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

时间:2022-04-05 19:42: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反思大讨论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反思大讨论体会

第1篇

乡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第一阶段总结

按照《x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及具体日程安排,我单位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即学习动员阶段已经结束,现将该阶段的活动开展情况做简要总结。

首先是根据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要求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及日常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定城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并结合定城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学习计划,由各党支部负责人负责具体组织集中学习、指导并检查学习笔记。在学习中我们力争全部做到“六有”、“两统一”的学习目标,即有有学习制度、有学习考勤制度、有辅导材料、有记录笔记、有体会文章、有讨论交流;“两统一”即内容时间统一、档案资料整理统一。我们把每个学习环节中产生的档案资料都分类整理,规范入档,专人管理。

其次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几项活动。先是召开了全镇范围内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向全体党员、干部传达了镇党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并对此项活动的开展做了具体部署安排。然后,我们通过标语、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对此项活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参加在单位举行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讨论交流会,讨论对“解放思想、实现跨越”的科学阐述,了解最前沿的思想信息。从而使大家深刻理解构建和谐定城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实现跨越发展必须首先创优环境,使大家对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认识更加深刻,为定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使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工作中去。在各学习小组组织的集中学习活动中,把党历来遵循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路线与当前的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新思路结合起来,同各自从事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深刻反思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在服务群众及社会的实践中,自己都存在哪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尽快纠正解决,要力争让群众看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际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教育大家一定要在活动中转变思维方式,由经验性的思维方式向科学思维方式转变;由顺向思维向逆向思维转变;由封闭思维向开放型思维转变。通过改变思维方式,转变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从而把各项工作任务任务完成好。

总之,在整个学习讨论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县解放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要求,认真落实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定期集中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每个人写出一至二篇学习心得体会,并选择优秀篇目张贴在学习园地。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我们第一阶段的学习讨论活动得到扎实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顺利转入第二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2篇

自今年8月,开展“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来,按照局里的统一安排,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系统全面地学习了“**同志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动员部署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县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等等。通过学习和讨论,深刻地认识到这次开展以“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做好本职、奋力赶超的大讨论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如何加快发展、如何服务发展,解决党员干部在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提高自己、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作为机关支部的一名成员,自身体会到最大的进步就是克服了自我,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增加了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

二、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方面

一是在学习态度上不够认真、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善于学习、学习抓的不紧,积极性不高,存在着被动、应付思想。二是学习敷衍了事,学习只限于一般性地读书看报,只是念一念,还集中听一听,方法简单,组织学习时就学一学,要求学什么就学习什么,仅学习了规定的文件、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等,很少主动学习学习与自己业务无关的一些知识。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习的目的虽然明确,但实际学习时导致学习归学习,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没有很好把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起来。

(二)工作方面

一是对待来访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有时特别是手头工作稍多、稍忙时,没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正真成为人民群众的公仆,没有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对待来访办事群众,二是有些工作不够细,与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有差距,工作责任心还需加强;三是工作中时有急躁情绪,偶尔有发牢骚的现象,谦虚谨慎的作风还不够。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方面

一是在实际工作中,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更新不到位,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强。二是对在新形势、新任务和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没有进深层次的分析,仅看表面现象、思考不深刻,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对一些有关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不是那么了解,没有主动去与我们的农技专家、院士和其他同志沟通,有时了解情况不多时仅凭感觉和自己认为对的想法去解决,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创新精神。三是遇到问题还是习惯于用老方法去理解,思想上出现懒惰,没有做到脚踏实地地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去正确研究处理。

三、初步整改决心和措施

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对个人来说,既是一次用新思想、新观念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机会,更是让自己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压力感,增加荣誉感、自豪感,提高科学发展观、保持和巩固先进性教育整改成果的持续性机遇。通过学习讨论和对照检查不足,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我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全新的思想全新的理念,提高自己素质,为加快我县农业经济和我局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3篇

一、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我局党员共12名(其中退休党员4名、预备党员1名),共发放学习资料68册,集中学习9次(其中集中夜学6次),开展大讨论活动4次,党组书记在单位和联系村各上党课1次,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苏共20年祭》和《焦裕禄》各1次,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全县集中学习2次。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到五种对象各类意见26条。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做好工作部署。全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以后,我局根据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迅速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健全了组织体系,并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2月21日,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经过局党组会议研究和督导组审核,出台了我局教育实践活动方案;2月24日,经请示督导组,我局召开了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我局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总体部署,下发了活动方案,同时,第八督导组对我局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明确、具有指导意义的要求。

(二)深入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在动员部署大会召开以后,我局全体党员马上进入“学习状态”,采取领导领学、集中夜学、个人自学的多种方式,对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兰考调研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5本书”、、党史、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内各项法纪法规、中央的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二十四条意见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学习,以此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化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掌握改进提高的参照物,为下一步征求意见及查摆问题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上来。据统计,我局书记讲党课2次,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9次,开展大讨论活动4次,学时均超过班子成员5天、普通党员3天的标准,个别同志自学达到10小时以上;班子成员学习笔记均在1万字以上,普通党员学习笔记均在7000字以上,并且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

(三)结合实际,开展教育讨论。我局在日常监管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为了教育实践活动和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把集中学习时间调整为每周二、四晚上7点半至9点半,形成“白天集中精力抓工作,晚上静下心来搞学习”的良好格局。我局分别在4月3日、4月10日和5月21日进行了假如我是服务对象、践行群众观争做好干部、在兰考讲话讨论和怎样做一名好干部4次大讨论活动,党员干部们踊跃发言,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经过汇总梳理,形成了20条县安监局好干部具体标准。3月14日下午,我局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全县集中理论学习,听取市委党校教授刘克梁的讲座《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传承与弘扬》。5月23日至24日,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县大礼堂参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辅导。

(四)开门纳谏,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县安监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我局党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面对面、背靠背的各种方式,力求做到真听意见、听真意见。具体采取了座谈会形式征求意见3次,上门征求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联系村基层干部、服务对象意见各2人以上,书面征求全体干部职工意见1次,在单位显著位置设立意见箱1个。经过原汁原味的梳理,征求到各类意见31条。

(五)加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局一是充分利用宣传栏、QQ群、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宣传传达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二是安排专人负责,通过书籍、网络等载体收集学习资料,打包上传到QQ群共享,提醒大家下载学习;三是按照县委活动办及督导组要求,每周五中午12点前按时报送工作动态及新闻信息。

(六)严格排查,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根据统一部署,我局对照督导组规定的“六查、两看、两项具体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局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列出回头看清单、时间表和责任人,用整改安全隐患的精神,逐条检查、逐条整改、逐条销号,确保学习教育4个100%(即党员参学率100%、学习内容覆盖率100%、学习时间达标100%、学习笔记字数达标100%),笔记本上3个有(班子成员有谈话提纲、有在兰考重要讲话精神讨论提纲、全体党员有心得体会),大讨论活动3个实(4次大讨论内容是否围绕规定主题扎实开展、全体党员干部是否切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发言、经过梳理汇总是否形成实实在在的本局好干部的具体标准),征求意见3个全(征求意见方式全覆盖、征求意见五种对象全覆盖、征求到的意见原汁原味梳理全面汇总)和是否存在密切联系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4篇

一、层层发动,大力宣传,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为此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主任亲自安排部署,“5.17”警示教育活动。

二、通过警示教育,让职工得到汲取他人教训,体会到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从而抵制违章作业,坚决做到“三不伤害”,并积极查找身边的各项事故隐患,开展岗位隐患排查工作,有效预防潜在的隐患,引发的各类事故。

三、开展大反思、大讨论,组织全体职工针对岗位实际查找自身、自己身边的人及单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分析岗位产生问题的根源以及如何有效解决,通过“人人反思”活动,使职工查找出各岗位工作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落实。

通过此次活动,我库全体职工从上到下,安全观念有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上了新的台阶,各班组之间协调配合工作不断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大大提升。

本次活动,我库参加人数达到当天出勤人数100%,活动过程中,全体参加培训的人员态度认真亲眼目睹了鲜活的生命和给家人心中留下了无尽伤痛,遇难场面让每位职工心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库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提高了我库全体职工杜绝事故和处理事故的能力,通过对“5.17”事故的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矿安全生产意识不强,遵纪守法自觉性不高,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安全监护不到位,抱着侥幸心理。导致了矿漏水事故的发生。

通过此次活动,事故触目惊心,使我们警醒,场景犹如身临其境,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脆弱和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结合我库实际认为安全生产方面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1、一定要汲取教训,按章作业,杜绝三违。“图一时之快,心有侥幸、怕麻烦”。必然会导致事故易发生。

2、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处管理。

第5篇

现如今,高效的课堂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的重大讨论话题了,不仅在我们的新教师培训中教育局领导和进修学校的老师要求我们在进入教学岗位后要尽可能的朝着高效率的课堂发展,真正步入了教学岗位以后更是深深体会到了高效率的课堂对于现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握好教材

要想让每一节课都成为高效的课堂,首先在备课上下功夫,在课前多参考一些教材教法,多听取有经验教师的意见多向他们学习,然后在通过精心的准备把课堂组织好在去上,还要在课堂结束后做好反思的习惯,每一节课结束后进行反思才能使自己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才能使自己进步得更快,更好的实现高效的课堂。

二、要调控纪律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提倡多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一些教师为保护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而不敢限制学生纪律,其后果导致课堂纪律失控,学生不但没有因之增长能力,反而造成学习效率不高。我觉得课堂纪律应该做到严而不僵,活而不乱。即使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也要把握一个“度”,要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又能使班级整体学习气氛高涨。

三、要调节情绪

人不可能总是处于良好的情绪之中,教师不能因一时的情绪低落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有的教师课堂中总是提不起精神,低声慢语,不仅造成学生听不清,还会导致学生也被感染得萎靡不振,课堂教学效率低。也有的虽精神十足,但语速过快,学生根本就反应不过来,教师说了也是白说。因此,我觉得我应该要合理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教学心态,始终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模范影响,高效组织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四、珍惜课堂每一分钟

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不仅指教师,同时指学生要准备好必要的学具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积累。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课前准备好了就可以更好的利用上课的每一分钟。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主角”与“配角”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也就是说要缩减教师“表演”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发挥个性,走上创造之路。

总之,要达到课堂高效的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设法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第6篇

一、高度重视,充分准备集训素材

学校高度重视暑期的集训工作,成立了集训工作专班,由校长和分管校长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全面策划、落实教师集训工作,假期准备了教育法规,教学规范,教学技能,校外、校内师德先进事

迹等学习材料,并制订了《石溪小学教师集训工作方案》,为扎实开展集训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认真组织,扎实开展集体活动

对应于中心校的要求,我校集训方案制定了三个方面的集训内容,为使集训落到实处,23日上午,学校召开了教师集训动员大会,明确了集训的意义和集训内容,提出了集训的具体要求,严明了集训工作纪律,为集训工作的扎实开展辅平了道路,从集训的参与度来看,全体教师的集训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能严格执行学校集训工作方案。

1.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采取自学、集中学习和自查发、以及听报告的方式进行。首先是要求每位教师上网自学职业道德规范,并将规范全文抄录在学习笔记上,然后组织全校教师由校长组织学习,并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分析学校教师师德规范的不足之处及其成因,肯定师德规范执行较好的方面和个人,明确执行师德规范的意义和要求。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自己的师德规范执行情况进行了反思自查,并做出了自评,从自评结果看,教师的自我评价客观真实,同时要求教师上网学习了师德典型的先进事迹。

2.认真组织开展教师业务学习。月—日的集训中,学校没有安排教师的业务培训。但按照中心校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新课程教师的通识性培训、课标培训和教材培训工作。

3.切实做好师德考评工作。依照《规范》要求,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实施细则的考核标准,在教师总结师德表现和自我量化评分的基础上,学校集训工作小组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表现进行了民意考评,考核结果较为理想。

三、内容生动,有效促进整体素养

1、师德工作谈得“有声有色”

8月26日上午,木港中心校开展了“首届师德”经验交流活动,会后我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几位班主任老师轮流上台作经验介绍,他们或谈师德集训的体会和收获,或谈班级管理的先进经验,或谈处理偶发事件的灵活应便,或谈与困难学生的交心谈心,或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整个交流时长两小时

,每位教师都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谈吐心声,活动中涌现了一批特色班主任,如:尹金果、蔡克祥、胡慧君等,他们从班级管理的小事谈起,从教育学生的细微之处谈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正如陈前通校长在会后总结时所感:“师德树新风,师魂铸校风,新时期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于你不仅是慈母,你还是公仆,你不仅是学生的知己,还应永远是学生的学生!”哲理而有诗意的感言把本次活动推向了,赢得了全体老师的热烈掌声,使得本次暑期集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 学科教学话得“精彩无限”

“新课改下的科学课程,注重的不只是直接的面授科学,而是注重实践的体验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乏味的课堂只会让学生疲惫” ;“老师就要用有度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无边的爱包围学生” ;“‘挚爱教育,就要爱舔着鼻涕,吮着小指的学生。”“石本无光,相击乃发灵光;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这是暑期校外培训的教师和我校骨干教师的学后所得和理念的升华。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在老师们心中掀起了阵阵狂澜。老师们带着反思来,满载收获去。

3、自我提升训得“锦上添花”

第7篇

    三年来的课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我们学校于XX年7月组建后,7月份进行了南北二区一年来课改工作的回顾摸底,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课改实施方案。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理念先行、机制保障、校本研训、改革评价、设备投入、反思改进的工作思路。 

    一、理念先行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教材的修改,而是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它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新课程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课改的灵魂,它包涵了三层意思: 

    1、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教育;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过程与方法及实践体验。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我校利用XX年暑期师德培训和每周一的教师工作学习例会进行学习、宣传、谈体会、写心得、小组交流、大会交流,并利用周六下午多次召开专题会、报告会,先后两次邀请嘉兴教育研究院书记朱建人来校作报告,今年暑期结合师德培训在全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和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全校教师明确上述理念,内化成教师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从而指导新课改实验工作。 

    二、机制保障 

    做好课改工作,需要组建相应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制订和改革原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1、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领导全校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  

    2、制订了课改实验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各学科组也分别制订了学科课改实施方案。科学组还申报了市课改实验基地学校。 

    3、制订了学生的评价细则,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设计了学生发展性评价和家长联系卡。 

 

   4、制订了教师的考核与奖励细则,并在细则中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5、制订了学生评教办法。 

    6、制订了校本研训制度。 

    7、制订了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和奖励办法。 

第8篇

一、精心组织,深入剖析,夯实活动过程

一是继续开展以“践行‘八荣八耻’,提高师德修养”为主题的大讨论,使全校教职工明确在新时期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谁来培养人”。同时进一步加强学习,学校每位教师在这一阶段都书写了近XX0字的读书笔记和1000余字的心得体会。二是根据学校和教师工作实际拟定了《教师不规范行为表现对照表(共95条)》,下发到每位教师手头,并组织大家认识学习,对照检查,深入反思,认真剖析,写出了《“树建”活动个人剖析材料》,要求做到了单刀直入,切中要害,言之有物,大胆揭短,杜绝空话套话和不着边际。三是全校分后勤组、XX年级组、2008级组和2009级组开展了民主评议活动。学校行政领导分别到各组蹲点,教师先自我剖析,然后由同事间互评,再早领导点评或书面评鉴。民主评议活动历时2天,参与评议57人,提出意见和建议600余条,针对性和实效性强,收效明显。学校根据在民主评议阶段反馈的信息,召开全校教职工参加的民主评议会,并安排在前一阶段评议中有代表性的10名教师再次剖析,全校进行评议,将民主评议活动推向。

二、加强领导,扩大影响,确保“对照检查”活动入脑入心

一是学校召开了3次行政会、2次教师代表会和2次全校教师会,加强了对“树建”活动第二阶段工作的领导,提高了全校教职工的思想觉悟,消除了一部分人“活动就是走过场,写资料”的错误认识,明确了对照检查阶段的活动内容、目标和要求。学校校长、“树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罗仕海多次强调要把活动落到实处,剖析要入脑入心,评议只讲问题不提成绩,点评要一语破的,绝不搞文过饰非。二是学校召开了退休教师座谈会、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座谈会,向社会大力宣传“树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内容和目标,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设立“师德师风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和邮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把“树建”活动同执行“双八条”、“两免一补”政策,执行“阳光工程”以及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有机结合,增强了教育活动的针对性。

三、强化检查,趋荣避耻,将活动引向深入

一是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剖析材料》,将同事们提出的意见和领导点评提到的意见写入到材料当中,巩固民主评议的成果。学校召开了“树建”活动第二阶段小结会,对活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安排部署了第三阶段的任务。二是提出师德承诺。全校教职工针对自己的实际问题提出师德承诺,做到了面向学生、面向家长、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同事、面向家人,着力解决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学校下一步将把教师书写的《师德承诺书》装裱在校门口的醒目位置,并制作成“座牌”、“上岗证”,让师德承诺真正成为指导和监督教师言行的“座右铭”。三是对症下药,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积极书写《“树建”活动个人整改方案》。全校教职工每人都书写了1500字以上的《整改方案》,针对在《剖析材料》中归纳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做到了有的放矢,趋荣避耻。

XX年七月十二日

第9篇

一、活动目标

以解决当前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围绕“以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强化我校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致力于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有助于促进我校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活动内容及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3月10日—3月31日)

学校召开“立德树人”主题活动动员会,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做到层层发动,全员参与。同时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活动步骤、活动重点和工作要求。

2.学习研讨阶段(4月1日—6月30日)

(1)学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采用集中与分组相结合、讨论交流与写心得笔记相结合等方式,从个人思想、工作实际出发,在不同层面上进行总结、反思。

(2)学校定期开展师德教育专题活动,组织教职工听取师德模范的事迹报告,观看弘扬师德的影视作品,撰写学习先进典型的体会等。

(3)学校紧扣“立德树人”的主题,围绕立怎样的“德”、树怎样的“人”、怎样“立德”与“树人”等问题展开大讨论,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提炼形成学校关于“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

3.落实措施阶段(7月1日—8月31日)

(1)学校依据《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和《**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结合实际制定符合本校的师德考核办法和标准,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要与每位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并将承诺书报送区教育局备案。

(2)学校深入开展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题研究,着力引导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制定适用于本校学生的《一日常规》、《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要认真思考如何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把文化传承和礼仪教育相结合,推陈出新,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文明礼仪常规》、《校园文明条例》等制度。

4.整改实践阶段(9月1日—12月10日)

学校结合实情积极开展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边实践、边论证、边整改。

(1)学校将采用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综合评议等多种形式,广征意见,查找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发动教职工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发掘身边的师德典型并开展向身边典型学习的活动;发挥党员教职工的示范作用,开展帮困助学等活动。

(2)学校将认真开展“二十四字”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引导他们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扎实推进“三爱三节”的主题教育,举办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受到熏陶;积极推行“八礼四仪”教育,注重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并将文明礼仪的日常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体系。

5.总结交流阶段(12月11日—12月30日)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具体措施、制度规范、实践成效等方面形成专题总结报告,通过参加校长论坛活动,交流经验,分析不足,研究对策,合力探索深化教育改革的道路,促进我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要求

本次活动务必从实际出发,认真查纠问题,重在整改提高,加强制度建设。具体要求如下:

1.学校紧密联系实际,从本单位实情出发,提出活动的重点,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解决什么问题,从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研究和改进发展思路,提出改进措施,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课堂“讨论”的作用

通过课堂“讨论”,不仅能巩固、加深课堂讲授和自学获得的知识。尤其能很好地培养科研能力。学会提出问题,收集一定的事实和数据资料,分析、综合和论证问题,作出结论,以及在争论中表达自己的正确观点,反驳别人不正确的观点。它的重点在于师生共同研讨和辩论,使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接受和确立比自己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案或思维方式,同时满足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讨论具有合作性。无论是同桌的双向讨论,还是小组讨论,乃至班级内的大讨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互合作行为,这种合作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探究氛围。讨论具有交流性。通过讨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意见,实现课堂内的互动,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动态发展的特质。讨论具有探究性。课堂讨论本身就是一项研讨行为,有利于思维的碰撞,新的观点的生成,也有利于个体在讨论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点,加以更正。讨论具有平等性。不管讨论的最终结果如何,实施课堂讨论的前提便是给了学生平等的、对话的机会。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主人,都有责任发表见解,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有效讨论”的前提下,讨论的真实价值和功能才能实现,而在教学实际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讨论的“有效性”有待加强,大量无序的、虚假的、低效的讨论占据了课堂教学。这一方面助长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化倾向,另一方面又遮盖了教学中理应暴露出的问题,从而使教学陷入了形式讨论的怪圈。

2 怎样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2.1注意做好小组分工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样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便给他们分好工。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2.2 培养良好的讨论习惯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对老师提前布置的讨论题要充分预习,对收集的资料、数据要学会必要的归纳、整理。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相互尊重,鼓励学生学会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都关心所谈的话题,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变得心胸博大,并更容易理解他人。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特观点要学会赞赏。遇到困难和分歧较大时,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

2.3 发展讨论方式的多样性

“讨论”的程序主要分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讨论三个环节。

个人学习是学生自己通过收集材料和阅读分析、归纳论证和确立观点。小组学习是分小组进行交流与质疑,重新整合材料和深入论证,分组讨论,争取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为班级讨论作准备。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无拘无束。有时这种讨论也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课堂讨论时,各小组推选的发言人分别阐述本组观点,然后可质疑对方的观点并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就有关观点和材料进行小结与评价,这种讨论面向全体学生,范围较大,它的特点,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学生广泛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全班同学共享资源与科学结论。

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只是给以恰当巧妙的启发、引导和点拨。

如果每次讨论的形式都很单一,学生难免会厌倦,失去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可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讨论方式。如学生分组实验证明一包白色粉末是由碳酸钠和氯化钠一种还是两种组成的,要求每一个小组设计一种方案,然后根据可能的方案,先小组内讨论,再进行集体讨论。最后把几种可行的方案进行小组分工,分别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果。这样的实验效果好,学生的兴趣浓。有时讨论不一定上来就用语言交流,可以要求学生把想要发表的意见写下来,然后再讨论。如已知苯的分子式和一些性质确定苯的可能结构简式,然后。把写得快的同学的结果用实物投影仪打出,或在黑板上写出,并且要求这位同学说出道理,与其他同学进行争辩。再如,设计分离氯化钙和氯化钠两种固体、以“二氧化硫的功与过”、“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硫酸厂的厂址应选在何处?”、“人造沼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什么作用?”……等为题,课前将4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以课题的方式,通过查阅资料、上网交流讨论的方式准备好发言材料。上课时每个小组由代表进行发言和展示,最后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评定等级。这样的课组织的好很有成效,实践证明比老师“一言堂”要好多了。而对于复习课教学,课堂“讨论”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最有效的途径,关键是教师用问题把所教的内容串起来,让学生思考、讨论、解疑。例如,复习胶体的时候,在讲评经典习题的时候,可以把蛋白质的有关内容穿插其中。讨论题设计如下:①什么是蛋白质的盐析?②蛋白质为什么会盐析?③加盐都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现象吗?④酶从化学成分上看,属于哪类物质?⑤为什么血液可以看成是胶体?⑥当不小心手出血时,可以涂抹三氯化铁溶液止血,这是什么原因?⑦蛋白质的盐析与蛋白质的变性有什么不同?⑧当蛋白质中混有食盐时如何提纯?⑨利用厨房用品,你能进行淀粉和食盐混合物的提纯吗?应如何操作?为确保得到高纯度的淀粉,实验的关键是什么?⑩某植物蛋白溶液,遇盐卤或石膏水均发生聚沉,而食盐水不易聚沉。对此你对这一植物蛋白有什么认识?高三化学复习中我们经常作这样的尝试,而每当我们这样的努力时,学生总是表现特别活跃,有时学生的奇思妙想,简直让我们教师本身也深受教益,学生对这样课型当然也十分认同。

2.4 明确教师在“讨论”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和“评论员”。作为“裁判员”,教师要下功夫了解每位学生,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对表现欲望强、表现机会多的学生既要有鼓励又要有提示,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分享。要善于为小组讨论设计各种话题,让那些不爱开口的学生也有感兴趣的话题,并及时给予鼓励。作为“运动员”,许多教师认为,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不宜过多的参与,这是有道理的,却也存在着问题。我们往往主观的认为,一旦教师参与了,便容易主宰讨论过程,限制学生的观点与见解。因此,教师在充分放权的前提下,还要平衡讨论过程中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表观点的权利,教师的参与在于引导和平衡学生参与讨论的差异,真正让讨论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讨论”,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优秀学生的专利。同时,教师要调控好讨论的时机和时间,有的讨论题是备课时设置的,有的则是同学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见解。无论那种,都要围绕一定的目标,控制好讨论题的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真正起到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在组织学生讨论时,都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切不可为了“赶场子”而使讨论沦为浮光掠影的“合作秀”。作为“评论员”,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对讨论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激发学生更持久地投入到学习中的热情。总之,教师的角色要随着讨论时情景不同而不断地转换。

3 教学体会

在教师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1)对讨论的问题难度时机缺乏认真的设计。

(2)对讨论的效果缺乏深刻的反思。

(3)教师不习惯更不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一些问题。

(4)对于无法预测的问题,学生提出后,不能继续进行研究。特别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往往不能及时深入地进行展开讨论。

(5)没有整合教学资源,同一个问题经常有重复讨论的现象。

在学生方面,有三个方面需要完善和改进:

(1)学生的参与率不够,往往是优生思维代替了中差生的思维。

(2)学生多数喜欢听记,不习惯积极思考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课后时间得不到保证。

4 几点建议

4.1 教师教学方式必须要改变

因为教师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教学方式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无从谈起。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新课标中提出的宗旨和目标,学会整合和开发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工具,把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改变自己那些不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平时注重培养教学的民主化、协商式的教学意识,走下讲台,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另外,建立学生个人信息资料卡,获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知的”、“行为的”、“情感的”投入状况、程度的信息资料。

4.2 教学的评价方式必须要改变

教学的评价方式决定课堂教学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维,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技能,科学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等。所有教育同仁都知道。但是,一旦走进常态下的课堂听课,却发现大多课堂上致力于实现的教学目标由三维变成了二维。那就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他高层次的目标却荡然无存。所以就会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考。至于公开课上采用学生动手探究、分组讨论,使用多媒体课件,主要是给领导看的,一旦关上大门,一切照旧。因此,严酷的事实使我们痛切的感到,新世纪发展性课程教学评价理念的落实远比新课程的推行与实施困难得多。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转变评价理念,更要花大力气和更多时间去关注自己从事的工作,探索其规律性,真正让课改的春风吹到课堂,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决不能把“讨论式”、“合作探究式”当成体现新课程的装饰品,似乎课堂内多增加几个问题进行提问,就是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那就大错特错了。一堂课是否需要“讨论”,是由课堂教学内容决定的。而不是教师一时的心血来潮。一般而言,概念、原理等理论性强的内容不适宜讨论,讲授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复结课、问题探究课等发散性问题比较适宜讨论。因此,课堂“讨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无论那种都要使用在需要时和有效处。不能为用而用。

第11篇

【论文摘 要】随着人们对教育质量和教师要求的提高,教师职业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以形成潮流,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理论研究日趋增多和深人。但是,针对特教教师的职业素养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关于提高特殊教师教育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特殊教育是以残疾儿童作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因此较之普通教育而言,要更为复杂和艰巨。目前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通过对多个定义的理解分析,发现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身心素养等。

作为教师,尤其是我们特殊教育的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是值得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作为在特教岗位工作了近十年的我来讲就提高特教教师职业素养有以下几点看法。

1 严把特教教师的准入关

特殊教育是一个专业化极强的领域,可是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没有特教教师资格的人员从事特殊教育,这就大大降低了特殊教育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特教教师资格的评定。不仅如此,特教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对象不同,如:视障、听障、智障等,取得相应的专业证书。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特教教师聘用机制应改革,切实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形成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这也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教师对我的年龄、知识结构的更新,有利于发会特教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教师自觉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2 完善特教教育管理体系

时代在变,教育对象在变,我们不可能不加思考地照搬专家已总结、概括出来的办法,而是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身心特点、不同需求、时代对特殊孩子的不同要求进行创造性地工作。身为教师,特别是特教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要“做一辈子的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在职学习与培训是弥补教育中的不足有效途径,可以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根据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使特教教师的教育终身化。教师只有成为学习者,把自己再度变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承担起特殊教育的特殊责任。因此,对特教教育理论的学习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理论素养,还可以为我们工作的创造性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3 更新特教教师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特教教育理念已适应不了当前的形式。作为21世纪的特教教师应该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

现阶段,我国的特教教师还停留在注重现有知识和经验的掌握、继承和积累,往往忽视了只是服务与生活的作用。这就要求当下的特教教师改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联系实际,真正做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这样也能让特殊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

加强交流与学习,在反思中完善自我。在我国,特殊教育的同类学校不多,导致教师教育信息不畅通,教育观模糊,思想闭塞,所以应该加强教师的交流和学习。就如现在有的特教学校开展的研究(“基于博客的网络教学研究与实验”)。让我们特教教师能足不出户就能进行网上“集体备课”、网上“同伴互助”、网上“课题研讨”、网上“专家引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不断学习,积累相关理论知识外,更应该不断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从什么地方开始学习,究竟怎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教育教学。

4 加强特教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工作是一项平凡而又辛苦的工作,尤其是面对聋哑学生,更是一项艰辛的工作。正如李铁映所说:“特教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要有妈妈的一片爱心,工作中既是教师又是妈妈!”那么就需要加强特教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师德建设的对象是教师,我们应该为特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一种合作互助的和谐氛围。充分考虑个别教师的需求,及时帮助分析,积极引导,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融洽,工作轻松愉快。大力开展“特教教师形象大讨论”、 “爱心助学”、举办“先进事迹演讲会”等活动,让教师亲身经历和体会。用既平凡又感人的事例来带动特教教师文明施教、提高师德素养,从而推进特教教师师德建设工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爱在特教,爱在心灵,最美教师,大爱无碍。”

参考文献

[1]陈韵竹.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J];中国特殊教育。2008.35~41

[2]李拉.关于特殊教育教师流失问题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周朝坤.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第12篇

十报告中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读并记住核心价值观24个字,这是第一课、第一步。

“人倒了,不敢扶”“放心肉,不放心”“地沟油,到处有”,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如今社会上人们的诚信缺失。这不仅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也对少年儿童的道德建设和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必须加强诚信教育。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队员明确诚信的内容和意义,初步感知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通过活动实践,让队员充分体验诚信情感,懂得诚实守信的道理,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活动准备

1. 本中队有些队员有当小主持人的经验,这次我们开展小主持人竞选活动,激发队员们的兴趣,然后拟定节目,讨论整个活动的步骤。

2. 根据队员们喜欢阅读这一习惯,让队员们以小队为单位在阅读时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制作诚信小花片,收集有关名人小时候的诚信故事,拍摄《一场特别的考试》录像。

3. 根据队员喜欢听故事、看动画这一特点,排练诚信小品。最后,组织队干一起审查节目,将各节目有机组合,确定队会流程。

活动过程

环节一:模拟情境,感知诚信

1. 播放动画《花瓶事件》,让队员说说故事人物的行为哪个对,哪个错,从而理解诚信的含义及重要性,感悟诚信的可贵。诚信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呢?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诚信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课前我指导队员以小队为单位,查阅图书资料中的诚信小故事、诚信格言等,指导他们以各种形式去解读诚信。

2. 经典格言大家读。队员们搜集到了许多浅显易懂的诚信格言,如“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为人之本”,等,在交流中队员对诚信有了初步的感知。

3. 诚信小品一起演。中国传统美德故事中有许多是关于诚信的,其中《曾子杀猪》的故事比较贴近队员的生活,易于理解,因此,我指导队员把这个故事排演成了小品。让队员在演和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诚信的内涵,体验诚信的情感。

4. 模拟情境,讲述故事。从前有一位诚实老人,来到一座被沙漠包围着的小城里,他看到那里的人生活非常艰苦,于是,他就给这里的每个人发了一颗种子,告诉大家:只要他们诚实守信、守望相助,这颗种子就能在这荒漠中生根发芽,为他们抵挡风沙,带来希望。你们看,我们今天也来到了这个诚信的森林里了。队员们,你们要不要得到诚信的种子呢?我们也来把得到的诚信种子栽种在这里,让它生根发芽好不好?(推出“诚信树”)

环节二:体验情感,感悟诚信

队员讲《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一诺千金》这两则诚信故事,在讲演中,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故事的情境中,对诚信有了源于心灵深处的思索。

在活动中队员们形成一个认识:诚信是什么?诚信就是要诚实不说谎;诚信就是我们小时候两个小手指拉钩后永不反悔。再让队员们说说身边的诚信故事,受到表扬的队员都能从诚信树上摘下一朵诚信花贴在自己的诚信卡上。最后让队员们进行小拇指拉钩的游戏,互相许下小承诺,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

队员们参与诚信小游戏“信任背摔”。一人站在较高的跳台上直挺挺地向后倒下,跳台下方的队员用手托起成一个“人床”把摔下的人接住。通过这个游戏,队员们体会到建立在诚信基础上,彼此相互信任的重要性。你是诚信的人,别人才能信任你。做事情时相信对方,信任对方,学会换位思考,相信对方的同时就等于相信自己,互信互助一定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环节三:活动延伸,践行诚信

中队活动课引导队员认识诚信,体验诚信的情感,但关键还在于指导队员将这种情感导之以行,所以课前的渗透和课后的延伸不容忽视。种植诚信树是本次诚信教育的再延续。摘除黄叶(黄叶上记录着曾经做过的不诚信的事),添上新叶(自编的诚信格言),把诚信之果(记录做过的诚信之事)粘在这棵大树上精心呵护,共养诚信品质,众手浇灌,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最后以小队为单位绘制诚信书签,利用假日小队活动到广场向周边居民进行发放,让队员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督促自己做到诚实守信的同时,用行动向他人宣传诚信的美德,倡导和谐美好的社会风尚。

活动效果及反思

诚信是古人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诚信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诚信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讲诚信、守诚信是每个人应该做的。希望通过这次主题队会,能帮助队员们改掉不守诚信的坏习惯,在和谐的集体中度过每一天。

我们通过活动让队员明道理,知要求,立榜样,辨是非,见行动。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还把这个活动与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开展诚信章的争章、颁章活动,让诚信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专家c评:诚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无欺,讲求信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立德之源。自古以来,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如言而有信、一言为定、一诺千金、金口玉言,说的都是“诚信”二字。而当今社会,我们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讲究诚信、回归诚信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需要。开展诚信教育,可以进行诚信大调查,让队员们走出校园,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寻找诚信楷模,了解诚信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体会诚信让我们赢得信任、帮助、尊重,获得财富、友情,诚信让生活更美好;也可以举办诚信小辩论、大讨论,让队员们明辨是非,就如何做到讲诚信集思广益;还可以让队员们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制定切实的小目标,明确努力方向,通过不懈的努力,自觉成为诚实守信的好队员。