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政职能论文

财政职能论文

时间:2022-06-12 10:23:55

财政职能论文

第1篇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层次性,决定了地方公共产品必须由地方政府来负责提供。从提高公共产品效率的角度来看,地方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而不是由中央政府来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具有空间限制的特点,如公共教育、交通安全、环境卫生等只能是就近的居民才能享受,因此,地方公共产品必须相应地处在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

图中从公共产品效率的角度表明了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来提供,会产生更高的效率。因为地方公共产品的供应不只是与受益范围有关,而且与各地区居民的不同偏好有关。由于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各地居民对地方公共产品的偏好是不同的,对同一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也不一样。最典型的是我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假设东部和西部两地区内的居民分别对本地区公共产品的偏好是相同的。D[,1]和D[,2]曲线分别代表这两个地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其中东部地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大于西部地区。再假定公共产品的人均成本是不变的,为OP,则西部地区居民的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为Q[,1],东部地区居民的需求量为Q[,2]。如果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只可能存在一个供应量即Q[,c]。中央政府为了公平起见,只能在两个地区居民的需求量中取一个折中水平来提供公共产品。这样,对西部地区居民来说中央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超过了其需求,而对东部地区居民来说中央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小于其需求。因为人均成本是同样的,对西部地区居民来说是成本超出收益,其福利损失为ABC部分;对东部地区居民来说,其需求得不到满足,福利损失为CDE部分。从中可见,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是不可取的,会造成各地区的福利损失。

附图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ABC和CDE面积大小与Q[,1]、Q[,2]之间距离及Q[,1]、Q[,2]的斜率有关。也就是说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造成的福利损失大小与不同地区居民需求差异及价格弹性有关。Q[,1]与Q[,2]之间距离越大,福利损失也就越大;需求曲线D[,1]和D[,2]的斜率越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则福利损失也就越大。我国各地区因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差别很大,应该采取分权方式,让各地方政府自行提供公共产品,以减少居民的福利损失,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总之,地方公共产品由各地方政府提供要比中央政府统一提供更有效率。

二、地方政府对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调节作用分析

如果说,在封闭经济系统中,一般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流行的是“政府—企业—个人”三部门经济,那么,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则应该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四部门经济。借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G表示政府支出,T表示政府收入,C1表示中央政府支出,G2表示地方政府支出,T1表示中央政府收入,T2表示地方政府收入。西方国家“政府—企业—个人”三部门经济总量均衡模型如下:

C+I+G=C+S+T(1)

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等式(1)调整后可得:

(C-G)+(I-S)=(T-G)(2)

等式(2)表示社会投资与社会储蓄差额等于政府收支差额。由此可见,政府收支关系对于社会总供求平衡具有很大的调节作用。

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四部门经济总量均衡模型如下:

C+I+G1+G2=C+S+T1+T2(1)

等式(1)调整后可得:

(C-C)+(I-S)+(G1-T1)=(T2-G2)(2)

等式(2)表示消费供求逆差、投资供求逆差、中央政府收支逆差之和等于地方政府收支差额。在宏观经济结构均衡模型和地方经济结构均衡模型中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对于地方经济总供求平衡同样具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地方政府不仅通过自身的收支关系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及其结构,而且可以通过国有地方经济部门或企业的活动影响本地区的消费、投资、储蓄的总量和结构。因此,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提高地方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尤其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已占整个财政支出的2/3,可见我国地方财政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我国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很大,各地的资源和开发程度、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科教、文化情况各不一样,如果集中由中央实行统一调控,难度很大。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只有实行宏观调控的层次化,采取不同的调节方式和手段,才能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有利于统一的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我国地方公共财政的中观调控是服从于中央政府统一宏观调控目标任务下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分级宏观调控,是立足于地方政府管辖区域内实施的宏观调控,我国地方公共财政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本地区经济结构的转换和升级、调整产业结构、选择支柱产业、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起到了中央政府无法起到的作用。地方政府的功能不仅是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的,也是中央政府无法扮演的。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是建立地方公共财政的基础和前提。市场能办到的,政府不必代劳;地方政府能办到的,中央政府也不必代劳。地方政府要办的事情就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而中央政府又解决不好的事情。只有正确界定地方政府的活动空间,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才能改变当前地方财政的“缺位”和“越位”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地方公共财政的框架体系。

三、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决策机制的完善

由于财政的决策过程和收支安排等都是由现实中的政府机构来决定和完成,财政职能的发挥不仅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更会受到政府行为的内在制约和影响,并且因此造成一定的职能偏差或失效。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实际上是由有理性、自私的人组成的,“那些处于掌握决策权的政治和管理地位上的人和我们其他人没有多大差别,他们总想成为个人效用最大化者”,其行为同样受到各种原因的困扰,并取决于“成本一收益”的分析。

1.完善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财政决策的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

缺乏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财政决策的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是我国地方公共财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尽管宪法赋予了人代会在财政活动上的根本权限,但目前除少数的宪法条文、税法和每年人代会通过的预算文件外,就基本上不存在其他财政立法了。财政活动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严重,个别人主观随意决策,乱批条子、乱上项目而导致公共财政严重损失。尽管受到报章杂志的揭露和谴责,尽管各种政府报告、决议及其他文件也三令五申要求克服与改进,但这些和随意决策的作风至今而无法杜绝,这表明了社会公众对财政权限的制约能力仍是相当软弱的。目前,我国财政法的主要部分是由国务院颁发的各种有关财政工作的行政法规所组成,这种行政机构自己颁布法规自己执行的状态,也削弱了社会公众对财政活动的制约监督能力。

因此,要完善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财政决策的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首先要提高国家预算的透明度。除了牵涉国家机密的项目和金额外,其余的各收支项目和金额,以及具体的编制依据和考虑等,都应向社会公布。要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地方财政的各项安排和实施结果都必须公开,决不能暗箱操作。要不断提高地方财政支出过程中的决策水平,就必须加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完善我国财政活动中的社会监督机制。对于独断专行导致的财政工作严重失误,再也不应仅以“交学费”来搪塞了。只有真正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行政、司法责任,才能确保人们小心谨慎地依据客观的市场要求去用好财政权力。

2.完善各级人代会与各级政府间相互制衡和约束机制

要强化地方各级人大的公共选择作用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作用。在目前条件下,尤其要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公共选择作用,以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和随意性。作为权力机构的各级人代会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监督财政活动的机制。目前,从各级人大所审批的预算草案看,仅列出了收入和支出几个大项目的数字与说明,不能对各具体项目进行较详细的审查、修订乃至否决,只能被动通过各级政府的预算案和决算案。在财政支出上,各种铺张浪费、违纪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人代会也无法对财政工作进行强有力的质询,更不要说追究相应的法律、行政责任了。

因此,必须完善我国财政决策中作为权力机构的各级人代会与其执行机构的各级政府间相互制衡和约束机制,才能确保各地区人民的意愿能通过政治程序得到真正实现,才能克服少数人主观随意乱决策的弊病。只有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后,我国财政理论才有可能借鉴西方财政的有关理论,转入如何把握并遵照社会公众的根本意愿来开展财政活动。

3.建立起地方政府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

建立地方政府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首先要建立行政官员考核机制及干部任免机制。地方政府在建立丰功伟绩的同时,又发生这样那样的偏差,原因何在?除了涉及社会公众监督的机制不健全外,与行政官员绩效的考核标准和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因为考核标准和方式对地方政府尤其是决策层的负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着对他们的评价和奖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考核机制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起着导向功能。对地方政府来说,除了地方利益外,还有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或政府财政决策人的利益。地方政府由地方干部组成,是经济工作的行为主体,他们有其自身的利益,是利益主体。这种个人利益对地方政府的公共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地方干部的任免问题。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干部任免基本上由上级决定,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也来自上面,而非政府组织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和监督是较弱的。因此,形成对政治权力运作的根本约束限制机制及其相关的政治制度与程序,是确保财政运作符合市场根本要求的关键所在。另外,对决策人员的资格也要进行严格审查,他们既要有较高的预测、决策水平,也要受到责任与风险的约束,要从制度上把决策人员的责权利结合起来。

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因此,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分级宏观经济调控是地方政府资源配置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方政府的任何决策管理行为偏差都必然影响其资源配置职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利用市场和社会舆论对地方政府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通过政治程序和制度规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加以约束和规范,从而提高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决策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沈立人.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2]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张馨.论我国财政与政府行为的具体关系[J].管理世界,1996,(3).

第2篇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函及作用

政府采购也称政府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的需要,或为公共提供公共服务,以公共招标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财政开支单位统一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行为。其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和自由竞争。

(一)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公共支出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

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15%,欧盟各国政府采购额约占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美国政府每年的采购规模为2000亿美元,占其GDP的3%.

(二)政府采购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供给制”和“控购制”的本质区别

政府采购制度虽然在国际上普遍实行,在国内也有一些省、市正在试行,但对于国内多数地方来说还是一件新生事物。人们很容易将其与我国以前的供给制和控购制相混淆,认为有相似之处,其实它们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政府采购不是供给制。在供给制条件下,财政是选购商品的主体,使用单位只能被动地接受商品。而实行政府采购制度,财政只是监督商品的采购过程,使用单位不仅要参加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商品的主体,它是所购商品合同签署的甲方单位。

2.政府采购同样不是控购。从目的上看,最初实行控购的主要目的,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控制社会集团需要,平衡供求矛盾,防止与民争购。政府采购的主要目的是细化预算、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从管理的手段看,控购管理主要是通过直接的行政手段实现的,即分配指标和审批;政府采购的管理主要是通过间接的规范采购方式和财政监督来实现。从管理范围看,控购针对的是某些具体的商品;政府采购针对的是政府对所有的商品、工程和服务的购买,没有具体品目的限制。从管理的单位看,控购是管理所有社会集团单位,而政府采购主要针对财政供给的行政事业单位。

3.政府采购制度不是财政垄断采购事务、改变支出单位的既得利益。各单位仍是采购主体,财政部门只是制定统一的规则和标准的程序加强对财政资金由价值形态向实物形态转变过程的影响、监督和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发挥规模购买优势

在市场经济下,各供货商为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竞争十分激烈。政府采购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竞争条件,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目前的分散采购,由于购买批量小,不仅无法利用这个竞争好处,而且由于难以从厂家直接进货、享受不到节省批、零两道环节成本负担的好处,极大地提高了采购成本。

(二)给以公谋私者提供可乘之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为了销售,常常采取各种利诱手段,诸如给回扣、送礼品等等,诱使采购者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因此在分散采购的情况下,一些素质差的采购人员就有可能在“糖弹”面前落马,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损失,腐蚀了干部,毒化了社会。

(三)财政拨款后由各单位自行分散采购,增加了支出控制的难度

财政在钱分出去后,常常是购买什么,购买多少,去哪里购买都无法控制,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并且导致财政部门仅仅是一个“出纳”机构,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因此削弱了财政的职能。事实证明,忽视监督是造成财政支出管理长期不力的关键原因之一。政府财政支出浪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及腐败行为的产生都直接反映了监督环节的薄弱。

三、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内容

凡是政府出资的支出行为,均应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如: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办公设备、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以及构成固定资产的设备、房产以及使用较多、规格一致的低值易耗品等;在支出范围内为开展公务而发生的大额大宗批量性消费行为,主要是机动车燃油、维修、保险、外事接待各类会议以及部分可以利用市场竞争开展的劳务。

(一)会议费管理方面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一些接待条件好、价格合理、服务良好的宾馆,作为会议、接待的定点单位,使举办会议单位获得服务周到、价格低廉的劳务,从而达到大幅度节减会议费、接待费支出的目的。

(二)车辆管理方面

1.购车方面。具体操作办法为:根据各单位申请,结合政府财力情况,报领导审批后,集中购置,招标竞价,择优成交。

2.定点购油。面向汽油销售单位,招标选择一批服务好、价格低的供油单位,作为单位车辆定点加油站。

3.汽车修理流动定点。选择一批技术过硬、价格优惠的汽车修理厂家,作为单位车辆定点修理厂,每年进行考核,流动定点,一般可节约15%的费用。

(三)设备购置方面

各单位新增微机、复印机、打印设备;各医疗单位新增大型医疗器械,公检法司系统新增化验鉴定设备等设备购置,如果统一采购、招标购买,可节约支出20%以上。

(四)房屋修缮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的修缮支出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一个难点,也是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方面的一个难点。对这些项目实施招标办法,既可增加工程的透明度,便于各方共同监督管理,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又可节约大量资金,据安徽等地的经验,综合节约率可达30%以上。

(五)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方面

建立竞争性的建设市场。所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都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来选择设计单位和施工队伍,实行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费用包干办法,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按规范标准要求实行工程质量监督,按国际规范标准和惯例进行工程监理。同时,建立专门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招标站、预算定额站、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工程监理公司。此外,标的编制过程应有市财政参与,中标项目金额应一次包死,不能留下硬缺口,造成追加预算的“习惯”,使财政资源无限制地流失。

四、政府采购的法定程序

(一)行政事业单位要向财政部门提出专项申请

凡申请更新、报废汽车,以及申请购买专项设备,必须分别提供能基本保证工作所需的详细的规格性能要求,以便进行招标(其中对汽车要写明座位数、颜色、燃油、金额等),可以注明品牌、型号、产地作政府采购时参考,但不准申请购买超标车及豪华汽车;专用的设备要写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配置要求、参考产地及金额等。专项设备以经济、实用为主。以上申请项目,经财政部门核准后,通知购货单位,由财政部门组织向社会公开招标采购,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

(二)成立政府采购管理机构

由财政部门成立专门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方式进行招标、采购、供应。招标会上购货单位必须到场,参与招标的全过程,并协助办理有关手续。

(三)签订合同

招标会结束后,购货单位随即与中标供货单位签订合同,由财政部门进行监督。合同签订后,财政部门即将所需款项根据资金的不同性质拨给申请购货单位。中标供货单位必须保证质量,按合同规定供货。使用单位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将款付给供货单位。

为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透明度,财政部门除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外,还要邀请人大、纪检、工商、法院等单位组成招标委员会,对整个招标过程进行监督,并请公证部门公证,同时,设立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政府采购制度的优越性

(一)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强化了预算约束

过去财政支出管理部门,对如何利用和调控市场重视不够,特别是对通过调控市场,节减财政支出,从而强化预算约束重视不够。通过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介入了市场竞争,并且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消费份额,可以对部分消费市场进行间接或直接调控,借助价值规律,节减财政支出,从而强化了预算约束。

(二)实现了货币价值的最大化,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公开竞争,“货比三家”,好中选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或高效、优质的服务。据已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省、市介绍,目前已推出的几项改革,将价格压低了5%~40%,实现了货币价值的最大化,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消除了分散采购中的腐败现象,促进了廉政建设

在当前法制尚不健全,贯彻执行也不够有力的情况下,一些商家采用小到请客送礼,大到各种名目的回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公肥私,扰乱了市场秩序。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不但各种采购活动的透明度大大提高,而且直接置于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一切按法律、法规办事,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不但节约了资金,而且消除了分散采购环节的腐败现象,保护了干部,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廉政建设。

第3篇

当前对我国财政最有影响的两种理论是“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分析两种理论所蕴涵的国家职能观,以及它们从各自的国家职能观出发,论述的财政职能和财政支出范围,进而结合中国实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财政的职能和支出范围作出理论选择,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

一、国家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国家职能观

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本质切入财政是论研究。论者对财政本质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都认为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国家的阶级特性,和国家通过财政分配实现对经济社会的主导作用。例如许毅、陈宝森编《财政学》,把财政的共性表述为:“财政是特定阶级统治的国家为了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生产方式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从这种理论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国家分配论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并由斗争中胜利的一方掌握统治权的,因此,国家的任务就在于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的生产方式,而财政则是国家为达到此目的运用的一种分配手段。这种国家观反映到国家职能方面,则是国家应统摄一切社会事务,使之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国家职能观我们可称之为宽派。

公共财政理论把政府的服务看作是创造价值的第三产来的一部分。这样,政府的财政收支就融入了经济,成为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政府活动产生的是公共产品,非政府通过交换而融合。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需要由政府来生产公共产品?公共财政论者认为,这是由市场失效造成的。

公共财政论者避开了国家性质的认定,直接从市场经济的弱点切入,将政府的功能经济化,更具体的把政府功能和市场功能联系起来。但并不表明公共财政论没有国家观。公共财政论的国家观是社会契约论,主张国家由社会契约产生,从而否定了国家在执行社会职能过程中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在国家职能方面,公共财政理论实际上是主张由政府补私人之不足,我们可以称之为狭派。

(二)两种国家职能观的评估

国家分配论把国家完全等同于阶级统治,从而引导出国家职能是“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生产方式”。把所有社会活动都列入国家监控之中,需要国家去维护、加强、巩固、发展,使国家成了无所不在的组织,在国家范围内,什么事情都应该由国家去干预。反之,公共财政理论把国家看作是人群协调产生的产物,它的职能在于弥补私人经济的不足,私人能够办到的事情,国家就不应该干涉。两种不同国家职能观存在的

主要差异是:(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质?(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还是应该狭?

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质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以上两种国家职能观都存在不足之处。实际上,国家既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又不完全是一种阶级统治。把阶级统治绝对化,或者完全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统治性质,都是脱离历史和现实的。

我们不赞成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性质,因为这是违反历史和现实的。早期的资产阶级学者也不隐讳国家的阶级属性,亚当·斯密就认为:“在财产权没有建立以前,不可能有什么政府。政府的目的在于保障财产,保护富者不受贫者侵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受控于资产阶级也是现实的存在,它们不但在自己国家的范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也在世界范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看不清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所作所为的目的所在。正是从国家的阶级属性出发,我们可以看清楚公共财政理论的国家职能观如何的切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凡是有利可图的,也是私人愿意去做的,就应该让私人去做;凡是无利可图的,也是私人不愿意做或不能做的,应该由国家去做。

我们也不赞成把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绝对化。实际上国家是具有多重性质的复杂事物。首先应该看到,经过历史锻铸的国家是一种具有共同文化和共同利害关系的最高地域组织。所谓爱国,也就是以共同文化和共同利害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集团意识。这种意识是不能以阶级斗争、阶级统治来解释的。其次,作为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社会制度看待,国家职能虽然打上阶级烙印,但它却是由氏族制度演变而来,最终又将转化为无阶级社会的社会制度,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继承的都是公共事务的处理。不能认为,有了阶级就没有了公共事务,而只有阶级事务。第三,还应该认真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极其明确的指出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认为,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因此,对国家在维护现存生产方式方面的作用,只要这种生产方式处于可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状态,国家的维护作用就是积极的,就不能单纯的把它看成阶级统治,看做只对剥削阶级有利的事情。

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还是应该狭。

国家分配论对国家职能作宽泛的理解,是和公有经济的广泛存在有密切联系的。在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时期,个人经济能力只限于生活消费,一切社会事业都由国家和集体负责是理所当然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结构已经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这种国家职能观应该有所修正。

公共财政理论对国家职能的理解似乎是消极的,他们认为国家只应做私人做不到或不愿做的事。这种理解有二个优点,一是突出个人自主性,在职能界定上,先个人后国家,有利于社会个体主动性的发挥。二是突出经济效率,在职能界定上,以效率为标准,凡私人去做有效率的由私人做,凡私人做没有效率的由国家做,有利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理解最大缺陷在于维护个人财富拥有不平等,有利于富有者更富有,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践看,虽然它们都奉行公共财政理论,但财政在实施国家职能方面,态度却并非是消极的。一旦社会政治经济形式需要国家干预时,国家是决不会放任不管的。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实行何种社会制度,从整体上讲,国家职能总是统摄一切社会事务的。但在具体时期,国家职能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和国爱财务的可能来确定。

二、财政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财政职能理论

国家分配论者认为,财政有四种职能: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控制和监督管理职能。这种职能论述并未显示财政职能范围。能够显示财政职能范围的提法可从国家分配论关于财政定义的阐述中看到。如此上引用的许毅等编着的《财政学》,把社会主义财政表述为:“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加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为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实现以最少

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需要,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的有计划分配和再分配”。从这个表述和国家分配论其他论着中可以看出,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出发,对财政职能作出宽泛和积极的解释,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反对“狭隘的财政职能观”,在财政职能实现方面主张望积极主动的姿态。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职能有三种,这就是:配置资源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公共财政理论受它的国家职能观的制约,自然是局限于弥补市场的不足。这种看法正好与国家分配论针锋相对。我国一些论者,把公共财政理论看做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种财政类型,而国家分配论则是从计划经济为体制基础的财政类型。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在财政职能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财政到底有哪些职能以及财政职能范围到底有多大。

(二)财政职能有哪些

从不同侧面去考察,社会事物的功能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财政职能也是如此。从总体上看,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功能是以资金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资金活动是国家职能实现在经济上的反映,因此,可以认为国家职能就是财政职能。这种说法说明了,突出财政以国家为主体的本质对于财政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过于原则,不能完全满足理论探求和实践的要求。

从财政满足国家需要的方法出发,财政自然是具有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的职能。进一步分析,筹集资金的职能还可以划分为:税收、收费、国债等等;供应资金的职能还可以划分为无偿拨付、有偿借贷等等。但这种概括包含不了调控和管理。调控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支对社会经济现象产生的影响,它本身是一种目标。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方法,它也不是和财政收支处于同一层次的方法,而是依赖于财政收支而存在的次生性方法。监督管理如果是指财政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如税收管理、预算管理等,那它只是内在于财政收支的一种方法,是蕴含于财政收支之内的,不能成为财政的一种独立职能。如果监督管理是指财政收支之外的监督管理,如我国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实施的管理,西方某些国家财政部门对证券市场实施的管!理,则这种财政管理外在于财政收支,是由政府主观决定的,不含有财政活动的规律性,也不能说是财政的一种职能,只能说是财政部门的一种职能。

从财政对社会经济发挥的实际作用出发划分财政职能,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这方面,国家分配论的分配职能与公共财政理论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相似的,国家分配论的调控职能与公共财政理论的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是相似的。但从理论渊源看,两者有原则差别。国家分配论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其他部门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因此分配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分;而公共财政理论则认同所有的劳动(包括政府部门)都产生价值,资源配置在产来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同属资源配置。

我们认为,各种学派并存有利于理论的发展,在主要问题上应该各自保有自己的特色,但财政职能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是财政功能的抽象概括,各方是可以有共同语言的。对财政职能的概括,应贯彻完整(能把同一层次的功能都包括进去)、明确(表述明白确切不致引起误解)、有利于实际应用的原则。从这些原则出发,财政职能应采纳公共财政的三职能说,表述为:(1)优化资源配置。(2)调节收入分配。(3)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三项职能能够完整的表述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经济能够起的实际作用,它们相互独立并明确表述了各自的独立功能,有利于人们把握它、运用它。

当然,当财政职能是指财政部门职能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政府赋予财政部门的实际职权,加上其他职能。

  (三)财政职能的范围

财政职能的具体范围,与经济体制有直接联系。现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对于需要压缩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积极运用收入调节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理论界是有共识的。争论的焦点在于财政该不该对竞争性领域进行投资。国家分配论者认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主体的国有企业,财政也应该投资,促进其发展。而公共财政理论的拥护者则完全排除国家对竞争性领域投资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国家在竞争性领域该不该投资问题,完全是一个经济效率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实践证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经营总体上是有效率的,当然没有理由不投资。但近年来实践说明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很差,亏损严重,经营机制和管理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因此,多数国有企业只能实行改制,以产权重组换取企业再生。至于今后国有资本是否全部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则是一个实践问题,应由实践作决定。在实践证明竞争性领域适于国家投资以前,财政应该谨慎从事,尽量不在竞争性领域作新的投资,而要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

三、财政支出范围的理论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理论

对于财政支出,我国财政学各流派过去多从财政支出的性质、原则、构成以及数量界限等方面进行研究,很少涉及财政支出范围。其所以如此,看来是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直接相关。因为在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条件下,政府支出是公共支出,企业、事业支出也是公共支出,划分政府财政支出范围意义显然不大。改革开放以后,一般学者都意识到必须改变国家包揽一切的局面,但并未形成理论体系;或者是借用了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分析框架,但未能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作出分析。与西方公共财政论不同的是,我国还有不少学者在国有企业投资方面,仍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出发,持积极态度。

公共财政理论对财政支出范围有明确的理论界定。即把全部社会产品按消费受益范围划分为三个部分,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为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为私人产品,应由私人提供。凡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但又具有排斥性;或者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为混合产品,应根据不同情况衡量效率与公平决定由政府提供还是由私人提供。公共财政理论为财政支出范围提供了清晰的分析框架,留下来的需要具体讨论的是混合产品的提供问题。

根据以上综述,我们可就财政支出范围理论选择有关问题,作如下讨论。

(二)财政经营性投资范围问题

这个问题在公共财政理论中,是以政府该不该用公共生产方式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形式提出来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经济是国家的基础,其中国有经济应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和”非竞争性、非排斥性产品“并不能完全吻合,这是矛盾所在。本文在讨论财政职能问题时已经涉及这个问题,现在进一步予以讨论。

1.经济领域所谓的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并不是绝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铁路、公路 、民航、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其经营,虽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如果完全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安排,有可能会伤及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这并不是把人忧天。

2.以公共生产方式提供竞争性产品是否可行,完全是一个经济效率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是有效率的,谁都阻挡不了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发展;如果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经营是缺乏效率的,现有国有企业就只能从竞争性领域退出。

3.当前国有企业总体经营业绩不住,表明国有企业固有的生产关系和表现形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还没有找到适当的两相结合的形式。其次,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社会环境,特别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现代大型企业都存在委托——关系,国有企业的委托关系不但层次多于私有企业,而且最终所有者本身——政府也是人,使国有资产利益更易于受到损害。只有严密而又严格执行的法制,才能使国有资产利益受到良好的保护。再次,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社会主义道德的维护。市场经济以利益为动力,社会运转具有浓烈的利益导向。国有经济必须以谋求社会整体利益为动力,这就要相应的社会道德去维护。

总之,从理论上讲,适宜于国有企业经营的条件是可以营造出来的,但这样的条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成熟。

(三)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混合产品问题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混合产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同时又具有排斥性的产品。这类产品在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既定的情况下,公共提供还是市场提供主要考虑该项产品或服务收费管理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需求弹性,难度越大,弹性越大就越适合于采用公共提供方式,相反,则应采用市场提供方式。另一类是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这类产品由市场提供还是由公共提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品外部效益的大小,如果产品的内部效益很小,外部效益较大,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就会很大,公共提供的效率损失就>:请记住我站域名/

混合产品的生产如根据效率优先原则,公共财政理论的论述是正确的。但效率优先并不等于事情的全部,还必须顾及公平。而在实际工作中,混合产品是否由公共提供问题,往往又决定于国力,国力强的,由公共提供的范围广、质量高;国力弱的由公共提供的范围狭、质量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依理对混合产品的提供,应多顾及公平的原则,公共提供的范围应当广一些。但我国又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处于不发达状态,如广泛以公共生产手段生产混合产品,兔费或低费供应,在财力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其次,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提供,全民企事业提供和集体企事业提供,不存在私人提供的问题。因此,对混合产品的供应问题,我们应该根据一定原则分别处理为要。这些原则应该是:

l.在由谁生产供应问题上,应根据效率优先原则作出选择。凡由私人供应可以提高效率的,应逐步改由私人提供服务,政府根据法令对私人服务范围和价格进行审批调控。

2.在国家提供服务补贴问题上,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原则,分产品、分对象、分时期、分地区提供不同的补贴。应该根据产品的性质、产品消费的对象,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财力状态,分别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数额提供服务补贴,或者不给予补贴。

(四)公共财政论关于财政支出范围的界定的借鉴价值

第4篇

[关键词]宋代;三司;财政史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历史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其中宋史的研究也乘着“文化大繁荣的东风”不断攀登新的理论高峰。2000----2015年,是国家经济大发展的15年,也是宋代以三司为代表的财政史研究大发展的15年,专业性的论文和著作层出不穷,新观点新见解目不暇接。2000年以后至今的十五年来,三司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愈加深入、全面,并逐渐走上成熟,相关论著文章屡屡发表.这些著述都力图的与时代接轨,从现实角度出发,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意义的见解。

一、三司机构设置和官员选任研究

北宋初三司是中书门下直属领导的全国最高财政机构,被称为“计司”,三司最高长官称为三司使或权三司使、判三司事,因其位高权重,被称为“计相”。三司即是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三个中央机构的合称,分别置盐铁使、度支使、户部使为其长官,设三司使统领三司及其诸衙、诸案等各个机构,为三司最高行政长官。

(一)关于三司的机构设置研究

万昌华著的《秦汉以来中央行政研究》①中第四章《宋元明清时期中央行政概述》陈述了作者对于宋代三司的认识即宋代中书、枢密院和三司各不统属,是一种类似当代欧美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

(二)关于三司的官员选任研究

黄亚娟《北宋三司使研究》①主要从三司使的任命、职能、考核、俸禄以及三司机构的运行等多个方面详细的论述了三司作为制度的存在方式以及不可避免的皇权干预。

二、三司职能问题的研究

北宋三司在元丰改制前,“凡户口、田产、食货之政令,皆归三司”,可见三司掌管国家财政大权,而三司使掌“邦国财用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二均其出入焉。”所以三司使被称为“计相”。

(一)关于三司的理财职能研究

黄亚娟在《宋代三司使职能探析》②中进一步探讨了三司使的职能,把三司使的职能权限进一步扩大到处理下属诸司日常事务、编撰会计录、参议军国大事等几乎无所不包的地步。元丰改制以后,三司使这一职官被户部尚书所取代,但是职权范围远不及三司使,三司这一制度在中国财政史上谱写下了黄辉的篇章。

(二)关于三司的经济职能研究

三司作为一个财政机构,从经济史发展的角度研究的论著也不在少数。李晓《宋朝政府购买的行政管理体系》③,把三司作为宋代政府购买行政管理体系的中央主管部门,并列举了三司在政府购买行为中的主要职能,即参与制定政府购买方面的政策、法令;总揽中央财政的政府购买预算;贯彻落实政府购买方面的政策法令,下达中央预算政府购买的指令计划;负责政府购买资金的划拨、调配;举荐与政府购买有关的机构官员。

(三)关于三司的审计监督职能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陈曦《宋代账籍法研究》(2013年)则侧重于揭示三司编造账籍账簿等行为在完善国家财政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为现代财政管理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鉴。肖建新《宋代审计三论》④把宋代三司作为一个财经的审计机构加以研究,即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在三司之下设立都三司磨勘司,“覆勾三部账籍,以验出入之数”。

三、三司与宰相的关系问题研究

因为三司具有相对独立的财政权,宰相掌握最高行政权,所以行政与财政的关系问题一直有待于学者进一步考证和推敲。方宝璋《论宋代集中财权的思想》⑤认为三司这种高度集权的财经体制给宋代财政的管理和监督带来不便,是造成“冗费“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且宰相、三司、枢密院分权治事,各不统属,造成用兵不知财计,施政不知边鄙,极大的降低了行政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宰相不预财政的状况到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上台才有一定的改变,纠正这一局面带来的弊端是元丰改制“罢三司权归户部”的主要目的。

四、三司制度历史意义问题研究

(一)关于三司加强中央集权问题的研究

吴霜《三司的财政收入与中央集权的巩固》⑥探讨了三司的创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文章提出以下三个论点:第一,三司是国家中央禁军的总后勤,是帝王掌握军队的资本,帝王控制三司也就控制了禁军,用武力保障其地位,以使自己在中央控制局势,促进中央集权的加强;第二,三司制下的长官位高权重,但素质低下,贪官污吏层出不穷,这种状况令帝王十分放心,有利于皇帝控制三司所掌的财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二)关于三司制度历史价值问题的研究

叶青《从古代史角度看财政监督的发展》⑦指出北宋三司是一个较为独立和完整的国家财政系统,内部设有三司勾院、都磨勘司等监督机构,有相对专业的制约手段,为当代财政机构的设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文章对以三司使为代表的北宋初期财政官员考课、处罚、薪酬、选任等管理体制进行了总结,肯定了这一体制对于当代社会借鉴意义。

(三)关于三司制度弊端问题的研究

前文已经论述,三司在一定范围内分庭治事,不利于宰相统筹规划,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科学决策。另外,李义琼《北宋前中叶财政体制的变迁―以王安石的财政改革为中心》⑧指出了三司制度的弊端,皇帝财政和地方财政不断剥夺三司的财赋造成了北宋的“积贫”,实际上是三司的财政匮乏。朱舸《北宋社会经济的再认识―以军事财政与全国性市场为中心》⑨详细列举了北宋前几朝三司的财政收支状况,指出了其在军费开支方面的重大压力。田艳青《北宋熙丰财政改革研究》⑩进一步分析的三司后期财政的拮据形势,指出由于三司多年的费冗财乏导致了王安石变法财政方面的改革。

结语:最后,笔者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研究历史要服务于现实,注重现实关怀是历史研究保持活力的最大动力,三司制度的研究也不例外,所以学术界应着力从更加具体、详细、实用的方面揭示宋代三司制度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提供的现实意义。对于以上评述,由于晚生学识浅薄,诠才末学,必定有许多孤陋寡闻、遗漏错误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多多包涵。

参考文献

[1]包伟民.《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C].商务印书馆,2004.

[2]朱瑞熙.程郁宋史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脱脱(元)宋史职官志[M].中华书局.

[4]白寿彝.中国通史[M].卷七.中信出版社,2014.

第5篇

论文摘要:财政学是我院的重点学科,财政学的学科定位、专业定位等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搞好学科建设,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把财政专业办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专业。

一、关于财政学的学科定位问题

过去财政学被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直到目前为止,财政学专业也是经济学科下设的专业之一,这样的定位已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上,财政学的内涵已经大大超出了纯经济学的范畴。

首先,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作为经济范畴,财政学主要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部门经济学。它研究社会资源如何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配置、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提供哪些公共产品等问题;同时,它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主要运用效率准则衡量其经济行为。作为政治范畴,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其目的在于实现政府的职能,财政收支规模的大小及活动范围都与政府职能息息相关,随着政府职能的变化而变化,衡量其行为的主要准则是公平,不仅要达到经济公平,更要实现社会公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的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使市场中的企业几乎丧失了自主经营的权利;政府职能侧重于经济目标,计划经济集中表现为审批经济、权力经济,政府职能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三位”并存的现象;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职能存在重叠、交叉,与市场经济、wto所要求的服务观念格格不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主体将由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来承担,政府主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工程、调控宏观经济、公平收入分配、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责。

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它通过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为实施国家职能提供财力保证,同时对市场的运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和克服市场失灵和缺陷。财政职能转变是政府职能转变题中应有之意,“公共财政”应“公共服务型政府”而生。政府职能转变与财政体制改革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变“经济建设型政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其中的重要方面就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合。政府职能转变是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前提和条件,公共财政建立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诸如政资不分、乱收费、盲目追求“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随意更改预算等就是“官本位”在财政中的具体体现,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首先要界定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转变政府职能。与此同时,政府职能的转变也需要公共财政体制的配合。

其次,财政学既属于经济学,又属于管理学。作为经济学,财政学揭示财政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财政政策及其运用。作为管理学,财政学侧重于财政收支管理,具体包括税收管理、公债管理、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及其管理、国家预算收支管理、财政投资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管理等内容,其目的在于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收支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的财政三大改革更强化了其管理性。

二、关于财政学的专业定位问题

既然财政学既属于经济学又属于管理学,财政既是经济范畴又是政治范畴,财政专业的专业领域也应相应拓宽,从单纯的只为政府部门(财政、税务部门)培养人才拓展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培养人才。专业培养方向既要考虑政府(政治)需要及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形势;也要考虑社会(经济)包括新兴的非赢利机构和组织的需要;还要考虑市场化的影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各类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领域。

三、关于云南财贸学院财政专业的特色问题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也是强调特色和个性的时代。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后的今天,云南仍然是一个比较落后的省份,云南财贸学院作为云南省重点财经院校,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也应有自己的特色。我认为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学习、研究发达国家的财税理论发展及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系;二是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契机,学习和研究东盟国家,尤其是与我国接壤各国的财税体制,争取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全国的前列;三是考虑云南边疆、多民族的省情,从云南财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比如研究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云南省及省以下财税体制及转移支付问题、县乡财政困难及解决办法、民族自治地区财政问题、“烟财政”问题等,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四、应重视财税法规和财政监督问题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也应重视财税法规建设及执法问题。近年来的财政审计结果表明,财政执法问题不容乐观,财政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时有发生,必须加强财政监督。财政监督一方面应从预算编制、审批工作入手,使国家预算收支及决策过程逐步公开、透明。国家预算是规范、监督和约束政府行为的唯一表现形式,目前我国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只在小范围内进行,公布的往往只是总数、总预算、使用的大体方向,部门预算和收支的具体内容并不对外公开,很难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公开性”是国家预算的重要原则,除涉及国家机密的部分内容外,国家预算收支及决策过程应以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以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将国家财政收支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另一方面,要加强预算约束、严格预算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预算调整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调整仍很频繁。要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审查监督作用,全面介入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及决算工作过程,按法定程序对预算执行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时提出质询,强化依法理财。

五、关于财政专业主要课程的设置问题

考虑到以上几个方面,财政专业主要课程除《财政学》、《中国税制》、《政府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当代财政理论与政策》等原来设置的专业课外,因重视和加强《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分类支出管理》、《地方财政》、《财税制度比较分析》、《行政管理学》、《政治学》、《行政法》、《东盟国家财税制度研究》等课程。在教学中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多介绍相关案例和现实情况,避免纯理论的说教,坚持走实践——理论——实践的道路,让学生做到理论清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实际工作也明了,缩短毕业后适应实际工作和社会的时间和心理落差。

参考文献:

[1] 高培勇·构建中的中国公共财政框架[j]·财政与税务,2001,(5)·

第6篇

(一)确立我国目前公共财政职能的理论依据

1.财政职能是由财政本质决定的。只有回答财政是什么,才能明确它应该干什么,即它所承担的基本职责、活动范围和运行方式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过理论界和财经界的共同努力,财政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上适应了转型、创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体系的要求。在紧紧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实际,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展市场经济必然要实行公共财政模式以及突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基本的共识。这些都对重新加深对财政本质的认识,提供有利的条件。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已成为共识,转变政府职能问题已做出相应决定,体现了从现实国情出发。很多专家学者也认识到,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不仅要矫正市场失灵,同时还要培育市场、弥补市场发育不健全出现的“市场残缺”,不仅要通过相应的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解收入分配、解决社会分配的不公问题,还要在生产流通领域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率,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中,把财政这一经济范畴的定义概括为:“财政,也叫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对财政本质的这一代表性认识,是探讨财政职能的根本依据。

2.借鉴吸收现代公共财政理论。既然我们国家已明确把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公共财政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即理所当然地应该认真学习、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为界定转型时期的财政职能提供理论依据。实际上,我国财政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诸如在强调财政在资源配置中应发挥的职能作用,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基本上取得了共识,一些相应的措施已付诸实施。

3.依据转型理论和政策探讨现阶段财政职能。转型的理论,也是来源于西方。二战以后,世界各国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体制都经历了转型,表现出谋求共同发展的趋势,又呈现出多元化转型模式。在总结世界各国各种转型方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党采取渐进的转型模式,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经历了20多年的艰苦努力,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社会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经济转型,本质上又是在近代工业化远没有完成的条件下,超越阶段,合二为一地走向现代化社会转型,包含着既要完成工业现代化,又要实现现代化的双重目标的转型。由此又规定了我国社会的转型,同时又要推进文明转型和体制转型。所谓文明转型,就是要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至更快地进入现代信息社会的转型;体制转型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势必要规范政府行为和界定政府与市场等重大分配关系,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程度越来越增强的条件下,公共财政应承担矫正市场失灵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职能作用就越来越明显。由此可见,建立公共财政是转型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又是形成新的社会结构框架的支撑,它的发展必然以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发展与保持活力为先决条件。我们应该看到,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正如党的初级阶段理论所一再强调的。这一过程,既是计划经济特征逐渐消退的过程,又是市场经济因素不断成长的过程,新旧交替,此消彼长,不同于健全的市场经济。因此必须从这一过程的特殊性出发来促进公共财政的发展,用现实的观念来探索这一过程中财政职能所表现出的特殊性。

(二)对我国公共财政职能的基本认识

对于我国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理论界曾有过不同意见,有人提倡三职能说,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调控经济职能;也有人提倡四职能说,即在上面所述三个职能上再增加监督管理职能。本人更赞成四职能说,尤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强调财政的监督管理职能更有其特殊意义。财政的监督职能不同于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是一种事后行为,而财政的监督职能却能够监督整个过程;财政监督也不同于法律监督,它是一种行政监督。

1.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大小应由政府的职能范围来确定,是市场配置无效而又是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劳务。

2.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这是财政与生俱来的一项职能,不过在不同历史阶段分配的内容和形式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收支活动的突出特征是高度集中,统收统支,政府包揽过多,存在大量越位与缺位的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活动主要应集中在公共需要的范围里,这是财政职能的一个重大的转变。

3.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的波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危机是经常发生的,这也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以维持生产、就业和物价的稳定。因此,经济稳定发展就成为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在经济转型阶段,这方面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西方经济理论认为,财政的稳定发展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另一个是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工具作用。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财政调控经济的实现方式应有四种:一是针对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当经济下滑时,社会总需求不足,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的扩大;当经济膨胀时,社会总需求过度,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二是通过发挥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等制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协助稳定经济。三是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等,加快企业、能源、交通运输等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四是逐步增加治理污染、生态保护以及文教、卫生等方面的支出。

4.监督管理职能。在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各项职能中,都隐含了监督管理的职能,那么为什么还单独列为一项职能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转型时期,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决策的分散性、市场竞争的自发性和排他性,某些旧体制还在起作用,新体制还不健全,漏洞很多,资产流失、损失浪费、侵占挪用、问题大量存在,放松财政的监督和管理是不行的。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督管理,跟踪、监督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及时反馈信息,发出预警信号,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为经济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通过对微观经济运行的监督管理,规范经济秩序,主要是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财政、税收、会计法规,为市场竞争提供基本的规则,保护正当的市场竞争,同时严肃财经纪律,依法治税,依法理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三是通过对国有资产营运的监督管理,主要是实施价值形式的监督管理,在搞活搞好国有企业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四是通过对财政工作自身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财政分配效益和财政管理水平。

二、探讨财政职能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政职能是财政区别于其他经济范畴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规范财政活动的基本准则。概括地说,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也就是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通过征税、举债以及收取各种规费、使用费等途径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以实现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这就是财政范畴与其他任何经济范畴的主要区别之处,从而为研究界定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提供了客观依据。

其次,财政职能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我国主流派财政理论称财政为“国家财政”,公共财政理论把财政称作“政府财政”,在这一点上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说,财政是与国家密切相连的,财政职能须依据政府职能来确定,研究财政职能需要从这一点出发。

第三,实行公共财政模式的国家,财政职能有共性的一面,但又必须从各自国家的国情出发,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即使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里,都实行公共财政模式,也都是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有各自的具体特征,何况在我们这样一个从长期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大国里,照搬国外某些理论、做法都不行,必须从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出发,借鉴国外公共财政的理论和经验,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和方法特点来。探索财政职能,也必须从这样一个总的要求出发。

第四,财政职能有其相对固定的内涵,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内容和形式都会有所不同。所以,研究财政职能,必须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摆正财政的位置,明确自身面临的任务,寻求切合实际的运行方式。总之,要用发展的观点,开拓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的财政职能。

三、我国财政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财政供给制分配方式尚未完全打破,国家财政仍包揽过多,通常说的“越位”问题仍然存在。这些年来,财政改革多半着眼于旧体制存在的统收问题,而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依然存在,财政职能范围仍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仍受着计划经济体制下供给制分配方式的影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里面突出的问题,一是财政补贴仍过于沉重。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但长期以来,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保持物价水平的平稳,使相当一部分国营企业的产品价格水平,虽然放开了,但仍与价值存在着严重背离的情况,企业亏损负担沉重,财政承担着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有关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财政补贴快速增长,由1980年的250.14亿元增加到1990年959.68亿元,年均增长14.4%,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8%上升到24.9%,上升了6.9个百分点。二是财政支出供给范围仍然过宽,不仅包括了公共需要范围里的开支,而且还承担着大量竞争性经营领域里的开支,如补充企业的资本金,安排重点企业生产建设性支出等等。三是在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对基数的确定,是根据“保存量”(即保证1993年地方政府的既得财力)的原则,利用基数法得到的。这样一来,原体制中一切合理不合理的因素都囊括在内,等于承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合理所得。为此,主要应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与此同时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7篇

关键词:“省直管县”;政府;文化职能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29-02

一、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前主要表现在“强县扩权”改革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两个方面。1992年开始,中央在浙江、河北、广东、河南、安徽、江西、吉林、湖北等省份推行“强县扩权”。政府赋予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力,经过多轮的扩权强县、县级拥有了自,调动了县级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2005年6月,总理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革乡财政的管理方式,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管县’的改革试点。”[1]2006年,中央1号文件:“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的体制的改革”。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减少管理层级,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管理方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管县的体制。”[2]

省直管县可以克服“市管县”体制上存在的弊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市的积极性。李春认为,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推行分权模式是我国政府管理的突破口[3]。精简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发展县域经济是财政体制,“强县扩权”的重要目的之一。省直管县体制的确定,对于基层政府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4]。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后,县级政府直接接受省级领导,自扩大,大大提升县级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张占斌认为,目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县域经济及产业层次低,劳动力素质不高,财政问题突出,上级对县级的投入不足,各部门之间政策不协调,行政效率低下,绩效下降。实行省直管县体制以后,打破了体制上的限制,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5]。

“省直管县”体制有助于缓解县乡财政压力。“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使县和市在财政拨款上属于一个行政层级,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是对县级地位的一个提升。这样减少了行政层级,规范了财政关系,提高了县级的政治地位,减轻了市级的财政压力[6]。直管县体制改革还有利于缓和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三农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县级财政市里的壮大,使县域政府可以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变革是继农业税之后农民的又一福音[7]。

“省直管县”体制提出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转折点。这种体制改变了行政机构臃肿复杂的各种问题,实现了行政组织的扁平化,以便加强省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8]。郑伟充分认识到“省直管县”改革的复杂性,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不能一刀切。我国幅员辽阔,行政层级复杂,“省直管县”改革涉及各个省市及基层政府,行政人员的合理分配等实际情况,因此,必须把握各省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科学决策,否则在大的行政规划上出现混乱,将会抽空我国中等城市发展成长的血液,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也造成区域分工和合作的不到位[9]。

二、国外关于文化职能的研究探讨

文化职能是政府职能体系中的基本职能。国外的学者对文化职能的研究起步早,基本是从文化政策角度以及当代公共行政和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国内在政府文化职能的转变过程中引用了不少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思路和做法。

1.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文化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在公共文化中的运用,是在政府和市场调节的相互影响下发挥作用,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预算,引入市场调节,政府和社会各司其职,从不同的方面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最早的公共改革起源于英国,英国政府调整了对艺术和文化部门的资助和管理,在保证了政府的对公共部门的财政支出外,英国政府也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公共文化部门进行资助,以便更好的发展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法国和美国也开放了市场,在政府的支持外,也希望通过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私人企业投资文化事业,政府只是无形的手,不直接干预。

2.新公共管理对公共文化管理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关注的重点是政府公共部门内部,通过外部环境的影响调节和改善政府公共组织。在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注重公共文化部门平等,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上,将国有公共文化部门的经营权分散给社团,企业或个人,使公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公共文化经营权部门在根本上分离开来,从而改变国家文化行政系统管理与公共文化经营系统之间独立和互补的关系,建立较为合理和适应发展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模式。

3.新公共服务对公共文化管理的影响

公共文化管理中引进新公共服务理论,使得实行过程公民选择再次凸显“平等性”“民主性”成为公共文化行政追求的目标。近几年,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对象的多样化,政府也开始追求平衡与公众的交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公民的思想,明白公民的诉求,设计贴切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公众,同时也鼓励公众参与公共文化事务,表达对工作的建议和观点。新公共服务对政府的提出先服务而非“掌舵”,强调“公民本位”。

三、国内对于文化职能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的主体来分析。杨建新(2005)认为,党和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要负责人,应该把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作为工作的重要考核,并且进入政府文化部门的责任考核制。李少惠(2007)认为,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主体,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竞争参与主体,非政府组织是重要主体,社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主体。王大为(2007)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作用,在公共文化事业中应该起领导作用,从宏观层面把握管理和建设方向,制定管理制度,规范发展,从而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王霞(2007)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应该分开,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和政府兴办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职能应该具体而确定,三者共同经营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政策制定,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是构建的主体。

从政府文化职能概念的界定来分析。学界主要有两种倾向:一个是夏书章、黄大强代表的“学科派”,他们都是站在行政管理学科的角度来定义政府的文化职能,都把文化职能作为政府或行政主体最基本的职能之一,但是黄大强把文化职能定义为行政功能,夏书章则定义为行政职能[10]。另一个是金太军教授的观念,他明确指出政府文化职能从性质讲是政府职能,但是他将文化职能作为政府职能的二级下属职能[11]。

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来分析。王钦鸿认为,政府应该改进主导,机构适度调整,职能有进有退,分清职能[12]。徐艳梅认为,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转变发展观念,统筹安排,转换政府职能,改变政府管理模式,制定新政策,兴办文化产业,引导文化市场,依法规范市场,完善相关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13]。黄斌认为,政府在文化产业中的角色和管理方式的转换很重要,政府要从以前的主导转变为服务,要从以前的直接控制,直接经营转变为单位调控为主[14]。

从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来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财政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下,使得公共财政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资金是政府开展一切活动的重要基础。大部分学者都倾向于立足国情,采用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的方式。齐勇锋提出,转变公共财政的投资机制,强化投资绩效考核和国有文化资产与资源管理,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综合运用多重投资方式和财税优惠政策,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15]。张少春认为,公共财政在一定的情况下影响了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并认为公共财政应该重点扶持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内容建设,功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16]。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意义、目的和具体方法的研究都比较完善,但都停留在基本理念和论证上,在实际的研究和现实的实践方面都缺少调研的基础。国内学者主要是从农村公共文化的宏观方向,政府相关的财政支出和文化建设的主题方面研究,以及一些独特视角研究,而从政府主体的职能方向研究缺少。公共文化体系应是政府、社会以及个人共同参与,政府不应垄断公共文化服务。在“省直管县”体制下,政府行政权力的下放还存在局限性,并没有完全发挥县级政府的职能,还缺乏对农村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现状和趋势的量化分析,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政府的文化职能的定位和做法缺乏相关政策、有力的科学依据、操作性强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06-08.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

[3]李春.省管县体制: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突破口[J].发展,2006,(4).

[4]姜秀敏,戴圣良.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阻力及实现路径解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5]张占斌.省直管县改革与县域经济的发展[J].学习月刊,2005,(11).

[6]田发,周琛影.地方财政体制变革下的县乡财政解困[J].经济体制改革,2007,(4).

[7]张学勤.“省直管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福音[J].瞭望,2005,(40).

[8]张旭霞,陈晨.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前景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5).

[9]郑伟.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与省管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

[10]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54-55.

[11]金太军,赵晖,等.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5.

[12]王钦鸿.论转型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3]徐艳梅.文化产业与政府定位[J].群众,2004,(1).

[14]黄斌.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产业与政府职能转变[J].学术研究,2001,(11).

第8篇

一、统一认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党的**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组织管理理论和领导管理方式的重大创新。要实现公民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政府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就必须创建学习型机关、成为学习型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学习系统思维方式,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建设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财政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科学理财,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任。要提升财政干部执政理财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人”这个决定性因素的作用,注意激活人的内在动力与活力。从总体上看,我厅干部职工素来热爱学习,注重学习,学理论、钻业务的劲头很足。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将自发的学习热情升华为自觉的学习行动,我厅成立了由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友志同志任组长的创建学习型机关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总体目标。要求通过更新学习理念和创新学习方式,建立学习型班子,带出学习型队伍,培养学习型人才,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全员学习的基础上,力争在3年内使机关干部的文化素质有显著的提高,45岁以下干部全部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20%以上的科级干部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5岁以下干部的计算机水平全部达到中级,35岁以下干部通过全国英语等级水平考试四级水平的不低于50%。

二、建章建制,激发学习原动力

创建学习型机关,既需要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还要有制度作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把“我要学”的内心自觉与“要我学”的制度措施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此,我厅制定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

1、谋划全局建制度。每年年初我们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机关工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厅机关实际,制定了厅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全厅干部职工学习计划,以文件的形式发给各支部。党委办注重全局抓统筹,并根据新的学习任务,及时补充学习计划。为了创新学习方式,活跃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开展“五学一推”活动。“五学一推”即学政治理论、学计算机、学英语、学法律、学财政业务知识、推广普通话。

2、突出重点抓引导。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我们注意紧紧扣住政治理论工作及机关自身建设的实际,结合财政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要求,确定学习内容和设置研讨专题,深入开展全员读书活动。要求厅属各单位重点学习《党的**学习资料汇编》、《**报告辅导读本》、《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辅导读本》、《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等31本必读、选读书籍。做到了既突出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又兼顾财政业务知识学习,既注重前沿科学理论的掌握,又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

3、竞争上岗促学习。为提高行政效率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坚持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公开考试竞争上岗制度和岗位定期轮换制度。近两年来,公开招考了35名公务员,17名科级干部通过考试演讲、公开竞争,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公务员岗位轮换面达到了46.**%。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成为了鞭策干部职工增强自学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式。

4、严格考核抓落实。为了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切实抓出学习效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考核目标,把责任落到各处室,明确到处室负责人。督促干部职工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同时厅直属机关党委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酝酿,吸收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广泛开展了“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即比学习风气,看理想信念;比团结协作,看工作实绩;比党风党性,看勤政廉政。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评分办法,将学习情况与干部职工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晋级升职真正挂钩。通过“比”和“看”,给支部增加责任和压力,同时也给干部职工的学习带来了动力。近年来,我厅已有50多人报名参加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考试,有30人已获得高级会计师资格,40人取得了会计师资格。

三、领导示范,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负有决策、指导、协调、控制之责的领导者,是机关各项工作的“第一推动力”。厅党组对学习重视的程度,学习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的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首先要求领导者重视和参与学习,带头学习,带头超越自我,重塑自我,成为学习的楷模。近两年来,厅党组先后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财政目标与对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发挥财政职能,创新财政体制,促进中部崛起”等近十个专题,进行了封闭式学习研讨。作为创建厅机关学习型组织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友志同志非常重视中心组学习,常常亲自确定专题,带头学习发言,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其专著《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系我国研究政府非税收入理论的开山之作,其《现代彩票》一书,填补了国内彩票理论研究的空白。为扩大参与面,增强针对性,我厅将中心组学习成员扩大到厅机关党支部书记和二级机构党委书记。每次学习,既有厅领导的中心发言,又有支部书记的专题发言;既安排了集中学习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又安排了调研走访以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实际困难。针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罚没收入征收主体不明确、资金管理不到位、监督缺乏约束力等问题,综合处处长易继元组织全处干部职工广泛开展调研和试点工作,并分别于20**,20**年向省委、省政府、财政部提交了《关于切实规范和加强我省非税收入管理的调研报告》和《再论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等专题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财政部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杨正午、省长周伯华、财政部长项怀诚、常务副部长楼继伟相继作出重要批示。此后,我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出台了全国第一部规范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中心组成员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发表各类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89篇,多篇调研报告在全国财政课题调研和全国财政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中获奖。在厅处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厅机关“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有”的浓郁氛围正在形成。

四、丰富载体,全面推进机关文化建设

1、导向推动,树立典型。为增强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成就感,我们通过定期宣传模范人物和五好党支部的优秀事迹,树立典型,激发干部职工的学习劲头。去年7月1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之际,厅直属机关党委将财政监督检查局(稽查办)、社会保障处党支部全心全意为人民当家理财的典型事迹拍成录像教育片,组织全厅干部职工观看;同时还邀请舍己救人的英雄戴碧蓉、省残疾康复中心的老师、中介机构负责人进行现场访谈,给全厅干部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三个代表”在支部的党课。

2、举办培训,深化学习。为适应入世要求,我们与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了厅机关英语口语、听力班,每周五晚上上课。两年来,先后有10人通过了BFT中、高级考试,8人通过了TOEFL,GRE,雅思和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英语考试,1人通过了高级职称英语考试。举办了厅机关声乐班,每周二晚上请省歌舞团教授上课,深受干部职工的欢迎。

第9篇

【关键词】 财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措施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枢。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财务人员的工作越发受到重视。因此,加强财务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企业经济管理的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财务人员的思想现状

目前,财务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保障财务工作有效的运行。但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财务的门槛普遍较低,存在部分财务人员的非理,为谋求自身利益主动或被动损害企业的利益,给企业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政治信仰

由于财务人员职业的特点,一旦财务人员存在缺乏政治理性的问题,政治信仰不坚定,极其容易受到社会上负面的价值观(拜金主义,投机主义等)影响,引发财务人员思想上的偏差,导致工作中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不仅会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2、法律观念意识薄弱

近年来,财务人员擅自挪用公款,亏空公款,编造假账,虚列会计账目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并呈递增趋势。由于财务人员掌握着大量的流动资金,一旦他们的法律意识薄弱,或者不熟悉法律的相关权利和责任,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极其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3、敬业精神不足

第一,业务素质偏低。很多财务人员对岗位业务的操作达不到相关会计软件和电子办公软件技术的国家标准,工作内容不规范,业务流程不熟悉,缺乏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财务账面数据反映不真实;工作信息滞后,导致信息不准确;导致账目杂乱无章、账实不符,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第二,欠缺职业道德意识。部分财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参与管理的职业道德意识。

4、监督和考评机制不健全

由于财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分工不明,仅流于形式,难以有效执行,失去了监督的原始作用。不健全的考评机制,不能正确、公正的评价财务人员的业绩,如果财务人员对工作薪酬分配心存不满,可能会引起其工作绩效低下,消极怠工,必定会影响工作效率,进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加强财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是财务人员的力量源泉

财务人员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财务人员中实施,财务人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部分财务人员在社会负面价值观的影响下,只追求自身的利益或者企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引发一味的追求金钱或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各种违法违规的经济管理现象,主要原因是思想意识不足造成的,所以必须加强财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杜绝违法违规的经济管理现象的发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为财务人员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既有利于缔造企业财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又有利于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还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是财务人员的力量源泉。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

财务人员从事的是一项确保企业组织财务活动正常运行的经济管理工作。要规范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运作,首先要规范财务人员的财务工作行为。只有加强财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从根源上减少违法违规的经济管理现象的发生,确保企业管理的秩序正常。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稳定发展必然离不开财务人员高效的经济管理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效率必须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表现在政治、道德、思想和专业能力上,有利于迅速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所以,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财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财务人员思想观念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改变不科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以满足企业对财务人员工作上更高的要求,使财务人员在思想意识上紧跟先进的精神文明指向,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二,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管理工作的融合,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的必然要求。用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激励财务人员,只有财务人员的工作切实干好,才有利于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为企业稳定、高效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加强财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方法与措施

要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方式,使财务人员更好地承担起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强财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第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仰。如果人没有信仰,那么一个人的精神必然是极度空虚的。因此,财务人员需要坚定政治信仰,有了政治信仰,才能够在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正确的方向。财务人员只有坚定政治信仰,才能从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财务人员在工作中面对事物、矛盾、问题时,需要学习处理矛盾问题的有效方法,政治理论是最好的载体,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通过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处理问题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既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又有利于企业长久的稳定发展。因此,财务人员更加需要学习政治理论,修炼政治品格,提高政治素质。

2、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思想素质

首先,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财务人员的法律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运用法律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来培养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监督,规范意识,发挥法律制度强有力的管制作用,把违法犯纪的财务工作行为扼杀在萌芽中。其次,在企业发展中,加强财务人员财经法规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使财务人员的经济活动行为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约束,规范其经济活动行为。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依法制作财务帐薄,做到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勇于同违反国家财务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杜绝挪用公款,亏空公款,编造假账,虚列会计账目等犯罪现象的发生。通过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违法违纪现象的产生,有效的将财务风险防范于未然。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企业财务人员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指财务人员自觉遵循职业规范,自觉的抵制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的职业修养。如果财务人员自身的道德意识存在问题,就不可能为企业全心全意的服务,自然财务管理的效益便不容乐观。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对不良社会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起到了良好的防御作用,对经济活动中的漏洞起到了修补作用,对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的法规部分起到了补充作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高水准必然是要求对本职工作具有更强大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培训、会议等方式开展教育工作,加强财务人员的道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养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4、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专业能力素质

专业能力是财务人员运用在实际工作中的技能,缺乏专业能力,将制约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成为影响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要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缔造企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人才选拔方面,应重点考察政治信仰是否坚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强烈,专业知识是否扎实,择优录用。在人才培育方面,根据岗位职责的需求,业务特点的不同,分类别分阶段的开展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积极地为企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准备。

财务人员的各方面素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构成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财务人员,才能更好地完成财务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能。因此,必须加强财务部门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对财务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意识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只有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企业才会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工作环境,才能保障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势在必行。对企业和社会发展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财务人员工作正常运作的强有力武器,有效的减少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确保企业管理的秩序正常,促进企业和社会的稳定、生存和发展。对于企业财务人员来说,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与思考,与工作内容融会贯通,运用于实际的财务工作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财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所以,企业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财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工作,财务人员本身也要通过自我学习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江胜世.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3(12).

[2] 金培洪,彭强方,崔宗兴.浅议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J].现代商业,2010(9).

[3]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10篇

论文摘要:财政供养人口问题涉及到财政负担和政府职能运行效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历届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分析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口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财政供养人口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一、我国财政供养人口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口比例较高。从纵向看,我国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在汉代是1:7948人,唐代是1:3927人,明代是1:2299人,清代是1:911人,1949年是1:294人(一说是1:600人),而今天是1:30人(一说是1:28人),有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空前的1:9人(如陕西省黄龙县是9个农民供养1个干部)。从横向看,1999年中国是1:30人,印度尼西亚是1:98人,日本是1:150人,法国是1:164人,美国是1 : 187人。为支付众多供养人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的行政管理费,我国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很多地方尤其是基层政府出现典型的“吃饭型财政”现象,其行政管理费及工资支出占到了当地财政收人的80 %--90%,政府基本上没钱去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1997年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全部支出总额14.7%, 1998年为14 . 8 % , 1999年为15.3 % , 2000年为17.4%, 2001年18.6%。这些行政管理费中包括极不合理的公车费、接待费等支出。“八五”期间,全国公车年递增27,是GDP增长速度的3.5倍,到1999年,全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乘人员在内的耗用为3000亿元,而1999年我国的地方财政收人不到5600亿元。中国烹饪协会统计,2002年中国餐饮业全行业年度营业额超过5000亿元,其中公款消费为1000亿元。2003年干部出国(境)达427万人次,按每人花费1万元计算,一年干部出境就要花费4.27亿元财政资金。虽然美国各层级政府年度财政支出也占到了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一半之多,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为纳税人服务的公共安全、医疗保障、社会保险、教育、贫困救济等项目,政府雇员的“人头费”支出和日常的管理费用支出比例却很低。而在中国,“人头费”支出和日常的管理费用支出(主要是大吃大喝招待费和竞相攀比、极其不合理的小车费用)在政府年度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很高,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比例却非常低。

这几年全国平均每年的财政支农资金有1000多亿元,但70%以上用在了农业行政事业单位上,而没有用于农业生产本身。在不少传统农区,县一级90%左右、地市一级80%左右的财政支农资金是用于“吃饭”。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我国的机构臃肿和人员膨胀在某种程度上讲已到了极限,财政成为“吃饭型”的财政,财政再分配的其它职能大受制约,严重影响许多重要的投人,如此发展下去,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严重受阻。财政供养人口的膨胀导致政府机构的臃肿,不仅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加剧了官僚主义作风,妨碍了政府的有效运作,极大地加剧了财政负担,导致各级财政陷人困境而难以自拔。政府机构每年增加一个财政供养人口,国家每年至少需要增加财政支出2万元以上。据此计算,近年来财政每年需要增加的工资性支出达600多亿元,占国家新增财力的60%以上。

二、从劳动价值理论看我国财政供养人口存在的问题

1,财政供养人口过多造成劳动力经济学上的过多浪费

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认为,商品价值是交换价值,即只有进行交换的产品才具有价值可言。“我们实际上也是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政府机构的劳动产品并非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公众提供一种无偿的服务,因此,其劳动产品并非商品,其所供养人口的劳动也并没有创造价值。财政供养人口越多也意味着越多的劳动力没有参加商品价值的创造。虽然政府职能对于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供养一定的人口是必须而又在所难免的,但因为其供养人口的劳动力没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因此更应该注意供养效率问题。原则上,在政府机构中,一个人能干的活决不能给两个人干。否则,在社会总劳动力一定的情况下,会减少商品价值的创造总量。

2,财政供养人口范围过大不利于所供养行业价值的创造

根据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财政供养的对象应该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市场不愿意或不能提供的领域,比如大型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础科研、卫生保健等公共社会事业。我国在1982年、1988年和1998年进行了三次机构改革,虽然在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供养人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财政供养范围过大的问题,政府职能“越位”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因为政府机构所从事的劳动并没有创造商品价值,所以财政所供养的行业也就无所谓像市场上的其他行业一样,为追逐剩余价值而充满竞争,因竞争产生极高效率,因效率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3,财政供养人口结构不合理造成部分劳动力价值无法实现

根据国家人事部统计,目前我国政府机构中大专及以上的学历约占80 %。有些地方招考公务员时明确规定非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可。不可否认,高学历、高素质的财政供养人口能较好地履行国家职能,提高政府机构运行效率,但同时也应冷静地思考,政府机构中例如文件收发等工作是否一定得是本科生或研究生。这里,不是否认收发等工作的重要性,而是对一于这些工作而言,只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字语言功底的人就能很好地胜任。不可否认,政府职能中诸如政策制度的研究制定,法律、规章制度的解释和实施等等确实需要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参与,但不少岗位却无须这样的人才。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力价值由三个方面决定,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学习费用,因此,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价值应高于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工资制度尚未能较好地体现教育程度对劳动力价值大小的影响程度,因此,往往出现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差距拉不开,也就造成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劳动力价值无法完全实现的问题。

三、劳动价值论为解决劳动供养人口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解决财政供养人口比重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学术界建议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构筑公共财政,一致认为应该精简政府机构,降低行政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精简什么机构,保留什么机构;哪些行政成本能带来效益,是有效成本,哪些成本是没必要花费,是无效行政成本。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均有价值,只有进人交换系统中的劳动产品才能拥有价值,即只有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具有价值。为了解决财政供养人口的理论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问题。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探讨的劳动,更多涉及的是商品的生产劳动。但根据劳动价值理论,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的产物,即便某种物品是大自然的产物,如原始森林,只要最终被拿来交换,它也必然是凝聚着人类劳动的结晶。马克思说“动物和植物通常被看作自然的产物,实际上它们不仅可能是上年度劳动的产品,而且它们现在的形式也是经过许多世代,在人的控制下,通过人的劳动不断发生变化的产物。要是说到劳动资料,那么就是最肤浅的眼光也会发现它们的绝大多数都有过去劳动的痕迹。可见,马克思所谓的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并非专指产品的生产劳动,而是指在产品成为商品之前所凝聚的一切人类的劳动,除了生产劳动之外,还应包括产品的开发、研究、包装、运输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产品成为商品之时这些劳动才创造价值。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可以理解为所有的劳动都有可能创造价值,但其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其所凝结的各式各样的劳动才真正创造了价值。这为解决财政供养人口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即财政供养人口的劳动与市场上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样可以参与价值的创造,只要其劳动产品能推向市场。因此,政府要精简机构、削减财政供养人口,首先必须研究的是哪些职能部门应该下放到市场,解放这些部门的劳动力,使它们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如遏制不完全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或为市场机制的运行提供服务,如加强监督,维护经济秩序。而对于诸如过多的行政审批制度而阻碍市场经济运行的职能应加以取缔;对于诸如咨询、培训等并非只有政府才能从事的中介服务应推向市场,使之成为商品的创造部门,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政府在确定职能承担范围时应牢牢把握一个原则,只要是市场办得了、办得好的事情就不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只有这样,财政资金才能退出经营性、竞争性领域,转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提高财政对政权建设、教育文化和科学事业、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需要方面的保障能力,从而改变“吃饭财政”的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使越来越多的行业融人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增强竞争意识、提高运行效率,生产出高质优效的商品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使社会财富越来越丰富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供养人口必然牵涉到政府机构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在确定财政供养人口合理范围和规模后,将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劳动力不足的部门或行业,不仅可以避免劳动力的浪费,还可以增加劳动力所创造的效益。如图1所示,横线E表示发挥最高效益所需的劳动力数量。A行业只需三个劳动力就可创造最大效益,目前尚有一个劳动力处于浪费状态;B行业创造最大效益所需的劳动力与实际使用的劳动力相等;C, D行业实际使用的劳动力少于创造最大效益所需的劳动力。因此,通过A行业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C行业,提高了整个社会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总量。

第11篇

区财政局党组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夯基提质”,按照“强素质、树形象,带队伍、促建设”的基本思路,带领全系统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创新实干,较好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做出了贡献。局多次被区、市评为“文明单位”,局党支部连续多年荣获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局党组被市委评为“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被区评为“党建工作研究会先进集体”。

一、今年以来主要工作

今年来,区财政局党组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区委一届六次扩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富民强区、两个率先”为统揽,抓好班子建设,带强“两支队伍”,履行财政职能,服务经济大局,各项建设协调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抓实学习,增强素质,努力提高把握大局、统筹决策和科学管理财政工作的能力

局党组充分认识到,班子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主要取决于一班人的思想理论水平。思想理论水平不提高,领导层次就上不去。因此,在学习问题上,大家达成了共识,真正把理论学习摆在党组建设的首要位置来抓。一是抓好学习制度。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集体学习、自学、考勤、检查、交流和调研等有关制度。确立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紧密结合的有效形式,集体学习以通读主题材料、讨论发言和体会交流为主,坚持每月不少于天;个人自学主要是以阅读配合书目、思考总结、撰写心得体会,保证学习的经常性。二是定好学习计划。年初,拟定了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明确成员分组,确定学习专题,提出具体要求。最近,遵照区委的统一部署,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为主要内容,专门制定学习方案,购买学习材料,下发学习通知。三是落实学习内容。本着“要新、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确定专题学习,把学习的集中与分散、读书与讨论、研究与交流、带动与辐射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采取邀请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机关党委和其他兄弟部门领导旁听并指点指导的方式,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质量。四是注重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与财政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上做文章,既算财政账、经济账,又算政治账、社会账,把学习成效落到实处,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财政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在研究思考的过程中,也锻炼了班子的认知水平,提高了班子的学习层次,使学习真正成为一个立德、增智和进取、创新的过程。局党组抓理论学习的经验和做法被区委推广,并受到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表彰。

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增强团结务实、乐于奉献和积极向上的财政工作氛围

党组是财政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班子的形象如何,是关系核心领导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我们班子每个成员有清醒的认识,始终坚持把班子的形象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工作中,注意树好“四个形象”:一是榜样模范的形象。一班人坚持,凡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同志们做好的,自己首先做好;凡要求同志们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日常,一班人带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制度;下乡归来,不管是否下班都要回局落实工作衔接,经常放弃节假日、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全局组织办公自动化中级考核、普通话省级测定,班子成员带头参加,并达级达标。二是坚强团结的形象。高度重视维护和增进班子团结,注意在团结的基础上做好巩固团结的工作。局和党组进行各项活动,都坚持先一步做好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避免因认识不一造成隔阂,产生内耗。研究重要工作,决定重大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制,在充分征求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意见,反复进行酝酿的基础上,提交党组或局长、支委联席会议讨论拍板。一班人感情融洽、工作协调,得到了全局上下的认可。三是高尚人格的形象。一班人能够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生活上不搞特殊化,用车、接待都注意分寸,照章办事,对外交往既热情又节俭。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对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住房、配偶工作及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都是尽心尽力帮助排忧解难;干部职工生病、住院、亲属病故等,局领导也都尽量抽出时间或安排专人看望慰问,班子成员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四是人民公仆的形象。班子成员都能按照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全身心投入财政工作实践,积极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大局。同志和同志分别被评为“人民满意公仆”、“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三、创新求进,增收强管,全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国家经济实施宏观调控,吴中区经济进入“紧运行”阶段,财政部门在收入、财力和资金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收支任务非常艰巨。局党组一班人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正视困难,积极应对,从“增收、节支、强管、提质”四方面着手,认真履行财政职能,全力支促经济发展。一是科学聚财,狠抓收入,进一步提升税收征管质量。按照财政收入实现亿元的目标,分解落实征管任务,加大了与国地税联手征管的力度,牢牢把握征收主动权。不断完善征管办法,全力推进契税自征和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税务代征,进一步理顺了税收征管思路,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根据城市化进程要求,认真做好土地出让、拍卖收益的核算收缴,为保障全区农村稳定、推动城市化进程服务。适应苏州市电子政务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区镇两级财税库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处理信息化,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保压结合,严控支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和效益财政的要求,整合、集约财力,科学编制各项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力,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兼顾,加大了财政对支出调控的力度;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要求,精心安排各项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解决事关吴中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问题;按照健全社会化保障体系的要求,支持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加大了抓城镇和农村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拨付和管理工作的力度。三是精心理财,强化监管,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拓展深化了全区预算内外资金管理,加快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有个乡镇的服务中心投入实际运行;实行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制,施行资金跟踪问效、工程结算专项审计和项目竣工验收考核,加强了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财务管理;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严格采购预算制度和资金集中支付手续,优化供应商售后服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高效灵活的资产监管经营机制,努力盘活闲置资产;加强了对出让土地资金的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统一收支核算办法;强化财政内外监督管理,积极组织各类财务专项检查,充分发挥财政稽查的作用,为财政收入增长和支出优化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从目前情况看,全区财政收入任务完成情况良好。

四、全面建设,提升层次,抓紧造就一支适应改革和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是局党组高度关注、常抓不懈的一个工作重点。今年,主要突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思想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财政干部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财政工作实践。坚持用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成果,辐射带动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引导大家振奋精神,昂扬斗志,立足本职岗位践行“三个代表”,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这项执政兴邦的第一要务上来,增强以财佐政、为民理财的自觉性。二是抓作风建设。把转变和改进作风与行风评议、创建文明单位、树立财政新形象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严谨、务实、高效、便民”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文明行业创建标准》、《财政干部职工守则》,推行文明办公、首问负责和承诺服务的模式,尽可能达到工作“零差错”、服务“零距离”和质量“零投诉”的目标。三是抓梯队建设。认真落实区委组织部关于改革干部选拔、考核、任用机制的意见,推行局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同时,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确定了“区分层次,明确目标,全程帮带,跟踪考核”的队伍建设思路,合理确定年轻后备干部的年龄、知识和层次结构,按梯队建设目标进行培养,试行“科室交流、多岗锻炼、重点培养、训用一致”,促使年轻干部尽早成材,区财政系统干部人事工作步入正轨,实现了良性循环。四抓载体建设。坚持定期编发《吴中财政》,及时传递财政业务信息,并为全系统干部开展财政课题调研、探讨财政业务工作提供了一个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业务、钻业务的热情。另外,月份,参加了区机关趣味运动会和建银杯篮球赛;月份,开展了财政干部歌诵联谊;月份,组织了财政干部才艺展示,这些活动成为凝聚全系统干部的有效载体,对于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激发蓬勃向上工作热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常警严律,筑牢防线,努力建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法制型、廉政型财政

局党组坚持把建设法制型、廉政型财政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和任务,按照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坚持疏、堵、防、治并举,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贯彻“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的方针,把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纪党规党法,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和制度落实下去。结合年度和半年工作总结,开展了专题法纪教育。月份,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去西山监狱听取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给全系统人员做了一堂关于预防职务犯罪的警示教育报告。二是完善防范体系,落实监管责任。针对财政工作的任务特点,确立了“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科所各负其责,纪检组织协调”的监管机制,修订完善了《吴中区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党组与各科、所(分局)签订了《吴中区财政系统廉政建设责任状》,并向新一轮聘任的科所长发放“任职诫勉书”。坚决贯彻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禁酒规定》,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部分财政所还采取了“承诺书”、“责任状”、“保证书”等形式,主动接受同级纪检部门的监督。根据苏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区纪检委要求,拟定了《苏州市吴中区财政系统落实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责任实施意见》,成立了领导组织,确立了工作目标,分解了各项任务,落实了相关责任,明确了落实措施。三是规范财务工作,抓好内部监控。严格按照各项财经纪律要求,抓好系统内部的各项基础管理,强化财政财务财会工作,规范内部财务核算行为,建立了对财政分局、所实施年度内审的制度。目前已完成了个所的内审工作。健全系统内监督制约机制,抓好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执行和考核。认真组织了财务专项检查,促进了科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四是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执法层次。扎实推行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明确行政执法责任,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把财政系统的行政执法工作推上新层次。认真抓好《行政许可法》的学习、贯彻和落实,先后组织全系统多名干部职工收看国务院法制办汪永清同志的辅导讲座,听取区法制办吴建国主任的专题讲解,参加《行政许可法》试题答卷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确保准确领会精神实质,提高实践运用能力。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财政部门审批、审核、核准、备案的事项逐一进行清理、登记和公布,对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逐项研究,制订制约监督措施。全力保障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开张运作,根据财政工作实际,确定了“外商投资企业财政登记及变更和注销登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办理和信息变更”等业务,由进驻中心窗口的两名同志根据区局授权,统一办理,以提高财政工作的效率效能,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务。

二、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作为担负全区综合经济管理职能的财政部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根据财政局全面建设以及区财政工作的实际,下一步,局党组将围绕中心任务,重点抓好四项建设:

一、进一步抓好思想建设,提升班子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一是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正确把握财政建设、财政工作的方向。二是抓好基本政治理论和哲学知识学习,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财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抓好市场经济理论和财政管理理论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领导规律,增强统筹、决策和科学管理财政工作的效能。四是抓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学习,不断丰富头脑,开阔视野,增强指导财政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进一步抓好作风建设,提升财政工作的质量、效益和效能。教育引导财政干部职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深化财政改革和强化财政管理的实践中,把工作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实际困难上,放到研究解决制约财政发展、影响财力增长的实践上,切实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财政改革和工作实践,服务于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局。

第12篇

一、两种属性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来界定,可以概括为财政属性职能和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两类。

1.财政属性职能。

财政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政治主权和社会主权,以政治统治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内在作用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财政属性职能的范围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凡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直接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财政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

2.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主权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宏观经济管理权,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的范围,是经济建设领域和总体经济领域。凡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总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这一职能的具体体现。

二、四个领域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作用的领域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四类。

1.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影响其占有国民收入的份额,对各所有制经济形式产生影响,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设提供财务保证和物质基础,安排行政管理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比例关系,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2.社会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社会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各经济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调节,避免社会分配不公;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促进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财政在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职能,是财政属性的职能。

3.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影响(例如,运用公债筹集资金产生的影响),对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的影响,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的促进作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和巩固国有经济所起的作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收入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4.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宏观经济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局部与国民经济全局之间关系的影响,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分配关系的影响,对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平衡关系的影响,以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引导投资与消费、稳定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广义上的经济属性财政职能。

三、五种形式的财政职能

按财政职能的表现形式划分,财政具有五种形式的职能。即:筹集资金职能、配置资金职能、调节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和稳定职能。“财政的职能是以国家的职能为依据,既要反映国家组织领导经济的职能,必须同再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也要反映国家社会政治活动(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必须同国家组织领导政治和社会事业各方面的职能结合起来研究。”①因此,财政的上述五种形式的职能,既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的客观反映,同时,又是国家各种职能的客观反映。

1.筹集资金职能。

2.配置资金职能。

3.调节经济职能。

4.监督职能。

5.稳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