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语文考试总结

初中语文考试总结

时间:2023-02-01 17:3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语文考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语文考试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 课程内容 课堂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67

语文学科往往能够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纵横千年,博大精深,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同时,初中语文正是帮助学生了解语文学科内涵的关键性时期。但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以及课堂形式的限制,常规的初中语文课堂并不能起到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再加上现代化社会的迅速发展,进行初中语文的课堂改革刻不容缓。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更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科技领域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顺应时展的大潮流,积极运用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完成许多传统课堂中不能体现的一些教学过程,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语言和图像加以结合,进行某篇文章或者诗歌的解读。相比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形式,给初中语文的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往往会接触到比小学更为繁多和复杂的课程,大部分学生会对新设的课程感到好奇甚至不知所措,这时,有一部分学生便开始忽略语文课程的学习,开始产生错误的听课导向,认为语文课程枯燥而乏味。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老师应该尽量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因此,作为初中的语文老师的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对于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语文学科的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最常见的利用方式就是视频、音频的片段播放,例如,老师在讲解《骆驼祥子》这一部分的课文时,就可以利用播放电影片段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祥子这个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或者,老师可以在学习某些诗歌时,采用播放朗诵音频的方式来诱导学生激发自己的朗诵潜力与欣赏能力。例如朱自清的《春》与《背影》,这两篇文章用情极深,很容易打动学生,很容易让学生对这些现代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达到一种享受语文所带来的乐趣的境界。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打破学生对于传统课堂形式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课堂走神与睡觉的现象。我们教师就是要抓住学生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好奇心理,大力推进初中语文学科的改革步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语文学科的课堂效率。

二、扩大课程教学的资源,丰富课程文化的内容

由于考试内容的限制,以及考试压力的制约,初中语文的课本中往往只是对某篇长篇小说进行片段的节选,或者是对某一作者的作品进行选择性引用。因此,初中语文课本中往往文学知识比较零碎,学生对于某些文学知识的理解层次不深,了解的范围也不够宽广,并不能起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

同时,初中语文作为整个中学语文的关键性时期,既对小学语文进行了补充拓展,也为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奠定了文学基础,属于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生涯中的过渡时期,也是学生培养文学涵养和文学兴趣的黄金时期。

因此,老师需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补充,帮助学生在应付考试之余,能够真正学到文学知识。例如,我们在初中语文的课本中学到杜甫的《石壕吏》时,课本上会提到杜甫是“诗圣”,提到杜甫的诗被称作“诗史”。这时,老师可以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补充。例如将“诗圣”这一称号加以延伸,告诉学生史称“诗仙”的人是李白,补充到王维史称“诗佛”,李贺被称为“诗鬼”。再比如,在学习欧阳修《醉翁亭记》的时候,课本上常常会对欧阳修加以注释,提到欧阳修号为“六一居士”,这时,老师可以将之前学过的其他作者的号加以总结。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陶渊明号五柳先生等等。

除了采取联想与总结的方式扩大教学课程的内容,老师还可以在进行课文讲解的同时对作者以及文章发生的背景进行补充说明。例如,我们初中时学到的《孔乙己》这篇文章,老师可以在讲解课本上的部分选段的同时,补充《孔乙己》全文中其他的重要情节,进而加深学生对于孔乙己形象特点的认识与了解。同时,老师可以在《孔乙己》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孔乙己所处的时代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孔乙己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一步步变成了文中的模样。最后,老师需要对作者鲁迅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到鲁迅为何弃医从文,讲到鲁迅的文字特点,讲到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特点往往能够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在日后再读到这位作者的文章时,能够更加迅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改变传统的课堂形式,以学生为主导

在传统的课堂形式中,往往是采用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宣讲,而学生只是坐在凳子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满堂灌”的传统课堂形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往往使得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不能够高度集中,尤其是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够成熟,常常出现走神、开小差的不良现象。因此,初中老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还要结合初中学生普遍具有的性格特点进行课堂授课方式的变革。

例如,老师可以在背诵诗歌的形式上加以创新,采取比赛加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老师可以拿出一节课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布置几首需要背诵的诗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过,并且依次进行检查。背过一首诗就给学生加一分,获得分数最多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获得分数较少的学生必须得到处罚。这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往往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合理地安排时间,除此之外,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2篇

关键词:创新教学;初中语文;创新思维

知识的多元性是新时代的一个特点,无论是国内还是

国外,知识都是在不断地融合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新的时代,人们想要很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通过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来变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创新”就是适应发展最好的途径。

一、初中语文课堂对创新的要求

1.应该让教材做到创新

虽然教材不会自己说话,但是它有它所表达的思想。特别是语文,它是一个国家母语学习的载体,承担着历史的重任,对于创新的要求就应该更高了。语文教材应该与时俱进,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来传达思想,让学生乐于学习。如果语文教材落后又枯燥,书本上的东西用不到实际生活中去,会影响学生对母语的喜爱,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最终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2.教师的教育方式要做到创新

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要与时俱进,在课堂授课时要重点地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备课是每一个教师的必备功课,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多思考授课方式,不局限于单一的说教方式,设计一些游戏等环节,让学生有参与课堂的机会。

3.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学习是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学习状态比教师授课状态更加重要,所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教学的关键,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是建立在不断实践并总结经验之上,教师应该在平时课堂训练中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

二、创新思维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创新思维在初中语文中的实践是比较多的,这里举两方面的例子来简单阐述。

1.“三步阅读法”

“三步阅读法”是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具体地说,三步阅读法包括速读、慢读、精读三个步骤。其中的速读是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慢读是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最后的精度就是做题。每个环节都是相互衔接的,可谓“环环相

扣”。学生只要注重平时有计划地练习,考试做阅读题就不会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头绪、胡乱做答了。

2.作文中的创新思路

作文是初中语文的精髓部分,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输出窗口,而初中又是学生形成自己写作风格的重要阶段,所以初中语文老师一般都把作文作为教学核心。比如,我一般要求学生有写周记的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从生活中去寻找灵感。对于那些张扬有个性的文章,我不会马上批评,张扬的个性是中学生的特点,应该加以鼓励才对。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教育方式;课堂内容

初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教师应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学习。

一、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培养初中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往往是背诵、练字、默写。死板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有压力,从而产生抵触学习的思想。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现代的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例如,发放小任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或者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以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网络设施,丰富内容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中学都安装了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多做一些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学到知识的教学课件。例如,根据人教版语文课本内容中出现的插图,上网搜索原图以及下载相关图片,做成课件,在上课的时候放给学生看,或者学习某篇文章或诗歌的时候,下载有关资料、视频等做成课件。

三、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

教师作为一名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学会转变说话语气,语言色彩,让学生感觉到温暖,自觉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不仅如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只关注课堂内容,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困扰,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为语文课程的顺利进行做铺垫。

对于现代语文教学课程来说,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推动初中教育事业的进步,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延梅.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思路[J].考试周刊,2011(44).

[2]郭建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反思[J].华章,2011(02).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后进生 形成 转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是绝不能忽视的群体,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教师对后进生问题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影响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更会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同时也会给班级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初中语文后进生的现状

(一)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不思进取。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差,提不起兴趣,尤其是对于初中语文。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心理准备,对语文充满畏难和厌烦情绪,甚至存在自卑和抄袭的现象,每次考试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学生的学习素质差,精神不集中。

一些后进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总是令教师揪心,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稳定。情绪容易波动,甚至表现得多动,爱说话。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消极应付,学习没有主动性,总是被动应付了事。

(三)学生没有探索精神,从不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后进生对于过程性知识提不起兴趣,也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他们的知识系统是混乱的、碎片化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支离破碎的。他们很难主动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没有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对知识记得不牢固,从而导致学习水平低下。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后进生是怎样形成的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1.学习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牢。一些后进生在小学时候语文基础就很差,在语文答题方面速度慢、准确度低,还有的学生甚至连拼音都不会,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这些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过关,应该记住的没记住,应该掌握的没有掌握,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语文思维能力,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初中以前就已经成了后进生。

2.学习方法不科学、效率低下。后进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差,未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没有主动性,做题不愿意总结,看重结果,不在意解题过程,对所学的知识也不善于总结,处于比较散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总是重复性地犯相同且低级的错误。学生成绩总是在低位徘徊,学习也总是处于低级阶段。

3.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差,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状态。这主要反映在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后,由于教材、教法、教学节奏的变化,导致学生学习的不适应。还有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因为不了解小学教材与教法,不了解中小学教材之间的差异。所以,一部分学生进入中学后无法适应,考试受挫,很容易失去信心,影响以后的学习。

4.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初中生大都13岁左右,正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表现得很不适应,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5.后进生解题能力差,往往不能虚心地请教他人和老师,甚至有的学生由于底子差,出现阅读障碍。做阅读读不懂题意,有时为了完成作业甚至抄袭。

6.后进生学习意志薄弱,不能攻难克坚。初中语文相比小学语文,难度加大,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学习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现在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评价机制上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一套规则。这就打消了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和意志。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许多教师仍然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观念不能及时更新,仍然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简单传授,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素质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在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没有接受正规的抽象思维训练和思维能力培养,结果没有形成成熟的抽象思维方式。使得学生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举步维艰,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而这时部分教师又不能正视自身问题,只是单纯地把责任归咎到学生的身上,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横加指责,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挫,甚至自暴自弃。

(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条件好的家庭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城里或是私立学校接受好的教育;家庭条件不好的,往往又不重视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甚至认为学习无用。这样在广大的农村中学中充斥着大量不思进取的学生,在家又受到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沦为后进生。而这些后进生又以点带面,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社会和学校的风气为之一变,很不利于对后进生的转化。

三、转化初中语文后进生的对策

(一)互相尊重,和谐发展。后进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教师不能歧视,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后进生的尊重。

(二)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尽办法,唤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开展各种互动活动,是这些后进生参与其中,带动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指导和训练。针对后进生学习方法落后、学习思维不适应学习内容的情况,教师要加强指导,促进后进生学习方法和思维的进步。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作用

信息技术是现代迅速发展的一门科技,是拥有图文于一体的高科技。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将其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增强了感染力,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本文笔者就论述了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必要性及两者结合的方法。

一、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必要性

语文是一门形象生动的教学科目,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变得死板单调。在初中时期,学生开始系统地接受语文知识,会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并且定型。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象形化感性科目,语文教师要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去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内容来决定所要选的课件。课堂课件不能失去个性,不能对教材进行搬迁,这样只会让语文教学变得死板,学生们都感受不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结合的优势,难以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语文课程从来不会有标准的答案,她需要学生们的集思广益。运用信息技术,学生能对自己的回答有更多的想法,从而对语文问题进行深思。

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资源更为丰富。多媒体的课件往往可以缓解教师的紧张情绪与压力,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刺激。在关于动物的课文中,往往可以放上一些小短片,让学生对这种动物产生一定的认识,对于课文的理解也能更加明白与直观,学生的印象深刻,学习兴趣得到满足。

过去初中语文课总是有那么一些难点,运用网络可以帮忙解决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苏州园林》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的方面,如果只是读课文的话根本难以想象出到底是怎样的,运用信息技术,在网上选取苏州园林的代表性的照片,制作幻灯片,好似我们真实地走过了苏州园林的亭台楼轩、花草丛中,就像身在苏州园林一样。

学案是一种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的教学模式,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学习依据,另一个是教学实施的依据。在课前,教师们把学案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预习,课堂上就是师生互动的环节。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课件给予了学生们想象的空间。在网络流行的今日,学生可以上网自己搜集资料自主预习与学习。初中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现在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最重要的是学生们不再是只听教师一人的理念,对于同样的东西,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看法,教师的讲学风格变得多变,不再是一遍遍重复过去的教学模式。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实现了初中语文大语文的课堂理念。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结合的方法

创建网络教室与班级网站,在因特网与教师的共同作用下,设有各式各样的网络学堂。初中语文的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学生们可以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知识,与教师交流。因为不会面对面,往往不会紧张,可以阐述出更多自己的独特观点,教师也能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并且适当地给予评价。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的结合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赏析。教师每次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或是主题,或是文章内容与特色,或是写法,或是作者本人与所写文章的背景,从而慢慢指导学生由一个或几个角度赏析,深入理解教材。

初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网站资料与个人的真实感受提出现实性的问题,通过学习小组的分工合作来解决问题,完成探究性学习成果,。

网上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越来越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每学年读两到三本名著,这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一个符合现代初中语文教学观的好设想,只是现在该如何实现它呢?在班级网站设立电子图书室,让学生对名著进行阅读,并让学生写出各自的读后感,在每个学期末,同学们互相交流与评价,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名著的阅读,极大地发散了学生的心得交流和个人情感交流,这样为实现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探索了一条有效的方法。

对于现在的网络写作,初中语文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在班级网站上,开设创造论坛、创作擂台等栏目,满足学生们抒发自己内心想法的冲动,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与勇气,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另外,为了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包括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班级的QQ群,通过QQ群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在学习上获得的新的感受,也包括遇到的困难等,及时交流,共同进步。网络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空带给我们的限制,让师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畅游在无边的学海中,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将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

三、结语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慢慢地去探索,教师们要不断努力尝试、探究,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只要脚踏实地,勤于总结,就一定可以找到多条完美的路子。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海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的多美体教学[J].考试周刊.2010(30)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对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来讲,都极为重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通过阅读,不仅可以丰富阅历,还可以增长见识。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阅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祖国未来栋梁和希望的初中学生,更应当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从教学的层面来讲,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阅读的过程需要靠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处于引导启发的地位。当前,笔者发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致使阅读教学仅仅是摆设,徒有其名罢了。以下,笔者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较之传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不得已而为之,选取利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依然不被重视。主要问题如下:

1.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对于阅读教学来讲,学生理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依然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只是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这就是源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阅读教学主体认识不清所导致的。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得面面俱到,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探索能力。同时,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对章节的归纳,并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得如同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影响是极为严重的。死板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同时,也会制约学生个性能力、创新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这样的教学现状,源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责任不清、主体不明的课堂教学现状。

2.阅读教案流于形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有相应的教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制作精美的教案,目的是为了应付检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所谓的教案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教学教案流于形式,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呈现生搬硬套的教学局面。阅读教案流于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当前阅读教学的一种悲哀,也是国家教育体制的败笔。

3.阅读教学手段单一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的阅读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现状。教师的阅读教学往往都是学生阅读、教师讲解的流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注重标准答案的灌输和讲解,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观点,也不关注学生是否深刻了解文章的含义。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1.充分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新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对于学生须占主体的阅读教学模式来讲,教师更应当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全面了解初中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教学策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人公意识,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的阅读活动,不应当仅仅体现于初中阶段,而应当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终身的习惯。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要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意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加强学生,增加课外阅读;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词汇、句式的培养。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养成摘抄、批注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有不断对各种语文知识进行积累,积极思考,“读”“思”结合,才能积少成多,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在对祥林嫂等角色的扮演后,对于作品要表达的情感理解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此外,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深刻意识到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以新课程改革和当下的素质教育为基础,不断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设计选择,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典诗词 鉴赏技巧

在古典诗词鉴赏方面,外国的专家曾说过,作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思路施加给学生,逼迫学生顺着自己的赏析思路走,而是应该鼓励启发学生们去打开自己的大脑,寻找自己的鉴赏思路。中国是诗的国度,从人人皆知的《诗经》、屈原的《楚辞》到唐诗三百首等等都诠释着中国古诗文化的光辉灿烂。目前,我国已经将古典诗词的鉴赏列入中考和高考的考试内容,因此,我们不但要去感受体会古典诗词所特有的意蕴美、语言美,而且还要学会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应对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是对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的鉴赏技巧的一些总结。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

中国的古典诗词都包含着诗人的某种情感,但现在的学生没有处在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因此他们无法体味和把握诗词的感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准确理解诗词,那么老师有必要做一些工作,比如将学生学过的或者常见的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总结分类,这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参考,还可以使他们迅速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气势磅礴,言辞优美;二是对人生的感慨,如离愁别绪、人世间的爱情、亲情以及友情的慨叹;三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愤恨;四是表明自己要效仿前人,表示自己的满腔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懑。

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诗人的感情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诗人所处时代来入手,详细了解那个时生的事情、特点以及诗人的状况,这样能帮助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其次,我们需要进入诗人的作品,找找其中的物象,如“落花”意寓着哀愁,以鸿雁和燕鹄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等等,这些都是诗人通过事物来抒情。在进行诗词鉴赏时,能抓住这些物象也能帮我们进入诗人的情感。

因此,在进行古典诗词鉴赏时,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将以上两个方法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慢慢积累诗词情感以及物象,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了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后,他们就能准确地对一首古诗词进行鉴赏了。现将中国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总结如下:第一种是正与反的对比,例如在诗词中经常出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腐败与清廉的对比;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的对比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手法来表达这首诗词的思想,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种是诗人常常借用某种人物或者某种事物来衬托某种事情,来彰显社会的某种风气,来表达自己的某种主张或观点。第三种是将虚实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朦胧感觉。比如说在一首绝句中,作者可能前两句写的是实际的景象,而后两句作者可能会发出一些议论,这些议论就为虚,告诉人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第四种是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使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容易被我们捕捉,也更容易使我们靠近这些大师级人物来感触他们的境界。第五种是借助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古典诗词中,任何一句描写景色的诗句,其实都是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感情,如范仲淹的《岳阳楼》,他借岳阳楼的景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心壮志;再如,唐代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借描写黄鹤楼的景色来抒发人去楼空的凄凉之情。

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话,这将会给予他们极大帮助,能够使他们很快地理清鉴赏思路,看懂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古典诗词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化奇葩,我们对其的鉴赏应该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准的阅读。古典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其内蕴丰富,意义广泛。因此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必须体味它的语言,推敲它的情感。

在鉴赏教学中,应将分析诗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若将两者分割开,那鉴赏就不会很完美。本文仅仅是我对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粗浅总结,但按照以上的方法,对学生多加培养和训练,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1.无效形式过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过多的根本不具有示范性的示范课程,有省组织的、市地组织的、校组织的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等课程应有尽有,并且在这其中还有很多教师获得了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称号,我们不谈这种做法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我们单纯从这些课来看,一节课需要调动很多人的精力,用一周甚至几周的时间进行准备,最后由一人将准备的内容表演出来,是真的具有很大的意义的吗?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学更多了表演成分在内,教师们过于追求形式之风,造成课不是讲给学生听的,而是表演给评委看的,并且学生还要配合教师,这种教学形式谈何示范性?

2.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传统教学中对于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相对较高,而新课程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教师接受新理念,运用新教学手段教学,所以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教师会感到不适应。有的教师是因为长期发展下来,自己拥有了一套教学的方法,从自身观念上就不愿意做出改变,还有的教师是因为自身专业准备不足,无法满足新课程的大幅度改变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们要做出调整和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的。

3.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

学生们普遍存在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的现象,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重视程度不高,缺少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很多学生更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的内容也全部是围绕考试展开的,被动的看书做题,很少主动自觉的去学习。个别地方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语文学科的实用功能,重视显性的教学目标,过于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和追求语文学科知识系统,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忽略了语文教育特点,忽视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1.少些形式,多些实在

笔者认为多一些教师之间的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形式的会议,提高教学论文的质量检测水平,使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提高,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初中语文教师应对学科基础知识技能有准确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技巧,对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必须熟练掌握,了解语文学科的发展历程对人类的价值,尤其是要掌握语文学科在生活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多样性,以及学科知识的应用前景,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掌握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独特视角,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阶段的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教学本质,语文知识的学习包含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内容,我们要保证既定的教学目标要全部实现,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确保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人都是在不断总结不断的反思中成长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教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首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并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还要学会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去借鉴和吸取别人身上的优点和成熟的经验。另外,还要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对自身的日常教学行为、教学定位进行反思,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要珍惜课堂教学的时间,浪费课上时间才是在最大的浪费,结合学生的知识需求,去开展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3.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互动教学 情景教学

现代文阅读是各种语文综合知识的载体,可以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现代文阅读都是一项重要的考验。老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要学好现代文阅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现代文阅读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培养对生活的感情。对老师来说,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不仅仅是为人师表的责任,更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了解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充分的理解初中语文课程和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的发自内心自觉主动的去学习,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学生掌握了现代文阅读水平,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让学生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学习状态面对语文课程。

一、进行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缺乏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通常认为语文课程只需要死记硬背,不需要理解与领悟,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时候不够专心致志,没有重视语文课程,从心理上对语文课程就抱有懒散懈怠的学习态度。所以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在文阅读,提高语文成绩,教师就必须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语文课程和现代文阅读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作为授课者,是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角色,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述的知识内容,不能够积极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互动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和学生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接受和学习语文知识。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课下多进行交流沟通,以及语文课堂上多进行课堂提问等方法都是互动教学的重要因素。

老师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像朋友一样相处,平时多进行交流沟通,可以让老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让老师及时的获得教学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改变自己的讲课方式和讲课速度等,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课堂节奏,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消除学生面对老师的紧张感和压迫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情,树立学习自信,这样学生自然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现代文阅读,也会有更良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多进行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活跃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中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技巧和时间,在合理的时间进行提问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和讲课节奏高效学习。对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来说,进行课堂提问也是互动教学的一种,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现代文阅读方面畅所欲言,语文课堂上关于现代文阅读的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的品读感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现代文阅读的感情,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二、进行情景教学,寓教于乐

语文课堂最忌枯燥无聊,如果老师的讲课方式单一不能足够了解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很可能就是在浪费语文课堂时间。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光靠老师讲解课本教材的知识内容难免乏味,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是进行情景教学,寓教于乐。现代文阅读需要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感情相互配合,在很多时候单独靠文章的描写不足以体现文章的细节之处,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进行情景扮演,寓教于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扮演文章人物,进行扮演文章剧情情节的时候,更加能够深刻的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具体情形,深刻的体会文章中的感情。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氛围,在合作的过程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掌握阅读技巧,多练习

现代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阅读技巧,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从容的应对各种类型的题目,掌握答题技巧,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基本的阅读技巧:进行现代文阅读答题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归纳总结,分清文章段落,着重看首段和末段,找准文章中心段落,并根据文章的中心段和中心句大体理解文章所要表现的感情。从文章感情方面下手,还可以先画出环境描写部分,从中体会环境渲染的气氛和文章所要表现的感情。然后再找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比如文章开头和结尾存在情节上的转折,看看是否使用了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看看在文章前半部分是否有伏笔或者铺垫部分。这些阅读技巧都是在没有进行与题目有关的阅读之前的统一方法,学生要想更好地完成现代文阅读部分就必须要更好的掌握各种阅读技巧,然而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分析试题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可以先掌握问题问的什么,带着问题去文章寻找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做题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现在文阅读答题的正确率。

第10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55-01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初中语文课堂表现出更多的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与语文教学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的要求相符合的。

一、探究式教学法概述

1、探究式教学法的原理

探究式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教学原理和让你本主义教学原理结合而产生的新颖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问题,使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理解教学内容,并形成对知识的内化。

2、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步骤

要应用探究式教学法,首先需要使教学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就意味着,教学内容本身应该具有争议性,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产生“冲突”,这样学生才能够发现问题,因此,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第一个步骤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以符合探究式教学的需要;教学内容所体现出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来解决,这是探究式教学法发挥作用的关键,也是实现此教学方法的第二个步骤;最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学结,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巩固,形成知识的内化。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实践

1、使教学目标和教学材料符合探究式教学的需要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首先需要语文教师在上课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并对内容进行精心重组,将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学,将剩下的内容和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因此,语文教师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材料进行再一次的整理和加工,使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上,符合探究式教学的需要。例如,在《孔乙己》这篇文章的学习之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中的语词理解内容,将教学目标从简单的“理解语词所表达的人物性格特征和情感”加工成为“根据文章思考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探讨语词应用在人物性格特征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妙用”。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提问,有目标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并对教学材料形成深刻的理解。

2、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针对教学材料进行探究式学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探究式学习也是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的重点,但是,探究式学习的实现有不用的方法,需要根据教学材料的特征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很多教师倾向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实现探究式学习,但是小组讨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用比较有限,教师还可以采用更加活泼的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欢乐和挑战的课堂环境中实现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时,在课堂开始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自学,并搜集资料了解文章创造背景,认真阅读课文,然后创设教学情境。由学生自由组合来表演文章中不同人物,让其他学生观察最后总体进行探究讨论范进为何“喜极而疯”。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来进行人物表演,这对于部分比较外向的学生是一个表现的机会,但是其如果想要表现好人物,必须要加倍认真揣摩人物心理,这样他们就会更加认真地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对于不参与表演的学生,也会存在一种“挑刺”的心态,针对表演学生的状态去认真研究课文内容。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够认真积极地去研究文章内容。

3、对探究式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

探究式学习固然能够使学生对教学材料进行主动、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探究式教学中得到一致的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对探究式教学进行科学的总结在于,教学总结除了对知识的内容进行总结之外,还需要对学习方法以及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总结,这是语文教学能够赋予学生更强的学习能力的体现;对探究式教学进行合理的总结在于,教学总结是有层次的,并不是对知识的概括性的综合,而是对知识深浅、难易程度不同的有结构的梳理,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例如,在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春》一文的教学之后,教师对文章语段学习内容的总结应该包括语词应用、句法应用、文章意义三个层面。

三、对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的总结

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展开教学材料,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且根据这些观察结构进一步改善教学,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实际上实现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双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现出新的教学面貌,能够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发展实现双赢。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值得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进行实践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黎薇薇.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8):115-117.

[2] 赵 强.谈有效提高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实现方式――以初中语文《谈生命》一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2):110-112.

第11篇

初中语文写作素材写作技巧练习

一、写作的重要性

从学生考试分数的角度分析,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作文占语文科目总分数的比例偏大,最多的情况会占到语文总分数的三分之一,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语文成绩高低。从学生内在素质的角度分析,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文学修养的重要指标。一个具有比较突出的写作能力的学生,在现实的社会交际中将处于优势地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自己首先要理解到写作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与训练下,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初中学生写作现状分析

1.懒于写作

一方面,受到社会大背景和初中生所处的生长期的影响,初中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总体是偏浮躁,贪玩、叛逆、坐不住等特点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随处可见。另一方面,受分数和升学压力的压制,学生的课业非常繁重,课外班林林种种,课余时间相对较少。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进精力去写作,多数学生对于老师硬性要求的文章也只是随便拼凑,几乎没有学生原意花时间写一些观察性日记来练笔,很少有学生会思考一些与作文有关的问题,也没有多少学生会拿出部分时间进行作文课的复习。

2.写作素材不足

多次看学生作文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在一小部分学生的作文中,常常看到论述性的大话或空话,却找不到相关的例子或贴切的闪光的句子,文章总体枯燥、无趣、无意义;在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中,常常看到一些毫无创新、堪称“陈词滥调”的句子或例子,却看不到引人注目的好句子、好例子,文章缺乏创新;仅有少数的学生,在文章中运用好例子和好句子,能小幅度的吸引读者注意力。通过这些特点就可以看出学生所掌握的写作素材的数量及质量——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写作材料远远不合格,需要大量的补充。而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学生学习的硬件设施不齐全外,主要原因是教师引导工作未到位,学生阅读工作未到位。

3.写作技巧欠缺

一方面,来源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失误,忽视作文教学。另一方面,源于学生不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知识不成体系。所以,初中学生在写作方面普遍存在着欠缺写作技巧的问题。在一个班级中,可能有半数以上的同学能够写出优美的句子,或者能够想到优美的句子,但是因为缺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最后能出现的比较好的文章几率简直是微乎其微。很多学生可能在看到作文题目时,思如泉涌;真正写时,提笔忘字。这也是学生害怕写作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建议

1.采用恰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教师课上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一种或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例如,新课改背景下,大家一直比较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活动型教学模式、情境型教学模式、合作型学习模式、以及基于Blog的作文教学模式等,例如,利用基于Blog的作文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过程将冲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师生之间的沟通将变得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学生的素材积累变得更加方便、更加丰富。通过多样、直接、方便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2.融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

融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可以从两方面做起:

(1)利用现有的教材。首先,重点讲解课文、讨论课文,师生共同提炼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其次,让学生续写课文、描写课文意境或思想境界,深入的挖掘课文。再次,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或者经典的段落,让“文中”的好句子成为学生文章中的好句子。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课文带来的所有语言点。

(2)利用课外资料。教师可以间歇性的推荐给学生两三本比较有价值的课外读物;可以找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阅读—点评—掌握;可以举办多样的小活动或小竞赛激励学生搜资料,看资料。通过以上手段,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

3.讲授文章写作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章写作技巧就是作文的器具。它需要学生自己课下总结,同时,更多来源于课上教师的讲授。

(1)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多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将比较完善的作文技巧总结在教案中,以备课上讲解。

(2)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课文中的例子或学生耳熟能详的文章为引子来介绍写作技巧,并抽出时间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或者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加深学生对该写作技巧的印象。

(3)布置相关练习,要求学生再次加深写作技巧的印象。

4.督促学生日常练习

作文水平的提高,也遵循“孰能生巧”的原则。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保证学生每天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同学们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不仅能锻炼其对语言的把握及运用,还能锻炼学生对某一种文体的驾驭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要求学生:

(1)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积累本,每天定质定量的积累好词、好句。

(2)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仿写课文中或课外的的比较好的句子、段落,进行课堂练笔。

(3)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或自己的身心变化,然后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4)定期要求学生写作文,将写的比较好的文章以范文形式或者板报形式在班里分享,激励学生更用心地练习写作。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教师自己要真正深入的理解其重要性,更要让自己的学生明白其重要性。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发挥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动手能力等,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写作练习。同时,教师还应当意识到作文教学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艰辛的努力,教师要从多方面督促学生学习作文课程,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金云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普教研究(中学篇),2012.

[2]李征宇,化美艳,邓志超.基于Blog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J].课程整合,2012.

第12篇

摘 要:目前,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学生语言基础积累不够,缺乏丰富的写作经验,很难写出较好的文章。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又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为初中教师作文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只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

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利用崭新的教学理念,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作文写作内容,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严重影响着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出现模板式教学现象,教师将不同形式的作文总结出不同模板,并将自己总结的写作模板发给学生,使学生背诵写作模板,并要求学生考试时按照模板形式进行写作,以求获取高分,这种作文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困在固定的模板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教授学生一些机械的写作技巧,忽视了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将写作与阅读分离开,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掘写作素材、积累写作基础,使学生的写作质量难以提高。

再次,初中作文教学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在传统、单一的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思维得不到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使学生养成了不爱动脑的坏习惯。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写作情境

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优势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以此感染学生,使学生不断发散思维进行写作练习。

例如,在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背影》为学生播放视频片段,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与感人的送行视频场景中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写作感情。生动、感人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在头脑中回忆起自己生活中的感人经历,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学习教学内容中朱自清先生的写作手法,并进行写作练习。形象、逼真的视频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积累的文字知识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结合生活,丰富写作思路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应用学科,其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作文教学也不例外,纵观各国名家名著,无一不是在生活元素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教学与生活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思路。

例如,在人物写作中,教师应以教材内容《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使学生明确,在描写人物时除了要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外,还要用事物衬托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离不开事物,但事物大都是在生活中发生的,因此,要结合生活中的事物突出人物特征。在教授完学生写作技巧后,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注意观察,写出生活中自己最熟悉的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观察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并且结合生活中的事情,将人物形象描写得生动逼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3.加强阅读训练,夯实写作基础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中夯实写作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大阅读量,为学生推荐一些阅读文本,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将优美的句子和词语摘抄在笔记中,课余时间翻阅笔记,在写作中利用自己积累的基础进行写作。读写结合还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仿写方面,例如,在《浣溪沙》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完教学内容后,鼓励学生仿写古诗词,在学习完《故乡》时,让学生模仿鲁迅先生的文章进行写作练习,学生对各种文体进行仿写,逐渐了解了多种写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目前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反思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作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此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超.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方法[J].学周刊,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