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粉丝消费论文

粉丝消费论文

时间:2022-10-24 01:3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粉丝消费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粉丝消费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网络小说 虚拟社区 迷文化

迷文化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一个理论亟需深化的阶段,对于迷文化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社会学、传播学、文字学或伦理学等角度进行的,从文艺学的角度也有,但是关注的是文艺美学等方面。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既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大众文化极具有活力的因素。而目前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很少被我国研究者关注,加强对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的研究,对建设文明、科学、健康和理性的网络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网络小说虚拟社区研究

对于网络小说虚拟社区的研究非常之少,只是在研究网络小说或虚拟社区时有所提及。作为网络文学的一部分,我国网络小说的研究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关于概念的界定。网络小说的概念由网络文学的概念延伸而来,也和网络文学一样在概念的界定上存在着焦虑;将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进行区别,试图从区别中来确定网络小说的本体存在;分析网络小说的特征,凸显其大众性、自由性和后现代性;从文学本体出发研究网络小说的创作、传播、阅读、批评等。笔者发现,在这些研究中,网络小说与虚拟社区的关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研究者虽然提及却并没有做更多的关注。比如,网络小说的“语言特色”时强调了网络小说的“网络话语”:“‘天涯的兄弟们,来点掌声!!!欢呼声!!呐喊声!!!!!可猫!!二楼的朋友们!!!你们的呐喊声我听不到!!!!’看到这样的话,不经常接触网络的人可能会有点犯迷糊,‘天涯’、‘可猫’、‘二楼’,这仅仅是形形的网络语言中的一部分”,这些网络语言的诞生,其实与作家和读者一起在小说社区的类似日常生活式的互动是分不开的。网络小说被改编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原因是“网络小说受众的互动参与为影视剧的生产提供观众支持”,网络小说受众的互动参与从何体现?主要集中在这些充斥着网络小说的虚拟社区。

对于虚拟社区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其理论成果为国内的虚拟社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将人群社会区分为Gemeinschaft (礼俗社会,又译为共同体)与Gesellschaft (法理社会,又译为社会),由此为网络虚拟社区概念提供了理论源头。网络文化研究中最早提出虚拟社区概念的是莱恩・高德(Howard Rheingold),他提出概念的同时也界定了虚拟社区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存在形式。

国内目前对虚拟社区比较全面与系统的专著是学者刘华芹的《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该专著对虚拟社区的结构、管理、意识甚至冲突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而这方面的硕士论文主要有《虚拟社区中的文化生产》、《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以天涯社区为例》和《虚拟的空间和想象的共同体》。游梦潇在论文中梳理了虚拟社区的研究成果,分为概念的界定、虚拟社区的类型、虚拟社区及用户特征和一些个案研究,并将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模式综合为中心模式、渐进模式、两两互动模式和网状模式四种模式。肖蓉也以天涯社区的文化生产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文化生产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虚拟社区文化生产的特点,但是所关注的文化生产都是一些个体的现象,没有对群体就某一文化认同而进行的集体生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这,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并以网络小说虚拟社区迷文化为切入点。

二、网络文化研究

国内外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研究。学术界对其含义进行了大概分类:一是侧重网络载体的技术视角,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的物质基础上,把信息的发送和接受作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二是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白淑英认为网络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在线”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建构出来的生活样态,是在线实践的创造,把网络文化看成一个过程。

(2)对网络文化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如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的“数字化生存”论,如丹・席勒(Schiller,Dan)的“数字资本主义”论,曼钮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网络社会”论等等。国内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特征的研究体现在具体的分析与解读。

(3)对网络文化价值与影响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肯定了网络文化的价值,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如鲍宗豪认为网络文化的价值表现为网络的文化意蕴,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网络文化语言丰富了人类文化世界,使人们有可能以独特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吴克明认为网络文化不仅是现代技术和文化现象的一次世纪性融合联姻,而且形成了人与网络文化和谐发展的新景观,具体表现在人的自由个性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人的社会关系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的自然生态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网络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的影响和对社会政治与经济以及伦理道德的影响。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化使既有文化发生了转向,即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异于既有文化逻辑预设道路的新的文化理念和实践:从现代性走向后现代;从理性走向感性;从精英走向大众。

三、迷文化研究

关于迷文化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西方对于迷或者迷群的研究经历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以Henry Jenkins为代表,他从这些迷群的个体作为媒体受众是怎样接受媒体文本的过程这样一个视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媒体受众和媒体文本之间的关系。Liss A.Lewis则从“迷的定义”、“迷与性别”、“迷与工业”和“迷的生产”四个方面做了阐述。

第二次浪潮主要强调迷文化中关于社会的文化的等级的复制,研究迷选择对象和消费的时间与人们习惯之间的关系。如Chery Harris的《电视迷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次浪潮来临,Andrea MacDonald的《不确定的乌托邦:科幻媒体迷群和网际交流》,Kirdten Pullen的《网络研究》中的文章《我爱:创造一个网上迷社区》,还有Nancy K.Baym2000年出版的《打开,登录:肥皂剧,迷群和网上社区》,都是以网络社区中的迷作为研究对象。

相对西方来说,中国对迷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2005年,Matt Hills 的《Fan Culture》由朱华u翻译,韦伯国际文化出版,由此迷和迷理论在国内受到了学者关注。2009年,陶东风的《粉丝文化读本》由北京大学出版,该书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翻译介绍了西方粉丝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见我国对迷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研究的理论大多是建立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迷的概念表述与特征的探讨

国内对于迷的概念的表述有两种,都是从语言学翻译的角度而来,一曰之“粉丝”,是英语单词“fans”的音译,一曰之“迷”,是属于它的意译,所以中国对迷文化的研究中对迷文化的概念有两种表述:粉丝/迷,粉丝文化/迷文化,有的学者使用“粉丝”和“粉丝文化”表述。而另外一些学者则使用“迷”和“迷文化”表述。从时间跨度上看,这两种表述都在同时使用,可见,目前的研究界,研究者使用“粉丝”或“迷”表述并没有统一,本研究采用“迷文化”来表述是为了更凸显其特征。

(二)对于迷现象的解读与审美价值的反思

赵文秀指出“粉丝”的现象表征并从而肯定“粉丝”文化的价值所在,从而进一步探讨“粉丝”现象对文化建设的启示。张晨阳肯定了迷的文本生产力的解放,指出迷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蔡鹏飞不仅详尽地探讨了各种电视迷现象,而且从媒介文化的视角检视媒介与迷文化的互动,反思媒介与迷的对立困境。

(三)关于迷社区的研究

对迷社区的研究国内目前并不是很多,比较突出的是复旦大学的邓惟佳博士,其重点研究了迷群实践活动的自我建构和群体认同,探讨迷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如何建构身份认同,如何跨媒介和多元化的使用媒介,并以此凸显迷的“能动性”。另外邓伟从迷社区的“身份认同与建构”作了探讨。

从国内外对于迷研究的现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迷和迷文化的主要理论都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但是,从目前的国内对于迷研究状况看,很少关注网络小说社区的迷文化建构。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网络小说与虚拟社区的研究,还是网络文化与迷文化的研究中,作为受众的网络小说迷,在网络小说虚拟社区所进行文化实践活动都渗透到了以上四大板块的方方面面,并以其为连结而构成一张纵横交错的文化网络,但是在以上四大板块的研究中都对其有所忽略,故而对国内的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是对中国迷文化的个性解读,也是对中国迷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补充与丰富。

参考文献:

[1]光明,张钊.略论网络小说的写作特色[J].写作,2010,(1).

[2]谢宏娟.中国网络小说影像改变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1.

[3]赵秀文.“粉丝文化及其现象的解读[J].新东方,2007,(9).

[4]张晨阳.“迷文化”:新媒介环境下的价值审视[J].中州学刊,2011,(6).

[5]蔡鹏飞.电视迷文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6]邓惟佳.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第2篇

销方式,文章对中小企业开展微博营销进行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分析,并由此为中小企业提出可行性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微博 营销 策略 SWOT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我国网民主流人群的视野。自此以后,微博开始火爆起来,由此也催生了微博营销。就目前而言,微博营销已受到众多企业的追捧。

1 中小企业微博营销的SWOT分析

1.1 优势

1.1.1 成本低。微博营销并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只需要建一个账号,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把微博利用好,就可以花很少的钱达到营销的目的。可以说在包括微博在内的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小企业缩小了和大企业之间的“资本”差距。[2]

1.1.2 立体传播。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不能像大牌企业那样大打广告宣传牌。往往在宣传中,不能打出组合拳,只能采用单一的传播形式。但是在微博里企业可以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传播,进行品牌推广。

1.2 劣势

1.2.1 没有人气。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过微博:你的粉丝如果超过1百,你就是一本内刊;如果超过1千,你就是一个布告栏;如果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发行杂志;如果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如果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如果超过1000万,你就是一家电视台;如果超过1亿,你就是CCTV;如果超过10亿,你就是一台“春晚”了。由此可见,有没有人气在微博中是最重要的。对于微博用户来说,每时每刻都会被海量的信息所充斥着,他们不可能去关注所有的信息,他们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人气高的微博用户自然更容易吸引他人的关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知名度不高,也没有像王石、史玉柱这样的企业精英吸引粉丝的注意力,所以往往粉丝不多,没有什么人气。

1.2.2 营销能力差。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就算是在国外,也还是处于发展阶段。而营销能力差恰恰是很多中小企业的先天缺陷,这些企业在进行微博营销时,盲目跟风,一味模仿,没有结合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进行精心策划,只是单方面的大量信息,失去了微博营销的功能。

1.3 机会

1.3.1 吸引关注。很多中小企业名气比较小,所处地理位置也比较偏远,很难获得消费者的关注。而通过微博,可以增加人气,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

1.3.2 受众忠诚度高。传统的口碑营销偏重于相识的人群之间,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信网络社区上不认识的“亲朋好友”的评价。在微博字数有限制从而比较零碎和片断化的情况下,粉丝们更关注实际有效的信息,一旦某个微博主得到受众信任,他就会成为受众锁定的信息提供源,形成比较稳定的“关注与被关注”关系。[3]

1.4 威胁

1.4.1 容易引发公关危机。微博的信息传播是一种病毒式的传播,一旦企业在微博中信息不当,将会在极短时间内一传十,十传百,从而引发公关危机。而中小企业在微博的舆论监测和危机公关处理能力上,都稍显逊色。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会让企业陷入困境。

1.4.2 效果不佳。企业做微博营销,是希望通过微博这种方式吸引大量粉丝的关注,进而使这些粉丝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在微博投的广告或者促销,并把这些信息转发出去。企业最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切行为能够影响这些粉丝成为潜在消费者,刺激购买欲望,并把购买欲望转化成真正的购买行为。然而,事实证明,中小企业的信息往往不足以吸引大量粉丝关注。而且还有很多粉丝只是在跟风而根本就没有什么购买欲望,没有让微博的转发转化为实际的销售量,微博的营销效果不佳。

2 中小企业微博营销的策略

2.1 定位准确

首先要定位准确,解决“我是谁”这个问题。形象定位清晰了,微博运营也就成功了一半。建议从商业和营销传播的需要出发设计形象定位。譬如杜蕾斯的定位就是有一点绅士,有一点坏,懂生活又很会玩的人,就像夜店里的翩翩公子。星巴克官方微博的形象定位是一个有点小资,有亲和力懂得生活的服务员。[4]

2.2 找对搭档

定位准确是第一步的话,那么找准搭档就是第二步。因为“我是谁”定位好了,就得看能不能吸引你的用户关注这个“我”了。在这点上,有没有找准搭档就显得非常关键了。比如Vancl 就找准了新浪微博这个搭档。因为新浪微博的相当一部分人不仅是微博的用户群,同时也是网购服装的准用户群。Vancl选择与新浪搭档,就能够在后台通过对这些微博用户的语义分析、人口属性、参与话题、加入的社群、关注的品牌等等,筛选出哪些用户可能就是Vancl的潜在消费者。

2.3 内容充足

中小企业在微博营销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内容不充实,把发微博当成是发新闻稿,发促销海报。微博的核心就在于内容营销和关系营销,而众多中小企业在缺乏市场策划的情况下实施微博营销,只是模仿了那些新商品或人气商品,但是收到商品后必须在人人网的个人主页上发表试穿日记,并附上自己的试穿照片[5]。但是有相关调查显示,粉丝不是很关注互动性的活动,而是希望获得更良好的用户体验。促销虽然很吸引人,但是毕竟获得奖励的还是少数人,当奖励很丰盛时,它给予未能获得促销奖励的用户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击。并且过度的产品促销,会和信息爆炸一样打击消费者的信心。微博的沟通和设置都应该更加的人性化和个性化,要和用户建立朋友关系。[6]

怎么和用户建立起朋友关系呢?中小企业往往比较急功近利,而微博营销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取得成就。那么应该放长线,钓大鱼,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企业微博可以是轻松活泼、诙谐幽默地和用户聊天唠嗑,与用户一起来分享每天的喜闻乐见。

杜蕾斯成功利用微博进行品牌推广的案例就值得很多企业借鉴。2011年6月23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雨,杜蕾斯官方微博就这么一条帖子———“北京今日暴雨,幸亏钱包里还有两只杜蕾斯。”除了文字说明外,还特意附上了一个男孩在雨天为了保护皮鞋不受伤,把套在鞋上的图片。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这条微博就被转发了7万多次,在表现产品性能的同时,还狠狠地幽默了一把。很多网友看到后,一笑而过,也记住了“杜蕾斯”。这种微博营销的理念就是记忆刷新。[7]

微博营销是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探索如何借助这种手段来推广品牌,提升名气。中小企业如果能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采取合适的策略,必然能享受到微博营销带来的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微博.http:///view/1567099.htm.

[2]鲁永奇.企业,该如何经营好你的微博?[J].新领军,2011(2).

[3]杨自强.基于SWOT分析的微博营销策略探究[J].商业经济,2012(10).

[4]赵春芳.浅谈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微博营销困境[J].现代商业,2012(21).

[5]王利锋.走出中小企业微博营销误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2).

[6]武茜茜,张颖越.戴尔微博营销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启示[J].市场周刊,2012(5).

[7]韦婉辰.浅析网络营销策略之微博营销[J].科技信息,2011(20).

作者简介:

宁萍(1980-),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角色,成人生活用品,潜在消费需求

1 引 言

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凭借中国式幽默和传统价值观,在吸引众多未成年观众的前提下,更赢得了广大成年观众的喜爱[1]。根据官方网络上的抽样调查显示,喜欢收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成人中,95%的人认为该片的故事幽默轻松,可以用来排解压力,此比例大大超过选择“制作精美、故事吸引人”、“孩子喜欢,所以我也跟着看”等选项[2]。面对如此巨大的成年观众市场,研究《喜羊羊和灰太狼》成人周边产品的潜在消费需求,对于发展《喜羊羊和灰太狼》成人周边产品将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2 《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人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需求分析

为了解广东地区成年观众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人生活用品的态度与反应,以及他们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人生活产品的潜在消费需求情况,本人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针对18-39岁年龄段的成年观众,围绕十大典型周边产品类型:音像制品类、书籍类、文具用品类、公仔手办类、服装服饰类、生活用品类、食品饮品类、收藏品类、玩具类、饰品类进行初步调查。其中,半结构式的访谈地点为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研究所成高教学站市场营销论文,访谈对象是该站全日制与业余班的喜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学生、老师和工作人员,总计50人;访谈的问题如下:

(1)以下与《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关的周边产品中,您接触过的有()

A. 音像制品类 B.书籍类

C. 文具用品类 D.公仔手办类

E. 服装服饰类 F.生活用品类

G. 食品饮品类 H.收藏品类

I. 玩具类J.饰品类

K.以上十类产品都没接触过(跳到第3题)

(2)从成人的自我消费心理需求出发,您觉得这类(些)产品怎么样?

(3)如果是自己用或送成年人,您会优先考虑以上十类产品的哪一类?

(4)谈谈您对开发适合成年人消费口味的这类产品有哪些看法和建议?您感兴趣吗?

从访谈的结果来看,初步调查的50人中,一致认为国产电视动画片的周边产品,在质量、实用性、色彩方面等做的都不是很到位,除了哄小孩,根本满足不了成年人的消费心理,所以他们只是喜欢通过观看这部动画片来放松心情,而并未太在意其周边产品如何。

因此从成人自我消费心理需求来看,他们会优先考虑与《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关的日常生活用品,因为在他们看来,毕竟是成年人的自身消费,实用性无论如何,都会占据着他们购买产品的重要位置。并且,他们也非常看好针对他们喜爱的动画角色来开发设计相关日常生活用品。

结合对以上50人的初步访谈结果,可概括出以下信息:

1)被调查者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现有的音像制品类、书籍类、文具用品类、公仔手办类、服装服饰类、生活用品类、食品饮品类、收藏品类、玩具类、饰品类周边产品并不满意论文怎么写。

2)对于从成人的自我消费心理需求出发,围绕成人喜爱的动画角色,开发个性、有创意、物有所值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多数被调查者还是抱有非常感兴趣的态度。这对于发展《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生活类成人周边产品开了个好头,对后期设计研究将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3 角色定位及其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趋势研究

3.1 前期准备阶段

3.1.1 动画角色的选择

首先,结合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鲜明的七个动画

主角,作为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

喜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男一号动画角色,乐观向上、坚强可爱、宽容、乐于助人,是青青草原上最帅、最聪明、号称跑得最快的小羊,每次都能识破灰太狼的阴谋诡计,拯救羊族群的生命,从而成为羊氏部落的小英雄;

美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女一号动画角色市场营销论文,在羊村里最受羊羊们的欢迎,是大家跟风学习模仿的对象,不仅外表美,心灵也很美,同时,还是营养学家、美容师、模特儿、服装师,只要是与美有关的东西,她都非常精通。

沸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男二号动画角色,是羊村里最健壮但同时也是最鲁莽的一只羊,对什么羊都看不顺眼,经常板着脸,弄出一副很酷的样子,对一些事情总是持反对意见,因而做出来的事经常令人啼笑皆非。

懒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男二号动画角色,是青青草原上最懒的一只小肥羊,但因为比别人聪明,干活、读书都比别的羊快,所以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睡觉。他不爱运动,却聪明机智,而且临危不乱,总是一派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感觉。懒羊羊的处事方式和为人品质备受成年观众认同。

慢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男二号动画角色,是羊村的村长和大肥羊学校校长兼老师,羊族部落中的最年长也是倍受尊敬的长者,博览群书,平时最爱搞些小发明和小创造,是个乌龙发明家。

灰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里反面人物的男一号动画角色,是狼族中贵族血统的新一任族长,同时也是青青草原最聪明却又最倒霉的角色。聪明自信、意志坚强、幽默搞笑、擅长发明、动手能力强、爱老婆胜过爱自己、为老婆花钱从不心疼、对老婆从一而终、从不藏私房钱、会做饭、会讨老婆欢心、典型的极品好男人,从而成为现代女白领们的新一代择偶标准;

红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反面人物的女一号动画角色,是灰太狼的老婆,有个性、有实力、有气魄;长的花容月貌,身材妖冶市场营销论文,打扮得豪华高贵;刁蛮泼辣,非常喜欢引发家庭暴力,习惯用平底锅来管理自己的老公;但内心深藏着女人的温柔和善良,尽管老公一直抓不到羊给她,但她还是对其不离不弃;同时,对自己的孩子更是百般疼爱,尽显慈祥的母爱[3]。

图1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七个主角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由于并非所有调查对象都喜爱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故本次大批量结构式问卷调查,先通过网上与实地的开放式访谈,访谈问题如下:

1.您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心观众吗?

2.您认识的人中,有非常喜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吗?

经过初步的调查与了解,总结出大概信息:在广州、深圳动漫产业最发达的两个城市中,成年人受动画环境的耳濡目染,喜爱《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年观众居多;在佛山,由于《喜羊羊与灰太狼》制作公司与佛山南海的联手打造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故其在该地段的宣传力度很大,吸引了不少成年人;而东莞,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大部分的周边产品生产基地,这也从侧面宣传了该部电视动画片,从而给当地成人一个动画氛围。因此,本阶段就围绕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这四大城市,收集18-39岁年龄段的成年观众,收集过程主要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最后采用随机抽样[4]的方法,进行问卷发放。

为确保能够集中收集到更多《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年观众迷,本次收集阶段采取对调查对象进行个人隐私严格保密的承诺,共收集到成年观众共320人,其中:

广州—天河区,具有国家动漫产业基地、颇有名气的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自考动漫班、诸多动漫培训机构和动漫公司。因此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110人;

深圳—南山区[5],聚集了多家知名动画公司,如制作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的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深圳)有限公司市场营销论文,还有迅猛发展的深圳大学动画系。故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100人;

东莞—凤岗镇,国内外动画周边产品生产公司聚集地,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现有的一些周边产品,且接触该动画角色周边产品的成年人居多。故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60人;

佛山—南海区[6],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造公司---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中国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因而该公司在此区对该动画片的宣传力度相对最大。故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50人论文怎么写。

3.2 问卷调查阶段

针对最具动漫氛围的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这四大城市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年观众迷,进行的问卷发放与收集情况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七大城市的问卷发放情况

城市

调查形式

有效问卷(份)

广州

实地调查

100

深圳

网上调查

95

东莞

网上调查

57

佛山

网上调查

48

统计结果为:随机发放问卷共320份,去除废卷和无效卷共20份,有效问卷共300份,有效回收率达94%,从而很好地保证了问卷结果分析的代表性。其中,300个被调查者中50.3%为男性,50.7%为女性,这与收集过程中的情形观察有很大联系;年龄均控制在18-39岁之间;未婚者占总人数的67%,已婚者占总人数的33%;受教育程度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39%,次之为硕士及以上,占32%,本科学历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29%;职业分布比较广泛且均匀;大致月收入在5500元人民币以下的占84%,5500元人民币以上的占16%。

3.3 统计分析阶段

3.3.1角色的定位

图2四大角色的被选数量

根据统计结果的显示可知: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灰太狼的被选次数较多,被选数量分别为195人、33人、97人、275人(如图2所示)。其中,灰太狼由于自身的好男人形象,而拥有众多成年的忠实粉丝;其次是喜羊羊,勇敢聪明,而深得被调查者喜爱。这两个角色,恰是该部动画片的正面角色男一号与反面角色男一号,与动画片的片名《喜羊羊与灰太狼》非常吻合,也与本人的前期预想完全一致;懒羊羊市场营销论文,虽然又懒又爱吃,但由于他的聪明过人,还是有97位成年观众对其情有独钟;对于选择美羊羊的人数,则相对其他三个动画角色要少很多。由此,将研究范围定位于两个较有发展潜力的动画角色上:喜羊羊、灰太狼。

3.3.2角色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趋势

根据已定位的动画角色:喜羊羊与灰太狼,来统计被调查者对于其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趋势。经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中的统计分析结果,加上问卷中收集到的开放式问题答案,不难看出,在个性张扬、创意十足、实用性强的产品前提下,还是有很多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年动画迷,愿意接受《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相关动画角色生活用品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点缀单调乏味的枯燥生活和放松紧张的生活节奏。

表2 定位角色的潜在消费量

喜羊羊

灰太狼

被选数量(人)

195

275

“想要”频数

156

219

潜在消费频率

80%

80%

4 总 结

因此,基于国产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围绕成年观众开发其成人生活用品,只有针对较有发展潜力的动画角色,才能激起成年观众的自我消费心理,这对于发展该动画片其他类型的成人周边产品,也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亚玉.《整合营销的启示》[J].中国电影报.2009,7

[2]baike.baidu.com/view/752644.htm#9

[3]baike.baidu.com/view/752644.htm?fr=ala0_1_1

[4]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

第4篇

1、选题一共有三种:热门选题、你导师给你的选题、你自己从生命经验里生发出来的选题。其中只有第三种才可能会开开心心写好。原因很简单,第一种是大众女神,第二种是包办婚姻,第三种是你真正愿意共度时光的身边人。

2、有些选题碰都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个选题没人做耶,我找到了学术空白!”一定要明白,大家都不吃屎,是有原因的。

3、还有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个热门选题,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中国的问题是,时代变化太快了……

4、还有另一些选题也不要碰。你可能会说:“这是我生命经验里生发出来的!是我最感兴趣的题目!”问题是给你开题的老师们都不感兴趣。实际上,除了你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感兴趣……

5、题目怎么写呢?一个经典的格式是这样的:“关键词1+关键词2:某某(理论)视角下对某某(对象)的某某(方法)研究”。其中理论和方法二选一。

6、有同学问:“开完题之后,还能改吗?”如果你问的是题目的措辞,回答如下:首先,是可以改的,只要你写个改题报告,附上导师同意意见,就可以了。其次,是必须改的。一项研究还没开始做,题目就已经定得死死的,岂不是像人生刚开始就把墓碑刻好了一样?

7、如果要把题目改方向,比如从“论新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改成“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韩国偶像团体的粉丝研究”,那我只能说:一边玩去。

8、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做文献综述最重要。重要到什么地步呢?你去公共浴室洗澡总得带块肥皂吧。

9、文献综述是怎么写的呢?有一种典型的写法是这样的:“以‘数字鸿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共找到期刊文献****篇,博硕士论文***篇。”请问你告诉我这个干吗?我要吃西红柿炒蛋,并不需要围观你去菜市场买鸡蛋的过程谢谢。当然,如果这个数据有意义(例如比较之下说明某课题被低估,或者历史分析发现某关键词的关注度上升之类),另当别论。

10、文献综述,首先要对文献进行分类。怎么分类呢?就像面对一群武林人士,可以按照阵营与流派进行分类。你们体会一下这句话。

11、文献综述一定要对文献进行评述。不能只是总结几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就了事。要毫不留情地评价它们。Bejudgementalplease.

12、文献综述最终要起到两个作用。第一,证明你的研究有意义、有价值。第二,为你的研究找到可利用的理论和材料。换言之,以上所有文献都忽略了某一个重要的点,需要我的研究来弥补,但以上文献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云云。

13、文献综述一定要附上文献列表。这个是常识吧?为啥你们经常都不附呢?为啥呢?

14、列出文献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个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艺术活儿。文献列表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基本的原则是四个兼顾:兼顾中英文文献,兼顾著作和论文,兼顾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兼顾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

15、比文献综述次重要的是研究设计。其中核心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研究问题。一切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研究设计都是耍流氓。

16、研究方法请不要超过三种谢谢。

17、除了历史研究之外,文献分析都不算一种研究方法谢谢。

18、研究方法层次有很多,包括方法论、理论路线、搜集资料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方法……具体去问你的导师。

19、请一定先写出一份开题报告来再去找导师。否则导师不理你活该。

20、开题会的时候不要怕。一般来说,再烂的题目,老师们也都会让你做的。因为他/她们往往抱着这样一种乐观的心态:“万一这个烂题目真的捣鼓出些什么来呢……”

21、作为代价,他/她们一定会让你改。一定会的。

22、他她们最常提出的一个意见是:“这个题目太大了。”这句话出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所谓“太大”,实际上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核心概念的外延太广或太不确定(比如“宗教传播”,我就不吐槽健康传播了……),第二种是题目中所有的关键词都抽象程度极高(比如“商品化与内卷化:中国社交网络中的非物质劳动研究”),第三种是题目太复杂(比如:“流散的他者:文化研究及女性主义视角下加拿大的中国移民对《甄嬛传》的媒介消费、亲密关系和身份认同与国内观众的比较研究”)。通常三种情况并存。解决方案就是:选择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具体的研究对象。

23、具体到什么程度呢?你可以在一个月时间之内从研究对象处搜集到足够的数据或资料(民族志调查除外)。

24、老师其次爱提的意见是:“你的研究问题究竟是什么?”大部分在这里被羞辱的,都是因为没用一句以“?”结尾的话来回答。神奇的是,大部分开题人都不能说出一句以“?”结尾的话。

25、怎么能写出一个好题目呢?你去找近三年来本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3-6种,把目录统统翻阅一遍,一定就能写出好题目来啦。

写论文的典型错误

1、为啥总有人写“第一章绪论”呢?绪论难道不是第0章吗?不然干嘛叫“绪论”?

2、摘要不是绪论,不是引言,所以请不要从三皇五帝写起,也不要去浓墨重彩地描述广阔的时代背景谢谢。

3、凡是在文章中出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主要的模式有以下几种”、“概括了它的一些特点”等等,都回家去面壁。这暴露了你在写下文之前,根本就没想好、没做好总结(而且事后还懒得去修改上文)。

4、章节标题应该是一个短语而非一个句子。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是新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微博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随着微博的传播效益逐步显现,微博已经成为推广旅游的利器。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重视微博营销的作用,通过应用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融合 

当前,信息化浪潮仍是主要的技术革新因素之一,互联网的生活化、产业化应用将持续推动整体经济的变革,中国在线旅游的发展面临着深阔的蓝海。旅游业作为网络营销的主要产业板块之一,微博营销发展迅速。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有以下契合点: 

1.受众基础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2010年底增长了296.0%,增长率居互联网应用之首。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8.7%。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8.5%。新浪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其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微博8600万条。微博用户基数庞大,增长率高,保证了微博营销足够大的覆盖面,增加了与目标受众接触的可能性。 

艾瑞咨询的《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现状及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微博用户各年龄段中比例最高的为19-24岁,占29.9%,其次为25-30岁,占21.2%。微博用户半数以上是19-30岁的中青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旅游频率较高,如果他们在微博中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留有较深印象,会增加他们到该地旅游的几率。同时,如果这些人习惯了从微博获取旅游信息,即使他们现在的消费能力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同样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利润。 

根据易观国际对2011年8月主要微博网站uv地区分布的研究,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是微博的主要用户群。微博用户集中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一方面保证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另一方面,又与当前主要旅游客源地相重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微博营销的效果。 

2.体验共性 

旅游需要的体验传播,而体验传播离不开网络这个环境。网民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网等渠道,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上传各种信息。通过标签、分类等方式创造虚拟社群环境,使具有相同个人兴趣喜好或者共同体验的群体建立起某种经常性的联系。 

微博用户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注某旅游机构、企业或旅游者,通过微博内容、评论转发、活动互动等方式获得旅游信息;另一种是加入旅游相关的微群,微群内的成员共享旅游体验,相互传递信息。 

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前习惯于上网查看相关评论,在微博互动中获取旅游行为和旅游体验、心理偏好、观光度假决策、分销渠道选择、目的地选择等更加“真实”的旅游信息,影响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和消费倾向。旅游是一种体验过程,旅游产品的购买是一种体验的购买。微博与旅游的体验共性为它们的融合铺平了道路。 

3.信息需求 

微博形式精简,操作便捷,功能强大,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特别适合在移动客户端浏览和,与旅游“在路上”的状态不谋而合。此外,微博信息生成群体庞大、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最新动态,时效性强,抢鲜度高,能够满足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需求。 

二、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 

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营销方式,得到了旅游目的地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其树立品牌形象与推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显而易见。 

1.参与互动性强 

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和任何其他用户接触交流。传者在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人所的信息。微博模糊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通过一对多的互动,实现几何式的传播效果。 

旅游目的地通过微博旅游产品信息或旅游行程中的所见所闻,传播给受众。这时,直接接触到的受众又作为传播者,形成一个信息树,与周边的受众发生联系,把信息传播得更远。通过这种扩散机制,信息扩展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微博分享自己的沿途风景,旅行社、导游、旅游景区、酒店的服务,也成为了消息的传播者。旅游者在微博参与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在粉丝互动中体现微博营销的价值。参与和互动的高强度性是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鲜明特性。 

2.效果实时反馈 

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以网络为载体,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达到潜移默化诉求的营销效果。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可以随时获知对微博营销的反应状况并且对这种反应做出深入分析,而受众也能够迅捷、方便地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反馈的可信度。此外,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即时更新微博,实现实时通信。因此,微博营销的效果明显,能够得到实时反馈。 

3.营销精准度高 

对受众来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地接收信息或即时反馈信息,这样不但保证了选择信息和信息的自由,而且大大提高了微博营销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实现了实名认证,这种基于信任链的传播,减少了大量没有意义的垃圾信息的传播,这种形式可以使用户既能成为信息的者,又能接受到较为有效的信息,还可参与互动沟通,提高了用户的使用黏度。另一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来说,可以主动寻找和关注目标用户群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帮助企业提高粉丝活跃度和转化率,实现精准营销。 

4.营销成本较低 

首先,通过微博营销,旅游目的地减少了对收费昂贵的相关媒体(如电视)的依赖,从而为游客降低了成本。其次,微博的自媒体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成本。最后,旅游目的地开通官方微博越过了中间商,开创了直接对客营销的时代,解决了旅游目的地在超细分市场营销中面临的高成本困境,可以为游客削减成本,增加价值,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因此,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有着以小搏大的特征,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迅速的传播,这对提高旅游营销的整体性价比有着很大的帮助,其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三、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策略 

微博营销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旅游目的地要重视微博营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要想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应用,还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提高。 

1.强化服务功能 

微博营销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主动传播。在营销信息时,只有取得用户的信任,用户才可能转发、评论,才能产生较大的传播效果和营销效果。 

作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平台之一,微博不应仅仅是提供旅游信息的平台,还应成为提供服务的平台。微博的使用给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个与游客直接沟通的平台,能够使对方获得被重视的感觉,使其愿意与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建立友好的关系。可以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内容以及人性化的回复,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通过提供贴心的人性化服务,为受众解决切实的需求,让受众感受到人文关怀,逐渐地让受众将官方微博当作一个可信任的朋友,而不仅仅是一个官方的营销工具,赢得受众较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这样就能达到良好的营销结果。 

2.突出专业精品 

由于微博里新内容产生的速度太快,如果的信息没有被及时关注到,那就很可能被埋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其次,一条微博文章只有140字,微博的传播承载力有限。因此,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应成为对游客有用的专业工具,而非为了短时间的汇集人气而偏离旅游服务的正题。要做精品内容,要形成品牌效应。对于一些品牌景点,比如安徽的“一品黄山”、浙江的“海天佛国普陀山”、四川的“童话世界九寨沟”等等本身就是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名牌,在介绍时,要突出品牌信息,在第一时间吸引眼球。 

第6篇

Q:你书里批评了很多受欢迎的作品,包括龙应台的。那你认为现代人要读哪些历史作品呢?

A:读历史首先要有好作品,(它应该)具备一个优秀的历史观。当年明月也是小清新,他给人快乐却不能引人深思,消费性很强。龙应台是一种高级消费,但她的历史观是成问题的。我也不好意思说人家浅薄,她就停留在这个层次。(好的作品)首先具备非常优秀的历史观,再用敏锐、优美的方式表达。比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它有个深层的历史观支撑,对明代的历史、财政、政治非常了解,转化成非常漂亮的形式,但一般人做不到。

Q:你在书里也说黄仁宇是“历史界的琼瑶”。

A:那是台湾人评价的。我对他感觉非常复杂。我肯定他历史观的训练,文笔也非常优美。但我对他的历史观是质疑并反对的。历史观好坏不说,见仁见智。(他认为)想改变整个社会,必须数字化管理,但是他是西方中心论,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我们太靠道德和伦理,所以要把我们变成一个个经济人、工具、理性的人,这个我不能接受。他的基本前提有问题的。现在为什么我们谈儒学,谈国学?有时候传统的因素是可以转换的,只是我们现在转换得不好,但不意味着这些都是垃圾。五四以来一直在反这个,反过头到了“”。

黄仁宇书里认为,皇帝和官僚、人际关系、道德评价都坏掉了,王朝就烂掉了,明朝就灭亡了。我对这个结论是质疑的,你把它归结于道德评判果真有效吗?中国确实是靠道德的,它完全是垃圾吗?

但我对黄仁宇写历史的手法、传播知识的技术是佩服的,国内无人能及。(我)对中国历史写作很失望,大家完全是待在高校里面写论文,越来越枯燥,越来越专门。但流行的读物缺乏有个性的历史观,哪怕是丑陋的历史观。 我肯定斗不过小清新

Q:一个学者在面向市场的时候,会有什么顾虑吗?

A:我们写学术文章,圈子里的人认可就可以。但现在随着时代变化,这个东西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通过网络、媒体传达你的知识,让大众接受。问题是,在传递中怎么保持自我和独立性。现在作者很容易被大众引导,因为要炒粉丝,要扩大知名度,很容易把自己品位降低了,变成大众所接受的程度,这个是危险的。我现在也没想好,我这本书力求走出书斋,面向大众,但也肯定斗不过当年明月和小清新们。 从易中天说三国到《明朝那些事》,出版界历史热已兴盛多年,但在杨念群看来,这些史观大有问题的书多读无益。 杨念群到档案馆查祖父的资料,管档案的大妈喝问:“你是从哪来的?你来这有什么目的?你为什么想看这些东西?”

Q:书中的内容很杂,不仅是历史。

A:历史是人文的一部分,很多人文的东西积淀下来它就是历史,所以历史的边界很宽阔。中国历史写作的问题是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比如皇帝或者官员;到现代历史就是、国共之争、两党政治。历史的细致和复杂是超越这些东西的。所以我这书里面涉及一些五花八门混搭的东西,把历史本身的内涵给丰富了。

日常生活也是我关注的对象,百姓的日常生活,文人平常的日子,官员怎么上朝、怎么坐轿子,这些本身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描写那个时代的氛围和环境,自然就会让读者产生对历史的感知,反过来也会对现实的理解会增强。为什么过去是这样?为什么现在不会那样?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我特别强调历史和现在的对话关系。历史不是死的,它不是某个朝代,很多东西都是延绵下来的。人的生活和气质都是在历史的脉络里体会的。所以我的理解是,随笔更适合架起一座历史的桥梁,在现实和历史之间,使它们发生化学反应。

第7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网红的直播间里无聊的杀时间,在网红的问答页面偷偷听他们诉说自己的隐私,而映客和分答成为上半年爆火的两款产品。

“罗胖在映客直播了!马东东的污力天团上映客了!”

“王思聪最喜欢的啪啪啪姿势是怎样的?papi酱真实的声音大曝光啦!”

人们奔走相告,与此同时这两款产品成为社交网络的头条,以惊人的速度刷爆朋友圈、像海绵一般吸取流量,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业界各种争议和质疑声中,有一个信号传出来了:这两个平台能赚钱!有网红已经发了!有人靠提问就赚了一大笔!

在除了房地产、做什么都不大赚钱的经济寒冬里,没有比这更厉害的鸡血和了。在“理性的同行”们纷纷质疑这类模式的low和可持续性的同时,映客和分答们已经赚够了眼球和真金白银,完成了很多同行讲了很多年故事、却始终达不成的目标——说好的盈利呢,说好的自己造血呢!

有人会说,映客是直播秀场,分答是知识交易,两者八竿子打不着呀,你为什么要把他们相提并论呢?

很简单,只要我们一层层抽丝剥茧分析本质,就会发现这两款产品的内在逻辑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者直白点说,这两单生意赚的是同一种钱。互联网生意的主流逻辑正在发生着高速变化,具体可以表现为:

过去,沿用PC时代的建网站做大平台理念;现在,更多手游的手法深度植入到产品中,毕竟游戏是最赚钱的互联网产品之一。注意,这里说的是“游戏的手法”,而不是做游戏,这个产品也许和游戏八竿子打不着,但你仔细分析下去,会发现他的本质就是一款游戏。

过去,追求规模和体量;现在,追求转化率和利润。

过去,依赖免费低价和超高效率的功能体验切入市场,要俘获最广大的屌丝;现在,开始售卖“社交货币”和“碾压屌丝的”。

过去,做生意更多针对纯粹的个人;现在,更多的生意瞄准了群体压力中的个人。

过去,追求快速烧钱扩张成为垄断性的大平台;现在,追求快速赚钱造血或许有一天卖给大平台。

好像很抽象,下面一一分解。

1、他们在卖什么

当下爆火的不是“直播成为下一代平台”的幻梦,而是直播作为“网红秀场、在线夜总会”的快速变现能力。在这样一个场景中,供需双方只要紧扣“夜总会”这样一个主题,就会有较好的体验和满足。

主播和经纪公司:快速低成本地赚钱,建立个人流量池和粉丝圈,享受成为明星一般被异性簇拥的。

普通用户:消除无聊杀时间,与高颜值主播无压力地勾搭调戏,获得一般节目没有的现场参与感。

高额付费用户:享受在一堆同性中被主播重点青睐关照的,在“碾压屌丝”的快意中找到自己的威风和存在感。

那么分答呢?有人说分答是知识和共享交易平台,但是更多的评论文章已经指出,分答卖的根本不是知识,也不大可能真正去交易知识,他充其量只是一个打着知识幌子的名人信息(影响力)变现平台。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信息分为四类:

1.纯粹的学术意义的知识。常见于大学图书馆;

2.加工过的“干货型”的知识,比如各类商业畅销书,以及罗胖的节目,特点是易于理解记忆操作性强,弱点是加工的过程难免“扭曲变形”,读者失去了自发思考循序渐进的这一过程;

3.结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某个问题,给出可操作的方案,常见于各种咨询中。

4.资讯,工具性质或娱乐八卦,比如王思聪喜欢什么姿势之类。

那么,哪一类信息最火呢?按照火爆的顺序恰好是432,1在分答中几乎不存在吧。

为什么人们愿意在分答问答,根本原因并非纯粹的知识,而是低价偷听名人隐私的,是名气凸显和迅速赚钱的期待。这个逻辑很简单:

对于回答问题的网红来说

我只用1分钟不需要太多心思,就能迅速用围观的数字和钞票证明我的影响力,如同暴风骤雨一般的数字飙升,即便比起我的正常收入来说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但是这个快速反馈、证明影响力的过程还是太爽了(游戏中常见的心流体验)。

对于围观的提问者和听众来说

我花1元听明星八卦,就能迅速满足窥私欲立刻爽;但是我花1元听某个知识,未必讲的人多懂、听的人也未必能听懂、听懂了也未必立刻就有用。

现在一般的知识分享模式,一方面人们为知识付费的意愿很低、要求过于严苛,却总是顾虑重重、满怀不信任;另一方面这种模式的盈利远远不能让知识拥有者具备足够的动力,常常是一开始担心不能达到期望,结束又觉得浪费了时间、知识被贱卖了。而1元钱1分钟的红人八卦隐私,这个产品就太“好买卖”了。

答题明星:通过围观数字和金钱迅速证明自己影响力的。

偷听用户:低成本(与提问者相比,似乎捡便宜了)满足对名人的好奇心窥私欲。

高额付费提问用户:与名人交流的机会(毕竟名人不是每问必答),可能赚大钱的潜力和预期。

OK,再让我们回忆一下罗胖的粉丝体系设计,从非会员粉丝到普通会员到铁杆会员,有没有一点感觉了?他们是共通的!

2、他们的共通面

简单分析映客和分答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我们就会发现诸多共同点:

1.紧紧围绕“网红”这个主题

和微博、知乎等“造星平台”不同,这些平台都更倾向于导入已经具有流量基础的名人和网红,直接借助他们的流量来引爆平台,直接借助他们的流量来赚钱变现。所以这些平台首先都是让网红能赚钱的平台、让网红能拥有更多更稳定流量的平台、让网红轻松创作赚钱内容的平台。

2.八卦和擦边球最好卖

性和窥私欲的力量从来都是简单粗暴、迅速有力的,比起用心策划一档有内容高质量的直播节目,更简单的办法是让穿着火辣的网红们对着手机屏幕各种,比起认真详实地讲解某个专业问题,更简单的办法是用1分钟来讲一个大家都想窥探的隐私。

3.一对多的持续微量交易

一对一的交易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或者2B产品,即便单笔利润很高,需要我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

而从映客的一人主播众人围观到分答的一人回答众人偷听,一对多的交易更像是传统意义的“营销”或者2C产品,也许单笔利润微薄,但是在一定规模和持续的基础上收入巨大,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却少的多。

4.等级化的消费体系

这样的商业模式一定是金字塔形的,网红是绝对的中心和塔尖,愿意出高价的人有幸获得“垂青”围拱在四面,出钱少或者只愿意免费的普通人只能在下面做基石和炮灰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体系最大的特点是确保高额付费者和网红的“共赢”,你肯出更多的钱,我让你获得的远比一般人多得多,从映客的被主播暧昧青睐的机会,到分答被名人理睬、且可能通过“偷听”赚大钱的预期,这种对“等级特权”无时不刻地关注,恰恰是游戏赚钱模式的重点。

5.都有一条用来“讲故事”的赛道

映客火了,一帮人跟着鼓吹“网络已经进入直播时代,你没看到facebook也在做live吗”;分答火了,一帮人跟着鼓吹“知识交易的时代终于来了!共享经济是风口!”其实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故事都是扯淡,是要拉大旗作虎皮忽悠出一条虚假的“赛道”,让只会模仿的创业者们和缺乏判断力的接盘侠们的趋之若鹜当炮灰,一旦猪忽然向一个地方云集,更多的猪会以为那里真的是风口,猪们在“等风来”呢。是不是有点像街上一个小伙子忽然低头仿佛要捡什么,然后一群人跟着都低头了一样。

这样的故事并不新鲜,in和nice火的时候,媒体上天天忽悠“中国版的instagram”要来了,搞了半天也就是多了俩美图工具;短视频刚刚火的时候,媒体上也忽悠视频时代到了、人人都会是导演,结果最后你发现人人都是导演只是“人人有极低的可能是导演”。拉大旗作虎皮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这是一条长长的赛道、有庞大的市场空间、有爆发性增长的潜能,我可不只短期爆火、快速变现那么简单哦,我还……

还怎样?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猪也该长心眼了。

3、他们的瓶颈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质疑映客和分答们的可持续性。在朋友圈里,关于直播如何刷单洗量的图片四处疯传:

网红经纪公司大批向直播平台充值,获5折优惠。花2000万充值4000万,然后把4000万虚拟货币都花在旗下网红账号。4000万的收入同直播平台55分成,又获利2000万。经纪公司捧红了网红,直播平台获得了大量流水可给VC一个体面数据。与此同时关于王思聪与分答关系的深扒也浮出水面。

好吧,且不论映客和分答们的爆火,是真正产品和商业模式get到了市场的G点,还是找一群托在馆子前排队起哄引得人们好奇跟从,这样的商业模式想要得到有效地持续和扩展,一定会面临三个核心问题:

1.供给端动力问题

网红们是这些平台的灵魂和流量核心,伺候好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生产内容、被粉丝们围观消费是关键。眼下的局面来看,映客裹挟着强大的流量资源,已经对网红脸的主播们形成了“议价优势”,跟着映客有肉吃,自然这个问题不在话下。

但是对分答来说,名人答题的收入比起他们的日常经济来源实属九牛一毛,就算一开始众人花钱偷听带来的强烈刺激、也只是重现了他们在生活中被关注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很快弱化、新鲜感不再,如何让他们还愿意留在这里老老实实答题,就变成了一个需要老老实实回答的难题。

2.需求端阈值问题

今天的消费者太浮躁,太容易审美疲劳,每一次成功的内容刺激,都意味着下一次必须选择更新鲜的方式、更高强度的刺激,这种压力是巨大的。一旦人们渐渐对这些刺激内容无感,又或者被其他更新鲜的模式吸引,都会导致围观捧场的人变少。围观捧场的人变少,高额付费的人成就感迅速降低,也就没有那么多意愿再付钱。最后的结果如我们所见,整个平台“蒸发冷却”了。

3.护城河问题

如前所述,由于这些平台大多直接导入和借助网红们已有的流量,并不能大量产生新的关系链条和粉丝圈层,他们的护城河就成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因为很多红人们的转移成本并不高,那么只要有一个流量上不是太寒碜、体验上差不多、同时更能凸显自己(老平台上网红太多、后来者容易被埋没)更能赚钱的平台,他们就有可能迁移或者“并用”。平台方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只能签约网红,同时不断烧钱获得流量暴增、以期形成垄断性的规模大网优势,拉高红人们的迁移成本。与此同时,带宽运营成本、内容监管成本和政策风险都不断抬升,生意渐渐变成了一个必须高速运转、不能停下的陀螺。

有没有一点泡沫的感觉了?

4、背后的逻辑

回到开头,生意的逻辑正在起变化。过去大家讲的是屌丝经济,是免费甚至贴钱,因为总幻想着有一天你有了一个几千万人甚至上亿人的大平台、后头怎么赚钱都行。可是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个模式太难走通,一方面你能免费贴钱别人也能免费贴钱、最后就是资本烧钱的游戏。另一方面这样的平台靠利益收买屌丝而并非产品功能击中痛点,一旦利益不再具备,屌丝们立刻会“有奶就是娘”跑到其他有利益的平台去了,这样的规模流量从来都不是粘性的,而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必须死撑下去的囚徒困境。

现在大家讲的是“快速变现”,是赚据说中国正在形成的1亿中产阶级的钱,是通过传播充满仪式感的“消费升级”故事给大众们洗脑——买我吧,买我你就消费升级了,买我你就是中产阶级了,买我你就有逼格和尊贵的标签了,买我你就可以和一般的屌丝区分开了。

送一辆法拉利吧,主播的美女当着大家的面认你做干爹!

问王思聪一个问题吧,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暴富奇迹!

这个故事再加上“限时限量”和“私密特价”的刺激,就会变成充满诱惑力的大丽花。消费升级不是人变傻,而是人更舍得花钱,但这个舍得花依然是建立在“性价比”逻辑的基础上,是因为持续的洗脑让不论屌丝还是中产都认为这事值得花钱、能为这事花钱的人牛逼。消费升级不仅仅在传统的消费品领域发生,也在互联网产品的内容和关系消费中出现。说到底,这世间的生意实际有两种侧重:

一种侧重是卖给“纯粹的个人”,比如基础的生活必需品、效率工具、硬件终端、基础设施的通讯管道。那么这里的核心是定位的普适(屌丝经济)、需求的刚性和强大的性价比。

另一种侧重是卖给“群体中的个人”,比如品牌奢侈品、IP的周边、直播的打赏,核心是卖附着在商品之上的“社交货币”,是卖一种身份标签、存在感和社交优势,这个点对伪中产、中产中下层和缺乏格调、不知怎么有格调的暴发户们特别有效,其核心逻辑是红人背书、内容洗脑、群体环境产生的仪式感、不买就被群体抛弃孤立的危机感、迅速兑现的社交优越或归属体验。

从这个角度看,网红经济也好,社群经济也罢,直播直至分答,其实都是在营造中心化的群体环境,给出价高者一个不一样的优越体验,从而快速赚他们的钱。

这就好像单机游戏和网游的区别。单机游戏更多是因为游戏本身好玩、令人上瘾,那么他赚钱,无非是一边提高后续关卡的难度、一边卖一些增值服务,让玩家可以通过购买增值品更加轻松爽快地玩下去。而网游不仅要好玩,更多是要人多热闹打打杀杀,那么玩家所购买的不仅是游戏的“简单度”,更是碾压屌丝、被簇拥跪舔的。

正因为如此,菜狗认为新的模式有三大考量指标:

1.群体环境的稳定。大多数屌丝虽被碾压,却依然心甘情愿地持续围观,被高价付费者们消费。

2.群体部落的中心KOL们获得持续的利益动力,并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推动整个生意的运行。

3.出价高者获得稳定的、不低于预期的体验满足,不同等级的付出、不同等级回馈的心流状态。

一场资本寒冬,泡沫破灭,裸泳者无数,更多人从鸿篇巨制、理想主义的“大格局有情怀”,回归到了逐步追求商业价值的本质,但追求一时利益和博眼球的短期行为也开始甚嚣尘上,昨天还在PR稿里关爱创业者们、满口情怀的投资人们纷纷卸下伪装,本土资本变脸的速度比戏子还快,让人唏嘘感叹,更悲哀的是很多被打了鸡血的创业者们至今还活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盛世和6分钟搞定TS的幻梦中没有回过神来。

需要注意的是,短期的暴利和爆火,如果是建立在刷单和运营的基础上,那么后续一旦谎言被拆穿,愿意接盘的人恐怕并不比那些讲大故事、忽悠出一条虚假赛道的项目多。

第8篇

【关键词】图书馆;微博;信息交流

0 前言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而为了满足于消费者的对于媒体的相关需求,由此而产生了微博这一必然产物。它是以用户关系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传播以及获取等为基础的,它可以随时随地的各种各型的信息。目前,谷歌以及微软都开始了通过微博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与获取,以此开辟了新的盈利方式。而其它的普通型企业也开始以微博的方式与客户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加大宣传自己的品牌与理念等。因此,图书馆也开始加强了如何运用微博的方式来开拓其业务范围以及增加客户资源等。具体研究如下文所示。

1 国内图书馆的微博运用状况

1.1 图书馆微博用户少

在2010年8月18日,在新浪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人民微博以及fellow 5等平台上,以“图书馆”为关键词,以博主“标签”以及博主姓名为渠道进行了搜索,最后再对于用户的个人资料以及所的微博的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的判断,从而发现,就已的微博而言,确定为图书馆的用户是非常少的。一共就发现了十四名用户,其中有十三名属于新浪微博用户,而另外一个则是网易的“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而搜狐微博以及人民微博上的其它用户中包含“图书馆”的用户,因为没有用户的资料以及微博信息,因此,无法判断出其身份。而在fellow 5上,则没有搜索到任何包括“图书馆”的用户。

在已知的微博图书馆用户中,只有两个是属于公共图书馆的,即余杭图书馆与广州天河区图书馆,而剩余的都属于高校类图书馆,这与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以及创新技术的接受力与应运力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1.2 图书馆用户主要以综合账户为主

在十三个新浪图书馆微博用户中,除了“北大图书馆新生空间”、“泰职院图书馆文科咨询”、“温大数字图书馆志愿者”以及“陕师大图书馆咨询”等是专门性的提供服务之外,其它的十个账户都是以图书馆的综合为主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图书馆的微博服务信息都相对较少。

2 国内图书馆微博运用建议

2.1 一个图书馆应在多个平台建立微博账户,从而有效的拓宽了服务的对象

目前我国国内的微博平台主要包含了:大围脖、贫嘴、随心、Fellow 5以及门户网站等等,而门户网站主要指的是前文所提到的新浪微博、网易微博等。这些微博平台都各息具有其优势与定位,并且也都吸引了来自于不同行业的人们。而图书馆作为公共信息的服务平台,其需要服务对象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因此,图书馆必须要建立多个平台的微博账号,从而让更多的人在获取图书馆的相关信息时,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

2.2 建立多类型的微博账号,形成图书馆的微博系统

微博的信息有一个特点是非常显著的,即碎片化,一般是将用户的所感,所想、所见或者是牢骚等,其主题没有明确的统一,正是由于这种因素,使得微博还没有出现对于每一条微博进行主题分类的功能。而若图书馆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微博账号,向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或者是服务的话,那么就会让图书馆的微博平台显得很繁乱,这会让来访人员的信息“石沉大海”,而关注者也会经常性的收到自己并不满意的信息,最后就会失去越来越多的粉丝。因此,图书馆要根据微博的写作主题、内容或者是服务范围等,成立不同类型的微博账户,从而形成了微博系统。

2.3 关注同行,运用微博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

微博平台让图书馆用户能够及时的了解其它图书馆的微博动态的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就是关注同行。图书馆的用户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时,为了有效的防范信息泛滥,因此,各图书馆微博都采用了具有选择性的关注一些同行,如此可以让图书馆能够对于同地区的其它图书馆或者是其它地区的图书馆的动态进行及时的掌握,充分的了解其它图书馆在培训、展览等方面的采取方式,之后再进行转发,从而让更多的粉丝关注该信息,做到一个资源,多人受益的目的。

2.4 建立微博管理体系,规定微博内容

微博的碎片化特点以及微博用户在参与讨论时的方便与实用性,使得微博信息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而这些都不能够否认微博信息就无需进行一定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图书馆微博而言,其所的信息不只是一个图书馆人的信息行为,而是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的整体行为,因此,图书馆还需要建立相对完善且健全的微博管理体系,从而让微博的内容更加的规范。例如,对其微博账户以及标签等进行有效的规范,对于读者的提问与回复的时间进行规范等,由此就会让微博信息的更新频率达到最低化,而对于错误的信息以及恶意造谣与诽谤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删除。如此可以让图书馆微博平台更加的健康、积极,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关注,提高了图书馆微博的存在价值。

3 结论

我国对于图书馆微博的研究与运用还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其一方面主要与我国微博平台是否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服务时间以及微博用户的需求量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关联,而另一方面则是与图书馆地于微博平台的重要性没有进行充分的认识有关。无论是哪一种技术或者是服务,都需要一定的发展时期与完善,而图书馆只要充分的认识到现在已经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再结合图书馆的相关特点,充分的发挥微博的作用,在摸索中发展,在发展中积累经验,如此才能够让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及有效的提高其服务质量,而这对于图书馆方面而言,也是一次质的飞越。希望通过笔者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图书馆微博宣传技术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由于时间以及知识的有限,本文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这将在今后的论文中予以补充。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纸媒;新媒体;融合;转型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探索新媒体生态中的报纸媒体发展是当下重要的课题之一。在影响力、发行最整体下滑的纸媒环境中,主动探索实践向新媒体的融合化转型是极其重要的发展战略。重庆晨报在中国都市报界有重要的影响力,对新媒体的探索实践较为突出,是重庆地区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多、利润最高的都市报。2013年,在全球纸媒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重庆晨报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略有增长。本文主要探讨了重庆晨报新媒体战略的探索发展,以期为报纸媒体的实践转型提供可以参考的案例分析。

2009年,以官方网站“重庆晨网”公司化运臂为标志,重庆晨报正式启动新媒体战略,开始多元化发展。到目前为止,重庆晨报已经拥有重庆晨报传媒公司、晨网公司、腾博体育公司、辰翰广告公司、966966呼叫中心、读本公司、“重庆看看”网络公司等7家公司,重庆晨网、“壹社团(大学生社区)、“上半城”(消费分享社区)、“看看重庆”(视频)等4个网站,以及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延伸产品,初步形成了重庆晨报全媒体体系。重庆晨报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一切为了母品牌、一切依靠母品牌:新媒体、新平台,首先要服务母品牌,其次要利用好晨报品牌积极做好自身发展。制定了重庆晨报系全媒体采编大纲,建立内部结算机制,实现整合营销。2013年,重庆晨报新媒体部类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万。

重庆晨报通过开展与晨报传媒公司、晨网公司、辰瀚广告、腾博体育、966966、渎本公司等专业公司的合作,建立网站、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从而在树立新媒体品牌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从最初的6合一,逐渐发展为目前的12合一,并计划逐步实现12N合一。重庆晨报逐步构建起“一体两翼核心圈”的新媒体布局,发展态势良好。

一、新媒体架构主体:重庆晨网

重庆晨网是重庆晨报官方网站。据统计,2012年晨网的口均uv40万、pv150万,据《2012重庆互联刚报告》统计:重庆晨网在重庆网站中排名第j位,被誉为重庆最具影响力网站。从2D09年上线到现在,重庆晨刚一直在进行升级改版,改版的重点为:调整定位,更好地为母报服务,更好地进行报网互动,更好地包装晨报新闻(包括专刊),打造一批特色频道,如演艺、老照片、土特产等。

纸媒网站既要与母品牌一脉相承,又要适应新媒体受众的需求创新求变,拓展更多优质注意力资源,把“深耕本地”作为区域化纸媒网站发展宗旨的努力值得肯定。

二、新媒体的羽翼之一:“壹社团”

“壹社团”是重庆晨报建立的高校平台,是重庆高校的活动集中地。为大学生社团提供丰富实用的免费服务,包括社团网站建设、0.1-5万社团活动小额免息贷款、社团邮箱、活动器材免费租用、礼品卡等。可以发挥帮助企业进入高校,寻找项目执行人手,进行客户线下造势的功能。目前,已经有近300个高校社团入驻“壹社团”平台。“壹社团”微信公众平台《重庆校园资讯》每天推送校同活动资讯。并按照学校属性不同,对订阅用户进行详细划分,目前用户已超2万人。近年来,“壹社团”全程接入重庆多个大学的社团迎新活动,帮助社团招募新人,邀请社团入驻网站、加入微信。为了更好地在高校中树立品牌形象,“壹社团”开展了一系列新鲜、富有创意的活动。从2012年3月起,“壹社团”开启了校园街拍活动,目前已在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顺利展开。2013年5月,“壹社团”与高校后勤协会联合举办首届高校食堂招牌菜评选,“网站+报纸+微博+微信+地面活动”全媒体推广。

大学生群体是新媒体发展的中坚力量,“壹社团”把目光聚集在高校内外,不断拓展在年轻高素质新媒体用户当中的影响力,对推进纸媒品牌在新受众人群当中的持续好感是有作用的。

三、新媒体的羽翼之二:“上半城”

“上半城”是重庆晨报旗下的网络亲子社区和互动平台,品牌栏目有:亲子体验营、宝宝探店和妈妈集市等。包括4种主要功能:1.通过BBs分享宣传企业和产品;2.拥有团购平台,可以直接销售产品;3.拥有消费券平台,帮助企业抢占产品市场;4.打造专题活动,帮助企业塑造公众形象。主要包括消费分享、深度影响消费、商圈推广、亲子、婚嫁、摄影等板块。目前,注册用户约15万,活跃用户约4万;还有约2万位妈妈和1000人的摄友团。

“上半城”每周都举办地面活动,其品牌活动有:百子闹春、产科医生评选、婚庆主持人评选、婚庆公司评选等。女性是市场消费的重要力量,通过面向母子的亲情及相关延伸类活动营销,既增强了新媒体“接地气”的能力,又增强了纸媒新媒体类型的亲民程度,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市场。

四、新媒体核心圈“心脏”:“看看重庆”

“看看重庆”是重庆晨报与拥有5亿多网民的专业从事视频的互联网企业“迅雷看看”强强联合建立的立体门户,“迅雷”主要提供数据库资源、版权和技术的维护,不设立经营团队,不参与具体的经营工作,于2013年6月18日正式上线,目前日均UV15万,日均PV80万,并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重庆市民想看有关重庆的视频再不用在网上东淘西找了。“看看重庆”也成为“迅雷”首个地方门户网站。“看看重庆”分成4大板块,本地新闻资讯、本土生活服务、社会娱乐焦点以及影视综艺视频。

重庆晨报拥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内容资源,携手“迅雷”后双方拥有更庞大的用户资源和积累了10余年的数据库。纸媒通过比较成熟的互联网企业直接建构特色新媒体板块,是一种值得努力的方向。

五、新媒体核心围紧密层:微博、微信

重庆晨报注重微博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目前已组建了系列微博矩阵进行消息发送和网络推广。据灵思传媒《2011中国媒体微博白皮书》统计,重庆晨报新浪官方微博在西南地区排名第二;新浪《2012中国媒体微博影响力榜》中,重庆晨报被评为重庆最具影响力媒体微博,微博综合力排名第一。日前,重庆晨报拥有95万新浪粉丝,40万腾讯粉丝;在重庆粉丝活跃度第一名、微博转发率第一名、微博价值第一名。重庆晨报微博拥有漂亮外观(style),并完成策划营销包装,在独立经营、品牌推广、辅助经营方面都有成功案例。目前晨报的微博矩阵包括重庆晨报官方微博、重庆晨报“读者会”、“永川读本”、重庆晨报“汽车”、“壹礼团”、重庆晨报摄友官方微博、重庆晨报“车友会”等,分别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新闻、信息的推送及传播。

重庆晨报、重庆晨报读者会、重庆校同资讯、上半城社区、重庆晨报966966等板块均开设微倩公共账号,通过微信与用户双向交流。晨报微信平台不仅可以推送新闻,还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便民服务。重庆晨报微信平台每日向用户推送热点新闻,并开通号码归属地查询、天气预报、公交线路查询、星座查询、冷笑话、翻译等功能。重庆晨报读者会微信账号还开设了股票信息查询、快递单号查询等便民功能。重庆晨报966966微信平台拥有新闻爆料、家电维修、深度清洗、厨卫维修、家庭服务、健康服务、代办服务、摄影婚庆、房屋装修等便民功能。

建立和完善微博矩阵及微信公共平台是纸媒新媒体品牌化转型的重要环节,微博、微信是相当年轻的自媒体类型,是重要的传播力量。

六、新媒体核心圈拓展层:文明热线

重庆晨报966966热线是由“全国青年文明号”的重庆晨报新闻热线升级而成;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投资1000万成立的全资子公司;由重庆第一都市报――重庆晨报负责运营;是报业集团唯一的、重庆最大的呼叫中心;966966热线将成为集团新媒体公司上市的主要业务。呼叫中心于2012年3月27日正式上线运行,定位为“重庆人的生活秘书”,发展目标是将呼叫中心努力打造成晨报的信息中枢、市民的生活秘书、政府的民心工程、企业的推广平台。呼叫中心是互联网、呼叫中心和手机终端技术的结合体,通过人工+自动的方式实现运营。966966的服务模式主要包括:1.服务新闻(新闻互动平台);2.服务群众(便民资讯平台);3.服务政府(政务资讯平台);4.服务企业(商务推广平台)。966966的来电大致包括:1.新闻报料(投诉、举报、求助、建议);2.新闻互动报名,公益活动报名;3.围绕家庭生活方面的便民服务咨询与预订。据统计,从2012年3月27日上线至12月31日,累计接听23万余个来电。其中,受理新闻爆料10万余条,接受各类活动报名5万余条,提供便民服务8万余次。

品牌化扣一造966966,有助于实现三大价值:1.社会价值:老百姓工作生活离不开的民心工程、重庆门户、便民服务。2.经济价值:晨报品牌影响力+媒体整合推广资源+市场化运营一高速非线性增长的经济收益。3.数据价值:实现云计算业务的数据仓库,建设政务服务数据仓库、行业信息数据仓库、读者数据库。

除上述新媒体品牌战略以外,重庆晨报还开展了移动客户端、多媒体报纸、晨报电商平台、魔扣二维码延伸阅读、晨报航拍等多媒体战略活动,使得重庆晨报的品牌形象通过不同的渠道和终端深入受众。

纸媒新媒体实践的下一步,就是要全面系统融合纸媒与新媒体载体,需要制定全媒体运营大纲,进一步推进内容再造、流程再造、机制再造,实现全媒体采编、全媒体经营等目标,并建立内部采购机制,从内容采购发展到服务采购。融合型报业应当随着用户的需求而不断变革和发展信息服务的内容呈现方式,不断坚守和提升纸媒母品牌的优秀内涵和精神品质。

第10篇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 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etition to Enhance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WANG Qiuyue

(Business School,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the students involved in the marketing of real national marketing competition, combined with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currently teaching theoretical system and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competition proces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two aspects, summed up the marketing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try to explor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innovative ideas marketing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creative ability;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ompetition

笔者指导所在学院学生团队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市场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联合主办的“娃哈哈”全国第五届市场营销大赛,获得复赛京津赛区第一名、决赛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团队成员获得个人营销精英奖,我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作为一名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师,笔者在辅导学生参与大赛半年多的时间里,感触颇深。竞赛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巩固、创新能力培养、沟通、表达能力提高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1 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根据大赛章程,首先对报名参赛的学生要完成理论素质的测试考试,本着“以老带新、以新为主”的方针,笔者针对大一(下学期)学生报名及其踊跃、但专业知识结构还不完善的现状,特别重视营销大赛初赛笔试的备战,专门针对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为同学们开设讲座,组织同学们积极复习和备考,最终考试环节要求严格闭卷,为挑选出优秀合格的同学提供了通道,成绩为后续组建团队提供了重要参考。

除了在初赛考试环节对学生理论知识进行了巩固,在大赛后续环节如市场调研环节和策划案撰写等过程中,对于所学到的理论课程如市场调研与预测与SPSS软件应用、商品企划等都有所涉及。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课的教学深入进行的专题性研究,针对某一特殊的产品、产业或服务市场进行专题性研究,从调查市场需求、市场潜力、竞争者状况等项目开始,掌握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营销策划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结合企业的营销活动从产品、价格、广告、促销活动等入手设计策划方案。内容和形式上多样化,目的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创新性的思维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

2 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贯穿在备战大赛的过程中对销售实战创新思路开拓、撰写营销策划案、营销之道软件对抗等方面。

本次大赛的销售实战环节贯穿整个赛程,与市场调研报告、营销策划案共同计入到团队总分。笔者带领的北京服装学院“凌云”团队取得了7月份销售量63644元1200箱全国排名第14,8月份销售量38562元783箱全国排名第52和9月份销售量155104元3555箱全国排名第9。在整个实战销售阶段,团队同学们实现连续三期京津地区排名稳居第一的不败神话。

由于大赛指定的销售产品“娃哈哈”在北方饮料市场的认可度远不如南方市场那么高,团队学生们在我的启发下,大胆开拓创新,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实行线上、线下不同产品推广。线上学生们在各个大学的BBS高校论坛上产品信息来推广销售产品,提高在北方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度;同时还在社区的儿童产品论坛、妈妈论坛上“锌爽歪歪”的产品信息。学生们运用新媒体的超强影响力,在微博和校内上推荐好友和粉丝更多地尝试娃哈哈产品。销售实战环节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种营销体验,学生通过销售实战,体会到了营销工作的苦与乐,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体会到了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营销中是多么重要。

营销策划案撰写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结合市场调研的数据,针对问题进行策划。学生们利用暑期时间,在大量调研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将“娃哈哈”现有功能饮料品牌“激活”重新进行了市场细分和定位,并针对新的消费群体提出新包装、新卖点、邀请新的符合定位的广告代言人、开拓新的渠道等策略组合,学生们的“NEW激活”创新策划得到了娃哈哈北京公司的高度认可!

3 增进表达、沟通能力

整个参赛过程中,在市场调研、销售实战和营销策划环节中与消费者、企业方的交流,以及在复赛和决赛环节中与专家评委的表达沟通交流等,学生们沟通表达能力在受到了实战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初试笔试成绩公布后,笔者与娃哈哈北京公司主动沟通,为营销专业大一、大二同学们进行了《娃哈哈的营销之道》的主题讲座,为参赛学生们搭建了与企业沟通的平台,同学们与娃哈哈品牌之间多了份亲近,为后续暑期销售实战环节以及市场调研、策划方案撰写等方面,保持与娃哈哈北京公司的密切沟通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最终策划案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也是建立在学生们与消费者和企业的深入沟通和交流基础上创新的成果!

图1 市场营销专业课外实践体系

通过参与到大赛的每一个环节中,不仅仅是同学们在创新思路、团队合作等能力方面收获最大;作为参赛团队指导教师的我,也带领着自己的队伍进行了实战演练,期间的失败或是成功的素材和经验,都为后续创新实践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参考;期间认识的优秀同行,必将保持行业内联系和专业交流;在与凌云团队学生们备战的日子里,我还收获了来自学生们难得的信任和朋友关系,这也是值得珍惜的和最大的收获!

当然,除了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内、外竞赛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以外,目前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课外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例如实习基地专业认识实习、时尚行业体验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专题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如图1)。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项目支持:北京服装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编号:JG-1217

参考文献

[1] 李叔宁.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探索[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5).

第11篇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of R & D management of independent brand automobile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ults verification and analysis, it summarizes experie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 & D management. These two items will be input and guide the 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xt step of R & D management, so that the R & D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could form an ecosystem of closed loop system.

【关键词】研发战略;研发管理;管理执行

【Keywords】R & D strategy; R & D management;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140-03

1 引言

本文针对自主品牌车企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一种研发管理方法,以期推进企业实现高效管理。

2 研发战略的制定

本章内容主要针对本企业现存的几大问题,结合章节内介绍的几种战略方向,制定相应的企业研发管理战略,用于指导本企业的研发管理及执行。

2.1 企业现存几大问题分析

自主品牌车企现存的几大问题,主要包含效率低下、核心技术缺乏、与同级别进口品牌车辆相比竞争力弱等。效率低下主要与企业内部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有关,核心技术缺乏的原因则相对复杂,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制定鼓励合资汽车企业政策的初期,是想利用市场换取技术,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核心技术依然匮乏,追根溯源,对于跨国车企来说,其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不是当“慈善家”,给中国汽车工业“输送技术”,而是抢占中国市场,形成垄断,获得最大利益,这也直接造成了与同级别进口品牌车辆相比,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很弱,市场认可度低。

2.2 外部宏观形势分析

近年来,城市汽车保有量逐年提升,对于大城市,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国家大力扶持的背景下,零排放、无污染的新能源汽车及其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但是,新能源汽车存在电池造价过高,充电慢等问题,因此,加大力度解决新能源车电池问题是自主品牌汽车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借势“大型活动”的驱动性,如奥运会、世博会、APEC会议等,进行品牌的推广和宣传。

在国际形势方面,可通过开展全球信息网络建设,防止闭门造车,对标国际车辆的研发进程,紧跟国际形势,逐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3 互联网+的影响

运用互联网企业贴近用户的思维,使汽车产品更满足人性化需求,让车辆服务乘客,使其具备安全、个性化配置,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配置;使车辆具有自学习功能,有认知能力,能够分析乘车人,有自修复功能,能够完善自身性能,分析、诊断、维护自身;使车辆实现自主社交化,包括链接社交网络、帮助他人等,能够实现自动驾驶。互联网造车,要给汽车覆能,打造智能系统,注重体验、注重科技、注重可感知情感;不以卖车赚钱,而是用培养流量的思维,在流量上赚钱;运用智能化软件并提升汽车体验,利用品牌、极致工艺和工业大数据技术,进入汽车硬件的生产领域。

2.4 大数据应用

随着车载软件的密集增长,汽车正逐渐演变为物联网中重要的一环,即传统封闭的交通工具正在和周边的世界发生着联系。

经用户允许后,车企通过云平台,可搜集到海量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经过筛查和处理,就能变成有价值的信息,使工程师清晰了解到用户的用车习惯,从而进行定向研发设计。云端服务器强大的数据计算处理能力,也使得其作为连接用户和车辆的媒介,保证了指令信息的快速传达,使用户享受到车辆之外的延伸服务,车企可借助其开发或安装一系列的人互联App,提高车辆的智能化程度。

再者,车企可与汽车网站合作,得到用户的购车意愿、车型偏好、地理位置等信息,形成汽车设计中的参考准绳,并基于此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研发。

2.5 现有可利用资源及待开发资源梳理

现有可利用资源,是指车企当前所处环境下可利用的便捷、有利资源。可建立上下游企业生态链的共生发展,通过控股、 合作协议、收购等方式,采用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生态系统成员,扩大创新生态系统规模,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构建产业创新系统的共同愿景,促成了技术共享以及研发生产[2]。

而待开发资源,是指车企现阶段未利用的,但对自身发展有利,经谈判协作,较大程度上可利用的资源。

现阶段,一、二线城市中,进口品牌车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多,而在自主品牌车企就可通过生产外国先进车企已经不再重点生产、而生产难度也比较低的廉价小车来抢占了这一空白市场,同时也积累了品牌认知度,即与三四线政府部门合作,战略层面制定并推广国民车,走车型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可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内容过于注重价值创造,容易与市场需求脱轨,而

车企的研发内容则过于注重价值获取,不注重研发内容储备,整体上使得核心研发能力水平低,研发能力相较国外企业相对滞后,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价值创造与车企的价值获取有机结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问题,车企也能充分利用其研发资源,提高核心研发能力储备。

3 管理及执行

研发管理战略下达后,管理层级根据战略内容,制定管理方案、安排编制研发流程及计划,确保研发质量,同时也要兼顾企业人才的培养,并在管理过程中加强企业研发核心能力的储备,加强车型的平台化建设。

3.1 流程计划编制、节点管控与质量管理

自主研发车企应根据研发战略,结合自身情况,编制相应的研发流程手册,手册随着每一轮的战略调整而更新。由项目管理部负责各车型研发计划的编制,并严格把控住每个节点的进度,如果项目节点不明确,不严格执行,任由时间由上至下压缩,将导致最为关键的研发环节时间不充足,在核心环节失去掌控。因此,前期规划过程中应按照以往的经验,总结研发时间数据库,将各个研发节点时间进行科学管理。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自身产品的优良品质为基础的,必须严格质量监督和管理,注重采用欧美汽车产业的标准进行研发建设,注重精益生产与敏捷生产,进行价值分析和目标成本分析。加强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树立质量第一、责任第一的思想,加强质检和审核部门的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对所售出的产品提供全优的售后服务[1]。

3.2 人才培养及管理

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注重高级汽车开发人才的培养,也注重高级技工的培养。同时,企业管理也要追求灵活和软化,注重员工的需求变化,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任何一项生产经营决策方案正式下达之前,广泛地征求工艺各环节工人和职员的意见,不是仅仅凭借行政命令去驱使雇员为公司服务,而是通过日常的工作细节,反复地作思想工作,诱导雇员同厂方利益保持一致。

针对人才流动问题,可构建人才流失预警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指挥、行动、支援、保障于一体,通过对人才市场与企业内部员工现状的调研,制定人员流失管理的制度、标准和机制。

在绩效考核方面,借鉴本田的管理模式鼓励员工进行技术革新,通过层层把关的方式使革新方案落地实施,建立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核心能力的储备和平台化的搭建

有人把自主品牌销量不好归结于国民崇洋的心理,但是参照手机发展市场,oppo、vivo、华为年年攀升的销量,大量分走了苹果手机的在华销售份额,就打破了这一说法。因此,消费者追求的还是性价比,核心技术发展才是关键。在造型方面,不能一味讲究实用与性价比,随着国民物质生活逐年提高,国民的审美也逐年向潮流化、国际化倾斜。作为大额消费品,看起来赏心悦目,第一外观印象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车辆的关键。这方面可以学习小米,建立粉丝平台,收集粉丝建议,制作粉丝反馈论坛,合理收取意见后,加入到工程研发设计中;硬件方面是核心能力提升的关键。

注重各个车型的数据积累,花大投资购买对标车,或购买对标车数据,形成数据积累。同时,数据积累还包括研发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弯路,总结原因,形成经验,在下一次车型开发时,有数据可参照,有错误可提前规避,坚决抑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再者,企业内部可开通研发数据共享,使销量较差的研发平台借鉴优势平台的数据经验。

4 结果核查及分析

经过研发战略的制定与研发管理的执行后,需要对管理及执行结果进行核查及分析,便于调整研发战略,指导研发管理。

4.1 销量及口碑核查

企业进行研发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而考核盈利的主要指标就是汽车销量。

一些自主品牌在经营的过程中,出于人性化关怀考虑,对于各个下属研发单位的型分配过于平均,一些连年亏损的下属单位,依旧在下一年有车型可研发,一方面,在缺少竞争意识的情况下,车型开发无法进步,另一方面,优势研发单位不能扩展其优势,即,资源不向优势单位倾斜,造成集团整体的竞争力不能提高。基于此,建议自主研发车企设立自负盈亏机制,利用马泰效应,将年底的销售业绩与下一年度的车型分配相结合,让资源向优势研发单位倾斜,推进优势单位打造出品牌的拳头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竞争力与影响力,同时,企业内部,应及时处理不盈利车型平台,主要方法为:停产和淘汰销量最低的平台;针对销量不太乐观的平台,进行中期改款等设计变更,对标销量较好的一些车型的数据,进行合理改造;企业内部转让,有些车型品牌主打一、二线城市,但销量并不乐观,如企业内部有适应三四线城市的车型品牌,可将该车型研发数据转给该品牌,合理改造为满足三四线城市客户需求的车辆,实现产品数据内部消化,进而大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为保障企业的长期盈利目的,自主品牌车企更应该注重口碑,进行市场口碑调查。调查数据包括一手数据(访谈、参与者实地观察获得数据)和二手数据(内部文献资料、各种渠道的公开资料)。

4.2 执行结果与旧问题的对比分析

将执行结果提取出来后,与最初企业存在的旧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这个过程中,将已解决的旧问题及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研发管理经验;与此同时,在依据研发战略进行管理执行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这部分新问题与尚未解决的旧问题合并为现存问题,也要进行归纳总结。

5 生态研发管理系统的闭环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研发管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基于问题导向思维,通过分析企业现存的几大问题,利用外部政策、现有资源及待开发资源、大数据的影响及互联网思维,制定了研发管理战略,并通过实际管理执行过程,实施该战略,储备和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执行结果核查及分析,总结出研发管理经验和现存问题,这两项内容将输入并指导下一步研发管理战略制定和管理执行,从而使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管理系统形成一个生态圈式的闭环系统,主要流程如下图1所示。

第12篇

在社群化时代,培育一种适合消费者的品牌仪式,将是搭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情感关联的有效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品牌跳出同质化竞争,塑造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更是品牌凝聚和抚慰消费者,进而塑造自身品牌社群的密码和利器。

粉丝忠诚的藏宝图在哪

“忠诚客户”对于公司的价值早已深入人心,俗语称之为回头客,现在流行说粉丝,其价值包括能够给公司带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溢价、更广的传播和更长的缓冲等,进而赢得更持久的收益。“忠诚客户”是企业经营的“圣杯”,如果能够获得它将有助于企业保持“基业常青”。

多少年来,无数人都在努力寻找获取“圣杯”的藏宝图。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认为满意可以带来顾客或品牌忠诚,只要使顾客满意,他就会再次光顾或忠诚于你的品牌。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满意与忠诚之间并不是线性的,非常满意的顾客也不一定忠诚。接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关系管理(CRM)便应运而生。商界人士寄希望于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挖掘客户需求,满足并超越其期望,以获得顾客满意和忠诚,进而赢取顾客的终身价值。

然而,这种方式未免有些机械化,掌握顾客信息是一回事,将其转化为忠诚顾客则是另一回事情。航空业和酒店服务业还专门开发了常旅客计划 (FFP: Frequent Flyer Program),即顾客忠诚计划 (LP: Loyalty Program),现在又逐渐演变为各个商家普遍发放的会员卡。但这种会员卡策略的形式大于内容,有多少持有会员卡的顾客是忠诚的?

当下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及移动互联网的拓展对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了巨大影响。这进一步又形塑了新的商业环境,社交网络化、市场碎片化,虚拟与现实在碰撞中交融,消费成为人们抚慰心灵的方式,整个商业环境呈现出全新特征。其中之一便是消费社群化,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分裂成一个个亚消费群体。在这些群体内部的信息交流日益深入和全面,而群际间则无法沟通,甚至可能会充满仇视,如“果粉”和“果黑”。传统的营销逻辑已很难适应新的社群化时代,未来企业必须能够适应碎片化的市场,主动迎合社群化市场分解的现实。

粉丝对品牌的忠诚体现了其与品牌之间的情感关联,基本的产品满意和忠诚计划中的小恩小惠很难激发这种情感关联,进而也就难以培育品牌忠诚。什么因素能够激发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关联?通常熟悉的增强消费者的品牌体验、塑造品牌认同、品牌信任、品牌承诺和品牌依恋等因素,对激发消费者的品牌情感关联和品牌忠诚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都很有价值,但却主要在行为意愿或心理层面,与实际行为之间还有一定距离。

那么,企业采用什么方式可以兼顾意愿和行为来塑造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呢?在社群化时代,培育一种适合消费者的品牌仪式,将是搭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情感关联的有效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品牌跳出同质化竞争,塑造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更是品牌凝聚和抚慰消费者,进而塑造自身品牌社群的密码和利器。那么,究竟什么是品牌仪式?品牌仪式能够为企业创造哪些价值?应该如何培育受欢迎的品牌仪式?

什么是有效的品牌仪式

融入生活的仪式化行为

人类是一种仪式化动物,其日常生活中充满着仪式化行为,从晨起到睡前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有仪式的踪迹。除此之外,还有春节、中秋节、生日和婚礼等特殊时刻的庆祝仪式。这些仪式或仪式化行为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建立生活秩序和规律,给人以放松感、平静感和归属感。

我们所生活的消费社会,吃的、穿的、用的或占有的产品或品牌都具有着象征意义,它帮助我们建构自我和进行社会交际。消费和品牌成为我们建构独立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工具,自然也融入到我们日常的仪式化行为当中。

玩微信的消费者或“刷”或“晒”,都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仪式,这源于他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渴望成就感和被关注。此外,微信也创造出一些新的仪式化行为,“餐前拍照”就是其一。现在不少微信使用者吃饭前的一个指定动作不是祷告而是拍照,然后分享到朋友圈。

不妨借用网上的一段访谈来感受其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价值。微信控Sharly说:“拍美食是一场全民狂欢运动,过程也十分欢乐。一个人对着一片面包拍、两个人对着一两杯咖啡拍、三个人互相拍盘子里的食物,一群人各拍面前盘子里的食物。各种姿势搭配各种愉悦的表情,分享在朋友圈,之后方才心满意足地大快朵颐。”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消费者在通过社会化分享增强存在感的同时,可能也增强了吃饭的食欲。

除了这种日常的仪式化行为外,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和“双十一”都是重要的购物狂欢仪式。双十一是消费者对实惠和打折心理的一种仪式狂欢,不管最终是否真的得到了实惠,在双十一当天,消费者还是抱着满心的期待而战斗。

品牌仪式的特征

所谓品牌仪式,就是消费者与某品牌之间的一种仪式化互动行为,它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特殊的情感体验,进而增强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关联。品牌仪式作为一种日常的仪式化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特征1:动作程式化

品牌仪式通常由几个或一系列行为动作构成,它一般会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式。从如何开始,到怎么执行,再到如何结束,每一个步骤都有一定的方式、顺序和规则,这使得品牌仪式成为一种标准化的行为动作,便于人们学习、模仿、掌握和分享。

特征2:行为例行化

当品牌仪式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该行为往往具有日常性、例行化的特征。品牌仪式的重复进行可以是每日必做的常规动作,也可以间隔一定时间周期化展演,否则可能会给品牌仪式的行为人带来异样感或不协调,感觉生活中似乎缺了什么。

特征3:展演象征性

品牌仪式是一种社会化行为,无论是由个人独自完成,还是由群体共同展演,其行为动作对行为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的体现与品牌仪式对行为人的实用价值并不冲突,二者同时存在于品牌仪式行为当中,只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关注的重心可能有所不同。品牌仪式的象征性也使其区别于人们生活中的习惯和日常惯例,后者虽然也具有周期性重复的特征,但并未被行为人赋予更多的意义,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也不体现太多的象征意义。

特征4:意行合一性

品牌仪式作为品牌消费的一个行为过程,它是消费者与品牌的一个接触点,体现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激发了消费者认知品牌和自我的心理过程,进而有助于形成与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情感关联。所以,品牌仪式将消费者和品牌的相关行为过程与其对品牌价值与精神的认知过程整合于一身,体现了意(品牌认知)和行(品牌消费)的合一。

这一行为要优于传统的促销策略,如价格折扣和广告宣传。价格折扣在短期可能会激励消费者更多购买,但对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和认同作用不大,甚至有负面影响。广告宣传虽然是对品牌价值观的一种传播,但仅有视听刺激而没有实际体验,消费者涉入程度不够,印象未必深刻。品牌仪式是对二者的有效补充,它既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品牌体验,又激发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观的认知,将其与自我价值观建立联结,进而形成认同和情感关联。

特征5:影响递增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每一次的品牌仪式化行为都是一次很好的品牌体验过程,它加深了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的印记,在无意识中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关联。所以,品牌仪式的影响作用表现出逐渐加强的特征。此外,品牌仪式在营销刺激逻辑方面也有别于传统理念。传统的营销刺激逻辑是从意念到行为,即通过影响和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态度,进而激发行为意愿和行为。而品牌仪式的刺激逻辑刚好相反,它是从行为到意念,即通过影响和改造消费者与品牌相关的行为模式,在周期性重复过程中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情感关联,其影响作用将随着消费者品牌仪式化行为的不断重复而逐渐增强。

因产品类别、品牌档次、消费场景和消费人群的不同,品牌仪式的这些特征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高档奢侈品品牌的仪式化行为可能会更复杂、更正规一些,而日常的快销品品牌的仪式化行为则可能会简单和松散一些。对于不同的消费人群和不同的仪式展演情景,品牌仪式也会有所差异,当然对消费者的影响作用也会不同。

品牌仪式的独特作用

当品牌仪式逐渐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只有通过品牌才能满足消费者的这一仪式化需求,那么品牌将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品牌仪式的独特作用体现在共创价值、归属感、情感关联和品牌忠诚三个方面。

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共创价值

品牌仪式体现了品牌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共创价值。无论是高端的奢侈品品牌还是日常的快销品品牌的仪式化行为,消费者均参与其中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

人们在消费高档奢侈品时,除了在意产品本身的品质之外,更看重品牌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象征价值,而仪式化的消费过程往往是激发这种尊贵、奢华和神秘消费体验的关键。如功夫茶、雪茄和啤酒的品味都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有的甚至包括繁琐的规矩和礼仪。

雪茄有选择、切口、预热、点火、反吹和品吸等多道工序,功夫茶的操作程式和泡法程序就更多。健力士啤酒 (Guinness) 的品牌口号是“好东西属于那些愿意等待的人 (good things come to those who wait)”。它缓慢的倒酒方法很有讲究,消费者倒酒时需要与酒杯呈45度角缓缓倒入,且倒至四分之三时停下,静置后再将整杯加满。在最后加满时,应向前推,而不是向后拉,使泡沫充满杯沿且没有溢出,这将产生其能够持续至最后一口的乳脂状泡沫。整个过程这样完美倒一杯啤酒需要119.6秒。

在这样的消费体验过程中,人们平日紧张而浮躁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缓解和放松,忘掉那些世俗纷繁的烦恼,体味一种完全平静、舒适、稳定的状态,进而有助于消费者认识自我和建立自信。这就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而这种价值产品本身难以提供,是由消费者通过仪式化的消费过程与品牌共同创造出来的。

品牌仪式不仅限于奢侈品,日常快销品品牌同样可以有自己的品牌仪式。奥利奥 (Oreo) 的“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尤其是儿童吃奥利奥饼干的指定动作。他们吃的不只是饼干,更多的是由这种仪式化动作所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价值同样是消费者与品牌共同创造的结果。

增强消费者的归属感

品牌仪式化的行为过程激发了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消费群体或亚文化的认同,增强了其对该品牌社群和品牌文化的归属感。品牌是一种符号和象征,当消费者进行品牌仪式化行为的展演时,能够增强其对自我形象的认知,从而在心理上寻求对某一消费群体和文化的认同。

品牌仪式化行为的象征性展演有助于消费者进行社会分类、比较和积极区分,行为人能够将自己与那些做相同仪式化行为的消费者等同起来,并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更容易感知到彼此的认同和归属,也更容易凝聚到一起,进而形成围绕某品牌的消费社群。可见,品牌仪式促进了品牌社群的形成,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和品牌社群的认同和归属感。

拿星巴克来说,消费者到星巴克喝的是咖啡吗?可能不只是咖啡,消费者喝的是一种远离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短暂放松和惬意,这正是星巴克努力打造的“第三空间”概念。星巴克在2010年推出的“在仪式中得到抚慰 (Take Comfort in Rituals)”的营销活动,深受星巴克迷们的认同和赞许,进一步增强了对星巴克的归属感。

增强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关联和品牌忠诚

培育品牌仪式的益处在于搭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关联,进而维持长期的顾客关系和品牌忠诚。品牌仪式具有意行合一的特征,品牌仪式化行为的展演过程充分融合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从而有助于形成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关联。

人们的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品牌仪式对消费者的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具有双加强的效果。一方面,每一次的品牌仪式化行为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一次品牌体验,影响到人们的经验自我。

明尼苏达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授们最近的一项研究认为,仪式化行为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喜欢程度,从而愿意消费更多和支付更高的溢价。他们使用巧克力、柠檬水和胡萝卜来做实验,结果发现仪式化行为可以增强并提升参与仪式对象随后的消费行为,被试者会认为巧克力更可口、有价值和值得尽情享用,消费过程也更有乐趣。这种仪式化行为之所以能够提升消费水平,其背后的作用机制是由于仪式化行为增强了个体涉入的体验程度,进而对消费产生了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品牌仪式具有影响累积的特征,周期性重复的品牌仪式会强化消费者的记忆自我。

可见,品牌仪式就像一个锚,将消费者与品牌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品牌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增强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如何培育受欢迎的品牌仪式

按照仪式产生的来源,品牌仪式的培育方式可以分为消费者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两类。

消费者主导型品牌仪式培育指的是品牌仪式原型来源于消费者日常约定俗成的消费行为模式,企业发现了这一消费习惯,对其加以改造甚至直接采用,使其与品牌的价值观和精神协调一致并将其确定为品牌消费的正统模式加以推广。

久负盛名的科罗娜啤酒饮用仪式,即只有在科罗娜啤酒瓶口放一瓣青柠才是正统的饮用方式,这样喝起来才有感觉。但为什么要这样仍然是个迷,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来由。这并不影响科罗娜品牌仪式的形成,当这种饮用方式在消费者中广为流行时,科罗娜品牌发现并利用了它,将其确立为科罗娜啤酒正统的饮用方式,进而又在消费者中大力推广。这为科罗娜树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也凝聚了诸多忠实的顾客。奥利奥“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品牌仪式也属于此类。

消费者主导型品牌仪式培育方式比较巧妙,它省时高效,且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因为它本身就来源于消费者。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尤其是那些新产品和新品牌。针对这些新的产品和品牌,以及那些并未能在现有顾客中发现约定俗成的消费行为模式的品牌,企业也可以考虑自己发起设计品牌仪式,此即企业主导型品牌仪式培育方式。

这并不是说企业完全独立地设计出一套品牌的消费行为模式,然后将其强加给消费者,这样做往往不会奏效,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企业应做好扎实的市场调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所设计出来的品牌仪式化行为应能迎合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并体现品牌的价值观和精神。

不管是消费者主导型还是企业主导型,好的品牌仪式应能很容易地被消费者学习、模仿、掌握和分享。所以,企业在培育品牌仪式的过程中,应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

第一,简单持久。企业所培育的品牌仪式应该比较简单,容易被消费者采纳,在其意识中形成印记,不容易遗忘。这种简单还体现在便于企业和消费者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推广和传播,而且企业要尽可能保持品牌仪式化行为的稳定和持久。

第二,高度相关。企业在培育品牌仪式时,要考虑消费者为什么愿意做相关的仪式化行为。生硬、复杂和冗余的消费方式,往往很难被消费者所接受,也很难融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企业设计出的每一个仪式化行为都应贴近于消费者的现实生活,是消费者所切实需要的。

第三,应景适宜。品牌仪式具有社会性,往往与一定的时间、场景和空间相关联。所以,企业在培育品牌仪式时,可以将品牌仪式与特定的时间和场景相联系,一天中的某个特定时点,比如晨起的时候、早餐时、地铁中、工作时、健身时、晚餐和睡前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日、生日和婚礼等都可以成为品牌仪式设计的关键时刻。这种应景适宜有助于品牌仪式产生锚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