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6 03:05: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石油地质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6年考研专业目录及初试科目
单位代码:82806 单位名称: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名称 拟 招 人 数 考 试 科 目 参考书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矿床地质 6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矿床学 《矿床学》姚凤良著,地质出版社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矿床地质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矿床学 《矿床学》姚凤良著,地质出版社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分析化学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上册,武汉大学主编,第五版,2006年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流体地球化学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柳广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地学目标识别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遥感导论 《遥感导论》梅安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081803 地质工程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围岩 多场耦合特性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Ⅰ)(Ⅱ)》孙训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9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15公斤液化气等于50立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它极易自燃,当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浓度范围后,它遇到明火就能爆炸。
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来源:文章屋网 )
1、家用煤气管有三种。软管,容易老化而出现断裂、漏气等危险因素,使用超过18个月即需更换。铝塑管,使用年限较长,没有损伤可以一直用,但要定期检查接口处(用肥皂水检查)。金属波纹管,可使用6~8年。
2、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3、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4、2020年5月6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对外披露,该公司近日发现了一条富含天然气的新区带,预计潜在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
(来源:文章屋网 )
摘要:
在油气勘探实践中,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油气勘探向非常规油气资源转变,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与认识遇到了诸多问题与挑战,已不能有效指导非常规油气勘探。从非常规油气成藏条件来看,“源”不只是生成油气的岩石,而且是勘探的储集层和目的层;致密岩层也可以成为有效储层;非常规油气的封闭机制与常规油气不同;连续和准连续成藏不需传统圈闭条件;滞留和短距离运移均可成藏;保存条件的评价方法也与常规油气不同。从油气成藏机制而言,非浮力也可成藏,且是以大面积、连片富集成藏为主;从赋存状态而言,油气除呈游离态赋存外,还可以呈吸附态、溶解态等方式赋存;从富集分布模式而言,油气除在圈闭和高点富集成藏外,盆地的洼陷、斜坡均可富集成藏并达到满凹含油。世界上非常规油气资源是常规油气资源的4倍以上,展示出巨大的勘探前景。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油气地质理论;成藏条件;聚集机制;赋存状态;分布模式;油气资源
0引言
人类认识和利用油气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835年中国四川盆地就钻成了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但是国外石油界都把德雷克于1859年8月27日钻成的一口油井看作世界石油工业的开端[1-2]。20世纪以来,石油工业飞快发展,1900年起,西方石油公司纷纷成立地质研究机构,开始用油气地质理论来指导找油。在寻找油气的过程中,石油地质学家围绕油气勘探开发阶段[3-11],在油气的勘探实践中相继提出了背斜学说[12]、圈闭理论[2]、干酪根热降解生烃理论[13]和含油气系统理论[14]等石油地质理论,这些理论与学说极大地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地质学家根据中国特殊的地质特征,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15]、源控论[16]、陆相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17]、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理论[18]和岩性地层油气藏理论[11,19-21]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地质理论,为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地质理论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石油工业发展将会经历常规油气、常规与非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三大阶段[22-25]。21世纪以来,美国页岩气迅猛发展,特别是2008年后页岩油产量也快速上升,引起了全球油气界的巨大关注[26-30]。页岩气的发展源于同属非常规的致密油气,人们将开发中采用的以水平井和压裂为主体的技术系列引入到岩性更加致密的暗色页岩中,逐步完善后就促成了页岩油气的巨大发展,而页岩油气的技术进步和对传统油气地质理论的重新认识又反过来推动着非常规油气特别是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与此同时,非常规油砂、重油的经济开发也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纵贯加拿大和美国西部的油砂带和横贯委内瑞拉的奥利诺科重油带都形成大—超大型油田群[31]。作为非常规气潜力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也被列入积极探索的目标[32]。就近期的勘探开发来说,非常规油气已达到与常规油气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就未来的供应来看,前者却似乎更为重要。页岩油气的成功开发使人们对非常规油气的认识更加深化和系统化,促使其完成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促成了传统油气地质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本文首先从传统油气地质理论的六大地质要素“生、储、盖、圈、运、保”出发,探讨了油气成藏条件理论观念如何从常规向非常规转变,然后对比了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成藏机理与模式,最后对非常规油气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今后油气勘探的启示。
1油气成藏理论观念的转变
传统油气地质理论认为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是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运移和保存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这6个地质要素可以概括为“生、储、盖、圈、运、保”[2]。常规“油气藏”定义是在“单一圈闭中”,“单一”主要是指受单一地质要素所控制,在单一的储集层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及统一的油、气、水边界。油气在烃源岩中生成后,经过运移进入圈闭形成油气藏,而且地质历史中形成的油气藏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存下来。根据传统油气地质理论,烃源岩内无法排出的残余油气不能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如果地层致密,不能形成有效储层,也不适宜作为勘探开发对象;如果油气藏后期被破坏,天然气首先逸散,石油的轻质组分散失而形成流动性差的重油(稠油),甚至形成沥青砂。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3类油气在当时的“常规”技术下也很难被经济利用。然而近些年来,以页岩气革命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正在颠覆传统油气地质理论的认识。非常规油气主要是指其形成条件、聚集机制、油气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不同于常规油气,使用传统技术无法获得自然工业产量,需用新技术改善储集层渗透率或流体黏度等才能经济开采的连续或准连续型聚集的油气资源,包括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可燃冰、油砂和油页岩等[9]。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有诸多不同(表1)。
1.1油气成藏条件理论观念的转变
1.1.1烃源岩与泥页岩储层
在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中,泥页岩只被当作烃源岩或盖层,从泥页岩中生成的油气伴随成岩作用的致密化而与水一起被排出,遇到合适的圈闭条件发生聚集形成常规油气藏。但近些年来,北美的石油企业将暗色泥页岩作为储集层进行勘探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功[33-37]。从地质角度分析,这是由于泥页岩生成的油气一部分运移至圈闭聚集形成常规油气藏,但大部分没有排出而是滞留下来形成页岩油气藏。从图1的实例可以看出,济阳坳陷古近系不同层位泥页岩的生烃量远大于排烃量,生成的油气大部分滞留于源岩中。传统油气地质理论认为,若烃源岩单层厚度过大,不利于地层中部的油气顺利排出,是一种“无效烃源岩”;但页岩油气理论认为,这却是难得的有利条件,单层厚度越大,不仅保留的油气量大,而且越容易进行水平井和压裂施工,往往是首选的勘探对象[38-41]。中国近年来也开始进行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2012年中国石化发现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产气层段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的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厚度大,总有机碳(TOC)高,镜质体反射率(Ro)适中,含气量与单井产量高。
1.1.2高孔渗储集层与低孔渗储集层
在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中,储集层一般都是保留较多孔隙且连通性较好的地层,油气勘探首先关注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条件好且油气充满程度高的好储层。在好储层油气勘探开发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日趋增长的消费需求量,油气工业便不断向孔渗性能较差的储集层进军,从低孔渗储集层延伸至致密储集层[42-45]。常规油气的孔喉直径下限为1000nm,以达西渗流为主;而对于致密油气,孔喉直径下限为50nm,以扩散-滑脱流、低速非达西流为主;页岩油气的孔喉直径下限可以达到5nm,以解析和扩散为主[7]。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面积展布的延长组长7段致密砂岩储集体与油页岩、暗色泥岩互邻共生,在异常高压的持续作用下,石油就近持续充注形成大型致密油藏[46-48]。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和白垩系致密气储层的含气层孔隙度基本上分布在2%~12%[49],天然气排入到储层中不受浮力作用,气体排驱储层空间中的水而富集成藏,孔隙度更高的地层由于气体受浮力作用向更高部位运移反而不含气,只有运移到圈闭中的天然气才能富集成藏(图2)。这是由于“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持续不断的供给和散失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气藏边界本质上是由成藏时期致密储层临界孔喉半径所决定的[50]。当储层孔喉半径大于临界孔喉半径时,气体散失,不能聚集成藏。
1.1.3上覆盖层与储层自封闭
在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中,烃源岩中生成的油气运移到储集层中,如果上方没有盖层的遮挡,将会逐渐散失殆尽。而在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中,由于储集层物性本身比较致密,致密储集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封闭能力,如厚度较大的页岩一般是靠近页岩顶面和底面的、距离渗透性地层较近的部分生成油气易于排出,而对于页岩中部的烃类由于距离渗透性地层较远一般残留较多。常规油气理论一般只对储层上覆的直接盖层或区域性盖层进行研究,而对于页岩气来说,需要研究页岩层系顶、底板的封闭能力。烃源岩生成油气后,其动力不能突破页岩孔喉毛细管力而残留于页岩储层中,受到源储压差动力的作用进入致密储层中的油气也基本不受浮力作用而残留在致密储层中。若在上覆地层中存在更致密的盖层,则对油气保存更为有利。例如,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迪西1气藏位于致密储层构造斜坡部位,具有下气上水的特征,靠储层自身毛细管力对天然气进行了封堵(图3)。
1.1.4圈闭油气成藏与连续或准连续油气聚集
传统油气地质理论认为,油气都是在圈闭中聚集成藏,受构造(构造圈闭)、不整合(地层圈闭)、岩性(岩性圈闭)等控制,界线明显,没有圈闭则无法形成有效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不同,非常规油气无明显圈闭界线,呈连续或准连续聚集[1]。对于常规油气而言,浮力是最主要的运聚动力[51],而对于非常规油气,浮力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受到局限,以扩散作用等非达西渗流为主[52-53]。源内油气主要是滞留聚集,源外油气运聚动力为源储压差,受生烃增压、欠压实和构造应力等影响,运聚阻力为毛细管力,两者耦合控制油气边界或范围,多表现为油、气、水层共存,呈连续相,分布较复杂,无明显油气水界线,含油气饱和度差异较大。对连续型页岩油气、煤层气等烃源岩内油气聚集特征的研究表明,这类油气聚集基本上不受圈闭控制,但构造圈闭的存在往往会对这类油气藏的局部富集具有一定乃至重要的控制作用,这时构造圈闭实际上起了“甜点”的作用。另外,对有些连续型油气聚集(如煤层气藏)而言,水动力条件也会对油气富集产生重要的控制作用,但其可能并不完全充当圈闭(即水动力圈闭)的作用,而类似于“甜点”性质。与连续型聚集不同,作为准连续型聚集的致密油气受到圈闭的一定控制,只不过控制其油气聚集的圈闭不是背斜圈闭,而主要是岩性等非背斜圈闭[54]。
1.1.5油气长距离运移与原地滞留或短距离运移
在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中,油气一般会经过较长距离的运移到达圈闭中聚集成藏,浮力为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普遍存在优势油气运移通道。而非常规油气运移距离一般较短,为原地滞留、初次运移或短距离二次运移,尤其是煤层气、页岩油气,具有“生-储-盖”三位一体的特征,基本上生烃后就地存储,一般不发生显著运移,也缺乏优势运移通道;致密砂岩油气为近源成藏,大面积弥漫式充注,初次运移直接成藏或短距离二次运移成藏,渗滤扩散作用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式,导致油气水分异差[7],如四川盆地三叠系须家河组及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大面积含气,呈气水共存的特征。生产实践证实,致密油气中流体渗流以非达西渗流为主,存在启动压力,需附加驱替力才可使流体开始流动,形成油气生产能力。
1.1.6油气保存
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都需要有较好的保存条件,如常规油气需要有良好的区域性盖层、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相对稳定的水动力条件,页岩气的保存条件需要从构造条件、页岩顶板和底板及自封闭能力和水动力条件等进行评价。但在较好的保存条件下,不同气藏所对应的地层压力不同,如常规气藏一般表现为常压,致密气藏既有异常高压也有异常低压,页岩气藏一般表现为异常高压。在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中,原来的油气藏被破坏后,一部分油气运移至新的圈闭,再次聚集形成新的油气藏,即次生油气藏,还有一部分油气运移至地表,在地表形成各种各样的油气显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形成非常规油气藏。如在南里海盆地中,断裂作用先于烃源岩成熟或者与烃源岩成熟同时发生,油气主要沿着断裂带运移至地表浅层,遭受氧化、生物降解等作用形成油砂(图4)[55]。
1.2常规与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和模式对比
1.2.1浮力成藏与非浮力成藏模式
传统油气地质理论认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为连续油气柱在地层水中产生的浮力和地层水流动产生的水动力。在这几种力(或以一种力为主)的作用下,油气在储层内发生运移、聚集。对于常规储层,浮力和水动力足以驱使油气发生运移。但在以纳米级孔喉占储集空间主体的致密储层中,由于孔喉尺寸过小,其产生的毛细管阻力大,仅靠这两种动力无法使油气突破细小的喉道进行运移[51]。陶士振等通过对四川盆地中北部蓬莱10井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烃源岩进行热模拟试验,认为排烃后源岩剩余异常高压为2.8MPa,可突破孔喉半径26nm,增压瞬时最高值可达38MPa,可突破孔喉半径117nm,揭示了生烃增压取代浮力成为致密油的主要运聚动力(图5)[56]。Jiang等依据成藏期烃源岩排气期与储层致密演化关系及充注到储层的天然气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将砂岩气藏划分为常规气藏、致密常规气藏、复合型致密气藏和致密深盆气藏4种类型(图6)[57]。
1.2.2单一赋存相态与多种赋存相态
在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中,油气主要是以单一的游离态形式赋存;而非常规油气是以游离态、吸附态和溶解态等多种相态共存。页岩气的赋存状态主要有吸附气、游离气和溶解气[58-60],生成的页岩气首先满足有机质和岩石颗粒表面吸附的需要,当吸附气量与溶解气量达到饱和时,富余的天然气才以游离态进行运移和聚集[33,61-62];页岩油在源岩中的赋存形态主要有两种,即干酪根表面的吸附态及基质孔隙、纹层与水平层面间、微裂缝中的游离态[63];致密油主要存在两种赋存形态———油膜与油珠,油膜主要赋存于粒间孔和微裂缝,油珠主要赋存于粒内孔[64]。
1.2.3高点富集与满盆含油气
在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中,油气严格受圈闭控制,包括单体型和集群型。单体型主要为构造油气藏,油气聚集于构造高点,平面上呈孤立的单体式分布;集群型主要为岩性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油气聚集于较难识别的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中,平面上呈较大范围的集群式分布。非常规油气分布在盆地中心、向斜或斜坡区,大范围“连续”分布,局部富集,突破了传统二级构造带控制油气分布的概念,有效勘探范围可扩展至全盆地。油气具有大面积分布、丰度不均一的特征[7],易形成大油气区。如致密砂岩气是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聚集,空间上连续分布,砂岩地层普遍含气,但含气饱和度不均,缺乏明显气水界面与边底水,油气聚集边界不明确。
2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启示
2.1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
2.1.1全球
虽然目前全球剩余常规油气资源还比较丰富[9,65-66],但随着勘探开发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以及地区油气供需不平衡矛盾的加剧,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价值凸显。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国际能源署(IEA)等有关机构的研究结果,全球油气资源总量约为50600×108t油当量,重油、天然沥青、致密油、油页岩油和页岩油等非常规石油资源量约为6200×108t,与常规石油资源量(4878×108t)相差不多,全球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近3922×1012m3,大约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471×1012m3)的8.3倍[9,67-70](图7)。
2.1.2中国
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更为丰富(图7)。中国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520×108t油当量。非常规石油资源量约为240×108t,与常规石油资源量(200×108t)大致相当。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约为100×1012m3,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20×1012m3)的5倍,发展潜力很大[71-74]。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已在多个盆地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致密气年产量为235×108m3;川中须家河组致密气年产量为30×108m3;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年产量为83×104t;鄂尔多斯盆地沁水地区煤层气年产量为36×108m3;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年产量为13×108m3。
2.2启示
随着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迅猛发展,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中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从以前认为的由于单层厚度过大而不利于排烃的烃源岩层,转变为页岩油气勘探中较好的目的层,而且非常规油气生、储、盖合为一体,突破了圈闭的限制。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不但不把泥页岩作为勘探目的层系,而且把其他孔隙度低、渗透性差的致密岩层也置之度外,不予考虑。这样能作为有效储层的岩层就相当少了。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使人们打破了这种“画地为牢”的储层概念,打破围绕烃源岩找圈闭的局限,突破传统上寻找经过二次运移、圈闭油气聚集的“源外找油”方法,使找油气的领域更为宽广,找油气资源的潜力更大。页岩气革命使原来未放在找油气目标内的页岩层系成为油气勘探的目的层系、生产层系,在21世纪中期将成为重要的开采对象。这一重大创新和突破在油气开发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起不断扩大的连锁反应,开始改变全球和主要油气生产国、消费国的能源构成,引导着新世纪能源发展的方向。
3结语
(1)油气地质理论从常规油气发展到非常规油气,成藏条件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油气地质理论认为只能作为烃源岩和盖层的泥页岩,在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中当作储集层;由于孔渗过低而在以前认为是无效储层的致密砂岩和致密碳酸盐岩现在也可作为勘探目的层;非常规油气盖层的评价方法与常规油气不同;由于可以是大面积连续成藏,非常规油气的聚集无圈闭限制,但会受到构造样式的影响;非常规油气以原地滞留、初次运移和短距离二次运移为主,与常规油气可以进行长距离二次运移不同;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都需要较好的保存条件,在某些情况下被破坏的常规油气藏也可形成非常规油气藏。
(2)油气成藏机制方面,非常规油气的运聚主要受生烃增压、毛细管力和扩散作用力的影响;赋存状态方面,与常规油气一般只有游离态不同,非常规油气有游离态、吸附态和溶解态等方式;常规油气一般富集于构造高点,而非常规油气大面积连续成藏。
(3)无论是全球范围内还是在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都远大于常规油气,北美非常规油气革命正推动世界石油行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转移。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重新认识寻找油气资源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这必将为中国未来油气勘探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借鉴。
参考文献:
[1]童晓光,郭建宇,王兆明.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进展[J].地学前缘,2014,21(1):9-20.
[2]柳广弟.石油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3]潘钟祥.石油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4]张厚福,方朝亮,高先志,等.石油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5]邹才能,杨智,张国生,等.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理论认识及实践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41(1):14-27.
[6]邹才能,翟光明,张光亚,等.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趋势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42(1):1-13.
[7]邹才能,杨智,朱如凯,等.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理论技术进展[J].地质学报,2015,89(6):979-1007.
[8]贾承造,郑民,张永峰.非常规油气地质学重要理论问题[J].石油学报,2014,35(1):1-10.
[9]邹才能,张国生,杨智,等.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4):385-399.
[10]戴金星,邹才能,陶士振,等.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4):473-484.
[11]贾承造,赵文智,邹才能,等.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3):257-272.
[12]白振华,姜振学,宋岩,等.准南前陆盆地玛纳斯背斜油气动态成藏过程[J].天然气工业,2013,33(4):37-42.
[13]赵文智,王兆云,张水昌,等.有机质“接力成气”模式的提出及其在勘探中的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2):1-7.
[14]罗开平,周祖翼,何治亮.含油气系统理论在中国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2):143-148.
[15]冯志强,冯子辉,黄薇,等.大庆油田勘探50年:陆相生油理论的伟大实践[J].地质科学,2009,44(2):349-364.
[16]胡朝元.“源控论”适用范围量化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5,25(10):1-3,7.
[17]孙龙德,李曰俊,江同文,等.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J].地质科学,2007,42(3):602-620.
[18]赵文智,邹才能,汪泽成,等.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内涵与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2):5-13.
[19]贾承造,赵文智,邹才能,等.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3):3-9.
[21]邹才能,袁选俊,陶士振,等.岩性地层油气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2]邹才能,陶士振,侯连华,等.非常规油气地质[M].2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26]梁涛,常毓文,许璐,等.北美非常规油气蓬勃发展十大动因及对区域油气供需的影响[J].石油学报,2014,35(5):890-900.
[27]冯志强,熊利平,王健,等.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及盈利能力分析[J].非常规油气,2014,1(3):72-78.
[30]张廷山,彭志,杨巍,等.美国页岩油研究对我国的启示[J].岩性油气藏,2015,27(3):1-10.
[31]乔明,任静,聂光华.非常规原油的加工利用进展:以委内瑞拉超重原油和加拿大油砂沥青为例[J].石化技术,2012,19(4):57-61.
[32]张洪涛,张海启,祝有海.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中国地质,2007,34(6):953-961.
[38]何建华,丁文龙,包书景,等.三江盆地绥滨坳陷下白垩统陆相页岩油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分析[J].现代地质,2015,29(4):937-949.
[39]康玉柱.中国非常规泥页岩油气藏特征及勘探前景展望[J].天然气工业,2012,32(4):1-5.
[40]张抗,张葵叶,张璐璐.关于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的讨论[J].天然气工业,2013,33(9):17-22.
[41]张抗.页岩气革命带来油气地质学和勘探学的重大创新[J].石油科技论坛,2012,31(6):37-41.
[42]姜振学,庞雄奇,张金川,等.深盆气研究现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3):289-292.
[43]李超,朱筱敏,朱世发,等.沾化凹陷罗家地区沙三下段泥页岩储层特征[J].沉积学报,2015,33(4):795-808.
[44]姜振学,林世国,庞雄奇,等.两种类型致密砂岩气藏对比[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3):210-214.
[45]郭迎春,庞雄奇,陈冬霞,等.致密砂岩气成藏研究进展及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34(6):717-724.
[46]杨华,李士祥,刘显阳.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页岩油特征及资源潜力[J].石油学报,2013,34(1):1-11.
[47]白玉彬,赵靖舟,赵子龙,等.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34(5):631-639.
[48]姚泾利,邓秀芹,赵彦德,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2):150-158.
[49]潘荣,朱筱敏,张剑锋,等.克拉苏冲断带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45(4):1011-1020.
关键词:高分辨层序地层,层序界面,低渗透率,低孔隙
自Cross(1994)教授提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并由邓宏文教授(邓宏文,1995)将其引入到中国以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中国油气地质学研究中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到目前为止,己有大量文献对这一理论作了介绍并结合研究工作进行了应用.从发表的论文来看,大多数作者普遍认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进行地层成因解释和地层对比的一个有用的工具,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可以建立起地层形成和演化的系统概念,有利于进行地层的详细描述与对比。
目前,大庆外围油田扶杨油层主要是特低渗透、低产、低流度的油藏,探明地质储量6.3×108t,已动用地质储量2.6×108t,还有3.7×108t难采储量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不能有效动用, 近年来,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相继进行了构造、地层、沉积相、油田地质、油藏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研究成果。而在今后及“十一五”期间,储量增长也主要以扶杨油层为主,扶杨油层属于浅水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为中——薄层、薄互层砂泥岩组合,砂体类型主要为低孔、低渗河道砂体,主砂体集中在扶一组和扶二上部,砂体厚度相对较大,是将来开发的主要对象,但是由于受古河流体系的频繁摆动和周期性湖泛作用,导致扶杨油层河道砂体纵向上呈“透镜状”、平面上呈窄条带、断续条带状分布,为稳定性极差的“迷宫”式网状砂体分布模式[1]。
在大庆长垣东部地区扶杨油层对高分辨层序地层对比方法的应用,对该区域沉积储层进行综合评价,不仅为了下一步油田挖潜和改善该区开发效果,提出下部有利储集区带方向,而且该项研究对于大庆长垣以东扶杨油层的开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储层评价为主要研究手段,在此基础上进行油气储层的精细对比、油气储层沉积学特征、非均质性特征和储层的分布规律研究[2]。论文参考,低孔隙。论文参考,低孔隙。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储层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适用于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油气储层对比描述技术。论文参考,低孔隙。论文参考,低孔隙。
储层研究以钻井、测井、地震和动态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现代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通过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划分储层边界并进行储层的精细对比,在基准面旋回格架内,讨论砂体的沉积演化规律,预测砂体的空间展布,通过成岩作用研究,结合沉积研究结果和含油性特征,预测有利的储集部位,最后应用分析化验资料、试油和生产资料,形成有效储层的动用标准,(图1)为油田的下一步生产提供技术准备。论文参考,低孔隙。论文参考,低孔隙。
图1 主要工作内容与流程图
随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再加之各项技术的支持,其精确度也会越来越高,日后必将成为各大油田对低孔低渗的细粒储集层发育的地区进行深入的剖析式研究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邓宏文,王红亮,李小孟.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在河流相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地质.1997,18(2):90~95;
[2]郭康良,周丽娟.应用层序地层学预测HJ凹陷隐蔽油气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2):8~11;
【关键词】油气 形成 条件
1 石油
石油存储在岩石孔隙、洞穴和裂缝之中。那些岩石有孔、缝所以可以贮存流岩。石油储层和流体在储层之中,专业人士用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来衡量质量的水库。孔隙度值大,这表明石油存储空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石油。高渗透率值,孔隙度和连通性之间的缝洞,油很容易从中流动,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2 天然气
石油天然气主要是烃类,但在国家的天然气从地下到地上,天然气条件比石油更加多样化。对于生成阶段,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可以生成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他们是从浅到深可以生成的。物质来源、生成油主要以浮游动物和植物在水或腐泥型有机质为主,生成的气体也可以有一个更高的植物或腐殖型有机质,至于原因,有无机成因,这种多样性成气条件给我们一个更广泛的发现气田。
3 油气成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原因可以概括为无机和有机两种,但有机的来源广泛为人们所接受。50年代和60年代初已研究出来的理论(干酪根源)也在研究未成熟石油的形成。到目前为止,石油地质学家已经接受了干酪根热降解石油这个理论,液体油是一种沉积岩中在温度、压力、催化剂、微生物等等的作用下形成的有机质。天然气是有机成因为主,部分是无机成因。泥质岩和碳酸盐岩可以生成石油。天然气通常是在地球的深处,从源岩产生的有机物,然后迁移到水库积累。在烃源岩反应、地层温度和压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过去强调温度和时间因素,对应力作用的研究较少。
4 构造发展史
石油和天然气通常包含在一个沉积盆地(盆地)。沉积盆地是如何形成的?原来,我们的地球总是在活动,在一些地方增加成为一座山,一些地方在秋天成为了沉积盆地。在中国有很多的沉积盆地,每个盆地沉积岩的厚度是不同的。这些地层自上而下的地质年代,作为人类历史的新时代,分为不同的时间。研究人类的历史,研究沉积盆地的各种地质时间称为地质构造的发展历史的研究,被称为“构造发展历史。
5 石油的生成条件
有机物在沉积物中得以保存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我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沉积物和有机物通过搬运,存入一个低洼地区。因此,主要的地质条件是要有一个低洼地形。这个低洼地形,根据其大小,分别称为盆地、洼槽等,并在每一个地质时期改变。如果是地壳继续下沉运动,它可以继续保持低洼地形,可以继续接受存储,使地层厚度增加。如果地壳上升运动,低洼的振幅逐渐变小,接受更少的沉积,沉积地层厚度变薄。如果上升到水面以上,一些低洼的形式将会失去,不仅不接受存储,还使早期沉积的有机物风化剥蚀。因此,下沉盆地或洼槽对有机质堆积是有益的。
生成油的地质条件必须是缺乏氧气的还原环境。这是需要被存储在洼槽中的有机物可以保持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中,或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可以迅速覆盖后沉积物,和氧气隔离,以防止氧化的有机物质和耗散。
可见,石油地质条件是综合的,它既需要在沉积过程中保持“补偿沉积速度”,需要调出缺氧沉积物可以“恢复环境”,也需要有相应的地层温度(即在一定的地层,埋深的影响,各种因素,可以有效地生成石油。
5.1 怎样追溯油气生成的条件
以上所述是多种油气生成条件,这些条件都是在过去的地质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现代的人们怎么去知道数百万年甚至更早的生烃历史呢?如果历史学家知道人类历史研究的历史记录和工件,那么地质学家能获取地层烃源岩条件下微量油气生成的各种各样的研究信息。这里所指深色泥岩层或碳酸盐岩在沉积岩中是源床。利用现代物理手段,化学分析,完全可以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提取出来,以供学习和研究,留下不断探索油气生成的条件。以前的石油勘探实践证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是紧靠着石油和天然气来源的。因此,研究油气的生成,不是简单地去探索其形成条件,寻找石油天然气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5.2 探寻生烃条件,一般要考虑五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取决于有机质生烃的数量,通常被称为“有机质丰度”。测定残余有机碳含量,以确定是否一个地区,有多少生烃、油气生成,并且将它们按照特定的标准分好类,进行分类评价。
第二,我们应该看质量的好坏,生烃有机物,通常被称为“有机类型”。根据生物源,母质干酪根分为三大类。
第三,我们应该看到有机质是否已经生成石油和天然气,通常称为“成熟的有机物质”,当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石油,像“天生一个煮大米”。
第四,取决于石油或天然气的源床生成,通常被称为“油源相关”。在发现石油和天然气,使用指纹化合物(或生物标记化合物)与油气源岩,比较他们的父母和孩子的血型,探索源岩之间的关系,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该研究是从源床上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不难想象,提供油源越多,生烃,油源也更丰富,更有利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领域。
第五,估计资源。根据相关参数,估算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数量,因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规划依据,如果继续扩大勘探,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湖”和“海洋石油”,容易让人想起,石油在地面上的分布像湖泊和海洋,甚至有些恐惧,恐惧石油的前沿领域将流向外国。其实,这是给人的错觉,是夸大,现实并非如此。
关键词:压力预测 地震速度 压力模型
前言
地层孔隙压力做为在地质勘探、油气钻井和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的地质参数,对于保证钻井安全、提高钻探效率、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在生产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一、地层压力预测技术概述
1.地层压力基本概念
1.1常见的压力概念
1.1.1静液压力
由液柱重力产生的压力。它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及液头的垂直高度成正比。
1.1.2上覆岩层压力
某一深度以上地层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总重力产生的压力。
1.1.3地层孔隙压力
指地层孔隙中流体(油、气、水)所具有的压力,亦简称孔隙压力。
1.1.4有效应力
二、精细压力预测模型建立
1.建立正常压实趋势线模型
正常压实趋势线关系到压力预测值的准确与否,建立正常压实趋势线就显得尤为重要。用区域内已钻井的测井声波速度资料进行统计校正,将这些速度数据拟合回归出一条区域的速度随深度变化的趋势线,即是正常压实趋势线。
以王58井区为例,进行了该井区精细的正常压力趋势线的回归。利用井径曲线对泥岩声波进行校正,得到处理后的泥岩声波时差,参考钻井液密度、实测压力等钻、测井确定合理的正常压实段,回归正常趋势线。
2.建立上覆岩层压力梯度模型
3.建立高精度平均速度模型
精确的时深转换是确定异常压力段的起始和终止深度准确与否的重要因素,进行时深转换平均速度是关键。
单井压力预测的时深转换平均速度可以由以下得到:vsp速度,声波速度,速度谱转换平均速度,合成记录标定后导出速度。以新利深1井、渤深8井和车66井为例,进行了四种平均速度时深转换后的误差分析。
通过速度对比,建立高精度平均速度模型,为以后压力预测更精确的时深转换奠定基础。
4.压力预测方法优化
不同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有不同的适应性,分析它们各自的适应条件,对比预测效果,优化各种预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等效深度法和伊顿法适用基于欠压实成因的异常压力的计算,bowers法则考虑欠压实,油气生成,温度变化,脱水等各种成因,适用范围较广,简易法对泥岩为主的连续沉积的砂泥岩剖面适用性很好。分析不同的压力成因,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压力的估算,保证压力预测的准确。
由于不同压力预测方法建立的预测原理不同,济阳坳陷异常高压成因复杂,实际结果表明:应用地震资料预测时,通过正确地质模型约束应用Eaton法、等效深度法效果较好,当具有较高质量测井、VSP资料时,应用简易方法和bowers法效果也较好。
五、应用效果分析
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单井压力预测精度得到有效提高。
新利深1井位于山东省利津县王庄乡蒋家庄村西北约200m。利本井是一口预探井,设计井深5200.00m,目的层为沙四下,分析该井区异常压力成因主要为欠压实和油气生成,故选用伊顿法进行地层压力的计算。利用伊顿法进行地层压力估算,完钻井深4475.00m,完钻层位:沙四下,钻后在4271m实测压力系数为1.75。从预测结果来看,和实钻吻合较好,精度明显提高。
六、结论
针对地震速度进行压力预测中的关键问题,从如何取得更精确的地震速度入手,通过建立合适的地层压力预测模型,优选恰当的方法,使地震速度地层压力预测的精度得到提高,取得良好效果,可有效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
参考文献
[1]刘晓峰.评述异常压力研究中的石油地质学新思想[J].地球科学进展,2003,18(2):245~250
[关键词]反转构造;油气聚集;分类;识别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101-01
反转构造又称盆地反转、构造反转,是石油地质界继伸展构造、走滑构造之后,与近年来献给地质界又一重要新概念。反转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转构造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影响已经成为评价油气远景、选区、进行勘探和估算资源量的基础。同时反转构造的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于盆地地区区域应力场的变更、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等基本问题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反转构造已成为石油地质界广泛重视并积极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1 反转构造的概念
在地质学界人们早就认识了反转构造,但使用“反转”术语来描述一个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反转始于20世纪80 年代初期。反转构造是由Glennie和Boegner (1981)首先引入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的,他们认为构造反转主要是指原来的构造沉降后来逆转而形成构造隆起。Bally (1983)也认为构造反转是盆地、半地堑、地堑系统由于先存正断层伸展变形作用逆转成挤压力,而向内向外不同程度地旋转。Harding(1983,1985)则认为构造反转即为构造起伏在极性上的变化。当指一个特殊构造时,则系指从原来的构造低转变为构造高。如果规模大,此种变形类型可称作“盆地反转构造”。可见,石油地质学家侧重于盆地的研究,并主张将“反转构造”限制在张性-张扭性背景下变形的涵义上。Glennie和Boeger(1984)认为:“构造反转…指的是盆地逆转为构造隆起”;Bally(1984)认为:“…构造反转指的是地堑、半地堑系统、裂谷或坳拉槽由于使先存正断层的变形作用拉张力转成挤压力,而由内向外不同程度地旋转”;Harding(1985)则认为:“构造反转即为构造起伏在极性上的变化”;Williams等(1989)的定义为:正反转构造是在控盆伸展断层受到挤压作用发生反向运动时产生的,负反转构造则是在先存的缩短构造体系发生伸展作用产生的。Cooper等(1989)指出盆地反转可定义为原来有一个断层系统控制的盆地,后来受挤压或扭压而产生隆起,使盆地充填部分地挤出,原来的正断层可再活动为逆断层,但也不总是如此。
2 反转构造的分类
学者对反转构造的分类迄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比如:Hayward 等从变形强弱程度上对其进行了分类,Mitra从断层的几何形态和作用机制上将其划分为断展型和断弯型正反转构造2大类,胡望水依据力学机制把正反转构造划分为4类,后又依据断层的作用形式将正,反转构造化分为2大类、5亚类、14小类。刘和甫等根据反转期次、叠加顺序特别是断层性质转化及其与褶皱的关系,将松辽盆地中新生代反转构造划分出3类11种基本样式,陈昭年等依据有无逆冲
断层和反转层序差异,将松辽盆地反转构造划分出2类6种样式。这些分类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但它们大多停留在简单的认识上,且局限于对正反转构造的讨论,很难全面满足对反转构造特征、形成机制、数学模拟、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勘探分析研究的需要。
3 反转构造的识别
反转构造主要依靠地震剖面来识别,反转构造在地震剖面上有以下特征:
(1) 下伏“盆形”基底。在地震剖面上,基底波明显的呈“盆状”。
(2) 地腹地震反射为“丘状”。从地震反射特征上看,正反转构造下面的反射同相轴不可追踪,均为“丘状”和“空白带”。表现出岩性单一,可能与塑性岩层有关。
(3) 下伏巨厚的沉积层。地震剖面上表现出正向构造是一次性形成的,由顶部到翼部各地层为等厚层,其下伏地层呈透镜状,即中间厚,向两侧变薄,以至消失。
(4) 顶部发育对偶正断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在正反转构造顶部发育一系列的对偶正断层,有的为“负花状构造”,甚至像“开花馒头”。这些断层的落差很小,一般不超过100m,断层走向与构造的长轴方向一致:构造消失,断层也消失。
(5) 断层一般不断至基底,一般只出现在与反转构造有关的地层中。
(6) 反转构造引起构造抬升,导致其顶部地层一般受剥蚀。
(7) 地腹有低速层,正反转构造腹部地层一般比其上、下地层层速度低。
(8) 地腹有高压异常层。钻井测试和地震预测均表明,正反转构造下伏地层一般为超压层。异常压力可能是由于构造挤压抬升造成的。
(9) 反转构造一般产生于断层的上盘,常为近断层翼陡窄、远断层翼宽缓的不对称背斜。
4 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反转构造不断被揭示,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构造反转对油气聚集有重要影响,表现在:
(1)正反转构造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圈闭。在发生构造反转之前,一般都沉积了巨厚的生、储、盖层。沉积的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在快速沉降条件下即埋即藏,易于成熟生烃。烃源岩与裂谷期层序中的砂岩及裂谷期后层序的泥、页岩构成了完整的生储盖组合。构造反转形成的背斜直接反扣在生油凹陷之上,构造规模一般较大,且无需断层封闭,因而是理想的储油圈闭,近邻背斜的断层因晚期再次活动可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2)在伸展盆地中往往由于变形微弱缺乏完整的背斜圈闭,而构造反转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欠缺,并在伸展盆地中增加了逆冲高断块等新的圈闭类型。
(3)反转构造一般面积和幅度都比较大,相对于伸展盆地中广泛发育的滚动背斜、断块油藏等小而肥的构造圈闭,反转构造更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构造条件。
(4)反转构造由于早期埋藏深,后期又受挤压,从而可能降低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使它低于目前反转后所处深度上应具有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5)决定反转构造含油性的关键是:①烃源岩在裂谷期的最大埋藏深度;②油气生成时间、运移时间与反转时期的配置;③构造反转的强度和背斜圈闭的保存状态;④封盖层的位置和封闭能力,理想的封盖层一般紧邻储集层,而且是泥岩或石膏、盐岩层。
5 结论
【关键词】山2段 沉积特征 沉积相 延气2井区
鄂尔多斯盆地地处华北板块西部,呈南北向展布,是一个多构造体系、多演化阶段、多沉积体系、多原型盆地叠加的大型多旋回复合克拉通盆地[何自新,2003]。盆地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西缘逆冲带、天环坳陷、晋西挠褶带和伊陕斜坡(也称陕北斜坡)六大一级构造单元,目前盆内古生界天然气探明区块基本上处于微向西倾斜的陕北斜坡构造单元内[杨俊杰,2002],本研究区正隶属于陕北斜坡,位于盆地中东部偏南。
鄂尔多斯地区地下情况复杂,局部构造不发育,气藏受地层-岩性圈闭控制,山西组作为高产气层在研究区北部已发现储量达千亿方级大气田,其中山西组二段(以下简称山2段)更凸显出了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山西组是海水逐渐退出过程中的一套过渡时期的三角洲相含煤建造;岩性主要为粗粒、中-粗粒石英砂岩、中-粗粒岩屑砂岩,还可见含砾砂岩,区域内含煤层,夹薄层泥质粉砂岩与黑灰、灰黑色泥岩、碳质泥岩;根据沉积旋回划分为山2-1,山2-2,山2-3三个小层。本文选取延长油田主力区块之一延气2井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野外剖面资料,和已有的探井资料:录井、测井、岩心资料,古生物资料等,并运用地球化学测试数据,识别研究区山2段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
1 沉积学特征
研究区山2段岩性以中砂岩为主,下部含粗砂岩、含砾粗砂岩,泥岩;分选多中等到好,颗粒以次圆状或次棱角状-次圆状为主,结构成熟度中等;碎屑成分中石英含量最高,达87.65%,长石含量少,成分成熟度较高;颜色总体表现为还原环境下暗色沉积,以灰色和灰黑色为主,其中不见氧化红层沉积及反映湖岸线过渡带沉积的杂色泥岩,中夹厚度不一的煤层或煤线,反映该沉积期气候温暖湿润,碎屑物多处于浅水水下沉积环境。
同时,山2段保存有丰富的沉积构造,在取心描述及后期的岩心观察中多见槽状交错层理、沙纹层理、水平层理,并见反应水动力强弱交替出现而呈现的砂层和泥层交替的波状层理等。
2 古生物化石特征
研究区山西组动物化石稀少,泥质粉砂岩、碳质泥岩和煤层中陆生植物碎片化石丰富,并见发生炭化的植物茎杆化石,反映沉积期气候温湿,植物茂盛;同时部分井微体古生物化石鉴定的结果显示陆生裸子植物花粉分子较多(如小云杉粉、年轻弗氏粉、东山云杉粉、东山云杉粉),最高达95%,孢子分子少,且多为碎片;大量植物碎片及孢粉化石的出现,说明研究区山西组多发育适宜植物生长的河流-湖泊-三角洲环境。
3 地球物理测井相标志
研究区自然电位、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对岩性反映较灵敏,本文主要应用自然伽玛和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形态――钟形、箱形、漏斗形、舌形、指形和组合形态,以及这些曲线的幅度、接触关系、光滑度等特征作为测井相标志,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自然电位呈钟形或叠置钟形,箱形,曲线光滑或微齿状,下部突变,上部渐变;水下分流间湾总体表现为高幅值,呈锯齿状或小的尖峰状。据此识别出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分流间湾微相,其间夹泥炭沼泽环境下的煤层或煤线沉积。
4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本区山2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是工区最重要的储集体,各水下分流河道间为呈南北展布的分流间湾沉积,其间间或有间湾沼泽。其中山2段3个亚段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如下:
4.1 山2-3亚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山2-3亚段在研究区内广布南北向展布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仅在研究区西部局地有呈条带状展布的南北向分流间湾,形成了工区内砂岩广布,且沉积厚度较大的格局,在延127、试211一片状区域内砂体厚度超过20m,连片性好,为研究区山西组中最有利的目标层位(图1、图2)。
5 结论
(1)根据研究区录井、测井、岩心及古生物资料等识别出研究区内发育三角洲前缘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亚相和分流间湾亚相,其间间或有间湾沼泽沉积;
(2)研究区山2段3个亚段沉积相演化具有很好的继承性,水下分流河道的频繁改道或汇水造成区内各亚段内砂体分布格局不同,其中山2-3亚段砂体最发育,厚度大,且横向分布稳定,连片性好,是研究区内最重要的气层组。
(3)沉积相控制着油气的储集带,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体,是山2段油气勘探及开发的优势相带。
参考文献
[1] 陈全红,李文厚,王亚红,等.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古生代早―中期物源分析[J].现代地质,2006,20(4) : 628-634
[2] 付锁堂.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30
[3] 郭英海,刘焕杰.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的海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28) :126-129
[4] 李艳,王孝江,刘云,等.鄂尔多斯盆地东韩油区长2油层组沉积相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5] 邢厚松,肖红平,孙粉锦,等.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二段沉积相[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4):345-351
[6] 何自新,等.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3-326
[7] 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33-160
[关键词]地震资料解释 构造解释 岩性解释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141-03
地震勘探主要由采集、处理和解释三大环节组成,其中地震资料解释是地震勘探工程的最终环节。随着地震勘探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震资料解释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和深化。目前,地震资料解释主要包括盆地分析、构造、地层、沉积以及油气勘探等多方面内容,成为盆地基础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全三维解释、虚拟现实技术,使地震解释技术更加复杂、深入、有效。为了满足石油勘探过程中地震资料解释的要求,必须做好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一、地震资料解释的任务
西安石油大学是以石油勘探与开发为主的工科院校,是培养未来石油工程师的摇篮。马在田院士认为“当前最缺少的是知识全面,系统掌握地震理论、方法,有相当石油地质知识水平的能够解决实践问题的领军型人才”。地震资料解释课程作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几乎涉及所有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研究领域。在学生修完地震勘探原理、地震资料处理、测井原理与解释、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相关专业课基础上开设本课程。目前,在油气勘探领域,地震资料解释是结合钻、测井资料以及计算机成像技术将地震数据转化为地质术语,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分析层间接触关系,推测地层的沉积环境、岩性和厚度,预测地层的含油气性,进行有利区评价和井位部署。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地震资料是内容最为丰富、综合分辨率最高的钻前原始信息源。地震资料解释为地质家提供分析地下地质现象的“眼睛”。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其突出的平面空间分辨率而具有重要意义。地震资料解释贯穿油气勘探开发的所有环节:盆地评价、含油气系统评价、成藏组合带评价、有利目标评价、开发方案的确立以及开发后期方案的调整。
许多重要的地质理论都离不开地震资料解释的发展,地震资料解释已成为一些新兴边缘学科的重要生长点。盆地分析的一些基本原理建立于早期对二维地震剖面解释的基础之上。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这2门学科也是建立在对沉积盆地地震解释的基础之上。[1]随着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以及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三维地震的解释技术刻画沉积盆地的地形特征、沉积体系的三维几何形态及其沉积演化过程,从而诞生了新的学科――地震沉积学、地震地貌学。[2][3]
二、地震资料解释的内容
高等学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教学与科研应协调发展。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教学的内容与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及时更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内容应根据科学研究的进展、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订,将众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吸收进去。
(一)与地震资料解释相关的地震勘探原理
地震资料解释是地震勘探3大基本生产环节(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最后环节。采集和处理环节需对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滤波、反褶积、速度分析、动-静校正、叠加和偏移等过程,为解释人员提供真实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地层、沉积环境的剖面或数据体。因此,为了做好地震资料解释,必须讨论地震记录的形成、褶积模型、有效波识别的主要标志、地震剖面特点、地震勘探分辨率等与地震资料解释关系密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
(二)地震构造解释
20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地震资料和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地震资料主要用于构造解释为主,即利用地震资料提供的反射波旅行时、速度信息,查明地下地层的构造形态、埋藏深度和接触关系等。地震构造解释是地震资料解释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内容。因此,必须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如下:合成记录标定原理及方法,地震同相轴对比方法,断层剖面和平面识别方法、技术、解释方法及平面组合(如相干体技术、切片技术等),T0图的绘制、时深转换方法及构造图的绘制,拉张、挤压、剪切以及底辟构造背景下的典型构造样式的地震识别,地震剖面上的构造活动时期分析方法。
(三)地震岩性解释
由于构造油气藏的日益成熟,油气勘探与开发目标逐渐由构造油气藏转移到非构造油气藏。随着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地震资料解释内容日益丰富,开始了地震资料岩性解释。地震岩性解释主要包括地震地层学、地震相分析和岩性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1.地震地层学解释
地震地层学是以反射地震资料为基础,把地层学和沉积学特别是岩性、岩相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地震解释工作中,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判断沉积环境、预测岩相岩性的地层学分支学科。地震地层解释需要向学生讲授地震反射界面的类型和对比方法,地质界面的类型,地震反射界面的地质成因,各种地震反射界面的区分,地震反射界面的年代地层学意义和地震地层单元,地震层序划分的原则、级别、方法,地震界面与地质界面的桥式对比方法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2.地震相分析
地震资料为勘探阶段提供极其重要的钻前原始信息,除了包含丰富的构造信息,还包含了丰富的地层和沉积信息。地震相分析是指根据地震反射的面貌特征进行沉积相的解释和推断。为了使学生掌握地震相分析技术,必须向学生讲授地震相的概念,主要的地震相参数,反射结构的类型及地质意义,几何外形的类型及地质意义,地震相划分与编图过程,地震相模式的概念,典型沉积体的地震识别,地震相向沉积相转换的思路、方法、原则、步骤。
3.岩性预测及流体识别
目前,岩性预测和流体识别属于储层预测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也是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的重要内容。地震资料解释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利用速度信息和振幅信息解释岩性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介绍目前国内外油气预测常用的烃类直接检测指数(DHI),如AVO、亮点、平点技术等。
(四)开发地震解释
开发地震技术是因油气田开发的需要而兴起,是勘探地震技术向油田开发阶段的延伸。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提高,开发地震的重要性将更多地显现出来。开发地震技术总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现有的一些方法,或因成像处理及解释手段不够完善,或因信噪比、分辨率及精确度不够高,只能应用于油气田早期开发。[4]开发地震学需要以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资料(即所谓“三高”地震资料)为基础,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和研究一体化是开发地震学发展的重要方向,[5]开发阶段地震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分辨率、提高储层描述和烃类检测精度、建立精细三维油气藏模型。[6]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地震资料解释既有复杂及系统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和技术。[7][8]针对该课程具有专业面广、知识点多以及实践性强的特点,该课程的教学应理论和实践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物探专业人才。
(一)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可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地震资料解释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能。板书总结重要知识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多媒体可以在整个教学中引入大量地震剖面、平面图实例,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重要知识点。多媒体在一堂课中可以大容量地丰富当堂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而板书把大量内容的精髓展示到黑板上,以突出本节的重点,也能让学生在复习时有据可依。
(二)实践教学
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均来自于实践。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地震资料解释课程的实践应从课堂实践和课程设计两个方面入手。
1.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测网的、能涵盖构造、地震层序、地震相等重要知识点的地震纸剖面,做好课堂知识点讲授和实践。利用大量实例引导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在对学过知识进行复习的同时联系新的知识点投入学习,通过互动增强学生的对地震资料解释的感性。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结合实际地震资料,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2.地震资料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力求使学生能够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合成记录标定、断层剖面解释、层位闭合解释、断层组合、等T0图编制、时深转换、构造图的编制、地震相剖面分析、地震相平面图的编图、地震相转化沉积相的基本方法原理以及沉积相图的绘制等基本地震解释技能,初步具备利用地震资料独立开展含油气盆地地质分析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采集、处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资料品质和分辨率不断提高,以及油气勘探与开发程度提高,地震资料解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其研究内容从最初的构造解释到层序地层分析、地震相分析,然后再到岩性预测、物性参数预测、烃类检测。地震资料解释数据由叠后数据转到叠前数据。要求地震资料解释人员既要具备扎实的地球物理基础,又要掌握相应的石油地质知识。地震资料解释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物探专业人才。因此,必须结合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当前和今后油气勘探实际需求,积极引入地震资料解释的科技发展新成果,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注重从实践中找问题,从专业知识中找答案,带领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以实践充实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Vail P R, Mitchum R M, Jr et al.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global changes in sea level, Parts 1-11[M]: AAPG Memoir, 1977, 26: 51-212.
[2] Posamentier H W. Seismic geomorphology and depositional systems of deep water environments: observations from offshore Nigeria,Gulf of Mexico,and Indonesia (abs.)[M]. AAPG Annual Convention Program, 2001, 10:160.
[3] Zeng H L, Hentz T F. High-frequency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om seismic sedimentology: applied to Miocene Vermilion Block 50 tiger shoal area offshore Louisiana[J]. AAPG Bulletin, 2004, 88(2): 153-174.
[4] 许卫平.关于开发地震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石油物探,2002(1):11-14.
[5] 马在田.关于油气开发地震学的思考[J].天然气工业,2004(6):43-46.
[6] 刘振武,撒利明,张昕等.中国石油开发地震技术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建议[J].石油学报,2009(5):711-721.
【关键词】 城壕油田 储层 岩性 孔隙度 渗透率 成岩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面积约37x104km2,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煤、铀等矿产资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己成为中国内地油气勘探开发热点的几大盆地之一。但是,目前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油藏具有典型的低孔一特低渗透油藏特征,这给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带来极大困难【3】。城壕油田西259区长3油层组处于该湖盆中心,具有有利的生储配置关系【4】。区域构造位于陕北斜坡南部,局部构造为西倾单斜,坡度不足1°,斜坡上发育轴向北东~南西向鼻隆构造,长3油藏同时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因素共同控制。本文以长3油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岩心观察、扫描电镜、露头观察等化验分析资料以及前人研究结果,从划分小层、物性分析、孔隙结构以及物性控制因素分析,对城壕油田长3油层重新进行综合评价,指导油田开发以及预测油气有利区域。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城壕油田西259区长3油层组是该地区的主要产油层,在录井过程中油气显示较好,试油产量高,但现阶段生产情况显示形势日趋严峻,单井产能和产液量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极大的困扰着油田整体开发效果。长32作为研究区油气显示好的层位,研究其储层微观和宏观特征,分析该储层的影响因素,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西259区的油气分布规律,为制定下一步合理有效的开发方案奠定基础。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城壕油田西259区为研究对象,以长32油层为研究层系。在充分分析、消化和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课题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和现代分析化验资料,建立研究区下油组组小层格架。综合地质、物探、实验室分析的新技术和新理论,对城壕油田西259区长3油层沉积相、储层物性以及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应用测井,录井及岩心资料,对地层砂体进行划分和对比;(2)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储层的沉积体系分析和沉积微相的划分;(3)从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方面研究储层特性;(4)从沉积和成岩作用两方面分析对储层的影响因素及相对优质的储层是如何形成的;(5)基于以上分析,对长3油层做出综合评价,预测油田有利区域。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广泛搜集研究区内完井报告、测井资料、岩心录井资料、试油资料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等相关资料。运用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以及测井地质学等理论,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分析化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城壕油田西259区长32油层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包括地层的对比与划分、储层物性分析、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的研究,以及最终对该储层做出储层综合评价。
四、国内外储层综合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阶段储层的研究主要是对储集物性和孔隙结构的研究,以及通过分析成岩作用和沉积作用对孔隙的生成与改造的影响来判断和预测储层好坏。
在研究岩石孔隙结构方面,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直接观测法和间接测定法。直接观测法包括岩心观测、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图象孔隙法、扫描电镜法等方法;间接测定法即毛管压力法,其常用高压压汞法。铸体薄片用于镜下鉴定和扫描电镜用于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观察,而毛细管压力法则用来确定孔隙和喉道的定量特征。实验室测定毛细管压力的方法主要有压汞法离心机法和半渗透隔板法等,压汞法是日前测定岩石毛管压力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研究表明,影响低渗透储集层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主要因素即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特征。沉积作用的影响丰要是沉积物的来源、搬运的条件与距离、沉积作用的环境等。它们共同影响着储层岩石碎屑颗粒的组分、大小、分选、排列及胶结物组成、含量、胶结类型和杂基含量,这些因素都非常明显地影响了储层的物性和孔隙结构。碎屑岩储集层的成岩演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着重要作用。压实作用使岩石孔隙水排出,趋于致密,减小储层的原始孔隙度。胶结作用使孔隙变小,连通性变差,非均质性变强,极大地影响差低渗储层的形成。
结论
(1)根据沉积旋回和实际地层的岩性、电性组合特征,把研究区长32油层自下而上划分为长323、长322和长32l。
(2)西259区块长32储层属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微相。
(3)岩石类型主要为细-中粒岩屑质长石砂岩;砂岩软组分较多,具有成分成熟度较低、磨圆度较差、结构成熟度低到中等的特点。长32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其次为溶蚀孔。溶蚀孔主要为长石溶孔与岩屑溶孔。孔隙喉道以片状喉道为主,其次为缩颈型喉道和管束状喉道。喉道配位数低,孔隙之间连通性差。
参考文献
[1]孙枢,王清晨.80年代我国沉积学研究之回顾.科学通报,1991,36(3):161~164
[2]史建南;郑荣才;韩永林;王海红;王成玉;牛小兵;梁晓伟;辛洪刚;鄂尔多斯盆地姬源地区长8油层组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J]岩性油藏;2009年03期
[3]王导富;付金华;霍启鸿;罗安湘;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与展望[J];岩性油气藏;2007年03期
[4]韩永林;王成玉;李士春;郑荣才;王昌勇;廖一;姬源地区长8油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J];沉积学报;2009年06期
关键词:石油 勘探开发 新方法 新技术 地质新理论
石油地质理论是支撑石油开采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只有将最新的地质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当中,才能够改善我国当前的石油开采水平。对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石油勘探新方法及新理论等,旨在为石油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一、石油地质新理论
随着石油物探技术的不断改进,相应的地质理论也得到了许多的更新及补充。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石油地质新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层序地层理论研究新进展。地震地层理论只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地质沉积体系所具有的特征,而层序地层论则能够深入及系统地阐述陆相地层与层序地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指导人们如何准确预测含油地带。(2)利用地球有机化学理论发展的新型资源评价模式[1]。此类评价方法与传统的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如在实际勘探工作中应用该评价模式,不但能够精确测评成熟勘探开发区当中的现有资源储量,同时还可以利用勘探数据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客观分析,因此有利于认识勘探区的成藏模式。(3)板块构造论方面的研究进展。有部分学者将盆地石油储量分析理论与地质板块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板块构造论,此理论让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及了解多种含油盆地,如克拉通及裂谷盆地等的地质特征[2]。
二、新技术、新方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1.油田薄层识别技术
正确识别油田中的薄层有利于为石油开采方案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油田薄层识别技术属于地震勘探法当中的一种,利用该技术能够根据振幅信息对含油薄层所在的位置进行预测。在进行石油勘探时利用该技术需要结合多种分辨率较高的测井方法,如电极测井、侧向测井、倾角测井、电磁波测井、电阻扫描测井及核磁测井等,以便能够将不同的薄砂层划分出来。目前应用的测井仪包括井筒成像、极板及高频测井仪等,其中高频电测井仪的工作频率可达200MHz以上,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测井数据。极板测井仪的优点为垂直方向上的地层分辨率较高,一般可以将厚度为12.5mm左右的薄砂层分辨出来;另外,此类测井仪能够探测的径向深度为300mm~600mm,可用于勘探埋深较大的油田薄层[3]。如在识别油田薄层的过程中应用井筒成像仪,则不但可以将井壁环形声波检测图像详细地记录下来,同时还可以根据声波图形及测井数据确定油田薄层的地层倾角、产层具体厚度及薄层划分界限等。相对于极板测井仪而言,井筒成像仪在识别油田薄层时分辨垂向储层的能力相对较高,一般可将厚度为8.5mm左右的薄砂层分辨出来。
2.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在勘探石油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及一体化的石油勘探。在应用三维地震技术进行勘探之前,必须根据石油勘探需要设计出对应的计算机系统,同时确保设计出的勘探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野外勘探数据采集功能、野外施工组织功能、资料处理及解释功能、属性提取功能、地质建模功能及波长模拟功能等。为了保证可以顺利获取地震勘探数据,则在正式采集数据之前应设计相对周全的施工方案,并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依据有效的地质模型,以避免勘探程度无法满足石油开发要求。在采集地震波场数据之前,应通过试验正演地震波场,以便可以有效采集地层能量资料。采集资料后应及时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相应的三维地震数据,在处理数据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先根据地震图像及数据完成三维图像的水平叠加,水平叠加工作完成后便可进行偏移,以提高地震资料的精确性。完成偏移转换后可进行反褶积,从而在计算机系统中精确描绘三维地震图像。
3.隐蔽性储层预测技术
为了能够对隐蔽性石油储层进行有效勘探,则应明确含油气性及储集层。目前新研发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石油检测技术,分为波形参数检测、纵横波检测、AVO技术及亮点技术。(2)横向储集层预测技术,分为多元油气评价技术、地震技术、SEIMPAR反演技术及G-LOG技术等。(3)利用温度法预测石油资源聚集区。石油聚集区的地表通常会出现温度异常现象,对此可以根据勘探资料建立起地质温度异常变化图,以便可以有效预测石油储集层的具体边界、形状等,从而避免钻井受到侵入盐体及断裂构造的影响。利用温度探测技术对隐蔽性石油储层进行预测,不但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得预测结果,能够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应用实例
目前石油地质学当中出现的新理论及新技术等已经在世界各国中得到了应用,具体实例如下:(1)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使阿拉斯加、墨西哥湾一带的老油田实现了有效增产。首先,在探测岩性时采用了高分辨率测井技术,将岩性探明后结合现有资料对已开发油井未来的产量进行预测。第二,利用高压将砂子、水等混合物挤入油层当中,从而破坏致密岩层,使其产生裂缝,以便使油气产量得以增加。第三,利用三维勘探技术对老油田地质状况进行勘探时,发现老油田周围存在许多新储层,同时也探明了油井当中油气资源剩余量情况。(2)利用新技术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利用化学驱油、注气及热采等新技术后,世界平均原油产量提升了4.5%左右。(3)采用新技术改造低渗透油层,以实现油井增产。对低渗透油层进行改造时,常用的技术为水力压裂工艺,该技术能够促使储层产生人造裂缝。目前国外采用水力压裂进行增产的油田已达到50%左右。此外,采用溶解气驱、弹性驱及边低水驱等技术进行一采的油田为15%~30%,二采为35%~50%。(4)对高含水油田进行注水开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部分老油田的含水率已超过85%,在利用注水技术开发高含水油田后,采收率超过了40%,实际采出率约为35%,在油田中开采出的剩余油量约为12000×104t。另外,在运用注水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波及系数进行控制,厚度系数为80%左右,平面系数约为90%。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地质理论、技术及方法的发展与石油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新理论及新方法出现后又能够进一步提高油田开采水平及原油产量。因此在对石油能源进行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进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根据油田地质及储层的实际情况对引进的新技术及新方法等进行适当的改进,以便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石油产量,从而为石油工业实现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峰,黄金莉.首都圈上地壳高精度三维P波速度模型――基于石油地震叠加速度和人工地震测深剖面[J].地球物理学报,2013,56(5):1494-1496.
[2]吕优良,汤达祯,罗春树,吕玉民.塔北隆起轮东斜坡带走滑断层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32(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