笔、毛笔等单色工具在墙面、纸面、板面上绘制的画子都可以叫做素描。素描单纯地解释为是一种运用单色的线条或明暗调子来展现客观事物的形体构造的描绘方式。它主要探究客观事物的外形和结构、质感和量感、明暗和虚实、透视和空间、静态和动态等等各个方面的塑造手法和艺术展现规则。

设计素描是利用物象的大小比例、立体空间理念、透视原理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解剖等方面来展现新的传递信息方式与造型方法,培训制作设计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愿的一门基础的专业课,是在素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事物的最基础的构造型练习。这一门课程大都可以用在所有的设计门类的学科,要求画面在透视和解剖方面具有一定的准确原则,把具体形态的客观物象换个方式再次展现出来。设计素描要想准确地表达它的设计意图,离不开绘制设计图的能力的基础培训,以此来提高画面的透视和结构方面的准确性。或许从某些方面来看,不管什么形式的素描都有着强烈的创新的设计理念。

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都是艺术类基础教学中必须要教授的授课内容。从设计素描的特征和本性上来看,应该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的理性归纳和更有目的性、科学性的表现形式。设计素描在艺术实践生活中,利用了传统素描的绘画技法和规律进行形象生动的人文沟通来传递现代社会信息为主要目的的艺术设计创造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而慢慢地变化成了一种特有的绘画形式。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在构造型体方面的因素差不多相同,比如结构、质感、空间、明暗、光影等很多地方都是有相似之处的,它们之间具有着长远的继承性。如果把传统素描描述成纯绘画艺术领域的最初的形式,就可以说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艺术领域的基本形式。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构成基础上形成的,同传统素描一样有着造型能力、美学法则和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共同条件。素描在绘画艺术的创作和设计师的设计中都起着重要的主导及辅助作用。艺术创作一般都是从素描开始的,传统的艺术家在构思创作主题时首先是用素描的形式来概括形体,铺设与构架创作思路,更不用说收集创作素材的阶段了。正常来说,从最初的构思创作到确定在画纸上的构图,在画面中找出比例关系和明暗层次所用的单色画稿也被划归为素描的范畴,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前绘制的创作构思图也可以算为素描的一种,所以素描在纯艺术的创作中和设计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都起着主导和辅助作用。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创新思维的产物,它与传统素描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计素描是建立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之上的,依靠于传统素描,二者不可分割。

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也有着自身越来越多的设计特点。传统的基础素描强调对客观物体的真切重现技术,而设计素描则是强调创造性思维才能的培养;传统素描注重人的塑造能力的培养,设计素描注重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设计素描强调以线表现结构、以面与块表现空间、以材料和技法的运用表现创意等综合的过程。设计素描从观察方法到表现形式都很大程度的相异于传统基础素描,因为设计的活动离不开设计,所以未来的设计不要求是否具有既专业又现代化的创造设计头脑。虽然我们的设计素描还要从传统素描开始,但学习的目的不仅是绘画艺术。设计素描是一门刚形成的基础课程,它是为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专业所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是所有设计艺术领域的基点,它与传统素描不同。传统素描侧重于感性认识,设计素描更重视理性了解,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来认识形体和机构变化的规律。传统素描基本处于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阶段,而设计素描基本处于由理性追求感性的阶段,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设计素描不是只在材料和工具的运用、思维看法和展现手法上超过了传统素描,扩大了传统素描的思路,而且功能上的变异则是它最大的不同。根据目的的不同、价值取向不一而有所取舍,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地方:

一、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思维观念和目的不同

传统素描主要指以真实地表现物体的构成、明暗、外形、质感等为目的的一种造型活动;设计素描则是以训练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技能为目的。它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的理论,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的概念很好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个新的物象。设计素描意味着更重视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被遮挡在物体外形下的内部构造结构,那些生活中不曾有过在或不直观而在理念中应该存在的规律或原理,甚至完全出于主观臆想的、荒唐的物体等等,都可以是设计素描描绘的对象。由此,思维在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中也有不一样的表现。思维是人们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在设计素描中充分的展现了其个性特征。设计素描的思维观念不同于传统素描那样简单地只有不停地打型,是主要培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加突出地展现设计素描的主观能动性。要想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能动性,就要将学生脑子里各种形色的物体进行构想并形象化,绘画在画面中,通过挑选、增加、删除等专业的修改与处理,让学生有理性的去构型,描绘出新兴作品。设计素描的思维观念并不是毫无理由的任由创作者胡乱构想,随意分解抽象的物象,目的在于授意和引发创作者怎么样识别、分解、重组、创新出新的造型,并非无依无据地创作,而是由外到里、多角度、创新地表现出生动的物象。

二、观察方法方面的不同

在素描的创作过程中,首先第一步就是观察物象。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到观察方式,这是素描培训的前提条件。相比传统素描来说,设计素描的观察方式有着更多的丰富效果。传统素描的观察方法具有单一性、纯粹性、长时间性、静止性;设计素描的观察方法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运动性,表现物体的微观性、宏观性,单一视点的组合性等。传统素描为了表达个人的感情和个人的独特看法,从而观察方式是相当牢不可变的;设计素描是一种剖析解读图形的创新手段,它通过多个角度、多个方位和多个视点来观察物象。在我们日常写生过程中,首先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全方位地观察整个物象,准确地了解物体的内在构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把复杂的物象分解成简单明了的几何形状,从而更加形象的表现在画面中,这样有利于深入认识整个物象,也有利于绘画者更清晰的把握画面的整体块面关系。例如观察一辆小汽车,我们可以把车窗、车轮、座位、发动机、后备箱等分解出来,然后研究其重组的综合方式,再就是将其不同部位想象形象化成不同的形状,分解重组结构。

三、构图安排方面的不同

一幅画的好与坏,首先重点在于整个画面的构图。构图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绘画表现手法,是绘画的基础,也是在我们写生环节中必须要十分重视的内容。在绘画艺术中,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完全可以表现出作画者良好的构图修养。传统素描的构图比较简单,就是处理画面中所有的线条、形状和要素同四边画面的关系,我们在描绘对象时,需要认真考虑用什么样纸幅进行绘画。保加利亚画家瓦西卡尔・莫内娃的作品《静物》,这幅画具有较强的装饰风格。一只藤椅正面安放在画面中间,它充满整个画面,半圆形的椅背连同扶手构成稳重而对称的形式,将放在椅子上的果盘和花瓶紧紧围拢一体。背景中的两个方形画框与弧形相切,使规整的弧线与方形的直线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传统素描重视外在的审美感觉,但设计素描则重点表现个人的创造性。设计素描的在构图上更加强调的是画面物体的合理安排,在画面中要合理安排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物体,使得画面中的物体有条不紊,具有一定的韵律美,使得整个画幅中的物象的形状大小、高低、前后距离、物体与物体间的疏密联系在形式美法则的指导下得到均衡与变化的统一。画面的构图安排属于审美的范围之内,所以其构图想象只要不与总的要求有所矛盾就可以了。多注重些统一平衡,而对虚实、紧疏不需要刻意强调,不然就会毁坏画面所想要表达的设计意图。

四、表现方法方面的不同

传统素描是以明暗调子的形式表现,它最重要的上课课程是区分出明暗素描调子的规则和充分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整个画面没有明显的结构,用黑白灰的大色调拉开了物体与背景的空间关系。设计素描主要在于探究和剖析物象的内部结构特征,用以简单、干练的线条来表现,不通过明暗变现方法完成,因为线条又是在于对线条的精准度,遵从一定的绘画规律,所以设计素描在进行运用时相当的严谨。线条的作用就是可以非常准确地勾勒出物体的透视效果,所以设计素描在对物体的比例尺度方面要求尤其严格。传统素描大都是人物、人体、风景等,设计素描则多偏重于静物以及机械部件等带有明显工艺性的事物或者组合,同时强调结构性的表现手法。画中完全通过线条的方式来表现这个机器的内部构造,有着较好的空间透视感,充分体现了设计素描特有的表现技巧。

五、空间观念和细节表现方面的不同

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在空间观念上和立体效果的展现上也有着相当多的区别。传统素描通常在立体和空间表现上非常自然,令人有设身处地的感觉。传统素描用明暗来展现了空间感和立体感,而设计素描要求从不同角度来观看和分析事物,也就是从不一样的视觉角度和多方位的观看方法来观察物象的内部结构,尤其是每一个物体自身内部构成的各个方面之间的互相关联和各个部分重组的关系。图中是一个空间感极强的环境设计,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空间的内部结构,内部物体与整个空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设计素描对设计者在立体空间想象力方面的能力需要更高,设计师用设计素描把物体表达出来,其目的是为了构建联系实际对象的模型,所以在空间观念与立体型方面,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是两个根本相异的领域。在画面展现细节内容上,设计素描想要展现给大众的是物象大的内部构造关系,它想要明确地表达什么才是内部构成形式和状态,以及这个物象的各个零散的部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形体。为了在自己的作品上准确的解释这样一个基础的疑问,就必须要忽略许多细节方面的具体表现,因此构图不需要像传统素描那样严谨。设计素描最在意的是物象原本的特质,只有从实际的物象中精挑细选,然后再解释那些想象的形状是怎么样形成的,然后经过怎样构成一个整体。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虽然发展速度很快,规模宏大,但人才质量还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仍然有许多学艺术设计的毕业生遇到就业艰难的问题,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当匮乏,缺乏实践经验,创新本领比较差,所学的学问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深受国内素描的影响,设计素描课程在国内主要是比较重视对学生构图的能力的培训。在日常的学习中,大部分教学以写生为主,这样就控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自由性的艺术教学课程比较少,限定了学生创作性思想的发散,进而设计素描没在绘画的教学中离开来,更没有完成设计素描真实的目标。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创新已经变得迫在眉睫。最近这么些年,素描的教学维新在不停的进步,设计素描更是一马当先,要想把素描和设计完美的结合起来,形成“二体一位”的新的教学理念,为基础与专业间的密切联系做开发性的引导,为学生向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要深刻了解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不仅要批判性地继承传统素描,既“扬长”,还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弥合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之间的“代沟”,根据素描基础服务对象的不同,有所侧重的引导学习造型基础深化绘画类、设计类基础教学的改革。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对于设计素描的教学,需要在不断总结前人优秀的教学成果上增加更强的时代性。作为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好基础的素描知识,更要在其基础上学以致用,从实际应用出发,不断地创新。当下的学院设计素描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在打基础的阶段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创新不仅仅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最重要的是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只有教学方法创新了,绘画教师才能有更多的教学内容,学习绘画的学生也有了更好的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刘荣伟,刘沛.设计素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杨景芝.基础素描教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黄艾,林蔚然.基础素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第11篇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制定一份工作总结吧。你知道工作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美术老师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小学美术老师工作总结1一学期美术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我担任__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在这个学期中认真学习新课标,研究新的教学教法,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去分析,探讨综合探究及多媒材的运用。我还和其他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学习新课标,并把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运用到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1.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认真按照美术教学新课标教学教改,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按照学校安排课时认真把美术课上好,课前要做到备好课写好教案,课中要上好45分钟,多引导好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课后要辅导好学生的兴趣爱好,能更好的接受美术的陶冶。这一学期基本能按时完成教学,效果也还可以,很多学生对美术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审美知识也提高了不少。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想法与兴趣。兴趣是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故事、游戏、图像等到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主要来自壮族乡和苗族地区,文化基础知识较落后,学生对各方面认识较少,学生的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就成了我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__年级班级人数众多,管理教育任务很重,我经常运用课间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和思想教育。在教学中,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一定的好转,我运用美术课中的美来教育学生,是他们认识到,心灵美是学好画画的基础;养成耐心,细心也是学好美术课的良好品质。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及思想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心理,对学生进行反复教育,耐心细致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学习经验与体会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深深体会到美术教学工作其实也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科目,上课也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准,不仅能说会道,更重要的是动手能力必须要强,让学生心福口福,从内心佩服老师的才能,学生才能认真去学习。在上课前,我都先去熟悉要上的教学内容,要画范画的,先把作品画好,在上课导入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更好的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__年级学生接触美术知识较少,在教学过程中要一步一步去引导学生去学习,本学期主要加强学生的构图、线条、比例内容和书法知识,因为书法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在上美术课时,要角学生一些书法的基础知识,也严格要求学生把书法字体写好。通过一学期的教学,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书画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的让学生去了解美术和学习美术知识。

4.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要加强学生多动手和动脑练习的能力。

2)、要组织好学生多到室外进行写生。

3)、教师要多与学生在一起进行学习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改正一些错误的绘画方面存在的问题。

4)、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多进行范画,多辅导讲解。

5)、老师要多点评学生的部分优秀作品个较差的作品,分析好问题,鼓励学生学习。

总之,在今后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参加各类学习与培训,利用课外时间多与学生在一起交流美术这学科知识,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更很好的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

最新小学美术老师工作总结2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对这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教学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矗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矗。

三、经验和教训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

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6、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7、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四、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最新小学美术老师工作总结3转眼,一个学期又已经匆匆过去,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地开展美术、音乐、体育、英语等学科教研教改工作,努力使我们学校的节能各学科能从教学改革的理论中走出来,改革并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提高了教师、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下面就将本学期的教研教改工作综合总结如下:

1.拓展学科文化范畴,培养创新的教学思维和辅导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着手,在美术、音乐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多向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利用节日等气氛来营造美术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出来。本学期一开始,儿童画兴趣小组在重新组建后又开始活动。每周组织兴趣小组的学生在美术教室训练一次,每次都有每次的训练内容,对学生进行儿童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基础训练。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兴趣,有部分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技法已初步接触过,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和制作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如参加区中小学生的现场书画比赛,其中有硬笔书法2人参加,获得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成绩、绘画比赛有6人参加,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手工制作有2人参加获得2个一等奖。由王孟老师辅导的舞蹈节目在区文艺汇演中获得三等奖。

2.课堂上要有效的运用创新教育

在教学中能够愉快的进行教学,并进行创新的教学思路,其中陈勇老师在区美术教研节中展示了一节美术课《概念服饰》获得优质课。在学校的青年教师的课堂比武课中,有许多的老师花了许多的心思来砖研教材,在课堂上灵活的运用知识进行教学。其中陈勇、周云老师获得学校汇报课的一等奖,大部分的老师认真的参加了各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受到了很好的启发。

3.树立科学的教学、学习理论,强化教师的“理论武装教学”的思路

通过2个星期一次的教学研究集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思路,了解别人的教学成果,教师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业务学习时间积极学习有关教研教改的理论文章,通过认真学习研究创新教育的理论,使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实验研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利用学科知识完成了省级科研音乐课题《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体验成功的研究》、区英语课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分成教学的研究》。同时积极参加学校、教委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活动,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写出教学论文。各学科在学期开始就撰写了学科教案和论文共有10余个教师参加了论文的评比活动。美术、音乐老师参加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活动;市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等。音乐教师参加了省音乐课堂教学的展示巡礼活动,受到很好的启发,美术老师参加在德清的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感受到了心得课堂教学气息。

总而言之,各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仔细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把我们学校的美术、音乐、英语、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推向更高的层次。

下学期建议设想:

1)、改变学科教师分散的状况

目前学校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教师人数、学科都比较完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学校学科教师进行的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学科的整体教学思考,提出更好的学科思路,虽然现在部分学科教师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但是我觉得可以相对的集中。如成立美术教师办公室、音乐办公室、英语办公室等,因为学科本身也需要一定的讨论、思考的需要,像美术老师还需要一定的空间进行一些绘画的创作等活动,所以成立学科办公室可能更适合学科的办公室,像体育办公室就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

2)、在学科面前落实每一个教师的块面负责制度

现在虽然学科有了,专业学科教师也比较全面,但是要防止个别的“单独教学现象”,就是只完成学科的课堂教学,没有把自己在该学科前的特长、优势展现出来。虽然有了一定的分工但是不全面也没有很好的落实,常常发现会有很多的老师在忙一个事情,到最后也没有什么成绩。落实块面负责,学期末进行适当的形式考察,以便了解该教师在该学科在这个学期的情况。

最新小学美术老师工作总结4一、主要工作回顾

本学期,主要结合本组的教研主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以及学期初县里备课时的“如何把握好评价这把尺子”为重点,展开的美术教学工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常规工作:

1、认真完成美术教学工作,做到按时上课,不轻视每一节课。

关注每一堂课中学生的“创新”之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进发展其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感受学习美术的乐趣所在。

2、以听评课等教研活动为基础,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与全组美术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专业素质。

本学期,承担了组内教研课《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有趣的汉字》《对印版画》《色彩的色相》,和县级领导检查工作时,随机指派的两节课。分别是《红色的画》和《黄色和蓝色的画》。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都能得到各位同伴的积极指导,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研究乐趣。使得我在课堂中成长。期间我发现,备课备得越深入,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越繁杂。这时候,就需要我从中提取精华,总结和归纳教法。就得去思考,如何才能给学生带来一个高效的课堂。在这样的实践中,我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给出了反思。

3、学生在绘画,手工制作,和欣赏这三大课型中,有梯度的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提高品位,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比如学生在习惯了只是用彩笔和铅笔绘画以后,往往会对美术课产生一种代兴趣,于是我在本学期把《彩墨游戏》和《对印版画》安排在了绘画和手工制作之后,学生对于全新的体验非常感兴趣,以至于所有的班级不用再三强调,就都能准备好相关用具。两堂课下来,同学们还都争着问,什么时候还上这样的课。我想孩子在这样的体验中,完全自己动手制作、参与,体验各自不同的“画面效果”,这不正是同学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和被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所吸引吗!

4、艺术团教学: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和组织的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一批美术特长生,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学好美术,从而全面提高美术素养与美术技能。

比如我在本学期就在三年级根据平时的表现,选出一些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来参加我的课外小组制作手工画。使这些同学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事实证明,孩子的创造力是要一点点培养的。是需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

5、强化课堂纪律,良好的组织纪律是才会有良好的开端,因此本学期美术课堂首先要抓好课堂纪律,发挥美术特色,以美为标准,渗透到学生的语言、行为中去。

二、成绩与不足:

成绩:个人方面:本学期获得__省美术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和电脑设计单项奖,并在活动中开阔了眼界,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生方面:本学期依然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观注学生的点滴变化。比如学生在画背景中的树木时,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出现的情况(比如不可以画成什么样),并给出小提示,必要时给出示范。不求整齐划一,只求变化多端。并给有创新想法,与众不同的学生加“绘画星”,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在本学期的期末测试中,三年级的成绩好于五年级,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在知识的难易程度上五年级的相对抽象不好理解,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强化,或者是死记硬背。第二,是五年级的课时少于三年级。而且因为小学的美术课还是应该以兴趣、欣赏、增长见识为主,不能简单地传授理论。

不足:在三年级课堂教学中,评价手段应用的还不够全面,不能全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五年级则是在知识落实方面还不够扎实,需要把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加深印象。让知识与绘画有机的融合。

三、今后努力方向:

总之,在新的学期里我将一如既往的搞好自己的各项工作,用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丰富的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在美术中学习和创造的乐趣,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最新小学美术老师工作总结5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已近尾声。本学期我承担了五年级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里和孩子的相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学习的过程。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消泯学生的个性,千人一面,是创造活动之大忌。应该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应该注意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等。另外,美术课程中还要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我们今天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已不是再灌溉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必须让学生能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找适合于自己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也就是能在新的社会发展的情境下,能够不断地发现社会中的或自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学习、寻找有用的信息,能通过分析和思考作出判断,再创造性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评价,不断地进行改进或完善,直到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

5.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不断地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5)10-0107-01现如今,高校美术教育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有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对此,教育人员应正视这个严重的问题,并且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提出良好的改良策略,从而使我国高校美术教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一、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两大部分:学校与教师的问题和学生个人问题。

第一,从学校与教师的角度分析。(1)教学方式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在教学水平上面有待提高,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经费的不到位,在闲置教学经费的前提下,教师们无法进修深造,严重阻碍了教师学术能力的进步。(2)教学内容陈旧。高校美术教育中关于西方的美术发展内容很少,许多方面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教学技巧处在薄弱的边缘,这种状况影响着学生对现代艺术观念的理解。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形式和观念理解的落后,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创作与发展。(3)教学风气落后由于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导致社会中出现了浮躁的风气,在课堂上,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不关注他们的创新思维,这些现象严重导致学生忽视自身的感悟,学生们要杜绝这种教学风气,注重个人修养。(4)对文化课不重视。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注重技能的培养,导致文化素质被忽视,因此,在欣赏许多学生的美术作品时,我们看到的都是没有灵魂的作品。事实上,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们绘画技巧,他更是教学生们在绘画中如何感受生命的意义,使学生们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了解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1)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生在步入大学后,不能够完全适应大学轻松的学习模式,与之前高中时期被老师监管的学习模式相反,这个因素,使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动力。(2)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在长期的初高中应试教育里,没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早已习惯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因此,无法在大学里进行自主学习。

2.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美术这门艺术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实用性需求而记录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只注重绘画能力的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生对艺术的判断能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固有的教学流程是按照师范美术画法、传授专业知识、辅导学习这三面进行的。美术教育在训练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措施

1.完善师资力量

在高校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深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把教师的教育水平搞上去,那么,学生受教育的水平才会随之提升。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教师的师资培训。要加大师资培训的范围,从多方面改善师资力量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

2.改变陈旧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太过老化[3],对现代艺术接触、研究较少,不能够了解现代艺术,束缚了教师、学生对艺术前沿的认识、更新,也大大的限制了人们对美术形式的应用。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加强对现代艺术的认识和研究,还应该增加现代艺术理论,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艺术形式的探讨,拓宽艺术创作之路。教师可以通过摄影作品为同学们进行讲解,因为,摄影的部分理论是来源于绘画的。可以让同学们进行摄影拍摄,从中了解绘画的构图、虚实、用光、等多方面的技术,使高校美术教学内容更加完善。

3.净化教学风气

要全面培养教师拥有超强的智能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这样才能够不被外界困扰,全身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事业中,教师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审美教学能力,施教给学生们,使学生逐步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放低高校招生标准,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增加办学质量以及降低学生的升学压力等一系列措施,都有助于改变学生为升学而读死书的学习方式。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重视美术实践环节

现阶段,我国美术专业的学生都有着实践经验不足的毛病,毕业进入工作时,还需要进行二次培训。导致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实践机会较少,缺乏训练。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必须改变封闭式的美术教学方法,要注重课外美术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写生,多注重课外的实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高校美术教育中呈现的问题都是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我国高校美术叫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才能与时俱进,教师要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适应新形势下的美术教学形式,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认识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宏.浅析高校美术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4(6):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