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游子吟全诗的意思

游子吟全诗的意思

时间:2022-12-31 20:1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游子吟全诗的意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指导;有助于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Primary school poetry research method instruction

Liu Gongguo

【Abstract】Modern is arranged in the primary stage, is to let students feel the classical Chinese, understand long splendid culture of the motherland, is the student to carry on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set up the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noble moral sentiment, edify beauty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materials. In teaching, therefore, should notice to the guidance of the classical poetry teaching, make students form ability.

【Key words】Guidance; Help to learn; Training innovation ability

我国古代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尤其是诗歌具有感情激励,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可大大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安排古诗文,是让学生感受文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文化,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爱美情趣的重要教材。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古诗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能力。

1 初读诗文

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拼读生字词。如王冕诗《墨梅》中“乾(qi血)坤(kun),”王维诗《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中“茱(z抽)萸(yu)”,《学弈》的“缴(zhuo)”……熟读诗文为理解诗准备。

2 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

由于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定义不断演变,所以学习古诗文要让学生了解字义,在释词中要着重理解与现代汉语字义相区别的词,如《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是“因为”的意思;《暮江吟》中“可怜”的意思是“可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妻子”的意思是“妻子和孩子”;“学弈”中“非然也”的“然”指“这样”。同时强调有比喻意的地方,如《游子吟》中的“寸草心”指“游子之心”,

“三春晖”指“慈母之恩”。其它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的词,如《七步诗》中的“漉”、“鼓”,《出塞》中的“飞将”等,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3 理解句意,进而明白全诗内容

句是由词连成的,完成了对字词的理解后,接下来是让学生连词成句,现代汉语同一意思可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教师在评价时,不能单纯用“对”,“不对”来判断,只要语句通顺,能说清诗意,就应该肯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长歌行》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是唏”一句,在借助注释和词语手册可连词成句,“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来就晒干了”,“园子里的蔬菜一片碧绿,早晨的露水在等待太阳晒干”或直译,用这种方法了解诗句的意思再连句成段,就可了解全诗文的内容了。

4 感悟诗文的思想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虽在整册阅读课文中所占比例不多,但内容却十分丰富,不仅从各个层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人文景观,而且还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喻意深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情操有着重大意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古诗文时,要特别注意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佳旬的理解,这些佳句的深刻含义对学生感悟作者写诗的思想内涵有很大帮助。

如歌颂祖国大好山河和美丽风光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5 再读诗文,指导背诵

朗读和背诵能再现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诗的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所以诗歌教学要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指导背诵。读诗,首先要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从整体上确定朗读的基调和变化,感情比较明朗,欢快的诗,读起来应当语调高昂,轻松,语速稍快。读诗,还要注重节奏,停顿,一般说来七言古诗每句为四个节拍,可以是“二二二一”的画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也可以是“二二一二”的画法,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五言古诗每节为三个节拍,可以是“二二一”的画法,如“白日/依山/尽”,也可以是“二一二”的画法,如“危楼/高/百尺”。

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反复吟诵进一步感悟诗文内容,便于记忆。

6 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的能力

语文教学,既强调知识,又强调发现、创造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绝不是简单地把现成的知识储存到自己的大脑中去,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再发现”知识的过程。

第2篇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古诗高度凝练,诗句含义深刻;语言与现代汉语差异相当隔阂,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如果只满足于讲解诗句的意思,机械地让学生背诵,常导致学生觉得古诗既难懂又乏味。如果从创设情景人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欣赏能力,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古诗的不同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采用分角色表演、谱曲吟唱等方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让学生一个扮演童子,一个扮演探访者,用对话形式把诗句表达的意境表演出来。

地点:山道上的一棵松树下。

事件:寻访者寻访隐者,走到半路,遇到了一位童子。

寻访者:你的师父在家吗?

童子:我的师父刚给一位病人看了病,现在上山采药去了。

寻访者:在什么地方采药,你能带我去吗?

童子:就在这座山里采药,但山这么大,到处是茂密的树林,云雾缭绕,我不知道他究竟在哪个地方。

这样使形式身临其境,他们兴趣昂然,个个跃跃欲试。

古诗有许多是写景状物,描绘水光山色的。在这些古诗中,诗人运用诗歌语言泼墨丹青,妙笔生花,展现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因此,教学中诗画结合,在理解古诗后画画,在画的情景中可使形式对诗的感悟更深入一步。如教学古诗《暮江吟》在学生初步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深秋的江边,从日落时到夜晚的景色该是怎样的?要求学生想象出诗中所描写景物的色彩和形状来:火红的残阳,一半碧绿一半鲜红的江水,珍珠似的露水,弯弓似的月亮。这样,在学生的脑际便出现了一幅夕阳斜照江水,月光映衬露珠,令人心旷神怡的秋色江景图。然后让同学中的画画爱好者根据字面意思画出一幅图,接着让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画的画,然后让全班同学根据每句诗意认真揣摩,议一议谁画得最准确,最能体现古诗的意境,课堂气氛活跃。在同学的评议中,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体会到诗人对深秋上暮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课始“引趣”。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课中“持趣”。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课末“增趣”。教师可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编故事、拼字词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曲径通幽 学会鉴赏

欣赏景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欣赏其优美的景趣。如在教《咏柳》一诗时,引导学生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联想那九九艳阳天柳条吐绿的情景: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好像是垂着的碧绿的丝带,迎风轻动,真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

鉴赏意趣。在古诗中,有许多形象隐含着深刻的意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认真鉴赏。如在教《题西林壁》一诗时,引导学生品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是从正面观察,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是从侧面观察,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诗人在这里仅用十四个字就写出了庐山的突出特征,而且含有“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感受”的深意。教师有意指导学生在欣赏诗中形象的同时,鉴赏其中的意趣,这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体验情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挥汗如雨的情景,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领会志趣。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有不少悲壮之作,或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或悲愤满怀,借诗咏志。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吟诗明志,体会诗人的志趣,学习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强国富民之志。如在讲《示儿》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前两句,体会诗人陆游临终前愤呼“不见九州同”的沉痛心情,抓住后两句,体会诗人坚信“王师北定中原”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乐观精神,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句,宛如晨钟声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第3篇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粹,它们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对小学生的人文教育、语言文字学习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极大的熏陶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来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人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起点,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手段。

一、当前古诗文朗读的现状

古诗言简义丰,加上汉语言文学经过了几千年的变迁,很多东西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已相去甚远,因而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课堂的讲解分析,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激发他们对古诗文的热爱,也无法使他们沉浸于古人精心营造的情境中。小学生在朗读古诗文时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就是拖腔唱调,敷衍了事,好不容易挤出点感情来,自己也不自信,致使许多表面看来轰轰烈烈的经典诵读活动,实际上学生的朗读水平依旧搁置浅滩,难以起航。

二、古诗文朗读教学中的注意点

1.明确古诗文的基调

现代汉语对诗歌的解释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因此,朗读古诗文一定要了解作者的感情基调、写作的历史背景,充分品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比如,朗读王安石的《元日》,要感受新年元日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以及作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朗读林升的《题临安邸》,则要感受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醉生梦死的不满与谴责。朗读孟郊的《游子吟》,要了解诗人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饱尝世态炎凉,因此更加觉得亲情之可贵的情感。朗读古诗, 如果能把文字人物化或情境化, 就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读出内涵。

2.把握古诗文的节奏

我们知道,古诗文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因此读来朗朗上口。现在我们朗读古诗,基本上是以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为依据的。在初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停顿,把握节奏,不读破句。怎样处理朗读时的节奏呢?应该顾及古诗文的内容、字词的协调,这样有利于对古诗文的理解。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该诗的格律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二者结合,构成了诗文的节奏美,使古诗读起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教师应通过细心的指导,使学生读出正确的停顿,使古诗产生节奏美、音律美,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意趣、情境。

3.分辨古诗文的重音

所谓重音,是指一个句子中表明主要意思的词或短语,朗读时需要重读。“朗读时要注意整个句子甚至整首诗音节间的顺畅过渡,达到和谐,既能让人听出所强调的词语,又予人悦耳动听的美感。”我们应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关键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恰当地运用重音,更能突出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如陆游的《示儿》,其中的“但悲”这一转折词把诗句的一、二两行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虽然知道人死了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但是他还是牵挂着祖国的统一大业,心中涌动着强烈的悲伤之情。诗的最后一句,“无忘”也应读重音,表现至死不渝的情怀。适当加强音量,才能使全诗中作者那种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精神得到再现。

三、古诗文朗读教学的方法

在日常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帮助和引导。除了要给学生讲清朗读古诗文的注意点外,还要根据不同古诗的特点,运用各种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入情入境。

1.画一画,增加朗读的画面美

不少古诗文本身就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那诗情画意的境界在简练的字里行间跳动着。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初步理解了古诗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诗里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自己把这首诗用一幅生动的画画下来,你会怎么画?于是,学生们拿起各自的水彩笔开心地“涂鸦”起来,用自己的理解展现出了画面的魅力。接着朗读时,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不由自主地展开了美丽的画卷,古诗的美也在朗读中得到了烘托。这样,学生就能变诗境为“我境”,变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活动,全方位地沉浸到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其人其事都似乎亲自体验了一番。

2.唱一唱,提高朗读的音乐美

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有助于排除外界干扰,开发右脑,提高记忆力,会让学生的背诵能力大大提升。从源头上讲,诗和音乐是相通的。直至今日,诗依然保持着音乐的性质,所以人们又把诗叫诗歌。虽然我们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吟唱诗歌的,但我们也可以尝试着用当今的方式来进行吟唱。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词很长,学生初读起来就比较费事,要达到有美感就更难了。初步介绍了词的写作背景后,我在课堂上播放了歌曲《水调歌头》,悠远绵长的旋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学唱两遍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居然都会背诵、吟唱了,似乎他们走近了词人的内心,感受到了那种孤独寂寞,朗读时他们也能迅速把握整首词的韵律,豁达时高昂,孤独时低沉。

3.想一想,平添朗读的内涵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诗文也一样,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感受、体会,通过想象补充出更为深远的意境。比如白居易的《池上》,全诗描写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整件事学生比较容易弄清楚,但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的角度来说,显然还不够。我们可以提示学生去找最能反映小娃可爱的字。学生很快便能发现是“偷”字。接着,我们可以从“偷”字做文章:小娃什么样子?什么表情?“偷”的时候他有什么动作?“偷”到之后又是什么心情?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已经与诗中的小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心理学认为,这种共鸣能产生良好的正情绪,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记忆获得增强,达到感知知识的最佳状态,有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内在潜能,更会令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一个“偷”字的诠释“点亮”了整首诗,也“点亮”了学生的眼睛,学生会把这种理解自觉主动地转移到朗读中,让“偷”字读来更天真无邪。

4.评一评,激起朗读的兴趣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真正喜爱古诗文,激发朗读的兴趣,真正感受到古诗文的美,具有激励意义的评价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采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每天课前五分钟让两名学生进行古诗文配乐朗诵。朗诵后可以学生评、教师评,可以自己评价。评价的角度也可以不同,有亮点可以表扬,有进步可以夸赞,并指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奖项设置也可以丰富多彩:“最具节奏美小诗人”“最佳风采小诗人”“最佳表演小诗人”“朗诵之星”……通过评价,可以训练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引导学生注意字正腔圆、流畅自如,依据作品内容调整语速、语调和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手势表演。这样积极的活动评价,既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

第4篇

关键词: 古诗词英译 汉英修辞语用 文化差异

一、引言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背景所导致的。归根到底,翻译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因为两种语言差异而造成的障碍。可见,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达到相互的了解与沟通。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理解和思维方式,英汉两个民族也不例外,在观察、理解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往往因理解不同,而产生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由此可见,只有对不同民族在理解与思维上的差异作深入细致的了解,才能避免错译、误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修辞、语用与文化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修辞学是由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发展起来的,当时修辞学更适合称为修辞术,是指演说的艺术。

汉语中的最早的修辞一词出现在《易经》:“修辞立其诚”,是修饰文辞的意思。在中国古代,先秦就已经有了关于修辞的零星言论。例如庄子很重视寓言的效果;惠施十分重视比喻手法。两汉时期的学者曾激烈讨论《诗经》的基本修辞手法:赋、比、兴。魏晋之后,不少文学批评作品如各式各样的诗话、词话都有谈论修辞,例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是首部提到“修辞”二字的意思和现解相同的作品,书内亦谈了不少修辞手法。而宋朝陈的《文则》则可视为第一部修辞学的专著。以后,修辞学摆脱了文学批评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用学是研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学科。语用学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言交际视为受各种社会规约制导的社会行为,言语行为的意义即话语的意义要通过语境才能解释和确定。其基本问题是:语言怎样被用以交际,它是研究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因此它离不开语言使用的语境因素,即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

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由于人类生理构成的一致和自然环境的大致相同,不同文化之间会有重叠,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性。而各民族所处的小环境,如生态环境、物质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宗教文化环境等的不尽相同,产生了语言文化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有时甚至到了不可理解、不可沟通的地步。

何自然指出:“汉英两种语言不但语言系统及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也有诸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文化上的差异往往会导致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而修辞是和语用、语境联系在一起的。修辞研究的不是自然意义而是非自然意义,不是句子意义而是话语意义。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误解、错解等情况。而古汉语诗词的英译在传递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跨文化的交际。

三、汉英修辞语用文化差异

1.词汇修辞的语用文化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所谓的“词汇空缺”。“这类词是和说那种语言的人的文化背景有关的,是代表那种独特文化产生出来的东西的概念。另一种文化没有这种东西,于是也就没有对应词”(邵志洪,1997)。如汉语中的“青花瓷”“磕头”“胡同”等词语含有汉民族特殊文化传统的信息,在其他语言中是没有的,因此无从进行文化内涵的比较,只有通过加注释的方式或解释的方式才能介绍给异国。古诗词英译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英译为“The moon has her dark and light,her phases of fullness and waning./Never is seenperfection in things that die./Yet would I crave one solitary boon:/Long be we linked with light of the fair moon/Over large leagues of distance,thou and I.”(刘宓庆,2005)。此处的“婵娟”一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局限词语,在翻译时没有出现“婵娟”一词,而是通过解释的方法自然地传达了原诗的意境,也有效地发挥了该诗句的语用意义。

又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清迷浩淼的吴江夜雨图,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在萧萧风雨中,怀着重重别绪的诗人通过托朋友给洛阳亲友带口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仍然坚持操守,仍然有开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这一心志在诗的末句中得以全然体现:清如玉壶冰。因此译文应增添出诗人借“玉壶”和“冰”所表明的心绪。译文如下:Along the river that merged with a cold rain/We entered the Wu city late at night./Early at daybreak I bid you farewell,/With only the lone Chu Mountain in sight./If my kinsfolk in Luoyang should feel concerned,/Please tell them for my part,/Like a piece of ice in a crystal vessel./Fore’er aloof and pure remains my heart.(张廷深等,1991)译文中把“冰心玉壶”译为Fore’er aloof and pure remains my heart,使具体物象的比喻意明朗化,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也能了解诗人的内心独白,从而更加清晰地理解原诗所要传达的语用意义。

2.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体现的语用文化差异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也称具象思维。具象思维由类比、比喻、象征等思维方式组成,都以经验和具象为基础,借助于某种物的具体形象或原理,来阐明特定的概念、情感和意向。而西方人重逻辑思维(徐鹏等,2007)。西方人根据亚里思多德的原理建立了一套逻辑体系,努力探索事物的规律,在认识上由感觉、知觉、表象的感性阶段上升到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阶段。西方人爱用的归纳法和演绎法即是逻辑思维的体现。如在翻译唐代孟郊的诗《游子吟》时这种思维的差异即可体现出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W.Bynner的英译是:Her mind fearing that his return would be delayed and delayed./Who says that the heart of an inch-long plant/Can requite the radiance of full Spring?/The thread from a fond mother’s hand/Is now in the jacket of her absent son./As his departure came near,closer and closer/was the stitching.显然W.Bynner在他的英译中将原诗词的思维顺序打乱,应该说打乱后的思维顺序更加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而也更加易于被西方人所理解和接受,因此也达到了该诗歌所传递的诉说母子离情的语用效果。

3.与历史典故所体现的语用文化差异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是思维表达的最高形式,它的语言程度是文学性最高的。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兼备,诗歌是诗人给读者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手段,具有指向性。指向性的基本目的就是将语篇的基本信息传递给读者,而这种指向性即诗歌的语用意义。要在英译诗歌时传达原诗的语用意义,翻译时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就会体现出来。

历史典故都是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成分,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也是翻译过程中导致理解障碍的原因之一,只有深入研究、对比、理解两种语言的各自历史社会背景及表达上的差异,才能摆脱理解障碍造成的困境,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个性的差异,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错译、误译,使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如杜牧的《过华清宫》一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当然会理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故事,但在英译时西方读者未必了解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因此在翻译时就应该将这段历史故事说明清楚,因此有了以下译文:Viewed from Chang’an,Mount Li is covered with brocages, /The palace gates on tops opeded one after another./At a steed raising red dust the imperial concubine smiled;/How many horses bringing her Litchi fruit died at full gallop!(顾正阳,2006)译文的最后一句提供的讯息解释了原诗的意义所在:皇帝为了博得妃子一笑,不惜动用多少财力和人力,害死了多少性命。这样的译文就解释了历史典故,充分体现了汉英理解中的文化差异并在译文中将其化解,使译文意义更加流畅易懂又不失原文的美感。

三、结语

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古诗词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加快了国际间的交流,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尤金・奈达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可见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只有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体会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做好汉英修辞语用对比研究才能在古诗词翻译中体现其语用意义,传达出原诗词的真正意境。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1993.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4]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张廷深等.唐诗一百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