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综合办重点工作计划

综合办重点工作计划

时间:2022-04-22 18:1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综合办重点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综合办重点工作计划

第1篇

根据成教院《关于开展期中工作检查的通知》精神,按照2006年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工作要点及重点工作,紧紧围绕成教院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为教学和其它工作服务,努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办公室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团结协作,认真完成了本学期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综合管理

着重抓了院长办公等重要会议决定、决议,领导批示、指示的督查督办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督查督办事项,建立了督查督办工作档案,使此项工作逐步规范化。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二、办公室文秘工作

除日常文字工作外,着重抓了行文流程规范、行文质量等项工作。规范了各部门按照公文样式,进一步加强了对行文质量的监控,从行文流程、核稿要求、文印要求等各环节严格把关,进一步提高了行文质量。同时加强了对文件打印数量的控制,为推行数字办公系统创造了条件。及时整理工作计划汇编。

三、新闻报道及校区网页建设

收集、整理各部门报送的材料,填充成教院主页,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上传到主页,逐步更新、完善主页功能。遇重要节、假、纪念日和突发事件,按照“预案”要求及时了解、汇总情况,向相关领导汇报情况。

四、为教学一线及职工服务

按照学院要求,自下而上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各类数据,填写报表,按上报程序,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按时上报学院各类报表。根据需求,及时向院内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统计数据。负责上级和兄弟单位来人的接待工作,协助院领导加强学院对外联系,按照有利公务、节俭务实、杜绝浪费的原则,接待上级和兄弟单位来院视察、考察、评审、访问、交流等公务活动。与相关部门和兄弟院校,联合办学单位建立了正常联系,加强了相互沟通、协作。严格按学院接待工作报销规定控制接待标准,做到了既真诚热烈,又朴实节俭。

及时周到地为院领导提供公务服务。包括公务用车安排、办公室卫生保洁、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购置和维护维修、会议室(接待室)的管理和安排、办公和会议的用水供应、领导信件收发和报刊杂志订阅等诸项工作。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成教院网页更新不及时,及时搜集网页材料。

2、文件督办力度不够,更新工作方法,加大文件督办力度。

3、按时完成文件的传阅、发放等工作。及时催办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

六、下一步工作要点

1、做好06届毕业生的电子注册和毕业证的验印工作。整理毕业生学籍档案。接收06届毕业生的毕业档案。做好06届毕业生毕业证和毕业档案发放的前期准备工作。

2、做好学期未各类文件的归档。

第2篇

2012年是我市开展“四城同创”的第一年,也是我乡集镇综合整治、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关键之年,为全面提升集镇、村居综合环境,按文件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提出的总体工作目标,坚持以民为本,务实创新原则,按照统筹协调攻难点、创新提升出亮点的要求,充分调动各部门、单位、相关行政村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为柏社人民营造一个和谐优美的生活空间。

二、组织领导

成立乡“四城同创”暨“创佳评差”综合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乡长担任组长

三、目标要求

大力推进集镇创建工作,为2010年争创省级生态乡夯实基础。2012年8月上旬开始,集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率先对集镇范围柏树下、井头、桥头三个村开展综合环境整治,通过大力宣传倡议、集中整治、完善设施、强化管理,不断提升创建管理水平。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城同创”和今年集镇整治工作目标和要求,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集镇及周边的整治力度,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改进工作作风,使柏社进入创建先进乡镇行列。

四、整治范围

集镇以桥为中心,东延街道至粮仓,西至水阁县道三叉路口、井头村办公室至柏社医院路段。

五、整治内容

(一)清除擅自搭建

通过详细前期调查摸底情况、巡逻车宣传、发放倡议书、张贴宣传标语、逐户发放拆除通知书、上门动员自行拆除等强势宣传动员,集中强制行动,实行动员大多数,强制极少数,对主要街道两侧、户外广告、临时棚铺、墙外篷予以彻底清理拆除。

(二)完善基础设施

菜市场至桥地段修建侧石人行道400m2,完善集镇排水系统、统一设置排水沟、乡政府至桥头地质增设绿化带100m2;修复破损路面;统一设置集镇管理宣传标语200m2;规范设置交通标志线;临时摊位设置、临时停车位设置;配套500m街道亮化;新建乡垃圾中转站一处及集镇垃圾固定收集点8处,提高集镇垃圾收集外运能力。

(三)环境卫生整治

加大集镇保洁力度,成立集镇保洁队伍、划分集镇保洁区域及实行环卫工作路段,执行定质量、定时间、定人员、定报酬、定奖罚制度,坚持日检查、周评估、月考核,不留卫生死角;做好集镇收集清运工作,乡政府将集中固定收集点,垃圾清运工作纳入集镇卫生保洁制度,确保每日一清。

(四)规范集镇秩序管理

成立柏社市容办,组织集镇秩序专职管理队伍,实行集镇秩序长效管理,认真组织实施集镇管理综合执法,搞好市容市貌管理工作;对集镇乱搭篷、乱设摊、占道经营、违章停放等实行全天候管理;整顿集镇交通秩序,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下,划出部分临时车辆停放处,禁止车辆乱停,将柏社集镇违章、违规停车纳入市交警队梅江中队统一管理,统一处罚乱停放等交通行为。

六、活动安排

(一)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部员部署阶段(8月上旬),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工作方案,各整治区域划分、落实单位、负责人、明确职责、各区域责任单位制定好工作计划,强化措施,年终作为考核评先依据。

第二阶段:专项整治(8月中旬—9月底)

8月中旬至8月底开展清除沿街篷铺专项整治,9月初开展基础硬件设施配套,9月上旬开展集镇秩序专项整治,9月中旬开展卫生专项整治,后转入长效管理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1月—12月),召开环境综合整治总结大会,通报完成情况,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并做好市“创佳评差”活动考核验收。

(二)责任区域分工

集镇桥以东区域

责任办公室:柏树下工作片

责任单位:柏树下村、井头村

集镇桥以西区域

责任办公室:桥头工作片

责任单位:桥头村

第3篇

按照公司七届二次职代会确定的“抓短板 夯基础 上台阶 努力向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供电企业先进行列迈进”的工作思路,企业发展部围绕上台阶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建设一流企业常态化运行机制,规范标准建设,细化流程控制,完善计划管理手段,不断促进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上半年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 确保一流工作常态化运行

按照国网农技[]13号文件要求,将现行标准与原标准进行对照查找,吃透新标准的内涵,领会实质,有的放矢的开展新一轮的一流建设工作。首先是全面自查,对照各专业标准要求分部门落实责任,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完善各自的工作内容,并重新建立基础资料和目录,实现闭环管理。二是上下联动不留死角。用一流建设标准完善基层单位的创“优”考核细则,力求作到管理层与基层同部署同落实。三是强化督导和考核,确保达到效果。采取即时调度,定期听取汇报,随时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进度,并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实施考核,确保了工作质量。在一流资料管理上,开发软件,将全部资料网络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共享,同时也减少了费用支出。

二、坚持计划管理的引领作用

按照上台阶方案要求,不断丰富计划管理的内涵,创新计划平衡会的指导方法,统筹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关系,集中下发工作计划,指导基层工作开展,避免资源的无端浪费,每月及时通报工作完成情况以及整改落实情况,使计划管理的引领作用很好的运行起来。

三、信息化建设

一是优化网络架构,加强网络安全,改造信息通道

与专业公司联手对原网络的核心设备进行更换,使其具有双电源、双引擎、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公司五年内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新增加了硬件防火墙和企业版杀毒软件,使网络安全和病毒查杀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对信息高速公路进行了重新规划,按照不同的业务需求,整体上划分为综合办公网、自动化信息网、远程监控网和视频会议网,使同在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的各类信息在逻辑上划分开来,缩小网瘫和病毒感染范围,规避了网络风险。通过对350多台客户端安装网络版的杀毒软件,有效抑制了病毒在网内的爆发,通过实施网络安全改造,解决了信息不畅、网络安全等级低等技术难题,提高了网络运行速度,使网络的整体状况、综合性能指标、安全等级得到明显提升,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安全可靠、高效迅捷、稳定的网络环境。

二是充分挖掘,不断完善升级,加快一体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以营配一体化建设为目标,目前,在计量器具上实现了计量管理系统与营销计费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了客户计量信息与营销计费系统表计信息的数据共享,并使其数据源具有唯一性。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了物资管理系统,实行物资管理从审批到出库网络化控制,杜绝了材料浪费,促进了材料物资管理精益化、规范化。安装并推广使用了电话语音缴费系统,与计费系统、缴费系统实现了时时连接,拓展客户交费方式,方便客户及时了解电量电费信息;不断完善地理位置信息管理系统,强化电网数据闭环覆盖和无缝连接,确保数据唯一性和准确性,指导电网建设和改造,增加了报修导航定位、停电范围显示统计,导航抄表等功能,为抄管分离、营配一体化的实施奠定基础。全部数据采集完成后,将实现生产信息取自现场、营销取自生产、财务取自营销的科学数据链条。优化了远程抄表系统,完善了线损管理、数据分析、电费催费管理、时时监测等管理功能,并逐渐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目标。

四、 八月份重点工作

1、深入完善建标工作。目前,我们已经从兄弟单位拿到了三个标准的摸板,由于操作软件不支持,导致操作繁琐,必须逐一复制粘贴,信息中心针对此问题,正在进行整理,最终实现资料可导出,并分发到相关部门,对照公司现行的三大标准进行梳理、补充、完善。

2、以阳光采购会的形式,对各供电所目前使用的财务计算机进行更换和升级,提高工作效率。

3、针对网络改造结束后,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网络不通、设备损坏、电源供给等问题进行现场办公,逐一解决。

4、进一步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召集项目组工作会,总结试点过程中的经验,对存在的不足与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进一步研究解决,为全面实施做好准备。

5、按省公司要求,协调营销部,做好营业报表和全省95598统一平台后客户信息查询接口程序及数据准备工作。

五、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深化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广泛开展内、外部对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标杆选树办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借鉴先进经验、扬长避短,促进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加快推进业扩报装网上流转工作进程,引进先进管理软件,使业扩报装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都有痕迹管理、时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窗口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是总结0.4kv地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的经验,为全面实施全电压等级地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街道社区具体负责、居民共同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为辖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责任目标

实现辖区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健全完善各级消防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建立起适合辖区特点的灭火救援体系,形成覆盖街道、社区的火灾防控网络,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实现全年无较大及以上人员伤亡或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及以上火灾事故发生,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大力整治并消除火灾隐患,为辖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三、具体措施

(一)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1.强化政府统一领导责任。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强化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目标责任、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每半年要专题听取消防工作考核及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和重大消防安全问题情况,参与重大活动、重要节目的消防安全检查。3月底前,要进一步明确消防工作责任和任务分工,将消防经费的投入、消防宣传教育和火灾防控等重点工作任务及需要重点解决的消防安全问题纳入目标责任书,签订年度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年内,对消防安全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将考评验收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评和社会治安社会综合治理考评内容。9月底前,要依据消防安全目标责任和消防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半年度自查自评工作。

2.强化部门依法监管责任。各社区、单位要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依法履行职责。要将消防工作与本部门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部门每半年开展一次消防工作履职报告。开展消防安全形势分析评估和综合研判,并及时提出火灾防控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3.强化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协商机制。5月底前,要建立健全工作报告制度、成员单位协作制度、检查通报制度等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开不少于一次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分析和部署消防安全重点工作,细条解决公消防安全组织、消防经费投入、消防宣传教育、区域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消防工作重大问题。

4.加大消防业务经费保障力度。各社区、单位要全力保障消防经费。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经费纳入预算。对于年内需完成组建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任务的,落实各项保障,并为其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5.强化社会和单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各社区、辖区单位要严格落实消防工作职责,每年组织开展单位、行业内部消防安全排查检查不少于2次,通过部门工作协作、函告等措施,多途径督促社会单位落实责任。要继续督促指导企业单位开展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四个能力”建设。实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安全自我评估等“三项申报”制度,健全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机制。建立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或负责人签订年度消防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强化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年内,实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100%达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00%实施建筑消防设施委托具备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维护保养,建设自动消防设施完好率95%以上。

(二)夯实公共消防设施基础

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5月底前,要建立健全市政消火栓建设、维护保养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和普查、函告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经费保障,确保市政消火栓建成率95%以上,完好率97%以上。应积极推进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

(三)加强火灾防控体系建设

1.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继续开展为期一年的“清剿火患”战役,重点开展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地下建筑、消防产品、易燃可燃材料装修、消防控制室等领域整治,负责辖区小单位、小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年内火灾隐患排查整改率到达100%。各社区要继续按照职责和任务分工,全力推进“七个方面”突出消防安全问题整治工作,年内部署开展不少于2次,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带有大量先天火灾隐患的网吧、娱乐场所、人员密集场所要列为今年的整治重点,明确责任部门,无责任部门的明确牵头部门,细化整改方案,落实防范措施,年内解决区域性消防安全突出问题。确保年内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率达到100%。适时组织开展季节性防火以及“两节”、“两会”等重大节日、活动消防安全保卫工作。

2.深入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各社区、单位要依据《省消防条例》有关政府职责规定,积极推进城乡消防安全管理一体化。将网格化工作纳入综治网格服务平台。落实网格员工作考评奖惩和会议、检查、宣传等日常工作机制,落实专职网格员季度例会制度,完善“三级”网格员数据库。依托街道消防安全(综治)三级“网格”,建立并落实好消防安全“民防”工程。依托治安巡防队、森林防火队或其他形式建立志愿消防队,配置必要器材,确保完整好用,提升初起火灾处置能力。6月底前,完成街道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年度培训工作。每半年组织1次考评。

(四)提升灭火救援能力

1.全面推进应急急救援体制建设。各社区、单位要建立快速反应的消防队伍,并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建立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组织协调,规范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体制,建立健全各级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每年组织不少于1次联合演练,进一步规范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训练、使用,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队伍作用。

2.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加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力度。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建立完善训练、指挥、装备等保障和运行机制。不断加强灭火救援攻坚组装备建设。消防宣传覆盖率达到100%。开展消防宣传服务站建设工作,年内要完成挂牌,要摆放基本消防器材,设置消防知识角,悬挂宣传挂图。

四、考核与奖惩

第5篇

关键词 职工教育培训 需求分析 绩效评估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要创造世界一流经济指标,永久保持世界先进行列,要靠不间断地对高、新、尖技术人才进行教育培训来保障。培训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而开发人力资源则是人才储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培训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管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对培训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企业的培训效果不好,效率不高,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少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作为培训活动首要环节的培训需求分析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培训需求分析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看法。

1 培训需求分析的意义

企业培训以需求分析、制定计划、师资力量选择、组织实施、效果评估为一个完整的流程。所谓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负责人、培训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参与培训的所有组织及其员工的培训目标、知识结构、技能状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这些组织和员工是否需要培训及如何需要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企业培训的目标不准确,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就有可能导致人力资本投资失败,带来资源的大量浪费。

首先,在培训过程中,确定培训需求是培训过程的开始,也是培训过程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需求分析能够得出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确立培训内容,指出最有效的培训战略,安排最有效的培训课程,建立起一个标准,然后用这个标准来评估所进行的培训项目的有效性、实用性、科学性。

其次,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当确定不进行培训的损失大于进行培训的成本,那么培训就是必然的、可行的。反之,则说明当前还不需要或不具备条件进行培训。培训作为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强调的是投入和产出,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讲求培训质量,注重培训效果,而决不搞那种无效的培训。更具体地说,能否找到企业真正的培训需求,是决定培训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2 如何有效开展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企业培训计划是根据自身的要求来制定的,企业性质、特点的不同,对培训需求分析的要求也不同,它有多种途径,如:从企业经营战略着手;从现有员工的构成结构人手;从企业的现有工作绩效进行分析入手;或由工作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入手等等。对培训项目的需求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掌握产生培训需求的原因:要做好需求分析工作,就必须深入了解企业产生培训需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具体说主要有:经营方向的变化、工作环境和岗位的变化、企业员工的人员变化、企业发生重大事件以及企业绩效低下出现的变化组成的。例如、三钢集团公司培训需求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1)各二级单位、职能部门对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所进行的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专题讲座式的培训需求;(2)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后,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对提高全体员工尽快掌握新工作,加快提高业务能力所需要进行的培训需求;(3)立足本职岗位、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技术比武等提升操作能力的培训需求。(4)根据上年度及本年度所发生的一些生产、设备事故和人员转岗、招工所产生的安全生产知识,岗前培训等。这些不仅仅来源于企业中各个层次的员工个人的需要,它也同样来源于企业中群体的需要,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会产生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特点也各不相同。需求分析提供了选择适当指导方法与执行策略的大量信息,为职能部门和各个层次的员工个人的培训需要提供帮助,减少重复、无效、低能培训。

2.2培训信息的搜集:掌握了培训需求产生原因,培训部门接下来要做的是信息的搜集整理,初始资料搜集的完整性,是需求分析准确性不可缺失的环节,培训信息的搜集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初始资料搜集越早、越细、越完整就越好。企业培训需求信息的搜集工作,要与各单位、部门的年终工作总结和编制第二年工作计划同步进行,这样做,有利于节约人力、时间成本,为第二年制定培训计划提前做好准备;有利于尽早确定各种培训需求,为下一步的调研、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搜集信息的来源:一是各级培训组织、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这是企业培训长期主要工作,也是培训部门的工作重点。二是各职能部门或单位因工作需要的培训申请,是短期临时、计划外的培训。三是企业突发事件需要,如发生重大设备、人员事故、招工、职工转岗需要的培训申请。四是企业产能规模扩张和产品结构调整,产生的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培训。

2.3培训信息的调研:培训需求调查工作中,一般都是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去判断培训需求是否有必要去满足,都是根据企业下一年度的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作而制定培训需求计划。培训需求调研最常使用的方法是:(1)掌握上级对培训部门的要求,对培训项目的目标要求,对培训效果的绩效要求,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做好工作;(2)加强同培训需求单位间的横向联系,对企业要进行那些方面重点培训?人员素质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要投入多少培训资源才能达到要求等问题,与各级职能部门和组织采取访问、座谈等方式沟通,不断加强相互间的联络,争取获得更多的真实信息;(3)对参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访谈、座谈,让他们谈出心里话,掌握员工的培训需求,通过他们了解情况能获取第一手的重要信息。

2.4培训需求可行性的筛选:近年来企业加深了对职教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培训人数逐年增长,培训对象不断扩大,培训层次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参培人员工作岗位、个人素质、培训需求愿望存在较大差异,在组织培训方式、参培对象、培训内容等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企业在进行年度或中长期的培训需求分析,一般是从培训组织形式、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分析入手。培训需求可行性的筛选,着重要解决的是:

2.4.1确定科学有效的培训组织形式:企业选择培训形式,要根据有利于发挥“生产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要求,提倡有效培训,以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重点培养“有知识、会操作、懂技术”的现代化新员工为目标。可以选择的模式:(1)“请进来的方式”:把各大院校学者和培训专家请到企业来,用讲座、研讨、模拟培训等,进行专门,有针对性的

培训。(2)“送出去的方式”:与高校联合办学或办班,一是把优秀人才送到高校进修,充实理论基础,以提升综合素质。二是把优秀的一线技术骨干送到国内先进企业中去学习、培训,增强先进理论、知识、技术的感性认识。(3)“自培的方式”:职教培训部门把企业各类各层次优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组织起来,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上各自互补的优势,把企业营造成学习型企业。

以三钢集团为例,该公司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校企联合办学、专家专题讲座、外出培训相结合;通用工种集团公司集中培训:专业技术工种对口培训的方式。较好的解决了企业培训模式问题,仅2009年,该公司共办各类培训班251期,22133人次参加培训,其中与江西理工大学联办的冶金技术等2个大专班157人,与福州大学联办的电机电气及其控制大专班52人,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51名学员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目前,仍有与福州大学联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仪表本科班83名学员正在参加学习。

该公司以突出的培训资源优势成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福建省高级技师培养基地”,同时又被中国职协和中职协冶金分会分别授予“全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及“钢铁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4.2参加培训的对象问题:新的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传统思维,产生着新的生产工作方式,而新的生产工作又对员工的知识、技巧、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外无数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在市场中,企业以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展开竞争,但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企业间人力资源的竞争。对于这个问题,无论初级、中级和高级人才的培训,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选择什么样的人参加培训?要根据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发展潜力,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按照企业“三高”人才,即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员、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操作人员的要求。企业培训在人员选择上,要引入差异化管理理念,按不同岗位、素质、能力区别对待,合理安排最需要培训的员工,参加各类型的学习培训。着力抓好高层次的培训工作,加快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2.4.3培训内容问题:(1)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围绕企业卓越绩效管理和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制约性等问题,开展专题研讨、讲座,突出领导科学、战略管理水平、财务管理知识、企业危机意识等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2)强化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以校企联合办学历提高班、专家讲座为主要内容。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新鲜智力,引导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补充拓展理论知识,获取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提高专业素质。(3)岗位培训要以“持证上岗”、“企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相结合,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培训思路及“提高、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不断拓宽培训渠道,采取既有通用工种职工大课堂培训,又有“一技一课”、“一事一课”等突出短、平、快的小型化办班模式,明确培训人员要达到四种能力:生产操作与维护能力;本岗位的应知、应会能力;从事一般生产劳动的能力;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创新与应用能力。

3 绩效评估是促进培训需求分析的有效手段

培训需求分析的成果要通过完成培训工作整个过程来检验,培训绩效评估是培训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但由于员工的复杂性,以及培训效果的滞后性,客观、科学地衡量培训效果非常困难,所以,培训效果评估也是培训系统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环节,培训需求评估的科学性不仅取决于需求分析的内容,同时也取决于企业与受训者需求的统一程度。企业培训绩效评估方法一般有调查问卷法、现场观察法、人员访谈、访问法、理论测试法、调查报告法等。最常用的是:

3.1采取培训调查表综合评估:设计培训评价表,目的是对培训需求分析提供支持和服务,对整体进行效果评价,形成分析评估报告,以改进培训方法,保证培训质量,增进培训效率,掌握分析培训项目是否达到提升经济效益产生积极效果。评价表评估内容设置。如图所示。

3.2采取成果评估:成果评估是指判断培训是否能给企业的经营成果带来具体而直接地贡献,这一层次的评估难度也是最大的,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是要跨年度通过时间来证明,但对企业培训需求分析的意义也是重要的。要回答“本次培训对企业生产经营能否带来效益?”“通过培训要达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其对工作要求有哪些提升?”它要考察的不再是受训者的情况,而是从部门和组织的大范围内,了解因培训而带来的组织上的改变效果。

综上所述,培训需求分析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人才的要求服务的。培训机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培训工作要随着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变化,在培训项目、手段、方式、时间、师资、管理上不断改进、充实、创新和提高。实践证明,企业及时抢占教育培训的制高点,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中国培训杂志

第6篇

二八年六月京泰仓储办事处正式成立,自开工以来各项工作都在紧张中进行着,今年也是京泰项目施工建设关键的一年,各项工作全面启动,多个重要工程节点有待攻破。

京泰仓储办事处自6月份进场以来因网络问题6、7两个月未正常稽核,8月份办公室网络布线基本完成mis正式启用,截止11月20日办事处材料入库总金额为¥4708万元,出库总金额为¥4294万元,周转材料服务结算收回¥128.40万元.仓储办事处费用支出总额为¥19.7万元(包括员工工资),在预算范围之内,材料出库合格率达100%。办事处制定日巡查制度,加强各库保管员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在库物资做到日清月结,帐卡物相符率达100%,在完成公司培训计划的同时,办事处根据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在b类培训计划之外又增加了c类培训,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来带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实效性,增强员工的求知欲,全员培训率达100%。

在公司领导和项目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办事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京泰仓储办事处在材料报验和焊条库定置化布置和精益的管理过程,赢得了项目和监理的高度信任,并给予办事处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热情周到的服务感动着项目部、各施工单位及兄弟单位,办事处每一位员工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我们即将强大的物资仓储公司,同时也为办事处今后的服务工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在此,我对各级领导一直以来给予京泰仓储办事处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对办事处全体员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总结过去才能更好的鞭策未来,下面就20__年半年的工作作以简单汇报:

一、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年度kpi指标的完成情况。

建设一个高尚、团结、勤劳的集体、一个顽强、自珍、健康的团队、以我们优质的、超值的服务来换取项目的认可和接纳,让项目离不开我们,是京泰仓储办事处一直以来的目标。

办事处作为物资仓储公司的一部分,在现场主要是负责协调现场材料仓库维护保管工作,在履行管理职能的同时,来提高物资仓储公司整体的服务水平。那么如何保证仓储公司的生存,仓储公司如何发展,就成为我们的主要任务。

特别是在总部物资仓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京泰仓储办事处很好地完成了近几个月的各项kpi指标与经营指标,确保了对京泰项目部的仓储服务工作。

二、学习、宣贯、践行《蓝巢人哲学》及培训专业文化的主要方法、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宣贯、践行《蓝巢人哲学》的主要方法采取全员讲解的方式,深刻的理解《蓝巢人哲学》的内在含义,并联系到现实工作中讲解。 a、b类专业知识的培训采取大家轮流讲解本职工作的流程以及所要控制的重点,然后全员讨论补充不全面的地方为主要学习方法。

我们通过对《蓝巢人哲学》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是一本蓝巢人哲学,从不同的侧面体现蓝巢人哲学,我们穿梭于现场的各个角落,每一个热爱自己岗位的员工都会不辞辛苦,笑对一切突发的困难。蓝巢人以服务世界建设精品工程为己任,舍小家顾大家。

《蓝巢人哲学》的诞生使我们蓝巢人有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强者自立、变者恒通、诚者得信、义者共赢是我们的世界观的。我们誓将服务世界,让世界分享蓝巢。我们具备强大实力,质量可靠,服务到位,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是一个威武之师,正规之师,是能征善战、技术过硬、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具备强大的实力是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基础。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争做行业中的优秀者。大度大气是我们行为的外在体现,让客户器重、尊重是能力的直接反映。我们要做到员工个个有能力,有责任感,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让人放心满意、能最大限度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

三、工作中的经验、不足与教训

如果要被项目接纳你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被你的服务对象认可,接纳,让它离不开你,这又靠什么,要靠我们的超值的、优质的服务。如何去适应项目的管理,要靠我们的理解力和执行力,理解我们服务对象的要求是什么,在理解后才能发现它的要求和我们的管理存在那些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怎么解决这就需要沟通,沟通要避免我们仓储有文件就必须就要这样做,因为那是你的目标不是你的工作的方式,你要做到让对方做到和你一样的目标才是最根本。我们仓储公司目的不是把事情推出去,是要规范的做这些事情。

在对办事处的管理观念上以前是以事件的紧急程序来划分事件的优先级,只要是“紧急” 的事情,就要先处理,因此就会出现一种怪现象,大家每天都忙于处理那些“急事”,天天在到处救火,一面忙得焦头烂额,但一面却因为忙而觉得很有成就感,难道这种单纯的、不分轻重的忙是越多越好?这种“忙”越多就表示收获的结果越多?答案是否定的。紧急的事件有很多种,有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有能带来创造价值的和不能的,还有可做的和可不做的,如果你都在忙一些不重要的、不能带来价值事件,那你就算一天忙个24小时,也会颗粒无收,因此,力应该用在关节眼上。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保障,因此必须把安全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必须使每一位员工都清楚地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安全就是珍视生命,忽视安全就是没有道德。办事处在安全方面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安全用品的进货验收、重型机械的使用、外来人员的安全交底、消防警示工作等几个方面。办事处重视日巡视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处理,不留死角.对于不履行安全规定的员工和客户及时进行制止并进行说服教育,避免人为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的损失。

在仓储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我们深信:“变者恒通”!只要勤于脑筋、集思广益,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首先就是要讲成信,自古以来恪守诚信就是衡量一个人行为、品质和人格的标准。做为办事处同样需要诚信,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企业搏击市场赖以生存的前提。

四、下一步重点

工作计划和设想1、办事处员工的管理

制定出符合办事处的目标、指标,并严格按照目标、指标来完成办事处的每项工作。让每位员工深入了解物资仓储公司的服务承诺,了解办事处的目标、指标,使每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地努力工作,以自身工作素质的提高来实现办事处制定的各项指标。

根据各专业保管员的工作内容按照时间四象限管理办法列出工作的轻重缓急,以便更好的安排好每天的工作时间,避免浪费每天的工作时间。见下图所示:

2、培训的管理

培训重点一:根据办事处保管员对材料接收与发放的流程还有误区 ,培训“材料验收、保管、发放“的流程,和其中需要控制的重点。

培训具体措施:采取全员讲解的方式,大家轮流讲解本职工作的流程以及所要控制的重点,然后全员讨论补充不全面的地方。

培训的结果:达到每个保管员从验收到发放整个过程中的每个控制要素真正的理解,并能够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过程控制:随时对材料接收与发放的流程进行监督检查,减少问题项的出现。

培训重点二:资料的管理

具体措施:根据公司下发文件要求让员工熟悉日常资料的整理。

培训结果:让每个保管员学会档案式资料的管理。

过程控制:管理员对资料随时进行检查,减少问题的发生。

培训重点三:在完成公司下发的培训要求以外根据员工的需求增加c类专业知识的培训。

具体措施:根据大家对专业知识的需求进行统计制定培训内容。

培训结果:让每个保管员增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提高业务水平。

过程控制:结合实物进行所培训内容的巩固,进行闭卷考试加强记忆。

3、物资发放与接收的管理

在物资发放与接收的过程中和物资存在很多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沟通解决,各保管员将每天的问题汇总到库长那里,由库长每天总结将问题反馈到物资,负责追踪反馈结果,然后在反馈给各保管员。

每周进行库存分析和统计,定期的将库存信息反馈给项目部让项目部及时掌握动态库存信息、资金占用比例,以便更好的控制库存。

4、经营方面的管理

每月及时的和项目进行结算管理,保证仓储的经营利润。

设想:

1、 现在的仓储公司还停留在原始的仓储保管阶段,以收取保管费用为主要经济收入,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能以物流中心的形式来发展,比如周转材料是咱仓储自己的资产以租赁的形式提供给项目部,是否能将焊条以及四项的东西做为仓储所对项目提供服务一项内容进行调拨来实现仓储的利益,这样物资在仓储集中,然后由仓储根据项目的需求分送到各个项目,在工程结束后进行折价回收。还有在中小型工器具方面仓储公司也以租赁的形式对分包单位和项目提供服务收取租赁费由现场办事处对资产进行管理每月和项目进行结算。

2、 现在的仓库货架大都是由项目上提供,有的甚至是用脚手管搭致的简单货架,外观和实用性都不好,仓储公司能否设计制作适合物资码放和存取方便的轻型货架,以及木制平台。以租赁的形式来收取项目上少许费用,并可以循环使用。这样库房物资的码放既整洁又方便物资的存取,还体现了仓储的专业性。

3、 现在有的办事处办公环境简陋有的距离库房存放场地交通不便捷。库区的规划和建设是否能由咱仓储公司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办公室、综合大棚库、露天材料库、周转材料库的围栏等由仓储公司投资建设,以租赁的形式来收取项目的费用,以便更好的为项目服务,体现仓储公司管理的专业性。

第7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战略目标实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84-03

大同超高压供电公司成立于1982年,是华北地区最早的超高压供电企业之一,是我国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重要运行维护单位,肩负着晋北、蒙西电力东送首都北京的光荣使命。目前,管理着23条2492公里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1座500千伏开闭站、2座500千伏串补站。公司下设10个职能处室、4个管理中心和4个生产单位。截止2011年底,公司在册职工381人。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确保了安全可靠供电。为了实现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一强三优”,打造绿色电网,创建和谐企业,建设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绩效管理作为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探索适合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必要。

一、现状分析

2006年大同超高压供电公司开始推行绩效管理,当时的绩效管理主要是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也仅限于月度奖金的发放。2009年度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开发了ERP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并在全网推广应用。公司开始应用绩效考核系统进行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是:

(一)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缺乏统一性

在绩效考核上员工采取自我保护的态度,自评分接近满分,基本上失去相互比较的意义。在员工360°考评上,抱着一团和气的态度,以求自保,评优时出现“轮流坐庄”的现象;在对部门负责人的评议上,那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评议的平均分数明显低于那些工作四平八稳的干部。由于不对绩效管理缺乏能系统的看待,绩效考核,只是为管理者提供简单乏味的绩效考核表,空洞且缺乏说服力。

(二)考核内容与企业战略脱节

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由考核人对员工进行打分并排序,从而最终确定员工的绩效等级。在这样的考核方式下,考核内容与企业发展战略完全脱节,难以体现企业发展要求。同时,由于个别绩效内容难以区分绩效优劣层次,考核人极易在衡量员工绩效表现的过程中产生从众心理或者不自觉地夹杂其他因素,从而影响绩效考核的公信力。在以战略为导向的管理时代,绩效管理已成为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测评与监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绩效考核内容的设计必须以战略为导向,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三)绩效管理仅仅被视为一种专业技术

员工对考核的态度很不认真。人力资源部门费尽力气制定的考核制度,希望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区分出员工工作的优劣,引导员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但往往事与愿违,考核的结果大家都差不多,而且考核结果对员工个人几乎没有任何影响。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没有将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其他业务相配合,单纯将绩效管理作为一种专业技术。

(四)轻视绩效管理的过程,流于形式

只重视绩效管理的结果,忽视绩效管理的过程;绩效考核只是一系列的制度以及实施过程,考核结束了就将结果放在一边,并没有用于改善企业管理。绩效管理实际上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二、绩效管理研究的原则

(一)整体规划,科学化、流程化的原则。强化绩效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整体设计管理模式。

(二)正激励原则。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激发员工潜能,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以人为本”的原则。绩效管理需要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管理的实施,要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决不能给员工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规范日常绩效管理

1、建立健全绩效管理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成立了绩效管理委员会。绩效管理委员会是绩效的最高领导机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公司整体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确认公司绩效考核指标;负责研究和审定公司绩效管理原则,审查公司绩效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负责对公司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最终审查;负责组织审查公司整体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方案;负责组织对绩效管理及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听取各单位(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绩效管理及考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负责审查公司整体绩效管理及考核标准;负责审查公司绩效考核结果使用方案。

修订了《大同超高压供电公司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和按照职能划分的14个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考评办法中明确了绩效考核工作中各级组织、人员的职责,明确了考核人和被考核人,规定了考评周期、流程。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公司领导为其分管的专职的副总师、职能(中心)部门和生产单位行政正职的考核人;公司分管党务工作的领导为支部书记的考核人;各职能(中心)部门正职为其所在部门员工的考核人;生产单位行政正职为副职、综合办主任、班长的考核人;综合办主任为综合办成员的考核人;班长为班组成员的考核人。考评周期为季度考评。考评实施从上至下的考评方法,各部门组织进行季度绩效目标的设定、月度回顾工作,考评期末绩效管理办公室召开季度绩效考核会,对公司各部门一个季度的整体工作展开绩效考核,并将考核情况汇总上报绩效管理委员会,绩效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平衡各部门的考核结果,绩效管理办公室在公司内部网上公布公司的考核结果,各部门根据公司的考核结果组织对部门人员的考核,最后将考核结果上报公司。

按职能制定了安全保卫、安全生产、交通安全、财务、生产技术、发展策划、行政管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人力资源、企业和谐稳定、后勤、审计、纪检监察、物资供应、信息化共计14个囊括127项考核内容的的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考核办法及分值,为了和ERP绩效信息系统相对应,每一个实施细则的正常分值总分为3分,最高分值不超过5分。每季实施考核时,14个专业负责人对公司16个部门逐一、逐项进行评分,各部门最后得分为:各专业考核总和÷考核专业数,部门考核总分为:部门得分×部门人数。各部门实施考评时总分不得超过公司考核的总分。

2、建立健全绩效指标管理体系

(1)分级建立绩效指标。建立公司级绩效指标。每年年初,根据上级单位与公司签订的企业负责人绩效责任书中的指标结合公司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确定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建立部门级和岗位级绩效指标。为了保障年度绩效目标的实现,公司将各个目标进行了分解,分解到各个部门,各部门按照公司的目标分解建立部门级绩效指标,并将绩效指标分解到各个岗位。组织人员采集绩效指标数据,维护到ERP绩效考评信息系统中,便于全年的绩效考评工作;(2)建立指标维护管理体系。明确了公司绩效管理员负责公司绩效指标库的维护。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部门绩效指标的管理。

3、建立健全绩效运行管理体系

公司各职能(中心)部门的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工作,应用绩效考评信息系统进行(即ERP绩效考评模块)。

生产单位的员工、管理中心的非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考核内容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生产一线人员,公司采取按季度的频率进行考评,每季季初,各部门组织本部门员工进行季度绩效目标的设定工作,月初组织进行目标回顾,查找目标完成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制定纠偏措施,季末公司公布考评结果,各部门组织进行目标监控、评分工作。

4、健全绩效结果应用体系

绩效考评结果应用于以下五个方面:季度绩效奖金的发放、应用于岗位薪级的调整、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优秀员工的评选、应用于教育培训。

(二)特殊绩效公司给予嘉奖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技术含量高、不易实现的企业战略目标,以及涉及公司荣誉的项目,公司制定了《大同超高压供电公司特殊绩效奖励办法》,对在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的集体和个人公司给予嘉奖。奖励项目包括14项,奖金额度最低为500元,最高为60000元,奖励人员包括公司主业、多经和劳务输入人员,此举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量化评价员工绩效

制定年度绩效评价办法。此办法的评价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业绩评价,对事不对人的原则;逐步完善的原则。年度绩效评价分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年度绩效评价分=日常绩效考核分×70%+业绩积分×30%。按照年度绩效评价分确定年度绩效等级。人员切块开展评价,切块为:中层正职、中层副职、管理人员、生产一线人员。年度绩效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管理人员不超过15%,一线生产人员不超过20%。其中规定年度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评价为A级:发生有人员责任的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各级检查查出有违规问题的;发生违规行为给公司造成影响的;年出勤率低于95%的;公司决定的其它事项。年度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评价为D级:参与组织、教唆他人参加组织者;被新闻媒体曝光、被投诉问题,严重损害公司形象经查证属实的直接责任者;反映问题经有关部门解释不听劝阻,无理取闹、越级上访,严重损害公司形象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者;交通事故负全责并造成重大损失者;严重违背社会公德被公安机关治安处罚的当事人;事假累计一个月的;公司决定的其它事项。

四、成果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一)实现了全员绩效管理的目标

2010年度,上级单位明确提出实施全员绩效管理的目标,依据当时的考评模式在大同超高压供电公司难以实现,原因如下:1、基层单位的生产一线人员并未和机关管理人员一样,人手一机配备了计算机,ERP绩效考评信息系统难以在基层单位推广;2、公司为输电线路、串补站的运行、维护单位,一线人员几乎所有的工作日在野外、和远离公司的串补站,绩效考评信息系统应用中的时效性难以完成;3、一线人员的考核指标难以确定。新修订的考评办法大胆的采用同样的考核模式,不同的实现方式,即:管理人员采用信息系统,基层人员应用电子表格,管理人员指标考核、一线人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使一线人员的参与进了绩效考核工作,实现了全员绩效管理的目标。

(二)促进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年初上级单位签订的《企业负责人绩效责任书》成为了公司年度的奋斗目标,经过目标分解责任的层层传递,分解到了具体的岗位,但一些工作量大、技术含量极高的指标成了烫手的山芋,每年需要分管领导多次做工作、协调,才能分解下去,特殊绩效的奖励办法的和实施,极大的激发了员工争先创优积极性,2010年度发放奖金16.6万元,2011年上半年发放7万元,促进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绩效评价有了依据

日常绩效考评结果,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全公司员工的考评结果一样,等级无法确定,新制定的评价方法采取日常绩效考核和业绩积分的办法,使考评结果有了差距,并且采取了不同人员切块排序的方法,比较公平合理,等级的确定为日后升薪、评优、教育培训、职务晋升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四)优化了绩效考评流程

成果实施之前公司的绩效考评流程比较单一,年初签订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责任书,年末组织各专业进行评价。普通员工的绩效是每季进行一次,仅限于直接主管和被考核人。一年之中各指标的完成情况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领导的意见难以贯穿其间。新的绩效考评流程为,每季度先召开绩效办公室会议,所有专业对各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经过绩效委员会的认定之后,公布考评结果,各部门再组织员工进行考评。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2014年工作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公司二届二次职代会精神,一手抓经营,一手抓转型,以全员营销为第一要务,以员工增收为第一追追求,进一步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增强客户经理履职能力,稳住主营,拓展非盐,积极推进门店建设,强化盐业市场监管,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盐业系统的领头羊。

二、2014年经营目标

1、营业收入3800万元(其中非盐集采482万元),力争4200万元(其中非盐集采500万元以上)。

2、利润总额80万元,力争100万元。

3、销售各类盐品38860吨(其中320克小包装碘盐3545吨、250克绿标盐1610吨、营养盐545吨、其它食盐21000吨、小额工业盐11900吨)。

4、建成直营店4家。

5、净资产收益率确保3.72%以上。

6、资产负债率确保42.16%以下。

7、综合费用率确保23%以下。

8、碘盐市场评估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力争98%以上。

9、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三、2014年重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全体人员工作活力

从去年开始,市公司已将县级公司的经营指标完成情况与所有人员的薪酬挂起钩来,我们今年完不成或者完成不好市公司下达的经营指标,那将影响所有人的薪酬收入,因此我们今年只有背水一战。如何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全体人员的工作动力,今年必须大力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以分配制度为抓手,以经济杠杆为“撬棒”,助推全年经营指标的完成。一是在收入分配上进一步向营销一线倾斜。凡完成盐品和集采非盐商品任务直配直送的小包装客户经理,年薪酬收入可达到11万元以上。二是在分配形式上多样化。实行一岗一式,打破过去基本薪酬加效益薪酬的办法。今年小包装盐品客户经理采取基薪加提成加奖励的办法;工业盐及盐化产品客户经理采取基薪加提成的办法;非盐商品客户经理和大包装盐客户经理的营销费用采取提成的办法;如海分销站人员,凡能计件的均实行计件工资制。三是完善制订岗位责任制。在《公司2014年度员工工作岗位设置和薪酬分配改革实施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订相关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将薪酬收入量化到工作指标、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等内容中。四是实施员工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工作考核办法。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按照《实施办法》和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改变过去拉关系测评,凭人情打分的庸俗现象。在继续健全完善员工工作共性考核的同时,要在员工工作个性考核上出新招。一要切实治理个别员工身上存在的“不把岗位当回事”的惰性思维,员工薪酬既要与工作岗位挂钩,更要与工作绩效挂钩,把员工引导到爱岗敬业的轨道上来。二要切实解决工作马虎的失职现象。三要切实解决按传统作法办事不动脑筋的行为举止,对造成公司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的要追究员工个人经济责任。

(二)发挥行业营销优势,做精做细主营业务

食盐专营政策在国家尚未取消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后食盐专营政策,继续发挥食盐专营优势,稳住主营,为保障职工生活和公司生存发展积蓄财源。一是根据市公司下达的口食盐指标,增加食盐新品种,提高优质食盐销售量。在营养盐销售上,今年要推进销售再升温。根据销售时间节点,大力开展营养盐系列促销活动,跟进老客户,拓展新用户,在创新营销渠道上下功夫,在寻求合作伙伴上求突破,做到既要稳步扩大营养盐市场份额,又要保障食盐市场有序供应,确保销售600吨,力争销售800吨,力求通过营养盐销量的增加,提升食盐的营利能力。在250克绿标盐销售上,要做好宣传推广和市场普及工作。在250克绿标盐投放市场前期,要顺应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要求,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推广,使消费者认可。通过大超市引领、小商场跟进,城镇为主、农村为辅,引导消费者自觉、自愿、主动购买。在320克小包装碘盐销售上,今年要运用好销售策略,既要讲政治,保稳定,又要与营养盐、250克绿标盐以及集采非盐商品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弹好“钢琴”,切忌硬性搭销。二是切实抓好大包装盐产品的调进和销售工作。业务营销线要根据用盐户的生产情况和用盐季节、周期等情况,备足库存,做到未雨绸缪。在大包装食盐、工业盐及盐化产品销售上,大包装盐品客户经理要深入用户,了解用户的基本情况,积极主动地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工作,加强客情沟通,把用户牢牢掌握在公司手上。同时要做好盐品和盐化产品的货款回笼工作,及时化解经营资金风险。

(三)大力推进全员营销,努力完成非盐指标

从08年开始开展非盐商品经营以来,我司已历经了三个年头,从中尝到了经营非盐商品的艰辛苦辣。省市公司为应对盐业体制改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要求工作重心从偏重主营向侧重非盐转变,今年非盐商品经营要立足于“扩量提质”,实现倍增计划,我司要完成市公司下达的564万元非盐集采销售收入,毛利率还要达3%以上,这是我司经营工作的一大难题,为完成今年的非盐集采指标,要改变过去完全依赖经销商的做法,要从全体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上实现思想真解放,创新求突破,不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会上念念,而要开展全员营销活动,实行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层层分解和众人添柴火焰高的指标落实,才能完成今年的非盐集采工作任务。一是要通过营销网络渠道营销。非盐商品的市场定位主要在农村,要充分发挥经销商以及小包装盐品和非盐商品客户经理地缘的优势,增加非盐集采商品的销售品种和数量,为全面完成非盐集采任务“挑大梁”。二是要向餐饮业推销。作为准中等城市,城镇餐饮业发展比较迅速,要挨家挨店上门走访推销,一旦公司的非盐商品打进,就要做好跟踪维护工作。三是要向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促销团购。全体人员要充分挖掘各自的人脉关系,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日活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向职工发放福利的机会,来推销非盐集采商品。四是向用盐企业销售。我市用盐企业较多,尤其食品加工企业占比不少,是的一大独特优势,要通过走访用户,为用户服务的同时推销味精等非盐商品。只有通过全员给力,全员营销,全面出击,才有可能完成今年的非盐集采指标。

(四)加强盐业市场监管,保障盐业市场稳定

尽管近年来盐业体制改革的呼声逐年增大,但盐业市场尚未放开,盐业体制改革的变数目前尚未确定,为切实履行好政府赋予我们盐业市场监管的职能,我们要按照“一天不放开,一天不放松”的要求,切实监管好盐业市场。牢固树立“食盐安全无小事”观念,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为此,面对面广量大的盐业市场,我们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来维护盐业市场的稳定。按照市公司要求我们公司增设了盐政执法职能主管岗位,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监管,保持盐业市场的持续稳定。今年,一是要加强盐业法规等方面的宣传。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食盐安全知识、碘盐健康知识、盐业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在媒体上适当进行食盐专营、食盐安全等方面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盐政管理的主导氛围,为食盐市场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在进一步提高日常监管工作有效性的基础上,主动会同公安、卫生、工商、食药品等部门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切实形成食盐监管全力,依法打击非法经营食盐和工业盐等违法犯罪行为,净化食盐市场。加强肠衣盐、卤菜加工用盐等盐品流入口食盐市场。三是充分发挥客户经理“一岗双责”作用。客户经理既是业务营销员也是盐政管理员,充分发挥在各自片区的有效监管作用,作为局(公司)执法力量的有力补充。要通过市场访销、盐品送销等活动了解食盐市场,要通过食盐送销数量的增减变化分析食盐市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局(公司)报告,为掌控好本区域内的食盐市场尽责尽力。四是有效规范盐品送销过程中的内部行为。加强盐品送销源头上的管理,认真总结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创新管理办法,防止工业盐流入食盐市场,杜绝送货员私送或私卖盐品现象的发生。加强口食盐市场的管理,禁止片区之间相互窜销。严肃内部纪律,切实保障食盐市场的有序供应。

(五)积极推进门店建设,探索转型发展新路

随着商贸流通连锁经营新型业态的迅速发展以及盐业体制改革的变数增大,传统批发经营模式已经走进死胡同,开展连锁经营是时代潮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当下,迫切需要我们另辟路径寻突围,转型发展走新路。今年,市公司下达我司必须完成直营店4个,尽管我司经营人手少,办起来也未必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这是必成指标,更是转型发展的希望所在。今年在门店建设上,一是要克服畏俱害怕心理。我们不能老是光说不做,首先是自己要战胜自己,不进行大胆尝试就探不出一条新路来,即使失败了只要及时纠偏仍可挽救,毕竞食盐还未放开,现在还有一些资本,到时食盐放开了再去试就晚了。二是积极探索办店形式。我们可以利用公司现有房屋资源,通过向社会上寻求经营人员进行合作办店;也可以借助超市、商场与其合办“店中店”、“场中店”,通过设立专柜等形式,重点销售集采非盐商品。三是加快建店速度。要加快推进门店选址、寻找合作对象等一系列开店筹备工作,计划二季度建成2家,三季度再建成2家,力争在市公司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争取市公司的办店补贴。四是继续发展加盟连锁店。在去年的基础上,重点在乡镇超市优化布局加盟店,通过加盟网络的覆盖延伸,提高我司非盐商品销售的品种和数量,为完成全年非盐集采指标,再添一把“火”,为公司转型发展再探一条新路。

(六)大力推进精细管理,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面对今年高位运行的各项经营指标,要保位争先,即要在盐业系统年终排名中保四争三,确保职工总体收入不下降,光靠蛮干不行,必须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以管理促规范,以管理促效益。公司全体人员要进一步强化“营销为第一要务”的意识,一切工作围绕营销转,后勤工作围绕一线转,公司科室工作围绕业务转,分销站工作围绕服务对象转,形成全员服务营销,全员参与营销的强大合力。今年,一是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以分配制度为抓手,结合员工各自岗位,完善制订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由柔性推动转变为强制执行,改变“要你做”为“我要做”的自觉行动。二是管理敢于动真碰硬。以管理制度为手段,坚持会管敢管,善管真管,从领导班子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三是切实压缩非经营性费用。全体人员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招待费、旅游费及服装费等各项非生产经营性支出,在过节费、福利费的发放标准上,将根据市公司的规定执行。四是加强考核管理。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认真抓好督查督办工作,做到督查考核制度化,切实改变过去满足于会议提要求,会后无督查督办的现象。今年要加强员工的个性化考核,凡是已订立的考核办法、经济责任制等要考核执行到位,不流于形式,该给职工的全部兑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五是加强安全管理。要树立安全生产至高无上的经营理念,时刻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促进安全生产由“全员参与”向“全员责任”转变,由“被动执行”向“主动负责”转变。

(七)大力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为公司生存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第9篇

一、充分认识深化滁宁合作的现实意义,加快推进东向发展

1.滁宁合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自滁宁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全市上下积极行动,与南京各有关方面进行洽谈对接,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交通瓶颈得到缓解;产业融入不断加深,接受产业转移初见成效;市场对接进一步深入,商贸旅游合作愈益密切;科教合作领域拓宽,社会发展合作全面推进;滁宁互访交流活动经常开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几年来,滁宁合作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今后全面融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滁宁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条件。当今以城市群、经济圈为标志的区域经济竞争,已成为新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市作出的融入南京都市圈、接轨长三角的决策部署,正是顺应区域竞争发展的大趋势,推动加快发展的大战略。特别是近年来,南京市明确提出了“加快跨江发展,建设五个中心”的战略决策和发展思路,并提出要在基础设施、产业转移、商贸流通、信息交流和旅游资源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与的合作和推进力度,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南京实施跨江发展,扩展战略腹地,为我市接轨南京、融入南京、借力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滁宁合作的现实意义,更加自觉、主动、全面地做好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各项工作,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赢得发展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3.深化滁宁合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规律,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资源配置和体制机制等方面与南京都市圈实现全方位对接,努力把建设成为南京及长三角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商贸物流集散、旅游休闲度假和科技成果转化五大基地,以整体提升我市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主动全面、深层立体的要求,努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整合资源,深化对接合作,加快融入进程,全力开创滁宁合作新局面,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深化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对接与合作,拓展发展领域和空间

4.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高起点编制“交通对接”工程规划,加强区域交通网络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协调衔接,加快构筑航空、公路、铁路、水路协调发展的运输体系,实现与南京的交通同网。高质量完成蚌宁高速公路连接线、宁淮高速公路汊釜连接线工程。加快滁宁快速通道工程项目的工作进程,争取年内开工建设。积极做好104国道至汊河集路网恢复工程,推进汊河大桥的改扩建工程。加快改扩建滁宁之间重要的边界连接公路,尽快完成滁宁沿边乡镇所有渡口改建桥梁。着手研究规划滁宁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加大滁河、清流河入江经济航道和汊河集船闸改建力度,认真抓好滁河疏浚及滁河防洪保安合作和清流河治理工作,充分发挥清流河、滁河入江通海的黄金水道作用。进一步加强滁宁公路运输经营合作,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积极做好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和滁马(鞍山)、滁扬(州)、明(光)徐(州)、滁淮(南)高速公路及宿(迁)扬(州)高速天长段等境内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合服务工作,整体改善交通状况,全面实现交通东向对接。

5、加快发展大型物流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抓好枢纽性、综合性的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建设,成为南京"北扩"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和南京物流分中心。在重要交通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与南京规划建设的大型物流基地相对接,借助南京物流业先进的服务、管理、配送和技术应用等优势,引进南京物流企业来滁投资设点,打造都市圈江北物流区域性配送中心和产业基地型物流中心。利用我市农副产品和轻工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都市配送型物流。依托我市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产业基地型物流。加强物流业基础工程建设,大力培育物流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运输、仓储、装运、加工等产业,构筑物流信息平台、交通运输网络和服务组织体系。鼓励现有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物流组织方式和运营流程创新,不断提高物流综合服务水平,努力成为区域物流中心的重要节点。

6、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区域通信网络建设及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建设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与南京及长三角地区信息资源互通共用。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加强政府的内部信息平台及面向企业、公众的外部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与区域公共信息平台的交流合作,推进通信管线和网络的互联互通。加快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改进网络运行环境、信息平台和数据交换系统,开发和利用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信息资源,促进政府各部门间及政府与公众、企业的信息共享。加强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提高系统信息集成、一体化服务和网络使用的水平,深化滁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合作,加强政府门户网站信息交流,共同建设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电子商务及信息交流的公共平台。做好"中国长江网·网站"的维护更新,增加宣传信息量,加强技术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滁宁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享新机制。

7、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我市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东向发展的重要平台。要不断创新园区建设思路,努力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经营管理水平。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突破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改善园区投资环境,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改革园区管理体制,市城东工业集中区划归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领导,统一开发建设。加快现有开发区和城东工业集中区一期规划内建设项目的填平补齐,做好亮化、美化和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抓紧规划建设蚌宁连接线东西两侧新的工业园区,尽快形成市本级50平方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框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积极建设南京产业园。按照快捷、优质、高效的要求,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职能,完善功能,扩大权限,真正做到园区内的事园区办。加快北环路南北两侧开发建设,支持琅琊区设立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工业强区步伐。支持和帮助汊河新区快速发展,积极申报汊河新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主动融入南京跨江发展,更好地承接南京都市圈汽车、化工、建材等产业转移,努力建成南京江北发展板块的有机组成部分。

8、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按照南京都市圈6-2010五年建设规划纲要,做好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衔接工作,在城镇体系、功能分区、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流动等方面与南京都市圈实现大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积极开展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城市环境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滁宁公交线路对接,加快建立城市交通信息查询和购票系统联网,逐步实现"同城市民待遇"。认真规划实施以滁城为中心、全椒和来安为两翼的"大"战略,加快推进"大"建设。以建设皖东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大滁城建设力度,优化城市布局,加强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和景观公园建设,强化环境治理,提高城市品位和整体建设水平。按照滁城南移东扩的规划要求,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城南新区建设,启动政务中心和南谯南路建设,搞好与全椒城北工业园区的对接;加快蚌宁连接线工业园区建设,加速与来安工业新区的对接。加大各县市城区建设力度,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以推进城镇化为目标,大力培植经济强镇,加速产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支持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加快发展,建设一批沿边型、旅游商贸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综合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三、加快产业和社会事业对接与合作,提升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9、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围绕我市汽车、家电、化工、纺织、非金属矿加工等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加强产业对接合作,推动优化升级。通过推进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建设,重点规划实施工业百亿产业、百户重点企业、百个重大项目"三百工程",锻造工业化"脊梁",带动提升全市工业化水平。不断完善家电产业创新机制,提高研发、生产、配套能力,形成完整的家电产品产业链。抓住南京市规划建设江北地区重化工产业集聚区的机遇,采取配套推进的方式,积极发展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领域的配套产业,打造汽车零部件加工及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积极支持汊河宁北汽车配件工业园建设,推进滁宁装备制造业对接。加强滁宁纺织业合作,提升人造纤维、纺织机械、产业用纺织品等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积极引进食品保鲜、加工、制造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加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冷冻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合作,做大我市食品产业。充分利用南京研发中心和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先导区的优势,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协作机制,鼓励我市企业与南京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合作,加快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发展水平,促进环保产业、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10、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型农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全面合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成南京江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围绕南京市江北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投资项目,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加强与南京农林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南京及长三角地区相关企业合作,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建立农产品定期会展机制,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南京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合作,在南京设立我市农产品交易窗口,加快乌衣农贸大市场建设。加强农业信息沟通和会商,推进农产品质量互认市场准入,拓展市场流通绿色通道,加强农业执法合作,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扩大我市农产品在南京及长三角市场的销售份额。

11、努力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抓住南京市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和鼓励商贸大企业实施品牌扩张的机遇,引进先进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吸引大型商贸企业和品牌连锁前来经营,不断提高我市商业层次和服务水平。以现代商业理念构建大商贸格局,加快滁城商业聚集度,努力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培育发展县级商业集中区,提高县域商业集聚和辐射能力。大力发展区域性专业大市场,建立农产品批发销售网络,推进各类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打造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集散地。通过引进、规范、提高,促进我市宾馆、餐饮、休闲、娱乐业上档次、上规模。鼓励南京担保公司在我市拓展业务,促进我市担保行业快速发展。调整和充实市财经领导小组,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成立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密切与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南京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驻宁金融机构来滁拓展业务,推进滁宁支付系统、诚信系统一体化发展。加强流通市场监管合作,建立商标保护、消费维权、经济办案等协作机制,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资源共享的市场环境。

12、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都市圈旅游规划格局,打造都市圈内集生态、休闲、度假、文化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加强景区景点资源开发,加快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密切与南京旅游业的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景区景点串联和配套体系建设,联手推出明文化访古游、绿色生态游、休闲度假游、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旅游多元化投入,引进战略投资,改革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构筑新型旅游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我市已加入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的有利条件,借助发达地区的市场平台,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及长三角旅游业界的交流合作,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创新推介促销手段,推动A级景区连线,打造都市圈无障碍旅游区,加速融入长三角旅游网络。

13、积极推进科技人才与社会事业合作和发展。依托南京优势科技资源,强化科技合作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协作机制,鼓励企业与南京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推动两地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把我市建设成为科技研发应用和推广基地。充分利用南京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加强教育合作,争取驻宁高校来我市设立分校或联合办学。建立人才交流机制,选拔优秀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中青年干部到南京等都市圈城市学习、挂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专业人才来我市任职、兼职。进一步加强滁宁宣传、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两地新闻媒体协作互访、联办节目,开展广电网络互联协作,引导和鼓励南京企业前来投资文化产业,促进两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合作,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资源共享机制。

四、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保障滁宁合作顺利推进

14、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滁宁合作是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各级各部门要把融入合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市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与市招商局合署办公,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抓好滁宁合作相关工作的联系和协调,定期信息,搞好督查和考核。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搞好对口衔接,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狠抓措施落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把滁宁合作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5、加强联系交流,完善推进机制。加强滁宁双方各级领导层之间的联系与互访,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间多层次协调机制和各行业交流机制。市里每年组织一次滁宁高层互访活动。充分利用南京都市圈市长论坛、联席会议等平台,加强与都市圈其他城市领导接触,沟通重要信息,推进整体合作。深化部门对接,加强对南京的研究和沟通联系,增强对接融入的主动性。深化各县(市、区)与南京缔结友好区县关系,推动两地间密切交流与协作。主动参与南京地区举办的各种活动。积极邀请南京有关部门和企业来我市参加各类经贸及学术、节庆活动。充分发挥各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和地域商会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加强沟通联系,共同推进滁宁合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