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拓展活动总结发言

拓展活动总结发言

时间:2022-10-26 12:0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拓展活动总结发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拓展活动总结发言

第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人物形象有效建构

崔峦老师曾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格外重视树立人物形象。” 沈大安老师也强调:“形象大于思维。”不难看出,领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然而,审视当下的阅读教学,一旦需要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数教师往往会建立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式讲解。十有八九会迫不及待地提问道: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则以堆砌形容词类修饰语回答了事。稍好些,不过再让学生把这些修饰语当作标签贴到文本相应位置。至于人物言行举止所透露出来的心理都不去揣摩,言语特色更是无暇品味。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何以使文学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呢?鉴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想具体结合《桥》一课教学案例的分析,就“阅读教学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误区诊断”与“人物形象有效建构的基本方略”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教学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误区诊断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对人物解读形象化,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教学热点。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有效教法,树立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教学误区的存在。

(一)抽象演绎。我们都知道,写人记叙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突出人物形象,把人物形象分析具体,让人物品质呈现出来,把人物形象读丰满。但是,由于写人的文章大多是为了赞扬文本主人公的品质,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将文本中人物品质的抽象分析作为了阅读的重心。

2009年3月至4月期间,笔者参与了由特级教师费蔚组织的区级语文教研活动,并有幸执教了《桥》一课。这篇课文作者――谈歌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整个故事最令人动容之处在于老汉从人群中揪出一个青年,呵斥党员应该让村民先走。村民及时逃离了这场灾难,只有老汉和那个青年被无情的洪水夺去了生命。而他们是一对父子。

作者用极其凝练的文笔,将一位普通老党员无私无畏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但遗憾的是,初次试教,笔者就过于理性的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上,忽略了对老汉这一鲜活人物形象的构建。课后,一位前辈的话令我受益匪浅。她说:人物教学应当留给孩子的是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不应该只是几个抽象的概括人物品质的词儿。

(二)重心偏移。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感受和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领悟作者的心境,从而走进人物形象,这是毋庸质疑的。但以情感见长的教师,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往往会将情感目标凸显,甚至作为了教学的终极目标,致使整个课堂教学徘徊于情感的表面。在《桥》一课漫长的备课、上课与磨课的过程中,有一幕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次试教,我分外卖力。通过自己富有诗意的语言渲染,将课文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极具煽情的结课处理也让许多学生潸然泪下。

课后,我自信满满地向费老师请教,但她的一席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语文阅读教学,归根到底是语言文字的教学。这堂课让学生真正研读老汉言行的有效时间不足15分钟。脱离了语文实践的煽情,不要也罢……”

通过交流,笔者发现在研读“老汉言行”过程中,忽略了最基本的品词析句和朗读等语文实践,将教学的重心倾向到了文本外的拓展延伸上。如课堂上多处抒情音乐的使用,教师大段煽情话语的浸润和文本外感性文字的引用。从课堂呈现的表象来看,在感受人物形象过程中的这一系列煽情举措,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人景分离。写人记叙文一般都非常注重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都会花一定的笔墨描写环境,力求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通过坏境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特征,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然而很多老师在文本解读时,即便熟谙作者的此番写作用意,课堂教学依旧停留在就景析景的层面。

以《桥》为例,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洪水的来势之凶猛,以洪水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能很清晰地发现洪水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危急。故事情节也在这样的环境烘托中,一步步地走向。站在木桥前的老汉是有逃生的机会的,可他就纹丝不动地站着,一站就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老汉一次又一次地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而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那么无私无畏,那么坚定不移。可以说,洪水如魔的影像与老汉无私无畏的光辉形象交织辉映,就是《桥》一课教材编写的精妙之处。

(四)缺乏通感。我们都知道,写人记叙文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要具体。但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面面俱到的分析就是具体,结果常常导致人物形象在蜻蜓点水式的“解”读下,变得支离破碎。

在二次试教时,笔者一心想把老汉的光辉形象分析透彻,结果从一开始就努力让学生说尽老汉的优良品质,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自读课文,从文本中寻找依据。交流反馈时,学生关注的都是自己所阅读出来的一些单线形的人物形象。加上缺乏矛盾点的牵引,难以适时地将学生所获得的一个个零散而肤浅的人物画面有效整合。最终整堂课看似很热闹,人物形象分析得很全面,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

二、阅读教学中人物形象有效建构的基本方略

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从品味语言入手,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借此,笔者想通过《桥》一课老汉形象有效建构的案例研究来谈谈自己的点滴拙见。

(一)从生本角度考虑归纳式教学,在品词析句中构建人物形象。笔者认为“归纳式教学法” 就是教师先用自已真切的文学体验营造文学欣赏的情境和氛围,对筛选出来的文字进行个性化的体验教学。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形成了对语言文字的认同、共鸣后,文字所承载的形象也随之得以立体呈现。

以《桥》一课为例,在试教“萃取言行,感悟老汉如山品质”版块时,笔者试图从主旨出发,集中呈现教学内容。希望通过反复扣击主旨,在学生心中形成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从而感受文章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学设计中,笔者让学生找到中心句“他像一座山” 而后再找哪些语句看出老汉像一座山?教学每一处老汉的言行时,又不忘时时回应中心句,希望形成一唱三叹的情感基调。从教学内容看,能围绕目标选定,主次比较得当,但试教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教学内容的呈现出现了偏差。

从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不难发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比较理性。教师先从文章主旨出发,然后寻找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所采用的是演绎的方式。由于此时学生尚未经历情感体验,即以道德灌输。因此,教学过程机械转化为找句子论证“老汉如山”的过程。即呈现教学内容而非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效果不理想,亦在意料之中。

斟酌再三后,笔者改以“老汉的哪一处言行引起了你特别的关注”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朗读,交流自己感动的句子。从学生的阅读情感切入,贴近学生的情感起点。重点句交流版块时,笔者也未提及老汉的品质,而是让学生结合当时的环境,你觉得老汉会怎么喊?鉴于学生的朗读实际,随即追问“你为什么喊得如此有力?如此急切?”基于文本的阅读,学生从字里行间构建起老汉镇定、威严的如山形象。

记录优秀人物的文章,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进人物,让单薄的文字活化成有血有肉的真人。我想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走进人物的“读”,才能真正读懂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物形象!

(二)聚焦思维与情感的融合点,在对比体验中丰满人物形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对目标达成的作用不同。聚焦重点就是要特别关注对目标达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通过认真研读从中摄入语言的、情感的、审美的、文化的、精神的信息,让学生得以熏陶、滋养。

例如《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段话中一个“揪”字可谓传神地刻画了老汉的高风亮节、不徇私情的党员作风。

(三)集中梳理文本的侧面描写,在回文引读中提升人物形象。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相关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活化人物形象服务的。侧面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正所谓“细微处见精神”,写人的文章一旦少了侧面描写,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四)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特色,在回应板书中升华人物形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章语言的表达特点,许多教师往往将其从课文中剥离出来,孤立的进行传授。难以与形象的感受、情感的领悟相互渗透。而理性的解读和程序化的讲解更是充斥课堂,进而直接导致了对文本表达特色的独特体验缺失。

《桥》整篇文章萦绕着悲壮的情绪,作者走笔至“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几句时,这种情绪被推到了极致。而悲壮气息又是通过短句成段这一写作手法表现出来的。那么,如何将文本语言表达特色的体味与感受人物形象有机地融合?笔者以为,在教学时可以凭借上述教学内容,连带出对文章整体的回顾,通过师生合作、回文串联、重塑意像,真正形成教学的“通感”,使得所有的学生对于文本人物都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形象认识。

三、小结

综上所述,人物形象的感悟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教学中,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不是截然割裂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穿插运用,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所蕴涵的思想感情逐步感受、逐步理解。以一步步缩小他们与文中人物情感的差距,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这样的阅读,人物形象一定可以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 费蔚由《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一课谈教学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